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学生择业心理调查研究

山东省中学生择业心理调查研究

一、山东中学生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艺中[1](2019)在《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以J省N、S、J市为例》文中认为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建设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特岗教师为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发展契机。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高低水平与他们对本职业的热爱程度与投入程度都紧密相连,同时也是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特岗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与特岗教师实现个生价值息息相关,而且也是影响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关系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本研究选取J省三市的特岗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同时借助SPSS统计数据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和单因素方差等统计方法,分析J省三个市的特岗教师专业发展、职业认同的现状,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1.J省三市的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2.J省三市的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或其各维度在教龄、学历、工资水平、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毕业、在校所学专业与所教专业是否一致存在差异。3.J省三市的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或其各维度在教龄、工资水平、福利情况、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毕业、在校所学专业与所教专业是否一致、婚姻状况存在差异。4.J省特岗教师职业认同不存在着显着的学历差异。5.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关系为正相关关系,且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认同的各维度上的相关度都在中等程度以上。6.J省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之间具有直接效应。7.在职业认同的维度中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倾向对其教师专业发展产生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对职业认同水平具有正向预测的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增强J省三市的特岗教师职业认同,以及促进专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马赫[2](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李立娜[3](2020)在《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文中提出大学阶段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期,大学生能否适应学校生活是决定个体健康成长、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国家和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水平及影响因素,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也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促进个体学校适应能力提升的宝贵建议。当前,研究体育锻炼行为、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等对学校适应能力的影响较多,而涉及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因此本研究以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和学校适应能力为研究对象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邱达明的《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量表》初始问卷和方晓义的《中国大学生适应性量表》为测量工具,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平均值是36.268,题项平均值为2.790,低于中等水平值3。(2)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平均值是171.97,题项平均值为2.867,低于中等水平值3。(3)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及其分维度锻炼动机、锻炼方法与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性均达到了0.001的显着性,分维度锻炼时间与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性达到了0.05的显着性。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分维度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的相关性均达到了0.001的显着性。(4)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学校适应能力回归系数为0.426,标准化系数为0.329,P<0.001。分维度锻炼动机、锻炼方法对学校适应能力回归系数分别为1.109、0.321,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279、0.145,P值均小于0.001;锻炼时间对学校适应能力回归系数为0.168,标准化系数为0.064,P值小于0.05。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学校适应能力分维度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回归系数分别为0.071、0.072、0.071、0.049、0.064、0.043、0.056。研究结论:(1)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维度锻炼动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锻炼方法处于中等略偏下水平,锻炼时间达到了中等水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水平不容乐观。(2)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维度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满意度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均处于中等略偏下水平,择业适应达到了中等水平。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总体水平有待提高。(3)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分维度锻炼动机、锻炼时间、锻炼方法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锻炼动机、锻炼时间、锻炼方法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锻炼动机>锻炼方法>锻炼时间。(4)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分维度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

李文[4](2020)在《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现状及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初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据调查研究显示,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虽然保持着高就业率,但是稳定性较差,就业质量普遍较低。职业成熟度作为衡量个体职业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成就动机会影响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但对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完善。所以,本研究以中职生为研究对象,了解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现状与关系,进而为提高中职生职业成熟度提出建议。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一采用量化研究,通过方便抽样选取山西省长治市与四川省蓬安县两所中职院校的63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工具采用吕厚超、黄希庭2014年编制的《青少年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T.Jesme和R.Nyard编制,叶敏仁修订《成就动机量表》、刘慧2004年编制的《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搜集有关变量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现状和特点,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二采用质化研究,对23名中职生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中职生的职业成熟度。本研究结论如下:1.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未来消极<未来迷茫<未来计划<未来积极<未来坚持<未来清晰。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在性别、学校、生源地、年级、专业选择意愿、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上存在显着差异,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着差异。2.中职生成就动机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避免失败>追求成功。中职生成就动机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专业选择意愿、家庭平均月收入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在不同学校与父母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3.中职生职业成熟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稳定性<自信心<功利性<独立性<职业自我知识<主动性<职业世界知识。中职生职业成熟度在性别、学校、年级、父母文化程度与家庭平均月收入上存在显着差异,在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与专业选择意愿上不存在显着差异。4.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三个变量中两两变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5.中职生成就动机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职业成熟度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丘少云[5](2019)在《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要实现城乡高职学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就需要有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职业观指引。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的职业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析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采用《高职学生社会资本量表》和《高职学生职业观量表》,调查广东省各地区城乡高职学生共636名。结果显示:第一,高职学生总体的社会资本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并存在显着的城乡差异。第二,高职学生总体的职业观的特征是重利益轻责任、重发展轻稳定。第三,职业观在学校所在地上存在显着的城乡差异,城市高职学生比农村高职学生更加重视自我发展、社会地位、现实利益,工作稳定和社会责任没有差异且最受忽略。结合以上两个量表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高职学生社会资本与职业观之间在总体和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高职学生社会资本的存量可以正向预测和影响职业观的形成与发展。为更深入地了解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采用《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影响研究访谈提纲》对广东省各地区共10名城乡高职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形成过程中专业选择具有依赖性、职业选择具有功利性、职业规划具有模糊性、职业定位具有工匠性。第二,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城市高职学生受血缘关系的影响较深刻,而农村高职学生更易受亲缘关系的影响,更注重工作稳定;城市高职学生组织社会资本较丰富,比农村高职学生更重视自我发展;城市高职学生专业社会资本较丰富,比农村高职学生更加重视现实利益;公共社会资本对城市和农村高职学生的影响甚微。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围绕高职学生职业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引导城乡高职学生形成重视长远发展、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职业观的差异化策略。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在职业观的形成阶段上,结合影响职业观形成的关键性事件进行具有针对的职业观教育,专业志愿选报前开展选报科学指导;知识技能获得中培养职业认同感;就业指导过程中增强职业责任感;就业后职业发展追踪提高职业稳定性。

刘慧[6](2004)在《中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研究》文中提出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在完成与其年龄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任务上的心理准备程度。我国中学生正处于职业探索和初步定向阶段,处于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开展中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不仅可以为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提供理论基础,而且是我国职业心理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本研究以探讨中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特点为目的。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和半开半闭式问卷调查的结果,初步构建出符合我国中学生实际的职业成熟度的理论模型。然后通过三次结构式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结构,形成正式问卷。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后,以此作为测量工具,以1852名中学生为研究被试,调查我国中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 (1)中学生职业成熟度是一个由多成分构组成的结构。它主要包括职业决策知识和职业决策态度两个维度。其中职业决策态度又分为五个方面,即主动性、独立性、自信心、功利性和稳定性。职业决策知识可分为职业世界知识和职业自我知识两个方面。 (2)本研究编制的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是一个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工具。 (3)我国中学生在职业心理发展上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择业的主动性不高和对职业世界缺乏了解。 (4)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随年级的升高大致呈现出U型的发展趋势。初三为发展的关键年级。 (5)男女中学生在自信心和职业世界知识两个因子上存在显着性的差异,男生具有更高的职业决策自信水平和更丰富的职业世界知识。 (6)从整体上看,中学生职业成熟度存在着显着的学校类型差异,按高低排列依次为:重点中学>职业学校>普通中学。 (7)中学生职业成熟度存在着显着的地区差异.从整体上看,西部地区中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要显着高于东部地区中学生的职业成熟度。 (8)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中学生其职业成熟度存在显着性的差异。 (9)中学生职业成熟度存在着显着的城乡差异.从整体上看,城市中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要显着高于农村中学生的职业成熟度。

李静美[7](2018)在《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农村教师补充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稳定性差,亟需建立能使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农村教师补充渠道。湖南省于2006年探索实施的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获得良好的实践反响。有人说,“中师又回来了”。那么,在不同于中师所处时代环境下,定向培养作为农村小学教师的重要补充渠道何以可行?它是如何实现“有人读”且使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其背后的发生逻辑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较少,且偏重对实施经验、人才培养等的描述性研究,学理分析不足,难以回答上述问题。为此,本研究采取“回溯历史、关照背景、诉诸理论”三维取向,以湖南省为个案,基于嵌入型个案研究设计,综合使用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采用并行混合方法设计,对当前社会环境下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何以可行(何以产生、何以有效等)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为原型,加入制度环境稳定性变量,构建了新的制度变迁解释模式,认为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的产生与中等师范教育的取消有内在联系,定向培养政策产生主要是效率机制在起作用。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取消中等师范教育主要是合法性机制作用的结果,取消中师不仅是师范教育中专学历层次的消失,更是中师培养模式与制度优势的隐没,由此导致一些农村学校失去稳定和高质量的师资来源,师资短缺和质量下滑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环境趋于稳定,组织微环境较为积极背景下,效率机制成为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力,而定向培养之所以被认为是有效率的农村教师培养和补充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结果。基于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验的分析,定向培养成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落后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村教师补充的重要方式具有历史必然性。本研究基于对各主体的调查、运用相关理论,采取“数据呈现效果→资料挖掘原因→理论解释逻辑”的分析理路,在和中等师范教育、现有农村教师补充渠道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何以有效做出解释。研究发现,定向培养的制度设计与社会现实和客观需求等相契合,由此招收到了次优生源,培养出了高质量的师范生,补充到了有守诺精神的教师,较之其他补充渠道,更好地解决了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就生源吸引来看,尽管时代发生变迁,但定向培养能够吸引到次优生源,在于公费教育切合了农民贫困家庭的生存理性、就业保障符合了农民的回避风险逻辑、职业特性契合了各阶层对子女的职业期望。人才培养质量高,与良好的生源质量、系统的教师教育、适当的考核退出机制息息相关,它抓住了农村小学职前教师教育的关键,增强了培养对农村教育的适应性。就到岗留任保障来看,契约机制是关键,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同时本地化机制促动契约的自动履行,由此构成定向培养保障师范生到岗留任的内在逻辑。针对实施中存在的争议或问题,并结合调研中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从政策设计、院校培养、实施保障、外部支持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张蕾[8](2020)在《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调查及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评价不能局限于考试分数的高低,而是要注重学生德智体劳全面发展。为此,国家大力推行综合素质评价机制,而上海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试验区,对于整个综合素质评价先行试教。截止目前,上海市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已有4年了,根据相关政策文件,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已然形成了“硬挂钩”的关联,上海的中小学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时以写实记录为主,并不涉及评价环节。那么,在此等环境下,综合素质评价在上海究竟实施状况如何?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管理者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态度如何?综合素质评价是否真正实现了它的初衷?目前综合素质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又能提出哪些可行性的措施?这都是本次研究的目标所在。这不仅仅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一次反思,更是对未来综合素质评价推广的一次探讨。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手段,以期客观的呈现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现状并开展对策研究。全文除了绪论部分外,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解读,包括核心概念的理解,综合素质评价发展的理论基础,综合素质评价本身内涵的解读,目前综合素质评价在全国和上海市的发展等等。其次是对于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现状调查。笔者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力图客观反映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带来的教学转变和教育相关联的各方,如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对政策的态度,并通过数据,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这是对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策略研究,针对以上提出的相关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进策略。第四部分是总结与展望。此部分主要是对整个研究结论的整理和阐述,并且从笔者自身出发,基于目前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结合当前的教育环境,对于未来综合素质评价的大规模实施提出改进建议以及实施策略分析。

宋广文,闫凤林[9](1996)在《山东中学生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前言 中学生是建设祖国的后备力量,对其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是涉及国家建设和教育事业的重要问题。对我国中学生而言,除了极少数学生将进入高一级学校培训后再工作外,大部分学生中学毕业后(包括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后)即进入劳动市场,怎样正确地引导他们择业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为了给就业指导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我们对山东省济南市、烟

辛增友[10](2006)在《青年职业价值观的横断与纵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本研究根据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构分析了青年人在考虑未来职业时所看重的各种因素,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构想,自编了适合我国青年人特色的职业价值观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了检验。然后对正式问卷调查的青年人职业价值观结果进行了横断比较。最后又对青年人职业价值观的状况进了纵向回顾研究。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1)自编的青年职业价值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青年职业价值观可以分为六个维度:工作保障、贡献及集体主义、自我发展、家庭、尊重及声望和社会关系。这与作者的理论构想基本一致。 (2)青年人总体在各维度得分从最重视到最不重视的排序为:自我发展、工作保障、家庭、贡献集体主义、尊重声誉、社会关系。 (3)在工作保障取向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青年女性比男性更重视工作保障因素。 (4)在社会关系和贡献集体主义两种价值取向上,存在显着的民族差异,汉族青年更重视社会关系因素,少数民族青年更重视贡献集体主义因素。 (5)在家庭取向上,高中男生的重视程度高于高中女生,在职有大学学历的女性对它的重视程度则高于在职有大学学历的男士。 (6)从纵向分析来看,青年学子们未来的择业取向仍然会非常重视发挥能力符合兴趣,对经济收入、物质保障方面的关注短时间内也不会出现大的变动;青年学子们对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重视近期可能还会进一步提升。另外青年学子们对社会贡献方面的关注将继续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上。 (7)从纵向分析来看,大学女生相对大学男生一直非常重视工作稳定或保障方面,这种性别差异可能还包括社会关系、地位声望等方面,而且短期内难以改变。

二、山东中学生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中学生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以J省N、S、J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特岗教师群体的产生背景
        1.1.2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现状亟待关注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1.1 理论意义
        1.2.1.2 实践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特岗教师
        1.3.1.1 特岗教师的概述
        1.3.1.2 特岗教师的特殊性
        1.3.2 教师专业发展
        1.3.3 教师职业认同
    1.4 文献综述
        1.4.1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认同国外研究综述
        1.4.1.1 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1.4.1.1.1 国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维度研究
        1.4.1.1.2 国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途径
        1.4.1.1.3 国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
        1.4.1.2 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综述
        1.4.1.2.1 国外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多视角研究成果
        1.4.1.2.2 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维度的研究现状
        1.4.2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认同国内研究综述
        1.4.2.1 国内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1.4.2.1.1 国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维度研究
        1.4.2.1.2 国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1.4.2.1.3 国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研究
        1.4.2.2 国内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综述
        1.4.2.2.1 国内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概况
        1.4.2.2.2 国内教师职业认同的多视角研究
        1.4.2.2.3 国内教师职业认同维度的研究现状
        1.4.2.3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
        1.4.2.3.1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1.4.2.3.2 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
        1.4.2.3.3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关于特岗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理论基础
    2.1 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模式理论
    2.2 社会同一性理论
    2.3 需要层次理论
    2.4 择业动机理论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总体思路
    3.2 研究假设与对象
        3.2.1 研究假设
        3.2.2 研究对象
    3.3 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研究工具与研究实施过程
        3.3.1 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调查问卷与访谈问卷
        3.3.1.1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维度
        3.3.1.2 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维度
        3.3.2 调查的实施
        3.3.2.1 预调查
        3.3.2.2 正式调查
        3.3.2.2.1 问卷的回收与处理
        3.3.2.2.2 问卷信度分析
        3.3.2.2.3 问卷效度分析
        3.3.2.2.4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问卷调查结果
        4.1.1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
        4.1.1.1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4.1.1.2 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
        4.1.2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关系的群体性差异
        4.1.2.1 教龄差异
        4.1.2.2 学历差异
        4.1.2.3 工资福利情况差异
        4.1.2.4 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毕业生差异
        4.1.2.5 在校所学专业与特岗所教专业是否一致差异
        4.1.2.6 婚姻状况差异
        4.1.2.7 周课时数差异
        4.1.2.8 职称差异
        4.1.2.9 择业动机差异
        4.1.2.10 学校与家人外部支持差异
        4.1.3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条件情况
        4.1.4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关系
    4.2 问卷调查分析
        4.2.1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分析
        4.2.2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群体性差异分析
        4.2.3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关系的分析
    4.3 问卷调查结论
5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访谈的状况与结论
    5.1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访谈状况
        5.1.1 Y老师的特岗经历故事
        5.1.1.1 Y老师的职业形象素描
        5.1.1.2 从事特岗教师前:一个美好的教师梦
        5.1.1.3 选择特岗教师:源于一场甜蜜意外
        5.1.1.4 入职特岗教师后:从心生悔意到坦然接受
        5.1.2 W老师的特岗经历故事
        5.1.2.1 W老师的职业形象素描
        5.1.2.2 充满意外的入职历程
        5.1.2.3 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学校
        5.1.2.4 学生—令我欢喜令我忧
        5.1.2.5 专业发展之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1.2.6 重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5.1.2.7 师德的重要性以我之见
        5.1.2.8 评奖背后的酸甜苦辣
        5.1.2.8 教学科研与比赛—只为职称而做
        5.1.2.9 我的专业发展规划:理想与梦想的差距
        5.1.2.10 我眼中的特岗教师存在的意义
        5.1.3 K老师的特岗经历故事
        5.1.3.1 K老师的职业形象素描
        5.1.3.2 “男教师”—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角色
        5.1.3.3 我对专业发展与培训进修的看法
        5.1.3.4 我的“学生观”
        5.1.3.5 难以实现的教学创新
        5.1.3.6 教学科研—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5.1.3.7 被“戴高帽”的教师
        5.1.3.8 “野心勃勃”的职业规划
        5.1.4 M老师的特岗经历故事
        5.1.4.1 M老师的职业形象素描
        5.1.4.2 特岗教师: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5.1.4.3 我眼中的培训与进修
        5.1.4.4 我与学生的“斗争史”
        5.1.4.5 与领导尴尬的关系
        5.1.4.6 对于那些“键盘侠”我有话要说
        5.1.5 N老师的特岗经历故事
        5.1.5.1 N老师的职业形象素描
        5.1.5.2 “机缘巧合”的入职历程
        5.1.5.3 当老师不易
        5.1.5.4 是教师,亦是学生
        5.1.5.5 简单的人际关系
        5.1.5.6 未来的期待
        5.1.6 B老师的特岗经历故事
        5.1.6.1 B老师的职业形象素描
        5.1.6.2 选择特岗:非我所愿
        5.1.6.3 “我”与培训进修的那些事
        5.1.6.4 另谋出路
        5.1.6.5 教学之难,难于上青天
        5.1.6.6 我所遇到的那些困难事
        5.1.6.7 我与学生:猫和老鼠的相处模式
        5.1.6.8 教师—社会舆论的替罪羊
    5.2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访谈结论与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状况
        6.1.2 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总体状况及其各维度
        6.1.3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性差异
        6.1.4 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群体性差异
        6.1.5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关系分析
    6.2 建议
        6.2.1 政策的完善为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认同的提升保驾护航
        6.2.2 媒体网络宣传与维护教师正当权利的法律法规双管齐下
        6.2.3 为特岗教师提供有效的环境条件与制度支持
        6.2.4 构建人性化管理文化以及学习型组织文化
        6.2.5 发挥特岗教师个人主观能动性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2)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3)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研究综述
        2.1.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概述
        2.1.2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现状研究
    2.2 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研究综述
        2.2.1 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概述
        2.2.2 学校适应能力的现状研究
    2.3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综述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研究设计
    4.1 理论模型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被试
    4.4 测量工具的选用
        4.4.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量表
        4.4.2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
    4.5 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4.5.1 信度检验
        4.5.2 效度检验
5.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总体特点与人口统计学差异
        5.1.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总体特点
        5.1.2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人口统计学差异
    5.2 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总体特点与人口统计学差异
        5.2.1 学校适应能力总体特点
        5.2.2 学校适应能力人口统计学差异
    5.3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
        5.3.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
        5.3.2 控制变量与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
    5.4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的回归分析
        5.4.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总体的回归分析
        5.4.2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人际关系适应的回归分析
        5.4.3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习适应的回归分析
        5.4.4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校园适应的回归分析
        5.4.5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择业适应的回归分析
        5.4.6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情绪适应的回归分析
        5.4.7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自我适应的回归分析
        5.4.8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5.4.9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分维度与学校适应能力的回归分析
    5.5 研究假设的检验
6.讨论
    6.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总体特点与人口统计学差异
        6.1.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总体特点
        6.1.2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人口统计学差异
    6.2 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总体特点与人口统计学差异
        6.2.1 学校适应能力总体特点
        6.2.2 学校适应能力人口统计学差异
    6.3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关系的讨论
        6.3.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关系的整体讨论
        6.3.2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人际关系适应关系的讨论
        6.3.3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习适应关系的讨论
        6.3.4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校园适应关系的讨论
        6.3.5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择业适应关系的讨论
        6.3.6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情绪适应关系的讨论
        6.3.7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自我适应关系的讨论
        6.3.8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满意度关系的讨论
        6.3.9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分维度与学校适应能力关系的讨论
7.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参考文献
9.附录
10.致谢

(4)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现状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文献综述
        1.2.2 成就动机的文献综述
        1.2.3 职业成熟度的文献综述
        1.2.4 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意义
        2.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2.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2.4 研究创新
3 调查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4.1 一般情况调查表
        3.4.2 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
        3.4.3 成就动机量表
        3.4.4 职业成熟度量表
    3.5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3.6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现状研究
        3.6.1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描述性统计
        3.6.2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在不同被试群体上的差异
    3.7 中职生成就动机的现状研究
        3.7.1 中职生成就动机的描述性统计
        3.7.2 中职生成就动机在被试不同群体上的差异
    3.8 中职生职业成熟度的现状研究
        3.8.1 中职生职业成熟度的描述性统计
        3.8.2 中职生职业成熟度在不同被试群体上的差异
    3.9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
        3.9.1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3.9.2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3.9.3 中职生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3.9.4 中职生成就动机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职业成熟度的中介作用
4 访谈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访谈原则与方法
    4.3 访谈对象
    4.4 访谈结果分析
        4.4.1 中职生对自己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看法
        4.4.2 中职生对成就动机的看法
        4.4.3 中职生对职业成熟度的看法
    4.5 访谈小结
5 综合讨论
    5.1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特点分析
        5.1.1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整体情况
        5.1.2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在人口学上的差异
    5.2 中职生成就动机的特点分析
        5.2.1 中职生成就动机的整体情况
        5.2.2 中职生成就动机在人口学上的差异
    5.3 中职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分析
        5.3.1 中职生职业成熟度的整体情况
        5.3.2 中职生职业成熟度在人口学上的差异
    5.4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5.4.1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5.4.2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5.4.3 中职生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2.1 对中职生的建议
        6.2.2 对家庭层面的建议
        6.2.3 对学校层面的建议
        6.2.4 对社会层面的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职生调查问卷(部分)
    附录2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职业观研究
        二、高职学生职业观研究
        三、城乡学生社会资本差异的研究
        四、社会资本促进积极职业观形成的对策研究
        五、现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拟突破难点
第二章 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职业与职业观的概念
        二、社会资本与高职学生社会资本的概念
        三、城乡差异的概念
    第二节 社会资本影响高职学生职业观的理论基础
        一、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二、“强关系”理论与“弱关系”理论
第三章 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假设
    第二节 问卷预测与分析
        一、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预测)
        二、项目分析
        三、信度和效度检验
    第三节 问卷正式施测的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正式施测)
        二、城乡高职学生社会资本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三、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四、城乡高职学生社会资本与职业观的相关分析
        五、城乡高职学生社会资本影响职业观的回归分析
        六、问卷调查研究的结论
第四章 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影响的访谈调查研究
    第一节 访谈调查设计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工具
        四、访谈资料收集与整理
    第二节 访谈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形成与现状分析
        二、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影响访谈结果分析
        三、访谈调查研究的结论和启示
第五章 基于社会资本促进城乡高职学生积极职业观形成的对策
    第一节 专业思想建立期:专业志愿选报前开展选报科学指导
        一、协助学生增强专业志愿选报的科学性
        二、提高农村高职学生专业选择的自主性
    第二节 职业选择迷茫期:知识技能获得中培养职业认同感
        一、农村高职学生自觉强化知识技能
        二、实训技能训练中渗透职业认同感
        三、校企合作实习中提高职业认同感
    第三节 职业规划迷茫期:就业指导过程中增强职业责任感
        一、学校指导学生增强职业责任感
        二、长辈引导晚辈树立职业使命感
    第四节 事业观形成期:就业后职业发展追踪提高职业稳定性
        一、建立健全高职学生职业发展追踪机制
        二、城市高职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稳定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6)中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问题提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总体构想
2 研究一 中学生职业成熟度理论模型的构建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程序与被试
    2.3 研究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中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理论模型
3 研究二 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被试
    3.3 研究程序
    3.4 统计工具
    3.5 第三次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3.6 讨论
4 研究三 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被试
    4.3 统计工具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5 小结
5 研究四 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被试
    5.3 统计工具
    5.4 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的信度检验
    5.5 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的效度检验
6 研究五 中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特点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被试
    6.3 研究工具
    6.4 研究结果与分析
    6.5 讨论
7 综合讨论与总结论
    7.1 综合讨论
    7.2 总结论
    7.3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开放式调查问卷
    附录2 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3 第一次预试问卷
    附录4 内容效度调查问卷
    附录5 第二次预试问卷
    附录6 第三次测试问卷
    附录7 问卷施测注意事项
后记

(7)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文献回顾与评论
        (一)农村教师主要补充渠道的效果与问题
        (二)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相关问题
        (三)简要的评论
    三、内容、思路与意义
        (一)内容与思路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反思
        (一)混合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二)样本情况介绍
        (三)研究者的反思
第一章 国家主导的定向培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师兴衰探析
    一、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调整整顿期(1979-1983)
        (二)发展繁荣期(1984-1991)
        (三)稳中渐衰期(1992-1998)
        (四)快速消亡期(1999年以后)
    二、中等师范教育的成功经验
        (一)政策优势吸引了优秀生源
        (二)精准培养保证了教学胜任力
        (三)定向制度保障了供给与稳定
    三、取消中等师范教育的现实反思
        (一)关于取消中师的三种解释
        (二)对现有解释的现实反思
        (三)关于取消中师的新解释
        小结
第二章 地方驱动的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回归
    一、启动背景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二)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并未形成
        (三)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与补充不足共存
        (四)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二、实施历程
        (一)酝酿准备
        (二)启动实施
        (三)深化完善
    三、学理反思
        (一)政策的产生:效率机制起主要作用
        (二)政策的选择:路径依赖的结果
    小结
第三章 为什么选择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生源吸引分析
    一、生源吸引状况
        (一)生源质量“次优化”,且有内部差异
        (二)生源来源“农村化”,农村和县城生源质量有差别
        (三)中下和中中层报考为主,但二者亦有差别
    二、生源吸引原因:为何报考
        (一)报考决策的宏观调查
        (二)报考决策的微观深描
    三、生源吸引逻辑
        (一)公费教育切合农民贫困家庭的生存理性
        (二)就业保障符合农民的回避风险逻辑
        (三)职业特性契合各阶层对子女的职业期望
    小结
第三章 为什么选择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生源吸引分析
    一、培养质量如何
        (一)定向师范生的素质表现
        (二)定向教师的能力体现
    二、缘何有高质量
        (一)优质生源是质量保证的基础
        (二)系统的教师教育是质量保证的根本
        (三)考核退出机制是质量保证的“助力器”
    小结
第五章 为什么下得去、留得住: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到岗留任保障分析
    一、到岗留任状况
        (一)定向师范生履约到岗情况
        (二)定向教师履约留任情况
    二、到岗留任原因
        (一)到岗(下得去)的原因
        (二)留任(留得住)的原因
    三、到岗留任保障逻辑
        (一)契约机制是到岗留任保障的关键
        (二)本地化机制促动契约的自动履行
    小结
第六章 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反思与建议
    一、定向培养的必然性:农村教师补充的方向?
        (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在一定时期内一些地区存在
        (二)农村教师需要专门准备或培养已成为各国广泛共识
    二、定向培养的有效性:制度变迁路径的视角
    三、定向培养实施中的主要争议或问题
        (一)初招学生选择自主性问题
        (二)初招项目优质生源冲突问题
        (三)专门化培养与再就业问题
        (四)定向教师个人发展问题
        (五)定向培养经费分担问题
    四、定向培养实施的优化建议
        (一)明确制度完善环节,保证项目生源质量
        (二)建立二次进退机制,尊重学生自由选择
        (三)注重乡土情怀培养,完善农村教师教育
        (四)优化服务期制度,促进教师稳定与发展
        (五)厘清各级财政责任,完善经费保障体制
        (六)改善外部环境,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8)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调查及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精准调研,了解现状
        1.3.2 .明确困境,发现问题
        1.3.3 .有效推进,保障实施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重难点
        1.7.1 .研究重点
        1.7.2 .研究难点
第2章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解读
    2.1 .概念界定
        2.1.1 .综合素质
        2.1.2 .评价
        2.1.3 .综合素质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多元智能理论
        2.2.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3 .人本主义理论
        2.2.4 .建构主义理论
    2.3 .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历程
        2.3.1 .理念引入
        2.3.2 .初步创设
        2.3.3 .深化改革
        2.3.4 .创新发展
    2.4 .上海市综合素质评价实施
        2.4.1 .相关政策解读
        2.4.2 .数字档案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和价值
第3章 上海市综合素质评价现状调查研究设计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与方法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工具
        3.1.3 .数据收集与分析
    3.2 .问卷信效度分析
        3.2.1 .信度分析
        3.2.2 .效度分析
    3.3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探析
        3.3.1 .思想意识的变化
        3.3.2 .实施便利程度
        3.3.3 .实施效果体现
    3.4 .教师访谈数据分析
        3.4.1 .实际受益学生比例小,家长热忱度不高
        3.4.2 .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实际价值存疑
        3.4.3 .体系不完善,现实困境不可违抗
第4章 上海市高中综合素质评价问题探析
    4.1 .认识与态度层面
        4.1.1 .思想认识不透彻
        4.1.2 .综合素质评价培训工作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
    4.2 .实施层面
        4.2.1 .材料收集缺乏实证性和针对性
        4.2.2 .评价方式较单一
        4.2.3 .评价人员分配不均
    4.3 .结果应用层面
        4.3.1 .结果反馈不深入
        4.3.2 .数据运用不彻底
        4.3.3 .数据保真仍存疑
        4.3.4 .高校对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薄弱
第5章 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对策研究
    5.1 .加强思想观念教育,建设完善培训体系
        5.1.1 .加强评价者的思想认识教育
        5.1.2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评价环境和氛围
        5.1.3 .建设教师、学生、家长的培训指导体系
    5.2 .注重实证,教研相合,关注学生个性需求
        5.2.1 .家校结合,共同完善评定标准
        5.2.2 .教研相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5.3 .评价人员多元化,评价行为规范化
    5.4 .结合日常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
        5.4.1 .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
        5.4.2 .结合日常教学,加强评价者间的交流
    5.5 .积极反馈,深刻反思,广泛应用
        5.5.1 .加强实证材料的收集
        5.5.2 .注重学生纵向评价,多方反思助力发展
        5.5.3 .积极尝试评价工具,优秀案例定点示范
        5.5.4 .对学生定性分析,做好反馈工作
    5.6 .促进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使用
        5.6.1 .加强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的相关性
        5.6.2 .增加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中受益学生比例
        5.6.3 .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学生高考之中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上海市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问卷调查
    附录B: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附录C:关于印发《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
    附录D:教师访谈提纲

(9)山东中学生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择业标准调查
    (二)职业理想调查
    (三)职业动机调查
    (四)
    (五)
    (六)
三、小结与反思

(10)青年职业价值观的横断与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问题提出
    1.1 职业价值观概念回顾
    1.2 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
    1.3 以前研究的缺陷和本研究的理论构想
    1.4 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研究一:青年职业价值观量表的编制
    2.1 目的
    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3 研究二: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3.1 目的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4 研究三: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纵向研究
    4.1 目的
    4.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5 总的讨论
    5.1 关于问卷
    5.2 关于青年职业价值观的横断研究
    5.3 关于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纵向研究
6 本研究需要改进和深入的方面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山东中学生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以J省N、S、J市为例[D]. 陈艺中.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3]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D]. 李立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 李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影响研究[D]. 丘少云.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6]中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研究[D]. 刘慧. 西南师范大学, 2004(04)
  • [7]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李静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8]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调查及推进策略研究[D]. 张蕾.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山东中学生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J]. 宋广文,闫凤林. 青年研究, 1996(01)
  • [10]青年职业价值观的横断与纵向研究[D]. 辛增友. 西南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山东省中学生择业心理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