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部人事工作手册》一书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曲日[1](1987)在《《干部人事工作手册》一书出版》文中指出 上海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干部人事工作手册》,指导性、实用性均很强。它系统地介绍了中央关于干部人事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详尽地阐述了干部人事工作部门的职责、任务、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具体说明了对干部人事工作者的素质、能力的要求,还联系工作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作了较为准确的解答。这实为该社曾经出版的《党支部工作手册》的姐妹篇,为广大干部人事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和得心应手的工具书。
曹丽[2](2016)在《二战后美国学校学生指导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学校教育中“学生指导”不足是值得反思的现实问题,当前,学生发展指导已被纳入我国高中教育发展规划,但如何实践尚需探索和借鉴先进经验。美国学校学生指导的发展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经验,但国内对此研究还较为薄弱。有组织的现代学生指导发端于19和20世纪之交的美国中学,早期的学生指导几乎等同于职业指导。20世纪20年代之后,因受多种社会运动和教育运动影响,指导的目标和内容逐渐扩展到包括教育和个人及社会问题在内的多个方面。二战之前,学生指导实践在美国各地学校发展缓慢。二战之后,借助联邦政府的大力资助和专业领域内的积极自我构建,学生指导快速趋向专业化,而日益丰富的指导理论研究及其运用,也使学生指导日臻发展成熟。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校学生指导和咨询辅导已成为一个被认可的专业主体,学校辅导员的培养和认证也更加规范和制度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这一新的学生指导组织形式逐渐被各地学校广泛接受和实施。至20世纪末,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已成为美国各地方学校系统组织和管理学校指导和咨辅项目的最主要方式。最初只是分派教师兼职去做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现在已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性学生指导项目,并成为整个学校教育计划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美国教育界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教育问责的高度关注,使学生指导工作也面临问责新挑战。关注学生成绩和辅导员工作绩效成为美国学校学生指导发展的新趋势。
张瑞岚[3](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发展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普遍性问题,也是我国建国后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思想,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中取得重要成就。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期,而政治体制改革更成为影响整个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梳理、总结和凝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对于现阶段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四个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进行分析和考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表达本文写作的整体构想。此部分在界定“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思想”等核心概念以及与选题相关的其他概念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梳理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资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其次,具体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1978至1989年:“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89至1997年: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97至2002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阶段:2002至2007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7年至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基于文献分析,主要考察: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道路的思想,即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任务和途径的思想。首先,民主和法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基本任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主方面,通过研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强化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思想,系统地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从立法、执法(执政)和法治观念的角度,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以探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其次,研究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途径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其重要意义在于: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政治发展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指导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实践,并为新形势下中国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国红[4](2004)在《政策执行中的政策规避研究》文中指出公共政策是我国党和政府实现公共利益合理分配,进行有效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当代中国,随着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政策制定失误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减少,而政策执行不力的现实性却在日益增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绝大多数政策的制定是正确的,政策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愈来愈多地属于政策执行范畴,或者愈来愈密切地与政策执行不力相关。所谓政策规避,就是指政策执行主体和执行对象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采取有意偏离、违背政策目标的行为或者通过消极不作为来逃避、妨碍、干扰政策对相关利益的调整和分配,从而使政策目标不能实现的现象和情形。政策规避是对政策执行偏差、政策执行走样、政策执行消极、政策执行停滞及其他一切不能实现政策目标的执行行为的理论概括和总称。如果说政策的本质是利益的调整与分配,那么政策规避的本质是对政策所调整和分配的利益的反向调整与分配,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目标实现的一种功能性障碍。政策规避的现实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政策执行主体的规避行为,也有政策执行对象的规避行为,既有积极主动的规避行为,也有消极被动的规避行为。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政策敷衍、政策损缺、政策附加、政策替换、政策停滞、政策照搬、政策误用、政策投机、政策违背、政策抵抗等。政策规避的危害主要是加剧政策执行风险,破坏政策秩序,引发党和政府合法性危机。政策规避的形成既有来自于人们在观念上对既定政策的认识不足,更有来自于人们内心深处对利益分配的追求、不满和抵抗,还有在客观情势上来自于政策资源不足、执行和管理体制落后以及执行者能力不够等与政策相关联的种种因素。政策规避的成因是一个系统的、相互关联的综合体。把握人们在政策执行中的深层行为动机是探求政策规避内在动因的前提,利益在推动或抑制人们的政策行为中,起着根本的作用,是各种政策规避行为的深层心理原因。政策认知是政策执行的前提条件,政策执行是政策认知的最终目的。政策认知缺陷使政策执行主体不能准确把握政策的意图和精神实质,从而采取错误的执行行为,导致政策规避。政策认同是政策主体对政策的认可与赞同,是人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所实施政策的一种心理态度和评价。政策认同障碍是一种与政策认同方向相反的心理反应,是人们对某一政策所持的一种消极的主观评价和行为意向。它主要表现为政策相关主体对所推行政策的厌恶、排斥、拒绝和反对,所以,政策认同障碍是导致政策规避的价值内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缺乏规范是政策规避的重要原因,执行机构间的职能配置重叠也已经越来越成为政策有效执行的一大障碍。公共管理幅度失当、比例失调是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因为管理层次过多,政策执行所需要的中介环节就越多,不同层次政治区域发生利益冲突的<WP=4>概率就越高,政策执行过程所积累的政策规避能量就越大。任何一项政策的执行都离不开政策执行者,干部是我国政策执行活动的主体,干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必然会导致政策执行行为的失范。政策执行监督机制、政策执行评估机制与政策执行责任追究机制的不健全,使得政策执行的控制机制缺位,从而对政策规避的防范和清除能力严重不足。政策本身缺乏合理性、公平性、明晰性、协调性是导致政策规避的重要诱因。此外,政策执行环境不良,特别是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对政策执行影响巨大,政策资源不足也是政策执行失败的重要原因。为了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从我国国情和社会转型期的实际情况出发,应选择适度集权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通过调整公共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来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从而整合中央、地方、部门利益格局,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从根本上铲除政策规避的体制土壤。要从制度上进一步对党的性质、职能与活动方式以及党实现其领导的途径、方式、方法、程序和党在领导和运用国家权力上的权利和义务、权力与责任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要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现行干部管理制度,保证中央的各项社会和经济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公共政策制定系统,构建起高效能、善应变的宏观决策体系和利益协调机制。要建立新的政策执行体制,使政策执行主体不断多元化,让更多的私营机构、非营利性机构、中介组织和公众等参加到政策执行中来。要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借助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使承诺执行、委托执行、合同执行、参与执行等成为新的政策执行方式。要努力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增强沟通协调的效果,保证政策执行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要完善政策执行控制机制,加强政策执行监督,发挥政策执行评估的导向作用,健全政策执行责任追究制度,防范政策规避的产生。要创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实现政策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政策有效执行。要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素质,加强政策目标群体的政策认同,努力消除政策规避的主观原因。要把握政策规避与政策创新的关系,遵循政策创新的基本要求,培育适合政策创新的环境和机制,塑造政策创新主体,大力推进执行再决策和及时进行执行终结,不断提高执行质量,通过执行创新从根本上治理政策规避?
付明银[5](2013)在《民族自治地方人事管理自治研究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到全国国土面积的64%,因而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人才的素质状况直接影响民族区域自治的效果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管理效能。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相对落后的民族自治地方来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更是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当地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务的首要基础。针对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发展相对落后和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相对偏低的实际,《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相关法律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采取特殊措施促进人才发展的“人事管理自治权”,这一自治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二是优先招录自治权,三是人才培养自治权,四是人才使用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依法行使人事管理自治权,创造性地采取各种灵活措施进行育才、选才、用才、留才的实践过程,便是民族自治地方人事管理自治的内容。对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其制度安排主要是: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由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和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应尽量配备少数民族人员并占相应的比例。从实践上来看,当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迅速发展、自治机关少数民族干部比例不断提高、自治机关领导干部民族化成效明显、自治机关干部队伍的文化素质也明显提高。但是也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是自治机关民族干部比例仍显不足、自治机关民族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民族干部素质有待提高、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中潜伏着族群意识与国家认同的张力、对民族干部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因此,应该在进一步提高对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认识的基础上,发展民族教育从源头解决少数民族干部的基础问题,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整体素质,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后备干部,强化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法制建设,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公民”政治文化的培育。对于优先招录自治,其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高校招生对少数民族考生政策倾斜,二是公务员录用对少数民族的优先照顾,三是企事业单位招收人员时少数民族优先,四是民族干部选拔专项照顾政策。从实践情况来看,以上四方面的优先招录都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民族自治地方优先招录自治意识不够强,二是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过于简单化,三是公务员制度实施带来的“入口难”,四是企事业单位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缺乏制度保障。从完善优先招录自治的对策来说,一是要增强自治机关优先招录自治的意识,二是要完善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三是要在民族自治地方有所变通地实施公务员制度,四是要完善优先招录自治的法制保障。对于人才培养自治,其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扶持民族教育自主发展,二是给予更灵活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三是多措施扶持当地人才培训,四是选调少数民族干部挂职培养,五是干部双向交流培养机制。从实践情况来看,民族自治地方人才培养自治取得了很多成效,一是民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二是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完善,三是人才培训机制不断健全,四是挂职培养规模逐年扩大,五是干部交流力度不断加大。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民族教育相对落后,二是人才引进困难重重,三是人才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四是挂职干部选派管理不够规范,五是交流制度不够健全。结合这些问题,为提高民族自治地方人才培养自治水平,一是要内外结合促进民族教育整体发展,二是要扬长避短灵活引进人才,三是要健全完善人才培训长效机制,四是要规范挂职干部的选派和管理,五是要拓展思路提高干部交流制度执行力。对于人才使用自治,其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二是提供良好的人才公共服务,三是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四是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五是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从实践现状来看,民族自治地方人才发展环境有所优化、人才公共服务能力有所提升、人才考评机制初步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初见成效、人才保障措施不断完善。从存在的问题看,一是环境欠佳限制了人才才智的发挥,二是人才公共服务深层问题逐渐凸显,三是缺乏分类科学的差异化人才考评机制,四是人才激励形式单一且执行不力,五是人才保障立法滞后并面临资金瓶颈。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民族自治地方人才使用自治水平,一要优化发展环境激活人才活力,二要加强人才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三要健全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才评价机制,四要改革优化人才激励机制,五要健全人才社会保障和法律保护机制。
全力[6](2010)在《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 ——以S区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为例》文中指出国家、省、市、区、学校是教育政策执行的不同层级,以往我们过多关注国家宏观的大政方针,忽视了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在国家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基层作为既代表中央,又代表地方的行政部门,既是政策执行的对象,又是政策执行的主体。从国家-省-市-区(县)-学校这样的执行链条中,每一层级都存在着对政策的理解、吸收和转化的过程,不同的决策者价值观念和利益需求会渗透到执行的过程当中,其中在区(县)-校这一我们称为“基层”的环节中,执行行为更加复杂和多样。本文试图以实地研究个案的形式,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在一个我国东部发达城市中心城区的执行过程,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的分析上,阐述这项国家政策将对基层的教育行政管理以及学校管理产生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与其他的国家教育政策相比,有其特殊之处。教育质量政策、教育体制政策、教育经费政策、教师(人事)政策是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的教育政策。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和这四大政策都有密切联系。但是作为这项政策的关键执行者——基层的教育行政人员和校长,他们看待这项政策的视角和普通教师相比又有很大差异。这项国家政策,由于地方政府以及校长在执行过程中的裁量,会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产生不同影响。因此,通过本课题对S区执行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设身处地地体会这项政策关键执行者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可以加强我们对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理解,从而发现基层教育行政组织中执行这项政策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进行理论分析,并对教育政策在S区执行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因为从系统分析的角度讲,要了解执行政策行为,就必须对其环境有了解和分析。S区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怎么样,教育局和校长之间有哪些沟通途径?教育局从它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哪些制度来保证教育政策的实施?对此类的问题,笔者做了一些调查和资料收集。其次是通过实地研究,展现绩效工资政策在区域范围内产生和实施的历程,并对执行这个政策的行为进行描述和分析,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教育行政人员和校长作为观察、调研和访谈的对象,了解他们如何处理各种政策要求、如何将政策转变为教师行为的各种做法和制度。再次,对绩效工资最重要的四个组成部分将产生的影响逐一分析,分别是体制政策、经费政策、人事政策和质量政策。这四类政策在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中都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绩效工资政策更是这四类政策的集成体现,他们将对基层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这些影响的描述和讨论将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项政策会引起空前的重视。最后,在结语部分,探讨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后基层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的走向,凸显岗位职责和绩效评估的时代意义。
杜扬[7](2017)在《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同时也是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新精神新要求新举措。这些新精神新要求新举措不但对广大公务员的政治修养、职业精神、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且也为广大公务员从思想、作风、党性上进行了一次集中的“补钙”和“加油”。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认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关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兴衰成败,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社会的安定有序,关乎人民的安居乐业。因此,研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积极探寻完善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论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运用史论结合法、文献研究法、系统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明晰研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对我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进行历史考察,借鉴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实践经验,分析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现状,提出加强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策略。以期对全面提高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科学化水平和治国理政能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应对策略。论文简要地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交代研究内容和方法,明确创新点;依据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及公务员职业道德进行概念界定,然后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公仆理论、列宁的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理论和毛泽东的党员干部建设思想,梳理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进行历史考察,审视我国传统官德建设,挖掘其对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考察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总结对我国当前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借鉴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这几个主要发达国家,以及日本、韩国、俄罗斯和新加坡近邻这些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经验,探寻对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有益启示;从建设规范、教育培训、监督机制和考评工作几个方面,认真总结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成就,从法制建设、教育培训、监督机制和考评机制几个方面查找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从制度、环境、教育和自身四个方面进行相关原因分析;最终依据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应该明确理论科学化、内容规范化和方法合理化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目标,确立以德为先、政治约束、科学管理、法律保障和与时俱进的建设原则,形成制度完善、环境优化、教育培训和自我修养“四位一体”的建设路径。
张萌萌[8](2014)在《中国非领导职务公务员考核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A市为例》文中认为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对政府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政府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务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非领导成员公务员占我国公务员队伍的绝大部分,对整个公务员工作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的有效性,对于政府部门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增强,社会满意度的提升,政府形象的塑造意义重大。《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首次明确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做了单独的规定,很多部门、地区在此基础上,对该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应看到,针对该群体的考核仍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影响了考核功能的发挥。由此可见,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工作是政府管理中亟需完善的一项。论文将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其完善提出比较优化的解决方案。论文的主要内容有:论文的引言部分详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公务员考核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介绍文章中用到的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以及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将对我国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我国公务员考核的发展进程进行简要回顾;再次,对非领导成员与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的共性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论文的写作界定明确的概念范围;最后,介绍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和公平理论,并分析这些理论与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之间的联系。论文第二部分,在对河南省A市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情况的文本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工作目标制定的缺失、考核内容体系和标准体系制定的不完善、主体设置不合理、程序形式化、结果的使用不合理、沟通反馈机制不完善等。之后,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有:考核相关制度不完善、公务员工作的特殊性、考核观念误导、考核方法和技术使用不当等。论文第三部分总结分析了个别发达国家公务人员及企业人力资源考核的经验。这些国家的公务员考核各有其特点:美国的功绩制考核,法国的打分制考核,日本的能力·实绩制考核。之后,对企业人力资源与公务员人力资源管理的异同进行分析,为合理借鉴企业人力资源考核的经验提供依据。论文的第四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可从五大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是加强考核观念建设:具体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考核理念;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加强公务员行政伦理规范建设。第二,考核计划制定阶段的完善:包括明确公务员工作目标;构建完善的考核内容体系和标准体系。第三,考核执行阶段的完善:主要是构建多元主体的综合考评机制;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法体系;建立公平合理的考核程序;建立考核监督管理机制。第四,考核结果使用及反馈沟通阶段的完善:增强考核结果的激励功效;建全考核结果的反馈和沟通机制;制定公务员工作改进计划。第五,完善考核配套制度建设。
王全林[9](2005)在《“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 ——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式微的多维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主要回答三个问题:其一,究竟什么样的人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与大学教师之间呈何种关系?其二,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批判精神式微的成因与机理何在?其三,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精神如何复归? 针对此三大问题,定位于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并以学理探究为重心;主要采用了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间接“实证”分析法,必要的发展分析法等方法。 研究结论如下:“知识”与“理智”是中西“知识分子”叙事逻辑起点上的分水岭;“知识分子”一词有广义、中义与狭义三重理解,狭义专指那些“具有社会公共关怀意识,并运用智识进行社会批判的人”;从此经典理想化知识分子概念出发,则大学教师已越来越远离“知识分子”的角色与精神,尽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理应肩负其职。 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的式微,究其成因,意识形态话语转型,传统革命的阶级基础变化与知识阶层的“统治阶级中的被统治者”身份,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知识人与政治关系的复杂性,大学教师队伍的阶层化及其教师管理政策,构成其政治上的成因。“看不见的手”——市场的商品逻辑,学术生产的专业化,“文化工业”“社会水泥”般的集体无意识屏障三者构成了“消解”大学教师批判精神的经济(市场)成因。“两种文化”的分裂,学科割据与规训,后现代对宏大与解放叙事的拒斥,大学“文化共同体”内诸亚文化间的冲突与分裂,是“消解”大学教师批评精神的文化根源。 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的复归需要“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匹配,美国式的终身教职制度是市场机制下卫护消极学术自由的最好的制度保障。我们期盼着中国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的复归。
宋子傲[10](2015)在《学习型组识理论视野下的公务员培训研究 ——兼以美国为比较对象》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政府的执政能力,而公务员又是政府权力的行使者。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以提升政府执政能力,进行公务员培训是基础,这已经成为了各国共识。中国政府也正在顺应这一新的形势,持续出台大规模公务员培训、大幅度提高公务员素质的政策举措。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公务员培训缺乏培训体系和制度保障,培训方法落后、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无创新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从而导致公务员的成长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这种背景下,优化中国公务员培训迫在眉睫。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全面来临,学习型组织理念在全球范围得到关注并得以运用。很多企业都把学习型组织引入到其实践活动中去,一些国家也在积极建立学习型政府,这对公务员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研究中国公务员培训问题,特别是学习型组织这一理论出发,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完善中国公务员培训,无疑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视角,兼以美国作为比较对象,从比较中发现中国公务员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策略。全文除了绪论与结语之外,还有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公务员培训与学习型组织的理论阐释。首先,说明公务员培训的内涵、主要特征以及理论依据。其次,阐释学习型组织的缘起、理论意蕴以及构成要素,解释“五项修炼”模型。最后,阐明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公务员培训研究领域的适用性与创新性。第二,中美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比较分析。将美国公务员培训作为比较对象,探究其培训的理念、制度和做法,提炼出值得借鉴的理念和做法。首先对中美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进行概述,随之进行具体的比较,比较的维度有培训理念、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评估等。第三,中国公务员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通过中美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公务员培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观念认知、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方面。首先,公务员培训认知层面存在误区,导致培训过场论的盛行。其次,培训机构设置多样化欠缺,资源分配不均衡等现象。最后,培训导向缺乏“共同愿景”,培训方式忽视“团队学习”,培训内容难以改变“心智模式”,培训效果难以实现“自我超越”等。第四,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中国公务员培训改进策略。首先,要树立学习理念,更新公务员培训认知。这需要明确公务员培训战略地位,完善公务员培训制度设计,创建崇尚学习的培训氛围。其次,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建立公务员培训网络机构。构建多元化的培训主体,探索培训项目市场化运作,优化公务员培训资源配置。最后,进行“五项修炼”,优化公务员培训运行机制。建立“共同愿景”,聚焦中国梦;开展“团队学习”,实现从个人到组织的转变;改善“心智模式”,实现能力与体悟的进步;促进“自我超越”,实现业务的创新与品格的完善:进行“系统思考”,构建学习型公共组织。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旨在把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到公务员培训中,并契合“学习型政府”与“中国梦”等关注焦点,在研究视角选择上体现了一定的创新尝试。进而基于中美对比分析的视野,从“五项修炼”出发提出完善中国公务员培训的方法、模式和对策,在研究结论上也具有一定的创新尝试。但是,由于本人研究能力与条件有限,公务员培训效果评估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同时随着公务员培训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发展,公务员培训组织、实施、保障评估体系等仍需要不断完善,这是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予以加强的。
二、《干部人事工作手册》一书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部人事工作手册》一书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2)二战后美国学校学生指导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辨析 |
三、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案 |
第一章 二战前美国学校学生指导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美国学校学生指导的起源和早期发展(19世纪末~一战结束) |
一、现代学生指导萌生的社会背景:美国社会转型中的现实问题 |
二、学校学生指导兴起的思想和实践基础 |
三、美国学校学生指导的发端 |
四、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及其对学校学生指导的影响 |
五、公立学校职业指导的扩展 |
第二节 学生指导多样化的演进(20世纪20年代-二战结束) |
一、各种社会运动及教育改革对学生指导的影响 |
二、学生指导多样化的演进 |
三、指导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学生指导实践的影响 |
四、联邦介入学校学生指导的开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学生指导专业化的快速发展(二战结束~70年代末) |
第一节 二战后学生指导专业化发展的社会和教育背景 |
一、二战后美国人口的变化和学校学生问题的增多 |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冷战时期的“人才危机” |
三、联邦政府财政开支的增长和权力的扩张 |
四、学校教育中进步主义与新传统主义思想的交锋 |
五、综合中学的普遍设立 |
六、应用心理学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联邦立法对学生指导专业化发展的支持和影响 |
一、《乔治—巴登法案》对学校职业指导的支持及影响 |
二、《国防教育法》对学校学生指导的支持及重要影响 |
三、六七十年代联邦教育政策对学校学生指导的继续支持及影响 |
第三节 学校辅导员专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 |
一、美国学校辅导员协会的成立 |
二、美国学校辅导员协会的会员构成和组织管理 |
三、专业刊物的出版发行 |
四、倡导专业身份,发表专业意见 |
第四节 学生指导相关理论的发展 |
一、科南特对健全公立学校学生指导制度的建议 |
二、学生指导原理的构建 |
三、发展性学生指导理论的出现 |
四、职业指导理论构建的重要突破 |
五、瑞恩报告与学校辅导员专业职能的明晰 |
第五节 学生指导实践的发展 |
一、中学学生指导的发展 |
二、小学学生指导的兴起 |
三、学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和认证制度 |
四、学生指导服务的组织管理 |
五、发展性学生指导成为一种趋势 |
六、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的出现 |
七、学生指导实践中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的发展(20世纪80-90年代) |
第一节 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的兴起 |
一、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兴起的背景 |
二、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的推广 |
三、各州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模式的发展 |
四、联邦立法和专业协会对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的支持 |
五、《学校咨辅项目全国标准》的出台 |
六、学校辅导员培养及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 |
七、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实践中的问题 |
第二节 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基本原理及其规划实施系统 |
一、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基本原理 |
二、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的规划设计 |
三、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的实施系统 |
第三节 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的具体实践模式 |
一、圣约瑟夫学区重建学校指导项目的背景 |
二、重建学区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的规划 |
三、确定综合性指导项目的构成和时间分配 |
四、学区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的实施 |
五、学区实施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的成就、经验和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焦绩效:21世纪初美国学校学生指导的演进 |
第一节 关注学业成绩:学生指导回应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
一、关注学业成绩的倡导 |
二、有关学生指导能否提高学业成绩的讨论 |
三、有关学生指导能够提高学生成绩的实证研究 |
第二节 重视评价与绩效: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
一、对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回应问责的建议 |
二、学校咨辅成果研究中心的成立 |
三、有关综合性指导项目评价和绩效的研究 |
四、《ASCA的全国模式:学校咨辅项目框架》 |
第三节 21世纪初美国学校学生指导项目模式范例 |
一、纽约州学校指导项目模式的开发背景 |
二、纽约州学校指导项目模式与州教育政策 |
三、纽约州学校指导项目模式与《学校咨辅项目全国标准》 |
四、纽约州综合性学校指导项目模式的系统框架和内容 |
本章小结 |
结语:美国学校学生指导发展的历史经验、问题与借鉴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历史资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 |
2.1.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思想 |
2.2 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 |
2.2.1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民主理论 |
2.2.2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理论 |
2.2.3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文化理论 |
2.3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2.3.1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 |
2.3.2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
2.4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2.4.1 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2.4.2 在阶级斗争的思路下开展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发展 |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 |
3.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78年-1989年) |
3.1.2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89年-1997年) |
3.1.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7年-2002年)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 |
3.2.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2年-2007年) |
3.2.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007年-今) |
4 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总体思路 |
4.1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 |
4.1.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
4.1.2 民主是内容与形式的集合 |
4.1.3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
4.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4.2.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
4.2.2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证了三者有机统一的实现 |
4.2.3 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 |
4.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4.3.1 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发展模式 |
4.3.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5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 |
5.1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
5.1.1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
5.1.2 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
5.1.3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
5.2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5.2.1 “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 |
5.2.2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5.3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5.3.1 重点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制约监督 |
5.3.2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6 关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 |
6.1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6.1.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
6.1.2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6.2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
6.2.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6.2.2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 |
6.2.3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6.3 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6.3.1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 |
6.3.2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 |
7 关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
7.1 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
7.1.1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
7.1.2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
7.1.3 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
7.1.4 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 |
7.2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
7.2.1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 |
7.2.2 “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
7.3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7.3.1 完善党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领导 |
7.3.2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
7.4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7.4.1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
7.4.2 “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为关键” |
7.4.3 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 |
7.5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7.5.1 妥善解决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 |
7.5.2 培养忠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骨干 |
7.5.3 加快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
8.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 |
8.1.1 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 |
8.1.2 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 |
8.1.3 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 |
8.1.4 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
8.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意义 |
8.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
8.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政策执行中的政策规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编 政策规避概述 |
第一章 、政策和政策执行 |
第一节 、政策的含义与本质 |
一、 政策的一般含义 |
二、 政策的本质 |
第二节 、政策过程与政策执行 |
一、 政策过程与政策执行的含义 |
二、 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执行状况的发展和变化 |
第二章 、政策执行中的政策规避 |
第一节 、政策规避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
一、 政策规避的含义和本质 |
二、 政策规避的现实表现形式 |
第二节 、政策规避的危害 |
一、 加剧政策执行风险 |
二、 破坏政策秩序 |
三、 引发党和政府合法性危机 |
第二编 政策规避成因 |
第三章 、政策规避的内在动因 |
第一节 、利益追求是政策规避的根本动因 |
一、 利益的含义 |
二、 利益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机制 |
三、 政府利益博弈与政策规避 |
第二节 、认知缺陷是政策规避的心理诱因 |
一、 政策认知与认知缺陷 |
二、 政策认知缺陷产生的原因 |
三、 引发政策规避的几种认知缺陷分析 |
第三节 、认同障碍是政策规避的价值内因 |
一、 政策认同及其作用 |
二、 政策认同的特点 |
三、 政策认同障碍的产生及其影响 |
第四章 、政策规避的外部致因 |
第一节 、公共管理体制缺陷 |
一、 纵向权力划分不规范 |
二、 横向职能配置不合理 |
三、 公共管理幅度失当 |
四、 现行干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二节 、政策执行控制机制缺位 |
一、 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缺陷 |
二、 执行评估机制不健全 |
三、 执行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 |
第三节 、政策本身的非均衡性因素 |
一、 政策不合理 |
二、 政策不公平 |
三、 政策不明晰 |
四、 政策不协调 |
第四节 、政策执行环境和资源的制约 |
一、 执行环境对政策规避的影响 |
二、 执行资源对政策规避的影响 |
第三编 政策规避对策 |
第五章 、改革公共管理体制铲除政策规避的体制土壤 |
第一节 、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 |
一、 建立适度集权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 |
二、 调整公共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 |
第二节 、优化职权配置和干部管理制度 |
一、 优化职权配置 |
二、 完善现行干部管理制度 |
第三节 、改进政策制定系统 |
一、 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和决策信息系统 |
二、 完善决策咨询系统和决策运行机制 |
三、 健全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机制 |
第六章 、建构现代政策执行体制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
第一节 、优化政策执行主体构成 |
一、 政策执行主体多元化 |
二、 政策执行主体多元化的管理规则 |
第二节 、健全政策执行沟通协调机制 |
一、 政策执行沟通与协调的功能 |
二、 完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
第三节 、完善政策执行控制机制 |
一、 健全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
二、 健全政策执行评估机制 |
三、 完善政策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
第四节 、优化政策执行环境和资源 |
一、 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
二、 合理配置政策资源 |
第七章 、提高政策主体素质消除政策规避的主观原因 |
第一节 、提高政策执行者素质 |
一、 提高政策执行者的政治社会化水平 |
二、 提升政策执行者的知识和心理素质 |
第二节 、强化政策对象的政策认同 |
一、 加强政策教化 |
二、 改进互动方式 |
第八章 、全面推动政策创新提高政策执行质量 |
第一节 、政策规避与政策创新 |
一、 政策规避与政策创新的联系和区别 |
二、 政策规避是政策创新之母 |
三、 政策执行创新的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培育政策执行创新的环境和机制 |
一、 营造政策执行主体创新的社会环境 |
二、 建构政策执行主体创新的激励机制 |
第三节 、积极推进执行再决策 |
一、 政策执行再决策发生的主要情形 |
二、 政策执行再决策的意义 |
三、 推进执行再决策的基本原则 |
第四节 、及时推动执行终结 |
一、 我国政策执行终结的现状 |
二、 我国政策执行终结的障碍因素分析 |
三、 推动政策执行终结的对策选择 |
结语 |
主要参阅文献 |
后记 |
(5)民族自治地方人事管理自治研究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主要内容及创新 |
第一章 民族自治地方人事管理自治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人事管理自治权概述 |
一、人事管理自治权的法律依据 |
二、人事管理自治权的内涵 |
三、人事管理自治权的特征 |
四、人事管理自治权的行使原则 |
第二节 人事管理自治的核心环节 |
一、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 |
二、优先招录自治 |
三、人才培养自治 |
四、人才使用自治 |
第三节 人事管理自治的价值分析 |
一、人事管理自治是加快少数民族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 |
二、人事管理自治是实施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 |
三、人事管理自治是民族自治地方各项建设事业顺利推进的基础 |
四、人事管理自治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
第四节 人事管理自治的限制因素 |
一、自然和社会历史环境较差 |
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
三、对民族人才成长的特殊规律认识不足 |
四、人才竞争机制带来巨大挑战 |
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 |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制度安排 |
一、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由来和发展 |
二、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含义 |
三、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必要性 |
四、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制度设计 |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历程及成效 |
一、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发展历程 |
二、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主要成效 |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存在的问题 |
一、少数民族干部比例仍显不足 |
二、自治机关民族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
三、自治机关民族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
四、潜在的族群意识与国家认同的张力 |
五、对民族干部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
第四节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对策 |
一、进一步提高对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认识 |
二、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
三、完善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具体措施 |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优先招录自治 |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优先招录自治的制度安排 |
一、高校招生对少数民族考生政策倾斜 |
二、公务员招录对少数民族实行照顾 |
三、企事业单位招收人员时少数民族优先 |
四、民族干部选拔专项照顾政策 |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优先招录自治的成效 |
一、高校招生民族政策倾斜的成效 |
二、公务员招录的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成效 |
三、企事业单位招收人员时少数民族优先政策的成效 |
四、民族干部选拔专项照顾政策的成效 |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优先招录自治存在的问题 |
一、民族自治地方优先招录自治意识不够强 |
二、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过于简单化 |
三、公务员制度实施带来的“入口难” |
四、企事业单位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缺乏制度保障 |
第四节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优先招录自治的对策 |
一、增强自治机关优先招录自治的意识 |
二、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 |
三、在民族自治地方有所变通地实施公务员制度 |
四、完善优先招录自治的法制保障 |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培养自治 |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培养自治的制度安排 |
一、扶持民族教育自主发展 |
二、给予更灵活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 |
三、多措施扶持当地人才培训 |
四、选调少数民族干部挂职培养 |
五、干部双向交流培养机制 |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培养自治的成效 |
一、民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
二、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完善 |
三、人才培训机制不断健全 |
四、挂职培养规模逐年扩大 |
五、干部交流力度不断加大 |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培养自治存在的问题 |
一、民族教育相对落后 |
二、人才引进困难重重 |
三、人才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
四、挂职干部选派管理不够规范 |
五、交流制度不够健全 |
第四节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人才培养自治的对策 |
一、内外结合促进民族教育整体发展 |
二、扬长避短灵活引进人才 |
三、健全完善人才培训长效机制 |
四、规范挂职干部的选派和管理 |
五、拓展思路提高干部交流制度执行力 |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使用自治 |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使用自治的依据及重点任务 |
一、民族自治地方人才使用自治的依据 |
二、民族自治地方人才使用自治的重点任务 |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使用自治的成效 |
一、人才发展环境有所优化 |
二、人才公共服务能力有所提升 |
三、人才考评机制初步建立 |
四、人才激励机制初见成效 |
五、人才保障措施不断完善 |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使用自治存在的问题 |
一、环境欠佳限制了人才才智的发挥 |
二、人才公共服务深层问题逐渐凸显 |
三、缺乏分类科学的差异化人才考评机制 |
四、人才激励形式单一且执行不力 |
五、人才保障立法滞后并面临资金瓶颈 |
第四节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人才使用自治的对策 |
一、优化发展环境激活人才活力 |
二、加强人才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
三、健全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才评价机制 |
四、改革优化人才激励机制 |
五、健全人才社会保障和法律保护机制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 ——以S区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结构 |
五、研究综述和概念界定 |
六、研究创新与局限 |
第一章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诞生 |
一、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价值取向 |
三、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文本的层层演进 |
第二节 政策执行的三重视角 |
一、自上而下型 |
二、自下而上型 |
三、互动整合型 |
第三节 绩效工资政策执行分析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S区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的政策资源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因素 |
一、社会发展 |
二、经济发展 |
三、教育发展 |
第二节 组织因素 |
一、S区教育局直接管理机构 |
二、S区教育局直属机构 |
三、S区中小学校长 |
第三节 沟通因素 |
一、电子网络办公平台 |
二、校长工作研讨会 |
三、校长读书会 |
四、《S区教育调研与评价》 |
第三章 S区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区教育行政层面 |
第一节 摸索与实验阶段 |
一、实施绩效工资之前S区教师工资的基本构成 |
二、政策内容与主要意图 |
三、校长的回应 |
第二节 发动与接轨阶段 |
一、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接轨的内容 |
二、政策目标 |
三、校长的回应 |
第三节 争议与调整阶段 |
一、调整的主要内容 |
二、对班主任工作量的巨大争议 |
三、校长的回应 |
第四节 定稿与再造阶段 |
一、关键问题的解决 |
二、教育局的期待 |
三、校长的回应 |
第四章 S区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学校教育管理层面 |
第一节 追求公平——一所来自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案例 |
一、政策资源 |
二、政策目标 |
三、政策制定 |
第二节 体现效率——一所来自著名小学的案例 |
一、政策资源 |
二、政策目标 |
三、政策制定 |
第三节 倡导和谐——一所来自薄弱小学的案例 |
一、政策资源 |
二、政策目标 |
三、政策制定 |
第五章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影响之人事部分 |
第一节 聘用与聘任 |
第二节 满工作量与不满工作量 |
第三节 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 |
第六章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影响之体制部分 |
第一节 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
第二节 学校发展规划制定 |
第三节 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 |
第七章 教师绩效工资影响之经费部分 |
第一节 国库拨付与学校拨付 |
第二节 编内用工与编外用工 |
第三节 班主任津贴与育人者考核 |
第八章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影响之质量部分 |
第一节 S区中小学生素质指标体系 |
第二节 对学校的"学生发展荣誉奖评比" |
第三节 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评比" |
第九章 结语——绩效时代的教育管理 |
一、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教师绩效的核心理念 |
二、从管理到服务,教育行政管理的职能转变 |
三、从被动到主动,学校自主办学的重新审视 |
附录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务员 |
2.1.2 职业道德 |
2.1.3 公务员职业道德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公仆理论 |
2.2.2 列宁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理论 |
2.2.3 毛泽东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思想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历史考察及启示 |
3.1 我国传统官德建设考察及启示 |
3.1.1 我国传统官德建设内容考察 |
3.1.2 我国传统官德建设途径考察 |
3.1.3 对我国当前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 |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考察及启示 |
3.2.1 邓小平关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探索 |
3.2.2 江泽民关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 |
3.2.3 胡锦涛关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丰富 |
3.2.4 习近平关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深化 |
3.2.5 对我国当前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4 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借鉴 |
4.1 主要发达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1.1 美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1.2 英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1.3 德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1.4 法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2 近邻一些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2.1 日本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2.2 韩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2.3 俄罗斯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2.4 新加坡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3 对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 |
4.3.1 强化职业道德立法 |
4.3.2 设置专门管理机构 |
4.3.3 加强职业道德培训 |
4.3.4 形成完备监督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分析 |
5.1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成就 |
5.1.1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日趋完善 |
5.1.2 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逐步推进 |
5.1.3 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初步形成 |
5.1.4 公务员职业道德考评工作力度提高 |
5.2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问题 |
5.2.1 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建设进程缓慢 |
5.2.2 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不够全面 |
5.2.3 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仍需完善 |
5.2.4 公务员职业道德考评机制还不完备 |
5.3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问题之原因 |
5.3.1 制度原因 |
5.3.2 环境原因 |
5.3.3 教育原因 |
5.3.4 自身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策略 |
6.1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目标 |
6.1.1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理论科学化 |
6.1.2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内容规范化 |
6.1.3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方法合理化 |
6.2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原则 |
6.2.1 以德为先原则 |
6.2.2 政治约束原则 |
6.2.3 科学管理原则 |
6.2.4 法律保障原则 |
6.2.5 与时俱进原则 |
6.3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路径 |
6.3.1 完善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相关制度 |
6.3.2 优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环境 |
6.3.3 强化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建设 |
6.3.4 加强公务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中国非领导职务公务员考核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A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论文写作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 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概述 |
(一) 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基本概念界定 |
(二) 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的理论基础 |
二、 中国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河南省 A 市为例 |
(一) 河南省 A 市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基本情况 |
(二) 河南省 A 市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
(三) 河南省 A 市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三、 发达国家公务人员及企业人力资源考核实践及经验总结 |
(一) 发达国家公务人员考核实践及经验总结 |
(二) 企业人力资源考核的实践及经验总结 |
四、 完善中国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的对策 |
(一) 加强考核观念建设 |
(二) 考核计划制定阶段的完善 |
(三) 考核执行阶段的完善 |
(四) 考核结果使用及反馈沟通阶段的完善 |
(五) 完善考核配套制度建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类参考文献 |
(一) 著作类 |
(二) 论文类 |
二、 外文参考文献 |
附件一:关于全市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中对公务员的八项行为规范的具体规定 |
附录三:《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中的具体规定 |
(9)“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 ——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式微的多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何谓“知识分子” |
第一节 西文“知识分子”一词的三大源头 |
一、俄语词“(?)” |
二、法语词“intellectuel” |
三、英语词“intelligentsia”与“intellectual” |
四、对知识分子西文用法的几点小结 |
第二节 中文“知识分子”歧义探析 |
一、汉语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知识分子”叙事 |
二、历史语境中的“知识分子”叙事及其相关叙事 |
三、“知识”与“理智”:中西知识分子叙事的两种逻辑起点 |
四、一点结语 |
第三节 “知识分子”,究竟意味着什么 |
一、谁才是“知识分子” |
二、经典理想化的“知识分子”究竟意味着什么 |
第二章 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吗 |
第一节 教师是“知识分子”吗 |
一、教师究竟是谁 |
二、教师是“知识分子”吗 |
第二节 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吗 |
一、大学教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
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吗 |
第三章 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式微的多维分析—政治的视角 |
第一节 社会意义的分析 |
一、意识形态话语转型的影响 |
二、阶级基础的变化与知识阶层的尴尬身份所致 |
三、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 |
第二节 知识人与政治关系的复杂性 |
一、直接从政:体制身份限制 |
二、参政:有机化知识分子的党同伐异,带有党派 |
三、议政:民间批判立场 |
四、避政:追求纯学术与纯技术 |
第三节 大学层面的分析 |
一、大学教师队伍的阶层化:三种“种姓”等级制度的影响 |
二、大学教师管理政策的影响 |
第四章 大学中“知识分子”精神式微的多维分析—经济(市场)的视角 |
第一节 “看不见的手”—市场的力量 |
一、学术、科研与教学中的应用导向 |
二、接受各种资助的影响 |
三、以“市场”的名义“消解”批判精神 |
第二节 学术细分市场定位—学术生产专业化的影响 |
一、专业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
二、高风险与零或负市场回报率—专业化对大学教师批判精神的内在影响 |
第三节 “文化工业”对大学教师批判精神的影响 |
一、“文化工业”概述 |
二、“文化工业”对大学教师批判精神的集体无意识影响 |
第五章 大学中“知识分子”精神式微的多维分析—文化的视角 |
第一节 后现代文化的影响 |
一、后现代文化略论 |
二、后现代文化对大学教师社会批判精神的影响 |
第二节 “两种文化”及其分裂的影响 |
一、何谓“两种文化”及其分裂 |
二、“两种文化”及其分裂对大学教师批判精神的影响 |
三、大学中“两种文化”的分裂及其影响—大学理念的视角 |
四、“两种文化”分裂基础上的文化裂变对大学教师批判精神的影响 |
五、学科“割据”文化对大学教师批评精神的影响 |
第三节 大学“文化共同体”内诸亚文化间的冲突与分裂的影响 |
一、大学校园文化果真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吗? |
二、大学“文化共同体”内诸亚文化间的冲突与分裂对大学教师批判精神的影响 |
第六章 消极自由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复归—学术自由与终身教职的保障 |
第一节 两种自由:“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问题 |
一、何谓“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
二、“两种自由”间关系略论 |
第二节 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问题—消极自由的视角 |
一、消极自由乃学术自由题中固有之义 |
二、西方学术自由的历史发展史实乃一部消极自由的成长史 |
第三节 终身教职—大学教师消极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 |
一、Tenure制度的缘起 |
二、从一系列原则声明看Tenure制度对消极学术自由的程序保护 |
三、大学教师消极学术自由保护机制一瞥—主要以“谴责名单”制度为例 |
第四节 一点余论 |
一、Tenure制度的未来命运问题 |
二、消极自由、Tenure制度与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关系管见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学习型组识理论视野下的公务员培训研究 ——兼以美国为比较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现有研究简评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四) 本文的创新意图 |
1. 研究视角创新的努力 |
2. 研究结论创新的努力 |
一、公务员培训与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诠释 |
(一) 公务员培训:内涵、特征及理论依据 |
1. 公务员培训的内涵 |
2. 公务员培训的特征 |
3. 公务员培训的现实需求与理论依据 |
(二) 学习型组织:缘起、理论意蕴及构成要素 |
1.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缘起 |
2.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意蕴 |
3.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模型 |
(三)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公务员培训研究的适用性 |
1.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构建学习型政府的启示 |
2. 构建学习型政府对公务员培训的要求 |
二、中美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比较分析 |
(一) 中美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概述 |
1. 中国公务员培训制度概述 |
2. 美国公务员培训制度概述 |
(二) 中美国家公务员培训理念比较 |
1. 中国公务员培训理念 |
2. 美国公务员培训理念 |
(三) 中美国家公务员培训机构比较 |
1. 中国公务员培训机构 |
2. 美国公务员培训机构 |
(四) 中美国家公务员培训方式比较 |
1. 中国公务员培训方式 |
2. 美国公务员培训方式 |
(五) 中美国家公务员培训内容比较 |
1. 中国公务员培训内容 |
2. 美国公务员培训内容 |
(六) 中美国家公务员培训评估比较 |
1. 中国公务员培训评估 |
2. 美国公务员培训评估 |
三、比较视野下中国公务员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公务员培训认知层面的问题分析 |
1. 对公务员培训的观念误区 |
2. 公务员对培训的认知误区 |
(二) 公务员培训组织机构的问题分析 |
1. 培训机构设置多样化欠缺 |
2. 培训机构资源分配不均衡 |
(三) 公务员培训运行机制的问题分析 |
1. 培训导向:缺乏“共同愿景” |
2. 培训方式:忽视“团队学习” |
3. 培训内容:难以改变“心智模式” |
4. 培训效果:难以实现“自我超越” |
四、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中国公务员培训改进策略 |
(一) 树立学习理念,更新公务员培训认知 |
1. 明确公务员培训战略地位 |
2. 完善公务员培训制度设计 |
3. 创建崇尚学习的培训氛围 |
(二) 市场化改革,建立公务员培训网络机构 |
1. 构建多元化的培训主体 |
2. 探索培训项目市场化运作 |
3. 优化公务员培训资源配置 |
(三) “五项修炼”,优化公务员培训运行机制 |
1. 建立共同愿景,聚焦中国梦 |
2. 开展团队学习,实现从个人到组织的转变 |
3. 改善心智模式,实现能力与体悟的进步 |
4. 促进自我超越,实现业务的创新与品格的完善 |
5. 实现系统思考,构建学习型公共组织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干部人事工作手册》一书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干部人事工作手册》一书出版[J]. 曲日. 党的建设, 1987(01)
- [2]二战后美国学校学生指导发展研究[D]. 曹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5)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D]. 张瑞岚. 武汉大学, 2014(06)
- [4]政策执行中的政策规避研究[D]. 王国红.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3)
- [5]民族自治地方人事管理自治研究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D]. 付明银. 云南大学, 2013(05)
- [6]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 ——以S区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为例[D]. 全力.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7]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 杜扬.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8]中国非领导职务公务员考核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A市为例[D]. 张萌萌.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 [9]“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 ——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式微的多维分析[D]. 王全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10]学习型组识理论视野下的公务员培训研究 ——兼以美国为比较对象[D]. 宋子傲.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