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空军提出挽救国防工业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李路[1](2018)在《美国“抵消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抵消战略”发端于冷战时期,是美国应对大国竞争的重要战略工具。它通常出现在美国战略扩张受阻的背景下,以“非对称”为主要特点,强调依托“竞争优势”,达成战略目的。本文主要采用唯物主义历史叙事方法,充分借鉴社会系统论新思维,首次向学界引入政策检证策略的新方法,以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为基础,以形式逻辑为工具,对美国历史上历次“抵消战略”,尤其是2014年提出的第三次“抵消战略”进行分析,全面且富有逻辑地阐明了历次战略的形成过程和内在机理,从目的、方针和手段等方面厘清历次战略的基本内容和设计考量,最终结合战略环境对当前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进行了多层评估,对未来战略前景进行了预测。
张华[2](2013)在《迪芬贝克政府时期加美安全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1957年6月,加拿大进步保守党领袖约翰·G·迪芬贝克(John G. Diefenbaker)举起加强与英帝国的传统联系、削弱与美国的关系的旗帜取得大选胜利,终结了自由党22年的连续执政。可是,执政后的迪芬贝克政府却沿续圣劳伦特政府的安全政策,在执政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批准了北美空防(以下简称诺德,英文简称NORAD)军事协定。该协定规定由美国人担任诺德司令,统一指挥加美两国的空防军事系统,该协定使自1940年8月加美结成军事同盟以来的两国安全关系进入了更全面、更高层次的合作时代。诺德是美国冷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更加完整。诺德和北约组织、美日安保同盟一起成为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重要工具。可是,这一安全决策招致了在野党和加拿大民众的强烈批评,严重损害了迪芬贝克政府的执政基础。诺德建立后,迪芬贝克政府面对的又一难题是1954年启动的重大军事项目—“箭式”歼击机工程(Arrow Project),该项目到了1957年尽管取得重大进展,但是由于加拿大财政困难,继续研制生产将面临严重的经济亏损。迪芬贝克认为,既然诺德足以保护加拿大的安全利益,何必要这样一个耗费巨资,却得不偿失的军工项目,而且苏联在1957年成功开发出洲际导弹使箭式项目失去了防御苏联远程轰炸机的军事功能。因此主张引进更加便宜的美国的波马克(Bomarc)地对空导弹以加强加拿大的空防体系。可是,这样又造成了两个严重后果:一是使加拿大从此失去了建立独立的国防体系的军工能力,二是由于放弃建设自己的国防体系就必须加强引进美国的先进武器系统,这样造成了更加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的局面。其结果就是迪芬贝克政府在诺德建立后必须更加努力地推进加美安全关系。然而,迪芬贝克政府决定终止承载了加拿大民族独立与自尊的箭式项目在加拿大国内造成了两个严重后果:一是加拿大民众因此批判迪芬贝克政府,造成了民众与政府的对立,进一步损害了它的执政基础。二是迪芬贝克政府为了弥补终止弥补箭式项目带来的军工产业的损失,努力加强与美国的军工生产合作,希望分享美国军工生产的经济蛋糕,这就是生产共享计划。可是,其结果又造成了加拿大军工体系成为了美国庞大的军工产业的附庸,而且使加拿大更深地投入了美国的安全怀抱。更大的危机还在于,由于在终止箭式项目后,加拿大引进了大量的美国先进武器,而这些武器只有在配备核弹头或核武器之后才能发挥正常的武器效能,而且,美国的核威慑战略需要加拿大军队无论在海外还是在北美使用这些核武器。然而,受到民众强烈批评的迪芬贝克政府在做出上述两个引起巨大争议的决策之后,为了显示自己并未放弃对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追求,先后在第二次柏林危机、天鹰军演、古巴导弹危机上表现出不愿意追随美国安全政策的倾向,这招致了从艾森豪威尔政府到肯尼迪政府的不满,加美安全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肯尼迪政府对迪芬贝克的安全政策的独立倾向非常警惕,认为迪芬贝克政府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表现是在破坏美国的冷战战略。迪芬贝克政府在引进美国核武器上一方面希望谨慎一点,避免出现诺德和终止箭式项目那样的失误,另一方面,自5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反核运动的发展在加拿大形成了更大的政治势力,严重影响着此一时期的加拿大政治。加拿大国内政党在核武器的立场出现了竞争,再加上执政党在核武器政策上有出现了严重分裂,使迪芬贝克的核武立场不断摇摆,决策一再延宕。核武问题成为了迪芬贝克政府后期也成了1963年大选的的加拿大的主要政治议题。然而,迪芬贝克政府的拖延决策终于使肯尼迪政府失去了对迪芬贝克本人和迪芬贝克政府的信心和耐心。而且加拿大在核武器决策上的延宕严重威胁到美国的核武器的全球部署和冷战战略,对于美国的霸权也是严重挑战。在欧洲出现法国戴高乐政府挑战美国霸权的情况下,在北美又出现加拿大的反叛,使肯尼迪政府面临西方安全阵线完全破裂的危险。肯尼迪对戴高乐的挑战采取了宽容和忍让的政策,但是对迪芬贝克的反叛采取了坚决镇压的手段,他利用1963年大选以支持反对党自由党的方式搞垮了不听话的迪芬贝克政府。1963年大选上台执政的皮尔逊政府很快就接受了美国的核武器,以此为标志,加美安全关系重新回到接受美国控制的正常轨道。美国也安全渡过了它冷战最困难的时期。对这段加美安全关系最复杂最动荡的时期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加美安全关系的发展进程,而且有益于探讨冷战高峰时期的国际格局的演变,拓展战后国际关系史的研究范围,从而深化国际冷战史的研究。
涂枫卿[3](2020)在《绵阳三线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我国出于扞卫国家安全的考虑,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与交通基础设施为主的大规模建设,史称三线建设。四川因地处西部地区交通枢纽地带、物产和矿产资源丰富等多个优势,被列为三线建设战略的核心区域之一,而绵阳是国家在四川三线建设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三线建设后期的四个重点城市之一。绵阳三线建设与全国三线建设历程基本同步,经历了发展高潮、全面收缩以及调整改造等阶段,先后布点建设40余个项目,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绵阳自身经济、社会、文化等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绵阳成为国家科技城奠定了坚实基础。梳理绵阳三线建设情况,分析其对绵阳城市发展的影响,深入发掘绵阳三线建设留下了宝贵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为绵阳乃至全国相关地区在新时代的发展建设提供借鉴与指导。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从国内外对三线建设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创新点。第二部分为三线建设决策的渊源与推进过程,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国际国内形式的现实考量两个层面阐述了三线建设决策背景,进而,对三线建设的推进过程进行了梳理研究,包括三线建设期间的阶段性实施情况,以及后续的调整与改造情况。第三部分为三线建设在绵阳的实施及影响,总结了三线建设在绵阳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包括整体规划与四大工业门类建设等,并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三线建设对绵阳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而,对绵阳三线建设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为进一步释放绵阳三线建设红利的思考,主要围绕总结三线建设经验教训为新时代建设提供启示、研究三线项目变迁为军民融合道路提供借鉴、弘扬三线建设精神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助力以及研究三线遗产开发利用为绵阳发展增砖添瓦等四个方面展开。
房源晟[4](2018)在《从道义援助到军事联盟:美国援华关系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为获得战争援助对美国展开求援外交。美国出于道义角度对华提供财经借款援助,帮助中国缓解战时财政和金融危机,两国发展成为道义援助关系。1941年3月出台的《租借法案》将租借援助的概念引入中美关系中,美国在租借援助模式下对华提供财政、军事和其它援助,中美双方开展经济、交通、军事、情报等诸多领域的合作。中美建立起的租借援助关系又推动两国从道义援助关系演变为政治军事同盟。珍珠港事变后,中美正式结为军事同盟,两国关系在合作与冲突中发展,因蒋介石与史迪威的纠葛而出现裂隙,在美国政府及时调整对华政策并加强援助后,中美同盟才于战争末期得到巩固。中国在接受美援后以多种方式回惠美方并偿还债务,促进了中美租借援助关系的全面发展。本文在吸收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官方档案梳理战时中美关系从道义援助走向军事结盟的演变轨迹,探究租借援助关系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分析两国产生矛盾的根源,以为新时期处理中美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孟涛[5](2014)在《朝鲜战争若干问题再研究 ——以美国档案文献资料为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南北之间的内战爆发,27日,美国进行军事干预。10月19日中国政府派兵入朝作战,最终形成了后来历史上所谓的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结束六十多年以来,对这场战争相关问题的研究始终是朝鲜战争史和亚洲冷战史学者关注和考察的对象,研究成果也颇丰。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后,随着前苏联有关朝鲜战争档案的逐步解密,许多中国学者在充分使用中方文献的基础上开始大量利用俄国的解密档案,使得朝鲜战争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不同,中西方学者在研究方法、角度和档案文献资料引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另外,朝鲜战争的主要参战国还要大批记录朝鲜战争过程的绝密档案没有对外公布,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广阔的研究空间。笔者利用在美访学期间,查阅和收集了大量英文原版的档案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梳理。试图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同时结合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朝鲜战争研究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包括在国际学术界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进行再考察,以便厘清朝鲜战争的来龙去脉,得出更加接近历史事实的结论。在当前社会,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旋律,“以史为鉴”,汲取朝鲜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对解决局部冲突、国际争端和维护世界的和平都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和意义,介绍了当代美国学者对朝鲜战争研究的概况,并且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重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朝鲜战争的起因和决策。本章主要是分别对朝鲜战争的主要决策和参与国中、美、苏三国领导人毛泽东、杜鲁门、斯大林在战争爆发前后不同的政治和战略考虑以及对战争决策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其中,在论述毛泽东出兵朝鲜艰难决策的时候,文章从中朝关系、中苏同盟的结成和中美冲突的升级、以及毛泽东个人因素的决定作用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影响毛泽东出兵朝鲜决策的因素进行梳理分析,纠正了以往研究中的偏颇观点,弥补了研究的不足。在对美国杜鲁门政府决策过程的论述中,本文着重对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对朝鲜以及台湾政策改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美国参与朝鲜战争的动机和目的。有关斯大林对朝鲜战争的决策的论述,笔者通过对已有俄国解密资料的再梳理,利用发现的新证据分析了苏联卷入朝鲜战争的原因和决策过程,驳斥了外国学者提出的“共谋论”。第三章是朝鲜战争过程中几个热点问题的再研究。本章主要是对学术界在朝鲜战争研究中争论比较多的有关美军在战争中是否实施细菌战的问题、苏联空军的作用问题和战俘甄别与遣返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考察。特别是在中美有关细菌战争论的考察中,本文引用了大量美国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解密档案资料,利用美国档案文献中发现的有力证据,揭露了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对中朝部队实施细菌战的罪行。朝鲜停战谈判久拖不决的原因就是因为在战俘遣返问题上达不成协议,本文通过对中美关于战俘遣返原则上分歧的原因与政治考虑的分析,以及导致中方在战俘遣返原则上做出让步背后的苏联因素的考察,来厘清停战协定最终达成的过程和主要原因。同时也在新发现的美方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导致大批中国战俘前往台湾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期得出更接近历史事实的结论。并且文章还从苏联空军参与朝鲜战争的背景和原因入手,对朝鲜战争中美、苏两国的空军战略与行动进行分析考察,以便更好地理解苏联空军在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作用。另外,本章的最后又对朝鲜战争中中美两国的伤亡数据进行了再考证,从统计方法、政治因素的影响以及国家间伤亡观的不同等方面分析了造成中、美两国伤亡数字差异的原因。第四章是朝鲜战争的结局与反思。本章主要是对如何评价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得失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深入分析了战争对美苏两国以及东北亚冷战格局的影响。战争没有绝对的赢家,朝鲜战争既给中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宝贵的历史经验,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因素和血的历史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当认真、深刻地总结朝鲜战争的经验与教训,这样才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半岛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的关系,准确把握东北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和走向,在最终和平解决半岛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五章是结语。朝鲜战争虽已过去六十多年,然而朝鲜战争的结局对于我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一直存留至今。历史证明,那种试图以武力将自己的信仰和制度强加于别国的做法绝对是徒劳的。任何时候,军事战争都是为一定的政治目标而服务的。在当前核战争阴影存在的国际环境下,世界大战不太可能发生,寻求限制局部战争的规模,努力维护和平,将显得更为重要。消除战争,实现持久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我们坚决反对战争,但是也绝不惧怕战争。只有认清了“战”“和”辩证法的要义,和平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总之,深入研究朝鲜战争问题既是历史的启示,又是现实的需要。
袁佳[6](2020)在《昆明广播电台的抗战宣传研究》文中提出1940年8月1日,昆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在抗战期间发挥着重要的抗战宣传作用。作为宣传与动员的强力电台,昆明广播电台先后开播英语、法语、越南语、缅甸语、马来西亚语、泰语等外语广播节目,加强战时国际宣传,争取友邦同情,联结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者。开办粤语、厦门话、台湾话、上海话等汉语方言广播节目,动员沦陷区民众和海外侨胞积极抗战。从广播宣传内容上来看,昆明广播电台节目内容丰富,节目设置均与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局势及国际关系的变化紧密相关。为配合抗战宣传,开播时事新闻、敌情论述、学术讲座等抗战节目。为唤醒民族意识、激励民众抗日,昆明广播电台适时开办抗战文艺节目。从广播宣传策略上来看,昆明广播电台针对不同国家及地区,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和宣传话语。针对中立国的宣传,构建“我们一体”的话语框架;在对敌广播宣传中,采取巧妙暗示的攻心宣传;在对国民的宣传中,则采取恐惧暗示的宣传方式。从广播宣传功效上来看,昆明广播电台传播的科学文化思想,为中国大后方的抗战文化活动增添思想与艺术的力量。昆明广播电台是中国抗战宣传的重要传播工具,也是整个抗战救国事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曹嘉涵[7](2011)在《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研究(1941-1945年) ——以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战时期的中美租借关系,是两国为共同抵御日本法西斯侵略而建立起来的以军事互助为主体的特殊经济关系。抗战爆发后,中国开始积极争取美国的军事援助,国民政府先后派陈光甫与宋子文赴美求援,并于1940年底建立起由蒋介石、宋子文主导的相对集中的求援体制。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等法案,为中国获得租借援助扫清了障碍。而在中国成为租借受援国之初,宋子文即在美注册成立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代表国民政府接洽和落实租借援助事宜。作为非盈利性的官营企业,中国国防供应公司借助中国银行的资金与海外分支网点,由200人左右的中外籍员工队伍承担起租借物资申请、营运、存储、整理等各项职责,并为美国志愿航空队来华作战提供支持,其使命直至1944年7月方告结束,主要工作移交给中国物资供应委员会。战时美国租借援华的总额超过8亿美元,这笔无偿援助不仅对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具有历史性作用,而且使中国对美外交的地位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接受租借援助的同时,中国亦以回惠租借形式向驻华美军人员及官方机关提供食宿服务、帮助修建机场并垫付法币。巨额回惠租借加剧了后方法币发行失控与恶性通货膨胀的局面,国统区的经济与社会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太平洋战争之前,美国的租借援助机制由罗斯福总统主导,但陆军部已倾向于独立评估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求援工作,同时派马格鲁德军事代表团来华监督租借物资的使用。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改变租借拨款方式与租借物资划拨决策权,以陆军部为首的军方势力取得租借援助主导权。塔尔萨事件发生后不久,中美军事合作全面启动,陆军部指派史迪威来华担任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兼蒋介石的参谋长,并秘密指定其在印度接收分配援华租借物资,中国最终不得不接受失去租借物资分配权与直接申请权的现实。此后,美国的租借援华进一步成为中美间矛盾与冲突爆发的诱因之一。随着中国开始履行回惠租借义务,中美双方在驻华美军开支问题上出现新的争执。由于美国拒绝向中国提供10亿美元借款,两国未能达成正式的回惠租借协议。抗战结束前,美国通过不定期与中国协商的方式偿还了部分回惠租借援助。中美围绕租借援助问题的纷争,削弱了这对盟友间的互信,对两国军事-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李兵[8](2005)在《国际战略通道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向纵深拓展,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国际贸易中货物运输量的80%以上依靠海上运输,海上运输就像“血液”一样维系着世界经济的运转。保障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与畅通,不仅关系到一国的对外贸易和运输安全,而且牵涉到国际关系和战略格局的演变,其地位与价值正在为国际社会所重视,成为国际战略、世界军事和国际经贸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对国际海上战略通道作了前瞻性、开创性的研究。 第一章从国际海上战略通道概念的辨析入手,指出通道是大量物流集中通过的地带,在分布上必然连接并跨越世界主要的经济中心和生产基地,通道的分布取决于世界生产能力的地域分布。海洋通道系统是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海峡是海上通道系统的咽喉要地,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地理特征、法律关系、所处的大洲或海洋以及贸易流量,对现有的海峡进行分类。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研究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主要战略通道,如黑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多佛尔海峡、波罗的海诸海峡及基尔运河、麦哲伦海峡、马六甲海峡、朝鲜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等地形地貌、基本概况、航运与物流状况、历史变迁和围绕通道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等。 第五章在对历史与现实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国际海上战略通道的地位与作用,指出战略通道担负着多重的职能,是海上物流的通道和军事斗争的咽喉要地,它维系着民族的尊严与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同时各种力量围绕着通道分化组合,或是联盟或是对立,牵动着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第六章进一步探讨了促进战略通道历史地位与作用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客观评析了海权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指出未来战争中,不仅要取得制海权,还要取得制信息权、制空权,是夺取战争胜利的保障。同时文中认为,随着新的运输方式的出现、新航线的开通、国际经贸中心的转移以及时代主题的变化,战略通道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各国相互依存度的增加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客观上舒缓了大国为争夺通道而进行战争的冲动。 第七章分别对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英国等主要国家的通道战略思想及政策作了比较研究。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家都很重视战略通道的安全与畅通,他们都在努力发展远洋海军,注重海上战略威慑力量建设,促进各国在海上通道安全
陈欢云[9](2017)在《乌克兰危机的演变及其影响》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乌克兰危机的演变及其影响。时间为2013年11月至2017年2月,将分析乌克兰危机的四个阶段:乌克兰危机的初始阶段、热点转移阶段、乌克兰内战的爆发阶段和乌克兰内战的相持调解阶段。该研究探讨了乌克兰危机的全过程和美欧与俄罗斯的对峙与博弈实况。研究对象为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进程和乌克兰危机时的大国博弈。本论文立足于现实主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采用编年史方法、归纳法和国际政治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本论文从和平调解和大国博弈的角度分析乌克兰危机的演变及其影响。乌克兰广场革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主导的一场颜色革命。乌克兰危机的导火索是乌克兰政府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内部原因是乌克兰国家治理的失败,外部原因是俄美争夺地缘政治目标和地缘经济目标的一场博弈。欧盟是美国拉入制裁俄罗斯的一个手段。第一阶段的争斗以乌克兰政变,临时政府上台,美欧胜出而结束。第二阶段争斗以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俄罗斯成功收回克里米亚,俄罗斯胜出而告终。第三阶段争斗导致乌克兰内战爆发,美国支持乌克兰临时政府反恐,俄罗斯支持亲俄武装。这阶段国际社会进行了两次调解,但因为缺乏信任的基础,日内瓦协议未得到履行,欧安组织路线图计划落空。第四阶段为危机的持续与调解阶段。波罗申科总统想以速战速决的方式结束乌克兰内战,争取驾驭乌克兰内战的主动权,俄罗斯以人道主义救援为由,暗中协助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反攻,进而将乌克兰逼入和谈阶段。波罗申科和平计划和第一次明斯克协议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促进了乌克兰危机向和平迈进。第二次明斯克协议的实施步履艰难,但停止了全面的武装冲突,在一些环节上取得了进展。美欧将取消对俄制裁与明斯克协议的全面履行挂钩。俄罗斯予以反对,坚持其只是明斯克协议的担保方。美欧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对乌克兰进行了大规模的援助,北约对俄罗斯采取遏制战略,俄罗斯采取发展核武器作为应对方式。北约在遏制俄罗斯的同时,同俄保持对话,重启俄罗斯-北约理事会会议。美国拉欧盟制裁俄罗斯,欧盟与俄罗斯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欧盟内部呼吁解除对俄制裁。俄罗斯战略东移,加强与中国、亚太国家、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的合作,乌克兰危机对美国的经济影响不大,但牵制了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乌克兰全面倒向西方。俄罗斯以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代价,以和平或战争的方式事实上收回了克里米亚和乌东部地区,在北约东扩的背景下为俄罗斯赢得战略缓冲地带。
付波[10](2014)在《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发展情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世界战争样式从机械化时代迈入信息化时代,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逐渐深化,我军战时卫勤保障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应对信息化战争挑战,加快推进我军战时卫勤建设,发展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理论和实践,已经成为我军卫勤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课题。美军是世界上最早迈入信息化时代的军队,美军战时卫勤保障伴随美军军事转型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卫勤保障理论方面,提出“部队健康保护”理论,突出“强健促进、伤病预防、战伤救治”并重,对军人实施全方位、全寿命的卫勤保障;在保障体制方面,建成了高效、灵活的联合卫勤保障机制,开发了全面的三军联合创伤救治系统,通过系统整合方法组织协调战伤救治,确保了伤员得到正确、及时救治;在人员编制方面,适应美军部队转型建立了轻型化、机动化、模块化卫勤保障力量,满足了战时卫勤保障的不同需求;伤病员救治方面,前线卫勤力量部署不断前移,战伤救治梯次减少,建立了立体化、快速化战场医疗后送体制;在卫生物资供应保障方面,借用现代企业ERP供应模式,实现卫生物资精准保障。美军的战时卫勤保障转型代表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时卫勤保障的发展方向和潮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为我军卫勤建设全面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情报调研法、专家咨询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美军战时卫勤转型发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基础上,全面、系统梳理美军战时卫勤保障理论和实践,深入考察并把握其战时卫勤保障体系的历史沿革、卫勤保障理论理念发展、卫勤保障的组织、指挥和实施,卫勤保障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等核心问题,揭示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实质、特点和规律,深化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美军战时卫勤保障问题的认识,重点挖掘美军在战时卫勤保障方面的有益经验,对比分析我军战时卫勤保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推动我军卫勤建设全面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理论基础研究,在系统梳理美军军事转型和军事后勤转型的基本历程与基本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军战时卫勤保障相关理论和美军条令条例中有关战时卫勤保障解释,辨析和探讨了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内涵,明确其概念、类型以及包含内容。第二部分是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环境与动因分析,分析了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以及诸多因素对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影响。冷战结束和海湾战争是影响美军战时卫勤转型的历史性事件。和平发展环境、经济实力和技术发展是保证转型的现实条件。战争形态、国家战略、军事转型、科学技术、战争实践对战时卫勤保障转型起到推动作用。第三部分是对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基本脉络加以梳理和分析,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经历了“萌芽阶段”、“理论与思想准备阶段”和“全面展开阶段”。整个战时卫勤保障转型有三条主线,一是转型纲领性文件“部队健康全面保护”理论的酝酿、提出、诠释与实施;二是美军战时卫勤保障条令《联合作战卫勤保障》的不断修订;三是卫勤体制编制紧随军队体制编制调整而变化。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美军战时卫勤保障组织指挥体制及其调整,主要表现为战区内卫勤组织指挥体制伴随军队小型化、模块化改编同时进行了模块化改造。分别在战区级、军师级设置了医疗部署保障司令部、卫生旅、多功能卫生营三级模块化、多功能任务式医疗指挥控制机构。根据作战需要配属相应的模块化分队,进行特遣编组。采取模块分解与组合的方法,组建成符合作战环境、满足作战需求的卫生旅和多功能卫生营,完成不同需要的战时卫勤保障任务。建制部队卫勤力量调整特点包括卫勤力量部署前移、作战与卫勤协调一致、模块化组织设计等。第五部分结合美军最新联合作战卫勤保障条令,分析美军转型后联合作战卫勤保障特点与经验,重点对联合作战中伤病救治、伤病员医疗后送、卫生物资保障、牙科勤务、心理卫生保障、卫生防疫和兽医勤务的组织和实施进行研究,分析讨论了战场医疗救治阶梯进行重构,构建了完善的分级伤病员后送体系,实现卫生物资精确保障等方面。第六部分总结了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实质、途径和趋势,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实质是“部队健康全面保护”理念的改革和信息化卫勤保障模式的改革。转型主要途径包括:成立强有力转型领导机构推动转型;发布系统转型文件指引转型;采取全面转型和逐步推进相结合方式;采用理论创新和试验评估促进转型;发展重点技术引领转型。转型趋势是:卫勤功能由伤病救治拓展到健康促进;卫勤保障范围向全方位保护、全寿命健康拓展;卫勤指挥体制由后勤管理型向作战指挥型转变;卫勤保障体制由建制主导型向支援主导型转变;卫勤保障方式向网络支援保障转变。第七部分在对比分析我军战时卫勤保障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对我军的启示:①正确认识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②借鉴美军经验,结合我军实际实施战时卫勤转型;③把握规律,认真谋划我军战时卫勤转型工作。
二、美空军提出挽救国防工业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空军提出挽救国防工业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抵消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创新思路 |
第二章 “抵消战略”的历史起源 |
2.1 “新面貌”战略 |
2.1.1 “新面貌”战略的背景 |
2.1.2 “新面貌”战略的提出 |
2.1.3 “新面貌”战略的实施 |
2.2 “抵消战略” |
2.2.1 “抵消战略”的背景 |
2.2.2 “抵消战略”的提出 |
2.2.3 “抵消战略”的实施 |
2.2.4 能力运用:“空地一体” |
2.2.5 “抵消战略”的地位 |
第三章 第三次“抵消战略”的驱动因素 |
3.1 现实威胁转变 |
3.1.1 世界主要国家的挑战 |
3.1.2 地缘战略态势的变迁 |
3.2 经济环境恶化 |
3.2.1 债务规模上升 |
3.2.2 军费开支锐减 |
3.2.3 国防研发费用下降 |
3.3 作战领域的挑战 |
3.3.1 精确武器技术的扩散 |
3.3.2 “反进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增强 |
3.3.3 “反进入/区域拒止”的作战挑战 |
3.3.4 “反进入/区域拒止”战略的威胁 |
3.4 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出笼 |
3.5 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动因 |
3.5.1 历史文化推动 |
3.5.2 战略思维牵动 |
3.5.3 官方探索驱动 |
第四章 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内容属性 |
4.1 目标指向 |
4.2 本质属性 |
4.2.1 非对称性 |
4.2.2 成本属性 |
4.2.3 时空属性 |
4.2.4 话语权属性 |
4.2.5 间接威慑属性 |
4.3 总体思路 |
4.3.1 “三位一体”架构 |
4.3.2 路径方针选择 |
4.3.3 作战任务规划 |
4.3.4 “智能作战模式” |
第五章 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构想实施 |
5.1 能力设计 |
5.1.1 探索战斗力生成准则 |
5.1.2 构设“全球监视与打击网络” |
5.1.3 规划关键前沿技术发展 |
5.1.4 提出“长期研究和发展规划” |
5.1.5 确定战略核心能力 |
5.2 能力获取 |
5.2.1 国防创新体系 |
5.2.2 国防部机构调整 |
5.2.3 国防采办制度改革 |
第六章 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分析评估 |
6.1 逻辑评估 |
6.1.1 大国威胁是首要 |
6.1.2 颠覆性技术优势可应对大国威胁 |
6.1.3 美国能够获取颠覆性技术优势 |
6.2 前景评估 |
6.2.1 “抵消战略”的“遁形” |
6.2.2 “抵消战略”的“隐形” |
6.2.3 “抵消战略”的“变形” |
6.3 影响评估 |
6.3.1 对美国的影响 |
6.3.2 对世界的影响 |
6.3.3 对我国的影响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迪芬贝克政府时期加美安全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特点和使用的原始材料 |
四、本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从结盟到巩固同盟 |
第一节 二战时期的加美安全关系(1940-1945) |
一、二战初期欧洲战场形势和加、美的反应 |
二、1940年7月加美参谋会谈 |
三、奥格登斯堡首脑会晤 |
四、二战时期加美安全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
第二节 战后初期的加美安全关系(1945-1956) |
一、调整两国安全关系的尝试 |
二、加拿大对外战略的转型和修订《加美联合防御基本规划之二》 |
三、从《关于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到北美空防合作 |
小结 |
第二章 迪芬贝克政府执政与北美空防司令部的建立 |
第一节 1957年大选和约翰·G·迪芬贝克上台 |
一、管道辩论 |
二、苏伊士运河危机 |
三、1957年大选 |
第二节 “诺德”的建立 |
一、北美大陆的新的地缘战略形势 |
二、诺德的建立过程 |
三、诺德从军事协定到政治协定 |
小结 |
第三章 加美在军工领域的矛盾与合作 |
第一节 终止“箭式”飞机项目 |
一、“箭式”飞机项目遇到麻烦 |
二、向美国推销“箭式”飞机 |
三、1958年9月23日的声明 |
四、最后一次推销努力 |
五、1959年2月的内阁会议 |
六、终止“箭式”飞机项目的影响 |
第二节 引进美国武器 |
一、以“巫毒”替代“箭式”飞机 |
二、以“波马克”地对空导弹加强北美空防能力 |
三、以“星”式战机加强加拿大驻欧洲空军 |
第三节 军工生产共享计划 |
一、前迪芬贝克政府时期两国军工生产合作状况 |
二、生产共享计划的缘起与争论 |
三、1958年12月15日加美部际安全联席会议 |
四、生产共享计划的实施 |
小结 |
第四章 两次国际危机中的加美安全关系 |
第一节 加美对第二次柏林危机的不同反应 |
一、苏联的和平攻势与加拿大对美、苏认知的变化 |
二、第二次柏林危机演变过程中加美立场出现的分歧 |
第二节 加美对古巴导弹危机的不同反应 |
一、加美对古巴革命的不同反应 |
二、加美对古巴导弹危机的不同反应 |
小结 |
第五章 天鹰事件和核武争端 |
第一节 天鹰事件 |
一、天鹰行动的酝酿与制定 |
二、加、美两国政府关于天鹰行动的外交斗争 |
三、天鹰行动失败的原因探析 |
四、天鹰事件对两国安全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核武争端 |
一、战后初期加拿大的核武政策 |
二、美国核战略与加美关于纽芬兰军事基地的谈判 |
三、迪芬贝克政府的困境 |
四、争论中不断延宕的核武决策 |
小结 |
第六章 走入政治的绝境 |
第一节 加拿大国内两党竞争下的核武政策 |
一、即将来临的1963年大选 |
二、自由党的核武政策 |
三、1961-1962年间加、美关于加拿大核武政策的攻防战 |
第二节 加美关系恶化 |
一、拿骚会晤 |
二、诺斯塔德事件 |
三、皮尔逊改变核武政策 |
四、美国国务院的声明 |
五、迪芬贝克大选失败 |
小结 |
第七章 回归“正常状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绵阳三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国内研究概述 |
(二)国外研究概述 |
(三)研究发展趋势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三线建设决策的渊源与推进过程 |
一、党中央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渊源 |
(一)三线建设决策的理论基础 |
(二)三线建设的现实考量 |
二、党中央推进三线建设的总体情况 |
(一)第一次建设高潮 |
(二)第二次建设高潮 |
(三)全面收缩阶段 |
三、党中央对三线建设的调整与改造 |
(一)调整与改造的背景 |
(二)总体实施情况 |
第三章 三线建设战略在绵阳的实施及影响 |
一、三线建设在绵阳的建设与发展情况 |
(一)绵阳三线建设的布点原则 |
(二)绵阳三线建设的整体情况 |
(三)绵阳三线建设四大门类的建设及发展情况 |
二、三线建设对绵阳城市发展的影响 |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三)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
三、绵阳三线建设的总体特点 |
(一)采用会战方式,靠山而建,位置隐蔽分散 |
(二)军事色彩明显,科技含量高,国防贡献大 |
(三)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构筑了良好的工农互惠关系 |
(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展现了党的优良作风 |
第四章 进一步释放绵阳三线建设红利的思考 |
一、汲取三线建设经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慧 |
(一)三线建设的经验教训 |
(二)三线建设的时代启示 |
(三)进一步深化三线建设研究的思考 |
二、研究三线建设项目变迁,为探索新的军民融合道路提供借鉴 |
(一)三线建设对军民融合发展宏观政策的启示 |
(二)绵阳三线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三)对探索(绵阳)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的思考 |
三、弘扬三线建设精神,为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助力 |
(一)三线精神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
(二)三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
(三)进一步弘扬三线精神的思考 |
四、开发三线建设遗产,为绵阳新阶段的全面发展增砖添瓦 |
(一)三线建设遗产内涵、产生背景与开发模式 |
(二)绵阳三线建设遗产开发利用实践经验 |
(三)进一步完善绵阳三线建设遗产利用与保护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从道义援助到军事联盟:美国援华关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论文思路和结构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方求援与美方道义援助 |
第一节 中美白银外交 |
一、白银集团与《1934年购银法》 |
二、币制改革与白银外交 |
第二节 象征性商业借款 |
一、中美桐油借款 |
二、中美滇锡借款 |
第三节 实质性财经援助 |
一、中美钨砂借款 |
二、金属借款与中美平准基金 |
三、一亿美元平准基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租借援助》下的中美交通合作 |
第一节 《租借法案》的援华机制 |
一、《租借法案》的援华意义 |
二、宋子文的布局和努力 |
三、租借援助运作机制 |
第二节 中国西南地区战时陆路运输 |
一、滇缅公路的修筑 |
二、滇缅公路的管理 |
三、中美共筑中印公路 |
第三节 中美共建下的中印航空运输 |
一、中国航运机构 |
二、美国航运机构 |
三、中印空运三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向军事同盟过渡期的合作与纠葛 |
第一节 援华空中力量的组建 |
一、中方的求援 |
二、援华志愿航空队 |
三、中美空军指挥权之争 |
第二节 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团 |
一、驻华军事代表团的组建 |
二、对中国军队的考察 |
三、对华评估及其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军事同盟的运作与修补 |
第一节 中美军事同盟的形成 |
一、五亿美元财政援助的奠基 |
二、史迪威赴中国战区就职 |
三、蒋、史之间抵牾初起 |
四、蒋、史矛盾的升级与摊牌 |
第二节 中美军事同盟的修补 |
一、魏德迈职责的新定位 |
二、援华物资发放程序的调整 |
第三节 中方回惠美方租借援助 |
一、战地服务团的组建 |
二、中方偿还战时债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朝鲜战争若干问题再研究 ——以美国档案文献资料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与意义 |
第二节 当代美国学者研究朝鲜战争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朝鲜战争的起因与决策 |
第一节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泽东出兵朝鲜艰难决策的背后 |
一、 朝鲜战争爆发前的中朝关系对毛泽东决策的影响 |
二、 中苏同盟的结成对毛泽东决策的影响 |
三、 中美冲突的升级对毛泽东决策的影响 |
四、 毛泽东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激情对其出兵朝鲜决策的影响 |
第二节 1950:朝鲜战争初美国杜鲁门政府决策的再考察 |
一、 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对台湾和朝鲜的政策 |
二、 美国杜鲁门政府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 |
三、 影响杜鲁门政府迅速介入朝鲜战争决策的几个重要因素 |
第三节 苏联卷入朝鲜战争:前苏联解密档案中的新观点 |
一、 朝鲜战争爆发前的历史背景(1945-1950) |
二、 朝鲜战争爆发前苏联对朝鲜政策的改变 |
三、 影响斯大林关于朝鲜决策转变的几个重要因素 |
第三章 朝鲜战争过程中几个热点问题的再研究 |
第一节 有关朝鲜战争中美军实施细菌战争论的再考察 |
一、 中美有关朝鲜战争中细菌战争论的历史回顾 |
二、 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美国政府对细菌战的基本政策及研发过程 |
三、 美国现有档案文献资料中关于其在朝鲜战争中实施细菌战的证据 |
第二节 不确定的敌人:朝鲜战争中美苏空军战略的比较研究 |
一、 苏联空军卷入朝鲜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
二、 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的战略与行动 |
三、 美国空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战略与行动 |
第三节 朝鲜战争中战俘遣返问题的再研究 |
一、 中美有关战俘遣返原则上的分歧与政治考虑 |
二、 战俘遣返协议达成背后的苏联因素 |
三、 战俘遣返中导致中国战俘不同去向的原因 |
第四节 朝鲜战争中中美两军伤亡人数的再考察 |
一、 中美两军在战争伤亡统计数据方面存在的差异 |
二、 导致中美两军战争伤亡统计数据差异的主要因素 |
第四章 朝鲜战争的结局与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是非得失 |
第二节 朝鲜战争对美苏两国以及东北亚冷战格局的影响 |
第三节 朝鲜战争中值得反思的历史经验 |
第四节 朝鲜战争对解决朝鲜半岛危机乃至国际局部冲突的借鉴意义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昆明广播电台的抗战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昆明广播电台抗战宣传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战争与舆论对抗中广播宣传作用凸显 |
一、大国“绥靖政策”国民政府孤独求援 |
二、日伪广播侵略及汪伪鼓吹“和平运动” |
第二节 广播是战时宣传的利器 |
一、战时广播的政治与社会文化属性 |
二、战时广播无远弗届的宣传优势 |
第三节 边陲强台:抗战宣传的舆论阵地 |
一、强力电台的抗战宣传与军事作战 |
二、强力电台的编播主力与节目设置 |
第二章 昆明广播电台抗战宣传的内容 |
第一节 战争归责:抨击日伪侵略势力 |
一、揭露日本侵略罪行与侵华本质 |
二、报道前方战争局势 |
第二节 战争动员:鼓舞全民抗战 |
一、响应爱国捐献运动 |
二、鼓舞青年志愿参军 |
三、鼓励建设民族工业 |
第三节 战争认同:对外宣传争取国际援助 |
一、宣传正义引导国际反日舆论 |
二、缔结共同抗敌联合阵线 |
第三章 昆明广播电台抗战宣传的话语表达 |
第一节 昆明广播电台的抗战宣传修辞 |
一、诉诸人格:团结军民一体 |
二、诉诸情感:寻求国际援助 |
三、诉诸理性:阐释战争目标 |
第二节 昆明广播电台的抗战宣传风格 |
一、舆论反击:宣传内容针对性 |
二、寓教于乐:宣传形式通俗化 |
三、名人效应:宣传人士多样化 |
第三节 昆明广播电台的抗战宣传话语 |
一、对国民的宣传战:恐惧暗示的鼓动宣传 |
二、对敌宣传攻心战:分化瓦解的对抗宣传 |
三、对盟友的宣传战:“合作联合”的认同宣传 |
第四章 昆明广播电台抗战宣传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凝聚战争认同的动员力量 |
一、对内:底层民众的战争动员 |
二、对外:同情认同施以国际援助 |
第二节 促进思想文化的交流 |
一、学术讲座传播科学思想 |
二、抗战文艺节目重建战时文化 |
第三节 推动广播媒介发展的实践力量 |
一、广播剧等艺术活动蓬勃发展 |
二、彰显广播的新闻事业属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研究(1941-1945年) ——以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之界定 |
二、文献回顾 |
三、史料与方法 |
四、主旨与篇章 |
第一章 中美租借关系确立的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对美国军事援助的争取 |
一、国民政府的对美求援与物资采购活动 |
二、国民政府求援体制的演变 |
第二节 美国租借政策的诞生与影响 |
一、《租借法》及其后续法案的出台 |
二、租借政策的双重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租借援华的实施 |
第一节 美国租借援助机制的发展 |
一、防御援助汇报处时期的租借援助机制 |
二、租借事务管理署成立后的租借援助机制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租借援助接洽模式的形成 |
一、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创建 |
二、宋子文改革国民政府求援体制的尝试 |
三、中国银行与求援新路径的开辟 |
第三节 中国国防供应公司求援工作之进行 |
一、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与援华租借物资的申请 |
二、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与援华租借物资的营运 |
三、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与美国志愿航空队的初期建设 |
第四节 美国的租借援华观念与马格鲁德使团来华 |
一、美国租借援华观念的展露 |
二、马格鲁德使团来华及其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租借援华的实施 |
第一节 美国租借援助机制的转变与中国求援工作的新动向 |
一、美国租借拨款方式的变化 |
二、美国租借物资划拨决策权的变化 |
三、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组织人事的调整 |
四、中国对英美联合参谋长会席位的力争 |
第二节 史迪威与租借物资主导权之争 |
一、塔尔萨事件与史迪威来华 |
二、史迪威主导租借物资局面的出现 |
三、宋子文对史迪威主导租借物资的因应 |
四、史迪威管理租借物资职权的削弱与丧失 |
第三节 中国国防供应公司求援使命的延续与终结 |
一、缅甸陷落之前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主要活动 |
二、缅甸陷落之后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主要活动 |
三、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关闭与租借援助接洽模式的变换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对美国的回惠租借与驻华美军开支问题交涉 |
第一节 中国对美回惠租借的实施 |
一、为驻华美军提供食宿服务 |
二、为驻华美军直接垫付法币 |
第二节 驻华美军开支问题的交涉 |
一、回惠租借协议草案的提出与讨论 |
二、10亿美元借款要求与回惠租借协议的流产 |
三、孔样熙赴美与驻华美军开支问题的解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国际战略通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国际战略通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问题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三、本文研究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
四、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五、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际战略通道概述 |
第一节 国际战略通道辨析 |
一、“通道”的定义及界定 |
二、海洋通道系统是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国际战略通道的分布 |
一、重要的海峡是海上通道系统的咽喉要地 |
二、国际战略通道的分类 |
第二章 大西洋海域重要的战略通道 |
第一节 大西洋战略通道概况 |
一、大西洋是大国争夺霸权的主战场 |
二、大西洋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
第二节 黑海海峡 |
一、黑海海峡的基本概况 |
二、黑海海峡问题的历史脉络 |
三、争夺黑海海峡的战争 |
第三节 直布罗陀海峡 |
一、直布罗陀海峡基本情况 |
二、围绕直布罗陀海峡的事件与战争 |
第四节 英吉利——多佛尔海峡 |
一、英吉利——多佛尔海峡的基本概况 |
二、多次见证牵动世界格局的大战役 |
第五节 波罗的海诸海峡及基尔运河 |
一、波罗的海诸海峡及基尔运河基本概况 |
二、俄国极力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 |
第三章 太平洋海域重要的战略通道 |
第一节 太平洋战略通道概况 |
一、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大洋 |
二、暗流涌动的大洋 |
第二节 马六甲海峡 |
一、马六甲海峡的基本概况 |
二、马六甲海峡风起云涌的历史 |
第三节 麦哲伦海峡 |
一、麦哲伦海峡基本概况 |
二、英、阿在马岛问题上兵戎相见 |
第四节 宗谷海峡、津轻海峡、朝鲜海峡 |
一、宗谷海峡、津轻海峡、朝鲜海峡基本概况 |
二、围绕海峡发生的历史事件 |
第五节 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 |
一、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基本概况 |
二、望加锡海战 |
第六节 巴拿马运河 |
一、巴拿马运河基本概况 |
二、围绕运河展开的斗争 |
第四章 印度洋海域重要的战略通道 |
第一节 印度洋战略通道概况 |
一、石油运输的战略通道 |
二、大国争夺的角力场 |
第二节 霍尔木兹海峡 |
一、霍尔木兹海峡基本概况 |
二、“石油海峡”暗流涌动 |
第三节 曼德海峡 |
一、曼德海峡基本概况 |
二、“世界战略心脏”不太平 |
第四节 苏伊士运河 |
一、苏伊士运河基本概况 |
二、围绕运河的历史争夺 |
第五章 国际战略通道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海上物流的通道经贸交流的关卡 |
一、海洋运输是主要运输方式 |
二、国际战略通道在海洋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 |
第二节 防守的天堑封锁的要地 |
一、鏖战的战壕,天然的屏障 |
二、封锁海峡,万夫莫开 |
第三节 某种程度上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
一、俄罗斯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部争夺出海口的历史 |
二、对战略通道的控制力折射出英国的兴衰 |
三、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台湾休戚相关 |
第四节 维系着民族的尊严与情感 |
一、为争夺战略通道中的岛屿,争执双方互不相让 |
二、巴拿马、埃及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
三、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殖民统治的斗争 |
第五节 各种力量分化组合,战略格局演变动因之一 |
一、黑海海峡在近、现代国际关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
二、战略通道控制权的转换某种程度上决定战争的结局 |
三、二战结束后,美苏为战略通道展开博弈 |
第六节 台海问题牵涉亚太战略格局 |
一、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
二、《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及影响 |
三、台湾问题中的日本阴影 |
第六章 国际战略通道历史地位的变迁 |
第一节 海权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
一、马汉及其海权学说 |
二、马汉海权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三、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制海权 |
第二节 多种运输方式的出现降低了对长途海运的依赖 |
一、各种运输方式的出现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
二、各种运输方式的特征比较 |
三、各种运输方式发展的基本概况 |
第三节 新的航线或通道的开通 |
一、运河的开通使相关战略通道的地位有所降低 |
二、一国拓展新的运输通道,对原有通道的依赖相对下降 |
第四节 国际经贸地理的分布及变迁 |
一、世界经济贸易中心转移的几个阶段 |
二、世界经贸中心的转移牵动着海上通道地位的变化 |
第五节 战略通道军事价值随时代的变化而起伏变迁 |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
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存大大提高 |
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战争的爆发 |
第七章 各国关于战略通道的思想与政策 |
第一节 美国的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 |
一、美国海上战略思想的演变 |
二、美国谋求控制的海上通道及岛屿 |
三、美军为控制战略通道进行的战略部署 |
第二节 日本的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 |
一、日本严重依赖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
二、海军战略围绕着保障海上运输安全展开 |
三、日本海上自卫队实力迅速跃升 |
四、企图借反恐、救援,染指马六甲海峡 |
第三节 俄罗斯的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 |
一、明确威胁的性质及来源 |
二、大力维护海上通道的安全 |
三、注重海上战略核威慑力量 |
四、加强与各国在海洋上的合作 |
第四节 印度的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 |
一、“控制印度洋”是印度孜孜以求的梦想 |
二、利用大国矛盾,拓展自身战略空间 |
三、印度的印度洋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五节 英国的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 |
一、冷战时推行的“核威慑保交战略” |
二、面向 21 世纪的“机动防御”战略 |
第八章 海盗及海上恐怖主义对通道安全的影响 |
第一节 海盗的历史及变迁 |
一、海盗的历史概况 |
二、海盗严重影响海上运输的安全 |
三、东南亚沿海海盗猖獗的深层原因 |
第二节 海上恐怖主义对通道安全构成威胁 |
一、恐怖主义正向海上蔓延 |
二、海上恐怖主义发展的新动向 |
三、海上恐怖主义危及原油运输安全 |
第三节 一些大国在战略通道反恐各有所图 |
一、美国借海上反恐谋求控制马六甲海峡 |
二、日本借打击海盗大肆扩张军力 |
三、印度涉足马六甲海峡欲实现大国梦想 |
第九章 海上战略通道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 搭建海上安全合作的规则 |
一、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
二、重要的海上安全法律文件简介 |
第二节 建立海上安全合作机制 |
一、几种有代表性的区域性集体安全机制 |
二、探索亚太地区的海上安全合作机制 |
第三节 构建海上反恐国际合作的载体 |
一、国际组织积极投入反恐战争中 |
二、大国之间围绕海上反恐的合作与斗争 |
第四节 采取多种方式维护通道安全 |
一、加强海军合作 |
二、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
三、加强海上安全磋商 |
第十章 国际战略通道对中国的影响和作用 |
第一节 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展,亟需保障通道的安全 |
一、中国海外经济利益迅速扩展 |
二、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不断增加 |
三、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加快实施 |
第二节 我国海洋运输不断发展与壮大 |
一、我国海洋运输的历史概述 |
二、我国海洋运输遍及世界各地 |
三、海运航线基本上都要经过重要的战略通道 |
第三节 美国欲出兵马六甲给我国石油安全投下阴影 |
一、石油牵动世界格局 |
二、美国欲控制世界石油供给和运输链 |
三、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遭遇石油瓶颈 |
第四节 我国航海运输安全面临潜在的威胁 |
一、美国谋求控制通道安全政策给我国海运安全带来隐患 |
二、海盗离我们并不遥远 |
第十一章 积极维护中国的国际战略通道安全 |
第一节 重视中国周边地区的战略通道研究 |
一、密切关注与中国利益相关的海峡 |
二、岛链不应成为套在我们身上的锁链 |
第二节 构建我国能源供给的通道 |
一、化解风险,努力实现油气供给多元化 |
二、权衡利弊,逐步改变单纯依赖马六甲海峡的状况 |
三、建立强大的海运船队,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
四、加快港口建设,确保石油供应渠道的通畅 |
五、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短缺 |
六、开源节流,减少石油浪费 |
第三节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海洋新秩序 |
一、旧的海洋秩序是“炮舰政策” |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海洋新秩序的基础 |
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产生的影响 |
四、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的原则及机制 |
第四节 加强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的国际合作 |
一、合作是维护中国海上安全的必由之路 |
二、加强海上安全磋商与对话 |
三、增进海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
第五节 奉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
一、树立和平形象,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
二、扩大经贸往来,促进共同发展 |
三、增强互信互利,赢得更大战略空间 |
第六节 树立海洋意识,实施海洋战略 |
一、海洋意识淡漠使中国的海洋权益备受侵蚀 |
二、海洋意识的丰富内涵 |
三、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海洋意识 |
第七节 建立与海洋强国相适应的现代海军 |
一、高度重视海军在国防中的战略地位 |
二、新时期中国海军的战略任务 |
三、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 |
四、中国海军建设和发展注意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书目 |
二、英文原着、论文 |
三、主要参考论文 |
四、登陆的网址 |
五、其他参考材料 |
六、本人发表的相关的论文 |
(9)乌克兰危机的演变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序言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基本内容和结构 |
四、具体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乌克兰危机的初始阶段:乌克兰政变 |
第一节 乌克兰政变的演变过程 |
第二节 乌克兰政变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乌克兰政变时的大国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乌克兰危机的热点转移阶段:克里米亚事件 |
第一节 克里米亚事件的演变过程 |
第二节 克里米亚事件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克里米亚入俄过程中的俄美博弈 |
第四节 克里米亚事件美俄博弈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乌克兰内战的爆发阶段:乌克兰东南部动乱事件 |
第一节 乌克兰东南部动乱的演变过程 |
第二节 乌克兰东南部动乱及难以平息的原因 |
第三节 乌克兰东南部动乱事件背后的大国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乌克兰内战的相持和调解阶段:步履艰难的和平进程 |
第一节 乌克兰内战相持与调解阶段的演变过程 |
第二节 三次和平计划或和平协议的签署与落实 |
第三节 乌克兰危机相持调解阶段的大国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乌克兰危机所造成的影响 |
第一节 乌克兰危机对乌克兰的影响 |
第二节 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 |
第三节 乌克兰危机对欧盟的影响 |
第四节 乌克兰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俄文参考文献 |
电子资源及主要媒体网站 |
附录一 波罗申科和平计划 |
附录二 普京的和平调解计划 |
附录三 履行明斯克协议的综合性措施 |
附录四 支持乌克兰调解进程的宣言 |
(10)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发展情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目的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 技术路线 |
六、 创新点 |
第一部分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理论基础 |
一、 美国军事转型 |
(一) 军事技术革命 |
(二) 军事事务革命 |
(三) 军事转型 |
(四) 美国军事转型特点分析 |
二、 美国军事后勤转型 |
三、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 |
(一) 卫勤保障基本概念 |
(二) 战时卫勤保障基本概念 |
(三) 转型的概念 |
第二部分 美军卫勤转型环境与动因分析 |
一、 美军卫勤保障转型的背景 |
(一) 美军卫勤保障转型的历史背景 |
(二) 美军卫勤保障转型的现实环境 |
二、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动因分析 |
(一) 战争形态变化对战时卫勤保障提出了转型要求 |
(二) 国家军事战略调整指明卫勤转型方向 |
(三) 军事转型对卫勤转型提出了新要求 |
(四) 科学技术进步为卫勤转型提供了支撑 |
(五) 战争实践对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不断推动 |
第三部分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进程研究 |
一、 萌芽阶段(1992-1996) |
(一) 海湾战争推动新军事革命 |
(二) 逐步启动军事组织体制变革 |
(三) 提出医疗重建计划 |
(四) 联合作战卫勤保障正式形成 |
二、 理论与思想准备阶段(1997-2002) |
(一) “聚焦后勤”指导下的卫勤转型 |
(二) “部队健康保护”改变战时卫勤保障模式 |
(三) 继续推进陆军体制编制改革 |
(四) “部队健康保护”首次写入联合作战卫勤保障条令 |
三、 全面展开阶段(2002 年至今) |
(一) 《聚焦后勤战略计划》和《国防部后勤转型战略》的颁布 |
(二) 军队卫生系统转型 |
(三) “部队健康全面保护”正式实施 |
(四) 持续保障概念的提出 |
(五) 陆军卫勤体制编制全面调整 |
(六) 联合作战卫勤注重能力建设 |
四、 小结与讨论 |
第四部分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组织指挥体制及其调整 |
一、 美军卫勤力量的规模与构成 |
(一) 美军卫勤指挥管理体制 |
(二) 美军卫勤力量规模与构成 |
(三) 美军卫勤力量平战转换 |
二、 国防部卫勤领导体制及其调整 |
(一) 国防部卫勤领导体制及其调整 |
(二) 三军军种部卫勤组织体系 |
(三) 卫勤指挥体制 |
(四) 美军卫勤保障指挥管理体制特点分析 |
三、 美军军事转型中陆军体制编制调整 |
(一) 美国陆军组织构成 |
(二) 陆军体制编制调整趋势 |
(三) 陆军模块化改造对战时卫勤组织指挥体制影响 |
四、 区域卫勤保障组织指挥体制及其调整 |
(一) 战区级卫勤保障组织指挥体制调整 |
(二) 军师级卫勤保障组织指挥体制及调整 |
五、 建制卫勤保障组织指挥体制及其调整 |
(一) 美陆军旅战斗队体制编制改革特点 |
(二) 美国陆军旅战斗队卫生编制分析 |
(三) 卫生排与卫生连人员装备组成 |
(四) 美国陆军旅战斗队卫勤保障的组织实施 |
(五) 美陆军旅战斗队卫勤保障组织实施特点分析 |
六、 战时卫勤保障模块分队编制 |
(一) 医疗救治模块分队 |
(二) 卫生防疫模块分队 |
(三) 战斗应激控制模块分队 |
(四) 牙科模块分队 |
(五) 卫生物资模块分队 |
(六) 兽医模块分队 |
(七) 战时卫勤保障模块分队建设综合分析 |
第五部分 美军联合作战卫勤主要工作与经验 |
一、 美军联合作战卫勤保障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
(一) 联合作战卫勤保障的目标 |
(二) 美军联合作战卫勤保障原则 |
(三) 联合作战卫勤保障能力 |
二、 战时伤病救治 |
(一) 战场医疗救治阶梯重构 |
三、 伤病员医疗后送 |
(一) 建立了完善的分级伤病员后送体系 |
(二) 伤病员医疗后送行动与流程 |
(三) 伤病员分类程序 |
(四) 伤病员医疗后送计划的制定 |
(五) 美军联合作战伤病员医疗后送综合分析 |
四、 联合作战卫生物资保障 |
(一) 卫生物资保障职能与原则 |
(二) 卫生物资保障的组织结构 |
(三) 战时卫生物资保障的组织与实施 |
(四) 血液保障体制 |
五、 战时牙科勤务 |
(一) 战场牙科保障类型与组织体系 |
(二) 战场牙科救治分类 |
(三) 战时口腔保健 |
六 联合作战心理卫生保障 |
(一) 战时心理卫生保障组织体系 |
(二) 战时心理卫生工作实施 |
七、 联合作战卫生防疫 |
(一) 卫生防疫组织指挥体系 |
(二) 卫生防疫工作实施 |
(三) 美军卫生防疫保障特点 |
八、 联合作战兽医勤务 |
(一) 兽医保障组织指挥体系 |
(二) 兽医勤务的组织实施 |
第六部分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综合分析 |
一、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实质 |
(一) 保障理念的改革 |
(二) 保障模式的改革 |
二、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的途径 |
(一) 成立强有力转型领导机构 |
(二) 转型文件为转型提供方向指引 |
(三) 全面转型与逐步推进相结合 |
(四) 理论创新与试验评估相促进 |
(五) 技术引领转型发展 |
三.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趋势 |
(一) 卫勤功能由伤病救治拓展到健康保护 |
(二) 卫勤保障范围向全方位保护、全寿命健康拓展 |
(三) 卫勤指挥体制向作战指挥型转变 |
(四) 卫勤保障体制由建制主导型向支援主导型转变 |
(五) 卫勤保障方式向网络支援保障转变 |
第七部分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借鉴研究 |
一、 我军战时卫勤保障问题分析 |
(一) 卫勤组织指挥体制不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 |
(二) 卫勤保障体制与信息化战争要求不相符 |
(三) 卫勤保障信息化程度有待加强 |
(四) 卫勤力量组成严重不均衡 |
二、 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对我军的启示 |
(一) 正确认识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 |
(二) 借鉴美军经验,结合我军实际实施战时卫勤转型 |
(三) 把握规律,认真谋划我军战时卫勤转型工作 |
研究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研究综述 |
发表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美空军提出挽救国防工业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抵消战略”研究[D]. 李路.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2]迪芬贝克政府时期加美安全关系的研究[D]. 张华. 首都师范大学, 2013(12)
- [3]绵阳三线建设研究[D]. 涂枫卿.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4]从道义援助到军事联盟:美国援华关系探析[D]. 房源晟. 苏州大学, 2018(01)
- [5]朝鲜战争若干问题再研究 ——以美国档案文献资料为基础[D]. 孟涛. 郑州大学, 2014(12)
- [6]昆明广播电台的抗战宣传研究[D]. 袁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研究(1941-1945年) ——以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为中心[D]. 曹嘉涵. 复旦大学, 2011(12)
- [8]国际战略通道研究[D]. 李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6)
- [9]乌克兰危机的演变及其影响[D]. 陈欢云.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10]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发展情报研究[D]. 付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