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骨生髓胶囊消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业[1](2021)在《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月至2019-01月天津医院急诊复位室和肢体矫形一病区骨质疏松型Colles骨折患者共6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运用中医骨伤三期辨证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用药对骨质疏松和骨折进行中医药的系统治疗;同时骨折经指套悬吊牵引及中医手法整复后,试验组用夹板进行外固定,对照组用石膏进行外固定,骨折愈合后均择机拆除外固定。记录并统计治疗前及辨证三期用药11周后骨密度,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即时、两周复查、四周复查、以及两组患者拆除外固定两周后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评分测定,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基线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密度、VAS评分、骨折分型,均无统计学差异;骨密度对比分析结果:三期辨证用药后试验组骨密度值:-1.96±0.25,对照组:-1.97±0.19,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三期辨证用药完成后组间骨密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掌倾角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拆除固定两周后组内比较、治疗后两周、四周、拆除固定两周后组间对比均是p<0.05,有统计学意义;尺偏角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拆除固定两周后两周组内对比统计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周、四周、拆除固定两周后组间对比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桡骨高度拆除固定两周后实验组为:1.33±0.28,对照组:1.36±0.27,组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时间(周):实验组为:11.81±4.91,对照组为:12.89±3.32,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腕关节Gartland和Werley功能评分,试验组优良率为:93.75%,对照组优良率为:71.4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周试验组VAS评分组间对比p<0.05,拆除固定两周后组间统计结果为p<0.05;治疗前与拆除固定两周后VAS评分组内对比统计:试验组为p<0.05,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四周两组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对骨质疏松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对骨折部位进行了非常有效的复位和固定,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综上所述,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崔朋涛[2](2021)在《骨蚀再造丸治疗肾虚血瘀证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孟小莎[3](2021)在《“健脾补肾 祛瘀牛新”法联合rhTPO治疗含吉西他滨方案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焦元元[4](2021)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肝肾亏损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肝肾亏损证)进行临床观察,评估治疗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和体检科病人中资料完整的肝肾亏损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治疗方案:两组均给予降糖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共治疗2个疗程(24周)。试验结束后收集资料,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单项积分及总积分的变化、FPG、2h PG、Hb A1c、骨密度测定值、血磷、血钙等检查指标的改善情况。采用统计软件SPSS25.0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内治疗前后、两组间治疗后的各项变化,得出真实有效的结论。结果: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体疗效不同,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21%,P<0.05,故我们可以认为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碳酸钙D3片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碳酸钙D3片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患者在经过碳酸钙D3片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后中医各症状较前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经过单独使用碳酸钙D3片治疗后仅有四种症状(口干咽燥、腰背疼痛、腰膝酸软、耳鸣)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在对于中医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西医疗效不同,两组有效率各为89.74%,73.68%,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FPG、2h PG、Hb A1c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三项均有显着差异,其对应的Z值分别为-2.532,-2.087,-2.242,P<0.01,说明治疗组在降低FPG、2h PG、Hb A1c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血钙、血磷方面:两组治疗后血钙、血磷较治疗均有所升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骨代谢方面优于对照组。5.两组治疗后的骨密度值与治疗前的相比,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疗效确切。6.整个研究试验过程中,两组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结果表明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碳酸钙D3片在改善糖尿病骨质疏松(肝肾亏损证)方面效果显着,可以改善患者症状。2.独活寄生汤加减在研究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可以认为独活寄生汤加减是安全可靠的,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张梅清[5](2021)在《竹圈盐灸治疗肾阳虚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对比竹圈盐灸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肾阳虚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选取符合本课题研究标准的肾阳虚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竹圈盐灸)和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每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竹圈盐灸治疗,选穴为命门、腰阳关、肾俞(双),每日1次,每次30min,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连续治疗2周,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每次200mg,每日2次,早晚餐后口服,连续服药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Modified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MOD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的变化情况及差异,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VAS疼痛评分、MODI指数、血清TNF-α值及IL-1β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均具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种疗法均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VAS疼痛评分: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种疗法均能降低VAS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降低VAS疼痛评分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MODI指数: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种疗法均能降低MODI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MODI指数改善度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TNF-α、IL-1β值: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种疗法均可降低TNF-α、IL-1β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改善TNF-α、IL-1β值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为78.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竹圈盐灸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均能有效降低肾阳虚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VAS疼痛评分、MODI指数、血清TNF-α及IL-1β值,且竹圈盐灸疗法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VAS疼痛评分、MODI指数方面优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竹圈盐灸治疗肾阳虚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
郭志远[6](2021)在《加味独活寄生汤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脊柱转移癌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估加味独活寄生汤联合阿片类药物对于脊柱转移癌癌痛患者止痛、改善生活质量等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脊柱转移癌癌痛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q12h,7天一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独活寄生汤。若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爆发痛予盐酸吗啡注射液解救。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疼痛缓解率、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爆发痛次数、生活质量评分、中医临床疗效评分、镇痛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完整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种、疼痛程度、NRS评分、KPS评分等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疼痛程度:两组患者滴定后NR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NRS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7±0.74分VS 1.53±0.82分P=0.031)。治疗前与滴定后NRS评分差值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结束NRS评分差值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定后与治疗结束NRS评分差值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86±0.51分VS 0.57±0.68分P=0.034)。2.疼痛缓解率:阿片类药物滴定后,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治疗组90%,对照组83.3%。治疗结束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93.3%。分别对两组在滴定后及治疗结束的疼痛缓解率相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差别均无统计学差异。3.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使用情况:治疗结束两组日剂量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滴定后与治疗结束的日剂量两者差值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14.33±11.35mg VS7.00±14.42mg P<0.05)。治疗结束羟考酮缓释片剂量变化的人数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爆发性疼痛次数:两组治疗结束就爆发性疼痛次数而言,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0.13±0.35次VS 0.53±0.82次P=0.041)。5.KPS评分:两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68.67±8.60分VS 63.67±9.28分P=0.037)。治疗前与治疗后KPS评分差值具有统计学差异(22.67±7.40分VS 17.00±6.51分P=0.004)。6.镇痛满意度:治疗组93.3%,对照组73.3%,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6)。7.中医临床疗效评分: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为6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有效27人VS 18人P=0.031)。8.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指标:两组治疗结束不良反应相比较,便秘症状及等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8)。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安全指标均正常。结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脊柱转移癌癌痛,不仅可以缓解疼痛,提高疼痛缓解率,减少阿片类药物剂量,而且可减少爆发痛次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镇痛满意率,改善中医证候,可改善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便秘症状。
张宪帅[7](2021)在《国医大师刘柏龄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证治规律及用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总结刘柏龄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用药经验和辨治思路,以更好的传承其学术思想。方法:本次研究整理国医大师刘柏龄教授门诊中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的282例病案,利用该平台构建数据库,使用系统所集成的频数分析、Apriori规则算法、无监督熵层次聚类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刘柏龄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228例患者进行分析,性别年龄显示女性患病多于男性;以51-60岁居多,占36.4%;得到的核心症状群为: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变形、关节肿胀、局部僵硬、脉沉细无力、苔白、关节隐痛、腰膝酸软、舌质红;主要证型依次是:肝肾亏虚、风寒湿痹、气滞血瘀、湿热阻络。对282个处方分析,显示刘柏龄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依次分别是鸡矢藤、制附子、肉桂、延胡索、丹参、骨碎补、牛膝、薏苡仁、熟地黄、蜈蚣。药物性味归经分布为:四气中温性药物使用频次居多;五味中以苦味为主,其次是辛味、甘味药物;归经中主要归肝肾经。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法挖掘出刘柏龄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核心处方1首,新方2首。结论:刘柏龄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上独具特色,经验丰富。认为其内在肝肾亏虚为该病之本,以补肾壮骨,祛邪除痹为治则;应用药物归肝、肾经最多;药性中以温性为主,药味则以苦味、辛味、甘味为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补肾壮阳为根本,兼以祛邪除痹。
林菲菲[8](2021)在《远端留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在头部顶中线,双侧后溪穴,双侧束骨穴留针时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及该种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价问卷(JOABPEQ)、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指标的影响。研究方法:本课题从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我院推拿科门诊的病人中筛选符合课题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64例,按简单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以单纯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以对照组的推拿手法为基础疗法,配合头部顶中线,双后溪穴,双束骨穴5个远端穴位留针治疗。两组每次治疗30分钟,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BPEQ评分及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运用SPSS25.0对课题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课题共纳入64例患者,完成临床试验的患者为59例,其中治疗组剔除2例,对照组剔除3例。总脱落率为7.81%。2.治疗前,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VAS评分、JOABPEQ评分及TNF-α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对比: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VAS评分与各组第1次治疗后、第10次治疗后VAS评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各组第1次治疗后与第10次治疗后VAS评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间治疗前VAS评分与第1次治疗后、第10次治疗后VAS评分差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第1次治疗后与第10次治疗后VAS评分差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JOABPEQ评分对比:组内比较各组治疗前后JOABPEQ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JOABPEQ评分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后TNF-α水平对比:组内比较各组治疗前后TNF-α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NF-α浓度的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按照临床疗效标准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21%,组间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单纯推拿疗法和远端留针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远端留针配合推拿疗法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推拿疗法。2.单纯推拿疗法和远端留针配合推拿疗法都能够改善腰椎间突出症患者VAS评分、JOABPEQ评分,以及降低外周血中TNF-α浓度,远端留针配合推拿疗法对以上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单纯推拿疗法。3.单纯推拿疗法和远端留针配合推拿疗法的后续累积镇痛效果较即时止痛效果好,远端留针配合推拿疗法的累积镇痛效果优于单纯推拿疗法。
林方圆[9](2021)在《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影响因素及中药干预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索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筛选出其疼痛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绝经后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全面提高对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认识,以期为临床研究和防治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提供理论依据。2.通过观察补肝益肾方干预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探索改善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有效中医药手段,以期减少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进一步提高芳香化酶抑制剂的远期疗效。方法:1.研究一: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按照纳排标准纳入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的135例正在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分析出现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初步筛选出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影响因素,再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的方式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其独立影响因素。对于发生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患者,根据其疼痛程度进行分类,通过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与疼痛程度相关的影响因素。2.研究二:根据纳排标准,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1日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符合要求的病例64例,将其按照1:1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根据剔除标准,最终确定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对象。对照组口服碳酸钙D3片治疗,治疗组在口服碳酸钙D3片的基础上加用补肝益肾方治疗。观察并评价两种方式对患者简明疼痛评分、晨僵时间、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的疼痛僵硬功能评分、手关节功能障碍评分、骨密度、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碱性磷酸酶、全面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一:(1)在入组的135例患者中发生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有64例,其发生率为47.4%,中位发病时间为服药后3.5个月。(2)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最多发的疼痛部位为手/手腕48例(75%),其后依次为膝关节39例(60.9%)、腰部23例(35.9%)、肩关节19例(29.7%)、髋关节15例(23.4%)、脚/踝8例(12.5%)。(3)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疼痛等级分布以轻度疼痛为主(62.5%),中度疼痛次之(28.1%),重度疼痛最少(9.4%)。(4)在发生AIA的患者中,中医证型分布以肝肾阴虚证占比最多(40.6%)。(5)中度和重度疼痛的AIA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肝肾阴虚证占比最多。(6)在单因素分析中,得出年龄、体重指数、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化疗史、紫杉类药物化疗史、中医证型、骨密度、钙剂/促钙吸收剂服用情况、运动情况、日照时间共11项与AIA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7)在多因素分析中,得出年龄、化疗史、中医证型、骨密度、钙剂或促钙吸收剂服用情况、运动情况、日照时间这7项是AI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8)在对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疼痛程度的多因素分析中,得到年龄、中医证型、骨密度是AIA疼痛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2.研究二:(1)补肝益肾方加碳酸钙D3片治疗能显着降低患者各项疼痛评分,疗效优于服用仅碳酸钙D3片组(P<0.05)。(2)补肝益肾方加碳酸钙D3片治疗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晨僵时间(P<0.01),仅服用碳酸钙D3片治疗对患者的晨僵时间无明显缩短(P>0.05)。(3)补肝益肾方加碳酸钙D3片治疗能显着改善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疗效优于仅服用碳酸钙D3片组(P<0.05)。(4)两组治疗均能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补肝益肾方加碳酸钙D3片治疗的疗效更优(P<0.01),治疗组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为70%,对照组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为2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两组治疗后均能减轻患者膝关节和手关节功能活动障碍,补肝益肾方加碳酸钙D3片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6)两组治疗后均能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值,补肝益肾方加碳酸钙D3片治疗对骨密度的提升程度更高(P<0.05)。(7)两组治疗均能提高患者的血清钙,但差异不明显(P>0.05);补肝益肾方加碳酸钙D3片治疗后能降低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磷水平治疗前后变化均不明显(P>0.05)。(8)补肝益肾方加碳酸钙D3片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8个维度的全面健康状况,疗效优于服用碳酸钙D3片组(P<0.05)。(9)两组治疗均未出现雌二醇等安全性指标的异常及骨折等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结论:1.研究一:(1)研究表明发生AIA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肝肾阴虚证为主,中度及重度疼痛的AIA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肝肾阴虚证占比居多。(2)年龄<55岁,有化疗史,中医证型为肝肾阴虚证或脾胃虚弱证,骨密度为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是AI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钙剂或促钙吸收剂,经常运动,每日日照时间≥30分钟是AIA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3)在发生AIA的患者中,年龄<55岁,中医证型为肝肾阴虚证,骨密度为骨质疏松者的疼痛程度更高。2.研究二:(1)补肝益肾方治疗AIA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关节的疼痛评分和功能活动障碍,缩短患者的晨僵时间,改善患者的临床中医证候,全面提升患者的健康状况。(2)补肝益肾方可提高患者的骨密度,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3)补肝益肾方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雌二醇和其他安全性指标的异常,未出现骨折等不良事件和其他不良反应。
秘晨曦[10](2021)在《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联合曼月乐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采用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联合曼月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经对比分析,初步探讨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联合曼月乐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及临床治疗依据。方法:收集自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石家庄市中医院妇一科门诊就诊及收入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患者64例,随机单盲分组(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月经的第3天至第7天内,无性生活的情况下,子宫置曼月乐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放置曼月乐后第一天服用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服用10天,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将收集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23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变化、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A125值变化、痛经积分及综合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1.痛经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痛经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痛经效果显着(P<0.05);2.痛经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种治疗方法均可减轻痛经,但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更为有效(P<0.05);4.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8.8%,说明两组均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组效果更佳(P<0.05);5.子宫体积比较:治疗后,两组均可以缩小子宫体积,治疗组子宫体积缩小疗效更为满意(P<0.05);6.血清CA125值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CA125值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清CA125值方面疗效更显着(P<0.05)。7.安全性指标:⑴两组治疗过程中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⑵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37%;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1.8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联合曼月乐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疗效明显,可以患者缓解中医证候,降低痛经程度,减小子宫体积,减低血清CA125值,疗效较单纯的曼月乐治疗优越,可在临床推广广泛使用。
二、补骨生髓胶囊消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补骨生髓胶囊消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Colles骨折病因病机 |
2 中医骨折治疗原则 |
3 中医骨伤科骨折的治法 |
4 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
5 本研究的临床意义 |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方法 |
1.2 病例来源 |
2 实验设计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影像学检查 |
2.4 康复锻炼 |
3 临床疗效观察及评定 |
4 数据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1 患者基线数据分析 |
2 患者治疗指标分析 |
2.1 骨密度的分析 |
2.2 掌倾角和尺偏角分析 |
2.3 桡骨高度分析 |
2.4 骨折愈合时间分析 |
2.5 腕关节Gartland和 Werley功能评分组间对比 |
2.6 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
2.7 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变化分析 |
讨论 |
1 Colles骨折流行病学及分型 |
2 中医药治疗Colles骨折的历史沿革 |
3 夹板治疗Colles骨折的优势与研究方向 |
4 中医骨伤三期辨证的优势 |
5 指套悬吊牵引的临床优势与禁忌症 |
6 利用网络药理学对部分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初探 |
7 实验研究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综述 Colles骨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诊断 |
2 中医和西医的分型 |
3 治疗 |
3.1 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
3.2 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康复方法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肝肾亏损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脱落病例的表现及处理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一般性指标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分析 |
1.1 性别分析 |
1.2 年龄分析 |
1.3 病程分析 |
1.4 治疗前血糖指标比较 |
1.5 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1.6 治疗前中医单项症状比较 |
2.疗效分析 |
2.1 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2.2 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HbA1c比较 |
2.4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5 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 |
2.6 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比较 |
2.7 治疗前后骨密度(T值)比较 |
3.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认识 |
2.祖国医学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认识 |
2.1 病名 |
2.2 中医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2.4 中医药治疗 |
3.导师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认识 |
3.1 肝肾亏虚为本,兼以补脾 |
3.2 瘀血阻络为标 |
3.3 立方依据 |
4.独活寄生汤加减的分析 |
4.1 药物组成 |
4.2 方义分析 |
5.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6.临床疗效分析 |
6.1 对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的疗效结果分析 |
6.2 对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的疗效结果分析 |
6.3 对两组患者 FPG、2hPG、HbA1c 水平的疗效结果分析 |
6.4 对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结果分析 |
7.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中西医诊疗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B |
附表1 中医证候积分表 |
附表2 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表 |
附表3 骨密度及其相关指标观察表 |
附表4 临床观察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竹圈盐灸治疗肾阳虚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研究对象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脱落、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随机分组与盲法 |
3.2 治疗方法 |
4 观察指标及安全性监测 |
4.1 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
4.2 VAS疼痛评分 |
4.3 MODI量表 |
4.4 血清TNF-α、IL-1β水平 |
4.5 安全性指标和检测 |
4.6 观察时间点及方式 |
5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6 不良反应处理方案 |
7 质量控制 |
7.1 研究人员的质量控制 |
7.2 受试者的质量控制 |
7.3 病例观察的质量控制 |
8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9 伦理审查批件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比较 |
3 观察指标比较 |
3.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2 VAS评分比较 |
3.3 MODI指数比较 |
3.4 血清TNF-α、IL-1β值比较 |
3.5 临床疗效比较 |
3.6 安全性比较 |
分析与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CNLBP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 |
1.2 临床表现 |
1.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4 西医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CNLBP的认识 |
2.1 中医病名认识 |
2.2 中医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 |
3 证型选择依据 |
4 竹圈盐灸的概述、选择依据及作用机理 |
4.1 竹圈盐灸的概述 |
4.2 竹圈盐灸的选择依据 |
4.3 竹圈盐灸治疗肾阳虚型CNLBP的作用机理 |
5 选穴依据 |
6 对照组用药依据 |
7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
7.1 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
7.2 VAS疼痛评分 |
7.3 MODI量表 |
7.4 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 |
8 研究结果分析 |
8.1 基线资料分析 |
8.2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8.3 VAS评分分析 |
8.4 MODI指数分析 |
8.5 血清TNF-α、IL-1β水平分析 |
8.6 临床疗效分析 |
9 创新性 |
10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加味独活寄生汤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脊柱转移癌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1.1 样本量估计 |
1.2 研究对象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病例控制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或脱落标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方案设计 |
2 分组用药方法 |
2.1 试验药物总览 |
2.2 用药方法 |
3 疗效评价 |
3.1 疼痛强度 |
3.2 疼痛缓解率 |
3.3 阿片类服用情况 |
3.4 生活质量 |
3.5 镇痛满意效果 |
3.6 中医症候疗效标准 |
3.7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
4 统计学分析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病种 |
1.4 疼痛部位 |
1.5 疼痛程度 |
1.6 生活质量KPS评分 |
2 疗效指标分析 |
2.1 两组疼痛程度(NRS评分)比较 |
2.2 两组疼痛缓解率比较 |
2.3 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
2.4 治疗期间爆发痛情况比较 |
2.5 生活质量比较 |
2.6 镇痛满意度情况比较 |
2.7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8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
2.9 安全性指标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脊柱转移癌癌痛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1.1 现代医学对于脊柱转移癌癌痛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于脊柱转移癌治疗手段 |
2 祖国医学对于脊柱骨转移癌癌痛的研究现状 |
2.1 中医对于脊柱转移癌癌痛的认识 |
2.2 祖国医学对脊柱转移癌癌痛的治疗 |
2.3 祖国医学治疗脊柱骨转移癌癌痛的优势所在 |
3 选择加味独活寄生汤的原因 |
3.1 选方依据 |
3.2 加味独活寄生汤方解 |
3.3 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疗效结果分析 |
4.1 疼痛程度评分分析 |
4.2 疼痛缓解率分析 |
4.3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使用情况分析 |
4.4 爆发痛次数分析 |
4.5 生活质量分析 |
4.6 镇痛满意率分析 |
4.7 中医临床症候疗效评分分析 |
4.8 不良反应分析 |
4.9 安全性指标分析 |
5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医学伦理审查审批表 |
附录 B 知情同意书 |
附录 C 疼痛程度评分(NRS评分) |
附录 D 卡氏(KPS)评分表 |
附录 E 临床疼痛疗效观察表 |
附录 F |
附录 G 不良反应记录表 |
文献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转移癌痛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国医大师刘柏龄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证治规律及用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KOA的中医历史沿革 |
2.病因病机 |
3.辨证论治 |
4.中医治法 |
4.1 内治法 |
4.2 外治法 |
4.3 针灸推拿 |
5.讨论 |
临床研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
3.2 建立数据库 |
4.临床总结 |
4.1 性别、年龄统计 |
4.2 症状舌脉统计 |
4.3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核心症状 |
4.4 证型统计 |
4.5 治则治法 |
5.用药规律挖掘 |
5.1 常用药物统计 |
5.2 性味归经统计 |
5.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统计 |
5.4 常见证型症状、用药统计 |
5.5 新处方分析 |
讨论 |
1.临床分析 |
1.1 性别、年龄分析 |
1.2 主要症状与体征分析 |
1.3 证型分析 |
2.证治规律及用药研究 |
2.1 用药频次分析 |
2.2 四气五味及归经分析 |
2.3 组方规律分析 |
2.4 辨证论治规律分析 |
2.5 潜在新药方的分析 |
3.预防与防治 |
4.不足与展望 |
典型医案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8)远端留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1.8 不良事件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分组方法 |
2.3 盲法评价 |
2.4 操作方法 |
2.5 操作注意事项 |
2.6 临床观察指标及方法 |
2.7 数据统计方法 |
2.8 伦理审查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分组与完成情况 |
2 基本资料比较结果 |
2.1 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
2.2 观察指标基线比较结果 |
3 疗效性比较结果 |
3.1 VAS评分比较结果 |
3.2 JOABPEQ评分比较结果 |
3.3 外周血TNF-α浓度比较结果 |
3.4 临床疗效评价 |
分析与讨论 |
1 治疗方法的选择 |
1.1 中西医病因病机 |
1.2 推拿的作用机制 |
1.3 针刺的作用机制 |
1.4 针刺留针配合推拿的选择依据 |
1.5 远端取穴的相关理论依据 |
1.6 穴位的选择依据 |
1.7 针刺手法的选择依据 |
1.8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一般资料 |
2.2 VAS评分结果分析 |
2.3 JOABPEQ结果分析 |
2.4 外周血TNF-α水平结果分析 |
2.5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 |
3 安全性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影响因素及中药干预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技术路线图 |
研究一 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5 研究结果 |
6 小结 |
研究二技术路线图 |
研究二 补肝益肾方干预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5 研究结果 |
6 小结 |
讨论 |
1 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研究概况 |
1.1 现代医学对AIA的认识及治疗 |
1.2 中医学对AIA的认识及治疗 |
2 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中医证型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AIA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 |
2.2 AIA发生的影响因素 |
2.3 AIA疼痛程度的影响因素 |
3 补肝益肾方治疗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依据 |
3.1 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AIA的病机与治疗 |
3.2 补肝益肾方溯源及方解 |
3.3 补肝益肾方的现代药理学机制分析 |
4 补肝益肾方干预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联合曼月乐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材料 |
1.1 样本量估算 |
1.2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6 研究方法 |
6.1 分组方法 |
6.2 治疗方案 |
6.3 观测指标 |
6.4 疗效观测指标 |
6.5 疗效评价标准 |
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2 疗效对比分析 |
3 安全性观测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立方依据 |
3 方药分析 |
3.1 方解分析 |
3.2 单味药物分析 |
4 结果分析 |
4.1 基线情况分析 |
4.2 缓解痛经方面 |
4.3 改善中医证候方面 |
4.4 缩小子宫体积方面 |
4.5 降低血清 CA125 值方面 |
4.6 安全性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腺肌病中西医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补骨生髓胶囊消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D]. 张伟业.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骨蚀再造丸治疗肾虚血瘀证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D]. 崔朋涛.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3]“健脾补肾 祛瘀牛新”法联合rhTPO治疗含吉西他滨方案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D]. 孟小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4]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肝肾亏损证的临床研究[D]. 焦元元.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竹圈盐灸治疗肾阳虚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梅清.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加味独活寄生汤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脊柱转移癌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郭志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国医大师刘柏龄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证治规律及用药研究[D]. 张宪帅.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远端留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林菲菲.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9]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关节痛的影响因素及中药干预的临床研究[D]. 林方圆.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联合曼月乐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D]. 秘晨曦.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