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高校管理者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解德渤[1](2017)在《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学术命题,也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界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议题。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命题是现代大学法人制度建设,没有健全的大学法人制度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府学关系。大学“行政化”、“高成本”、“强内耗”等问题不断蔓延,这都是由府学关系不顺畅所造成的,它在公立大学表现得尤为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处理府学关系,根本宗旨是保护学术组织,终极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回顾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大学法人制度的演进史是大学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世界大学法人制度发展经历了以“学者行会”为基本标识的“古典大学法人制度”、以“国家理性”为根本特征的“近代大学法人制度”和以“市场机制”为调控杠杆的“现代大学法人制度”。古典大学法人制度最早在法律意义上认可并保障大学的“团体人格”,且以“特许状”的形式为大学自治提供了最原始的法律支持;民族国家的崛起将近代大学法人制度推上历史舞台,国家成为大学自治的“守护者”且表现形式各异;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中,“市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在大学与政府之间扮演着“调控者”的角色。这就是世界大学法人制度演进的基本脉络。我国现行的法人制度始于1986年的《民法通则》,至今已逾三十年。我国现行的大学法人制度始于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至今也将近二十年。但是,我国对法人制度以及大学法人制度的认识与实践都处于一个摸索阶段。历史地看,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历经“事业单位”到“事业单位法人”再到“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这就使得我国公立大学深深打上不同时期的制度烙印,从而大学法人制度也带有较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集中表现为:第一,法人身份的“单一性”,即“事业单位法人”并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公立高校的法律需求;第二,法人属性的“不完整性”,即我国公立大学所面临的是“私有余而公不足”的现实境遇;第三,法人地位的“外赋性”,即当前我国公立大学的法人地位是20世纪80年代初“简政放权”背景下的法律产物,从而并不具有法人权利内生的实质。这就导致了我国公立大学在“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框架下不健全的法人制度:“次级法人”的法律性质、“国家保障”的投入体制、“权力集中”的治理结构、“事业编制”的人事制度、“公地悲剧”的财产制度、“政府主导”的评价制度以及“功能疲软”的监督机制等。这些问题集中暴露的是如何调整公立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一根本难题。透过2015年《高等教育法》的修订,我们发现:政府对大学管理显现出从“行政管理”到“法人治理”的端倪,但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步伐依然缓慢。当前世界现代大学法人制度建设已经较为完善,对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具有积极借鉴意义。就大陆法系而言,德国公立大学的法人类型包括“双重法人”、“公法社团”和“公法财团”三种,法国公立大学的法人类型是“特殊公务法人”,日本国立大学的法人类型是“独立行政法人”框架下的“国立大学法人”,我国台湾地区公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方案设计的是“行政法人”。德国的“分类放权”、法国的“分层放权”以及在两国颇为流行的“行政合同”对我国具有启发意义,而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国立大学改革历程与改革分歧使我们在是否缩减财政投入、是否扩大校长权力、是否迈向大学市场化等问题上须保持谨慎态度。就英美法系而言,英国公立大学的法人类型包括“特许状法人”、“议会法人”和“公司法人”三种,美国公立大学的法人类型包括“国家机构”、“公益信托”和“宪法自治大学”三种。英美多样化的大学法人类型设计以及大学与政府之间缓冲机构的设置对我国也具有启示意义。我们可以在“三角协调模型”的基础上建构出“天平杠杆模型”,以衡量不同大学法人类型的自治状况,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吸收。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应在改革理念、改革方案以及具体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刻思考。在改革理念上,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理应正视并超越新自由主义思潮和新国家主义思潮;理应坚持以尊重大陆法系传统为主,汲取英美法系精髓为辅的法律取向;理应秉承以政治论为前提、以认识论为根本的教育哲学。在改革方案上,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具有三种备选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私法人化”,这是一种妥协现实的改革方案,故不宜采纳;第二种方案是“公法人化”,这是一种呼声最高的改革方案,可以作为优选方案;第三种方案是“特殊法人”,试图在公与私之间作出调和,这种改革方案因浓郁的理想色彩而难以实现,所以也不宜采纳。如此说来,我国应在“公法人制度”的整体框架下构建一个结构相对完整、具有中国特色、运行顺畅有效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穿越复杂的世界大学法人丛林,结合我国法人制度改革动向,我国公立大学可采特殊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捐助法人以及企业非营利法人等四种法人类型。无论从法理上分析,还是在学理上剖析,抑或在实践中考量,我国军事类院校适宜采取“特殊机关法人”身份,中央部属院校适合采取“事业单位法人”身份,公办地方本科院校适合采取“捐助法人”身份,公办高职高专院校适合采取“企业非营利法人”身份。这种法人分类方式不仅符应了世界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而且在契合我国法人分类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而理性的制度革新,这四种大学法人所享有的法人权利渐次增大。但在法人身份选择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理应坚持“自主选择”、“合理引导”、“积极试点”的原则。应该说,不同的公立大学法人类型体现为不同的法律性质,折射出相应的治理结构、投入体制、人事制度、财产制度、评价制度以及监督机制等内容。这不仅有助于突破原有事业单位法人的体制性积弊,而且可以对事业单位法人进行规范性矫正,更有助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到来奠定法律基础。因此,把法人制度这一古老的世界命题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中国议题有机结合起来,这将是创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法人制度的积极尝试,这一尝试必将释放出不可估量的制度能量,从而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在依法治校背景下最具有根本意义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陈兵[2](2018)在《论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文中认为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指引下,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三部法律进行了一揽子协同修订,并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通过审议后颁布实施,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法治化建设。从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高校出现以来,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政策变迁的历程,高等教育体制和高等学校管理模式既带有深刻的历史传统印迹,也深受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影响。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政府主导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主旋律。高校缺乏自主办学的传统和主动追求学术自由的精神,与其作为追求高深学问和促进科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学术组织本质不相符合。为了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增强高校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中共中央1985年提出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并着手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立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先后于1995年和1998年颁布实施,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法治”时代的重要标志。这两部法律规定了高校具有自主办学的权利。但二十多年来,政府部门对高校的直接干预仍然过多,存在着立法与行政、放权和监管、司法审查与救济的矛盾关系。高校办学自主权在法律规定层面存在着立法理念有偏差、法律关系不明确、性质不清晰、权利内容不全面等问题;在实施层面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明确、司法审查界限模糊、政府管理的权力边界不清晰、高校内部治理体系不完善等困境。这促使笔者关注并思考高校自主办学的相关法权问题,冀以系统性研究来推动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理论完善和运行保障。本文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立足于法学研究的视角,综合运用法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性质、权能、配置、运行和保障等法权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应当转变立法的主体视角,重构高校办学自主权权能和边界,进而构建科学的内外部运行机制和完善的保障约束体系。除了导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为五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论文的基本情况。第一章主要关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论域问题。高校办学自主权是独具我国话语特色的一个术语表达,指的是以高校为主体,在各种办学活动中依法自主进行内部管理、对外参与公共行政,不受非法干预的权利。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法权,它体现出了相对性、工具性、集体性和交互性的基本特征,同时在国家治理、高等教育发展、高校自身和学术主体几个层面都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从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发轫至今,高等教育发展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历经变迁,高校自主办学空间随之波动,但始终以政府主导为主基调。当前,从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乃至国家政策层面,都有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相关规定,作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依据以及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二章主要是从现实出发反思高校办学自主权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域外比较和启示。通过逐条梳理,我们发现目前法律所规定的高校各项“权利”在运行中实际上并不顺利,表明了高校办学自主权在实践中存在着立法与行政、放权和监管、司法审查与救济的矛盾关系。在理论适用方面,政府管制理论仍然强势,法人制度理论和消极自由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国家社会治理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转变的现实迫使我们对高校组织的定位进行反思和重新界定。而公共行政概念的形成,也进一步回应了高校社会属性和自治属性的展现,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权利”属性应当得到立法设计的系统保障。西方国家大学自治文化和制度历史悠久,但与我国国情诸多差异决定了我国高校不能照抄照搬,实事求是结合国情地借鉴学习是应有的态度。第三章主要关于高校办学自主权基本问题的理论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自由理论、治理理论和第三部门理论作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理论基础,为高校办学自主权提供了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证成。高校办学自主权所要展现的社会属性、自治属性时机已然成熟,但其法律身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法律性质的复杂性。以民法中的权能理论为分析路径,结合高校在外部的运行空间以及内部管理的组织特性,本文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向度对高校办学自主权进行了权能重构和边界的再造。从外部来说,高校具有知悉权、表达权、公平权、抵制权和合作权等参与性及保障性权利;在内部方面,高校应当具有对自身管理事务的决策、执行和监督自主权。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理论发展需要转变立法理念,在立法设计上以高校为主体视角,划定国家公权力的边界,保障高校自主办学的“权利”空间。相关主体由此明晰各自活动的法定伸展空间。第四章主要是解决高校办学自主权“怎么安排”和“怎么运行”的问题。通过对选取的三所高校的样本考察,我们基本可以了解目前我国高校在章程和校内制度建设上基本完备,内部治理也渐上轨道,基本具备依法独立自主办学的能力和基础。但也存在着在现实和未来实际运行的挑战和考验。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比公办高校空间更大,但实际办学水平和能力和公办学校相比尚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决策、监督体系和学术组织的实际作用。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情况来看,高校办学自主权还可以从公平权、抵制权、合作权的增加,财产经营收益权、学位授予自主权、学科专业自主权的扩展,以及通过加强合法性审查、管办评分离、理事会平台利用等方式的改进等方面予以实践性地拓展。在合法性、合理性原则的指引下,高校办学自主权由法律法规以及高校章程,对高校在外部和内部的各项权能予以配置,通过不同机构分别行使。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运行机制涉及内外部的主体很多,历史沉淀的问题比较复杂。本文认为应当按照法治、民主、科学的原则,抓住难点问题重点突破。在高校外部,加强党的领导,重点发挥执政党对人大和政府部门的协调和监督作用;明确人大职能,发挥人大的立法和监督功能;政府依法行政,履行好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行政职能;社会力量依法参与,发挥好社会主体功能的积极作用;高校依法制定章程,按照章程自主办学,承担好高等教育的主体责任。在高校内部,加强党的领导,落实校长负责;确立学术权力在自主权运行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构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离融合机制;发挥民主管理与监督机构的重要作用,完善内部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制度;着力完善民办高校的决策和监督机制。第五章研究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保障体系和约束机制构建问题。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保障体系和约束机制建设具有同一性。立法机关应当承担起制度建设的主体功能,在法律上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给予应有的关切和及时的回应,包括高校的章程建设;加强对政府管理高校的各种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力度。监察机关加强反腐败预防教育和监督调查工作。司法机关应当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以保障权利为主的原则,依法对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侵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行为积极介入,对高校办学行为合理审查。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依法行政是对高校自主权保障和监督的同一性体现。而对于其他社会主体,尤其是民办高校的举办者,也应当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范下,按照学校章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行使权力。承担政府委托的对高校评估和监督等职能的社会中介组织,应当秉承客观、中立、公平的原则,不断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在高校内部,重点完善党和行政机构的纪律监督,建立依章程制定的决策规则和体现民主、正当程序、责任追究的学术规范制度,保障学术权力的自主规范运行。结语部分回顾并梳理了前文各章的基本研究成果,并分三个层面提出了关于法制建设的建议,作为法学研究的落脚点。一是加快立法,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建立表明身份、告知、说明理由、咨询、听证、回避、程序抵抗、行政决定公开等一系列制度。二是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包括修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及其他配套制度。三是完善并推进章程实施。章程重点规范内部管理体制,明确举办者与高校之间的权利义务,加强民办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同时指出,校内的管理制度是对章程的必要配套和细化,要重点注意细化决策规则、加强学术规范和民主管理监督机构的规则设定。除了章程的文本和配套管理制度,章程的完善和实施还涉及章程制定和修改的程序问题、章程的执行及监督问题。要体现利益相关者“合意、合议”原则;建议通过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建立独立的“学术仲裁委员会”;由人大负责高校章程的核准和监督。
花长友[3](2002)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与模式》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论文立足市场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外部环境变化,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历史脉络、战略构想以及教学科研和支撑保障体系等两大领域创新的具体模式,并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以委托代理理论、科层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轨迹和经验教训的研究来构建新一轮体制创新的逻辑起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内涵与方向以及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应处理好的八大关系,主要包括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合理激励与有效竞争的关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教育与科研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规模效益与结构效益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关系。本研究着重考察高校内部管理的两大重点,即教学科研管理和支撑保障管理的体制创新问题。前者包括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导师制与创新教育、专业教育与学科建设、高校人才培养职能与服务及引导社会职能等:后者包括校院系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和内部管理市场化问题。同时,在研究内部管理评估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性的评估指标体系。
郝朝晖[4](2013)在《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及调适研究》文中提出师生冲突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而产生的潜在或者公开的排斥、对抗及其过程,是一种不协调的师生交往互动形式与状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社会结构、社会机制和社会观念都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进行着重大调整,整个社会呈现出社会矛盾突出、新旧体制胶着、利益分化显着、价值取向多元、多元文化碰撞、社会失范严重等特点。在这一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校师生关系发生嬗变,师生冲突日益凸显。通过调查,当前高校师生冲突的基本状况为:一是师生冲突已经广泛存在,冲突强度日益加剧,并且已到了较严重的程度。二是在冲突类型、冲突成因、冲突结果、冲突功能认知、冲突处理等方面,高校师生冲突有其自身特性。三是高校师生冲突与师生个体特征紧密相关,不同的变量对冲突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在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的原因是综合的、复杂的,是社会环境、高校组织以及高校师生间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社会环境方面看,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师生功利主义倾向的引致,政治的民主化对学生主体意识与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对师生文化异质性的加大,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教师教育权威的消解等是诱发高校师生冲突的社会因素。从学校方面看,高校组织形式、组织目标、组织职能的偏差,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人性缺失、功利取向、功能异化及落实虚化,高校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的落后等是引发高校师生冲突的学校成因。从高校教师与学生方面看,师生角色认同分歧、角色行为与期望错位,师生之间沟通不畅、相互信息交流不足,师生认知归因偏差、个性心理特征缺陷,师生情感关系淡漠、相互理解尊重缺乏,教师教学行为失范、学生学习行为越轨等是导致高校师生冲突的师生个体原因。高校师生冲突的功能具有二重性,即具有消极与积极两方面的作用。从消极功能看,高校师生冲突影响师生事业发展,损害师生身心健康;妨碍教学活动进行,阻碍教学目标实现;降低高校组织效能,干扰高校正常发展。从积极功能看,高校师生冲突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改善师生交往状态,促使师生关系重构;催生新的规范制度,激发高校组织变革;释放不良情绪压力,保持师生心理平衡。当然,在不同因素下,师生冲突功能不同,其性质与走向取决于冲突根源、冲突水平、冲突处理方式以及冲突整合机制的健全程度等。对于高校师生冲突应该进行合理调适,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高校师生冲突调适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协调师生关系的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因而应该建立完善的冲突调适体系。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调适目标。其直接目标是合理化解、转化师生冲突,根本目标是建立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其次,要明确合理的调适原则。调适必须遵循适度冲突、公平合理、合作共赢、多元共识、刚柔相济的原则。第三,要建立完善的调适机制。主要有冲突调适的价值引导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冲突调控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心理疏导机制等。第四,要采取系统的调适策略。调适高校师生冲突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学生个体全部参与、共同努力,形成内外互动、多元合力、协同承担的统一体。在社会层面,主要通过构建社会主导价值观,强化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发挥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规范与调整功能,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协调发展,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创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在高校组织层面,要畅通师生沟通渠道,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完善高校组织内部机制调整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在高校教师与学生自身层面,要通过主观努力,树立正确师生观,加强交流沟通,彼此尊重宽容,提高素质修养,掌握交往技能,从而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方宝[5](2017)在《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推进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的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发展,近几年来教育部等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了多份指导性文件。然而,当下的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依然存在着“过度量化”、“标准异化”、“弹性缺乏”等诸多问题,并广受质疑与诟病。这些问题的产生并不仅仅是科研业绩考评的某一制度建构不当所至,而是考评机制体系整体设置不合理及其交互作用所引发。因此,要较好地解决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激发其教师的科研活力和促进科研创新,有必要从其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入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此,本研究以研究型大学为研究范畴,以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为研究客体,通过理论思辨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多个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体系的应然状态进行逻辑架构与分析,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阐释。其次,在宏观层面上,以所建构的“考评机制体系”为分析维度对10所研究型大学的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现状与特点进行政策文本分析研究。再次,在微观层面上,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来对10所代表性大学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教师满意度进行测评,并通过对2所代表性大学教师与科研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的方法来进一步探究其考评机制设置与运行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综合调研的主要发现,从合理性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等视角提出进一步改善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政策性建议与对策。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以下几大方面:一是完整的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体系至少应包含规约机制、运行机制和修正机制三大部分。二是当下的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架构相对完整,但在分类机制、弹性机制、修正机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设置仍存在诸多不足,从而导致其教师个体的理性追求与学校总体目标之间存在部分背离。这主要是由于其机制体系设置对系统多样性和动态性变化反应失灵所致。三是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中的“弹性因素”对“教师满意”的诸多方面都具有显着性影响,而当下的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主要以传统的业绩指标为主,且考评机制体系中的弹性机制和修正机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从而导致其机制设置出现“激励不相容”的状态。四是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存在过于偏重工具理性以及过度迎合外部利益相关者之诉求等问题,这主要源于其机制设置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取向选择之困境以及其在与外部系统进行资源交换时所处的被动、弱势地位。五是总体上教师对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满意度属中等水平。在满意度均值比较方面,男女教师、不同岗位类型教师以及不同年龄段教师组之间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是,人文社科教师的满意度均值显着小于自然科学教师,且不同职务等级以及不同导师身份教师组的满意度均值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六是总体上教学为主型岗位教师对考评机制设置现状比较满意,其它教师对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存在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技术机制、分类机制以及弹性机制设置等方面;而管理人员普遍认为,教师们对当下的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比较满意。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政思维与学术思维在考虑和处理科研业绩考评相关问题方面存在的差异。七是教师在科研业绩考评中面临的最大压力来源于对学生以及项目经费等科研资源的激励竞争,而教师科研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其内在动机。在综合已有调研发现与理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与对策:一是研究型大学应重视和完善修正机制的设置,加强保障机制中的人性化制度构建,改善科研业绩考评分类机制的设计,以及充分发挥修正机制的作用。二是科研业绩考评应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追加必要的“质性评价”,同时密切关注和深入探究考评目标的“异化”问题,并确保工具理性在价值理性的指引下发挥作用。三是研究型大学应将考评机制设置权下放到各个二级院系或部门;同时为了实现机制设计激励相容目标,应充分重视业绩考评的“弹性机制”设计和发挥合同管理的弹性功能,并加强对“科教融合”考评方式的探索和尝试。四是研究型大学应理性回应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对业绩指标的解读与应用;同时积极探索和设置宽容失败的教师科研业绩“过程型考评”机制。本研究所具有的可能创新之处包括: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来对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实证研究,从而有效弥补了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采取逻辑思辨为主、普遍缺乏实证调研以及实证调研规模偏小、方法相对单一之不足。其次,尝试性地对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体系进行逻辑架构,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理论探索。再次,提出了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机制设计、加强弹性机制设置、注重过程型考评、协调好考评机制设置的“集权”与“分权”问题、不能过度迎合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等创新性观点。
蒋叶红[6](2017)在《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对话理论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高校学生管理是一个现实而复杂的问题。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它既是对现有管理方式的批判和继承,也是对当代对话社会的回应和思考。构建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是在对话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实践活动。本文将“对话”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变革的理论关怀,以期建立充满生机活力、平等民主、有效反思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对话理性,引导其对话人生。基于文献分析、逻辑分析、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整个研究贯穿这样一条线索加以运行和开展:先从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困境入手,剖析对话理论释义并定位本研究中的对话内涵,探寻一种审慎明辨的高校学生对话管理何以可能。并从外到内转入对话管理的机理分析,从里向外研究了三种对话实践,再现对话案例和对话现象,阐述对话技能和对话理想,最后构成一幅对话中高校学生管理的立体图景。除去绪论和结语,本论文共五章。首先,论文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概念、体制架构、具体内容等进行介绍,对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现实学生管理模式的内在局限和问题症结。其次,借鉴已有的对话理论研究成果,以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特征为框架,阐释了对话理论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必然联系。对话作为一种旨在诉诸于平等的认同双方、理性的交往方式、共同的合作参与、开放的创生思想的方略,赋予了其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价值上的必然性;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独有特性、高校学生的对话品性在凸显了对话理念的同时,也为对话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提供了现实平台,赋予了其在价值上的可能性,这二者也正是对话理论和高校学生管理会通的契合点。论文还对“对话”内涵进行了界定,旨在挖掘对话精神,弘扬人与人的平等、强调多元参与、注重个体反思。再次,立足于对话理论的基本旨趣,对高校学生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度的学理探讨,将研究梳理为四个维度:一是话权的授予和获取;二是话轮的交替和转换;三是特质的界定;四是有限性和相对性的认识。围绕这四大中心问题,论文认为实现对话管理的逻辑前提是话语权的赋予和公共领域的确定;对话的运作机理是使参与对话的双方达成一定的共识;协商民主是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的核心特质;同时也明确了其适用的条件、范围、类型等。论文还对对话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问题的适用性进行实践探索。一方面,国外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另一方面,对照我国学生管理,通过具体、纵深和细致的案例分析,将对话管理实践定位在三个落脚点,即平等性对话管理、参与式对话管理、反思型对话管理,这是和第二章节中对话内涵的定位相呼应的。通过解读这些“原生态”的话语,审视分析学生管理中的对话技能。最后,论文对如何实现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给出一个初步的答案,即追求对话理想、融合对话主体、搭建对话平台、营造对话环境,最终走向对话的高校学生管理,此乃教育之使命。毋庸赘言,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变革的年代,通过学生管理模式的尝试创新,以此有助于高校学生们真正获得“成人的力量”,进而完成他们的人生转折,这也是我们共同的期待和希冀。
郭沅鑫[7](2012)在《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处于维护稳定、服务群众、调解处理矛盾的第一线。发展地区经济,建设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奋斗和拼搏。因此,无论是从新疆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高度出发,还是巩固党在新疆各民族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的现实出发,都必须重视和加强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论文着眼于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介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回顾了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过程,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总结了基本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状况。通过分析和研究,试图回答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根据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要求,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应该如何改革和创新观念意识、领导方式、组织设置等,以建设成为具有相当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领导核心。论文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建构和历史考察,主要阐明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新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历程,包括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为现实研究,主要分析了新世纪以来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并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在第一部分中,绪论从基本概念入手,简要叙述目前学术界对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本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公共组织建设等理论,以便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总结和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还特别阐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的新贡献。第二章主要回顾了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历程,分析了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状况。通过这些分析,既能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有所了解,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过去的建设为当前新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奠定的基础。第二部分中,第三章总体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以及新形势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对农牧区、城市社区、高校和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重要性、建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结束语部分在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
彭怀祖[8](2006)在《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自1999年全面启动至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摸索出一条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转制之路,有力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然而,近年来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声音明显沉寂下来,后勤改革难度增加、后勤服务需求暂时满足和后勤改革利益空间暂时缩减等,是其中部分原因,但从本质上而言,主要是我国高校后勤改革有其特殊性,“急救章”的意味比较重,后勤服务的规律尚未被真正认识。如何从学理上审视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历史、现状,是前瞻性的提出进一步改革对策的前提条件。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推进高校后勤改革的市场化原则为主旨,以优化后勤资源配置为主线,在对高校后勤资源系统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理论框架。 全文共分八章,根据逻辑结构又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章,涵盖绪论、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分析模型、生产资源分析等若干方面。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构作了综述;阐述了论文的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和分析模型;明确了生产资源的内涵、特点及配置趋向。第二部分为第四至第六章,主要是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为三个消费资源服务的校内外生产资源的比例关系。第三部分为第七章和第八章,主要为案例分析、结论和建议。 本文主要理论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对后勤资源进行分类分层研究。后勤资源可分为生产资源和消费资源两大类。生产资源分为校内生产资源和校外生产资源,生产资源又可分为资产资源和人力资源两种类型。消费资源分为大学生消费资源、教职工消费资源、学校消费资源。二是运用经济学知识,解读后勤资源的稀缺性,论述后勤资源优化配置的原理,界定高校后勤服务产品性质。三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中,构建数学模型,找出后勤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和途径。四是对高校后勤资源配置方式的路线和选择进行构画。
林炊利[9](2013)在《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办高校内部决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已全面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随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变革高校内部决策和管理体制以理顺内部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水平,已成为高教改革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确定了高校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教师、学生、政府和校友。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深度访谈等实证方法,采用国际比较和历史分析的纵横二维视野,系统分析了教师、学生、政府和校友四类高校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校决策的现状、问题、难点和改革策略,体现了明确的实践研究取向。在具体研究中,本文重点从参与目的、理论基础、国际比较和改革建议四个方面着手研究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参与。本文认为,教师参与有利于实现教授治学,其基本的理论基础是高校的组织属性,国际比较对象是西方评议会制度下的决策参与,并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决策参与的改革建议:一是合理确定教师决策参与的领域(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学、科研管理);二是建立教师决策参与的组织支撑(整合各类校内学术决策机构、真正赋予其决策权限);三是形成教师决策参与的合理程序。本人认为,推动学生决策参与不仅有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更重要是通过决策参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法治精神,学生决策参与的理论基础是谢莉·安斯汀的市民参与梯度模式和罗杰·哈特的学生参与决策梯度模式。并认为促进学生实质性的决策参与需要梳理平等理念、服务理念和法治理念,学生决策参与的领域应该聚焦在教学事务和学生日常管理上。政府是公办高校确定无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政府决策参与的理论基础是公务法人理论、高教公共属性和治理理念,比较分析的对象是外行董事会制度、校外教育中介组织,以及权责细化和法条化三种西方政府决策参与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改革建议:一是通过宏观管理进行外部参与(教育立法、教育规楚、拨款制度);二是通过中间组织进行内部参与(决策咨询、评估鉴定、监督办学):校友是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从化解“内部人控制”风险的角支出发,认为校友决策参与有利于同时加强高校决策的外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同时又能够为高校“内部人”所接纳。本人通过比较西方高校校友决策参与,提出了如下改革建议:在制度设计上,通过完善校董会的制度设计真正赋予校友决策参与权限;在参与领域上,要就学校重大发展决策征求校友意见,吸收校友参与教师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学生就业、捐资助学等领域的决策。
王晓玲[10](2019)在《高等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现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课题。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既关乎宏观层面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又关乎微观层面高校专业的具体发展实践。本文基于高校专业复杂系统,运用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以下简称CAS)主体自主适应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构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深入研究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与原则。以此为基础,通过历史研究法、访谈法研究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历史演变,并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深入分析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典型案例。基于此,重新构建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即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基于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一般模型,结合高校专业调整的历史和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策略。首先,根据CAS主体自主适应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构建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CAS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对于机制的研究,认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是指以高校作为专业调整主体,与专业内外部需求主体之间,通过信息传递执行过程、办学资源配置过程以及评估反馈与持续改进过程,形成的相互作用关系,推动、维系、保障高校实现专业动态调整。其次,对于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本质与原则的再认识。基于高校专业的概念,结合高校专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深入剖析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与原则。认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是高深知识逻辑、学生成长逻辑、社会需求逻辑的耦合,三重逻辑的耦合构成了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目标、依据、动力和落脚点。且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遵循适应与引领的辩证统一,遵循内在逻辑与外在需求的辩证统一,遵循自主与受控发展的辩证统一,遵循整体优化与局部持续改进的辩证统一。第三,分析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历史特征及其演化趋势。按照不同历史阶段,高校专业调整过程中的参与主体,以及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执行、办学资源配置、适应性评估与改进互动特征,并结合类市场机制和准市场机制的划分原则,将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分化三个阶段:1949-1984年高校专业调整的计划机制时期;1985-2016年高校专业调整的类市场机制时期;2017年至今,高校专业调整的准市场机制探索期。并进一步围绕激励相容、信息成本、资源配置三个方面对三类机制进行评价。并得出结论:改进现有的专业调整机制,构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第四,深入分析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典型案例。依据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深入剖析案例高校在专业动态调整过程中的参与主体、要素及其信息传递执行、办学资源配置和适应性评估与改进过程的特征。作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提供经验和启示。第五,构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一般模型。根据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中持续存在的参与主体、要素,并结合专业动态调整的两个典型案例的经验和启示,提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成主体,提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实现路径。并提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知识驱动机制、学生选择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并根据不同机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整合四大机制,构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一般模型。第六,提出我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策略。基于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一般模型,结合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策略。即构建以高校作为调整主体,以学生、市场作为内外部需求主体,以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新型主体关系;建立持续更新、积累的信息共享平台;构建高校自主的信息传递执行制度;建立专业办学资源动态配置制度;实施高校专业适应性评估、反馈与持续改进制度。
二、对高校管理者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高校管理者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大学自主”: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 |
二、“十字路口”: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该何去何从 |
三、“名不副实”: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挑战 |
四、“积极讯号”: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改革契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法人制度:一个有待廓清的基本问题 |
二、公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学术论争 |
三、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基本共识 |
四、研究空间:公立大学法人制度如何突破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一、问题聚焦 |
二、研究价值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大学法人制度的历史图景 |
第一节 “特许状”:古典大学法人制度 |
一、“团体性”是古典大学法人制度的外部特征 |
二、“自治性”是古典大学法人制度的内在气质 |
三、“特许状”是古典大学法人制度的基本标识 |
第二节 “国家理性”:近代大学法人制度 |
一、“大不列颠式”大学法人制度 |
二、“拿破仑式”大学法人制度 |
三、“洪堡式”大学法人制度 |
四、“美利坚式”大学法人制度 |
五、近代四种大学法人模式的比较 |
第三节 “市场机制”:现代大学法人制度 |
一、逻辑前提:高等教育市场的“不完全性” |
二、历史转折:现代大学法人制度的开拓 |
三、典型案例:美国市场机制下的大学法人制度 |
第三章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中国考察 |
第一节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历史演进 |
一、“没有法人地位”(1949-1984) |
二、“事业单位法人”(1985-2010) |
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法人”(2011-至今) |
第二节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基本特征 |
一、法人身份的“单一性” |
二、法人属性的“不完整性” |
三、法人地位的“外赋性” |
第三节 “事业单位法人”制度框架下的公立大学 |
一、“次级法人”的法律地位 |
二、“国家保障”的投入体制 |
三、“权力集中”的治理结构 |
四、“事业编制”的人事制度 |
五、“公地悲剧”的财产制度 |
六、“国家主导”的评价制度 |
七、“功能疲软”的监督机制 |
第四节 《高等教育法》修订前后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一、1998年《高等教育法》中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二、2015年《高等教育法》中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三、《高等教育法》修订的法人制度成果与未竟任务 |
第四章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境外模式 |
第一节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德法经验与中国启示 |
一、多元法人类型:德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二、特殊公务法人:法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三、德国和法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中国启示 |
第二节 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英美经验与中国启示 |
一、公共法人:英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二、学术法人:美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三、英国和美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中国启示 |
第三节 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探索及其启发 |
一、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 |
二、行政法人:我国台湾地区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 |
三、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几个启示 |
第五章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思想基础 |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下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 |
二、新国家主义思潮下的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 |
三、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思想根基 |
第二节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法律取向 |
一、大陆法系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
二、英美法系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
三、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法律抉择 |
第三节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教育哲学 |
一、政治论框架下的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
二、认识论框架下的建立公立大学法人制度 |
三、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教育哲学 |
第六章 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想 |
第一节 我国公立大学“二次法人化”的改革方案 |
一、私法人化:一种妥协现实的改革方案 |
二、公法人化:一种呼声颇高的改革方案 |
三、特殊法人化:一种充满理想的改革方案 |
第二节 我国公立大学“二次法人化”的法人分类 |
一、世界公立大学法人分类的“天平杠杆模型” |
二、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法人类型的变化及其逻辑 |
三、我国公立大学的四种法人分类及其证成 |
第三节 我国公立大学“二次法人化”的制度构想 |
一、治理结构 |
二、投入体制 |
三、人事制度 |
四、财产制度 |
五、评价制度 |
六、监督机制 |
第四节 我国公立大学“二次法人化”的实践进路 |
一、南方科技大学法人制度的贡献及其局限 |
二、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实践路线 |
第五节 未来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的改革前瞻 |
一、“巨型大学”的法人制度如何解决? |
二、“虚拟大学”的法人制度如何解决? |
三、“混合大学”的法人制度如何解决? |
四、“合作大学”的法人制度如何解决? |
第七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论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论域 |
第一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意涵 |
一、主要内涵 |
二、基本特征 |
三、现实价值 |
第二节 高校自主办学之演变 |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二、中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变迁 |
第三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现行规定 |
一、法律规定 |
二、政策规定 |
第二章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现实反思 |
第一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实践反思 |
一、运行现状 |
二、实践困境 |
第二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理论反思 |
一、理论适用 |
二、功能定位 |
三、基本属性 |
第三节 高校自主办学之域外比较与启示 |
一、西方国家大学自治的内涵 |
二、西方国家大学自治的历程 |
三、西方国家大学自治对我国高校自主办学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理论发展 |
第一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理论基础之完善 |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第三部门理论 |
第二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属性之理顺 |
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社会属性 |
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自治属性 |
三、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属性 |
第三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权能与边界之再造 |
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权能重构 |
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边界重塑 |
三、厘清相关主体的伸展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配置和运行 |
第一节 高校办学实践之样本考察 |
一、样本高校的制度设计 |
二、样本高校的实际运行 |
三、分析与启示 |
第二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拓展 |
一、权利项目的增加 |
二、权利内容的扩展 |
三、权利行使或保障方式的改进 |
第三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合理配置 |
一、配置原则 |
二、配置主体和方式 |
三、配置内容和对象 |
第四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科学运行 |
一、高校办学自主权运行应遵循的原则 |
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外部运行机制 |
三、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部运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保障和约束 |
第一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保障体系构建 |
一、完善以救济制度为主体的外部保障机制 |
二、健全以权利保障为导向的内部保障机制 |
三、强化以全民守法为目标的法治宣传教育 |
第二节 高校办学自主权之约束机制完善 |
一、权力制约的基本理论 |
二、高校办学的主体责任和义务 |
三、建立权力约束为导向的立体监督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委托代理理论 |
2.1.1 委托代理理论的历史回顾 |
2.1.2 委托代理模型简介 |
2.1.3 委托代理理论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中的应用 |
2.2 科层理论 |
2.2.1 科层理论的基本观点 |
2.2.2 科层理论在教育管理上适用问题的争议 |
2.2.3 科层理论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模式创新的意义 |
2.3 人力资本理论 |
2.3.1 人力资本理论的历史演变 |
2.3.2 人力资本理论与高校职能 |
2.4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4.1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提出 |
2.4.2 核心竞争力理论在高校内部管理中的应用 |
第三章 高校管理体制变迁的历史分析 |
3.1 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变迁的轨迹与特征 |
3.1.1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65年) |
3.1.2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
3.1.3 宏观经济转轨时期(1977—1991年) |
3.1.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1992—2000年) |
3.2 宏观经济体制变动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 |
3.2.1 计划经济下高教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及其弊端 |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
3.3 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院系调整的基本特征 |
3.3.1 新一轮院系调整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
3.3.2 新一轮院系调整侧重于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
3.3.3 新一轮院系调整以欧美模式作为改革的参照系 |
3.3.4 新一轮院系调整的动力来源于上下结合基础上的自下而上 |
3.4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回顾 |
3.4.1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进程 |
3.4.2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主要成效 |
3.4.3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 市场经济与高校管理体制创新 |
4.1.1 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市场模式 |
4.1.2 高等教育应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 |
4.1.3 高等教育建立市场运行模式要求管理体制创新 |
4.1.4 高校管理体制创新要遵循市场经济原则 |
4.1.5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
4.2 加入WTO与高校管理体制创新 |
4.2.1 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
4.2.2 加入WTO后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4.2.3 加入WTO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 |
4.2.4 加入WTO后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
4.3 知识经济与高校管理体制创新 |
4.3.1 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 |
4.3.2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
4.3.3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管理体制的创新要求 |
4.3.4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
第五章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战略性思考 |
5.1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内涵与目标 |
5.1.1 高校职能的演变与现代高校职能的重新定位 |
5.1.2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方向与目标 |
5.1.3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中目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5.1.4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内容 |
5.2 管理体制创新必须正确处理的若干关系 |
5.2.1 管理与服务 |
5.2.2 合理激励与有效竞争 |
5.2.3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
5.2.4 教育与科研 |
5.2.5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5.2.6 规模效益与结构效益 |
5.2.7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 |
5.2.8 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教学科研管理体制创新 |
6.1 学分制与弹性学制 |
6.1.1 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
6.1.2 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对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求 |
6.1.3 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后的高校内部管理模式创新 |
6.2 导师制与创新教育 |
6.2.1 导师制的涵义及其产生 |
6.2.2 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的比较分析 |
6.2.3 实施导师制与创新教育的要求 |
6.3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
6.3.1 专业与专业建设 |
6.3.2 目前专业建设中需要改革的问题 |
6.3.3 专业建设的改革思路 |
6.4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6.4.1 学科与学科建设 |
6.4.2 学科建设的基本环节 |
6.4.3 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创新人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支撑保障体制创新 |
7.1 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
7.1.1 切实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
7.1.2 认真探索股份制运作机制 |
7.2 科学设计组织结构,合理划分管理职能 |
7.2.1 合理确定管理层次 |
7.2.2 合理划分部门,选择适宜管理跨度 |
7.2.3 合理划分职权、降低管理重心 |
7.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创新 |
7.3.1 明确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
7.3.2 明确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
7.3.3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突破口 |
7.4 社会支撑与市场运作 |
7.4.1 以后勤服务社会化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服务保障社会化 |
7.4.2 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积极推进内部管理运作市场化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绩效评价 |
8.1 评价原则 |
8.1.1 整体性原则 |
8.1.2 合理性原则 |
8.1.3 比较性原则 |
8.1.4 可操作性原则(或称实践性原则) |
8.2 评价方法 |
8.2.1 系统的方法 |
8.2.2 量化的方法 |
8.2.3 综合的方法 |
8.3 评价的指标体系 |
8.3.1 组织机制的运行是否高效 |
8.3.2 管理机制能否自我约束 |
8.3.3 用人机制是否具有激励作用 |
8.3.4 分配机制是否保障有力 |
8.3.5 监督机制能否有效调控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制度安排 |
9.1 制度同型性与教育产品的“公共性” |
9.1.1 制度同型性及其政策含义 |
9.1.2 教育产品的“准公共性”及其政策含义 |
9.2 高教立法的回顾与展望 |
9.2.1 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基本历程 |
9.2.2 《高等教育法》是实现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法律基础 |
9.2.3 完善高教立法的几点构想 |
9.3 政府服务的机制与职能 |
9.3.1 建立合理的政府服务机制 |
9.3.2 进一步明晰政府服务的职能 |
9.4 文化构建的依据与途径 |
9.4.1 市场经济与文化构建 |
9.4.2 文化构建的三个层次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及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 文献综述 |
(二) 问题提出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及调适研究的理论探讨 |
一、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及调适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一) 社会转型 |
(二) 高校师生关系 |
(三) 高校师生冲突 |
(四) 高校师生冲突调适 |
二、社会转型对高校师生冲突的影响 |
(一) 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特点 |
(二) 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加剧的必然性 |
三、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及调适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社会变迁理论 |
(二) 组织冲突理论 |
(三) 交往理论 |
第三章 高校师生冲突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一) 调查方式与对象选择 |
(二) 调查对象分布及特征 |
(三) 调查组织与实施 |
(四) 调查统计与分析方法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高校师生冲突的总体状况 |
(二) 高校师生个体特征对师生冲突的影响分析 |
四、高校师生冲突调查的基本结论 |
(一) 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已广泛存在,且具有一定的严重性 |
(二) 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有其自身特点,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
(三) 高校师生冲突与师生个体特征紧密相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
第四章 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形成的原因 |
一、高校师生冲突的社会原因 |
(一)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致师生功利主义引发高校师生冲突 |
(二) 政治民主化增强学生主体与权利意识激发高校师生冲突 |
(三) 社会文化多元化加大师生文化异质性诱发高校师生冲突 |
(四) 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消解教师教育权威促发高校师生冲突 |
二、高校师生冲突的学校原因 |
(一) 高校组织社会角色偏差加剧师生冲突 |
(二) 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缺陷导致师生冲突 |
(三) 高校教育教学模式落后激化师生冲突 |
三、高校师生冲突的师生原因 |
(一) 师生角色认同分歧,角色行为期望错位 |
(二) 师生之间沟通不畅,相互信息交流不足 |
(三) 师生认知归因偏差,个性心理特征缺陷 |
(四) 师生情感关系淡漠,相互理解尊重缺乏 |
(五) 教师教学行为失范,学生学习行为越轨 |
第五章 高校师生冲突的功能分析 |
一、高校师生冲突功能的二重性 |
(一) 高校师生冲突的功能具有二重性 |
(二) 高校师生冲突功能二重性的影响因素 |
二、高校师生冲突的消极功能 |
(一) 影响师生事业发展,损害师生身心健康 |
(二) 妨碍教学活动进行,阻碍教学目标实现 |
(三) 降低高校组织效能,干扰高校正常发展 |
三、高校师生冲突的积极功能 |
(一)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
(二) 改善师生交往状态,促使师生关系重构 |
(三) 催生新的规范制度,激发高校组织变革 |
(四) 释放不良情绪压力,保持师生心理平衡 |
第六章 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的调适 |
一、高校师生冲突调适的目标 |
(一) 高校师生冲突调适目标的作用 |
(二) 高校师生冲突调适目标的内容 |
二、高校师生冲突调适的原则 |
(一) 适度冲突原则 |
(二) 公平合理原则 |
(三) 合作共赢原则 |
(四) 多元共识原则 |
(五) 刚柔相济原则 |
三、高校师生冲突调适的机制 |
(一) 价值引导机制 |
(二) 诉求表达机制 |
(三) 利益协调机制 |
(四) 冲突调控机制 |
(五) 激励约束机制 |
(六) 心理疏导机制 |
四、高校师生冲突调适的策略 |
(一) 社会调适 |
(二) 学校调适 |
(三) 师生自我调适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型大学 |
二、大学教师 |
三、科研业绩 |
四、科研业绩考评 |
五、考评机制设置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理论之维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价值取向 |
一、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价值取向的内涵 |
二、考评机制设置中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取向 |
三、考评机制设置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理论基础 |
一、系统科学理论 |
二、机制设计理论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适用性及在本文中的主要应用 |
一、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二、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逻辑架构及运行机理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基本架构 |
一、制度机制的内涵分析 |
二、考评机制的逻辑架构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具体构成 |
一、规约机制 |
二、运行机制 |
三、修正机制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内在关系 |
一、基于核心地位的规约机制 |
二、规约机制的直接衍生机制 |
三、运行机制的功用及其实现 |
四、规约与运行机制的互动性 |
五、具有维护功能的修正机制 |
第四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运行机理 |
一、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运行机理整体的基本架构 |
二、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运行的主体:利益相关者 |
三、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运行的主动力:资源交换 |
四、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运行的手段:刺激与管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本分析: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现实架构 |
第一节 文本分析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对象 |
三、方法应用 |
四、文本搜集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架构的现状与特点 |
一、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的不同类型分析 |
二、研究型大学教师竞争型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分析 |
二、研究型大学教师合格型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分析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所存在的不足 |
一、机制设置的价值取向依然存在诸多非理性成分 |
二、机制体系的系统性建构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
三、机制设置对业绩考评动态性与博弈性应对乏力 |
四、机制设置对科研业绩考评的目标定位存在偏失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问卷调查:研究型大学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教师满意度现状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
一、问卷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应用 |
三、问卷调查对象 |
第二节 教师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构建 |
一、满意的内涵 |
二、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简介 |
三、教师满意度指数模型与ACSI模型的差异性分析 |
四、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教师满意度指数模型的确定 |
第三节 教师满意度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
一、教师满意度问卷编制 |
二、问卷质量的预测研究 |
三、量表的结构效度检验 |
四、量表的内在信度检验 |
五、量表的区分能力检验 |
第四节 教师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实施与数据回收 |
一、问卷调查的具体实施 |
二、样本的具体构成分析 |
三、数据的初步统计分析 |
第五节 教师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的相关统计分析 |
一、教师总体满意度指数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不同教师群组满意度指数的差异性分析 |
三、教师满意各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度访谈: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深度访谈研究设计 |
一、访谈目的 |
二、方法应用 |
三、访谈对象 |
四、访谈提纲 |
第二节 深度访谈研究实施 |
一、受访人员构成 |
二、访谈具体实施 |
三、访谈信息记录 |
四、访谈信息处理 |
五、研究效度保障 |
第三节 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样本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的相关情况简介 |
二、教师视域下的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 |
三、管理人员视域下的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 |
四、科研业绩考评弹性机制设置存在的相关问题 |
五、科研业绩考评的压力与科研动力的相关问题 |
第四节 导致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及运行相关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理性取向的困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极向效用冲突与选择困境 |
二、资源交换的被动:资源交换地位的不对等性导致大学主导权缺失 |
三、激励相容的缺失:教师个体理性追求与学校总体目标指向之背离 |
四、系统生成的固化:机制体系对系统多样性和动态性变化反应失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发现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发现 |
第二节 基于理性取向理论视角的反思 |
一、工具理性的反思:重新权衡“量化”与“量化技术应用”之利与弊 |
二、价值理性的反思:深入探究考评目标的“异化”及“反异化”问题 |
三、理性融合的反思:从根本目的出发寻求最具成效的考评路径与手段 |
第三节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视角的设计 |
一、系统的完整性:进一步完善业绩考评机制体系的理性架构 |
二、系统的多样性:进一步完善科研业绩考评分类机制的设计 |
三、系统的动态性:进一步对科研业绩考评指标体系进行更新 |
第四节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视角的改进 |
一、提高信息效率:协调好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中的“集权”与“分权” |
二、多样性视角下的激励相容:重视“弹性机制”设计和“弹性”合同管理 |
三、颠覆性回归下的激励相容:加强对“科教融合”考评方式的探索和实践 |
第五节 基于机制运行机理视角的突围 |
一、相关者诉求之回应:理性引导外在利益相关者对业绩指标的科学取用 |
二、过程型管控之探索:积极探究和实践宽容失败的“过程型考评”机制 |
三、激励型机制之设置:加强以奖励推进为主要形式的正向动力机制设置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所存在的不足 |
三、后继相关研究展望 |
附录Ⅰ 研究型大学教师岗位聘期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的教师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Ⅱ 用于问卷发放的统一邮件内容 |
附录Ⅲ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相关问题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Ⅳ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相关问题的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Ⅴ 访谈信息记录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6)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古老”的理论与迟到的追问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切入视角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既有研究与综合评价 |
第四节 内容架构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题界定与可能创新 |
第一章 高校学生管理的概述与现实问题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内涵概述 |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概念 |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体制架构 |
三、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 |
一、镜像写实: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
二、两种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 |
第三节 管理迷思背后的问题症结 |
第二章 对话理论及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洞悉对话——一个未竟的话题 |
一、对话的历史源流与缕析 |
二、对话的本体旨趣和多重意蕴 |
三、对话理论共性总结 |
第二节 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应然性:对话的应有旨意 |
二、必然性: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
三、现实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诉求 |
四、可能性:高校学生主体的出场 |
第三节 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和基础 |
一、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 |
二、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应当基于学生立场 |
第四节 本研究中“对话”的定位 |
一、对话是一种关系:平等性、主体间性 |
二、对话是一种行动:协同参与、共有共享 |
三、对话是一种反思:能动建构、探究反省 |
第三章 对话理论视域中高校学生管理的深度考量 |
第一节 逻辑前提:话语权和公共领域 |
一、第一要义:话语权 |
二、第二要义:公共领域 |
第二节 运作机理:从差异到共识 |
一、提出问题 |
二、表达倾听 |
三、话语理解 |
四、话语接受 |
五、对话循环 |
第三节 核心特质:协商民主 |
一、对话与民主的内在联系 |
二、作为民主新范式的协商民主 |
三、高校学生对话管理与协商民主 |
第四节 合理限度:对话管理的有限性与相对性 |
一、对话资质问题 |
二、对话事项问题 |
三、对话情境问题 |
第四章 对话理论视域中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运作 |
第一节 他者之鉴:国外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 |
一、各国实践样态 |
二、对话运用特点 |
三、所获相关启示 |
四、综合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实践运作: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的落脚点考察 |
一、平等性对话管理 |
(一)什么是平等性对话 |
(二)为什么要建立平等性师生关系 |
(三)平等性对话的主要形式 |
(四)典型性案例分析 |
二、参与式对话管理 |
(一)什么是参与式对话 |
(二)为什么参与 |
(三)参与式对话的主要形式 |
(四)典型案例分析 |
三、反思型对话管理 |
(一)什么是反思型对话 |
(二)为什么反思 |
(三)反思型对话的主要形式 |
(四)典型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优选路径: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的技能分析 |
一、对话方式的选择 |
二、对话原则的确立 |
三、对话策略的选择 |
四、对话词句的运用 |
第五章 走向对话的高校学生管理 |
第一节 管理目标:实现对话式生存 |
一、对话式认知是基础 |
二、对话式实践是关键 |
三、对话式生存是根本 |
第二节 管理主体:建设多元参与的对话共同体 |
一、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
二、其他管理者的协同化支持 |
三、学生群体的自我治理 |
第三节 管理方式:采用刚柔并济的组合模式 |
一、建立符合对话精神的协商模式 |
二、建立符合法治精神的制度模式 |
第四节 管理环境:创设良好的对话渠道 |
一、搭建多元化的对话平台 |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结语 且行且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组织、政党和政党的组织结构 |
(二)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 |
二、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和变迁 |
(二) 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角色 |
(三) 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稳定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拟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一、关于组织建设的一般理论 |
(一) 国外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 |
(二) 国内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二)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三) 毛泽东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
(四) 邓小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
(五)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 |
(六)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贡献 |
第二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考察 |
一、和平解放前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二)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党员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踢开党委闹革命”,党的基层组织普遍瘫痪 |
(二) 军队接管地方工作,加强社会稳定 |
(三) 清理阶级队伍、精简机构及整党建党 |
(四) 全面整顿中党的基层组织状况 |
四、历史转折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徘徊中整顿党的基层组织 |
(二) 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民族团结 |
(三) 整顿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员发展的领导 |
五、改革开放以来至西部大开发之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二)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
(三) 强化“双语”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工作能力 |
六、新世纪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实践和目标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 |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新疆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发挥推进农牧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领路作用 |
(二) 维护农牧区和谐稳定、抵御分裂渗透的战斗堡垒 |
(三) 密切党同农牧民群众联系的桥梁 |
(四) 农牧民共同富裕奔小康的主心骨 |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乡风的组织者 |
二、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严峻复杂的稳定形势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弱化趋势 |
(三)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足 |
(四) 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亟待提高 |
三、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措施 |
(一) 巩固民族团结,确保边疆和谐稳定 |
(二) 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 |
(三) 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
(四)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
(五) 提高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一) 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
(三) 推进城市基层民主进程的必要条件 |
(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选择 |
二、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一) 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使社区党组织建设复杂化 |
(二) 城市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未能形成合力 |
(三) 城市社区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难度较大 |
(四) 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薄弱 |
(五)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活动场所缺乏 |
(六) 思想认识的滞后影响着社区党建的发展 |
三、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党建的对策思考 |
(一) 明确社区党组织加强各民族团结、维护社区稳定的政治责任 |
(二) 调整社区党建职能定位 |
(三) 形成共建合力,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的协调机制 |
(四) 激发党员活力,健全党员分类管理机制 |
(五) 坚持服务群众,创新社区党建内容和形式 |
(六) 加强自身建设,巩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
第六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 面对边疆地区复杂环境特殊要求 |
(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文化的需要 |
(三) 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 |
二、当前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
(二) 领导体制有待完善 |
(三) 党的执行能力有待提高 |
(四) 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 |
(五)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待加强 |
三、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 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 |
(二)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三) 提高执行能力和治校水平 |
(四)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
(五)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七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新疆地区企业党建的地位和作用 |
(一) 推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二) 巩固党的政权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三) 加强民族团结,筑牢新疆地区社会稳定基础的迫切需要 |
二、新疆地区企业党建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导致党组织边缘化 |
(二) 对企业党建的认识仍然滞后 |
三、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 科学定位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
(二) 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
(三)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
(四) 加强企业党员队伍建设 |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结束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7 小结 |
第二章 论文的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和分析模型 |
2.1 论文的概念界定 |
2.1.1 资源 |
2.1.2 高校资源 |
2.1.3 高校后勤资源 |
2.2 论文的理论依据 |
2.2.1 稀缺与效率 |
2.2.2 高校后勤服务的基本私人产品属性 |
2.2.3 高校后勤垄断的成因、弊端及改进意义 |
2.3 高校后勤资源的配置模型 |
2.3.1 后勤资源的层次结构模型 |
2.3.2 生产资源与消费资源的动态关系 |
2.3.3 生产资源配置的效益优化模型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生产资源分析 |
3.1 校内外生产资源的界定与特点 |
3.1.1 校内生产资源的界定与特点 |
3.1.2 校外生产资源的界定与特点 |
3.2 生产资源的配置趋向 |
3.2.1 科学利用校内生产资源 |
3.2.2 战略选择校外生产资源 |
3.2.3 生产资源配置动态优化模型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消费资源分析 |
4.1 大学生后勤消费的本质特征 |
4.1.1 消费能力特征 |
4.1.2 消费水平特征 |
4.1.3 消费时空特征 |
4.1.4 消费管理特征 |
4.2 大学生消费的时代内涵 |
4.2.1 消费选择的多样性 |
4.2.2 消费价格的波动性 |
4.3 大学生消费的发展趋势 |
4.3.1 消费自主性逐步增强 |
4.3.2 消费扶持性渐趋合理 |
4.4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大学生消费中的比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教职工消费资源分析 |
5.1 改革前后教职工消费格局的变迁 |
5.2 教职工消费资源的配置应主要依赖市场 |
5.3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教职工消费中的比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学校消费资源分析 |
6.1 学校消费的特点 |
6.2 学校消费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
6.3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学校消费中的比重 |
6.4 小结 |
第七章 案例分析:南通大学校内外后勤生产资源的配置 |
7.1 概述 |
7.2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大学生消费中的配置分析 |
7.3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教职工消费中的配置分析 |
7.4 校内外生产资源在学校消费中的配置分析 |
7.5 案例的意义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思考与建议 |
附录 层次分析法简介 |
读博期间相关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办高校内部决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与高校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参与 |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高校决策的价值取向 |
一、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化 |
(一)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转型 |
(二) 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化 |
(三) 人的现代化与决策改革 |
(四) 社会转型要求加快决策改革步伐 |
二、渐进模式与高校决策模式改革 |
(一) 渐进模式作为改革的行动策略 |
(二) 渐进模式下的高校内部决策改革 |
(三) 高校决策民主改革的必要与可能 |
第二节 高校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治模式 |
一、委托代理关系:高校利益相关者形成的依据 |
(一) 委托代理关系概述 |
(二) 高校内部决策的委托代理关系 |
(三) “契约不完全”与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校决策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高校决策的核心参与者 |
(一) 高校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是哪些 |
(二) 高校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关注哪些利益 |
第二章 教师参与——高校组织属性的内在要求 |
第一节 教师作为高校决策的主体 |
一、教师决策参与的理论依据 |
(一) 组织理论研究趋势 |
(二) 高校组织的基本特征 |
二、组织特性与教师参与学术决策 |
(一) 教师参与学术决策的价值 |
(二) 教师决策参与的边界 |
第二节 教师决策参与的国际比较 |
一、西方高校教师决策参与的基本模式 |
(一) 教师通过评议会参与决策 |
(二) 控制系统下中的共享领导 |
(三) 吸纳教师进入整个管理结构 |
二、评议会会作为教师决策参与的制度依托 |
(一) 评议会的功能 |
(二) 评议会的制度设计 |
第三节 我国高校教师参与决策的历史、现状及改革路径 |
一、高校教师决策参与的沿革 |
(一) 法令政策关于教师参与决策的制度支持 |
(二) 教师参与决策的办学实践 |
二、高校教师决策参与的现状 |
三、高校教师决策参与的改革策略 |
(一) 合理确定教师决策参与的领域 |
(二) 建立教师决策参与的组织支撑 |
(三) 形成教师决策参与的合理程序 |
第三章 学生参与——高校履行核心使命的体现 |
第一节 大学生决策参与的理论基础 |
一、学生决策参与的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二、学生参与决策的层次和梯度 |
(一) 谢莉安斯汀的市民参与梯度模式 |
(二) 罗杰哈特的学生参与决策梯度模式 |
第二节 我国学生参与高校决策的现状分析 |
一、学生参与高校决策的现状调查 |
二、学生决策参与的空间和限度 |
第三节 学生决策参与的变革取向 |
一、学生决策参与的实践探索 |
二、学生参与高校决策改革的理念维度 |
三、学生参与高校决策的重点 |
第四章 政府参与——走向服务监督 |
第一节 西方政府参与高校决策的基本模式 |
一、外行董事会制度:政府参与决策的平台 |
(一) 赠地法案:政府参与高校内部决策的肇始 |
(二) 外行董事会:州政府参与高校决策的载体 |
(三) 达特茅斯学院判例:政府决策参与制度化的标志 |
二、校外教育中介组织:政府决策参与的桥梁 |
(一) 英国政府与高校的渊源 |
(二) 大学拨款委员会解析 |
三、权责细化并法条化:政府决策参与的实现手段 |
(一) 德国政府有直接干预高校事务的传统 |
(二) 二战后政府干预高校决策法条化 |
第二节 我国政府参与高校决策的沿革 |
一、京师大学堂作为政府的下设机构 |
二、民国时期政府干预高校决策的程度有所减弱 |
(一) 蔡元培的高校自治思想 |
(二) 蔡元培的高校自治实践 |
三、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是中央集权控制高校时期 |
四、改革开放后政府角色定位逐渐向服务者和监督者转变 |
(一) 《决定》开启政府退出高校内部决策事务的改革 |
(二) 《纲要》深化高校全面退出高校决策事务的改革 |
(三) 《高等教育法》标志着府学关系走向法制化 |
(四) 教育规划纲要提供了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政策保障 |
第三节 政府参与高校决策的边界与改革建议 |
一、政府参与高校决策的依据 |
(一) 政府参与高校决策的理论基础 |
(二) 政府决策参与的实践依据 |
三、政府参与决策的改革建议 |
(一) 通过宏观管理进行外部参与 |
(二) 通过中介组织进行内部参与 |
第五章 校友参与——走出“内部人控制”的误区 |
第一节 “内部人控制”理论与校友参与 |
一、“内部人控制”理论素描 |
(一) “内部人控制”的基础: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
(二) “内部人控制”的源泉:经营者控制 |
(三) 青木昌彦的“内部人控制”理论 |
二、“内部人控制”与校友的决策参与 |
(一) 公立高校“内部人控制”产生的渊源 |
(二) 校友参与对破解高校“内部人控制”的价值 |
第二节 校友决策参与的域外启示 |
一、捐赠作为校友决策参与的物质基础 |
二、校友决策参与的方式 |
(一) 校友参与遴选学校董事会成员 |
(二) 校友参与校长遴选 |
(三) 校友直接参与董事会决策 |
(四) 校友参与决策的其他路径 |
第三节 我国高校校友决策参与的改革路径 |
一、校友决策参与的现状 |
二、校董会作为校友决策参与的制度设计 |
(一) 校董会的现状 |
(二) 校董会的改革趋势 |
三、校友决策参与的变革建议 |
结语:构建基于“共治”观念的高校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 |
一、动态的决策参与已成为深化高校决策改革关键之“轨” |
二、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校决策改革需要系统思维 |
三、多元诉求要求建立高校决策共同治理机制 |
四、高校决策参与研究:一个期待续写的“故事” |
参考文献 |
附录1:各章节表格索引 |
附录2:各章节示意图索引 |
附录3:各章节案例索引 |
附录4:高校教师决策参与的调查问卷 |
附录5:大学生参与高校内部管理问卷 |
附录6: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7:高校校友分会会长访谈提纲 |
附录8: 博士生在读期间况 |
后记 |
(10)高等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导向 |
1.1.2 问题导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高校专业调整主体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相关研究 |
1.3.3 关于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相关研究 |
1.3.4 关于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研究述评 |
1.4 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访谈研究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5.3 历史研究法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高校专业 |
2.1.2 专业动态调整 |
2.1.3 动态调整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CAS理论 |
2.2.2 机制设计理论 |
2.2.3 理论评价 |
2.3 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理论研究框架 |
3 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与原则 |
3.1 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 |
3.1.1 专业动态调整遵循高深知识发展逻辑 |
3.1.2 专业动态调整遵循经济社会需求逻辑 |
3.1.3 专业动态调整遵循学生个体需求逻辑 |
3.1.4 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是三重逻辑的耦合 |
3.2 专业动态调整的原则 |
3.2.1 专业动态调整目标是适应与引领的辩证统一 |
3.2.2 专业动态调整依据内在逻辑与外在需求的辩证统一 |
3.2.3 专业动态调整动力源于自主与受控的辩证统一 |
3.2.4 专业动态调整着力于局部改进与整体优化的辩证统一 |
4 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历史演变 |
4.1 高校专业调整的计划机制时期(1949-1984) |
4.1.1 高校专业调整的历史呈现(1949-1984) |
4.1.2 高校专业计划调整机制特征 |
4.1.3 高校专业计划调整机制评价 |
4.2 高校专业调整的类市场机制时期(1985-2016) |
4.2.1 高校专业调整的历史呈现(1985-2016) |
4.2.2 高校专业调整的类市场机制特征 |
4.2.3 高校专业调整的类市场机制评价 |
4.3 高校专业调整的准市场机制探索期(2017年至今) |
4.3.1 高校专业调整的历史呈现(2017年至今) |
4.3.2 探索期高校专业调整的准市场机制特征 |
4.3.3 探索期高校专业调整的准市场机制评价 |
4.4 小结 |
5 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案例研究 |
5.1 上海大学案例 |
5.1.1 上海大学专业动态调整的缘起 |
5.1.2 上海大学专业动态调整的学生选择机制 |
5.1.3 上海大学专业动态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
5.2 日本广岛大学案例研究 |
5.2.1 广岛大学专业动态调整的缘起 |
5.2.2 广岛大学专业动态调整的准市场机制 |
5.2.3 广岛大学专业动态调整的经验和启示 |
6 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一般模型 |
6.1 专业动态调整的主体 |
6.1.1 高校 |
6.1.2 学生 |
6.1.3 市场 |
6.1.4 政府 |
6.2 专业动态调整的逻辑起点 |
6.3 专业动态调整的实现路径 |
6.3.1 信息共享与持续积累 |
6.3.2 信息的传递执行过程 |
6.3.3 办学资源动态配置过程 |
6.3.4 适应性评估与持续改进过程 |
6.4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模型构建 |
6.4.1 知识驱动机制 |
6.4.2 学生选择机制 |
6.4.3 市场调节机制 |
6.4.4 政府调控机制 |
6.4.5 机制整合与模型构建 |
7 我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策略 |
7.1 构建专业动态调整的新型主体关系 |
7.1.1 高校作为自主的专业调整主体 |
7.1.2 市场作为独立的专业需求主体 |
7.1.3 学生作为自主的专业选择主体 |
7.1.4 政府作为必要的宏观监控主体 |
7.2 建立持续更新、积累的信息共享平台 |
7.2.1 专业调整需求信息模块 |
7.2.2 专业调整决策信息模块 |
7.2.3 专业调整评估信息模块 |
7.2.4 专业自身建设信息模块 |
7.3 构建高校自主的信息传递执行制度 |
7.3.1 构建数据探测与分析机构 |
7.3.2 推进专业调整决策科学化 |
7.3.3 加强学习和毕业标准监控 |
7.4 构建专业办学资源动态配置制度 |
7.4.1 制定招生计划动态调整制度 |
7.4.2 构建办学经费动态分配制度 |
7.4.3 构建就业需求动态调节制度 |
7.4.4 完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制度 |
7.5 实施专业适应性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 |
7.5.1 实施专业适应性评估制度 |
7.5.2 构建专业自我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对高校管理者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制度改革研究[D]. 解德渤. 厦门大学, 2017(01)
- [2]论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D]. 陈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3]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与模式[D]. 花长友. 河海大学, 2002(01)
- [4]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及调适研究[D]. 郝朝晖.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5]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业绩考评机制设置研究[D]. 方宝. 厦门大学, 2017(01)
- [6]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 蒋叶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7]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 郭沅鑫. 武汉大学, 2012(05)
- [8]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D]. 彭怀祖. 河海大学, 2006(06)
- [9]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办高校内部决策的研究[D]. 林炊利.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10]高等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D]. 王晓玲.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