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长异步电动机铁损的测定

细长异步电动机铁损的测定

一、细长型异步电动机铁耗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杨楮涵[1](2021)在《新型辅助磁障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与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电力电子和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由于其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升降梯、机械手臂等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但昂贵的稀土永磁材料和高温退磁现象依旧制约着PMSM的使用场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辅助磁障永磁同步电动机(AMBPMSM),它结合了PMSM和同步磁阻电动机(SRM)的特点,在减小稀土永磁材料用量的同时依然具有转矩密度高、转矩脉动小、抗退磁能力较强的优点。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资料,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AMBPMSM、PMSM和SRM的研究现状。进而介绍了PMSM和AMBPMSM的结构特点及数学模型,分析了AMBPMSM的d、q轴等效磁路模型。其次,以PMSM的经验值为依托,从电机技术指标出发,依次确定电磁负荷、定子方案、电机主要尺寸、转子方案、气隙长度及绕组温升,最终确定电机各个参数。根据电磁计算程序M文件,利用MATLAB软件开发电磁计算通用平台,实现了对永磁电机快速便捷的电磁计算。再次,确定AMBPMSM的转子结构、磁桥形状、磁障形状、磁障层数和永磁体占比,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比AMBPMSM、“一”字型和“V”字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IPMSM)的负载转矩、转矩脉动和效率。再对AMBPMSM进行转子分段斜极和磁障厚度优化,对比优化前后的齿槽转矩和空载反电动势,为电机转子结构优化进一步奠定了基础。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简单研究了几个参数,对这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深。最后,从PMSM实验需求分析以及对电机实验平台测功机系统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电机实验平台系统总体方案。再以“V”字型IPMSM为样机进行空载实验和负载实验,记录改变负载时对应的转矩和效率变化情况并与仿真结果对比,该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褚赛[2](2020)在《屏蔽式永磁电机的屏蔽套效应及涡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屏蔽式电机作为屏蔽泵驱动器广泛应用于核能、化学、医疗和采矿等行业,用来输送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有毒、高压等特性的各类液体介质,这种屏蔽泵系统可以做到无泄漏运输且易于维护。屏蔽式电机的特点是在其气隙中具有起电气绝缘和耐腐蚀作用的定、转子屏蔽套,其中定子屏蔽套紧贴着定子铁芯内侧的定子齿,转子屏蔽套紧紧包裹着转子,制作材料采用低电导率、不导磁的金属合金。电机气隙中的磁场是交变的,屏蔽套作为一个圆筒状的整体金属部件,在交变的磁场作用下会感应出涡流,且涡流产生的损耗远大于传统的电机损耗,这导致电机的效率大大降低。此外,屏蔽套涡流的出现,会对电机原本的磁场产生影响,从而使电机的内部磁场和输出特性发生改变。永磁电机因具有高转矩、低损耗、控制灵活等特点在屏蔽式电机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相关的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屏蔽式永磁电机的屏蔽套效应和屏蔽套上的涡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本文首先使用电机设计软件Speed以及Maxwell的RMxprt模块设计了一台功率为3kW的12槽10极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此基础上添加定、转子屏蔽套构成了屏蔽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利用Maxwell 2D/3D建立了该电机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其次,基于Maxwell 2D对屏蔽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进行了有限元仿真,采用了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了气隙磁场的谐波成分,分析了屏蔽套的加入对于气隙磁场的影响,此外,还对比分析了屏蔽式电机在空载、额定负载、堵转等三种运行条件下的气隙磁通密度分布以及各次谐波含量;接着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了屏蔽式电机的各项损耗,重点研究了屏蔽套损耗,分析了屏蔽套参数、电机转速和永磁体充磁方式的变化对屏蔽套损耗的影响;然后,本文基于Maxwell 3D,分别对仅有永磁体激励、仅有绕组激励以及两种激励共同作用时的屏蔽式电机进行有限元仿真,对这三种条件下屏蔽套的涡流分布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通过分割屏蔽套减少屏蔽套损耗的有效方法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了验证;最后,对屏蔽式电机进行实验分离出了屏蔽套损耗,并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法的准确性。该论文有图64幅,表14个,参考文献87篇。

傅鹏睿[3](2019)在《高转矩密度永磁同步电机电磁与温升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阳能无人机由于其较高的军事、民用及商用价值,在国际上吸引了较多的关注。为提高太阳能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和有效载荷承载能力,其推进电机必须实现较高的转矩密度,并需要在不同的工作点均满足较为严苛的效率指标,同时由于高空与地面环境的差异,电机散热和温升情况的校核与分析也愈发重要。本文基于无人机推进的应用背景,对高转矩密度电机的电磁和温升特性展开研究。首先,为快速分析和准确计算电机性能,基于等效磁网络法建立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计算模型,结合现有研究中的气隙磁场解析方法拓展等效磁网络模型的应用范围。在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后,借助该模型分析电磁负荷、极槽配合和磁极结构对转矩密度的影响规律。其次,借助等效磁网络模型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损耗和效率进行分析,通过有限元和实验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而后借助等效磁网络快速计算的优势,在得到电磁转矩和损耗的基础上,从损耗分配的角度出发,分析总结电机转矩密度对不同工况点损耗和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在转矩密度与效率的相互关系中电机极数的作用。之后在分析无人机运行空间范围内的环境和相关热物理参数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电机的流体场分析。计算电机表面的对流传热系数及其分布情况;并分析在高空环境中大气温度和空气密度对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借助热管样件试验得到低温环境下其导热能力的变化规律,为电机温升分析提供基础。最后,在对电机损耗与散热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电机定子的温度场分析模型,计算高空环境下电机温升,并与实验进行对比。分析热管-翅片散热结构和极槽配合对电机温升的影响。

孙飞[4](2019)在《气隙非浸油式液压电机泵的结构改进及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液压动力源的减振降噪是静音液压技术的关键,当前,液压泵本身的降噪空间已不大,从电动机、液压泵一体化融合入手,成为实现大幅度降噪的重要途径。国内液压电机泵虽然已经开展了多年的研究,但仍然停留在样机制造的层面,液压电机叶片泵的研究经历了十年的积累和持续性优化改进,有必要将其推向市场,形成自主知识产品。本课题致力于将气隙非浸油式液压电机叶片泵专利变为产品,该电机泵避免了浸油式液压电机泵转子搅动油液而产生的能量损失,从而提高液压电机泵的总效率。本论文旨在为气隙非浸油式液压电机叶片泵产品(以下简称电机泵)的生产制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针对电机泵结构上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设计,确定了中心轴、壳体和泵芯座等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对改进后的泵芯座进行强度校核分析并为其异型结构选择加工工艺;对不同结构形式的流道进行仿真分析,选择最优结构的流道结构作为电机泵的通油流道和散热流道。根据电机泵主泵所需的电机性能,计算得到主泵驱动用电机的基本设计技术参数,采用RMxprt模块分别对定、转子之间的气隙长度和铁芯长度进行参数化分析和优化设计,确定了电机最优气隙长度和铁芯长度;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电机的二维瞬态场进行有限元仿真,对比分析了驱动电机和标准电机在空载工况下的启动特性、磁场分布、磁密分布以及损耗等,计算得出了驱动电机的运行效率,验证了电机设计的合理性。电机泵转子组件装配采用热套工艺,并准确地计算了热套时铸铝转子所需的加热温度,理论上分析了加热后铸铝转子铁芯轴向长度的增加对电机泵性能的影响;完成了电机泵转子校正面和支撑面的设置,准确计算了两个校正平面允许的不平衡量,在动平衡机上通过去重和加重法完成了电机泵转子动平衡的校正。根据本电机泵的特殊结构,完成了电机泵转速中所需转速传感器的选型和被测体的设计,确定了电机泵转速测量的总体方案,设计了电机泵性能测试系统,并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完成了各零部件的安装布置,设计了加载系统中和电机泵入口安装传感器的集成块,最后确定了电机泵性能测试的方案。

陆亚川[5](2019)在《空压机用高效永磁变频电机设计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空压机作为一种典型的风机代表,其种类繁多且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场合,从家用空调、冰箱到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医疗研发等无一不需要用到空压机,在整个国家发展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上的空压机用电机还是以YVF为主导,但该系列已经发展到接近自身极限,技术上难以有大的突破,导致能源浪费严重。相较于传统的异步电机,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有着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同时,在实际企业中,不同企业对电机设计采取的方法也不一样。本课题针对目前市场上的螺杆式空压机用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进行设计改造,同时尝试使用MATLAB编程对电机进行快速设计及磁路计算,可以在相同规格下提高电机的功效,极大降低电机的能源浪费。首先了解空压机的工作结构以及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环境,根据工作要求确定永磁电机的相关技术指标。根据已经确定的技术指标,结合设计要求确定永磁同步电机的相关尺寸参数,如:电机三圆尺寸、电枢长度、气隙厚度、极槽比等。同时,由于目前针对电机进行电磁计算方法很多,而这些方法程序并不能直接拿过来使用。通过MATLAB对电机电磁计算进行编程来完成准确的电机磁路计算及参数优化,确定最终的电机设计方案。然后,由于磁路法在对电机进行计算无法体现出不同转子结构的区别,选取常用的四种内置式结构,对电机进行模型建立并分析,最终选取了V字型作为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同时,针对V字型电机的夹角角度问题,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电机的永磁体夹角角度来对比不同角度下永磁电机的性能参数,分析夹角对V字型电机的影响。由于永磁电机工作环境处于封闭空间,对电机的温升控制要求就较为严格,需要对电机的温度场进行分析,通过使用Motor-cad对电机进行建模分析,采用磁热耦合的方法,最终分析出电机的温升状况,确保电机工作中不会出现温升过高问题。接着,由于永磁电机相较于普通电机噪音会偏大,且为了避免电机额定转速趋近于临界转速,需要对电机进行模态分析及强度校核,保证电机能够平稳运行。最后,在对电机的参数及选材调整后,设计出电机样机。针对电机样机进行实验测试,首先对电机进行温升实验,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仿真准确性,后续对电机进行负载实验,测试电机在不同负载率时电机的运行状况,然后对电机进行空载实验,测试电机反电势等性能参数。最后,针对不同的突发状况进行测试,确保电机在过载、过电流等状况时能够短时间内稳定运行。

于晓[6](2019)在《变频供电下异步电机的谐波及性能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电力电子装置的大规模使用,供电电源包含的谐波问题日益突出。而且在工程实际中,为了使电机的起动性能更好,通常使用变频电源对电机来供电,但是变频电源中含有大量的谐波成分,使得损耗增加,损耗也是影响电机效率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的方法来详细的分析了变频电源中的谐波、电机产生的铁耗和电机的起动性能。在本文中,以一台11kW的异步电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推导出单相逆变电压的双重傅里叶级数表达式,并进行编程仿真。并建立基于时步有限元法的电机铁耗模型,将定子铁心分为五个典型的区域,进行磁密轨迹分析,用模拟轨迹来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采用三种方法对正弦供电下电机定子铁耗进行计算。其次,推导出三相逆变电压的双重傅里叶级数表达式,对其进行编程,得到不同调制比载波比下的谐波频谱图。建立变频电路的仿真模型,对变频电路输出电压的谐波进行分析,与解析法对比,验证公式推导的正确性。最后,研究不同调制比和载波比下电机定子铁心典型位置的磁密变化规律。并对不同调制比和载波比下、不同负载下的电机定子铁耗进行仿真计算,与正弦供电时形成对比。分析不同供电方式下电机的起动性能。本文通过解析法和仿真法等得到变频供电下电机的谐波及性能的相关规律,为其他场域的计算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张世斌[7](2018)在《深井救灾排水系统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与温升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90%左右的煤矿资源采用井工开采模式,特殊的地质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煤炭开采受水灾害威胁严重,突水淹井伤人事故频发,水灾害成为我国仅次于瓦斯事故的第二大灾害。随着我国浅部资源的逐步枯竭,煤炭资源的开采势必转入深部开采模式,由于矿井深部水压增加,超前探水、堵水难度增大,水灾害发生机率也随之增加,一旦深部矿井突发水灾害事故,将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深部矿井救灾排水系统是矿山水灾害救治和灾后复矿的有效手段,安全高效的矿井救灾排水设备是矿产资源安全开采的重要保障。深井救灾排水系统潜水电机属于三相异步电动机,常与高扬程多级潜水泵组合成潜水电泵,用于各类深部矿井水灾害的应急救援或灾后复矿工程,是构成深井救灾排水系统的关键装备。潜水电机按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充水式、充油式、干式和屏蔽式4类,其中充水式潜水电机具有功率高、冷却效果好、承压能力强、可深潜运行等优点,最适合应用于深部矿井水灾害的救治工程,此类电机自20世纪80年代从德国RITZ公司引进国内,经过国内多年的应用与改进,目前最大功率已超过3200kW,可用于单泵扬程800m的矿井救灾排水工程,在我国煤矿水灾害的救治工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大程度降低了矿井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在深井救灾排水工程中,排水装备的高效、可靠运行是保证救灾排水工程成功的关键。深井救灾排水系统采用地面竖直安装,管路连接直潜井底,靠地面支撑结构重载悬挂运行,工程中一旦出现排水装备故障,不仅意味着救灾排水工程的失败,严重时还会引起停泵水锤等次生事故,导致整个救灾排水系统的瘫痪,造成更为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据统计,在排水工程各类设备故障中,由大型潜水电机故障所造成的系统停机事故占80%以上,这些故障中又以潜水电机的局部过热而导致的绝缘失效故障为主,潜水电机的冷却效果不仅与其冷却结构相关,还与冷却介质的流动特性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对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冷却结构及其内部冷却介质的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合理优化冷却结构,保证其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减少救灾排水系统的运行故障。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内部结构复杂,其内部流场和温度场的研究涉及电磁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等多个学科。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冷却结构、内部流体流动和温升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应用相似理论导出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相似准则和对流换热准则,将研究及试验结论推广应用于指导同类或相似电机冷却结构的设计和模型试验,为试验的安排和数据整理提供了有效方法,为其他类型电机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借鉴,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矿井“深部”的定义,界定了煤矿救灾排水工程中相对客观的矿井“深部”概念。作者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在救灾排水工程中矿井“深部”概念不仅与矿井深度和岩石力学特性相关,还与矿井救灾排水装备的性能直接相关,目前国内救灾用潜水电泵的单泵扬程普遍不超过800m,超过800m矿井的救灾排水工程难度剧增,不仅需要大功率、高扬程的排水装备,还需要考虑装备的安装及运行中的安全因素,需由专业的矿山排水技术团队完成,故本文将救灾排水工程中超过800m的矿井界定为“深部”矿井。深井救灾排水系统是抵御矿井水灾害事故的最后防线,先进、高效的救灾排水技术及装备意味着矿井抵御水灾害能力的增强,文中介绍了矿井救灾排水系统的总体结构,总结了国内最为先进的救灾排水技术。通过分析文献得出了电机冷却的重要性,引出对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特性和温升特性研究的必要性。(2)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结构及流体数值计算理论研究。介绍了深井救灾排水系统充水式潜水电机的结构设计特点,尤其重点介绍了设计的充水式潜水电机内外水双循环冷却系统。本文研究的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内部流体在电机轴尾部驱动泵轮的作用下沿设计的流道循环流动,冷却水在电机气隙流道中的流动状态和流动特性不仅影响着电机转子水摩擦损耗,还与电机内的换热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在分析充水式潜水电机内部流体流动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流体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充水式潜水电机内部流体流动的连续微分方程、动量微分方程和能量微分方程等流体运动控制方程,并介绍了研究流体紊流的计算模型和流体流动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为深入研究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特性和温升特性奠定了基础。(3)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特性研究。流体的流动特性表征为流体的运动状态、流动速度和压力分布。本文以功率3200kW充水式潜水电机为研究对象,按其实际结构和尺寸,利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潜水电机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利用GAMBIT专业流体网格划分软件建立了电机定转子气隙流体的三维结构网格模型,借助ANSYS Fluent流体分析软件分别研究了定转子气隙高度、气隙进口流体速度、转子转速、转子表面粗糙度和电机环境围压5个不同参数对充水式潜水电机气隙内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数据提取、分析和处理,得出不同参数对气隙流体流速和压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冷却水在气隙中的流动状态均为紊流,流体进入电机气隙后在转子高速旋转的作用下旋转速度迅速提升,随后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流体速度最大处位于转子外边壁,速度最小处位于电机定子内边壁。冷却水进入电机气隙后压力呈线性下降趋势,压力最大处位于气隙进口处,最小处位于气隙出口处,与电机环境围压相等。(2)气隙内流体的最大平均速度随转子转速的增大呈线性增长趋势;随气隙进口流体流速和转子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增长,增长幅度呈不同程度减小趋势;随气隙高度的增加而小幅减小,减小幅度呈逐步减小趋势;电机围压对气隙流体运动速度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3)气隙流体的进出口压力降随转子转速的升高呈线性增长趋势;随气隙进口流体流速和转子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增长,增长幅度呈不同程度减小趋势;随气隙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减小幅度呈逐步减小趋势;电机围压对气隙流体运动速度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研究所得结论为下一步电机转子水摩擦损耗的计算、表面换热系数的计算、电机内流体合理流速的确定以及内水循环驱动泵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4)基于流体流动特性的充水式潜水电机定子温升研究。首先分析计算了3200kW充水式潜水电机内部各项损耗值,以电机内流体流动特性分析结论为基础,重点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转子水摩擦损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子水摩擦损耗随电机气隙高度的增加而小幅减小,随气隙进口流体轴向流速、转子转速、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几乎不受电机运行环境围压的影响,电机铁耗和机械损耗的计算结果与第5章中空载试验所得结果一致性良好。其次研究了潜水电机内部热量传递路径,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作出了充水式潜水电机的等效热路图;考虑多热源对电机定子温升的影响,运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了3200kW充水式潜水电机在不同气隙进口流体轴向流速时定子的温度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电机定子温度最低处位于气隙流体进口处的定子齿部,温度最高处位于电机气隙流体出口附近的定子轭部,电机定子温度值随着气隙进口流体轴向流速的增加而下降,但下降幅度逐步减小。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3200k W充水式潜水电机定子绕组绝缘防护措施,同时提出了电机气隙进口流体轴向流速的合理范围应为2m/s2.5m/s,速度太小不利于保证电机冷却效果,太大会造成转子水摩擦损耗的增加,结合第3章中气隙进口流体流速对气隙流体压力分布影响的分析结果可知,当气隙进出口压力差大于0.0828MPa时方能保证气隙流体轴向流速不小于2m/s,当气隙流体流速为2m/s2.5m/s之间时,3200kW潜水电机气隙流量约为28.535.6m3/h,据此,对电机内水循环冷却系统的驱动泵轮作出合理设计,设计了转速在1480r/min时,扬程为10m(提供0.1MPa压力),流量为40m3/h,后盖板带泄流孔的离心式泵轮作为电机内水循环冷却系统的驱动泵轮,泄流孔的作用是泄除泵轮富余流量。并将有限元温度场仿真结果与温升试验结果相对比,根据热力学知识,解释了误差产生的原因,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电机内流速与驱动泵轮设计的正确性。(5)深井潜水电机的试验研究。潜水电机空载试验、温升试验和绝缘性能的检测试验是研究深井潜水电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电机试验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安全可靠性。本文针对3200kW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进行了空载运行试验,测得了潜水电机的铁耗和机械损耗,与第4章中电机铁耗和机械损耗的计算值相比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搭建了深井潜水电机地面综合试验平台,试验平台的设计关键是在潜水电泵出水口加装了10MPa的手动控制闸阀,并在潜水电泵出水口开有测压孔,用于测量潜水电泵出水口压力,通过调节手动闸阀的开度来控制潜水电泵的出水口压力,以此来实现潜水电泵运行工况的调节,此试验平台可实现电机运行温度、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及潜水泵扬程、流量等多项重要参数的获取,通过此试验平台测得了3200kW潜水电机额定工况下定子和止推轴承等关键部位温度值,为第4章中判断有限元分析结论的正确性提供了依据,另外,此平台为同类产品的系列化研发提供了试验平台。对充水式潜水电机线缆绝缘进行工频耐压试验、线缆接头耐水压试验、各相对地绝缘电阻测量和相间绝缘电阻测量,评判了潜水电机的绝缘性能。最后结合深井救灾排水工程,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工程应用情况。(6)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相似理论的研究。建立了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的二维运动微分方程和能量微分方程,利用方程分析法分别推导了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相似准则和对流换热相似准则,将文中研究所得结论及规律推广应用于指导同类或相似电机冷却结构的研发设计和模型试验,为其他类型电机的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王家祥[8](2017)在《高速感应电机关键磁热问题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交通、管道运输、生产制造等领域对高速驱动系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高速驱动系统大多是利用普通感应电机带动齿轮箱结构来实现高转速输出,但是会带来摩擦损耗、噪声、效率低、可靠性差等诸多问题。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越来越成熟,采用新型高速直驱系统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高速直驱系统是高速电机直接连接负载并实现高转速输出。高速感应电机作为高速电机的主要类型电机,相比普通感应电机,电源频率高、转子转速高,因而在设计中与普通感应电机有很大不同,因此本文对高速感应电机在设计中有关磁场和温度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高速感应电机在设计中主要尺寸的选择、转子结构的设计、铁心材料的选取和损耗计算的问题进行了重点介绍,根据电机主要尺寸关系式分析了高速感应电机的电磁负荷该如何选取,比较了叠片、实心光滑和实心开缝3种转子结构的特点,对高速感应电机常用的铁心材料进行了介绍,分析比较了高速感应电机铁心损耗的3种计算方法,并给出了高速感应电机风摩损耗的计算公式。其次,参考普通感应电机的电磁设计程序,结合高速感应电机的设计特点,利用编程软件分别对高速感应电机叠片转子结构和实心转子结构编制了电磁设计程序,并在程序中增加了GUI界面以便于数据输入和计算结果显示。再次,对高速感应电机的转子结构如何选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涡流场有限元法对高速感应电机叠片、实心光滑和实心开缝3种结构的电机性能进行了计算,比较了3种转子结构对电机磁场的影响,并针对采用实心开缝转子结构的高速感应电机,通过比较多种开缝尺寸方案和不同开缝数目方案,进一步分析了开缝尺寸和开缝数目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最后,以实心开缝转子为例建立三维温度场分析模型,根据涡流场计算的各项损耗对电机进行热源设置,利用有限体积法计算了高速感应电机的温度场,得出了转子铁心、定子铁心以及定子绕组的温度分布规律。

史振超[9](2017)在《潜水电机设计及屏蔽套损耗分析》文中认为潜水电机一般分为充油式潜水电机,充水式潜水电机,充气式潜水电机和屏蔽式潜水电机。屏蔽电机和泵一起组成了屏蔽电泵,用来输送易燃、有毒、贵重、含腐蚀性及带放射性不含固体颗粒的介质,在输送液体时绝对无泄漏,而且运转噪音低。屏蔽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可靠性能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从井下或湖泊取水,工矿企业排水,城乡建筑排水,居民生活用水,污水污物处理等。屏蔽电机中因为屏蔽套的存在,使得电机的效率低于普通电机。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屏蔽套涡流损耗的产生,并推导了屏蔽套涡流损耗的理论公式。根据电机学设计原理,按照技术要求设计了一款电机,对比分析了电机适用的槽型,确定了电机的槽数和极数,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分析了电机的各种性能指标,如电机的转速,转矩,电流,转差率,效率以及功率因数均达到技术要求,验证了电机设计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机的屏蔽套涡流损耗以及屏蔽套涡流损耗对电机的影响。在屏蔽套损耗分析中,运用有限元法,分别单独分析了定子屏蔽套和转子屏蔽套对电机的影响。在分析屏蔽套涡流损耗对电机的影响中,分析了屏蔽套材料电阻率对电机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屏蔽套厚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相同条件下,屏蔽套在电机定子涡流损耗比屏蔽套在电机转子上涡流损耗大的多,因此屏蔽套在定子上电机的效率比屏蔽套在转子上的电机效率上要低,而功率因数则相反。相同条件下,随着屏蔽套厚度的增加,屏蔽套涡流损耗随着增加,电机的效率也随着降低。本文通过对屏蔽套电阻率和屏蔽套厚度对电机影响的分析结果,对于屏蔽电机屏蔽套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薛力铭[10](2017)在《超洁净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多物理场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真空环境进行生产作业,对真空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真空泵都是采用异步电动机,由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可知,转子铝耗使得转子的温度升高。由于屏蔽套内为高真空状态,失去了热对流的散热条件,转子只能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进行散热,转子温度越来越高,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给轴承,使得轴承内圈温度升高。由于轴承内外圈散热条件不同,使得轴承内圈的温度远高于外圈的温度,内外圈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轴承的有效游隙减小,长时间运行下来,经历漫长的动态过渡过程,轴承滚道内润滑油油膜难以建立,滚动球体受到挤压,最终可能导致轴承因滚动球体摩擦力过大而胶合抱死,后果不堪设想。本文通过设计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来解决传统真空泵转子温度过高,轴承内外圈温度差较大,运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首先,对真空泵的结构特征进行介绍,根据屏蔽电动机的设计特点,对真空泵用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结构进行改造,设计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进行电磁场仿真计算,验证其电磁设计的合理性,对比分析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和真空泵用异步电动机的性能特性。然后,将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各部分损耗作为温度场的负荷,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分析其温度场,对比分析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与真空泵用异步电动机屏蔽套、转子和轴承的温度场分布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稳定性,在转子和转轴表面进行处理,提高其辐射率,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将温度场作为热负荷,加载到应力场中,仿真计算三种结构的真空泵用屏蔽电动机屏蔽套和轴承的应力场分布特性,并且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得出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性能优于真空泵用异步电动机,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真空泵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转子和转轴表面进行处理后,提高其辐射率,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效果更加明显。对真空泵用驱动电动机进行实验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验证仿真分析的可靠性。

二、细长型异步电动机铁耗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长型异步电动机铁耗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辅助磁障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PMSM研究现状
        1.2.2 SRM研究现状
        1.2.3 AMBPMSM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PMSM和 AMBPMSM的结构特点及数学模型
    2.1 PMSM的结构特点
        2.1.1 SPMSM结构特点
        2.1.2 IPMSM结构特点
        2.1.3 爪极式转子磁路结构特点
    2.2 PMSM的稳态分析
        2.2.1 稳态运行相量图
        2.2.2 稳态运行效率分析
    2.3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2.3.1 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3.2 dq0 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3.3 abc坐标系与dq0 坐标系的转换
    2.4 AMBPMSM的结构特点
    2.5 AMBPMSM等效磁路模型
        2.5.1 q轴等效磁路
        2.5.2 d轴等效磁路
    2.6 本章小结
3 PMSM电磁方案及性能仿真通用平台
    3.1 电磁设计流程
    3.2 电磁设计技术指标
    3.3 电磁负荷选取
    3.4 定子方案设计
        3.4.1 定子铁心槽型和槽数选取
        3.4.2 定子绕组设计
        3.4.3 定子铁心材料选择
    3.5 电机主要尺寸
    3.6 转子方案
        3.6.1 永磁材料选取
        3.6.2 永磁体尺寸设计
    3.7 气隙长度选取和绕组温升计算
        3.7.1 气隙长度选取
        3.7.2 绕组温升计算
    3.8 电磁计算通用平台
        3.8.1 平台设计思想
        3.8.2 平台具体实现方式
        3.8.3 平台待完善之处
    3.9 本章小结
4 AMBPMSM有限元建模及性能分析
    4.1 AMBPMSM建模仿真与分析
        4.1.1 磁障形状和周边磁桥形状选择
        4.1.2 磁障参数设计
        4.1.3 磁障层数选择
        4.1.4 永磁体占比及充磁方向的确定
        4.1.5 空载和负载分析
        4.1.6 效率计算
    4.2 “一”字型IPMSM建模仿真与分析
        4.2.1 空载磁场和负载磁场分析
        4.2.2 效率计算
    4.3 “V”字型IPMSM建模仿真分析
        4.3.1 空载磁场和负载磁场分析
        4.3.2 效率计算
    4.4 转子斜极对AMBPMSM性能的影响
        4.4.1 斜极方式及最佳斜极角度
        4.4.2 斜极对空载情况的影响
    4.5 磁障厚度对AMBPMSM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三相PMSM实验方法研究
    5.1 实验平台及实验研究
        5.1.1 实验平台
        5.1.2 空载实验研究
        5.1.3 负载实验研究
    5.2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摘要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屏蔽式永磁电机的屏蔽套效应及涡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屏蔽式电机研究现状
    1.3 该课题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内容
2 屏蔽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理论
    2.1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2.2 屏蔽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2.3 屏蔽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损耗构成
    2.4 本章小结
3 电磁场分析基本理论及屏蔽式BLDCM的建模
    3.1 电磁场分析的基本理论
    3.2 有限元法介绍
    3.3 屏蔽式BLDCM的设计
    3.4 屏蔽式BLDCM的有限元建模
    3.5 屏蔽式BLDCM的同心圆柱层解析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Maxwell2D的屏蔽式BLDCM的有限元分析
    4.1 屏蔽式BLDCM的初步有限元仿真
    4.2 屏蔽式BLDCM的气隙磁场分析
    4.3 屏蔽式BLDCM的损耗分析
    4.4 相关参数变化对屏蔽套损耗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Maxwell3D的屏蔽套涡流分布状况分析
    5.1 不同磁激励源作用下的屏蔽套涡流分布
    5.2 减小屏蔽套损耗的有效方法
    5.3 实验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高转矩密度永磁同步电机电磁与温升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转矩密度的分析与优化
        1.2.2 电磁损耗计算与效率分析
        1.2.3 温升计算与散热优化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密度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基于等效磁网络的电磁转矩计算模型
    2.3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转矩密度影响因素分析
        2.3.1 转子质量优化
        2.3.2 电磁负荷对转矩密度的影响
        2.3.3 极槽配合对转矩密度的影响
        2.3.4 磁极结构对转矩密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转矩密度永磁同步电机效率分析
    3.1 引言
    3.2 基于等效磁网络模型的损耗计算
    3.3 电磁负荷对多工况点效率的影响
    3.4 多工况点效率与转矩密度的关系
    3.5 极数对电机效率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空环境中电机散热能力分析
    4.1 引言
    4.2 高空中空气的物理性质
    4.3 基于CFD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4.3.1 电机流体场计算模型
        4.3.2 流体场计算结果分析
    4.4 高空环境中对流传热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4.4.1 温度的影响
        4.4.2 大气密度的影响
    4.5 热管低温环境适应性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转矩密度永磁同步电机温升分析
    5.1 引言
    5.2 电机温度场数值分析
        5.2.1 温度场计算模型
        5.2.2 温升计算结果
    5.3 电机温升实验分析
    5.4 电机温升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气隙非浸油式液压电机泵的结构改进及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液压动力单元的研究现状与概述
        1.2.1 国外液压动力单元研究现状
        1.2.2 国内液压动力单元研究现状
    1.3 液压电机叶片泵的研究概况
        1.3.1 气隙浸油式液压电机叶片泵研究概况
        1.3.2 气隙非浸油式液压电机叶片泵研究概况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电机泵的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分析
    2.1 电机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
    2.2 中心轴的结构设计与焊接工艺
        2.2.1 中心轴的结构设计
        2.2.2 中心轴的焊接工艺
    2.3 泵芯座的结构设计与工艺方法
        2.3.1 泵芯座的结构设计
        2.3.2 泵芯座强度校核
        2.3.3 泵芯座的加工工艺
    2.4 壳体的结构设计与热套工艺
        2.4.1 壳体的结构设计
        2.4.2 仿真条件设置及结果分析
        2.4.3 壳体热套工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驱动电机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3.1 三相异步电机的设计参数计算
    3.2 电机定、转子之间的气隙长度
        3.2.1 理论分析
        3.2.2 仿真条件设置及结果分析
    3.3 电机定、转子铁芯长度
        3.3.1 理论分析
        3.3.2 仿真条件设置及结果分析
    3.4 二维瞬态场有限元分析
        3.4.1 有限元前处理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4.3 功率损耗和效率分析
    3.5 驱动电机的制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机泵转子的装配工艺和动平衡分析
    4.1 电机泵转子的装配工艺分析
        4.1.1 电机泵转子热套装配工艺
        4.1.2 热套后铸铝转子铁芯增长量的计算和分析
    4.2 电机泵转子动平衡分析
        4.2.1 电机泵转子动平衡理论
        4.2.2 电机泵转子动平衡校正的支撑面和校正面设置
        4.2.3 电机泵转子允许不平衡量的计算
        4.2.4 电机泵转子允许不平衡量的分配
    4.3 电机泵转子动平衡的测试和校正
        4.3.1 申克动平衡机介绍
        4.3.2 测试和校正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机泵性能测试方案设计
    5.1 电机泵转速测量方案
        5.1.1 转速传感器的选择
        5.1.2 被测体技术参数的设计和选择
        5.1.3 被测体的锁固
        5.1.4 电机泵转速测量总体方案设计
    5.2 电机泵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5.3 电机泵性能测试方案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专利申请情况
附录C 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与实践
附图

(5)空压机用高效永磁变频电机设计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永磁电机发展及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永磁同步变频电动机设计
    2.1 空压机及电机基本结构及特点
    2.2 电机设计技术指标及设计重点
    2.3 永磁电机电磁设计
        2.3.1 电磁负荷的选择
        2.3.2 主要尺寸选择
        2.3.3 气隙长度选择
        2.3.4 定子冲片设计
        2.3.5 永磁体的设计
        2.3.6 定子绕组设计
    2.4 基于MATLAB的电机设计
        2.4.1 永磁体、定转子及绕组相关参数计算
        2.4.2 磁路计算
        2.4.3 参数计算
        2.4.4 工作特性计算
        2.4.5 基于MATLAB的电机极槽方案选取
    2.5 样机主要结构参数及成本对比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Ansoft的永磁体结构分析对比
    3.1 有限元分析方法
    3.2 永磁体结构对比分析
        3.2.1 气隙磁密分析
        3.2.2 转矩性能以及转矩波动分析
        3.2.3 不同结构对其他参数影响
    3.3 永磁体结构夹角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永磁电机温度场校核分析
    4.1 永磁电机温度场基本理论
        4.1.1 永磁电机发热源
        4.1.2 电机导热系数和散热系数
    4.2 永磁电机温度场仿真
    4.3 本章小结
5 永磁电机模态分析
    5.1 转轴、转子强度校核仿真
        5.1.1 转轴、转子有限元仿真
        5.1.2 计算法复算
    5.2 机座及整体结构校核仿真
    5.3 本章小结
6 实验验证
    6.1 实验方法及仪器
    6.2 性能测试
        6.2.1 温升试验
        6.2.2 负载试验
        6.2.3 空载实验
        6.2.4 突发状况测试
        6.2.5 电机噪音及振动测试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气隙磁密计算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变频供电下异步电机的谐波及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3 变频供电下异步电机的关键问题及研究现状
        1.3.1 谐波分析的意义及其研究现状
        1.3.2 电机损耗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变频原理及铁耗计算模型
    2.1 变频器原理及基本构成
    2.2 SPWM控制基本原理
    2.3 谐波分析的理论研究
    2.4 异步电机有限元分析及铁耗计算模型
        2.4.1 异步电机的基本参数
        2.4.2 异步电机时步有限元数学模型
        2.4.3 基本假设
        2.4.4 异步电机铁耗计算模型
        2.4.5 空载时典型位置的磁密轨迹分析
        2.4.6 正弦供电下电机定子铁耗的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频电路输出电压谐波分析
    3.1 三相逆变电压谐波分析与仿真
        3.1.1 三相逆变电压数学模型的推导
        3.1.2 三相逆变电压谐波频谱仿真
    3.2 变频电路的仿真
    3.3 变频电路输出电压谐波分析
        3.3.1 调制比对谐波分布的影响
        3.3.2 载波比对谐波分布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频供电下异步电机的性能分析
    4.1 逆变电路及控制电路
    4.2 电机定子铁心典型位置的磁密变化规律
        4.2.1 不同调制比时定子磁密波形的对比
        4.2.2 不同载波比时定子磁密波形的对比
    4.3 不同供电方式下电机定子铁耗的变化规律
        4.3.1 不同调制比时定子铁耗的对比
        4.3.2 不同载波比时定子铁耗的对比
        4.3.3 正弦供电和变频供电下电机铁耗对比分析
    4.4 不同供电方式下电机的起动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致谢

(7)深井救灾排水系统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与温升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问题的提出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矿井“深部”概念的界定
        1.4.2 矿井救灾排水系统研究现状
        1.4.3 矿井救灾排水技术研究现状
        1.4.4 潜水电机的分类及冷却方式
        1.4.5 潜水电机内流场和温度场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标及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结构及流体数值计算理论
    2.1 引言
    2.2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结构
        2.2.1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整体结构
        2.2.2 充水式潜水电机定子结构
        2.2.3 充水式潜水电机转子结构
        2.2.4 充水式潜水电机止推轴承结构
        2.2.5 充水式潜水电机冷却结构设计
    2.3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内部流体流动特点
        2.3.1 流体的强迫运动
        2.3.2 流体的运动状态
        2.3.3 流体的粘性和牛顿流体
        2.3.4 流体的可压缩性
        2.3.5 定常流和非定常流
    2.4 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控制方程
        2.4.1 连续微分方程
        2.4.2 动量微分方程
        2.4.3 能量微分方程
        2.4.4 流体紊流计算模型
    2.5 控制方程的离散
        2.5.1 控制方程离散方法
        2.5.2 SIMPLE算法
        2.5.3 离散方程的通用表达
    2.6 本章小结
3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3.2.1 潜水电机整体模型的建立
        3.2.2 气隙流体网格模型建立
    3.3 流体流动特性仿真分析
        3.3.1 气隙高度的影响
        3.3.2 气隙进口流体流速的影响
        3.3.3 转子转速的影响
        3.3.4 转子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3.3.5 电机围压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流体流动特性的潜水电机定子稳态温升研究
    4.1 引言
    4.2 充水式潜水电机温度场研究基础
        4.2.1 热量传递方式
        4.2.2 换热微分方程
        4.2.3 充水式潜水电机绕组绝缘材料温升限值
    4.3 充水式潜水电机的热源分布
        4.3.1 基本铁耗
        4.3.2 绕组铜耗
        4.3.3 机械损耗
        4.3.4 杂散损耗
        4.3.5 空载试验结果对比
    4.4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定子温度场研究
        4.4.1 充水式潜水电机的内部传热路径分析
        4.4.2 充水式潜水电机内部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
        4.4.3 充水式潜水电机温度场分析中相关参数的确定
        4.4.4 充水式潜水电机定子稳态温度场分析
    4.5 气隙流体合理流速确定和驱动泵轮设计
        4.5.1 气隙进口流体合理流速的确定
        4.5.2 驱动泵轮的设计
        4.5.3 试验验证
    4.6 本章小结
5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潜水电机的空载试验
        5.2.1 试验目的
        5.2.2 试验方法
        5.2.3 试验结果分析
    5.3 深井潜水电机的温升试验
        5.3.1 试验目的
        5.3.2 测温原理和方法
        5.3.3 试验平台搭建
        5.3.4 试验结果分析
    5.4 深井潜水电机的绝缘性能试验
        5.4.1 试验目的
        5.4.2 试验方法
        5.4.3 试验结果分析
    5.5 深井潜水电机的工程应用
    5.6 本章小节
6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相似理论研究
    6.1 引言
    6.2 相似理论
        6.2.1 相似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6.2.2 相似定理
        6.2.3 相似准则的推导方法
    6.3 充水式潜水电机相似准则
        6.3.1 相似准则的推导
        6.3.2 相似准则的应用
        6.3.3 新产品研发应用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专利成果
主要获奖

(8)高速感应电机关键磁热问题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速电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高速电机设计与参数计算
        1.2.3 高速电机损耗与温度场分析计算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高速感应电机的设计特点与程序编制
    2.1 引言
    2.2 高速感应电机的设计特点
        2.2.1 主要尺寸
        2.2.2 转子结构
        2.2.3 铁心材料
        2.2.4 铁心损耗
        2.2.5 风摩损耗
    2.3 高速感应电机程序设计
        2.3.1 叠片转子的程序设计
        2.3.2 实心转子的程序设计
        2.3.3 高速感应电机GUI界面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感应电机设计方案的选取
    3.1 叠片结构与实心结构
    3.2 实心开缝转子的开缝尺寸
    3.3 实心开缝转子的开缝数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感应电机温度场分析
    4.1 基本理论
        4.1.1 热传导
        4.1.2 热对流
        4.1.3 热辐射
        4.1.4 导热微分方程
    4.2 温度场计算模型
        4.2.1 物理模型
        4.2.2 温度场相关散热系数计算
    4.3 温度场仿真计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潜水电机设计及屏蔽套损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1 潜水电机的分类
        1.2.2 屏蔽套损耗国内外发展现状状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屏蔽电机结构特点及屏蔽套涡流损耗理论研究
    2.1 屏蔽电机结构特点
    2.2 屏蔽套损耗的理论分析
    2.3 影响屏蔽套损耗的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潜水电机设计
    3.1 电机主要尺寸的确定
    3.2 电机气隙和绕组导线的选择
        3.2.1 气隙系数的选择
        3.2.2 电机绕组导线的选择
    3.3 电机槽型的选择
        3.3.1 定子槽数、槽型及尺寸的选择
        3.3.2 电机转子槽型的确定
    3.4 屏蔽式潜水电机结构及屏蔽套选材
        3.4.1 屏蔽电机机构
        3.4.2 屏蔽套的要求、结构、选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
    4.1 有限元理论方法和有限元软件简介
        4.1.1 有限元理论方法简介
        4.1.2 有限元软件简介
    4.2 有限元软件建模
        4.2.1 模型的建立
        4.2.2 各部分材料设置
        4.2.3 激励源的添加和网格剖分
    4.3 电机性能分析
        4.3.1 电机的空载运行状态
        4.3.2 额定负载下电机运行状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屏蔽套损耗分析
    5.1 传统公式法与有限元法计算屏蔽套损耗
    5.2 屏蔽套材料电阻率对电机的影响
    5.3 屏蔽套厚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超洁净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多物理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真空泵简介
    1.2 屏蔽电动机的发展历史
    1.3 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1.4 本课题的内容和主要工作
第2章 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及电磁场仿真
    2.1 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
        2.1.1 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特点
        2.1.2 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特征
    2.2 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设计
    2.3 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场仿真
        2.3.1 电磁场理论
        2.3.2 参数给定
        2.3.3 仿真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温度场分析
    3.1 电机的散热方式
    3.2 工作温度对轴承游隙的影响
    3.3 辐射换热下的理论基础
        3.3.1 三维热传导方程
        3.3.2 角系数
        3.3.3 辐射换热计算公式
    3.4 温度场分析条件设定
        3.4.1 温度场三维模型的建立
        3.4.2 温度场材料属性
        3.4.3 散热系数
        3.4.4 机壳水冷散热系数
    3.5 温度场的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3.5.1 正常状态下温度场的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3.5.2 表面处理后温度场的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应力场分析
    4.1 热应力的数学描述
    4.2 应力场分析参数设定
    4.3 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4.3.1 屏蔽套热形变和热应力仿真分析
        4.3.2 轴承接触应力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真空泵用驱动电动机性能测试
    5.1 实验过程
    5.2 工作特性曲线
    5.3 真空泵用驱动电动机试验性能汇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细长型异步电动机铁耗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辅助磁障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与分析[D]. 杨楮涵. 沈阳工程学院, 2021
  • [2]屏蔽式永磁电机的屏蔽套效应及涡流分析[D]. 褚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高转矩密度永磁同步电机电磁与温升特性的研究[D]. 傅鹏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4]气隙非浸油式液压电机泵的结构改进及工艺的研究[D]. 孙飞.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9)
  • [5]空压机用高效永磁变频电机设计及分析[D]. 陆亚川. 西华大学, 2019(02)
  • [6]变频供电下异步电机的谐波及性能分析[D]. 于晓.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8)
  • [7]深井救灾排水系统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与温升特性研究[D]. 张世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1)
  • [8]高速感应电机关键磁热问题分析研究[D]. 王家祥.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7(03)
  • [9]潜水电机设计及屏蔽套损耗分析[D]. 史振超. 沈阳工业大学, 2017(08)
  • [10]超洁净真空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多物理场分析[D]. 薛力铭. 沈阳工业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细长异步电动机铁损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