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韩出口水产品注意实施封印(论文文献综述)
华树君[1](2018)在《清末民初汉语词汇专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王力曾指出,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由近代到现代的过渡阶段。[1]前一阶段语言诸特点(旧质)的减少和消失,后一阶段语言诸特点(新质)的萌生和发展,在该阶段表现得最为显着,[2]在词汇上的体现亦是如此。但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看,人们对该时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部对清末民初时期词汇进行全面研究的着作问世。人们对该时期词汇的研究多侧重于专书词汇或外来词的研究,所以很多方面还无人触及或研究不深。因此全面、系统地对该时期词汇进行研究和探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基于此,我们选取了清末民初汉语词汇作为研究对象。初步尝试对该时期词汇进行相对全面地描写和分析。本文共有5章:第1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清末民初词汇的研究概况,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范围及方法和语料来源等内容。第2章为本文的第一个专题,我们主要考察了清末民初词汇的显现与消隐情况。新词的显现部分我们主要针对新词形表新意义类新词进行考察。重点从新词的来源、新词显现的主要领域、新词的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该时期的新词主要来自本土新造词和意译词,这些词主要出现在政治、经济、科教、文艺、军事、法律、医学、交通等领域,并表现出以双音节词为主、三音节词数量增加,复合词结构类型不均衡,词类多样和过渡性强等特点。另外,清末民初短语的词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新词的数量,主要表现在动宾短语和并列短语的词汇化上。清末民初词汇在现代的消隐主要是名词和动词的消隐,约占90.6%,其次是形容词的消隐,而其他类别的词消隐的数量较少。清末民初词汇的消隐是由词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原因主要为旧事物或现象的消亡和人们意识观念的改变,而内部原因主要表现为词的替代和分化。第3章为本文的第二个专题,主要考察清末民初词汇的词形。本章我们主要从复合词和派生词两个角度入手。在复合词中主要考察同素逆序词和异形词中的复合词使用情况。清末民初的复合同素逆序词在词类上主要以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性的为主,副词和介词性的较少。在结构类型上,“联合—联合”式占绝对比例,其他类型数量有限。在继承与新生上,绝大多数复合同素逆序词来自对前代的继承,少数是新老成员构成的,而完全在清末民初新生的数量很少。清末民初复合同素逆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留存情况主要以“两词共存”和“一存一隐”为主,“两词并隐”的数量较少。清末民初的复合异形词在音节上双音节词占绝对比例,三音节词较少。在结构类型上,联合式约占一半比例,其次是动宾和偏正,其他类型数量不多。清末民初的复合异形词也同样主要来自对前代词汇的继承,新老成员组成的异形词数量也不多,完全新生的最少。复合异形词的义项关系类型主要以义项全同型和义项包孕型为主,义项交叉型相对较少。清末民初的复合异形词在现代“共存”的占多数,“有存有隐”的次之,一组异形词“并隐”的极少。清末民初的复合异形词主要是异体字、通假字的存在,以及同音或音近、义项有交叉或有渊源关系的语素的存在造成的。在派生词研究中,我们主要考察了清末民初对前代词缀的继承情况,并抽样考察了前代词缀在清末民初的使用和发展情况,以及清末民初词缀的新生情况。考察发现,前代词缀在清末民初基本都得到了继承,且在抽样考察的6个词缀中,多数在清末民初有明显发展,少数变化不大。清末民初新出词缀主要是类词缀,且都是受日语译文影响产生,并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发展变化。第4章是本文的第三个专题,即清末民初词汇的词义考察。主要通过词汇义、色彩义和语法义的历时比较,考察了前代词义在清末民初的发展情况,以及清末民初词义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演变情况。考察发现,两者在词义的发展演变上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在词汇义的发展上,发生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义项的加、减表现明显;在感情色彩义上的发展演变不够突出;在语法义的发展演变上都有相对明显地表现等。但两者也有不少不同之处,比如在词汇义上,清末民初的专用词语在现代有不少正在发生词义泛化,前代词汇在清末民初未见此现象;清末民初词汇在现代有发生词义丰富和深化的,而前代词汇在清末民初也未发现此类现象等;在色彩义上,清末民初词的感情色彩义在现代的变化类型更多样,并且在语体色彩上的演变有较突出的表现等。第5章是结语,总结了本文各章考察得出的基本结论,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等。
王红玫[2](2010)在《东港市昌平食品有限公司日韩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国际市场营销是在国际贸易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展开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开展国际贸易,重视国际市场营销,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是加入国际大循环的要求,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东港市昌平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东港市昌平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国际水产品的供应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市场。然而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市场也出现了新形势、新内容,如何尽快开拓国际市场,在竞争中体现高标准加工厂的优势,是公司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国际市场营销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东港市昌平食品公司日韩市场营销战略,包括三大部分。在第一大部分首先分析了昌平公司的外部环境,研究其政治、经济、竞争环境等,找出外部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其次进行了组织结构、生产能力、财务能力、营销现状等内部环境的分析,发现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最后运用SWOT方法提出亚洲市场营销战略。本文的第二大部分是制定国际市场营销战略。首先利用多指标法对国际水产品市场进行了细分。然后结合市场容量、市场成长潜力、企业营销状况等指标对重点细分市场进行了评估,确定了符合昌平公司实际情况的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最后以4PS+4CS理论为框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策略。本文的第三大部分是对制定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提出实施和保障措施。
赵婧[3](2006)在《TBT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文中指出渔业是我国大农业中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它的发展为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样,水产品出口贸易对我国农民增收,国家创汇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水产量自1989年以来一直居世界首位,我国水产品出口额也于2002跃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迅猛。预计2005年全年出口额将达80亿美元,约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连续六年居大宗农产品首位。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壁垒逐步弱化,一些发达国家在享受贸易自由化带来便利的同时,凭借其科技、管理、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设置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我国水产业已成为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多的产业之一,由此造成得损失也非常惨重。对中国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多的是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占95%以上,其中欧盟为41%,日本为30%,美国为24%,这些国家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方法是增加检疫项目、提高检验标准等。 本研究针对这种形势,在广泛文献综述、国际比较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有关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进行全面研究和比较,探索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如何在WTO框架内规避和超越技术壁垒。 研究详细介绍了我国水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和发展趋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特点和具体表现形式,与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关的WTO/TBT、WTO/SPS协议,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经济和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与主要贸易对象国(即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贸易状况,并总结出历年来的贸易摩擦情况。接下来,本文对欧盟、美国、日本、韩国这四个国家和地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管理体系、政策法规和主要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出我国遭遇TBT的主要形式、特点和原因。文章的最后分别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给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首先加强政府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建立水产业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充分利用WTO有关协议,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协调,积极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加强水产品
张功[4](2005)在《秦汉逃亡犯罪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逃亡犯罪,是指社会成员没有得到政府许可,没有取得合法手续而私自离开户籍所在地迁徙他乡,违反了秦汉国家户籍和关津管理制度的犯罪行为。本文共六章,从秦汉逃亡犯罪的类型、原因、政府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制度、措施、影响等方面考察了秦汉时期的逃亡犯罪现象。 秦汉逃亡犯罪按照主体和原因的不同,分为政治犯罪逃亡、刑事犯罪逃亡、军事犯罪逃亡、民众流亡四大类。政治犯罪逃亡是政治人物因为政治原因而逃亡,主要有六国残余、儒生、方士、反秦志士的逃亡,汉初敌对集团残余人物、诸侯王属官的逃亡,以及汉代重大政治事件引起的的逃亡,还有其他政治原因引起的逃亡。刑事犯罪逃亡是各种人物因为犯罪而亡命他乡,分为“恶少年”、豪侠、政府官员、盗贼犯罪逃亡,复仇杀人而逃亡,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刑事犯罪逃亡。秦汉军事犯罪逃亡主要有楚汉战争时期、两汉之际和汉匈战争过程中的军事逃亡。上述三类属于犯罪者为了躲避惩罚而逃亡,即“罪人亡”。民众流亡则是普通民众在没有犯罪的前提下,因为各种原因而脱籍亡命。秦汉之际、两汉之际、东汉末年的大规模民众流亡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秦汉之际大多以个体家庭为单位流亡他乡,两汉之际出现以宗族为主体逃入营堡避难的短距离逃亡,东汉末年则以大规模的宗族集团为单位亡命他乡。各种人物在逃亡后或者隐匿民间求生,或者亡入山林川泽为盗。 引起大规模逃亡犯罪出现的表层原因有土地兼并、苛捐杂税、自然灾害、吏治腐败、战乱侵扰等等:而深层原因则在于社会劳动方式从村社集体耕作变为小农独立耕作、基层经济组织由宗族为单位变为小家庭独立生产、政治制度由封建官僚代替世卿世禄等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国家政权是预防和控制逃亡犯罪的物质基础,秦汉时期的分封制和郡县关系的变化也影响到国家对逃亡犯罪的控制和预防。乡里制度和关津制度是秦汉政府预防和控制逃亡犯罪的基础。 在逃亡犯罪的预防和控制上,秦朝以严厉镇压为主,汉代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定期实行大赦、假民公田、减租赋、赐爵、赐钱帛牛酒、赈贷迁徙等,这些措施在预防和减少逃亡犯罪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秦汉法律对逃亡的惩治有严密的规定,根据逃亡者是否有其他犯罪,逃亡时间长短施以不同的惩罚。地方相关官吏负有抓捕逃亡者的责任,遇到大规模逃亡出现时朝廷还会派出专门使者主持抓捕。各级官吏经常用占卜的方式来确定逃亡者的相关情况。秦汉时期还存在对逃亡者的赎罪规定。秦汉时期的逃亡现象影响到了社会政治格局的变迁、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周边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秦汉时期政府预防和控制逃亡犯罪的政策、措施一直影响到整个封建社会。
曾星,闫亮,周大勇[5](2004)在《加强监管出重拳》文中认为汽笛长鸣,华东“明珠”号货轮缓缓驶离石岛新港。这是2004年以来,荣成又一批出口韩国仁川港的黄花鱼上路了,这批货共计25吨。 作为山东经济实力第一强的荣成市,长达492公里的海岸线,赋予了这块土地丰富的海洋资源。2003年,全市共出口水产品17.6万吨。“数字的背后,
二、对韩出口水产品注意实施封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韩出口水产品注意实施封印(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汉语词汇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清末民初词汇研究概况 |
1.1.1 对清末民初词汇的宏观研究 |
1.1.2 对清末民初词汇的微观研究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语料来源 |
第2章 清末民初词语的显现与消隐 |
2.1 清末民初新词的显现 |
2.1.1 新词形新意义类新词的考察 |
2.1.2 短语词汇化类新词的考察 |
2.2 清末民初词汇的消隐 |
2.2.1 词汇消隐的概况 |
2.2.2 词汇消隐的原因 |
2.3 小结 |
第3章 清末民初词语的词形研究 |
3.1 清末民初的复合词考察 |
3.1.1 清末民初的复合同素逆序词考察 |
3.1.2 清末民初的复合异形词考察 |
3.2 清末民初的派生词考察 |
3.2.1 词缀的界定 |
3.2.2 清末民初保留的前代词缀 |
3.2.3 清末民初对前代词缀用法的继承与发展 |
3.2.4 清末民初新生的词缀 |
3.3 小结 |
第4章 清末民初词语的词义研究 |
4.1 前代词义在清末民初的发展 |
4.1.1 词汇义的发展 |
4.1.2 色彩义的发展 |
4.1.3 语法义的发展 |
4.2 清末民初词义在现代的发展 |
4.2.1 词汇义的发展 |
4.2.2 色彩义的发展 |
4.2.3 语法义的发展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相关词汇统计表 |
附录二 《汉语大词典》所收首引书证迟后或未给出书证的词语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东港市昌平食品有限公司日韩市场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 论文的基本内容 |
1.4 企业简介 |
第2章 国际市场营销理论概述 |
2.1 营销理论 |
2.1.1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
2.1.2 国际市场大营销理论 |
2.2 SWOT分析法 |
2.3 市场营销战略理论 |
2.3.1 市场营销战略的内容 |
2.3.2 市场营销战略的步骤 |
2.4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理论 |
第3章 昌平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日、韩两国贸易政策 |
3.1.1 日本贸易政策 |
3.1.2 韩国贸易政策 |
3.1.3 日、韩两国非关税壁垒 |
3.2 日、韩两国经济环境 |
3.2.1 日本经济环境 |
3.2.2 韩国经济环境 |
3.3 日、韩两国竞争环境 |
3.3.1 日本水产品市场 |
3.3.2 韩国水产品市场 |
第4章 昌平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内部环境分析 |
4.1.1 组织结构 |
4.1.2 生产能力 |
4.1.3 营销能力 |
4.1.4 财务能力 |
4.2 SWOT分析 |
4.2.1 外部机会与威胁 |
4.2.2 企业优劣势分析 |
第5章 昌平公司营销战略制定 |
5.1 目标市场选择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2 进入国际市场方式选择 |
5.3 确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5.3.1 产品策略 |
5.3.2 价格策略 |
5.3.3 渠道策略 |
5.3.4 促销和沟通策略 |
第6章 营销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
6.1 国际营销计划 |
6.2 组织结构支持 |
6.3 国际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
6.4 外汇风险控制 |
第7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TBT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0章 绪论 |
0.1 选题依据 |
0.2 文献综述 |
0.3 研究内容 |
0.3.1 研究思路 |
0.3.2 技术路线 |
0.3.3 文章结构 |
第1章 TBT的背景概述 |
1.1 TBT的产生和发展 |
1.2 TBT的内涵 |
1.3 TBT的具体表现形式 |
1.4 TBT的特点 |
1.5 TBT与 WTO规则 |
1.6 TBT对经济和贸易的影响 |
第2章 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1 我国水产品出口现状 |
2.1.1 概况 |
2.1.2 贸易方式 |
2.1.3 出口品种 |
2.1.4 出口市场 |
2.1.5 出口省份 |
2.1.6 出口价格 |
2.2 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特点 |
2.2.1 应对反倾销挑战,深加工能力逐步提高 |
2.2.2 打破贸易壁垒,紫菜首次直接出口日本 |
2.2.3 珍惜重新开放,欧盟成为我国水产品出口第三大市场 |
2.2.4 加快产业带建设,特色水产品出口渐成规模 |
2.2.5 发挥区位优势,来进料加工势头不减 |
2.2.6 政府高度重视,各项措施支持有力 |
2.3 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历程 |
2.3.1 概况 |
2.3.2 贸易方式 |
2.3.3 出口主要市场情况 |
2.4 我国水产品出口存在问题 |
2.4.1 水产品贸易的国际化程度不高 |
2.4.2 水产品药残事件时有发生 |
2.4.3 水产品出口目标市场集中,出口品种单一 |
2.4.4 贸易壁垒尤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威胁我国对外贸易 |
2.4.5 渔业信息化水平低 |
2.4.6 出口仍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较低 |
第3章 TBT对水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
3.1 TBT对水产品贸易影响概述 |
3.2 TBT对中欧水产品贸易的影响 |
3.2.1 中欧贸易状况 |
3.2.2 中欧贸易摩擦情况 |
3.3 TBT对中美水产品贸易的影响 |
3.3.1 中美贸易状况 |
3.3.2 中美贸易摩擦情况 |
3.4 TBT对中日水产品贸易的影响 |
3.4.1 中日贸易状况 |
3.4.2 中日贸易摩擦情况 |
3.5 TBT对中韩水产品贸易的影响 |
3.5.1 中韩贸易状况 |
3.5.2 中韩贸易摩擦情况 |
第4章 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国 TBT的比较分析 |
4.1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 |
4.1.1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管理体系 |
4.1.1.1 管理机构 |
4.1.1.2 管理工作程序 |
4.1.2 欧盟的技术法规体系 |
4.1.3 欧盟对进口水产品的具体要求 |
4.2 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 |
4.2.1 美国水产品安全管理体系 |
4.2.2 美国水产品法规体系 |
4.2.3 美国水产品技术标准要求 |
4.3 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 |
4.3.1 日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4.3.2 日本食品法律 |
4.3.3 进口食品的检验 |
4.4 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 |
4.4.1 韩国水产品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 |
4.4.2 韩国对进口水产品的管理 |
4.5 主要出口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比较分析 |
4.5.1 我国水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形式 |
4.5.1.1 “检出限”壁垒 |
4.5.1.2 “装备”壁垒 |
4.5.1.3 “关卡”壁垒 |
4.5.1.4 绿色壁垒 |
4.5.1.5 “包装”壁垒 |
4.5.1.6 “IT”壁垒 |
4.5.1.7 “专利”壁垒 |
4.5.1.8 其他壁垒 |
4.5.2 影响我国水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
4.5.3 我国出口水产品屡遭国外技术壁垒限制的主要原因探悉 |
4.5.3.1 外部原因 |
4.5.3.2 内部原因 |
4.5.3.3 深层次原因——制度经济学分析 |
4.5.3.3.1 交易费用分析 |
4.5.3.3.2 外部性问题 |
4.5.3.3.3 公共产品的提供 |
第5章 中国水产业应对 TBT的对策分析 |
5.1 加强政府的作用 |
5.1.1 以信息为依托,建立水产业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
5.1.2 充分利用 WTO有关协议,维护本国利益 |
5.1.2.1 充分利用WTO协议中对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的条款 |
5.1.2.2 有效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
5.1.3 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协调,从而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
5.1.4 积极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
5.1.5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5.1.6 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完善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 |
5.1.6.1 “渔业标准化”的含义 |
5.1.6.2 我国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
5.1.6.3 未来标准化战略如何实施 |
5.1.7 构建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
5.2 加强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 |
5.2.1 协助政府部门完成标准制定工作 |
5.2.2 树立服务意识,协助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
5.2.3 强化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协调功能 |
5.3 水产企业的对策 |
5.3.1 提高水产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采取“品牌+人才”战略 |
5.3.2 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 |
5.3.3 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
5.3.4 重研究,实行“科技兴渔”战略 |
5.3.5 实施“走出去”战略,让“销地”变“产地”,绕开技术性贸易壁垒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下一步工作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秦汉逃亡犯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本文的研究对象 |
二、秦汉逃亡研究的学术回顾及研究方法 |
三、先秦逃亡回顾 |
(一) 商周时期的逃亡 |
(二) 春秋时期的逃亡 |
(三) 战国时期的逃亡 |
第一章 秦汉逃亡犯罪类型 |
第一节 政治犯罪逃亡 |
一、秦朝政治犯罪逃亡 |
二、汉代政治犯罪逃亡 |
第二节 刑事犯罪逃亡 |
一、“恶少年”、豪侠犯罪逃亡 |
二、政府官员犯罪逃亡 |
三、盗贼犯罪逃亡 |
四、民众犯罪逃亡 |
第三节 军事犯罪逃亡 |
一、国内战争时期的军事犯罪逃亡 |
二、汉匈战争中的军事犯罪逃亡 |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灾民流亡 |
一、流民特征 |
二、秦汉时期流民逃亡概况 |
第五节 战乱时期灾民流亡特点 |
一、秦汉之际——亡入山林川泽求生 |
二、两汉之际——逃入营堡躲避战争 |
三、东汉末年——以宗族集团的形式逃亡 |
第六节 逃亡犯罪人员的活动 |
一、隐匿民间求生 |
二、进入山林川泽为盗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秦汉逃亡犯罪原因 |
第一节 秦汉逃亡犯罪的表层原因 |
一、土地兼并 |
二、苛捐杂税 |
三、吏治腐败 |
四、自然灾害 |
五、战乱侵扰、徭役逼迫 |
第二节 秦汉逃亡犯罪的深层原因 |
一、社会劳动方式的变化——集体耕作到小农独立耕作 |
二、社会基层经济组织的变化——宗法宗族到编户齐民 |
三、政治管理体制的变化——分封制到郡县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秦汉政治制度与逃亡犯罪控制 |
第一节 秦汉政治体制与逃亡犯罪控制 |
一、西汉初期郡国并行体制对逃亡犯罪控制的影响 |
二、秦汉郡县关系变化与逃亡犯罪控制 |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乡里管理与逃亡犯罪控制 |
一、秦朝乡里管理 |
二、汉代乡里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 |
三、秦汉乡里治安机构及其职责 |
第三节 秦汉关津制度与逃亡犯罪控制 |
一、关津设置 |
二、关津管理人员及其职责 |
三、秦汉时期的通关规定 |
四、对违反关津管理规定的制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秦汉政府对逃亡犯罪的预防措施 |
第一节 赦免与逃亡犯罪预防 |
一、赦免原因 |
二、赦免类型 |
三、赦免在预防逃亡犯罪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汉代假民公田与逃亡犯罪预防 |
一、两汉假民公田的相关记载 |
二、假民公田经营在预防贫民逃亡中的作用 |
第三节 减租赋、赐爵、赐钱帛牛酒与逃亡犯罪预防 |
一、减租赋与逃亡犯罪预防 |
二、赐民爵与逃亡犯罪预防 |
三、赐钱帛牛酒与逃亡犯罪预防 |
第四节 汉代赈贷迁徙与逃亡犯罪预防 |
一、两汉赈贷与逃亡犯罪预防 |
二、迁徙灾民与逃亡犯罪预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秦汉政府对逃亡犯罪的惩治规定 |
第一节 惩治逃亡犯罪的相关规定 |
一、对逃亡犯罪的管理规定 |
二、负责抓捕逃亡者的有关官员 |
第二节 对逃亡犯罪者的抓捕 |
一、占卜在追捕逃犯中的作用 |
二、悬赏抓捕逃亡者 |
三、朝廷诏书名捕逃亡者 |
四、地方名捕逃亡者 |
第三节 秦汉逃亡犯罪的赎免 |
一、秦的逃亡犯罪赎免 |
二、汉初的逃亡犯罪赎免 |
三、武帝以后的逃亡犯罪赎免 |
四、东汉时期的逃亡犯罪赎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秦汉逃亡犯罪的特点和影响 |
第一节 秦汉逃亡犯罪的特点 |
一、逃亡原因复杂化 |
二、逃亡主体多样化、结果简单化 |
三、逃亡规模扩大化 |
第二节 秦汉逃亡犯罪的影响 |
一、逃亡犯罪与秦汉政治格局变迁 |
二、逃亡犯罪与匈奴社会发展 |
三、逃亡犯罪与地区经济发展 |
本文小结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四、对韩出口水产品注意实施封印(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汉语词汇专题研究[D]. 华树君. 吉林大学, 2018(04)
- [2]东港市昌平食品有限公司日韩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 王红玫. 东北大学, 2010(05)
- [3]TBT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 赵婧. 中国海洋大学, 2006(03)
- [4]秦汉逃亡犯罪研究[D]. 张功. 首都师范大学, 2005(12)
- [5]加强监管出重拳[N]. 曾星,闫亮,周大勇. 中国国门时报, 2004
标签:逃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