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T&T决定一分为三(论文文献综述)
谭杨[1](2009)在《我国电信业改革及其改革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信产业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通信业的发展有着更大更高的需求和要求。垄断的通信业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和要求,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电信业进行改革,90年代中,我国电信业也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国际国内的电信业的改革在取得了巨大成效的同时,仍然与改革之初的目标和社会各界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科学认识现代通信业的产业特性,借鉴国际电信业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研究我国电信业的改革及其成效,显得必要、重要而且迫切。基于这种认识,论文以我国电信业的改革及其绩效为对象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为:首先,论文以产业组织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理论为指导,对现代电信业的产生、发展和特征及其演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科学认识和把握国际电信业,尤其是美国电信业改革的动因、过程、成效,从而为研究我国电信业的改革以及评价其改革绩效提供了参照性;然后,论文深入分析我国电信业的改革背景、改革过程、改革举措,分别分析了我国电信业的改革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接着,论文创设了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通过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既获得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又揭示了改革绩效指数演变的内在诱因,发现问题所在及其原因,从而获得对我国电信业改革及其成效较为完整的认识;最后,论文通过国内外电信行业的案例,尤其是小灵通和CDMA的案例分析,既揭示了技术和市场这一“双核”的双合才是产业或者企业的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对小灵通发展的后效应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通过上述的工作,论文获得的主要成果为:第一,论文通过财富全球500企业、财富全球500电信企业、美国财富全球500电信企业以及典型电信企业之间的比较,对国际电信业的改革,尤其是对国际电信业的改革成效,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并进行了财富全球500、财富全球500电信的规模经济性的假设检验,从而揭示了,电信业不是,也不必然是垄断性行业,改革及其产生的有效竞争是实现电信业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二,论文在全面考察、分析我国电信业的改革过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在研究、总结了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发展、体制和结构等正效应的同时,研究和分析了我国电信业改革的电信分割效应、移动与固定效应、电信资费变革效应、行政驱动改革等四种负效应,揭示了在19942008年期间我国电信业改革在不同阶段的改革绩效。第三,论文创设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通过基于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等,既较为全面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电信改革绩效在19982008年期间以及在电信业整体、固定通信、移动通信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领域的时空分布,还进一步揭示了改革绩效指数与用户增长率、资费下降率、市场结构、业务结构以及通话时长增长率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与显着性,发现问题所在及其原因,从而为我国电信业的进一步改革和提高改革绩效提供了一种借鉴。第四,技术与需求和一个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双核”。论文通过国内外电信业的四个典型案例,尤其是通过小灵通和CDMA的两个案例,揭示了,技术与需求的“双核”的“双合”才是实现行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且将小灵通(PAS)和CDMA,置于我国电信业改革这一广阔的背景中,进行了科学深入的研究分析,全面分析揭示了小灵通发展的后效应,进一步证实“双核”需要“双合”的观点,并且将小灵通的发展将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的演变相联结,从而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的时空演变提供一种新的解释。
李晨松[2](2005)在《基于知识中介的管理咨询公司知识经营研究》文中认为关于管理咨询业的研究,我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管理咨询公司自出现以来,就对人类经济社会中的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共享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全球经济的增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选取了知识中介为切入点,对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经营活动与知识网络能力进行了研究,填补了知识中介研究的空白,基于知识中介提出了知识经营相关的系统理论,并弥补了管理咨询公司进行知识管理研究和实践的不足。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通过对中介产生的论述和知识经济特征的推演,系统提出了知识中介的概念,并从理论角度论述了其产生和演变的过程,最终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中介的特点、功能以及本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和解释,从理论角度丰富了中介研究的文献体系,填补了知识中介研究的理论空白。2通过对知识经营的研究,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知识经营的概念,并创新性的提出知识中介类咨询公司进行知识经营时候的六步骤知识经营模型,并对接触-挖掘-学习-关联-再造-实施等六个步骤分别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和过程研究,同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和论述,对知识经营的微观机制进行了探讨,并为知识经营过程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得到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论。3在借鉴知识发酵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其解释力论述了知识经营的关键要素是学习能力和网络能力,并进一步对知识网络能力进行了量化探讨,尝试建立了知识中介存在条件下的知识网络效应模型,通过模型的建立论述了管理咨询公司所引起的网络内知识存量的增加、知识网络中的知识溢出范围和网络中行动者之间相互联系是一个非线性关系,解释了通过知识网络的建立可以提高咨询公司的知识经营效率和能力的原因;并提出了网络能力的概念和内涵。
林海鹰[3](2006)在《斯塔罗斯金与郑张尚芳上古音系统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斯塔罗斯金与郑张尚芳的上古拟音体系是近年来上古音研究中引起海内外外同行注意的最新成果,此二者与白一平的上古拟音体系并称为新起三家。斯氏1989年在莫斯科出版的《古代汉语音系的构拟》一书是其在上古音研究方面的代表作。郑张尚芳先生的《上古音系》(2003)是其在上古音方面的集大成之作,此书的主要观点已在先生1981—1995年的论文中陆续发表了。两位学者的主要观点不仅发表时间接近,而且在材料运用、研究方法和结论上都有许多相同之处。斯氏在汉藏比较方面眼界开阔,材料丰富,比较的范围相当广博。郑张先生则在国学功底和本语言方言方面更占优势,且同样重视汉藏比较。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对前人的拟音系统加以改订,提出新的构拟系统。 本文将对这两位学者的上古音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比较研究,辨别异同,判断是非,以期有助于我们在上古音研究中达成更多共识。 一、上古声母 同:1.二者都构拟了一套清鼻流音声母,斯氏把它们表示成:(?)郑张先生则表示成hm、hn、h(?)、hl、hr。 2.都把来母拟为r,以母拟为l。 3.都把清母的早期上古音拟为擦音sh。 4.二者的上古声母系统中都有一套唇化舌根音、喉音。 异:1.斯氏同某些学者一样只构拟了一套清鼻流音声母,郑张先生则构拟了两套清鼻流音声母,另一套为mh[(?)h]、nh[(?)h]、(?)h[(?)h]、rh[(?)h]、lh[(?)h]。 2.斯氏认为上古浊声母全部有送气、不送气的对立(包括鼻流音、半元音),而郑张先生浊声母只拟了一套不送气声母。 3.二者所构拟的影、晓、匣、云的上古形式分歧较大。 4.二者对精组字上古形式的处理不同。 5.二者对上古有无边塞擦音的看法不同,斯氏拟了一套边塞擦音:(?)。 5.郑张先生构拟的复声母数量更多、种类更丰富些,划分得也更细腻。 二、上古韵母 1.介音 同:1) 上古只有3个介音:w、j、r,上古没有元音性介音。 2) 都认为发展为中古二等的字全带介音r,发展为中古庄组的三等字和重纽B类字也都带介音r。r在二者的上古系统里分布大致一致。 异:1) 二者对介音w最早出现的时期看法不同。 2) 辅音性的介音j在二者的系统里分布也有区别,郑张先生的章系及邪母带j,斯氏不带。 2.元音长短和“等”
郑伟[4](1996)在《兼并与多元化要慎重——美国企业的经验教训》文中研究表明 1995年美国许多大公司尤其是大银行卷入了一场兼并收购热潮中,从表面上看,通过并购实行多元化经营似乎将成为国际流行的大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实,深入分析之后,并非如此。"最好的经营战略是明白自己不该做什么"应该看到,也有一些着名的大银行如花旗银行和摩
李仲广[5](2005)在《闲暇经济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闲暇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给本文提出了研究有闲经济的现实要求,文章导论分析了有闲经济研究的现状与局限,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和任务。本文的所使用的理论基础为闲暇理论与经济学。 休闲历来是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日益增强,未来社会将进入“休闲时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与闲暇基本实现同步增长,人们需要丰富的精神产品,更需要充裕的时间来消费、体验这些产品;我国在走向全面小康社会之时,也在走向全面的“休闲时代”。 与闲暇在社会中的作用相适应的是,本文第一章对闲暇经济研究评述时发现,历史上许多思想家也在理论上提出了从以工作为中心到以闲暇为中心的论断,即闲暇中心论。近代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闲暇经济,这些研究都强调了闲暇经济的重要性。 第二章分析了闲暇的经济性质。根据马克思闲暇二分法,本文把闲暇划分为第一闲暇和第二闲暇两种,用以研究闲暇时间的内部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第一闲暇是用于消费普通产品和恢复身心等活动的时间,第二闲暇是从事精神、智力、交往等高级活动的时间。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闲暇的二重性,那么闲暇就具有生产性和消费性,本文从闲暇的概念、目的和闲暇活动的层次等角度证明了这一点,并且进一步深入地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探讨了闲暇消费理论和闲暇生产理论。 第三章考察了闲暇总量的决定。总的来看,闲暇取决于时间禀赋、工资率和财富收入。从整个生命周期看,人们对工作和闲暇时间的安排取决于时间的相对价值;当闲暇时间比较便宜或收益较高时,人们才增加闲暇时间。从短期看,根据工资率变化,可以得出对应于不同工资率的闲暇时间轨迹,这就是闲暇曲线。闲暇总量的决定还可以根据Lancaster模型和Becker模型所提供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继第三章之后,第四章深入分析闲暇总量与工资率变动的关系。闲暇悖论揭示了闲暇-工资替代约束下闲暇增加的可能性,我们从闲暇成本(工资的替代
张海涛[6](2006)在《企业信息能力的培育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对企业信息化、尤其是企业信息化的评价与测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企业信息化与企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以及为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的分析,结合企业能力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企业信息能力、信息价值链、信息化企业三个全新的概念,并对它们进行了全方位剖析和深度研究。首先,分析了企业信息能力的内涵、性质、形成机制、维度、结构、功能与作用。其次,研究了企业信息能力价值的涵义,并建立了经济学模型;从价值链理论和企业流程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信息价值及其增值机制、信息技术与企业价值增值;进而研究了信息价值链模型及其增值机制和策略;研究了企业信息能力的价值形成的机理,并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三,在确定企业信息能力评价方法和系统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信息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制造业企业信息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研究建立了评价模型及其具体测度过程。第四,在对企业信息能力再认识的基础上,应用平衡计分卡和价值链理论建立了企业信息能力的培育模型,并从学习型组织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组织结构重组、企业流程优化、系统集成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五,根据前面的研究结果,描绘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信息化企业,并对其内涵、外延、特征、结构、运行模式、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对全文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论文研究方向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
李燕妮[7](2006)在《信息时代美国传统电话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论文研究的是1982到1999年这段信息时代美国传统电话业的发展。通过回顾美国传统电话业转型的历史,分析其得失,以便更全面地认识美国传统电话业的发展,说明其发展潜力。传统电话业也称电话业,是与移动电话业、互联网电话业相对而言的一种电信产业。从产生之日起,便逐渐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持。论文从历史学的角度,结合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理论和方法,对20世纪末期美国传统电话业进行梳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希望能对信息时代美国传统电话公司的发展,传统电话业存在的价值和阻力做出新的解读。在充满机遇的国内外环境下,美国传统电话业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移动电话业、互联网电话业、有线电视业、计算机行业并行发展,在融合竞争的市场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王晓晔[8](2000)在《美国司法部为何指控微软》文中认为 从1997年10月美国司法部向 美国地区法院指控微软公司以来,各种新闻媒体都在沸沸扬扬地讨论美国反垄断法。今年4月,杰克逊法官作出裁决,裁定微软公司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微软公司从而面临难以预料的未来,人们甚至猜想微软公司最后可能一分为三。不管这个诉讼案件最后是否导致微
侯继勇[9](2002)在《拆分中国电信第一人》文中研究说明2002年5月16日,电信日前一天,记者正准备将这篇文章寄给阚凯力时,新电信和新网通终于拆分完成,备自挂牌成立。一帮记者朋友来到办公室就中国电信改革进行争论,大家备持己见,谁也不能说服谁。此时,我想起了采访阚凯力的情景:燕京饭店大厅里,记者问起中国电信改革的现状,他挟着一根香烟,着车如水流的长安街,缓慢而低沉地说:垄断初步打断;有效竞争,距离还远。
孔德海[10](2013)在《中央企业国际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趋势。全球化带来了更高的经济增长和更大的技术进步,以及更加频繁、更具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促进了各国间经济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日益提高。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主体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有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力量,也是我国较早开展国际业务的主力军。自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在国资委指导下,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国际业务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海外资产、收入和利润都有大幅提升。同时,中央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面对的风险与日俱增。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中央企业国际化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进行理论研究和运营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的经验,尝试建立起中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体系,以提升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1章是导论部分。本章阐述了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并从中央企业国际化战略定位的研究现状、风险控制的研究现状和国外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现状三个方面分析了有关文献。本文的研究思路是由理论到实务、由国外到国内、从宏观到微观、从案例和问题到对策建议进行逻辑分析,研究方法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比较分析、技术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章概述了论文的结构安排、创新及不足之处。第2章是理论综述与评析部分。本章分别就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微观理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表述和分析,其中宏观理论有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模型、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资本化率理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微观理论有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战略性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有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本章对这些理论的效应与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以用来指导国际化经营实践活动。第3章是美日欧企业的国际化历程和经验。本章简述了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历程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其中欧洲国家以英、法、德等国为例来说明。美国公司的经验主要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模块经济和跨文化管理等方面,日本公司的经验主要在综合商社模式、治理结构与决策机制、技术战略、市场本地化战略、财务战略等方面,欧洲公司的经营主要在治理结构、企业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多元文化融合方面,这些经验可为中央企业国际化带来启示与借鉴。第4章是关于中央企业国际化战略定位的研究。首先对企业战略定位理论进行了文献简述,按照波特的观点,战略定位是选择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的经营活动或以差异化的方式完成相似的经营活动。接着分析了中央企业的属性,既具有社会属性与公共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与企业属性。这就决定了中央企业肩负着多重的目标和责任,因此中央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具有必然性和现实性。然后从国际化经营的主体、产业、区位和方式四个维度对中央企业的战略定位进行了具体研究,结合着实地调研数据和国资委的会议资料,本章设计了一套中央企业国际化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并对2011年中央企业国际化前16强的指标体系、前8强的收入和资产情况及中央企业国际化关键因素的权重统计进行了定性分析,这些数据和分析为系统规划中央企业国际化战略定位提供了决策参考。第5章是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控制研究。首先分析了中央企业国际化风险的区域特征及经常面对的外国投资审查制度,接着对国家风险、自然灾害风险、金融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和文化风险这六大主要风险进行了归类阐述。然后对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评估进行分析,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这四项内容。在风险应对中具体分析了应对的外部机制、内部机制和具体应对策略,其中外部机制包括政府外交或民间游说、政府支持或各部委协助、海外投资立法或投资保障;内部机制包括推行“三重一大”制度、规范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建立境外国有资产多重审计制度等;并针对六大风险进行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分析。目前专门针对中央企业国际化风险控制的研究不是太多,本章的研究应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第6章是案例分析。在掌握和利用大量一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对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定位、运作模式、风险控制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其他中央企业做参考。第7章是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战略定位不清晰,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组织架构不适应,缺少协调体系与后台支撑;国际化人才队伍匮乏,企业文化缺少创造性;对于国际市场不熟悉,缺乏全球化运营能力。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章首先阐释了一些对外投资理论对中央企业的指导作用,然后借鉴了美日德企业国际化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层面提出了在外部环境、支持政策、审批流程、境外国资监管、信息化体系建设、政策指导与协调作用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从中央企业自身提出了明晰战略定位、优化组织结构、加强企业联合、促进跨文化融合、利用好外交资源等方面的对策建议。本章旨在构建一个以理论做引导、以跨国公司为借鉴,以政府为保障、以中央企业自身运营能力做支撑的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体系。本文最后认为,今天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又集中体现在各国大公司、大集团之间的竞争。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对外投资合作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央企业是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骨干力量。因此,中央企业应明晰国际化战略定位,有效控制风险,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与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一批中央企业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公司。
二、AT&T决定一分为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T&T决定一分为三(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电信业改革及其改革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框架 |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研究文献综述 |
2.1 电信业特征 |
2.1.1 电信业的自然垄断性 |
2.1.2 电信业的网络效应 |
2.1.3 电信竞争 |
2.2 电信规制 |
2.2.1 哈佛学派 |
2.2.2 芝加哥学派 |
2.2.3 新奥地利学派 |
2.2.4 国内学者的研究 |
2.3 电信改革 |
2.4 借鉴与启示 |
第三章 电信业特征与变革 |
3.1 现代通信业的出现 |
3.2 电信业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 |
3.2.1 经典的电信业产业特征观 |
3.2.2 市场需求改变着电信的产业属性 |
3.2.3 技术进步改变着电信业的产业属性 |
3.3 全球电信业变革 |
3.3.1 美国电信发展的垄断管制期 |
3.3.2 美国电信发展的开放变革期 |
3.3.3 国际上主要国家电信业的变革 |
3.4 全球电信业变革的成效 |
3.4.1 国际电信业变革的成效 |
3.4.2 美国电信业的变革成效 |
3.4.3 财富500 规模经济验证 |
3.5 国际电信业变革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章 我国电信业变革及其分析 |
4.1 我国电信业的变革 |
4.1.1 20 世纪90 年代前的我国电信业发展 |
4.1.2 中国电信业变革的背景和动因 |
4.1.3 中国电信业变革的过程 |
4.2 中国电信业的改革成效 |
4.2.1 我国电信业改革的体制成效 |
4.2.2 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发展成效 |
4.2.3 我国电信业改革的结构成效 |
4.3 我国电信业改革的负效应 |
4.3.1 对中国电信分割的负效应 |
4.3.2 固定与移动的不同改革效应 |
4.3.3 电信发展的资费变革效应 |
4.3.4 行政驱动改革的负效应 |
第五章 我国电信变革的成效检验 |
5.1 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样本选取 |
5.1.2 变量设计 |
5.1.3 结果分析 |
5.2 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的假设检验 |
5.2.1 变量、假设与模型 |
5.2.2 回归结果 |
5.2.3 分析与解释 |
5.3 关于我国电信业改革及其绩效的基本认识 |
5.3.1 基于我国电信业改革发展数据基本认识 |
5.3.2 基于统计分析的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基本认识 |
第六章 我国电信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 技术与市场双合构建竞争优势 |
6.1.1 技术先进不仅仅是硕果 |
6.1.2 满足市场需求不等于获胜 |
6.1.3 技术与市场:双合构筑成功 |
6.2 CDMA 与小灵通的发展分析与比较 |
6.2.1 我国CDMA 和小灵通的发展背景 |
6.2.2 我国CDMA 和小灵通的发展及基本状况 |
6.2.3 小灵通与CDMA 发展的市场性比较 |
6.2.4 小灵通与CDMA 发展的可持续性比较 |
6.3 关于小灵通发展的后效应分析 |
6.3.1 小灵通是我国电信改革的产物 |
6.3.2 小灵通的价值分析 |
6.3.3 小灵通发展的负效应 |
6.3.4 CDMA 和小灵通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本人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基于知识中介的管理咨询公司知识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综述 |
1.1.1 知识经济的兴起 |
1.1.2 人们对知识的重新认识 |
1.1.3 企业迅速增值,资产结构突变 |
1.1.4 知识资本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兴起 |
1.1.5 管理咨询与新经济 |
1.1.6 知识管理模型和知识发酵 |
1.2 研究现状判断 |
1.2.1 知识管理相关判断 |
1.2.2 管理咨询相关判断 |
1.2.3 知识经营相关判断 |
1.2.4 中介研究相关判断 |
1.3 本文拟研究的内容 |
1.3.1 知识中介研究 |
1.3.2 基于知识中介的管理咨询公司知识经营研究 |
1.3.3 知识网络能力研究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2.1 知识管理文献探讨 |
2.1.1 知识管理的定义 |
2.1.2 知识管理活动的模型和架构 |
2.1.3 研究的不足与趋势 |
2.2 关于中介的文献探讨 |
2.2.1 国外文献探讨 |
2.2.2 国内研究述评 |
2.2.3 研究的不足与趋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释题 |
3.1 知识 |
3.1.1 知识的两种研究视角 |
3.1.2 知识的内涵 |
3.1.3 知识的分类 |
3.2 知识产品 |
3.2.1 知识产品的概念界定 |
3.2.2 知识产品的内涵与分类 |
3.3 知识管理与知识经营 |
3.3.1 知识管理的概念与内涵分解 |
3.3.2 知识经营的概念与内涵分解 |
3.3.3 知识管理和知识经营 |
3.4 知识中介 |
3.4.1 知识中介的概念 |
3.4.2 知识中介的内涵 |
3.5 管理咨询业 |
3.5.1 管理咨询的历史轨迹 |
3.5.2 管理咨询的概念与内涵 |
3.5.3 管理咨询的知识活动具有特殊意义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介的产生与思辨 |
4.1 何谓中介 |
4.2 中介产生的组织 |
4.2.1 企业的边界 |
4.2.2 企业边界的扩展 |
4.2.3 一体化和非一体化 |
4.2.4 企业与市场的中间状态――中介 |
4.3 中介产生的社会沿革 |
4.3.1 市民社会观念的演变过程 |
4.3.2 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 |
4.3.3 政府失灵与中介 |
4.4 中介产生的经济沿革 |
4.4.1 中介组织的经济性质 |
4.4.2 中介的经济学解释及其经济博弈分析 |
4.5 中介的再思辨 |
4.5.1 中介的哲学内涵 |
4.5.2 中介的概念辨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介在知识经济中的演化-知识中介 |
5.1 知识经济及其本质 |
5.1.1 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
5.1.2 知识经济的表现形式 |
5.1.3 知识经济的本质――知识与经济的融合 |
5.2 知识经济的特征 |
5.2.1 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源泉 |
5.2.2 知识经济是一种顾客主导的经济 |
5.2.3 企业管理职责的重点从有形变为无形 |
5.2.4 企业经营目标更加多元化 |
5.2.5 企业组织结构更为灵活多变,边界更加模糊 |
5.2.6 企业发展更加注重与个人发展的协同 |
5.3 知识中介的演化与内涵 |
5.3.1 知识中介的演化和产生 |
5.3.2 知识中介产生的前提条件 |
5.3.3 知识中介发展的必要条件 |
5.3.4 知识中介概念与内涵 |
5.4 知识中介的功能 |
5.4.1 联系和反馈功能 |
5.4.2 学习和关联功能 |
5.4.3 再造和增值功能 |
5.4.4 网络再分配功能 |
5.5 知识中介的基本特征 |
5.5.1 知识中介的中介对象是知识(产品) |
5.5.2 知识中介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水平 |
5.5.3 知识中介和中介客体的关系更为微妙 |
5.5.4 知识中介的知识活动核心是知识再造 |
5.6 知识中介的本质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知识中介的管理咨询公司知识经营过程研究 |
6.1 管理咨询与知识中介 |
6.1.1 管理咨询的传统模式 |
6.1.2 管理咨询业的知识中介模式 |
6.1.3 知识中介成为管理咨询业的主流 |
6.2 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经营过程 |
6.3 知识经营过程的第一步:接触 |
6.4 知识经营过程的第二步:挖掘 |
6.5 知识经营过程的第三步:学习 |
6.5.1 学习在知识经营过程中的特性 |
6.5.2 学习的内容:解决方案和问题并重 |
6.5.3 学习的方式 |
6.6 知识经营过程的第四步:关联 |
6.6.1 类推是关联的核心 |
6.6.2 类推是超越个人的行为 |
6.7 知识经营过程的第五步:再造 |
6.7.1 文本和文档形式的方案是最为普遍的表现形式 |
6.7.2 辅导培训是管理咨询深层次的知识产品表现形式 |
6.7.3 软件系统是IT咨询常见的表现形式 |
6.7.4 交互式学习是知识再造的核心价值 |
6.8 知识经营过程的第六步:实施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知识中介与知识发酵 |
7.1 知识发酵理论 |
7.1.1 知识发酵的各个要素 |
7.1.2 生物发酵和知识发酵的对比 |
7.2 基于知识中介的知识经营与知识发酵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知识中介与知识网络 |
8.1 社会资本与知识网络价值 |
8.1.1 知识网络中的经济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 |
8.1.2 社会资本在知识网络的知识价值实现中的作用 |
8.1.3 社会资本的网络嵌入性对知识中介知识扩散方式的影响 |
8.1.4 结构嵌入性对知识中介在知识网络中竞争优势的影响 |
8.2 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经营能力 |
8.2.1 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外部性和网络效应 |
8.2.2 知识网络能力是知识经营能力的重要体现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9.1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9.3 下一步研究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斯塔罗斯金与郑张尚芳上古音系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上古音研究概述 |
1.1 清以前的古音研究 |
1.2 清代古音研究 |
1.2.1 上古韵部研究 |
1.2.2 上古声纽研究 |
1.2.3 上古声调研究 |
1.3 上古音值构拟的新时期 |
1.3.1 复声母问题 |
1.3.2 单声母问题 |
1.3.3 韵部的划分问题 |
1.3.4 元音问题 |
1.3.5 韵母的音值 |
1.3.6 上古的介音 |
1.3.7 上古的韵尾和声调 |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目标 |
第一章 关于材料、方法、上古音分期和音节类型的比较 |
第一节 两者研究上古音的材料和方法 |
1.1 斯氏的材料和方法 |
1.2 郑张先生的材料和方法 |
1.3 两者的异同 |
第二节 两者对上古音的分期 |
2.1 斯氏的上古音分期 |
2.2 郑张先生的上古音分期 |
2.3 对两者分期的比较 |
第三节 上古音节类型的比较 |
第二章 中古音系的比较 |
第一节 声母系统的比较 |
1.1 各家对中古声母拟测的分歧 |
1.2 郑张和斯氏的中古声母系统对照表 |
第二节 韵母系统的比较 |
2.1 两者对四等韵的处理 |
2.2 两者对合口韵的理解 |
2.3 两者对开合分韵的理解 |
2.4 两者中古元音的数量 |
2.5 两者中古腭介音的数量 |
2.6 等的特征 |
2.7 重纽问题 |
2.8 一二等重韵 |
2.9 止摄:支—脂—之—微 |
2.10 流摄:侯—幽—尤 |
2.11 遇摄:模—虞—鱼 |
2.12 两者中古韵母系统对照表 |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 |
3.1 声调长短 |
3.2 声调调形 |
第三章 上古声母系统的比较 |
第一节 异同 |
1.1 斯氏的声母系统 |
1.1.1 原始汉语 |
1.1.2 早期上古汉语 |
1.1.3 前上古时期(公元前10至前6世纪) |
1.1.4 上古早期(公元前5到公元前3世纪) |
1.1.5 晚期古典上古(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 |
1.1.6 上古晚期(3世纪到5世纪) |
1.1.7 中古早期汉语 |
1.2 郑张先生的声母系统 |
1.2.1 单声母 |
1.2.2 复声母 |
1.3 异同 |
1.3.1 相同之处 |
1.3.2 不同之处 |
第二节 问题讨论 |
2.1 复声母问题 |
2.2 精组字的古值 |
2.2.1 四派的拟音 |
2.2.2 与唇塞音谐声的精、庄组字的上古来源 |
中古精母还是中古心母'>2.2.3 st->中古精母还是中古心母 |
中古精母还是中古心母'>2.2.4 sp->中古精母还是中古心母 |
中古从母还是中古邪母'>2.2.5 sd->中古从母还是中古邪母 |
2.3 帮组字的古值 |
第四章 上古韵母系统的比较 |
第一节 异同 |
1.1 斯氏的韵母系统 |
1.1.1 原始汉语 |
1.1.2 早期上古汉语 |
1.1.3 前上古时期 |
1.1.4 上古早期 |
I.1.5 晚期古典上古 |
1.1.6 上古晚期 |
1.1.7 中古早期 |
1.1.8 介音问题 |
1.1.9 元音长短与“等” |
1.1.10 韵尾和声调 |
1.1.11 韵母系统 |
1.1.12 六元音系统 |
1.2 郑张先生的韵母系统 |
1.2.1 介音问题 |
1.2.2 元音长短与“等” |
1.2.3 六元音系统 |
1.2.4 韵尾和声调 |
1.3 异同 |
1.3.1 上古介音 |
1.3.2 元音长短和“等” |
1.3.3 六元音系统 |
1.3.4 韵尾和声调 |
1.3.5 韵母系统 |
第二节 问题讨论 |
2.1 元音问题 |
2.2 介音问题 |
2.2.1 上古有无元音性介音 |
2.2.2 中古汉语的三等介音是否后起 |
2.2.3 中古汉语三等介音是怎样产生的 |
2.2.4 中古汉语三等介音的上古来源是什么 |
2.2.5 上古汉语介音w的出现和分布 |
2.3 韵尾和声调 |
2.3.1 上古的入声韵尾是清还是浊 |
2.3.2 上古的阴声韵尾是开还是闭 |
2.3.3 宵部、药部、祭部的韵尾 |
2.3.4 去声是否来自-s尾 |
2.3.5 上声是否来自-?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斯塔罗斯金的生平与着作 |
一、生平 |
二、着作目录 |
附录二:郑张尚芳的生平与着作 |
一、生平 |
二、着作目录 |
三、上古韵母系统与分韵字表 |
附录三:郑、斯、王、李四家上古声母对照表 |
附录四:郑、斯、王、李四家上古韵母对照表 |
致谢 |
(5)闲暇经济论(论文提纲范文)
声明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闲暇 |
(二) 休闲 |
(三) 有闲 |
二、本文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提高和完善闲暇研究的理论水平 |
(二) 实际意义:促进闲暇经济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
(三) 闲暇研究与企业经营管理 |
三、本文内容与逻辑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
第一章 闲暇经济研究综述 |
一、现代闲暇经济的发展 |
二、国外闲暇经济研究评述 |
(一) 从以工作为中心到以闲暇为中心的转移:休闲思想史视角的考察 |
(二) 文献综述:闲暇经济研究的视角 |
(三) 经济学家眼里的休闲经济 |
(四) 休闲管理研究领域的贡献 |
三、中国休闲思想的形成脉络及现代闲暇经济研究评述 |
(一) 《诗经》及先秦文化:休闲思想的产生 |
(二) 隐逸文化与田园生活 |
(三) 唐宋璀璨的休闲文化:休闲思想的发展 |
(四) 明清休闲:追求精致的艺术化生活 |
(五) 近代休闲思想:物欲主义下的人文光芒 |
(六) 现代休闲研究:休闲成为重要的经济现象 |
四、当前闲暇经济研究的局限性与本文的主旨 |
小结 |
第二章 闲暇的经济性质 |
一、闲暇的二重性 |
(一) 闲暇二分法 |
(二) 从闲暇的概念与目的看闲暇二重性 |
(三) 闲暇层次论 |
二、闲暇消费观 |
三、闲暇的生产性 |
(一) 经济哲学基础 |
(二) 生产性闲暇:消费与生产功能合而为一 |
四、闲暇生产函数 |
(一) 新消费者理论与生产性闲暇定义 |
(二) 贝克尔的闲暇生产模型 |
五、闲暇与人力资本生产 |
(一) 马克思关于闲暇与劳动能力素质的思想 |
(二) 闲暇与人力资本 |
(三) 人力资本生产函数 |
(四) 税收政策与闲暇学习型人力资本投资 |
六、闲暇生产性质的实例 |
(一) 闲暇活动的效益 |
(二) 闲暇生产人力资本的实例:扩展的兰德伯格标准 |
小结 |
第三章 闲暇总量的决定 |
一、闲暇需求函数 |
二、动态闲暇选择 |
(一) 两时期模型 |
(二) 多时期模型 |
(三) 实证:生命周期闲暇分配模型 |
三、闲暇曲线 |
四、用 Lancaster模型分析闲暇选择 |
五、用 Becker模型分析闲暇选择 |
小结 |
第四章 闲暇-工资替代约束下闲暇的增加 |
一、闲暇悖论 |
二、工资变动与闲暇增加的可能 |
(一) 比较静态分析 |
(二) 动态分析:工资率变动对闲暇的影响 |
(三) 时间弹性与闲暇决策 |
(四) 工资税与闲暇总量 |
(五) 收入偏好与闲暇 |
(六) 从真实闲暇成本看休闲活动的增加 |
(七) 实证 |
三、闲暇收益与闲暇的增加 |
(一) Alessandro Cigno模型 |
(二) 闲暇-工作收益对比模型 |
四、Ramsey-Cass-Koopmans模型 |
五、旅行经济模型:一个工资约束下选择闲暇的例子 |
(一) 模型构建 |
(二) 可能的旅行方式选择情况 |
(三) 工资率与旅行方式选择实证 |
小结 |
附录 |
第五章 闲暇-收入双重约束下的消费者选择 |
一、有闲者模型构造 |
二、有闲者选择静态分析 |
三、全价格与有闲者动态均衡 |
四、实证:旅游消费的经验模型 |
(一) 有关旅游需求的统计分析 |
(二) 旅游需求的经验模型 |
(三) 对旅游需求变动的解释 |
小结 |
第六章 经济发展对闲暇的影响 |
一、外生收入与闲暇 |
二、技术进步、劳动效率与闲暇 |
(一) 技术进步对对旧生产方式的淘汰 |
(二) 技术进步对闲暇的负面影响 |
(三) 技术进步与闲暇的相互促进 |
(四) 劳动效率与闲暇 |
(四) 生产要素质量对劳动时间的节约 |
三、均衡增长下的闲暇增长模型 |
四、实证:人类社会进入闲暇时代 |
(一) 理论研究 |
(二) 统计实证 |
小结 |
第七章 闲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一、总体分析模型 |
(一) 闲暇总量与经济增长 |
(二) 闲暇结构与经济增长 |
二、消费性闲暇与经济增长 |
(一) 模型 |
(二) 模型讨论 |
三、闲暇具有生产属性时的内生增长模型 |
(一) 基本模型 |
(二) 竞争均衡 |
(三) 闲暇与稳态经济增长率 |
四、闲暇具有学习属性时的内生增长模型 |
(一) 学习性闲暇时间的决定 |
(二) 学习性闲暇与内生增长 |
小结 |
附录1 定理7.1证明 |
附录2 定理7.2证明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6)企业信息能力的培育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内容体系与结构框架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论文基本理论综述 |
2.1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 |
2.2 企业信息化的评价与测度 |
2.3 企业能力理论的溯源与发展 |
第三章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3.1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发展 |
3.2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发展作用的定性描述 |
3.3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3.4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
第四章 企业信息能力分析 |
4.1 企业信息能力概述 |
4.2 企业信息能力的形成机制 |
4.3 企业信息能力维度的确定 |
4.4 企业信息能力的构成要素及结构模型 |
4.5 企业信息能力的功能与作用 |
第五章 企业信息能力价值观 |
5.1 企业信息能力价值 |
5.2 企业信息能力价值分析的理论基础 |
5.3 信息价值与增值机制 |
5.4 信息技术与企业价值增值 |
5.5 信息价值链模型 |
5.6 企业信息能力价值的定性描述 |
第六章 企业信息能力的培育机制 |
6.1 企业信息能力的再认识 |
6.2 企业信息能力培育的内容与模型 |
6.3 学习型组织培育 |
6.4 企业文化建设 |
6.5 组织结构重组 |
6.6 企业流程优化 |
6.7 系统集成 |
第七章 企业信息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
7.1 企业信息能力评价概述 |
7.2 企业信息能力评价方法 |
7.3 企业信息能力评价的系统框架 |
7.4 企业信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7.5 制造业企业信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7.6 企业信息能力的评价与测度 |
7.7 案例分析 |
第八章 信息化企业及其运行模式与运行机制 |
8.1 概念的提出 |
8.2 信息化企业的界定 |
8.3 信息化企业的结构 |
8.4 信息化企业的运行模式 |
8.5 信息化企业的运行机制 |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7)信息时代美国传统电话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学者对美国传统电话业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美国传统电话业的研究 |
三、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第三节 论文研究对象界定和研究方法、内容框架 |
一、论文研究对象界定 |
二、论文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
第一章 通信史上的壮举和挑战 |
第一节 电话发明及其产业化 |
一、通信史上的伟大发明 |
二、传统电话产业化进程 |
第二节 异质种类挑战传统电话 |
一、移动电话对传统电话的挑战 |
二、IP 电话对传统电话的挑战 |
第二章 信息时代美国传统电话业转型 |
第一节 传统电话业转型转型原因分析 |
一、技术创新是推动传统电话业转型的内在驱动力 |
二、法治文化传统是促进传统电话业转型的外在推压器 |
三、管制体制变革是加快传统电话业转型的深层次引擎 |
第二节 传统电话业转型过程 |
一、传统电话市场从局部到全境开放 |
二、传统电话公司市场竞争力及其变化 |
第三节 传统电话公司经营战略及其实施 |
一、价格战的升温 |
二、技术的应用 |
三、广告的运用 |
四、并购的回潮 |
第三章 信息时代美国传统电话业发展的价值与阻力 |
第一节 传统电话业发展的价值 |
一、放松管制增强了美国传统电话业的整体实力 |
二、市场开放促使业务增多、价格下降,刺激了消费需求 |
三、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促进产业融合 |
四、美国模式影响世界电话产业的发展 |
第二节 美国传统电话业发展的阻力 |
一、新业务增加不足 |
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
三、用户管理意识薄弱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校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中文详细摘要 |
(8)美国司法部为何指控微软(论文提纲范文)
自由企业的大宪章 |
为何是微软 |
尽早制订中国反垄断法 |
(10)中央企业国际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中央企业国际化战略定位研究现状综述 |
1.2.2 中央企业国际化风险控制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国外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综述与评析 |
2.1 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 |
2.1.1 麦克道格尔—肯普的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模型 |
2.1.2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1.3 阿利伯的资本化率理论 |
2.1.4 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2.1.5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
2.2 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 |
2.2.1 海默—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理论 |
2.2.2 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 |
2.2.3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2.4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5 凡尤格勒斯的战略性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3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3.1 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
2.3.2 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
2.3.3 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2.3.4 小泽辉智的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
2.3.5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
第3章 美日欧企业国际化的比较分析 |
3.1 美国企业的国际化 |
3.1.1 美国企业国际化的历程 |
3.1.2 美国企业的国际化经验 |
3.2 日本企业的国际化 |
3.2.1 日本企业国际化的历程 |
3.2.2 日本企业的国际化经验 |
3.3 欧洲企业的国际化 |
3.3.1 欧洲企业国际化的历程 |
3.3.2 欧洲企业的国际化经验 |
第4章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定位研究 |
4.1 企业战略定位理论文献简述 |
4.2 中央企业的属性与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 |
4.2.1 中央企业的属性分析 |
4.2.2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历程 |
4.2.3 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
4.3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定位选择 |
4.3.1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主体选择 |
4.3.2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产业选择 |
4.3.3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
4.3.4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方式选择 |
4.4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指标设计和分析 |
4.4.1 跨国公司国际化指数文献简述 |
4.4.2 中央企业的数据来源 |
4.4.3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指标设计和计算方法 |
4.4.4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指标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控制研究 |
5.1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特征 |
5.1.1 中央企业国际化风险的区域特征 |
5.1.2 中央企业国际化所面对的外国投资审查制度 |
5.2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类别 |
5.2.1 国家风险 |
5.2.2 自然灾害风险 |
5.2.3 金融风险 |
5.2.4 运营风险 |
5.2.5 法律风险 |
5.2.6 文化风险 |
5.3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评估 |
5.3.1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辨识 |
5.3.2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分析 |
5.3.3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评价 |
5.4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应对 |
5.4.1 中央企业国际化风险应对的外部机制 |
5.4.2 中央企业国际化风险应对的内部机制 |
5.4.3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应对策略 |
5.5 小结 |
第6章 案例分析 |
6.1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国际化的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 |
6.1.1 中国五矿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情况 |
6.1.2 中国五矿国际化的战略定位与运作模式 |
6.1.3 中国五矿国际化的风险控制 |
6.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际化的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 |
6.2.1 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情况 |
6.2.2 中国石油国际化的战略定位与运作模式 |
6.2.3 中国石油国际化的风险控制 |
第7章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
7.1 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问题 |
7.1.1 战略定位不清晰,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
7.1.2 组织架构不适应,缺少协调体系与后台支撑 |
7.1.3 国际化人才队伍匮乏,企业文化缺少创造性 |
7.1.4 对于国际市场不熟悉,缺乏全球化运营能力 |
7.2 主要对外投资理论对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指导作用 |
7.2.1 竞争优势理论对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指导作用 |
7.2.2 战略性对外投资理论对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指导作用 |
7.2.3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对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指导作用 |
7.3 美日德企业国际化对于中央企业的经验借鉴 |
7.3.1 美国企业国际化对于中央企业的经验借鉴 |
7.3.2 日本企业国际化对于中央企业的经验借鉴 |
7.3.3 德国企业国际化对于中央企业的经验借鉴 |
7.4 政府主体层面对策建议——构建指导、监管与服务体系 |
7.4.1 政府为对外直接投资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
7.4.2 在财政、信贷、外汇等方面出台更多支持政策 |
7.4.3 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加强境外国资的监管力度 |
7.4.4 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发挥政府指导与调控作用 |
7.5 企业主体层面对策建议——健全战略定位、风险控制与外部协作体系 |
7.5.1 明晰战略定位,培育国际化人才与核心竞争力 |
7.5.2 有效控制风险,改进组织架构与投资决策效率 |
7.5.3 加强企业间联合,提升跨国经营的层次与实力 |
7.5.4 促进跨文化融合,积极履行海外企业社会责任 |
7.5.5 利用好外交资源,顺应世界潮流创造发展机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AT&T决定一分为三(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电信业改革及其改革绩效研究[D]. 谭杨.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5)
- [2]基于知识中介的管理咨询公司知识经营研究[D]. 李晨松. 天津大学, 2005(07)
- [3]斯塔罗斯金与郑张尚芳上古音系统比较研究[D]. 林海鹰. 首都师范大学, 2006(12)
- [4]兼并与多元化要慎重——美国企业的经验教训[J]. 郑伟. 中外管理, 1996(08)
- [5]闲暇经济论[D]. 李仲广.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2)
- [6]企业信息能力的培育与评价研究[D]. 张海涛. 吉林大学, 2006(05)
- [7]信息时代美国传统电话业发展研究[D]. 李燕妮. 苏州大学, 2006(12)
- [8]美国司法部为何指控微软[J]. 王晓晔. 国际贸易, 2000(04)
- [9]拆分中国电信第一人[J]. 侯继勇. 知识经济, 2002(06)
- [10]中央企业国际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研究[D]. 孔德海. 吉林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