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晨报的“首席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刘炎飞[1](2020)在《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变幻莫测的时局、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催生了媒体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新的政治体制及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使媒介环境相对宽松,报纸结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民营报纸逐渐超越官报和政党报纸,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二,民营报业和民营报人成为此时中国新闻业的主力军。黄远生、徐宝璜、邵飘萍、任白涛、戈公振、林白水、胡政之、史量才、汪汉溪、黄天鹏、周孝庵为其代表人物。他们大都留学于欧美或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熏陶,也目睹了西方报纸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反观中国报纸“现多徘徊歧路,即已入迷途者,亦复不少。”于是,他们为改造中国社会和发展中国新闻事业,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在新闻实践、新闻学研究、培养新闻人才等方面开启艰难的探索,撰写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着,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刊,开启了中国的新闻教育,为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民营报人作为北洋政府时期新闻战线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新闻学的探讨和总结,在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果,提出了新的思想见解,为中国新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新的贡献。民营报人们首次提出报纸是社会的公共机关,应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强调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全面客观代表公众意见,在社会普遍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基础理论方面,民营报人最早构建了新闻学体系,提出了以事实为本源,读者为中心的新闻观,建立了新闻价值的判定标准,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原则遵循。为保证报纸的“客观性”,民营报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道德规范,强调了记者道德修养和品性培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言论自由是报纸生存外在条件,独立自尊是记者的核心价值观,客观公正是记者恪守的报道原则。民营报人全面阐述了报纸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在业务活动中的操作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倒金字塔式的新闻写作方式,以读者为本位的编辑宗旨,事实与意见分离的新闻范式,以事实为基础、力求客观公正代表民意的评论写作要求等经典业务理论。报刊经营方面,他们提倡经济独立,主张在广告和印刷等经营活动中,不能唯利是图,而要义利兼顾。民营报人关于新闻基础理论的阐释、新闻业务操作规范的建立、新闻伦理道德的构想,以及报刊经营的思考,体现了公共性、客观性的新闻理念,折射出民营报人对新闻业职业化、专业化的追求。这些思想是民营报人在北洋政府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基于自身的角色立场,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中国新闻业实践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使中国关于新闻“有学”还是“无学”之争,第一次得到正面肯定的回答,推动了中国新闻业的现代化、职业化转型,创建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对中国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烨[2](2019)在《颠覆式创新理论视域下的报业转型 ——以新京报为例》文中提出数字时代,面临颓势的报业正探索多样化的转型路径以实现转型。借用熊澄宇教授(2006)的话:“所有的媒介都将向电子化和数字化靠拢”,我国传统媒体开始依靠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不断革新信息产品,丰富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但是,纵观我国报业市场,用户群体依然不断被来自社交媒体以及各大互联网企业巨头所分食,广告面临断崖式地下滑,传统的盈利模式也不再适用。传统媒体纷纷找寻适合自身的转型之路。颠覆式创新理论原是由经济管理学领域的克里斯汀森教授提出,旨在解释上世纪90年代美国硬盘行业内企业跌宕更新的情况,后被引用至新闻传播学界。学者们认为,传统报业可以通过借用颠覆式创新理论中的内在逻辑而完成数字化转型,巩固其市场地位。新京报,自2003年进入北京市场起,短短十六年间,从一个当初并不被看好的媒体企业,快速成长为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先锋。新京报是我国都市类报纸的代表,其转型的路径以及其转型背后的逻辑,代表了我国这一类报纸未来的数字化转型方向。通过回顾新京报的转型历程,本研究认为新京报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与趋势,符合颠覆式创新理论的整体逻辑。据此,本文将尝试结合颠覆性创新理论,从技术、商业模式和价值网络三个维度出发,以我国报业转型中的北京都市类报纸代表——新京报为个案研究对象,实地调研与分析新京报创刊以来的历史背景、发展理念、操作实践与转型路径等方面的内容,总结新京报在转型过程中的经验,以期为我国其他都市类报纸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参考。本文有六大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通过梳理与总结颠覆式创新理论、都市类报纸面临的困境以及新京报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研究经验。第三章围绕“技术颠覆”这一主题,从新闻生产的三个环节:采集、加工与分发,展现技术驱动下新京报新闻生产的变革,试图勾勒出新京报的技术图谱。第四章为传媒环境转变下的“商业颠覆”,分别从“广告定制与线下活动”、“版权合作”以及“传媒+资本”这三方面阐述新京报经营模式上的突破与创新。第五章围绕新京报“价值网络的更新与扩张”,论述新京报作为媒体企业的价值网络演变历程与市场表现。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认为颠覆式创新理论贯穿新京报转型全过程,通过技术变革、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其价值网络地不断更新与发展,新京报已经将自身打造成为极具多元化、本土化、智能化的资源整合商与服务商。值得注意的是,理论中的创建小型独立机构、塑造企业文化等内容都为我国报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性意见。借助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红利,都市类报纸将再次迎来黄金时代。
潘玉[3](2019)在《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文中指出2000年以来,转基因议题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议题,引发广泛关注。转基因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方对转基因的争论从未终止,科学的“不确定性”特征突显。相对于其他公共议题的知识构建,科学议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科学议题造成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媒介场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会传达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造成科学认知的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由于知识结构与个人经历的局限,很难直接对某一科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因而,公众对于转基因议题的科学认知与理解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介场域的影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中承担重要作用。由此,本研究通过对转基因这一科学争议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而深入的考察,帮助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内涵,参与科学决策,从而缓解当前日趋矛盾的科学争议。媒体通过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为科学的“不确定性”沟通提供知识对话空间与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与规避转基因所引发的科学风险,从而减缓社会公共危机。同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反映出科学议题的知识表征特征、实践规律与协商机制的转向,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完善与扩展科学知识传播内涵与理论框架。本研究较全面地论述了媒介与科学知识建构的关联性研究,搭建了媒介建构科学知识、引导科学理性的阐释框架,体现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现实关切与理论关照,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围绕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核心话题,就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语境及其要素研究、“不确定性”呈现内容研究、“不确定性”沟通意义研究、“不确定性”管理研究逻辑,探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知识实践、知识争论与知识共享。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考察。“不确定”语境有哪些要素?呈现出怎样的语境特征?第二,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变迁与知识实践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语境特征,从历时性维度,研究选择中美媒体关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文本进行梳理与总结,进而探讨不同社会语境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注意周期”与空间互动特征;从共时性维度,研究就议题内容、消息来源、话语立场与知识属性四个方面考察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过程。第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研究。依据反思冲突、化解冲突、超越冲突的研究逻辑,探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围绕科学争议的“不确定性”展开知识的协商与对话?媒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用哪些话语修辞策略?科学与社会之间如何达成知识对话与共识?第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探究。如何反思风险社会的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怎样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对我们反思科学知识传播的理念与模式有何启示?研究试图通过对上述研究问题的探讨,考察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实践,并基于更宏观地社会语境,思考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研究以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8年期间的媒体报道本文进行话语分析、对比分析与个案探究。通过阐释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建构特征反映科学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科学话语的互动协商中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日常化的、已被社会接受的“公共知识”,进而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不确定性”管理过程中。因此,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社会中,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争议与冲突的释放与调试需要科学的对话与理解,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以加强科学知识理解,搭建基于科学议题的“知识联盟”可实现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传播的知识共享与理解,探索和推动多样化社会讨论与科学对话方式的形成,以消除知识间的差异与不对等,管理争议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科学“不确定性”,进而助力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完善。
缪因知[4](2016)在《央企顶层高管调换、抽象商业秘密与忠实义务——一种潜在的法律风险》文中研究说明中央国有企业的顶层高级管理人员经常被调换,甚至同一行业相竞争的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也可能被互换。这些人到新公司服务后,即使能自我克制不使用原公司的具体商业秘密,也难以避免使用非特定化但至关重要的抽象商业秘密。这可能导致侵犯原公司信息财产权、违反当事人离职后的忠实义务。原公司及小股东权益会因此受损,当事人、原公司董事会、控制股东也会因此遭遇法律风险。故在此类调换发生时,公司宜与当事高管签署约束性协议、设置对公司的离职补偿金来降低法律风险,但更根本的对策是减少此类调换。
唐丽琳[5](2013)在《交响岭南—广州交响乐团历史沿革研究(1957年至2012年)》文中指出广州交响乐团创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最早建立的交响乐团之一,也是我国岭南地区第一个正式建制的省级乐团。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州交响乐团目前已进入中国最优秀的交响乐团的行列。乐团建团至今,经历了撤并,复建,改革,更名,发展等多个重要阶段。乐团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息息相关,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鲜活案例,也是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缩影。本文以广州交响乐团1957年建团至今的五十五年历史沿革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音乐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整理广州交响乐团现存的大量的一手文献资料,如节目单、演出记录、会议文件、报评摘要等,通过对关键历史事件的人物进行访谈,通过对关键的历史地点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和整编乐团1957年至2012年的历史沿革材料,编成乐团大事记,以丰富和补充国内地方乐团团史资料,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提供素材;通过对广州交响乐团历史沿革的研究,从乐团的音乐活动、音乐家生活、乐团演出的作品、乐团的客席音乐家邀请等维度研究乐团的发展轨迹,归纳乐团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总结乐团改革与发展的缘由与影响,分析乐团与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从而探寻国内文艺院团改革与发展的普遍规律,为国内文艺院团的未来发展提供经验与启发。
牛春颖,赵新乐[6](2010)在《《北京晨报》:大刀阔斧变身立潮头》文中研究说明广告收入同比增幅超过50%;在稳定订阅的基础上,零售量提升280%;零售覆盖率达100%,提升了10%……2009年11月18日,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曾创造了北京第一份都市早报、第一份彩色早报的《北京晨报》转型大变脸。在过去的一年里,《北京晨报》可谓是收获满满,在报业改革中勇立?
李蕾,周琴[7](2010)在《小中见大 赢在创新——专访北京晨报总编辑谢星文》文中研究说明曾经创造北京第一份都市早报、第一份彩色早报等诸项"第一"的北京晨报,在当前的北京早报市场再掀波澜——2009年11月18日,北京晨报全面改版改型,由对开报纸改为四开报纸,内容、形式、风格焕然一新。
周红红[8](2007)在《从功能的视角考察外来词的生存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20年里,受到全球一体化和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作用与影响,现代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外来词,特别是和中文传统的象形文字不相容的字母词。我们是否应该开展一场纯洁汉语运动?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外来词?外来词是否会把中文弄得面目全非?政策层面的考虑,社会方面的声音,语言学家的忧虑,引起了我们对外来词的关注和对它们进行全面考察的兴趣。本研究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65,000条词条中摘选出1,735条外来词,对每条外来词标注词性、借入语、类型和所属领域,并在对该语料库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研究和尝试:首先,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对汉语中的各种外来词进行分类的新模式,该模式从音、意、形三方面的借用入手将汉语中的外来词分为三大类共十种,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将外来词界定为:一种语言通过借音、借意或借形从另一种语言中借入的词汇。该定义有利于消除长期以来汉语界对意译外来词的归属问题的争论。此外,新的分类模式有利于统一至今仍然十分混乱的术语,为外来词的进一步研究铺路。其次,本研究对长期以来不受关注的借形现象予以足够的重视,将其看成语言进化的显着特征。我们对字母词的小规模的调查研究显示,多数受试者熟悉相当一部分字母词并乐于在交流中使用字母词。第三,本研究首次从功能的角度构建外来词的生存模式。我们利用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总结出外来词的指称、人际和元语言三大显性功能,并从外来词所承担的语言功能的角度来解释和预测外来词的生存规律。外来词的功能是通过语域的三个组成部分,即语场、语旨和语式实现的。在语场即话语范围中,我们通过比较英语和汉语中的外来词在所填补的词项空白的领域上的不对称性以及在借入语的数量和外来词在总词汇中的比例上的不平衡性讨论外来词的指称功能,指出外来词的生存取决于使用者对其进行的功能性选择。外来词从专业领域进入共核词汇是其生存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语旨即话语基调中,我们探讨了外来词的人际功能,展示人们如何通过对外来词的选择运用来构建身份、暗示社会地位、表现变化、满足虚荣以及加强权势和认同。在语式即话语方式中,我们介绍了一种介于书面和口语的新型的话语媒介—网络语言,以及它对其他两种话语方式的影响。我们对字母词的实证研究表明现代汉语的方块字中已经接纳了拉丁字母的书写形式。同时,通过对汉语中的外来词的同化过程的详细描述来揭示外来词的元语言功能以及外来词生存的另外三个重要标志—词缀的借用、语素化过程和词类转换。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外来词能生存下来是因为它们承担了语言的各种功能,外来词经过不同程度的同化后不仅完美地融入受惠语中,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借入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是人们的选择和语言自然发展的结果,是任何“善良”的愿望所无法阻挡的。本研究从普通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审视外来词,旨在通过对外来词的研究来丰富语言学的理论。
李冬梅[9](2006)在《《儒藏》大事记》文中提出明清《儒藏》三大家中华《儒藏》编纂的第一人——湖湘学人孙羽侯。孙羽侯,字鹏初,明朝万历中期人。汤显祖《孙鹏初遂初堂集序》云:"(鹏初)尝欲总史传,聚往略,起唐虞以来至胜国,
叶红[10](2005)在《报业集团人才激励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中国报业进入发展期,报业内部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在内的各项管理逐步跨入了专业化的时代。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报业集团大战中,报业“比拼内力”,比拼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在对报业人才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各项管理中,如何充分调动报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人才激励问题正逐渐成为报业管理问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首先论述大环境下我国人才激励机制的发展情况、国内外主要理论与模式,以对花城晚报报业集团历史、现状的实证研究为基础,结合报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实际,从微观方面对花城晚报报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激励问题所处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探询现阶段能采用的有效的相对应的激励办法,预测将来报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管理可能发展的方向,使研究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最后通过个案分析将各种人才激励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探询花城晚报报业集团人才激励的有效方式,也为其他报业或媒体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激励的参考模式。
二、北京晨报的“首席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晨报的“首席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过往研究的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业的发展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
第一节 新闻业发展的历史环境 |
第二节 新闻业发展的政策空间 |
第三节 新闻业的发展 |
第四节 民营报人大量涌现的原因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
第二章 民营报人对报纸功能的阐释 |
第一节 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 |
第二节 报纸以服务公众为目的 |
第三节 报纸以代表公共意见为己任 |
第四节 报纸是公众接受教育的机关 |
第三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新闻”与“报纸”的解释 |
第二节 对“新闻”起源问题的探究 |
第三节 对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 |
第四节 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
第四章 民营报人新闻伦理思想 |
第一节 道德品格:记者的首要资格 |
第二节 独立自尊:记者的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 言论自由:记者的追求与向往 |
第四节 客观公正:记者的报道原则 |
第五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总结 |
第一节 新闻采集思想 |
第二节 新闻编辑思想 |
第三节 报刊评论写作思想 |
第六章 民营报人的报刊经营理念 |
第一节 报纸商业化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义利兼顾的经营方针 |
第三节 以广告为本位的经营理念 |
第七章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形成的原因 |
一、新闻事业的需要 |
二、中西文化的影响 |
第八章 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 |
第二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历史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代表性民营报人 |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后记 |
(2)颠覆式创新理论视域下的报业转型 ——以新京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颠覆式创新理论:技术、商业模式与价值网络 |
第二节 都市类报纸面临的困境 |
第三节 新京报的数字化转型 |
第三章 技术“颠覆”:新京报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 |
第一节 新闻采集方式的技术改进 |
第二节 新闻加工模式的技术变革 |
第三节 新闻分发渠道的技术开拓 |
第四章 商业“颠覆”:新京报经营模式的创新 |
第一节 广告定制与线下活动 |
第二节 版权合作 |
第三节 创客活动 |
第五章 价值主张“颠覆”:新京报价值网络的演变 |
第一节 竞争进入市场:精英化、高端化、专业化 |
第二节 产品迭代更新:数字化、深度化、社交化 |
第三节 合作拓展融合:移动化、平台化、共享化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颠覆式创新理论贯穿新京报转型全过程 |
第二节 新京报转型实践具有普遍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转基因议题的发展与影响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作为社会公共议题的科学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的演变与实践 |
二、“科学媒体化”:转基因议题的媒体呈现 |
三、转基因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沟通与知识争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转基因议题、沟通“不确定性”与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中的转基因议题研究 |
二、媒体与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沟通研究 |
三、媒体与科学家、社会公众的关系探讨 |
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工具:理解科学的知识社会学取向 |
一、作为知识的转基因议题 |
二、科学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三、语境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变量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文本选择与说明 |
第二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与“不确定性”语境 |
第一节 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与知识特征 |
一、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 |
二、转基因议题的知识构成要素及特征 |
第二节 转基因议题的多元知识争论 |
一、转基因技术与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
二、转基因的引进与商业化推广问题 |
三、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特征 |
一、科学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 |
二、被媒体建构的科学“不确定性” |
三、被各相关利益主体认知的科学“不确定性” |
第三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与“不确定性”呈现 |
第一节 中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趋势变化 |
一、我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二、美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三、中美转基因议题的空间互动 |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 |
一、议题内容与分布:经济与全球化议题占据主导 |
二、消息来源:科学专家成为重要信源 |
三、话语立场:先“挺”后“反”的话语实践 |
四、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生产呈现不对等特征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呈现 |
第四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与“不确定性”沟通 |
第一节 反思冲突:转基因议题的知识生产困境 |
一、“挺转”、“反转”之争背后的冲突性科学话语 |
二、转基因议题的理性冲突与多元对话 |
三、冲突性科学话语开启“不确定性”沟通的可能性 |
第二节 化解冲突:转基因议题传播的修辞策略 |
一、修辞资源:运用科学理论与论证依据 |
二、修辞工具:引入专业身份与知识背景 |
三、修辞技巧:使用数据/实例 |
四、修辞手段:诉诸于权威声誉 |
第三节 超越冲突:科学与媒体的冲突与合作 |
一、媒体在转基因议题传播中的角色功能 |
二、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
三、科学家与媒体的知识对话与沟通 |
第四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沟通 |
第五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 |
第一节 由“专业知识”到“公共知识”: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 |
一、新的科学概念与转基因议题的勾连关系 |
二、由“科学问题”向“社会公共议题”的构建 |
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协商与共享 |
第二节 由“知晓”到“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完善与提升 |
一、跨越公众与科学之间的知识鸿沟 |
二、打破公众与专家之间的专业壁垒 |
三、建立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关系 |
第三节 “知识联盟”: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央企顶层高管调换、抽象商业秘密与忠实义务——一种潜在的法律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顶层高管所掌握的抽象商业秘密及其泄露风险 |
(一) 对抽象商业秘密的界定 |
(二) 高管调换时, 抽象商业秘密泄露的必然性 |
三、顶层高管调换对当事人、公司和控制股东造成的法律风险 |
(一) 中国成文法下高管的离职后忠实义务 |
(二) 中国司法案例中的高管离职后忠实义务:兼论竞业限制协议 |
1. 商业秘密保守之法定义务与离职后竞业限制之合同义务的关系 |
2. 离职竞业高管对商业秘密的必然掌握性引发的侵权风险 |
四、法律对策 |
(5)交响岭南—广州交响乐团历史沿革研究(1957年至2012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广州交响乐团建团初期的二十年(1957年至1977年) |
第一节 孕育与诞生(1957年前至1957年) |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的历史背景与文艺环境 |
二、广州乐团的孕育与诞生 |
1. 从华南文工团到华南歌舞团 |
2. 从广州市文工团到华南歌舞团、广州管乐队 |
3. 北京饭店乐队(政务院管弦乐队) |
4. 从华南歌舞团到广州乐团 |
第二节 学步与求存(1958年-1965年) |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背景与文艺环境 |
二、乐团蹒跚学步与艰苦求存 |
1. 艰苦创业——乐团的音乐家 |
(1) “四大金刚”守护乐团排练厅——光孝寺,乐团首个排练场 |
(2)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乐器、乐谱、演出后勤工作 |
(3) 中央支援,自己办班——音乐家的学习生活 |
2. 全民运动——乐团的音乐活动 |
(1) 1958年至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 |
(2) 1961年至1965年,短暂的发展春天 |
3. 洋为中用——乐团演出作品 |
第三节 停步(1965年-1977年) |
一、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历史背景与文艺环境 |
二、乐团停步,建制撤销,人员流散 |
第二章 广州交响乐团复建与探索时期(1978年至1996年) |
第一节 百废待兴,上下求索(1978年至1982年) |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与文艺环境 |
二、而今迈步从头越——广州乐团的复建 |
1. 百废待兴——乐团的复建与体制 |
2. 枯木又逢春——乐团的音乐活动 |
3. 百花齐放,中西争鸣——乐团演奏的音乐作品 |
第二节 冲击与抉择(1983年至1988年) |
一、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音乐生活 |
二、面包?还是音乐?——乐团的生死抉择 |
1. 住在录音棚,吃在大酒店——商品经济大潮下音乐家 |
2. 从“春天”到“严冬”——乐团的音乐活动与交响乐作品的积累 |
第三节 摸着石头过河——探寻体制改革的新出路(1989年至1996年) |
一、改革开放时期的文艺体制改革 |
二、摸着石头过河——探寻体制改革的新出路 |
1. 第一位民主票选团长的诞生——“团长负责制”的确立 |
2. 干多干少不一样——按劳分配制度及场次补贴制度的建立 |
3. 以艺术生产为中心——乐团的音乐活动 |
(1) 请进来——乐团的交响乐音乐会与音乐家邀请 |
(2) 闯出去——乐团1991年晋京演出与港澳交流合作 |
(3) 建品牌,赢市场,要效益——乐团的商业演出与品牌音乐会 |
(4) 办比赛,争声誉,立口碑——承办1993年首届全国指挥大赛 |
(5) 粤剧交响化、流行交响化的新尝试——音乐作品 |
4. 小结 |
第三章 广州交响乐团发展与飞跃时期(1997年至今) |
第一节 一匹“黑马”的诞生——在职业化道路上跑步前进(1997年至2002年) |
一、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与文艺事业 |
二、在职业化道路上跑步前进 |
1. 乐团的音乐家 |
(1) 乐团艺术发展的掌舵人——音乐总监制度的建立 |
(2) 拉上一道幕布,开启一个时代——拉幕考试与全员考核聘任制 |
(3) 请进来,送出去——全球乐手招聘与本地乐手外派培训 |
2. 乐团的体制改革 |
(1) 家中有本“蓝皮书”——《聘任制实施细则与管理规定》的诞生与修订 |
(2) 从名字开始的变革——乐团组织架构与编制的变革 |
(3) 干好干坏不一样——薪酬制度改革 |
3. 乐团的音乐活动 |
(1) 音乐季的建立与发展 |
(2) 名家风采与华人精英——客席音乐家的来访与合作 |
(3) 一匹“黑马”的诞生——乐团的国内巡演活动 |
(4) 金色的回响——乐团的国外巡演活动 |
(5) 曲高和众——普及音乐会及音乐普及策略 |
(6) 商业演出与品牌建设 |
第二节 “地方军”的“五大洲”征程(2003年至今)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社会背景与文艺政策 |
二、“地方军”踏上“五大洲”征程(2003年至今) |
1. 新的历程——音乐总监换届与乐团发展的新蓝图 |
2. 职业化、国际化的道路——乐团的音乐活动 |
(1) 让广东的古典乐坛与世界同步——音乐季的发展与乐团演出的作品 |
(2) 让世界大师常到广州来做客——客席音乐家来访 |
(3) 让世界听见“广交”的声音——乐团的外访活动 |
(4) 让广东成为南中国的音乐之都——音乐人才的福地和音乐盛事的策划人 |
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小中见大 赢在创新——专访北京晨报总编辑谢星文(论文提纲范文)
参与竞争, 才能赢得胜利 |
理念:五“实”而知使命 |
内容:知道知晓知理 |
人才培养:打造“首席工程” |
(8)从功能的视角考察外来词的生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
in |
Chinese Abstract |
in |
English Contents List |
of |
Charts, |
Figures |
and |
Tables List |
of |
Abbreviations Chapter |
One—Introduction 1.1 |
What |
are |
loanwords? 1.2 |
The |
Survival |
Law |
of |
Loanwords 1.3 |
Research |
Methods 1.4 |
Outline |
of |
the |
Present |
Dissertation Chapter |
Two—Literature |
Review |
on |
Loanwords 2.1 |
Studies |
on |
the |
Premise |
of |
Borrowing—Language |
Contact 2.2 |
Studies |
on |
Lexical |
Borrowing 2.3 |
Summary Chapter |
Three—Functions |
of |
Loanwords |
and |
Their |
Survival |
Model 3.1 |
Theories |
on |
the |
Functions |
of |
Language 3.2 |
Register 3.3 |
A |
Tentative |
Definition |
of |
Loanwords 3.4 |
Classification |
of |
Loanwords 3.5 |
The |
Survival |
Model |
of |
Loanwords 3.6 |
Summary Chapter |
Four—The |
Referential |
Function |
of |
Loanwords 4.1 |
The |
Field |
of |
Discourse 4.2 |
Loanwords |
Indicating |
Processes 4.3 |
Loanwords |
Chinese |
Participants |
Preferred 4.4 |
Loanwords |
Transferring |
Through |
Circumstances 4.5 |
Summary Chapter |
Five—The |
Interpersonal |
Function |
of |
Loanwords 5.1 |
Tenor |
of |
Discourse 5.2 |
Loanwords |
to |
Construct |
Identity 5.3 |
Loanwords |
to |
Reinforce |
Power |
and |
Solidarity 5.4 |
Summary Chapter |
Six—The |
Metalingual |
Function |
of |
Loanwords 6.1 |
Mode |
of |
Discourse 6.2 |
Cyber |
Language 6.3 |
The |
Adoption |
of |
Letter |
Words 6.4 |
The |
Assimilation |
of |
Loanwords |
in |
Chinese 6.5 |
The |
Survival |
Symbols 6.6 |
Summary Chapter |
Seven—Conclusion 7.1 |
Contributions |
of |
the |
Present |
Study 7.2 |
Limitations |
and |
Further |
Implica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
I—A |
Questionnaire |
of |
Letter |
Words |
Survey Appendix |
II—A |
List |
of |
18 |
Dictionaries |
on |
Neologism Appendix |
III—A |
Corpus |
of |
Loanwords |
in |
Contemporary |
Chinese |
(10)报业集团人才激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预期成果的研究目标及理论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才激励的发展状况、主要理论与模式研究 |
2.1 人才激励发展的状况 |
2.2 我国报业激励的发展状况 |
2.3 主要理论与模式研究 |
第三章 花城晚报报业集团人才现状分析与评价 |
3.1 花城晚报报业集团发展状况的简要回顾 |
3.2 花城晚报人才现状 |
3.3 花城晚报报业集团人才激励的调查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激励模式的选择与对策 |
4.1 国内外可供借鉴的经验 |
4.2 媒体发展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 |
4.3 两次激励调查问卷的启示 |
4.4 花城晚报报业集团人才激励模式的选择 |
4.5 具体的对策与实施策略 |
4.6 基本结论 |
4.7 案例实证分析 |
结束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北京晨报的“首席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D]. 刘炎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颠覆式创新理论视域下的报业转型 ——以新京报为例[D]. 王烨. 深圳大学, 2019(09)
- [3]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D]. 潘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央企顶层高管调换、抽象商业秘密与忠实义务——一种潜在的法律风险[J]. 缪因知. 北大法律评论, 2016(02)
- [5]交响岭南—广州交响乐团历史沿革研究(1957年至2012年)[D]. 唐丽琳. 上海音乐学院, 2013(02)
- [6]《北京晨报》:大刀阔斧变身立潮头[N]. 牛春颖,赵新乐.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0
- [7]小中见大 赢在创新——专访北京晨报总编辑谢星文[J]. 李蕾,周琴. 新闻与写作, 2010(01)
- [8]从功能的视角考察外来词的生存规律[D]. 周红红. 北京师范大学, 2007(05)
- [9]《儒藏》大事记[J]. 李冬梅. 儒藏论坛, 2006(00)
- [10]报业集团人才激励问题研究[D]. 叶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