一、2号低压加热器改为混合式加热器热经济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金铃杰[1](2021)在《发电厂建模与监测优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提出在人工智能的热潮下,人们提出了智慧电厂的概念,电厂不仅要高效运行,还要在所处的发电环境中自动寻优。因此一款具有实时监测、运行优化、高稳定性、高扩展性的电厂建模与监测优化平台是智慧电厂的基石。本文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用C#语言开发了“Caling”计算平台的2.0版本。该平台不仅可以用图形化建模的方法建立通用性电站仿真系统,并且提出了“算涡”理论,这可以大大缩短电站迭代计算的时间,达到实时计算热力系统各项指标的要求。最终目的为建立智慧电厂,对电厂进行节能诊断。据此本文完成了以下工作:本文提出“算涡”概念,根据算涡逻辑升级Caling系统,大大提高了热力系统仿真计算的迭代速度,为发电厂的实时监控与优化提供支持。同时将Caling内核进行改造,使得所有模型能够以文本形式表达。根据《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规定DL/T5145》、《电站锅炉试验规程GB/T 10184-2015》、《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DLT606.1-1996》等标准和锅炉热力计算表、热平衡与等效焓降等算法,以模块化建模的思想开发了数十种发电厂热力设备的仿真模块。为了实现Caling平台的数据传输,开发了数据库连接端口,数据端口可以更新Caling输入参数,设置更新频率。建立目标电厂系统和设备的仿真模型,实现对电厂的智能化分析,开发离线诊断和在线诊断技术,通过在线与离线诊断技术对电厂进行在线监测、预测预警、耗差分析、节能潜力挖掘。对某350MW机组进行节能诊断,校核、预测了该机组的运行工况,研究了凝汽器的清洁系数范围,给出了检修清洗建议,提出五种循环水泵优化方案,比较分析确定了最优运行方案。完成了智慧电厂诊断技术的开发。
盛晨曦[2](2021)在《基于混合建模的核电二回路系统性能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电作为清洁、高效和安全可靠的发电能源在我国的地位逐渐上升。本文以AP1000核电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机理建模和数据建模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方法对二回路系统及其关键设备进行热力性能分析与诊断。首先,采用常规热平衡法,根据核电机组区别于常规火电的设计结构和工作介质等特点,基于质量和能量平衡方程对二回路系统的一般特性进行机理建模,结合设计值完成系统热力性能档案的建立,包括相对内效率、(?)效率、去湿效率、压比、特征通流面积、内部(?)参数、加热器端差、总体换热系数、缸效率和热耗等,并根据档案进行了二回路系统和设备的热力性能分析。其次,对汽轮机级组、回热加热器和汽水分离再热器基于参数间的依变关系建立子模型,通过历史运行数据建立设备实际特性模型,从而完成变工况回归下混合模型的建立。分析各个子模型的输入、输出关系,建立二回路系统子模型的连接,完成对二回路系统的状态重构。以高压缸的第1级组HPT1为例,发现用历史运行数据拟合出来的曲线值低于设计值,得到结论:随着机组的不断运行,HPT1的性能逐渐发生劣化,基于混合建模的方法比单一的机理建模方法对二回路系统进行状态重构更具准确性。采用内部(?)参数进行设备性能劣化的诊断,当高压缸的第1级组HPT1发生性能劣化时,HPT1的内部(?)参数绝对值不断降低,而对下游级组HPT2的内部(?)参数值没有影响,证明了用内部(?)参数这一特性指标进行设备性能诊断的可行性。本文对二回路系统关键设备建立了性能劣化的评价模型,分析了设备和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热力性能。基于混合建模的方法建立了二回路系统的变工况回归模型,并对高压缸第1级组和第2级组进行性能诊断方法验证,属于早期的故障诊断,为后续运行优化提供指导。
张怡[3](2020)在《基于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的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直接空冷机组采用环境空气代替水直接冷却汽轮机乏汽,具有节水率高、运行灵活、系统简单等优势,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而水资源匮乏的北方地区发展火电事业的首要选择。直接空冷凝汽器压力是冷端系统的重要参数,是机组运行经济性和稳定性的综合体现。因此,对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进行经济优化研究,对于降低机组煤耗率、改善机组控制效果、提升机组运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首先研究了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动态建模,并将融合经济优化控制的先进算法应用于冷端系统及机组机炉协调系统中以提升系统整体运行的经济性。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充分考虑了冷端系统与其相连设备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建立了冷端系统的整体非线性动态机理模型,该模型能够正确反映直接空冷凝汽器背压随主蒸汽参数、风机群转速、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凝汽器背压变化对汽轮机本体及回热系统各关键热力参数的影响规律,可用于冷端系统仿真研究及控制器设计。(2)构建了给定主蒸汽参数和环境温度下直接空冷凝汽器“最优背压”的优化问题,以风机群转速为优化变量,机组净输出功率(机组输出功率与风机群耗功之差)最大为优化目标,可计算出给定参数下的经济最优背压和最优风机群转速。针对凝汽器背压控制系统分别设计了具有稳定性保证的跟踪模型预测控制器和经济模型预测控制器,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冷端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获得更优的经济性能。(3)针对直接空冷凝汽器背压受环境温度影响而频繁波动的特性,提出了适用于凝汽器背压的区间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和区间经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控制量波动,增强系统鲁棒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事件触发的区间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用于凝汽器背压控制,根据当前凝汽器背压测量值是否处于由最优背压确定的经济区间内判断是否执行在线优化计算,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接近于经济模型预测控制作用下系统的经济性能,同时控制器在线计算时间显着减少。(4)建立了耦合冷端的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机炉协调系统模型,以机组热耗率最小化为目标进行给定机组负荷和环境温度下机组最优主蒸汽压力和凝汽器背压的联合优化,并提出将凝汽器背压控制引入传统超临界机组机炉协调系统控制中,解决了机组变负荷运行时的风机控制问题。同时利用风机群转速可以快速调节机组背压、影响机组功率的特性,提高机组变负荷初期的负荷响应速率。仿真实验表明采用机炉协调系统与冷端系统联合控制的新型控制结构可以改善机炉协调系统的控制性能、降低机组煤耗率、提高机组整体运行的经济性。
朱国栋,郑坚刚,李朋,张敬坤,俞亚勇,王超,刘友彪,张炜[4](2020)在《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文中提出为降低机组发电成本,实现提质增效目标,针对机组各加热器类型,计算分析得出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特性,并通过实验获得控制发电成本手段。结果显示,端差对机组抽汽等效焓降、汽耗率、标准煤耗率的影响随抽汽级数和负荷的变化产生不同影响。在实际运行中,负荷越高能耗敏度越小。但由于负荷越高,端差越大,导致高负荷下端差引起的发电成本增加值越大。试验发现,通过调节高压加热器液位可减小端差,从而降低发电成本。
燕羽佳[5](2020)在《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火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国际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凸显,导致燃煤发电技术面临新的挑战。火电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发展高效清洁的发电技术,多年来,各国均积极致力于大容量高参数火力发电机组的研究及节能改造工作,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对于提高机组效率具有重大的贡献,是切实有效、具有发展意义的节能减排发电技术,因此对二次再热机组进行仿真模拟并探究其能耗分布情况对其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对象,综合采用多种模拟计算手段,依照(?)分析方法,对系统(?)效率和(?)损失分布进行研究,为指导二次再热机组优化改造及未来更高参数机组技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首先选取目前国内发展最为先进的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系统结构及设计参数,利用EBSILON Professional电站分析平台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建立热平衡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及各设备单元的(?)分析,结果发现锅炉单元(?)损失最大,占84%左右,锅炉热效率虽然达到94%,但是(?)效率仅为55%,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然后针对系统(?)损失最大的锅炉单元进行更详细的分析计算,利用ANSYS Fluent对炉内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究锅炉内部不可逆损失分布情况以及运行负荷、工质参数等对炉内烟气(?)的影响,结果发现,炉内燃烧过程的不可逆性导致的(?)损失最大,其次是传热(?)损失,通过提高蒸汽参数、入炉空气温度和给水温度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这两部分的(?)损失。最后探究了当蒸汽参数提高到35MPa,700℃等级时系统(?)效率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当蒸汽参数提高后,系统内有用能的数量增加,使得整体能效水平有所上升,锅炉(?)损失虽然仍占主要部分,但明显有所降低,为指导高参数机组改造工作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参考。
揭跃,王培红,宋璇博[6](2020)在《低负荷下危急疏水与跨级疏水的能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正常工况下汽轮机回热系统中表面式加热器采用疏水逐级自流的连接方式,但在低负荷的工况下,由于加热器之间的压差变小,疏水逐级自流不畅,为防止加热器满水,需要通过危急疏水系统排放疏水。首次利用等效焓降方法,分别建立了低负荷工况下跨级疏水系统与危急疏水系统的能效分析模型,并与传统的危急疏水系统进行了经济性比较。在算例中,定量评价了低负荷工况下跨级疏水与危急疏水对经济性的影响。
王昌朔[7](2019)在《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优化配置及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以燃煤发电为主的能源结构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发展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技术,是进一步提高燃煤机组能效、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随着蒸汽参数的不断提高,二次再热机组回热抽汽高过热度问题日益凸显。传统方案对抽汽过热度的利用效果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回热系统节能潜力。MC系统采用梯级式双机回热系统,可有效降低多级回热抽汽过热度,节能效果显着。本文基于MC系统设计理念,深入研究二次再热机组回热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和运行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研究对象,在常规系统基础上,建立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组热力系统。针对给水泵系统存在的功率匹配问题,分析了进汽节流调节、排汽补汽调节和发电机平衡三种协调方案的控制方法和技术特性,基于EBSILON软件平台分别建立热力系统性能分析模型,在主要负荷范围内计算了不同方案的热力性能,从经济性角度确认发电机平衡方案为最优配置方案。本文以基于发电机平衡的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热力系统动态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直流锅炉模型、阀门流量模型、汽轮机通流模型、加热器模型和给水系统变速协调部分模型。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了动态仿真平台,阶跃扰动试验表明,仿真平台能够充分反映外界扰动下汽轮机组主要参数的动态特性。本文基于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系统运行特性,提出适用于机组启动、变负荷运行以及触发事故等不同工况运行需求的控制策略,通过小汽轮机启动冲转、发电机并网及带载运行、投加热器、变负荷、加热器切除等一系列系统联调动态仿真试验,研究汽轮机组动态运行特性,验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潘杭萍[8](2019)在《供热系统能量梯级利用开发及优化》文中指出当前社会用电需求增幅回落,供热需求持续增加,凝汽式机组供热改造的研究,对热电联产的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有着重大意义,推进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地建设。目前对凝汽式机组进行供热改造,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供热改造经济性评估体系,忽视了供热抽汽的可用能损失,没有充分发挥热电联产的最大效能。因此,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按供热抽汽的能级高低进行能量梯级利用,是当前大型凝汽式汽轮机供热改造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凝汽式机组的供热改造研究分为民用供暖与工业供热。对凝汽式机组供暖改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供热需求,分别对其改造为背压机、抽背机的方案进行热力计算,得出合理改造方案。调研实地工业供热需求,从供热可靠性、机组负荷变化的适应性、供热抽汽对机组安全性的影响和供热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以低温再热蒸汽为主供热汽源,四抽蒸汽作为备用汽源。开发能量梯级利用抽汽供热系统,抽汽经过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做功后送往热网,最大限度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性。基于EBSILON软件,对抽汽供热系统进行电负荷、热负荷双重变化的主要工况仿真建模。对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进行变工况运行分析。随着主机负荷的降低,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效率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主机进汽量不变,随着供热量的增加,机组热耗率降低,供热净收益增加。计算抽汽量对汽轮机和锅炉再热器运行安全的影响,得出抽汽供热量的极限供热范围。针对现有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的进汽方式及其弊端,提出一种新型的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根据主机负荷运行工况,调整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进汽方式。分别对额定进汽压力、进汽方式切换点、新型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的高压缸级数进行参数优化,提高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的效率,扩大其进汽参数范围。
戴云[9](2019)在《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严密性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当前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再电气化”明显加强,越来越多的非化石能源正转化为电力能源,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逐步提升;在我国未来能源变革过程中,将会更多地使用电能替代其它形式的能源进行消费。火力发电厂处于我国能源结构的主导地位,随着世界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中国能源政策的重要主题。对于国内火力发电厂来说,如何保证汽轮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如何能够降低煤耗、提高经济性是各电力企业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汽轮机组真空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真空系统的运行不仅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关系供电煤耗,影响整台机组的经济性。近10年,国内陆续投产了大批西门子机型的超超临界机组,设备布置、结构形式与传统亚临界、超临界机组存在一定差异,其真空系统的运行维护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专门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对火力发电机组生产流程、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系统及设备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热力性能指标,对机组真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真空系统严密性、凝汽器清洁度对机组效率的影响关系。其次,对目前在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蒸汽喷射系统、加装凝汽器在线清洗装置等方案进行真空系统的优化改造,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机组冷端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能提高凝汽器冷却效率和真空指标。最后,本文针对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的特性对其真空系统运行方式展开了研究,提出严密性试验操作要求和故障处理方法,比较分析真空系统查漏方法,并结合某电厂#2机组真空查漏的实际工作详细分析了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系统存在的隐蔽漏点及处理方法,对于提升发电机组节能减排水平和设备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胜军[10](2019)在《宣化热电热网循环泵驱动优化分析与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能减排是中国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发电企业永恒研究的课题。对于火力发电企业,由于年利用小时数逐年降低,机组长时间在部分负荷运行,因此节能减排不仅需求十分迫切,而且潜力巨大,特别是辅机和主机之间的匹配方面。本文针对由于水泵运行状态偏离最佳工作区,而带来的机组耗电量大、整机效率低的问题,开展宣化热电热网循环泵驱动优化分析与改造研究。本文以河北建投宣化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两台330MW双抽供热机组的热网循环泵为研究对象。应用总能系统理论概念,结合汽水分布方程,给出了供热机组变工况的能耗计算和热经济性分析方法。对水泵的驱动方式进行了比较。当水泵功率较低时宜采用电机驱动,反之宜选用小汽机驱动。对于背压式、背压抽汽式和凝汽式三种小汽机驱动方式,凝汽式小汽轮机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宣化热电热网的实际情况,在不改变当前锅炉与主汽机的前提下,用一台2000kW超低压汽轮机驱动一台2000kW热网循环水泵,并新增一台疏水泵。经济性分析表明改造的投资回收期为2.9个采暖期。为评判改造结果,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在220MW负荷和供热抽汽量为230t/h与250t/h两种工况下,进行了试验测定。结果验证了凝汽式小汽轮机驱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同时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提出了热网运行操作时的推荐参数,保证热网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二、2号低压加热器改为混合式加热器热经济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号低压加热器改为混合式加热器热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发电厂建模与监测优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1 国内电站仿真软件研究情况 |
1.2.2 国外电站仿真软件研究情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站仿真平台Caling系统 |
2.1 Caling1.0计算平台功能简介 |
2.2 Caling2.0计算平台功能改进 |
2.3 迭代计算强化区间“算涡”的开发 |
2.3.1 算涡的概念 |
2.3.2 算涡之间的关系 |
2.3.3 模型中模块的轮算 |
2.3.4 算涡的时间度量 |
2.4 版本差异 |
第3章 基于Caling系统的模块开发 |
3.1 模块的划分基础 |
3.1.1 汽机侧 |
3.1.2 锅炉侧 |
3.2 模块的算法与设计 |
3.2.1 算法对平台的优化 |
3.2.2 模块的设计思想 |
3.3 模块的开发 |
3.3.1 锅炉炉膛模块 |
3.3.2 空气预热器模块 |
3.3.3 磨煤机模块 |
3.3.4 风机模块 |
3.3.5 汽轮机模块 |
3.3.6 加热器与水泵模块 |
3.3.7 热经济模块 |
3.3.8 分流与汇流模块 |
3.3.9 等效焓降模块 |
第4章 智慧化节能诊断的开发与应用 |
4.1 智慧化节能诊断的意义 |
4.2 智慧化节能诊断的开发 |
4.2.1 离线诊断的开发 |
4.2.2 在线诊断的开发 |
4.3 智慧化节能诊断的应用 |
4.3.1 智慧电厂模型搭建 |
4.3.2 智慧电厂模型校核 |
4.3.3 智慧电厂模型优化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混合建模的核电二回路系统性能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核电二回路系统的性能监测与诊断研究现状 |
1.2.2 核电二回路系统的状态重构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核电二回路系统性能诊断方法 |
2.1 核电二回路系统设备的性能劣化 |
2.1.1 二回路热力系统及设备 |
2.1.2 设备的性能劣化 |
2.2 核电二回路系统混合建模方法 |
2.3 设备性能衰退指标体系和系统经济性指标体系 |
2.3.1 通流部分性能指标 |
2.3.2 回热加热器性能指标 |
2.3.3 凝汽器性能指标 |
2.3.4 性能衰退的(火用)指标 |
2.3.5 核电二回路系统经济性指标 |
2.4 核电二回路系统基准值的确定 |
2.5 二回路系统设备劣化过程诊断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计工况下的二回路系统热力计算及性能分析 |
3.1 二回路系统热力学分析方法 |
3.2 案例机组概况 |
3.3 THA工况的热力计算与模型验证 |
3.4 二回路系统热力性能档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混合建模的二回路系统变工况计算与性能诊断 |
4.1 二回路系统湿蒸汽抽汽焓计算 |
4.2 汽轮机级组的混合建模 |
4.2.1 传统汽轮机级组机理建模 |
4.2.2 用于变工况回归的汽轮机级组模型 |
4.3 回热加热器的混合建模 |
4.4 二回路系统子模型间的连接 |
4.5 设备状态的性能诊断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的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建模方法 |
1.2.1 基于机理建模方法 |
1.2.2 基于数据建模方法 |
1.2.3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 |
1.3 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经济优化方法 |
1.3.1 冷端系统设备参数的经济优化 |
1.3.2 冷端系统运行参数的经济优化 |
1.4 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控制方法 |
1.4.1 逻辑控制 |
1.4.2 经典PID控制 |
1.4.3 先进智能控制 |
1.5 经济模型预测控制及其研究现状 |
1.5.1 经济模型预测控制基本原理 |
1.5.2 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安排 |
1.6.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2 论文的研究工作思路 |
1.6.3 论文架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动态建模及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直接空冷机组系统概述 |
2.2.1 对象系统简介 |
2.2.2 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描述 |
2.3 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动态机理建模 |
2.3.1 汽轮机本体模型 |
2.3.2 给水回热系统模型 |
2.3.3 直接空冷凝汽器模型 |
2.3.4 轴流风机群模型 |
2.3.5 热井模型 |
2.3.6 系统集成 |
2.4 模型验证与特性分析 |
2.4.1 整体模型稳态特性验证 |
2.4.2 模型动态特性验证 |
2.4.3 直接空冷凝汽器背压稳态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的直接空冷机组冷端优化控制 |
3.1 引言 |
3.2 直接空冷机组最优背压 |
3.2.1 最优背压的定义 |
3.2.2 最优背压的计算模型 |
3.2.3 最优背压的计算结果 |
3.3 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跟踪模型预测控制 |
3.3.1 算法描述 |
3.3.2 可行性和稳定性分析 |
3.3.3 终端代价函数及终端域设计 |
3.4 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
3.4.1 算法描述 |
3.4.2 可行性和稳定性分析 |
3.4.3 终端代价函数及终端域设计 |
3.5 仿真实验及结果讨论 |
3.5.1 仿真实验1:初始稳态不同 |
3.5.2 仿真实验2:环境温度变化 |
3.5.3 仿真实验3:环境横风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区间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的直接空冷机组冷端优化控制 |
4.1 引言 |
4.2 基于区间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的冷端系统背压控制方法 |
4.2.1 区间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描述 |
4.2.2 区间经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描述 |
4.2.3 仿真实验及结果讨论 |
4.3 基于事件触发区间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的冷端系统背压控制方法 |
4.3.1 基于事件触发的区间经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描述 |
4.3.2 基于事件触发的区间经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执行步骤 |
4.3.3 仿真实验及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冷端的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机炉协调系统的联合优化与控制 |
5.1 引言 |
5.2 超临界机组机炉协调系统模型的建立 |
5.2.1 制粉系统模型 |
5.2.2 锅炉系统模型 |
5.2.3 汽轮机系统模型 |
5.2.4 机炉协调系统模型结构 |
5.2.5 机炉协调系统模型开环特性验证 |
5.3 耦合冷端的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机炉协调系统模型的建立 |
5.3.1 耦合冷端的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机炉协调系统模型 |
5.3.2 联合模型开环特性验证 |
5.4 主蒸汽压力与凝汽器压力联合优化 |
5.4.1 最优主蒸汽压力和凝汽器压力计算模型 |
5.4.2 最优主蒸汽压力和凝汽器压力联合优化计算结果 |
5.5 耦合冷端的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机炉协调系统的非线性跟踪模型预测控制 |
5.5.1 耦合冷端的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机炉协调系统的非线性模型跟踪预测控制算法 |
5.5.2 仿真实验设置及结果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基本信息 |
学术成果 |
(4)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概述 |
2 计算模型与方法 |
2.1 计算模型说明 |
2.2 等效焓降法[7] |
2.3 低低温省煤器—一次中间再热器机组ΔQj[8] |
2.4 抽汽等效焓降Hj[10] |
3 经济性分析与优化措施 |
3.1 热力系统原始数据 |
3.2 端差的经济性分析 |
3.2.1 端差对等效焓降的影响 |
3.2.2 端差对汽耗率和标准煤耗率的影响 |
3.2.3 实际运行端差经济性分析的影响 |
3.3 优化试验分析 |
4 结论 |
(5)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火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研究现状 |
1.2.2 机组热力系统能耗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二次再热系统能耗评价方法及计算模型 |
2.1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热平衡法 |
2.1.1 锅炉热力计算 |
2.1.2 汽轮机热力计算 |
2.1.3 回热系统热力计算 |
2.1.4 凝汽器热力计算 |
2.2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平衡法 |
2.2.1 (?)分析计算模型 |
2.2.2 系统(?)分析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力系统仿真模型搭建及(?)分析 |
3.1 基于EBSILON Proessional电站分析平台建模方法 |
3.1.1 EBSILON分析平台功能简介 |
3.1.2 EBSILON分析平台建模过程 |
3.2 基于EBSILON分析平台搭建模型 |
3.2.1 建模对象的结构特点 |
3.2.2 机组系统设计参数设置 |
3.3 系统模型及模型验证 |
3.3.1 系统模型及锅炉模型 |
3.3.2 模型验证 |
3.4 低负荷变工况Off-Design模式模型搭建 |
3.5 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1 系统(?)分析 |
3.5.2 汽机系统(?)分析 |
3.5.3 锅炉(?)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炉内燃烧数值计算及(?)分析 |
4.1 炉内燃烧数值计算模型 |
4.1.1 数值计算基本控制方程 |
4.1.2 两相介质流动模型 |
4.1.3 燃烧模型 |
4.1.4 辐射换热模型 |
4.2 数值分析对象结构及工况 |
4.2.1 锅炉概况及及计算区域的划分 |
4.2.2 炉膛内部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4.2.3 边界条件及工况参数的设定 |
4.3 二次再热锅炉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炉膛燃烧(?)分析方法 |
4.3.2 100%负荷工况下的数值模拟 |
4.3.3 75%负荷及50%负荷工况下的数值模拟 |
4.3.4 不同负荷下炉膛高度方向烟气温度和(?)值 |
4.3.5 入炉空气温度对炉内燃烧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700℃二次再热系统热力学性能分析 |
5.1 700℃机组热力系统参数设计及模型 |
5.2 系统(?)分析结果 |
5.3 改变工质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
5.4 改变工质参数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
5.5 改变工质参数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低负荷下危急疏水与跨级疏水的能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基于等效焓降法的不同疏水方式局部定量分析 |
1.1 高加危急疏水连接方式的定量分析模型 |
1.1.1 8号加热器疏水进入5号除氧器中 |
1.1.2 7号加热器疏水进入5号除氧器中 |
1.1.3 6号加热器疏水进入凝汽器中 |
1.2 高加跨级疏水连接方式的定量分析模型 |
1.2.1 8号加热器疏水进入6号加热器中 |
1.2.2 7号加热器疏水进入5号加热器中 |
1.2.3 6号加热器疏水进入4号低压加热器中 |
1.3 低加危急疏水连接方式的定量分析模型 |
1.3.1 4号加热器疏水进入凝汽器中 |
1.3.2 3号加热器疏水进入凝汽器中 |
1.3.3 2号加热器疏水进入凝汽器中 |
1.4 低加跨级疏水连接方式的定量分析模型 |
1.4.1 4号加热器疏水进入2号加热器中 |
1.4.2 3号加热器疏水进入1号加热器中 |
1.4.3 2号加热器疏水进入凝汽器中 |
2 基于热平衡法的一致性验证 |
3 不同疏水连接方式的能效评价 |
4 结 论 |
(7)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优化配置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次再热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2 回热抽汽过热度利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系统协调配置 |
2.1 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系统设计 |
2.1.1 常规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 |
2.1.2 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系统 |
2.1.3 系统特性分析 |
2.2 给水泵系统运行特性 |
2.2.1 泵的相似定律 |
2.2.2 给水泵系统变工况运行特性 |
2.3 协调配置方案 |
2.3.1 进汽节流调节方案 |
2.3.2 排汽补汽调节方案 |
2.3.3 发电机平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EBSILON的热力计算与性能分析 |
3.1 EBSILON热力仿真软件介绍 |
3.1.1 EBSILON软件简介 |
3.1.2 EBSILON组件数学模型 |
3.2 基于EBSILON的热力系统建模 |
3.2.1 热力系统模型架构 |
3.2.2 模型参数设置 |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1 补汽参数优化结果 |
3.3.2 回热系统变工况特性 |
3.3.3 经济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力系统数学模型 |
4.1 仿真模型总体设计 |
4.2 直流锅炉模型 |
4.3 阀门流量模型 |
4.4 汽轮机通流模型 |
4.4.1 汽轮机级组通流模型 |
4.4.2 再热中间容积模型 |
4.4.3 回热抽汽管道模型 |
4.5 加热器模型 |
4.5.1 表面式换热器模型 |
4.5.2 混合式换热器模型 |
4.6 给水系统变速协调模型 |
4.6.1 变速给水泵模型 |
4.6.2 转子模型 |
4.6.3 行星齿轮调速器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控制研究及仿真验证 |
5.1 动态仿真试验平台 |
5.2 阶跃扰动试验 |
5.2.1 燃料量阶跃试验 |
5.2.2 主汽调门阶跃试验 |
5.2.3 旁路阀阶跃试验 |
5.3 控制策略 |
5.3.1 转速控制策略 |
5.3.2 功率控制策略 |
5.3.3 启动工况控制策略 |
5.3.4 事故工况控制策略 |
5.4 系统联调仿真试验 |
5.4.1 启动冲转试验 |
5.4.2 发电机并网及带载试验 |
5.4.3 投加热器试验 |
5.4.4 变负荷试验 |
5.4.5 加热器切除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8)供热系统能量梯级利用开发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凝汽式机组供热改造方案 |
1.2.2 凝汽式机组供暖改造经济指标 |
1.2.3 凝汽式机组供热改造安全性分析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抽汽供热机组仿真建模 |
2.1 抽汽供热机组仿真建模平台 |
2.2 抽汽供热机组整体架构 |
2.3 锅炉自定义模型 |
2.3.1 部件脚本自定义 |
2.3.2 锅炉自定义部件 |
2.4 汽轮机通流数学模型 |
2.4.1 汽轮机机组数学模型 |
2.4.2 蒸汽管道压损数学模型 |
2.5 换热设备数学模型 |
2.5.1 凝汽器数学模型 |
2.5.2 表面式换热器数学模型 |
2.5.3 除氧器数学模型 |
2.6 供热蒸汽参数调节 |
2.6.1 供热蒸汽质量流量设置 |
2.6.2 供热蒸汽压力 |
2.6.3 供热蒸汽调温 |
2.7 补水数学模型 |
第三章 凝汽式机组民用供暖改造 |
3.1 凝汽式机组供暖改造方案 |
3.1.1 调整抽汽供暖 |
3.1.2 低真空循环水供暖 |
3.1.3 低压缸“零功率”运行改造 |
3.1.4 利用热泵供暖 |
3.2 最佳供暖改造方案的开发与优化 |
3.2.1 凝汽式机组抽汽供热 |
3.2.2 凝汽式机组改背压机 |
3.2.3 凝汽式机组改抽背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凝汽式机组工业供热改造 |
4.1 供热参数的确定 |
4.1.1 热电端供热参数 |
4.1.2 供热管道压降与温降 |
4.1.3 供热出厂参数与抽汽参数 |
4.2 抽汽点选择 |
4.2.1 四抽蒸汽 |
4.2.2 高压缸排汽 |
4.2.3 中压缸进汽 |
4.2.4 中压缸排汽 |
4.2.5 低温再热蒸汽 |
4.2.6 抽汽点的比较与确定 |
4.3 供热方案设计 |
4.3.1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 |
4.3.2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驱动设备 |
4.3.3 供热蒸汽调温 |
4.3.4 四抽辅助于压力匹配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 |
5.1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运行分析 |
5.1.1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变工况效率 |
5.1.2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功率 |
5.1.3 机组热耗率及经济性评估 |
5.2 极限抽汽供热量 |
5.2.1 供热抽汽量对汽轮机影响 |
5.2.1.1 抽汽供热汽轮机叶片受力 |
5.2.1.2 抽汽供热汽轮机轴向推力 |
5.2.2 供热抽汽对锅炉再热器影响 |
5.2.3 供热极限抽汽量 |
5.3 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优化 |
5.3.1 现有进汽方式 |
5.3.1.1 喷嘴配汽式汽轮机 |
5.3.1.2 旁通配汽式汽轮机 |
5.3.2 新型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结构与运行方式 |
5.3.3 新型底置式背压供热汽轮机优化参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与学术成果 |
(9)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严密性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轮机热力系统及冷端优化研究 |
1.2.2 真空严密性研究及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特点及热力性能指标分析 |
2.1 火力发电生产流程简介 |
2.2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简介 |
2.2.1 西门子机组各系统组成及特点 |
2.2.2 冷端系统运行方式及设备特点 |
2.3 汽轮机热力性能指标 |
2.3.1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热力参数 |
2.4 真空变化对汽轮机功率的影响 |
2.4.1 理论计算模型 |
2.4.2 微增出力试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优化方案设计及比较分析 |
3.1 真空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1 真空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2 胶球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3 真空系统优化提出背景 |
3.2 加装蒸汽喷射系统可行性研究 |
3.2.1 三级无源蒸汽喷射真空系统方案 |
3.2.2 改造原理和技术特点 |
3.2.3 经济性分析 |
3.2.4 与罗茨真空泵改造效果对比 |
3.2.5 综合评价 |
3.3 凝汽器加装在线清洗装置可行性研究 |
3.3.1 在线清洗装置改造方案简介 |
3.3.2 设备技术特点 |
3.3.3 改造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真空系统影响因素及查漏分析 |
4.1 火电机组真空系统 |
4.1.1 真空系统相关概念 |
4.1.2 真空系统主要设备组成及其功能 |
4.1.3 凝汽器真空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 |
4.2 真空影响因素及严密性试验研究 |
4.2.1 真空影响因素数学模型 |
4.2.2 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的计算 |
4.2.3 凝汽器严密性研究 |
4.2.4 真空严密性试验方法 |
4.3 真空系统查漏方法分析 |
4.3.1 凝汽器灌水查漏法 |
4.3.2 打压法 |
4.3.3 氦质谱检漏法 |
4.3.4 超声波检漏法 |
4.3.5 真空系统查漏范围 |
4.4 结合某电厂真空系统查漏工作的分析研究 |
4.4.1 某电厂真空系统存在问题 |
4.4.2 原因分析及排查过程 |
4.4.3 真空系统常规排查 |
4.4.4 工况对比及汽轮机结构分析 |
4.4.5 处理方法及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宣化热电热网循环泵驱动优化分析与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组能耗计算理论及水泵驱动方式 |
2.1 总能系统理论 |
2.1.1 能的品位概念 |
2.1.2 总能系统理论在联产中的应用 |
2.2 供热机组能耗计算 |
2.2.1 供热机组汽水分布方程 |
2.2.2 供热机组变工况计算理论 |
2.2.3 供热机组热经济性指标 |
2.3 水泵的驱动方式及其特点 |
2.3.1 水泵驱动方式 |
2.3.2 小汽机的型式的简单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汽机改造工程概况 |
3.1 工程概况 |
3.1.1 厂址条件 |
3.1.2 交通条件 |
3.1.3 气象条件 |
3.1.4 工程地质 |
3.1.5 机组运行条件 |
3.2 设计原则 |
3.2.1 技术背景概况 |
3.2.2 设计依据 |
3.2.3 设计范围 |
3.3 热力系统及参数 |
3.3.1 超低压汽轮机蒸汽系统 |
3.3.2 热网疏水系统 |
3.3.3 主要设备 |
3.4 技术方案及经济性分析 |
3.4.1 技术方案 |
3.4.2 经济性分析 |
3.4.3 其它方面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汽机性能试验 |
4.1 试验概况 |
4.2 试验流程 |
4.2.1 试验标准 |
4.2.2 试验测点及仪器 |
4.3 试验工况及试验方法 |
4.3.1 试验工况 |
4.3.2 试验方法 |
4.4 试验数据整理计算 |
4.5 试验数据及计算结果汇总 |
4.5.1 热网供热工况一 |
4.5.2 热网供热工况二 |
4.5.3 热网首站最大供水流量 |
4.5.4 驱动汽轮机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四、2号低压加热器改为混合式加热器热经济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发电厂建模与监测优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D]. 金铃杰. 山东大学, 2021(09)
- [2]基于混合建模的核电二回路系统性能诊断[D]. 盛晨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基于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的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优化研究[D]. 张怡. 东南大学, 2020
- [4]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J]. 朱国栋,郑坚刚,李朋,张敬坤,俞亚勇,王超,刘友彪,张炜. 浙江电力, 2020(06)
- [5]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火用)分析[D]. 燕羽佳.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6]低负荷下危急疏水与跨级疏水的能效评价研究[J]. 揭跃,王培红,宋璇博. 汽轮机技术, 2020(01)
- [7]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优化配置及控制研究[D]. 王昌朔. 东南大学, 2019(06)
- [8]供热系统能量梯级利用开发及优化[D]. 潘杭萍. 东南大学, 2019(05)
- [9]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严密性分析及试验研究[D]. 戴云. 东南大学, 2019(06)
- [10]宣化热电热网循环泵驱动优化分析与改造[D]. 王胜军.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