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转变的经济背景与哲学支撑

发展观转变的经济背景与哲学支撑

一、发展观转型的经济学背景与哲学支援(论文文献综述)

陈名亮[1](2015)在《农村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终生幸福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普通高中教育千校一面,缺乏办学特色。由于高校招生只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造成所有高中学校只重视学生的书本知识教育,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农村普通高中学校由于师资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更加难以自拔。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新要求。本研究在国家提出的改革目标的基础上,立足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农村普通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对醴陵市几所农村普通高中所进行的多样化发展的探索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分析;最后从学校类型、课程建设、特色打造、教育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农村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广大农村地区的普通高中学校进行多样化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和行动思路。

张争妍[2](2014)在《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研究》文中提出兵团作为一个肩负屯垦戍边使命的特殊组织,自建立以来立足边疆,为地区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地缘、历史、文化等原因,同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其他省区相比,兵团产业结构依旧处于一种相对不合理的状态,制约了兵团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依然是兵团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十二五”期间是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完成“两个率先”、“两个力争”的目标,都要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适应兵团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对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产业结构转型的效应、环境条件和制约因素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探寻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研究。首先,在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概述兵团产业结构转型历程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兵团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其次,基于产业结构效应、要素配置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视角,分析了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效应;然后,根据兵团自身情况,分析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环境条件和制约因素;最后,从兵团的实际出发,结合上述分析结论,提出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选择。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兵团第一产业结构比重较大,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缓慢,产业素质低;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小,水平低;兵团产业结构发展过度依赖资源,资源利用效率低。(2)从产业结构效应视角看,兵团产业结构转型中产业结构效益差;从要素配置效应视角看,兵团产业结构转型中要素配置不合理;从经济增长效应视角看,兵团产业结构转型中的经济增长效应低。(3)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兵团特殊的体制机制、资源保障能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蒋姣蓉[3](2010)在《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破解》文中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资源环境危机和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发展和超越,为破解我国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许剑峰[4](2010)在《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研究》文中提出空间与政策是城乡规划的两大基本要素,它们的关系是城乡规划和区域发展最重要的议题之一,都涉及到各自所对应的权力与利益的分配关系。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规划转向过程当中,权力支配的动态性与利益分配的复杂性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空间与政策各自的生产、消费过程之中,也表现在空间与政策关系的错位和不协调。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和规划科学进步的基本前提。以此为导向,研究空间与政策的协同关系是论文的主要目的。论文切入空间理论与政策理论的交叉领域,以社会发展和规划学科实践为线索;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剖析空间与政策冲突的原因;以协同学的方法来探讨空间与政策协同的可能;从法制、信息和运营三个平台建设角度来讨论空间与政策协同的关键途径。论文以“现象分析-理论探索-实证分析-策略思考”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空间现象背景分析、政策发展历史检索、规划行为动机探究、发展模式比较选择等综合研究方法,形成基本框架。论文先后展开了在转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与规划实践中空间与政策关系的问题梳理、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第1章是对空间与政策相关概念和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对研究背景、问题、内容、路线、方法、框架的简要介绍。第2和3章构成了“空间与政策的冲突论”,涵盖了过去30年来的社会发展困境和规划学科危机的分析。第4、5和6章构成了“空间政策协同论”,提出了空间政策的“发展协同”和“规划协同”的理论,并对法律、信息和运营三大空间政策协同平台进行了分析。第7和8章构成了“空间政策实践论”,以直辖后重庆特定的时空背景为基础,切入“重大规划事件”和“城市运营特色机制”两方面的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规划协同和发展协同机制。论文核心观点之一是“空间政策的发展协同”。这个概念主要是关注发展实践中的空间和政策的协调统一,实际上避免了因它们的冲突而带来发展的困境和路径依赖。空间是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经过人类活动建构起来的,是政策的产物。政策是空间发展秩序的保障,空间是政策发展的物质反映。空间和政策的关系是辨证的,是可以协同的,而它们的协同发展是城市与区域走向繁荣与秩序的前提;反之,是走向混乱和衰败的先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空间与政策的协同制度平台,包含法制、信息、运营三大平台。论文核心观点之二是“空间政策的规划协同”。这个概念主要是关注规划实践中的空间和政策的协调统一,实际上避免了因它们的冲突而带来公共政策失效和规划实效降低。城市规划学科具有空间和政策的二重性,二者分离的普遍现象和制度惯性对规划学科和实践的科学发展构成阻力。本论文以“规划协同”为中心内容,对不同尺度和类型的空间规划中的空间政策协同进行论述。论文以利益和权力为纽带,通过理顺规划体系中的空间-政策内在逻辑和价值体系,确立相应的规划技术路线和公共政策重点,为区域和城市的繁荣和秩序奠定基础。论文在下述方面具有创新的见解:①结合政策生成过程的“历史视角”与物质空间存在的“地理视角”来分析当代中国区域与城市的发展问题与规划问题,并建立“空间与政策的协同学”的理论框架;②通过对发展困境的概括、路径依赖与发展模式选择的分析,指出空间与政策“发展协同”的观念、方式、以及时空统筹和制度保障;③通过对学科危机的认知、规划思想轨迹与理性选择的分析,理清空间与政策规划协同关系中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与交往理性思想,同时指出空间政策协同的法律、信息和运营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现实意义。空间与政策的关系问题对于规划学科来说是基本问题,“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这一命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命题,而对处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城乡规划实践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论文通过空间政策问题梳理和关系研究,形成一些学术观点,能够有助于解决社会发展和规划学科实践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方世川[5](2010)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提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根本的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同时,从文化发展角度看,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也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呢?或者说,两者相结合的路径何在呢?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几条重要路径进行全面的研究。第一章为导论,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剖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在社会理想、哲学等方面有大量的相通之处,这些相通之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国人民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上的认知障碍,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通过这些结合点可以促进二者的结合。第三章阐述通过继承民族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关键是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科学民主的精神、革故鼎新的精神。本章的最后总结了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文化相结合必须遵循的原则。第四章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以及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结合的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通过推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相结合,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五章为结语部分,提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才能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进程。

闻待[6](2010)在《论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文中认为多样化是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探讨的是在高中教育发展的大众化阶段如何解决高中教育发展多样化缺失的问题。中等教育400年的充分发育显示了多样性不断呈现、发展与丰富的历程,这为中国高中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参照。我国高中教育正处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时期,来自社会与人的发展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但现实选择困境凸显出高中教育发展的内在冲突。追溯缘由,本文集中探讨了教育政策中的深层原因,即发展观的问题。通过文本与实践的对比,文章认为,尽管基本政策表示出了对高中教育发展的全面关注,但教育政策的行动策略体现出的是一种指向增长的发展观,导致的结果就是,尽管在发展的数量规模上有满意的、甚至超前的实现,但在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与效益增长等多样性的内涵要求上并没有获得同样的进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改变现有的发展策略,将高中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多样化发展为策略。本文聚焦于高中教育多样性的内容构成,即包括学校类型、特色建设、课程结构、教育服务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并提出多样化的“可选择”的若干建议。本文的基本假设是:人们对教育的追求集中在升学率上并非真实的需求,除了有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外,更在于教育类型、教育特色、教育内容、教育服务的多样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单一的成才模式导致单一的升学率的追求,只有基于多样化的发展,才能够促进教育系统与环境的适应,从而逐步扭转当前的应试格局,满足多样化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真实需求。本文的研究重点与相关结论如下:1.对于我国高中教育发展阶段的判断。研究表明,我国高中教育处于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阶段。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不仅有毛入学率指标,还包括发展阶段中的特征指标。研究中数字型指标与非数字性指标的阶段体现是不同的,表明其中的矛盾与冲突。2.研究了政策文本与实践中的差距。发现我国教育政策的发展观从本质上来说是以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这导致计划主义在教育政策中的惯性,教育政策中的非理性程度很大。也因为过分关注增长,而扼制了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发展空间。3.提出了发展观的转型问题。大众化阶段和信息化时代中的高中教育面临着质的转型,需要同时高质量地实现教育的民主功能和育人价值,但是,教育的发展是有资源限制的。因此,在发展观的选择上,不仅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而且要关注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指导教育在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品质提升。4.提出了一些新的高中教育多样化的发展策略。以功能完备性原则为指导,提出了大力发展新型普通高中,学校特色的整合与区域推进,课程结构多样性的可选择原则以及特殊人群教育支持,尤其是流动人口子女的高中教育的统一考试建议。

刘义圣,陈燕[7](2006)在《发展经济学贫困阙疑与中国经济发展强势》文中认为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改革的模式与经验对发展经济学主流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并反衬出其理论模式的凝滞和贫乏。中国经济的强势发展对发展经济学不再仅仅具有被动的检验和支持理论的功能,而是成为推动发展经济学深入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西方发展经济学不能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指导理论。建立中国发展经济学,可以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国的改革和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

刘会强[8](2005)在《发展观历史转型的经济学背景与哲学支援(摘)》文中指出

刘会强[9](2004)在《发展观转型的经济学背景与哲学支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持续发展观取代传统发展观表征发展观的历史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学的自我批判构成发展观转型的重要思想背景:经济学对“理性经济人”的反思为发展观矫正目标定位提供了理论支持,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关注为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发展经济学的演变为可持续发展观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而发展观转型的深层基础则是西方哲学的范式变革:当代哲学对近代哲学的消解为可持续发展观奠定了存在论基础,对人的全面研究为可持续发展观把人自身确立为发展目标提供了强大支持。

刘会强[10](2004)在《发展观转型的经济学背景与哲学支援》文中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观取代传统发展观表征发展观的历史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学的自我批判构成发展观转型的重要思想背景:经济学对“理性经济人”的反思为发展观矫正目标定位提供了理论支持,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关注为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发展经济学的演变为可持续发展观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而发展观转型的深层基础则是西方哲学的范式变革:当代哲学对近代哲学的消解为可持续发展观奠定了存在论基础,对人的全面研究为可持续发展观把人自身确立为发展目标提供了强大支持。

二、发展观转型的经济学背景与哲学支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观转型的经济学背景与哲学支援(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村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必要性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农村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学生、农村家庭、社会的需求多样化
        二、多样化是国际高中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多样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
        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优化高中教育生态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农村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导向错误,导致学校疯狂追求升学率
        二、农村普通高中投入不足,优质资源缺乏
        三、课外活动严重缺失,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四、办学模式单一,不灵活
        五、课程安排严重倾斜,技能训练形同虚设
        六、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尚未受到重视
第三章 农村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实践探索—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
    第一节 醴陵市推进农村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基本举措
        一、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政策指引
        二、完善配套服务保障体系
        三、重视监督管理与及时考评
    第二节 醴陵市两所典型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案例分析
        一、醴陵一中注重学习方式多元化的“五元四驱学习共同体”建设
        二、醴陵四中发扬学生特长的艺体特色学校建设
    第三节 醴陵市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出现的问题
        一、基本经验
        二、出现的问题
第四章 推进农村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策略
    第一节 建设基于特色的新型普通高中
        一、把握新型普通高中建设的历史机遇
        二、确立新型普通高中建设的合适策略
    第二节 促进学校特色的明朗化
        一、明确学校特色的概念及特点
        二、探寻学校特色多样化的途径
    第三节 实现学校课程的多样化
        一、特色课程建设是普通高中特色办学的核心要素
        二、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的几种主要模式
    第四节 注重教育评价的多样化
        一、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普通高中进行评价时的特点
        二、教育评价多样化的方法
        三、改革高考录取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
        2.1.2 产业结构
        2.1.3 产业结构转型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2.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2.3 产业政策理论
第三章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历程及现状分析
    3.1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历程概述
    3.2 兵团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3.2.1 兵团三次产业总体结构状况分析
        3.2.2 兵团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3.3 兵团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3.3.1 第一产业结构比重较大,内部结构不合理
        3.3.2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缓慢,产业素质低
        3.3.3 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小,水平低
        3.3.4 兵团产业结构发展过度依赖资源,资源利用效率低
    3.4 小结
第四章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基于产业结构效应视角
        4.1.1 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4.1.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4.2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基于要素配置效应视角
        4.2.1 理论模型
        4.2.2 数据处理
        4.2.3 实证结果分析
    4.3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基于经济增长效应视角
        4.3.1 模型设定
        4.3.2 变量的选择和数据说明
        4.3.3 实证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环境条件及制约因素分析
    5.1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环境条件分析
        5.1.1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优势分析
        5.1.2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劣势分析
        5.1.3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2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
        5.2.1 兵团体制机制的制约
        5.2.2 资源保障能力的制约
        5.2.3 技术创新能力的制约
    5.3 小结
第六章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选择
    6.1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目标
    6.2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思路
    6.3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
        6.3.1 以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6.3.2 依托资源优势和政策机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6.3.3 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3)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破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愈加迫切
    (二)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受到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制约
    (三) 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突显, 威胁着发展的可
二、科学发展观的三大主题
    (一) 发展是第一要务
    (二) 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首先应是在各个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
    (三) 发展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基础上实现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破解
    (一)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 为我们处理经
    (二) 科学发展观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
    (三) 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 为协调多方利益提供了根本方法

(4)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由来与逻辑假设
        1.1.1 选题由来
        1.1.2 逻辑假设
    1.2 研究背景与主要问题
        1.2.1 研究背景
        1.2.2 主要问题
    1.3 核心概念与相关研究
        1.3.1 核心概念
        1.3.2 相关研究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内容与研究框架
        1.5.1 论文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发展实践中的空间政策关系
    2.1 发展理想的轨迹
        2.1.1 基于唯理思辨的发展理想
        2.1.2 基于社会契约的发展理想
        2.1.3 基于历史哲学的发展理想
        2.1.4 基于社会行动的发展理想
        2.1.5 基于交往行动的发展理想
    2.2 发展过程的分析
        2.2.1 中国城乡发展的历程分析
        2.2.2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的发展观的演进
    2.3 发展现实的困境
        2.3.1 发展观念失衡
        2.3.2 发展方式错位
        2.3.3 发展时间无序
        2.3.4 发展空间不公
        2.3.5 发展政策失调
        2.3.6 发展实践的困境
    2.4 发展模式的审视
        2.4.1 空间需求的重估
        2.4.2 发展路径的依赖
        2.4.3 发展政策的重估
        2.4.4 发展模式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规划实践中的空间政策关系
    3.1 理性思想的回顾
        3.1.1 规划学科中理性思想的历程
        3.1.2 空间规划中的理性思想分析
        3.1.3 规划政策分析中的理性思想轨迹
        3.1.4 城乡规划的前景
    3.2 学科实践的危机
        3.2.1 空间教育与政策教育的不平衡
        3.2.2 空间研究与政策研究的不匹配
        3.2.3 空间规划与政策维系的不保障
        3.2.4 空间管理与政策控制的不接轨
        3.2.5 规划实践的危机
    3.3 空间与政策关系冲突
        3.3.1 冲突原因
        3.3.2 冲突主体
        3.3.3 空间冲突
        3.3.4 过程冲突
        3.3.5 冲突方式
    3.4 空间政策协同的必要性
        3.4.1 职能协同
        3.4.2 区划协同
        3.4.3 空间协同
        3.4.4 政策协同
    3.5 本章小结
4 空间与政策的发展协同
    4.1 发展实践过程中空间与政策的辩证关系
    4.2 发展的两轴/四态分布
    4.3 中国式发展的“S 形”路径
    4.4 当代发展观的转型与认识
    4.5 空间与政策的发展协同理论
        4.5.1 发展协同观念的落实
        4.5.2 健康发展方式的建构
        4.5.3 发展的时间平衡性统筹
        4.5.4 发展的空间平衡性统筹
        4.5.5 发展政策的平衡性措施
        4.5.6 发展的愿景: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空间系统协同的发展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
    5.1 规划教育:价值体系协同
    5.2 规划研究:政策体系协同
    5.3 规划编制:空间体系协同
    5.4 规划管理:运行体系协同
    5.5 规划协同的理论性框架建构
    5.6 本章小结
6 空间与政策的协同平台
    6.1 空间政策协同的国家式思维和游牧式思维
        6.1.1 法律平台作为承载国家式思维的制度平台
        6.1.2 信息平台作为承载游牧式思维的工具平台
        6.1.3 国家式思维和游牧式思维的对立体
        6.1.4 国家式思维和游牧式思维的平衡体
    6.2 空间政策协同的法制平台建设
        6.2.1 公共政策的法律平台
        6.2.2 公共管理的法律平台
        6.2.3 公共产品的法律平台
        6.2.4 公共服务的法律平台
    6.3 空间政策协同的信息平台建设
        6.3.1 空间统筹的信息平台
        6.3.2 政策统筹的信息平台
        6.3.3 公共参与的信息平台
        6.3.4 专家决策的信息平台
        6.3.5 部门决策的信息平台
    6.4 空间政策协同的运营平台
        6.4.1 土地平台
        6.4.2 产业平台
        6.4.3 税收平台
    6.5 本章小结
7 直辖后重庆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评价
    7.1 市域空间层面城乡规划协同评价
        7.1.1 区域空间结构厘清过程
        7.1.2 城乡规划历程及其空间政策评价
        7.1.3 区县城乡总体规划
    7.2 都市区层面控规协同评价
        7.2.1 空间层次调整讨论
        7.2.2 交通规划评价
        7.2.3 生态规划评价
    7.3 中心城区层面重大规划及实施评价
        7.3.1 控规全覆盖评价
        7.3.2 商圈规划评价
        7.3.3 滨水空间规划评价
        7.3.4 人文规划评价
    7.4 片区层面城市设计及实施评价
        7.4.1 渝中半岛城市设计评价:区政府主导
        7.4.2 江北城CBD 城市设计评价:政府公司主导
        7.4.3 两江四岸城市设计评价:市政府主导
        7.4.4 化龙桥城市设计评价:外资公司主导
    7.5 空间政策规划机制协同评价
        7.5.1 法制协同
        7.5.2 信息协同
        7.5.3 管理协同
    7.6 本章小结
8 直辖后重庆空间政策发展协同特色分析
    8.1 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协同特色机制评价
        8.1.1 “一圈两翼”发展协同机制
        8.1.2 人口及产业发展协同分析
        8.1.3 一圈两翼发展协同的城乡规划机制建议
        8.1.4 发展协同的制度改革思考
    8.2 重庆“第三财政”发展协同特色机制评价
        8.2.1 “第三种力量”与“第三财政”
        8.2.2 “第三财政”的作用与意义
    8.3 “五个重庆”发展协同特色机制评价
        8.3.1 “五个重庆”诞生的背景
        8.3.2 “五个重庆”的建设主体
        8.3.3 “五个重庆”在重庆发展协同中的意义
    8.4 重庆发展协同运营特色平台评价
        8.4.1 土地平台
        8.4.2 产业平台
        8.4.3 投融资平台
        8.4.4 金融平台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9.3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直辖十年重庆城乡规划的36 个重大规划事件
    B 中国城市化的户籍制度变迁60 年
    C 中国城市化的土地制度变迁60 年
    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E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F 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语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有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寻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以促进两者相结合
    2.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相通之处,是两者结合的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
        2.1.2 马克思主义文化符号转换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2.2 利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相通之处,促进两者相结合的路径
        2.2.1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体的批判性分析
        2.2.2 克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彻底性和非科学性
        2.2.3 创造符合中国国情同时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
第3章 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3.1 继承中华民族精神
        3.1.1 继承爱国主义的精神
        3.1.2 继承自强不息的精神
        3.1.3 继承革故鼎新的精神
        3.1.4 继承科学民主的精神
    3.2 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3.2.1 以马克思主义指引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
        3.2.2 从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入手,进一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4章 推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相结合
    4.1 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
        4.1.1 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特点
        4.1.2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
    4.2 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结合的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
        4.2.1 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结合的必要性
        4.2.2 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相结合的实现路径
第5章 结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5.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5.1.1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5.1.2 我国文化发展的需要
    5.2 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5.2.1 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5.2.2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论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多样化以至均衡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分化与整合——中等教育多样化的历史变迁
    一、多样化的萌生:中等教育的传统与分化
        (一) 文法学校的精英传统
        (二) 实科教育的发展与现代中学的出现
        (三) 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及其制度化过程
    二、多样化的平等:21世纪的中等教育改革
        (一) 中等教育的普及与多轨制
        (二) 普职融合与综合中学运动
        (三) 走向质量均衡的中等教育
    三、中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 课程内容世俗化
        (二) 管理体制国家化
        (三) 教育决策理性化
        (四) 教育目标个性化
第二章 多样化:大众化时代的教育需求
    一、高中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定位
        (一) 对于高中教育发展阶段毛入学率指标的探讨
        (二) 对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判断
    二、大众化时代的高中教育性质
        (一) 基础性
        (二) 实用性
        (三) 选择性
    三、高中教育分流与"双重任务"的分化
        (一) 高中教育分流的内涵与意义
        (二) 升学及升学路径的多样化
        (三) 就业的空间与质量
    四、高中教育的时代使命:创新型人才培养
        (一) 社会转型中的教育创新需求
        (二) 平凡的创造——高中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三章 多样性的缺失——基于选择机会的实证研究
    一、教育选择作为权利的两个范畴
    二、身份的限制:户籍制度下的选择禁令
        (一) 市区户籍与非市区户籍的选择差异
        (二) 本地户籍与外地户籍的选择差异
    三、能力的限制:质量堪忧的义务教育
        (一) 农村义务教育的合格率问题
        (二) 城市义务教育质量的非均衡
        (三) 教育质量中的社会分层
    四、资源的限制:分数选择下的单一办学模式
        (一) 普通高中:理直气壮的"应试教育"
        (二) 职业教育:非选择性的尴尬境地
        (三) 综合高中:渐行渐远的综合性改革
第四章 政策价值的局限——指向"增长"的发展
    一、高中教育发展的政策框架
        (一) 教育政策分类概说
        (二) 教育发展的总政策:背景与分歧
        (三) 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
        (四) 高中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
    二、教育政策中的行动逻辑——以中职扩招政策为例
    三、一种非均衡的政策实现
        (一) 高中教育发展政策目标分类
        (二) 发展规模与速度的政策实现
        (三) 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政策实现
        (四) 质量与效益的政策实现
第五章 发展观的转向——"丰富,而不是加速"
    一、超越增长——发展观的演进与启示
        (一) 增长的迷信与非均衡发展战略
        (二) 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增长困境
        (三) 可持续发展的"稳态"内涵
    二、可持续的教育发展——一种方法论的阐释
        (一)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
        (二) 系统的发生:从简单性到复杂性
        (三) 复杂系统中的要素关系
    三、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高中教育
        (一) 高中学校系统的要素及其关系
        (二) 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
        (三) 多样化——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性要求
第六章 走向多样化发展的高中教育
    一、学校类型多样化
        (一) 新型普通高中的基本设想
        (二) 新型普通高中实施的背景与时机
        (三) 新型普通高中面对的困难与挑战
    二、学校特色多样化
        (一) 学校特色多样化:概念和特点
        (二) 学校特色的发展意义
        (三) 学校特色多样化的路径
    三、教育服务多样化
        (一) 高中阶段的国际化教育
        (二) 高中阶段的英才教育
        (三) 流动人口子女的高中教育
    四、课程结构多样化
        (一) 课程结构多样化:原则与目标
        (二) 课程的基础性: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全面发展?
        (三) 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四) 课程结构中的弱势补偿
结语:多样化的"可选择"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7)发展经济学贫困阙疑与中国经济发展强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经济学贫困的阙疑
二、中国独特的改革模式和发展道路
三、中国经济发展强势为发 展经济学提供不竭的源泉
    1.中国经济的强势发展使发展经济学重现光辉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宝库
        第一,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完善了发展经济学。
        第二, 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模式上完善了发展经济学。
    3.中国经济深入发展呼唤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四、对发展经济学的突破:创建中国发展经济学
    1.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实践基础
    2.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3.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8)发展观历史转型的经济学背景与哲学支援(摘)(论文提纲范文)

经济学的自我批判构成发展观转型的重要背景
哲学的当代转型奠定了发展观转型的深层基础

(10)发展观转型的经济学背景与哲学支援(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学的嬗变构成发展观转型的重要思想背景
二、哲学的范式变革奠定了发展观转型的深层基础

四、发展观转型的经济学背景与哲学支援(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D]. 陈名亮.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2]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研究[D]. 张争妍. 石河子大学, 2014(04)
  • [3]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破解[J]. 蒋姣蓉.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7)
  • [4]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研究[D]. 许剑峰. 重庆大学, 2010(06)
  •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选择研究[D]. 方世川.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3)
  • [6]论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D]. 闻待.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7]发展经济学贫困阙疑与中国经济发展强势[J]. 刘义圣,陈燕. 经济评论, 2006(01)
  • [8]发展观历史转型的经济学背景与哲学支援(摘)[J]. 刘会强.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3)
  • [9]发展观转型的经济学背景与哲学支援[J]. 刘会强.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12)
  • [10]发展观转型的经济学背景与哲学支援[J]. 刘会强.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12)

标签:;  ;  ;  ;  

发展观转变的经济背景与哲学支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