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id-low temperature metallogenic province of South China: A continental-scale mineralization and temperature zoning(论文文献综述)
吴迪[1](2021)在《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连山关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铀成矿省辽东铀成矿带,是研究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重要窗口。已知铀矿床均分布在连山关花岗岩体与辽河群接触带附近,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前人对连山关地区铀矿成因分歧较大,对剪切带控矿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对矿床中的基性岩与铀矿的关系研究处于空白。鉴于此前的成果,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连山关地区典型铀矿、基性岩和周缘韧性剪切带。采用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方法,探讨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单元对铀矿的控制作用,丰富造山带铀成矿基础理论,完善研究区铀成矿模式,对铀矿找矿工作提出新的思路。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连山关岩体遭受三期构造变形改造。第一期变形表现为连山关岩体隆升,上覆辽河群发生顺层滑脱;第二期变形为南北向挤压导致沿岩体南缘和辽河群接触带发生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形成北西向韧性剪切带;第三期为北西向挤压变形,形成北东、北东东向脆性断裂构造。岩体南缘的右行韧性剪切带为压扁应变类型,属于一般压缩-平面应变范围,Flinn指数K值介于0.19~0.69,属于S/SL类型构造岩。研究区内铀矿体均为隐伏盲矿体,主要赋存于沿着连山关岩体和辽河群接触带右行剪切作用形成的背斜褶皱核部,和北东东向断裂关系密切。2.连山关岩体为混合花岗杂岩体,组成杂岩体主体为红色钾质混合花岗岩,其间有少量残留体,为早期钠质花岗片麻岩,且鞍山群残留体在其中大量分布,岩体边部分布有灰白色重熔混合岩。通过锆石U-Pb年龄频谱图,表明峰值年龄主要为1760~1940Ma、~2275Ma、2500Ma。其中,~2500Ma的年龄代表了连山关岩体的主体形成时代,标志着大陆克拉通化及其地壳分异的重要事件;~2275Ma的峰值年龄代表了连山关地区一期基底岩石重熔事件;1780~1990Ma的峰期年龄代表了吕梁运动作用下,基底岩石再次发生强烈的重熔,该期事件可能有利于铀的活化、运移,这与连山关铀矿形成年龄相吻合。3.研究区发育强烈的围岩蚀变作用,有明显的热液活动现象。最常见的围岩蚀变包括水云母化、绿泥石化、赤铁矿化,其他蚀变包括黄铁矿化、钠黝帘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等。水云母主要由斜长石蚀变而成,绿泥石主要由黑云母蚀变而成。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作用是绿泥石化和赤铁矿化,绿泥石蚀变后叠加棕褐色赤铁矿化与铀矿化的关系最为显着。4.研究区铀矿赋矿围岩经重熔形成的混合岩有四种类型,主要特点是石英含量高,绿泥石含量变化大,石英与绿泥石的含量往往呈负相关;具有富Si、略富Al、富Na、富K和低Mg、低Ca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具有富集Be、Mo、Pb、Y、Ba、La、Cu,亏损Co、Ni、Zn、Cr、Ti、V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和重稀土相对亏损等特征,具有较显着的Eu负异常;与U关系密切的共生元素有Pb、Mo、V、Be。5.钻孔深部基性岩以变辉绿岩和辉绿玢岩为主,具有钾、钠含量相当,过铝质等特征,属于碱性–过碱性系列岩石;总稀土元素含量偏高,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作用不明显,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有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微弱负Ce异常;微量元素Ba、La、Zr、Hf相对富集,而U、K、P、Ti相对亏损。研究区基性岩,依据地球化学特征,应属于板内碱性玄武岩,源区为过渡型地幔,形成于大陆碰撞后伸展裂解的构造环境,并在上侵过程中存在地壳混染作用。连山关岩体南缘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及相伴生的张性破裂为基性岩的就位提供空间,基性岩同时也为铀成矿提供热源、矿化剂及部分成矿流体。6.综合分析认为,一级控矿构造为连山关岩体南缘走向北西的右行韧性剪切带,剪切带作为区内铀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其边部的晚期NEE向断裂则是铀矿储存空间;太古宙古风化壳可能作为铀源;铀的运移、富集成矿受控于大型韧性剪切活动(提供热液运移通道)和基性岩侵入作用(提供热源和还原剂)等综合因素。结合铀成矿模型,指示连山关岩体南部辽河群覆盖区岩体隆起处与北东东向断裂交汇部位可作为下一步重点找矿靶区。
于会冬[2](2021)在《云南者桑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标型特征及金矿成因、构造背景》文中研究说明云南富宁者桑金矿床是一个处于滇黔桂“金三角”构造地带中的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和毒砂为矿床的最佳标型矿物和重要载体矿物,不同类型黄铁矿的含金性与其化学成分等标型特征之间存在一定规律性。可以将本区矿石分为辉绿岩型、泥质板岩或粉砂岩型、泥灰岩型。三种矿石中黄铁矿晶形主要有五角十二面体和立方体,含金性由优到差依次为细粒破碎黄铁矿、细粒自形黄铁矿、粗粒破碎黄铁矿、粗粒自形黄铁矿和胶状黄铁矿。而毒砂的形态主要有针柱状、柱状、菱形,细粒毒砂的含金性优于粗粒毒砂。黄铁矿的元素特征表现为亏Fe亏S,毒砂则表现为亏As富S。另外黄铁矿的w(Co)/w(Ni)介于1.731~3.215之间,平均2.646(热液成因w(Co)/w(Ni)介于1~5之间),黄铁矿和毒砂晶形及主微量元素特征,指示者桑金矿床中-低温热液成因。通过收集前人关于三大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区含砷黄铁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As、Au数据可知,Au主要以固溶体(Au+)赋存于黄铁矿结构中,仅有少量Au以纳米级颗粒金(Au0)参与黄铁矿结构,对本矿区不同矿石类型的砷黄铁矿和毒砂进行电子探针数据分析,As和Au的正相关关系及Au/As(mol%)比值低于Au在砷黄铁矿中的溶解度极限,根据前人研究表明该金很可能以Au+的形式存在于Au的络合物中。在热液成矿期,流体中富As,As进入黄铁矿和毒砂中,这便导致了As对S不均衡的置换,使黄铁矿及毒砂表面产生额外空穴和/或缺陷,砷黄铁矿和毒砂通过表面空穴和/或缺陷及As的活性在相对于Au0的不饱和成矿热液中浓缩Au,形成者桑卡林型金矿床。在矿床成因基础上,结合前人有关地质资料,了解滇黔桂地区乃至华南克拉通多金属多期矿化历史,得出成矿域卡林型金矿成矿的主体年代为印支期成矿(230-200 Ma)。燕山期(180-150 Ma和130 Ma)可能存在矿化,但其成矿作用相对较轻,主要是对印支晚期成矿的提取和改造叠加。此外,根据华南克拉通新元古代构造热事件,建立成矿区成矿模型,得出者桑卡林型金矿床是在华南克拉通和印支地块俯冲后的伸展构造环境中形成的。
陈永清,莫宣学[3](2021)在《超大型矿床成矿背景-过程-勘查三位一体的找矿理念》文中提出超大型矿床是某一(或某些)矿种资源的巨大储库。据统计,全球矿产资源70%~85%的勘探储量集中分布于占全球矿床数10%的超大型矿床。由此可见发现超大型矿床对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超大型矿床成矿背景是其形成的基础,成矿过程是其成矿的关键,勘查评价是其发现的根本途径。文章试图从成矿背景、成矿过程与勘查评价相互关联的角度探索超大型矿床"三位一体"的找矿理念。对于隐伏的和新类型超大型矿床,集"成矿背景、过程与勘查评价"于一体的找矿理念是矿产勘查成功的关键。我们根据地球成矿动力学理论,将地壳结构复杂的地质异常区域(如板块边界)定义为找矿可行地段;在找矿可行地段内,根据成矿系统理论,将成矿关键要素(源、运、储、盖)发育的地段定义为找矿有利地段;在找矿有利地段内,根据成矿系列理论,将可能出现矿床共生组合的地段定义为找矿远景地段。根据自组织成矿系统理论,一个矿集区内,矿床规模-频率幂律分布,奠定了多尺度聚焦找矿的理论基础。地质矿化单一信息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奠定应用综合致矿信息找矿的理论基础。基于成矿系统和综合致矿信息数字找矿模型的矿产勘查是从成矿的因果关系(本质)和矿床与诸控矿因素的相关关系(现象)两个方面确定可能矿化地段的最有效方法。超大型矿床找寻上升至综合地学学科水平,应视为一种科学的探索,这种探索综合来自地学各相关领域致矿信息,然后将从这些信息中获取的关键成矿过程和参数转换为找矿的空间数据信息,根据选靶模型识别并确认这些空间数据信息的存在,最后在全球、成矿省和矿化集中区尺度上圈定能够定量排序的超大型矿床的找矿远景区(靶区)。集"成矿背景、过程与勘查评价"于一体的找矿理念应为未来的超大型矿床勘查奠定理论和方法学基础,为应用直接探测技术和方法探测矿床提供合理的工程勘查方案。
陈旭[4](2020)在《诸广中段三九矿田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诸广山复式岩体位于华南铀成矿省的桃山-诸广铀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矿集区之一。三九地区位于诸广中段,处于鹿井、城口铀矿田之间,该地区近十年来的找矿工作取得不少突破,其铀资源量已提升至矿田级别。前人已在三九矿田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丰硕工作成果。然而,相比诸广岩体南部,三九矿田的富铀老地层、产铀花岗岩体、铀矿物和主要共伴生矿物、常见矿化指示标志、矿床形成时代、成矿流体性质等重要矿床学内容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对区内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深入认识。本文以湘东南诸广中段三九铀矿田部分铀矿床(点)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工作及研究基础上,对区内铀矿床(点)铀矿化特征进行了总结。采用SEM、EMPA、LA-ICP-MS、Helix SFT等多种高精度观察和/或分析技术,开展了多种岩矿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学、原位微区定年、流体包裹体显微观测等研究。对铀源地层和花岗岩体、主要铀矿物和共伴生矿物、成矿年龄、成矿流体等内容开展了研究和探讨,涉及岩石矿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成矿期次、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并尝试完善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模式,探讨了研究区铀资源勘查的发展方向。本文取得的主要新认识如下:(1)三九铀矿田区域上具有优越的构造-岩浆-热液活动等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区内具有良好的铀多金属矿成矿和找矿潜力。区内热液铀矿床在横向上主要定位于NE向、(近)SN向、NW向等次级断裂等构造,纵向控矿标高大致定位于-330~1 160m,区内成矿深度和剥蚀深度相对较浅,深部仍有较大找矿潜力。铀矿体常以脉状、网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石主要为硅质脉型、蚀变碎裂岩型、构造角砾岩型三类,矿石矿物以沥青铀矿为主,地表及浅部广泛发育多种次生铀矿物。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岩体与岩体接触面、岩体内部导控矿构造等各种地质体界面,热液蚀变叠加区、物化探异常叠合区等是重要成矿和找矿部位;(2)区内花岗岩型铀矿床的矿源主要为富铀的震旦-寒武系地层和燕山早期花岗岩体。区内成矿流体为多期次壳幔流体混合成因,经历了长期的深部热循环、壳源流体再混合,整体具有低盐度、低幔源组分特征。成矿流体主要在180~220℃的温度区间、0.86~0.94g/cm3的密度区间、16~20MPa的压力区间等条件下成矿。至成矿期后期,成矿流体的幔源组分逐渐降低,转化为壳源流体占主导地位的混合流体。成矿流体还原性整体较为稳定,有利于矿质的长期迁移、卸载、富集和矿体的稳定保存;(3)三江口岩体等主要产铀花岗岩体属高分异S型花岗岩,与华南众多产铀岩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物化特征,如矿物学特征、岩浆结晶温度、氧逸度等。华南花岗质岩体的产铀性与其侵位深度、剥蚀深度、成矿温度无关,而主要决定于岩体成岩特征;(4)区内与铀矿化关系密切或能有效指示铀矿化的常见矿物包括:高REE含量的暗红色或杂色微晶质石英、较高Fe含量的蠕绿泥石、较高REE含量且较亏S的胶状黄铁矿、高Fe3+/Fe2+比值且较富LREE的赤铁矿、胶状他形和/或细粒自形黄铁矿与他形赤铁矿的矿物组合、LREE含量偏低的紫黑色萤石等;(5)区内主要矿石矿物为鲕粒状、不规则细脉状产出的沥青铀矿。EMPA与LA-ICP-MS原位微区定年显示,区内矿床可能始于~140Ma形成,并存在15~25Ma、35~45Ma、55~65Ma、95~105Ma等4个主要成矿期次,其中55~65Ma、95~105Ma的成矿期对应了华南中新生代伸展构造背景下的成矿高峰期,35~45Ma、15~25Ma的成矿期对应了后期的改造成矿;(6)岩石矿物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区内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过程复杂。以三九铀矿田为例,本文认为华南花岗岩型铀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成矿改造特征。
邓军,王庆飞,陈福川,李龚健,杨立强,王长明,张静,孙祥,舒启海,和文言,高雪,高亮,刘学飞,郑远川,邱昆峰,薛胜超,徐佳豪[5](2020)在《再论三江特提斯复合成矿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合造山与复合成矿是中国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的典型特色,其复杂的成矿物质来源、多变的构造驱动机制、丰富的成矿作用类型以及多期的活化改造过程一直是区域成矿理论研究的热点。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是中国复合造山的典型缩影,其经历了古生代与中生代原-古-中-新特提斯增生造山和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演化过程,具有复杂的复合造山演化时空格架。为系统阐释复合造山背景下的复合成矿作用,更科学地指导区域找矿勘查工作,本文在详细解析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的基础上,依据成矿系统理论划分出与增生造山相关的原特提斯、古特提斯、中特提斯、新特提斯和与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的挤压褶皱、拆沉伸展、挤压走滑、伸展旋扭等成矿系统;发现复合成矿作用显着,并识别出四类5个主要复合成矿系统,包括昌宁—孟连带增生-碰撞造山海底喷流(VMS)型Pb-Zn-Cu+岩浆热液型Mo-Cu、义敦岛弧和腾冲—保山地块增生+碰撞造山岩浆热液型Cu-Mo-Sn-W、兰坪盆地碰撞造山盆地卤水(MVT)型Pb-Zn+岩浆热液型Cu-Pb-ZnAg和扬子西缘碰撞造山富碱斑岩Au-Cu-Mo+造山型Au;详细解剖各复合成矿系统组成要素和形成机理,据此凝练出复合成矿系统理论,即指复合造山构造转换时空域中不同时期多种成矿作用或者同一时期不同成矿作用复合形成的地质系统;提出构造转换复合于早期岛弧带或者裂谷带是形成复合成矿系统的主要机制。
王登红,陈毓川,徐志刚,黄凡,王岩,裴荣富[6](2020)在《矿床成矿系列组——六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文中认为矿床的成矿系列(简称成矿系列)是矿床学领域的一个理论性概念,由五级序次组成。矿床成矿系列组属第一序次,是指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在一定的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矿床成矿系列。理想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矿床成矿系列组(G),可包括与岩浆作用有关的(I)、与沉积作用有关的(S)、与变质作用有关的(M)、与区域性构造事件-流体作用有关的(F)及与表生作用有关的(H)5类矿床成矿系列。从地球构造演化角度来看,矿床成矿系列组的形成与大陆成矿体系形成的阶段性与旋回性存在内在成因联系,是地壳构造演化的不同阶段的客观记录和必然产物,可与地壳尺度构造运动相对应。深入研究矿床成矿系列组,对于探索地球演化规律,深化理解不同尺度、不同时期成矿构造环境及其成矿过程,揭示地壳运动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用成矿系列组内矿床成矿系列"全位成矿、缺位找矿"的理念和"成矿序列"(有序性)的原则,不仅可以解释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还可以有效指导区域成矿预测。因涉及面广,矿床成矿系列组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7](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张世新[8](2019)在《西成矿田隐伏铅锌矿床找矿模型及成矿预测研究》文中指出西成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等有色金属矿集区,位于秦岭泥盆系铅锌成矿带的西部,往西可延伸到宕昌代家庄一带,向东过两当与凤太铅锌矿田相接,其北以黄褚关断裂为界,南以人土山-江洛断裂为界,夹持在商丹缝合带、勉略缝合带之间。论文在典型矿床解剖的基础上,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成矿建造与构造-热液叠加改造与铅锌成矿关系为切入点,以矿床定位规律和找矿模型总结为目的,以铅锌成矿预测为目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研究了西成矿田与铅锌成矿有关的泥盆系沉积盆地构造动力学背景、盆-山演化过程中沉积建造、改造及岩浆活动对铅锌成矿的控制,总结了铅锌区域及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构建了区域成矿模型及以矿体定位规律为基础的矿区综合找矿模型,并结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开展了深部隐伏铅锌矿床的成矿预测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在系统研究区内铅锌矿床基础上,系统解剖郭家沟、洛坝、水贯子3个典型铅锌矿床,总结了区内铅锌矿成矿特征。区内铅锌矿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鞍状等主要产于泥盆系安家岔组、西汉水组地层中,少数产在泥盆系吴家山群、洞山组中。以厂坝-李家沟矿床为代表,矿体主要产在以泥质岩、细粒碎屑岩为主夹薄层碳酸盐岩建造的碎屑岩建造中,保存典型的沉积组构,代表同生喷流沉积矿床(SEDEX),主要分布在厂坝-向阳山一带的矿田北带。以毕家山、洛坝、郭家沟等为代表,矿体主要产在灰岩与千枚岩岩相界面的热水硅质岩中以及界面附近的千枚岩中灰岩透镜体及厚层灰岩一侧,显示明显后生成矿特征。矿床总体受泥盆系层位控制,但不同程度受到了变质、变形和后期热液叠加成矿改造,属于层控铅锌矿床。2、通过对赋矿硅质岩地球化学示踪,识别出了硅质岩为泥盆系地层中同生沉积的热水沉积岩,指示了同生沉积成岩期存在热液喷流沉积活动。基于矿石中代表后生热液活动脉状矿物的流体包裹体冷热台观察及均一温度、冰点及盐度计算,成矿流体总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中等压力、酸性、弱氧化性的Ca2+(Mg2+、Na+)-SO42-(Cl-)流体体系。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研究指示后期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以前者为主。矿石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元素主要来自下伏基底碧口群、李子园群及赋矿围岩泥盆系。硫同位素具有明显富重硫特征,矿石硫主要来源自地层中的海相硫酸盐,通过TSR反应形成还原硫,并与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硫化物而沉淀。矿石热液碳酸盐矿物的C、O同位素组成,指示热液碳酸盐为地层灰岩溶溶解、沉淀形成,具有原地或近原地“就地取材”特点,这种化学反应过程不仅有利于成矿热液的运移,也有效改变着流体性质,对后期成矿意义重大。矿石碳酸盐矿物Sr同位素比值明显高于同时代印支期花岗岩初始Sr同位素比值,而与地层灰岩Sr比值范围重叠,同样指示热液溶解、就地取材的特征。综合以上研究,将西成铅锌矿床归为热水喷流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3、对西成矿田及外围开展了碎屑锆石U-Pb定年,泥盆纪不同地层中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系均发育450Ma左右的年龄峰,而南秦岭志留系缺少此年龄峰值,指示南秦岭在志留纪到泥盆纪之间,碎屑物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志留系碎屑物源缺少早古生代岩浆锆石组分,指示此时北秦岭尚未作为碎屑物源的供给者,而到泥盆纪时大量北秦岭早古生代岩浆锆石出现在泥盆系中,指示此时分隔南、北秦岭之间的商丹洋已经闭合,北秦岭地体已经成为泥盆系碎屑源区。因此推断商丹洋盆闭合应在白龙江群沉积之后,泥盆系沉积之前或同时,不晚于泥盆纪。基于对碎屑锆石U-Pb定年及碎屑源区示踪,结合前人对本区沉积构造古地理研究成果,推断赋矿地层泥盆系西汉水群沉积之时,盆地应属于碰撞后同造山阶段的前陆盆地,而非伸展性质的裂陷盆地。如若前人提出泥盆纪为伸展盆地构造背景,则因深水盆地(舒家坝群为代表)阻隔,北秦岭碎屑物质不可能越过深水盆地到达南侧的浅水区域(西汉水群为代表),所以将西汉水群视为泥盆系前陆盆地前缘部分的沉积较为合理。与盆地有关的喷流沉积成矿系统可能并不像前人认为的是断陷盆地同生断裂控制流体对流成矿系统,而可能是受同造山挤压构造体制控制前陆盆地流体成矿系统。据此,我们推断吴家山隆起一带是早期同生盆地流体成矿的有利地区。4、基于矿区矿床定位规律及典型矿床解剖和成矿控制因素分析,认为泥盆纪沉积盆地从志留纪被动陆缘伸展盆地,转化为挤压构造背景下的前陆盆地,它控制了区内早期喷流沉积的层状铅锌矿体的产出,矿体直接产于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界面以及局部伸展地段,在印支期造山过程中,原有矿体受到变质变形和岩浆活动不同程度改造影响,在褶皱转折端、层间虚脱部分和岩体附近进一步叠加成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层位(热水硅质岩)+界面+圈闭构造”的矿区尺度的找矿模型。5、基于GIS技术,利用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有利的找矿地质信息,建立了以综合找矿标志为证据层的证据权模型,并通过对研究区已知铅锌矿床符合度验算(大于90%)和成矿信息预测,在区内圈出一级找矿远景区5个,二级找矿远景区6个,三级找矿远景区5个;6、在郭家沟矿区开展了矿体定位预测和钻探工程验证,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基于对矿区“界面控矿”和“褶皱转折端”的矿体定位规律的总结,利用EH4电磁测深技术圈定了矿区内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的岩性界面形态,在南北两边各识别出一个近东西走向的背斜,并在褶皱转折端部位布置钻孔进行了钻探验证,在垂深350米以下发现了郭家沟隐伏铅锌矿体,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目前,该矿床以控制Pb+Zn金属量超过300万吨,银金属量超过1000吨;
李伟[9](2019)在《湘中地区古台山和玉横塘Au-Sb矿床成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湘中地区是我国华南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育大量Au–Sb矿床,同时出露大面积三叠纪花岗岩。虽然前人对湘中地区Au–Sb矿床已开展大量研究,但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焦点主要集中于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本次研究选取白马山复式花岗质岩体周缘的古台山Au–Sb矿床和玉横塘Au矿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矿物学、成矿年代学、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等系统研究,探讨矿床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建立其矿床成因模型,深化矿集区Au–Sb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认识。古台山矿床成矿阶段划分为:成矿前层状沉积黄铁矿-石英阶段(第I阶段);成矿早期无明金矿化的热液石英-毒砂-黄铁矿-铁白云石阶段(第II阶段);主成矿期石英-毒砂-黄铁矿-辉锑矿-硫盐矿物-铁白云石-自然金阶段(第III阶段),该阶段以发育含大量明金的高品位矿体为特征,辉锑矿分布在浅部;成矿后石英阶段(第IV阶段),此阶段无金矿化。玉横塘矿床成矿阶段分为:I)成矿前层状沉积黄铁矿阶段;II)成矿期石英-毒砂-黄铁矿-铁白云石-自然金阶段;III)成矿后石英-黄铁矿-铁白云石阶段。第II阶段包括含可见金石英脉和不含可见金的浸染状毒砂-黄铁矿两种类型矿石。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显示,古台山和玉横塘矿床分别发育10和4种、5和3种不同结构的黄铁矿和毒砂。其中与自然金共生的热液成因黄铁矿和毒砂均有最高的不可见Au含量,且毒砂相对黄铁矿优先富集Au和Sb、黄铁矿相对毒砂优先富集Co和Ni。LA–ICP–MS元素mapping结果显示两个矿床中的热液成因黄铁矿单颗粒尺度呈现Au–As解耦变化,不同于以往提出的Au–As耦合关系,可能与黄铁矿中Au的赋存形式、Au和As是否平衡吸收、其他元素可促进Au吸收(如Cu)及长期流体活动有关。古台山矿床中受到后期流体强烈交代的毒砂Au–Sb元素呈现解耦,相对均一毒砂Au–Sb元素呈耦合关系,反映出元素Sb置换As将有利于Au进入毒砂晶体,且Sb元素易发生活化迁移。毒砂中的Sb元素行为,及矿床从中深部含Sb硫盐矿物到浅部辉锑矿的矿物组成变化,记录了古台山矿床“上Sb下Au”的连续矿化过程。古台山矿床中识别出9种含Sb硫盐矿物(如车轮矿、脆硫锑铅矿)和5种含Bi矿物(如针辉铋铅矿)。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含Sb硫盐矿物具有低Au(往往<1 ppm)高Ag(如黝铜矿平均含量为2,666 ppm)的特点。可见金具有4种不同结构和成因类型:成矿流体中直接沉淀的大颗粒自然金、自然金与流体相互作用的显微多孔自然金、硫化物中不可见金活化迁移形成的微小颗粒自然金和从富Sb流体中沉淀的与辉锑矿共生的自然金。可见金的成色高于900。本次研究提出成矿流体具有高的Au/Ag比值、含Sb的硫盐矿物对Ag的优先富集、可见金中Ag的活化迁移和矿流体温度相对恒定,是形成此类型矿床高成色自然金的重要机制。不同类型可见金的高效富集,及伴随的强烈的围岩硫化作用是形成古台山高品位矿体的有利因素。玉横塘矿床石英脉型矿石中黄铁矿和毒砂的不可见金平均含量分别为0.7 ppm和10 ppm,低于浸染状矿石中的对应不可见金含量(21 ppm和72 ppm)。上述差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可见金的沉淀导致成矿流体中Au含量降低;2)黄铁矿和毒砂普遍发育孔洞及溶解-再沉淀结构,上述结构导致了硫化物中的不可见金发生了活化迁移。石英脉型矿石中黄铁矿和毒砂的δ34S值变化很大,分别为-2.714.7‰和-10.312.1‰;与之相反,浸染状矿石中黄铁矿和毒砂的δ34S值变化较小,分别为05.3‰和0.42.1‰。玉横塘矿床不同类型矿石中硫化物的结构、成分及硫同位素组成差异,反映出流体氧逸度、水岩反应强度对成矿过程的控制。古台山矿床不同阶段石英中的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水溶液两相和含CO2三相包裹体,第III阶段含CO2三相包裹体的相对含量最高,且流体发生了不混溶作用。第III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8328°C,盐度为2.714.0 wt%NaClequiv。激光拉曼分析结果显示包裹体气液相主要为H2O、CO2、CH4和N2。第III阶段石英的δ18OH2O值为6.98.1‰,δDV-SMOW值为-78-49‰,主要分布于岩浆水范围。毒砂3He/4He(R/Ra)值为0.010.04,40Ar/36Ar值为4321,501,表明成矿流体为壳源流体。古台山和玉横塘矿床围岩板溪群板岩中的沉积成因黄铁矿δ34S值为7.025.8‰,明显不同于热液成因毒砂和黄铁矿(主要分布在0±5%之间)。以上分析结果均暗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为岩浆热液来源。古台山矿床主成矿阶段含金石英脉中白云母40Ar/39Ar年龄为224±5 Ma,与白马山岩体成岩时代(223204 Ma)相一致。本次研究提出古台山和玉横塘矿床的形成与三叠纪岩浆活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广义上的与侵入岩相关的矿床,二者矿化类型差异与其成矿深度有关。三叠纪是湘中地区重要的Au–Sb成矿期,岩体周缘具有寻找此类型Au–Sb矿床的潜力,今后找矿勘探工作中应加强关注。
王飞飞[10](2018)在《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气煤铀是现今人类最重要的四种能源矿产,是现今社会经济运行和国家安全的基本能源保障。研究和勘探成果显示这四种能源矿产往往同盆共存,若能对这种共存规律加以研究则可以指导由此及彼式兼探找矿,提高单一矿床价值和提高找矿效率,现实意义重大。研究表明多种能源同盆共存的本质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其中涉及多个学科门类,因而对能源同盆共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逐渐成为地学领域的一个前沿交叉课题和研究热点。鄂尔多斯盆地几乎是我国四种能源矿产的储量均排前茅甚或首位的盆地,同时也是最典型的多种能源共存盆地之一。为何鄂尔多斯盆地中四种矿产均如此丰富?是否与四种矿产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还是因为几种矿藏共存俱富所致?对此问题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全球特征和典型盆地实例两方面来进行研究,以分别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来系统探讨和深化对此问题的认识。本文以多种能源同盆共存和盆地成矿系统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对油气煤铀同盆共存这一重要现象进行了全球范围的系统调研,进而总结出了多种能源同盆共存在世界范围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遴选出我国北方最典型的多种能源共存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作为研究实例,解剖了盆地北部和西部油气煤铀的共存情况,详细分析了油气逸散特征及其铀成矿效应,并对两个地区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深化对多能源盆地中有机对无机的作用机制的认识,从根本上回答“怎样共存”和“为什么共存”两个基本科学问题。通过对全球和各国砂岩型铀矿的产储量、分布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本文发现砂岩型铀矿是现今资源量和产量最大的类型,而沉积盆地则是铀资源的主要赋存地质单元。本文系统梳理了全球各地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和基本特征,系统编制了全球各国(或各大洲)砂岩型铀矿的平面分布及容矿层位分布系列图件,并将砂岩型铀矿的全球分布情况总结为五大特征和规律:(1)分布广泛但不均衡,跨欧亚存在东西向巨型铀矿带;(2)矿床数量多,单个矿床规模因地而异,(超)大型矿床多;(3)空间分布与气候环境耦合明显,400mm降水线对全球砂岩型铀矿的分布具有显着地宏观限制作用;(4)已发现铀矿容矿层时代跨度大,但以中生界为主;主成矿年龄新、定位时间晚、动态成矿明显;埋深相对较浅,但深部探矿不宜忽视;(5)主要赋存于含油气或聚煤盆地中,多与油气煤同盆共存。通过系统调研,本文归纳总结了全球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的盆地清单和能源矿产赋存情况一览表。研究发现,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和分区性。全球范围内油气煤铀同盆共存情况在中-东亚成矿域和美国西部分布尤为集中。我国北方诸多盆地即处于中-东亚成矿域内,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尤为典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和地球化学等多种手段,本文确认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北部存在油气逸散活动。对西缘宁东地区铀矿钻井容矿层中出现的油浸现象的油源对比结果表明,逸散的油气来自上三叠统长7段烃源岩。对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的研究则表明西缘逸散的烃类物质主要为石油和伴生气,还混有部分古生界天然气。本文首次在盆地西缘石沟驿等地区发现并研究证实了,油气逸散作用造成的砂岩不同程度褪色化(漂白)现象。在宁东地区铀矿化段砂岩中发现了白云石矿物的普遍存在,以往在砂岩型铀矿研究中对白云石的出现报道较少,偶有报道的也尚未针对性研究。运用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本文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云石是热液改造白云石化作用的成因,深部逸散的富烃热流体为白云石的形成提供所需的热环境,并促使地层中蒙脱石等矿物释放Mg2+。逸散的富烃热流体在容矿层中同时也形成了部分闪锌矿、重晶石等其他热液矿物。本文还系统分析研究了西缘和北部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结果显示二者均具有还原性和热液属性,但烃类物质西缘以石油的逸散为主,北部为天然气逸散。通过深部铀异常、石油、油田水、气田水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西缘和北部存在深部铀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除来自蚀源区的铀源外,西缘和北部的深部逸散流体在成矿晚期均可能为浅部提供部分补充铀源。发现了富烃流体中U和Ti之间存在高度线性关系,本文提出一种新观点,认为这些流体中铀和钛可能是以铀钛粒子团的形式存在和迁移的,较好解释了铀在地下烃类流体中赋存和作为潜在深部铀源的迁移形式。本文还运用电子探针EPMA化学U-Th-Pb定年的方法对宁东铀矿区的钛铀矿进行了原位微区定年,主成矿年龄定为6.5 Ma。结合前人定年结果,宁东地区的年龄可划分为59.252 Ma、21.9 Ma和10.73.9(6.5)Ma三期,分别对应古新世、中新世早期和中新世晚期-上新世。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手段在杭锦旗铀矿容矿砂岩中检测出较多地质环境罕见的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主要为十六烷酸甲酯,进一步提供了天然气参与了杭锦旗铀矿形成的标志物和直接证据。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建立了西缘宁东地区和北部杭锦旗地区的铀成矿模式,强调了深部油气逸散在铀成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电子探针等手段本文研究了西缘和北部的铀矿物类型,发现西缘以钛铀矿为主,其次为沥青铀矿(部分钻孔可能以此为主),铀石明显较少;北部则以铀石为主,占比可达80%以上。综合对盆地西缘和北部富烃流体的逸散特征及其铀矿化效应、代表性铀矿物的成因对比研究表明,除构造背景和演化因素外,地球化学环境是影响两地矿床地质特征的另一重要因素。西缘和北部主要铀矿物(西缘以钛铀矿为主,北部以铀石为主)的形成均与深部逸散的富烃流体相关,但两地区深部逸散流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逸散特征(成分、规模等)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西缘更热、而北部还原性更强。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浅部直罗组铀成矿地球化学环境的不同,进而导致了两地铀矿物组成上的不同。综上可见,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的根本原因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在不同盆地或同一盆地内的不同地区,其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特点均会存在差异。油气逸散活动在适当的地质环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特征的铀成矿效应。
二、Mid-low temperature metallogenic province of South China: A continental-scale mineralization and temperature zoni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id-low temperature metallogenic province of South China: A continental-scale mineralization and temperature zoning(论文提纲范文)
(1)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
1.1.2 华北克拉通与成矿 |
1.1.3 前寒武纪铀矿及构造背景 |
1.1.4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量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2 区域放射性场特征 |
2.2.1 参数特征 |
2.2.2 放射性场特征 |
2.3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章 早前寒武纪地质单元形成时代及成因探讨 |
3.1 研究区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连山关岩体及辽河群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3.2.1 测试样品描述及U-Pb测年结果 |
3.2.2 U-Pb年龄地质意义讨论 |
3.3 韧性剪切带发育特征 |
3.3.1 宏观变形特征 |
3.3.2 微观变形特征 |
3.3.3 有限应变测量 |
3.4 古元古代基性岩发育特征 |
3.4.1 基性岩样品的岩相学特征 |
3.4.2 基性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 |
3.4.3 基性岩的构造环境与物质源区 |
第4章 典型铀矿特征及铀成矿作用 |
4.1 典型铀矿床特征 |
4.1.1 连山关铀矿床 |
4.1.2 黄沟铀矿床 |
4.1.3 玄岭后铀矿床 |
4.2 铀矿石特征 |
4.2.1 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石物质成分 |
4.2.2 矿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 |
4.3 铀矿体围岩及蚀变特征 |
4.3.1 铀矿体围岩 |
4.3.2 围岩蚀变特征 |
4.3.3 微量元素特征 |
4.3.4 蚀变与铀矿化的关系 |
4.4 铀成矿作用 |
4.4.1 铀成矿时代 |
4.4.2 铀成矿温压、pH和Eh值 |
4.4.3 铀源及热液来源 |
4.4.4 铀的活化迁移 |
4.4.5 铀的沉淀机制 |
第5章 构造演化与铀矿关系研究 |
5.1 韧性剪切带与铀矿关系 |
5.1.1 一级控矿构造-韧性剪切带 |
5.1.2 二级控矿构造-脆性断裂带 |
5.2 古元古代基性岩及与铀矿关系 |
5.2.1 基性岩与铀矿的时空关系 |
5.2.2 基性岩与铀矿的成因关系 |
5.3 构造变形期次与演化历史 |
5.4 铀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云南者桑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标型特征及金矿成因、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2 卡林型金矿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卡林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现状 |
1.2.2 卡林型金矿年代学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格局 |
2.2 区域地层 |
2.2.1 寒武系 |
2.2.2 奥陶系 |
2.2.3 泥盆系 |
2.2.4 石炭系 |
2.2.5 二叠系 |
2.2.6 三叠系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活动 |
2.5 区域矿产概况 |
第3章 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石特征 |
3.5.1 矿石类型 |
3.5.2 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 |
3.6 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 |
3.7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
第4章 主要载金矿物标型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
4.2 黄铁矿和毒砂形态标型 |
4.2.1 三种矿石类型黄铁矿形态标型 |
4.2.2 三种矿石类型毒砂形态标型 |
4.3 黄铁矿和毒砂含金性标型 |
4.4 黄铁矿和毒砂主微量元素特征分析 |
4.5 金的赋存状态浅析 |
4.6 金的富集机制 |
4.6.1 脱碳作用与硫化作用 |
4.6.2 成矿过程中Co、Ni、As元素的代入 |
4.6.3 Au元素可能富集沉淀机制 |
第5章 金三角卡林型金矿床多期矿化历史 |
5.1 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成矿的精确年代格架 |
5.2 华南地区中生代多金属矿化 |
5.3 华南成矿区的新地球动力学模型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超大型矿床成矿背景-过程-勘查三位一体的找矿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超大型矿床空间分布特征 |
1.1 点型分布 |
1.2 线型丛聚型分布 |
1.3 纵深分布 |
2 地球动力学系统与矿产分布 |
2.1 离散板块边界及其矿产 |
2.2 汇聚板块边界及其主要矿床类型 |
2.3 转换走滑断层及其主要矿床类型 |
2.4 基本成矿单元(背景) |
2.4.1 离 |
2.4.2 合 |
2.4.3 转 |
2.4.4 山 |
2.4.4. 1 科迪勒拉型造山带及其相关矿床 |
2.4.4. 2 喜马拉雅造山带(陆陆碰撞模式) |
2.4.5 柱[38] |
2.4.6 幔[38] |
2.4.7 壳[38] |
2.4.8 台(非造山岩浆岩带金属矿床)[38] |
2.4.9 热(流)[38] |
2.5 地动力环境下的矿床时空分布 |
3 成矿系统与成矿关键要素 |
3.1 成矿系统基本组成 |
3.1.1 源 |
3.1.1. 1 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 |
3.1.1. 2 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内部 |
3.1.1. 3 成矿物质来自地表 |
3.1.1. 4 宇宙源 |
3.1.2 运(成矿物质的运移) |
3.1.3 储(矿质的富集储存) |
3.1.4 变(矿床形成后的变化) |
3.1.5 保(矿床的保存) |
3.2 成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征 |
3.3 超大型矿床成矿过程耦合机制 |
4 超大型矿床勘查评价系统 |
4.1 从成矿系统到勘查系统 |
4.2 勘查评价的目的和要查明的主要对象 |
4.3 实现勘查评价定量化的方法与途径 |
4.4 综合定量勘查评价 |
4.4.1 综合致矿信息概念模型 |
4.4.2 综合致矿异常找矿靶区定量评价模型 |
4.4.3临界值确立与矿产资源体潜在地段圈定 |
4.4.4 成矿概率估计 |
4.4.5 矿产资源体潜在地段圈定与定量评价 |
5 结论 |
(4)诸广中段三九矿田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定义与分类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新元古界(上部)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2.6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1 研究区地层 |
3.2 研究区构造 |
3.2.1 NE-NNE向构造 |
3.2.2 SN向构造 |
3.2.3 NEE-EW向构造 |
3.2.4 NW向构造 |
3.3 研究区岩浆岩 |
3.3.1 印支期 |
3.3.2 燕山早期 |
3.3.3 燕山晚期 |
3.3.4 其他脉岩 |
3.4 矿床资源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4 铀矿床地质特征 |
4.1 铀资源分布与典型铀矿床概况 |
4.1.1 九龙径矿区 |
4.1.2 九曲岭矿区 |
4.1.3 九龙江矿区 |
4.1.4 石壁窝-木洞矿点 |
4.1.5 铀矿床(体)分布特征 |
4.2 铀矿化特征 |
4.2.1 铀矿石主要特征 |
4.2.2 矿物主要特征 |
4.3 产铀地质体特征 |
4.3.1 分析样品及分析方法 |
4.3.2 震旦-寒武系富铀地层 |
4.3.3 蚀变花岗岩及构造岩 |
4.4 围岩蚀变特征 |
4.5 矿物共生组合特征 |
4.5.1 石英 |
4.5.2 黑云母 |
4.5.3 绿泥石 |
4.5.4 黄铁矿 |
4.5.5 赤铁矿 |
4.5.6 萤石 |
4.6 本章小结 |
5 铀矿物特征与成矿年代学研究 |
5.1 铀矿物特征 |
5.2 铀成矿年代研究 |
5.2.1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
5.2.2 数据计算方法 |
5.3 样品分析及计算结果 |
5.3.1 EMPA分析结果 |
5.3.2 LA-ICP-MS分析结果 |
5.4 沥青铀矿定年结果 |
5.5 讨论 |
5.5.1 定年方法的组合 |
5.5.2 同一铀矿体的不同成矿年龄 |
5.5.3 沥青铀矿成矿年龄地质意义 |
5.5.4 关于铀成矿年代学研究的思考 |
5.6 本章小结 |
6 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
6.1 成矿流体来源 |
6.1.1 样品特征 |
6.1.2 样品分析方法 |
6.1.3 方解石C-O同位素 |
6.1.4 石英H-O同位素 |
6.1.5 黄铁矿He-Ar同位素 |
6.2 流体包裹体 |
6.2.1 样品特征 |
6.2.2 样品分析方法 |
6.2.3 岩相学特征 |
6.2.4 盐度及均一温度 |
6.2.5 密度、压力及成矿深度 |
6.3 本章小结 |
7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7.1 铀成矿作用主要控制因素 |
7.1.1 地层条件 |
7.1.2 导控矿断裂 |
7.1.3 多期次岩浆活跃区 |
7.1.4 铀矿化类型分布 |
7.1.5 多期次成矿 |
7.2 找矿前景分析 |
7.2.1 宏观找矿标志 |
7.2.2 微观找矿标志 |
7.3 成矿模式 |
7.4 理论研究的意义、应用与发展 |
8 结论与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矿床成矿系列组——六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床成矿系列组”概念的提出 |
1.1 概念及其由来和命名 |
1.2 研究进展 |
2 “矿床成矿系列组”的典型实例 |
2.1 华北地台(陆块)北缘 |
2.2 辽吉裂谷带 |
2.3 秦祁昆成矿域 |
3 “矿床成矿系列组”的成因机制 |
3.1 矿床成矿系列组是地壳运动的客观记录 |
3.2 矿床成矿系列组是地壳运动的必然产物 |
3.3 矿床成矿系列组是地壳运动的特殊代表 |
4 研究“矿床成矿系列组”的意义 |
4.1 有助于探索地球演化的规律 |
4.2 有助于深化对成矿构造环境的认识 |
4.3 有助于总结复杂的成矿规律 |
4.4 有助于抓住关键、指导找矿 |
5 问题讨论 |
5.1 成矿系列组与成矿构造环境 |
5.2 成矿系列组形成演化的不均衡性与相对完整性 |
5.3 成矿系列组的厘定 |
5.4 成矿系列组的研究方法 |
6 结论 |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8)西成矿田隐伏铅锌矿床找矿模型及成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沉积岩型Pb-Zn矿床 |
1.3.2 找矿模型及成矿预测 |
1.3.4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5 秦岭泥盆系铅锌矿床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西秦岭造山带地质组成及构造演化 |
2.1 造山带内部结构及构造演化 |
2.2 秦岭晚古生代沉积盆地性质 |
2.3 中生代岩浆活动与构造动力学环境 |
第三章 西成矿田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 |
3.1 赋矿地层 |
3.2 矿田构造 |
3.3 岩浆活动 |
3.4 变质特征 |
3.5 地球物理特征 |
3.6 化探异常特征 |
3.7 西成矿田矿床分布特征 |
第四章 西成矿田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
4.1 郭家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
4.1.1 赋矿层位 |
4.1.2 矿区构造 |
4.1.3 矿体特征 |
4.1.4 矿石特征 |
4.1.5 围岩蚀变 |
4.1.6 成矿期和成矿阶段 |
4.2 洛坝铅锌矿床 |
4.2.1 赋矿地层 |
4.2.2 矿区构造 |
4.2.3 矿体特征 |
4.2.4 矿石特征 |
4.2.5 围岩蚀变 |
4.2.6 成矿期和成矿阶段 |
4.3 水贯子铅锌矿床 |
4.3.1 赋矿地层 |
4.3.2 矿区构造 |
4.3.3 矿区岩浆岩 |
4.3.4 矿体特征 |
4.3.5 矿石特征 |
4.3.6 围岩蚀变 |
4.3.7 成矿期和成矿阶段 |
4.4 西成铅锌矿田铅锌成矿特征 |
第五章 西成矿田铅锌矿床成因及矿床类型 |
5.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 |
5.1.1 测试方法与实验流程 |
5.1.2 郭家沟矿床岩相学特征与测试结果 |
5.1.3 洛坝矿床岩相学特征与测试结果 |
5.1.4 水贯子矿床岩相学特征与测试结果 |
5.1.5 成矿流体密度、压力估算 |
5.1.6 流体成分、fo2逸度以及p H、Eh值 |
5.2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矿石硫同位素特征 |
5.2.2 矿石铅同位素特征 |
5.2.3 氢、氧同位素组成及成矿流体来源 |
5.2.4 热液碳酸盐矿物C、O、Sr同位素特征 |
5.3 赋矿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5.4 西成铅锌矿床成因及矿床类型 |
第六章 泥盆系碎屑锆石U-Pb定年及碎屑源区 |
6.1 样品及分析流程 |
6.2 泥盆系西汉水群碎屑沉积岩岩相学特征 |
6.2.1 安家岔组 |
6.2.2 西汉水组 |
6.2.3 洞山组 |
6.3 西汉水群变沉积岩岩石化学特征 |
6.4 泥盆系碎屑锆石U-Pb定年 |
6.4.1 安家岔组ZK772711 样品 |
6.4.2 安家岔组ZK232 样品 |
6.4.3 西汉水组样品B01 |
6.4.4 西汉水组B02 |
6.4.5 洞山组B03样品 |
6.5 西成矿田泥盆系碎屑锆石源区特征 |
6.5.1 安家岔组碎屑锆石源区 |
6.5.2 西汉水组碎屑锆石源区 |
6.5.3 洞山组碎屑锆石源区 |
6.6 西秦岭碎屑源区对比与泥盆纪盆地格局 |
6.6.1 商丹洋盆闭合时间 |
6.6.2 沉积盆地性质 |
第七章 西成铅锌矿床控矿因素与找矿模型 |
7.1 泥盆系沉积盆地对铅锌成矿控制 |
7.2 印支期岩浆活动与构造变形对成矿影响 |
7.3 界面控矿特点与矿区尺度的找矿模型 |
7.3.1 西成矿田界面控矿特点 |
7.3.2 矿区尺度铅锌找矿模型 |
第八章 基于GIS西成矿田铅锌成矿预测 |
8.1 地球物理场与矿床分布 |
8.2 地层-岩性含矿性 |
8.2.1 含矿地层分析 |
8.2.2 含矿岩性分析 |
8.3 构造及岩性接触带控矿作用 |
8.4 地质找矿标志量化提取 |
8.4.1 基于GIS的点元信息提取 |
8.4.2 面元信息提取 |
8.4.3 线元体信息提取及其意义 |
8.5 土壤化探异常特征及成矿预测 |
8.6 找矿标志 |
8.7 证据权模型与成矿预测 |
8.7.1 证据权模型与方法 |
8.7.2 证据权预测结果与评价 |
8.8 小结 |
第九章 郭家沟矿区矿体定位预测实践 |
9.1 物探方法选择及依据 |
9.1.1 电磁测深法 |
9.1.2 方法可行性 |
9.2 物探结果与钻探验证 |
9.2.1 EH4测深结果 |
9.2.2 钻探验证情况 |
第十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9)湘中地区古台山和玉横塘Au-Sb矿床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金和锑元素性质及其主要矿床成因类型 |
1.2.2 石英脉型Au–Sb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湘中地区Au–Sb矿床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上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构造演化 |
2.2.2 基底构造 |
2.2.3 盖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加里东期岩浆岩 |
2.3.2 印支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古台山Au–Sb矿床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及矿石特征 |
3.1.3 围岩蚀变特征 |
3.1.4 成矿阶段 |
3.2 玉横塘Au矿床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体及矿石特征 |
3.2.3 围岩蚀变特征 |
3.2.4 成矿阶段 |
第四章 样品描述及实验分析方法 |
4.1 样品描述 |
4.1.1 板溪群板岩 |
4.1.2 流体包裹体、C-H-O-He-Ar及白云母Ar-Ar同位素测试样品特征 |
4.1.3 硫化物和硫盐矿物测试样品特征 |
4.2 实验分析方法 |
4.2.1 全岩微量元素组成分析 |
4.2.2 矿物显微结构和主、微量元素分析 |
4.2.3 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组成分析 |
4.2.4 成矿年代分析 |
第五章 地球化学特征 |
5.1 板溪群板岩微量元素组成 |
5.2 矿物显微结构特征 |
5.2.1 古台山Au–Sb矿床 |
5.2.2 玉横塘Au矿床 |
5.3 矿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1 可见金 |
5.3.2 黄铁矿和毒砂微量元素组成 |
5.3.3 黄铁矿和毒砂单颗粒尺度元素分布特征 |
5.3.4 (Cu)-Pb-Sb和 Pb-Bi硫盐矿物及贱金属硫化物 |
5.4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
5.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4.2 显微测温结果 |
5.4.3 包裹体气液相组成 |
5.5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1 石英氢-氧同位素组成 |
5.5.2 铁白云石碳-氧同位素 |
5.5.3 毒砂和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组成 |
5.5.4 毒砂氦-氩同位素 |
5.6 成矿时代 |
第六章 成矿作用过程与矿床成因 |
6.1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3 矿物结构和成分对成矿过程约束 |
6.4 成矿动力学背景 |
6.5 成矿模式及其找矿意义 |
第七章 古台山高品位矿床、高成色自然金及“上Sb下Au”矿化分带形成机制 |
7.1 高品位矿床形成机制 |
7.2 高成色自然金形成机制 |
7.3 “上Sb下 Au”矿化分带形成机制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主要认识和结论 |
8.2 存在问题和进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进展和认识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与创新认识 |
第一篇 油气煤铀藏(矿)同盆共存全球特征 |
引言 |
第二章 全球铀矿和砂岩型铀矿的产储量 |
2.1 铀矿床与沉积型铀矿的分类 |
2.1.1 铀矿床分类 |
2.1.2 沉积(岩)型铀矿 |
2.2 各类铀矿及主要产铀国的资源量 |
2.2.1 铀矿床数量和资源量 |
2.2.2 主要产铀国的资源量(储量) |
2.2.3 世界和主要产铀国的年产量 |
第三章 全球已发现砂岩型铀矿的分布特征 |
3.1 全球砂岩型铀矿开采技术进步与已探明的铀资源和主要富铀国 |
3.1.1 砂岩型铀矿开采的优越性 |
3.1.2 全球砂岩型铀矿资源的分布格局、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
3.2 各大洲主要产铀国分布特征 |
3.2.1 亚洲 |
3.2.2 北美洲 |
3.2.3 大洋洲 |
3.2.4 非洲 |
3.2.5 欧洲 |
3.2.6 南美洲 |
3.3 全球总体分布特征和规律 |
第四章 油气煤铀藏(矿)同盆共存特征 |
4.1 同盆共存的普遍性 |
4.2 同盆共存的分区性 |
4.2.1 多能源盆地分布广而不均衡 |
4.2.2 赋存层位和形成时代因地而异,但具有区域规律 |
第二篇 中国典型盆地油气煤铀同盆共存与相互作用实例剖析——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地区油气逸散及其铀成矿效应 |
引言 |
第五章 区域地质背景 |
5.1 盆地区域位置与构造单元划分 |
5.2 盆地发育与演化过程 |
5.3 油气煤铀赋存与多种能源分布概况 |
第六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逸散特征 |
6.1 油气逸散的烃类标志及其来源 |
6.1.1 油气逸散及油源 |
6.1.2 酸解烃特征及来源 |
6.1.3 原油的气油比特征 |
6.2 油气逸散的非烃类标志及成因 |
6.2.1 延安组砂岩褪色蚀变 |
6.2.2 碳酸盐化蚀变 |
6.3 直罗组容矿砂岩白云石成因 |
6.3.1 直罗组容矿砂岩岩石学特征 |
6.3.2 “白云石(岩)问题”及研究焦点 |
6.3.3 白云石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成因模式 |
6.3.4 研究区白云石的特征及成因机制 |
6.4 西缘逸散流体的特征 |
6.4.1 逸散流体的成分 |
6.4.2 逸散流体的性质和热液作用的证据 |
6.5 油气逸散的时限和指向 |
第七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
7.1 铀矿床基本特征和铀赋存形式 |
7.2 钛铀矿特征、形成条件及成因探讨 |
7.2.1 钛铀矿特征和形成条件 |
7.2.2 研究区钛铀矿的成因 |
7.3 逸散流体的还原作用 |
7.4 逸散流体的搬运作用和深部铀源 |
7.4.1 深部潜在铀源及富铀特征 |
7.4.2 深部富烃流体中铀的存在和迁移形式 |
7.4.3 深部铀源的可能性探讨 |
7.5 铀成矿年龄 |
7.5.1 砂岩型铀矿定年现状及方法选择 |
7.5.2 样品和方法 |
7.5.3 结果与讨论 |
7.6 铀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 |
7.6.1 铀矿化与油气逸散的时空关系 |
7.6.2 铀成矿模式 |
第八章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
8.1 铀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
8.2 盆地北部油气逸散与流体蚀变 |
8.2.1 漂白砂岩和绿色砂岩的特征及成因 |
8.2.2 碳酸盐化的特征及成因 |
8.2.3 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 |
8.2.4 逸散流体的影响范围和散失规模 |
8.3 油气逸散对铀成矿的作用和证据 |
8.3.1 铀成矿和油气逸散的时空关系 |
8.3.2 铀矿物和矿体特征及成因 |
8.3.3 天然气还原铀的可能性模拟实验 |
8.3.4 脂肪酸甲酯的检出与铀沉淀两步式反应机理 |
8.4 逸散流体的成矿作用探讨 |
8.4.1 逸散流体对成矿元素搬运作用的证据 |
8.4.2 深部富烃流体中铀存在和迁移的形式 |
8.5 铀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 |
第九章 西部和北部油气逸散及其铀成矿效应特征对比 |
9.1 油气逸散特征和地质效应对比 |
9.1.1 逸散流体特征对比 |
9.1.2 逸散流体地质效应的差异及成因 |
9.2 铀矿化及成矿环境特征对比 |
9.2.1 铀成矿特征对比 |
9.2.2 铀矿物特征差异及原因 |
9.2.3 石油和天然气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和差异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 发表学术论文 |
2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Mid-low temperature metallogenic province of South China: A continental-scale mineralization and temperature zoning(论文参考文献)
- [1]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D]. 吴迪. 吉林大学, 2021
- [2]云南者桑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标型特征及金矿成因、构造背景[D]. 于会冬.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超大型矿床成矿背景-过程-勘查三位一体的找矿理念[J]. 陈永清,莫宣学. 地学前缘, 2021(03)
- [4]诸广中段三九矿田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D]. 陈旭. 东华理工大学, 2020
- [5]再论三江特提斯复合成矿系统[J]. 邓军,王庆飞,陈福川,李龚健,杨立强,王长明,张静,孙祥,舒启海,和文言,高雪,高亮,刘学飞,郑远川,邱昆峰,薛胜超,徐佳豪. 地学前缘, 2020(02)
- [6]矿床成矿系列组——六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J]. 王登红,陈毓川,徐志刚,黄凡,王岩,裴荣富. 地质学报, 2020(01)
-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8]西成矿田隐伏铅锌矿床找矿模型及成矿预测研究[D]. 张世新.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9]湘中地区古台山和玉横塘Au-Sb矿床成矿机制研究[D]. 李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10]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D]. 王飞飞. 西北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