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溪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与调整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蒋海舲[1](2021)在《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们在土地开发利用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凸显,高粗放、高污染、低效率的土地开发模式严重制约了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业用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转变工业用地利用方式粗放,实现工业用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效率最大化,已成为当前政府、学界亟待解决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十四五”规划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发展理念为工业用地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提升工业用地的经济环境承载力,深入研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在系统梳理绿色发展演变由来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绿色发展的内涵,建立了更加科学、全面地反映中国工业用地绿色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运用超效率EBM模型和GML指数测算了2003—2018年间中国288个地市(州)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探究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判断其效率差异的收敛性及动态演进趋势,并在探索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识别影响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工业用地利用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中国工业用地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1)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算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特征来看,2003—2018年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绿色发展仍任重道远。(2)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中国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大于其他地区,这两个地区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提高了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不均衡化发展差异明显,且具有集聚性特征,呈现“东高西低”逐层递减式分布特征。此外,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达到“1”的合理水平的城市从2003年的9个提高至2018年的34个,占总城市百分比由3.1%提升至11.8%,而纯技术效率值从2003年的23个提高至2018年的67个,占总城市百分比由7.9%提升至23.3%。(3)从效率分解情况来看,工业用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各地市(州)呈现出不同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单轨”或“双轨”驱动模式。(2)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收敛性分析。借助收敛假说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绝对收敛、条件收敛、PS收敛以及俱乐部收敛四个方面分别对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区域差距的收敛性及其动态演进趋势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不存在σ收敛而存在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各地市初始条件相同地区效率存在“追赶效应”,朝着它们自身稳态水平进行收敛,但高效率与低效率地区之间的差距将长期客观存在,不会在短期内自动消弭。(3)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凭借Moran’s I指数和LISA集聚图探索了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全局及局部空间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1)全局上,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2)局部上,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呈现高—高型(H-H)聚集和低—低型(L-L)聚集的空间聚集性特征,在空间地理分布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难以摆脱当前的集聚类别。(3)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与工业用地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空间关联效应,但未表现出良好的空间协调性。(4)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在效率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将空间地理因素(空间交互效应)纳入回归分析框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1)空间地理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随着中国工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地区间各类要素、信息等交叉越来越频繁,各地市(州)之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依赖性明显增强。(2)全国尺度。本地区地方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工业环境污染源治理投入程度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影响,而人口聚集程度、土地财政收入、工业发展水平、工业能源消耗程度则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抑制作用。本地区对接地区间的空间溢出效应所产生的显着影响主要有土地财政收入、外商投资水平、工业发展水平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3)区域尺度。每个区域的所受的影响不一样,在当前工业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应基于自身的优势条件,科学合理地规划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加大工业环境治理的力度、改良工业生产方式等对工业生产环境进行有效改造,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措施。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工业用地开发格局;发挥空间溢出效应,推动跨区域联动与合作;遵循城际差异,推进实施因城施策;构建监管机制,合理控制用地规模;优化要素配置,加快技术创新;盘活土地二级市场,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综上所述,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在研究视角上,本文综合考虑工业用地利用过程中面临的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为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分析框架,完善了效率研究的理论体系与应用。(2)研究内容上,对288个地市(州)开展多空间尺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丰富了中国工业用地多空间层面的研究。(3)研究方法上,运用前沿经济计量模型进行研究,如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EBM和GML指数测算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从全局和局部探索其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经济模型(SDM)将空间地理因素纳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框架中,使得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
韩丽红[2](2021)在《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与空间演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如何协调好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关系,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热点话题。云南“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凸显出研究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部,作为一个“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的欠发达地区,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在经济快速发展与人口规模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鉴于此,对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相应的研究与分析,将会对本区域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从地理学时空观的视角出发,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及空间的演变过程进行测算与分析。首先,本研究对云南省的研究区概况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构建了文章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了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云南省(2005-2018)和16市州的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测度与分析;再次,借助障碍因子评价模型对2018年各市州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探究;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2005-2018年,云南省的人口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两者的数值均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的波动轨迹经历了由“曲折变动”向“平稳增长”的变化;全省16个市州的人口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显着。云南省的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所处类型逐年上升,大致经历了极度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度协调、良好协调和高度协调九个发展阶段。全省16个市州的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发展差异,轻度失调类型的市州数量居多,在空间的聚集态势上整体呈现出了滇中地区>滇东北地区>滇东南地区>滇西地区>滇西南地区>滇西北地区的空间格局。同时,综合系统层和指标层的主要障碍因子来看,经济因素仍然是影响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因子,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罗廷锦[3](2020)在《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消除贫困,经济学界的先贤们不断探索致贫原因,并提出了诸多反贫困战略和对策,形成了众多反贫困理论。然而,很多反贫困理论和对策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贫困,把贫困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仅从单一的经济维度来探讨贫困形成的原因及反贫困战略。其实,贫困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形成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学术界掀起了从多维视角研究贫困问题的热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反贫困理论,而且还对反贫困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着力于数字鸿沟视角,应用解剖麻雀的研究方法,以点带面,问题为导向,以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深入研究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缩小数字鸿沟措施的减贫效应,探讨数字鸿沟对贫困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相应的反贫困对策建议。现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梳理中国反贫困历程与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建国以来,中国通过6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即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并不是扶贫的终点,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是如何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起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计划,拓展扶贫思路,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信息化社会,由于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加深贫困,要消除贫困就必须首先消除横亘于前的数字鸿沟。2.以典型欠发达地区云南为例,通过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资本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已不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虽然资金匮乏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进行扶贫资金投入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尤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信息革命带来数字红利,助力反贫困工作的同时,贫困人口信息技术能力的匮乏已成为致贫的主要因素。3.使用FGLS和PAVR模型,检验和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指数。总体上,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缩小,但各地区缩小幅度不同,造成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说明地区间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FGLS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AVR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自身产生正向冲击,贫困加深贫困,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间也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鸿沟直接作用于贫困,加深贫困;贫困也同样作用于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各自当期产生影响,还会对相互间的滞后期产生作用。从FEVD检验结果来看,贫困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并持续较长时间,说明治理贫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贫困也对数字鸿沟产生较大、且持续较长时间的影响,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并对贫困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数字鸿沟也会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贫困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贫困,形成循环积累因果关系。4.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在信息化社会,缩小数字鸿沟对贫困产生显着性影响,缩小数字鸿沟能明显降低贫困程度,数字鸿沟变得越小,贫困程度也会变得越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逐渐增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相对越富裕的地区,减贫效应越大。因此,缩小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也是一条重要的减贫措施。5.使用Moran模型检验数字鸿沟与贫困的自相关性。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聚集度成正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聚集度在逐步减弱,不过贫困聚集度减小的速度慢于数字鸿沟,说明贫困的治理难度大于缩小数字鸿沟。同时,由于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使得较为贫困的地区如迪庆州、怒江州、昭通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强化,较为富裕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减缓;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如怒江州、迪庆州等地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而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数字鸿沟得到进一步缩小。所以,数字鸿沟与贫困同经济发展一样,区域间会形成“回波效应”,中心地带的发展会弱化属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地带和边远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强化处于起支配地位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拉大二者间的信息差距和贫富差距。6.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加入空间权重,使用空间SDM模型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依存与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数字鸿沟不仅显着性影响本地区的贫困,还通过溢出效应显着性影响邻近地区的贫困,贫困程度越深的地区,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越大。收入水平和数字鸿沟一样,也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数字鸿沟二级指标与贫困的SD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和信息环境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而信息意识对贫困的影响不显着。因此,需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缩小数字鸿沟,加速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经济发展,让身处中心地带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扩散效应”惠及广大边远农村地区,缩小贫富差距,减小贫困地区数字鸿沟和贫困的外溢性。7.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前面的分析,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缩小数字鸿沟的反贫困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期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减缓相对贫困建言献策。
韩磊[4](2020)在《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五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增长阶段的重要标志。目前,“五化”协调发展的状态及其地区差异分析亟待研究。云南省作为我国一个边疆省份,由于其特殊的经济、社会、历史背景导致“五化”协调发展问题更加突出,研究云南省的“五化”协调发展和影响因素显得极为必要。本文综合应用熵值法、标准差系数法、耦合协调模型、障碍度模型、ArsGis空间聚类方法等多种计量模型对云南省16市州的“五化”发展现状和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从“单化”发展水平特点来看。信息化指数在四个时间截面上处于连续增长状态,其余“四化”虽然在个别时间截面上有所回落,但是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另外,从空间维度上来看,除绿色化以外,其它“四化”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下分布规律,高值区大都集中分布在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中值区分布虽然较为广泛,但绝大部分的中值区分布在楚雄州、玉溪市和曲靖市等和昆明市相邻的地区;低值区大都分布在滇西北、滇西南、滇东北和滇西南地区,其中怒江州和迪庆州是集中分布地区。(2)从“五化”综合发展水平特点来看。除昆明市、保山市、普洱市和迪庆州的“五化”综合发展指数在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以外,其余市州的“五化”综合发展指数在四个时间截面上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综合发展指数变化幅度较大的市州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省的国界与省界的边界地区,如临沧市、昭通市和文山州,不与其它国家或者省份相连的市州的变化幅度较小。(3)从“五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特点来看。2002—2007年该时间截面昆明市和怒江州的耦合协调发展指数呈现下降趋势,2007—2012该时间截面年保山市、普洱市、红河州和迪庆州的耦合协调发展指数也略有下降,剩余其它市州和其它截面的耦合协调发展指数都处于增长态势;各市州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和“五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基本类似。(4)从“五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特点来看。在层中,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指标层中,万元工业产值固体废物产生量、地均工业产值是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动力与引擎作用、农业化的基础性作用、信息化的纽带作用、城镇化的空间作用和坚持绿色化的保障作用。
刘赢时[5](2020)在《基于收敛假说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但能源效率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随着世界能源供应日趋紧缺,“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模式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制约日趋显现,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增速换挡、结构调整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换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实现集约型、节能型经济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综合运用产业经济理论、能源经济理论、现代经济理论,从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同步收敛的假定出发,通过理论分析、统计分析、收敛检验以及实证分析,层层递进研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经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在地区之间存在时空分异性特征,二者存在空间相关并呈现同步收敛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将产生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分别作用与能源效率,但二者产生的效应侧重点不同。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存在线性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技术进步情形下,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和门槛效应。本文的研究对于国家制定宏观经济和产业调整政策以及分区域施策,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能源效率提升双重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工作以及研究结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同步收敛假说并进行检验。基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趋于收敛的现实条件和能源效率呈现收敛趋势的特征事实,从资源优化配置的驱动作用、技术进步和扩散的推动作用、经济增长的目标倒逼作用、政府行为的制度溢出作用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同步收敛的内在关系。运用综合运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及俱乐部收敛方法,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各自收敛特征以及二者具有同步收敛性。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能源效率在2003-2017考察期内不存在σ收敛,但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层面都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以及俱乐部收敛,各地区收敛态势以及各地区收敛速度不尽相同。第二,阐释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内在机理。兼顾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从作用机理、传导路径、效应分析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可以通过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作用于能源效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能源效率提高。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一二三产业占比及产业内调整直接传导路径影响能源效率,通过经济增长、城市化等间接传导路径影响能源效率。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效应可以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的效应侧重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的效应则侧重于技术效应,但二者均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结构效应。通过这些影响效应可以使得单位能耗产出增加和能源利用结构优化,最终同步实现能源效率提升。第三,运用探索性数据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构建代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评价指标并进行测算,运用ARCGIS绘制的空间趋势图和各区域空间趋势图分析时空差异,结果显示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时空之间、区域之间都存在不均衡发展的特征,东部产业结构高级化远高于其他地区。我国各城市的能源效率指数基本上呈现先降后上升的趋势,但各地区的能源效率仍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城市的能源效率最高,其他地区的能源效率显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时空关联,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能源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与能源效率的关联关系具体在不同地区表现略有差异。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与两者的收敛性有关,收敛性越好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就越大。第四,采用城市数据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本文采用271个地级市2003-2017年的4065个样本数据,构建了面板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从更微观地层面分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对周围地区的能源效率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这种空间溢出效应更强,而中部地区的这种空间溢出效应较弱。进一步构建了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和技术门槛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为非线性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受技术进步水平影响,影响大小受门槛值不同而不尽相同。第五,基于收敛假说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的现实启示。研究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由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互相作用并推动不断优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有正向影响,这种正向影响更多来自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比较复杂,在不同的区域的表现也不一致。需要关注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产业结构中资源错配、产业转移和劳动转移等,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收敛。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市能源效率的影响受技术进步门槛值的直接影响,需持续关注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的影响。
杨角[6](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王敏[7](2020)在《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承载力是衡量土地资源承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的科学依据,是指导国土空间开发、整治,提升区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约束条件。因此,对于土地承载力的研究一直以来便是学界和政府机构探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中共十九大以后,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约束性作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文件的出台,更是强调区域土地承载力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要性。中国是世界上的山区大国,山区面积(包括高原、山地和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69%。云南作为我国山区的典型代表,山区面积占比94%。山地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深刻影响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人口空间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土地承载能力、优化土地资源开发是云南山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论文从地理学综合观出发,以云南为研究的空间载体,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的山区区域特征,尝试提出并界定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构建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筛选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为主的方法模型,定量与定性深入分析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剖析影响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因素,探讨土地开发优化类型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云南山区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促进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提供区域理论与实践的有益尝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说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简述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土地承载力和土地开发优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土地综合承载力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并界定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地理学的空间观,论述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与土地开发空间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云南山区基础环境特征。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现状三个方面分析归纳云南省基础环境特征,为科学合理的筛选构建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提供客观基础。第四章为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的山区区域特征,筛选构建集成云南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定量与定性深入分析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剖析影响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因素。第五章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以土地开发优化为目标,基于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结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的空间分析法,从县域空间尺度,分析提出云南129个县(市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分区。第六章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结合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特征、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就不足之处和后续可改进的地方进行说明,并展望今后可深化研究的方面。
谷峥霖[8](2021)在《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配置是学前教育发展及其理论深化研究历久弥新的主题。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优质协调”正逐步成为特定区域空间内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容回避的热点命题和长期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随着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从量的均衡向质的均衡转变,积极推进区域学前教育普及与普惠、均衡与公平、优质与协调发展已成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区域学前教育协调发展是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对学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区域间逐步缩小学前教育差距,使学前教育区域差距小于区域经济社会差距,实现学前教育资源区域均衡配置;在区域内调控学前教育水平,使区域学前教育水平高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学前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云南集边疆、山区、民族、美丽于一体的特殊省情,更进一步彰显了“协调”对其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解决的多元价值,直指区域社会主要矛盾中的“学前教育症结”。为此,本研究特以“云南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为研究切入,集中探讨其深层内涵、测度其现实状况、厘定其短板制约、提出其改进策略。既有研究多为学前教育水平分布、呈现或者配置情况的单方面考察,未将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问题之中。本研究主要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从资源视角对学前教育的区域水平和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区域学前教育的诸多内外部因素进行探讨。在理论上重新界定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协调性”的内涵,具体解析为“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均衡”和“区域内学前教育与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在区域实证中引入影响区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外部条件——个人需求度、政府支持度和国家支持度,并分析外部条件对区域学前教育资源的影响关系。基于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协调性”的理论认知,研究确定了区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构建了“学前教育资源水平评价指标集合”和“学前教育发展条件评价指标集合”,并借此展开区域实证研究。区域实证研究包括态势分析、趋势分析和决策分析3部分内容:在态势分析中,研究对2010~2018年云南与全国、云南与其他省区的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在全国中的位序状态、云南学前教育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耦合协调度,以及云南学前教育对全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对2010~2018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耦合协调程度,以及对云南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揭示了云南对全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程度的影响趋势及各级区域中学前教育资源汇集上共时存在的“零和博弈”与“马太效应”现象。在趋势分析中,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区域学前教育发展驱动因子的相关程度及影响趋势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果使用ARIAM模型对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度未来6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决策分析中,承接内涵界定的两条主线,根据驱动机制及预测结果分析,从“要素-地域”交融互动的二元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了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发展的操作性举措。研究预期可为“实现云南省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强学前教育整体实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为“贯彻落实云南学前教育改革举措,提升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相应的实践支撑。
韩学阵[9](2019)在《云南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演变及耦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与经济是社会发展中重要程度较高、影响范围较广的两大基本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人口与经济系统得以耦合优化发展,不仅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而且还是实现社会又好又快繁盛的重要前提,因此,对于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便是学术界与政府机构不断探求的热衷问题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省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就,但整体而言,全省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水平依然欠佳,空间差异明显。本研究从地理学时空观出发,在综述国内外研究与进一步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基于云南特殊的省情州况,以云南省及16个州市为研究空间载体,筛选人口与经济系统发展指标体系,在分析全省人口与经济时空发展特征的基础之上,构建以地理集中度、耦合协调模型为主的评价方法,从空间集聚耦合和系统综合耦合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云南省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提出人口与经济耦合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云南省及西部相似省份或地区在新时代下实现人口与经济的良好跨越式发展,提供一种理论视角与实践案例。研究内容包括如下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提出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介绍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明确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阐述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在界定耦合等概念的基础上,围绕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文献展开综述。第三部分:云南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演变特征。从时间序列与空间格局两个维度,分析2006-2016年云南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演化特征。第四部分:云南省人口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分析。构建以地理集中度、耦合协调模型为主的评价方法,从空间集聚耦合和系统综合耦合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第五部分:云南省人口与经济耦合优化发展对策建议。结合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提出促进云南省人口与经济耦合优化发展六大对策建议。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从整体回顾视角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指出论文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作出展望。
周瑾[10](2019)在《玉溪市红塔区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微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相比可知,前者在单项竞争能力、技术创新、生命力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且大量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可以借助小微企业的发展得到解决,并且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由于较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微企业发展之路并不顺畅,如其抗风险能力低下、技术水平落后、规模较小等。为保证小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系列扶助措施,其中就包含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当前一些优惠政策并不能很贴切地考虑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策的实施效果。笔者以玉溪市红塔区的小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围绕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及效应分析,通过借鉴国内外一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并结合红塔区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规划带来的积极效应,探索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方案,以期能够对推动我国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玉溪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与调整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溪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与调整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业用地 |
2.1.2 效率 |
2.1.3 环境效率 |
2.1.4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关于绿色发展的研究 |
2.2.2 关于土地利用评价的研究 |
2.2.3 关于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 |
2.2.4 关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研究 |
2.2.5 研究述评 |
2.3 相关理论 |
2.3.1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3.2 投入产出理论 |
2.3.3 区位理论 |
2.3.4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分析框架 |
2.4.1 理论分析 |
2.4.2 实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算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1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算方法与模型构建 |
3.1.1 静态效率方法与模型构建 |
3.1.2 动态效率方法与构建 |
3.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数据来源 |
3.2.3 变量选取与说明 |
3.3 基于超效率EBM模型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3.1 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
3.3.2 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3.4 基于GML指数的工业用地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4.1 总体分析 |
3.4.2 差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收敛性分析 |
4.1 收敛性理论及其方法类别 |
4.1.1 收敛性理论 |
4.1.2 收敛性分析方法类别 |
4.2 绝对收敛性检验 |
4.2.1 σ收敛检验及结果 |
4.2.2 绝对β收敛检验及结果 |
4.3 条件收敛性检验 |
4.3.1 条件收敛检验方法 |
4.3.2 条件收敛检验结果 |
4.4 PS收敛检验 |
4.4.1 PS收敛检验方法 |
4.4.2 PS收敛检验结果 |
4.5 俱乐部收敛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 |
5.1 空间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
5.2 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 |
5.2.1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
5.2.2 空间权重矩阵选择 |
5.3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检验 |
5.3.1 空间分布特征 |
5.3.2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 |
5.4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
6.1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6.2 空间计量模型和方法 |
6.2.1 空间面板模型概述 |
6.2.2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方法 |
6.2.3 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及模型选择 |
6.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1 变量选取及处理 |
6.3.2 数据来源 |
6.3.3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6.4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
6.4.1 空间面板模型的检验和选择 |
6.4.2 全国尺度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的结果 |
6.4.3 区域尺度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的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与空间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人口 |
2.1.2 生态环境 |
2.1.3 耦合 |
2.1.4 协调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概况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4章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2 数据来源 |
第5章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熵权TOPSIS法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1.3 耦合协调发展度评价等级划分 |
5.2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分析 |
5.2.1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时间演变分析 |
5.2.2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空间演变分析 |
5.3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及其时空演变分析 |
5.3.1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总体发展状况评价 |
5.3.2 云南省各市州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
第6章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6.1 障碍度因子评价模型 |
6.2 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影响因子分析 |
6.2.1 系统层影响因子分析 |
6.2.2 指标层影响因子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立足区位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
7.2.2 强化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7.2.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发展低碳经济,走绿色发展道路 |
7.2.4 提高人口素质,转变思想观念,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 |
7.2.5 优化人口结构,改善人口老龄化现状,发展银发产业 |
7.3 创新之处与展望 |
7.3.1 创新之处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研究成果 |
致谢 |
(3)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创新点 |
1.2.4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反贫困 |
2.1.3 数字鸿沟 |
2.2 反贫困理论的阐释 |
2.2.1 促使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2 促使结构转换的反贫困理论 |
2.2.3 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4 综合反贫困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中国反贫困实践及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 |
3.1 建国以来中国反贫困实践概述 |
3.1.1 “救济式扶贫”(1949-1978) |
3.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 |
3.1.3 区域大规模开发扶贫(1986-1993) |
3.1.4 整村推进扶贫攻坚(1994-2000) |
3.1.5 综合开发攻坚扶贫(2001-2010) |
3.1.6 精准定点脱贫攻坚(2011-) |
3.2 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传统扶贫向数字扶贫转变 |
3.2.1 世界银行 |
3.2.2 联合国 |
3.2.3 世界经济论坛 |
3.2.4 对中国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章 云南案例: 欠发达地区贫困与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1 云南的反贫困历程 |
4.2 贫困现状分析 |
4.2.1 已脱贫人口收入情况 |
4.2.2 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
4.2.3 贫困地区收入与消费情况 |
4.2.4 贫困人口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
4.2.5 贫困人口的职业和家庭构成 |
4.2.6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状况 |
4.3 致贫原因统计分析 |
4.3.1 缺少技能和能力已成为致贫的主因素 |
4.3.2 教育落后迟滞信息技术发展加剧贫困 |
4.3.3 贫困人口主动“丧失”劳动能力 |
4.4 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4.1 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
4.4.2 贫困地区信息设备使用效率低 |
4.4.3 信息使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
4.5 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 |
4.5.1 数字红利加速反贫困 |
4.5.2 数字鸿沟加深贫困 |
第五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与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1 贫困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1.1 贫困单一测度指标 |
5.1.2 多维度贫困指标 |
5.1.3 贫困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2 数字鸿沟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2.1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变化与发展 |
5.2.2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3 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计算与结果 |
5.3.1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
5.3.2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
5.4 数字鸿沟与贫困静态关系实证分析 |
5.4.1 静态关系估计选择 |
5.4.2 FGLS估计结果及分析 |
5.4.3 实证结论 |
5.5 数字鸿沟与贫困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5.1 PVAR模型及检验步骤 |
5.5.2 平稳性检验 |
5.5.3 滞后阶数确定 |
5.5.4 GMM估计 |
5.5.5 脉冲响应分析 |
5.5.6 FEVD检验 |
5.5.7 实证结论 |
5.6 缩小数字鸿沟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6.1 模型的选择 |
5.6.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6.3 实证结果分析 |
5.6.4 实证结论 |
第六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关系实证分析 |
6.1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计量研究 |
6.1.1 空间数字鸿沟 |
6.1.2 空间贫困 |
6.2 模型的选择 |
6.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
6.2.2 SDM模型 |
6.2.3 空间权重矩阵 |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3.1 数据来源 |
6.3.2 选择变量说明 |
6.4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SDM检验与分析 |
6.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4.2 空间SDM实证结果分析 |
6.5 实证结论 |
第七章 缩小数字鸿沟,防止返贫的对策建议 |
7.1 重视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保障机制 |
7.1.1 减缓贫困需要缩小数字鸿沟 |
7.1.2 建立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组织保障长效机制 |
7.2 补齐信息技术教育短板,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素养能力 |
7.2.1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 |
7.2.3 着力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
7.3 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接入鸿沟 |
7.3.1 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
7.3.2 完善农村信息应用服务平台 |
7.4 强化信息应用与保护,减小使用鸿沟 |
7.4.1 完善信息应用条件 |
7.4.2 加强信息监管与保护 |
7.5 加快智慧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
7.5.1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
7.5.2 构建统一完备的城乡信息服务体系 |
7.5.3 完善农村数字化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
7.6 强化信息扶贫与其他扶贫措施融合,提高扶贫成效 |
7.6.1 信息技术与产业扶贫融合 |
7.6.2 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 |
7.6.3 信息技术与金融扶贫融合 |
7.6.4 信息技术与医疗救助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78-2020年扶贫标准、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 |
附录-2 2016-2019年云南省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3 2016-2019年云南省深度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4 2016-2018年云南各地州市贫困村分布变化情况 |
附录-5 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州2018年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
附录-6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情况 |
附录-7 信息扶贫典型案例 |
附录-8 农村居民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现状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 |
(4)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五化”的提出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理论基础 |
1.4.1 系统论 |
1.4.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1.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章 云南省“五化”发展状况及其互动关系 |
2.1 工业化发展概况 |
2.2 信息化发展概况 |
2.3 城镇化发展概况 |
2.4 农业化发展概况 |
2.5 绿色化发展概况 |
2.6 “五化”间的互动关系 |
第3章 云南省“五化”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协调状况分析 |
3.1 指标的选取与构建 |
3.1.1 指标构建原则 |
3.1.2 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
3.2 “五化”发展的时空结构特征及变化分析 |
3.2.1 工业化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
3.2.2 信息化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
3.2.3 城镇化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
3.2.4 农业化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
3.2.5 绿色化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
3.2.6 “五化”综合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
3.3 “五化”耦合协调发展特征分析 |
3.3.1 耦合模型 |
3.3.2 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
第4章 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障碍度模型 |
4.2 影响因素评价 |
4.2.1 系统层影响因素分析 |
4.2.2 指标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引擎作用 |
5.2.2 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纽带作用 |
5.2.3 充分发挥城镇化的空间作用 |
5.2.4 充分发挥农业化的基础性作用 |
5.2.5 充分发挥绿色化的保障性作用 |
5.3 创新点与不足 |
5.3.1 创新点 |
5.3.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收敛假说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 |
2.1.1 产业结构变动与优化的研究 |
2.1.2 产业结构调整测度的研究 |
2.1.3 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关联的研究 |
2.2 能源效率的相关研究 |
2.2.1 能源效率测算方法的研究 |
2.2.2 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3 能源效率区域差异性的研究 |
2.3 收敛性的相关研究 |
2.3.1 经济收敛的研究 |
2.3.2 能源效率收敛的研究 |
2.3.3 产业结构调整收敛的研究 |
2.4 关于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关系的研究 |
2.4.1 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 |
2.4.2 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 |
2.5 研究述评 |
第3章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理论分析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
3.1.2 能源效率的概念及界定 |
3.1.3 收敛性的概念及内涵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产业结构理论 |
3.2.2 经济增长理论 |
3.2.3 收敛假说的理论基础 |
3.2.4 能源效率的理论来源 |
3.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作用机理分析 |
3.3.1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 |
3.3.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传导路径 |
3.3.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 |
3.4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同步收敛假说的提出 |
3.4.1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趋于收敛的现实条件 |
3.4.2 我国能源效率呈现收敛趋势的特征事实 |
3.4.3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同步收敛的内在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测度及时空分异特征 |
4.1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测度与时空格局演化 |
4.1.1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的构建 |
4.1.2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测度结果与时空差异 |
4.1.3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测度结果与时空差异 |
4.2 我国能源效率的测度与时空差异特征 |
4.2.1 我国能源效率评价指标的构建 |
4.2.2 我国能源效率测度结果与时空差异 |
4.3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时空关联表现 |
4.3.1 四大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关联 |
4.3.2 东部地区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关联 |
4.3.3 中部地区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关联 |
4.3.4 西部地区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关联 |
4.3.5 东北地区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关联 |
4.3.6 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线性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收敛性检验 |
5.1 收敛检验方法 |
5.2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收敛性检验 |
5.2.1 产业结构合理化σ收敛检验 |
5.2.2 产业结构合理化绝对β收敛检验 |
5.2.3 产业结构合理化条件β收敛检验 |
5.2.4 产业结构合理化俱乐部收敛检验 |
5.3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收敛性检验 |
5.3.1 产业结构高级化σ收敛检验 |
5.3.2 产业结构高级化绝对β收敛检验 |
5.3.3 产业结构高级化条件β收敛检验 |
5.3.4 产业结构高级化俱乐部收敛检验 |
5.4 我国能源效率收敛性检验 |
5.4.1 能源效率σ收敛检验 |
5.4.2 能源效率绝对β收敛检验 |
5.4.3 能源效率条件β收敛检验 |
5.4.4 能源效率俱乐部收敛检验 |
5.5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同步收敛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空间计量分析 |
6.1 计量模型构建 |
6.2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
6.3 变量选择和统计量 |
6.1.1 产业结构调整变量 |
6.1.2 能源效率变量 |
6.1.3 其他控制变量 |
6.1.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4 空间相关性检验 |
6.5 不考虑空间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
6.5.1 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回归结果 |
6.5.2 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回归结果 |
6.6 考虑空间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
6.6.1 全国层面分析 |
6.6.2 东部地区分析 |
6.6.3 中部地区分析 |
6.6.4 西部地区分析 |
6.6.5 东北地区分析 |
6.7 稳健性检验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 |
7.1 面板门槛模型构建 |
7.2 变量选取 |
7.2.1 主要变量 |
7.2.2 技术进步变量 |
7.2.3 控制变量 |
7.2.4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7.3 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能源效率影响的门槛分析 |
7.4 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能源效率影响的门槛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基于全国层面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能源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
8.2.2 基于区域层面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能源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B 研究数据 |
致谢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土地承载力研究进展 |
2.2.2 土地开发优化研究进展 |
2.2.3 相关研究评述 |
第3章 云南山区基础环境特征 |
3.1 自然资源环境特征 |
3.1.1 地理区位条件特殊 |
3.1.2 自然环境错综复杂 |
3.1.3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
3.2 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
3.2.1 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
3.2.2 社会发展进程总体平稳 |
3.2.3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升 |
3.3 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
3.3.1 国土面积相对较大 |
3.3.2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
3.3.3 梯度分布差异明显 |
第4章 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 |
4.1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
4.2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 |
4.3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实证分析 |
4.3.1 土地梯度承载力本底评价 |
4.3.2 土地梯度承载力状态评价 |
4.3.3 土地梯度承载力潜力评价 |
4.3.4 土地梯度承载力综合评价 |
4.4 土地梯度承载力影响因素 |
第5章 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 |
5.1 土地开发优化方法构建 |
5.1.1 三维魔方法 |
5.1.2 聚类分析法 |
5.1.3 二维关联矩阵法 |
5.2 土地开发优化结果分析 |
5.2.1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
5.2.2 土地利用发展分区 |
5.2.3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
第6章 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 |
6.1 因地制宜发展,差别化制定政策 |
6.2 优化空间布局,切实保护耕地 |
6.3 合理配置资源,集约利用土地 |
6.4 “三效”均衡发展,保障生态安全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政策背景:新时代思想赋予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新的内涵 |
1.1.2 时代背景:后普及时代要求学前教育普惠及优质的发展 |
1.1.3 现实背景: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亟待优化与质量提升 |
1.1.4 学科背景:学科交叉趋势中教育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用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区域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相关研究 |
1.2.2 关于教育资源与区域发展关系相关研究 |
1.2.3 关于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数理统计法 |
1.5.3 调查分析法 |
1.5.4 GIS空间分析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育资源配置 |
2.1.2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 |
2.1.3 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 |
2.1.4 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区域发展理论 |
2.2.3 资源配置理论 |
第三章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评价模型建构 |
3.1 相关理论应用 |
3.1.1 体系建构的理论应用 |
3.1.2 指标选取的理论应用 |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1 全面可行原则 |
3.2.2 科学简易原则 |
3.2.3 合理适用原则 |
3.2.4 客观可测原则 |
3.3 指标体系建构过程 |
3.3.1 指标遴选 |
3.3.2 数据来源 |
3.3.3 权重确定 |
3.4 测度方法选择说明 |
3.4.1 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衡量指标 |
3.4.2 区域内学前教育资源与区域协调测度模型 |
第四章 区域实证:Ⅰ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分析 |
4.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比较 |
4.1.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
4.1.2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
4.1.3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
4.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比较 |
4.2.1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
4.2.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
4.2.3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
4.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时空格局 |
4.3.1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
4.3.2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
4.3.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
第五章 区域实证:Ⅱ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分析 |
5.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比较 |
5.1.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
5.1.2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
5.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比较 |
5.2.1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
5.2.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
5.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 |
5.3.1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
5.3.2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
第六章 区域实证:Ⅲ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分析 |
6.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2.1 2010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2.2 2012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2.3 2014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2.4 2016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2.5 2018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时空比较 |
6.3.1 2010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3.2 2012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3.3 2014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3.4 2016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6.3.5 2018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
第七章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的驱动机制及预测 |
7.1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驱动机制 |
7.1.1 驱动因子选取 |
7.1.2 计量模型建构 |
7.1.3 实证结果分析 |
7.2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预测 |
7.2.1 单位根的检验 |
7.2.2 平稳序列分析 |
7.2.3 预测模型建构 |
7.2.4 情景预测结果 |
第八章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发展思路 |
8.1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地域的协调发展 |
8.1.1 优化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
8.1.2 推进区域内学前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 |
8.2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要素的协调发展 |
8.2.1 提升区域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条件 |
8.2.2 增加云南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量 |
8.2.3 改善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状态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2.1 界定“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新内涵 |
9.2.2 建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评价模型 |
9.2.3 基于模型测度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 |
9.3 不足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云南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演变及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再界定 |
2.1.1 耦合与耦合关系 |
2.1.2 耦合指数与耦合协调度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3章 云南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演变特征 |
3.1 人口发展时空演变特征 |
3.1.1 人口发展时间序列变化 |
3.1.2 人口发展空间格局演变 |
3.2 经济发展时空演变特征 |
3.2.1 经济发展时间序列变化 |
3.2.2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变 |
第4章 云南省人口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分析 |
4.1 人口与经济发展空间集聚耦合分析 |
4.1.1 人口与经济发展空间集聚耦合特征 |
4.1.2 人口与经济发展空间集聚耦合关联 |
4.2 人口与经济发展系统综合耦合分析 |
4.2.1 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 |
4.2.2 系统发展水平模型 |
4.2.3 系统综合耦合分析 |
第5章 云南省人口与经济耦合优化发展对策建议 |
5.1 全面扩大教肓投资,提高人口素质 |
5.2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
5.3 加快转变人口结构,发展老年产业 |
5.4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乡村振兴 |
5.5 推进政策空间倾斜,加快补齐短板 |
5.6 努力发挥外向优势,创新开放高地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玉溪市红塔区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简要评价 |
三、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存在不足 |
五、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依据 |
第一章 玉溪市红塔区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玉溪市红塔区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
一、按行业类别进行统计 |
二、按注册类型进行统计 |
第二节 红塔区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现状 |
一、强化政策宣传 |
二、优化纳税服务 |
三、完善税收征管 |
四、加强队伍建设 |
第二章 玉溪市红塔区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的正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经济价值导向 |
一、有利于促进就业保障 |
二、有利于减轻税费负担 |
三、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 |
四、有利于培植科技型产业 |
第二节 社会价值导向 |
一、进一步彰显分配公平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社会保障作用 |
第三章 玉溪市红塔区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制定层面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制定层次不高 |
二、政策优惠力度不大 |
三、政策扶持导向不明显 |
四、政策实施手段不丰富 |
第二节 政策执行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 |
一、小微企业界定标准不统一 |
二、税收征管难度大 |
三、政策实施的预期目标效果不突出 |
第三节 政策评估层面存在的问题 |
一、对政策评估缺乏科学计划 |
二、对政策评估缺少全面认识 |
三、对政策评估缺少定量分析 |
第四章 玉溪市红塔区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问题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制定方面的原因 |
一、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
二、政策导向作用有待加强 |
第二节 税务机关方面的原因 |
一、针对小微企业的纳税服务有待完善 |
二、针对小微企业的纳税流程有待优化 |
第三节 小微企业方面的原因 |
一、小微企业的周期短、融资难 |
二、小微企业的创新力不足 |
第五章 进一步健全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对策及建议 |
第一节 基于政策制定的的对策建议 |
一、进一步规范政策制定 |
二、进一步加大优惠力度 |
三、进一步创新扶持方式 |
第二节 基于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
一、健全税收征管制度 |
二、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
第三节 基于政策评估的对策建议 |
一、规范政策评估程序 |
二、提升评估主体的专业性 |
三、促进政策评估结果运用的法治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四、玉溪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与调整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蒋海舲.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云南省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与空间演变分析[D]. 韩丽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廷锦.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4]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 韩磊.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5]基于收敛假说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研究[D]. 刘赢时.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7]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D]. 王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D]. 谷峥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9]云南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演变及耦合关系研究[D]. 韩学阵.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玉溪市红塔区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 周瑾.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