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会在河北保定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郭景川[1](2018)在《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知识精英的民国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降,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诸多有识之士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社会改造的妙药良方,怀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地缘、学缘、志缘等关系,构建教育交往网络,与同时代的教育家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推进民国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形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靓丽的教育现象——教育家群生现象。受史学的生活转向之影响,教育史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对这些活跃在民国教育舞台上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研究便是亟需进一步开拓的领域之一。依据交往行为理论和共同体理论,运用微观史学及多学科视角,以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日记、书信、函电、着述、回忆录、照片等一手史料为基础,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个纬度对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对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活动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成效等进行概括和省思。从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前期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舞台上,民国教育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具有双向交互作用的人际交往。通过交往,不仅影响他人,自身亦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职业身份得到认同、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得以充盈,而且逐渐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迈向社群生活。如此,研究既可把人物置于教育历史的中心,还原逼近真实的民国教育家教育活动的“原生态”场景,从中探寻教育家教育生活的历史轨迹,进而丰富和拓展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当前学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部分,主要论及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回顾梳理了学界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研究时限、理论参照、方法选择等作出说明,以为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从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态等角度阐释了民国教育家生存的时空环境和交往活动的社会背景,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与教育家个人理想信念的视角考察了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外部驱动和内在动机,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欧美教育家的联袂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推进、大量教育官员的出国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潮流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教育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院校分布情况,探明民国教育家之间所存在的地缘交往关系。从结交同乡、依靠同乡、互相扶持等几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教育家以同乡情结为纽带构建地缘交往网络进行交往互助的基本过程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家以地缘缔结人际联系、进行教育互动的利弊得失。第三章“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分析、探讨民国肇建后留学教育的兴起与民国教育家学缘交往活动勃兴的内在关联,考察了教育家与具有学缘关系的师长、同学、同事之间的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呈现教育家学缘交往时的心态与场景,概括了教育家学缘交往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阐述了教育家因一致或相似的教育志向、学术趣味等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因共同体志趣而结成会社团体的内部教育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并总结了个体间互动与群体性互动各自的特点与效用。第五章“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以教育家陈鹤琴为个案,分别从其与师长、同辈学人、学生晚辈的交往三个纬度,呈现陈鹤琴与该三大交往群体互动的微观细节和活动场景,其中详细考察了以《儿童教育》和中华儿童教育社为平台构建志缘交往网络的路径以及通过举办年会所进行的群体性互动,分析了陈鹤琴在志缘交往网络中的中心度,总结了陈鹤琴不同交往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异同,意在探讨民国时期教育家通过志缘交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有益经验。第六章“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对全面抗战爆发前教育家之间的交往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概括了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成效,以期逐步深化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一般规律与作用、影响的体认,以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葛晓军[2](2016)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曾一度不论在组建数量还是运作规模上都取得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自从2007年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与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具有本质特征区别的农村专业合作社不论从发展数量还是发展规模上看都相当乐观,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却因为各方面原因呈现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甚至部分改转为农村专业合作社;同时,随着农村发展形势和农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运行中面临很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和发展障碍,陷入一种尴尬的发展局面: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普遍运行低效,相当数量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由于运行机制不完善,在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等关键问题上也没有进行及时创新或改革,发展能力不高,发展后劲不足,陷入“低水平发展陷阱”,更为甚者,有不少数量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因运行不善导致最终消亡。然而,从农村、农业和农民等发展需求来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却是必不可少的。鉴于此,本文以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例,探究对目前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壮大起决定作用的运行机制设制及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发展障碍及其深层原因,试图结合现实探索改善和创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的路径和对策,以提高运行绩效,选择真正在实践中能够破解或走出“发展后劲乏力、低水平发展陷阱和最终走向消亡”等发展困境的运行模式,真正发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帮助农户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和增收创收等服务职能,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持续健康运行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论文首先阐述了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综述和述评,在此基础上,对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概念、基础理论和运行机理结合论文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依据;其次,以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具体运行实践情况为例,系统分析了发展和运行现状的总体状况、地市农经协运行状况、组织机制状况、主要运行机制构成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其深层次原因;再次;选取32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样本,甄选相关评价指标,构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分析法等方法,用变异系数法对相关指标的客观权重进行预处理,利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对目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并对影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对国外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点及其运行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之后辨证的总结出给予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经验借鉴和启示;第五,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提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改善路径和对策;第六,分别依托临沭柳编工艺品协会和寿光蔬菜协会两种创新型运行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协会+龙头企业会员+农村专业合作社会员+农户会员”型与“协会+企业会员+经纪人+农户会员”型两种至少目前来看能够突破“低水平发展陷阱”的运行模式;最后,就论文的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进行了概括性总结。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目前,绝大部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管理者和经营者通常是由少数核心会员控制,普通会员很少担当管理者和经营者,这乃是“委托-代理”问题严重及整体运行低效的根源;(2)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经营管理的实质在于设计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非营利性、无偿服务性和社会性”等本身发展属性束缚了大部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创新运行机制与运行模式,因此,面对我国特殊的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实际,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不违背“非营利性”和“无偿服务性”等发展原则下,只有创新协会会员构成结构及相关运行机制构成和运营模式,激励和发挥会员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新性,确保会员能够依托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才能真正破解或克服“发展后劲乏力、运行低效、低水平发展陷阱及最终走向消亡”等问题;(3)大部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规模小而分散、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影响政府公共决策能力极其有限等现实状况,导致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突出体现为依赖性、不均衡性和过渡性等特征,对政府部门和市场组织的依赖性仍然较突出。
赵慧峰[3](2007)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28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农村经济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阶段,时代的发展昭示着我们要进行新的农村改革。为此,中共中央2006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和完善的重要形式,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合作经济理论的指导和规范,本选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为主要分析工具,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产权理论和农民合作经济理论为理论依据,在对我国特别是河北省的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围绕主题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规律(第4~6章)、运行机制(第7~9章)和成长规律(第10~11章)。 本论文由12章组成。 第1章导论,着重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的基本内容、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等。 第2章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对本文的概念作了基本界定,介绍了西方有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与实践,并从中找到以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启示。 第3章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及现状,回顾了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和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史,并总结了若干启示。对发达国家和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作了整体描述。 第4章则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条件,从实地调查数据和发起方式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特征为由外界力量推动为主的“外生诱致性变迁”。 第5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对这一选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了“演进式、多样化、外生诱导型”原则和模式类型。 第6章从对保定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的实证分析入手,总结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分为起步、成长和企业化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第7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对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讨论了在多元所有的复合产权结构特征下,成员资格、资本结构和债务承担等产权运行中的关键问题。 第8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分配方式的类型的现状提出
黄淑美,伍慕仪[4](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研究指明
本刊编辑部[5](2007)在《这五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大事记》文中研究指明2002年10月到2007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的这5年,毫无疑问是当前中国又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周期,也是中国教育又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周期。这5年,中国共产党徐徐拉开一场大规模社会重建的帷幕,重振东北,中部崛起,建设新农村……一个个政策兴奋点,围绕科学发展、实现和谐这个宏大主题次第推开。这5年,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成为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眼点,成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命题。这5年,全国教育战线在注重城乡区域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推进教育公平、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方面下大气力,使我国教育事业出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各级教育的入学率不断提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到10年以上;在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的同时,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这5年,职业教育正在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成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02年、2004年和2005年,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这5年,"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使职业教育办学的路子越走越宽,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显着增强。各级职业学校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国家组织实施了"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四大工程。这5年,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国家相继启动实施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2005、2006年连续两年分别扩招100万人。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48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1810万人,创历史最高记录。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计划再扩大50万人,从而实现招生800万人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已经胜利召开。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推出这期专题,希图站在十七大的时间原点上,回望中国共产党5年执政之路,审视十六大以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走向;在历史的脉络中,勾勒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图谱,并与读者一起想象未来5年之中国,未来5年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王舒扬[6](2011)在《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基于“寒冷气候区住宅节能技术标准与专题论证研究”课题(2008BAJ08B12-02),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18个镇42户农宅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对象在建筑设计、能源利用、营建方式、用能设备、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直接诱因来自政策、经济、人力资源、思想观念多个层面,而我国城乡二元的结构矛盾与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是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背景下,华北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和设计的宏观定位是以农村居民的利益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使可持续农宅的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复合循环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分析了国家政策、民众参与、经济发展、规划定位在可持续农宅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创建支持可持续农宅建设与设计外部宏观环境的构想,即“欲支农,功夫在宅外”。研究从“适居”与“宜居”两个角度探讨了可持续农宅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手段。可持续农宅对于“适居”的追求,体现在运用适应性空间设计手段,通过住宅构件部品化、支撑体与可分体分离、弹性空间设计,颠覆预设农宅布局静止不变的传统思想,使农宅在空间上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以适应家庭生活横向的差异性和纵向的动态性;可持续农宅对于“宜居”的追求,体现在对农宅内外环境的设计中,提出以视觉设计、听觉设计、触觉设计、嗅觉设计作为自然美的表达途径,挖潜农村生活亲近自然的独特魅力。研究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探讨了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手段。“开源”即“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探讨了华北地区农宅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手段;“节流”即“高效利用能源”,借鉴城市住宅的设计经验,结合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建材资源特色,通过墙体、地面、地下构件、屋面、门窗、热桥处理的设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沃红梅[7](2013)在《中国医学统计学发展简史(1949-20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学统计学是统计学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生物医学资料的设计、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由于生物体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人类机体的反应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表现千差万别,所以需要运用统计方法来探讨其规律。统计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中国医学统计学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开始逐渐发展。1948年,《医学与生物统计方法》一书出版,标志着医学统计学学科在我国开始建立。解放前,医学统计学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医学统计学得到了快速发展。迄今,医学统计学这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已历经六十余年,但关于其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工作却尚不充分,鲜有医学统计学系统的史学研究发表。因此,归纳总结医学统计学发展的史学资料,对于反映我国医学统计学学科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建国后医学统计学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地梳理:一是学科发展概况;二是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建设;三是医学统计学教材建设;四是学科发展中的主要人物介绍。本研究通过专家访谈和对现有文献的梳理解读,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医学统计学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对学科发展进程的概述,反映出我国医学统计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对于中国卫生统计学会成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研究,从侧面反映中国医学统计学学科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国医学统计学教材建设的历史犹如一面镜子,反映了中国医学统计学学科发展的进程。最后,我们将中国医学统计学工作者划分成四代人,按照出生时间的顺序,重点介绍了第一代、第二代人中的代表人物。与以往仅有的一些文献相比,本研究在学会、教材和人物方面,具有更为详尽和系统总结的特点。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梳理,让后人了解中国医学统计学的历史,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的医学统计学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
韩晓翠[8](2006)在《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庭承包制重塑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微观基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我国加入WTO,把小规模分散的农户迅速推向了瞬息万变的市场,导致农民增收困难,“三农”问题日益严重。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既是一个重大的政策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单从农业的角度说,实践表明,发展市场农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组织化是组织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将具有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低等传统职业特征的农民转变为有组织进入市场与社会,并且能够获得与其他阶层同等待遇的现代农民的过程。本文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从诱因、均衡和效率三个角度对农民组织化的历史变迁加以研究,评述了农民组织从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至人民公社再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的诱致性因素;其次,从横向上对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典型公司+农户、农村经纪人、产地批发市场的绩效进行比较,得出合作经济在农业领域异常活跃的原因;再次,结合合作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从横向上对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的绩效进行了比较,得出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重要的载体;最后依据行业自治理论对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可行性加以论证。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家庭承包责任制重塑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微观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我国加入WTO,把小规模分散的农民迅速推向了瞬息万变的市场。由于个体生产经营者的一系列组织缺陷,使得分散的农民与社会化的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农业发展不仅受到资源短缺的约束,而且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影响,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增收困难。与此同时,我国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并且随着中国加入WTO,农业面临着来自国际竞争的考验,因此尽快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改变农民单家独户进入市场的局面,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改变国民收入分配向城市倾斜的格局,增加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我国农民组织化的道路是漫长、艰难的,也是充满希望的。建国后我国农民
宋秀月[9](2018)在《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江西省饱受列强侵略,加之匪患猖厥,自然灾害频发,致使省内农村经济日益衰落,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为了挽救农村与遏制省内中共势力,江西地方人士在1930年代发起了一场颇具规模与影响的乡村建设运动。1932年,江西省成立国内农村事业调查团,前往山东、河北等地参观考察乡村建设实验区,拉开了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序幕。随后,省内相继成立了江西农村服务区管理处、江西农村改进社、江西基督教农村服务联合会等机构,其中江西农村改进社尤其完备,其发展目标、组织机构、社员构成、经费支出等核心要素详实而明确,为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组织基础。从事乡村建设的人员主要是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并在党部与政府中兼职。随着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乡村建设理论也得以不断完善,如该运动的主要领导者王枕心即提出,乡村建设要以民族解放为任务,以启发民众为中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根本,以整饬服务人员为动力,该理论充实详备,成为乡村建设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各具特色的实验区上。其中,江西农村服务区、安义万家埠实验区、湖口走马乡实验区、黎川高寨洲实验区颇具代表性,其实验活动各式各样,大都包括推广农业实验,提高作物产量;普及乡村教育,提升民众素质;发展合作事业,完善乡村设施等,构成了乡村建设实践的主体。从经费来源、机构设立及参与人员等方面来看,江西乡村建设运动展体现了“政学合作”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对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囿于动荡不安的局势及乡村建设运动自身的缺陷,江西乡村建设运动随着日军的侵略而逐渐陷于停顿。作为地方知识分子领导的一场民族自救运动,江西乡村建设运动虽未改变当时的社会性质,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农业技术的传播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知识素养,推动了乡村各项事业的进步,可视为近代乡村现代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其经验与教训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李可可[10](2014)在《董时进农学思想及实践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经济濒于破产,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知识分子回到乡村开展调查,把广大乡村作为检验自己救国理论的试验场。本文的主人翁董时进正是这样一位知识分子,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解决中国农村问题上,对“三农”问题有一些有价值的见解。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叙述董时进农学思想的来源,有两条线索,一为董时进个人的求学历程,一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沉沦与上升,两条线索最终在“救亡图存”的口号下交织在一起,促使董时进选择农业救国。第二章介绍董时进农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从盲目参加“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争到脚踏实地参加乡村调查,董时进的农学思想逐渐成熟。第三章归纳董时进的农学思想,主要包括粮食生产与节制生育思想、信用合作思想、农业经济学思想、农业教育思想,这些是董时进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具体主张。第四章介绍董时进的农学实践活动,董时进组建的江西省农业院,这是当时中国最早设立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省级农业机构。全面抗战爆发后,董时进回到重庆,成立中国农业协进社,出版《现代农民》报纸,创办大新农场。抗战胜利后,董时进致力于和平建国,组建中国农民党,宣称代表农民利益。第五章主要对董时进的农学思想及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从其农学思想的特征、积极性及局限性,对董时进的农学思想及实践作出客观评价。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史料进行整理、归纳与总结,以期还原一个真实的董时进。通过对董时进农学思想及其实践活动的考察,可知在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下,企图通过改良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只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号召而已。如今国泰民安,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井然有序,而民国时期的志士仁人关于“三农”问题的主张,对今日中国的生产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是本文创作的初衷。
二、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会在河北保定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会在河北保定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动荡的国家和社会 |
一、政治背景: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 |
二、经济背景:萧条落后的经济状况 |
三、社会背景:紊乱失调的乡村社会 |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个人理想的双重作用 |
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冲击 |
二、教育家人生理想信念的驱动 |
第三节 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带动 |
一、西方教育理论的导入 |
二、欧美教育精英的访华 |
三、出洋留学活动的勃兴 |
四、官员的出国教育考察 |
第二章 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之籍贯分布 |
一、民国教育家籍贯的整体分布:以江浙两湖为渊薮 |
二、民国教育家籍贯的院校分布:以国立大学为重点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地缘关系及其交往 |
一、结交同乡:教育交往活动的初始网络构建 |
二、依靠同乡:个人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
三、相互扶持:-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患难与共 |
第三节 教育家地缘交往之利弊得失 |
一、地缘交往之利:易于建立信任度较高的人际关系 |
二、地缘交往之弊:容易形成势力膨胀的教育帮派 |
第三章 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 |
第一节 留学教育与教育家学缘交往的勃兴 |
一、留学之风的强劲吹起 |
二、留学教育精英的崛起与学缘认同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学缘关系及其交往活动 |
一、师生交往活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二、同窗学友之谊:“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
三、同事交往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第三节 学缘交往的特点及评价 |
一、广而持久,有情有谊 |
二、阶段存在,或延或断 |
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
第四章 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 |
第一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个体间交往 |
一、教育交往活动之缘起与展开 |
二、对交往双方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
第二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群体性交往 |
一、联合发起:社团创办的集体力量 |
二、社团年会:多方互动的时空场域 |
三、诗与远方:交往互动的意义生成 |
第五章 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 |
第一节 陈鹤琴与师长的交往及其特点 |
一、大学师长:厚爱与熏染 |
二、哥大师长:感召和互助 |
第二节 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网络的构建 |
一、求其友声:中华儿童教育社与交往网络之构建 |
二、精神领袖:在中华儿童教育社中的角色和地位 |
三、国际展现:交往网络在国际舞台上的向外拖延 |
四、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提携与厚爱:陈鹤琴与学生晚辈的交谊 |
一、校园活动中增进师生了解 |
二、业余交往中联络师生感情 |
三、携手教育中升华师生情谊 |
第六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
一、书信往来 |
二、学术交流 |
三、工作交往 |
四、社团活动 |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特点 |
一、交往活动的多样化 |
二、基于志缘交往的相对持久性 |
三、教育交往网络的向外延展性 |
四、由地缘交往向志缘交往转变 |
第三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因素 |
一、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教育家交往的重要因素 |
二、个人专长的互补性影响交往活动向外拓延 |
三、交往活动受政治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的成效 |
一、从制度到实践,推进民国教育现代化变革 |
二、从青涩到成熟,促进民国教育家自我生成 |
三、迈向社群生活,推动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 |
四、谱写真情华章,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创新点 |
1.5.1 研究主要内容 |
1.5.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
2.1.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
2.1.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区别 |
2.1.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 |
2.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基础理论分析 |
2.2.1 产权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合作经济理论 |
2.2.4 交易费用理论 |
2.2.5 公共选择理论 |
2.2.6 博弈理论 |
2.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理分析 |
2.3.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阻力和动力分析 |
2.3.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中的主要角色分析 |
2.3.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利益共享机理分析 |
2.3.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合作机理分析 |
2.3.5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合作机制生成的机理分析 |
第三章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现状 |
3.1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总体状况 |
3.1.1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基本运行状况 |
3.1.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基本运行情况 |
3.1.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和运行的总体状况评价 |
3.2 山东省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状况 |
3.2.1 山东省东部沿海发达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运行状况 |
3.2.2 山东省中部较发达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运行状况 |
3.2.3 山东省西部落后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运行状况 |
3.2.4 山东省各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变化状况评价 |
3.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机制状况 |
3.3.1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产权制度状况 |
3.3.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主要组织结构状况 |
3.3.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机构运行状况 |
3.4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主要运行机制构成状况 |
3.4.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决策机制状况 |
3.4.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合作机制状况 |
3.4.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利益机制状况 |
3.4.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基本保障机制状况 |
3.4.5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经营发展机制状况 |
3.4.6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监督机制状况 |
3.5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3.5.1 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运行中存在缺陷和问题分析 |
3.5.2 主要运行机制构成运行中存在缺陷和问题分析 |
第四章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方法的确立 |
4.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1.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评价方法确立 |
4.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测度 |
4.2.1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4.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4.3.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各构成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
4.3.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的评价结果 |
4.4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影响因素与原因分析 |
4.4.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4.4.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影响因素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国外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点及其经验借鉴 |
5.1 美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
5.1.1 美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征 |
5.1.2 美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经验 |
5.2 日本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
5.2.1 日本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征 |
5.2.2 日本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经验 |
5.3 西欧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
5.3.1 西欧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征 |
5.3.2 西欧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经验 |
5.4 发达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经验借鉴 |
5.4.1 改善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社会基础条件 |
5.4.2 积极借鉴现代公司运作方式创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 |
5.4.3 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和民主管理的治理结构 |
5.4.4 走符合目前我国国情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之路 |
第六章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改善路径和对策 |
6.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结构的改善 |
6.1.1 改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结构总体设想和基本要求 |
6.1.2 改善会员大会制度 |
6.1.3 改善理事会制度 |
6.1.4 完善监事会制度 |
6.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产权结构的改善 |
6.2.1 规范政府部门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角色 |
6.2.2 明确制定会员认购股金及进退会章程和规定 |
6.2.3 合理设置和安排股权结构 |
6.2.4 合理限制投资性会员的表决权 |
6.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主要运行机制构成的改善路径和对策 |
6.3.1 决策机制的改善 |
6.3.2 合作机制的改善 |
6.3.3 利益机制的改善 |
6.3.4 基本保障机制的改善 |
6.3.5 经营发展机制的改善 |
6.3.6 监督机制的改善 |
6.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选择 |
6.4.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一般性总结 |
6.4.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的战略选择 |
6.5 政府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效运行的政策建议 |
6.5.1 加强农村市场制度与体制建设 |
6.5.2 准确定位政府管理主体和管理职能 |
6.5.3 强化信贷、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与实施 |
6.5.4 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建设与支持 |
6.5.5 加强宣传与教育培训工作 |
第七章 个案分析 |
7.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目前主要运行模式比较 |
7.1.1 农村能人引领型运行模式 |
7.1.2 涉农部门带动型运行模式 |
7.1.3 政府扶持推动型运行模式 |
7.2 “协会+企业会员+经纪人+农户会员”运行模式—临沭柳编工艺品协会 |
7.2.1 “协会+企业会员+经纪人+农户会员”运行模式总体特征 |
7.2.2 临沭柳编工艺品协会分析 |
7.3 “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会员”运行模式—寿光蔬菜协会 |
7.3.1 “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会员”运行模式总体特征 |
7.3.2 寿光蔬菜协会分析 |
7.4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坚持自强和自主发展 |
8.2.2 政府要理性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
8.2.3 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及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良性互动 |
8.2.4 处理和界定好发展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关系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状况专家学者调查问卷 |
附录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状况领办人及会员调查问卷 |
附录3 32 家被调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名单 |
附录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评价指标转化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3)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及论文框架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价 |
1.4.1 国外合作社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4.3 有关国内外研究评价 |
1.5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对象和样本 |
1.5.3 主要创新点 |
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合作、合作社与合作制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2.2 西方有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 |
2.2.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理论 |
2.3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社思想 |
2.3.2 列宁斯大林的合作社思想 |
2.3.3 毛泽东有关合作经济的思想 |
2.3.4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 小结 |
3 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
3.1.1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 |
3.1.2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
3.1.3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长盛不衰的启示 |
3.2 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 |
3.2.1 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史 |
3.2.2 改革开放后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3.3 回顾合作社发展史的若干启示 |
3.3.1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应怎样对待农民问题 |
3.3.2 合作社的特点 |
3.3.3 家庭经营在合作经济中的作用 |
3.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
3.4.1 总体数量稳中有升但对农户的带动力不强 |
3.4.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多样 |
3.4.3 管理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但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
3.4.4 行业分布依托区域主导或特色产业、服务领域专业化 |
3.4.5 由盲目组建向有序发展转变 |
3.4.6 社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满意度 |
3.4.7 中央政府扶持力度加大但地方政府行动滞后 |
3.4.8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
3.5 小结 |
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条件和制度变迁特征 |
4.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条件 |
4.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制度基础 |
4.1.2 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社会条件 |
4.1.3 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市场化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经济条件 |
4.1.4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尖锐矛盾激发了农民合作的需求 |
4.1.5 农产品的市场特性是其产业基础 |
4.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特征 |
4.2.1 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 |
4.2.2 改革开放后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特征 |
4.3 小结 |
5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 |
5.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选择面临的问题 |
5.1.1 “依赖现有制度路径”和“自发重组”之间的选择 |
5.1.2 专业合作社和综合合作社的选择 |
5.1.3 “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选择 |
5.2 本章小结与结论 |
5.2.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原则 |
5.2.2 结论 |
6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 |
6.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分析 |
6.1.1 初期的自发组织阶段 |
6.1.2 中期的快速发展和逐渐解散阶段 |
6.1.3 进入21世纪以来的稳定发展阶段 |
6.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分析 |
6.2.1 起步阶段 |
6.2.2 成长阶段 |
6.2.3 企业化阶段 |
6.3 本章讨论及总结 |
6.3.1 对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阶段的判断 |
6.3.2 关于“规范化”和“紧密型联合”问题 |
6.3.3 关于企业化问题 |
7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 |
7.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现状 |
7.1.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结构现状 |
7.1.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组织形式现状 |
7.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的构建 |
7.2.1 合作社社员资格与产权安排 |
7.2.2 合作社资本结构与产权安排 |
7.2.3 合作社的债务承担问题 |
7.3 小结 |
8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 |
8.1 中国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利益分配机制现状 |
8.1.1 多样性 |
8.1.2 不规范性 |
8.1.3 制度约束有待完善 |
8.2 中国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利益分配机制原则 |
8.2.1 遵守国际合作社联盟规定的利益分配机制原则 |
8.2.2 适合中国国情原则 |
8.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分配方式类型 |
8.3.1 社员按不同身份区别对待 |
8.3.2 理事会成员与社员区别对待 |
8.3.3 分配比例基本固定,以利润返还为主、股利分红为辅 |
8.3.4 分配比例固定,以股利分红为主、利润返还为辅 |
8.3.5 总结及讨论 |
8.4 政策建议 |
8.4.1 出台统一的利益分配机制,规范合作社利益分配行为 |
8.4.2 制定相关会计制度,培训合作社会计人员 |
8.4.3 加强监督机制 |
8.5 小结 |
9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管理机制 |
9.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
9.1.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分析 |
9.1.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
9.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设计 |
9.2.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
9.2.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的设计 |
9.2.3 不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部门设置 |
9.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风险监管机制 |
9.3.1 风险监管机制的目标 |
9.3.2 风险监管机制的构建 |
9.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文化建设 |
9.4.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结构 |
9.4.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 |
9.4.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对策 |
9.5 小结 |
1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行为分析 |
10.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理分析 |
10.1.1 运行机理分析模型及其运算 |
10.1.2 分析 |
10.1.3 主要结论 |
10.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外部经济行为分析 |
10.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行为 |
10.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源配置行为 |
10.2.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风险规避行为 |
10.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绩效 |
10.3.1 经营绩效 |
10.3.2 市场效率 |
10.4 小结 |
1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评价及其实证分析 |
11.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 |
11.1.1 外部影响因素 |
11.1.2 内部影响因素 |
1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分析 |
11.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
11.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 |
11.2.3 河北省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证分析 |
11.3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的对策 |
11.3.1 开拓市场 |
11.3.2 扩大规模 |
11.3.3 使用和推广新技术 |
11.3.4 培养组织成员的合作能力 |
11.3.5 政府对于农民合作事业的扶持 |
11.4 小结 |
1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研究 |
12.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
12.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政策的战略选择 |
12.2.1 战略选择 |
12.2.2 几个重要政策的把握 |
12.2.3 不同成长阶段采取的不同政策 |
12.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建议 |
12.3.1 提供制度供给 |
12.3.2 政府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领域 |
结束语 |
1. 主要结论 |
2. 对策建议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一、个人墓本情况 |
二、在读博士生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6)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1.2.1 国内外有关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
1.2.2 国内外有关农村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
1.3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
1.3.1 有关"华北地区"的界定 |
1.3.2 有关"寒冷地区"的界定 |
1.3.3 有关"农村"的界定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问题探查——实地调研现状剖析 |
2.1 调研测试基本情况 |
2.1.1 调研目的 |
2.1.2 调研对象与时间 |
2.1.3 调研内容 |
2.2 农宅设计问题探析 |
2.2.1 农宅建设规模超标 |
2.2.2 空间设计使用不便 |
2.2.3 建筑形式缺少美感 |
2.2.4 缺少节能意识 |
2.3 农宅能源利用问题探析 |
2.3.1 太阳能利用现状 |
2.3.2 沼气利用现状 |
2.3.3 秸秆利用现状 |
2.3.4 生土利用现状 |
2.4 与农宅相关其它问题探析 |
2.4.1 农宅的营建方式 |
2.4.2 农宅用能设备 |
2.4.3 家庭人口构成 |
2.4.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
2.4.5 土地利用与景观环境 |
2.5 小结 |
第三章 追本探源——农宅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
3.1 农宅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
3.1.1 历史政策与未到位的农村改革 |
3.1.2 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 |
3.1.3 就地就业不成功 |
3.1.4 村民对本土文化无信心 |
3.2 农宅问题背后潜藏的深层次矛盾 |
3.2.1 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 |
3.2.2 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 |
3.3 华北地区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
3.3.1 经济效益——创新型产业,显乘积增值效应 |
3.3.2 社会效益——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
3.3.3 生态效益——应万物顺天时的基层村落细胞 |
3.4 小结 |
第四章 功夫在宅外——创建可持续农宅的外部宏观环境 |
4.1 行政支持 |
4.1.1 政策倾斜,加强监管 |
4.1.2 绿色奖罚,引导市场 |
4.1.3 依托法律,倡导节约型消费文化 |
4.1.4 政府示范工程引导 |
4.2 民众参与 |
4.2.1 挖潜本土组织资源 |
4.2.2 "参与型"设计 |
4.2.3 建立村民利害共同体 |
4.3 经济可行 |
4.3.1 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 |
4.3.2 降低农宅建设成本 |
4.3.3 赢取远期增值效益 |
4.4 规划先导 |
4.4.1 整治旧村环境 |
4.4.2 慎选新村址 |
4.4.3 适度超前规划基础设施 |
4.4.4 空间整复维系自然伦理秩序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适居与宜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与环境设计 |
5.1 适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设计 |
5.1.1 适应性住宅设计的发展历程 |
5.1.2 可持续农宅的适应性设计手段 |
5.2 宜居——可持续农宅的环境设计 |
5.2.1 环境设计的策略 |
5.2.2 环境设计的手段 |
5.3 小结 |
第六章 开源节流——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 |
6.1 开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
6.1.1 太阳能的利用 |
6.1.2 地热能利用 |
6.1.3 风能利用 |
6.1.4 生物质能利用 |
6.2 节流——高效用能,减少能源损失 |
6.2.1 墙体设计 |
6.2.2 地面与地下构件设计 |
6.2.3 屋面设计 |
6.2.4 门窗设计 |
6.2.5 热桥处理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论文研究的难点 |
7.1.1 地理位置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
7.1.2 住宅研究类型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
7.2 论文研究成果 |
7.2.1 第一、二章的研究成果 |
7.2.2 第三章的研究成果 |
7.2.3 第四章的研究成果 |
7.2.4 第五章的研究成果 |
7.2.5 第六章的研究成果 |
7.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
(7)中国医学统计学发展简史(1949-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建国后医学统计学学科建设进展回顾 |
1、课程结构与专业建设 |
2、教材建设 |
3、师资队伍建设 |
4、研究生培养 |
5、科研工作 |
6、学术交流 |
7、小结 |
第二部分 对卫生统计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学会——记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原中国卫生统计学会) |
1、初创时期(1984-1997年) |
2、发展时期(1998年至今) |
3、小结 |
第三部分 建国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统计学教材建设回顾 |
1、郭祖超教授的《医学与生物统计方法》 |
2、建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卫生统计学相关教材 |
3、卫生部统编教材《卫生统计学》 |
4、改革开放后迄今其他一些教材 |
5、小结 |
第四部分 对医学统计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
1、第一代人物 |
袁贻瑾 |
许世瑾 |
李光荫 |
薛仲三 |
郭祖超 |
祝绍琪 |
高润泉 |
倪江林 |
郑戈 |
杨纪柯 |
2、第二代人物 |
田凤调 |
杨树勤 |
李天霖 |
张照寰 |
杨建伯 |
周有尚 |
史秉璋 |
丁道芳 |
陆守曾 |
顾杏元 |
金丕焕 |
杜养志 |
王均乐 |
杨瑞璋 |
戴旭东 |
高玉堂 |
王仁安 |
何大卫 |
余松林 |
周燕荣 |
陈启光 |
方积乾 |
苏炳华 |
孙振球 |
3 、小结 |
第五部分 总结 |
1、学科建设 |
2、人才培养 |
3、校际合作 |
4、一点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目录 |
中国统计发展简史(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框架和方法 |
1.5 本文的内容结构体系 |
1.6 本文的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理论探索 |
2.1 几个基本概念 |
2.2 基本理论 |
2.3 农民组织化的指标体系 |
2.4 中国农民组织化的目标设定 |
2.5 小结 |
3 农民组织化的历程与现实考察 |
3.1 中国农民组织化的历史变迁与绩效评价 |
3.2 农民组织化的现状研究 |
3.3 小结 |
4 农民组织化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
4.1 发达国家农民组织化的特征 |
4.2 发展中国家农民组织化的特征 |
4.3 启示 |
4.4 小结 |
5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模式 |
5.1 公司+农户 |
5.2 产地批发市场 |
5.3 农村经纪人 |
5.4 农产品行业协会 |
5.5 合作经济组织 |
5.6 小结 |
6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6.1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及类型 |
6.2 来自案例的启示与思考 |
6.3 制约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的因素分析 |
6.4 结论与政策含义 |
7 农产品行业协会 |
7.1 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原理 |
7.2 农产品行业协会的运行条件分析 |
7.3 制约因素分析 |
7.4 结论与政策含义 |
8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对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9)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
1.2 学术史回顾 |
1.2.1 档案文献 |
1.2.2 综合研究 |
1.3 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 |
2.1 抵御帝国主义侵略 |
2.2 挽救农村经济 |
2.3 消灭土匪隐患 |
2.4 遏制共产党势力 |
2.5 外省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 |
第3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机构 |
3.1 江西农村服务区管理处 |
3.2 江西农村改进社 |
3.2.1 发展目标 |
3.2.2 组织机构 |
3.2.3 社员组成 |
3.2.4 经费构成 |
3.3 江西基督教农村服务联合会 |
第4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中的人物群体 |
4.1 人员构成 |
4.2 群体特征 |
4.3 薪金待遇 |
第5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 |
5.1 乡村建设的任务——促进民族解放 |
5.2 乡村建设的中心——启发农民群众 |
5.2.1 增强民众信心 |
5.2.2 推进民众自治 |
5.2.3 提高民众素质 |
5.3 乡村建设的根本——解决土地问题 |
5.4 乡村建设的动力——整饬服务人员 |
第6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 |
6.1 江西农村服务区 |
6.1.1 成立与变迁 |
6.1.2 组织结构 |
6.1.3 经费构成 |
6.1.4 主要活动 |
6.2 万家埠实验区与走马乡实验区 |
6.2.1 筹备工作 |
6.2.2 基本框架 |
6.2.3 经费收支 |
6.2.4 实验活动 |
6.3 黎川高寨洲实验区 |
6.3.1 选定缘由 |
6.3.2 工作原则 |
6.3.3 经费概算 |
6.3.4 实践活动 |
第7章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 |
7.1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终结 |
7.2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 |
7.3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地位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董时进农学思想及实践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和思路 |
四、研究重点、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董时进农学思想的来源 |
第一节 董时进的家世及生平 |
一、董时进家世 |
二、董时进生平事迹 |
第二节 董时进农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一、农村经济的衰败与农民生活的贫困化 |
二、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重建 |
三、时代潮流下的董时进 |
第三节 董时进农学思想的来源 |
第二章 董时进农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董时进农学思想的“发轫” |
一、20世纪二十年代的“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争 |
二、董时进的农国论 |
三、农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
第二节 董时进农学思想的发展 |
一、华北旱涝灾患调查 |
二、河北农村调查 |
三、农学思想的成熟 |
第三章 董时进农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粮食生产与节制生育 |
一、限制人口的迫切性 |
二、董时进对中国耕地可承载力的估计 |
三、董时进提出增加粮食生产的措施 |
第二节 信用合作思想 |
一、近代信用合作思想的传入 |
二、董时进信用合作思想的内容 |
三、中国信用合作的显着特点 |
第三节 农业经济学思想 |
一、董时进对“农业经济学”概念的界定 |
二、董时进农业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董时进农业经济学思想的特点 |
第四节 农业教育思想 |
一、农业教育思想的内容 |
二、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董时进的涉农实践 |
第一节 董时进与江西农业院 |
一、组建江西农业院 |
二、董时进任期内江西农业院的主要工作 |
第二节 董时进在四川的农业实践 |
一、组织中国农业协进会 |
二、创建大新农场 |
三、创办《现代农民》杂志 |
第三节 董时进与中国农民党 |
一、中国农民党的缘起与成立 |
二、中国农民党的基本主张 |
三、夹缝中的中国农民党 |
第五章 董时进的农学思想及实践评析 |
第一节 董时进农学思想的特征 |
一、在保证农业基础性地位的前提下,兼顾工农关系是其根本立场 |
二、紧跟时代主题,始终致力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其奋斗目标 |
三、力求外来理论“本土化”是其突出特点 |
四、自由主义贯穿始终是其思想灵魂 |
第二节 董时进农学思想及实践的评价 |
一、积极影响 |
二、局限性 |
第三节 董时进农学思想的困守与终结 |
一、董时进关于“土地问题”的看法 |
二、董时进上书毛泽东反对土改事件的再解读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会在河北保定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D]. 郭景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2]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葛晓军. 石河子大学, 2016(05)
- [3]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D]. 赵慧峰.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1)
- [4]《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
- [5]这五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大事记[J]. 本刊编辑部. 职业技术教育, 2007(30)
- [6]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D]. 王舒扬. 天津大学, 2011(06)
- [7]中国医学统计学发展简史(1949-2012)[D]. 沃红梅. 南京医科大学, 2013(02)
- [8]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D]. 韩晓翠.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 [9]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研究[D]. 宋秀月. 南昌大学, 2018(01)
- [10]董时进农学思想及实践活动研究[D]. 李可可. 云南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