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LLR 数据缩减的主要误差源

当前 LLR 数据缩减的主要误差源

一、当前LLR资料归算中的主要误差源(论文文献综述)

陈亚芬[1](2020)在《洛伦兹对称性破缺的引力实验检验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自然界包含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即电磁力、强力、弱力、引力。前三种由标准模型来描述,引力则由广义相对论来描述。鉴于引力比其它三种基本相互作用力要弱得多,实验观测的开展相对困难,人们对其的了解并不深入。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成功解释了引力的时空弯曲及弯曲所引起的相对论效应,使人们对引力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为了建立一个更统一的理论,物理学家们提出了很多理论模型来试图融合这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这些理论的相关预言均预示着时空的基本对称性存在破坏,如量子引力理论、弦理论、超对称理论等等。因此,在引力的时空理论中研究洛伦兹对称性破缺无论对于理解引力的本质,寻找新的相互作用,还是对于广义相对论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标准模型扩展(SME)框架是研究洛伦兹对称性破缺的典型理论工具。洛伦兹对称性破缺的研究在此框架下可分为纯物质、纯引力、物质引力耦合三部分,目前,洛伦兹对称性在纯物质部分、物质-引力耦合上也已经被极大地限制,而纯引力部分的检验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本论文聚焦于纯引力部分洛伦兹对称性破缺检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数据分析:利用全球超导重力仪数据联合分析了质量维度d=4的洛伦兹破缺效应,在10-10的水平上给出了洛伦兹破缺系数较好的限制;利用华中科技大学短程引力实验数据与印第安纳大学实验数据联合分析了质量维度d=8的洛伦兹破缺效应,并在10-12m4的水平上给出洛伦兹破缺系数最好限制;利用多组牛顿反平方实验数据分析高阶引力相对论模型参数,根据不同间距实验数据给出模型参数的约束范围;(2)实验方案设计:短程引力实验适合检验高阶的(质量维度d≥6且d为偶数)洛伦兹破缺效应,基于本实验室长期发展的成熟扭秤实验技术,提出针对性的洛伦兹破缺扭秤实验检验方案,并以质量维度d=6为例进行讨论,简单分析此实验的可行性。

朱永兴[2](2020)在《北斗系统全球电离层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离层延迟是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误差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已由北斗区域系统(北斗二号系统,BDS-2)发展为北斗全球系统(北斗三号系统,BDS-3),服务范围也由区域拓展全球。BDS-3具有星座全球分布、区域异构的特点,卫星播发了S和L频段多个导航信号,本文从BDS-3卫星观测数据质量分析、差分码偏差(DCB)估计、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估计、BDS全球电离层建模和BDS-3广播电离层模型(BDGIM模型)性能分析等方面研究了GNSS电离层建模相关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BDGIM模型约束的DCB解算方法,解算得到的BDS-3卫星新信号DCB精度优于1.0ns,解决了绝对电离层TEC估计问题。该方法不依赖于外部高精度电离层产品,可以应用于单站卫星、接收机DCB实时解算。2.基于BDS星座中GEO、IGSO、MEO运行速度和轨道面不同的分析,设计了基于临近穿刺点TEC变化和日界TEC跳变的电离层TEC精度综合评估方法,充分考虑了BDS星座中GEO、IGSO、MEO运行速度和轨道面不同的特点,采用该方法分析B1I/B2I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双频组合估计的电离层TEC精度优于3.0TECu。3.构建了顾及经纬度方向异性的反距离加权插值(IDW)方法,充分考虑了电离层TEC经纬度方向梯度,采用连续12年“两分两至”日前后的IGS-GIM产品分析表明,电离层TEC插值精度比常规IDW方法提高25%左右。4.构建了顾及粗差影响的Kriging插值方法,采用2014年“两分冬至”日前后的IGS-GIM产品和GNSS双频观测量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抑制了粗差数据影响,全球插值精度约为1.0~4.0TECu,优于改进的IDW方法。5.提出了BDGIM模型约束的BDS全球电离层建模方法,克服了现有BDS-3地面跟踪站分布稀疏问题,以BDGIM模型作为虚拟观测量约束球谐函数模型建模,采用平方根信息滤波仿实时方法按照5min时间间隔解算模型参数,BDS全球电离层建模精度约为2.0~5.0TECu,相比原有BDGIM模型提升约为6.5%。6.构建了北斗全球电离层时延修正模型(BDGIM)性能评估指标体系,系统评估了BDGIM模型性能,以IGS-GIM产品和GNSS双频观测量为基准,分析认为BDGIM模型改正精度明显优于GPS采用的Klobuchar模型,在全球范围改正中误差约为4.0TECu,改正比例约为75%。7.针对BDS-3卫星新信号体制,深入分析了各频点观测数据质量,为优选观测量组合开展电离层TEC研究提供参考。采用BDS-3组网卫星数据分析表明,BDS-3卫星各频点伪距多路径误差为0.11m~0.27m,对比BDS-2卫星B1I、B3I频点,随高度角变化的异常现象已基本消除;BDS-3卫星各频点载波相位观测噪声为0.11mm~0.37mm。

姜秋晨[3](2020)在《GNSS网络RTK对流层延迟建模方法研究及软件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GPS系统近代化进程的不断实现,GLONASS系统回归到满星座完全服务状态,Galileo系统试验星和工作卫星在轨验证阶段完成后进一步部署其他卫星,我国北斗三代系统建成后将向全球提供服务,卫星导航定位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基于CORS系统的网络RTK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高精度实时动态定位手段,在控制测量、变形监测、城乡规划和改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区域误差改正是网络RTK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中对流层延迟误差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当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的高差较大时,即使基线再短也无法通过双差将对流层延迟消除殆尽,也不能像电离层一样通过双频组合来消除。为了避免影响流动站模糊度固定以及造成解算结果的系统偏差,需顾及高度对测站位置对流层延迟的影响。因此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基于VRS技术的网络RTK定位的理论基础及其算法模型,针对大高差问题,研究探讨了对流层湿延迟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结合对流层高程方向变化特点,构建了3种大高差下对流层湿延迟内插改正模型。此外,实现了四系统网络RTK服务端数据处理软件,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从参考站解算、大气误差建模和流动站解算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基于VRS技术的网络RTK定位的理论基础,从原始观测方程出发,详细给出了四系统网络RTK定位的函数模型、随机模型、参数估计和模糊度解算方法。(2)归纳总结了常用的对流层延迟模型和投影函数模型,并利用2015年ECMWF提供的气象数据,从高程方向、平面方向、不同季节和纬度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地区对流层天顶湿延迟ZWD的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ZWD与季节相关性强,通常气温越高、高程越高或者纬度越高,ZWD值越小,相同平面距离和高差之间的湿延迟变化量相应也越小;不同对流层湿延迟模型的高程方向改正精度由高到低排序为GPT2w>UNB3m>GPT>Saastamoinen。(3)针对对流层湿延迟高程方向变化特性,构建了经验高程归化因子法和估计高程归化因子法模型以期提高定位精度,并与对流层经验模型改正法进行了比较。同时,为了增加多余观测数,满足多参数估计需求,给出了基于Delaunay三角形的多基线内插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对流层延迟内插改正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大高差下的流动站定位精度,其中估计高程归化因子法改正效果通常最好,并且增加内插基线对估计高程归化因子法的改善较大,对其他两种方法改善较小。(4)在本文GNSS网络RTK理论基础上,研制了网络RTK服务端数据处理软件,并针对移动信号覆盖盲区的快速、高精定位难题制定了基于参考站网的GNSS快速精密定位方案。利用香港和武汉等地的CORS观测数据和实测数据对服务端数据处理软件以及快速精密定位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软件支持GPS、BDS单系统解算以及多系统组合静态、动态解算,可靠性较高;基于参考站网的快速精密定位方案的静态定位精度可以达到RMS水平≤2.0cm,高程≤4.0cm;多系统静态定位精度RMS水平≤1.6cm,高程≤2.5cm。

曲萌[4](2019)在《多波束测深质量后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多波束测深系统是水深测量的主要设备之一,由于其所处工作环境的动态性及自身多传感器组合的特性,导致测深数据会受到多种误差源的影响。为确保多波束测深数据质量的可靠性,必须通过一定方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估。本文围绕多波束测深质量后评估方法展开研究,详细分析了多波束测深过程中的各项误差源,梳理总结了多波束测深的相关规范要求及常用多波束测深质量后评估方法。针对多波束测深质量后评估在深度不符值计算方面较为繁杂的现状,深入研究了交叉点深度不符值的计算过程与方法;针对经典的HGM(Hare-Godin-Mayer)方法在计算不确定度时因近似或简化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波束测深不确定度的精确计算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线面叠置的深度不符值计算方法,并与常用的深度不符值计算方法进行比对分析。本文深入研究了交叉点深度不符值的计算过程,总结了离散点法、点面叠置法与面面叠置法三种常用的深度不符值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多波束测深中央波束精度高、边缘波束精度低的特点,提出一种线面叠置的深度不符值计算方法,有利于反映中央波束与边缘波束的测深精度差异,及时发现数据成果中存在声速、横摇改正等误差。最后,利用实测数据对四种方法的深度不符值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分析,阐明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具有一定的实用性。(2)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多波束严密波束归位模型的计算过程。本文基于严密波束归位模型的基本原理,综合波束导向角、换能器安装偏差角及瞬时姿态角等信息,计算出波束精确三维入射角,并根据声线跟踪、动态偏心改正、动态延迟改正及坐标归算过程,得出了多波束严密波束归位各过程的计算公式。相较于传统波束归位模型,严密波束归位模型利用波束精确三维入射角进行声线跟踪,更准确地计算了声线弯曲对波束归位的影响,提高了测深点的归位精度。(3)提出一种基于严密波束归位模型的多波束测深不确定度精确计算方法。本文详细分析了多波束测深过程中的各项误差源,基于误差传播定律与严密波束归位模型,详细推导了各误差源在波束归位过程中的误差传播情况,得出了多波束测深不确定度的精确计算公式,相较于经典HGM方法在安装偏差角误差、声速剖面代表性误差及声线跟踪过程中的误差传播等方面存在的近似与简化,本文方法的计算过程更加严密、准确。最后,利用实测数据对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孔海洋[5](2019)在《基于固定轨道的GNSS接收机动态定位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NS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GNSS导航定位终端的检验成为保证定位精度的重要措施。目前导航定位终端的检定主要以静态检测为主,在动态定位应用更加广泛的情况下,目前的接收机检定方式难以满足终端实时性、连续性和动态性的检测要求。同时,现有的动态检测方法大多处于实验模拟阶段,难以满足实际状况下动态检定需求。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了基于固定轨道的动态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建立一条固定轨道,在轨道附近基准点上架设全站仪,在轨道的载体上固定一个基座,将棱镜固定在基座上,采用全站仪和棱镜测量的方式对载体运动轨迹进行测量,获取点位数据后,用最小二乘法对点位进行拟合,确定载体运动轨迹方程。为获取可靠的基准点坐标,在轨道附近和相聚较近的一点架设三个测站,进行静态测量。数据处理时,选择测量数据和国内四个IGS测站数据联合处理,利用GAMIT/GLOBK进行基线处理和网平差,获取精确的测站点坐标。其中涉及的坐标系统有静态测量的WGS84坐标系统、全站仪测量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统、GAMIT/GLOBK和TRACK中与曲率相关的特定地方空间直角坐标系统(NEU),在数据处理时应该注意各个坐标系统的相互转换。完成坐标系统的转换和轨道方程模型化后,利用TRACK模块对比不同长度基线和不同类型精密星历对动态定位精度的影响,发现当基线长度小于1km时,利用最终星历IGS参与数据解算精度最高。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直线而言,动态定位平均误差为34cm,曲线段的动态平均误差为6cm左右,直线和曲线部分低于平均误差的点位都高于80%。由此可以判断,该固定轨道可以完成动态定位精度的检定。图28幅;表22个;参54篇。

彭定华[6](2018)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GPS动态精密定位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石油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同时也带动了石油勘探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海上石油勘探竞争日益激烈。而海上导航定位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海勘探多采用差分GPS相对定位,但是当勘探区域距离海岸超过一定距离后,相对定位的精度就会急剧下降。非差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无需参考站,单机即可实现精密定位,其静态定位可达厘米级精度,全球实时动态定位可达分米级。而以拖缆作业为主要模式的海上石油勘探周期短,区域流动性大,需要全球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全球星站差分系统Veripos因其使用PPP定位技术,无作业距离限制,且全球范围定位精度均能达到1020cm,成为目前海上石油勘探中GPS定位的主要手段。因此,本论文基于PPP技术,探讨海上石油勘探中的GPS动态精密定位方法,结合海上导航定位的特点及实际应用,从精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介绍了GPS基本知识,包括GPS系统的组成、定位原理、方法分类及误差分析;阐述了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基本理论和算法,主要包括IGS组织的精密星历和卫星钟差、GPS非差观测方程和观测模型分析、主要参数的处理方法、单点定位的数据解算以及动态定位分析等;重点对基于PPP技术的全球星站差分系统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从星站差分系统的工作原理、海上石油勘探的特点、Veripos系统在海上的应用及精度分析等方面来进行了阐述。以东方勘探一号拖缆船为例,利用多个海上石油勘探项目的施工数据,对海上勘探船舶的导航定位系统进行内外部精度分析和比较,大量实测数据表明Veripos系统运行稳定,内外符合检验水平精度均在10cm左右,而且几乎适用于全球各海域。该系统现已成为众多海上石油勘探及其它海上科考活动的主要定位方式。

王剑英[7](2018)在《联合空地基GNSS数据的区域电离层建模研究》文中提出电离层是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航空航天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离层对它们的影响日益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GNSS系统,电离层引发的电波信号折射是其主要的误差源。影响电波折射的直接因素是电离层中的电子含量及其分布。电离层的变化特性极为复杂,很难从物理层面准确描述。在实践中,常用的有效研究手段是先利用各类探测手段获取电子含量实测信息,然后用合适的数学函数建立电离层TEC和电子密度分布模型。高精度的电离层模型有利于提高GNSS用户的导航定位精度,也可为空间环境监测和预报提供数据参考,对于电离层基础理论研究更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众多电离层探测技术中,一方面地基GNSS技术是目前获取TEC精度最高的测量手段,而另一方面,空基GNSS电离层掩星技术可以获取高精度的电子密度剖面。本文联合空地基GNSS数据进行电离层建模,充分发挥地基GNSS技术可长期连续监测的优势和空基掩星技术全天候、高垂直分辨率的优势。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了电离层研究现状和GNSS概况,分析了电离层的分层和变化特性,并描述了通过地基GNSS获取电离层TEC和通过空基掩星探测电子密度的基本原理。随后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电离层建模的研究:2、基于单站地基GNSS数据的区域二维VTEC建模。以非组合PPP技术代替常规的载波平滑伪距法,顾及硬件延迟偏差项的影响,应用扩展卡尔曼滤波估计斜电离层延迟。随后根据单站TEC实测数据建立起VTEC区域多项式模型,评估了分时段建模的内符合精度,同时通过IGS格网产品来评价外符合精度。试验结果表明VTEC模型具备较好的拟合效果,多个测站VTEC结果与IGS产品的基本一致。3、电离层垂直方向电子密度剖面的反演。提出一种综合Chapman函数和QP函数,用掩星实测数据提供标高约束的电子密度垂直剖面反演方法。选取东亚地区若干测站的多个数据进行实验,将电子密度剖面以及F2峰值参数估值结果与掩星、IRI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本文方法获取的电子密度剖面曲线与掩星和IRI结果较为符合,F2层峰值参数的精度略优于IRI模型。4、区域三维空间电子密度建模研究。在反演的单站垂直剖面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内掩星观测和多个地基测站的实测数据,用低阶球谐函数拟合foF2和hmF2的水平分布。欧洲地区的试验结果表明,以地面垂测仪台站数据为基准,本文三维模型得到的F2层峰值参数相比IRI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为进一步评价模型的可靠性,本文提出检验STEC观测值与模型计算值符合度的检验。发现除在测区边缘外,区域内部STEC符合的精度较高。相较于像素基层析模型,本文的三维电子密度模型大大减少了待估参数的个数,计算更加方便简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铁俊波[8](2018)在《惯性导航重力补偿方法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水下潜航器是世界各国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和争夺制海权的重要支撑,将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洋科学、商业和军事领域。水下导航定位系统提供的位置、速度与姿态信息是水下潜航器航行安全与实施有效作业的重要保证。惯性导航系统是当前水下潜航器的主要导航定位手段,惯性导航具有全天候、不受外部干扰等优点,能够满足军用水下潜航器的隐蔽性需求。在包括惯性器件误差、算法误差和重力扰动的激励下,惯性导航系统误差随时间累积,严重地制约了潜航器水下长航时导航能力。随着惯性传感器精度的不断提高,重力扰动已逐渐成为了影响惯性导航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补偿重力扰动对惯性导航系统的影响是提高水下潜航器长航时导航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针对重力扰动对惯性导航系统的影响,开展了惯性导航重力补偿方法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重力扰动引起惯性导航误差机理,基于分析结论提出了重力扰动补偿方法,并研究了应用重力扰动补偿方法时将所涉及的两个关键问题,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对重力水平扰动引起惯性导航误差的机理开展研究。从坐标系定义与向量计算法则角度,同时分析了重力水平扰动对初始对准与导航解算的影响,分析结论表明重力水平扰动引起惯性导航误差的机理在于,由于重力水平扰动的存在,初始对准中所建立的导航坐标系与导航计算方程所假设的导航坐标系不一致,使得导航计算方程中的向量属于不同坐标系,不满足向量计算法则,因而造成了惯性导航误差。2、根据重力水平扰动引起惯性导航误差机理分析结论,首先从理论上明确了重力水平扰动需要在初始对准与导航计算两个阶段都进行补偿,而不是仅在其中一个阶段补偿。针对两种不同的导航坐标系定义,提出了重力水平扰动速度补偿方法和重力水平扰动姿态补偿方法。3、加速度计零偏与重力水平扰动耦合影响补偿效果,在一定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补偿重力水平扰动后惯性导航精度反而降低,因此在应用重力水平扰动补偿方法时必须考虑加速度计零偏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捷联式重力矢量测量噪声模型,并基于此模型提出了一种加速度计零偏估计方法,以消除加速度计零偏对重力水平扰动补偿效果所带来的影响。4、从理论上分析了惯性导航对重力水平扰动补偿的需求,分析结论表明影响惯性导航精度的主要是频率低于舒勒频率的低频重力扰动,结合重力场球谐函数模型阶次与重力信号频率的关系,得到了对惯性导航系统影响较大的模型阶次,将此分析结论与本文所提出的重力水平扰动补偿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重力水平扰动降阶补偿算法。

吕宏春[9](2017)在《基于北斗Ka星间链路体制的星地时间同步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导航卫星星间链路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精度的双向测距技术,可以计算获得所有卫星之间的相对钟差,依靠星间链路即可实现全部卫星钟的时间统一。基于星间链路体制的对地测量链路,采用星地时间同步技术可实现卫星与地面站的钟差测量,从而使星上时间与地面时间基准同步,达到卫星钟与地面的时间统一。我国北斗Ka星间链路包括双频连续时间体制和单频时分体制,论文围绕星间链路单频时分体制,开展星地时间同步方法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单频时分体制星间链路的特点,研究了星地测量中伪距的历元归算方法,并通过仿真算例和试验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使用多项式插值的伪距历元归算方法可以得到优于1mm的归算精度;(2)针对卫星钟差数据中常见的钟跳和粗差两类异常,提出了一种历元单差法和拟准检定法相结合使用的两步法探测策略,并分别给出了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算例,结果表明两步法既能有效规避钟跳影响,又能精确探测小粗差,探测能力接近底噪的2倍中误差;(3)基于星间链路单频时分体制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单频时分星间链路体制的星地双向时间同步算法,即首先进行双向单程伪距的历元归算,然后进行星地双向时间同步,最后分别针对星间链路体制卫星初始开机模式和正常模式的试验数据进行算法验证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完成初始开机模式下的星地时间同步功能,拟合精度优于0.30纳秒,在正常模式下,采用1小时拟合时长的星地时间同步精度可达0.15纳秒;(4)提出了以卫星为中介节点的站-站时间同步方法和间接站-星时间同步方法,可实现Ka星间链路体制下的站间时间同步和对境内地面站不可见卫星的星地时间同步,使用实测数据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短基线站间时间同步精度优于0.19纳秒;间接站-星时间同步精度与直接星地双向时间同步精度相当,优势在于解决了境内地面站不可见卫星的星地时间同步问题,大大增加了卫星星地时间同步时长。

徐世依[10](2017)在《北斗参考框架建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在加速建设,它不仅服务于国防建设、经济发展,以及地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北斗产品及服务需要一个统一的、高精度的空间基准,目前北斗区域系统采用的空间基准是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CGCS2000)。从长远来看,CGCS2000并不适合服务于北斗全球系统,这就迫切的需要为北斗全球系统配套建立一个全球性参考框架(本论文中称为“北斗参考框架”)。本论文围绕北斗参考框架的建立展开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总结如下:1.阐述了地球参考系统的定义,地球参考框架实现的基本方法,并就参考框架的基准定义进行了展开,介绍了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ITRF)ITRF2014的实现及其改进,为研究北斗参考框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2.归纳总结了卫星导航定位涉及的参考框架,详细介绍了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前采用的坐标基准即1984世界大地坐标系(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WGS 84)、PZ-90(Parametry Zemli 1990,PZ-90)坐标系、伽利略地球参考框架(Galileo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GTRF)、CGCS2000的定义及实现,并据此归纳了GNSS参考框架的特点,阐述了在地球参考框架相关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定制GNSS参考框架的方法,为北斗参考框架的建立提供参考。3.论证了建立北斗参考框架的必要性。经分析指出,北斗参考框架应采用国际地球参考系统(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ITRS)的定义,并与最新的ITRF保持一致。论证了在境外增设北斗系统地面监测站的必要性,并通过监测网对北斗卫星的覆盖性能分析,建议在境外11处选定区域建设北斗系统地面监测站。利用“陆态网络”基准站和IGS站模拟目前已有的和建议增设的北斗系统监测站,采用不同的方案对北斗参考框架的实现进行了实验,以探究相关的数据处理细节,并得到如下结论:选取大致均匀分布全球的34个IGS核心站参与解算,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平差时加入全球H文件可能会降低解算精度;利用2011-2015年每年11月的观测数据对北斗参考框架进行了实现,及解算了16个模拟北斗系统监测站在2014.0历元的坐标和速度,其E、N、U方向的坐标和速度分量误差分别为0.30 cm、0.26cm、1.12 cm和0.27 cm/a、0.22 cm/a、0.49 cm/a。4.求解了北斗参考框架与ITRF2008之间的转换参数,并据此分析了二者原点、尺度及定向的差异。利用两种方法实现北斗参考框架与CGCS2000之间的转换:(1)利用二者与ITRF2008、ITRF97之间的关系以及IERS提供的ITRF框架间的转换参数间接实现转换;(2)通过公共点的两套坐标求解转换参数,对比两种方法的坐标转换效果后,建议采用第二种方法。采用方法(2)求解了北斗参考框架与WGS 84之间的转换参数,并阐述了北斗参考框架与PZ-90、GTRF之间的转换方法。

二、当前LLR资料归算中的主要误差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LLR资料归算中的主要误差源(论文提纲范文)

(1)洛伦兹对称性破缺的引力实验检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洛伦兹破缺效应的检验背景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2 潮汐数据分析
    2.1 理论概述
    2.2 洛伦兹破缺系数的提取
    2.3 最小耦合项的参数限制
    2.4 本章小结
3 短程引力实验数据分析
    3.1 短程引力实验数据分析d=8 的洛伦兹破缺效应
    3.2 短程引力实验检验高阶引力相对论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高阶洛伦兹破缺效应检验实验方案设计
    4.1 SME框架下d=6 的洛伦兹破缺效应
    4.2 扭秤实验中D=6 的洛伦兹破缺效应
    4.3 洛伦兹破缺效应检验的扭秤实验方案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由重力的(?)方向的分量求解洛伦兹破缺系数
    A1 (?)方向的引力加速的的变换过程
    A2 (?)方向的破缺系数计算
    A3 (?)方向的破缺系数计算
附录 B 矩形平板模型洛伦兹破缺引力场的解析表达式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2)北斗系统全球电离层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北斗系统及地面跟踪站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GNSS卫星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1.3.2 GNSS卫星频间偏差估计及分析
        1.3.3 GNSS卫星电离层TEC估计及监测分析
        1.3.4 GNSS电离层建模模型方法
        1.3.5 GNSS卫星广播电离层模型
    1.4 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GNSS电离层理论及模型
    2.1 电离层的基本特性
        2.1.1 电离层概述
        2.1.2 电离层表征量
        2.1.3 电离层对导航信号影响
        2.1.4 电离层单层假设
    2.2 GNSS观测量估计电离层TEC
        2.2.1 伪距和相位观测量
        2.2.2 双频观测量估计电离层TEC
        2.2.3 卫星和接收机频间偏差估计
        2.2.4 投影函数
        2.2.5 虚拟电离层TEC观测量
    2.3 常用电离层模型
        2.3.1 反距离加权插值模型
        2.3.2 Kriging插值模型
        2.3.3 球谐函数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DS-3卫星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3.1 引言
    3.2 北斗卫星信号调制方式
    3.3 GNSS数据质量评估数学模型
        3.3.1 载噪比
        3.3.2 伪距观测量精度
        3.3.3 载波相位观测量噪声
    3.4 BDS-3卫星观测数据质量分析试验
        3.4.1 载噪比分析
        3.4.2 伪距多路径误差分析
        3.4.3 载波相位观测量噪声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斗卫星测距信号DCB估计方法
    4.1 引言
    4.2 北斗卫星频间偏差定义
    4.3 BDS-2信号频间偏差精度分析
        4.3.1 BDS-2 卫星信号DCB分析
        4.3.2 BDS-2 接收机单站DCB估计方法
    4.4 BDGIM模型约束的BDS-3 新信号DCB估计方法
        4.4.1 模型算法
        4.4.2 试验数据
        4.4.3 IGS-GIM产品约束的DCB解算试验
        4.4.4 BDGIM模型约束的DCB解算试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离层TEC监测及精度分析
    5.1 引言
    5.2 不同频段组合估计电离层TEC精度分析
        5.2.1 理论误差分析
        5.2.2 BDS-3试验卫星数据试验分析
    5.3 GEO卫星电离层TEC分析及闪烁监测
        5.3.1 北斗GEO卫星电离层IPP分析
        5.3.2 北斗GEO卫星电离层TEC分析
        5.3.3 北斗GEO电离层TEC相关性分析
        5.3.4 北斗GEO电离层TEC闪烁监测
    5.4 BDS双频观测量估计电离层TEC分析
        5.4.1 试验数据
        5.4.2 一种新的电离层TEC精度评估方法
        5.4.3 电离层TEC估计精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BDS-3 电离层TEC全球建模方法
    6.1 引言
    6.2 顾及经纬度方向异性的IDW插值
        6.2.1 基本原理
        6.2.2 经纬度方向异性调节因子设计
        6.2.3 试验分析
        6.2.4 最优方案长期插值精度分析
    6.3 顾及粗差影响的KRIGING插值
        6.3.1 基本原理
        6.3.2 粗差剔除统计量构造
        6.3.3 粗差剔除统计量验证
        6.3.4 Kriging方法全球插值精度分析
    6.4 基于BDGIM模型约束BDS全球电离层建模方法
        6.4.1 原理方法
        6.4.2 数据处理策略
        6.4.3 试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BDS-3 BDGIM模型精度分析
    7.1 引言
    7.2 模型算法及性能评估指标体系
        7.2.1 模型算法
        7.2.2 模型特点分析
        7.2.3 评估指标体系
    7.3 BDS-3 BDGIM模型性能分析
        7.3.1 分析方法及数据
        7.3.2 试验结果分析
    7.4 BDS-3与GPS、GALILEO广播电离层模型性能比较
        7.4.1 试验数据及方法
        7.4.2 全球改正精度分析
        7.4.3 不同纬度改正精度分析
        7.4.4 不同区域改正精度分析
        7.4.5 磁暴期间改正精度分析
    7.5 BDS-3 BDGIM模型精度提升预期
        7.5.1 基本思路
        7.5.2 数据源对模型精度影响
        7.5.3 增加非播发系数对模型精度影响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和结论
    8.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GNSS网络RTK对流层延迟建模方法研究及软件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参考站模糊度固定
        1.2.2 区域对流层内插研究
        1.2.3 大高差的对流层建模研究
        1.2.4 网络RTK系统服务技术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2 网络RTK定位基础理论
    2.1 GNSS观测值及观测方程
        2.1.1 非差观测值
        2.1.2 单差观测值
        2.1.3 双差观测值
    2.2 参考站间模糊度解算
        2.2.1 宽巷模糊度固定
        2.2.2 卡尔曼滤波估计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
        2.2.3 窄巷模糊度固定
    2.3 网络RTK大气误差与流动站解算
        2.3.1 大气误差提取和内插
        2.3.2 VRS虚拟观测值生成
        2.3.3 流动站解算
    2.4 本章小结
3 对流层延迟空间变化规律分析
    3.1 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
        3.1.1 对流层模型
        3.1.2 投影函数
        3.1.3 气象数据资料
    3.2 对流层湿延迟平面方向时空变化分析
    3.3 对流层湿延迟高程方向变化分析
    3.4 对流层湿延迟模型的高程改正精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大高差下对流层湿延迟的建模
    4.1 对流层高程改正方法
        4.1.1 对流层经验模型改正法
        4.1.2 经验高程归化因子法
        4.1.3 估计高程归化因子法
    4.2 算例分析
        4.2.1 香港大帽山观测数据
        4.2.2 香港CORS观测数据
        4.2.3 北方某省CORS观测数据
    4.3 网络RTK多基线插值方法
        4.3.1 基于Delaunay三角形的多余基线选择
        4.3.2 基于多余基线的内插方法改进
    4.4 改进方法算例分析
        4.4.1 香港大帽山观测数据
        4.4.2 香港CORS观测数据
        4.4.3 北方某省CORS观测数据
    4.5 本章小结
5 网络RTK服务端数据处理软件研制及其应用
    5.1 网络RTK服务端数据处理软件
        5.1.1 数据处理模块与实现流程
        5.1.2 软件测试
    5.2 基于参考站网的GNSS快速精密定位
        5.2.1 处理方案与策略
        5.2.2 应用算例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多波束测深质量后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 背景知识
    2.1 多波束测深主要误差源分析
    2.2 多波束测深相关规范要求
    2.3 本章小结
3 多波束测深交叉点深度不符值计算
    3.1 基于深度不符值的质量后评估方法
    3.2 常用的深度不符值计算方法
    3.3 线面叠置的深度不符值计算方法
    3.4 实验与分析
    3.5 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多波束测深不确定度的精确计算
    4.1 基于不确定度的质量后评估方法
    4.2 严密波束归位模型的构建
    4.3 测深不确定度精确计算
    4.4 实验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固定轨道的GNSS接收机动态定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规则几何轨迹动态检测法
        1.2.2 转盘法
        1.2.3 双天线法
        1.2.4 非卫星定位检测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动态数据处理基本理论
    2.1 GNSS观测量
        2.1.1 伪距观测量
        2.1.2 载波相位观测量
        2.1.3 差分组合观测量
    2.2 主要误差来源及改正
        2.2.1 对流程延迟改正
        2.2.2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改正
        2.2.3 多路径效应误差
        2.2.4 接收机噪声
    2.3 精度评估
第3章 轨迹方程的建立
    3.1 基准点坐标获取
        3.1.1 测量仪器及基线处理软件介绍
        3.1.2 天线控制文件介绍及改正
        3.1.3 静态实验及数据解算
        3.1.4 基线解算及网平差数据分析
    3.2 轨道测量
        3.2.1 轨道测量实验简介
        3.2.2 坐标转换
    3.3 轨道模型数学表达
        3.3.1 直线方程
        3.3.2 曲线方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接收机动态检定
    4.1 TRACK模块
        4.1.1 TRACK定位原理
        4.1.2 TRACK坐标系统
    4.2 动态轨迹确定
        4.2.1 基线长度影响
        4.2.2 星历选择
    4.3 接收机动态检定精度分析
        4.3.1 动态轨迹确定
        4.3.2 背景噪声测量
        4.3.3 精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海洋石油勘探中的GPS动态精密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GNSS定位基础
    2.1 GPS系统及其组成
    2.2 GPS定位基本原理
    2.3 GPS卫星信号
    2.4 GPS定位方法
        2.4.1 伪距法定位
        2.4.2 载波相位定位
        2.4.3 差分GPS
    2.5 GPS误差分类
        2.5.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2.5.2 与信号传播途径有关的误差
        2.5.3 与用户有关的误差
        2.5.4 其它误差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精密单点定位的基本算法
    3.1 IGS概述
        3.1.1 IGS组织简介
        3.1.2 IGS精密卫星星历和卫星钟差
    3.2 GPS非差观测方程及观测模型
        3.2.1 非差观测方程
        3.2.2 非差观测值常用线性组合
        3.2.3 精密单点定位常用的函数模型
    3.3 参数估计的方法应用
        3.3.1 序贯最小二乘估计
        3.3.2 卡尔曼滤波参数估计
    3.4 主要参数及误差的处理方法
        3.4.1 卫星坐标
        3.4.2 卫星钟差
        3.4.3 接收机钟差
        3.4.4 对流层延迟
        3.4.5 电离层延迟
        3.4.6 多路径误差
        3.4.7 相对论效应误差
        3.4.8 其他改正
    3.5 数据预处理
    3.6 数据解算及精度分析
    3.7 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
        3.7.1 实时精密卫星星历确定
        3.7.2 实时卫星精密钟差的确定
        3.7.3 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解算
第四章 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实时动态精密定位技术
    4.1 星站差分系统
        4.1.1 星站差分系统的组成
        4.1.2 星站差分系统的工作原理
        4.1.3 常用的星站差分系统
        4.1.4 星站差分前景分析
    4.2 海洋石油勘探定位
        4.2.1 海上石油地震勘探简介
        4.2.2 深海拖缆地震勘探特点
    4.3 海上实时导航定位技术
        4.3.1 GPS实时导航定位技术
        4.3.2 辅助导航定位技术
        4.3.3 综合导航定位系统
    4.4 VERIPOS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4.4.1 Veripos定位服务
        4.4.2 Verify QC实时定位处理软件
    4.5 VERIPOS系统精度分析
        4.5.1 测线点位检查
        4.5.2 外符合检验
        4.5.3 内符合检验
    4.6 VERIPOS精密单点定位系统与普通广域差分GPS的异同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联合空地基GNSS数据的区域电离层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简介
    1.3 国内外电离层研究动态
        1.3.1 电离层探测技术发展状况
        1.3.2 电离层建模理论研究状况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架构
第2章 电离层建模的理论基础
    2.1 电离层的基本特性
        2.1.1 电离层的分层结构
        2.1.2 电离层的变化特征
    2.2 电离层对GNSS信号的影响
    2.3 GNSS掩星探测电子密度原理
    2.4 电离层常用模型简介
        2.4.1 电离层经验模型
        2.4.2 IGS全球电离层图
        2.4.3 利用实测GNSS数据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单站非组合PPP的区域VTEC建模
    3.1 GNSS观测数据获取TEC的方法
    3.2 非组合PPP的观测模型和误差改正
        3.2.1 非组合PPP的观测模型
        3.2.2 非组合PPP的误差改正
        3.2.3 非组合PPP的参数估计
    3.3 电离层单层模型与投影函数
    3.4 建立区域电离层VTEC函数模型算法
        3.4.1 三种电离层VTEC模型
        3.4.2 平差模型
        3.4.3 法方程的形成
    3.5 VTEC建模试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联合空地基GNSS数据的单站电子密度反演
    4.1 电离层垂直剖面数学模型
        4.1.1 Chapman模型
        4.1.2 QP模型
    4.2 GNSS掩星数据约束下的剖面参数计算
    4.3 东亚地区反演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联合空地基GNSS反演区域三维电子密度
    5.1 电离层空间建模原理
        5.1.1 像素基层析模型
        5.1.2 函数基模型
    5.2 三维电离层建模数据处理流程
    5.3 欧洲地区建模结果与分析
        5.3.1 F2层峰值参数精度评估
        5.3.2 STEC精度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惯性导航重力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
        1.1.2 重力补偿与重力匹配定位的关系
        1.1.3 重力辅助惯性导航系统结构
        1.1.4 重力补偿方法研究意义
    1.2 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发展现状
        1.2.2 国内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组织结构和主要贡献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3.3 论文主要贡献
第二章 惯性导航重力补偿方法理论基础
    2.1 惯性导航理论基础
        2.1.1 坐标系定义
        2.1.2 惯性导航理论
        2.1.3 惯性导航误差模型
        2.1.4 惯性导航初始对准
    2.2 重力场球谐函数模型
        2.2.1 重力位场理论与球谐函数模型
        2.2.2 重力场球谐函数模型的重力扰动计算
        2.2.3 重力场球谐函数模型计算重力水平扰动
        2.2.4 重力水平扰动计算验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惯性导航重力补偿方法研究
    3.1 重力水平扰动影响惯性导航误差机理
        3.1.1 误差机理分析方法
        3.1.2 误差机理分析与结论
    3.2 重力水平扰动速度补偿算法
        3.2.1 重力水平扰动速度补偿算法设计思路
        3.2.2 导航坐标系转动向量计算方法
        3.2.3 重力水平扰动速度补偿算法总结
    3.3 重力水平扰动姿态补偿算法
        3.3.1 重力水平扰动姿态补偿算法设计思路
        3.3.2 姿态更新角速度计算方法
        3.3.3 重力水平扰动姿态补偿算法总结
    3.4 重力水平扰动补偿方法仿真验证
    3.5 重力水平扰动补偿方法海试验证
        3.5.1 试验条件
        3.5.2 重力水平扰动补偿试验结果
        3.5.3 重力水平扰动补偿效果与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加速度计零偏对重力补偿的影响与零偏估计方法
    4.1 加速度计零偏对重力水平扰动补偿的影响
        4.1.1 加速度计零偏与重力水平扰动的耦合
        4.1.2 补偿加速度计零偏必要性分析
    4.2 基于重力矢量测量的加速度计零偏估计算法
        4.2.1 加速度计零偏估计算法设计
        4.2.2 捷联式重力矢量测量噪声模型
        4.2.3 重力矢量测量噪声模型参数
        4.2.4 加速度计零偏估计算法
    4.3 加速度计零偏估计算法仿真验证
        4.3.1 重力数据仿真
        4.3.2 加速度计零偏参数设置
        4.3.3 零偏估计算法有效性仿真验证
        4.3.4 零偏估计算法典型应用场景仿真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力水平扰动降阶补偿方法
    5.1 重力补偿目标频段
        5.1.1 惯性导航单通道误差特性频域分析
        5.1.2 重力补偿目标频段的确定
    5.2 目标频段与降阶阶次的关系
        5.2.1 时间频率与空间频率的转换
        5.2.2 重力场球谐函数模型阶次的几何意义
        5.2.3 降阶阶次计算
    5.3 重力水平扰动降阶补偿方法
        5.3.1 重力水平扰动降阶速度补偿算法
        5.3.2 重力水平扰动降阶姿态补偿算法
    5.4 重力水平扰动降阶速度补偿算法验证
        5.4.1 对比试验设计
        5.4.2 重力水平扰动计算结果对比
        5.4.3 补偿效果对比
    5.5 重力水平扰动降阶姿态补偿算法验证
        5.5.1 对比试验设计
        5.5.2 重力水平扰动计算结果对比
        5.5.3 补偿效果对比
    5.6 重力水平扰动降阶补偿算法比较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成果

(9)基于北斗Ka星间链路体制的星地时间同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发展与现状
        1.2.1 卫星导航系统星间链路发展现状
        1.2.2 星地时间同步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星间链路对地测量系统
    2.1 星间链路对地测量的基本架构
    2.2 时间系统
        2.2.1 世界时
        2.2.2 原子时
        2.2.3 协调世界时
        2.2.4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时间
        2.2.5 钟面时间、卫星导航系统时间及与UTC的关系
    2.3 坐标系统
        2.3.1 地心地固坐标系
        2.3.2 地心惯性坐标系
        2.3.3 地心惯性坐标系与地心地固坐标系的转换
        2.3.4 卫星星固坐标系
    2.4 卫星系统
    2.5 Ka地面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星间链路对地伪距测量与误差修正方法研究
    3.1 伪距测量原理
    3.2 Ka星地链路伪距测量特点
    3.3 星地测量中的误差修正
        3.3.1 对流层时延修正
        3.3.2 Sagnac效应
        3.3.3 电离层时延修正
        3.3.4 天线相位中心修正
        3.3.5 通道时延校准
        3.3.6 相对论效应修正
        3.3.7 引力时延修正
        3.3.8 潮汐改正
        3.3.9 星历误差
        3.3.10 误差项对星地双向测距与时间同步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元归算方法研究及试验验证
    4.1 历元偏差及伪距测量值误差分析
    4.2 历元归算策略
    4.3 多项式历元归算方法的数学模型
    4.4 多项式历元归算的仿真分析
        4.4.1 拉格朗日插值仿真
        4.4.2 切比雪夫拟合仿真
        4.4.3 拉格朗日插值与切比雪夫拟合法的比较
    4.5 历元归算方法的试验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星地测量中的异常值处理策略研究
    5.1 异常值常规处理方法
        5.1.1 卫星数据处理常用方法
        5.1.2 缺失数据的处理
        5.1.3 粗差阈值设定
        5.1.4 伪距测量值异常处理
    5.2 卫星钟差异常探测方法
        5.2.1 卫星钟差异常探测策略
        5.2.2 卫星钟差异常探测算例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星地双向时间同步算法研究及试验验证
    6.1 星地时间同步
        6.1.1 传统星地双向时间同步
        6.1.2 星地单向时间同步
        6.1.3 钟差模型的建立与精度评估方法
    6.2 星地时间同步中的设备组合时延标校
        6.2.1 Ka、L链路短基线标定法
        6.2.2 精密产品符合法
    6.3 开机模式下的星地时间同步研究
    6.4 正常模式下的星地时间同步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Ka星间链路体制的间接节点时间同步方法研究
    7.1 基于北斗Ka星间链路体制的站间时间同步方法研究
        7.1.1 Ka星间链路体制下单向伪距测量的站间时间同步
        7.1.2 Ka星间链路体制下星地双向伪距测量的站间时间同步
    7.2 境内地面站不可见卫星时间同步的实现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北斗参考框架建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几个基本概念
    1.2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GNSS参考框架的国外研究现状
        1.3.1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
        1.3.2 IGS参考框架
        1.3.3 GPS的参考框架WGS 84
        1.3.4 GLONASS的参考框架PZ90
        1.3.5 Galileo的参考框架GTRF
    1.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参考框架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地球参考框架建立的基本理论
    2.1 理想的地球参考系统
    2.2 地球参考框架的实现
        2.2.1 实施观测
        2.2.2 解算测站坐标
        2.2.3 建立时变模型
        2.2.4 确定坐标转换关系
    2.3 基准定义及其实现
        2.3.1 基准定义
        2.3.2 赫尔默特变换
        2.3.3 约束处理
    2.4 ITRF2014的实现
        2.4.1 ITRF2014的基准定义
        2.4.2 ITRF2014的输入数据
        2.4.3 ITRF2014的数据分析策略及解结果
        2.4.4 ITRF2014的改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NSS参考框架的建立
    3.1 参考框架在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作用
    3.2 卫星导航定位涉及的参考框架
        3.2.1 GNSS参考框架
        3.2.2 ITRF与IGS参考框架
        3.2.3 国际天球参考框架
    3.3 GNSS参考框架的定义
        3.3.1 WGS 84 的定义
        3.3.2 PZ-90 的定义
        3.3.3 GTRF的定义
        3.3.4 CGCS2000的定义
        3.3.5 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参考框架定义的对比分析
    3.4 GNSS参考框架的实现
        3.4.1 WGS 84 的实现
        3.4.2 PZ-90 的实现
        3.4.3 GTRF的实现
        3.4.4 CGCS2000的实现
    3.5 GNSS系统参考框架的特点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斗参考框架的定义与实现
    4.1 建立北斗参考框架的必要性
    4.2 北斗参考框架的定义
    4.3 北斗参考框架框架点的选取
        4.3.1 北斗参考框架框架点的选取原则
        4.3.2 卫星导航系统监测站的覆盖性能
        4.3.3 GPS地面控制站对GPS卫星的覆盖性能分析
        4.3.4 北斗系统地面监测网对北斗MEO卫星的覆盖性能分析
    4.4 北斗参考框架实现的实验及分析
        4.4.1 实验数据
        4.4.2 IGS参考站的选取
        4.4.3 全球H文件的采用
        4.4.4 观测时段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斗参考框架与其他参考框架的转换关系
    5.1 北斗参考框架与CGCS2000的转换
        5.1.1 间接法
        5.1.2 直接法
    5.2 北斗参考框架与ITRF的转换
        5.2.1 北斗参考框架与ITRF2008的转换
        5.2.2 北斗参考框架与ITRF2014的转换
    5.3 北斗参考框架与其他GNSS参考框架的转换
        5.3.1 北斗参考框架与WGS 84 的转换
        5.3.2 北斗参考框架与PZ-90、GTRF的转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当前LLR资料归算中的主要误差源(论文参考文献)

  • [1]洛伦兹对称性破缺的引力实验检验研究[D]. 陈亚芬.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2]北斗系统全球电离层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D]. 朱永兴.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3]GNSS网络RTK对流层延迟建模方法研究及软件研制[D]. 姜秋晨. 武汉大学, 2020(03)
  • [4]多波束测深质量后评估方法研究[D]. 曲萌.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5]基于固定轨道的GNSS接收机动态定位的研究[D]. 孔海洋.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3)
  • [6]海洋石油勘探中的GPS动态精密定位方法研究[D]. 彭定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联合空地基GNSS数据的区域电离层建模研究[D]. 王剑英. 武汉大学, 2018(06)
  • [8]惯性导航重力补偿方法研究[D]. 铁俊波.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9]基于北斗Ka星间链路体制的星地时间同步方法研究[D]. 吕宏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17(03)
  • [10]北斗参考框架建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徐世依.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当前 LLR 数据缩减的主要误差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