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教教材制作中的几个问题 编导(论文文献综述)
包丽丽[1](2014)在《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演变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教育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前是以电化教育命名的。电化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从1936年开始,距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当时开办的是专科层次,虽然在1948年也扩展为本科专业,但是未能延续下来。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四年制本科专业在华南师范大学正式建立。1986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建立“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3年,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建立“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从而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随着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国内高等院开设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急剧增加。截止到2010年,我国共有232所院校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但是不同院校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不统一,培养的学生能力水平也不尽相同,其中难免有定位不明确,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变化,对照学科内涵的演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我国开设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比较研究,对照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人才能力结构,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课程体系的特点和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总结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对人才不同需求的特点,提出有效建议。本研究所得结论,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收集到论述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的研究文章30余篇,检索到72所院校144个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或课程设置方案。通过筛选取样,确定了14所师范院校和1所语言类院校的电化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16所师范院校、8所综合院校和两所语言类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以及内蒙古师范大学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从1990年到2012年的15个有代表性的课程设置方案。本研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所选样本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分类比较。横向是指对不同类型、不同院校同一时期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纵向是指依据时间的顺序对同一所院校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比如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专业从1990年到2012年的23年间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本研究通过对上述样本进行课程分类、数据分析、探究规律、问题归因,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从整体上看,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能够跟随学科内涵的演变而及时调整,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基本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是本专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所在。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有少数专业课程体系僵化,不能跟随学科的发展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②有的专业热衷于对新技术的追捧,开设大量新技术课程,而没有关注本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混淆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本质区别;③有的专业定位不够准确,课程设置随意化,受专业负责人的学科背景和对本学科认知的影响较大,随着领导班子的更替,课程体系就会有较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④课程体系缺乏规范性,虽然有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规范,但是许多专业并没有参照执行。⑤许多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从网上下载相近专业的课程设置,再根据自己的情况略作改动便成为自己专业的课程体系,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设计与实践检验。针对上述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各个专业应该充分关注本学科理论体系的演变,分析各个时期学科内涵的变化,适时调整课程设置,为学生安排适合专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②要根据专业规范和自己院校的定位,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和论证,确立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这里包括对本院系服务地区的社会需求、本专业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充分了解和定位;③教育技术是一个庞大的领域,涉及到所有运用技术来解决教育教学的方面。因此,想在四年的本科阶段把学生培养成为“教育技术全能人才”是不现实的。因此,希望各个专业能够参照相应的规范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确定自己专业的培养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以培养适用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
武月清[2](2013)在《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促进教育改革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了对全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指导,我国曾经在不同时期建立了不同的电化教育管理机构。本研究旨在探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所开展的工作、活动,以及其在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探讨其对当今的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笔者在获得第一手档案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对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访谈了当时在职的部分人员。通过对丰富史料的梳理,厘清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从1979年成立到2001年撤消这二十多年时间的历史沿革;全面考察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在1979年至2001年之间所开展的工作、活动,阐明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对我国电化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分析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开展的活动,在各个阶段所起的作用,以及促使电化教育发展的情况。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价值在于:编制电化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全国电化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指导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并对电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研究进行理论指导。2.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在这一时期的经验与教训主要有:建立一个职责明确、领导有方的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对于推动全国电化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应该着眼全局,从长远、有效的视角出发,制定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方针、政策,引导全国电化教育的健康发展。3.通过论文研究得到的启示是:我国的电化教育领域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必须要有一个机构来进行协调和组织,使该系统能够协同、有序、高效运转;管理机构的重点工作是做好顶层设计、政策引导,而不是传统的行政干预;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正确处理环境、资源、应用三者的关系,以“环境建设为基础、资源建设为重点、应用效果为核心”,统筹安排硬件、软件、潜件建设;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术素养,提高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我国电化教育从重新起步逐渐走向成熟的变迁过程。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划、政策、法规,实施的一系列措施,为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规范、指导、引领的关键作用。随着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撤消,各个电教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使得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延缓了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积极地思考和应对。
邓嗣源[3](1983)在《电教教材制作中的几个问题 编导》文中研究表明 编导工作为之服务的那个目的是什么呢?应该是: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改革现有的教学等。每个编导,在业务进修中,在编制电教教材的过程中,在具体细节的构思中,都必须牢牢记住这个基本出发点,为达到这个目的而精心工作,付出艰巨的劳动。这一目的,也是推行电化教育的目的,而在所有电教人员中,编导担负着特别的责任。电化教育刚刚开始,如果它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就谈不上有发展的可能!因此,给电化教育的推行规定这样一个目的,是十分必要的。而在电教机构的各类人员中(行
张宗良[4](1986)在《论电化教育管理(上)》文中研究表明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人类社会分工协作的存在而存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只要有人类的共同活动,就需要管理。 什么叫管理?它的含义在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完备的表述,但总览各家学派提出的不同解释,我们可以对管理的含义一般理解为:管理,就是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通过组织和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郭岸[5](1995)在《论优秀电视教材的创作──兼论导演的追求》文中研究表明论优秀电视教材的创作──兼论导演的追求郭岸(西北工业大学电教中心西安710072)在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编制电视教材工作一直充满着旺盛的学科活力,时至今日,它仍然是电教战线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而且,电视教材的编制已逐渐摆脱了当年的雏态,电教...
李运林[6](1989)在《论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开设电化教育专业的必要性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请看一些事实与数据。 1、在学校教育方面,我国在各级普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已越来越多地使用幻灯、投影、录音、语言实验室、电影、电视、录像、激光视盘、电子计算机等电教媒体,从而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据1985年国家教委电教局的统计,各级学校装备的主要电教设备
王光艳[7](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马池珠[8](2006)在《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农民问题,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在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农业电视为农民提供教育和培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系统科学和传播理论为构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通过文献调查、问卷调查、访谈、实证研究、创作实践等多种研究途径,对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包括传者体系、内容体系、传播通道体系、受众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构建了基于受众为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本文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一是农业电视不能满足农村受众需要,表现是农业电视频道少、栏目少、时间短、播出次数少、播出时间边缘化;内容单调、枯燥,艺术性差。二是农业电视传播以传者为中心。本文阐释了农业电视缺失的成因。从传播学角度,农业电视传播体系以传者为中心,弊端为:缺少对受众需求的分析研究,传播者决定所制作播放的节目内容和播放,农业电视传播者以经济效益为重,从电视学角度,节目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回报率低,节目资源匮乏,在内容方面,存在节目针对性差,主题不鲜明,内容空洞贫乏等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看,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是使城乡电视出现重大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解决农业电视缺失这一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建构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使受众成为电视传播系统的主体,在对受众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系统论的方法建立适于农业电视传播的传者体系、传播通道体系、传播内容体系和受众体系。 第二部分:本文对农业电视传播的受众体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分析了农业电视受众的分类、特点、构成、分化以及收视需求。农业电视传播受众由农业生产者、农业管理与经营人员、农产品消费者、城市市民构成。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的农民已经分化成五个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工阶层、农村管理者阶层、贫困农民阶层。农业电视的受众除具有一般受众多、杂、散、匿等特点外,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传统,在传播领域属于弱势群体。农村受众需求研究是受众研究的重点。问卷调查表明,农村受众收看农业节目的目的依次是为了解农业政策、学
吕宝华[9](2018)在《萧树滋对我国电化教育贡献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7年萧树滋前往美国学习视听教育,1949年毅然回国投身电化教育事业,为新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新中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然而从目前来看,知道萧树滋的很少,尤其是80后、90后年轻的教育技术工作者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根本没有任何印象。笔者查阅了研究萧树滋的文献,大部分仅限于零散的概述与列举说明,对萧树滋所作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形成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从萧树滋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入手,通过查证史料,理清脉络,剖析其电化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回归其在我国早期电化教育领域的奠基地位与深远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人物访谈法。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梳理萧树滋生平简介,通过几个典型事例突出萧树滋的为人、敬业、爱国的精神。其次,通过收集到的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梳理萧树滋所做的实践活动。最后,整理萧树滋发表的文章和著作,对影响力较大的文献进行全面分析和概括,在此基础上,总结萧树滋电化教育思想的形成。本研究总结了萧树滋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所作的贡献,实践方面:萧树滋在早期电化教育处以幻灯工作为重点推动电教工作,参与了一系列座谈会,培训班,制定幻灯教育规章制度;参与制造了两用幻灯机,同时在辅仁大学开设了电化教育课,并草拟了设课办法。在西北师大工作时期,开设电化教育课,进行电化教育实验,举办电化教育培训班,指导全国电化教育工作。在河北大学工作时期,开设电化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主办期刊,建设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理论方面:发表了文章和著作,包括六十多篇论文和十多部专著。本研究根据理论和实践的不同阶段,将萧树滋电化教育思想分为:电化教育概念与内涵、电化教育理论基础、电化教育媒体观以及电化教育的管理与评估。
刘万年[10](2000)在《高校教育技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文中研究表明从 192 2年金陵大学使用幻灯、电影教学至今 ,电化教育走过了 77年的辉煌历程。本文从“电化教育”的起名 ,到今天工作的开展 ,就其工作内容、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作了简要分析 ,并对今后的教育技术作了展望
二、电教教材制作中的几个问题 编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教教材制作中的几个问题 编导(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演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与本研究有关的著作 |
1.2.2 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章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的内容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电化教育 |
1.4.2 教育技术 |
1.4.3 课程体系 |
2 对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相关研究 |
2.1 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 |
2.1.1 从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看对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
2.1.2 从社会发展看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
2.2 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节选) |
2.2.1 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 |
2.2.2 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规格 |
2.2.3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 |
2.3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问题的研究 |
2.4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状况 |
3 电化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
3.1 电化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 |
3.2 师范院校电化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3.2.1 各院校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基础课统计分析 |
3.2.2 各院校电化教育本科专业课统计分析 |
3.2.3 各院校电化教育本科专业选修课统计分析 |
3.3 语言类院校电化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3.4 电化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 |
3.4.1 各类型课程分类统计 |
3.4.2 各院校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
3.4.3 本章小结 |
4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
4.1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发展 |
4.1.1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发展状态 |
4.1.2 教育技术本科专业所属院系分析 |
4.1.3 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分析样本的选择 |
4.2 各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4.2.1 各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基础课统计分析 |
4.2.2 各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统计分析 |
4.2.3 各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选修课统计分析 |
4.3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 |
4.3.1 各类型课程分类统计 |
4.3.2 各院校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
4.3.3 本章小结 |
5 个案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 |
5.1 内蒙古师范大学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发展 |
5.2 不同时期课程体系的变化 |
5.2.1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开设必修课程统计 |
5.2.2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选修课程统计 |
5.3 内蒙古师范大学课程体系的演变 |
5.3.1 各类课程比例的变化 |
5.3.2 从课程体系变化看教育技术学专业内涵的演变 |
5.3.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经验与教训 |
6.1.1 取得的经验 |
6.1.2 得到的教训 |
6.2 问题与建议 |
6.2.1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
6.2.2 对课程体系的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6.3.2 对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相关概念的说明 |
第2章 教育部电化教育局时期(1978-1989 年) |
2.1 教育部电化教育局概述 |
2.1.1 电化教育系统的建立 |
2.1.2 电化教育局的建立 |
2.1.3 电化教育局性质与任务 |
2.2 电化教育局的管理工作 |
2.2.1 电教教材的管理 |
2.2.2 电教设备的管理 |
2.2.3 电教刊物的出版 |
2.3 电化教育局开展的活动 |
2.3.1 开展学习交流座谈会活动 |
2.3.2 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
2.3.3 开展的培训活动 |
2.3.4 开展电化教育展览会 |
2.3.5 电化教育课的开设及电教专业的建设 |
2.4 电教局时期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
2.4.1 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建立 |
2.4.2 学校和地方电化教育的新进展 |
第3章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司时期(1989-1994 年) |
3.1 电化教育司概述 |
3.1.1 电化教育司的建立 |
3.1.2 电化教育司性质和任务 |
3.2 电教司期间电化教育的管理工作 |
3.2.1 电教三大系统的管理 |
3.2.2 电化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 |
3.2.3 电化教育水平评估 |
3.2.4 电教教材与设备的建设管理 |
3.2.5 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的成立 |
3.3 电化教育司开展的工作活动 |
3.3.1 组织培训、学习交流座谈会 |
3.3.2 实施远距离师资培训项目 |
3.3.3 开展电教实验 |
3.4 电教司期间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
3.4.1 实施全国电化教育“八五”计划 |
3.4.2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电化教育的发展 |
3.4.3 中国卫星电视教育系统的发展 |
3.4.4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
第4章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办公室时期(1994-2001 年) |
4.1 电化教育办公室概述 |
4.1.1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建立 |
4.1.2 电化教育办公室性质和任务 |
4.2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管理工作 |
4.2.1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组织管理 |
4.2.2 出版管理 |
4.2.3 电化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管理 |
4.2.4 电教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管理 |
4.2.5 电教教材的建设管理 |
4.2.6 电教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
4.2.7 电教网建设的管理 |
4.3 电化教育办公室开展的活动 |
4.3.1 组织年度考核及表彰先进 |
4.3.2 开展对外交流 |
4.3.3 组织学术研讨活动 |
4.3.4 开展工作座谈会 |
4.3.5 实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距离教育”项目 |
4.3.6 实施“全国电化教育实验学校”项目 |
4.4 电教办时期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
4.4.1 计算机信息网络工作的开展 |
4.4.2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
4.4.3 电教资料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
第5章 结语 |
5.1 对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演变历程的梳理 |
5.2 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价值 |
5.3 电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 |
5.4 对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启示 |
5.5 对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完成的项目列表 |
(7)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
本章小结 |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小投入,大视野 |
二、小题材,大文章 |
三、小细节,大格局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保持平等视角 |
二、凸显人文关怀 |
三、贯穿理性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
一、镜子:反观自我 |
二、故事:人文关照 |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8)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本研究的现实背景与实践意义 |
二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 受众中心 |
二 电视传播 |
三 农业电视传播 |
四 体系 |
五 传播体系 |
六 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
二 电视学理论 |
三 系统科学理论 |
四 教育传播理论 |
第五节 研究的目标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思路 |
三 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对农业电视传播基本情况的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概况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假设 |
三 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
第二节 受众收视基本情况 |
一 受众构成及基本情况 |
二 受众收视基本情况 |
第三节 验证假设 |
一 电视节目接受方式以无线为主 |
二 农业节目不能满足多数农村受众需要 |
三 媒体对农村受众的关注程度不够 |
四 公益性没有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
第三章 农业电视缺失的传播学分析 |
第一节 基于传者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二节 基于传者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的弊端 |
一 农业电视传播者以经济效益为重 |
二 农业电视传播者决定所制作、播放的节目内容 |
三 农业电视传播者决定农业电视节目的播放 |
四 缺少对受众需求的分析研究 |
第四章 农业电视缺失的电视学分析 |
第一节 节目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回报率低 |
一 农业电视节目制作周期长 |
二 农业电视节目制作成本高 |
三 农业电视节目回报率低 |
四 农业电视节目资源匮乏 |
第二节 节目内容存在问题 |
一 选题问题 |
二 节目针对性差 |
三 主题不鲜明 |
四 内容空洞贫乏 |
第五章 农业电视缺失的社会学分析 |
第一节 城乡长期存在二元结构 |
第二节 农村受众多为弱势群体 |
第三节 城乡之间存在信息鸿沟 |
第四节 农村受众遭受传媒歧视 |
第六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一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
第二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的优点 |
一 使农业电视传播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
二 根据受众调研决定制作节目和播放节目的内容 |
三 根据受众需要实行“广播”与点播相结合的播放策略 |
第七章 受众中心理论 |
第一节 受众中心论的概念 |
第二节 受众中心论的时代背景 |
一 受众中心论是社会主义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 |
二 受众中心论体现人本思想的回归 |
三 受众中心论是媒介产业化和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 |
四 受众中心论顺应了信息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 |
第三节 受众中心论会误入歧途吗 |
第四节 受众中心论的意义 |
第八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受众体系 |
第一节 电视传播的受众角色与特点 |
一 受众的概念与特点 |
二 电视传播的受众 |
三 农业电视传播的受众 |
第二节 农业电视受众的特点 |
一 在政治和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
二 人口数量众多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
三 职业科技文化和技能水平偏低 |
四 思想观念传统 |
五 在电视传播领域属于弱势群体 |
第三节 农业电视传播受众的构成 |
一 农业生产者 |
二 农业管理人员 |
三 农业经营人员 |
四 农产品消费者 |
五 城市市民 |
第四节 农业电视受众的分化 |
一 社会发展促进农村受众发生分化 |
二 农村受众分化为五个阶层 |
第五节 农村受众收视需求分析 |
第九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通道体系 |
第一节 农业电视传播通道体系 |
第二节 电视台农业电视传播通道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输通道体系 |
一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农业电视传输体系的发展 |
二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通道体系的优点 |
第四节 信息时代数字电视与网络电视的发展 |
一 数字电视 |
二 网络电视 |
三 数字化引起电视传播的嬗变 |
四 农业电视数字化发展 |
第五节 农业音像出版发行传输体系 |
第十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内容体系 |
第一节 农业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二节 农业电视栏目的策划 |
一 农村文化类 |
二 农业政策类 |
三 农业科技类 |
四 农业市场类 |
五 农产品消费类 |
第三节 农业电视传播内容的特点 |
一 新闻性 |
二 知识性 |
三 价值性 |
四 真实性 |
五 时效性 |
六 娱悦性 |
第四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节目内容定位 |
一 正确把握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
二 根据受众调研决定农业电视节目内容 |
三 强化节目的服务性 |
四 营造全社会关注“三农”的氛围 |
五 关注农民的命运 |
七 要引导农产品的消费 |
第五节 农业电视节目的形式 |
一 以风趣的语言增强节目的娱乐性 |
二 以乡土情怀增强节目的贴近性 |
三 以纪录片的理念增强节目的可视性 |
第六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节目创作实践研究 |
一 片名有新意 |
二 切入点新立意新颖 |
三 掌握电视节目的结构 |
四 逻辑填密引人入胜 |
五 精美的画面 |
六 顺畅的解说词 |
七 恰当的声音技巧 |
第十一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者体系 |
第一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宏观层面的传媒社会控制体系 |
一 农业电视传播宏观控制体系 |
二 农业电视传播宏观控制体系树立受众中心思想 |
三 农业电视传播宏观控制体系应明确受众权利 |
四 培养具有现代传播素质的农业电视传播者 |
五 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
六 根据受众需要合理地配置媒介资源 |
七 实现传播者之间传播内容的整合 |
第二节 农业电视传播个体运作体系 |
第三节 研究受众需求 |
第四节 尊重受众 |
第五节 转变对农村受众的心态 |
第六节 重视信息反馈——受众与农业电视媒介的互动 |
一 受众参与程度分析 |
二 受众借助电视台帮助的情况分析 |
第七节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者体系的创新 |
一 农业电视传播的组织体系由不均衡向均衡发展 |
二 农业电视传播的社会属性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 |
三 农业电视传播的资源配置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
四 节目生产方式由自给型向市场型转变 |
五 节目形态由模式化向多样化转变 |
六 传播方式由单向型向互动型转变 |
第十二章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的案例分析: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 |
第一节 在传者体系方面的体现 |
一 宏观方面:政府和上级台高度重视 |
二 微观方面:农业节目的编排与生产作为频道的重中之重 |
第二节 传播内容体系方面的体现 |
一 适应观众需求变化 |
二 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办好农业节目 |
三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节目的内容与形式的要求 |
(一) 内容把握 |
(二) 表现形式 |
(三) 画面 |
(四) 声音 |
第三节 传播通道体系的体现 |
第四节 受众体系的体现 |
第五节 传播效果的体现 |
第十三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存在问题与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与成果情况 |
致谢 |
(9)萧树滋对我国电化教育贡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萧树滋生平简介 |
2.1 少年求学,立志报效国家 |
2.1.1 艰难求学校长资助 |
2.1.2 参加抗日考入西师 |
2.1.3 治学严谨展露才华 |
2.2 出国留学,参加爱国运动 |
2.2.1 出国留学追随冯玉祥 |
2.2.2 参加爱国运动 |
2.3 毅然回国,终生投入电化教育事业 |
2.3.1 毅然回国,参加开国大典 |
2.3.2 就职电化教育处 |
2.3.3 受聘西北师范学院 |
2.3.4 调任河北大学 |
2.4 小结 |
3 萧树滋电化教育实践研究 |
3.1 电化教育处工作阶段 |
3.1.1 科普局开展电化教育工作 |
3.1.2 制造两用幻灯机 |
3.1.3 辅仁大学开设电化教育课 |
3.2 西北师大工作阶段 |
3.2.1 开设电化教育课 |
3.2.2 举办电化教育培训班 |
3.2.3 指导全国电化教育工作 |
3.3 河北大学工作阶段 |
3.3.1 学科教学工作 |
3.3.2 指导全国电化教育工作 |
3.3.3 主办期刊 |
3.3.4 建设教育技术学硕士点 |
3.4 小结 |
4 萧树滋电化教育理论的研究 |
4.1 发表的文章 |
4.1.1 幻灯及其教学应用 |
4.1.2 录音、电影及其教学应用 |
4.1.3 电化教育概念与理论基础 |
4.1.4 电化教育的管理与发展 |
4.2 发表的著作 |
4.2.1 电影教学 |
4.2.2 幻灯教学 |
4.2.3 电化教育 |
4.2.4 电化教育概论 |
4.3 小结 |
5 萧树滋电化教育思想的形成 |
5.1 对电化教育基本概念的探讨 |
5.2 对电化教育理论基础的深入研究 |
5.3 电化教育媒体观的提升 |
5.3.1 电化教育媒体概念 |
5.3.2 电化教育媒体应用原则 |
5.3.3 电化教育媒体应用方法 |
5.4 电化教育管理的发展 |
5.5 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1.1 实践方面 |
6.1.2 理论体系方面 |
6.2 本研究对当前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的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高校教育技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金陵大学——中国高校教育技术的骄傲 |
三、电化教育——功过是非20年 |
1.高校电化教育20年来成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七件事 |
(1) 基本建设初具规模 |
(2) 常规设备使用有成效 |
(3) 有线电视台受到重视 |
(4) 专业建设上水平 |
(5) 各种培训班使一批人成为专家 |
(6) 电教学术团体撑起半边天 |
(7) 出了一批电教刊物 |
2.值得反思的几个问题 |
四、教育技术——请你一路走好 |
五、结束语 |
四、电教教材制作中的几个问题 编导(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演变的研究[D]. 包丽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3)
- [2]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D]. 武月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 [3]电教教材制作中的几个问题 编导[J]. 邓嗣源. 外语电教, 1983(04)
- [4]论电化教育管理(上)[J]. 张宗良. 天水师专学报, 1986(01)
- [5]论优秀电视教材的创作──兼论导演的追求[J]. 郭岸. 电化教育研究, 1995(02)
- [6]论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建设[J]. 李运林. 电化教育研究, 1989(02)
- [7]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8]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D]. 马池珠. 华南师范大学, 2006(12)
- [9]萧树滋对我国电化教育贡献的研究[D]. 吕宝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9)
- [10]高校教育技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 刘万年. 电化教育研究, 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