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攀枝花—西昌地区钒钛磁铁矿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钟祥[1](2019)在《“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矿床成矿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攀西地区出露含有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的攀枝花和白马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岩体,它们与该地区广泛发育的高Ti玄武岩以及时空上紧密伴生的正长岩和花岗岩岩体同属于~260Ma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这些含矿岩体的独特性在于,巨厚的钒钛磁铁矿矿体主要位于岩体的中部或下部,不同于世界上其它一些赋存钒钛磁铁矿矿床的层状岩体。因此,攀西地区的层状岩体中大量磁铁矿富集机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论文以攀枝花岩体和白马岩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的富集机制进行了讨论,并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矿床的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斜长石、单斜辉石和角闪石,岩体中未见斜方辉石。橄榄石Fo牌号介于64~75之间,暗示其母岩浆为原始岩浆在深部经历了较大程度分异结晶后形成的演化岩浆的产物。斜长石的An牌号介于57~66之间,属拉长石。An牌号总体表现出岩体自下向上降低的趋势。(2)岩P205表现出从岩体底部向顶部系统逐渐升高的趋势,暗示岩体的重力结晶分异过程是由下向上进行的,挥发组分具有上部汇集的特点。(3)攀枝花岩体样品和白马岩体样品均表现出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REE右倾的特征和正的Eu异常,轻稀土元素富集明显。但是,不同岩相带之间表现出略微的差别,上部岩相带的细粒辉长岩具有明显较高的稀土元素总量。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整体表现出Th、Zr、Hf亏损而Rb、Sr、Eu、Nb、Ta富集的特征。(4)“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矿床的Sr-Nd同位素总体分布范围较小,全部落于板内洋岛玄武岩(OIB)和峨眉山高钛玄武岩范围内。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出“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矿床在成岩过程中受陆壳混染的影响较小。(5)相对于原始地幔,攀枝花岩体和白马岩体具有较高的Nb/Th和较低的Th/Yb,说明岩体形成的过程中并不存在强烈的陆壳混染。在Sm/Yb-La/Sm图解中,大部分样品落入了高钛玄武岩的区域内,表明“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矿床的成矿岩浆与峨眉山高钛玄武具有相同的岩浆来源。(6)“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矿床的形成受母岩浆的组成、氧逸度、岩浆多期次补给等多种因素共同制约。为此建立了“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矿床地幔柱的成矿模式。
郑文勤,邓宇峰,宋谢炎,陈列锰,于宋月,周国富,刘世荣,向建新[2](2014)在《攀枝花岩体钛铁矿成分特征及其成因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峨眉大火成岩省是全球最大的钒钛磁铁矿床聚集区,攀枝花岩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根据岩性特点,攀枝花岩体主体可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岩相带,其中中部岩相带和下部岩相带岩性旋回非常发育,每个旋回从下向上铁钛氧化物和暗色硅酸盐矿物逐渐减少,块状铁钛氧化物矿石或磁铁矿辉长岩都出现在每个旋回的底部和下部。然而,尽管钛铁矿固相线以下固溶体出溶远弱于磁铁矿,从而能更好地保留成因信息,但其成分变化的成因意义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本次研究发现作为主要金属氧化物之一的钛铁矿的成分不仅在不同岩性中有明显差异,同时,中、下部岩相带的各岩性旋回中钛铁矿成分也具有周期性变化。例如,块状矿石中钛铁矿具有最高的MgO和TiO2及最低的FeO、Fe2O3和MnO,而辉长岩中钛铁矿则具有相反的成分特征。同时,钛铁矿的MgO含量与磁铁矿的MgO含量及橄榄石的Fo牌号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种规律性变化说明每个旋回可以代表一次比较明显的岩浆补充,每次新岩浆补充后,钛铁矿和磁铁矿及橄榄石都是结晶较早的矿物。与Skaergaard岩体相比,攀枝花岩体钛铁矿的MgO含量较高,表明攀枝花岩体分离结晶过程中铁钛氧化物结晶较早;与挪威Tellnes斜长岩套铁钛矿床中的钛铁矿相比,攀枝花岩体的钛铁矿不仅具有较高的MgO和FeO,还具有极高的TiO2和MnO,但Fe2O3却很低,说明地幔柱背景下形成的钛铁矿与斜长岩套中钛铁矿的成分有显着的区别。
郑析科[3](2019)在《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伴生钴的富集规律》文中提出本论文依托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成都理工大学承担的《攀枝花市钒钛磁铁矿中伴生稀散元素概况研究》项目,以最具综合利用价值的钴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广泛搜集、整理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现有的地质资料和相关伴生元素研究成果;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分析,对攀枝花矿床、红格矿床、白马矿床所取代表性样品进行多元素化学分析和岩矿鉴定工作,大致查明了各矿区不同类型岩石、不同类型矿石中钴的含量,分析钴元素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富集规律。得出以下的结论:(1)在攀枝花矿床层状岩体中,上部岩相带钴元素平均含量为41.645 ug/g,中部岩相带钴元素平均含量为73.750 ug/g,底部岩相带钴元素平均含量为124.795 ug/g,由上至下钴元素逐渐富集,符合攀枝花层状岩体韵律层韵律变化;在红格矿床各矿区岩矿石中,百草矿区钴元素含量最高,平均值为371.66 ug/g,在马鞍山矿区含量较低,平均值为111.6 ug/g;在白马矿床各岩相带中,从一矿带矿石钴元素平均值250.120 ug/g、二矿带矿石钴元素平均值208.110 ug/g到四矿带矿石中钴元素平均值185.492 ug/g,含量逐渐降低。(2)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不同岩石类型中,钴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为:磁铁岩、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斜长岩、正长岩。钒钛磁铁矿矿石中钴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岩石中钴元素含量,表内矿石中钴元素含量高于表外矿石中钴元素含量,表明矿石铁品位较高有利于钴元素富集。且钴元素除了富集于磁铁矿石以外,还富集于硫化物相中。(3)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床中,钴元素与TiO2、TFeO、SiO2、MnO、MgO、Zn、Ga、V、Cu、Ni、Sr关系较为密切。其中与TiO2、TFeO、MnO、MgO、Zn、Ga、V、Cu、Ni正相关性较好、与TiO2、TFeO、Zn、Ga、V呈显着正相关;与SiO2、Sr负相关性好,呈显着负相关;钴元素与稀土元素无明显相关性。(4)攀西地区各矿区钒钛磁铁矿矿石中,钴元素在攀枝花矿床、红格矿床、白马矿床、新街矿床、黑谷田矿床中相对较高,综合利用价值较大,其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35.323 ug/g、158.71 ug/g、231.04 ug/g、138.05 ug/g、180.649 ug/g,其中在攀枝花矿床中含量最高。(5)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床中,钴元素在矿石中含量高,主要富集于磁铁矿、钛铁矿、硫化物等矿石矿物中,在选矿过程中主要进入铁精矿,可在铁矿进一步选冶过程中同步回收利用。
武斌,曹俊兴,唐玉强,邹俊,余舟[4](2012)在《红格地区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找矿的探讨》文中认为攀西红格钒钛磁铁矿是我国大型的钢铁生产基地。攀西红格钒钛磁铁矿床赋存于层状基性和超基性的辉石岩和辉长岩岩体中,仅限于攀西裂谷的古隆起带分布,含矿岩体沿安宁河深断裂、昔格达-元谋断裂、攀枝花大断裂侵入。含矿岩体在时间上仅限于华里西期时段的基性-超基性岩。"三位一体"(基性-超基性岩、灯影组白云质灰岩、峨眉山玄武岩)的岩性组合,是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必要条件。攀枝花含矿岩体的一级韵律层由岩体上部的辉长岩、中部暗色层状辉长岩、下部中粗粒暗色辉长岩夹橄辉岩和橄榄型矿层组成。准确把握攀西钒钛磁铁的矿床特征,是寻找该矿床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在红格钒钛磁铁矿及外围发现了多处矿点,为这次整装勘查提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新思路。
朱靓[5](2017)在《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成矿元素富集状态及其成矿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位于康滇地轴中段,隶属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富含的矿产资源丰富多样,其中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巨大。攀枝花岩体可划分为上部辉长岩体和底部橄榄岩体两个部分,其中含矿岩体根据岩(矿)体的韵律特征,可划分为底部的暗色辉长岩相带,中部的层状辉长岩相带,上部浅色辉长岩相带和边缘岩相带4个岩相带。其中,下部岩相带中可划分为5个韵律旋回层,中部岩相带6个韵律旋回层,上部无明显的韵律旋回层。每一韵律旋回层中,铁钛氧化物的含量逐渐由下而上逐渐减少,硅酸盐矿物含量逐渐增加。攀枝花辉长岩主量元素中SiO2含量介于28.33%-46.67%之间;Na20+K2O含量介于0.71%-3.63%之间;Ti02含量介于 2.74%-8.54%之间;A/NCK 比值介于 0.74-1.38 之间,属于过铝质-低钾拉斑质碱性岩系列。相伴生的峨眉山玄武岩主量元素中SiO2含量介于45.36%-59.57%之间;Na20+K20 含量介于 1.24%-6.43%之间;Ti02 含量介于 2.21%-5.87%之间;A/NCK比值介于0.82-1.47之间,属于过铝质-钙碱性-亚碱性岩系列。攀枝花含矿辉长岩属于轻稀土富集型,轻重稀土分馏一般,除了下部岩相带中辉长岩具明显的Eu正异常外,均显示不明显的EU正异常;相伴生的峨眉山玄武岩属于轻稀土富集型,轻重稀土分馏较为明显,Eu正异常不明显。攀枝花含矿辉长岩的微量元素含量普遍较低,且亏损Rb、Th、U、La、Ce等不相容元素,其中,含矿辉长岩比浅色和细粒不含或含少量矿辉长岩La、Ce、Nd、Sm和Y、Yb、Lu等元素也普遍偏低。据攀枝花辉长岩高Ti特征,可能其在源区上与峨眉山高钛玄武岩类似,源区物质为地幔柱物质与岩石圈地幔高程度部分熔融的混溶物质;而相伴生的峨眉山玄武岩源区为岩石圈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物质。且两者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其中玄武岩比辉长岩混染作用更加强烈。矿物微区电子探针分析数据显示,V、Fe、Ti等成矿元素赋存状态具有明显的规律性:1)不同韵律层中富铁的层位和贫铁层位中,橄榄石FeO含量具有富铁层位低、贫铁层位高的特点;MgO含量及其相应的Fo牌号具有与FeO含量变化相反的韵律式变化。2)斜长石在每个韵律层CaO和A1203自下而上逐渐减少,而Na2O含量则逐渐增加,反映了斜长石An牌号具有自上而下逐渐增加趋势。3)矿石矿物中钛铁矿,在块状矿石中MgO、Ti02含量最高,FeO、Fe203含量最低,而贫铁层位中这些氧化物含量却与之相反,而富铁层位中这些氧化物含量基本变化不大。磁铁矿中MgO和TiO2含量具有和钛铁矿一致的变化规律,并且钛铁矿这两种氧化物的含量与磁铁矿中的含量基本呈正相关,却与Al2O3呈反相关。上述工作查明了成矿元素在不同岩相带,不同矿物中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攀枝花含矿岩体可能是经过多期次富含铁钛岩浆补充的复合岩体,每次新岩浆的加入都伴随着氧逸度是递进式锐减。成矿元素的富集不仅受含矿岩体的母岩浆的成分的影响,还受岩浆的性质、氧逸度、分异程度、挥发组分的制约。含矿岩体的多期次脉动叠加、岩浆深部的结晶分异与重力分异是底部成矿最重要的控制因素。与地幔柱作用有成因联系的多期次岩浆的侵入与喷发,不仅有利于V-Fe-Ti等成矿物质富集及沉淀,而且在区域上也形成了与之相伴生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构成比较完整的具有成因联系的岩浆成矿系列。根据不同矿物相中赋存的成矿元素具有的明显差异性,可为选矿工艺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郭嘉[6](2016)在《攀枝花纳拉箐钒钛磁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文中研究说明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是我国典型多金属共生矿床,共伴生有用组分除铁、钒、钛之外,还有铬、钴、镍、铂、钪等二十多种有益组分,其中钛铁矿保有储量居全国及世界首位;钒矿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世界第3位。在我国矿产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基金项目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为依托,以攀枝花纳拉箐钒钛磁铁矿为研究对象,先系统搜集区域的地、物、化、遥方面的资料结合对周边矿床的野外地质调查分析区域成矿背景,再通过矿区地质工作对矿区的地层、构造、岩体和矿体空间分布、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矿物含量、矿石组构、矿石化学成分等特征分析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和探究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岩浆成矿理论,较为详细分析了攀枝花铁纳拉箐钒钛磁铁矿的矿物结晶成矿作用,从而得出了攀枝花总体属于多期次岩浆结晶分异矿床,和表现出较明显的韵律。对攀枝花纳拉箐钒钛磁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和成矿规律研究,指导了深部矿体和相对较贫的矿体进一步工作,通过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南北段成矿规律对比,使整个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成矿理论更加的丰富与完整。
郭晓宏[7](2017)在《会理县秀水河钒钛磁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秀水河钒钛磁铁矿床位于红格矿田南东段,通过对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床地质及矿石特征进行了叙述,重点研究了岩(矿)体韵律特征,初步总结成矿规律。得到了以下几点认识:秀水河含矿岩体属弱碱—碱质、贫钙—亚钙、低铝质的铁质、铁镁质基性—超基性岩,与红格岩体极其相似;其在成岩期与红格岩体属同一大岩体,后期构造破坏和岩浆裹切分割使其与母体分离,形成现在相对独立的基性—超基性岩体。秀水河岩体的形成时代稍早于峨眉山玄武岩,但二者均属晚二叠世产物,可能是岩浆演化中同源异相的产物。成矿物质来源应该是幔源富含Fe、Ti的玄武岩浆。岩体的每个含矿层从底部到顶部,矿石结构呈现出粒状镶嵌结构—海绵陨铁结构—嵌晶结构—填隙结构的总体趋势,构造总体为致密块状—浸染状的趋势,二者体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矿物成分上,铁钛氧化物、磁黄铁矿及橄榄石含量逐渐减少,而黄铁矿及长石、辉石则逐渐增多;矿石化学成分与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含量之间存在一致的韵律性变化特征;而且钒钛磁铁矿体主要富集在每个含矿层的中下部。致密块状、稠密浸染状矿石中铁钛氧化物比脉石矿物先结晶,而稀疏、星散浸染状矿石中硅酸盐矿物先结晶,因此不能将矿床简单的划为早期或晚期岩浆矿床。秀水河钒钛磁铁矿由岩浆多旋回、多期次脉动侵入形成,既存在深源分异,又存在就地结晶分异,应属多成因复成矿床。攀西地区含钒钛磁铁矿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与峨眉山玄武岩、碱性岩构成“三位一体”,三者共生是找矿的一个重要方向,另外需重视韵律特征良好的辉长岩—辉石岩—橄辉岩组合及碳酸盐出露地区,配合物化探手段,开展找矿工作。
曾令高,张均,孙腾,李斌,朱光辉,贾子超,方权,陈庚户[8](2016)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烂纸厂铁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其找矿勘查启示》文中研究说明烂纸厂铁矿床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玄武岩建造中查明的首例中型规模铁矿床。矿床的形成与玄武岩建造具有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矿体主要赋存于峨眉山玄武岩下段致密块状玄武岩与玄武质角砾岩接触带附近,产出特征受矿山梁子破火山口构造控制,多层位产出,矿石发育草莓状结构、韵律结构和纹层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绳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矿石组构,发育铁质结核和铁碧玉,同生沉积层控成矿特征明显。岩(矿)石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浆演化遵循Fenner分异趋势,成矿作用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床成因类型为火山喷发(溢)沉积型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烂纸厂铁矿床是我国在铁矿找矿勘探类型上的新突破和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找矿实践取得的新进展,它的发现打破了在玄武岩建造中不具备寻找成型矿床的固有勘查模式的思想束缚,为相似地质环境寻找铁矿给予了诸多启迪和经验借鉴。
李玥[9](2017)在《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攀西地区是我国岩浆型铁矿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产地,该地区赋矿岩体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的重要组成,对研究矿床成因和地球深部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选取典型钒钛磁铁矿矿床-攀枝花矿床和红格矿床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综合运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系统研究了钒钛磁铁矿矿石的矿物学特征和化学组成特征,以及其对成因的指示意义。研究发现,攀西地区的红格和攀枝花岩体发育典型的岩相分带韵律,岩体组成岩石类型主要为辉长岩、辉石岩、和橄辉岩。依据岩性、岩石结构构造、基性程度变化趋势等特征划分出多个岩相带,在岩相带内部又可见岩体呈暗色与浅色条带交替出现,组成岩石中的主要矿物(钛磁铁矿、钛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普通辉石、斜长石、橄榄石、磷灰石、角闪石等)在相对含量、共生组合类型,组构特征、化学组成等矿物学特征及地化特征也呈现出韵律变化。岩相带的出现指示岩浆的多期次活动,岩相带中的韵律特征又进一步指示了岩浆结晶顺序,钒钛磁铁矿的化学成分特征暗示成矿物质起源于峨眉山地幔柱,通过对比岩相带中不同类型岩石组成元素赋存状态可发现Fe、Ti、V等元素的相对含量与分布规律也显示出与组成矿物变化相似的演变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岩浆成因的钒钛磁铁矿矿床集中分布以高钛玄武岩为主的火成岩岩内带,含铜镍硫化物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不仅较集中地分布在火成岩省的内带,同时还出现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外带(南部和北部边缘),说明其空间选择性不强,推测在内带与低钛玄武岩浆有关,在外带则可能与高钛玄武岩浆有关。钒钛磁铁矿床和多数岩浆硫化物矿床发生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玄武岩浆活动最为剧烈的内带反映出大量连续的玄武岩浆供给对大规模成矿具有重要意义,区域的成矿作用与地幔柱动力学过程密切。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床是由原始岩浆在深部岩浆房发生橄榄石、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使得残余岩浆形成富铁钛的镁铁质岩浆,当进入浅部时,铁钛氧化物和橄榄石、斜长石成为液相线矿物,经重力分选在中下部形成钒钛磁铁矿矿层,残余岩浆固结成岩;沿着岩浆房底部,多期次新岩浆上侵补给形成有规律的韵律层。由此可知,矿物的种类、产状、共生组合和化学组成可以推演岩浆成矿过程中的反应和变化,通过对不同赋矿岩体的对比,进一步丰富并完善“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的成因认识,为深部找矿提供科学依据。
姚贤良[10](2020)在《攀枝花太阳湾钒钛磁铁矿铁钛矿化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扬子大陆西缘是举世闻名的钒钛磁铁矿的产地。太阳湾矿床是攀枝花矿田的重要组成单元。人们对攀枝花-西昌钒钛磁铁矿床的研究,相对其它的矿种而言,相对比较深入,但主要集中于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岩浆作用与成矿、矿床物化探综合信息特征、综合利用等方面,对矿化特征的认知主要依据地质观察和少量岩矿鉴定,有关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的认知,众说纷纭。为此,基于已有研究,选择太阳湾钒钛磁铁矿床,根据导师团队分级矿化研究思想,依托“西南地区资源集中区研究及圈定”项目,利用勘查基本分析数据,对铁钛两个成矿元素的分级矿化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系统深入解剖,进而对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进行约束,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包括太阳湾矿床内的攀枝花-西昌钒钛磁铁矿带,因可见由下往上由块状矿化向浸染状矿化过渡的现象,并有海绵陨铁结构存在,可能存在岩浆结晶分异成矿;同时亦存在独立的浸染状矿化,反映可能存在岩浆熔离成矿,而存在明显贯入特征的块状脉型矿化,反映矿浆(准矿浆)贯入特征。这些证据表明钒钛磁铁矿床不是单一作用形成的,而是多类成矿物质体系叠加成矿型矿床。(2)铁的A级(伴生品位~边界品位)矿化占伴生级以上53.2%,B级矿化(边界品位~工业品位)占27.7%,C级矿化(工业品位及以上)占19.1%;反映铁的低级矿化广泛,高级矿化渐少。钻孔揭露的自然矿化段中,分级矿化组合以单级为主,占63.8%,三级次之,占18.8%,双级最少,占17.3%;分级结构中,以双级结构为主,占52.3%;三级结构次之,占32.5%;单级结构最少,占15.2%;显示为多次成矿地质作用叠加而成的特征。(3)钛的A级(伴生品位~边界品位)矿化占伴生级以上74.3%,B级矿化(边界品位~工业品位)占22.7%,C级矿化(工业品位及以上)占3.0%;反映铁的低级矿化广泛,高级矿化渐少。钻孔揭露的自然矿化段中,分级矿化组合以三级别组合为主,占比为66.7%;双级别组合次之,占比为19.6%;单级别组合仅占13.7%;分级结构中,以双级结构为主,占比为55.6%;三级结构次之,占比为43.8%;单级结构仅占0.6%;显示为多次成矿地质作用叠加而致的特征。(4)通过铁、钛元素组合样类结构的研究,铁钛元素组合样类结构关系多达9种,且从样类结构频数平面分布图上看出,同时存在8种样类结构以上的工程分布广泛,矿床的组合类型复杂,变化多样。显示铁钛的矿化为不同的成矿物质体系叠加而致。(5)通过铁、钛元素组合段类结构的研究,铁钛元素组合空间上以钛包铁类结构为主。钛包铁大类结构根据钛元素段类结构的复杂程度以及铁的矿化分级组合类型,可将其分为3类以及9个亚类,段类结构类型复杂多样,分布极不均匀。显示铁钛的矿化为多次成矿地质作用叠加而致。(6)通过矿床地质、铁钛分级矿化、分级组合、分级结构、样类结构及段类结构等特征,攀枝花太阳湾矿床为多类成矿物质体系叠加成矿型矿床。(7)通过铁钛累厚、段数、样数高值区的叠合,划分出太阳湾矿床的5个控边靶区。通过铁钛元素矿化剖面显示的潜力区,进一步划分出太阳湾矿床5个标高段的摸底靶区。为下一步勘查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二、攀枝花—西昌地区钒钛磁铁矿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攀枝花—西昌地区钒钛磁铁矿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矿床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钒钛磁铁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内外有关岩浆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研究现状 |
1.1.2 “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矿床研究现状 |
1.2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存在的问题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震旦系 |
2.1.2 震旦系(800~541Ma) |
2.1.3 寒武系(541~486Ma) |
2.1.4 奥陶系(486~443Ma) |
2.1.5 志留系(443~420Ma) |
2.1.6 泥盆系(420~359Ma) |
2.1.7 石炭系(359~299Ma) |
2.1.8 二叠系(299~252Ma) |
2.1.9 三叠系(252~201) |
2.1.10 晚中生界-新生界(201~2.6Ma)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前震旦纪岩浆岩 |
2.3.2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岩浆岩 |
2.4 区内与岩浆岩有关的矿产 |
第三章 岩体及矿床地质特征 |
3.1 攀枝花岩体地质特征 |
3.1.1 岩体相带划分 |
3.1.2 岩相学特征 |
3.2 白马岩体地质特征 |
3.2.1 岩体相带划分 |
3.2.2 岩相学特征 |
3.3 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3.3.1 矿物成分测试结果 |
第四章 岩石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0 样品采集 |
4.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1 攀枝花岩体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2 白马岩体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攀枝花岩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2 白马岩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攀枝花岩体稀土地球化学特征 |
4.3.2 白马岩体稀土地球化学特征 |
4.4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五章 “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矿床成矿机制 |
5.1 母岩浆性质 |
5.2 成矿控制因素 |
5.2.1 陆壳混染情况 |
5.2.2 成矿岩浆的多期次补充 |
5.2.3 岩浆融离作用的影响 |
5.3 “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分析方法 |
样品前处理 |
全岩主量元素 |
全岩微量元素 |
Sr-Nd同位素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攀枝花岩体钛铁矿成分特征及其成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攀枝花岩体基本地质特征 |
3 分析方法及结果 |
4 钛铁矿成因意义分析 |
4.1 成矿背景及母岩浆成分特点 |
4.2 钛铁矿分离结晶特点 |
4.3 多次岩浆补充在钛铁矿成分上的反映 |
5 结论 |
(3)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伴生钴的富集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伴生钴矿床研究现状 |
1.2.2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伴生钴资源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大地构造演化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岩浆岩 |
2.2 钒钛磁铁矿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2.1 攀枝花矿床 |
2.2.2 红格矿床 |
2.2.3 白马矿床 |
第3章 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1 攀枝花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1.1 朱家包包矿段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1.2 纳拉菁矿段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2 红格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3 白马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4 攀西地区其他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4.1 新街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4.2 黑古田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4.3 太和矿床中钴元素的分布特征 |
3.5 不同矿区钴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
第4章 钴元素的富集规律及综合利用价值 |
4.1 钴元素的相关分析 |
4.1.1 钴元素与主量元素相关分析 |
4.1.2 钴元素与微量元素相关分析 |
4.2 钴元素的聚类分析 |
4.2.1 钴元素与主量元素聚类分析 |
4.2.2 钴元素与微量元素聚类分析 |
4.2.3 钴元素与稀土元素聚类分析 |
4.3 钴元素的富集规律 |
4.3.1 攀枝花矿床中钴元素富集规律 |
4.3.2 红格矿床中钴元素富集规律 |
4.3.3 白马矿床中钴元素富集规律 |
4.4 钴元素的综合利用价值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红格地区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找矿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和大地构造环境 |
2 地层 |
3 岩浆岩 |
3.1 火山岩 |
3.2 侵入岩 |
4 成矿机理分析 |
4.1 成矿规律 |
4.2 红格典型矿床 |
4.3 红格矿区典型矿床成矿模式 |
5 地球物理找矿模式 |
5.1 航磁异常 |
5.2 地面高精度磁测 |
6 找矿思路探讨 |
(5)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成矿元素富集状态及其成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有关岩浆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的研究现状 |
1.2.2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基性-超基性侵入岩 |
2.3.2 峨眉山玄武岩 |
2.3.3 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关系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含矿岩体地质特征 |
3.1.1 主要含矿岩体岩石及岩相特征 |
3.1.2 岩相带中的韵律性 |
3.1.3 含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3.2 矿体地质特征 |
3.2.1 矿石矿物及组构特征 |
3.2.2 脉石矿物及组构特征 |
第4章 成矿元素赋存状态 |
4.1 主要造岩矿物元素的赋存特点 |
4.1.1 橄榄石中元素变化特征 |
4.1.2 斜长石中元素变化特征 |
4.2 主要矿石矿物元素的赋存特点 |
4.2.1 铁、钛等主量元素赋存状态及分布 |
4.2.2 钒、铬、铜、钴、镍等微量元素赋存状态 |
第5章 成矿作用方式及其成矿意义 |
5.1 成矿作用条件 |
5.2 矿床成因及成矿系统模式 |
5.3 元素赋存状态的生产意义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攀枝花纳拉箐钒钛磁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主要地质特征 |
2.2 地层 |
2.3 岩浆岩 |
2.4 构造 |
2.4.1 褶皱 |
2.4.2 断层 |
2.5 物化探异常特征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 |
3.4.1 (1)号矿体 |
3.4.2 (2)号矿体 |
3.4.3 (3)号矿体 |
3.4.4 (4)号矿体 |
3.5 矿石学特征 |
3.5.1 矿石的化学成分 |
3.5.2 矿石的矿物成分 |
3.5.3 矿石结构构造 |
3.5.4 有害杂质 |
3.6 矿体有益组分的分布规律 |
3.6.1 铁元素的分布规律 |
3.6.2 钛元素的分布规律 |
3.6.3 钒元素的分布规律 |
3.6.4 其它有益组分的分布规律 |
第4章 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 |
4.1 成矿规律 |
4.2 矿床成因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会理县秀水河钒钛磁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论文选题依据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1.3 国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区地理概况 |
1.2.1 交通位置 |
1.2.2 地理经济 |
1.3 前人研究情况 |
1.4 本次研究概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 |
2.1 地层 |
2.1.1 结晶基底 |
2.1.2 褶皱基底 |
2.1.3 沉积盖层 |
2.2 构造 |
2.2.1 东西向构造 |
2.2.2 南北向构造 |
2.2.3 北东向构造 |
2.2.4 北西向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3 矿区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1.1 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 |
3.1.2 三叠—侏罗系白果湾组(T3bg-J1y) |
3.1.3 第四系(Q) |
3.2 矿区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3.1 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 |
3.3.2 花岗岩 |
3.3.3 峨眉山玄武岩 |
3.4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
4 矿床地质特征 |
4.1 含矿岩体特征 |
4.1.1 岩体相带划分 |
4.1.2 岩体岩石化学特征 |
4.2 矿体特征 |
4.2.1 Ⅰ号矿体 |
4.2.2 Ⅱ号矿体 |
4.2.3 Ⅲ号矿体 |
4.2.4 Ⅳ号矿体 |
4.3 矿石特征 |
4.3.1 矿石构造特征 |
4.3.2 矿石结构特征 |
4.3.3 矿石的主要矿物成份及特征 |
4.3.4 矿石的化学成份及基本特征 |
4.3.5 矿石类型及品级 |
4.4 围岩与夹石 |
4.5 岩体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关系 |
5 矿体韵律特征 |
5.1 矿石结构构造的变化特征 |
5.1.1 构造 |
5.1.2 结构 |
5.1.3 矿石结构和构造的相关性 |
5.2 矿石矿物成分及含量的变化特征 |
5.3 矿石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 |
5.3.1 不同品级矿石的产出部位 |
5.3.2 矿石化学成分与结构构造变化的关系 |
5.3.3 矿石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及含量变化的关系 |
6 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 |
6.1 控矿因素分析 |
6.1.1 构造因素 |
6.1.2 围岩因素 |
6.1.3 岩体分异特征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3 成岩成矿时期 |
6.4 成矿过程及矿床成因探讨 |
6.5 外围找矿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烂纸厂铁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其找矿勘查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成矿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样品采集及描述与分析测试 |
4 矿床成因及铁质赋存状态讨论 |
4.1 矿床成因探讨 |
4.1.1 岩(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2 成矿作用过程 |
4.1.3 矿床成因 |
4.2 铁质赋存状态讨论 |
5 找矿勘查启示 |
6 结论 |
(9)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矿物成因指示研究现状 |
1.2.2 钒钛磁铁矿的矿物学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背景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变质岩 |
第3章 区域成矿地质特征 |
3.1 区域成矿特征概况 |
3.2 典型矿体地质特征 |
3.2.1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 |
3.2.2 红格钒钛磁铁矿 |
第4章 矿石的矿物学特征研究 |
4.1 矿石矿物类型 |
4.1.1 矿石矿物 |
4.1.2 脉石矿物 |
4.2 矿石成分特征 |
4.3 矿石组构特征 |
4.3.1 矿石构造 |
4.3.2 矿石结构 |
4.4 矿物组合的分带韵律特征 |
4.5 矿物组合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5章 主要元素赋存状态与分布规律 |
5.1 主要元素赋存状态 |
5.2 主要元素分布规律 |
5.3 小结 |
第6章 矿物的成因指示研究 |
6.1 矿物的空间分布规律 |
6.2 成因指示意义分析 |
6.2.1 矿物组合的标型意义 |
6.2.2 成矿物质来源 |
6.2.3 成矿期次和成矿过程 |
6.2.4 矿床成因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攀枝花太阳湾钒钛磁铁矿铁钛矿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区地理状况 |
1.1.2 国内外矿化关系研究 |
1.1.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1.4 论题确定 |
1.2 研究思路 |
1.2.1 技术路线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矿床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地层概况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地质构造 |
2.2 区域矿产 |
2.3 矿床地质 |
2.3.1 地层 |
2.3.2 岩浆岩 |
2.3.3 构造 |
2.4 矿体特征 |
2.5 矿石特征 |
2.5.1 矿石的组构 |
2.5.2 矿石的矿物成分 |
第3章 铁矿化关系研究 |
3.1 铁总体特征 |
3.1.1 基本分析数据特征 |
3.1.2 矿化分级特征 |
3.1.3 矿化分级组合特征 |
3.1.4 矿化分级结构特征 |
3.2 平面分布 |
3.2.1 矿化累厚 |
3.2.2 矿化段数 |
3.2.3 矿化累厚、段数综合分析 |
3.3 分级组合平面分布 |
3.3.1 单级组合 |
3.3.2 双级组合 |
3.3.3 三级组合 |
3.4 分级结构平面分布 |
3.4.1 双级结构 |
3.4.2 三级结构 |
第4章 钛矿化关系研究 |
4.1 总体特征 |
4.1.1 基本分析数据特征 |
4.1.2 矿化分级特征 |
4.1.3 矿化分级组合特征 |
4.1.4 矿化分级结构特征 |
4.2 平面分布 |
4.2.1 矿化累厚 |
4.2.2 矿化段数 |
4.2.3 矿化累厚、段数综合分析 |
4.3 分级组合平面分布 |
4.4 分级结构平面分布 |
4.4.1 双级结构 |
4.4.2 三级结构 |
第5章 铁钛矿化关系特征 |
5.1 总体数据特征 |
5.1.1 样类结构 |
5.1.2 段类结构 |
5.2 分布特征 |
5.2.1 样类结构特征 |
5.2.2 段类结构特征 |
第6章 地质意义讨论 |
6.1 成因约束 |
6.1.1 成矿作用约束 |
6.1.2 成矿过程约束 |
6.2 找矿方向约束 |
6.2.1 铁综合叠合潜力区 |
6.2.2 钛综合叠合潜力区 |
6.2.3 铁钛控边找矿靶区 |
6.2.4 铁钛摸底找矿靶区 |
6.2.5 铁钛综合找矿靶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攀枝花—西昌地区钒钛磁铁矿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矿床成矿机制研究[D]. 钟祥.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2]攀枝花岩体钛铁矿成分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 郑文勤,邓宇峰,宋谢炎,陈列锰,于宋月,周国富,刘世荣,向建新. 岩石学报, 2014(05)
- [3]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伴生钴的富集规律[D]. 郑析科.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4]红格地区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找矿的探讨[J]. 武斌,曹俊兴,唐玉强,邹俊,余舟. 地质与勘探, 2012(01)
- [5]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成矿元素富集状态及其成矿意义[D]. 朱靓.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6]攀枝花纳拉箐钒钛磁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D]. 郭嘉.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7]会理县秀水河钒钛磁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D]. 郭晓宏. 西南科技大学, 2017(11)
- [8]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烂纸厂铁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其找矿勘查启示[J]. 曾令高,张均,孙腾,李斌,朱光辉,贾子超,方权,陈庚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02)
- [9]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意义[D]. 李玥.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10]攀枝花太阳湾钒钛磁铁矿铁钛矿化关系研究[D]. 姚贤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