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神”的哲学色彩

论“女神”的哲学色彩

一、论《女神》的哲学色彩(论文文献综述)

石冠辉[1](2016)在《马原先锋小说研究》文中认为作为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中先锋小说潮流的开拓者,马原与其他先锋作家一道把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推向一个高潮,彻底扭转了当代文学的叙事观念。马原借鉴西方元小说经验,在创作中率先进行元小说文体实验,创作出先锋性十足的具有现代形式的小说作品,大大影响了其他先锋作家的创作。马原引领的艺术风格清晰的先锋小说潮流,是中国当代作家自我意识和文体意识的集中体现。马原小说颠覆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范式和理念,引起当代文学对于形式的关注,促进了文学审美的回归,使当代文学进入一个关注形式的美学时代。先锋作家马原的文学创作理念具有明显的技术论色彩,他把小说艺术表现技巧看作小说创作的头等大事,他的不少小说都是形式化鲜明、风格化独特的作品。但马原并没有止步于对文学形式的追求,他在进行文体实验的同时,也对存在意义等终极问题进行追问和探索,虽然这一探索并没有进行到底,并结出和叙事实验一样丰硕的果实,但却走向了一条神秘主义的途径。马原的先锋小说在主题内涵方面表现出浓厚的神秘主义倾向,这既是作家的一个写作策略,也是其世界观在新时期发生重大转折和精神迷茫的折射。马原是复杂的,他的小说是丰富的,虽然马原的作品数量不多,但他的创作折射了一个时代文学急剧变迁的图景。从现代性视角出发,以马原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本论文运用西方元小说理论分析马原小说文本,研究马原小说元小说叙事艺术的实践特征与原则,剖析其小说神秘主义精神走向的时代语境和哲学渊源。在此基础上,探讨马原先锋小说在艺术创作理念、写作姿态和文本表现等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困境,从创作角度研究先锋小说开拓者马原的文学创作和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本文共分九个部分。首先概述马原先锋小说发展、文学史地位及其作为本论文选题依据和意义,介绍马原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研究采取的论述方法和创新点。其次梳理本论文涉及的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等概念,分析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并探析马原先锋小说生成的时代文化语境和文学背景。现代性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种自发诉求,也是先锋小说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时期先锋小说的叙事转向,实际接续了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第三部分论述马原小说创作的演变过程:早期沿袭传统现实主义写作,但在主题与叙事技巧方面初步显示出现代小说的某种气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马原开始在小说中进行文体形式创新的密集实验,创作出一系列先锋性色彩浓厚的作品。马原作为先锋小说家的成长及其形象建构,其间包括个人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因素及其周围作家群体,文学刊物的推介,还有批评家群体的推波助澜等诸多影响因素。西方经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非主流的道家文化和老庄思想成为马原先锋创作的主要精神资源。第四部分追溯中西方元小说概念及发展历史,分析元小说理论及其内涵,进一步研究西方元小说与马原小说的区别与联系、元小说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关系。依据美国文论家布莱恩·斯通希尔的元小说理论,结合马原小说文本,分析马原元小说艺术实践中的文本倾向(主题美学风格)。第五部分总结马原元小说文本实践的创新性特征,结合马原小说文本创作的实践与批评,探讨马原小说叙事理论。第六部分追溯神秘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渊源,探讨马原先锋小说神秘主义的哲学基础及其创作思想,研究马原小说神秘主义表征及其实践。第七部分剖析马原先锋小说实践过程中在作家创作观、写作立场、写作实践和文本表现方面的悖论,具体表现为文以载道和艺术至上,叙事实验与经验世界,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可写文本与可读文本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和悖论贯穿马原创作的整个历程,既成就了马原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文学史地位,也导致作家无法超越形式,突破自身的困境。第八部分概括马原在文体实验、故事价值、第一人称叙述、形而上主题挖掘、创作影响和职业作家意识等方面对推进当代小说现代形式发展的具体贡献、文学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最后通过总体考察马原写作姿态、价值意义、精神现象以及作品整体风貌,总结马原小说对当代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意义,研判一个时代的文学写作意义和现代性展开过程,为当下写作提供借鉴和参照。

张栋[2](2020)在《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小说神话叙事,指作家借用神话的思维观念或叙述话语特征进行故事讲述的独特叙事形式。在小说神话叙事中,神话原型、神话结构、神话主题、神话模式等神话元素都被纳入到小说的情节设置与组织结构之中,且往往形成日常生活理性与神话逻辑的并置。“故事”与“话语”的融合,是小说神话叙事的重要特征,作家们以打破现实与虚构之间隔的话语方式,使其营造的故事不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打破了客观现实与人类主观体验的界限,从而再造了一个糅合着人类神话想象与感性经验的审美世界。在神话思维的影响下,作家们在小说叙事主题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把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神话母题作为表现的中心,而且神话式情节也往往构成叙事的主要元素,并成为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中介。另外,对主要人物的神性塑造、对神话时空观的叙事借鉴等等,使小说神话叙事被赋予了独特的叙事外观,且产生了一定的叙事价值与审美价值。本文以叙事理论与小说创作实践相结合、叙事现象的整体纵览与叙事的个案分析相结合的论述逻辑,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理论层面说明小说神话叙事的概念与理论形态,在对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历史概览中,也能发现作家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神话叙事要素的创造性发挥,这是神话叙事传统在当下延续的证明;第二部分是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个案分析,本文结合当代文学的创作语境与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充分阐释小说神话叙事在主题表达、内容更新、形式拓展等方面的特征;第三部分是总结部分,点明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与一般叙事的区别,以及其对于当下批评方法更新与批评范式转换的深刻启示。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主要形成了几种主要结论:第一,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作家对小说神话叙事的独特运用,是历史与现实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历史地来看,神话是叙事文学的源头,先秦时期庄子的寓言化书写与屈原的《离骚》提供了神话叙事表现的初期形式,经过魏晋南北朝时的志怪小说、唐朝传奇,乃至明清的古典小说、以鲁迅《故事新编》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神话叙事,中国的小说创作在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戏剧性、叙事的系统性层面,与神话实现了更具深度的契合,因此神话叙事的诸多特质都能够完整地映现在小说创作中。从现实来看,在新时期以来的社会语境中,当代作家试图寻找到一种能够超越社会历史阈限与时空制约的新型表达方式,而神话作为一种能够反映人类行为永恒模式与世界本质性规律的话语,因此可作为当代作家现代理念表达的重要凭借。小说神话叙事不仅有独立的理论形态,而且能够适应不同语境中作家的表达需要,因此是一种具有可行性与灵活性的叙事方法。第二,贾平凹、张炜、莫言、韩少功等四位作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神话主题表达。贾平凹的《秦腔》《山本》等创作,以秦岭为叙事对象,着重发掘其中的神话意象;张炜则以《古船》《九月寓言》等开启了对于胶东大地的自然神话发现,并借此表现其对工业社会中自然命运的观照与人文思考;莫言对高密地区神话资源的发掘,则通过《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等小说呈现出来,具有现代意味的英雄书写与东方美学塑造,成为其创作的重要特征;韩少功则在《爸爸爸》《马桥词典》中着重探索南方神话中的神秘气质,他既借此还原自己的知青记忆,同时亦展开对人类社会中语言神话、集体神话等多种神话类型的理性思考。几位经典作家的神话叙事阐释,为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叙事方法的充分性、科学性、灵活性做了注解,同时也为其他作家的神话叙事提供了借鉴。第三,小说神话叙事的内容呈现与形式创新,是该叙事方法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内容的表现方面,当代作家选择将叙事在历史、现实、未来等多重维度展开:迟子建、范稳等选择从历史的视角观照少数民族地区的神话嬗变;阿城、李杭育等寻根作家对中国边地的文化寻根开拓了神话叙事表现的现实情境;刘慈欣、王晋康等作家则开辟了神话叙事的未来书写形式,神话与科幻实现了精神与叙事层面的衔接,上述创作推动了人类的精神与心灵向一种自然、纯粹境界的回归。小说神话叙事的方法创新,则是通过对神话内蕴的思维方式的艺术再现,帮助读者从观念更新的层面重新认识神话。在这一方面,鲁敏、赵本夫等作家通过《奔月》《天漏邑》等创作对神话之象征、隐喻特质加以运用,以苏童、叶兆言等为代表的作家以原型重构的方式重新讲述传统神话,以及朱大可、王小波等作家通过《长生弈》、“时代三部曲”等创作实现神话作为知识分子思考中介的功能,皆突出了神话内涵多元、表现方式多样等多重特征。本文探究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与创作实践问题,是试图描摹具有中国特色的神话叙事话语体系的一个部分,并以此为原点深入到更为系统的神话叙事批评话语构建之中。中国语境中的小说神话叙事,可总结出其作为启蒙的推动力、作为经验解构与建构的力量,以及作为时代价值言说主体的多重内涵,而这正是一种叙事话语能够与其他话语实现交流的重要前提。这是小说神话叙事话语探究的最终目标,它不仅能够推动叙事文学批评范式的转换,而且能够导向与人类经验相关的共同体话语建构。

侯君伟[3](2019)在《新解与重构:《凤凰涅槃》中的精神现象学》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郭沫若的诗歌《凤凰涅槃》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为参照,将两个文本的直接关联和潜在关系进行互文性比对研究,以郭沫若诗歌所表现的动态精神为文学的出发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哲学思路为基本框架,尝试重构《凤凰涅槃》的诗歌批评视野。并说明该诗与精神现象学的内在联系,依据其理论对诗歌进行重新评估。其一,探索出离固有文学原理解读诗歌的可能性,以及阅读中国新诗的方法、途径。其二,探求以《精神现象学》为理论先导的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诗歌研究融合的可能性。本文共五部分。引言介绍郭沫若作为球形天才的特质,兼有自然和人文社会的双重科学视域和为我所用的思维方式。依据文学文本的分析,指出我国诗歌批评在郭沫若诗歌及关于《凤凰涅槃》研究的成果和缺陷。尝试对《凤凰涅槃》整体研究状况、进度做历时性的全景扫描,整理各家特点,辨别其间误区,吸取前人教训,规避潜在错误,把握目前研究动向。第一章,详细交待《凤凰涅槃》创作前后的因果条件及影响因素。区别大陆哲学泛神论与郭沫若泛神思维,归纳两者在文本中处于同一状态展现的艺术效果。注意作者对诗歌多次修改体现出的主客观动力。由席勒美学思想的三原则推及郭沫若诗歌创作的脉络与必然遭遇的瓶颈,判断对文本批评的合理性及错误倾向。第二章,拟用生命、文化、精神、诗歌四个更生主题阐释《凤凰涅槃》的多元化艺术成就。从自然世界生命演化、凤凰与菲尼克斯的同一与差异生成的独特美学效果、凤凰歌与群鸟歌的辩证关系和出场顺序问题的讨论、“涅槃”词义辨析、个人精神觉醒与群体精神崛起、诗歌内在的创作原理、发掘《凤凰涅槃》独有的审美特质和审美规范等方面,陈述其文学色彩、哲理内容。第三章,理清《凤凰涅槃》与《精神现象学》的文化背景、写作结构、思想原理、哲学内涵的关系,运用精神现象学的认知方法解读《凤凰涅槃》潜在的互文效应,进而提升至凤凰之火的火元素的渊源和含义的探讨,关联《凤凰涅槃》《精神现象学》内部精神的永恒性与完满性问题。通过柏拉图《理想国》第九、十章提及的“回忆说”回顾两个文本的循环结构和动态精神。结语,总结全文。以整合《凤凰涅槃》与《精神现象学》的角度重申作品与理论互为阐释互为生成的事实,从而调解诗歌与哲学之间的矛盾,努力给出纯哲学方法解读现代诗歌的有效途径。

崔丹[4](2019)在《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英国第二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济慈虽生平遭际困顿、但却以独特的审美追求、深邃的诗评思想、别具一格的诗歌书写跻身于伟大诗人行列,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自省式诗人,济慈穷其一生,以诗铭志,但心中焦虑挥之不去。诗人对死亡、宗教、诗人身份、两性、阶级、与政治等皆充满焦虑之情,而这些焦虑归根结底反映出诗人对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思考,即其对自我身份认同、个体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中的性属身份认同和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持有深刻的焦虑之情。究其实质,济慈的身份认同焦虑产生在主体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从而体现出一体多面性、多层次性与交错性特点。诗歌书写成为济慈表达、展现与超越焦虑的方式。诗人不仅在与亲朋好友的鸿雁传书中表达身份认同焦虑,并且更以诗歌书写作为展现与超越身份认同焦虑的场域与实践,而对其深入地探讨是深刻理解济慈其人、其思与其诗的关键。相关文学批评理论与视角为此问题的剖析提供具体而坚实理论阐释与策略选择。笛卡尔有关主体意识,海德格尔有关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拉康、齐泽克等对“焦虑”等阐释可用于厘清身份认同焦虑问题;文艺复兴运动与浪漫主义思潮中有关死亡、生命、时空、宗教信仰等阐释可分析诗人的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阐释和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身份论可探讨诗人的个体身份认同焦虑;拉康、齐泽克、福柯、格林布拉特等有关“凝视”理论、黑格尔的主仆关系阐释、吉尔伯特、古芭等女性主义话语与福柯有关性属、疯癫、规训等权力话语体系可探索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琳达·考利与安德森有关民族主义与国家身份建构等理论可分别分析诗人集体身份认同焦虑中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诗人通过诗歌书写探讨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具体表现为对死亡的迫近与难以企及的宗教救赎持有焦虑之情。家门罹难、久病之躯、先辈与同仁的英年早逝等系列不幸令济慈感慨阳寿渐殁,诗名难酬,而其对生之渴望、死之恐惧凸显焦虑,死亡氛围、肺痨症状等遂成为诗歌书写中心,诗人通过书写向死而生、化死为生、以生蕴死、物我相生、物我两生来实现其对死亡焦虑超越的书写。济慈宗教态度的形成与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生长环境、文人挚友影响密不可分,诗人在诗歌中以“复魅”与“祛魅”的方式对宗教进行书写,期间尽透诗人的焦虑之情。但诗人并非园囿其中,而是在保存宗教积极元素基础上,融合希腊神学、凯尔特泛神论等凸显世俗人文主义精神元素来超越宗教身份认同焦虑,以此实现超越自我身份认同焦虑的夙愿。济慈虽集百家众长,但却致力于克服“影响的焦虑”,从而体现出个体身份认同焦虑。诗人在诗歌形式、风格、技巧、人物、情节等方面继承前驱与同侪诗人的诗歌精华基础上,剑走偏锋,形成独特的济慈式诗歌风格,实现克服前驱与同侪诗人“影响的焦虑”。具体表现在:诗人摒弃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坚持人文主义精神;摒弃莎士比亚的“宿命论”,凸显人文主义精神的“主体选择”;深化诗画越界、彰显基督教与泛神论博弈、升华人道主义精神等方面超越弥尔顿;弥补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再现济慈式“崇高自然”;通过济慈式“想象自然”实现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摒弃柯勒律治理性哥特式想象,实现济慈式瑰丽幻想;摒弃拜伦的“现实书写”,实现济慈式“想象书写”;以“人道主义”精神升华雪莱的“英雄主义”思想。在性属关系书写中,济慈对男女两性皆充满浓郁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就诗歌对异性身份认同焦虑书写而言,济慈通过塑造代表摄政晚期父权制文化认同下的男性“凝视”中的“家中的天使”来表达自我对集体身份认同。但同时,诗人用通过刻画“淑女”充满性欲诱惑般的“反凝视”来展现女性对代表社会“大他者”的男性反抗,彰显诗人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中异性性属的不认同,也间接展现诗人的异性性属身份焦虑。同样,诗人刻画出“邪恶”女性的“反凝视”来展现对社会规约的反抗,其中又不乏刻画社会主导体制对其进行的规训与惩罚,由此,再次彰显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最终诗人将“美好”与“邪恶”同时赋予理想女性形象,以此实现其对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就同性身份认同焦虑而言,诗人一方面书写男性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集体的对峙,以此展现济慈个体在社会集体身份认同中存有的焦虑之情。同时,诗人从个体、年龄与群体性方面展现出男性之间的亲密协同关系,深刻地展现出诗人在男性话语与国家权力背景下超越同性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实践。在超越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书写中,济慈内心充满浓郁的焦虑之情。家庭熏陶、志友论政、同侪影响、前辈指引、政治时论皆对其影响深刻。反观诗歌,诗人不仅书写其对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而且展现出其致力于与英格兰民族为核心的不列颠国家身份相认同。诗人对诸如美洲、非洲与印度等大英帝国殖民地持有深刻焦虑之情,因受东方主义思想浸润,诗人一方面不自觉地将殖民地视为“他者”,但另一方面,作为知识分子的诗人以其秉承的人道主义思想渴望与殖民地相认同,以争取全人类的解放来实现对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张健波[5](2017)在《于阗佛教艺术研究 ——以绘画雕塑为中心》文中认为于阗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站,佛教在于阗的兴盛发展有近千年的历史。作为古代西域大乘佛教的中心,于阗佛教艺术深远地影响了中原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西藏佛教艺术造型样式的参照系。佛教艺术在于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汉时期是于阗佛教艺术的初始阶段,魏晋时期是于阗佛教艺术的发展阶段,唐朝时期是于阗佛教艺术的成熟阶段。在于阗佛教艺术的形成过程中,贵霜王朝时期的犍陀罗和秣菟罗造像样式对于阗佛教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佛教艺术沿丝绸之路向外传播,两汉时期于阗佛教题材的木雕、陶雕、壁画与早期犍陀罗艺术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简朴粗犷的造型手法反映出于阗早期的艺术面貌,形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和田艺术模式”。汉至魏晋时期欧亚大陆(Eumsia)的北部文化板块从小亚细亚、中亚及黑海地区延伸至漠北草原地带(Eurasian steppes),形成为装饰性与程式化的草原艺术;从阿富汗、巴基斯坦与中亚两河地区延伸至塔里木盆地的艺术类型是佛教文化影响下的绘画和雕塑,这种佛教艺术经过围绕塔里木盆地的两条绿洲链即丝绸之路南道与北道,融合了希腊、印度和波斯等地的艺术样式形成为独特的面貌。尼雅“丰收女神”(堤喀,Tyche)棉布佛画图案中体现的图像程序与造型手法,反映出这一时期丝路南道早期佛教艺术的特点,米兰壁画所具有的独特绘画形式和造型手法与于阗佛教艺术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对其整体风格的形成与文脉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热瓦克(Rawak)佛寺的立佛塑像与秣菟罗造像在风格源流上有着一脉相通之处,其列龛立像的形式则是来源于大夏艺术,这种在壁面上以壁画或贴壁浮雕绘塑列佛像的做法也是于阗佛教艺术的一大特色。唐朝时期是于阗佛教美术发展的成熟阶段,佛教对这一时期于阗的建筑、绘画、雕塑等领域产生了全面的影响。6世纪左右,泥坯塑像在中亚两河地区的佛教造像中开始出现,至7世纪这种泥塑佛像从犍陀罗样式逐渐转变为西域地方类型并传播至塔里木盆地。达玛沟遗址的唐代雕塑壁画从题材内容、塑造手法和绘画样式等方面均呈现出了新的面貌,该时期的于阗壁画加强了二维平面和装饰化的造型风格,同时强化了具有本土艺术元素的画面特征。于阗绘画在吸取外来艺术元素的基础上将“铁线描”和“凹凸法”的造型技法融为一体,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于阗画派”。于阗画派流行于唐代画坛,也深刻影响了日本奈良时期的佛教造像风格,它与敦煌、中原及藏传佛教造型艺术体系的营构也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胡平[6](2014)在《庞德《比萨诗章》思想内涵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对象是《比萨诗章》的思想内涵。重点聚焦以下问题:第一、《比萨诗章》中的新柏拉图主义。论文阐述了庞德所理解的新柏拉图主义,认为庞德所理解的新柏拉图主义是“光的形而上学”,是强调“理智”的哲学。所谓“光的形而上学”本质上关于善和至善的哲学,而“理智”是庞德对新柏拉图主义哲学本质的另一种理解。在庞德看来,理智是光抵达万物的媒介,或者说是神智在可感世界得以显现的媒介。依照庞德对新柏拉图主义的理解,论文在《比萨诗章》的碎片文本中勾勒出了一条新柏拉图主义的灵魂回归之路,亦即灵魂上升之路——从可感的美到永恒的美、从世俗之爱到神圣之爱的升华。此外,论文还揭示了庞德所理解的“人神合一”(灵魂回归的最高状态)和神秘主义与新柏拉图主义代表人物普罗提诺的人神合一和神秘主义的内在联系。第二、《比萨诗章》中的儒家思想。论文梳理分析了《比萨诗章》中的儒家思想,认为《比萨诗章》中的儒家思想是诗化的、变形的儒家思想。所谓诗化的、变形的儒家思想即诗人用诗的语言、诗的情感、诗的想象和灵感以及诗的形式对某些儒家思想内容进行独特加工和变形之后,在新的语境中所呈现出来的庞德所理解的儒家思想。这种诗化的儒家思想包括情境性儒家思想、表意性的儒家思想和审美性的儒家思想。论文认为诗人庞德之所以对儒家思想进行思想、情感和审美加工,是以此为尺度或标准,衡量、审视西方世界伦理道德上的是非曲直,并试图构建儒家思想和新柏拉图主义之间的联系,搭建彼此对话和融通的桥梁,为西方世界乃至人类社会的未来规划蓝图。第三、《比萨诗章》中的多元神话。论文挖掘了《比萨诗章》中丰富的神话内容,认为《比萨诗章》中的神话都是变形的神话、再创造的神话,即经过诗人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加工和改造后的神话。论文认为对于身陷囹圄的庞德来说,这种变形的神话意象的塑造不仅是诗意栖居的一种方式,也是身份重建和天堂幻想的一种途径。论文认为,在想象的神话世界里,诗人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看到了理想的天堂。他似乎不再是比萨训练营里的囚徒,而是一个奥德修斯似的探索者、一个游走在西非沙漠中的行吟诗人(“加西尔”)、或者流浪在古爱尔兰丛林山川中的王者(“凯尔特王”),或者希腊神话中能预测未来的盲人先知忒瑞西阿斯等等。也就是说,他似乎不是一个受惩罚者和被观察者,而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者和主动的观察者,一个哲学家和智者,思考、评判世间万象,探索、规划世界未来,幻想、构筑人间天堂。最后,在不朽的古城——“迪奥切的古城”和“瓦嘎都”中,庞德看到了理想天堂的缩影。第四、《比萨诗章》中的亲法西斯和反犹思想。论文揭示了《比萨诗章》中庞德亲法西斯和反犹思想种种表现,重点分析了庞德从追求至善走向暴力的深层原因及其迷惑性、危害性和危险性。论文认为,庞德之所以从追求至善走向暴力与其对墨索里尼及其法西斯政权的理解有关,也与其对犹太人、犹太教甚至希伯来文化的态度和偏见有关。论文认为,在庞德个性化解读中,法西斯主义和反犹思想与新柏拉图主义和儒家思想,或者说,与他的哲学之思和天堂的构想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我们认为是暴力的东西在庞德看来并不是暴力。在庞德眼中,墨索里尼不是暴君,而是杰弗逊似的理想明君,马拉泰斯塔似的政治精英,以及“新柏拉图主义化的儒家智者”。同样,庞德认为反犹思想也不是暴力,其反犹思想的实质是反高利贷,反犹太教,甚至反对整个希伯来文化,目的是复兴和拯救西方文化。论文认为,庞德这种亲法西斯和反犹思想表面上具有某种合理性,实际上却具有极大迷惑性、危害性和危险性。其最大的迷惑性是他把墨索里尼同美国开国元勋杰弗逊、15世纪意大利里米尼城邦君主马拉泰斯塔和中国古代圣人孔子混为一谈,相提并论。另外,他还片面地把犹太人同高利贷联系在一起,把西方文化的堕落归于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化。最后,《比萨诗章》思想内涵的矛盾性。论文认为,庞德思想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极权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一神论与多神论思想的对立,以及两种对立的天堂观。庞德的个人主义思想与他对儒家思想的理解有关,也与他的多神论、异教思想有关;庞德的极权主义思想也与他对儒家思想的理解有关,同时还与他对新柏拉图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理解有关。至于庞德的一神论思想则体现在他对新柏拉图主义的理解上,而他的多神论思想与他对神的理解和信仰自由联系在一起。庞德两种对立天堂观在于:一方面他认为天堂存在于支离破碎的现实世界,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天堂不是人造的”,仅存在于彼岸世界和神话世界。论文认为,在庞德思想中,由于极权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必然导致他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的对立;而一神论与多神论思想的对立则导致他在人与神的关系问题的对立。这两种对立又最终导致他的哲学之思相互矛盾和天堂梦想的破灭。

刘长华[7](2012)在《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民族性的建构之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新诗自诞生以来,“中”与“西”、“新”与“旧”之间的辩诘与梳理就是其中常谈常新的话题。且在面对这些话题时,人们基本上立足于新诗与旧诗在外在形态上的比对,即拘泥于中国新诗在语言表达、形式建构等方面与中国古典诗词曲赋是相近还是相远。近些来,“中国新诗有无传统”之争是学界热点,是过去话题的深度推进。“中国新诗有无传统”不仅关乎中国新诗其百年心路历程的总体价值衡估,还左右着它在未来道路上的精神走向。予其以深度性的把握是必要和及时的。遗憾的是论争双方的研讨立足点也是蹈袭过往的。传统文化不能代表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灵魂,表征着民族精神。诗、词、曲、赋等体式存有差别的文学样态,能被古典诗歌同一体系所统摄,其根本点应在于文化传统。之于中国新诗而言,也就是须从“器”的思维层面即传统诗歌中跳逸出来,而更要深入到“道”即民族精神的高度中去追本溯源、正本清流。基于中国新诗传统的研究现状,本文就拟从民族精神这个角度来探讨“新诗有无传统”。“独特性”、“恒定性”是“民族精神”的要义特质。“民族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历史积淀,“民族精神”的“源初性”生命形态是与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互为表里,神话、传说是管窥“民族精神”的最佳窗口。这已是定论。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新诗存在传统,其中心任务就落在从民族神话、传说意象来观照中国新诗的民族性上。从民族神话、传说意象来观照中国新诗的民族性,就是以考量出相应诗歌正由于民族神话、传说的意象及相关意象的存在,尽管置身于现代化进程中却能使自身保持和显露出民族个性的历史。在本文看来,民族神话、传说意象所置加的民族性影响为全方位、深层次的,呈体系化的,可以从发生论、流变论、价值论、诗学论、文类(体裁)论、作家论、艺术论、影响论等层面予以一一展开考察。民族神话、传说意象在中国新诗中蓬勃涌现,大约有四个方面原因:首先,“五四”时期中国神话学理论的自觉。梁启超、王国维、鲁迅、周作人、茅盾、谢六逸、林惠祥、黄石等人引介了西方神话学理论,其中就涉及到了他们对诗歌与神话之间关系的认识;其次,“混沌”秩序与“启蒙”想象。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所呈现出的“混沌”时局,同时知识分子所扮演的“启蒙”角色,使得人们很容易产生比附神话的心理;第三,文艺现代性的出场使命和内蕴意向。诗歌与神话之间的联姻是文艺现代化的内趋性诉求;最后,庄骚精神的历史“复活”和现代诠释。“庄骚”精神就是与巫楚文化、与神话、传说相关联。而“庄骚”精神又是深得中国知识分子雅好的思想资源之一。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的结合就是一种“用典实践”,但渗透期间的不是“用典思想”,而是拥有了时代特征。这表现为:第一,用典思想归化为先锋精神。之所以称其先锋,就因为相关诗歌在内蕴气质上“反俗”,在话语方式上陌生化,以及融合了西方诗学;第二,文化意识对历史意识的覆盖。中国新诗用典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中不再是历史意识的凸显,而是与民族性、共时性的视域相联,表现为一种文化意蕴;第三,崇高之质兼容优雅之文。旧诗学中的用典就是优雅之文的表现,不太与崇高之质交集。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却是崇高之质与优雅之文相兼容,它们以“强力”、“英雄”、“道义”为审美的同时又不以情节取胜,在语言策略上不与工具白话相类,与楚文化有着交集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对相关诗作的价值取向有着重要影响。价值取向主要是建构在主体与他人、与世界、与神、与自我之间关系处理的四个维度上。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英雄或“神”呈现“德性化”,这在中国新诗中就表现为个人意志在同构中集体化;“化生”神话解释了主体与世界、与自然的“同一性”,这在中国新诗中就转化成生命于现世中的“生生”;中国神话、传说处理“人”与“神”之间关系时,表述的是“人之神化”,相关新诗中的人性便是诗性与神性的分流;中国神话、传说中对主体自我的认同,可用“神之无所不能”予以涵盖,相关的新诗就渗透着“有我”意识或参与精神。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对相应的西方诗学存在过滤。中国神话、传说中“游”意识的存在因而使得中国浪漫主义诗学中的“神思”精神是非本体性的;西方象征主义的“契合”论在中国神话、传说意象的透析之下表征的是“生命共感”思维;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格意志属于克制压抑型因而使得生命诗学在中国新诗中脱离了生理属性,而更多地表现出“人文性”的意向;祖先崇拜代一元主神崇拜是中国神话、传说的特质,中国现代神秘主义诗学因而表现出“去宗教性”。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诗歌在中国古典时期就形成了一些固定的体式类型。由于中国神话、传说意象的媒介,这些体式类型得以直接或间接的继承。首先,“游仙”题材在新诗中颇为常见;第二,中国新诗中的“剧诗”看似很“新”,但由于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渗透,它很大程度上就是“神仙道化剧”演化而来;第三、由于“新月派”倡导人文精神,他们藉助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传达了“敬天崇道”精神意向,相应的诗歌就表现出“青词”化倾向。“共时”现象的出现离不开一些代表性诗人的个案实践。他们的实践存在差别与个性。郭沫若是在膜拜以“女娲”为原型的东方创始女神之上,体验到了诗的“创造”本质,一反前人对诗之本质的认识同时,又是在民族文化中找了归宿;闻一多是在信仰、幻美、强力融合之上复活“楚辞”,他相应的诗歌就是新“楚辞”,从而于中赋予他对中国新诗的本质某种认识;朱湘则认为中国神话、传说是最优美的,可以拯救人性,另一方面他又认定从民族神话、传说中可以“称述华族民性的各相”,两者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民族神话、传说是中国的“载神道”诗歌;冯至从民族神话、传说发现了中国新诗的“思”,《十四行集》中明显了留下了前期长篇叙事诗的精神痕迹;唐湜从地方的“风土故事”中构建了中国狂欢化诗学与牧歌;“寻根派”诗人则从中国远古神话中发掘了生命的神性,以理性为中心的启蒙一个弱点便是漠视生命,而中国神话、传说与西方相比,尊重感性生命是它的突出特质,因而“寻根派”将民族神话、传说视为神圣生命的歌唱。中国神话、传说意象对相应诗歌的艺术影响十分明显。第一,相关的新诗和古典诗歌一样非常重视意象,这种重视并不是受到美国“意象”派的影响,而是中国神话、传说本身就含有图腾崇拜的文化现象;第二,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不少存在着叙述化的倾向,但这不意味着完全散文化的倾向,因为中国神话是呈现出的“混沌思维”,追求“意”与“境”的统一;第三、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一直表现出“纯诗化”的意向,但这种“纯”是建立在“不纯”的基础之上,因为中国神话、传说意象本身是讲究现世之感的。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与神话、传说之间的历史距离更为亲近,因而相关诗作一方面是有着回应意义,另一方面又是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这种回应与启示归落到民族性诗学建构上,就表现为:地域性是参与民族性诗学建构的渠道;宗教意识是民族性诗学尝试的方向;综合性思维是民族性诗学的还乡之路。综上所述,本文虽然只是从一个方面、一种途径来印证中国新诗的民族性,但由于民族神话、传说在文化属性上非同小可,其本质上就是从民族精神、生命体验、思维方式等视角探讨和厘清了中国新诗传统的有无;与之相伴相行的是,虽然所择取的研究对象只是部分性的,但亦具有了一般性、普遍性的意义。因此,本文的结论是中国新诗存在传统,但这个传统既不在古典诗歌,也不在于中国新诗本身,而在于文化传统之中。并由此得出几个认识:第一,从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诗歌中返观到了部分中华民族精神;第二,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中的“上帝”意象在不少情况下并不具有基督教意义;第三、新诗的本体论须以中国新诗传统为背景,但两者又是有着明确区分;第四、一个创作上的启示便是中国新诗在价值取向上应主动、积极地靠近民族精神。

李莉[8](2014)在《神话谱系演化与古代社会变迁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神话研究》文中认为西方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维柯最早关注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研究,并将人类各民族的产生、发展划分为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和人的时代;摩尔根、泰勒和弗雷泽表达了世界各地的神话发展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单线进化过程;博厄斯等表达了世界各地神话不可比的文化相对论思想;弗洛伊德立足精神分析将神话产生原因归诸性本能;涂尔干将社会类型与各时期所代表的神相对应;马林诺夫斯基强调神话的社会与心理功能;列维-布留尔及列维-斯特劳斯主张从结构入手分析神话;缪勒则将神话的产生归因于语言。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立足现实生活与经济基础,分析神话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指出,神话由社会存在决定,受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所制约。中国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于20世纪开始步入正轨。解放前,顾颉刚主要从文献学入手将一些历史还原为神话;茅盾和闻一多等借鉴西方人类学理论对中国神话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解放后,中国的神话研究主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将神话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联。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神话谱系研究以富育光、郭淑云、孟慧英、黄任远、汪立珍等为代表,但其神话谱系演化特点未能从纵向及横向上得以系统说明,且尚无将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相连的具体成果。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的神话表明: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对自然无意识,到屈从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过程相对应,从神话中所展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神话呈现出三种依次递进的类型,即从图腾神话,到诸神神话,再到英雄神话。在原始采集渔猎实践阶段,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因而产生万物同源的图腾神话。图腾神话产生于母系社会,兴盛于母系社会及父系社会,阶级社会后消失殆尽或以传说的方式存在。在图腾神话中,人与图腾相通,没有界线,神话不具有逻辑性,体现了人类“自我意识模糊不清”。随着养殖畜牧业、原始农业的早期发展或人类实践能力的增强,人们出于对自然界认识的局限,人与自然开始分化,图腾神话遂向诸神神话过渡。诸神神话产生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父系社会最为盛行,阶级社会后,诸神神话渐渐弱化。在诸神神话中,人神关系由同源转为对立;但人神仍相通,人通过献祭或对神履行义务的方式祈求神的庇护,体现了人类的自恋意识与自卑意识。随着先进渔猎工具的使用及畜牧业、原始农业的成熟发展,人类希望通过自身力量征服自然,遂产生以半人半神的英雄为主角的英雄神话。英雄神话产生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兴盛于父系社会和阶级社会。在英雄神话中,人神关系既遥不可及,又密不可分:人是神的亲缘或本身可成神,具有神的力量,体现了人类“认识你自己”的意识,人类开始有了自信。神话谱系演化表明了满-通古斯语族古代社会的嬗变。在经济制度上,母系社会阶段,绝大部分地区以集体自然经济为主,主要处于石器时代,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父系社会阶段,采集渔猎经济、畜牧业经济及农业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处于铜、铁、石并用时代,生产资料主要归集体所有,并有部分剩余;阶级社会阶段,农业经济有了成熟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在政治制度上,母系社会阶段,以母权为主,母系社会晚期实现政教合一,统治者的权威靠神意树立,以民主的方式运行,依神判、禁忌、部落法规等原始自然法维持社会秩序;父系社会阶段,盛行父权,萨满不占据主导地位,统治者的权威靠道德或强权树立,社会控制出现“血亲复仇”制度;阶级社会阶段,皇权至上,神权被彻底压制,皇帝主要依靠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统治秩序,并运用天命观宣扬自己的统治。在社会制度上,母系社会阶段,社会组织以群落向氏族的过渡为主,满族出现部落及部落联盟,社会主要矛盾为男女性别的矛盾及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婚姻形式由原始群婚、普那路亚婚向对偶婚过渡,亲属观念主要为母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父系社会阶段,部落及部落联盟组织盛行,社会矛盾除男女性别矛盾以外,还出现以“贫富分化”为核心的新型矛盾,以“抢婚”、“服役婚”和“买卖婚”为基础的一夫一妻个体婚出现,亲属观念除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外,还产生了祖父母、舅父母、外甥(女)等多重亲属称谓;阶级社会阶段,国家取代部落及部落联盟而出现,社会主要矛盾升级为阶级矛盾,在以“一夫一妻制”为核心的个体婚中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夫多妻制”。满-通古斯语族与汉族神话内涵相异而理念日益趋同:图腾神话阶段,神话各有特色并部分相似;诸神神话阶段,满-通古斯语族神话的情节、结构有着越来越多的汉族神话因子;英雄神话阶段,汉族的儒家思想、佛教理念及道教文化愈来愈突显在满-通古斯语族神话中。当然,文化的传播不是单向的,满-通古斯语族神话亦对汉族神话产生影响。就文化观念而言,满-通古斯语族与汉族由样态相异转向趋势趋同:尽管神话内容各异,但数理观都以“3”和“7”为神秘圣数的基数,并随着对方位的认识,崇信“4”及“5”;宇宙观均形成了以“人神合一”为核心的三界宇宙观;价值观以满-通古斯语族萨满文化中不断融入汉族儒释道文化为特色。就文化模式而言,满-通古斯语族原始文化模式体现为以“知耻和感性”为基础的类似“酒神型”文化,汉族的文化模式体现为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类似“日神型”文化。然而,在满-通古斯语族较晚产生的神话,尤其是发展较为先进的满族神话中,汉族“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同样成为满-通古斯语族的通行准则,二者出现了趋同的态势。满-通古斯语族与汉族神话分属萨满文化圈和以儒释道文化为核心的汉文化圈,并分别代表以渔猎经济为特色的萨满文明和以农业经济为特色的华夏文明。但无数个细小的、孤立的神话情节相似,文化观念与文化模式的相融,又证明两个文化圈相互补充、密切联系。两种文化的“相异与趋同”不是单纯由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及历史变迁等某个单独的因素所决定的,而体现为一种互动关系。正是几千年历史与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了萨满文明向华夏文明的顺利转型,使满-通古斯语族形成“卫星式过渡文明”,促进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文化多元一体的孕育。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丰富多彩的神话,同样展现了对萨满教、社会历史发展、日常生活及文学艺术的影响,对其中“多元一体”的推动。

胡振江[9](2019)在《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罗斯宗教哲学是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索洛维约夫是俄罗斯宗教哲学的奠基人和缔造者,他完成了俄罗斯哲学体系的构建,从此,俄罗斯有了自己独立的哲学传统和理论体系—俄罗斯宗教哲学。索洛维约夫哲学思想对俄国哲学影响巨大,他的哲学成为20世纪初俄国“宗教哲学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想源泉。索洛维约夫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是对西方哲学的反思与批判,理论基石是东正教神学传统,论证方法是西方理性主义。索洛维约夫哲学体系由万物统一、自由神智学、神权政治三大理论支柱构成。他认为真正的哲学是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神秘主义综合的自由神智学,科学、哲学、神学的统一才是完整知识。神智学即爱“神的智慧”,索洛维约夫引入了“索菲亚”概念,并成为了一种专门的学说,即“智慧学”的索菲亚思想,索菲亚思想贯穿于索洛维约夫整个宗教哲学体系中,是索洛维约夫宗教哲学的内部构成机理和核心原则。首先,本文系统论述了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的理论渊源:在俄罗斯民族的重要历史时期,具有高度使命感与宗教性的俄国知识分子,反思和寻求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哲学的发展道路;批判地吸收了圣经中“神的智慧”、诺斯替教的“索菲亚阴性创世”的思想,借鉴并发展了犹太教神秘主义神学和古罗斯女性崇拜的传统;传承了普罗提诺新柏拉图主义的“努斯”、“灵魂”思想,借鉴了斯宾诺莎“精神与物质”同一、谢林“同一哲学”的思想。其次,本文全面阐述了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体系的批判对象:对传统宗教的反思与批判,对西方哲学危机的反思和批判,对俄罗斯哲学自身非体系化困境的反思与批判,是索洛维约夫索菲思想建构的理论批判基础。再次,本文揭示了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的建构逻辑与多维内涵:在东正教神学的思想语境中,在神秘主义的理论前提下,在理性主义论证逻辑下的建构起索菲亚思想体系;从本体论、拟人化、人类学三个维度详细阐释了索菲亚思想的哲学内涵:本体论维度上的索菲亚是世界灵魂、是第二绝对者;拟人化维度上的索菲亚是上帝的化身、与圣子同位格、永恒女性形象;人类学维度上的索菲亚是基督里的人、理想的人类、上帝和人的联结。最后,本文评价了索洛维约夫哲学及其索菲亚思想在俄罗斯哲学发展史中具有奠基性的地位与深远性的影响。这种地位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为后来俄罗斯哲学的发展确立了基调,即“万物统一”哲学本体论范式、“新宗教意识”哲学取向以及普世意识的基督教世界观;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对西方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批判价值是宗教唯心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消解及其后宗教的救赎主义理想。同时,索洛维约夫的菲亚思想也存在深刻的矛盾性和浓郁的乌托邦色彩。

纪盛[10](2020)在《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 ——基于诗歌、犒祀以及器物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主要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经典文本中的女神形象进行解读,结合对考古材料和文物的分析,从不同时代(古风、古典、希腊化),不同方面(诗歌、犒祀、器物)对女神的形象做了比较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全文拟分五部:第一部分是引论,先介绍了阿芙洛蒂忒研究中所涉及的概念,梳理了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并交待了研究路径和使用的材料。第二部分是诗歌,分第一和第二两章,研究了赫西俄德、荷马以及第五首荷马颂诗的作者如何在相同的主旨下共同塑造了阿芙洛蒂忒的形象。第三部分是犒祀,分第三和第四两章,第三章探索了斯巴达与雅典的阿芙洛蒂忒犒祀形象,第四章探讨了雅典人的阿多尼斯节中的阿芙洛蒂忒。第四部分是器物,分第五和第六两章,第五章从一件巫术道具看一项源自阿芙洛蒂忒的魅惑巫术,第六章以一枚希腊化时期的钱币为线索,论及其中阿芙洛蒂忒所象征的博爱精神。第五部分是总结,概括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成果。

二、论《女神》的哲学色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女神》的哲学色彩(论文提纲范文)

(1)马原先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时代语境与美学之源
    第一节 现代性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内涵
        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文学艺术
    第二节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新时期先锋小说潮流的勃兴
        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发展
        二、新时期先锋小说潮流的兴起
第二章 马原知识谱系、创作历程及其先锋作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作家知识谱系及其创作主体身份觉醒
        一、西方经典文学对马原的影响与接受
        二、作家创作主体身份觉醒
    第二节 马原小说创作概观
        一、初期写实主义的惯性写作
        二、中期密集性先锋文体实验
        三、中后期形式创新的焦虑与纠缠
    第三节 马原先锋作家形象建构
        一、先锋作家形象前史
        二、文学刊物的推介之功与批评家的权威性阐释
第三章 马原先锋小说叙事艺术实践
    第一节 西方元小说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
        一、西方元小说发展
        二、元小说与当代中国先锋小说
    第二节 马原元小说文体艺术实践及其风格
        一、叙述过程中叙述者角色的多元化“凸显”
        二、反传统、颠覆性元小说主题特征
        三、夸示、暧昧与游戏性语言风格
        四、空间叙事与无穷套的小说结构
        五、“抽象化”、“人为虚构化”和“幽灵化”人物形象
第四章 马原先锋小说创新及其叙事理论
    第一节 马原元小说文体创新性
        一、多重层次的复杂叙述结构
        二、“故事”讲述与“时间”主题的凸显
        三、超验的极致化美学
        四、极力渲染的“性”和“偶然性”主题
        五、“互文性”小说文本网络
    第二节 马原小说叙事理论及方法
        一、马原小说功能观及其“真实性”文学理念
        二、偏重“技术论”的小说叙事方法
第五章 马原先锋小说神秘主义精神内涵
    第一节 神秘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第二节 马原“泛神论”神秘主义哲学及其神秘主义创作取向
    第三节 马原先锋小说的神秘主义表征及实践
        一、西藏神秘自然、文化和生命的渲染与张扬
        二、玄机制造与梦幻叙事的叙述策略
第六章 马原先锋小说悖论与现代性困境
    第一节 创作观的矛盾:“艺术至上”与“文以载道”的悖论
    第二节“十字街头”:精英、个人化写作与大众写作的纠缠
    第三节“批评的提醒”:元小说文体实验与经验世界的悖论
    第四节 纠缠的文本:可写文本与可读文本的悖论
第七章 当代文学地图中的马原
    第一节 20世纪文学史“有马原的风景”
    第二节 马原现象成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小说神话叙事现象与概念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选题缘由、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形态与文学史呈现
    第一节 小说神话叙事理论研究
        一、作为理论形态的小说神话叙事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历史传统
        三、小说神话叙事结构、类型与功能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延续
        一、原始神话资源的当代再利用
        二、文人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拓展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小说转化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思潮与小说神话叙事
        一、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现象概览
        二、寻根思潮与神话再发现
        三、大众化思潮与神话叙事的多元走向
        四、新世纪以来的神话观念变迁与小说神话叙事更新
第二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多维主题表达与典型化表现
    第一节 神话意象的发掘——贾平凹的神话叙事
        一、秦岭书写中的神话意象
        二、神话意象的结构性意义
        三、神话意象的现实底色
    第二节 神话视阈下的自然观照——张炜的神话叙事
        一、胶东自然环境的神话塑造
        二、自然女神:神话视阈下的女性塑造
        三、神话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呈现
    第三节 民间神话资源的化用——莫言的神话叙事
        一、作为民间神话地域的高密
        二、民间神话英雄的当代呈现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东方美学品格
    第四节 文化之根的神话探求——韩少功的神话叙事
        一、楚地巫风:作为神话起源的南方
        二、语言的魔力:语言神话的起源与异变
        三、记忆的迷失:集体神话的消解与重塑
第三章 走向多元:小说神话叙事内容的新型表现
    第一节 民族精神根柢的神话发现
        一、寻回被遗忘的精神世界:寻根小说神话叙事
        二、神圣的精神领地:红柯边疆书写的神话韵味
    第二节 少数民族神话的当代呈现
        一、原始信仰的现代遭遇:以《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为例
        二、范稳“藏地三部曲”中多元民族的神话原型融合
    第三节 再造神话:科幻叙事的神话品格
        一、回归神话:刘慈欣“三体”世界的逻辑起点
        二、神灵再造:王晋康小说中的人神辩证
第四章 作为“方法”的神话:小说神话叙事形式新变
    第一节 象征与隐喻:神话叙事的话语形式
        一、人类生存的寓言化书写:《天漏邑》与《朱雀》
        二、女性命运的神话隐喻:《女娲》与《奔月》
    第二节 重述神话:传统神话叙事的当下再现
        一、“重述神话”国际项目与中国作家的叙事选择
        二、方法革新:神话叙事原型的置换变形
        三、重述的中西视野与叙事缺失
    第三节 神话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学者神话叙事倾向
        一、朱大可的“古事记”:神话视阈下的历史观照
        二、精神的自足:王小波的个体性神话建构
第五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用神话“启蒙”:情感维系与精神救赎
        一、小说神话叙事作为“启蒙”的方法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情感疗治功用
        三、精神救赎:小说神话叙事的精神指向
    第二节 解构与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两条路径
        一、历史的解构:小说神话叙事对既往经验的打破
        二、感性经验的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升华之路
    第三节 小说神话叙事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神性书写与现实旨归:神话叙事的现实底色
        二、讲好中国故事:小说神话叙事的时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新解与重构:《凤凰涅槃》中的精神现象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目的与意义
    二、《凤凰涅槃》研究四十年
        (一)四十年来《凤凰涅槃》研究概况
        (二)回顾与凝视:近四十年研究遭遇的瓶颈
        (三)研究传统的坚守与瞻望下的趋向
第一章 作为创作、接受、批评的文本《凤凰涅槃》
    第一节 作者:静观与动能
    第二节 读者:直觉与感知
    第三节 批评者:想象与逻辑
第二章 意义的死亡与更生
    第一节 生命更生
    第二节 文化更生
    第三节 精神更生
    第四节 诗歌更生
第三章 精神的形状与动态
    第一节 《凤凰涅槃》与《精神现象学》的关系
    第二节 《凤凰涅槃》的互文效应
    第三节 火元素与回忆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肉体与灵魂——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一、自我身份认同中死亡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二、自我身份认同中宗教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第二节 死亡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死亡焦虑的书写
        二、死亡焦虑的超越
    第三节 济慈诗歌对宗教焦虑与超越的书写
        一、宗教思想“复魅”与焦虑书写
        二、宗教思想“祛魅”与焦虑书写
    第四节 宗教多融共生书写与焦虑的超越
        一、希腊神学
        二、凯尔特泛神论思想
第二章 生前身后名——个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个体身份认同焦虑产生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第二节 前辈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与济慈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莎士比亚的“宿命论”与济慈的“主体选择”
        三、弥尔顿的“人文主义”与济慈的“人道主义”
    第三节 浪漫主义先驱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与济慈式“崇高自然”的再现
        二、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与济慈式“想象自然”
        三、柯勒律治的哥特式“想象”与济慈式瑰丽“幻想”
    第四节 浪漫主义同侪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拜伦的“现实书写”与济慈式“想象书写”
        二、雪莱式“英雄主义”与济慈式“人道主义”
第三章 凝视与反凝视——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一、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男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二节 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一、理想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邪恶女性的“他者”性属焦虑与超越
    第三节 同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一、男性对峙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男性协同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四章 政治的“逃逸”——族性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一、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
        二、族性身份认同焦虑的概念界定、内涵与超越
    第二节 英伦三岛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一、英格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二、苏格兰与爱尔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三、英国性建构与苏爱民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第三节 殖民地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美洲殖民者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东方殖民地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结论
文献目录
附录 《致济慈》献诗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5)于阗佛教艺术研究 ——以绘画雕塑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范围、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于阗佛教遗址概况
    四、研究状况
第二章 于阗原初居民与佛教传入于阗的年代、路线
    第一节 于阗的原初居民
    第二节 佛教传入于阗的年代、路线
        一、于阗建国的传说及史实
        二、佛教传入于阗的年代
        三、佛教传入于阗的三条路线
    第三节 中亚贵霜佛教文化艺术的影响与传播
        一、大夏、大月氏及贵霜文化源流诠索
        二、佛 像初创时期的美术流派及其造像样式
        1. 大夏 — — 巴克特里亚美术流派
        2. 犍陀罗造像样式
第三章 两汉时期的于阗佛教艺术
    第一节 于阗木雕
        一、古代和田艺术模式
        二、佛塔陶雕、佛像壁画与木雕天人像
    第二节“丰收女神”(Tyche) 棉布佛画
        一、“丰收女神”形象考释
        二、棉布佛画的题材特征
        三、棉布佛画的图像程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魏晋至唐朝时期的于阗佛教艺术
    第一节 热瓦克佛寺
        一、热瓦克佛寺的建筑形制
        二、热瓦克佛寺的雕塑
        (一) 列龛立像形式
        (二) 图像特征
        1、通肩右皱样式和U字 形样式
        2、秣菟罗造像因素与磨光式发髻造型
        3、年代及风格问题
    第二节 达玛沟托普鲁克墩佛寺
        一、佛寺的建筑形态及营造法式
        二、托普鲁克墩佛寺遗址出土主尊雕塑的年代及风格考析
        1. 托普鲁克墩1号佛塔正殿的主尊塑像
        2. 托普鲁克墩2号佛寺遗址的泥塑佛像
        3. 托普鲁克墩佛寺雕塑的本土化造型样式
    第三节 达玛沟晋代佛教壁画
        一、达玛沟晋代佛教壁画的题材与内容
        二、达玛沟晋代佛教壁画的画面形式与风格特征
        1. 人物的发式造型及交脚坐姿
        2. 佛典语境下的色彩因素
        3. 壁画风格中的异域特点
    第四节 达玛沟唐代佛教壁画
        一、托普鲁克墩1号遗址壁画的题材内容与风格样式
        二、托普鲁克墩2号遗址壁画的题材内容与风格样式
        三、托普鲁克墩3号遗址壁画的题材内容与风格样式
        四、壁画的文化因素与画面色调
        1. 吐蕃文化因素
        2. 突厥文化因素
        3.三十二相的壁画图式
        4.石绿、白色与红色相间的暖基调
    第五节“于阗画派”艺术手法在达玛沟佛教壁画中的体现
        一、“于阗画派”渊源考释
        二、达玛沟壁画中“于阗画派”的风格样式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外文类
    (三)期刊类
致谢

(6)庞德《比萨诗章》思想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比萨诗章》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比萨诗章》中的新柏拉图主义
    第一节 庞德所理解的新柏拉图主义
    第二节 灵魂上升之路
    第三节 人神合一,灵魂上升的最终目标
    第四节 《比萨诗章》中的神秘主义
第二章 《比萨诗章》中的儒家思想
    第一节 《比萨诗章》中诗化的儒家思想
    第二节 儒家思想,“事物遵循之某种准则”
    第三节 《比萨诗章》中的儒家思想与新柏拉图主义
第三章 《比萨诗章》中的神话
    第一节 多元神话的杂合
    第二节 神话意象的变形
    第三节 神话,一种诗意栖居的方式
    第四节 神话与自我身份重建
    第五节 神话与天堂幻想
第四章 《比萨诗章》中的亲法西斯和反犹思想
    第一节 庞德亲法西斯立场
    第二节 庞德眼中的墨索里尼及其法西斯政权
    第三节 庞德亲法西斯思想的迷惑性和危害性
    第四节 庞德极端的反犹思想
    第五节 庞德反犹思想的本质及迷惑性
第五章 《比萨诗章》思想内涵的矛盾性
    第一节 个人主义与极权主义的对立
    第二节 多神论与一神论思想的对立
    第三节 两种矛盾的天堂观
    第四节 天堂的破灭
参考文献
后记

(7)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民族性的建构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我心永恒”:中国新诗民族性宜向何处探询?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回顾与目的
    第二节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联姻中国新诗的历史境遇
    第一节 “五四”前后中国神话学理论的自觉
    第二节 “启蒙”文化想象和“浑沌”生存格局
    第三节 文艺现代性的出场使命和内蕴意向
    第四节 庄骚精神的历史“复活”和现代诠释
第二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联姻中国新诗的时代特征
    第一节 用典思想归化为先锋精神
    第二节 文化意识对历史意识覆盖
    第三节 崇高之质和优雅之文兼容
第三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英雄“德性化”与个人意志在同构中集体化
    第二节 “化生”神话与主体生命在现世中的“生生”
    第三节 “人之神化”与人性凸显于诗性、神性的分流
    第四节 “神之无所不能”与“有我”意识或参与精神
第四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西方诗学的中国化
    第一节 “神思”非本体性与新诗浪漫主义的“游”之根柢
    第二节 “生命共感”意识与新诗象征主义的“契合”论
    第三节 压抑型的人格意志与新诗生命诗学的“人文性"
    第四节 祖先崇拜与新诗神秘主义诗学的“去宗教性”
第五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传统诗歌类型的承继
    第一节 生命的游移与“游仙”题材的时代守护
    第二节 “神仙道化剧”与中国现代“剧诗”的源归
    第三节 “敬天崇道”精神与新诗的“青词化”印痕
第六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主要作家的个性实践
    第一节 郭沫若:膜拜东方创始女神与体验诗的“创造”本质
    第二节 闻一多:信仰、幻美、强力融合中复活“楚辞”
    第三节 冯至:民族神话、传说潜含中国新诗的“思”
    第四节 唐湜:“风土故事”是狂欢诗学与“牧歌”的本土范型
    第五节 唐湜:从“风土故事”中构建中国的狂欢诗学与牧歌
    第六节 “寻根派”:民族远古神话是‘神性”生命的歌唱
第七章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新诗艺术的本土着色
    第一节 图腾心理与新诗对意象的重视
    第二节 混沌思维、现世之感与新诗的“纯”和“不纯”
    第三节 “乐感”气蕴与新诗的抒情主义传统
第八章 少数民族作家对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诗歌联姻的回应与启示
    第一节 地域性是参与民族性诗学建构的渠道
    第二节 宗教意识是民族性诗学尝试的方向
    第三节 综合性思维是民族性诗学的还乡之路
结语:未竟的话题: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的联姻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发表的论文
后记

(8)神话谱系演化与古代社会变迁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神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由来与目标
    1.2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价值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方式与方法
        1.3.1 多学科一体化的方法
        1.3.2 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基本方法论
        1.3.3 具体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外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研究
    2.1 西方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研究
        2.1.1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最早关注
        2.1.2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进化论思想
        2.1.3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相对论思想
        2.1.4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精神分析思想
        2.1.5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社会研究思想
        2.1.6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功能分析思想
        2.1.7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结构分析思想
        2.1.8 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语言分析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研究
        2.2.1 马克思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思想
        2.2.2 恩格斯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思想
        2.2.3 列宁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思想
        2.2.4 拉法格关于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思想
第3章 国内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研究
    3.1 中国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研究
        3.1.1 解放前中国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研究
        3.1.2 解放后中国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的研究
    3.2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研究
        3.2.1 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整体研究
        3.2.2 神话谱系与社会变迁分族研究
第4章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之生命自然神话
    4.1 植物神话
        4.1.1 神话的典型
        4.1.2 神话的演化逻辑
    4.2 动物神话
        4.2.1 神话的典型
        4.2.2 神话的演化逻辑
第5章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之非生命自然神话
    5.1 天体神话
        5.1.1 神话的典型
        5.1.2 神话的演化逻辑
    5.2 自然力神话
        5.2.1 神话的典型
        5.2.2 神话的演化逻辑
    5.3 自然物神话
        5.3.1 神话的典型
        5.3.2 神话的演化逻辑
第6章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之人神神话
    6.1 与神有亲缘关系的人神神话
        6.1.1 神话的典型
        6.1.2 神话的演化逻辑
    6.2 与神无亲缘关系的人神神话
        6.2.1 神话的典型
        6.2.2 神话的演化逻辑
第7章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神话的类型演进
    7.1 图腾神话
        7.1.1 图腾神话的类型
        7.1.2 图腾神话的特点
        7.1.3 图腾神话的基础
    7.2 诸神神话
        7.2.1 诸神的来源
        7.2.2 诸神神话的类型
        7.2.3 诸神神话的特点
        7.2.4 诸神神话的基础
    7.3 英雄神话
        7.3.1 英雄神话的类型
        7.3.2 英雄神话的特点
        7.3.3 英雄神话的基础
第8章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古代社会变迁
    8.1 经济制度
        8.1.1 母系社会:渔猎与公有
        8.1.2 父系社会:猎牧农并存与私有制萌芽
        8.1.3 阶级社会:农业与私有
    8.2 政治制度
        8.2.1 母系社会:母权与民主
        8.2.2 父系社会:父权与强权
        8.2.3 阶级社会:皇权与专制
    8.3 社会制度
        8.3.1 母系社会:性别矛盾与群婚
        8.3.2 父系社会:贫富分化与个体婚
        8.3.3 阶级社会:阶级矛盾与一夫一妻制
第9章 神话谱系演化与文化及社会多元一体孕育
    9.1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与汉族神话比较
        9.1.1 图腾神话比较
        9.1.2 诸神神话比较
        9.1.3 英雄神话比较
    9.2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与汉族文化观念及文化模式比较
        9.2.1 数理观比较
        9.2.2 宇宙观比较
        9.2.3 价值观比较
        9.2.4 文化模式比较
    9.3 文化多元一体的孕育基础
        9.3.1 物质环境基础
        9.3.2 社会环境基础
    9.4 神话影响下满-通古斯语族社会变迁中的“多元一体”
        9.4.1 神话对满族萨满教的影响
        9.4.2 神话对满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9.4.3 神话对满族日常生活的影响
        9.4.4 神话对满族文学艺术的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зюме
绪论
    一、索洛维约夫哲学的历史地位与研究意义
        (一)索洛维约夫哲学的思想史地位
        (二)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二、索洛维约夫哲学索菲亚思想研究综述
        (一)国内索洛维约夫哲学研究综述
        (二)国内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研究综述
        (三)国外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研究综述
    三、本文研究思路
    四、本文研究重点难点
第一章 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的缘起
    第一节 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命运
        二、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与宗教性
        三、东方派与西方派的争论
        四、俄罗斯哲学道路的反思
    第二节 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的宗教来源
        一、基督教《圣经》中“神的智慧”
        二、对诺斯替教批判与吸收
        三、犹太教神秘主义的启示
        四、古罗斯的女性崇拜传统
    第三节 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的哲学传承
        一、普罗提诺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
        二、对近代哲学家斯宾诺莎、谢林思想的借鉴
    小结
第二章 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的批判对象
    第一节 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对传统宗教的批判
        一、对天主教和新教的批判
        二、对东正教的反思与批判
    第二节 、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对西方哲学危机的揭示与批判
        一、宗教权威的危机与批判
        二、理性主义的危机与批判
        三、形而上学的危机与批判
        四、实证主义的危机与批判
    第三节 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对俄国哲学非体系化困境的揭示与批判
        一、对俄国哲学理论的粗糙性、片段性的批判
        二、对俄国哲学宗教神秘主义倾向的批判
    小结
第三章 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的建构与内涵解析
    第一节 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的建构逻辑
        一、东正教神学的思想语境
        二、神秘主义的理论前提
        三、理性主义的论证逻辑
    第二节 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的多维内涵
        一、本体论维度上的索菲亚
        二、拟人化维度上的索菲亚
        三、人类学维度上的索菲亚
    小结
第四章 对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的地位与影响
        一、“万物统一”的宗教哲学流派
        二、“新宗教意识”的宗教哲学范式
        三、“普世意识”的基督教世界观
    第二节 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对现代性文化的批判价值
        一、现代性的批判和后宗教的救赎
        二、宗教唯心主义理想对现代化危机的消解
    第三节 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存在的问题
        一、极端信仰前提下的神秘性、矛盾性
        二、普世情怀理想下的乌托邦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 ——基于诗歌、犒祀以及器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概念、方法与材料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范畴
        一 解题
        二 阿芙洛蒂忒是谁?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一 重新认识一位神:有关阿芙洛蒂忒研究的近况
        1.研究的趋势与转变
        2.对犒祀活动的研究
        3.对形象职能的把握
        4.对观念象征的理解
        二 如何研究一位神:本文研究阿芙洛蒂忒形象的写作思路
    第三节 文章结构与资料来源
        一 篇章布局
        二 材料筛选
        三 体例说明
上编:诗歌
    第一章 赫西俄德与荷马对阿芙洛蒂忒形象的艺术处理
        引言:赫西俄德与荷马的竞赛
        第一节 《神谱》与《劳作与时日》中的阿芙洛蒂忒
        一 一场离奇的缺席
        二 乌拉诺斯之女
        三 被区别对待的阿芙洛蒂忒
        第二节 《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中的阿芙洛蒂忒
        一 奥林波斯的名分
        二 无所事事的阿芙洛蒂忒
        三 一次遭拒的请愿
        小结
        第一章 附录:澄清柏拉图《会饮》中的“两位阿芙洛蒂忒”之说
    第二章 《致阿芙洛蒂忒的荷马颂诗》的情节主题及其创作意图
        引言:坠入爱河的爱神
        第一节 HH5的剧情与文本
        一 HH5叙事梗概
        二 HH5形成时间和创作地点
        三 HH5的抄本传统及其首刊本
        第二节 第一首《致阿芙洛蒂忒的荷马颂诗》中译
        第三节 掌控阿芙洛蒂忒(操持之事)
        一 诗篇中的各种角色,以及诗篇的布局
        二 诗篇中各角色的象征意义,及其对应关系
        1.山泽女仙
        2.伽倪墨德斯和提托诺斯,以及安奇塞斯
        3.埃涅阿斯,或与宙斯
        4.野兽
        5.三女神(雅典娜、阿尔特弥斯、赫斯提娅)
        三 从语义方阵看诗篇的叙事逻辑
        1.X型语义方阵
        2.O型语义方阵
        四 神也会痛苦:阿芙洛蒂忒的“埃涅阿斯”
        第四节 在赫西俄德与荷马之间
        小结
        第二章 附录: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非罗马人的维纳斯
    上编合论:驯服最后的提坦
中编:犒祀
    第三章 城邦犒祀中的阿芙洛蒂忒
        引言
        第一节 斯巴达戎装的阿芙洛蒂忒神像
        一 两尊武装的爱神像
        二 被缚的神像
        三 可怖的神像
        四 立像的规律
        五 失踪的神像
        六 斯巴达人二元对应的阿芙洛蒂忒
        第二节 阿提卡海边的阿芙洛蒂忒神庙
        一 比雷埃夫斯港的阿芙洛蒂忒
        二 阿芙洛蒂忒的圣所
        三 海港与海神
        四 阿芙洛蒂忒与大海
        五 雅典人的阿芙洛蒂忒
        六 雅典人一脉相承的阿芙洛蒂忒之链
        小结:“媾兵”与“引航”之神
        第三章 附录:犒祀(cult)中译小议,略说引纳(initiation)与酹奠(libation)
    第四章 雅典阿多尼斯节中的“阿芙洛蒂忒”
        引言
        第一节 雅典的阿多尼斯节
        一 屋顶和梯子,还有夏季的盆栽
        1.夏季的阿多尼斯节
        2.屋顶和梯子
        3.盆栽
        二 观察雅典阿多尼斯节的三种视角
        第二节 爱神的伴侣
        一 另一种“引纳礼仪”
        二 女神与少年
        第三节 哀悼的意义
        一 葬礼哀悼与雅典妇女
        二 阿芙洛蒂忒与哀悼中的女性
        第四节 阿多尼斯节妇女
        一 女神、娼妓、妻子与少年
        二 阿芙洛蒂忒(哀悼的女性)v.s.雅典娜(雅典城邦)
        三 集体之声,或女性歌队
        小结:活着的“女神”
        第四章 附录:庇昂的《祭阿多尼斯文》中译
    中编合论:女神侧身像
下编:器物
    第五章 阿芙洛蒂忒与古希腊的魅惑巫术
        引言
        第一节 小鸟与轮子:一架激发情欲的装置
        一 神
        二 道具
        三 人
        第二节 欲火与折磨:魅惑巫术的仪式和咒语
        一 和相似咒语的比较
        二 与同类法器的对比
        三 施咒:言与行
        第三节 魅惑巫术的倒转使用与阿芙洛蒂忒形象的转落
        一 以彼之道:伊克西翁的受罚与魅惑巫术道具运用的反转思维
        二 生存之技:古希腊妓女对魅惑巫术的反转使用
        三 阿芙洛蒂忒“消失”
        小结:性爱女神
    第六章 阿芙洛蒂忒与希腊化时期的理想城邦实践
        引言:博爱女神
        第一节 月之背面:钱币上端坐的阿芙洛蒂忒与一座理想城
        一 失落的天空城
        二 真实的理想城
        第二节 太阳王:创建天空城的动因
        一 自诩为神
        二 狂心之城
        三 语言大同
        四 效法君王
        五 阿芙洛蒂忒的统治
        第三节 星星之火:亚历克萨尔科斯的继业者?
        一 哲学思想
        二 神话思维
        三 君王观念
        四 小亚余晖
        五 东方回响?
        小结
    下编合论:私情与博爱
总结
图表目录
古史分期
缩略语表
参考文献
文献索引
专名索引
后记

四、论《女神》的哲学色彩(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原先锋小说研究[D]. 石冠辉. 兰州大学, 2016(08)
  • [2]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D]. 张栋. 兰州大学, 2020(01)
  • [3]新解与重构:《凤凰涅槃》中的精神现象学[D]. 侯君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D]. 崔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于阗佛教艺术研究 ——以绘画雕塑为中心[D]. 张健波. 西安美术学院, 2017(10)
  • [6]庞德《比萨诗章》思想内涵研究[D]. 胡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7]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民族性的建构之研究[D]. 刘长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8]神话谱系演化与古代社会变迁 ——中国北方满—通古斯语族神话研究[D]. 李莉. 吉林大学, 2014(09)
  • [9]索洛维约夫索菲亚思想研究[D]. 胡振江. 黑龙江大学, 2019(02)
  • [10]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 ——基于诗歌、犒祀以及器物的研究[D]. 纪盛.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论“女神”的哲学色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