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重式流控逻辑元件(论文文献综述)
万富华[1](2020)在《DNA逻辑门无酶信号放大传感分析方法的构建和检测miRNA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是一种进化保守的家庭内生19-22元长非编码RNA,参与转录后的调控以及参与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代谢,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作用是实现重大疾病的精准早期诊断和预后基因治疗。本论文工作采用表面增强拉曼检测技术(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以微流控芯片为集成平台将DNA无酶信号放大方法引入DNA逻辑门中,构建了新型功能化DNA无酶信号放大逻辑系统,实现了一系列逻辑运算,并将逻辑运算应用于miRNA的检测中,实现了高灵敏高选择性的miRNA检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靶引发级联反应DNA机器引入逻辑门运算中,设计了新型的级联反应DNA纳米机器逻辑门平台,结合SERS和荧光技术,对肿瘤细胞中的miRNA进行双模式信号成像分析并实现沉默基因的输出和治疗。本论文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采用SERS技术和DNA无酶信号放大技术,以微流控芯片为集成平台,本论文构建了一种新型功能化DNA无酶信号放大逻辑系统。在逻辑门转换单元中构建了一种以折扇型结构为主体的置换反应区,首次引入了无酶链替代循环反应,提高反应信号响应。在此基础上,首次将微流控技术与生物逻辑门相结合,利用其快速富集的功能克服了DNA杂交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反应效率。我们设计了AND,XOR,OR三种逻辑门,实现了不同逻辑门的信号响应。实现了一种系列通用的以扇形结构为主体的逻辑运算,并同时实现体外的精确定量检测,该方法的成功证明了DNA无酶信号放大的生物逻辑体系在肿瘤相关特征分子痕量检测方面的潜力。(2)在DNA功能化逻辑运算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一种基于miRNA驱动级联反应的DNA纳米机器(DNM)逻辑系统,在活细胞中实现miRNA引发的自组装反应并释放SiRNA。通过将两对DNA/RNA杂交(DR和D’R’)与金纳米颗粒支架和摆动臂发卡一起来构建DNM逻辑系统。用miR-21和miR-155双输入作为逻辑输入触发DNM中的DNA级联链置换反应,输出SiRNA,释放SERS信号。释放的SiRNA可以抑制细胞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使体内促使肿瘤生长的高效基因沉默。本工作实现了miRNA的实时监控和检测,并输送了沉默基因用于肿瘤诊疗,构建了活细胞内的级联反应DNA纳米机器逻辑门平台,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赵璠[2](2017)在《CMOS图像传感器图像数据采集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近十几年来CMOS图像传感器因其具有低功耗高性能以及与标准的CMOS工艺兼容易于集成等诸多优势而成为当下域主流的图像采集器件,发展十分迅速,现如今得CMOS图像传感器早已不仅仅只是光电转换的模拟电路,在如今的CMOS图像传感器上还集成了相应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芯片的复杂性大大提升,与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飞速发展相伴随的是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传输与测试需求的高速发展。实现这些需求需要图像的采集传输系统作为支撑。国内在图像采集与测试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进步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的发展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开展图像采集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依据某款指定型号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图像输出特点和工作需求,设计出一套图像采集系统,完成对该款图像传感器芯片的工作偏置和图像信息采集,以便支持该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测试,成果如下:1.查阅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熟悉CMOS图像传感器结构原理与性能,结合所用的CMOS图像传感器的具体输出格式,设计了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的总体框架以及使用的具体传输方式和接口格式。2.完成了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设计,系统设计采用指定类型CMOS图像传感器为成像核心,采用TI公司的Davinc系列音视频处理SoC-TMS320DM6467为主控芯片,并根据需求辅以Altera公司的Cyclone II系列的FPGA协同工作,使用FPGA对CMOS图像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存储后传输给DSP,DSP芯片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通过网络接口传送给PC端。系统通过IIC协议建立对芯片寄存器的通讯并实现对CMOS图像传感器的调控目的。3.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实现,设计该系统的原理图和PCB版图,并完成硬件调试工作并通过对指定类型的CMOS图像传感器进行测试评价,完成对图像采集和传输系统的验证工作。
刘峰[3](2016)在《无线多功能读卡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过去人们出行往往习惯于使用现金或借记卡的形式进行消费。现金在大额消费的场景有着先天的不足,并且存在找零繁琐的问题,不适合大流量的消费过程。而早期的借记卡多为磁条卡,安全性能较弱,存在着盗刷、复制卡的诸多风险。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磁条卡逐渐被IC芯片卡取代,同时新兴的支付方式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大众眼前。随着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人们出行的支付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智能化。越来越多的新型支付方式开始慢慢变得流行起来,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便利。但同时也给收款方带来了设备维护及选择的不便。收款方往往需要准备大量的设备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各种各样的支付手段。本文介绍了现有比较流行的多种支付的技术原理,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种新型无线多功能读卡器设备。该设备可以与多类型的支付媒介进行通讯,实现了多种收款终端的合并,同时将数据与PC机端或后台服务器端进行交换。并拥有优秀的人机交互功能。整个设备以GD32单片机作为核心,与计算机可以通过有线(USB、ETH等)方式或通过无线(WIFI、GPRS等)方式实现通讯。同时具有防伪认证功能,从读卡器端提升了整个交易过程的安全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多种支付方式的通讯技术原理,对本文设计的无线多功能读卡器的技术基础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该设备实现的软硬件架构拓扑图。之后从软硬件两方面介绍了该无线多功能读卡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并详细阐述了具体的实现过程。介绍了整个无线多功能读卡器的工作原理和流程,并对如何实现读卡器端的防伪认证做了介绍。最后对整个无线多功能读卡器设备的软硬件调试过程做了叙述,给出了测试的结果,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项目 实现情况和存在的不足。本文研究设计的无线多功能读卡器设备,结合支付场景的诸多需求,非常适合多种场景下的支付收款应用。经测试证明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并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可升级性,能够满足各种支付需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张思奇[4](2016)在《DNA和纳米孔在传感分析和分子逻辑计算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生物活性材料作为识别单元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来进行检测的器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生物传感器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食品工业和环境检测中。本文所研究的DNA可视化传感器和纳米孔传感器作为新型的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选择性好和操作简单的特点,是近年来分析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此外,我们还拓展研究了 DNA材料构筑的分子逻辑门,为设计DNA的高级分子逻辑线路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概念性模型。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采用径迹刻蚀法制备了一种基于纳米孔的电化学传感器并且完成了对HeLa细胞中的三磷酸腺苷(ATP)的测定。通过仿生纳米孔和单壁碳纳米管的结合,首次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在纳米孔表面固定DNA探针的方法实现了对ATP的定量检测。基本原理是首先将锆离子(Zr4+)修饰到纳米孔表面,利用通过Zr-P键结合Zr4+和DNA,从而改变了纳米孔表面的电荷,这样就可以利用合成的纳米孔作为DNA的信号输出器。而碳纳米管可以选择性吸附单链DNA,不能吸附双链DNA和适配子-ATP的复合体。当ATP和适配子结合后,ATP和适配子的复合体会脱离碳纳米管而游离到溶液中,这样就会被纳米孔检测到。该传感器的检出限为27.46 nM,线性范围是50 nM至200 nM。本实验进行了选择性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三磷酸胞苷(CTP),三磷酸鸟苷(GTP)和三磷酸尿苷(UTP)对ATP的检测不构成干扰。实验还测定了 HeLa细胞中的ATP,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应用到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在此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这种纳米孔完成了对磷酸盐和DNA的检测。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基于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的DNA比色传感器。我们选择了乙肝病毒(HBV)的序列片段作为目标物。实验采用了链杂交扩增反应(HCR)的方法来放大信号。当溶液中没有目标DNA时,H1和H2由于各自的发夹结构很难完成自组装;当溶液中存在目标DNA时,目标DNA首先和H1进行杂交。由于二者的自组装过程破坏了H1的发夹结构,使得H1和H2能进行下一步组装,最后形成H1-H2的复合体,同时释放出目标DNA进行下一个循环,这样就完成了信号放大的过程。H1-H2的杂交还导致了原本藏在H2末端的G-四链体结构(G-quadruplex)得到释放,并且在钾离子和氯化血红素的作用下形成过氧化酶。这种酶可以协助H2O2催化无色的TMB变成蓝色的氧化态TMB。我们在反应10 min后加入盐酸,将反应终止并获得黄色的二次氧化的TMB产物。这种产物的吸光度和目标DNA的浓度的对数值呈线性相关,这样就成功制备出一个可视化的乙肝病毒DNA的生物传感器。本研究还首次把20%vol的乙醇加入到链杂交扩增反应体系,使得该反应的组装时间由原先报道的12h下降到1 h。而且整个检测过程可以在一个离心管中进行。设计并制备了基于分裂适配子和负载了金铂纳米合金的氧化石墨烯的高灵敏比色传感器。我们把ATP的一对分裂适配子分别修饰在磁球和氧化石墨烯/金铂纳米合金的复合体上。我们将氧化石墨烯/金铂纳米合金的复合体作为催化剂来催化TMB的显色底物。当溶液中存在ATP时,两种纳米粒子被特异性连接起来。经过磁场分离后,我们将复合体加入含有TMB和双氧水的缓冲溶液中进行下一步催化。由于氧化石墨烯/金铂纳米合金的超强的催化作用,TMB很快会被氧化成蓝色的产物,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检测ATP的含量。而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 nM,这是目前所报道的最灵敏的ATP比色传感器。实验还进行了选择性测试,结果显示三磷酸胞苷(CTP),三磷酸鸟苷(GTP)和三磷酸尿苷(UTP)对ATP的检测不构成干扰。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首次完成了可重置的分子逻辑计算体系的构建。该分子逻辑计算体系是基于磁纳米球和DNA的。本方法用竣基荧光素(FAM)和G-quadruplex结构增强的原卟啉-6(PPIX)作为信号输出,DNA作为信号输入。由于纳米磁球可以热变性后回收,所以这个半加法器和半减法器是可以重置的。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制备一系列纳米材料完成了对DNA和ATP的检测以及分子器件的构筑,该成果在生物分析化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母东杰[5](2015)在《双喷嘴挡板伺服阀流固耦合特性分析及振动抑制》文中指出摘要:电液伺服系统以传递功率大、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特点,在航空、航天、船舶等国防工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件,精密电液伺服阀机械结构复杂、精密度高,其自身稳定性、可靠性和快速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甚至影响到航空航天飞行任务的成败。当进行启闭控制动作时,电液伺服系统内部流体激振常常产生自激现象,导致力矩马达及活塞产生较大的振动幅值,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特性甚至使用寿命。本文以某型航天用精密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为研究对象,对电液伺服阀的流固耦合振动特性、诱发机理以及对整个系统控制的影响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构造合理的基础模型,进一步完善电液伺服阀基础理论体系,最后获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小或抑制耦合振动。本文首先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流固耦合振动特性、研究方法、电液伺服系统振动的研究概况以及振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并提出了流固耦合振动分析及控制中的关键问题,明确本文的研究方向、目的及意义,最后确定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根据阀控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对电液伺服阀的静动态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双喷嘴挡板伺服阀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同时根据非线性微分控制理论,通过非线性状态反馈变换,将系统进行输入/输出线性化,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零动态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相较于基于工作点的基础增量线性化方法而言,所建的线性化数学模型将为分析流固耦合振动现象以及振动控制提供理论基础,新模型将更接近实际控制系统。伺服阀自激是由系统的非恒定流动引起,是流动参数阶跃变化时的动态过渡过程。电液伺服阀以喷嘴挡板为前置级驱动结构,其内部喷嘴射流流动速度快、剪切流动强、析出气穴多,流体激振引起的耦合振动往往造成伺服阀工作中产生高频啸叫。在本文中,结合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以非线性电液伺服阀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喷嘴挡板间射流流场模型。同时通过现场试验,获取电液伺服阀射流流场的真实流动参数,最终给出前置级射流压力脉动、结构参数与高频自激振动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伺服阀滑阀副组件作为伺服阀二级放大结构,流体通过阀口高速流入相对缓慢的阀腔流场中,形成具有较大速度梯度的自由剪切层,剪切分离处的微小扰动在传播过程中受剪切层不稳定性影响形成放大,并递经上下游壁反射诱发新的扰动,形成自激振动。本文采用流体振荡理论及流体行为方程数值方法,将流经管道的流体作为非线性参数系统,计算出各处的阀或者执行元件,当作流体运动的边界条件,计算了稳定界限,获得了方程组的精确解,最后基于其结构特点和工作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流固耦合半解析式数学模型。为了深入研究液压系统的运动状态和各项参数的分布规律,根据液压系统运动的实际情况和运动过程,以一维流体瞬变理论为基础,考虑油液压缩性对油液动量的改变,采用特征线分析方法,利用有限差分格式,对伺服阀控液压管路关机水击的进行数值分析,同时通过实验研究获取其管路动态特性,结果分析表明,该动态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管路系统的瞬变特性。最后通过研发电液伺服自激特性研究试验台,对其静动态以及流固耦合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输入/输出线性化理论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判别系统稳定性,同时获取输入电流与阀芯输出位移的关系;利用流固耦合振动模型,可以有效地解释伺服阀高频自激原理,通过实验采集及数据分析得到的伺服阀自激频率及幅值变化趋势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耦合振动模型的准确性;同时通过优化Logistic方程曲线得到阀的优化启闭规律,有效的降低了电液伺服阀油液振动幅值,验证了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保利勇[6](2011)在《连续时间的优先级完全服务与限定服务轮询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轮询为系统服务资源分配提供了非竞争的访问控制机制,其控制实现过程简洁可靠,可以有效避免接入对象间的竞争冲突,特别在高负载情况下能够获得较优的共享资源利用率。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轮询系统的理论研究一直在不断充实和发展,对轮询系统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轮询系统的研究成果也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通信网络、生产管理和经济发展预测等领域。应用轮询系统模型分析实际问题,对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QoS进行研究,可以定量地分析网络系统性能、评估网络的服务质量。因此,进一步深入对轮询系统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现实的意义。轮询系统模型是典型的多队列多服务器排队系统架构,服务器按照队列的次序周期性地访问各个队列。控制过程包括顾客进入队列的到达过程、服务器在队列间的查询转换过程和服务器对各个队列的服务过程,服务器的服务方式可分为门限、完全和限定服务三类基本策略。所以,轮询系统是由三个n维随机过程组成的复杂系统。由此可见,对其一阶系统特性分析如平均排队队长、平均查询周期和二阶系统特性如平均等待时间的精确解析都有很大的难度。应用概率论、排队论、随机过程等理论工具,结合工业过程控制、多址接入控制、资源分配调度等实际应用过程的控制机理,建立起相应的数学分析模型,精确解析出系统的关键性能参数表达式(如平均排队队长、平均查询周期、吞吐量、平均等待时延等),对系统进行定量的性能评估是轮询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难点。由于实际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系统结构的日趋复杂,轮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在近二十年时间里,随着微电子技术与通信理论的迅速发展,通信网络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由于系统服务资源毕竟是有限的,MAC层协议作为决定资源使用权的技术是提高整体网络性能的重要保障。MAC机制不仅能使共享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还影响着上层协议的性能实现。所以,高效的MAC机制是系统支持QoS的关键。如何设计出高效的MAC层协议是一个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方向。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业务需求的提升,就需要突破单一轮询服务控制策略的均衡思想,在周期性的访问基础上拓展多样化查询服务次序和混合服务策略等控制措施,使得系统服务性能得到更大的优化和完善。目前,为多优先级业务提供实时的、较优鲁棒性的和高质量的QoS保证是轮询问题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1072079,“轮询系统理论演进及应用控制协议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0362001,“通信网络中动态优先级控制理论及方法研究”)、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特色优势学科“网络通信与无线通信技术实验室”项目和云南大学理(工)科校级科研项目(No.2007Q021C,“多队列多服务器轮询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的支持下,在两级优先级控制轮询系统模型和概率流控的轮询系统模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通信与计算机领域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的控制策略做了比较深入系统的分析和优化,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主要创新内容包括:1、论文在总结、归纳门限、完全和限定服务基本轮询系统的控制机理、排队系统建模、对关键性能指标的数学解析过程、仿真实验和系统性能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三个基本排队系统的典型特点,指出传统系统体系结构的固有不足,难以满足网络服务进入更高层次的应用需求。从优化与改进查询顺序、服务策略和服务顺序三个基本要素入手,提出了完全与限定混合服务策略控制的两级优先级站点轮询系统,确保了通信网络中高优先级业务的顾客得到更优质网络服务质量保证,优化了系统性能。2、本文进一步以排队理论为基础,采用嵌入式Markov链、多维概率母函数和LST变换等数学分析工具,为该轮询系统及其拓展系统构造出相对完善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系统状态变量的概率母函数,并对中心站点和普通站点的平均等待队长、平均查询周期和顾客的平均排队时延进行精确的数学解析和仿真实验分析。理论计算和仿真实验对比分析的结果说明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的一致性。新的轮询系统模型中实现了区分不同优先级的控制以满足基于优先级服务的实际需求,优化和提高了系统性能,具有较好的公平性、灵活性和针对性。3、本文还提出概率流控的完全服务与限定服务轮询系统,系统模型中各站点信息分组按M/G/1规则,以多重休假和按特定几何概率p批量到达。该模型同样采用嵌入式Markov链和多维概率母函数方法,在连续时间状态下对系统模型进行解析。又采用数值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实验方法,在系统运行环境和初始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从信息分组到达率、服务时间、系统转换时间以及几何概率p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理论数值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实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系统模型理论分析的有效性。最后通过系统性能分析验证了该模型除了仍具有优先级完全服务与限定(K=1)服务轮询系统的优点外,通过引入几何概率p的分析方法,起到了业务流量控制(0<p<1)、休眠(p=0)和唤醒(p=1)的功能,使得系统模型在应用研究中更有实用价值。4、本文以Web服务器集群系统、片上网络系统NoC (Network on Chip)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的调度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以上三种网络系统的特点和服务需求,基于优先级的轮询调度算法分别对Web服务器集群系统的负载均衡调度策略、片上网络的仲裁器调度策略(Arbitration policy)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调度控制策略做进一步科学的优化,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完成了对系统性能关键参数的数学解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新的调度策略能基于不同的优先级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质量保障,优化网络系统性能,减低了系统开销,对系统性能的提高有较好的帮助。最后对全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论文不完善的方面,指出课题今后研究的方向。
费渊[7](2010)在《用于NOC的网络拓扑构建与片上路由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集成电路产业的飞速发展把芯片设计带入了数十亿级晶体管领域,这使得在单个芯片中可以集成更多的处理单元。随着芯片中包含的模块数量的不断增加,以传统的总线架构为基础的片上系统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多核间的通讯要求,需要研究一种全新的片上多核芯片互连结构——片上网络(Network on Chip, NOC)。NOC为模块间的互联提供了高效、可靠、灵活的通讯架构,成为解决片上系统通信问题的最有潜力的方案之一。本文针对片上网络中的网络拓扑结构与片上路由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做了以下工作。本文在综合分析了NOC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关键技术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使用总线加网络的混合结构作为本文NOC网络拓扑的研究方向,并选择虫洞交换机制与虚通道技术作为片上路由节点的设计思路。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结构NOC网络拓扑的自动综合算法。该方法以面积开销作为目标函数,采用最小直角Steiner树作为网络的基本结构,使用分组算法对通讯任务与网络进行分组并生成实际的网络拓扑,再通过插入总线连接以满足某些通讯任务的延迟约束条件。使用C++语言编写了算法程序使其可以根据NOC的布局与通讯任务信息自动生成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实例的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并与其它结构进行比较证明了该算法生成的拓扑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网络的面积开销与数据的传输延迟。本文使用verilog语言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混合结构网络拓扑的片上路由节点。根据路由的具体功能与应用情况将其分解为5个功能子模块,并对各子模块与路由整体进行仿真与验证。
金巍[8](2010)在《钉头管自动焊接设备的研制》文中提出钉头管是石化企业管式加热炉中的换热设备,主要用于热能的交换,比翅片管效率更高且易于外表清洁,但生产却复杂的多。目前,国内钉头管的加工方法很多,传统的方式是采用手工装钉,利用普通焊枪施焊,其手工加工方法具有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恶劣,能耗高,且焊接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已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要。因此研究钉头管自动焊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钉头管现有加工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厂方要求,选取埋弧螺柱焊作为钉头管的焊接方法。在深入分析钉头管的加工工序后,并实际考察工厂的实际制造技术之后,研究与设计了钉头管自动焊接设备。完成了钉头管自动生产设备整体结构设计,包括机械传动机构,夹紧机构、自动送料及对中机构、双气缸联动式焊接机头、焊剂自动输送机构。针对本设备中的气动元件的不同工作条件和形式设计了简单可靠的气压传动系统,并根据所驱动负载和所需的运动速度,确定气压系统中各个元件的参数规格。在控制上采用PLC作为主要控制装置,设计了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其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主要的电路图。在软件部分里设计了总体结构和程序的编写,给出了各程序的主要功能。同时提出了采用PLC与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及光电编码器组成一个高精度的角度与位移的双重位置控制系统。本文解决了传统钉头管的半机械、半手工的操作方式,效率低,质量不稳定,规格少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自动焊接钉头管的焊接效率有很大提高,克服了手工埋弧焊时的焊瘤、夹杂、气孔等缺陷,从而改善了焊接质量。
董少周[9](2009)在《NoC路由算法及仿真模型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半导体技术以及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单个芯片中IP(IntellectualProperty)核数量越来越多。当单个芯片上集成的IP核数目达到成百上千的时候,基于片上总线的SoC(System-on-a-Chip)在设计上遇到了全局时钟难以同步、地址空间有限、无法支持多节点并行通讯与系统扩展不够灵活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集成在单一芯片上的IP核规模及系统性能。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SoC设计领域,以片上网络的形式从体系结构上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NoC(Network on chips)上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拓扑结构、路由器和路由算法等各个部件的性能优化方面。论文的主要工作正是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重点介绍了NoC常用的拓扑结构,以及常用的路由技术和路由算法。在研究Turn Model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2D Mesh结构的XY-YX路由算法。该算法是一种确定性的无死锁的最短路径路由算法,并且给出无死锁的证明,最后通过NoC模拟仿真实验平台NIRGAM(NoC Interconnect Routing and Application Modeling),将该算法在一个4×4的2D Mesh网络中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为了将来能在硬件上实现、验证并比较不同路由算法以及拓扑结构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以FPGA为核心的硬件仿真测试平台,并提出了一个基于E-cube路由算法的路由节点模型。该路由节点模型采用了规则二维Torus拓扑结构、虚拟通道技术、基于虫孔的数据包交换方式和GALS(GloballyAsynchronous Locally Synchronous)系统架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片上网络路由节点的功能定义、设计与验证方案、数据包格式定义、子模块划分以及电路设计与验证过程,并对路由节点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为将来整个片上网络模型的搭建奠定了基础。
武畅[10](2008)在《片上网络体系结构和关键通信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片上网络(NOC)技术是目前多处理器系统中的一种关键技术。对其体系结构和关键通信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解决复杂的多处理器系统中通信瓶颈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片上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总线技术,成为了相关领域的前沿和热点研究的内容。本论文正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以片上网络及其相关技术为基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5031,复杂SoCs片上通信关键技术研究)的支持下,针对片上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关键通信技术进行相关研究。在深入理解片上网络发展背景及其应用的前提下,详细分析了片上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相关技术,对片上网络中的通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新颖的、具有较强实用意义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1.NOC拓扑结构的研究。详细说明基于Mesh和Tours的NOC的结构,分析其性能。提出多维平面(MDP)NOC和色域空间跳转(CDH)NOC,并与其他的NOC结构进行性能比较。2.NOC路由节点微结构研究。详细分析NOC中已有的路由节点结构的性能,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新的路由节点微结构,包括具有双缓存模式的NOC路由节点和能设置仲裁优先程度的路由节点。3.NOC中的通信优化问题研究。主要针对IP之间通信延时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优化思路,提出解决办法。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包括双模NOC通信结构、绑定ID号的数据传输方式和NOC中的资源优化策略。4.基于SystemC语言,设计并实现了用于NOC仿真验证的软件工具——NSVP(NOC仿真验证平台)。5.片上网络硬件仿真评估平台的设计和实现。给出了软硬件协同的硬件平台设计思路,实现了能进行NOC硬件仿真验证的平台并给出评估结果。片上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目前通信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其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信号处理系统和通信系统向集成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提高并行通信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改进已有的NOC拓扑结构,提出新的适用于较大规模和更复杂NOC系统的结构,评估其性能。2.设计并实现不同NOC路由节点的微结构。提出新的路由节点微结构,改进仲裁方式,详细评估其性能。3.基于NOC结构、数据交换模式和资源分配策略三个方面,提出三种对NOC各处理器间的通信延时进行优化的新方法。4.设计并实现用于NOC仿真验证的软件工具。5.为NOC的应用建立硬件仿真平台。
二、双重式流控逻辑元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重式流控逻辑元件(论文提纲范文)
(1)DNA逻辑门无酶信号放大传感分析方法的构建和检测miRNA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肿瘤标志物 |
1.1.1 肿瘤标志物简介 |
1.1.2 肿瘤标志物—miRNAs |
1.1.3 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与治疗 |
1.1.3.1 RNA印迹法 |
1.1.3.2 微阵列 |
1.1.3.3 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 miRNA 检测方法 |
1.1.3.4 基于滚环扩增(RCA)的 miRNA 检测方法 |
1.1.3.5 基于指数扩增反应(EXPAR)的 miRNA 检测方法 |
1.1.3.6 核酸酶辅助扩增用于miRNA检测 |
1.1.3.7 无酶扩增用于miRNA检测 |
1.1.3.8 基于纳米材料的miRNA检测 |
1.2 基因诊疗 |
1.2.1 基因诊疗简介 |
1.2.2 基因沉默 |
1.3 逻辑门检测 |
1.3.1 逻辑门简介 |
1.3.2 生物逻辑门的应用 |
1.4 微流控技术 |
1.4.1 微流控技术简介 |
1.4.2 微流控技术应用 |
1.5 本工作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DNA 逻辑门无酶信号放大传感分析方法的构建和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的配制 |
2.2.4 纳米金粒子(AuNPs)的合成 |
2.2.5 生物条码(TMAS)探针的制备 |
2.2.6 微流控芯片的制备 |
2.2.7 电泳表征实验 |
2.2.8 在微流控装置中的miRNA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原理 |
2.3.1.1 AND门实验原理 |
2.3.1.2 OR门实验原理 |
2.3.1.3 XOR门实验原理 |
2.3.2 实验优化 |
2.3.2.1 反应温度及pH的优化 |
2.3.2.2 反应时间优化 |
2.3.3 纳米金粒子(AuNPs)的合成 |
2.3.4 AND门 miR-21的SERS定量检测 |
2.3.5 使用SERS微流体平台检测miR-21 的选择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沉默基因的逻辑门生物传感器用于基因治疗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的配制 |
3.2.4 金胶(AuNPs)的合成 |
3.2.5 生物条码(TMAS)探针的制备 |
3.2.6 激光共聚焦荧光成像 |
3.2.7 电泳表征实验 |
3.2.8 SERS检测 |
3.2.9 MTT试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原理 |
3.3.1.1 AND门实验原理 |
3.3.1.2 OR门实验原理 |
3.3.1.3 XOR门实验原理 |
3.3.2 AuNPs的 TEM表征 |
3.3.3 实验优化 |
3.3.3.1 反应温度及pH的优化 |
3.3.3.2 反应时间优化 |
3.3.4 AND门结构及信号表征 |
3.3.5 OR门结构及信号表征 |
3.3.6 XOR门结构及信号表征 |
3.3.7 AND门的荧光成像分析 |
3.3.8 特异性研究 |
3.3.9 活细胞内探针的毒性研究 |
3.3.10 流式凋亡评估治疗效果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CMOS图像传感器图像数据采集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图像采集系统基础 |
2.1 系统的基本构思 |
2.2 系统器件介绍 |
2.2.1 CMOS图像传感器介绍 |
2.2.2 DSP与DaVinci平台介绍 |
2.2.3 FPGA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像采集系统硬件选型分析 |
3.1 系统指标要求 |
3.2 CMOS图像传感器 |
3.2.1 概述 |
3.2.2 CMOS图像传感器输出信号时序 |
3.3 DSP选型 |
3.4 FPGA选型 |
总结 |
第四章 图像采集的硬件系统设计 |
4.1 CMOS图像传感器偏置版设计 |
4.1.1 母板设计 |
4.1.2 子板设计 |
4.2 采集部分设计 |
4.2.1 主处理器模块设计 |
4.2.2 数据通讯与存储设计 |
4.3 电源模块设计 |
4.3.1 供电 |
4.3.2 上电顺序控制 |
4.4 时钟复位设计 |
4.4.1 时钟设计 |
4.4.2 复位控制 |
4.4.3 JTAG |
4.5 系统PCB设计 |
4.5.1 PCB布局、布线 |
4.5.2 PCB布线 |
4.5.3 PCB叠层安排 |
4.6 总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验证 |
5.1 系统调试 |
5.2 CIS测试示例 |
5.3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无线多功能读卡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设备设计目的及意义 |
1.2 无线多功能读卡器的技术基础 |
1.2.1 PBOC2.0金融标准 |
1.2.2 非接触式IC卡 |
1.2.3 NFC技术 |
1.2.4 WIFI技术 |
1.2.5 WIFI的安全机制 |
1.2.6 GPRS技术 |
2 无线多功能读卡器的整体设计 |
2.1 无线多功能读卡器的设计目标 |
2.2 无线多功能读卡器的硬件整体架构 |
2.3 无线多功能读卡器的软件整体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3 无线多功能读卡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
3.1 主控芯片 |
3.2 USB模块 |
3.3 以太网功能模块 |
3.4 GPRS通讯模块 |
3.5 WIFI模块 |
3.6 存储模块 |
3.7 读卡模块 |
3.8 本章小结 |
4 无线多功能读卡器的软件设计 |
4.1 LCD DRIVER |
4.2 KEYAND STICK DRIVER |
4.3 WIFI DRIVER |
4.4 ETH DRIVER |
4.5 GPRS DRIVER |
4.6 AT指令集 |
4.7 USB DRIVER |
4.8 COMMUNICATION DRIVER |
4.9 GUI |
4.10 GD32F20x_FIRMWARE_LIBRARY |
4.11 USB协议栈 |
4.12 以太网协议栈 |
4.13 LIBNFC |
4.14 SSL |
4.15 系统层 |
4.16 本章小结 |
5 系统调试及运行 |
5.1 系统软件环境的搭建 |
5.2 系统联机调试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DNA和纳米孔在传感分析和分子逻辑计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生物传感器 |
1.1.1 电化学传感器 |
1.1.2 荧光传感器 |
1.1.3 比色传感器 |
1.2 仿生离子通道(纳米孔) |
1.2.1 聚合物纳米孔的制备 |
1.2.2 纳米孔的功能化 |
1.2.3 纳米孔的电化学测定 |
1.2.4 纳米孔的智能响应 |
1.3 分子逻辑器件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1.3.1 分子逻辑门 |
1.3.2 分子器件在分析化学的应用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利用PEI/Zr~(4+)修饰的纳米孔和单壁碳纳米管联合检测三磷酸腺苷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纳米孔的制备 |
2.2.3 纳米孔的化学修饰 |
2.2.4 纳米孔的电化学测试 |
2.2.5 纳米孔的ATP传感测试过程 |
2.2.6 HeLa细胞中的ATP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孔的孔径 |
2.3.2 纳米孔的修饰和传感条件的优化 |
2.3.3 纳米孔表面的XPS表征 |
2.3.4 定量检测ATP |
2.3.5 纳米孔传感器的选择性 |
2.3.6 纳米孔传感器在细胞检测中的应用 |
2.3.7 纳米孔传感器的重复利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利用PEI/Zr~(4+)修饰的纳米孔测定磷酸根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纳米孔的制备 |
3.2.3 纳米孔的功能化修饰 |
3.2.4 纳米孔的电化学测试 |
3.2.5 纳米孔的磷酸传感测试过程 |
3.2.6 实际样品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孔的孔径 |
3.3.2 纳米孔传感器的设计原理 |
3.3.3 纳米孔修饰的电化学表征 |
3.3.4 锆离子和磷酸根的XPS表征 |
3.3.5 磷酸根离子的定量和灵敏度测试 |
3.3.6 纳米孔传感器的选择性 |
3.3.7 纳米孔传感器在实际样品中的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孔径离子通道的制备和单-链DNA的测定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纳米孔的制备 |
4.2.3 纳米孔的功能化修饰 |
4.2.4 纳米孔的电化学测试 |
4.2.5 纳米孔的DNA超级结构的组装和目标物的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孔的孔径 |
4.3.2 纳米孔内壁的DNA超级结构的组装 |
4.3.3 目标DNA的测定和传感器的选择性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链杂交扩增反应的快速组装的DNA比色传感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Hemin/G-quadruplex复合体的制备 |
5.2.3 比色测定THBv |
5.2.4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比色传感器的设计原理 |
5.3.2 UV光谱的表征 |
5.3.3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表征 |
5.3.4 用圆二色光谱(CD)分析G-quadruplex结构 |
5.3.5 优化乙醇的浓度和反应时间 |
5.3.6 目标DNA (T_(HBV))的定量测定 |
5.3.7 目标DNA (T_(HBV))的选择性测试 |
5.3.8 实际样品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负载了金铂纳米合金的氧化石墨烯的ATP比色传感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纳米磁球的制备及其修饰 |
6.2.3 负载了金铂合金纳米离子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修饰 |
6.2.4 比色检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ATP可视化传感器的设计原理 |
6.3.2 磁球的制备与表征 |
6.3.3 优化负载了金铂合金纳米粒子的氧化石墨烯的催化活性 |
6.3.4 优化其他实验条件 |
6.3.5 定量检测ATP |
6.3.6 ATP的选择性测试 |
6.3.7 实际样品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磁珠的可重置和重构的逻辑计算单元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仪器及装置 |
7.2.2 Fe_3O_4@SiO_2@Au的制备及其修饰 |
7.2.3 逻辑门操作 |
7.2.4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逻辑门设计原理 |
7.3.2 Fe_3O_4@SiO_2@Au的TEM表征 |
7.3.3 半加法器的荧光响应 |
7.3.4 半减法器的荧光响应 |
7.3.5 半加法器和半减法器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表征 |
7.3.6 半加法器和半减法器的CD光谱表征 |
7.3.7 半加法器和半减法器的重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双喷嘴挡板伺服阀流固耦合特性分析及振动抑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电液伺服阀的发展概况 |
1.3 电液伺服阀基础特性研究现状 |
1.3.1 伺服阀高压射流特性研究 |
1.3.2 伺服阀流场压力脉动研究 |
1.3.3 伺服阀自激流态特性研究 |
1.3.4 伺服阀内部流固耦合特性研究 |
1.3.5 伺服阀非线性建模方法研究 |
1.4 伺服阀测试系统的研究概况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论文的技术路线及内容安排 |
1.6.1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6.2 论文的内容安排 |
2 电液伺服阀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
2.1 电液伺服阀基本原理 |
2.2 电液伺服阀的数学模型 |
2.2.1 伺服阀压力流量特性数学模型 |
2.2.2 阀芯负载力数学模型 |
2.2.3 电磁力矩马达数学模型 |
2.2.4 喷嘴挡板结构数学模型 |
2.3 反馈线性化解耦控制方法 |
2.3.1 状态空间反馈线性化问题的定义 |
2.3.2 非线性系统反馈线性化问题可解的条件 |
2.3.3 状态反馈和坐标变换 |
2.4 系统非线性模型反馈线性化分析 |
2.4.1 系统的非线性模型状态空间描述 |
2.4.2 仿射非线性模型反馈线性化 |
2.4.3 非线性系统零动态分析 |
2.5 系统建模合理性分析 |
2.6 小结 |
3 电液伺服阀前置级流固耦合振动模型 |
3.1 前置级小孔附壁射流流场分析 |
3.1.1 射流流动结构分析 |
3.1.2 射流内部的波动属性 |
3.1.3 理想流体的附壁射流 |
3.1.4 附壁射流结构紊流情况 |
3.2 前置级射流流场紊流模型 |
3.2.1 双方程紊流模型 |
3.2.2 标准κ-ω双方程紊流模型 |
3.2.3 亥姆霍兹共振腔自激振荡模型 |
3.3 前置级衔铁组件的模态分析 |
3.3.1 衔铁组件模态分析数学模型 |
3.3.2 衔铁组件模态分析参数 |
3.3.3 衔铁组件谐响分析结果 |
3.4 前置级射流流场仿真分析 |
3.4.1 射流流场模型网格划分及解析假定 |
3.4.2 射流流场边界条件及仿真分析 |
3.4.3 射流流场脉动数据采集及分析 |
3.5 小结 |
4 电液伺服阀滑阀副流固耦合振动模型 |
4.1 滑阀副流体基本控制方程 |
4.1.1 流体动量守恒方程 |
4.1.2 流体质量守恒方程 |
4.1.3 流体能量守恒方程 |
4.2 滑阀副外部流场脉动分量强迫振动 |
4.2.1 滑阀副阀腔油液微分方程 |
4.2.2 滑阀副组件数学模型建立 |
4.2.3 滑阀副管路流体波动方程 |
4.2.4 滑阀副耦合振动界限分析 |
4.3 滑阀副内部流场剪切层振荡自激 |
4.3.1 滑阀副阀腔剪切层流动的不稳定性 |
4.3.2 滑阀副阀腔剪切层振荡机理 |
4.3.3 滑阀副阀腔剪切层自激振荡频率方程 |
4.4 滑阀副流固耦合振动仿真分析 |
4.4.1 滑阀副阀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4.4.2 滑阀副阀流场仿真分析 |
4.4.3 耦合自激振动试验分析 |
4.5 小结 |
5 电液伺服阀管路水击耦合振动模型 |
5.1 管路系统水击耦合振动研究 |
5.1.1 水击耦合振动现象类型 |
5.1.2 管路流体及波传播的基本方程 |
5.1.3 管路材料弹性对水击的影响 |
5.2 伺服阀水击数学模型建立 |
5.2.1 液压管路水击基本方程 |
5.2.2 阀控液压管路水击动态模型 |
5.2.3 阀控管路模型特征线分析 |
5.3 伺服阀水击耦合方程求解 |
5.3.1 特征线方程的求解 |
5.3.2 时间步长及网格加密方法 |
5.3.3 管路边界条件的处理 |
5.4 管路水击耦合特性试验分析 |
5.5 小结 |
6 电液伺服阀耦合激振主动抑制及实验研究 |
6.1 耦合振动控制评价 |
6.2 试验目的及试验内容 |
6.2.1 测试试验目的及意义 |
6.2.2 测试原理及方法 |
6.2.3 测试系统及主要组成 |
6.3 耦合振动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1 试验系统控制模型的验证 |
6.3.2 激振主动抑制规律曲线设计 |
6.3.3 激振主动抑制试验及分析 |
6.4 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连续时间的优先级完全服务与限定服务轮询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轮询系统概况 |
1.1.1 轮询控制策略的应用实践 |
1 1.2 轮询系统理论研究的发展 |
1.1.2.1 轮询系统的基本排队模型 |
1.1.2.2 早期的轮询系统理论研究 |
1.1.2.3 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轮询系统理论研究 |
1.1.2.4 优先级的轮询系统理论研究 |
1.1.3 轮询系统在通信网络MAC协议中的应用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 |
1.3 本文的课题来源和内容安排 |
1.3.1 课题来源 |
1.3.2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轮询系统基本排队模型 |
2.1 引言 |
2.2 门限服务轮询系统 |
2.2.1 数学模型 |
2.2.2 一阶和二阶特性解析 |
2.3 完全服务轮询系统 |
2.3.1 数学模型 |
2.3.2 一阶和二阶特性解析 |
2.4 限定(K=1)服务轮询系统 |
2.4.1 数学模型 |
2.4.2 一阶特性解析 |
2.5 三类基本轮询系统的性能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续时间优先级完全服务与限定(K=1)服务轮询系统 |
3.1 系统模型 |
3.1.1 系统模型和运行机理 |
3.1.2 随机变量定义 |
3.1.3 系统运行条件 |
3.1.4 系统状态的概率母函数 |
3.2 系统一阶特性和二阶特性解析 |
3.2.1 中心队列的平均排队队长 |
3.2.2 平均循环周期 |
3.2.3 系统吞吐量 |
3.2.4 普通队列的平均排队队长 |
3.2.5 顾客的平均时延 |
3.3 理论计算和系统仿真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概率流控的完全服务与限定服务轮询系统 |
4.1 到达过程中的概率流量控制模型 |
4.1.1 系统模型和运行机理 |
4.1.2 随机变量定义 |
4.1.3 系统运行条件 |
4.1.4 系统状态的概率母函数 |
4.2 系统一阶特性和二阶特性解析 |
4.2.1 中心队列的平均排队队长 |
4.2.2 平均循环周期 |
4.2.3 系统吞吐量 |
4.2.4 普通队列的平均排队队长 |
4.2.5 信息分组的平均时延 |
4.3 理论计算和系统仿真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先级完全服务与限定服务轮询系统应用研究 |
5.1 Web服务器集群中分配器的轮询控制 |
5.1.1 Web服务器集群的研究背景 |
5.1.1.1 Web负载特点和瓶颈分析 |
5.1.1.2 Web服务器集群系统 |
5.1.1.3 典型集群的解决方案和层次结构 |
5.1.2 算法的研究依据和意义 |
5.1.3 算法控制机理 |
5.1.4 理论模型及解析 |
5.1.5 仿真实验分析及性能评估 |
5.2 片上网络仲裁器区分端口优先级轮询控制 |
5.2.1 片上网络的研究背景 |
5.2.1.1 NOC技术的发展概况 |
5.2.1.2 NOC基本拓扑结构 |
5.2.1.3 2D Mesh NOC系统结构 |
5.2.1.4 NoC的通信协议栈 |
5.2.2 算法的研究依据和意义 |
5.2.3 调度运行方式 |
5.2.4 理论模型及解析 |
5.2.5 实验分析与性能评估 |
5.3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汇聚节点优先级路由轮询控制策略 |
5.3.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背景 |
5.3.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概况 |
5.3.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
5.3.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 |
5.3.1.4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 |
5.3.1.5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
5.3.1.6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应用 |
5.3.2 算法的研究依据和意义 |
5.3.3 算法控制机理 |
5.3.4 理论模型及解析 |
5.3.5 实验分析与性能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的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用于NOC的网络拓扑构建与片上路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片上系统的发展 |
1.1.2 片上总线的局限性 |
1.1.3 片上网络的发展 |
1.2 片上网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论文结构与开展的工作 |
2 片上网络基础知识与关键技术 |
2.1 片上网络体系结构 |
2.2 片上网络的拓扑结构 |
2.2.1 2D Mesh结构 |
2.2.2 2D Torus结构 |
2.2.3 超立方体结构 |
2.2.4 八角形结构 |
2.2.5 胖树结构 |
2.2.6 蝶形结构 |
2.2.7 非规则网络拓扑结构 |
2.2.8 拓扑结构的分析比较 |
2.3 路由算法 |
2.3.1 确定性路由算法 |
2.3.2 自适应性路由算法 |
2.4 交换机制 |
2.4.1 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 |
2.4.2 偏转路由(Deflection Routong) |
2.4.3 虚拟直通(Virtual cut-through) |
2.4.4 虫洞路由(Wormhole Routing) |
2.5 流控机制 |
2.5.1 死锁问题(Deadlock) |
2.5.2 虚拟通道(Virtual Channels) |
3 混合结构NOC拓扑自动综合算法 |
3.1 NOC设计流程 |
3.2 算法思想 |
3.3 算法约束 |
3.4 算法描述 |
3.4.1 步骤一:算法输入信息集合 |
3.4.2 步骤二:构建亲和图 |
3.4.3 步骤三:构建最小生成树 |
3.4.4 步骤四:分组算法 |
3.4.5 最小直角Steiner树(RSMT)的构建 |
3.4.6 步骤五:约束条件检查 |
3.4.7 步骤六:循环总线插入 |
4 算法程序设计与实例分析 |
4.1 混合结构NOC网络拓扑自动综合算法程序实现 |
4.2 算法实例分析及验证 |
4.2.1 实例输入 |
4.2.2 算法过程分析 |
4.2.3 网络拓扑结果分析 |
5 片上路由节点设计 |
5.1 片上路由节点概述 |
5.2 片上路由节点的系统架构 |
5.2.1 数据包微片格式 |
5.2.2 路由节点结构 |
5.2.3 路由节点工作流程 |
5.3 路由节点内部模块设计 |
5.3.1 虚通道分配模块 |
5.3.2 输入缓存模块(FIFO) |
5.3.3 路径寻址模块 |
5.3.4 输出条件判断模块 |
5.3.5 输出仲裁模块 |
5.4 路由节点整体仿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程序运行过程即时输出信息 |
附录B 实例的路径寻址信息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钉头管自动焊接设备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来源 |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课题的现状 |
1.4.1 钉头管的简介 |
1.4.2 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
1.4.3 钉头管的加工方法 |
1.4.4 在国内钉头管加工设备的研究情况 |
1.4.5 钉头管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
1.5 课题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钉头管自动焊接设备的整体结构设计 |
2.1 设备的功能要求及工作原理 |
2.2 设备的总体结构设计 |
2.3 夹紧机构的设计 |
2.3.1 夹紧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2.3.2 液压系统的设计 |
2.4 钉头管自动送料及对中系统 |
2.4.1 送料托盘设计 |
2.5 双气缸联动式焊枪机头的设计 |
2.5.1 双气缸联动机构的结构设计 |
2.5.2 双气缸联动的工作原理 |
2.6 焊剂自动给料系统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压系统的设计 |
3.1 主机对气压传动的工作要求 |
3.2 设计气动回路 |
3.2.1 决定回路的控制方式 |
3.2.2 气压传动工作程序图 |
3.2.3 X—D 线图 |
3.2.4 气压传动系统原理图 |
3.3 气压执行元件分析 |
3.4 气压传动系统的参数计算 |
3.4.1 调查研究、明确设计依据 |
3.4.2 执行元件尺寸的计算和选择 |
3.4.3 检查气缸的缓冲性能 |
3.4.4 气动控制元件的选型 |
3.4.5 选择空气压缩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器系统设计 |
4.1 PLC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论证 |
4.1.1 钉头管焊接控制对象对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
4.2 总体控制方案论证 |
4.3 钉头管焊接工艺过程及控制功能要求 |
4.3.1 钉头管的工艺过程 |
4.3.2 对系统控制的要求 |
4.4 PLC 的硬件设计 |
4.4.1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与结构原理 |
4.4.2 PLC 的选型 |
4.4.3 PLCI/O 分配表及外围接线图接线图 |
4.4.4 操作面板设计 |
4.4.5 控制柜的布线设计 |
4.5 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
4.5.1 主电路 |
4.5.2 控制电路 |
4.6 软件设计 |
4.6.1 程序组成 |
4.6.2 焊接子程序设计 |
4.6.3 程序设计中的中间继电器的分配 |
4.7 PLC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4.8 PLC 的调试实验 |
4.8.1 对PLC 中的时间继电器的参数调试 |
4.8.2 节拍计时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交流伺服系统的设计 |
5.1 交流伺服系统硬件设计 |
5.1.1 伺服系统简介 |
5.1.2 本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5.2 轴向伺服系统设计 |
5.2.1 轴向伺服系统组成与功能要求 |
5.2.2 轴向伺服电机选型及计算 |
5.2.3 轴向伺服系统软件设计 |
5.3 径向伺服系统设计 |
5.3.1 径向伺服系统组成与功能要求 |
5.3.2 径向伺服电机选型及计算 |
5.3.3 径向伺服系统的软件设计 |
5.4 伺服驱动器 |
5.4.1 伺服驱动器的选型 |
5.4.2 伺服驱动器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
5.5 检测元件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安装调试及工艺试验 |
6.1 实验条件 |
6.2 实验参数 |
6.3 调试过程 |
6.4 安装调试结果 |
6.5 焊着率的评定以及对比实验 |
6.6 实验结论 |
第七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NoC路由算法及仿真模型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SoC设计方法学 |
1.1.1.SoC的发展概况 |
1.1.2.SoC相关研究技术 |
1.1.3.SoC面临的问题 |
1.2.NoC的产生背景 |
1.3.NoC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国外研究概况 |
1.3.2.国内研究概况 |
1.4.课题来源、创新点及文章结构安排 |
1.4.1.课题来源及创新点 |
1.4.2.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NoC体系结构概述 |
2.1.NoC的定义 |
2.2.NoC的拓扑结构 |
2.3.NoC的路由算法 |
2.3.1.确定性路由(Deterministic Routing) |
2.3.2.自适应性路由(Adaptive Routing) |
2.3.3.带有一定自适应性的维序路由 |
2.4.NoC包交换机制 |
2.5.虚通道技术 |
2.6.网络协议 |
第三章 基于2D mesh结构的NoC路由算法设计与仿真 |
3.1.问题的提出 |
3.2.NoC相关研究 |
3.3.Turn Model模型 |
3.4.XY-YX路由算法 |
3.5.性能仿真分析 |
3.6.结束语 |
第四章 基于FPGA的NoC路由节点实现 |
4.1.NoC路由节点总体设计 |
4.2.NoC路由器 |
4.3.NoC子路由器设计 |
4.3.1.输入控制器和路由仲裁 |
4.3.2.交叉开关和缓冲区 |
4.3.3.输出控制器 |
4.4.数据包格式 |
4.5.FPGA设计流程 |
第五章 路由节点的仿真验证及性能分析 |
5.1.路由节点的验证方案 |
5.2.验证流程 |
5.3.路由节点的验证过程及验证结果 |
5.4.路由节点的硬件参数分析 |
5.4.1.运行速度 |
5.4.2.芯片面积消耗量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工作总结 |
6.2.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片上网络体系结构和关键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NOC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结构和开展的工作 |
第二章 NOC拓扑结构研究 |
2.1 NOC拓扑结构简介 |
2.2 Mesh NOC和Torus NOC |
2.2.1 拓扑研究 |
2.2.2 路由算法 |
2.3 MDP NOC |
2.3.1 提出该结构的背景 |
2.3.2 路由节点的位置变换 |
2.3.3 通信链路的连接 |
2.3.4 性能仿真 |
2.3.5 小结 |
2.4 CDH NOC |
2.4.1 提出背景 |
2.4.2 CDH路由节点的重新标识 |
2.4.3 CDH路由算法 |
2.4.4 仿真结果 |
2.4.5 小节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NOC路由节点微结构 |
3.1 NOC路由节点的简介 |
3.1.1 输入缓存(Input Queuing) |
3.1.2 输出缓存(Output Queuing) |
3.1.3 虚拟输出缓存(VOQ) |
3.1.4 结合的输入/输出缓存(CIOQ) |
3.1.5 NI(Network Interface)接口 |
3.1.6 本文将论述的路由节点 |
3.2 基于输入缓存的路由节点微结构 |
3.2.1 输入模块 |
3.2.2 输出模块 |
3.3 基于输出缓存和VOQ的路由节点的微结构设计 |
3.3.1 微结构设计 |
3.3.2 路由节点微结构的实现 |
3.3.3 路由节点的性能评估 |
3.3.4 VOQ和FIFO OUT的大小选择 |
3.4 可设置仲裁优先程度的路由节点微结构 |
3.4.1 路由节点结构 |
3.4.2 Lottery仲裁器的实现 |
3.4.3 TUM机制 |
3.4.4 性能仿真结果 |
3.4.5 针对具体应用的仿真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NOC中互联通信问题研究 |
4.1 双模NOC结构设计 |
4.1.1 黑总线结构 |
4.1.2 双模NOC的网络拓扑 |
4.1.3 双模NOC路由节点的结构 |
4.1.4 双模NOC模式的RTL仿真 |
4.2 基于ID号绑定的NOC数据传输方式 |
4.2.1 提出背景 |
4.2.2 基本原理 |
4.2.3 具体方案设计 |
4.2.4 网络性能评估 |
4.2.5 小结 |
4.3 NOC中存储资源优化策略 |
4.3.1 提出背景 |
4.3.2 NOC中的存储资源分配问题 |
4.3.3 缓存分配算法 |
4.3.4 仿真结果 |
4.3.5 小结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NOC软件仿真验证工具 |
5.1 仿真平台的架构 |
5.2 平台的扩展性 |
5.3 网络模型 |
5.3.1 网络拓扑 |
5.3.2 路由算法 |
5.4 节点模型 |
5.5 网络通信模式建模 |
5.6 功耗仿真工具的使用 |
5.7 仿真实例 |
5.8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NOC硬件仿真平台 |
6.1 片上网络硬件测试平台设计思想 |
6.2 测试平台的硬件构架 |
6.3 正在开发的NOC硬件平台 |
6.4 硬件仿真实例 |
6.5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论文总结 |
7.2 进一步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双重式流控逻辑元件(论文参考文献)
- [1]DNA逻辑门无酶信号放大传感分析方法的构建和检测miRNA的应用[D]. 万富华.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CMOS图像传感器图像数据采集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赵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4)
- [3]无线多功能读卡器的研究与设计[D]. 刘峰. 安徽理工大学, 2016(08)
- [4]DNA和纳米孔在传感分析和分子逻辑计算中的应用[D]. 张思奇. 东北大学, 2016(07)
- [5]双喷嘴挡板伺服阀流固耦合特性分析及振动抑制[D]. 母东杰.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6)
- [6]连续时间的优先级完全服务与限定服务轮询系统研究[D]. 保利勇. 云南大学, 2011(01)
- [7]用于NOC的网络拓扑构建与片上路由的研究[D]. 费渊.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6)
- [8]钉头管自动焊接设备的研制[D]. 金巍. 沈阳工业大学, 2010(08)
- [9]NoC路由算法及仿真模型的设计与研究[D]. 董少周.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
- [10]片上网络体系结构和关键通信技术研究[D]. 武畅.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