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江达县觉拥地区泥盆系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予杰,张以春,王冬兵,苟正彬[1](2021)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对青藏高原中南部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仲巴、喜马拉雅和昌都6个地区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的组成和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117个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和时代特征,梳理地层划分对比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调查认为,前人划定的前寒武纪基底大多不再具有典型的变质或结晶基底特征,北羌塘可能具有相对稳定的基底,下古生界包括部分奥陶系和志留系,上古生界不整合在下古生界之上,发育早泥盆世晚期地层及中—上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二叠系。南羌塘地区基底性质不明,下古生界以"残块"形式出露在玛依岗日一带,上古生界在南羌塘地区西部和东部一带表现样式不同,在西部日土一带具稳定沉积特点,东部双湖一带为"基质+块体"的俯冲增生杂岩。冈底斯地区,拉萨地块(中部)和聂荣微地体具前寒武纪基底,新元古代末—寒武纪发育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奥陶系可能不整合在前奥陶系之上,奥陶纪—二叠纪均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仲巴微地体自下而上可由上震旦系—寒武系片岩构造层、奥陶系—泥盆系变质碳酸盐岩构造层、石炭系—二叠系构造层组成。喜马拉雅地区具有较稳定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中奥陶世—晚二叠世均沉积一套海相地层。昌都地区可能存在前寒武系基底,下古生界仅零星出露下奥陶统和志留系,上古生界除乐平统与瓜德鲁普统之间为假整合接触外,其余均为较连续的海相沉积地层。
张正贵,杨暹和,李光明[2](1990)在《西藏江达县觉拥地区泥盆系研究的新进展》文中认为江达县觉拥地区泥盆系,首先为西藏地质局一队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李永森等划分出来,并以扎穷剖面为代表,分为4层,时代定为中晚泥盆世。但王增吉、俞学光根据李永森等提供的标本.在该剖面3—4层中,鉴定出(竹蜓)类:Zellia calanii Kahler et Kahler, Z.elatior Kahler et Kahler,Rugosofusulina sp.,Pseudofusulina sp.;珊瑚:Durha- mina changduensis Wang 等,认为3—4层应划归石炭纪。由于1—2层未获化石,并不排出也属石炭纪的可能。
张正贵,杨暹和,李光明[3](1990)在《西藏江达县觉拥地区泥盆系研究的新进展》文中提出江达县觉拥地区泥盆系,首先为西藏地质局一队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李永森等划分出来,并以扎穷剖面为代表,分为4层,时代定为中晚泥盆世。但王增吉、俞学光根据李永森等提供的标本.在该剖面3—4层中,鉴定出(竹蜓)类:Zellia calanii Kahler et Kahler, Z.elatior Kahler et Kahler,Rugosofusulina sp.,Pseudofusulina sp.;珊瑚:Durha- mina changduensis Wang 等,认为3—4层应划归石炭纪。由于1—2层未获化石,并不排出也属石炭纪的可能。
张予杰[4](2004)在《西藏申扎地区泥盆纪动物群及古动物地理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申扎地区位于藏北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人口稀少,环境恶劣。申扎地区的古生代地层较为发育,泥盆系剖面出露良好、沉积连续、构造单一,古生物化石丰富,门类也较为齐全,是研究藏北地区泥盆系及其动物群的理想地区。 申扎地区的泥盆系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出露在门德俄药、达尔东和查果罗玛,以及申扎县东北面的木纠错北边的甲不弄,在申扎县东南的塔尔玛乡附近也见有出露。申扎地区的泥盆系可划分为下泥盆统达尔东组及中上泥盆统查果罗玛组。 在塔尔玛地区,达尔东组为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地层,中间夹有少量粒级较细的碎屑岩,属于稳定陆棚浅海型沉积。根据岩性和岩相特征可以明显划分为下部和中上部。下部岩层颜色较深,中薄层状泥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中薄层状粉砂岩和少量薄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灰岩中产有牙形石、竹节石和头足类,并含有丰富珊瑚和腕足类化石。中上部岩层颜色较浅,以灰白、浅灰色为主,为中薄层至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局部夹微型生物礁灰岩、泥质灰岩、砾屑灰岩,中间夹有水平层理较为发育的中薄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含有较丰富的珊瑚、腕足类等底栖生物化石,并含有竹节石、牙形石和头足类等游移生物化石。在永珠地区,达尔东组的岩石组合主要为灰色-深灰色中薄层状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灰岩、浅灰-深灰色中层状角砾状灰岩和土黄色紫红色中薄层状砂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少量的石英砂岩。与下伏中上志留统扎弄俄玛组白云质结晶灰岩为整合接触,和上覆中上泥盆统查果罗玛组长石石英砂岩为连续沉积。 达尔东组的时代为早泥盆世,包括大部Lochkovian以及全部Pragian、Emsian期。 查果罗玛组在塔尔玛地区是一套除底部含有一层厚度不足4米的薄层状中细粒砂岩和钙质粉砂岩,皆为碳酸盐岩层。主要为浅灰和灰色中薄层至中厚层状泥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含有海百合茎、皱纹珊瑚和腕足类碎片等生物化石。在永珠地区,查果罗玛组下部为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中部为浅灰色厚层-块状鲕粒灰岩,含砂屑鲕粒灰岩夹粒屑灰岩,微晶灰岩及粉晶灰岩,上部为灰色厚层-块状含生物碎屑灰岩,在德日昂玛一带有似竹叶状灰岩分布。这种岩性表明当时的水体处于潮汐带高能沉积环境。与下伏地层达尔东组整合接触,与上覆地层永珠组整合接触。 查果罗玛组的时代为中晚泥盆世,可能包含从Efielian至Famennian的沉积。 达尔东组产十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其中皱纹珊瑚类有: Lochkovian期:Pseudamplexus cf. ligeriensis (Barrois), Acanthophyllum sp.,?Hemiaulacophyllum sp., Palaeocyathus cf. gansuensis Cao, Axocricophyllum cf.minbugouensis Cao, Lyrielasma cf. tenuiseptatum Cao, Crassophrentis cf. obesus Cao,Ellesmerelasma sp. Pragian 期 : Gurievskiella cylindrica Zheltonogova, Cyathophyllum sp.,Neokyphyophyllum sp., Embolophyllum aeguiseptatum , E. alengchuenseYü et Liao ,Asterobillingsia sp., Loyolophyllum xizangense Yü et Liao, Metriophyllum sp., I<WP=80>张予杰:西藏申扎地区泥盆纪动物群及古动物地理演化Aknisophyllum? Tabulatum Yü and Liao, Neaxonella? sp., Martinophyllumdaerdongense Yü and Liao, M. sp. Emsian期:Lyrielasma cf. guangxiense Yü and Kuang, Heterophaulactis sp.,Zaphrenthis sp. 床板珊瑚类,Lochkovian期:Pachycanalicula sparcula sp. nov., P. sparcula minorsp. et subsp. nov., Chaetetes sp., Yacutiopora sp., Parathamnoporagrandissima(Dubatolov), P. sp., Roemeria sp., Pachyhelioplasma xizangensis Lin,Paraheliolites sp., Heliolites cf. wenxianensis Zhang, Caliapora uralica Yanet, C. sp.,Heliolites sp., Klaamannipora intermedia sp. nov., ? Crassialveolitella sp.,Mesofavosites daerdongensis sp.nov., Squameofavosites sokolovi Chekhovich,Heliolites (Paraheliolites) salairicus (tchernychev), H. (P.) uksunayensis (Mironova), H.(P.) uncinatus Deng, Favosites aff. mammilatus Tchernycher, F. bonus Yanet, F. cf.nikiforovae Chekovich Pragian期:Pachycanalicula sparcula minor sp. et subsp. nov., Paraheliolitesinterstinctus-intermedius(Wentzel), P. zakangensis sp. nov., Caliopora liuhuiensis Zhou,Syringoporella densa sp. nov., Crassialveolitella xiangzaensis Lin, Parastriatoporamegaporata sp.nov., Pseudopachyfavosites cf. rotundus Tchi, Dendroporadingshanlingensis Zhou, Pachyfavosites lucidus Yanet, Gephruopora krekovensisDubatolov, G. sibirica Mironova, Yacutiopora aff
李明,林宝玉,宋妍妍[5](2019)在《西藏奥陶纪和志留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曾经考察过的西藏自治区主要研究剖面(即:聂拉木、定日、定结和申扎剖面)重新研究,参照国内已知的西藏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资料,对西藏地区奥陶系和志留系的海相红层进行系统研究。在西藏奥陶—志留系中,识别出11层海相红层。其中,在奥陶纪地层中识别出6层海相红层,在志留纪地层中识别出5层海相红层。已识别出的11层海相红层中,除奥陶纪青泥洞组海相红层(XORB1)属于深水大洋红层外,其它10层海相红层均属于浅水-半深水的陆棚红层。依据海相红层及其上下层位所含化石,本文初步讨论了各海相红层的大致时代,并与我国主要地区的同期海相红层进行了对比。
李才,谢尧武,董永胜,徐锋,强巴扎西,蒋光武[6](2009)在《北澜沧江带的性质——是冈瓦纳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界线吗?》文中研究指明藏东地区冈瓦纳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界线是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借助前人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和研究成果,对北澜沧江带两侧的基底岩系、古生代沉积建造、地层古生物、火山岩浆弧、变质岩、变质作用、高压变质带、吉塘岩群、酉西群、构造运动分期等进行剖析,并与邻区进行了简单对比。在此基础上初步得出北澜沧江带是藏东地区连接滇西澜沧江缝合带与龙木错-双湖缝合带的纽带,是藏东地区冈瓦纳板块与扬子板块界线的倾向性意见,还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验证。
于云鹏[7](2020)在《藏南松多地区二叠纪-侏罗纪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会导致弧岩浆作用的形成,对岩浆弧的识别与研究是还原古大洋演化过程的基础。松多古特提斯缝合带位于拉萨地块内部,代表了松多古特提斯洋俯冲闭合的遗迹,然而大洋的俯冲闭合过程仍不明确。本文选择松多地区二叠纪-侏罗纪岩浆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全岩地球化学及全岩Sr-Nd同位素的研究,结合区域内的数据资料,探讨中二叠世-早侏罗世时期岩浆岩的岩石成因及壳-幔相互作用,探索多期次岩浆作用与青藏高原多洋盆演化之间的联系,最终建立松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模型。通过对唐加-松多地区岩浆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研究,共识别出4期弧岩浆作用:中二叠世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63±3 Ma,中三叠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38±1 Ma,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08201 Ma,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01194 Ma。结合前人报道的岩浆岩年代学资料,将松多地区岩浆弧的形成时间划分为以下4个期次:中二叠世(约263 Ma)、中三叠世(约238 Ma)、晚三叠世早期(约237221Ma)、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约213190 Ma)。中二叠世岩浆岩出露于松多岩组内部,较高的MgO含量和Mg#指示其岩石类型为高镁闪长岩,对岩石类型进一步划分为赞岐岩型闪长岩。对闪长岩全岩地球化学及全岩Sr-Nd同位素的研究表明岩浆主要来自于受俯冲洋壳熔体交代的亏损地幔源区。结合区域内榴辉岩及洋岛岩石资料,本文认为松多中二叠世岩浆岩可能形成于松多古特提斯洋北向初始俯冲的构造环境中,有可能代表了松多古特提斯洋中二叠世时期的岩浆弧。中三叠世岩浆岩侵位于松多岩组变形地层中,岩相学及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为过铝质花岗岩,主要来自于成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锆石Lu-Hf同位素和全岩Sr-Nd同位素指示中三叠世花岗岩的岩浆源区存在地幔物质成分的贡献,岩浆主要来源于受地幔物质底侵交代的古老下地壳。结合松多岩组构造变形及松多榴辉岩年代学资料,提出中三叠世岩浆岩可能形成于松多古特提斯洋俯冲向碰撞转化的构造环境中。晚三叠世早期岩浆岩出露于中拉萨地块达布拉地区与南拉萨地块昌果地区,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达布拉岩体为强过铝质花岗岩,昌果火山岩具有弧岩浆岩特征。结合松多地区榴辉岩的变质年龄,本文认为达布拉岩体可能形成于中、南拉萨地块碰撞后松多古特提斯洋板片断离的构造环境中;昌果火山岩形成于新特提斯洋初始俯冲的构造环境中。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岩浆岩广泛出露于松多地区,岩石学及岩相学研究表明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时期岩浆岩发生岩浆混合作用,全岩地球化学及全岩Sr-Nd同位素指示岩浆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且伴随有受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影响的幔源物质加入。结合拉萨地块内同期岩浆岩资料,认为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岩浆岩形成于新特提斯洋俯冲的构造环境中。根据松多地区二叠纪-侏罗纪岩浆作用的研究,结合区域内高压变质岩、蛇绿岩、地层学及古地磁的资料,本文建立了研究区松多古特提斯洋在中二叠世初始俯冲、中三叠世洋-陆转化的模型,晚三叠世早期松多地区受到新特提斯洋初始俯冲影响,并于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时期受到新特提斯洋的持续俯冲形成大规模弧岩浆事件。
王成辉,唐菊兴,侯可军,高一鸣,陈建平,郝金华,应立娟,章奇志,刘耀文,凡韬[8](2011)在《西藏玉龙铜钼矿区斑岩体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对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含矿斑岩体及外围岩体进行了系统的锆石Hf同位素原位分析,测得玉龙含矿斑岩体的176Hf/177Hf值为0.282681~0.282884,εHf(t)为1.60~4.86,矿区外围北部甘龙拉石英二长斑岩岩体176Hf/177Hf值为0.282812~0.282884,εHf(t)为2.39~4.92,矿区外围南部的纳加扎Y3石英二长斑岩岩体176Hf/177Hf值为0.282449~0.282894,εHf(t)为0.81~10.51,Hf同位素测试结果与亏损地幔地球化学储库的Hf同位素特征较为相似,表明本区成矿斑岩的源岩或源区可能来自亏损地幔,结合区域地球物理资料,认为玉龙斑岩铜矿带斑岩体是由软流圈上涌及其诱发的强烈底侵作用,使得本区地壳增厚继而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
唐菊兴[9](2003)在《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成矿作用与矿床定位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西藏玉龙铜矿是我国单个矿床规模最大、位于着名的特提斯构造—成矿域的特大型斑岩铜(钼)多金属矿床,它所属的藏东玉龙斑岩铜(钼)矿带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铜矿成矿远景区带,而且是我国铜资源的后备基地之一。 尽管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众多单位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的对该矿床进行研究,但对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与斑岩铜(钼)矿床生储盖的关系;成矿斑岩形成和侵位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机制与模式问题;深部过程与壳幔物质交换及其形成的矿床系列问题;影响我国资源结构和面貌的喜山期斑岩成矿的机理和潜力问题等都缺乏可信与深入的了解,也较难解释玉龙铜矿复杂的成矿背景、元素组合、矿体组合等实际问题。然而,随着大陆动力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的不断积累,已经有可能通过对玉龙铜矿成矿作用的研究,以建立大陆碰撞—高原隆升条件下玉龙型斑岩铜矿综合找矿模型以及建立特殊地质、地貌条件下的氧化富铜矿的成矿模式。为此,1995年以来,作者参加包括国家科委“95”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在内的多项攻关课题,配合地勘项目,对该矿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不仅扩大了储量,查明了成因,而且基本解决了投入开采所需的富铜似层状氧化矿的资源量等关键问题。 本文以玉龙斑岩铜矿及其产出的昌都盆地沉积—岩浆—构造演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研究斑岩铜矿区域成矿背景和富碱斑岩铜矿的特殊成矿作用,建立各系列矿体的定位预测模型为研究重点,建立了特殊地质、地貌条件下的氧化富铜矿的成矿模式,以及以建立在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控矿条件下玉龙型斑岩铜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为切入点,从而达到对该矿床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为青藏高原及邻区斑岩铜矿的勘查和经济评价起到示范之目的。 玉龙铜矿是迄今为止我国矿化系列最全、成矿元素最复杂、成矿条件最独特的斑岩铜矿。矿床位于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东部的金沙江—红河斑岩型铜(钼)成矿带。 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构造地层学、古地貌学、岩石化学、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玉龙斑岩铜矿形成于陆—陆碰撞、陆内裂谷、陆内造山等多种构造体制从伸展背景向挤压背景的转换过程中。研究表明区域内地壳厚度较大(50~80km),具有南薄北厚特点;深部存在厚20km(60~80km深度)壳幔混合体(壳幔过渡带),软流圈厚度大(100~200km),存在软流圈上涌体,10~100km深度的持续的低速特征,反映存在软流圈的上涌和强烈的底侵作用。Cu、Ag、Au、Pb、Zn等主要成矿元素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层析分析等均印证了深部存在的北东向构造及其活跃的岩浆—流体活动,而在造山作用下,这些NE向构造处于引张状态,使得岩浆易于沿此构造带上侵,形成一系列成带的侵入岩带。 玉龙斑岩成矿带成矿年龄峰值为37.27Ma,处于早喜马拉雅阶段变形变质造山高峰期(43.04Ma)与中喜马拉雅阶段变形变质造山高峰期(28.44Ma)之间,表明它们形成于早、中喜马拉雅期陆内对冲褶皱推覆造山的间隙期,大规模岩浆侵入略滞后于早期造山,发生在两次造山高峰期之间的间造山期。 含矿斑岩富K2O、MgO,而贫SiO2、Fe2O3+FeO、MnO、CaO、Na2O,主成矿元素Cu、Mo含量高,Co、Ag、Au、W、Pb、Zn等元素含量富集,可作为有益伴生元素。Rb、Sr、Ba含量高,Ba/Sr比值大部分接近1,Ba/Rb比值大多在1.66~5.77,Rb/Sr比值在0.19~0.67之间。稀土元素的丰度高,其中轻稀土含量明显高于重稀土,呈现左高右低的较平滑的曲线,犯u大多大于0.75。以上表明玉龙含矿岩体具有埃达克质岩的特征,属于富钾的C型埃达克岩或埃达克质岩。 对控矿构造的定量分析和解析,认为玉龙斑岩体被动侵位于一个总体向北开口的鼻状圈闭构造中,该鼻状构造为各矿体的形成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成矿空间。成矿时期的古构造应力场恢复表明,最小主应力轴主要是NW一SE走向,与恒星错一甘龙拉背斜的轴向相一致;最大主应力轴主要为NE一SW向,它代表构造挤压力的方向。 根据各矿化体的特征,划分了五种矿体类型,并对其(斑岩型、接触带矽卡岩型、接触带角岩型、接触带矽卡岩一次生氧化氧化富集型、隐爆角砾岩型)产出特征、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等方面有了总体的把握和新的认识。其中角岩型矿体是玉龙铜矿床扩大铜储量的最重要的矿体类型。斑岩型、角岩型、隐爆角砾岩型、矽卡岩型矿体属Cu(Mo)建造型矿体,11号矿体属CAg一CO一-Au建造次生氧化富集型矿体,V号矿体属Cu一Co一W一Ag一Au建造次生氧化富集型矿体,其中n矿体北段Ag含量最高达104x10一“,平均51.375xl0一6,c。含量最高0.108%,平均0.042%;而v号矿体Au含量最高3.588xl0一6,c。:0.265只10一2。 各矿体的产出状态、矿石特征、矿石类型、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表明,玉龙铜矿床各矿体是同一构造一岩浆一成矿体系在时空演化过程中流体化学动力学状态和成矿元素迁移性状综合演变的产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浅成中酸性岩浆热液系统所特有的铜矿化系列。成矿物质一部分物质来自于花岗斑岩体,另一部分物质则可能来自于三叠纪围?
张永超[10](2019)在《西藏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特征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查个勒大型铅锌钼铜矿床位于念青唐古拉铅锌银铁钼钨成矿带西段,但目前对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和成因类型等方向的认识不足,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的勘探开发以及该成矿带西段的找矿工作。本文系统开展了查个勒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矿物学、流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为:1、查明查个勒矿床地质特征查个勒矿床自北向南由龙根铅锌矿段、查北铅锌多金属矿段和查南钼矿段组成。其中龙根矿段富含Pb、Zn和Fe,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层状产于矽卡岩、大理岩及附近层间破碎带。查北矿段则富含Pb、Zn、Ag和Cu,矿体呈脉状、不规则状或透镜状赋存于角岩、矽卡岩、灰岩和大理岩中。查南矿段则富含Mo、Fe,及少量Cu,矿体主要呈细脉状或浸染状产于岩体中石英脉和硅化花岗斑岩中。矽卡岩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近端石榴子石呈红褐色,远端为浅棕色、绿色,从近端至远端钙铝榴石含量逐渐增加。而辉石也显示了相似的特征,随着靠近灰岩,透辉石端元组分逐渐增加。2、限定了查个勒矿床成岩成矿时代,提出古新世-早始新世板片回撤的成岩成矿动力学模式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成矿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表现为高硅,富碱,贫Ti、Mg、P和Ca,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Rb、Th、K和Nd,而亏损Ta、Nb、Sr和Ti。各矿段成矿岩体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Pb同位素组成相近,且与大陆上地壳相似,显示强烈的轻重稀土分馏,呈斜率较大的右倾“V”型稀土配分模式。三个矿段成矿岩体具相似的εHf(t)值(-8.53-0.23)和εNd(t)值(-15.48-5.24),Nd模型年龄(1.31.77 Ga)和Hf模型年龄(1.02-1.47Ga)与念青唐古拉群结晶基底形成时代相似,通过Sr-Nd-Hf同位素所计算的花岗斑岩源区地幔贡献比例为10-60%。查个勒矿床各矿段成矿岩体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来源于中元古代结晶基底的部分熔融,并有一定量幔源物质的贡献。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的成岩成矿年龄相近,均在5964Ma,具体为龙根矿段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64.3±0.7 Ma)与闪锌矿Rb/Sr年龄相似(59.1±1.1 Ma)。查北矿段花岗斑岩年龄(63.8±1.1 Ma)与白云母40Ar/39Ar年龄相似(62.75±0.63Ma)。查南矿段花岗斑岩年龄(63.9±0.9 Ma)与辉钼矿Re-Os年龄(62.3±1.4 Ma)相似。成岩成矿作用与北向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板块回撤以及印度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有关,是俯冲晚期-主碰撞早期过渡环境的产物。3、探讨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关系及矿床成因,认为查个勒矿床为典型的斑岩型Mo+矽卡岩型Pb-Zn多金属矿床查个勒矿床三个矿段产于同一构造体系下,并表现出从Mo、Mo-Cu、Cu-Pb-Zn变为Pb-Zn的矿化分带。成矿岩体均为花岗斑岩,且具有相似的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矿化年龄和Sr-Nd-Pb-Hf同位素组分特征,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岩浆源和类似的演化过程。流体包裹体和C-H-O同位素表明查个勒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体系,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大气降水加入的比例逐渐增加,成矿晚期演化为以大气降水为主。查个勒矿床Mo矿化和Pb-Zn矿化金属硫化物具有相似的S和Pb同位素、辉钼矿Re同位素和闪锌矿Rb同位素表明这两种矿化具有相似的成矿物质来源,均是岩浆热液起主导作用。从查南钼矿化、查北铅锌多金属矿化到龙根铅锌矿化,黄铁矿和黄铜矿的微量元素组成LA-ICP-MS分析结果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例如Sb、Mo、Mn和As等元素在查南钼矿段黄铁矿中最为富集,Cu和Zn等元素在查北矿段相对富集,而Pb、Ag、Co、Ni等微量元素在龙根矿段黄铁矿中相对富集。三个矿段大多数黄铁矿Co/Ni≥1,同时Au、As的含量与斑岩型热液矿床类似。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成因判别图显示其为与岩浆热液相关成因。因此,我们推断三个矿段在同一构造-岩浆事件下形成,属于同一斑岩-矽卡岩Mo-Pb-Zn成矿系统。4、探讨了查个勒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流体包裹体、C-H-O同位素和激光拉曼分析表明,在第I成矿阶段,Pb-Zn矿化成矿流体为高温、中等盐度的NaCl-H2O型岩浆水,岩浆热液流体与灰岩在约1.12.7 km深度处发生交代蚀变。在龙根矿段形成主要以钙铁榴石为主的石榴子石,而少量发育的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和钙铁辉石,该阶段热液系统具有相对较高的氧化条件。而查北矿段主要为以钙铁辉石和钙锰辉石为主的辉石,以及极少量的以钙铝榴石为主的石榴子石,这些证据表明查北矿段处于还原环境。而在查南矿段,从岩浆中分异出的岩浆热液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弱还原性的特征,形成了钾硅酸盐化蚀变及与之相关的无矿石英脉体。第II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进一步降低,该阶段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沉淀出了湿矽卡岩矿物、磁铁矿、石英等。在龙根矿段成矿流体沸腾作用导致铁发生沉淀形成了磁铁矿。在查南钼矿化地段发育钾硅酸盐化蚀变,该阶段成矿流体在降温降压的过程中发生沸腾作用,导致了辉钼矿、黄铁矿和少量黄铜矿的沉淀。在第III成矿阶段,查北和龙根矿段成矿流体温度、盐度大大降低。成矿流体逐渐由氧化向还原环境转变、流体的沸腾作用和低温、低盐度的外部大气降水的混入最终导致了富含铜、铁的硫化物沉淀。而在查南矿段,则发生绢英岩化蚀变,并有少量黄铁矿和黄铜矿硫化物沉淀。随后,在第IV成矿阶段,随着大气降水混入的比例越来越高,流体温度、盐度均发生明显下降,在查北和龙根矿段导致了铅锌硫化物发生了快速沉淀。而在查南矿段发生了青磐岩化蚀变,主要形成绿帘石、绿泥石、石英等蚀变矿物,可见星点状黄铁矿发育。而在成矿晚期(第V阶段),随着大气降水大量的混入,流体逐渐演变为以大气降水为主的低温的、低盐度的流体,代表了成矿热液活动的减弱或终止。5、建立了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成矿模式在65Ma左右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开始碰撞,导致北向俯冲的新特提斯板块发生回撤,诱发地幔物质上涌,并促使上覆念青唐古拉群结晶基底部分熔融并与少量幔源岩浆形成壳幔混合母岩浆。大规模岩浆上升侵位至浅部地壳形成岛弧型花岗斑岩侵入体,并不断分离出超临界流体。查个勒矿床超临界流体演化为完全不同的两类热液。在查北矿段和龙根矿段出溶的流体转变为一种高温、中等盐度的富含成矿元素(Zn、Pb、Cu、Fe)的NaCl-H2O体系岩浆热液。上升流体在花岗斑岩与下拉组灰岩之间的接触处或在岩性界面附近发生选择性交代作用,导致铅锌硫化物沉淀。而在查南钼矿段,出溶的流体转变为高温、高盐度,富含Mo、Fe等元素的流体体系,最终沉淀形成斑岩型Mo(Fe、Cu)矿化。6、分析了矽卡岩型铅锌、铁矿床和斑岩型钼矿床岩浆岩成因及源区差异,认为源区差异和岩浆岩性质是导致不同矿化的主要原因矽卡岩型Pb-Zn、Fe和斑岩型Mo矿床是古新世-早始新世念青唐古拉地区形成的三种最重要的成矿类型。Pb-Zn矿化与Fe矿化成矿性差异可能主要与岩浆源区的差异有关,更多幔源物质的混入对于矽卡岩型Fe矿床及相关花岗岩的形成至关重要,而岩浆源区主要为古老拉萨大陆地壳物质的岩浆作用则产生了强烈的Pb-Zn矿化。而Mo矿化和Pb-Zn矿化、Fe矿化的成矿差异性与岩浆源区无关,可能主要与岩浆侵位过程中地壳物质的加入、岩浆氧逸度和岩浆分异程度等物理化学条件有关。7、总结控矿因素,矿床时空分布特征,指明区域找矿方向念青唐古拉地区永珠组、洛巴堆组、下拉组、昂杰组、拉嘎组、郎山组等含碳酸盐岩地层与古新世-早始新世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部位是寻找矽卡岩型铅锌矿床、铁矿床有利地段,而在矽卡岩Pb-Zn多金属矿区的外围和深部应加大对斑岩型钼矿的勘查。
二、西藏江达县觉拥地区泥盆系研究的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江达县觉拥地区泥盆系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前寒武系 |
1.1 羌塘—昌都地区 |
1.2 冈底斯地区 |
1.2.1 聂荣岩群 |
1.2.2 念青唐古拉岩群和林芝岩群 |
1.2.3 松多岩群 |
1.2.4 德玛拉岩群 |
1.3 喜马拉雅地区 |
1.3.1 南迦巴瓦岩群 |
1.3.2 聂拉木岩群 |
1.3.3 拉轨岗日群 |
2 下古生界 |
2.1 北羌塘地区 |
2.2 南羌塘地区 |
2.3 冈底斯地区 |
2.3.1 扎欠群、波密群 |
2.3.2 他多组、扎扛组 |
2.3.3 拉塞组、雄梅组、知洼作古组、刚木桑组 |
2.3.4 桑曲组、拉久弄巴组 |
2.3.5 申扎组、德悟卡下组、扎弄俄玛组、东卡组 |
2.4 仲巴地区 |
2.5 喜马拉雅地区 |
2.5.1 肉切村(岩)群 |
2.5.2 甲村群、红山头组 |
2.5.3 石器坡组、普鲁组 |
2.6 昌都地区 |
2.6.1 酉西岩群 |
2.6.2 青泥洞组、恰拉卡组、察共组 |
3 上古生界 |
3.1 北羌塘地区 |
3.1.1 拉竹龙组、平沙沟组 |
3.1.2 日湾茶卡组、月牙湖组、瓦垄山组 |
3.1.3 冈玛错组、长蛇湖组、红山湖组 |
3.1.4 雪源河组、热觉茶卡组 |
3.2 南羌塘地区 |
3.2.1 长蛇山组 |
3.2.2 擦蒙组、展金组、曲地组、吞龙共巴组 |
3.2.3 龙格组 |
3.2.4 鲁谷组 |
3.2.5 吉普日阿群 |
3.3 冈底斯地区 |
3.3.1 达尔东组、查果罗玛组 |
3.3.2 松宗群、龙果扎普组、布玉组、贡布山组 |
3.3.3 永珠组 |
3.3.4 旁多群 |
3.3.5 拉嘎组 |
3.3.6 乌鲁龙组 |
3.3.7 昂杰组 |
3.3.8 下拉组、洛巴堆组 |
3.3.9 木纠错组 |
3.3.10 蒙拉组和列龙沟组 |
3.4 仲巴地区 |
3.4.1 先钦组、曲门夏拉组、马攸木群、纳登尔组 |
3.4.2 哲弄组、滚江浦组、普次丁组与康拓组、拉沙组 |
3.4.3 岗珠淌组、仲巴组和卡扎勒组 |
3.4.4 西兰塔组和姜叶玛组 |
3.5 喜马拉雅地区 |
3.5.1 凉泉组和波曲组 |
3.5.2 亚里组和纳兴组 |
3.5.3 基龙组 |
3.5.4 曲布组、曲布日嘎组和色龙群 |
3.5.5 雇孜组、破林浦组、比聋组、康马组、白定浦组和江浦组 |
3.6 昌都地区 |
3.6.1 嘉玉桥岩群 |
3.6.2 海通组、丁宗隆组和卓戈洞组 |
3.6.3 乌青纳组、马查拉组和骛曲组 |
3.6.4 里查组、莽错组和交嘎组 |
3.6.5 妥坝组、卡香达组和夏牙村组 |
4 讨 论 |
4.1 北羌塘地块与甜水海地块、昌都地块的地层划分对比问题 |
4.2 南羌塘“地块”古生代地层沉积相带对比等问题 |
4.3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古生代地层对比等问题 |
5 结 论 |
(4)西藏申扎地区泥盆纪动物群及古动物地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 |
第一章 申扎地区区域概况 |
1.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
1.2.1 地层 |
1.2.1.1 前震旦系变质基底 |
1.2.1.2 古生界 |
1.2.1.3 中生界 |
1.2.1.4 新生界 |
1.2.2 岩浆岩 |
1.2.3 研究区区域构造 |
第二章 申扎地区的泥盆系 |
2.1 达尔东组 |
2.1.1 塔尔玛地区 |
2.1.2 永珠地区 |
2.1.3 达尔东组时代讨论 |
2.2 查果罗玛组 |
2.2.1 塔尔玛地区 |
2.2.2 永珠地区 |
2.2.3 查果罗玛组时代讨论 |
2.3 申扎地区及邻区泥盆系划分与对比 |
第三章 申扎地区泥盆纪动物群 |
3.1 珊瑚类 |
3.1.1 Lochkovian 期 |
3.1.2 Pragian 期 |
3.1.3 Emsian 期 |
3.1.4 中、晚泥盆世(Eifelian-Famennian) |
3.2 腕足类 |
3.3 牙形石类 |
3.4 竹节石类 |
第四章 申扎地区泥盆纪古动物地理演化 |
4.1 申扎地区早泥盆世古动物地理关联 |
4.1.1 皱纹珊瑚生物地理区系 |
4.1.2 床板珊瑚生物地理区系 |
4.1.3 腕足类生物地理 |
4.1.4 竹节石类生物地理 |
4.1.5 牙形石类生物地理 |
4.2 申扎地区中、晚泥盆世古动物地理关联 |
4.3 申扎微陆块泥盆纪演化历程 |
结 论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版说明 |
图 版 |
(7)藏南松多地区二叠纪-侏罗纪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技术方案 |
1.3 论文完成工作量和主要研究进展 |
1.3.1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3.2 研究进展和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拉萨地块地质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地层系统 |
2.2.2 蛇绿混杂岩 |
2.2.3 洋岛残片 |
2.2.4 高压变质带 |
2.2.5 岩浆事件 |
2.2.6 区域构造 |
第3章 中二叠世岩浆作用 |
3.1 野外产状与岩石学特征 |
3.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3.2.1 测试方法 |
3.2.2 测试结果 |
3.3 全岩地球化学与Sr-Nd同位素 |
3.3.1 测试方法 |
3.3.2 测试结果 |
3.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3.4.1 蚀变作用影响 |
3.4.2 岩石成因 |
3.4.3 岩浆源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三叠世岩浆作用 |
4.1 野外产状与岩石学特征 |
4.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4.3 全岩地球化学与Sr-Nd同位素 |
4.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4.4.1 岩石成因 |
4.4.2 岩浆源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晚三叠世岩浆作用 |
5.1 野外产状与岩石学特征 |
5.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5.3 全岩地球化学与Sr-Nd同位素 |
5.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5.4.1 岩石成因 |
5.4.2 岩浆混合作用 |
5.4.3 岩浆源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早侏罗世岩浆作用 |
6.1 野外产状与岩石学特征 |
6.2 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6.3 全岩地球化学 |
6.4 岩浆源区与成岩过程 |
6.4.1 岩浆成因 |
6.4.2 岩浆混合作用 |
6.4.3 构造环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松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 |
7.1 中二叠世松多古特提斯洋初始俯冲 |
7.2 中三叠世松多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转化 |
7.3 晚三叠世早期新特提斯洋初始俯冲 |
7.4 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新特提斯洋持续俯冲 |
7.5 松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模型 |
第8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成矿作用与矿床定位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斑岩铜矿研究现状及新进展 |
1.2 选题依据 |
1.3 论文完成的实际工作量 |
2 玉龙斑岩成矿带区域成矿背景 |
2.1 特提斯构造带的斑岩铜(钼)矿床分布 |
2.2 特提斯斑岩铜矿带 |
2.2.1 中特提斯斑岩铜矿带 |
2.2.2 新特提斯斑岩铜矿带 |
2.2.3 青藏高原段(冈底斯、金沙江-红河斑岩铜钼成矿带) |
2.3 玉龙斑岩铜(钼)矿带大地构造背景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区域岩浆岩的时空分布 |
2.4.2 玉龙成矿带矿化斑岩的基本特征 |
2.5 区域沉积岩 |
2.6 区域构造 |
2.6.1 成矿带构造特征 |
2.6.2 褶皱 |
2.6.3 断层 |
2.7 区域矿化作用 |
2.7.1 砂岩型铜矿 |
2.7.2 斑岩型铜(钼)矿 |
3 玉龙铜矿地质特征 |
3.1 矿床地质 |
3.1.1 岩浆岩 |
3.1.2 沉积岩 |
3.1.3 构造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各矿体的产出特征 |
3.2.2 矿石类型与矿石的物质组分 |
3.2.3 矿石组构 |
3.2.4 矿化阶段 |
4 次生氧化富集型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
4.1 玉龙铜矿次生氧化富集型矿体特征 |
4.2 矿石类型 |
4.3 矿石构造 |
4.3.1 原生矿石构造 |
4.3.2 次生氧化矿石构造 |
4.3.3 小结 |
4.4 矿石结构 |
4.5 矿石的矿物成分 |
4.5.1 原生矿石矿物特征 |
4.5.2 次生矿石矿物特征 |
4.6 次生氧化矿体剖面特征及有用元素的赋存状态 |
4.6.1 氧化剖面特征 |
4.6.2 氧化矿体层状分带及划分标志 |
4.7 有用元素的赋存状态 |
4.7.1 Cu元素的赋存状态 |
4.7.2 Ag元素的赋存状态 |
4.7.3 Co元素的赋存状态 |
4.7.4 Au元素的赋存状态 |
4.7.5 W、Bi元素的赋存状态 |
4.7.6 Se、Te元素的赋存状态 |
4.8 小结 |
4.9 主要矿物及成矿元素在氧化带中的演化机理 |
4.10 次生氧化富集型矿体的成矿作用 |
4.10.1 Ⅱ号矿体氧化过程中铜量迁移的配分计算 |
4.10.2 次生氧化作用成矿模式 |
5 玉龙铜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机制 |
5.1 矿化系列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所反映的成因信息 |
5.1.1 斑岩体内及接触带角岩中细脉浸染型铜(钼)矿化 |
5.1.2 矽卡岩型铜矿化 |
5.1.3 Ⅱ、Ⅴ号氧化铜矿体 |
5.2 成矿机制与成矿过程分析 |
6 构造-岩浆-赋矿地层耦合控矿探讨 |
6.1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岩成矿的深部过程 |
6.1.1 地震层析特征 |
6.1.2 重力场特征 |
6.1.3 均衡重力异常 |
6.1.4 磁场特征 |
6.1.5 深部过程的地表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响应 |
6.1.6 小结 |
6.2 昌都陆内裂谷的发育演化与成矿的关系 |
6.2.1 昌都陆内裂谷发育的背景 |
6.2.2 昌都陆内裂谷的演化 |
6.2.3 昌都陆内裂谷的地质特征 |
6.2.4 陆内裂谷体制下沉积-构造-岩浆耦合与成矿作用 |
6.3 喜山期陆内造山与斑岩铜矿成矿的关系 |
6.3.1 喜马拉雅期陆内造山 |
6.3.2 陆内造山体制下的成矿作用 |
6.3.3 构造变形与斑岩铜矿成矿定年 |
7 矿床定位预测的综合研究 |
7.1 矿区南段地球物理探测 |
7.1.1 探测目标及方法选择 |
7.1.2 探测结果的幅频效应异常分析 |
7.1.3 视电阻率资料的分析 |
7.1.4 小结 |
7.2 玉龙铜矿各矿体的存在型式(模式) |
7.2.1 斑岩型矿体(Ⅰ号矿体)的存在型式 |
7.2.2 接触带角岩型矿体的存在型式 |
7.2.3 次生氧化富集型矿体的存在型式 |
7.3 各类矿化体的矿体定位预测模型 |
7.4 科研预测储量的计算 |
7.4.1 矿体圈定的原则 |
7.4.2 资源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
7.4.3 资源量估算 |
8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8.1 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采样及所有分析样品清单 |
附录2 西藏玉龙铜矿野外地质照片登记 |
附录3 镜下照相登记 |
附录4 分析数据表 |
附图1 西藏玉龙铜矿ZK26-ZK1905孔SN向各矿化定位预测图 |
附图2 西藏玉龙铜矿ZK19-ZK2002孔SN向各矿化定位预测图 |
附图3 西藏玉龙铜矿第10勘探线各矿化体定位预测图 |
(10)西藏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特征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2 斑岩型钼(铜)矿床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3 拟解决的问题 |
1.3.4 论文创新点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裂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概况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体及矿化特征 |
3.2.1 龙根铅锌矿段矿体特征 |
3.2.2 查北铅锌多金属矿段矿体特征 |
3.2.3 查南钼矿段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物质成分 |
3.3.2 矿石结构构造 |
3.3.3 矿石类型 |
3.4 围岩蚀变 |
3.4.1 龙根矿段围岩蚀变特征 |
3.4.2 查北矿段围岩蚀变特征 |
3.4.3 查南矿段围岩蚀变特征 |
3.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3.5.1 龙根矿段 |
3.5.2 查北矿段 |
3.5.3 查南矿段 |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4.1 成岩成矿年代学 |
4.1.1 成岩年代学 |
4.1.2 成矿年代学 |
4.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2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4.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锆石Hf同位素 |
4.3.2 Sr-Nd-Pb同位素 |
4.4 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 |
4.4.1 岩浆源区及岩石成因 |
4.4.2 动力学背景 |
4.5 岩浆性质对成矿的约束 |
4.5.1 岩浆源区对成矿性差异的影响 |
4.5.2 岩浆氧逸度及演化对成矿性差异的影响 |
第五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5.1 矿物学特征 |
5.1.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
5.1.2 金属矿物学特征 |
5.2 成矿流体特征 |
5.2.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2.2 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
5.3 成矿物质来源 |
5.3.1 S同位素研究 |
5.3.2 Pb同位素研究 |
5.3.3 矿物化学特征 |
5.4 矿床成因 |
5.5 成矿机理 |
5.5.1 成矿作用过程 |
5.5.2 矿质沉淀机制 |
5.6 成矿模式 |
第六章 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6.1 成矿地质条件 |
6.2 成矿规律及找矿指示 |
6.2.1 成矿时空分布规律 |
6.2.2 区域找矿方向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四、西藏江达县觉拥地区泥盆系研究的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J]. 张予杰,张以春,王冬兵,苟正彬. 地质通报, 2021
- [2]西藏江达县觉拥地区泥盆系研究的新进展[J]. 张正贵,杨暹和,李光明.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90(00)
- [3]西藏江达县觉拥地区泥盆系研究的新进展[A]. 张正贵,杨暹和,李光明.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0)——“三江”论文专辑, 1990
- [4]西藏申扎地区泥盆纪动物群及古动物地理演化[D]. 张予杰. 吉林大学, 2004(04)
- [5]西藏奥陶纪和志留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J]. 李明,林宝玉,宋妍妍. 地球学报, 2019(03)
- [6]北澜沧江带的性质——是冈瓦纳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界线吗?[J]. 李才,谢尧武,董永胜,徐锋,强巴扎西,蒋光武. 地质通报, 2009(12)
- [7]藏南松多地区二叠纪-侏罗纪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D]. 于云鹏. 吉林大学, 2020(08)
- [8]西藏玉龙铜钼矿区斑岩体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王成辉,唐菊兴,侯可军,高一鸣,陈建平,郝金华,应立娟,章奇志,刘耀文,凡韬. 矿床地质, 2011(02)
- [9]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成矿作用与矿床定位预测研究[D]. 唐菊兴. 成都理工大学, 2003(04)
- [10]西藏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特征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D]. 张永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