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重视生态建设呐喊导引——兼评人民日报的环境保护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王临霞[1](2020)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共享发展是人类社会普遍面临的生存处境与未来走向交织重叠的发展问题。它既是人类立足于自身生活状况作出的存在论意义上的发展观思考,又是对未来发展路向进行的方法论谋划。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思想作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生活世界的科学真理,在有效指引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危机的道路时,科学地阐明了“共同体”的生活方式之于人类现代性文明的重要价值,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澄清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从当下来看,产生于二十世纪后半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的思考成为人类共享发展问题的现代性理论的时代表现,并将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思想的内在生命力与思想性张力再一次得以时代再现。一定意义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重提甚至激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人与世界的共同体式共享发展理论,使其在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共享发展新理念等方面展示出独具特色的可参照比较及研究批判的价值,成为展开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关键所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的关注、思考与争鸣,是研究其共享思想的时代要求与逻辑起点。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人类性、时代性、现代性问题,是对生产问题、劳动异化问题、性别歧视、消费异化、空间扩张、加速主义诸多问题的集中表征,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共享发展的有效反映。近年来,西方社会生态思潮的迭出涌现,一方面不断成为激活共享发展话题的时代新声,一方面又引发我们对其思想渊源与历史基础的反思。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问题在西方历史上展现出怎样的传统?这些历史反思如何构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各种生态思潮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根基?探索这样的历史底蕴对于我们更好研究与理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具有怎样的价值?这成为分析共享发展在西方历史沿革与当代形式的问题意识与前提所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分享经济、符号经济的经济哲学反思,促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识到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张对立,植根于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不正义性倾向于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对古希腊关于关公平正义的探讨、社会契约论对共享在近代的考察,推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认识到,建立一个以正义为基础的共同体,是人与自然获得和解与共享发展的出路;对功利主义与大众文化的分析,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注意到,一方面要让群众看到资本主义文化中对自然、对人本身,乃至对人类社会的不友善、不自由、不平等、不公正的一面,一方面要让人们把已经错置的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要在关照共同体的利益中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共享发展。基于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前人思想进行创造性继承、批判与创新,逐渐确立起具有自身独特内涵与理论特质的共享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与经济理性、资本逻辑、技术理性关系的经济哲学诊断,是其建立共享思想的经济理论依据。反思生态危机与经济理性的关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经济合理性发端于计算和核算,资本对于增殖与积累的痴迷决定着“资本主义制度内在地倾向于破坏和贬低物质环境”;反思生态危机与资本逻辑的关系,其发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抵牾,消费异化的生存困境也逐渐使人变得弱化、屈从与依附于资本主义;反思生态危机与技术理性的关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发现了技术优势已经被资本主义国家转化为最后的杀手锏的秘密,通过科学技术征服自然已经成为一种不证自明的东西。基于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明确生产与分配环节中的共享是建构共享思想的经济哲学依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的平等状态、人与社会的正义关系、人与自我的自由处境的政治哲学诊治,是其建立共享思想的政治理论根据。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包含着对自然界、对人自身试图制造等级差异并加以固化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垄断式发展与愈演愈烈使资本主义社会逐渐蜕变成一个不自由、不公平、不正义的“牢笼”。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平等的失落中看到了人与自然从和谐相处滑向不断失衡,明晰了应当平等地善待自然,以“开明自利”的方式平等对待自然;从正义的失陷中反思了人与社会从公平保障导向权利啮噬,指认了资本主义教育体制固化了社会地位的发展不公,科学技术充当着法西斯主义的宰制角色,生态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加剧了全球发展不平衡;从自由的失却中检视了人与自我从互相尊重沦入异化困境,鞭挞了异化劳动的异己力量压迫并剥夺着人的自由,大众心理在希望与失望的切换中陷入异化。基于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自由、平等、正义的关系分析中,确立起共享思想的政治哲学内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共同体在不同历史阶段与社会制度中发展演进与形态变化的文化哲学诊疗,是其建立共享思想的文化理论根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的问题。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看来,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是“科学”的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当是具有民主意识的共同体;应当是生产者正义的联合体。这些核心思想使其有别于资本主义在古代哲学、社会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的共同体历史传统,也有别于社会主义的共同体规划,成为一种具主张民主意识与生产正义的共同体。这一特质的呈现与核心的明确,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建立共享思想完成了文化哲学评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虽然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与方法论实现了对人与自然共同体关系的诸多新思考,但其本质上仍然延续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传统,只是形成了对生态危机问题的病症诊疗,而没有切实提出可行的操作路径与实践方案。其站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无力呼吁决定了其共享思想没有超出马克思关于收入分配、合作经济、“类本质”等理论视域,不能从科技运用与消费异化的遮蔽中发现生态危机问题本质上仍然是生产正义与分配正义问题,所以其提出的变革方案一遇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真实生活与现实世界,只能陷入自我矮化或自行贬损的尴尬境地。
杨倩文[2](2019)在《新媒体视域下气候传播与武汉环境形象塑造 ——以新浪微博2014-2018相关报道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气候报道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有关气候变化的相关报道已经成为一个兼具政治、经济、科学、生态为一体的全球性议题。武汉作为中部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唯一的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发展优势。它的城市环境形象受到全国乃至国际的广泛关注。然而气候变化引起的问题,如极端天气、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热岛效应”,已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并受到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其中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对武汉环境形象的调侃最为突出,并对塑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形象产生了巨大的扰动。本研究通过对新浪微博2014年至2018年武汉气候变化报道的内容、文字和符号进行分析,从而探究不同类型的媒体对武汉环境形象塑造的差异化视角和影响因素,并对不同类型的媒体所使用的气候传播的相关报道策略进行分析。本文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以武汉应对气候变化和武汉气候变化与城市环境形象为侧重点,运用气候传播以及城市环境形象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对国内外相关的气候传播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探寻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一章以气候传播与城市环境形象为主题,分析气候传播对城市环境形象的塑造与扰动作用,并得出媒体在气候传播所承担的作用。第二章与第三章是本论文的核心章节,分别对5年间新浪微博平台的气候报道数量和题材、报道立场和主体、报道议题和主题进行内容分析,并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出发,进行文本与符号分析。第四章则是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媒体所塑造的不同的武汉环境形象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描绘出5年间媒体所塑造的武汉城市环境形象。本文的最后一章分析的是不同类型的媒体的气候传播策略,其目的在说明气候传播与城市环境形象塑造之间的密切联系,试图为不同类型的气候传播提供一些启示,最终对良好的城市环境形象塑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韦震[3](2018)在《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伦·盖尔是澳大利亚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2017年盖尔出版了《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未来宣言》(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 ManifestoFor the Future,2017),核心内容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哲学基础的系统关注与阐释。盖尔本人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了大量“中国元素”,具有特色鲜明的“东方色彩”。盖尔继承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有生态意蕴,主张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体,致力于谋求全人类的生态福祉,以保障人类文明健康永续发展。他倡导较为激进的社会转型方式,呼吁对工业文明完成超越,强调只有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与超越才能彻底消除生态危机,完成“资本逻辑”到“生态逻辑”的升级,实现生态文明。主张通过马克思主义中的激进启蒙思想摆脱全球资本主义对市场的奴役,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并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在实践层面,盖尔提出特色鲜明的目标:“为人类打造生态诗意家园,扩大单位家庭的生态参与度,从个人、地方社区、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角度创造条件让人们自由探索、发挥潜力,去追求幸福生活。(1)对于中国,盖尔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攻坚扶贫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主张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主张回到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精髓中培育中国本土的生态意识,特别突出“道”的重要生态意蕴。本文综合运用文本研读法、纵横比较研究法及深度访谈法,对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的“中国元素”进行了系统梳理、阐释评价、比较分析,旨在发掘其中蕴含的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益的因素与启示。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导论和五章正文,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释研究背景与对象、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等。第一章系统梳理概括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主要通过介绍盖尔本人及其学术着作,还原其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轨迹,厘清其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呈现其思想历史脉络。本章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分为萌发期、形成期、发展期及成熟期。盖尔的生态思想不是单一维度的生态问题的总结,而是多角度、多维度综合绘制的一幅生态蓝图,既有经典马克思的思想内核,也有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更有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理论新视野,且相互交织,彼此映照,融汇于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第二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盖尔沿袭了传统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及其非理性使用的批判的传统及对真理求索的历史使命。盖尔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和欧洲文明的批判,奠定了“东方转向”的基础。第三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中国视野。集中论述了盖尔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要素的批判后一种未来向度的“视野重建”,为盖尔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推崇奠定了基础。核心内容包括对东方生态智慧的阐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诠释与辨析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期待。盖尔认为,“天人合一”目标为克服资本的奴役提供了理想路径。第四章,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智慧中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提炼核心生态观点,透过盖尔的视角对核心观点进行评析与解读,深度透析盖尔学术语言、价值取向中的“中国元素”,完成了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上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盖尔主张从“包容互鉴”、“开放创新”、“与时俱进”和“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汲取应对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智慧。第五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本章重点在于评析盖尔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局限性,阐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价值包含揭示了文化和文化转型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生态话语权的重构、丰富了全球生态思想资源、继承与发扬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并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局限性分为其思想中的“乌托邦”色彩及对中国考察方面的“缺陷”两方面。启示包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以“教育”完成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设生态社区“共同体”、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陈悦悦[4](2017)在《中国多元主体对外媒环境报道的议题建构 ——以2016年雾霾红色预警的传播为例》文中指出自2008年美国大使馆对中国“爆表”的雾霾数据公布以来已过去8年之久,“雾霾”现象作为一个对人类具有威胁性的环境问题不断发酵,进一步作为导火索接连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领域引爆其他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国内多元主体对外媒雾霾报道的动态建构过程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的学术创新点在于:一、在雾霾事件的传播过程中,鉴于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没有任何一个主体能够垄断信息控制权,因而传播主体呈现出了多元化特征,本文从中国多元化的主体是如何对外媒相关报道进行构建的层面出发,角度较为新颖。以往学者多以静态的方式对外媒报道加以阐述,尚未有学者将之视为动态化的过程进行分析;二、少有学者从国内环境议题的国际化传播角度出发,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上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内容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2016年12月15日-2017年1月8日期间的雾霾红色预警事件进行研究,其中12月15日为预警通告发布日,1月8日为雾霾预警结束日。在研究框架上,文章共分为三大章。第一章重点梳理了国内官方、媒体和公众三个主体对雾霾的议题建构过程;第二章呈现的是外媒对中国雾霾议题的报道;第三章则进一步阐述了国内多元主体对外媒报道的建构过程。在研究结论上,可简要地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外媒上在报道中国雾霾议题时呈现出了比以往更为积极的态度,这归功于国内官方主体更加及时透明的信息公布行为;信源上,外媒较常引用的并非国内主流媒体消息源,而是公众消息源,其中以微博为主,该类舆论多有反对性和讽刺性的特征,另外NGO类绿组织的声音尤被外媒重视;第二位是官方消息源,较常在前期和后期被外媒作为主消息源进行频繁引用;主题上,外媒较关心类似中国政府部门办事不力类的揭露问题主题,并重视牵涉经济领域的制度性主题,对中国的天气状况和科普释疑类主题关注较少。在政策建议上,文章从媒体和政府两个主体出发,对中国未来的对外环境传播提出了对应措施,一是国内新闻机构应试图改变在监督政府上缺位的情况,建设自己的绿媒体,争取在国际相关议程中占据独特的故事生态位,二是政府要重视公众的核心关切,对危机进行及时回应和引导。总而言之,若想改善外媒报道,就应先从国内多元主体入手,构建一个绿色的公共舆论空间,以在源头上把握住话题德设置能力,避免外媒借题发挥。
杨攀攀[5](2017)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人民日报》生态专版研究 ——以2013年至2016年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10月底,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绿色发展理念首次被确立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坐标",成为指导国民经济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充分凸显了其意义的重要性。随着绿色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在其环境报道的主题上均对绿色发展中的相关内容有所侧重,这反映了当前媒体紧跟时代关注的热点并且对环境报道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本文以《人民日报》的环境新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绿色发展理念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论述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人民日报》2013年至2016年间的生态专版抽样所得的535篇样本进行内容分析。从报道主题、报道来源、报道基调、报道体裁、新闻框架的选择这五大方面来看《人民日报》生态专版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样本的内容分析,笔者梳理出了当前《人民日报》生态专版整体报道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一些思考。研究发现,《人民日报》的生态专版的报道主题紧紧围绕十八大后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及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论述。其环境报道体裁多样并且以多角度的视角来展现环境新闻事件,报道内容呈现出"人情味""。笔者也试图总结了影响生态专版报道现状的部分因素,即党报固有的宣传本位、当前绿色发展理念的趋势以及传统媒体的自身变革。本文建议当前《人民日报》生态专版可通过重视负面题材报道,注重平衡报道中的多方话语以及提升公众绿色意识来改善报道内容。通过对《人民日报》生态专版的细致分析给其他媒体提供一定借鉴,从而让主流媒体发挥出对环境新闻应当承担的宣传教育责任以及更好地向公众展示传统媒体对环境问题的主张和立场。
赵欣[6](2014)在《《人民日报》PM2.5事件报道的议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这些颗粒物携带了大量的有害物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PM2.5是导致雾霾天气的元凶,2011年末,京津唐等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北京和美国驻华大使的检测之争成为媒体开始大幅度介入PM2.5事件报道的开端,2012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PM2.5,2013年,是媒体报道PM2.5最多的一年,也是开始高度重视PM2.5的一年。《人民日报》2011年及之前关于PM2.5的报道仅有23篇,2012年上升为125篇,2013年达到177篇。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本文试图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13年《人民日报》关于PM2.5的新闻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人民日报》在相关新闻报道中的议程设置特点、议程设置作用与效果、议程设置中的不足,以便来研究环境新闻报道对决策层、媒体行为、和民众环保意识的影响,进而对环境报道议程设置的持续性构建和媒体建构提出可行性建议。《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其相关的新闻报道会对其他媒体产生重要的影响。环境新闻报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公众的环保意识需要不断的强化,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应该将议程设置理论运用到PM2.5或者相关的环境新闻报道中,完成环境议题设置的持续性建构,将环保意识长期植入人类的脑海中。本人认为研究2013年《人民日报》关于PM2.5的相关新闻报道不仅可以引导其他媒体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增强对决策层的影响力,还有利于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能够使得公众真正做到爱护环境,从而在根本上有利于促进我国空气环境问题的解决,真正将将我国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循环经济模式运用到实践中,以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发展。
李丽琼[7](2013)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政府和百姓关注的焦点,如果不妥善解决好环境问题,我国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在会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环境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我国将要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由此可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今后发展的方向。《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主流媒体,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全社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提出至今已有10年的时间,本文以《人民日报》2004年~2012年的环境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分析《人民日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环境报道的整体特点,另一方面又探究了《人与自然》环境专版的特点。通过分析和研究,笔者发现《人民日报》在这9年中的环境报道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了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共五章,第一章提出该选题的背景,笔者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后,发现前人对环境报道的研究尚有空白之处,于是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探讨了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以及环境报道之间的关系。第三章通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2004年~2012年的环境报道进行分析,得出样本所呈现出的整体特点。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探究了《人与自然》环境专版的特点。通过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的研究,笔者得出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的特点,即“以人为本”,一切以受众为中心,做受众满意的环境报道: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突出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趋势,做时代、社会满意的环境报道。当然,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应有贡献的同时,《人民日报》的环境报道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于是笔者在第五章提出了一些本人的建议和思考。环境保护不仅是国家的职责,也不仅是《人民日报》一家媒体的责任,它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王虹[8](2011)在《中国环境新闻报道中的伦理观嬗变 ——以《人民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人们饱受各种环境问题打击和困扰。环境问题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关注的关键词,成为新闻舆论所关注的热门话题,环境新闻也成为重要的独立新闻类型。而媒体的环境新闻已经成为我国民众接受环境知识和环境思想的主要渠道。环境新闻的生产受不同的因素影响,记者在解释新闻事实时自然的流露相应的价值判断,作为“生态环境的守望者”的环境新闻,受到环境伦理的约束和影响。不同环境伦理价值观对环境新闻的新闻价值与理念、新闻构成要素等方面上会有着不同的影响。只有在正确或者说合乎环境伦理的思想指导下,环境新闻才能提供多样可靠的消息来源,挖掘到更深的真相,摒弃不恰当的特殊利益。本文对环境新闻进行了界定,对环境新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环境伦理的主要内容及其与环境新闻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然后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对环境新闻进行了研究。这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本研究采用框架分析法及波特图式分析法,对人民日报从1984年到2008年的环境新闻进行了抽样分析,构建出中国环境新闻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坏境伦理观经历了一个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再到生态中心主义的过程。并对环境新闻在现时代的形势下应当选择的报道路径提出了建议,以期环境新闻向健康方向发展。
张潇[9](2010)在《《人民日报》环境报道三十年:变化、趋势、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环境新闻报道经过40-60年代的空白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出现在综合类党报《人民日报》。出现时间虽晚,但由于当时实际面临的环境问题形势严峻,报道一开始就直接进入了社会生活,从那时起到现在,环境新闻的报道范围越来越全面,涉及的问题深度逐渐加深、报道形式渐渐丰富,逐渐成为了固定的报道类型。本文以《人民日报》三十年(1978年-2008年)的环境报道为分析对象,结合时代政治背景、科技发展,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人民日报》环境报道从萌芽、发展到完善的发展过程,报道对于决策层的影响力和受众环境意识培养的过程,为环境新闻报道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笔者认为,我国环保意识的传播出现这样的认识扭曲原因很多,就传播而言,自上而下模式的弊端明显,下一步,应该更大的加强和拓宽白下而上的传播渠道,注重自民间的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尤其是需要加大中小学生、环保民间组织的传播功能。
陶贤都,刘友琼[10](2010)在《大众传媒与农村环境保护舆论空间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农村环境问题是十分重要但却常被忽视的问题。大众传媒能够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大众传媒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沟通功能、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功能、服务功能、培养功能等方面。目前,大众传媒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针对目前的问题和困境,应选择以下路径进行:政府建立传媒农村环境保护激励机制;传媒管理者和媒体从业人员提高对农村环境传播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农村环境传播本身的质量;农民主动、充分利用传媒资源,形成良性互动。
二、为重视生态建设呐喊导引——兼评人民日报的环境保护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重视生态建设呐喊导引——兼评人民日报的环境保护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理论背景 |
(二)现实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状况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运用 |
(二)论文重点难点 |
(三)论文创新之处 |
(四)论文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经济哲学基础 |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共享思想的分析 |
(二)分享经济的殊异与符号共享的反思 |
(三)经济哲学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启示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政治哲学根脉 |
(一)共享思想的古希腊考察 |
(二)契约论对共享思想的近代探讨 |
(三)政治哲学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启示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文化哲学渊源 |
(一)功利主义的共享思想 |
(二)大众文化是何种意义上的共享 |
(三)文化哲学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启示 |
第二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经济哲学评析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与经济理性的批判 |
(一)自然的存在与发展遭到经济合理性的计算和核算 |
(二)资本积累的永动带来资本主义破坏环境永无静止 |
(三)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内在反生态本性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与资本逻辑的批判 |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同生产的客观条件存在抵牾 |
(二)资本主义异化消费导致人的依附、柔弱与无力 |
(三)“弱人类中心主义”根据人的理性需要支配自然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与技术理性的批判 |
(一)通过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是资本主义不证自明的东西 |
(二)科学技术优势是资本主义征服自然的重要武器 |
(三)对技术的批判与对资本主义所有权的抨击密切相关 |
第三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政治哲学评定 |
一、平等的失落:人与自然从和谐相处滑向不断失衡 |
(一)遭到摒弃的应有之义:平等地善待自然 |
(二)以“开明自利”的方式平等地对待自然 |
(三)赋予自然以平等的法律权利与法律地位 |
二、正义的失陷:人与社会从公平保障导向权利啮噬 |
(一)资本主义教育体制固化了社会地位的发展不公 |
(二)科学技术充当着法西斯主义的社会宰制角色 |
(三)生态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加剧了全球发展不平衡 |
三、自由的失却:人与自我从互相尊重沦入异化困境 |
(一)异化劳动的异己力量压迫并剥夺着人的自由 |
(二)异化消费将人之自由关进商品崇拜的牢笼 |
(三)大众心理在希望与失望的切换中陷入异化 |
第四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文化哲学评判 |
一、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的理论内涵与鲜明特质 |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共同体是“科学”的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 |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共同体是具有民主意识的共同体 |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共同体是生产者正义的联合体 |
二、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不同于资本主义共同体 |
(一)西方社会共同体的思想根基与历史渊源 |
(二)共同体在西方文明中的集大成式发展 |
(三)共同体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理论动向 |
(四)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与资本主义共同体的同异之处 |
三、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有别于社会主义共同体 |
(一)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历史分析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新发展 |
(三)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的同异之处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没有超出马克思的合作经济思想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没有超出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没有超出马克思的“类本质”理论 |
二、生态共享问题本质上是生产正义与分配正义问题 |
(一)共享从根底上不是科技运用与生态危机的关系问题 |
(二)共享从根底上不是消费异化与生态危机的关系问题 |
(三)共享从根底上是生产正义、分配公平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实践性遭到严重弱化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没有跳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包围圈 |
(二)生态社会主义共同体思想抵不过生态帝国主义等理论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实践的一再落空暴露其思想的保守性 |
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敞开了共享发展问题的时代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2)新媒体视域下气候传播与武汉环境形象塑造 ——以新浪微博2014-2018相关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气候传播与城市环境形象 |
第一节 气候传播与城市环境建设 |
第二节 气候传播对城市环境形象的作用 |
一、气候传播与城市环境形象塑造 |
二、气候传播对城市环境形象的扰动 |
第三节 媒体在气候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
一、气候变化议题的设置者 |
二、气候变化知识的解释者 |
三、气候变化问题的监督者 |
四、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沟通者 |
第二章 新浪微博平台武汉气候变化报道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报道数量和题材 |
一、报道数量:整体递增,但存在大幅度震荡 |
二、报道题材:“消息”与深度调查齐头并进 |
第二节 报道立场和主体 |
一、报道立场:官方话语增加,本地媒体主导 |
二、报道倾向:以正面报道为主 |
第三节 报道议题和主题 |
一、报道议题:随报道主体的差异而变化 |
二、报道主题:随不同报道主体的视角而变化 |
第三章 新浪微博平台武汉气候变化报道文本与符号运用 |
第一节 报道结构:科学话语与感觉的话语 |
一、主题类型 |
二、宏观结构 |
三、微观结构 |
第二节 修辞文本:真实的气候与想象的气候 |
一、善用比喻 |
二、对偶修辞手法占主导 |
第三节 符号运用:作为看点的气候报道 |
第四章 不同类型媒体的环境形象塑造对比 |
第一节 新浪微博的环境形象塑造 |
一、复杂、碎片化城市环境形象 |
二、关注点的转换和呈现 |
三、形象意识的觉醒 |
第二节 其他媒体的环境形象塑造 |
一、主流媒体:政府新闻、建设主导 |
二、市场媒体:标签化、受众导向 |
第三节 不同媒体环境形象塑造影响因素 |
一、新浪微博的影响因素:媒体互动、碎片化特征 |
二、其他媒体的影响因素:政治逻辑、市场竞争 |
第五章 不同类型媒体的气候传播策略 |
第一节 新浪微博气候传播媒体策略 |
一、多视角,注重传播效果 |
第二节 其他媒体气候传播媒体策略 |
一、主流媒体:媒体战略与“四种角色” |
二、市场媒体:环境形象标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对象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创新及不足 |
一、论文创新 |
二、论文不足 |
第一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 |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述 |
一、盖尔简介 |
二、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脉络 |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 |
四、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 |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欧洲文明的虚无性与侵略性 |
二、西方工业文明与全球性生态危机 |
三、生态环保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四、资本主义制度与苏联模式的弊端 |
第三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渊源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
二、生态哲学及生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拓了理论新视野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 |
第一节 盖尔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
一、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 |
二、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应用的批判 |
三、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精英”及教育的批判 |
四、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
第二节 盖尔生态危机批判理论 |
一、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
二、对西方文化的批判 |
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
四、对异化消费方式批判 |
第三节 盖尔对虚无主义的批判 |
一、需要克服虚无主义的原因 |
二、虚无主义对生态的破坏 |
三、如何超越虚无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视野 |
第一节 盖尔视野下的东方生态智慧 |
一、李约瑟:盖尔关注东方传统生态文化的引路人 |
二、聚焦中国之前:盖尔早期对苏联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
三、多维观照之下:盖尔描述的东方生态文化特点 |
第二节 盖尔视野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
一、中国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 |
二、对中国生态文明基础理论辨析 |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的契合度 |
第三节 盖尔对中国生态文明的期待 |
一、文明形态的交替与更迭:对欧洲文明的超越 |
二、生态话语权重构的主导者: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
三、中国生态文明意境:幸福、自由与文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 |
第一节 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
一、儒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
二、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
三、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
第二节 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
一、道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
二、盖尔对道家思想生态的价值评析 |
三、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
第三节 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
一、佛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
二、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
三、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 |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评析 |
一、理论价值 |
二、局限性 |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启示 |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 |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 |
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四、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 |
五、以“教育”实现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 |
六、建设生态社区“共同体” |
七、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 |
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阿伦·盖尔与笔者邮件目录 |
附录二 阿伦·盖尔的简历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中国多元主体对外媒环境报道的议题建构 ——以2016年雾霾红色预警的传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环境报道的国内外研究 |
2.2 关于雾霾议题的研究综述 |
2.3 关于议题建构的国外研究 |
2.4 关于议题建构的国内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过程描述 |
3.3 创新点 |
第一章 国内多元主体的雾霾议题建构 |
第一节 国内外对雾霾议题的关注概况 |
1.1 国内关注变化趋势 |
1.2 国外关注趋势变化 |
第二节 雾霾红色预警事件回顾 |
第三节 官方议程:政府信息发布行为 |
3.1 部门官网上的信息发布行为 |
3.2 微博上第一轮以北京账号为主的官方推文 |
第四节 公众议程:以微博为主的全网舆情 |
第五节 媒体议程:以央视网为主的国内报道 |
5.1 雾霾报道的主题类别 |
5.2 雾霾报道的跨时间分布规律 |
5.3 雾霾报道的基调分布 |
5.4 国内主流媒体报道特点 |
第二章 外媒报道对中国雾霾议题的呈现 |
第一节 雾霾报道的分布情况 |
1.1 雾霾报道的主题类别 |
1.2 雾霾报道的跨时间分布规律 |
第二节 雾霾报道的基调分布 |
第三节 雾霾报道的信源分布 |
第四节 雾霾报道的特点及其原因 |
4.1 雾霾报道的主题类别特点及其原因 |
4.2 雾霾报道的跨时间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
4.3 雾霾报道的基调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
4.4 雾霾报道的信源分布及其原因 |
第三章 国内多元主体对外媒的建构过程 |
第一节 国内官方议程对外媒的建构过程 |
1.1 国内官方议程和外媒议程比较 |
1.2 进入外媒报道的官方议题特征 |
1.3 国内官方议程和外媒议程之间的效应 |
第二节 国内媒体议程对外媒的建构过程 |
2.1 国内媒体议程和外媒议程比较 |
2.2 进入外媒报道的国内媒体议题特征 |
2.3 国内媒体议程和外媒议程之间的效应 |
第三节 国内公众议程对外媒的建构过程 |
3.1 国内公众议程和外媒议程比较 |
3.2 进入外媒的国内公众议题特征 |
3.3 国内公众议程和外媒议程之间的效应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建议 |
1.1 本文研究结论要点 |
1.2 对未来中国对外环境传播方面的建议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绿色发展理念下《人民日报》生态专版研究 ——以2013年至2016年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环境新闻研究综述 |
二、《人民日报》的环境新闻研究回顾 |
三、框架理论回顾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新闻媒体与环境报道 |
第一节 我国绿色发展理念释义 |
一、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
二、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 |
第二节 绿色发展理念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一、绿色发展的核心是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二、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 |
第三节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新闻媒体与环境报道 |
一、绿色发展理念下的新闻媒体 |
二、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环境报道 |
三、绿色发展理念下《人民日报》的环境报道 |
第三章 绿色发展理念下《人民日报》生态专版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人民日报》生态专版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 |
二、类目制定 |
第二节 《人民日报》生态专版内容分析 |
一、报道主题:以环境保护的成就宣传为主 |
二、报道来源:以媒体和政府来源为主 |
三、报道基调:以正面为主兼有中性立场 |
四、报道体裁:以调查报告带动其他报道 |
五、新闻框架:以事实框架为主 |
第四章 绿色发展理念下《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的思考 |
第一节 《人民日报》生态专版报道的主要特色 |
一、报道主题围绕绿色发展 |
二、报道内容呈现出"人情味" |
三、报道体裁形式多样 |
第二节 《人民日报》生态专版报道的主要不足 |
一、负面题材报道的数量较少 |
二、存在各方话语失衡现象 |
三、培养公众绿色意识较弱 |
第三节 影响《人民日报》生态专版报道现状的部分因素 |
一、党报固有的宣传本位 |
二、当前绿色发展是趋势 |
三、传统媒体的不断变革 |
第四节 《人民日报》生态专版报道的改进建议 |
一、重视负面题材报道 |
二、注重平衡多方话语 |
三、提升公众绿色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内容分析编码表 |
附录二:内容分析录入表(部分) |
(6)《人民日报》PM2.5事件报道的议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方案 |
1.3.1 目标媒体 |
1.3.2 研究时段、对象界定 |
1.3.3 样本搜集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文献综述 |
第2章 议程设置理论视野下—《人民日报》PM2.5新闻报道的现状 |
2.1 议程设置理论 |
2.1.1 议程设置理论的概念 |
2.1.2 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 |
2.2 议程设置理论与把关人 |
2.3 《人民日报》PM2.5新闻报道的现状 |
第3章 《人民日报》中PM2.5相关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特点 |
3.1 报道表面特征 |
3.1.1 报道数量 |
3.1.2 报道体裁 |
3.1.3 报道版面分布 |
3.2 报道内容 |
3.2.1 报道主题 |
3.2.2 报道性质 |
3.3 《人民日报》中PM2.5报道的议程设置特点 |
3.3.1 议程设置理论的特点 |
3.3.2 议题建构 |
3.3.3 议题处理 |
第4章 《人民日报》中PM2.5新闻报道议程设置作用与效果 |
4.1 《人民日报》中PM2.5相关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对媒体行为的影响 |
4.1.1 媒体间议程设置的“共鸣效应” |
4.1.2 媒体间议程设置的“溢散效应” |
4.1.3 影响其他媒体行为的原因 |
4.2 《人民日报》中PM2.5相关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对公众议程的影响 |
4.2.1 公众议程 |
4.2.2 媒体的议程设置与公众议程 |
4.3 《人民日报》中PM2.5相关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如何作用于公众议程的不同层面 |
第5章 《人民日报》中PM2.5相关新闻报道议程设置不足 |
5.1 报道重信息发布,轻深度分析 |
5.2 跨地域报道,媒介社会监视力较弱 |
5.3 运动化报道,持续性较弱 |
5.4 报道视角狭窄,消息来源单一 |
第6章 《人民日报》中PM2.5相关新闻报道的思考 |
6.1 环境报道议程设置的持续性构建 |
6.2 生态文明建设中《人民日报》的媒介功能与责任 |
6.3 生态文明建设中报纸如何运用议程设置下的拟态环境进行品牌形象的塑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关于《人民日报》 |
二、关于环境报道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环境保护与环境报道 |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释义 |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 |
一、环境保护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起源 |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环境报道 |
一、环境报道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
二、环境报道要体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人民日报》环境报道样本实证分析 |
第二节 《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特点分析 |
一、环境报道在《人民日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
二、环境报道向深度发展 |
三、环境报道引导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
第四章 《人与自然》专版探析 |
第一节 简约的版面风格和模块化的版面布局 |
一、简约化的版面风格减轻受众阅读负担 |
二、模块化的布局结构让读者对环境信息一目了然 |
第二节 “关注”栏目分析 |
一、报道选题:以人为本,突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
二、报道模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三、报道方式:多种手段力求深度效果 |
第三节 “环境漫笔”栏目分析 |
一、为百姓说话——内容贴近民生 |
二、为新闻深度服务——言论与新闻捆绑见报 |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的反思和建议 |
第一节 做好社会的“了望者”,让环境保护事业在阳光下运行 |
第二节 重视农村环境问题,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 |
第三节 加强与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合作,让民间力量在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第四节 培养专业的环境报道记者,让环境报道健康和谐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环境新闻报道中的伦理观嬗变 ——以《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环境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环境新闻的界定 |
第二节 环境新闻的发展历程 |
一、国外环境新闻的发展历程 |
二、国内环境新闻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环境新闻的特点及功能 |
一、环境新闻的特点 |
二、环境新闻的功能 |
第二章 环境伦理与环境新闻伦理 |
第一节 环境伦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
第二节 环境伦理的主流学派及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环境新闻伦理的分析范式 |
一、环境新闻伦理的概念 |
二、西方环境新闻伦理的发展 |
三、环境伦理与环境新闻的关系 |
第三章 二十五年来人民日报环境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样本选择及理论依据 |
一、样本选取及其理由 |
二、类目构建和编码 |
三、此方法的信度、效度说明 |
四、分析工具 |
第二节 对抽样样本的具体框架分析 |
一、议题架构要素的分析 |
二、文本建构要素的分析 |
第四章 二十五年人民日报环境新闻波特图式伦理分析 |
第五章 现时代环境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选择 |
第一节 现时代环境报道形势分析 |
一、我国现时代环境新闻的报道形势 |
二、环境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基于以上背景的环境报道路径选择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人民日报》环境报道三十年:变化、趋势、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回顾 |
1.4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研究方法说明 |
2.1 样本和分析单位 |
2.1.1 目标媒体的选定 |
2.1.2 时间范围的选定 |
2.1.2.1 由无到有 |
2.1.2.2 议题的变化 |
2.1.2.3 报道方式的新变化 |
2.2 分析单位与类目 |
2.2.1 分析单位 |
2.2.2 条目选择说明 |
2.2.3 条目分类 |
2.2.3.1 常态报道的类目如下 |
2.2.3.2 特定日的条目 |
第三章 环境报道三十年内容分析 |
3.1 环境报道内容分析 |
3.1.1 环境新闻报道量变化分析 |
3.2 环境报道议题 |
3.2.1 环境报道议题变化与趋势 |
3.3 环境报道类型 |
3.3.1 环境报道萌发阶段 |
3.3.2 环境报道发展阶段 |
3.3.3 环境报道完善阶段 |
3.4 环境报道消息来源 |
3.4.1 环境报道萌芽阶段 |
3.4.2 环境报道发展阶段 |
3.4.3 环境报道完善阶段 |
3.5 环境报道版面分类 |
3.5.1 环境报道萌芽阶段 |
3.5.2 环境报道发展阶段 |
3.5.3 环境报道完善阶段 |
3.6 环境报道语气 |
3.6.1 环境报道萌芽阶段 |
3.6.2 环境报道发展阶段 |
3.6.3 环境报道完善阶段 |
3.7 环境报道篇幅 |
3.7.1 环境报道萌芽阶段 |
3.7.2 环境报道发展阶段 |
3.7.3 环境报道完善阶段 |
第四章 特定日报道内容分析 |
4.1 选取原因 |
4.1.1 植树节报道内容分析 |
4.1.2 植树节报道变化趋势总结 |
4.2 环境日报道内容分析 |
4.2.1 环境日报道契合度变化趋势分析 |
4.2.2 环境日报道趋势与变化 |
第五章 分析两个典型阶段的环境报道 |
5.1 中华环保世纪行简介 |
5.1.1 报道模式及特点 |
5.2 报道分析 |
5.2.1 淮河流域污染报道选取原因 |
5.2.2 淮河报道模式 |
5.2.2.1 人民日报的淮河报道分析 |
5.2.3 中华环保世纪行的影响力总结 |
5.3 环境新闻完善阶段的深度报道分析 |
5.3.1 环境经济新闻特别策划 |
5.3.1.1 报道特点分析 |
5.3.2 突发事件环境报道 |
5.3.2.1 报道特点分析 |
第六章 环境报道的发展与影响力分析 |
6.1 渐进式发展历程总结 |
6.1.1 新闻从业人员环境意识发展 |
6.1.2 国家决策与媒体报道互动性逐渐提高 |
6.1.3 纸媒单打独斗到多媒体联合作战 |
6.1.4 环保组织的逐渐发展 |
6.1.4.1 环保民间组织主要有以下作用 |
6.1.4.2 发展历程 |
6.2 人民日报环境报道影响力分析 |
6.2.1 环境报道对于决策层影响 |
6.2.2 对于受众环境意识的影响评价 |
6.2.2.1 环境意识的发展与原因 |
6.2.2.2 提高环境意识的尝试与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大众传媒与农村环境保护舆论空间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与大众传媒的缺位 |
二、大众传媒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公共舆论空间功能的体现 |
(一)大众传媒的沟通功能 |
(二)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功能 |
(三)大众传媒的服务功能 |
(四)大众传媒培养和提高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 |
三、大众传媒构建农村环境保护公共舆论空间的路径选择 |
(一)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在农村公共产品思路下建立传媒农村环境保护激励机制 |
(二)传媒管理者和媒体从业人员提高对农村环境传播重要性的认识 |
(三)从媒体农村环境传播而言,提升传播的质量,是建立良好农村公共舆论空间的最直接路径 |
1. 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增加报道数量,加大传播力度。 |
2. 运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农村环境报道,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报道的质量。 |
3. 加强联合报道,了解受众需要,增强传播效果。 |
(四)对于农民而言,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促成农村环境保护舆论公共空间的良性运转 |
四、为重视生态建设呐喊导引——兼评人民日报的环境保护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研究[D]. 王临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新媒体视域下气候传播与武汉环境形象塑造 ——以新浪微博2014-2018相关报道为例[D]. 杨倩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3]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D]. 韦震. 海南师范大学, 2018(12)
- [4]中国多元主体对外媒环境报道的议题建构 ——以2016年雾霾红色预警的传播为例[D]. 陈悦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04)
- [5]绿色发展理念下《人民日报》生态专版研究 ——以2013年至2016年报道为例[D]. 杨攀攀. 南京大学, 2017(02)
- [6]《人民日报》PM2.5事件报道的议程设置研究[D]. 赵欣.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7]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研究[D]. 李丽琼.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8]中国环境新闻报道中的伦理观嬗变 ——以《人民日报》为例[D]. 王虹.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9]《人民日报》环境报道三十年:变化、趋势、影响[D]. 张潇. 西北大学, 2010(09)
- [10]大众传媒与农村环境保护舆论空间建构[J]. 陶贤都,刘友琼.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