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茂铁修饰玻碳电极的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添[1](2021)在《抗坏血酸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
张超芮[2](2021)在《基于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制备了聚茜素绿-碳纳米管、镍-聚茜素绿、铜-聚茜素绿、氢氧化铜-萘酚四种无机有机材料,并构置了相应的电化学传感器,分别建立了检测羟胺、米吐尔、葡萄糖、氨基脲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电化学聚合法将茜素绿聚合在碳纳米管修饰的电极表面,构置基于p AG-MCNT的羟胺电化学传感器,表征了该电化学传感器界面的形貌,考察了传感器响应性能,建立一种检测羟胺的方法。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p AG-MCNT/CPE在p H7磷酸盐缓冲液中对羟胺的检测表现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线性范围为1~1400μmol·L-1,检测限为0.33μmol·L-1,灵敏度为0.0274μA·μmol·L-1。2.将茜素绿聚合在电极表面,在聚茜素绿表面采用恒电位法沉积镍,构置基于Ni-p AG的米吐尔电化学传感器,表征了该电化学传感器界面的形貌,考察了传感器响应性能,建立了一种检测米吐尔的方法。米吐尔在该传感器上的线性范围为0.2~100μmol·L-1,检测限为0.067μmol·L-1,灵敏度为0.145μA·μmol·L-1。3.将茜素绿聚合在电极表面,再用恒电位法将铜沉积在聚茜素绿表面,构置基于Cu-p AG的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表征了该电化学传感器界面的形貌,考察了传感器响应性能,建立了一种检测葡萄糖的方法。葡萄糖在该传感器上的线性范围为0.8~1200μmol·L-1,检测限为0.267μmol·L-1。此外,Cu-p AG/CPE成功用于检测血清中葡萄糖,回收率为99.8%~102%。4.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出Cu HCF,再以Cu HCF为原料制备了Cu(OH)2,将Cu(OH)2分散在Nafion水溶液中。构置基于Cu(OH)2-Nafion的氨基脲电化学传感器,表征了该电化学传感器界面的形貌,考察了传感器响应性能,建立了一种检测氨基脲的方法。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氨基脲在该传感器上的线性范围为1~1400μmol·L-1,检测限为0.21μmol·L-1。
朱迪[3](2021)在《多孔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多孔碳材料具有高的气液渗透性、良好的导电性、优异的热力学和化学稳定性等出色的理化性质,使其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材料。多孔碳材料具有结合不同尺寸孔隙结构的优点,促进功能性位点的均匀分散并提供较大的可接触面积,实现高效的物质传输或提供充足的物种储存。此外,合理地引入具有电化学活性的过渡金属化物以及无机杂原子掺杂,不但可以改善和增强碳材料的物化性能,还能赋予其丰富的功能特性。因此,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利用简单有效的合成策略,精准调控孔隙特征和结构组成,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型多孔碳基复合材料,可以促进碳材料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本论文以多孔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为出发点,设计、制备和功能化了四种多孔碳基复合材料,并系统的研究了碳基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活性以及电化学传感性能。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硬模板法”,合成了一种新颖的硼/氮共掺杂的蛋黄壳状中空多孔碳纳米球(B,N-MCNSs),并负载于还原型氧化石墨烯(r GO)表面。杂原子的掺杂提高了碳框架的导电性,还原型氧化石墨烯作为基底的引入促进了电子传输并扩大了B,N-MCNSs的分散性。B,N-MCNSs/r GO表现出的独特三维多孔结构,既能为电化学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又能为电子、离子和生物分子的渗透吸附提供有利的输送路径。得益于内在优点和独特的结构特征,B,N-MCNSs/r GO基传感器对黄嘌呤(XA)和鸟苷(GUA)的检测具有线性范围宽(0.0915–103μM和0.0822–128μM)、检测限低(0.0503μM和0.0462μM)、抗干扰能力强以及稳定性好的优点。2.利用“一锅法”水热原位生长的策略,将花状氧化锌纳米片(花状Zn O)均匀分散于二茂铁(Fc)功能化的石墨烯三维框架(3D graphene@Fc)。氧化石墨烯独有的片层结构为三维碳的形成提供了骨架,实现了氧化锌颗粒的牢固负载,改善了纳米颗粒易团聚、不稳定、易脱落的缺点。受益于结构优势以及组分间的协同效应,花状Zn O/3D graphene@Fc对肾上腺素(EP)及其氧化衍生物肾上腺素红(QA)展现了良好的检测效果:宽的线性范围(0.02–216μM)、低的检测限(0.0093μM)、强的抗干扰性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从实际样品测试中得到的满意回收率(95.62–107.33%),证实了该生物传感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3.利用自组装合成策略,以聚丙烯腈(PAN)为含氮碳源,次磷酸盐为磷源,通过水热法和热解磷化处理,合成了封装磷化钴(Co Px)的三维磷/氮共掺杂网状多孔碳基材料(Co Px@P,N-RPCs)。该材料呈现了三维分级多孔结构和较大的电极/电解质接触面积,内部封装Co Px的磷/氮共掺杂的碳网格,有效地阻止了Co Px的团聚和自由生长,提高了Co Px的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同时缓解了体积膨胀/收缩效应,防止了结构塌陷。在组分间的协同效应下,Co Px@P,N-RPCs对亚硝酸盐(NO2–)表现出了低至纳摩尔级的检测限(0.005μM),远优于国家规定的亚硝酸盐最低限度(0.1μM)。该研究为开发高性能的多孔碳基复合材料提供了有效的合成路径。4.以镍-铁水滑石(Ni-Fe LDH)为基底,金属有机框架(ZIF-67)为牺牲模板,利用酸蚀和热解硒化处理,成功将镍铁双金属硒化物原位封装于氮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层,构筑了(Ni,Fe)Sex/N-PCNs多孔碳基复合材料。该方法以热解硒化的方式将镍铁元素转化为高化学活性的双金属硒化物,解决了硒化物合成步骤繁琐、耗时、不环保的问题。在(Ni,Fe)Sex/N-PCNs中存在丰富的孔隙结构和高导电性的三维网格,促进了分析物渗透吸附和质荷转移传导速率。因此,(Ni,Fe)Sex/N-PCNs对GUA表现出了低检测限(0.012μM)、宽线性范围(0.053–227μM)、优异的稳定性以及强的抗干扰性的检测性能。该项研究以LDHs/ZIF当作前驱体为开发制备三维多孔碳@硒化物复合材料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林镇峰[4](2021)在《二维钼基传感器制备及其电化学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分析检测方法,广泛的应用于环境污染物和有机药物等物质的检测。电极修饰材料直接对传感器的检测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采用性能优异的电极修饰材料能够有效改善传感器检测性能。钼具备形成层状材料的能力,二维(2D)钼基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以及优良的电催化能力等优点,在修饰电化学传感器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本文以2D钼基纳米材料作为基底,复合金纳米材料(AuNPs)构建电化学检测平台,研究了复合材料间协同作用下的电化学行为,主要研究内容为:以Mo2C/Mo2N和Au纳米粒子为基体,构建了一种检测毒死蜱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通过高能球磨法合成Mo2C/Mo2N,将AuNPs电沉积在Mo2C/Mo2N修饰电极表面,通过Au-S键与二茂铁(Fc)修饰的DNA探针连接。Fc探针可以与对应的适体(Apt)探针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作用形成双链结构。当修饰电极与毒死蜱接触时,Apt探针与毒死蜱特异性结合导致双链解离,Fc探针因此接近电极表面,从而增强电化学响应。结果显示,该适体传感器检测毒死蜱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1-400 ng m L-1。Mo2C/Mo2N/AuNPs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电导性和大比表面积等特性,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该适体传感器检出限为0.036 ng m L-1,将其用于苹果与小白菜加标样品中毒死蜱的检测,回收率为94.7%-116.7%。该传感器为灵敏检测低浓度毒死蜱提供新的研究方法,拓展了钼基纳米材料在传感器检测方面的应用。采用MoS2/AuNPs构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槲皮素。利用“自上而下”剥离技术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一步超声制备MoS2纳米片,将AuNPs电沉积在MoS2电极表面,AuNPs在MoS2纳米片有效支撑基体上能够稳定分散,增强了电极的导电性以及催化性能。通过SEM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MoS2/Au电极对于槲皮素的电化学行为响应。研究结果表明,MoS2/AuNPs用于修饰电极,能够大幅提高电极与溶液间的电子转移速率从而提升传感器检测性能。槲皮素在0.1-100μM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45μM。并且MoS2/AuNPs电极用于加标样品中槲皮素的检测,回收率在97.5%-107.6%。该传感器制备简单且成本低廉,为选择性检测槲皮素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黎振华[5](2021)在《纳米抗污界面构建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本检测时,非靶标物质在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即生物污染)是其遭遇的突出共性难题。现阶段主要通过在电极表面构建物理、化学和生物抗污界面来降低生物污染。由于单一抗污材料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利用协同优势,将几种抗污策略组合成多功能抗污界面可以获得更好的抗污效果。DNA带负电荷,结构稳定,其自组装形成的DNA纳米结构在抗污方面表现出了非凡能力;牛血清白蛋白(BSA)与纳米材料相结合形成的纳米多孔复合物,既具有抗污性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本论文主要通过将DNA纳米结构和BSA纳米复合材料分别与其它材料组合在一起,在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表面构建不同的新型抗污界面,利用协同抗污作用来降低非特异性吸附,实现在复杂样本中生物标志物快速、灵敏检测。具体内容如下:一、DNA纳米结构/羧乙基葡聚糖双层膜抗污界面构建及其在糖化血红蛋白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将DNA纳米结构和亲水性聚合物材料羧乙基葡聚糖相结合,在电极表面构建了DNA纳米结构/羧乙基葡聚糖双层膜抗污界面。利用刚性的DNA纳米结构具有的空间位阻效应与羧乙基葡聚糖水凝胶表面形成的水化层相结合协同抗污,可以更好预防蛋白非特异性吸附;此外,多价的羧乙基葡聚糖水凝胶作为支架可以固定不同分子类型的捕获探针(如小分子、DNA和蛋白),用于不同目标分子检测。通过在羧乙基葡聚糖水凝胶表面固定糖化血红蛋白抗体,可以在5%的BSA中快速检测糖尿病生物标志物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范围为4%~12%,检测限为0.9%。双层膜与空白对照电极和DNA纳米结构单层膜相比较,具有更优的抗污性能和更灵敏的检测性能。DNA纳米结构/羧乙基葡聚糖双层膜结构稳定,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可以很好用于复杂样本中生物标志的检测。二、纳米多孔膜抗污碳界面构建及其在糖化血红蛋白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将多壁碳纳米管的高比表面积和高导电性能与BSA的抗污性能相结合,通过戊二醛交联作用,在SPCE表面构建了纳米多孔膜抗污界面。利用多孔膜中纳米孔的尺寸过滤作用与带负电的BSA协同抗污可以有效的抵挡非特异性吸附。将多孔膜抗污界面在1%的BSA或无处理的人血清中放置4周,分别保留了92%和88%原始信号。此外,纳米多孔膜增强了电子向电极表面的转移速率,提高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在多孔膜表面固定糖化血红蛋白抗体可以在未稀释的血清中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线性范围2~15%,检测限为0.4%;检测灵敏度与裸SPCE界面相比,提高了6倍。纳米多孔膜抗污碳界面制备简便、稳定性好、操作简单、为开发用于复杂样本检测的生物传感器提供了潜在的支持。三、纳米多孔膜抗污金-碳界面构建及其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快速检测中的初步应用为了拓展抗污界面用于低浓度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我们对第二部分工作中构建的多孔膜抗污碳界面进行了改进,以便用于前列腺癌血清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快速、灵敏检测。通过在SPCE电极表面溅射镀金构建了金-碳界面,然后将BSA、戊二醛和多壁碳纳米管涂抹在其表面构建了纳米多孔膜抗污金-碳界面。通过在界面功能化固定PSA抗体,可以在未处理血清中一步快速检测PSA,检测范围为0.1~100 ng/m L。综上所述,本论文利用协同优势,将几种抗污策略组合在多功能电极传感膜中构建新型抗污界面来降低非特异性吸附,实现了在复杂样本中生物标志物的快速检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通过协同抗污结合一次性SPCE为实现在真实样本中生物标志物的快速、灵敏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赵慧颖[6](2021)在《基于信号放大的氯霉素和唾液酸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子印迹是一种基于生物体系中抗原与抗体的反应机理,能够制备对模板分子有特异识别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技术,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和立体专一识别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过程简单,化学稳定性强,结构可设计,对目标分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以作为特异性识别元件,因此在电化学传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功能基团密度,将其和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能够使印迹聚合物产生更多的有效印迹位点,结合电化学传感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本论文基于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和电化学信号放大方法,分别构建了两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建立了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氯霉素和唾液酸的新方法。第一章概述了电化学传感器和分子印迹技术,主要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和分类以及基于纳米材料的表面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进行了介绍,重点论述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第二章中构建了一种基于磺酸化聚苯胺纳米线(SPAN NWs)的新型氯霉素表面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软模板,结合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了SPAN NWs。将制备的SPAN NWs修饰电极置于含有模板分子氯霉素和功能单体间苯二酚的溶液中进行电聚合,除去模板分子后得到能够特异性识别氯霉素的印迹空穴,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SPAN NWs和印迹材料的表面形貌。SPAN NW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功能基团密度可提供更多的识别位点,所制备的印迹材料对氯霉素具有较高的亲和性。相对于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克林霉素等和氯霉素结构相似的抗生素,该印迹材料对氯霉素有良好的选择性。并且导电聚合物SPAN在中性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能够显着放大氯霉素的还原电流,从而实现对氯霉素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此外,表面印迹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印迹材料的厚度,使目标分子扩散快速,实现对氯霉素的快速结合。该传感器响应的线性范围为0.05~50.0μmol L-1,检出限是0.012μmol L-1(S/N=3)。并且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蜂蜜样品中氯霉素的检测。第三章基于聚氨基苯硼酸对唾液酸的硼亲作用,构建了唾液酸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电聚合方法制备PABA修饰电极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表征,再将模板分子唾液酸和功能单体邻苯二胺共同电聚合在PABA表面,洗脱模板分子后,制备了基于聚氨基苯硼酸的印迹材料(PABA@MIP),实现了通过硼亲作用和印迹空穴对唾液酸的双重识别。采用二茂铁甲酸作为电化学信号探针,导电聚合物结构中的聚苯胺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有效放大探针的信号响应,印迹电极识别唾液酸阻碍探针分子到达基底电极,导致探针分子的电化学信号降低,从而实现对唾液酸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有良好的稳定性,其线性范围为10.0~200.0μmol L-1和200.0μmol L-1~2.0 mmol L-1,检出限为3.5μmol L-1(S/N=3)。
章丹丹[7](2021)在《聚合物手性界面的构建用于电化学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手性是生命中的普遍现象。手性物质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但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药理和生物学活性,因此,开发有效的手性识别平台检测对映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化学在手性识别应用中,关键在于构建电化学手性界面。手性界面由手性选择剂提供手性微环境或手性中心,但除少数导电性物质外,大多数手性选择剂都不导电,不利于电化学识别氨基酸对映体。因此本研究通过手性选择剂与电化学响应物质(如二茂铁、纳米粒子、离子液体(IL)等)复合,构建灵敏度较高的手性传感界面,实现对氨基酸对映体的电化学识别。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二茂铁分子修饰的聚乙烯亚胺(PEI-Fc)与β-环糊精之间的超分子主客体作用,制备β-CD@PEI-Fc手性界面。SEM结果显示该界面具有较为规整的结构,能有效电化学识别色氨酸(Trp)对映体,在最佳条件下,差示脉冲伏安法(DPV)显示,Trp对映体的电流比(ID/IL)在15℃下可达到2.84。该手性界面可用于快速确定Trp对映体混合溶液中异构体的比例,这对于手性识具有重要意义。(2)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壳聚糖(CS)/聚丙烯酸(PAA)多层膜((CS/PAA)n),与离子液体(IL)复合,制备(CS/PAA)n@IL手性界面。此手性界面对色氨酸对映体的识别效率明显增加,电流比达5.19。且在0.005m M-0.15 m M的浓度范围内,峰电流与不同浓度的D-Trp和L-Trp对映体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此手性界面可以快速识别Trp对映体混合溶液中异构体所占比例。(3)我们首先利用PEI-Fc原位合成金银纳米粒子(Au、Ag NPs),由于Au、Ag NPs和Cu2+均能优先结合D-Trp,因而首先制备一层PEI-Fc@Au NPs-D-Trp作为基底层,然后将基底层分别置于含有Cu2+的PEI-Fc@Ag NPs-D-Trp和PEI-Fc@Ag-NPs-L-Trp溶液中,大量Ag NPs@-D-Trp通过Cu2+连接到电极表面,形成网状结构,相对于Ag NPs@L-Trp而言,极大地增加了电极表面Ag NPs的量。通过间接测定Ag NPs的氧化还原来区分Trp对映体,结果显示该方式放大了对Trp对映体的电化学识别,电流比ID/IL高达7.12。
李慧芳[8](2021)在《用于葡萄糖检测的无酶双金属协同催化传感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人数上升、运动量减少,几乎所有的国家出现的最常见的慢性病都包含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因此制备出简单、高灵敏度、选择性好及稳定性好的葡萄糖传感器具有重大意义。由于酶葡萄糖传感器稳定性不好且制备工艺复杂,使得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因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用于制备无酶葡萄糖传感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以铜纳米粒子(CuNPs)、钴纳米粒子(CoNPs)、金纳米粒子(AuNPs)和具有多样的生理活性与独特的性质的活性物质二茂铁甲酰谷胱甘肽(Fc-ECG)为材料,分别制备了Fc-ECG/CuNPs/GE、Fc-ECG/CoNPs/GE和Au N Ps/CuNPs/GE葡萄糖传感器。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用于葡萄糖检测的无酶传感器Fc-ECG/CuNPs/GE研究:通过i-t法将CuNPs沉积在GE(金电极)上,均匀滴加二茂铁衍生物Fc-ECG在CuNPs/GE上,构建了Fc-ECG/CuNPs/GE电化学传感器。并用SEM和电化学进行表征。在最优化条件下采用DPV(差分脉冲法)检测葡萄糖,得出浓度不同的葡萄糖与峰电流的关系,峰位在0.6V,拟合方程为:I=1.69792+15.35783c,其中,c为Glu的浓度,I为电流值,线性范围为0.4~2.3 mM,R2=0.99196,灵敏度为217.2688μA·mM-1·cm-2,检测限为0.1333 mM。CuNPs与Au结合能增加葡萄糖的催化性,该双金属与电化学性能良好的二茂铁衍生物相结合,利用它们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性能。葡萄糖的催化机理为:Fc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电子e传给阴极,促使Fc+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加入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的葡萄糖(Glu),在阳极上被氧化成葡萄糖酸内酯。(2)用于葡萄糖检测的无酶传感器Fc-ECG/CoNPs/GE研究:利用CV法沉积CoNPs在GE上,在电极CoNPs/GE表面修饰活性物质Fc-ECG。用SEM和电化学进行表征。利用DPV法,对Glu进行检测,峰位在0.3 V左右,将峰电流与葡萄糖浓度进行拟合,所得拟合的方程为:I=-8.65946+26.76856c,线性范围为0.7~4 mM,R2=0.99627,灵敏度为378.6977μA·mM-1·cm-2,检测限0.2333 mM。CoNPs与Au能增加Glu的催化性,该双金属与电化学性能良好的二茂铁衍生物相结合,利用它们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对Glu的电催化氧化性能。Glu的催化机理为:Fc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电子e传给阴极,促使Fc+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加入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的Glu,在阳极上被氧化成葡萄糖酸内酯。(3)用于葡萄糖检测的无酶传感器双合金AuNPs/CuNPs/GE研究:采用i-t法,在GE上先沉积CuNPs再沉积AuNPs,制备了AuNPs/CuNPs/GE电化学传感器。然后进行SEM、CV和EIS表征。利用i-t法对对浓度不同的Glu检测,得到Glu的浓度与响应电流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0.44853+0.05397c,10~17 mM的线性范围,R2=0.99436,灵敏度为763.5193μA·mM-1·cm-2,检测限为3.3333 mM。AuNPs和CuNPs与与金协同催化Glu,Glu的催化机理为:金属氧化反应产生的电子e流向正极,从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然后到达阴极,促使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Glu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葡萄糖酸内酯。(4)对于传感器Fc-ECG/CuNPs/GE,线性范围为0.4~2.3 mM,灵敏度为217.2688μA·mM-1·cm-2,检测限为0.1333 mM,用于实际样品检测的回收率在87.39%~107.65%之间,RSD低于6.45%,重复性的RSD为6.44%,稳定性的RSD为4.30%,重现性的RSD为2.23%。对于传感器Fc-ECG/CoNPs/GE,线性范围为0.7~4 mM,灵敏度为378.6977μA·mM-1·cm-2,检测限0.2333 mM,用于实际样品检测的回收率在100.00~106.88%之间,RSD低于1.39%,重复性的RSD为3.16%,稳定性的RSD为2.23%,重现性的RSD为1.84%。对于传感器AuNPs/CuNPs/GE,线性范围为10~17mM,灵敏度为763.5193μA·mM-1·cm-2,检测限为3.3333 mM,用于样品实际检测的回收率在100.09%~102.69%之间,RSD低于0.22%,重复性的RSD为6.89%,稳定性的RSD为2.66%,重现性的RSD为1.34%。传感器AuNPs/CuNPs/GE的范围最宽,传感器Fc-ECG/CuNPs/GE的检测限最低,传感器AuNPs/CuNPs/GE的灵敏度最高。
乔秀娟[9](2021)在《基于八种功能纳米材料的高性能电化学传感研究》文中提出纳米材料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形貌、组成、结构和尺寸可控,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强、催化及协同催化性能好等突出特点,在环境、食品和疾病检测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亦为电化学传感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论文制备了八种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并基于这些纳米材料分别构建了三种高性能过氧化氢(H2O2)无酶电化学传感器和五种基于适体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了传感界面材料的种类、形貌、组成、结构、尺寸及其电催化性能与传感器响应性能间的关系、信号放大技术和双信号输出模式与高性能传感器响应性能间的关系,分别建立了检测H2O2、c Tn I、PAT及OTA的电化学传感新方法。该研究可丰富电分析的方法,亦可为食品污染物和疾病标志物的检测提供借鉴。该学位论文分为三章,作者的主要贡献有如下两方面:1.制备了Au NPs/Mn O2、Cu-TCPP MOF/Cu5.4O NPs和NHC@Ag USNPs纳米复合材料,并构置了基于上述纳米复合材料的三种H2O2电化学传感器,建立了H2O2检测的新方法。TEM、SEM、XRD、XPS等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组成、结构和尺寸研究的结果显示,合成的Au NPs/Mn O2为球形多孔花状结构,直径10 nm左右的Au NPs在Mn O2表面均匀分散;Cu-TCPP MOF/Cu5.4O NPs为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u5.4O NPs粒子为4.0 nm左右的纳米球状结构,且均匀分布在Cu-TCPP MOF表面;制备的NHC@Ag NPs中Ag NPs粒径为2.5 nm左右的球状结构,分散均匀,没有团聚。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Au NPs/Mn O2纳米复合材料催化还原电流响应信号与H2O2浓度在2.5-1.4×103?mol·L-1和1.4×103-13.9×103?mol·L-1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3μmol·L-1;Cu-TCPP MOF/Cu5.4O NPs纳米复合材料催化H2O2的线性范围为0.1-0.6×103?mol·L-1和0.6×103-20.6×103?mol·L-1,检出限为0.03?mol·L-1;而NHC@Ag USNPs展现出更加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其线性范围为0.1-0.1×103?mol·L-1,0.1×103-0.6×103?mol·L-1和0.6×103-20×103?mol·L-1,检出限为0.02?mol·L-1。三种H2O2电化学传感方法相比较,催化性能随着纳米催化剂的粒径的减小而迅速增加,因此,Cu-TCPP MOF/Cu5.4O NPs纳米复合材料催化H2O2的性能比Au NPs/Mn O2的催化线性范围较宽,检出限降低10倍。而粒径最小的Ag NPs展现出更加优异的电催化性能,与同类传感方法比较,本方法具有最宽的线性范围和最低的检出限。2.制备了NGE、MoS2和Cu-TCPP MOF三种层状纳米材料和两类不同的金纳米粒子(传统金纳米粒子和氮杂环金属有机配体稳定的金纳米粒子(NHC@Au NPs))。分别构建了三种基于层状纳米材料的高灵敏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两种基于不同球形纳米金的双信号生物传感器,建立了食品污染物和疾病标志物检测的新方法。SEM、TEM、XRD和XPS等手段对上述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NGE、MoS2和Cu-TCPP MOF为三种层状材料,NGE和Cu-TCPP MOF均为微米级,具有较多的褶皱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传统纳米金和NHC@Au NPs均为球形纳米材料,而NHC@Au NPs比传统纳米金具有更小的尺寸和比表面积;热稳定性结果表明,NHC@Au NPs比传统纳米金更稳定,使其适合在生物体内的应用。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发现五种方法特异性均很好。针对三种基于层状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了信号放大技术与建立了高灵敏电化学生物传感新方法的关系,发现基于MoS2纳米片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10×10-6-1?mol·L-1,检出限为3.3×10-6?mol·L-1;基于NGE的无标记的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2.5×10-7-2.5×10-2μmol·L-1,检出限为1.8×10-7?mol·L-1;而基于Cu-TCPP MOF纳米片的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检出限为线性范围是显示为2.5×10-7-2.5×10-1?mol·L-1和2.5×10-1-25?mol·L-1,检出限0.8×10-7μmol·L-1。相比无信号放大措施的基于MoS2纳米片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性能,具有信号放大措施的基于NGE/Cu-TCPP MOF的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性能均有提升;且与同类型的OTA生物传感器相比,基于Cu-TCPP MOF的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可扩宽1个数量级,最终检出限可降低18倍。针对不同球形纳米金的双信号生物传感器,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物传感器均可输出两种信号,使得生物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得以提升;基于传统金纳米粒子的荧光-电化学适体生物传感器输出荧光和电化学两种信号,而基于水溶性超稳定的金纳米粒子的双信号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输出两种电化学信号;本工作不仅提升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也改善了电化学输出信号的准确性,使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得以提升。
周京华[10](2021)在《基于催化发卡组装串联的microR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文中认为电化学传感器因其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小型化、易于实现分子诊断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将电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相结合的传感技术,其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检测物质的浓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已经从检测小分子如葡萄糖扩展到检测核酸和蛋白质等复杂生物标志物。传统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灵敏度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很难得到精准的测量结果,通过结合不同的信号放大策略可以达到更加灵敏的检测效果。催化发卡组装作为一种无酶信号放大手段,由特定序列的microRNA启动循环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背景信号低、高效且高特异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中。而以DNA为模板原位生成的纳米材料具有无毒、低成本和易于制备的独特优势,可以作为环境友好型纳米染料实现信号转导。本论文中将催化发卡组装技术和金属纳米粒子原位生长技术相结合,将金属纳米粒子镶嵌在双链DNA(ds DNA)凹槽中,实现了信号的双重放大。microRNA属于一类小的(约有22个核苷酸)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是一种具有特殊序列的后转录调节因子。这些高度保守的单链RNA通过与特定的核糖体结合来调节基因表达,从而决定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产物的氨基酸序列,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蛋白质。microRNA能够介导肿瘤转移、干细胞分化以及病毒复制过程,其表达水平与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人类疾病相关,已经成为早期癌症诊断中理想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因此,亟需发展可以精确定量癌细胞中microRNA表达水平的灵敏生物传感器。本论文中,利用动态DNA纳米技术和以寡核苷酸为模板生成铜纳米颗粒(CuNPs)技术相结合,构建了催化发夹组装串联异源双链模板生成铜纳米颗粒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灵敏检测microRNA。microRNA-21触发两种发夹底物发生链置换组装,生成催化发卡组装产物同时实现靶microRNA的循环再利用。碱性磷酸酶(ALP)催化底物抗坏血酸-2-磷酸酶(AAP)的水解,产生还原性产物抗坏血酸(AA),AA可以催化还原铜离子在ds DNA模板上形成CuNPs,显着增强铜的电化学信号。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10 f M~10 n M,检出限为1.1 f M,且能够检测从活细胞中提取的microRNA,检测限为3个细胞。本策略对ds DNA模板的序列没有严格的要求,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序列用于检测各种生物标志物,因此在生物医学研究和疾病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二、二茂铁修饰玻碳电极的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茂铁修饰玻碳电极的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化学传感器的概述 |
1.2 基于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 |
1.3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 无机有机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应用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基于聚茜素绿-碳纳米管的羟胺电传感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材料 |
2.1.2 仪器 |
2.1.3 基于pAG-MCNT的羟胺传感器的构置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茜素绿的聚合 |
2.2.2 pAG-MCNT的组成和形貌的表征 |
2.2.3 电化学表征 |
2.2.4 pAG-MCNT/CPE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2.3 实验条件的选择 |
2.3.1 滴涂量的选择 |
2.3.2 聚合圈数的选择 |
2.3.3 pH的选择 |
2.3.4 羟胺的定量研究 |
2.4 重现性与稳定性研究 |
2.5 干扰性研究 |
2.6 实际样品分析 |
2.7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镍-聚茜素绿的米吐尔电传感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材料 |
3.1.2 仪器 |
3.1.3 基于Ni-pAG米吐尔传感器的构置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Ni-pAG组成和形貌的表征 |
3.2.2 电化学表征 |
3.2.3 Ni-pAG/CPE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3.3 实验条件的选择 |
3.3.1 沉积时间的选择 |
3.3.2 沉积电位的选择 |
3.3.3 沉积浓度的选择 |
3.3.4 最佳p H的选择 |
3.3.5 米吐尔的定量研究 |
3.4 重复性、稳定性和干扰性的研究 |
3.5 实际样品分析 |
3.6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铜-聚茜素绿的葡萄糖电传感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材料 |
4.1.2 仪器 |
4.1.3 基于Cu-pAG的葡萄糖传感器的构置 |
4.2 结果与讨论 |
4.2.2 材料的表征 |
4.2.3 电化学表征 |
4.2.4 Cu-pAG/CPE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4.3 实验条件的选择 |
4.3.1 沉积时间的选择 |
4.3.2 沉积浓度的选择 |
4.3.3 NaOH浓度的选择 |
4.3.4 葡萄糖的定量研究 |
4.4 重复性、稳定性和干扰性的研究 |
4.5 实际样品分析 |
4.6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Cu(OH)_2-Nafion的氨基脲电传感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与材料 |
5.1.2 仪器 |
5.1.3 六氰合铁酸铜(CuHCF)和Cu(OH)_2的制备 |
5.1.4 基于Cu(OH)_2-Nafion的氨基脲电传感器的构置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CuHCF和Cu(OH)_2的形貌和组成的表征 |
5.2.2 电化学表征 |
5.2.3 Cu(OH)_2-Nafion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5.3 实验条件的选择 |
5.3.1 滴涂量的选择 |
5.3.2 NaOH浓度的选择 |
5.3.3 氨基脲的定量研究 |
5.4 重现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
5.5 干扰性研究 |
5.6 实际样品的研究 |
5.7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多孔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多孔碳材料概述 |
1.1.1 碳材料简介 |
1.1.2 多孔碳材料 |
1.2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1.2.1 硬模板法制备 |
1.2.2 软模板法制备 |
1.2.3 直接活化法制备 |
1.3 多孔碳材料的功能化修饰 |
1.3.1 无机杂原子掺杂的多孔碳基材料 |
1.3.2 过渡金属化合物修饰的多孔碳材料 |
1.3.3 过渡金属-氮-碳(M-N-C)构筑的多孔碳材料 |
1.4 多孔碳材料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 |
1.4.1 多孔碳材料在电催化方面的应用 |
1.4.2 多孔碳材料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
1.5 电化学传感器 |
1.5.1 电化学传感器简介 |
1.5.2 传感器电极分类及优缺点 |
1.5.3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5.4 多孔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6 立项依据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1 常用化学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材料合成方法 |
2.2.1 水热组装法 |
2.2.2 高温热解法 |
2.3 工作电极的制备 |
2.3.1 空白玻碳电极的预处理 |
2.3.2 工作电极的制备方法 |
2.4 主要表征方法 |
2.4.1 原子力显微镜 |
2.4.2 Brunauer-Emmett-Teller比表面积测试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4.4 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7 拉曼光谱 |
2.4.8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硼、氮共掺杂的蛋黄壳状多孔碳纳米球/石墨烯材料同时检测黄嘌呤和鸟苷 |
3.1 引言 |
3.2 B,N-MCNSs/rGO及修饰电极的制备 |
3.2.1 B,N-MCNSs的合成 |
3.2.2 B,N-MCNSs负载于rGO的制备 |
3.2.3 B,N-MCNSs/rGO修饰电极的制备 |
3.3 B,N-MCNSs/rGO的表征 |
3.3.1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
3.3.2 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氮气吸附/脱附 |
3.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3.4 B,N-MCNSs/rGO的电化学传感性能 |
3.4.1 B,N-MCNSs/rGO电催化氧化黄嘌呤和鸟苷 |
3.4.2 缓冲溶液pH的影响 |
3.4.3 活性表面积和电化学阻抗 |
3.4.4 不同扫速的影响 |
3.4.5 抗干扰性能 |
3.4.6 重复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3.4.7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3.4.8 实际样品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茂铁功能化石墨烯三维框架加载花状氧化锌检测肾上腺素 |
4.1 引言 |
4.2 花状ZnO/3D graphene@Fc的制备 |
4.2.1 花状ZnO纳米片的合成 |
4.2.2 3D graphene@Fc的合成 |
4.2.3 花状ZnO/3D graphene@Fc的制备 |
4.3 花状ZnO/3D graphene@Fc的表征 |
4.3.1 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 |
4.3.2 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
4.4 花状ZnO/3D graphene@Fc的电化学传感性能 |
4.4.1 花状ZnO/3D graphene@Fc电催化氧化肾上腺素 |
4.4.2 缓冲溶液pH影响、活性表面积、不同扫速和电化学阻抗 |
4.4.3 肾上腺素氧化的反应机理 |
4.4.4 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
4.4.5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4.4.6 实际样品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磷、氮共掺杂的三维网状多孔碳负载磷化钴检测亚硝酸盐 |
5.1 引言 |
5.2 CoP_x@P,N-RPCs及其修饰电极的制备 |
5.2.1 CoP_x@P,N-RPCs的制备 |
5.2.2 CoP_x@P,N-RPCs修饰电极的制备 |
5.3 CoP_x@P,N-RPCs的表征 |
5.3.1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
5.3.2 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热重分析、拉曼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 |
5.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5.4 CoP_x@P,N-RPCs的电化学传感性能 |
5.4.1 CoP_x@P,N-RPCs电催化氧化亚硝酸盐 |
5.4.2 活性表面积和电化学阻抗 |
5.4.3 不同扫速的影响 |
5.4.4 抗干扰能力、稳定性、重复性和重现性 |
5.4.5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5.4.6 实际样品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氮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层原位封装镍-铁双金属硒化物检测鸟苷 |
6.1 引言 |
6.2 (Ni,Fe)Se_x/N-PCNs及修饰电极的制备 |
6.2.1 (Ni,Fe)Se_x/N-PCNs的合成 |
6.2.2 (Ni,Fe)Se_x/N-PCNs修饰电极的制备 |
6.3 (Ni,Fe)Se_x/N-PCNs的表征 |
6.3.1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
6.3.2 拉曼光谱和热重分析 |
6.3.3 X-射线粉末衍射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 |
6.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6.4 (Ni,Fe)Se_x/N-PCNs的电化学传感性能 |
6.4.1 (Ni,Fe)Se_x/N-PCNs电催化氧化鸟苷 |
6.4.2 缓冲溶液pH的影响 |
6.4.3 活性表面积 |
6.4.4 不同扫速和电化学阻抗 |
6.4.5 抗干扰性、重复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6.4.6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6.4.7 实际样品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二维钼基传感器制备及其电化学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化学传感概述 |
1.1.1 电化学传感 |
1.1.2 电化学传感器分类 |
1.1.3 电化学传感器应用 |
1.1.4 电化学分析体系 |
1.2 纳米材料 |
1.2.1 纳米材料分类 |
1.2.2 纳米复合材料 |
1.2.3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
1.3 二维钼基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研究 |
1.3.1 钼基纳米材料分类 |
1.3.2 钼基纳米材料合成 |
1.3.3 钼基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
1.4 选题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选题背景、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Mo_2C/Mo_2N和 Au纳米粒子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对毒死蜱的检测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材料制备 |
2.2.3 修饰电极 |
2.2.4 实际样品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2 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能谱分析(EDS) |
2.3.3 电化学表征 |
2.3.4 优化实验条件 |
2.3.5 电化学响应和校准曲线 |
2.3.6 选择性、稳定性及重现性 |
2.3.7 真实样品检测 |
2.4 结论 |
第三章 二硫化钼纳米片电沉积金电化学传感器对槲皮素的检测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MoS_2 制备 |
3.2.3 AuNPs制备 |
3.2.4 修饰电极 |
3.2.5 实际样品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形貌表征 |
3.3.2 电化学行为表征 |
3.3.3 优化实验条件 |
3.3.4 扫速影响 |
3.3.5 槲皮素电化学检测 |
3.3.6 稳定性、重现性及抗干扰能力 |
3.3.7 真实样品检测 |
3.4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纳米抗污界面构建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 |
1.1.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生物分析物 |
1.1.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复杂样本检测中存在的界面污染问题 |
1.2 界面污染及其测定方法 |
1.2.1 界面生物污染的形成 |
1.2.2 抗污原理 |
1.2.3 生物污染评价技术 |
1.3 抗污界面构建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1 物理抗污界面 |
1.3.2 化学抗污界面 |
1.3.3 生物抗污界面 |
1.3.4 其它抗污界面 |
1.4 本课题提出 |
第2章 DNA纳米结构/羧乙基葡聚糖双层膜抗污界面构建及其在糖化血红蛋白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CED/TSP双层膜的设计 |
2.3.2 CED/TSP双层膜表征 |
2.3.3 CEM/TSP双层膜固定不同捕获探针检测Hb A1c |
2.4 结论 |
第3章 纳米多孔膜抗污碳界面构建及其在糖化血红蛋白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BSA/MWCNTs/GA多孔膜的设计和制备 |
3.3.2 BSA/MWCNTs/GA多孔膜的表征 |
3.3.3 BSA/MWCNTs/GA多孔膜的电化学性能 |
3.3.4 BSA/MWCNTs/GA膜固定anti-Hb A1c检测Hb A1c |
3.3.5 BSA/MWCNTs/GA膜固定APBA检测Hb A1c |
3.4 结论 |
第4章 纳米多孔膜抗污金-碳界面构建及其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快速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金-碳界面BSA/MWCNTs/GA多孔膜的设计和制备 |
4.3.2 金-碳界面BSA/MWCNTs/GA多孔膜表征 |
4.3.3 金-碳界面BSA/MWCNTs/GA多孔膜固定anti-PSA-HRP检测PSA |
4.3.4 金-碳界面BSA/MWCNTs/GA多孔膜固定anti-PSA检测PSA |
4.4 结论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基于信号放大的氯霉素和唾液酸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化学传感器概述 |
1.2 分子印迹技术 |
1.2.1 分子印迹技术的概述 |
1.2.2 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 |
1.3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3.1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 |
1.3.2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
1.4 基于纳米材料的表面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
1.5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磺酸化聚苯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氯霉素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SPAN NWs的制备 |
2.1.4 SPAN NWs@MIP/GCE的制备 |
2.1.5 蜂蜜样品中氯霉素的检测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SPAN NWs的光谱表征 |
2.2.2 SPAN NWs/GCE对氯霉素的电化学响应 |
2.2.3 氯霉素在SPAN NW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2.2.4 印迹膜修饰电极(SPAN@MIP/GCE)的表征 |
2.2.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2.6 氯霉素的电化学检测 |
2.2.7 SPAN NWs@MIP/GCE的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 |
2.2.8 实际蜂蜜样品中氯霉素的检测 |
2.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硼亲作用和分子印迹双重识别的唾液酸电化学传感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聚氨基苯硼酸修饰电极(PABA/GCE)的制备 |
3.1.4 印迹膜修饰电极(PABA@MIP/GCE)的制备 |
3.1.5 PABA/GCE对唾液酸的响应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ABA修饰电极的表征 |
3.2.2 PABA@MIP/GCE制备过程的表征 |
3.2.3 PABA/GCE对唾液酸的电化学响应 |
3.2.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2.5 唾液酸的检测 |
3.2.6 PABA@MIP/GCE抗干扰性研究 |
3.3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聚合物手性界面的构建用于电化学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手性 |
1.2 手性物质及手性识别的意义 |
1.3 手性识别的研究方法 |
1.3.1 色谱法 |
1.3.2 光谱法 |
1.3.3 电化学 |
1.4 电化学手性界面的构建 |
1.4.1 天然多糖 |
1.4.2 手性空腔 |
1.4.3 手性纳米材料 |
1.5 本论文设计思路 |
2 PEI-Fc复合β-环糊精对色氨酸对映体电化学识别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溶液的制备 |
2.2.2 手性界面的组装 |
2.2.3 表征方法 |
2.2.4 β-CD@PEI-Fc/GCE手性界面对Trp对映体的电化学识别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EI-Fc 膜、β-CD膜、β-CD@PEI-Fc 膜的SEM表征 |
2.3.2 手性界面的电化学表征 |
2.3.3 不同界面对Trp对映体的电化学识别 |
2.3.4 手性界面的优化 |
2.3.5 接触角测试 |
2.3.6 识别机理 |
2.3.7 手性界面对D/L-Trp浓度的响应 |
2.3.8 实验分析 |
2.3.9 Trp混合溶液中的手性识别 |
2.3.10 温度对识别Trp对映体的影响 |
2.3.11 β-CD@PEI-Fc膜对其它氨基酸对映体的电化学识别 |
2.3.12 β-CD@PEI-Fc膜在GCE表面的稳定性及重现性 |
2.4 结论 |
3 壳聚糖和聚丙烯酸多层膜对色氨酸对映体电化学识别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实验相关溶液配制 |
3.2.3 手性界面的组装 |
3.3 表征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扫描电镜(SEM)的表征 |
3.4.2 手性界面的电化学表征 |
3.4.3 不同修饰电极对Trp对映体的电化学识别 |
3.4.4 手性界面对不同浓度Trp对映体的测定 |
3.4.5 手性界面对Trp对映体混合溶液的识别 |
3.4.6 温度对识别Trp对映体的影响 |
3.4.7 手性界面的重现性及稳定性 |
3.5 结论 |
4 PEI-Fc原位合成银纳米粒子用于放大识别色氨酸(Trp)对映体的电化学识别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2 溶液的制备 |
4.2.3 金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
4.2.4 电活性银纳米粒子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EM表征 |
4.3.2 不同界面修饰的GCE的电化学表征 |
4.3.3 手性界面对色氨酸对映体的识别 |
4.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5 电化学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D/L-Trp的电化学识别 |
4.3.6 Trp对映体混合的电化学测定 |
4.3.7 三种氨基酸对映体的电化学测定 |
4.4 结论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科研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8)用于葡萄糖检测的无酶双金属协同催化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葡萄糖 |
§1.1.1 葡萄糖的检测意义 |
§1.1.2 葡萄糖的检测方法 |
§1.1.3 电化学方法检测葡萄糖 |
§1.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2.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简介 |
§1.2.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
§1.2.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信号放大技术 |
§1.3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 |
§1.3.1 二茂铁的性质与结构 |
§1.3.2 二茂铁衍生物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1.4.1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用于葡萄糖检测的无酶传感器Fc-ECG/CuNPs/GE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用于葡萄糖检测的无酶传感器Fc-ECG/CuNPs/GE原理 |
§2.3.2 传感器的表征结果分析 |
§2.3.3 传感器的可行性分析 |
§2.3.4 实验条件优化 |
§2.3.5 采用i-t、DPV法对葡萄糖进行检测 |
§2.3.6 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重复性、重现性考察 |
§2.3.7 传感器的回收率考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于葡萄糖检测的无酶传感器Fc-ECG/CoNPs/GE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用于葡萄糖检测的无酶传感器Fc-ECG/CoNPs/GE原理 |
§3.3.2 传感器的表征 |
§3.3.3 传感器可行性分析 |
§3.3.4 实验条件优化 |
§3.3.5 采用DPV法对葡萄糖进行检测 |
§3.3.6 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重现性、重复性 |
§3.3.7 传感器的回收率考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用于葡萄糖检测的无酶传感器AuNPS/CuNPs/GE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用于葡萄糖检测的无酶传感器AuNPs/CuNPs/GE原理 |
§4.3.2 传感器的表征 |
§4.3.3 传感器可行性分析 |
§4.3.4 实验条件优化 |
§4.3.5 采用i-t法对葡萄糖进行检测 |
§4.3.6 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重现性、重复性 |
§4.3.7 传感器的回收率考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基于八种功能纳米材料的高性能电化学传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研究进展 |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纳米材料的高性能无酶电化学传感研究 |
2.1 基于Au NPs/MnO_2纳米材料的无酶电化学传感研究 |
2.2 基于Cu-TCPP MOF/Cu_(5.4)O NPs的无酶电化学传感研究 |
2.3 基于NHC@Ag USNPs的无酶电化学传感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纳米材料的高性能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
3.1 基于片层纳米材料的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
3.1.1 基于MoS_2的肌钙蛋白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
3.1.2 基于NGE的赭曲霉毒素A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
3.1.3 基于Cu-TCPP MOF的赭曲霉素A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3.2 基于纳米金的双信号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
3.2.1 基于Ci@Au NPs的电化学-荧光双信号适体生物传感研究 |
3.2.2 基于NHC@Au NPs的双信号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催化发卡组装串联的microR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简介 |
1.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手段 |
1.3.1 循环伏安法 |
1.3.2 示差脉冲伏安法 |
1.3.3 电化学阻抗谱 |
1.4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
1.4.1 检测蛋白酶 |
1.4.2 检测外泌体 |
1.4.3 检测microRNA小分子 |
1.5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信号放大策略 |
1.5.1 催化发卡组装反应 |
1.5.2 杂交链式反应 |
1.5.3 纳米材料原位生长 |
1.5.4 DNA步行器 |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内容 |
1.6.1 本论文创新点 |
1.6.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催化发卡组装串联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microRNA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电化学测试参数 |
2.2.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
2.2.4 microRNA的电化学检测 |
2.2.5 细胞提取物的制备 |
2.2.6 凝胶电泳实验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microRNA的原理 |
2.3.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microRNA的可行性 |
2.3.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2.3.4 电极表面DNA密度的定量 |
2.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3.6 灵敏度分析 |
2.3.7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2.3.8 细胞提取物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四、二茂铁修饰玻碳电极的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抗坏血酸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杨添.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研究[D]. 张超芮.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多孔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D]. 朱迪.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
- [4]二维钼基传感器制备及其电化学检测研究[D]. 林镇峰. 西北大学, 2021(12)
- [5]纳米抗污界面构建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D]. 黎振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6]基于信号放大的氯霉素和唾液酸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研究[D]. 赵慧颖. 西北大学, 2021(12)
- [7]聚合物手性界面的构建用于电化学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研究[D]. 章丹丹. 常州大学, 2021(01)
- [8]用于葡萄糖检测的无酶双金属协同催化传感器研究[D]. 李慧芳.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9]基于八种功能纳米材料的高性能电化学传感研究[D]. 乔秀娟. 西北大学, 2021(12)
- [10]基于催化发卡组装串联的microR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 周京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