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艰苦奋斗,创造良好的学校小气候(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平[1](2018)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今年正好是40周年。40年来,中国共产党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时,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坚持严格管党治党,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从严治党,加强自身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当代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毛泽东党建思想为理论基础,借鉴吸收其他政党治党经验,基于改革开放后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基础,提出从严治党的思想,不断进行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探索。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探索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的十六大后、党的十八大以来几个阶段和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正孕育新的变革,国际竞争异常激烈,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与周边、世界主要力量的关系的复杂化。在国内,党提出了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使命;改革进入了新阶段,社会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党面临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和市场经济的执政环境,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挑战,面临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执政安全的挑战;党内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理想信念不坚定,党组织力量不强,领导干部管理仍需加强,治党责任落实不扎实,作风转变不彻底、腐败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制度治党还有待加强,从严治党有待深化和拓展。党在新时代面临新的内外形势、新的挑战、新的使命、新的任务,要求必须开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新时代从严治党,必须从政治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四个意识”,把好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树立政治理想,严格政治纪律,严肃政治生活,提高政治能力;必须从思想上全面从严治党,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把好“总开关”,创新思想教育理念和方式;必须从组织上从严治党,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选好管好干部,严肃党内生活,加强基层组织;必须从作风上全面从严治党,大兴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行作风整治,加强作风制度建设;必须从纪律建设全面上从严治党,严格纪律约束,增强全党纪律意识,强化执纪问责;必须从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道路,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机制;必须从制度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制度的科学有效性,建立从严治党制度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和监督。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为新时代从严治党提供了基本经验、探索的启示,全党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始终保持从严治党的自觉,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陈曦[2](2013)在《论雷锋奉献精神》文中提出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一座永放光芒的灯塔,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突出雷锋奉献精神的研究,对于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雷锋精神的研究方兴未艾,突出雷锋奉献精神的内涵、形成、影响和弘扬,是一个新的视角。这有利于抓住实质全面准确理解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作奉献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之际,在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团结一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际,全面而系统地研究雷锋奉献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探索和开拓,必然要求有所创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论证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由此而来,需要阐述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过程,并总结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说明50年来,雷锋奉献精神以其对我国和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必将成为全人类具有永恒价值的共同精神财富;提出全党全国人民弘扬雷锋奉献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群众性常态化的基本原则和实施办法。本论文包括导论,正文第一、二、三、四章,和结束语。导论的主要内容是,阐述本选题的重要意义,述评我国学术界对雷锋精神的研究现状,概括本论文的创新方面,简要介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雷锋奉献精神的内涵、灵魂、支柱、基石和基本特征,论证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经过综合分析,概括雷锋精神的六个组成要素,论述雷锋奉献精神是贯穿各要素的核心要素,它最能体现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质,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第二章研究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过程,总结可供当前推动学雷锋活动借鉴的主要经验。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有三个发展阶段,即雷锋经历新旧社会对比,萌发做国家小主人翁的奉献精神阶段;在农工战线岗位上,产生报党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阶段;在解放军大熔炉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阶段。本论文概括了三条可供推动学雷锋活动借鉴的主要经验:一是组织精心培育。二是个人严格要求。三是社会广泛倡导。第三章审视50年来雷锋奉献精神对我国和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揭示雷锋奉献精神的重大价值和意义。50年来,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涌现出王杰、焦裕禄、刘英俊、张志新、张华、吴天祥、郭明义、庄仕华等一大批雷锋式先进人物。同时,雷锋奉献精神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本论文还着重分析了雷锋奉献精神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基本原因。强调雷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他伟大而平凡的特质,使其既令人景仰,又可亲可近、可学可及,成为全社会竞相学习的好榜样;雷锋奉献精神的广泛传播,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归结为一句话,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章从四个方面提出当前弘扬雷锋奉献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的思路办法。第一,要认清当前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重要意义;第二,弘扬雷锋奉献精神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第三,弘扬雷锋奉献精神应当依靠四个主要途径;第四,弘扬雷锋奉献精神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并提出四个管用有效的办法。结束语主要是从作者对本论题研究的思想认识和切身体验中,概括说明了四个结论。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李豪豪[3](2020)在《大寨的文化转型与乡村振兴》文中研究说明乡村的发展一直是民族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村也面临着渐次的衰落。没有共同繁荣的乡村,城市的繁荣难以持久,城市和广大乡村之间需要找到一条良性循环,相得益彰的发展之路。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为乡村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大寨这个小山村经过了 60多年的不懈探索完成了从一个贫穷山村到农业典型再到经济样板的转变,在我国农村社会建设中起到了楷模示范作用。本论文从大寨村的个案入手,深入分析大寨如何通过文化的再生产进行转型的过程,试图探究在国家、社会、市场多维角度下的变迁历程,剖析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鲜活的个案经验,为广大中西部欠发达农村提供参照的经验和启示。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探讨大寨村从传统村庄向名村的身份转变过程;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寨第二次创业开发红色旅游的过程以及其对大寨文化转型的推动作用,重点分析村民的生计方式、生活形态、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村民在此过程中的感知和实践;第三,大寨村在现代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发展困境;第四,总结乡村发展中的经验与价值以期寻求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朱文[4](2017)在《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文中指出“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代治疆的经验教训,洞察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实际,充分估计新疆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而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六十多年来,兵团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历史使命,忠实履行职责,铸剑为犁,垦荒屯田,创造了人进沙退、戈壁变绿洲、荒野变花园的人间奇迹,开创了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同时,兵团在解放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进程中,为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祖国边防和扞卫祖国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业已成为稳疆建疆兴疆、安边固疆的战略核心力量。兵团在开创屯垦戍边事业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孕育和创造了灿烂的兵团文化。兵团文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特殊的地理环境中、特殊的使命下、特殊的组织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是当代中国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兵团的具体体现,更是兵团人的精神家园和思想灵魂。而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则是兵团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体现的是兵团文化的先进性,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体现了兵团人坚定的政治信仰,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担当,对人民的热爱与奉献。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挖掘兵团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资源、载体资源、方法资源和环境资源;有利于开发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时代价值,发挥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对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塑造人们优秀品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兵团屯垦戍边综合能力,加快兵团、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新疆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和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大的意义。论文首先从理论入手分析本文研究的基础理论。其次,以历史为起点,研究兵团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论述兵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关系,阐述两者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关系。承接上述内容,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含义、种类、特征、价值进行系统分析。最后,从现实出发,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以兵团文化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全面研究,形成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整的研究体系,建构系统化的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内容,引导人们全面、深入的认识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时,加快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品德铸造等方面的重大作用,为兵团的跨越式发展、新疆的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社会保障和道德保障。通过以上内容的呈现,系统地分析了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本文研究存在以下创新点:第一,研究内容的创新。首先,合理界定了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其次,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容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以兵团文化为着眼点,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视角考察、研究兵团文化,突破了以往仅局限于从历史、文化、兵团自身建设等视域对兵团文化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梳理和分析,得出三点启示:一是兵团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疆、兵团的具体体现,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深入挖掘。二是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它是兵团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三是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提出了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为更好、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方法指导。
朱伟[5](2014)在《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文中提出我们如何去衡量是否达到了传播和教育的良好效果?这里其实就是一个如何讲述好历史、传播好文化的问题,即以什么样的方式讲述和传播,传播的真实效果如何,如何改进和增强传播效果达到教育目标。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整个社会浮躁、虚荣、安于现状、贪图享乐的风气有所抬头,如何做好青年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民族的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①“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②“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③要“发扬光荣传统、当好红色传人”④的号召。因此,如何从中国历史特别是革命历史经验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特别是红色文化传统,就成为我们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也帮助我找到了能够将工作、专业、知识基础紧密结合、充分结合的点。红色文化即指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延伸至今,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历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形式和精神样态,这是一个连续性、开放式、系统化的过程。因此将论文题目确定为《当下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红色文化是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一直以来被认为富有鲜明的、浓郁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属性。红色文化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指导和影响下,并在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形成的文化形态,其精神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同时,她所承载的内涵与展示的形态又是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中国印象、中国味道的中国故事,真实可信,流布已久,老百姓喜闻乐见,听起来入耳,看起来入眼,读起来入心,是能够传播好的中国声音,是能够讲好的中国故事。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出现的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艰难、伟大进程中浓墨重彩的历史记忆。而“传播成效”是弘扬和宣传红色文化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瓶颈”性难题。本文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也就是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是哪些因素影响或减损了其教育效果,如何突破上述瓶颈。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公共历史文化资源极为重要的一个类型,对全面提升整个民族历史素质和文化层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研究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与相对科学的对策,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广大国民素质,强化公民民族历史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具有特别重大的实践意义。研究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红色文化,是保持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抓手。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传播问题,能够更为有效、合理地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为国家、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强的活力和更足的推动力。通过此次调研和结论分析,我们发现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在认识上静止、僵化地看待红色文化。不注意深入挖掘和及时总结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伟大革命”过程中其不断延展的内涵和不断丰富的显现形态;(二)在经济利益至上、娱乐至上思想的误导和驱使下,有些地区、部门和行业企业将红色文化作为获取利益、谋取政绩的工具,歪曲史实,妖魔化红色人物,脱离实际胡编恶搞,将红色文化的传播“庸俗化”;(三)“抽空了具体内涵”,忽视了精神实质和价值意义,红色文化出现世俗化、市侩化、空壳化趋势。(四)泛化、简单化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其视为包治百病,众生皆宜,放之四海皆通用的“神奇药水”;(五)欠缺对大众传播规律特别是90后年轻人心理的了解和把握,以单纯注重政治性、理论性的“布道式”说教,单纯强调思想宣传,单纯强调严谨的叙事和逻辑,减弱了传播的感染力和生命力,甚至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六)表达方式上过分侧重比较狭隘的民族内容,不能以国际通行的标准、普遍性的价值观念,国际惯例和规则,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竞争,不能以国际通行的思维方式、接受习惯、信息需求设计传播手段和技巧的做法。(七)红色旅游产业更多地是依靠宏观政策的推动和各级政府的支持,缺乏市场机制运作,急功近利,盲目建设,硬件设施趋同。(八)没有将红色文化放在中国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和中国革命与建设进程的大历史环境中去看待和考虑谋划,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扬弃,寻找最佳契合点上做的不够。(九)红色文化的外在显现形态上特色性阙失,差异性不明显,雷同度高,模式化、程式化、脸谱化色彩浓,无法达到令人欣然接受的效果。在调查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传播学、历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分析了红色文化的传播现状,并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策。
于漪[6](1990)在《艰苦奋斗,创造良好的学校小气候》文中认为 我们第二师范学校是1984年秋根据上海市培养小学师资的需要在杨浦中学的基础上恢复的。 当时社会大环境不太理想,而师范教育与小学教师的地位待遇又未得到社会上的充分认识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要办好师范学校难度很大。尽管如此,但我们有一个强烈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艰苦奋斗,群策群力,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校小气候,以实际行动显示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功能与威力。 为了使这种信念付诸实施,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李燕[7](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对党内政治生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在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激励、引导和约束下,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总体上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态总体上健康发展。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党内政治生态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急需从根本上净化党内政治文化这个“灵魂”。党的十九大把“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内容写入党章,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政治要求,推动着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向纵深发展。故此,如何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党的建设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所面临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研究现状。从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角度界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并厘清了其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确定了研究重、难点与拟创新点,为正文的展开作了铺垫。第一章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基础理论的研究,旨在回答“什么是党内政治文化”。文章认为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核是政党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主要表现为政党成员在共享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取向。离开党员共同的行为取向,党内政治文化将成为不可名状之物。此外,党内政治文化通过制度制定者的价值追求渗透于党内政治制度的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从党性特征上看,它具有本质的先进性、坚定的人民性和鲜明的政治性。从功能上看,它不仅能够培育党员政治人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而且对于社会文化发展有重要引领作用。第二章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历史生成的研究,旨在回答“党内政治文化是怎么来的”。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生成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文化成果和党的政治实践基础之上的。本章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及其发展中,梳理了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思想基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梳理了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文化渊源;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政治实践中,梳理了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历史轨迹。第三章关于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及其成因的研究,旨在回答“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怎样的挑战”。文章认为,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以及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的现象。这些现象虽是支流却严重侵蚀党的思想基础、破坏党内政治生态、污染社会风气,危害甚大。究其原因,主要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封建残余文化的影响、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以及部分党员的主观懈怠所致。第四章关于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目标取向的研究,旨在回答“新时代要建设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本章从观念、行为、制度三个向度搭建起建设“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框架。观念向度上,通过坚持辩证唯物世界观、树立共产党人人生观和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体现积极健康。行为向度上,明确以知行合一为党内行为建设的指导原则、以规范自觉为党内行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以垂范表率为党内行为建设的理想追求体现积极健康。制度向度上,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完整的制度体系和依规从严的制度执行体现积极健康。第五章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思路、举措和经验的研究,旨在回答“十八大以来党是怎样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党内不良政治文化的成因,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肃清封建残余文化负面影响,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防止资本逻辑向党内政治生活扩张,注重党性锤炼以解决部分党员主观懈怠问题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新思路。遵循这个思路,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主要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确保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方向;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保障;以政治生活为依托,巩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以媒体融合为契机,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载体;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评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成效。通过这些举措积累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新经验,这些经验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新起点。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本研究对于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际意义,并对今后进一步深化本问题域的研究提出了若干思考。
傅科皓[8](2019)在《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及AHP法的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室外景观空间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成都市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文化创意社区作为旧城改造升级的新模式,被引入成都市城市建设之中。文化创意社区即是在普通社区中引入了文化创意产业,汇集创意阶层,并对旧社区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完善,社区景观空间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本研究以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为研究对象,调查梳理了其建设历史与发展现状,基于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将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与AHP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文化创意社区建设方式为选择标准,选取街区改造型,工业改造型,社区新建型三类典型的文化创意社区进行实际调查及评价,总结各类文化创意社区在建设过程中的优势及劣势,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本研究适宜于成都市旧城改造的时代背景,是践行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的有益探索,研究结果对提升成都市城市文化品味,打造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的发展经历了孕育期(2003—2007年),萌芽期(2007—2009年),起步期(2009年—2012年),全面发展期(2012—2020年)四个发展时期。截止2018年,成都中心城区共有核心文化创意社区13个,从建设方式来看主要包括街区改造型,工业改造型及社区新建型三种类型;从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成都市早期建设的艺术家聚集社区还是现阶段利用普通居民社区引入文创产业,这两者都朝着兼顾原着社区居民,创意阶层,城市游客三类使用者共同使用的方向发展。(2)成熟的文化创意社区包括了原着社区居民,创意阶层,城市游客三类使用者,三类使用者在社区内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但三类使用者因消费倾向的不同而导致了景观空间使用方式的不同:原着居民更倾向于使用免费的开敞景观节点空间,创意阶层更愿意利用商铺外庭院类的景观空间进行工作,而城市游客则愿意体验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空间。从建设期望上来看,原着社区居民更多地关注于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创意阶层则更多关心于社区空间内交往行为的便利性及环境的品质感,城市游客则更多期待体验到独特的文化氛围及体验服务。(3)依据使用者的使用体验,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与AHP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的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公共景观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权重,在环境现状体验方面(静态评价),文化知觉(0.3274)与功能知觉(0.2794)是社区建设中最重要的两项指标,在规划设计中应予优先考虑,而空间知觉(0.0962)及情感知觉(0.0823)重要性相对较低;在未来发展评价方面(动态评价),发展潜力(0.1279)重要性远远大于社区品牌塑造(0.0895)重要性。(4)利用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评价体系对“明堂”创意工作区(街区改造型),“1906军民融合”文化创意工厂(工业改造型)及“西村”大院(社区新建型)三个典型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西村”大院得分3.7127分,为良好,“明堂”创意工作区得分3.4167分,“1906军民融合”文化创意工厂得分3.1879分,均为中等。分析结果表明,街区改造型能够较好地继承原场所的人文氛围与人气,改造影响较小,在情感知觉层面易于得到认可,但需增加社区内部的开放性,梳理内部交通,进一步增加街区内可利用的景观空间;工业改造型能够秉承原有的工业景观,保存城市记忆,增加社区居民体验,但需加强社区外部开放性,与周边社区形成配套资源共享,同时需要升级植物配置模式,增设景观设施等,实现场所功能的转型;社区新建型在空间设计,功能定位等方面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新建社区需要对于地域文化的把握与提炼更加关注,以获得使用者对于场所的认同感,而功能分区应存在一定功能交叉与使用弹性,避免过于严苛的功能分区导致各类使用者出现相互隔离的情况。
张维强[9](2019)在《习近平家风观研究》文中认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自觉将家庭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要把家风建设作为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家庭的发展、家风的培育与建设。强调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言行示范、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建设家风文化,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符合当今中国发展实际和人民利益的习近平家风观。习近平家风观是在长期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发展形成的,研究习近平关于家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探讨家风文化的价值维度,以及家风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文化渊源,对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党风文化的建设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习总书记高屋建瓴,以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治国理政的躬身实践为依据,结合自身的家庭教育和文化修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形成了新时期全党全社会进行家风建设的理论指导,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家风事业的创新性发展。本文将以习近平关于家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依据,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科学分析总结习近平家风观的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并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习近平家风观的现实指导意义。全文主要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对习近平家风观的基本概述,他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文化、马克思主义家庭伦理思想以及老一辈革命家优秀红色家风文化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符合当今世情、国情和党情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原则。明晰习近平家风观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形成过程等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叙述了习近平家风观的主要内容,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包含着家风文化在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伦理价值与独特的培育践行路径。必须在家风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下培育优良家风以传承优秀文化、带动党风政风的建设、促进民风世风的涵养。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近平家风观的现实指导意义。习近平家风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党风廉政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总之,文章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逻辑主线,结合有关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明晰习近平家风观的现实指导意义,为未来中国家风建设事业的推进提供路径选择和方向考量。
李淑云,陈晓,周曙光,赵厚亚[10](2005)在《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
二、艰苦奋斗,创造良好的学校小气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艰苦奋斗,创造良好的学校小气候(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研究的状况 |
1.2.2 国外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研究的状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从严治党的基本理论 |
2.1 从严治党的概念界定 |
2.1.1 从严治党的提出及发展 |
2.1.2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含义 |
2.1.3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
2.2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严格加强党的建设理论 |
2.2.2 毛泽东严格加强党的建设思想 |
2.2.3 世界政党治党经验的借鉴 |
2.3 从严治党的现实基础 |
2.3.1 从严治党是世情发展的需要 |
2.3.2 从严治党是国情发展的需要 |
2.3.3 从严治党是党情发展的需要 |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历程 |
3.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
3.2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
3.3 十六大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
3.4 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
4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4.1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
4.1.1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
4.1.2 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经验 |
4.1.3 党的思想建设的原则和方针 |
4.1.4 当前思想建设的状况 |
4.2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4.2.1 筑牢理想信念这个灵魂 |
4.2.2 强固理论武装这个根本 |
4.2.3 抓住党性教育这个核心 |
4.2.4 夯实道德建设这个基础 |
4.2.5 弘扬民族的“根”和“魂” |
4.3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措施 |
4.3.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4.3.2 加强党的理论武装 |
4.3.3 以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 |
4.3.4 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 |
4.3.5 建立思想教育的制度机制 |
4.3.6 探索思想建设的新方式 |
5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5.1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
5.1.1 马克思主义建党的重要内容 |
5.1.2 党保持先进和纯洁的必然要求 |
5.1.3 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基础 |
5.1.4 推进党的伟大事业的组织保障 |
5.2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5.2.1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组织原则 |
5.2.2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 |
5.2.3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根本措施 |
5.2.4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 |
5.3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制度 |
5.3.1 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 |
5.3.2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 |
5.3.3 严格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和党内组织生活会 |
6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6.1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
6.1.1 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 |
6.1.2 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
6.1.3 党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6.1.4 党的作风建设的目标与核心 |
6.1.5 党的作风建设的特点与思路 |
6.2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
6.2.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
6.2.3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作风 |
6.2.4 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
6.2.5 保持纯洁高尚的生活作风和优良家风 |
6.2.6 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
6.2.7 发扬“两个务必”的作风 |
6.3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
6.3.1 开展作风专项整治 |
6.3.2 增强作风思想教育 |
6.3.3 完善作风制度建设 |
6.3.4 加强作风的监督 |
6.3.5 严格作风的考评 |
6.3.6 加大作风检查问责 |
6.3.7 发挥领导干部模范作用 |
7 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 |
7.1 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
7.1.1 腐败的内涵与危害 |
7.1.2 反腐的内涵与意义 |
7.1.3 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 |
7.1.4 反腐败历史发展与主要经验 |
7.2 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7.2.1 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道路 |
7.2.2 严格执行反腐倡廉责任制 |
7.2.3 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惩治腐败 |
7.2.4 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治理 |
7.2.5 创新和完善巡视方式和机制 |
7.2.6 扎实推进反腐斗争法治化 |
7.2.7 建立反腐严格的纪律预警 |
7.2.8 加强反腐廉政文化建设 |
7.3 构建新形势下反腐的有效机制 |
7.3.1 构筑不想腐的思想机制 |
7.3.2 强化不敢腐的惩处机制 |
7.3.3 完善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
8 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8.1 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
8.1.1 制度和党的制度的基本理论 |
8.1.2 党的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 |
8.1.3 党的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 |
8.1.4 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
8.2 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8.2.1 科学的整体设计 |
8.2.2 完善科学严格的制度体系 |
8.2.3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
8.2.4 树立制度权威意识 |
8.3 构建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机制 |
8.3.1 建立从严治党工作机制和责任制 |
8.3.2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 |
8.3.3 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
8.3.4 建立制度执行检查机制 |
8.3.5 健全和强化问责制度 |
8.3.6 建立制度科学化评价体系 |
9 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9.1 政治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9.1.1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
9.1.2 政治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9.1.3 新时代条件下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路径 |
9.2 纪律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9.2.1 守纪律讲规矩的特殊意义 |
9.2.2 严格依规管党治党 |
9.2.3 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
10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10.1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 |
10.1.1 始终对从严治党保持清醒认识 |
10.1.2 以服务党的中心任务为目标 |
10.1.3 以党的主题主线为中心 |
10.1.4 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
10.1.5 以管好领导干部为关键 |
10.1.6 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保证 |
10.1.7 以自身力量和群众监督解决存在的问题 |
10.1.8 以强化纪律和制度约束为重点 |
10.2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重要启示 |
10.2.1 严字当头构建从严治党新常态 |
10.2.2 重点在治确保从严治党在状态 |
10.2.3 内外结合开辟从严治党的新思维 |
10.2.4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促进从严治党上水平 |
10.2.5 问题为导向形成治党与发展统一的新格局 |
10.2.6 改革创新探索从严治党的新规律 |
10.2.7 持之以恒务求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
结语 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始终保持从严治党的自觉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论雷锋奉献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重要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论文创新方面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雷锋奉献精神概述 |
第一节 雷锋精神的界定和要素 |
一、雷锋精神的界定 |
二、雷锋精神的要素 |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和特征 |
一、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 |
二、雷锋奉献精神的特征 |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 |
一、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核心要素 |
二、雷锋奉献精神贯穿雷锋精神的各要素 |
第二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 |
第一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 |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沃土 |
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源泉 |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其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为其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基本过程 |
一、在新旧社会对比中,萌发做国家小主人翁的奉献精神 |
二、在农工战线岗位上,产生报党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 |
三、在解放军大熔炉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 |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主要经验 |
一、组织精心培育 |
二、个人严格要求 |
三、社会广泛倡导 |
第三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影响 |
第一节 六十年代前半期 |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 |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 |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宝贵精神财富 |
一、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学雷锋作奉献 |
二、国外推崇雷锋奉献精神重要案例 |
第四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弘扬 |
第一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三、有利于坚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第二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基本原则 |
一、党员干部表率原则 |
二、群众性常态化原则 |
三、与时俱进创新原则 |
第三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主要途径 |
一、围绕发展主题,深化奉献教育 |
二、立足现实生活,拓展奉献实践 |
三、树立当代雷锋,引领奉献风尚 |
四、扶持志愿团队,凝聚奉献合力 |
第四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组织领导 |
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
二、建立健全可持续的运行机制 |
三、营造和维护良好的舆论环境 |
四、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大寨的文化转型与乡村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历史回眸:典型的树立 |
第一节 中华名村:山西大寨 |
一、自然环境 |
二、人文景观 |
三、大寨文化的特质 |
第二节 大寨的历史光晕 |
一、初露锋芒:生产典型 |
二、登上历史舞台:政治典型 |
小结 |
第二章 延续与再造:大寨的重塑 |
第一节 大寨文化再生产的背景 |
一、国家大环境:市场经济时代到来 |
二、村庄小气候:主动转型谋发展 |
第二节 从政治典型到品牌符号 |
一、多元产业融合发展 |
二、文化旅游的开发 |
第三节 政府推动与媒体宣传 |
小结 |
第三章 时代巨变下的村庄变迁 |
第一节 生计方式的转变 |
一、土地流转 |
二、新型生计方式的培养 |
第二节 生活方式的转变 |
一、经济收入增长 |
二、物质精神生活的提升 |
三、人居环境改善 |
第三节 文化自觉意识的崛起 |
一、集体文化意识的苏醒 |
二、大寨精神的复活 |
小结 |
第四章 大寨发展转型中的困境与启示 |
第一节 大寨转型中的困境 |
一、内部矛盾丛生 |
二、治理模式的僵化 |
三、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 |
四、集体精神的缺失 |
第二节 大寨转型发展的启示 |
一、彰显乡村文化价值 |
二、完善村庄发展机制 |
三、激发乡村主体内生动力 |
小结 |
结语 大寨模式的经验与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的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兵团 |
2.1.2 兵团文化 |
2.1.3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
2.1.4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关理论 |
2.2.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
2.2.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关论述 |
2.2.3 党的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关论述 |
2.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依据 |
2.3.1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 |
2.3.2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
2.3.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 |
2.3.4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 |
第3章 兵团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 |
3.1 兵团文化形成的基础 |
3.1.1 兵团文化形成的理论基础 |
3.1.2 兵团文化形成的自然环境基础 |
3.1.3 兵团文化形成的社会历史基础 |
3.2 兵团文化的形态 |
3.2.1 兵团文化中的物质文化 |
3.2.2 兵团文化中的精神文化 |
3.2.3 兵团文化中的制度文化 |
3.3 兵团文化的特点 |
3.3.1 浓厚的军人情结 |
3.3.2 多种文化的兼容并蓄 |
3.3.3 对党忠诚与对组织依赖 |
3.3.4 强烈的团结协作意识 |
第4章 兵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关系 |
4.1 从目标上看:兵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一致性 |
4.1.1 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 |
4.1.2 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4.1.3 激励人们为实现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
4.2 从功能上看:兵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相似性 |
4.2.1 导向功能 |
4.2.2 保证功能 |
4.2.3 育人功能 |
4.2.4 开发功能 |
4.3 从内容上看:兵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互补性 |
4.3.1 兵团文化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和有益补充 |
4.3.2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对兵团文化的凝练与升华 |
第5章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分类 |
5.1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资源 |
5.1.1 政治情感资源 |
5.1.2 人生价值资源 |
5.1.3 道德精神资源 |
5.2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资源 |
5.2.1 榜样示范的方法 |
5.2.2 现身说教的方法 |
5.2.3 实践教育的方法 |
5.2.4 依靠群众的方法 |
5.2.5 隐性教育的方法 |
5.3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资源 |
5.3.1 兵团文化遗址 |
5.3.2 兵团文化产品 |
5.3.3 兵团文化活动 |
5.3.4 兵团英雄模范人物 |
5.4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资源 |
5.4.1 自然环境资源 |
5.4.2 社会环境资源 |
第6章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征 |
6.1 政治性 |
6.1.1 诞生于履行屯垦戍边的政治使命中 |
6.1.2 见证了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 |
6.1.3 服务于国家政治目标的实现 |
6.2. 民族性 |
6.2.1 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 |
6.2.2 以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己任 |
6.2.3 由多民族职工群众共同创造 |
6.3 地域性 |
6.3.1 表现在形成的环境上 |
6.3.2 表现在兵团的文艺作品上 |
6.3.3 表现在兵团的英雄模范人物上 |
6.4 继承性 |
6.4.1 对中国历史上屯垦戍边精神的继承 |
6.4.2 对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的继承 |
第7章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价值分析 |
7.1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政治价值 |
7.1.1 事关国家的核心利益 |
7.1.2 事关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成败 |
7.2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经济价值 |
7.2.1 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
7.2.2 关系到兵团经济的二次腾飞 |
7.3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文化价值 |
7.3.1 引领兵团文化发展 |
7.3.2 丰富和发展新疆文化、中华文化 |
7.4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社会价值 |
7.4.1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
7.4.2 有利于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建设 |
7.5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生态价值 |
7.5.1 帮助人们树立强烈的生态责任感 |
7.5.2 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 |
7.5.3 引导人们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
第8章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
8.1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
8.1.1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兵团高校开发利用的现状 |
8.1.2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兵团团场开发利用的现状 |
8.2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8.2.1 兵团相对落后的经济实力制约了开发利用的水平 |
8.2.2 兵团文化在形成和分布上的特点增加了开发利用的难度 |
8.2.3 开发利用主体科学观的缺失造成开发利用缺乏深度 |
8.2.4 政府“孤岛”现象影响了开发利用的广度 |
8.2.5 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开发利用的致命短板 |
8.3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
8.3.1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 |
8.3.2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遵循的原则 |
8.3.3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
8.3.4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
8.3.5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举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本课题过往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研究思路 |
七、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研究前导:调查设计的基本框架和思路 |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 |
二、调查研究的内容 |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二章 红色历史知识的认知状况 |
一、重大事件(节点):红色历史的过程及其时代意义 |
二、革命先辈:引领红色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 |
三、红星照耀中国:二万五千里的人类壮举 |
四、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大团结 |
五、为什么战旗美如画,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它 |
第三章 红色精神的认知状况 |
一、内涵丰富的红色精神 |
二、红色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命运 |
三、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 |
四、红色精神的现实意义 |
第四章 红色文化的传播媒介、传播者和传播方式 |
一、红色文化认知的主要媒介 |
二、红色文化传播的主要承担者 |
三、红色文化传播的方式 |
四、传播方式的度与效:从“抗日神剧”说起 |
第五章 史学教育:红色文化传播的最优路径 |
一、历史学教育的地位与使命 |
二、困境与机遇:红色历史教育的地位 |
三、历史课堂上的收获与反思 |
四、历史学教育是红色文化传播的最优途径 |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红色文化传播中的症结和出路 |
一、调研整体印象 |
二、红色文化传承和传播过程中的误区 |
三、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成效的建议与对策 |
附表一:以“红色文化”为关键词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列表 |
附表二:100首爱国歌曲名单 |
附表三:全国红色旅游的总体布局 |
附表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
附表五: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
附表六:双百人物名单 |
附表七:第一批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附录八: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含有历史元素的课文列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一)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界定 |
(二)党内政治文化与政治文化、政党文化 |
(三)党内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活、政治生态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难点 |
(二)拟创新点 |
第一章 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解析 |
一、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核是党员共享的价值观 |
二、党内政治文化表现为党员共同的行为取向 |
三、党内政治文化渗透于党内政治制度各方面 |
第二节 党性与党内政治文化的党性特征 |
一、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核心要义 |
二、党内政治文化具有本质的先进性 |
三、党内政治文化具有坚定的人民性 |
四、党内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
第三节 党内政治文化的功能定位 |
一、培育党员政治人格 |
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
三、引领社会文化发展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历史生成 |
第一节 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建党学说蕴含着党内政治文化的思想萌芽 |
二、列宁建党学说塑造了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政治文化的思想雏形 |
三、毛泽东建党思想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思想根基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文化渊源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基因 |
二、革命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源头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性来源 |
第三节 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历史轨迹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政治文化的奠基与成型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内政治文化的强固与畸变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政治文化的恢复与发展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六个主义 |
二、两种文化 |
三、一类现象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
二、封建残余文化的影响 |
三、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 |
四、部分党员的主观懈怠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取向 |
第一节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观念目标 |
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
二、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
三、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 |
第二节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行为目标 |
一、以知行合一为党内行为建设的指导原则 |
二、以规范自觉为党内行为建设的基本要求 |
三、以垂范表率为党内行为建设的理想追求 |
第三节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制度目标 |
一、体现科学性的制度设计 |
二、确保完整性的制度体系 |
三、凸显依规从严的制度执行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思路、举措和经验 |
第一节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思路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 |
三、以革命文化为源头 |
四、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 |
五、以党性锻炼为重点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举措 |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确保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方向 |
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保障 |
三、以政治生活为依托,巩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 |
四、以媒体融合为契机,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载体 |
五、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评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成效 |
第三节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经验 |
一、坚定决心,一以贯之 |
二、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
三、理顺关系,抓住根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及AHP法的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室外景观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文化创意产业 |
2.1.2 社区 |
2.1.3 文化创意社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 |
2.2.1.1 文化创意产业园研究综述 |
2.2.1.2 文化创意社区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
2.2.3 小结 |
2.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2.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2.4.1 研究内容 |
2.4.2 研究方法 |
2.4.2.1 实地调研法 |
2.4.2.2 访谈法 |
2.4.2.3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 |
2.4.2.4 层次分析法(AHP法) |
2.5 技术路线 |
3.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发展历史与现状 |
3.1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分类 |
3.2 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发展历史 |
3.3 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建设现状 |
4.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景观空间评价体系的建立 |
4.1 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景观空间评价体系建立的方法 |
4.2 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公共空间评价体系指标层的探究 |
4.2.1 访谈调研方案 |
4.2.2 问卷访谈结果统计 |
4.2.2.1 使用者基础信息分析 |
4.2.2.2 访谈结果的分析 |
4.2.3 评价体系指标层的建立 |
4.3 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空间评价体系准则层的探究 |
4.3.1 评估问卷调研方案 |
4.3.2 问卷评估结果分析 |
4.3.2.1 受访者基础信息统计 |
4.3.2.2 调研问卷信度分析 |
4.3.2.3 调研问卷描述性分析 |
4.3.2.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2.4 评价体系准则层的建立 |
4.4 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景观空间评价体系的建立 |
4.5 评价模型的分析与评价 |
4.5.1 子目标层分析与评价 |
4.5.2 准则层分析与评价 |
4.5.3 指标层分析与评价 |
5.成都市典型文化创意社区的实证评价 |
5.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5.1.1 典型文化创意社区的选择原则 |
5.1.2 实证对象典型性描述 |
5.2 评价基本方法 |
5.3 评价标准 |
5.4 “明堂”创意工作区的评价与分析 |
5.4.1 “明堂”创意工作区概况 |
5.4.2 “明堂”创意工作区评价 |
5.4.3 结果分析 |
5.4.3.1 “明堂”创意工作区的空间特征 |
5.4.3.2 “明堂”创意工作区的功能特征 |
5.4.3.3 “明堂”创意工作区的情感体验特征 |
5.4.3.4 “明堂”创意工作区的文化展示特征 |
5.4.3.5 “明堂”创意工作区的品牌塑造 |
5.4.3.6 “明堂”创意工作区的发展潜能 |
5.4.4 小结 |
5.4.4.1 优势与劣势 |
5.4.4.2 设计建议 |
5.5 “1906 军民融合”文化创意工厂的评价与分析 |
5.5.1 “1906 军民融合”文化创意工厂概况 |
5.5.2 “1906 军民融合”文化创意工厂评价 |
5.5.3 结果分析 |
5.5.3.1 “1906 军民融合”文化创意工厂的空间特征 |
5.5.3.2 “1906 军民融合”文化创意工厂的功能特征 |
5.5.3.3 “1906 军民融合”文化创意工厂的情感体验特征 |
5.5.3.4 “1906 军民融合”文化创意工厂的文化展示特征 |
5.5.3.5 “1906 军民融合”文化创意工厂的品牌塑造 |
5.5.3.6 “1906 军民融合”文化创意工厂的发展潜能 |
5.5.4 小结 |
5.5.4.1 优势与劣势 |
5.5.4.2 设计建议 |
5.6 “西村”大院的评价与分析 |
5.6.1 “西村”大院概况 |
5.6.2 “西村”大院评价 |
5.6.3 结果分析 |
5.6.3.1 “西村”大院的空间特征 |
5.6.3.2 “西村”大院的功能特征 |
5.6.3.3 “西村”大院的情感体验特征 |
5.6.3.4 “西村”大院的文化展示特征 |
5.6.3.5 “西村”大院的品牌塑造 |
5.6.3.6 “西村”大院的发展潜能 |
5.6.4 小结 |
5.6.4.1 优势与劣势 |
5.6.4.2 设计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公共空间使用性访谈问卷 |
附录2 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公共空间影响因子重要性评估问卷 |
附录3 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景观空间AHP专家问卷 |
附录4 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公共景观空间评分问卷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习近平家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重难点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重难点 |
1.4.3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家风观的思想渊源和形成背景 |
2.1 社会历史背景 |
2.1.1 改革开放树立了时代新风 |
2.1.2 党风廉政建设的时代需要 |
2.1.3 传统家庭结构多元化发展 |
2.2 理论与文化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 |
2.2.2 中华传统优秀家风文化 |
2.2.3 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家风 |
2.3 形成过程 |
2.3.1 萌芽时期 |
2.3.2 发展时期 |
2.3.3 成熟时期 |
第3章 习近平家风观的内容 |
3.1 家风文化的伦理价值 |
3.1.1 家风文化是培养个人素质的基础要素 |
3.1.2 家风文化是支撑家族传承的精神内核 |
3.1.3 家风文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小因子 |
3.2 家风培育的基本要求 |
3.2.1 弘扬修身齐家的价值理念 |
3.2.2 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准则 |
3.2.3 完善真心诚意的人格气质 |
3.2.4 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范 |
3.3 践行优良家风的路径 |
3.3.1 修身齐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3.3.2 固本培元、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
3.3.3 融合发展、加强媒体引导与宣传 |
第4章 习近平家风观的现实指导意义 |
4.1 有利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
4.1.1 改善政风建设,维护党内政治生态的防火墙 |
4.1.2 加强党风建设,推进从严治党的加速器 |
4.1.3 强化制度建设,巩固反腐倡廉的黏合剂 |
4.2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4.2.1 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及邻里关系 |
4.2.2 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加快社会建设进程 |
4.2.3 建立有效的家风制度,维护社会的团结与稳定 |
4.3 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4.3.1 传承优秀家风文化,培育社会主义家国情怀 |
4.3.2 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优秀红色家风文化 |
4.3.3 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
4.4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的最好方式 |
4.4.2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效路径 |
4.4.3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道德伦理支撑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 |
(一)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及结构内容 |
1、文化、校园文化和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涵义 |
2、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
3、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结构内容 |
(二)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及发展 |
1、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 |
2、成人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 |
3、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
二、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一)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 |
1、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涵义和内容 |
2、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 |
3、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二)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 |
1、加强校风建设。 |
2、开展课外文化体育活动。 |
3、加强社会实践。 |
4、搞好校园环境建设。 |
三、新世纪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与保证 |
(一)新世纪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
1、新世纪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基调 |
2、新世纪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 |
(二)新世纪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保证 |
1、领导班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
2、教职工队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
3、学生骨干队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依靠力量 |
4、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机制 |
四、艰苦奋斗,创造良好的学校小气候(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D]. 陈国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2]论雷锋奉献精神[D]. 陈曦.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3]大寨的文化转型与乡村振兴[D]. 李豪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D]. 朱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D]. 朱伟. 山东大学, 2014(04)
- [6]艰苦奋斗,创造良好的学校小气候[J]. 于漪. 课程.教材.教法, 1990(01)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 李燕. 武汉大学, 2019(06)
- [8]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及AHP法的成都市文化创意社区室外景观空间研究[D]. 傅科皓.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9]习近平家风观研究[D]. 张维强.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10]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 李淑云,陈晓,周曙光,赵厚亚.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