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酮类药物的药理与临床(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宝[1](2019)在《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对黄酮类药物分子的电化学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辐射、抗过敏、调节血脂以及雌激素样活性等药理作用,是很多中草药物的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之中。如何准确、有效地分析药物制剂及生物体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水平是合理有效地应用黄酮类药物的关键。人们相继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液质联用(LC-MS)等测试方法。但这些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面临着检测成本高、耗时长和步骤繁琐等问题。电化学分析具有响应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检测方法,利用电化学还可以研究药物分子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机理。而开发高效的功能电极材料则是电化学分析中的热点方向。本文围绕高性能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表征及电化学分析性能研究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以木犀草素、芦丁、槲皮素等常见的黄酮类药物分子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纳米笼、二氧化锡、介孔碳、多孔碳等多种功能性纳米材料构建多个电化学检测平台,考察黄酮类药物分子的电化学行为,求解相关电化学参数,构建新型电化学传感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石墨烯-二氧化锡复合材料(GR-SnO2),以碳离子液体电极(CILE)为基底电极,采用涂布法制得了修饰电极(GR-SnO2/CILE)。通过循环伏安法(CV)、微分脉冲伏安法(DPV)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木犀草素在GR-SnO2/CIL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当溶液中的木犀草素浓度在6.0×10-86.0×10-3mol/L之间时,氧化峰电流值与木犀草素的浓度线性相关,检测限为9.8×10-99 mol/L(3σ)。采用该方法用于独一味胶囊样品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2.采用涂布法将金纳米笼修饰于CILE上,得到修饰电极(AuNCs/CILE)。TEM结果显示,金纳米笼呈现中空、多孔的形貌和薄壁特征。SEM结果显示在修饰电极中,金纳米笼均匀地分散于CILE的表面,并保持了金纳米笼原有的结构与形貌。通过CV和DPV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木犀草素在AuNCs/CIL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当溶液中的木犀草素浓度在1.0×10-91.0×10-66 mol/L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溶液中木犀草素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0×10-1010 mol/L(3σ)。该方法进一步成功地用于独一味胶囊样品的测定。3.以聚乙烯吡啶与三氯化铁为前驱体,以介孔二氧化硅材料(SBA-15)为模板,通过热处理和氢氟酸处理等步骤得到碳材料。SEM与TEM结果显示该碳材料呈现与SBA-15类似的纳米棒状形貌,且内部含有大量规整的介孔孔道。将该材料修饰CILE后制备出相应的修饰电极,并用于芦丁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芦丁在该电极上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响应。DPV测试结果表明当芦丁浓度在1.0×10-91.0×10-5mol/L时,氧化峰电流与芦丁的浓度呈现线性相关,检测限可以达到3.0×10-1010 mol/L(3σ)。该电极还表现出很好的重现性,优异的稳定性等优点,采用该方法用于芦丁片样品中芦丁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4.以邻苯二甲酸酐、氯化亚铁和脲为原料,以SBA-15作为模板,通过固相合成法在SBA-15中原位生成酞菁铁。通过热处理该复合物,制备得到具有规整介孔孔道的掺杂介孔碳,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SEM、TEM、比表面分析仪(BET)等对得到的材料及中间体进行了理化性质表征。UV-VIS结果确证了在固相反应过程中有酞菁铁生成;XPS显示氮被成功地掺入到碳材料中,且氮的含量4.65%;BET与TEM结果表明在该材料中存在丰富的介孔结构与高达548 m2/g的比表面积,其中介孔的尺寸大致为5 nm。利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由该碳材料制备的修饰电极对木犀草素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对氧还原反应(ORR)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pH 3.0的PBS中,制得的修饰电极对木犀草素具有非常好的电化学响应。DPV结果显示当木犀草素浓度在2.0×10-81.0×10-44 mol/L之间时,测得的电流值与溶液中木犀草素的浓度呈线性相关,检测限为6.6×10-99 mol/L(3σ)。ORR电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掺杂介孔碳材料对于ORR具有非常好的催化性能,在碱性介质中其对ORR的催化性能超过商业Pt/C催化剂,其中部电位可比Pt/C催化剂高出53 mV。与此同时,该材料作为催化剂还具有优异的甲醇耐受性、稳定性及四电子过程选择性。5.以小麦面粉为原料,通过活化碱处理和碳化等过程合成了一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BPC),并通过水热法将Pt和Au负载于得到的BPC上,获得Pt-Au-BPC纳米复合材料。通过SEM,XPS和电化学方法检测了Pt-Au-BPC的理化性质及交流阻抗,结果显示该材料具有丰富的多孔结构,很高的表面积和优异的导电性。将Pt-Au-BPC滴涂于CILE上得到相应的修饰电极(Pt-Au-BPC/CILE)。采用CV和DPV等方法研究了槲皮素在Pt-Au-BPC/CILE上的电化学行为,并计算了相应的电化学参数。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当槲皮素的浓度在0.1560.0μmol/L之间,氧化峰电流与浓度线性相关,检测限为5.0×10-88 mol/L(3σ)。将该制备的Pt-Au-BPC/CILE用于检测银杏片样品中的槲皮素浓度,结果令人满意。
何西利[2](2011)在《模型蛋白与中药活性成分发光行为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药物在体内与蛋白质的作用不仅影响其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还和其药效息息相关。因此,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对阐明药物的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大黄属于我国四大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至今己阐明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蒽醌类物质,包括: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芦丁、山萘酚和橙皮素是临床广泛使用的黄酮类药物,国内已生产口服的复方芦丁片。本文以鲁米诺为化学发光探针,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肌红蛋白与大黄蒽醌类药物以及黄酮类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工作的创新点为:1.通过测定小分子鲁米诺的外源荧光,系统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和过氧化氢酶与鲁米诺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以小分子为荧光体,研究蛋白质与其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在新建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出牛血清白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和过氧化氢酶与鲁米诺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2.以鲁米诺为化学发光探针,建立了研究肌红蛋白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计算出肌红蛋白与大黄葸醌类药物以及黄酮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文构建发光模型研究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不仅操作简单、灵敏度高,还可获得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较多参考信息(包括: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作用力类型及热力学参数等),为阐明药物和蛋白质的作用原理提供新方法新技术。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引用文献180篇。概述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研究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总结了大黄、大黄葸醌和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药理活性。2.根据Stern-Volmer方程及相关理论,推断模型蛋白对鲁米诺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通过测定小分子外源荧光,构建了研究蛋白质与其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计算公式为:并计算出模型蛋白对鲁米诺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模型蛋白的结构探讨了可能的结合位点。3.鲁米诺.模型蛋白发光体系的建立及其光谱行为的研究:详细研究了模型蛋白对鲁米诺化学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蛋白均能增强鲁米诺的化学发光,并缩短鲁米诺达到最大发光强度的时间,化学发光强度增大值与模型蛋白浓度成线性关系。根据模型蛋白对鲁米诺可能的结合位点,探讨了模型蛋白对鲁米诺化学发光增敏的可能机理。4.以鲁米诺-肌红蛋白化学发光体系为基础,研究了大黄蒽醌类药物(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对鲁米诺-肌红蛋白化学发光体系的影响,发现它们对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均产生抑制作用,并提出了可能的作用机理。以鲁米诺-肌红蛋白-大黄蒽醌类药物作用机理为基础,构建了研究蛋白质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数学模型,计算方程为:计算出在298K和303K时,肌红蛋白与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计算结果表明:肌红蛋白与大黄蒽醌类药物的结合常数肠值在103~107数量级,结合位点数n约为1。结合能力大小顺序为: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计算出热力学函数的变值,判断肌红蛋白与大黄蒽醌类药物之间的结合力应为疏水作用力,探讨了大黄蒽醌类药物的结构和药理活性与结合力大小的相关性。5.以鲁米诺-肌红蛋白化学发光体系为基础,研究了芦丁、山萘酚、橙皮素对鲁米诺-肌红蛋白化学发光体系的影响,发现它们对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均产生抑制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可能的抑制机理。应用基于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构建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在298K和303K时,肌红蛋白与芦丁、山萘酚、橙皮素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在104~105数量级。结合力大小顺序是:山萘酚>芦丁>橙皮素。并计算出热力学函数的变值,以此判断结合力应为疏水作用力。探讨了结合常数的大小与黄酮类药物结构的相关性。6.以鲁米诺-肌红蛋白化学发光体系为基础,发现克林霉素、氯雷他定、三聚氰胺和龙胆苦苷对该体系的发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应用本文所构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数学模型,分别给出肌红蛋白与克林霉素、氯雷他定和三聚氰胺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得到非常满意的计算结果。
董念[3](2009)在《光谱法研究三种黄酮类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文中指出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为丰富的蛋白质,它作为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的存储和转运蛋白,可以与许多药物分子发生相互作用。黄酮类药物小分子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炎症等活性,因此研究血清白蛋白与黄酮类药物小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了解黄酮类药物小分子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药理活性和毒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血清白蛋白分子与黄酮类药物小分子芹菜素、高良姜素和染料木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了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热力学结合参数、分子之间的结合距离、药物小分子对蛋白质构象的变化和其他环境因素(如溶液的pH值和金属离子的影响),并且从上述结论中得到了药物与蛋白质作用的生物活性基团。所得结果对生物化学、制药学、临床医学和药代动力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1.采用荧光光谱法,利用药物对牛血清白蛋白自身内源荧光的猝灭,研究了芹菜素、高良姜素和染料木素这三种黄酮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药物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之间发生了有效的静态猝灭,并探讨了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位点,求得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确定了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力。2.通过同步荧光技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这三种黄酮类药物小分子作用前后,蛋白质构象所发生得改变,结果表明:蛋白质在结合后,色氨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疏水性发生了改变,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进一步说明这三种黄酮类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发生了相互作用。3.全面考察了pH值和金属离子存在下对结合反应的影响,反复论证了这三种黄酮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力还存在静电作用力。从理论上推测了这些条件对相互作用影响的机理。4.分别从荧光猝灭、结合常数和位点数、结合力、pH和金属离子影响等方面,重点对比了这三种黄酮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情况。并结合这三种药物分子结构上的比较和分析,初步推断这三种药物小分子A环上5,7位酚羟基是药物决定性的生物活性基团,B环上的酚羟基也是一重要的生物活性基团。结果表明,这3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羟基数目以及位置对各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有重要影响,导致这3种黄酮类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强弱不同,其作用力顺序为芹菜素>高良姜素>染料木素。这三种黄酮类小分子的疏水性大小依次为:芹菜素>高良姜素>染料木素,与作用力顺序一致,从而也可证明这三种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以疏水作用力为主。
程湛[4](2014)在《天然黄酮类药物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研究》文中指出H1N1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Avirus)的个亚型,因其抗原易发生变异、毒力较大,人类通常也无法获得长久的免疫力,旦爆发,就会产生严重后果。目前上市药物主要为病毒的离子通道阻断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并且已经产生耐药毒株,祖国医药学治疗感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中药具有作用靶点多以及不容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可以长期使用等特点和优势,在新型抗甲型流感病毒药物研发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和天然植物中,种类最多的种,本课题从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中寻找抗甲型流感病毒的有效化合物,研究抗H1N1病毒的药效并阐述其作用机理。本课题先从计算机水平,应用分子对接技术,通过Discovery Studio模拟分子对接发现待实验的8种药物与H1N1病毒的HA、NP、NA均有定程度的结合。再从细胞水平研究药物的体外药效,发现KA-108、KA-110、KA-20有较好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其IC50分别为3.3μg/mL、9.45μg/mL、13.96μg/mL,其中,安全剂量内KA-20抑制率最高,为95.61%,治疗指数KA-108最高,达到73.54。然后从分子水平、生化水平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并进步验证药效。通过分子水平的BIAcore SPR分析技术和生化水平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筛选实验结果发现,KA-108能够与病毒的HA产生相互作用;KA-110的作用靶点是HA和NP,但是和NP的相互作用明显强于HA;KA-20对病毒的NA有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分子对接的结果与细胞实验及分子、生化水平的实验结果有致性:细胞实验证实有抗病毒作用的三种药物中,分子对接结果显示KA-108与HA结合程度最高,与BIAcore结果致;而在与NA结合中,KA-20与NA结合程度最高,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筛选实验结果致。最后建立动物模型,验证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药效。KA-108、KA-110、KA-20在动物体内是否有良好的抗H1N1病毒作用,需进步的实验进行验证。
张霭[5](2010)在《黄酮类药物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及其分析检测》文中指出第一章综述了黄酮类药物异槲皮苷、大豆苷元、黄芩苷在分析检测、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电化学方法对黄酮类化合物在分析检测方面的研究内容。第二章研究了异槲皮苷(IQ)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法。在pH1.81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IQ产生一峰形好、灵敏度高、稳定的氧化峰,峰电位Ep在0.525V,峰电流与浓度在3×10-7 mol·L-1~2×10-5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p(μA)=0.2891C+1.544×10-7,r=0.9997,检出限:1×10-7 mol·L-1,RSD:4.8%(n=10),回收率在98.2%~106%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干扰少,可用于IQ的定量分析。第三章采用化学还原法合成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研究了IQ在新型的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对比异槲皮苷在修饰电极和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差异,建立了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法。在pH6.52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IQ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稳定的氧化峰,峰电位Ep在0.296V,峰电流与浓度在5×10-8 mol·L-1~3×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p(μA)=2.587C+7.721,r=0.9989,检出限:1.7×10-8 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3.1%(n=10),回收率在96.9%-105.0%之间。测定了14种物质对其的干扰,与裸玻碳电极相比,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极大的提高了检测IQ的灵敏度,可用于实际样品中IQ的定量分析。第四章研究了大豆苷元(DD)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对其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了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法。在pH6.53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DD产生稳定的氧化峰,峰电位Ep在0.468V,峰电流与浓度在2×10-6 mol·L-1~2.4×10-5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p(μA)=0.811C+13.448,r=0.9922,检出限:7×10-7 mol·L-1。RSD:4.4%(n=5),回收率在97.8%-104.6%之间。该方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干扰少,可用于实际样品中DD的定量分析。第五章研究了黄芩苷(BAI)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初步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建立了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法。在pH6.53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BAI产生稳定的氧化峰,峰电位Ep在0.164V左右(vs.SCE),峰电流与浓度在4×10-7 mol·L-1~5×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p(μA)=1.076C+23.185,r=0.9986,检出限(S/N=3)为1.3×10-7 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4.0%(n=5),回收率在97.2%~103.7%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干扰少,可用于实际样品中BAI的定量分析。
张家剑[6](2008)在《中药有效成份对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人体内代谢药物的主要酶是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它们有很多个亚家族,其中CYP1A1, CYP2E1和CYP3A是主要的可诱导酶,它们是药物代谢/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指标。随着中草药在世界范围推广,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加速了中西药的并用来治疗疾病。研究中草药对CYP的影响及中草药与西药的药物相互作用,对促进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避免联合用药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无疑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HepG2细胞为体外实验的体系,采用SYBR GREEN荧光染料,建立了实时定量PCR方法来定量细胞中mRNA表达。我们设计了一个mRNA特异性的反转录引物universal RT,和一对与反转录引物相关的PCR引物SP和AP。在实时定量PCR中这几个引物排除了基因组DNA对mRNA定量的干扰,从而排除了假阳性结果。本文还研究了八种中药有效成分的对HepG2细胞中CYP1A1、CYP2E1、CYP3A4和CYP3A5 P450酶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本文还研究了十五种黄酮类药物对P450酶CYP1A1 mRNA表达及对DMBA诱导的CYP1A1 mRNA表达的影响。十五种黄酮类药物对CYP1A1 mRNA表达的诱导差异很大并且它们中大部分对DMBA诱导的CYP1A1 mRNA表达的诱导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我们还发现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CYP1A1 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的几个规律。我们的研究建立了HepG2细胞的体外诱导模型,成功地分析了不同中药有效成分对P450酶的诱导作用,为将来新药诱导筛选提供了平台和实验基础,为中西药代谢性相互作用及毒理学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SATAR TURSYNBOLAT[7](2019)在《用于几种药物检测的碳复合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世界各国都已将药物质量检测技术列为重要的发展领域,而相关的分析方法研究是该领域的热点,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发展下去。化学修饰电极是目前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修饰后的电极具有选择性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在环境监测、食品工业、临床诊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制备了系列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基底的功能化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甲硝唑、杨梅素、芦丁和绿原酸的分析测定,具体结论如下:(1)采用滴涂和电聚合方法,制备了基于聚多巴胺/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GCE),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方法对电极表面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聚多巴胺/MWCNTs/GCE对甲硝唑的电化学行为,与裸GCE相比,该修饰电极对甲硝唑具有更高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并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甲硝唑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甲硝唑的检测线性范围为5-5000μM,检出限为0.25μM(S/N=3)。同时,将传感器应用于检测实际药物样品中甲硝唑的含量,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回收率。(2)通过一锅法,制备了含有多壁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及铂纳米粒子的三元复合纳米材料(Pt@r-GO@MWCNTs)。将复合材料通过滴涂法修饰到玻碳电极上,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技术,对修饰电极的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进而,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杨梅素和芦丁在Pt@r-GO@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与裸GCE相比,Pt@r-GO@MWCNTs/GCE对芦丁和杨梅素均具有更强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并且能对两种物质进行同时检测。在最优实验条件下,Pt@r-GO@MWCNTs/GCE对杨梅素和芦丁的定量测定均能得到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出限。其中,对于杨梅素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550μM,检出限为0.01μM(S/N=3);对于芦丁的线性范围为0.05-50μM,检出限为0.005μM(S/N=3)。该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并已成功用于橙汁样品中杨梅素和芦丁的同时测定,回收率在100.6%108.5%之间。(3)该三元复合材料修饰电极还被成功的用于绿原酸检测,与裸GCE相比,该电极对绿原酸具有更加优异的检测性能。在pH 6.0的0.1 M PBS缓冲溶液中,富集电位为-0.1 V,富集时间为150 s时,采用DPV法定量检测绿原酸,得到检出限为0.001μM,两段线性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2μM和220μM,并且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已成功用于检测实际血清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回收率在98.7%104.3%之间。
刘秀红[8](2007)在《黄酮类药物小分子与血清蛋白间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文中指出血清白蛋白是人和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含量最为丰富的运输和载体蛋白,承担着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特别是药物)的贮存和转运。研究药物小分子和血清白蛋白生物大分子的结合,对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生物化学、制药学和临床医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为其提供重要的生理参数和药物指标。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试样用量少等优点,同时荧光光谱法研究能给出蛋白质分子和药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有关分子结构信息及构象的信息。本论文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分子与药物杨梅黄素﹑白杨素和葛根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得出了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常数、热力学结合参数、分子间的结合距离、分子间的结合方式和其它环境因素(如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的存在等)对结合反应的影响,本论文并且从上述所得的结论中得到了药物与蛋白质作用的生物活性基团和生物活性位。所得结果对生物化学、制药学、临床医学和药代动力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工作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1.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利用蛋白质或药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峰位和峰强度的变化研究了杨梅黄素﹑白杨素和葛根素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药物与蛋白质分子之间可以形成一种药物-蛋白质配合物。2.通过荧光光谱法,利用药物对血清白蛋白自身内源荧光的猝灭,研究了杨梅黄素﹑白杨素和葛根素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了药物分子与蛋白质分子之间发生了有效的静态猝灭过程,并探讨了药物在蛋白质上的结合位点,求得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确定了分子间的结合力(疏水和静电作用力)和结合模型。3.本论文的重点也是突破点是:对pH值、离子强度、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存在对结合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考察:既考察了这些因素对结合反应的影响;又通过这些影响因素所得结果,反复论证了三种黄酮类药物与血清白蛋白分子之间结合力(疏水和静电作用力)的存在以及结合力的主次地位。从理论上及具体分子结构方面解释这些条件对相互作用影响的机理。4.通过同步荧光技术和圆二色谱技术,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三种黄酮类药物作用前后,蛋白质中的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改变,结果发现:蛋白质在结合前后,色氨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疏水性发生了改变,表现在环境的极性增强,疏水性减弱。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结构的含量均改变,在杨梅黄素和白杨素分别与蛋白质的结合中,α-螺旋结构的含量均减小;而与葛根素的结合中,α-螺旋结构的含量则有所增加。5.本论文的另一突出特点在于:分别从荧光猝灭、结合常数、结合力、pH值和表面活性剂影响等方面,重点对比了三种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情况。进而从药物分子结构上进行比较和分析,初步推导出三种黄酮类药物各自的生物活性基团和生物活性位:三种黄酮类药物A环上的5,7位酚羟基是药物关键和决定性的生物活性基团,B环上的酚羟基也是一重要生物活性基,主要通过静电作用力与蛋白质结合;而B环却是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的疏水性生物活性基团,主要通过疏水作用力与蛋白质结合。
朱亚南[9](2020)在《药用辅料聚乙二醇400对黄芩苷组织分布与胆汁排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药用辅料聚乙二醇400(PEG400)对黄芩苷组织分布及胆汁排泄的影响。方法:(1)将SD大鼠分为黄芩苷+水与黄芩苷+PEG400组,分别给大鼠灌胃相应的混合溶液后,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及时间段采集大鼠的心、肝、脾、肺、肾、胃、脑、小肠等组织及胆汁,样品使用乙酸乙酯液-液处理后经UPLC-MS/MS测定各组织和胆汁样品中黄芩苷及其主代谢物的浓度。(2)体外孵育实验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研究PEG400对二相代谢酶UGT1A8与UGT1A9的酶活性及在大鼠肝脏和小肠中表达的影响以初步研究PEG400对黄芩苷组织分布与胆汁排泄的影响机制。结果:根据FDA发布的指导原则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经过考察,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与准确度、萃取回收率与基质效应以及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1)在组织分布研究中,大鼠灌胃黄芩苷后,在各组织中主要能够检测黄芩苷及其主代谢物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B6G),且B6G在各组织中的浓度高于原形黄芩苷,同时能检测到少量的代谢物黄芩素。三种成分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且主要分布在胃、小肠、肾和肝等血流灌注速度比较大的组织中。PEG400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各组织中黄芩苷及B6G的浓度,且对B6G组织浓度的增加作用大于黄芩苷,而显着降低了黄芩素在各组织中的浓度。(2)在胆汁排泄研究中,大鼠灌胃黄芩苷后,在胆汁中主要检测到黄芩苷及其主代谢物B6G,PEG400作用后,显着提高了黄芩苷及主代谢物B6G在胆汁中的浓度,但对原形药物黄芩苷浓度的增加大于B6G。(3)PEG400显着增加了UGT1A8与UGT1A9体外的酶活性及在大鼠肝脏和小肠中的浓度。结论:PEG400显着增加了黄芩苷在大鼠组织中的分布及胆汁排泄,原因之一可能与PEG400增加UGT1A8与UGT1A9的酶活性及表达有关,这为药用辅料PEG400的合理应用及黄酮类药物新剂型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牛慧慧[10](2021)在《几种药物共晶的设计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文中指出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内源性小分子药物活性成分具有分子量较小,结构相对简单的特征,常见的天然药物(如黄酮类、香豆素类、萜类、酚酸类、蕨类、醌类、多糖类等)对很多疾病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这些天然药物往往因其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稳定性和吸湿性弱、机械性能差、透皮性差等理化性质使其在临床应用受到了相当的限制。因此,改善天然药物小分子的理化性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药物共晶可在不改变药物分子活性成分和结构的前提下改善其理化性质,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天然药物改性方法。本论文筛选溶解性差的黄酮类药物(大豆黄素、芹菜素和白杨素)、香豆素类药物(秦皮乙素、蛇床子素)、睾酮、阿魏酸和一些药物学可接受的共晶形成剂制备相应药物共晶,所采用方法主要为溶剂挥发法,共得到6种药物共晶(1-6)和3种药物单体,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尝试了其他共晶制备方法以期与相应结果进行比较。在我们所得到的结果中,药物共晶1-3使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了测试和相应的解析,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系统探讨;共晶4-6则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等技术表征分析其共晶相的形成,并对其理化性质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至于三种药物单体则只对其结构进行了具体描述,以期为后续共晶合成工作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本章主要筛选两种黄酮类药物(大豆黄素(D)和白杨素(C))为活性药物成分(API),以4,4-联吡啶(4,4-BPY)、十一氨基十一酸(11-Adma)和对苯二胺(PPD)为共晶形成剂(CCF),分别制备得到大豆黄素-4,4-联吡啶(共晶1)、大豆黄素-十一氨基十一酸(共晶2)和白杨素-对苯二胺(共晶3),并使用单晶X-射线衍射(S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PXRD)以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对其相应性质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相应共晶开展了理化性质改性实验:水溶解性和酸溶解性实验结果表明,共晶1-3的溶解性均有较好改善;溶解速率结果表明,共晶1-3的溶解速率明显高于相应的活性药物成分;共晶1-3的压片结果显示,所得共晶的成片性要优于相应的活性药物成分。二、本章选择阿魏酸(F)、白杨素(C)和睾酮(T)作为API,共晶形成剂选择4,4-联吡啶和L-精氨酸(L-arg),分别制备得到阿魏酸-4,4-联吡啶(共晶4)、白杨素-阿魏酸(共晶5)以及睾酮-L-精氨酸(共晶6),并通过FT-IR、PXRD以及DSC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以表明共晶相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同样开展了相应粉末共晶的理化性质改性实验:水溶解性和酸溶解性相较于API均有所提高,溶解速率相比API明显增大,所得共晶的成片性也有明显改善。三、本章选择香豆素类药物(秦皮乙素和蛇床子素)和黄酮类药物(芹菜素)为API,采用糖精、柠檬酸、噻吩-二羧酸以及天冬氨酸作为CCFs,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共制备得到了三种药物单体,包括两种秦皮乙素单体的同质异晶和一种蛇床子素单体,此外,也意外得到了一种噻吩-二羧酸单体,以上晶体结构均为未经报道的晶体结构。
二、黄酮类药物的药理与临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酮类药物的药理与临床(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对黄酮类药物分子的电化学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酮类药物的电化学分析研究 |
1.1.1 黄酮类药物的介绍 |
1.1.2 电化学分析方法简介 |
1.1.3 黄酮类药物的电化学分析研究进展 |
1.1.4 本文研究的黄酮类药物 |
1.2 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
1.2.1 纳米材料的介绍 |
1.2.2 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
1.2.3 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1.2.4 本研究所用到的纳米材料的介绍 |
1.3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二氧化锡-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对木犀草素的电化学分析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GR-SnO_2/CILE的制备 |
2.2.3 电化学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阻抗图谱 |
2.3.2 木犀草素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2.3.3 电化学研究 |
2.3.4 工作曲线 |
2.3.5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3.6 重现性和稳定性 |
2.3.7 实际样品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金纳米笼修饰电极用于木犀草素的伏安分析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AuNCs/CILE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表征 |
3.3.2 木犀草素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 |
3.3.3 电化学研究 |
3.3.4 工作曲线 |
3.3.5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3.6 重现性和稳定性 |
3.3.7 实际样品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聚乙烯吡啶的掺杂介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检测芦丁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材料制备 |
4.2.3 NC-Fe/CILE的制备 |
4.2.4 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表征 |
4.3.2 电化学表征 |
4.3.3 pH的影响 |
4.3.4 扫速的影响 |
4.3.5 工作曲线 |
4.3.6 共存物质的影响 |
4.3.7 重现性与稳定性 |
4.3.8 实际样品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酞菁铁的介孔碳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电极材料(C-FePhth)的制备 |
5.2.3 电化学性能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的表征 |
5.3.2 木犀草素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5.3.3 pH值的影响 |
5.3.4 扫速的影响 |
5.3.5 工作曲线 |
5.3.6 共存物质的影响 |
5.3.7 稳定性和重现性 |
5.3.8 实际样品测定 |
5.3.9 C-FePhth的 ORR行为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纳米铂-金双金属修饰生物质碳材料的合成及在槲皮素检测中的应用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和试剂 |
6.2.2 Pt-Au-BPC/CILE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材料表征 |
6.3.2 槲皮素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研究 |
6.3.3 电化学研究 |
6.3.4 工作曲线 |
6.3.5 共存物质的影响 |
6.3.6 重现性和稳定性 |
6.3.7 实际样品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模型蛋白与中药活性成分发光行为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蛋白质概述 |
1.2.1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
1.2.2 牛血清白蛋白 |
1.2.3 肌红蛋白 |
1.2.4 溶菌酶 |
1.2.5 过氧化氢酶 |
1.3 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3.1 荧光光谱法 |
1.3.2 毛细管电泳法 |
1.3.3 核磁共振法 |
1.4 蛋白质与中药活性成分相互作用的研究概况 |
1.4.1 大黄概述 |
1.4.2 大黄蒽醌 |
1.4.3 黄酮 |
1.4.4 芦丁 |
1.4.5 山萘酚 |
1.4.6 橙皮素 |
1.5 蛋白质与中药活性成分相互作用的研究概况 |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模型蛋白与鲁米诺相互作用荧光光谱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模型蛋白对鲁米诺荧光的猝灭作用 |
2.3.2 模型蛋白对鲁米诺荧光猝灭机制的探讨 |
2.3.3 模型蛋白对鲁米诺的结合参数 |
2.3.4 模型蛋白结合鲁米诺的可能活性位点 |
2.4 结论 |
第三章 模型蛋白与鲁米诺相互作用化学发光行为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流动注射流路设计和化学发光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2 模型蛋白对鲁米诺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
3.3.3 化学发光体系的稳定性 |
3.3.4 模型蛋白增敏鲁米诺化学发光的可能机理 |
3.4 结论 |
第四章 以鲁米诺为化学发光探针研究大黄蒽醌类物质与肌红蛋白的相互作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2 反应体系化学发光强度-时间关系 |
4.3.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流路设计 |
4.3.4 化学发光体系的稳定性考察 |
4.3.5 鲁米诺-肌红蛋白-大黄蒽醌类药物化学发光反应机理探讨 |
4.3.6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数学模型的建立 |
4.4 蛋白质与药物相互作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模型的应用 |
4.4.1 肌红蛋白与大黄蒽醌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结合参数 |
4.4.2 肌红蛋白与大黄蒽醌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 |
4.4.3 结合力大小与大黄蒽醌类药物结构和药理活性关系的探讨 |
4.5 结论 |
第五章 肌红蛋白与黄酮类物质相互作用的发光行为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反应体系化学发光强度-时间关系 |
5.3.2 流动注射-化学反光实验条件的优化 |
5.3.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流路设计 |
5.3.4 芦丁测定的线性方程、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 |
5.3.5 化学发光体系的稳定性考察 |
5.3.6 干扰实验 |
5.3.7 鲁米诺-肌红蛋白-黄酮类药物化学发光反应机理探讨 |
5.4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模型的应用 |
5.4.1 肌红蛋白与黄酮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结合参数 |
5.4.2 肌红蛋白与黄酮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 |
5.5 鲁米诺-肌红蛋白体系测定芦丁的应用 |
5.5.1 芦丁片剂中芦丁的含量测定 |
5.5.2 血清样品中芦丁回收率的测定 |
5.5.3 人体尿液中芦丁回收率的测定 |
5.6 结论 |
第六章 鲁米诺-肌红蛋白发光体系的应用 |
6.1 龙胆苦苷的分析应用 |
6.1.1 龙胆苦苷测定的线性方程、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 |
6.1.2 龙胆片剂中龙胆苦苷的测定 |
6.1.3 人体血清中龙胆苦苷回收率的测定 |
6.1.4 人体尿液中龙胆苦苷回收率的测定 |
6.2 构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模型的应用 |
6.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
致谢 |
(3)光谱法研究三种黄酮类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血清白蛋白 |
1.1.1 血清白蛋白的结构 |
1.1.2 血清白蛋白的生理结构 |
1.1.3 BSA的体外应用 |
1.2 药物小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1.2.1 猝灭类型 |
1.2.2 结合位点 |
1.2.3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测定 |
1.2.4 结合距离 |
1.2.5 作用力类型 |
1.2.6 药物分子对蛋白构象的影响 |
1.2.7 金属离子的影响 |
1.3 药物小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
1.3.1 荧光光谱法 |
1.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1.3.3 红外光谱法 |
1.3.4 圆二色光谱法 |
1.3.5 拉曼光谱 |
1.3.6 瑞利共振散射技术 |
1.3.7 其他方法 |
1.4 黄酮类药物小分子 |
1.5 黄酮类药物小分子与BSA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荧光猝灭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 |
2.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2.2.3 红外光谱 |
第三章 芹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Api对BSA荧光光谱的影响 |
3.2.2 荧光猝灭类型 |
3.2.3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
3.2.4 结合距离 |
3.2.5 作用力类型 |
3.3 Api对BSA分子构象的影响 |
3.3.1 同步荧光光谱 |
3.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3.3 红外光谱 |
3.4 其他条件的影响 |
3.4.1 pH值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
3.4.2 金属离子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高良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Gal对BSA荧光光谱的影响 |
4.2.2 荧光猝灭类型 |
4.2.3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
4.2.4 结合距离 |
4.2.5 作用力类型 |
4.3 Gal对BSA分子构象的影响 |
4.3.1 同步荧光光谱 |
4.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3.3 红外光谱 |
4.4 其他条件的影响 |
4.4.1 pH值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
4.4.2 金属离子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染料木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Gen对BSA荧光光谱的影响 |
5.2.2 荧光猝灭类型 |
5.2.3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
5.2.4 结合距离 |
5.2.5 作用力类型 |
5.3 Gen对BSA分子构象的影响 |
5.3.1 同步荧光光谱 |
5.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5.3.3 红外光谱 |
5.4 其他条件的影响 |
5.4.1 pH值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
5.4.2 金属离子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三种黄酮类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比较 |
6.1 引言 |
6.2 三种黄酮类药物小分子与BSA作用的比较 |
6.2.1 荧光猝灭光谱的比较 |
6.2.2 结合常数K_a与结合位点数n的比较 |
6.2.3 结合距离的比较 |
6.2.4 结合作用力的比较 |
6.3 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研究 |
6.3.1 同步荧光光谱的测定 |
6.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6.3.3 红外光谱的测定 |
6.4 其他条件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
6.4.1 溶液pH的影响 |
6.4.2 外加金属离子的影响 |
6.5 三种黄酮类药物小分子与BSA的作用的构效关系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4)天然黄酮类药物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抗甲型 H1N1 流感病毒药物的意义 |
1.1.2 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结构特征 |
1.2 国内外抗甲型流感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
1.2.1 西药抗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
1.2.2 中药黄酮类抗甲型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2章 分子对接技术虚拟筛选抗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天然黄酮类药物 |
2.1 分子对接技术的原理 |
2.2 分子对接软件 Discovery Studio 简介 |
2.3 分子对接研究内容 |
2.4 分子对接方法 |
2.4.1 配体小分子的准备 |
2.4.2 受体蛋白的准备 |
2.4.3 分子对接仿真运行 |
2.4.4 分子对接结果的后处理 |
2.5 分子对接结果与分析 |
2.5.1 分子对接结果 |
2.5.2 分析和讨论 |
第3章 抗甲型 H1N1 病毒天然黄酮类药物体外药效及作用机理研究 |
3.1 抗甲型 H1N1 病毒天然黄酮类药物细胞水平药效学研究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 抗甲型 H1N1 病毒天然药物黄酮类药物分子水平药效学研究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抗甲型 H1N1 病毒天然黄酮类药物生化水平药效学研究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然黄酮类药物抗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小鼠模型的建立 |
4.1 甲型流感病毒 H1N1 的体外扩增实验(鸡胚法) |
4.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血凝实验结果 |
4.2 小鼠流感病毒半数致死剂量 MLD_50 的测定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3 动物实验最适病毒接种量的测定 |
4.3.1 实验材料 |
4.3.2 实验方法 |
4.3.3 实验结果 |
4.4 抗甲型 H1N1 流感病毒阳性药物动物体内最大无毒剂量测定 |
4.4.1 实验材料 |
4.4.2 实验药物剂量的换算和配制 |
4.4.3 实验方法 |
4.4.4 实验结果 |
4.5 抗甲型 H1N1 流感病毒阳性药物治疗效果的研究 |
4.5.1 实验材料 |
4.5.2 实验方法 |
4.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黄酮类药物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及其分析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酮类化合物简介 |
1.1.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
1.1.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1.2 异槲皮苷的研究进展 |
1.2.1 异槲皮苷的检测方法 |
1.2.2 异槲皮苷的药理作用 |
1.3 大豆苷元的研究进展 |
1.3.1 大豆苷元的分离检测方法 |
1.3.2 大豆苷元的生物活性 |
1.4 黄芩苷的研究进展 |
1.4.1 黄芩苷的分离检测方法 |
1.4.2 黄芩苷的药理作用 |
1.5 黄酮类化合物的电化学研究进展 |
1.5.1 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 |
1.5.2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
1.5.3 黄酮类化合物的电极过程动力学探讨 |
1.5.4 黄酮类化合物与D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
1.6 化学修饰电极 |
1.6.1 化学修饰电极的发展 |
1.6.2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与分类 |
1.6.3 化学修饰电极在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中的应用 |
1.6.4 石墨烯作为导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
1.7 立题背景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1.9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异槲皮苷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电极的制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电解液的选取 |
2.3.2 异槲皮苷在玻碳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 |
2.3.3 富集时间的影响 |
2.3.4 酸度的影响 |
2.3.5 循环伏安曲线与扫描速度的关系 |
2.3.6 电极反应机理探讨 |
2.3.7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2.3.8 重现性与回收率 |
2.3.9 干扰试验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异槲皮苷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石墨烯修饰电极的性质 |
3.3.2 异槲皮苷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3.3.3 富集时间的影响 |
3.3.4 pH值的影响 |
3.3.5 循环伏安曲线与扫描速度的关系 |
3.3.6 电极反应机理探讨 |
3.3.7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3.3.8 重现性和稳定性 |
3.3.8 干扰试验 |
3.3.9 异槲皮苷的分析应用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大豆苷元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大豆苷元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4.3.2 富集时间的影响 |
4.3.3 pH值的影响 |
4.3.4 循环伏安曲线与扫描速度的关系 |
4.3.5 电极反应机理探讨 |
4.3.6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4.3.7 重现性和稳定性 |
4.3.8 干扰试验 |
4.3.9 大豆苷元的分析应用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黄芩苷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黄芩苷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5.3.2 富集时间的影响 |
5.3.3 pH值的影响 |
5.3.4 循环伏安曲线与扫描速度的关系 |
5.3.5 电极反应机理探讨 |
5.3.6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5.3.7 重现性和稳定性 |
5.3.8 干扰试验 |
5.3.9 黄芩苷的分析应用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中药有效成份对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细胞色素P450 概述 |
1.2 P450 酶诱导和抑制 |
1.2.1 概述 |
1.2.2 参与诱导抑制的主要的CYP 亚型 |
1.2.3 中草药的诱导和抑制 |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
1.3.1 实时荧光定量PCR 概述 |
1.3.2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中使用的荧光染料和荧光探针 |
1.3.3 实时荧光定量PCR 的方法 |
1.4 本论文的设计背景及研究目的 |
1.4.1 设计思路 |
1.4.2 实验方案 |
1.4.3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和仪器 |
2.1.1 试剂 |
2.1.2 溶液的配制 |
2.1.3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引物设计 |
2.2.3 中药有效成分对HepG2 细胞增殖的影响:MTT 方法 |
2.2.4 RNA 提取 |
2.2.5 RNA 反转录 |
2.2.6 cDNA 稀释 |
2.2.7 PCR 初步检验引物特异性 |
2.2.8 相对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9 数据处理 |
2.2.10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引物设计与SYBR Green Real-Time PCR 的特异性 |
3.1.1 结果 |
3.1.2 讨论 |
3.2 八种中药有效成分对P450 酶mRNA 表达的影响 |
3.2.1 结果 |
3.2.2 讨论 |
3.3 十五种黄酮类药物对CYP1A1 mRNA 表达的影响 |
3.3.1 结果 |
3.3.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7)用于几种药物检测的碳复合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纳米材料 |
1.1.1 纳米材料概念 |
1.1.2 纳米材料特性 |
1.2 碳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
1.2.1 碳纳米管简介 |
1.2.1.1 碳纳米管的性能 |
1.2.1.2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 |
1.2.2 石墨烯简介 |
1.2.2.1 石墨烯的结构性能 |
1.2.2.2 石墨烯功能化 |
1.3 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1 碳纳米管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2 石墨烯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 电化学传感器 |
1.4.1 电化学传感器简介 |
1.4.2 电化学传感器分类 |
1.4.3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5 硝基咪唑类药物 |
1.5.1 硝基咪唑类药物简介 |
1.5.2 硝基咪唑的传统研究方法 |
1.5.2.1 极谱法 |
1.5.2.2 薄层色谱法 |
1.5.2.3 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 |
1.5.2.4 高效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 |
1.6 黄酮类药物 |
1.6.1 黄酮类药物概述 |
1.6.2 黄酮类药物的检测方法 |
1.7 酚酸类药物 |
1.7.1 绿原酸 |
1.7.2 酚酸类药物检测方法 |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PDA/MWCNTs-COOH/GCE高灵敏度电化学检测甲硝唑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2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及PDA/MWCNTs-COOH纳米复合材料/GCE的制备 |
2.2.3 仪器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DA/MWCNTs-COOH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的表征 |
2.3.2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2.3.3 甲硝唑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2.3.4 扫描速率的影响 |
2.3.5 富集时间与富集电位的影响 |
2.3.6 pH的影响 |
2.3.7 甲硝唑的定量测定 |
2.3.8 PDA/MWCNTs-COOH/GCE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
2.3.9 修饰电极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t@r-GO@MWCNTs三元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同时检测杨梅素和芦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3.2.2 Pt@r-GO@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合成与Pt@r-GO@MWCNTs/GCE的制备 |
3.2.3 仪器与方法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
3.3.2 Pt@r-GO@MWCNTs/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3.3.3 杨梅素和芦丁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3.3.4 扫描速率的影响 |
3.3.5 富集时间和富集电位的影响 |
3.3.6 pH的影响 |
3.3.7 杨梅素和芦丁的定量测定 |
3.3.8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3.3.9 真橙汁样品中的杨梅素和芦丁同时检测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基于Pt@r-GO@MWCNTs三元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检测绿原酸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Pt@r-GO@MWCNTs的制备 |
4.2.3 Pt@r-GO@MWCNTs/GCE的制备 |
4.2.4 仪器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绿原酸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4.3.2 扫描速度的影响 |
4.3.3 pH的影响 |
4.3.4 富集时间与富集电位的影响 |
4.3.5 绿原酸的定量检测 |
4.3.6 Pt@r-GO@MWCNTs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
4.3.7 实际样品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黄酮类药物小分子与血清蛋白间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1.1.1 血清白蛋白的结构 |
1.1.2 血清白蛋白的生理功能 |
1.1.2.1 血液缓冲剂 |
1.1.2.2 营养作用 |
1.1.2.3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液体交换 |
1.1.2.4 运输功能 |
1.2 血清白蛋白的变性 |
1.3 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
1.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1.3.2 荧光光谱法 |
1.3.2.1 荧光猝灭法 |
1.3.2.2 荧光增强法 |
1.3.3 圆二色光谱法 |
1.4 血清白蛋白与药物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进展 |
1.4.1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数的测定 |
1.4.2 结合模型的确定 |
1.4.2.1 竞争试验的研究 |
1.4.2.2 F?rster 能量转移理论研究 |
1.4.3 药物分子与蛋白质分子间结合力的确定 |
1.4.4 药物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
1.4.5 金属离子与药物及药物之间的竞争反应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2.2 荧光光谱 |
2.2.3 圆二色谱 |
第三章 杨梅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光谱研究 |
3.2.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2.1.2 荧光光谱 |
3.2.2 结合参数的求取 |
3.2.3 结合模型 |
3.2.4 蛋白质构象的研究 |
3.2.4.1 同步荧光光谱的测定 |
3.2.4.2 圆二色谱的测定 |
3.2.5 其它条件的影响 |
3.2.5.1 pH 值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
3.2.5.2 金属离子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
3.2.5.3 离子强度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
3.2.5.4 表面活性剂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
3.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白杨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光谱研究 |
4.2.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2.1.2 荧光光谱 |
4.2.2 结合参数的求取 |
4.2.3 结合模型 |
4.2.4 蛋白质构象的研究 |
4.2.4.1 同步荧光光谱的测定 |
4.2.4.2 圆二色谱的测定 |
4.2.5 其它条件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
4.2.5.1 溶液的pH 的影响 |
4.2.5.2 离子强度的影响 |
4.2.5.3 金属离子存在的影响 |
4.2.5.4 表面活性剂存在的影响 |
4.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葛根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光谱研究 |
5.2.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5.2.1.2 荧光光谱 |
5.2.2 结合参数的计算 |
5.2.3 结合模型 |
5.2.4 蛋白质构象的研究 |
5.2.4.1 同步荧光光谱的测定 |
5.2.4.2 圆二色谱的测定 |
5.2.5 其它条件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
5.2.5.1 溶液的pH 值的影响 |
5.2.5.2 金属离子存在的影响 |
5.2.5.3 离子强度的影响 |
5.2.5.4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5.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三种黄酮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比较 |
6.1 引言 |
6.2 三种黄酮类药物与蛋白质的作用进行比较 |
6.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比较 |
6.2.2 荧光猝灭和结合位的比较 |
6.2.3 结合参数的比较 |
6.2.4 结合力的比较 |
6.2.5 能量转移量大小的比较 |
6.2.6 pH 的影响的比较 |
6.2.7 离子强度的影响的比较 |
6.2.8 金属离子存在的影响比较 |
6.2.9 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影响比较 |
6.3 蛋白质构象的研究 |
6.3.1 圆二色谱的比较 |
6.3.2 同步荧光光谱的比较 |
6.4 三种黄酮类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比较 |
6.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所完成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9)药用辅料聚乙二醇400对黄芩苷组织分布与胆汁排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略缩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聚乙二醇400对黄芩苷组织分布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大鼠组织中黄芩苷及其代谢物浓度测定方法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节 聚乙二醇400对黄芩苷组织分布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第二章 聚乙二醇400对黄芩苷胆汁排泄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大鼠胆汁中黄芩苷及其主代谢 B6G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节 聚乙二醇400对黄芩苷胆汁排泄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二相代谢酶UGT1A8 及UGT1A9 的酶活性与表达研究聚乙二醇400对黄芩苷组织分布与胆汁排泄的影响机制材料与方法42/ |
第一节 体外孵育实验研究 PEG400 对 UGT1A8 与 UGT1A9 酶活性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UGT1A8 和 UGT1A9 的酶活性测定 |
第二节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研究 PEG400 对大鼠肝和肠中 UGT1A8与 UGT1A9 酶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药用辅料聚乙二醇的应用及其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几种药物共晶的设计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药物共晶概述 |
1.2.1 药物共晶的定义 |
1.2.2 药物共晶的设计 |
1.3 药物共晶的筛选和制备方法 |
1.3.1 溶液法 |
1.3.2 研磨法 |
1.3.3 混悬法(SM) |
1.3.4 超声辅助共结晶法(UM) |
1.3.5 反溶剂结晶法 |
1.3.6 超临界流体技术 |
1.3.7 电喷雾沉积法 |
1.3.8 其他方法 |
1.4 药物共晶的表征技术 |
1.5 药物共晶的性质及应用 |
1.5.1 溶解度 |
1.5.2 稳定性 |
1.5.3 溶出速率 |
1.5.4 生物利用度 |
1.5.5 压片性 |
1.5.6 熔点的变化 |
1.5.7 毒理性 |
1.5.8 纳米级共晶 |
1.6 选题依据 |
第二章 黄酮类药物共晶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测试仪器 |
2.2.3 共晶的制备 |
2.2.4 晶体结构的测定 |
2.2.5 溶解性和粉末溶解速率实验 |
2.2.6 压片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药物共晶1 晶体结构 |
2.3.2 药物共晶2 晶体结构 |
2.3.3 药物共晶3 晶体结构 |
2.3.4 傅里叶红外谱图分析 |
2.3.5 粉末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 |
2.3.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3.7 共晶1和2 的溶解性测试 |
2.3.8 共晶3 的溶解性测试 |
2.3.9 粉末溶解速率实验结果分析 |
2.3.10 压片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粉末型药物共晶的设计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测试仪器 |
3.2.3 共晶的制备 |
3.2.4 溶解性和粉末溶解速率实验 |
3.2.5 物理热稳定性实验测试 |
3.2.6 压片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傅里叶红外谱图分析 |
3.3.2 粉末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 |
3.3.3 差示扫描量热法 |
3.3.4 共晶4 的溶解性测试 |
3.3.5 共晶5 的溶解性测试 |
3.3.6 共晶6 的溶解性测试 |
3.3.7 粉末溶解速率实验结果分析 |
3.3.8 热稳定性实验结果分析 |
3.3.9 压片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药物单体的晶体结构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测试仪器 |
4.2.3 药物单体的制备 |
4.2.4 晶体结构的测定 |
4.2.5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黄酮类药物的药理与临床(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对黄酮类药物分子的电化学分析研究[D]. 李小宝.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模型蛋白与中药活性成分发光行为研究与应用[D]. 何西利. 西北大学, 2011(08)
- [3]光谱法研究三种黄酮类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D]. 董念. 中南大学, 2009(04)
- [4]天然黄酮类药物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研究[D]. 程湛. 北京工业大学, 2014(03)
- [5]黄酮类药物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及其分析检测[D]. 张霭. 山西大学, 2010(03)
- [6]中药有效成份对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表达的影响[D]. 张家剑. 吉林大学, 2008(10)
- [7]用于几种药物检测的碳复合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D]. SATAR TURSYNBOLAT.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黄酮类药物小分子与血清蛋白间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D]. 刘秀红. 广西师范大学, 2007(05)
- [9]药用辅料聚乙二醇400对黄芩苷组织分布与胆汁排泄的影响研究[D]. 朱亚南.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10]几种药物共晶的设计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 牛慧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