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的免疫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丽,贾俊,赵怡芳[1](2010)在《着色性干皮病合并唇、舌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a,XP)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典型症状为皮肤雀斑样色素沉着,皮肤干燥脱屑以及毛细血管扩张,部分患者伴有眼部症状及神经系统异常。患者对日光高度敏感,易诱发光化性皮肤癌,大多数患者在年轻时就死于恶性肿瘤。本文报告1例伴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的中年着色性干皮病患者,并通过相关文献复习,介绍着色性干皮病的临床损害特点、诊断标准、分类及治疗等。
张毅颖,蔡业军[2](1995)在《着色性干皮病(附1例报告)》文中指出本文报告一例着色性干皮病患者,就其临床表现,治疗,愈后作了报道,并通过文献复习就其发病原因,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
连金贤[3](1982)在《着色性干皮病(附7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提出本文报告7例着色性干皮病,该病除皮肤损害外,均合并有眼部病变。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有癌变者5例,其中以基底细胞癌和鳞状上皮癌为多,仅1例为眼眶恶性黑色素瘤。作者对本病的好发部位、发病年龄和季节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本病的发病机理、遗传因素以及癌变和预防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唐利利[4](2018)在《皮肤罕见疾病的突变筛查与基因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皮肤罕见疾病种类繁多,发病率虽低但病情严重,如着色性干皮病、遗传性掌跖角化病、先天性厚甲症等,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严重者还可危及生命,对于此组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和及早预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些罕见疾病表型复杂,可伴发多系统损害,使得传统的临床诊断面临挑战,对其开展致病基因突变筛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基因诊断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可在DNA或RNA水平检测患者基因结构变异和表达水平的变化,目前已在临床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基因测序技术如高通量测序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在疾病致病基因检测与分子诊断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鉴于皮肤罕见疾病具有复杂的表型异质性及遗传异质性,针对不同的遗传病选择不同的策略方案,是目前基因诊断的主要原则。目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既往遗传学研究基础,通过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联合一代测序对临床疑似着色性干皮病及遗传性掌跖角化病的家系进行突变筛查,完成基因诊断及相关遗传咨询,为症状前基因诊断如产前诊断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选择临床疑似诊断着色性干皮病的家系1个、遗传性掌跖角化病的家系5个;(2)在着色性干皮病家系中选择患者及其父母样本,抽提外周血DNA,经纯化后使用Agilent液相Sure Select XT Library Prep及Sure Select Human All Exon V6试剂盒进行建库捕获,通过Illumina Hiseq XTen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经数据质控、序列比对、变异识别及位点注释后得到变异位点列表,根据病例-对照分析、变异有害性及基因功能分析,筛选出与疾病相关的有害变异位点或基因,同时重点分析已报道的着色性干皮病致病基因在三个样本中的突变情况,并在家系内其他样本中进行验证;(3)通过一代测序在5个遗传性掌跖角化病家系中验证已知致病基因KRT9和/或KRT1,在验证结果阴性的家系中选择2个病例及1个对照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筛选致病基因,再将可疑致病突变在原家系样本中进行一代测序验证,以检测基因型-表型共分离情况。结果(1)在着色性干皮病家系中发现XPC基因上一处复合杂合突变-位于12号外显子上的c.22182220del(p.Glu740740del)和位于13号外显子上的c.2257dup C(p.Arg753fs),既往未曾报道;先证者父母各携带一个突变位点,在家系内符合基因型-表型共分离;氨基酸保守性分析发现突变位点所对应的第740位及753位氨基酸序列在多个物种中高度保守;通过临床表现结合基因检测,先证者着色性干皮病C型诊断明确。(2)在三个遗传性掌跖角化病家系中分别检出3种不同的已知KRT9突变,分别是c.482A>G,c.487C>T和c.488G>A,其中突变c.482A>G与指节垫表型相关,三个家系诊断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明确。(3)在一个疑似遗传性掌跖角化症家系未发现KRT9及KRT1基因突变,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发现KRT16基因存在突变-c.T1262C,此突变位点既往被发现可导致先天性厚甲症,结合先证者及家系内患者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结果,诊断先天性厚甲症Ⅰ型明确。(4)一个遗传性掌跖角化症家系经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及靶向测序未发现角蛋白基因致病突变,基因诊断阴性,提示该病可能存在新的突变形式或致病基因。结论:一代测序结合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可快速、经济、有效地鉴定出已知致病基因的突变位点。通过对6个皮肤罕见病家系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对其中5个家系进行了明确的基因诊断,强调了基因诊断作为一种逆向诊断方法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致病突变位点,丰富了着色性干皮病致病基因突变谱。报告一例基因诊断阴性的家系,分析相关因素并总结经验。
靳智勇[5](2014)在《非小细胞肺癌基因多态性在患者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我国肺癌的发展趋势同全世界一样,也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肺癌中的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80%-85%,由于早期诊断率较低,部分患者发现时已经失去手术时机,因此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对于肺癌的化疗方案,主要为以铂类为主的药物联合化疗,各类方案疗效无显着性差异,有研究表明肺癌化疗效果及预后生存可能与相关基因变异及表达水平有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是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90%以上。一些功能型的SNP可以影响到基因表达产物发生改变或出现数量的变化,从而使得基因的表达出现不同,出现遗传特征的差异。因此,与肿瘤的发生、化疗药物代谢相关的SNP就与肿瘤易感性、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肿瘤的预后有关。人体内众多DNA修复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就使得相应的修复酶具有多样性,个体间对DNA修复的能力就具有差异。而DNA修复能力的差异是导致个体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差异的根本原因。肺癌化疗常用的铂类药物治疗肿瘤的过程中,进入肿瘤细胞后与细胞DNA结合形成铂-DNA加和物,引起DNA链交联,阻碍DNA的复制,从而遏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在人体内的一些DNA修复系统可以清除铂类药物生成的加和物,将铂-DNA恢复到正常状态,使得铂类药物治疗效果降低,因此DNA修复能力较弱的患者对铂类药物治疗的敏感性较高。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三个基因均是与DNA修复途径有关的基因,能够影响铂类药物阻碍DNA复制的效果。目前国内外有关这三个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及生存预后关系的有一些研究,但是仍需要在临床上继续验证。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1)了解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乳腺癌易感基因1三个DNA修复基因的主要基因型在内蒙古地区肺癌人群中的分布频率;(2)研究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乳腺癌易感基因1不同基因型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肺癌患者中的分布特征,以及基因型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化疗效果的关联性;(3)阐明目标基因与本地区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征以及化疗效果、化疗后生存情况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收集284名肺癌患者(病例来源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外周静脉血,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且所有入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均为以铂类药物为主的药物联合化疗,入组患者临床分期均为ⅢB期及Ⅳ期。然后进行DNA提取,采用Taqman探针法进行基因多态性的检测,XPD检测位点为Lys751Gln(rs13181), ERCC1为Asnll8Asn(rs11615), BRCA1为Serl613Gly(rs1799966),DNA扩增后,PCR仪收集荧光信号,根据荧光信号绘制出基因型的型别分布散点图,进而分析XPDLys751Gln、ERCC1Asnll8Asn、BRCA1Serl613Gly的基因型分布。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探讨与基因型分布有关的因素、影响患者化疗效果的因素及化疗后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1)在284名调查对象中,XPD Lys751Gln AA型、 AC型、 CC型基因所占构成比分别为76.41%、20.77%、2.82%;等位基因A频率为86.80%,C为13.20%。ERCC1Asn118Asn CC型、CT型、TT型基因所占构成比分别为62.68%、31.34%、5.99%;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分别为78.35%、21.65%。BRCA1Ser1613GlyAA型、AG型、GG型基因所占构成比分比为40.49%、50.70%、8.80%;等位基因A和G的频率分别为65.85%与34.15%。(2)XPD Lys751Gln基因的AA基因型与AC+CC基因型进行比较后发现,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不同病理分型及不同化疗效果患者间基因型的分布无差异(P>0.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ⅢB期患者中AA基因型者所占比例较高(χ2=27.692,P=<0.001)。(3)ERCC1Asn118Asn基因的CC基因型与CT+TT基因型进行比较后发现,不同年龄组间、不同性别、不同化疗效果、不同临床分期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差异(P>0.05),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腺癌患者中CC基因型占76.81%,CT+TT基因型仅23.13,而鳞癌患者中CC基因型与CT+TT基因型患者所占比例接近,分别为50.52%、49.48%,基因型与病理类型可能有一定关联性(χ2=24.335,P<0.001)。(4)BRCA1Ser1613Gly基因的AA基因型与AG+GG基因型进行比较后发现,不同性别、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临床分期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差异(P>0.05)。不同年龄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22,P=0.001),<35组患者AA基因型占63.64%,35-59组患者AA基因型占43.24%,60岁以上组为29.13,AA基因型所占构成比在低年龄段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而在高年龄患者中,以AG+GG基因型所占比例较高。此外,BRCA1Ser1613Gly基因的基因型还与化疗效果有关联性,在部分缓解及病情稳定的患者中,AA基因型所占构成比较低,分别为30.88%及34.68%,AG+GG基因型所占比例较高,均接近60%,而在病情进展的患者中,AA基因型所占构成比为55.43%,比例与AG+GG接近(44.57%),化疗后不同效果患者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871,P=0.002)。(5)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除BRCA1Ser1613Gly基因、年龄及临床分期外,其余变量对化疗效果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BRCA1Ser1613Gly AG+GG基因型与AA基因型相比较,化疗受益率增加4.249倍(OR=4.249,OR95%C.I.=1.927-9.366);随着年龄增加,化疗受益率也增加(OR=3.194,OR95%C.I.=1.200-8.501);临床分期为Ⅳ的患者,与ⅢB期患者相比较,化疗受益的可能性降低(OR=0.882,OR95%C.I.=0.778-0.998)。根据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临床分期对化疗效果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RCA1Ser1613Gly基因对化疗的效果有影响,AG+GG基因型比AA基因型化疗受益率增加3.849倍(OR=3.846,OR95%C.I.=1.718-8.609)。(6)284例患者中,随访的36个月内,死亡156人(54.93%),失访6人(2.11%),存活121人(42.61%)。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log-rank法进行统计检验,结果发现,XPD Lys751Gln基因、ERCC1Asn118Asn基因、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几个因素与患者生存时间无关(P>0.05),而BRCA1Ser1613Gly基因及年龄与患者化疗后的生存时间的密切相关,BRCA1Ser1613Gly基因AG+GG基因型化疗后生存时间高于AA基因型,年龄越小者,化疗后生存时间越长。进一步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携带BRCA1基因AG+GG基因型的肺癌患者与携带AA基因型的患者比较,前者化疗后36个月内死亡的风险是后者的0.321倍(OR95%C.I.=0.112-0.992)。结论(1)本地区中XPD Lys751Gln基因、ERCC1Asn118Asn基因、BRCA1Ser1613Gly基因的基因型分布在不同性别的人群中无显着性差异;XPD Lys751Gln基因与ERCC1Asn118Asn基因在不同年龄人群间分布无差异。(2)BRCA1Ser1613Gly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密切相关,本研究中其AG+GG基因型比AA基因型化疗后受益更显着,可能对今后患者个体化化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3)BRCA1Ser1613Gly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密切相关,本研究中携带BRCA1基因AG+GG基因型的肺癌患者与携带AA基因型的患者比较,前者化疗后36个月内死亡的风险是后者的0.321倍,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预后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目的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措施,以铂类药物为主的两药联合化疗方案是当前标准的NSCLC一线化疗方案。然而不同NSCLC个体的化疗敏感性存在显着差异,如何预测NSCLC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对指导化疗药物选择和实施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此探讨DNA修复相关基因XRCC1Arg194Trp, XRCC1Arg280His, XRCC1Arg399Gln, XRCC3Thr241Met,XPG His104Asp, and XPG His46His单核苷酸多态性与NSCLC(non smal1celllung cancer,NSCLC)对以铂类药物为基础药物的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内蒙古武警总队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NSCLC患者274例,采用DDP或CBP为基础药物的方案化疗,3个周期后进行的疗效评价。Qiagen Blood Kit试剂盒抽提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基因型,并比较基因型与化疗疗效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携带XRCC1399A/A的患者对铂类有效率为未携带该基因型患者的3.51倍(OR=3.51,95%CI,1.50-8.37,P<0.05);携带XPG T/T等位基因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敏感性显着增加(OR=1.92,95%CI:1.03-3.53,P<0.05)。携带XRCC1399A/A等位基因基因型患者的无病存活率(HR=0.16,95%CI:0.06-0.39,P<0.05)和总生存数均显着增加(HR=0.28,95%CI:0.11-0.66,P<0.05)。携带XPG46T/T等位基因基因型患者的无病存活率(HR=0.25,95%CI:0.12-0.52,P<0.05)和总生存数均显着增加(HR=0.53,95%CI=0.27-0.96,P<0.05)。结论XRCC1Arg399Gln和XPG His46His基因多态性可能与NSCLC对铂类药物的化疗敏感性以及化疗NSCLC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判断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的预后指标。但此结果仍需扩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李桓,汪志山,王长欣[6](2015)在《着色性干皮病诊断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四个方面对着色性干皮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吕冰清,陆雪芬[7](1987)在《伴有神经系损害的着色性干皮病(三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提出着色性干皮病为一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发病倾向,近亲发病率高;主要表现为皮肤光敏、雀斑以及易发生癌变;合并小头畸形、智力低下、共济失调等神经系损害者罕见。本文报告3例合并神经系损害的着色性干皮病,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发病机理进行了讨论。
墙克信,徐方,赵巍,霍正浩,焦海燕,陈银涛,彭亮,俞昭,安国民,徐平,陆苏茜[8](1991)在《12例着色性干皮病临床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者分析了5个XP家系中12例患者的临床遗传学资料,对XP病的分型,肿瘤发生,并发症状,DNA修复能力,血缘关系及预防预后进行了探讨。
徐平,喻昭,汪京峡,徐方,霍正浩,墙克信[9](1998)在《我国着色性干皮病临床及遗传学研究》文中认为
支轶[10](2012)在《膀胱癌XPC表达缺失参与影响染色体畸变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背景生物细胞基因组DNA不断受到来自环境的各种外源性因素和来自机体的内源性因素损伤,常见的环境因素包括电离辐射、紫外线、化学毒物等,内源性因子如细胞代谢中间产物及毒素等。面对形式多样的各种DNA损伤,DNA修复就成为维持细胞遗传稳定性和高保真性的一种重要机制。如果DNA修复机制发生改变,将导致损伤的DNA不能被修复或不能被正确修复,从而发生突变,突变的产生将最终导致许多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和肿瘤的形成。对于不同类型的DNA损伤,机体形成了相应的损伤修复机制。根椐DNA损伤的性质,DNA修复途径大致可以分为:(1)、碱基切除修复;(2)、核苷酸切除修复;(3)、错配修复;(4)、同源重组修复;(5)、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和(6)、错误倾向复制。其中,NER途径能够修复多种DNA损伤类型,被认为是维持细胞遗传稳定性的主要途径之一。DNA修复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对DNA损伤的识别,DNA损伤识别信号将导致细胞对DNA损伤产生上述不同应答效应。XPC分子是NER修复通路中最早的识别蛋白,同时也是NER发挥生物学效应的限速蛋白。XPC基因最初从着色性干皮病C组(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C)患者中确立,该病是XPC基因缺陷的遗传病。当XPC与HR23B蛋白结合成紧密的复合体XPC/hHR23B,并结合到损伤位点后,进而募集下游一系列分子,完成NER过程。如果XPC表达缺失或功能异常,使损伤的基因组DNA不能被识别修复,将导致DNA突变的发生。分子流行病学和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XPC表达沉默是膀胱癌中的高频事件之一。膀胱癌在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发病率第一,明显高于西方国家,而且近年来有发病率增加和年轻化趋势。膀胱肿瘤具有高复发、高异质性和耐药的生物学行为,肿瘤细胞遗传学研究普遍显示膀胱癌细胞的染色体存在大量包括不同位点的杂合性缺失、扩增和异倍体等染色体畸变,它是所有人类恶性肿瘤的共同特征,代表着染色体的高遗传不稳定性。我们推测,XPC基因变异或表观遗传学改变,可能直接影响该基因表达或蛋白功能,从而影响DNA修复能力,最终导致高突变的发生,高突变发生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易于突变的基础,也是影响膀胱癌发生和染色体畸变(高异质性)的遗传学基础之一。染色体畸变是指染色体数目的增减或结构的改变,其结构改变又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目前对于染色体畸变发生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放射等损伤导致的DNA双链断裂研究上。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是对细胞伤害最为严重的一种打击,通常情况下,外源性刺激(电离辐射、γ射线、类辐射药物、拓扑酶抑制剂)及内源性刺激(体内氧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等均会导致这种损伤,一旦损伤不能及时修复,往往会导致染色体的缺失、易位等畸变,从而造成基因组遗传信息的紊乱,最终导致细胞恶变。最近研究发现,XPC不仅作为重要的DNA识别修复蛋白参加NER过程,还可能参与了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同源重组和/或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的进程,从而影响细胞的命运。综上所述,我们认为XPC蛋白除了直接参与核酸切除修复外,作为DNA损伤信号还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如DSB损伤修复等其他DNA修复机制,其功能障碍或缺失将导致基因组DNA突变、缺失或扩增的发生率增加,从而最终影响细胞的命运(生存还是死亡,或者产生高遗传不稳定性细胞)。这也是为什么膀胱癌中XPC低表达,会导致膀胱癌发生、膀胱癌染色体高遗传不稳定性(异质性)的原因。目前国际上对于DNA修复与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是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在分子流行病学和分子病理学的层面发现了极有价值的现象,对其机制的揭示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探索发现DNA修复基因在DDR新的信号功能,对于全新理解肿瘤发生和染色体畸变等高遗传不稳定性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二、目的1、构建siRNA沉默XPC的稳定细胞株,进行相关细胞功能学实验,为后续进一步研究XPC缺陷影响染色体畸变的分子机制提供细胞模型;2、在DNA双链损伤剂作用下,观察XPC缺失后是否会导致染色体畸变形成,初步验证我们的推断,为下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3、探讨XPC缺失后染色体畸变增高是否是由于DSB修复能力降低所致,分析XPC影响DSB修复通路(同源重组修复和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的分子机制,以期最终找到XPC低表达导致膀胱癌染色体高遗传不稳定性的原因。三、方法1、siRNA沉默XPC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功能验证:人工合成XPC干扰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能携带siRNA片段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Silencer5.1-H1-retro上,构建针对人XPC基因特异的RNAi逆转录病毒载体,经测序证实构建成功;瞬时转染HEK293细胞,验证所构建质粒沉默XPC基因表达的效果;通过嘌呤霉素抗性基因,压迫、筛选稳定干扰XPC表达的细胞株;Western blot方法鉴定XPC沉默效果最好的克隆;细胞生长曲线实验观察沉默XPC后,是否影响HEK293细胞的正常生长;以DNA双链损伤剂博来霉素(BLM)和依托泊苷(VP16)处理野生型和XPC低表达细胞,MTT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生存曲线及克隆形成率,了解两种细胞对DSB损伤剂的敏感性。2、XPC表达缺失影响染色体畸变发生的实验研究:以不同浓度的博来霉素和依托泊苷、采取不同方式处理两种细胞,用细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CBMNT)观察微核、核质桥、核芽突等反映染色体畸变和遗传不稳定性的指标;用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研究分析染色体易位、缺失与重复等畸变类型;用SupF突变报告基因系统,研究质粒损伤修复后SupF报告基因的突变频率。从不同的遗传学终点探讨XPC缺失后,染色体畸变的变化情况。3、XPC表达缺失导致染色体畸变增加的分子机制研究:DNA双链损伤剂处理后,于损伤修复后不同的时相点收获细胞,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研究γ-H2AX等双链损伤修复指示分子foci的形成与消除情况;彗星电泳实验,检测细胞DSB损伤后修复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研究DNA双链损伤修复通路(同源重组修复和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中关键分子ATM、ATR、Rad51、BRCA2等与XPC表达是否存在关联,揭示XPC表达缺失导致染色体畸变增加可能的分子机制。四、结果1、成功构建了siRNA干扰沉默XPC基因表达的稳定细胞株HEK293XPCKD:构建针对人XPC基因特异的RNAi逆转录病毒载体pSilencer5.1-H1-siXPC-267及其对照质粒pSilencer5.1-H1-N;瞬时转染HEK293细胞,证实其可在HEK293细胞中有效沉默XPC基因表达;稳定转染筛选,Western blot验证发现以clone8(XPCKDcl.8)的XPC沉默效果最好,将其定为HEK293XPCKD细胞,做为后续实验用细胞模型;观察两种细胞生长曲线,发现沉默XPC后不会影响HEK293细胞的正常生长;以DNA双链损伤剂BLM和VP16处理细胞,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发现XPC表达缺陷的稳定细胞株HEK293XPCKD,对DNA双链损伤剂更为敏感,其细胞存活率及克隆形成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提示XPC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DSBs损伤修复过程。2、XPC表达缺失导致染色体畸率增高:以DNA双链损伤剂博来霉素和依托泊苷处理HEK293及HEK293XPCKD细胞,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试验证实XPC缺陷细胞中,染色体易位、缺失、重复等畸变类型增高;CBMNT试验发现,XPC低表达导致在DNA双链损伤时,微核、核质桥、核芽突等反映染色体畸变和遗传不稳定性的指标均大幅度上升;SupF突变报告基因系统提示XPC低表达,会降低细胞对DSB损伤的修复能力,从而导致突变率增加。3、XPC表达缺失导致的染色体畸变增加是由于DSB损伤修复能力降低引起的:DNA双链损伤剂处理后,彗星电泳实验发现HEK293XPCKD细胞在损伤修复后不同的时相点,存在更多未被修复的DSB,说明其DSB损伤修复能力降低;细胞免疫荧光技术研究γ-H2AX foci发现,其清除动力学发生改变,XPC缺陷细胞表现为更多的γ-H2AX foci聚集;Western blot实验结果,XPC在DSB损伤发生时可被诱导上调,其表达降低不会影响ATM、ATR等分子的表达,但Rad51、BRCA2随着XPC表达降低也出现下降,提示XPC可能通过影响同源重组修复通路的关键分子表达,使HR修复通路下调,从而影响细胞通过这种高保真方式来修复DSB损伤。五、结论1.成功构建了siRNA干扰沉默XPC基因表达的稳定细胞株HEK293XPCKD;2.干扰沉默XPC基因表达后,不会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但会导致XPC表达缺陷细胞对DNA双链损伤剂更加敏感;3.在DNA双链损伤剂作用下,XPC表达缺陷细胞中染色体易位、缺失、重复等结构畸变类型增加,微核发生率升高,证实XPC低表达会导致染色体畸变率的增高;4. XPC低表达,可降低细胞对DSB损伤的修复能力和修复速率,使DSB不能被及时清除,最终导致高突变发生;5. XPC缺陷细胞中核芽突(NBUD)发生率显着升高,同源重组修复通路的关键分子Rad51、BRCA2随着XPC表达降低也出现下降,提示XPC缺陷时,HR修复通路可能被下调,从而影响细胞通过这种高保真方式修复DSB损伤;6. XPC缺陷细胞中核质桥(NPB)发生率大幅升高,提示在XPC缺失的情况下,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修复通路可能被上调,细胞采取这种有错误倾向的修复方式应对DSB损伤,可能是其高遗传不稳定性产生的原因。
二、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的免疫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的免疫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4)皮肤罕见疾病的突变筛查与基因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课题的研究设计方案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与耗材 |
2.4 相关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
2.5 实验方法及数据分析 |
3.结果 |
3.1 XP家系-WES测序发现致病基因 |
3.2 PPK家系-WES及靶向测序突变筛查结果 |
4.讨论 |
4.1 XPC基因对着色性干皮病C型(XP-C)的致病作用 |
4.2 KRT9基因对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EPPK)的致病作用 |
4.3 KRT16基因对先天性厚甲症(PC)的致病作用 |
4.4 基因诊断阴性相关因素分析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课题综述 基因诊断技术及在遗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非小细胞肺癌基因多态性在患者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材料及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着色性干皮病诊断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 |
2 临床表现 |
2.1 一般症状 |
2.2 病理改变 |
2.3 临床分型 |
2.4 基因分型 |
3 治疗 |
3.1 避免日光紫外线照射 |
3.2 应用抗氧化剂和皮肤遮光剂 |
3.3 手术治疗 |
3.3.1 面部皮肤切除植皮: |
3.3.2 预测和早期治疗皮肤癌: |
3.4 酶学治疗 |
3.5 基因治疗 |
4 预防 |
4.1 禁止近亲结婚 |
4.2 检测XP杂合子 |
(10)膀胱癌XPC表达缺失参与影响染色体畸变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siRNA沉默XPC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功能学实验 |
材料与方法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章 XPC表达缺失影响染色体畸变发生的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章 XPC表达缺失导致染色体畸变增加的分子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课题 |
致谢 |
四、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的免疫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着色性干皮病合并唇、舌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王雪丽,贾俊,赵怡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0(06)
- [2]着色性干皮病(附1例报告)[J]. 张毅颖,蔡业军. 北京口腔医学, 1995(04)
- [3]着色性干皮病(附7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连金贤. 四川医学院学报, 1982(03)
- [4]皮肤罕见疾病的突变筛查与基因诊断研究[D]. 唐利利.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1)
- [5]非小细胞肺癌基因多态性在患者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中的研究[D]. 靳智勇.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2014(02)
- [6]着色性干皮病诊断治疗进展[J]. 李桓,汪志山,王长欣.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30)
- [7]伴有神经系损害的着色性干皮病(三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吕冰清,陆雪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7(01)
- [8]12例着色性干皮病临床遗传学研究[J]. 墙克信,徐方,赵巍,霍正浩,焦海燕,陈银涛,彭亮,俞昭,安国民,徐平,陆苏茜. 遗传与疾病, 1991(04)
- [9]我国着色性干皮病临床及遗传学研究[J]. 徐平,喻昭,汪京峡,徐方,霍正浩,墙克信.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1998(04)
- [10]膀胱癌XPC表达缺失参与影响染色体畸变的分子机制研究[D]. 支轶. 第三军医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