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流互感器误差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朱才溢,罗颖,胡涵,王露[1](2022)在《基于自校准技术的高精度交直流钳形表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新能源发电换电并网以及非线性负载给交流供电系统带来直流分量,致使工作中钳形电流表失准、失效甚至损毁的问题,分析了传统交流钳形表适用性的劣势,设计了一款基于霍尔元件直流补偿和自校准技术的现场校验用交直流钳形电流表。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量程内选择的所有交直流校准点相对测量不确定度优于0.2%,样机准确度等级优于0.5级。与传统交流钳形表进行了交直流测量比较的观察测试试验,表明设计的钳形表可实现交直流测量,符合设计预期,其代表技术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成国锋[2](2021)在《电力互感器检定技术》文中认为本文按照电力互感器状态判据的不同,归纳了两类检定方法,分别是基于与标准互感器差值的传统检定方法,和基于复杂模型的综合判据新检定方法,对这两类方法的优缺点和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最后解释了新检定方法会成为互感器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
陆月朋[3](2021)在《配电网电能计量系统误差分析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式电能表的普遍使用使得原有针对感应式电能表的电能计量误差分析不再适合,因此,开展现代电能计量系统误差分析颇为重要。基于此,以某地区配电网电能计量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电能计量系统的主要组成、元器件误差产生机理及其主要原因,得到了电能计量的综合误差定义。深入分析了供电线路接线方式、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电能计量系统的影响,结合实例对其进行判定。最后,结合不确定度理论评判电子式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等器件的检定精度,为后续计量改进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李雨田,刘婧一,于旭,杨强,安昕洋[4](2021)在《智能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校验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方式,就现有的技术情况介绍了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以及数字式电能表的现场校验方法。结合实际现场校验经验,对不同校验方法对电子式互感器误差测量的影响,以及电子式互感器误差不稳定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极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就数字式电能表实负荷检定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
熊魁,岳长喜,李鹤,朱凯,刘洋,李登云,余佶成,李智成[5](2021)在《高压电流互感器容性泄漏误差原理及测试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电压电流互感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容性泄漏电流对互感器的误差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准确地测量容性泄漏误差,通过理论推导得到容性泄漏电流产生的机理和其对电流互感器误差影响的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可以测量微安级泄漏电流幅值和相位的方法,即参考锁相法,分析了施加电压电流测量法和参考锁相法的优缺点,并采用所提方法完成了一台高压标准电流互感器容性泄漏误差测试。通过试验与施加电压电流测量法在各工况下进行比较,验证了理论和测试方法的一致性,但对高准确度等级的高压电流互感器,参考锁相法更实用,研究对高压电流互感器的设计及检测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陈骁[6](2021)在《基于状态评价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深入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对于公司大营销战线电能计量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实现公司降本增效、创新增效、管理增效工作部署,使得计量系统向着智能化、标准化及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发展,推进公司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电能计量装置现有的定期运维、到期检测为主的运维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提升势在必行。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状态评价是研究电能计量装置一种重要的手段,准确的状态评价结果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时的状态,从而在对设备进行性能评价的时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通过不同的状态评价结果,开展针对性运维管理,改进一刀切地低效运维制度,更加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计量监管理念,实现公司电能计量装置由传统周期管控到未来智慧管控的变革。本文对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对浙江省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及运维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用户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系统、省级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等信息化系统中电能计量装置到货、检定、配送、安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能计量装置多维度数据,结合现有规程、规范,筛选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科学制定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指标及权重,从而得出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算法,科学建立状态评价模型,并通过算例进行分析。针对状态评价技术特点及运维管理工作的情况,完善运维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基于状态评价的运维管理体系。通过现有数据,分析预测舟山公司通过状态评价工作对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提质增效情况,本文展现了将电能计量装置全寿命周期数据通过状态评价技术科学合理服务于电能计量装置运维工作,高效、科学、开展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运维管理的前景,对切实提升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维护管理水平有较强的意义。
周峰,李鹤,李文婷,黄俊昌[7](2021)在《大电流测量传感技术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流、交流和冲击大电流(大于100 A)传感和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国防军工、工业生产、试验检测及科学研究中,文中按原理将广泛应用的电流测量技术分为基于欧姆定律的分流器、基于闭环反馈的直流/交流电流互感器、基于磁场测量的开环电流传感器和基于磁光效应的光学电流互感器4大类。在对各种电流测量传感原理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剖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应用注意事项,并介绍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各类大电流传感装置的结构特点、性能参数及测量性能优化方案。最后对本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传统电流测量/传感原理在宽范围温度特性、高动态范围、交直流混合、高带宽等方面的性能提升技术仍是研究热点;光学电流互感器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超大电流测量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但需解决较低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等问题。
何雪铭[8](2021)在《舰船用光纤大电流现场校准技术研究》文中提出
王有元,李伯男,黄磊峰,杜泓志[9](2021)在《倒置式油浸电流互感器受潮过程微水含量动态推演方法》文中认为为在可测特征量的基础上研究受潮过程中电流互感器内部微水的分布及扩散规律,该文提出了一种受潮过程中电流互感器内部微水含量动态推演方法。首先,建立了220k V倒置式油浸电流互感器电-热-流多物理场耦合三维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和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等方法,得到了受潮过程中电流互感器内部温度场以及微水含量分布规律;然后,通过分析环境温度对微水扩散的影响,建立了电流互感器内部油纸绝缘中微水含量与取油阀处绝缘油微水含量间的关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回归决策树算法的倒置式油浸电流互感器内绝缘微水含量动态推演模型;最后,搭建了LVB-220W3倒置式油浸电流互感器实验平台,来验证仿真及动态推演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电流互感器内绝缘微水含量动态推演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最大偏差为2.51%,可为油纸绝缘设备运维和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路文超[10](2021)在《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辐射磁场干扰及防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型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深入应用,以及智能变电站建设对电力设备功能提出更多样化的要求,引起了一系列新型智能电力设备的研制热潮,然而电网暂态过程屡屡导致新型电力设备受到电磁干扰,影响设备正常工作。配电网一次和二次融合设备在推广试用过程中,由电磁干扰引发的故障占据绝大多数,使用以往传导干扰的研究和防护方法也难有成效。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在遭受配电系统中暂态辐射磁场干扰时的受扰情况并对其磁场规律进行分析,对于提升此类设备应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本文首先建立典型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电磁暂态模型,根据已有研究总结哲态干扰信号频率特征,选择适用于一二次融合开关的辐射电磁场的计算方法——时域有限积分法(FITD);以模拟开断燃弧、遭受雷电流冲击以及投切电容器涌流作为研究所使用干扰源,计算得到配电开关在这3种干扰源下的空间磁场分布,对电子式互感器附近的空间辐射磁场进行了特征分析。之后,在实验室设计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电磁干扰试验平台,对某型号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进行雷电压、雷电流以及模拟开断燃弧试验,并测量磁场强度,验证了电磁暂态模型求解空间辐射磁场结果的正确性。为了进一步研究空间辐射磁场对开关二次敏感器件的影响,建立了以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板卡为核心的二次回路模型,形成了包括柱上断路器-配电终端(FTU)壳体-内部板卡一体的系统级电磁计算模型。再次,对FTU壳体面临3类暂态电磁干扰下的屏蔽效能做了分析,证明现有工程中使用的壳体屏蔽频段有限,不能较好保护内部器件;利用频率缩放后的时域有限积分法,计算了合并单元板卡上3.3V电源线的差模干扰暂态电压和电流,结果表明:在雷击和涌流干扰下的暂态电压和电流幅值较大,超过了相应端口的耐受标准。最后,根据辐射磁场干扰特点提出了考虑安装距离、角度及屏蔽层的3种防护优化方法,对比显示:上述保护方法均可不同程度削弱暂态辐射磁场对于二次回路的干扰情况,有助于对实际工程中一二次融合开关的电磁兼容性提升提供参考。
二、电流互感器误差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流互感器误差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自校准技术的高精度交直流钳形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传统钳形电流表问题分析 |
2 直流检测与补偿技术方案 |
2.1 直流检测模块 |
2.2 直流补偿模块 |
3 交直流钳形表自校正方法 |
4 样机校准与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5 测试试验与观察分析 |
6 结论 |
(3)配电网电能计量系统误差分析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电能计量系统的主要组成及其接线 |
1.1 主要组成 |
1.2 接线方式 |
2 电能计量系统误差分析 |
2.1 主要组成部分的误差描述 |
2.1.1 电子式电能表误差描述 |
2.1.2 电流互感器误差描述 |
2.2 电能计量系统综合误差 |
3 某地区配电网电能计量系统误差分析 |
3.1 接线方式对电能计量的误差分析 |
3.2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电能计量的误差分析 |
3.3 实例分析 |
(1)实例1:二次回路压降带来的电能计量误差 |
(2)实例二:中性点接地方式带来的电能计量误差 |
4 基于不确定度的电能计量系统检定研究 |
4.1 电子式电能表测量检定评价 |
4.2 电流互感器测量检定评价 |
5 结 语 |
(4)智能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校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变电站概述 |
2 电子式互感器现场校验 |
2.1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 |
2.2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现场校验 |
3 数字式电能表现场校验 |
3.1 单一电流电能计量 |
3.2 和流电能计量 |
4 存在问题及分析 |
4.1 电子式互感器误差波动 |
4.2 电子式互感器不同校验方法比较 |
4.3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极性问题 |
4.4 数字式电能表实负荷检定问题 |
5 结论 |
(5)高压电流互感器容性泄漏误差原理及测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容性泄漏的原理和误差模型 |
2 容性泄漏误差测试系统 |
2.1 电压电流法 |
2.2 参考锁相法 |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参考锁相法数据比对 |
3.2 高压标准电流互感器误差 |
4 结论 |
(6)基于状态评价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现状及状态评价基础 |
2.1 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概念 |
2.1.1 电能计量装置功能与应用 |
2.1.2 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概况 |
2.2 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现状问题及研究意义 |
2.3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概述 |
2.3.1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导则 |
2.3.2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状态量来源 |
2.3.3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模型建立与应用 |
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模型建立流程 |
3.2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指标构建及定量指标参考分级 |
3.3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算例分析 |
3.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模型建立算例 |
3.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评价模型应用算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状态评价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制度构建 |
4.1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运维管理组织体系 |
4.2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运维信息化管理系统 |
4.2.1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运维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
4.2.2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运维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优化 |
4.3 基于状态评价结果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策略调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状态评价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成效分析 |
5.1 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成本配置模型 |
5.1.1 运维人力车辆成本 |
5.1.2 运维试验耗材成本 |
5.1.3 试验设备设备维修成本 |
5.1.4 试验吊车租赁成本 |
5.2 基于状态评价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成效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调查问卷 |
(7)大电流测量传感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基于欧姆定律的分流器 |
1.1 直流分流器 |
1.2 交流分流器 |
1.3 冲击分流器 |
2 基于闭环反馈原理的直流、交流电流互感器 |
2.1 零磁通电流互感器 |
2.2 电子补偿式电流互感器 |
2.3 DBI型电流互感器 |
3 基于磁场测量的开环电流传感技术 |
3.1 基于磁传感芯片的电流传感技术 |
3.2 Rogowski线圈 |
4 光学电流传感技术 |
5 结论 |
(9)倒置式油浸电流互感器受潮过程微水含量动态推演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倒置式油浸电流互感器仿真模型建立 |
1.1 倒置式油浸电流互感器物理模型建立 |
1.2 倒置式油浸电流互感器电热水分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建立 |
1.2.1 倒置式油浸电流互感器内部温度场分布 |
1)一次导体、二次绕组焦耳热 |
2)绝缘结构中介质损耗发热 |
1.2.2 倒置式油浸电流互感器热质耦合传递 |
2 倒置式电流互感器内部温度场分布及微水扩散规律研究 |
2.1 正常运行状态下电流互感器内部温度场分布 |
2.2 正常运行状态下电流互感器内部微水分布 |
2.3 受潮过程中电流互感器内部微水扩散规律 |
2.3.1 电流互感器绝缘受潮过程研究 |
2.3.2 环境温度对绝缘受潮过程中微水扩散的影响特性研究 |
3 倒置式电流互感器内绝缘微水含量动态推演方法研究 |
3.1 内部故障点与底部绝缘油微水含量关联关系研究 |
3.2 基于回归决策树算法的内绝缘微水含量动态推演计算模型 |
3.2.1 回归决策树算法 |
3.2.2 内绝缘微水含量动态推演计算模型 |
4 电流互感器内绝缘微水含量动态推演计算模型验证实验 |
4.1 倒置式油浸电流互感器实验平台建立 |
4.2 电流互感器温度场及微水分布实验结果 |
4.3 动态推演模型实验验证 |
5 结论 |
(10)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辐射磁场干扰及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高压开关设备的电磁干扰问题 |
1.2.2 一二次融合开关的电磁干扰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2 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电磁暂态模型及干扰源分析 |
2.1 基于时域有限积分(FITD)的电磁暂态模型建立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2 干扰源的确立 |
2.2.1 雷电冲击的干扰源分析 |
2.2.2 开关动作燃弧干扰源分析 |
2.2.3 投切电容器组干扰源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辐射干扰测试试验 |
3.1 试验目的与试验内容 |
3.2 雷电冲击测试及分析 |
3.2.1 模拟雷电压干扰试验 |
3.2.2 模拟雷电流干扰试验 |
3.3 模拟开关燃弧试验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一二次融合开关智能组件的受扰分析 |
4.1 含智能组件的二次回路模型 |
4.2 配电终端(FTU)屏蔽效能分析 |
4.3 智能组件电源线路差模干扰计算 |
4.3.1 频率缩放的时域有限积分法 |
4.3.2 智能组件差模干扰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辐射干扰防护研究 |
5.1 基于智能终端安装距离的防护优化 |
5.2 基于信号采集单元安装位置的优化 |
5.3 基于增设屏蔽层的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电流互感器误差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校准技术的高精度交直流钳形表设计[J]. 朱才溢,罗颖,胡涵,王露. 计量科学与技术, 2022(01)
- [2]电力互感器检定技术[J]. 成国锋.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21)
- [3]配电网电能计量系统误差分析及评价研究[J]. 陆月朋.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4]智能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校验技术研究[J]. 李雨田,刘婧一,于旭,杨强,安昕洋. 吉林电力, 2021(04)
- [5]高压电流互感器容性泄漏误差原理及测试方法研究[J]. 熊魁,岳长喜,李鹤,朱凯,刘洋,李登云,余佶成,李智成. 高压电器, 2021(08)
- [6]基于状态评价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研究[D]. 陈骁. 浙江大学, 2021
- [7]大电流测量传感技术综述[J]. 周峰,李鹤,李文婷,黄俊昌. 高电压技术, 2021(06)
- [8]舰船用光纤大电流现场校准技术研究[D]. 何雪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9]倒置式油浸电流互感器受潮过程微水含量动态推演方法[J]. 王有元,李伯男,黄磊峰,杜泓志. 高电压技术, 2021(06)
- [10]一二次融合配电开关辐射磁场干扰及防护研究[D]. 路文超. 西安理工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