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关村:迎接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王玲[1](2019)在《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业生态系统是提高区域创业活动水平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策略,能够带来丰富的创业机会和资源,促进多主体间网络关系的搭建,从而为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支持性的创业环境。近年来,创业生态系统如何促进新企业生存和成长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创业生态系统是由企业、政府、投资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等主体构成的复杂网络,嵌入在网络中的各个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依赖。新企业能够借助创业生态系统下主体间的网络关系解决资源瓶颈和合法性缺失等问题,从而成功开发创业机会以改善创业产出。可见,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关系对新企业绩效至关重要。立足于现实和理论背景,本文提出如下四个研究问题:(1)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具有哪些特性?(2)创业生态系统下新企业如何利用网络特性提升绩效?(3)创业生态系统下新企业如何通过网络拼凑行为提升绩效?(4)不同类型的吸收能力在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中发挥何种作用?为了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在提炼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的基础上,构建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揭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具体而言,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总结并推导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提出“网络特性-行为-能力-新企业绩效”的预设模型;通过选取北京中关村和深圳湾创业广场中的4家新企业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探索核心构念维度,即创业生态系统下的网络特性主要包括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和关系变化性,网络拼凑根据网络加工程度不同可分为利用现有网络进行资源拼凑、重组现有网络进行资源拼凑和利用现有网络创造新的网络进行资源拼凑。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知识基础观以及创业生态系统及其网络、资源拼凑和吸收能力的相关研究,构建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网络拼凑-吸收能力-新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随后,本文依据理论模型中变量间的关系论述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通过向北京中关村和深圳湾创业广场中的新企业大规模发放调查问卷,最终得到163家新企业的326份有效问卷,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4.0和AMOS 24.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得到假设检验结果。本文共提出17条研究假设,其中,14条研究假设得到了数据支持,3条假设未通过实证检验。据此,本文提出最终的研究结论。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多种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创业生态系统网络关系具有异质性、多重性和变化性;(2)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和关系变化性均对新企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3)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和关系变化性均对网络拼凑具有积极影响;(4)网络拼凑对新企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5)网络拼凑分别在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和关系变化性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6)网络拼凑积极影响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7)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均对新企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8)潜在吸收能力在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关系间具有中介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揭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作用于网络拼凑,进而影响新企业绩效,而潜在吸收能力是网络拼凑向新企业绩效转化的关键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和理论贡献。(1)本文针对社会网络理论及创业生态系统网络的研究缺口提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并开发其量表,有利于拓展社会网络理论的情境边界。本文从网络的视角出发,以创业生态系统下新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探索性多案例研究的方法总结和提炼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并对其量表进行开发。本文提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主要包括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以及关系变化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及关系变化性的已有研究,开发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的测量量表并应用于本文的实证研究中,从而有助于弥补社会网络理论对创业生态系统下新企业网络特性的解释空白,拓展社会网络理论的情境边界。(2)本文立足于资源拼凑的相关研究,剖析网络拼凑的维度,有助于打开网络拼凑行为的内核。基于网络拼凑的理论缺口,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资源拼凑的研究文献,总结资源拼凑的内涵、核心要素、类型以及相关研究,为探索网络拼凑的核心维度提供理论依据。对网络拼凑的内涵及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结合创业生态系统的共生性(网络结构、治理机制和共享逻辑)及网络拼凑的内涵,论述创业生态系统下新企业的资源拼凑方式以网络拼凑为主。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创业生态系统下4家新企业的案例材料进行编码分析以提炼网络拼凑的三个维度,根据网络的加工程度不同将网络拼凑划分为利用现有网络进行资源拼凑、重组现有网络进行资源拼凑以及基于现有网络创造新的网络进行资源拼凑,打开网络拼凑行为的内核,并发现新企业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不同类型的创业机会开发选择适合的网络拼凑方式。本研究结合经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提炼所得的网络拼凑维度,在Senyard,Baker和Davidsson(2009)编制的资源拼凑经典量表的基础上,将资源拼凑的题项归纳到网络拼凑的3个维度上,并对相关题项进行修改和完善,经有效性检验得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最终形成网络拼凑的量表。将量表应用在本文的实证研究中以检验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剖析网络拼凑的维度在一定程度上打开网络拼凑的内核,另一方面,弥补现有研究中网络拼凑的测量量表及相关实证研究的缺失,为未来网络拼凑的深入探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3)本文基于网络视角构建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以揭示创业生态系统下新企业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本研究从网络视角出发,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知识基础观以及创业生态系统及其网络、资源拼凑和吸收能力的相关研究,遵循“特性-行为-能力-结果”的经典研究范式,构建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思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揭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作用机理,本文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和关系变化性)、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间的关系模型,分别探讨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和关系变化性)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网络特性与网络拼凑间关系以及网络拼凑在网络特性与新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其二,旨在打开网络拼凑对新企业绩效影响的黑箱,本文构建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分析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网络拼凑与实际吸收能力间关系以及潜在吸收能力在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综上,本研究通过构建网络特性、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模型弥补已有文献中对网络特性、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的研究空白,并揭示创业生态系统下新企业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
苏笑悦[2](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方兴东,杜磊[4](2020)在《中关村40年:历程、经验、挑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站在2020年开启的又一个新年代,需要以新的视野和格局重新审视中关村过去4个年代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作为全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的历史虽然纷繁复杂,技术变革、市场崛起、产业发展和政府作用四点相互交错、交相融合,但究其本质,中关村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全球高科技的互动与共振是最基础和最核心的特征。根据IT技术的发展演进和政策制度的变革突破,结合全球高科技发展演进的周期与规律,中关村的发展先后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集成电路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电脑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1.0阶段、21世纪00年代的互联网2.0阶段、21世纪10年代的移动互联阶段和21世纪20年代的智能物联阶段共六个阶段。文章以产业主航道为切入点,多层次总结和概括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和重要特征,既为学界理解中关村的发展历程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和解释框架,也为中美贸易摩擦下的中国高科技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孙博,曾晓文[5](2019)在《中国芯传奇》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情缘花开1袁焜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罗伯特·墨菲教授的办公室。秘书告诉他,罗伯特在斯坦福大学的纪念教堂里。他走进了教堂,看到罗伯特正坐在那儿沉思冥想,便悄悄坐到了他后排的位置上。过了一会儿,罗伯特转过头来,袁焜立即做了自我介绍。罗伯特50多岁年
傅首清[6](2010)在《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研究——以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为例》文中认为在中关村20年发展历程中,区域创新网络和科技产业生态环境是中关村取得今日成就的两个关键因素。本文从分析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内涵、构成、演化和特点入手,突出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演化的5个阶段,给出了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创新形式。分析了科技产业生态环境的内涵、特征,指出中关村科技产业生态环境包括优势产业高端化生态环境、产业集群化发展生态环境和创业孵化生态环境3个方面。同时,对区域创新网络与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海淀科技园区的实际情况,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以及实现它们之间的互动机制,认为应从4种因素入手,制定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创新网络,打造适宜的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以迎接海淀科技园区当前面临的挑战。
刘明[7](2020)在《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深刻认识到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我国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随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2016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科技创新“三步走”战略,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了方向。从理论上来讲,创新不仅仅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政府政策影响、支持和引导的结果。从现实情况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不参与创新活动,不出台创新政策。创新政策是近年来各国为促进创新发展而普遍采用的政策工具。创新政策及其相关体制机制与战略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抓手和路径,也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实现创新激励和引导的重要手段。根据新时代国际竞争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在吸收借鉴其他国家通过创新政策促进创新发展成功经验基础上,对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创新政策进行总结,并探讨创新政策乃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方案、中国特色与模式,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指导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以2006年中国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以来出台的一系列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总结中国创新政策及其体系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及效果,进而参考借鉴典型创新型国家经验,提出完善中国创新政策的方向及提高其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明晰创新政策的概念,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而明确创新政策的体系结构,有助于理解创新政策的目标、对象及不同创新政策工具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对象,即广义的创新政策是指为营造有益创新的环境,引导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激励其进行创新投入、提高创新水平与绩效,从而以创新驱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应对重大挑战的政策与措施的总和。其政策体系主要由六个政策集构成:创新要素政策、创新主体政策、产业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政策、创新网络政策及创新环境政策。创新政策是与创新理论及创新实践协同发展的。创新理论的迭代会驱动创新政策的演进,创新政策的演进会影响创新实践的发展,而创新实践的发展又会为理论和政策的完善提供反馈。因此,研究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发展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提炼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中国模式。中国创新政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4年为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过渡期,即以科技政策重构国家科研体系与科技体制的阶段;1995-2005年为中国创新政策的探索期,即以创新政策打通创新链、酝酿国家创新体系的阶段;2006-2015年为中国创新政策的发展期,即以创新政策建设与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2016年至今为中国创新政策的成熟期,即以创新政策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从国家层面来看,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主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以保障其有效推进。考察其是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哪类创新政策的效果更好,将为进一步提升创新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与针对性提供参考。本文对2006年以来中国创新政策对城市与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对比了创新政策作用于不同类型城市与企业的效果差异,主要得出如下结论:在城市层面,创新政策的实施显着促进了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并且创新政策对中心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弱于非中心城市。在企业层面,创新政策的实施显着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并且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创新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从产出水平来看,创新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同时,本文使用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对不同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异质性分析。总体而言,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的相关政策对企业作用效果最为突出。技术开发与转让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与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效果较弱。本文还对各类创新政策作用效果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并进行了可视化处理。其结论将为我国各类创新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有益参考。另外,本文对典型创新型国家的相关创新政策进行了分析借鉴。具体而言,本文分析了美国创新战略与德国高技术战略,并对其顶层设计下的创新政策体系进行了比对和参考。其后,对以色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与科技金融政策进行了梳理,明确了高校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作用以及政府在构建科技金融环境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本文还对日本创新政策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进行了详述,并总结了创新政策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最后,基于对中国创新政策实践的总结与体系的梳理以及实证测度下中国创新政策有效性的结论,本文提出了中国创新政策的完善方向与对策。本文论证了创新政策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描绘了其演化与发展的轨迹,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了其作用效果。本文的结论肯定了创新政策在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并为其后续的调整与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向上的参考。
邹鑫[8](2019)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国家高新区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总体结构为:导论部分,结合国家高新区30年来的发展成绩和自己熟悉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学者在高新区立法研究、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的基本范畴、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和对高新区立法、执法经验的理论反思;本文研究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新区的立法和执法的法治化,力图在地方(区域)法治理论与高新区法治实践之间的目光逡巡中寻找法治中国建设的真知。第一章,围绕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和产生的学术争议,笔者区分了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和不同类型,提出了对区域法治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新区是区域的表现形式,高新区法治是我国区域法治的组成部分,高新区法治研究应当借鉴区域法治理论等基本观点。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用以指导论文研究。第二章,以地方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在评述地方法治竞争理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地方法治服务于聚集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产物,聚集经济推动法治发展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的观点。第三章,围绕高新区的立法活动,研究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规范高新区设立、管理活动中的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的制定、修改过程,指出了我国高新区政策与立法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高新区立法经验的总结,对完善我国目前高新区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四章,围绕高新区的行政法治,通过裁判文书网的司法大数据,分析了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包括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从与行政体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入手,将高新区行政体制类型化为“促进型行政体制”而非“管理型行政体制”,讨论了在“促进型行政体制”类型下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人才、金融、投资、税收和培养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提出了改革高新区行政执法体制的方向。第五章,从区域法治理论反思的角度,论证了我国高新区法的部门法属性,总结了我国高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提出为避免国内高新区“立法雷同”而应当在跨域立法调研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
杜磊[9](2017)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创立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是研究中国高新区发展史乃至科技产业史的关键性界标。与后来许多"先规划、后发展"的科技园区不同,它的成立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充分发展基础上"瓜熟蒂落"的产物。从1984年"中关村规划纲要"被"束之高阁"到198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批准建立,其间是具有鲜明市场行为特征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从理论到实践的日趋成熟。综观中关村科技园区创立史可以看出,它的建立虽然包含了学习美国硅谷等世界先进经验的成分,但主要还是体制改革的结果。
刘永彪[10](2006)在《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的出现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即使把1985年7月成立的深圳科技工业园区算做中国第一家高新区,至今也仅有短短20年的历史。尽管发展的时间不长,但高新区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愈发变得突出,正在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和中国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高新区发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长期繁荣稳定和国家未来的兴衰。 高新区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对它的研究当属于多学科的研究范畴。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都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然而,从中共党史的角度对高新区进行研究的论文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高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并结合定量分析、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高新区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深入探讨当前高新区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了高新区下一步发展的具体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现实意义。 论文正文部分除导论外,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导论部分提出问题。论文首先指出高新区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索的重大课题,并对有关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高新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对国内外高新区研究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回顾,介绍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论文的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是整篇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内领导人关于发展生产力,重视科学技术的论述,接下来回顾了高新区研究的相关主流理论,最后引出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渐进式改革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 第二章着重分析创办高新区的历史背景。逐次研究世界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发展动因、发展模式以及高新区发展的成功案例,从中得出对中国高新区发展的
二、中关村:迎接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关村:迎接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社会网络理论 |
2.1.2 社会认同理论 |
2.1.3 知识基础观 |
2.2 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综述 |
2.2.1 创业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 |
2.2.2 创业生态系统网络的相关研究 |
2.2.3 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述评 |
2.3 资源拼凑研究综述 |
2.3.1 资源拼凑的内涵及核心要素 |
2.3.2 资源拼凑的类型 |
2.3.3 资源拼凑的相关实证研究 |
2.3.4 创业生态系统下的网络拼凑 |
2.3.5 资源拼凑的研究述评 |
2.4 吸收能力研究综述 |
2.4.1 吸收能力的内涵 |
2.4.2 吸收能力的维度 |
2.4.3 吸收能力的测量 |
2.4.4 吸收能力的相关实证研究 |
2.4.5 吸收能力的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案例研究的理论模型构建 |
3.1 模型预设 |
3.2 案例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案例选取 |
3.2.3 数据收集及信效度保障 |
3.2.4 数据编码与分析 |
3.3 基于案例分析的构念内涵及维度探索 |
3.3.1 网络特性内涵及维度探索 |
3.3.2 网络拼凑内涵及维度探索 |
3.3.3 吸收能力内涵及维度探索 |
3.4 基于案例分析的理论模型构建 |
3.4.1 网络特性、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 |
3.4.2 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 |
3.4.3 理论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 网络特性与新企业绩效:网络拼凑的中介作用 |
4.1.1 关系异质性与新企业绩效 |
4.1.2 关系多重性与新企业绩效 |
4.1.3 关系变化性与新企业绩效 |
4.1.4 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 |
4.1.5 关系异质性与网络拼凑 |
4.1.6 关系多重性与网络拼凑 |
4.1.7 关系变化性与网络拼凑 |
4.2 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
4.2.1 潜在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 |
4.2.2 实际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 |
4.2.3 网络拼凑与潜在吸收能力 |
4.2.4 网络拼凑与实际吸收能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2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
5.2.1 数据收集 |
5.2.2 样本特征 |
5.3 变量测量 |
5.4 问卷的有效性检验 |
5.4.1 信效度的检验方法 |
5.4.2 网络特性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5.4.3 网络拼凑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5.4.4 吸收能力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5.4.5 新企业绩效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5.5 同源方法偏差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2 实证分析 |
6.2.1 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检验 |
6.2.2 网络拼凑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检验 |
6.3 结果讨论 |
6.3.1 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
6.3.2 网络拼凑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
6.4 对新企业/创业者的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 |
致谢 |
(2)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中关村40年:历程、经验、挑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关村研究文献综述与问题 |
中关村40年发展历程梳理与总结 |
中关村40年成就总结、启示与挑战 |
面向下一个10年,中关村的创新与对策研究 |
(6)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研究——以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 |
(一) 区域创新网络的内涵 |
1. 区域创新网络能够增进创新主体的互动合作, 实现协同创新。 |
2. 区域创新网络有利于整合、高效利用创新要素资源。 |
3. 区域创新网络有助于形成区域创新氛围, 实现与外部创新体系的对接和能量互换。 |
(二) 区域创新网络的构成 |
(三) 区域创新网络的演化 |
(四)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 |
1. 知识创新的基础性。 |
2. 创新创业文化的根植性。 |
3. 创新由技术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
4. 产业联盟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网络的主力军。 |
5. 标准制订成为区域创新网络发展的新方向。 |
二、中关村科技产业生态环境 |
(一) 科技产业生态环境的内涵 |
(二) 中关村科技产业生态环境 |
1. 优势产业高端生态环境 |
2. 产业集群化发展生态环境 |
3. 创业孵化生态环境 |
三、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机制 |
(一) 区域创新网络对科技产业生态环境的推动作用 |
(二) 科技产业生态环境对区域创新网络的促进作用 |
(三)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产业生态环境实证分析 |
四、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战略 |
(一)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
1. 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 |
2. 推进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 |
3. 健全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体系。 |
(二) 完善金融服务创新体系 |
1. 大力推进创业投资业发展。 |
2. 促进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
3. 完善信贷融资服务体系。 |
4. 健全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 |
(三) 提升园区国际化水平 |
1. 完善i Bridge web2. |
2. 加大鼓励园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
3. 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入驻中关村科技园区。 |
(四) 加快政府管理服务创新 |
1. 创新政府服务内容。 |
2. 探索政府服务新模式。 |
3. 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资源对接。 |
五、结论 |
(7)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创新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发展 |
2.1.1 马克思关于创新的思想 |
2.1.2 熊彼特与波特的创新理论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理论 |
2.2 创新政策的相关理论 |
2.2.1 创新政策产生的理论根源 |
2.2.2 创新政策实践的理论依据 |
2.2.3 中国创新政策的相关理论 |
2.3 创新政策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创新政策概念研究 |
2.3.2 创新政策分类与体系研究 |
2.3.3 创新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 |
2.3.4 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 |
第3章 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与发展 |
3.1 创新政策的内涵及体系结构 |
3.1.1 创新政策的内涵 |
3.1.2 创新政策的体系结构 |
3.2 中国创新政策的历史沿革 |
3.2.1 中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过渡期 |
3.2.2 中国创新政策的探索期 |
3.2.3 中国创新政策的发展期 |
3.2.4 中国创新政策的成熟期 |
3.3 中国创新政策的体系特点及存在问题 |
3.3.1 中国创新政策的体系 |
3.3.2 中国创新政策的特点 |
3.3.3 中国特色创新政策及其工具 |
3.3.4 中国创新政策的实施环境及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中国创新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与评价 |
4.1 中国创新政策对创新水平影响的机制分析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 |
4.1.3 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 |
4.2 中国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
4.2.1 研究设计 |
4.2.2 实证分析 |
4.2.3 结论与启示 |
4.3 中国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
4.3.1 研究设计 |
4.3.2 实证分析 |
4.3.3 结论与启示 |
4.4 不同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4.4.1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2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3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行业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4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区域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5 结论与启示 |
第5章 典型创新型国家创新政策的实践及其借鉴 |
5.1 美国与德国创新政策的体系 |
5.1.1 美国创新战略下的创新政策体系 |
5.1.2 德国高技术战略下的创新政策体系 |
5.1.3 中国对美国与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借鉴 |
5.2 以色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与科技金融政策 |
5.2.1 以色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
5.2.2 以色列科技金融政策 |
5.2.3 中国对以色列成果转化与科技金融政策的借鉴 |
5.3 日本创新政策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
5.3.1 日本创新政策的评价体系 |
5.3.2 日本创新政策的评价方法 |
5.3.3 中国对日本创新政策评价体系与方法的借鉴 |
第6章 中国创新政策的完善方向与对策 |
6.1 健全科技人才发展机制 |
6.1.1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的全链条支持 |
6.1.2 促进科技人才的引进与交流 |
6.1.3 完善创业人才培养与智库机制 |
6.2 完善支持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 |
6.2.1 健全科技管理体制 |
6.2.2 促进基础设施条件的开放共享 |
6.3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
6.3.1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
6.3.2 强化孵化器市场导向运作 |
6.3.3 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 |
6.3.4 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
6.4 加快构建包容创新的机制环境 |
6.4.1 优化科技金融与税收环境 |
6.4.2 加强科普与科技奖励 |
6.4.3 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8)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三、对国内外高新区法治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 |
一、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二、论文创新 |
第一章 区域法治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与概念探析 |
一、“地方法治”或“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 |
二、“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探析 |
第二节 区域法治研究的基本框架 |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 |
二、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 |
第二章 高新区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区域法治动力及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
一、地方法治竞争理论及其局限性 |
二、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 |
三、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一、科技是高新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动力 |
二、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 |
第三章 高新区法治的立法建构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历史检视 |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及政策、立法变迁 |
二、高新区立法的现实检讨 |
三、我国高新区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的域外经验 |
一、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方面的立法实践 |
二、域外立法实践对我国高新区立法的启示 |
第四章 高新区的行政法治 |
第一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综合执法 |
第三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促进型行政 |
第五章 高新区法治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部门法属性 |
一、区域立法的概念评判 |
二、高新区地方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与“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 |
一、“先行先试”立法模式的界定 |
二、法治试验的功能及其完善 |
第三节 高新区立法的复制与推广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价值探寻:比较法学的视角 |
三、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基本功能:比较方法的转向 |
四、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步骤设计:功能比较的运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中关村科技园区创立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技术革命对策讨论中的传统规划 |
二、中关村的市场化变革 |
三、“电子一条街”向科技园区的跃升 |
四、结语 |
(10)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高新区实践呼唤关于高新区的“高新”理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党史研究领域中的新课题 |
二、概念与定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高新区研究尚不够“高新” |
一、研究现状 |
二、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本文旨趣:立意高,视角新 |
一、立意高在哪里 |
二、视角新在何处 |
第四节 两个四重奏:四个部分与四种方法 |
一、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新区理论探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的经典论述 |
一、马克思:从“蒸汽大王”到“电力火花” |
二、恩格斯:震撼旧世纪的伟大杠杆 |
三、列宁: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 |
第二节 中共四代领导人一脉相承的科技情怀 |
一、毛泽东:争取自由的武装 |
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三、江泽民:兴办科技工业园区是本世纪的创举 |
四、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 |
第三节 高新区主要理论流派概述 |
一、增长极理论 |
二、产业集群理论 |
三、创新理论 |
四、三元参与理论 |
第四节 本文的两大理论依据 |
一、社会主义渐进式改革理论 |
二、后发优势理论 |
第二章 世界大势:高新区创办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全球范围的高新区发展 |
一、世界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
二、世界高新区的发展动因 |
三、世界高新区的类型分析 |
第二节 世界高新区的成功案例及启示 |
一、美国硅谷—世界高新区之母 |
二、班加罗尔—印度的软件之都 |
三、新竹—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风向标 |
四、成功者的启示 |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基本国情 |
一、基本判断: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二、科技环境: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
第三章 从无到有:高新区的孕育与诞生 |
第一节 以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先导 |
一、改革开放的先行试验区:经济特区 |
二、特区经验的辐射:经济技术开发区 |
第二节 渐进式改革——创办高新区经过 |
一、中关村民营科技—高新区创办前的酝酿 |
二、“863计划”与火炬计划—高新区发展的推进器 |
第三节 水到渠成—高新区的诞生及初期发展 |
一、科技体制改革与中国高新区诞生 |
二、布局成型—高新区的初期发展 |
三、高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重要探索 |
四、中国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与时俱进:高新区的成长与崛起 |
第一节 随改革发展而来的高新区崛起 |
一、高新区形成的四种类型 |
二、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及短暂过热 |
三、科学发展观下的高新区发展现状 |
第二节 高新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功能与作用 |
一、高新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
二、高新区在体制创新中的历史贡献 |
三、中国高新区发展的趋势 |
第三节 碰撞调整中形成的中国高新区模式 |
一、形成不同—中国高新区的发展模式 |
二、探索与创新—中国高新区的管理模式 |
三、政策鼓励—中国高新区的运作模式 |
第四节 中国高新区发展布局研究 |
一、基于区位选择的高新区类型 |
二、沿海集中—高新区的地域布局 |
三、中国高新区优化发展的战略布局 |
第五章 跨越发展:高新区的创新研究 |
第一节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一、创新探源 |
二、技术创新概揽 |
三、探寻制度创新 |
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国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分析 |
一、中国共产党对技术创新认识的深化 |
二、高新区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 |
三、高新区多样化的技术创新模式 |
四、高新区的技术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中国高新区的制度创新分析 |
一、高新区是制度创新的产物 |
二、高新区制度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难题 |
第四节 自主创新:高新区持续发展的关键 |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 |
二、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 |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新时期的发展战略 |
四、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五、自主创新: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第六章 典型示范:中国高新区的成功实践 |
第一节 中关村科技园区: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
一、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基本情况 |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要成就 |
三、中关村科技园区成功的主要经验 |
第二节 深圳高新区:中国高新区的先行者 |
一、深圳高新区的基本情况 |
二、深圳高新区的渐进式改革之路 |
三、深圳高新区的“六张王牌” |
第三节 苏州高新区:长三角重镇 |
一、苏州高新区的基本情况 |
二、苏州高新区的渐进式发展之路 |
三、来自苏州高新区的经验 |
第四节 西安高新区:风景这边独好 |
一、西安高新区的基本情况 |
二、西安高新区:三秦大地的发展引擎 |
三、西安高新区的成功启示 |
第七章 持续创新:中国高新区发展策略研究 |
第一节 WTO给高新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一、WTO协议中的相关内容 |
二、充分利用入世机遇 |
三、以创新应对入世挑战 |
第二节 高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地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大 |
二、企业盈利能力较低,产业特色不鲜明 |
三、立法工作滞后,羁绊产业区深入发展 |
四、企业创新能力不够,辐射带动能力较差 |
五、管理差距凸现,体制优势弱化,向旧体制回归的压力增大 |
六、投融资体系不健全,资金成为发展瓶颈 |
第三节 中国高新区的发展战略 |
一、战略定位:强化高新区的宏观调控机制 |
二、二次创业: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推手 |
三、健全法制:为高新区发展提供长效保护 |
四、转变职能:建立符合国际管理和市场准则的管理体制 |
五、锐意创新:探索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机制 |
六、面向世界:推进高新区国际化进程 |
附录 中国高新区大事记(1985-2005)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关村:迎接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王玲. 吉林大学, 2019(02)
- [2]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中关村40年:历程、经验、挑战与对策[J]. 方兴东,杜磊.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23)
- [5]中国芯传奇[J]. 孙博,曾晓文. 百花洲, 2019(02)
- [6]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研究——以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为例[J]. 傅首清. 管理世界, 2010(06)
- [7]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D]. 刘明. 吉林大学, 2020(01)
- [8]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D]. 邹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9]中关村科技园区创立的历史考察[J]. 杜磊. 中共党史研究, 2017(09)
- [10]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究[D]. 刘永彪.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