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厘米波段行波谐振器(论文文献综述)
黎深根[1](2019)在《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研究》文中提出普通磁控管在向毫米波、短毫米波和太赫兹方向发展时,遇到了严重的问题:首先,因磁控管腔体尺寸与波长成正比,随着频率逐渐提高,腔体尺寸将越来越小;其次,直流磁场与波长成反比,波长越短,磁场越高;再次,阴极尺寸小,所需电流密度增大,导致电子回轰很强烈,这将严重影响热阴极的寿命;最后,随着尺寸的缩小,采用隔膜带解决π模磁控管模式分隔问题也难以实现。因此,在毫米波及以上波段,人们提出了许多方法来实现毫米波M型器件的研制,例如同轴磁控管方案、普通磁控管方案、反同轴磁控管方案和空间谐波磁控管方案。其中空间谐波磁控管(SHM)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设计之一,与π模基波普通磁控相比,空间谐波磁控管可以增大谐振腔尺寸,降低工作磁场,并有效提高模式分隔度。国内目前尚无W波段磁控管工程化产品报道,对于空间谐波磁控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本文详细地分析与研究了W波段非π模空间谐波磁控管的作用机理与工作特性,提出了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对空间谐波磁控管的工作效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一定程度上填补国内空间谐波磁控管的理论空缺。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论文系统地分析了无隔模带谐振系统中多模瞬态特性、非π模理论和空间谐波理论,探析了短毫米波磁控管采用非π模空间谐波工作可以增大谐振腔尺寸和降低工作磁场的根本原因。讨论了模式选择对谐振腔尺寸、模式分隔度和品质因数的影响,推导了空间谐波同步的工作特性和负载特性。其次,查阅资料并结合理论分析结构,首次尝试从注波互作用和高频损耗角度对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进行效率分析,分析了高频场角速度、同步谐波角向电场以及趋肤效应导致低效率的本质原因,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磁控管电子效率和线路效率的实现方法。再次,结合理论分析,对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冷态特性和热态特性一系列的仿真结果,讨论了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的一致性,对仿真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最终通过仿真分析找到了试验研究改进的方向,为试验研究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然后,利用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研制出了我国首支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工作模式为π/2模及邻近模式,电子与负一次空间谐波同步,输出功率达到2kW,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以及仿真分析的准确性。最后,在W波段空间谐波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冷阴极技术研究,对磁控管冷阴极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验证了毫米波磁控管采用自发射冷阴极和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的可行性。
李松柏,陈汝淑,刘盛纲[2](1973)在《国外微波电子管及其应用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一、微波管发展简况微波管自出现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这期间获得很大的发展(见表1)。最初,微波管主要用于雷达设备和现形加速器,特别是二次大战末期,各中新型微波管
陈阳[3](2020)在《毫米波超宽带高效率功放芯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无线技术不断发展,电子系统需要更高的频率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由于毫米波的丰富频谱优势,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超宽带毫米波系统已经在通信、雷达、电子战等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宽带功放是超宽带系统关键技术之一,其带宽、效率和输出功率等指标对提升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传统硅、砷化镓等半导体技术的宽带放大器在输出功率和效率方面已经逼近极限。以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热导率高等优势,从而显着增加晶体管工作电压、输出功率,成为超宽带毫米波功放研究热点。针对毫米波氮化镓器件模型热电、陷阱模型不准确、高效率设计方法与理论不成熟等问题,本文对毫米波晶体管热电耦合模型、陷阱效应模型、超宽带功放设计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内容及其创新性如下:1、晶体管热电耦合模型参数提取。针对现有晶体管热电耦合模型没有区分电流热下降与热子网络作用的问题,导致热相关参数较多,拟合参数k与提取流程复杂,提出准恒温电流热下降的模型提取方法。基于短脉冲热效应不明显、可近似为准恒温状态的假设(即忽略自热效应晶体管节温近似等于室温),排除热耗散积累对温度影响,提取电流热相关参数与拟合系数k,模拟室温升高电流热下降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宽脉冲响应模拟电流热下降、自热效应的共同作用,提取热子网络。该方法结合不同温度短脉冲与宽脉冲测试数据,从测试角度更明确区分电流热下降和热子网络作用,使提取流程更为清晰,模型更为简化,热相关系数减少到2个,拟合系数k采用常数。2、物理基陷阱效应模型。基于求解传统SRH模型电流微分方程、推导陷阱电压vT瞬态响应表达式,发现传统SRH模型的两个局限。无法模拟相同脉冲电压陷阱捕获、释放不同时间常数的问题。无法模拟包含捕获、释放过程的脉冲I-V。对此,提出semi-SRH半解析陷阱效应建模方法。释放过程采用SRH模型;捕获过程采用经典模型,近似认为响应时间无穷小。从而,克服传统SRH模型的上述两个局限,解决捕获、释放过程不同的时间常数问题,解决无法模拟包含捕获、释放过程的脉冲IV曲线问题。3、晶体管寄生参数对于谐波控制放大器效率的影响。针对超宽带功放工作频段低端(18-20GHz)二次谐波与频段高端(36-40GHz)基波有一定矛盾的问题,提出寄生参数阻抗范围映射方法。从晶体管封装参考面(Transistor Package,TP)和电流源参考面(Current Generator,CG)阻抗映射角度,证明寄生参数降低谐波控制效果、缓和上述矛盾。理论分析典型寄生参数对不同参考面阻抗覆盖空间产生的旋转、压缩、拉升效果,使阻抗覆盖范围映射关系更为清晰。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对比去掉寄生参数模型与原始模型,20GHz的二次谐波阻抗LoadPull附加效率变化范围为从34.1%-62.1%降低为40.8%-53%。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一致,均证明寄生参数降低了谐波控制效果,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上述矛盾。4、基于综合变压器网络(STN,Synthesized Transformer Network)的宽带毫米波功放。针对传统STN网络的谐振频率法(RFM,Resonant Frequencies Method)无法解释功率限制条件的问题,提出了传输极点方法(TPM,Transmission Poles Method)。推导出功率限制条件,使晶体管Q值、带宽、功率之间限制因素更完整,并更准确计算网络传输极点和带宽特性。采用1阶STN网络实现了覆盖18-40GHz的电抗匹配(Reactive Matching,RM)功放,连续波情况下附加效率为17-23.6%。5、高阶STN网络。针对TPM方法推导的传统1阶STN网络的阻抗变换能力受限于最大阻抗变换比TMAX_1N,限制最大输出功率,提出2阶STN网络。在同样传输极点带宽情况下,最大阻抗变换比增加为TMAX_2N=(TMAX_1N)2;进一步推广到n阶STN网络后,最大阻抗变化比增加为TMAX_nN=(TMAX_1N)n,从而突破了变换比的限制。采用2阶STN网络设计4路合成功放,输出功率为>31.9dBm,与1阶STN网络2路合成功放相比最小输出功率增加1.9dBm左右。
徐之遐[4](2019)在《人工电磁材料界面电磁波的辐射、传输和散射研究》文中指出人工电磁材料是由大量人为设计的单元结构排布构成,能够在亚波长尺度上对电磁波特性进行调控,具有很多常规材料所没有的特性,所以也可以称为超材料,人工电磁材料是电磁场与电磁波领域非常重要的分支。人工电磁材料不仅适用于天线,滤波器,传输结构等电磁模块设计,也为凝聚态物理提供了理论验证与模拟实验平台,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近年来引发关注的人工电磁材料的研究对象有:类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SPPs),人工阻抗表面构成的界面波导,光子拓扑绝缘体,类电磁诱导透明(A-EIT),全介质人工电磁表面等。本文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论分析并探索相关应用前景,以不同人工电磁材料交界处的电磁界面特性为主线,研究了电磁波的辐射、激励、传输、散射及谐振问题,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研究并验证了SSPPs传输线的辐射现象,设计了小型化SSPPs传输线。SSPPs是一种周期性金属结构与空气界面支持的电磁表面波,由于其辐射现象不明显,在过去的文献中辐射现象往往被忽视。本文研究了SSPPs的辐射机理,建立了其行波天线辐射模型,并设计了梯度电阻加载结构,将有限长度的SSPPs辐射从传输线的总体辐射中分离。理论、仿真与测试结果均表明:平面SSPPs传输线存在辐射,而且是微波波段,尤其是低频波段传输损耗的主要来源,这会给系统带来潜在的串扰信号。利用金属化过孔墙技术,设计了低阻抗槽线与SSPPs的过渡结构,增强了慢波效应,减小了由共面波导馈电的双侧SSPPs传输结构的横向尺寸,为小型化表面波传输线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2)提出了由槽线、共面波导到具有横电-横磁阻抗特性(ZTE-ZTM)的人工电磁表面构成的阻抗界面波导的过渡结构,解决了如何高效激励阻抗界面波导的难题,为阻抗界面波导在微波波段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ZTE-ZTM界面波导始终缺乏有效的激励途径,以往的研究不得不使用探针在界面处进行近场激发,耦合效率很低,因此ZTE-ZTM阻抗界面波导始终无法应用到实际的设计中。本文利用缓变匹配技术,分别设计了由槽线、共面波导转换到ZTE-ZTM阻抗界面波导的宽频段过渡结构,实现了传统的准横电磁模与人工阻抗界面处的线波模式的高效过渡,散射参数与近场分布的测试与仿真结果吻合,计算所得线波模式的色散特性与本征模仿真结果一致。(3)研究了拓扑边界模式对整体晶格形变的免疫性,为无序晶格设计以及相应能带特性研究提供了思路。以往研究已经证明具有C3旋转对称性的六边形晶胞具有谷拓扑带隙,拓扑界面模式的传播对局部晶格的缺陷具有鲁棒性,但整体晶格的无序形变对拓扑边界模式传输的影响尚缺乏研究。本文将蜂窝晶格中每个顶点在一定区域内随机移位,形成了类似泡沫分布的长程无序晶格。仿真和实验研究表明:拓扑边界模式对整体晶格的无序扰动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类似聚合物分布的无序体系依然能保存一定的拓扑特性。随着无序性的增加,光子带隙将变窄。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制备了晶格形变的拓扑界面波导,在微波波段进行了实验,测试与仿真结果一致,在剧烈弯折的结构中,拓扑界面模式依然在带隙内具有显着的传输峰,实验验证了拓扑界面模式能够在无序形变晶格中传播。(4)研究了开口谐振环(SRRs)阵列中的磁感应波,实现了高于SSPPs传输线截止频率的隧穿传播,以此设计新型多通带滤波器;接着提出了利用磁感应梯度人工电磁表面实现无反射的‘局域彩虹’效应,以此设计出新型吸收式带阻滤波器。过去关于隧穿传播的研究集中在孔洞金属波导低于截止频率波段的倏逝波传输,本文在SSPPs传输线两侧加载一维周期性SRRs磁感应传输通道,实现了高于SSPPs截止频率的隧穿传播,为带通滤波器提供了新的实现手段。过去大多数‘局域彩虹’结构依赖于色散设计,不同频率的波在不同区域截止,难以克服反射波,本文提出垂直主传输线的导波方向加载磁感应梯度人工电磁表面,不同波长的波被局限在人工电磁表面中相应的磁感应通路,长时间的振荡显着增强了金属贴片与介质板的吸收率,阻带能量转换为热损耗,反射和辐射可以忽略不计,实现‘局域彩虹’效应并为吸收式滤波器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设计了一系列单频、多频和宽带吸收式滤波器作为实例,按照所提方案设计的滤波器阻带抑制特性明显,并保持端口阻抗匹配特性,消除了传统反射式滤波器阻带信号对前级链路的影响。(5)研究了人工电磁表面中的两种强耦合体系,提出了使用硅介质颗粒近场激发金薄膜表面等离激元(SPs),降低了传统金属颗粒激发结构中的欧姆损耗;此外,设计了基于类磁性局域表面等离激元(spoof-MLSPs)和SRRs的A-EIT人工电磁表面,所得尖锐透明传输谱线具有一定的传感应用的前景。空间波激发低损耗硅介质颗粒的磁偶极子模式,通过近场耦合激发金属-空气界面的SPs模式,仿真所得频谱分裂现象与洛伦兹耦合方程所得理论结果一致。在提出的A-EIT人工电磁表面中,SRRs作为明模谐振器被空间波电场直接激发,spoof-MLSPs为暗模谐振器被SRRs近场磁耦合激发,形成尖锐的透明传输谱线,并伴随大群延时特性,仿真、测试与洛伦兹耦合模型理论解吻合。(6)研究了受晶格调控的全介质人工电磁表面的米散射特性,并在微波波段利用陶瓷颗粒进行了验证,促进了微波波段全介质人工电磁材料的进步。工作在微波波段的人工电磁表面通常依赖金属单元形状设计,基于印刷电路板工艺进行制备,具有单元设计复杂、易腐蚀、易受热形变等缺点。本文研究的全介质人工电磁材料不需改变颗粒几何形状,仅通过调节晶格尺寸即可调节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调节空间波传输的频率响应特性。此外,陶瓷材料具有低损耗、硬度高、抗腐蚀、耐高温等优势,对高功率低损耗的全介质人工电磁材料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工作聚焦于界面电磁波的辐射、传输和散射,探究了界面电磁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促进了人工电磁材料理论与应用的发展。
王雪艳[5](2014)在《微波均衡器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均衡器在雷达的发射端与接收端或者各种新型功率部件如微波功率模块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均衡器不像微波频段的滤波器,耦合器,隔离器,功分器等一些无源器件都有综合理论研究和计算方法,并且每个均衡器都是针对不同需要均衡的器件的,所以致使每个均衡器都有任意性,以致使得均衡器没有发展成熟的理论支撑。但是随着各种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要求均衡器有更好的平坦度,更小的尺寸,更小驻波比等。通常各种发射接收模块、功放、毫米波功率模块都有不同程度的幅度或相位不平坦,基本需要用功率均衡器去改善。本论文根据陷波器的综合理论,着重研究了微带以及腔体形式的均衡器,并提出一种新的毫米波腔体陷波器结构,这种陷波器结构在毫米波段可以有大的均衡量,根据这种陷波器结构设计出的均衡器具有结构制造组装简单方便、驻波小、功率容量大、调节自由度高、结构新颖等优点。本文首先概括了功率均衡器研究的一般理论方法,包括达林顿网络综合法、实频数据法、原型电路法等,并着重研究计算机优化的方法,然后基于陷波器以及波导传输耦合理论,设计出可以实现毫米波频段的均衡要求的基本陷波器结构模型,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强大的优化能力进行优化设计,达到任务要求。本文分析了不同形式均衡器的基本结构模型,包括微带、同轴、波导等形式。微带形式的基本单元是由电阻加载微带谐振器枝节构成,其中微带枝节具有灵活多变的形式,可以响应出复杂的均衡响应,它还具有反射驻波小、精度高等优点。腔体结构的均衡器包括同轴和波导形式。波导结构的陷波器又包括孔耦合和探针耦合两种方式。可以通过调节腔体的大小、孔的大小、探针与主传输线的距离,和吸波材料放置的位置来调节谐振频率的大小和均衡量的多少。本文基于陷波器以及波导的耦合传输理论,设计出一种新型陷波均衡器结构,该结构均衡量大、功率容量大、并且可调节、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精确等优点。利用微波软件设计出窄带30.531.3GHz波导腔体均衡器,与需要被均衡的器件连调后,通过调节螺钉可以达到平坦度?0.2dB,达到预期目标。
谢杰[6](2021)在《基于新型阴极扩展互作用器件研究》文中指出实现毫米波与太赫兹通信与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发展毫米波与太赫兹波辐射源,功率源器件是通信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在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真空电子器件在实现高功率方面有着其他器件不可替代的优势。传统的毫米波及太赫兹真空辐射源器件主要采用热阴极作为电子源,热阴极真空电子器件的缺点是:发射电流密度小;阴极需要热子进行加热,不能在室温下工作;阴极预热需要一定的时长,无法满足即时性的需求等。传统的真空电子器件向毫米波以及太赫兹频段发展时,由于器件结构尺寸与频率的共渡效应,面临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扩展互作用器件是一类特殊的真空电子器件,结合了行波管与速调管的优点,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功率高等优点,适宜工作在毫米波与太赫兹频段。为了克服热阴极存在的缺陷以及发展紧凑型的毫米波、太赫兹真空辐射源器件,本文提出采用新型阴极作为电子源发展毫米波与太赫兹扩展互作用器件,分别针对碳纳米管阴极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和赝火花阴极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开展了相关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本文针对碳纳米管阴极场致发射的预调制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研究。采用微波信号中高频电场分量对冷阴极场致发射过程进行直接调制,通过仿真模拟验证了场致发射预调制机理。对扩展互作用电路的多间隙谐振腔的结构特性和基础理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研究了多间隙谐振腔的结构参数对高频特性的影响,设计了工作于Ka波段的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利用调制电子束激励Ka波段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实现了对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的频率锁定。与传统振荡器相比,该新型锁频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的频率可以通过调制电子束实现频率锁定。采用碳纳米管阴极预调制电子注作为真空电子器件的电子源,可以减小线性注器件的长度,缩小体积,减轻器件重量等,对于开发微型化和集成化的电子真空器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赝火花阴极电子枪、带状电子注和梯形慢波结构的优势,设计工作在太赫兹频段的大功率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对单模工作下梯形慢波结构的工作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分析了加工误差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以及考虑太赫兹高频损耗对输出功率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仿真表明工作频率提升到300 GHz时,加工精度需要控制在5μm;在仿真中还考虑了赝火花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对输出信号频率和功率的影响,以及粒子碰撞带来的速度离散对器件输出功率等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仿真表明等离子体的引入会导致1.7%频率偏移,当速度离散在15%以内时,输出功率在1 k W以上,速度离散超过15%时,输出功率会急剧下降。本章还对双频双模太赫兹扩展互作用振荡器进行了初始研究设计,首先对双模工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双模工作设计了电路,并通过CST软件对双模工作扩展互作用振荡器进行了仿真模拟验证,仿真结果证实了双频双模太赫兹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的可行性,采用赝火花阴极作为电子源,分别在两个频段获得了千瓦级的功率输出。设计研究了基于平面结构碳纳米管冷阴极的电子光学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平面结构碳纳米管冷阴极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电流发射特性和电子注的流通特性,在三极管的实验中,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电子束可以近乎无电子截获通过栅极到达阳极,电子注通过率接近100%。三极管实验结果显示阴极发射电流达到了32 m A,相应的发射电流密度为1.02 A/cm2。对基于碳纳米管阴极的Ka波段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展开了实验探索研究,在对高频电路的传输特性测试实验表明,电路的实测结果与设计电路的模拟仿真结果相一致,满足了设计要求。
蔡军[7](2006)在《W波段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型真空电子器件近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种器件的小型互作用电路的研发也取得了另人瞩目的成果,已经成为当前真空电子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微型真空电子器件充分结合了微波真空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微细加工的特点,既适合高频、大功率应用,能够适应宽广的温度范围和强辐射环境,又实现了微细加工技术高精度、低成本、高可重复性等优势,满足高频器件对加工十分苛刻的要求。折叠波导慢波结构是一种全金属结构,在高频应用中具有大功率、宽频带、便于微细加工等特点,微型折叠波导行波管可以作为一种毫米波、甚至亚毫米波小型辐射源。针对军事电子装备、雷达系统、通讯等应用的需求,W波段折叠波导行波管的研究对于该波段的这种新型器件的开拓有重要作用。 本论文以W波段折叠波导慢波结构为研究题目,研究目的在于为利用微细加工技术制造微型折叠波导行波管奠定理论和实际的基础,主要对W波段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及相关技术进行理论分析、初步设计、数值模拟和初步实验探讨,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前言介绍了行波管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真空电子器件主要发展趋势,对微型真空电子器件及场致发射阵列阴极的发展历史及其技术水平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论述。 对折叠波导慢波电路的理论进行了分析,推导了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两个重要冷特性参数—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的公式;分别给出了U型弯曲和直角弯曲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折叠波导行波管理论通过小信号理论分析,并且给出了通过小信号参量近似估算互作用效率的方法。 基于上述理论,使用MathWorks公司的计算软件MATLAB对W波段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冷参数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主要包括了色散关系以及轴线耦合阻抗,其中色散特性结果显示,经过初步综合设计的W波段折叠波导慢波电路的冷带宽达到36.2%。全面总结了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几何参数对冷特性参数的影响,这些规律对初步综合设计中几何参数的优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论文还对W波段折叠波导行波管小信号理论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增益参量、空间电荷参量和速度参量等小信号参量,给出了四十八个几何周期W波段折叠波导行波管小信号增益曲线,在中心频率增益为29.4dB,利用小信号参量估算互作用效率为4.58%。
周玉钰[8](2020)在《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新型多频天线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讯系统对天线的许多性能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例如增多频段、频段调节、增加带宽、提高效率及增益。然而,这些要求使得尺寸与性能的矛盾凸显。因此,基于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成本低、易集成和品质因数高的优势,本论文对基于SIW的缝隙天线和贴片天线模型进行设计并验证,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在全模矩形SIW结构的基础上,先提出两款矩形缝隙天线,分别能够在X波段和Ku波段产生单频响应。在此基础上,将两款矩形缝隙天线进行叠加,设计了一款L型双频SIW缝隙天线。通过渐变微带线进行馈电,获得了参数性能,并为SIW天线的设计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路,保证了结构的小型化。第二,对基于SIW腔体的L型缝隙天线进行改进提出一款全新的半模SIW三频可调天线,提高了频带的自由度,并且其体积仅为传统矩形SIW的一半。通过刻蚀交叉缝隙,利用不同模式的电场分布特性,使得该天线在不同频带通过缝隙不同的位置进行辐射,从而产生三个分别位于S波段和C波段的频带。该方法仅通过改变缝隙的某些特定参数,实现频带可调节的目的,最大调节范围可达到900 M,为实现无线通信中既定通带响应的天线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第三,将SIW腔体模式作为馈电层,提出了一款多层SIW双频宽带贴片天线。设计过程中首先基于SIW谐振器,使其产生两个相互垂直,互不干扰的高阶模式,通过刻蚀新型哑铃形缝隙(dual dumbbell-shaped slots,DDSSs),使模式向上层贴片辐射,使电磁能量能够通过贴片向空间进行传输,产生两个分别位于C波段和X波段的通带。通过调节馈电点及两个匹配通孔的位置,天线的上下层实现了良好的匹配。该天线具有较宽的工作带宽和较高的增益,并且有效降低了天线的交叉极化,分别在E、H面达到-30 dB和-35 dB,天线的主极化及辐射效率进一步提高。该论文有图63幅,表6个,参考文献72篇。
张瑞东[9](2009)在《8mm介质天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通信的发展,频率的开发越来越高,毫米波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毫米波的特点是频率高,波长短,与激光、红外等电子光学技术相比,毫米波对烟、雾、尘埃及其它有害环境具有更强的穿透能力。由于它的这些显着的特点,加上各国安检的需要,毫米波成像随之产生。辐射计是毫米波系统的核心部件,而馈源天线作为辐射计的信号感应器,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随着毫米波成像系统的发展,对馈源天线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简要介绍了毫米波应用,特别是毫米波成像的发展,给出了介质材料及介质天线的发展现状。首先分析了毫米波的特点以及在毫米波段天线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对毫米波成像原理进行了介绍,并详细分析了天线的主要性能在成像系统中的影响,以便为后面的天线设计给出理论指导。简要介绍了常见的毫米成像系统用的馈源天线,分析了其优缺点。根据毫米波成像系统的要求,选择介质棒天线作为馈源天线。对介质棒天线的辐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对喇叭激励介质棒天线给出比较简要的理论分析。作为毫米波成像系统中馈源天线的一种发展趋势,易于集成化的介质谐振器天线的原理及馈电方式也作了简要的介绍。根据毫米波成像系统的要求,给出介质棒天线的设计结构。根据天线的结构,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满足成像的要求。对影响天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这些因素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将天线组阵进行仿真,给出了天线在阵列时的互耦情况。最后,根据天线的仿真结果,制作了介质棒天线。测试了天线的驻波,方向图及交叉极化情况。结果表明,介质棒天线的性能与仿真结果比较吻合,满足了毫米波成像的要求。
薛凯[10](2008)在《微波、毫米波增益均衡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均衡器在微波通信及雷达发射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出现的无线通信及雷达系统中发射机的宽带应用对微波放大器电路设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好的平坦度、更小的尺寸重量、更低的成本已成为新型发射模块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用增益均衡器改善发射模块不平坦的幅度响应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增益均衡器与宽带高功率放大器的配套使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论文基于谐振式滤波器综合理论,设计了一系列结构紧凑的平面均衡器,这些均衡器具有均衡量大、在指定频率位置具有满足要求的均衡量、驻波小等特性,在小型化、高性能的电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首先,本文对微波宽带增益均衡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对设计方法进行了论证和补充。该方法以电阻加载的微带谐振器枝节为基本单元,用计算机优化方法对该电路模板进行优化设计,并且最终实现满足要求的宽带微波增益均衡器。利用此方法设计的均衡器,实现了在4~8GHz,8~16GHz的频率范围内提供了大于10dB的均衡量,在首次实现6~18GHz范围内大于20dB增益均衡量的均衡器。这些成果不仅能够满足MPM对固态驱动模块的指标要求,而且可应用于普通行波管,并在微波频段的宽带放大电路设计中得到应用。为了适应微波功率模块向毫米波功率模块的发展,以及毫米波段固态功率放大电路对增益平坦度的要求,本论文对毫米波增益均衡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在Ka波段实现幅度均衡器的电路拓扑。用计算机仿真和实物测试验证了此理论和这种电路结构实现毫米波增益均衡器的可行性。对此前同类的研究成果的高端损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二、3厘米波段行波谐振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厘米波段行波谐振器(论文提纲范文)
(1)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毫米波磁控管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3.3 理论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选题和内容安排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非π模空间谐波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1.1 磁控管工作原理 |
2.1.2 非π模空间谐波磁控管介绍 |
2.2 谐振特性分析 |
2.2.1 谐振系统 |
2.2.2 色散特性 |
2.2.3 多模瞬态分析 |
2.3 非π模理论 |
2.3.1 π 模工作的优点 |
2.3.2 非π模对谐振腔尺寸的影响 |
2.3.3 非π模对模式分隔度的影响 |
2.3.4 非π模的品质因数 |
2.4 空间谐波理论 |
2.4.1 空间谐波 |
2.4.2 工作电压与工作磁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谐波磁控管效率分析 |
3.1 引言 |
3.2 磁控管效率分析 |
3.2.1 磁控管效率的计算 |
3.2.2 传统磁控管高效率的原因 |
3.3 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效率分析 |
3.3.1 注波互作用分析 |
3.3.2 低效率的原因 |
3.3.3 提高效率的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谐波磁控管仿真分析 |
4.1 仿真模型建立 |
4.1.1 仿真软件简介 |
4.1.2 仿真对象介绍 |
4.1.3 仿真模型建立 |
4.2 冷态特性仿真和分析 |
4.2.1 谐振系统仿真分析 |
4.2.2 输出结构仿真分析 |
4.2.3 整管冷态分析 |
4.3 热态特性仿真和分析 |
4.3.1 电磁场加载 |
4.3.2 阴极发射设置 |
4.3.3 高频场分析 |
4.3.4 电子运动状态分析 |
4.3.5 工作特性分析 |
4.3.6 输出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谐波磁控管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磁控管冷测实验 |
5.2.1 冷测系统介绍 |
5.2.2 谐振腔冷测 |
5.2.3 输出部件冷测 |
5.2.4 整管冷测 |
5.3 磁控管热测实验 |
5.3.1 热测系统介绍 |
5.3.2 工作特性 |
5.3.3 包络和频谱特性 |
5.3.4 测试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冷阴极技术分析 |
6.1 引言 |
6.2 自发射冷阴极技术分析 |
6.2.1 自发射冷阴极结构 |
6.2.2 自发射冷阴极理论分析 |
6.2.3 自发射冷阴极试验研究 |
6.3 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分析 |
6.3.1 辅助式冷阴极结构 |
6.3.2 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理论分析 |
6.3.3 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试验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工作和总结 |
7.2 存在的问题 |
7.3 提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毫米波超宽带高效率功放芯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模型方面 |
1.2.2 超宽带功放结构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晶体管热电耦合模型参数提取 |
2.1 引言 |
2.2 GAN材料与晶体管原理 |
2.3 自热效应 |
2.4 改进后的提取流程 |
2.5 测试与提取 |
2.5.1 窄脉冲采样时间选择 |
2.5.2 常温窄脉冲提取 |
2.5.3 高温窄脉冲提取 |
2.5.4 宽脉冲提取 |
2.6 DCI-V验证 |
2.7 小结 |
第三章 晶体管物理基陷阱效应模型 |
3.1 引言 |
3.2 SRH理论及陷阱模型 |
3.2.1 传统模型的局限 |
3.3 SEMI-SRH半解析陷阱效应模型 |
3.4 模型验证 |
3.5 小节 |
第四章 晶体管寄生参数对于谐波控制放大器效率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输出寄生参数的影响 |
4.3 反馈寄生参数的影响 |
4.3.1 对于基波的影响 |
4.3.2 对于二次谐波的影响 |
4.4 仿真验证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TN网络的超宽带功放 |
5.1 引言 |
5.2 综合变压器网络 |
5.2.1 谐振频率法(RFM) |
5.2.2 传输极点法(TPM) |
5.3 超宽带功放设计 |
5.3.1 方案设计 |
5.3.2 晶体管偏置状态选择 |
5.3.3 输出匹配网络设计 |
5.3.4 级间匹配网络设计 |
5.3.5 输入匹配网络设计 |
5.3.6 版图整体电磁场仿真设计 |
5.4 超宽带功放测试 |
5.4.1 芯片夹具设计 |
5.4.2 芯片大信号测试 |
5.5 小结 |
第六章 高阶STN网络的超宽带功放 |
6.1 引言 |
6.2 2阶STN网络 |
6.2.1 阻抗变换过程 |
6.2.2 带宽限制 |
6.2.3 输出功率限制 |
6.3 超宽带功放设计与测试 |
6.4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及其创新点 |
7.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人工电磁材料界面电磁波的辐射、传输和散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工电磁材料的发展历史 |
1.2 材界面处的电磁现象 |
1.2.1 金属-介质界面支持的表面波 |
1.2.2 光子晶体 |
1.2.3 光子拓扑绝缘体 |
1.2.4 人工电磁表面 |
1.3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人工电磁材料界面波导 |
2.1 引言 |
2.2 类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 |
2.2.1 类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及其色散特性 |
2.2.2 辐射现象 |
2.2.3 过孔墙技术的应用 |
2.3 人工阻抗表面构成的界面波导 |
2.3.1 人工电磁表面的阻抗 |
2.3.2 阻抗界面波导中的线波模式 |
2.3.3 准横电磁模式与线波模式的匹配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序形变晶格中的拓扑边界模式 |
3.1 引言 |
3.2 谷拓扑绝缘光子晶体 |
3.3 形变晶格的统计分析法 |
3.4 拓扑界面波的传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传输结构 |
4.1 引言 |
4.2 磁感应传输线 |
4.3 平行于主传输线导波方向进行加载 |
4.3.1 隧穿效应 |
4.3.2 类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的周期势垒与谐振隧穿 |
4.4 垂直于主传输线导波方向进行加载 |
4.4.1 吸收式滤波器 |
4.4.2 梯度人工电磁表面中的局域彩虹现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强耦合系统 |
5.1 引言 |
5.2 经典力学中的耦合谐振子 |
5.3 表面等离激元的近场激发 |
5.3.1 常见的表面等离激元激发方案 |
5.3.2 利用硅纳米颗粒的近场激发技术 |
5.4 明暗模磁耦合的类电磁诱导透明 |
5.4.1 类电磁诱导透明 |
5.4.2 类局域表面等离激元 |
5.4.3 磁谐振类电磁诱导透明人工电磁表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晶格调控的全介质人工电磁表面 |
6.1 引言 |
6.2 米散射中的多极子谐振模式 |
6.3 晶格调控的散射 |
6.3.1 仿真 |
6.3.2 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微波均衡器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功率均衡器的概念、分类 |
1.1.1 微波功率均衡器的概念 |
1.1.2 微波功率均衡器的分类 |
1.2 微波功率均衡器的应用 |
1.3 均衡器的发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第二章 均衡器的理论研究 |
2.1 均衡器设计一般常用方法 |
2.1.1 达林顿网络综合网方法 |
2.1.2 实频数据法 |
2.1.3 原型电路归纳法 |
2.2 计算机优化设计方法 |
2.2.1 微波功率均衡器的陷波器合成 |
2.2.2 功率均衡器的陷波器分析 |
2.2.3 计算机优化步骤 |
第三章 传统功率均衡器的设计与研究 |
3.1 微带形式的增益均衡器分析 |
3.2 孔耦合波导形式的陷波器 |
3.3 探针耦合的陷波器 |
3.4 同轴形式的陷波器分析 |
第四章 新型毫米波均衡器的研究设计 |
4.1 毫米波段实现陷波器的方法 |
4.1.1 微带形式的毫米波陷波器 |
4.1.2 介质谐振器式毫米波陷波器 |
4.2 波导结构的毫米波陷波器 |
4.3 波导结构毫米波均衡器的实现 |
4.4 均衡器加工测试 |
第五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新型阴极扩展互作用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场致发射冷阴极与赝火花放电阴极简介 |
1.2.1 场致发射冷阴极原理 |
1.2.2 场致发射冷阴极的发展现状 |
1.2.3 碳纳米管阴极的研究概述 |
1.2.4 赝火花阴极简介 |
1.2.5 碳纳米管真空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 |
1.2.6 基于赝火花阴极真空电子器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工作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碳纳米管阴极扩展互作用振荡器锁频特性研究 |
2.1 碳纳米管场致发射机理 |
2.2 场致发射冷阴极预调制机理研究 |
2.2.1 场致发射冷阴极电流密度调制理论 |
2.2.2 微带预调制电子枪的机理 |
2.2.3 微带电子枪PIC仿真 |
2.3 扩展互作用电路介绍 |
2.4 高频系统研究和设计 |
2.4.1 同步特性分析 |
2.4.2 电路参数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2.4.3 电路参数对品质因数的影响 |
2.4.4 电路参数对特性阻抗的影响 |
2.4.5 高频电路模式分布 |
2.5 耦合系数与电子电导 |
2.6 注-波互作用分析 |
2.7 Ka波段同轴输入窗设计与实验测试 |
2.7.1 等效电路理论 |
2.7.2 Ka波段超宽带同轴窗仿真与实验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赫兹赝火花阴极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研究 |
3.1 研究意义 |
3.2 赝火花阴极 |
3.2.1 气体中的放电 |
3.2.2 赝火花放电 |
3.2.3 赝火花阴极电子枪 |
3.2.4 赝火花阴极的实验方法 |
3.3 基于赝火花阴极带状注太赫兹扩展互作用振荡器仿真研究 |
3.4 单模350 GHz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仿真研究 |
3.4.1 高频电路设计 |
3.4.2 高频损耗分析 |
3.4.3 加工公差为结构参数的影响 |
3.4.4 粒子模拟结果分析 |
3.5 太赫兹双模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仿真研究 |
3.5.1 双模太赫兹EIO可行性分析 |
3.5.2 双模太赫兹EIO粒子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Ka波段碳纳米管阴极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实验探索研究 |
4.1 平面结构碳纳米管阴极电子光学系统的研究 |
4.1.1 平面结构碳纳米管阴极电子枪的仿真研究 |
4.1.2 基于平面结构碳纳米管阴极场致发射二极管的实验研究 |
4.1.3 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平面结构三极管的实验研究 |
4.2 Ka波段盒型窗设计与测试 |
4.2.1 非传统盒型窗的理论分析 |
4.2.2 等效电路理论 |
4.2.3 Ka波段非传统性盒型窗设计 |
4.2.4 盒型窗实验测试 |
4.3 高频结构加工与测试 |
4.3.1 高频电路设计与PIC仿真 |
4.3.2 高频结构测试 |
4.4 整管的组装和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W波段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背景 |
1.1.1 行波管的发展历史 |
1.1.2 微波真空电子器件与高频固态器件的性能比较 |
1.1.3 微波真空电子器件的复兴 |
1.2 微波真空电子器件的发展趋势 |
1.2.1 传统微波真空电子器件的性能改进 |
1.2.2 高功率微波源的发展 |
1.2.3 场致发射阵列阴极和微型真空电子器件的发展 |
1.2.3.1 场致发射阵列阴极 |
1.2.3.2 微型真空电子器件 |
1.3 W波段微型折叠波导行波管 |
1.3.1 W波段研究意义 |
1.3.2 折叠波导慢波结构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理论和小信号理论分析 |
2.1 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理论分析 |
2.2 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等效电路法分析 |
2.1.1 直角弯曲与U型弯曲折叠波导慢波结构 |
2.2.2 U型弯曲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等效电路法分析 |
2.2.3 直角弯曲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等效电路法分析 |
2.3 折叠波导行波管耦合结构 |
2.4 行波管小信号理论 |
2.4.1 行波管特征方程 |
2.4.2 行波管小信号增益 |
2.4.3 利用小信号参量对互作用效率的估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W波段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综合设计与理论计算 |
3.1 W波段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综合设计 |
3.2 W波段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理论计算 |
3.2.1 冷特性参数理论计算 |
3.2.2 等效电路法理论计算 |
3.2.3 几何尺寸对冷特性参数影响的分析 |
3.3 W波段折叠波导行波管小信号理论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W波段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特性及三维互作用数值模拟 |
4.1 大型电磁软件概述 |
4.2 利用MAFIA模拟W波段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冷特性参数 |
4.2.1 利用MAFIA模拟色散特性 |
4.2.2 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色散特性的测试 |
4.2.3 利用MAFIA模拟耦合阻抗 |
4.3 利用MAFIA模拟W波段折叠波导行波管耦合结构 |
4.4 利用MAFIA模拟折叠波导行波管三维注波互作用 |
4.4.1 三维互作用模拟步骤 |
4.4.2 MAFIA数值计算参数的优化 |
4.4.3 三维互作用小信号增益模拟 |
4.4.4 三维注波互作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刻加工工艺的初步探讨 |
5.1 LIGA |
5.2 UV-LIGA |
5.3 DRIE |
5.4 电火花加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场致发射阵列阴极电子枪 |
6.1 场致发射阵列阴极与微型真空电子器件 |
6.2 场致发射阵列阴极电子枪概述 |
6.3 场致发射阵列阴极的聚焦 |
6.3.1 场致发射阵列阴极聚焦概述 |
6.3.2 同轴双栅极SPINDT阴极模拟及分析 |
6.3.3 同轴双栅极SPINDT阴极的制作 |
6.4 场致发射阵列阴极大面积均匀发射的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2 今后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新型多频天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SIW的研究现状 |
1.3 SIW在天线领域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2 SIW天线的理论基础 |
2.1 天线的基本理论 |
2.2 基片集成波导的基本理论 |
2.3 SIW缝隙天线的基本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矩形SIW的单频及双频L型缝隙天线设计方法 |
3.1 引言 |
3.2 SIW双频L型缝隙天线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HMSIW腔体的三频天线 |
4.1 引言 |
4.2 HMSIW三频交叉缝隙天线 |
4.3 HMSIW三频天线的仿真与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多层SIW贴片天线的设计 |
5.1 引言 |
5.2 基于SIW馈电的双频贴片天线的结构与设计 |
5.3 SIW馈电双频贴片天线的仿真与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8mm介质天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毫米波通信发展历史 |
1.1.2 毫米波成像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介质材料的发展 |
1.2.2 传统的介质天线 |
1.2.3 漏波天线 |
1.2.4 介质谐振器天线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毫米波成像及其天线 |
2.1 毫米波及其天线特点 |
2.1.1 毫米波特点 |
2.1.2 毫米波天线特点 |
2.2 毫米波成像原理及天线要求 |
2.2.1 辐射测量原理介绍 |
2.2.2 天线在测量中的影响 |
2.3 常见毫米波成像用天线 |
2.3.1 反射面天线 |
2.3.2 喇叭天线 |
2.3.3 透镜天线 |
2.3.4 介质天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介质天线原理分析 |
3.1 介质棒天线理论分析 |
3.1.1 行波天线辐射原理 |
3.1.2 表面波特性 |
3.1.3 表面波的辐射 |
3.2 喇叭激励介质棒天线分析 |
3.2.1 天线结构 |
3.2.2 天线工作原理浅析 |
3.3 介质谐振器天线原理分析 |
3.3.1 介质谐振器的工作机理 |
3.3.2 介质谐振器馈电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介质棒天线的设计与仿真 |
4.1 介质棒天线的设计 |
4.2 介质棒天线的仿真 |
4.2.1 介质棒天线基本特性的仿真 |
4.2.2 天线参数影响的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线的制作与测量 |
5.1 天线实物图及阵列 |
5.2 天线的测量 |
5.2.1 天线测试仪器与设备 |
5.2.2 天线测量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微波、毫米波增益均衡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毫米波高功率放大器 |
1.1.1 卫星通讯中的高功率放大器 |
1.1.2 雷达中微波毫米波发射系统的真空射频源 |
1.2 增益均衡器的概念和意义 |
1.2.1 增益均衡器的概念 |
1.2.2 微波增益均衡器的应用及意义 |
1.3 微波毫米波增益均衡器的发展 |
1.3.1 增益均衡器的分类 |
1.3.2 增益均衡器的发展动态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 |
第二章 增益均衡器的基本理论分析 |
2.1 增益均衡器设计中常见的网络综合方法 |
2.1.1 达林顿网络综合法 |
2.1.2 实频数据法 |
2.2 计算机优化设计方法 |
2.2.1 微波增益均衡器的陷波器合成 |
2.2.2 利用微带线实现陷波器响应 |
2.2.3 基于微带的微波增益均衡器的电路模板 |
第三章 微波增益均衡器的分析与设计 |
3.1 微带增益均衡器的优化设计步骤 |
3.2 实例一:4GHz~8GHz微波增益均衡器的设计分析 |
3.3 实例二:8GHz~16GHz微波增益均衡器的设计分析 |
3.4 实例三:6GHz~18GHz微波增益均衡器的设计分析 |
第四章 毫米波增益均衡器的分析与设计 |
4.1 毫米波均衡器设计方法 |
4.1.1 毫米波增益均衡器的计算机仿真设计 |
4.1.2 毫米波增益均衡器计算机优化设计 |
4.2 毫米波均衡器的分析与设计 |
4.2.1 平面形式的毫米波均衡器 |
4.2.2 三维形式毫米波增益均衡器的均衡器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完成的研究项目 |
四、3厘米波段行波谐振器(论文参考文献)
- [1]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研究[D]. 黎深根.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2019(03)
- [2]国外微波电子管及其应用的新进展[J]. 李松柏,陈汝淑,刘盛纲. 电子管技术, 1973(06)
- [3]毫米波超宽带高效率功放芯片关键技术研究[D]. 陈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4]人工电磁材料界面电磁波的辐射、传输和散射研究[D]. 徐之遐. 东南大学, 2019(01)
- [5]微波均衡器的设计与研究[D]. 王雪艳.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6]基于新型阴极扩展互作用器件研究[D]. 谢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7]W波段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研究[D]. 蔡军. 山东大学, 2006(12)
- [8]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新型多频天线的研究[D]. 周玉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8mm介质天线研究[D]. 张瑞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S2)
- [10]微波、毫米波增益均衡器技术研究[D]. 薛凯.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