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公藤氯内酯醇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白彦萍,刘文静,杨皓瑜,张维明[1](2021)在《雷公藤多甙作用机理及皮肤科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雷公藤多甙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根提取的一种脂溶性混合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生育、抗菌等活性,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一种免疫抑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及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皮肤病等,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对雷公藤多甙主要的作用机理及其皮肤科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万函[2](2021)在《参附注射液调节NOS/NO信号通路保护LPS损伤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和目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又称为Buerger病(Buerger’s disease),以侵犯四肢中小动静脉为主并呈现出节段性、闭塞性、血栓性、炎症性的非动脉粥样性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缺血性溃疡、化脓、雷诺氏症和坏疽等,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病人就有截肢和死亡的危险。TAO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还没有哪一种观点可以解释TAO的所有临床表现。中、西医均认为该病与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的损伤有密切关系。深入研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对策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中医在本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着成绩,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本病治愈率、并降低复发率。过氧化是引起VEC凋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损伤后的VEC形态及功能均发生改变,是促进TAO血管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常被作为一种刺激物来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从根本上治愈该病,针对TAO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上多采取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病痛。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I)是由红参、附子经现代工艺研制而成的中药注射剂,主要成份包括人参皂苷和乌头类生物碱。中医认为SFI具有回阳救逆、益气摄血的功效,我们前期研究发现SFI可能通过其加强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提高血管的抗血栓功能,减少TAO模型大鼠血栓形成,以及改善其病变体征。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旁分泌因子,可影响血管张力和血小板功能,防止白细胞粘附并减少内膜增生。本课题拟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基于NOS/NO信号通路,采用LPS诱导原代培养HUVECs的离体TAO模型,进一步探索SFI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原代HUVEC的获取、培养、传代、冻存及鉴定。2.MTT法检测筛选不同浓度LPS对HUVEC损伤程度,确定LPS诱导HUVEC损伤的合适浓度。3.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FI对LPS损伤HUVEC生长的影响,确定实验分组。4.Griess法检测HUVEC上清液中NO含量检测,Q-PCR检测SFI对LPS诱导的HUVEC中e NOS、i NOS的m RNA表达的影响。5.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SFI对LPS诱导的HUVEC细胞凋亡的影响。6.在荧光显微镜下,RH-123染色法测定HUVEC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DHE染色评价HUVEC细胞活性氧水平。结果:1.从脐带分离出来的HUVEC最初为圆形或椭圆形,1d后可融合成疏松的单层细胞,贴壁生长,常为多角形及短梭形;6d后可完全融合成连续的细胞单层,为扁平、多角形或梭形,胞核明显,细胞呈鹅卵石样镶嵌排列,边界清楚,无重叠生长现象。2.不同浓度(0—100g/ml)的LPS孵育HUVEC 24小时,结果显示LPS可引起VEC死亡,10?g/ml LPS可使细胞存活率降至56.13%,其后随浓度增加,细胞生存率降低不明显,因此我们选定10?g/ml的LPS诱导VEC损伤模型。3.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偏低(P<0.001)。与LPS模型组相比,随着SFI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中NO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各剂量SFI组,HUVEC上清液中NO含量显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e NOS的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SFI低、中、高剂量组e NOS的m RNA表达显着增加(P<0.05或P<0.01),而且随着SFI剂量增多,e NOS的m RNA表达上调的也越明显。6.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i NOS的m 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SFI低、中、高剂量组i NOS的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5或P<0.01),而且随着SFI剂量增多,i NOS表达下调的也越明显。7.散点图结果显示,对照组见少量损伤或早期凋亡细胞,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见大量早期凋亡细胞(Q4)及少量晚期凋亡细胞(Q2)(P<0.01);被低、中、高剂量的SFI预处理后的凋亡率明显降低,较LPS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或P<0.05),其中,中剂量组SFI预处理后凋亡率最低。表明SFI明显抑制了LPS对HUVEC的损伤作用,降低了HUVEC细胞凋亡率。8.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黄绿色荧光增强,提示大量细胞发生凋亡。与LPS模型组相比,低、中和高剂量SFI预处理后黄绿色荧光减弱,提示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其中,中剂量SFI预处理后,黄绿色荧光最弱,提示细胞凋亡的数量最少。9.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的红色荧光较强,提示细胞活性氧水平明显偏高。与LPS模型组相比,低、中和高剂量SFI预处理后红色荧光变弱,显示SFI降低了细胞活性氧的水平。而且,随着SFI剂量的增多,HUVEC细胞活性氧水平反而降低。结论:1.SFI预处理明显抑制LPS诱导的HUVEC的损伤、提高其存活率,表明参附注射液对LPS诱导损伤的HUVEC有保护作用。2.SFI减少LPS诱导的HUVEC上清液中NO的含量、降低其活性氧水平,以及抑制细胞凋亡,显示参附注射液对LPS诱导损伤的HUVEC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调节NO含量、减少氧化应激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3.SFI上调e NOS的m RNA表达、下调i NOS的m RNA表达,提示SFI可能经NOS/NO信号通路使NO含量保持合适的浓度从而产生对LPS诱导损伤的HUVEC的保护作用。
丰颖[3](2021)在《小剂量雷公藤多苷对人上皮性耐药卵巢癌A2780/DDP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作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上皮性卵巢癌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对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研究显示,上皮性卵巢癌总体缓解率在10%-35%之间,且缓解期相对短暂。尽管在治疗上皮性卵巢癌方面,已经取得了显着进展,但大多数晚期疾病患者仍然难以避免地经历了复发,最终由于化疗耐药而导致死亡,其中以铂耐药发生率最高。临床上,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和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此外,上皮性卵巢癌的耐顺铂往往表现出多因素的机制,耐药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未被完全了解和认识。因此,现阶段治疗铂耐药/铂难治卵巢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序贯单药化疗来维持生活质量和缓解症状,目前的难题仍需要通过创新疗法的临床试验来实现突破。导师带领的课题组一直以来都在中药领域探索,尝试从中药宝库中挖掘出能辅助治疗和改善这些卵巢癌患者疗效的有效中药或中药复合物,期望可以用于这些晚期或耐药卵巢癌的治疗。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中药用于耐顺铂卵巢癌的治疗意义重大。本研究将小剂量雷公藤多苷(GTW)作用于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A2780/DDP细胞株,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小剂量GTW对人上皮性耐药顺铂卵巢癌A2780/DDP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并揭示GTW抑制上皮性耐药卵巢癌的作用机制,为GTW临床应用于辅助治疗晚期或上皮性耐药卵巢癌提供实验数据和体内体外评价模型。第一部分GTW对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细胞的作用目的尝试从细胞水平评价GTW对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1.A2780/DDP细胞的培养、冻存及计数:将A2780/DDP细胞放置在含有链霉素、10%胎牛血清、青霉素的培养液内进行培养。培养条件:环境温度37℃,5%CO2,90%空气湿度,换液周期为2-3d。当细胞贴壁率达90%左右时,进行细胞消化传代。当细胞形状变为圆形时,加入RPMI-1640培养基,并停止消化。取出上清液,得到细胞沉淀物。按9:1的比例,分别加入胎牛血清900μl和DMSO 100μl制作成细胞冻存液1ml,调节细胞浓度。将调节后的冻存液和细胞沉淀均匀混合后冻存。在细胞沉淀物中加入10%胎牛血清等,打散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悬液密度至5×104/ml后进行细胞计数。2.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GTW、DDP作用于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A2780/DDP细胞株的细胞存活率,并计算GTW、DDP作用于A2780/DDP细胞后的IC50测定。3.采用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不同浓度GTW对A2780/DDP细胞进行干预前后的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分组同前。实验重复3次,取穿膜细胞均值作为反映细胞迁移能力指标。4.采用单向方差分析或双向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以均值表示±SD。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结果1.查阅文献、进行了大量的预实验,并借鉴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采用的实验方案,我们选择如下不同浓度梯度的GTW(50μg/ml、200μg/ml、800μg/ml、1600μg/ml、3200μg/ml)作用于A2780/DDP细胞24h,GTW最低的有效抑制浓度为200μg/ml。随GTW浓度的升高,各实验组的细胞存活率呈进行性降低趋势(P<0.05),GTW对A2780/DDP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且IC50为882.1 ug/ml。说明GTW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2780/DDP细胞增殖的作用。2.不同浓度DDP(0.625μg/m L、1.25μg/m L、2.5μg/m L、5μg/m L、10μg/m L、20μg/m L)作用A2780/DDP细胞24h,DDP最低有效抑制浓度为1.25μg/m L(P<0.05)。随DDP浓度的升高,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P<0.05)。DDP作用于A2780/DDP细胞上的IC50为1.891μg/m L。表明DDP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A2780/DDP细胞增殖的作用。3.小剂量GTW对A2780/DDP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强。浓度为200/800/1600/3200μg/m L时,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TW对A2780/DDP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第二部分GTW通过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抑制人上皮性卵巢癌耐顺铂作用的研究目的探讨GTW是否能够通过抑制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来抑制上皮间质转化,从而增强DDP的敏感性,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及耐顺铂作用。方法1将A2780/DDP细胞进行基本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GTW组、DDP组和GTW+DDP组。分别用si RNA-ILK、si RNA-Slug、AKT抑制剂、GSK3β抑制剂作用于各基本分组后,并通过Transwell实验对细胞的变化(侵袭、迁移)情况进行检测。2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in、ILK、AKT、p-AKT、GSK3β、p-GSK3β、slug的表达情况。3采用单向方差分析或双向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以均值表示±SD。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DP组、GTW组、GTW+DDP组能够有效抑制Slug的表达,并且GTW+DDP组抑制作用明显(P<0.005)。转染si RNA-Slug后,N-cadherin的表达进一步下调,而E-cadherin表达进一步上调,以GTW+DDP组尤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说明si RNA-Slug协同增强了GTW+DDP组对A2780/DDP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P<0.005)。2.在si RNA-ILK转染后,A2780/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DP组、GTW组以及GTW+DDP组A2780/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以GTW+DDP组抑制作用明显(P<0.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转染前,各组ILK、p-AKT、p-GSK3β和Slug的表达下调。尤其在GTW+DDP组,抑制作用最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转染si RNA-ILK沉默ILK后,ILK、p-AKT、p-GSK3β和Slug的水平下调更为显着,N-cadherin的表达进一步下调,而E-cadherin的表达进一步上调,以GTW+DDP组尤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说明si RNA-ILK协同增强了GTW+DDP组的抑制作用。3.AKT抑制剂(MK2206)可抑制A2780/DDP细胞的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AKT抑制剂协同促进了GTW、DDP和GTW+DDP对A2780/DDP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AKT抑制剂促进了GTW组、DDP组和GTW+DDP组的p-AKT、p-GSK3β、ILK蛋白水平的进一步下调。促进了各组A2780/DDP细胞的E-cadherin水平的上调及N-cadherin水平的进一步下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4.GSK3β抑制剂可抑制A2780/DDP细胞的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GSK3β抑制剂协同促进了GTW、DDP和GTW+DDP对A2780/DDP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以GTW+DDP组抑制作用最为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GSK3β抑制剂诱导了GTW组、DDP组和GTW+DDP组slug、p-GSK3β水平的上调,但不影响p-AKT、ILK。GSK3β抑制剂协同促进了各组细胞的E-cadherin水平上调、N-cadherin水平下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GTW可协同DDP抑制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A2780/DDP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增加A2780/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2.GTW通过靶向调控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对耐顺铂卵巢癌A2780/DDP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产生有效抑制。通过靶向调控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的水平上调,N-cadherin、ILK、p-Akt、p-GSK3β和Slug的水平下调,以GTW+DDP组尤为明显,说明GTW可通过ILK/AKT/GSK3β/Slug途径靶向抑制肿瘤细胞的EMT来增强对DDP的敏感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耐顺铂作用。第三部分GTW抑制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裸鼠体内成瘤作用的研究目的通过构建荷耐顺铂人上皮性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模型,尝试通过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GTW可通过抑制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抑制EMT,从而抑制肿瘤细胞EMT相关转移及化疗耐药(DDP-耐药)。方法1.取4~6周龄体重15~20 g的雌性裸鼠48只,按每组12只,随机分为四组,驯化一周。2.取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A2780/DDP常规培养,在裸鼠腹腔建模时候,取0.2ml的细胞悬液进行接种,密度控制在每ml细胞数量为2×107个。接种满96 h后,在裸鼠尾静脉处抽血0.2ml,离心后吸出血清,-80℃保存,备用。抽血完毕后,当肿瘤体积达到50mm3时,接受以下处理:(1)对照组:每隔一天取生理盐水0.2 ml对裸鼠进行灌胃处理,持续10次。(2)GTW组:1 mg/kg/d GTW生理盐水稀释成终体积0.2 ml,腹腔注药,持续14次。(3)DDP组:顺铂4 mg/kg/d,腹腔注射给药,第1、8天给药,总共用药2天。(4)GTW+DDP组:1 mg/kg/d GTW生理盐水稀释成终体积0.2 ml,腹腔注药,持续14次。在第1天、第8天,按照4 mg/kg/d的剂量腹腔注射DDP,总共用药2天。3.接种后,每天观察荷瘤裸鼠的活动情况、肤色、精神状态,并在接种的第7天起,对荷瘤裸鼠的体重、腹围进行隔日观察,当荷瘤裸鼠的腹围增大时,认为腹腔转移瘤产生。实验截止到最后一次给药后第二天。每周测量两次肿瘤体积,并称重小鼠。实验第22天时,每组取3只小鼠进行安乐死后解剖,观察腹腔成瘤、成瘤位置,统计肠系膜上肿瘤的数量,取下肠系膜以及上面的腹腔转移瘤进行称重。同时留取移植瘤标本,保持无菌,-80℃保存。其余小鼠用于评估生存曲线。4.采用ELISA法检测GTW、DDP及两者联用治疗荷瘤裸鼠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HE4水平的变化5.用Western Blot检测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in、ILK、AKT、p-AKT、GSK3β、p-GSK3β、slug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6.采用单向方差分析或双向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以均值表示±SD。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结果1.裸鼠腹腔内成瘤后,各组肿瘤体积及重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各组瘤体积:对照组平均为1916.463±52.491mm3,DDP组平均为1014.021±52.553mm3,GTW组平均为1196.322±51.681mm3,DDP+GTW组平均为680.321±33.652mm3。对照组的肿瘤体积最大,DDP组、GTW组及联合组瘤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DP+GTW组的减小程度最明显。而GTW组和DDP组瘤体积次之(P<0.05)。各组瘤重:对照组平均重0.8210±0.1260g,DDP组平均重0.4797±0.0054g,GTW组平均重0.5413±0.049g,DDP+GTW组平均重0.2777±0.0046g。对照组的肿瘤重量最大,GTW组、DDP组及联合(DDP+GTW)组瘤重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DDP+GTW组瘤体重量的减小程度最明显。而GTW组和DDP组瘤重次之(P<0.05)。2.各组瘤生存期方面,对照组的肿瘤生存期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34.6天、37天,DDP组的肿瘤生存期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41.4天、44天,GTW组的肿瘤生存期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39.8天、40天,联合(DDP+GTW)组的肿瘤生存期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46.6天、49天。DDP+GTW组的生存期最长,生存期最长可以达到50天。3.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中的CA125、HE4水平时发现:和对照组进行比较,GTW组、DDP及GTW+DDP组使得荷瘤裸鼠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HE4水平明显下降,以GTW+DDP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in、ILK、AKT、p-AKT、GSK3β、p-GSK3β、slug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显示:GTW组和DDP组移植瘤组织中的E-cadherin水平均上调,N-cadherin、ILK、p-AKT p-GSK3β和Slug水平均下调。DDP+GTW对肿瘤组织中上述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内实验再一次证实:GTW可通过抑制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抑制EMT,从而抑制肿瘤细胞EMT相关转移及化疗耐药(DDP-耐药)
张帆[4](2021)在《哈尔滨周边猪场镉污染调查及镉中毒对猪回肠损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镉是土壤中有害的重金属之一,镉暴露已被证实可诱发人和动物的不同疾病。急性镉中毒可导致头痛、咽喉肿痛、咳嗽,并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等,严重中毒者甚至会呼吸衰竭死亡。慢性镉中毒可引发肺气肿、肺纤维化、肾炎,甚至肾衰竭,还会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骨骼性疾病。随着畜禽业的迅速发展,畜禽食品安全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有必要研究猪场中镉污染情况。为探究此种情况及镉暴露对猪肠道的损伤作用,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四个部分的研究。(1)首先选择哈尔滨市周边6家规模化猪场,每家猪场随机选5只妊娠母猪和5只后备猪,采取猪粪便,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粪便中的镉含量进行检测。(2)而后选取10只健康的6周龄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镉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高镉饲粮(基础饲粮+20 mg/kg氯化镉),试验周期为40 d,建立镉暴露猪中毒模型,观测猪的生长发育(精神状态及体重)、小肠组织结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检测氧化应激(小肠组织ROS和MDA含量、T-AOC和SOD活性)、钙稳态(ATP2A、PMCA、RyR1、RyR3、IP3R和CAMKⅡ的表达水平)、内质网应激(ER)(GRP78、CHOP、XBP1、LAMP和ATF6的表达水平)、程序性坏死(FADD、FAS、MLKL、RIPK1、RIPK3和TNF的表达水平)、炎症反应(NF-κB、IL-1β、IL-2、IL-7、IFN-γ、IL-4、IL-10、iNOS、COX-2和HO-1的表达水平)、热休克蛋白(HSP27、HSP40、HSP60、HSP70和HSP90),旨在探究猪镉中毒对猪小肠的损伤作用及潜在机制。(3)再以猪IPEC-J2小肠上皮细胞系为受试对象,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μM(对照组)、5μM(低剂量组)、15μM(中剂量组)和25μM(高剂量组)的氯化镉,培养6 h,建立镉中毒细胞模型,观测IPEC-J2细胞损伤(细胞形态和细胞活性)、氧化应激(ROS和MDA含量、T-AOC和SOD活性)、钙稳态(钙离子浓度、ATP2A、PMCA、RyR1、RyR3、IP3R和CAMKⅡ的表达水平)、ER应激(GRP78、CHOP、XBP1、LAMP和ATF6的表达水平)、程序性坏死(FADD、FAS、MLKL、RIPK1、RIPK3和TNF的表达水平)、炎症反应(NF-κB、IL-1β、IL-2、IL-7、IFN-γ、IL-4、IL-10、iNOS、COX-2和HO-1的表达水平)、热休克蛋白(HSP27、HSP40、HSP60、HSP70和HSP90),确证镉中毒对猪小肠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制,并分析镉与猪小肠上皮细胞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筛选出IPEC-J2细胞中镉的适宜暴露剂量(钙离子浓度最低的镉剂量)。(4)最后依据IPEC-J2细胞活性试验,筛选出GSK1016790A的适宜干预剂量,使用0.5μM的GSK1016790A联合25μM氯化镉处理IPEC-J2细胞,试验分为对照组(0μM GSK1016790A+0μM氯化镉)、氯化镉中毒组(25μM氯化镉)、GSK1016790A干预组(0.5μM GSK1016790A+25μM氯化镉)和GSK1016790A干预对照组(0.5μM GSK1016790A),氯化镉均处理6 h,GSK1016790A均作用20 min,在GSK1016790A干预组中,GSK1016790A先作用于细胞。研究结果可能筛选出镉致猪肠道损伤的作用靶点,为防治镉肠道毒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哈尔滨市猪场镉污染情况调查结果哈尔滨市周边6个规模化猪场粪便中镉浓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各猪场存在不同程度的镉污染。(2)镉处理猪的试验结果1)镉处理组仔猪体重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镉暴露抑制仔猪的生长发育。2)镉处理组仔猪回肠组织的显微及超微结构出现明显损伤。3)镉处理组仔猪回肠组织中ROS和MD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T-AOC和SOD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镉可导致回肠组织氧化应激。4)镉处理组仔猪回肠组织中ATP2A和PMC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但RyR1、RyR3、IP3R和CAMK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GRP78、CHOP、XBP1、LAMP和ATF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D PCA方法分析显示ATP2A与PMCA、GRP78、CHOP、XBP1、LAMP、ATF6呈正相关,与RyR1、RyR3、IP3R、CAMK呈负相关;表明镉破坏了回肠组织钙稳态平衡,并引起内质网应激。5)镉处理的猪回肠组织中FADD、RIPK1、RIPK3、MLKL和FA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提示镉暴露触发了RIPK3依赖的程序性坏死。6)镉处理的猪回肠组织中HO-1、IL-1β、i-NOS和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镉暴露引起猪回肠炎症反应;炎症因子IL-4、IL-6和IL-1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IFN-γ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镉暴露通过引起Th1/Th2失衡加剧炎症反应。7)镉处理的猪回肠组织中,HSP40和HSP90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HSP60、HSP70和HSP90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镉暴露导致猪回肠组织的损伤。(3)氯化镉处理IPEC-J2小肠上皮细胞试验结果1)镉处理的IPEC-J2细胞内ROS和MDA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T-AOC和SOD活性均显着低于对照组,提示镉导致IPEC-J2细胞中ROS的蓄积和氧化应激。2)镉处理的IPEC-J2细胞内的Ca2+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ATP2A和PMC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但RyR1、RyR3、IP3R和CAMKⅡ的mRNA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GRP78和L AM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镉破坏了IPEC-J2细胞钙稳态,并引起内质网应激。GSK1016790A处理可显着缓解镉引起的ATP2A和PMCA的表达水平的升高以及RyR3、IP3R和CAMKⅡ表达水平的降低(P<0.05),表明GSK1016790A能抑制镉诱导的IPEC-J2细胞钙稳态失衡和内质网应激。3)镉处理的IPEC-J2细胞中FAS、RIPK1、RIPK3和TN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提示镉暴露触发了IPEC-J2细胞中RIPK3依赖的程序性坏死。4)镉处理的IPEC-J2细胞中iNOS和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镉暴露引起IPEC-J2细胞发生炎症反应;IFN-γ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提示镉暴露加剧炎症反应。5)镉处理的IPEC-J2细胞中HSP27、HSP70和HSP9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HSP60、HSP70和HSP90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镉暴露导致IPEC-J2细胞发生损伤。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哈尔滨周边猪场存在不同程度的镉污染,镉暴露导致猪回肠氧化应激,造成钙稳态失衡,导致内质网应激和热休克蛋白激活,触发程序性坏死和炎症反应,最终引发猪回肠的损伤。研究结果可为科学防治镉肠道毒性提供新思路,也可为比较医学和公共卫生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黄秀芳[5](2021)在《雷公藤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药证对应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雷公藤,首次以“莽草”的名称出现在《神农本草经》,其有效成分提取制成的中成药雷公藤多苷片的免疫抑制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临床应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脏病越来越多,但并不是所有患者应用雷公藤多苷片后都能有满意的疗效,然而目前研究大多是证明雷公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有效性,并没有对有效案例进行针对性分析,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有效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究竟有哪些特点尚未深入研究。目的通过比较所有服用雷公藤多苷片的肾小球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寻找使用雷公藤多苷片有效病例的证候特点及化验室指标特点,以期在临床中初筛出更加适合使用雷公藤多苷片的病例,提高雷公藤多苷片的临床有效率;同时,对雷公藤多苷片对造血系统、肝功能、肾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安全性评价,找出雷公藤多苷片临床常见不良反应,为提前干预雷公藤多苷片造成的副作用提供证据。方法本研究以2018.12-2021.3我院肾病风湿科病房及门诊服用雷公藤多苷片的患者为试验数据来源,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肾小球疾病患者,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化验室指标(24h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尿蛋白变化率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分组。根据患者的四诊资料,结合导师意见,参照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肾小球疾病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录入数据,应用SPSS23.0软件,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的数值用x±s来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M(P25,P75)来表示。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病例78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43例,男女比例约1:1.23。年龄最小为34岁,最大为83岁,平均年龄为(59.29±10.85)岁,基线尿蛋白水平(4.09±3.23)g/24h,治疗后尿蛋白水平(2.41±2.26)g/24h。2.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肾小球疾病有效病例的临床特点依据服用雷公藤多苷片3月后24h尿蛋白下降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服药前24h尿蛋白定量-服药3月后24h尿蛋白定量)/服药前24h尿蛋白定量)进行分组,分成尿蛋白增加或未减少(共17人,占所有患者21.8%)、尿蛋白下降1-20%以内(共8人,占所有患者的10.3%)、尿蛋白下降21-40%(共5人,占所有患者的6.4%)、尿蛋白下降41-60%(共20人,占所有患者的25.6%)、尿蛋白下降61-80%(共15人,占所有患者的19.2%)及尿蛋白下降81%以上(共13人,占所有患者的16.7%)共6组。单因素分析结果:LY、TG对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疗效的影响在不同组别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 MO、NE、RBC、HGB、PLT、TC、HDL、LDL、TP、ALB、ALP、ALT、GGT、AST、UR、CR的变化对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疗效影响在不同组别无显着差异(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淋巴细胞(OR=2.70,95%CI:1.24-5.90)为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肾小球疾病有效的保护因素,甘油三酯(OR=0.72,95%CI:0.53-0.97)为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肾小球疾病有效的危险因素。3.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肾小球疾病有效病例的中医证型特点以患者24h尿蛋白下降率为主要疗效指标,结合患者水肿症状的改善程度进行分组,包括无效组(尿蛋白增加或未减少且水肿未见明显改善)、有效组(尿蛋白下降40%以内,且水肿轻度改善)及显效组(尿蛋白下降40%以上且水肿程度明显改善甚至消失)3组,所有患者共78例,虚性证型分布情况为:气阴两虚22例,占比28.2%;脾肾阳虚39例,占比50.0%;肝肾阴虚17例,占比21.8%。实性证型分布情况为:水湿证18例,占比23.1%;血瘀证20例,占比25.6%;湿热证40例,占比51.3%。无效组患者共17例,虚性证型分布情况为:气阴两虚5例,占比29.4%;脾肾阳虚3例,占比17.6%;肝肾阴虚9例,占比52.9%。实性证型分布情况为:水湿证6例,占比35.3%;血瘀证8例,占比47.1%;湿热证3例,占比17.6%。有效组患者共13例,虚性证型分布情况为:气阴两虚6例,占比46.2%;脾肾阳虚3例,占比23.1%;肝肾阴虚4例,占比30.8%。实性证型分布情况为:水湿证6例,占比46.2%;血瘀证3例,占比23.1%;湿热证4例,占比30.8%。显效组患者共48例,虚性证型分布情况为:气阴两虚11例,占比22.9%;脾肾阳虚33例,占比68.8%;肝肾阴虚4例,占比8.3%。实性证型分布情况为:水湿证6例,占比12.5%;血瘀证9例,占比18.8%;湿热证33例,占比68.8%。有效组和显效组共61例,其虚性证型分布情况为:气阴两虚17例,占比27.9%;脾肾阳虚36例,占比59.0%;肝肾阴虚8例,占比13.1%。实性证型分布情况为:水湿证12例,占比19.7%;血瘀证12例,占比19.7%;湿热证37例,占比60.6%。4.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片的安全性评估全部患者的服药后NE与服药前NE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NE为3.78(2.96,4.55)× 109/L,服用雷公藤多苷片3月后NE为3.50(2.97,4.14)× 109/L。结果显示,治疗后NE有明显下降。服药前后的HGB、RBC、PLT、肝功能(TP、ALB、ALP、ALT、GGT、AST)、肾功能(UR、CR、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一定范围内,淋巴细胞水平越高,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肾小球疾病的有效率越高;甘油三酯水平越高,使用雷公藤多苷片有效的概率越低。2.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肾小球疾病的有效患者中,虚证以脾肾阳虚为主,实证以湿热证为主。3.肾小球疾病患者连续服用3月雷公藤多苷片后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副作用。临床中需警惕免疫低下,诱发感染。
孙文静[6](2021)在《地锦多糖的制备及对小鼠免疫增强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多糖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等生物活性。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对动物疾病具有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地锦草在我国分布范围广且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显着的抗氧化、抗肿瘤以及抗菌抗炎的功效,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开发价值。本研究选择地锦多糖作为研究对象,从提取纯化、结构鉴定、对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对巨噬细胞功能及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抗氧化等方面初步筛选出3个效果较好的活性部位,进一步研究其体内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试验Ⅰ地锦多糖的提取纯化采用一步醇沉和分步醇沉法提取粗地锦总多糖(EHPS tc)和各分级多糖EHPS60c、EHPS70c和EHPS80c。然后以脱色率、多糖保留率为指标,采用L25(56)正交设计对双氧水加入量、反应温度、p H值、反应时间等脱色条件进行优选。脱色后EHPStc经DEAE-Sephadex A-2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得到纯化的地锦多糖1(EHPStp-1)和地锦多糖2(EHPStp-2),分别用苯酚-硫酸法和考马斯亮兰法测定多糖和蛋白含量。结果表明,EHPStc最优脱色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p H值为2、双氧水加入量4%时,多糖脱色率达到71.10%,保留率为63.31%,多糖含量为74.52%。经柱层析纯化后EHPStp-1糖含量提高为95.36%,EHPStp-2糖含量提高为92.35%。因此可以看出,地锦多糖经过DEAE-Sephadex A-25葡聚糖凝胶柱的洗脱纯化可以显着提高多糖含量;经验证试验发现双氧水脱色工艺有效可行。试验Ⅱ地锦多糖的结构鉴定采用红外光谱法(IR)、紫外光谱法(UVS)、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PMP-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法、硫酸咔唑法、刚果红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NMR)等方法分析各多糖结构。结果表明,EHPStc和EHPStp-2中可能含有少量蛋白。EHPStc、EHPStp-1和EHPStp-2均符合多糖类物质红外光谱基本特征。EHPStp-1主要包括Glc(83.1%)、Gal(6.1%)、Glc UA(1.6%);EHPStp-2主要包括Gal(25.6%)、Gal UA(22.2%)、Ara(16.6%);EHPStc主要包括Glc(53.5%)、Ara(16.8%)、Gal(14.3%)。EHPStc和EHPStp-1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26.2和26.0 k Da;EHPStp-2重均分子量分别为145.6 k Da和8.9 k Da。EHPStp-1和EHPStp-2的糖醛酸含量分别为15.9%和27.9%。EHPStc和EHPStp-1均具有明显的三螺旋结构。EHPStp-1存在α构型的单糖;EHPStc存在α和β构型的单糖。经结构鉴定,水提醇沉提取物均为多糖,但多糖结构复杂,要得到具体的结构成分还需进一步检测。试验Ⅲ地锦多糖对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将EHPS60c、EHPS70c、EHPS80c、EHPStc、EHPStp-1和EHPStp-2加入到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用MTT法测定其安全浓度;然后取安全浓度范围内6个多糖,分别单独或协同PHA加入到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培养48 h后,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细胞A570值和最高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变化,筛选增强免疫活性的较好部位;将筛选出的3个多糖在31.25μg/m L时刺激淋巴细胞,分别在24 h、48 h和72 h收集细胞处理后,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各个时间点的周期分布情况和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ELISA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和细胞因子IL-2、IL-4、IL-6、IFN-r的含量。结果表明,多糖单独刺激时EHPStp-1在15.625μg/m L时的细胞增殖率最高,为15.099%,其次为EHPStp-2在相同浓度时,达到12.129%;多糖与PHA共同刺激时,EHPStc在15.625μg/m L时的细胞增殖率最高,为23.820%;其次为EHPStp-1在31.25μg/m L时,为20.499%。综合评价,筛选出EHPStc、EHPStp-1和EHPStp-2可能是增强免疫活性的较好部位。细胞周期分布结果表明,与EHPStc相比较,EHPStp-1和EHPStp-2处理细胞48 h和72 h后,SPF值和PI值显着升高。EHPStp-1和EHPStp-2处理细胞48 h后,CD4+、CD8+淋巴细胞百分率显着高于EHPStc对照组。EHPStp-1、EHPStp-2和EHPStc均能显着促进IgA、IgG和IL-2、IL-4、IL-6、IFN-γ的分泌。说明,地锦多糖能够有效提高小鼠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其中EHPStc、EHPStp-1和EHPStp-2免疫增强活性最强。试验Ⅳ地锦多糖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取安全浓度范围内5个浓度的6个多糖,分别单独或协同LPS加入到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培养48 h后,测定巨噬细胞增殖的变化;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NO和iNOS分泌;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IL-2、IL-6、IFN-γ、MCP-1、MIP-1?的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CD14和MHC-II表达。结果表明,多糖单独刺激时EHPStp-1在31.25μg/m L时的细胞增殖率最高,为23.17%;其次为EHPStc,在31.25μg/m L时的细胞增殖率为16.42%;协同LPS刺激巨噬细胞时,EHPStp-1在31.25μg/m L时的细胞增殖率最高,为20.29%;其次为EHPS60c,在31.25μg/m L时的细胞增殖率为17.41%。在31.25~1.953μg/m L时,EHPStc和EHPStp-1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最强,且在31.25~15.625μg/m L时,EHPStc促进噬细胞吞噬作用显着强于EHPStp-1。EHPStc、EHPStp-1和EHPStp-2分别在31.25~1.953μg/m L和31.25~3.907μg/m L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和iNOS分泌功能显着强于其余多糖组。EHPStp-1、EHPStp-2和EHPStc均能显着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在31.25~7.813μg/m L时,EHPStp-1组对CD14和MHC-II的表达显着高于EHPStp-2组和BL组。说明,地锦多糖能够有效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其中EHPStc、EHPStp-1和EHPStp-2免疫增强活性最强。试验Ⅴ地锦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取安全浓度范围内5个浓度的EHPStc、EHPStp-1和EHPStp-2,加入到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培养48 h后,ELSIA法测定EHPStc、EHPStp-1和EHPStp-2对小鼠巨噬细胞的SOD、GSH-PX、MDA及MPO含量。结果表明,EHPStc、EHPStp-1和EHPStp-2均可显着提高小鼠SOD酶、GSH-PX酶活性,其中EHPStp-1组地锦多糖SOD酶、GSH-PX酶活力显着高于其他多糖组。EHPStc、EHPStp-1和EHPStp-2在7.813~31.25μg/m L均能显着降低MDA含量,减少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EHPStc、EHPStp-1和EHPStp-2作用小鼠巨噬细胞后MPO酶活力均有显着降低。其中31.25μg/m L组MPO酶活力显着低于其他多糖组。说明,EHPStc、EHPStp-1和EHPStp-2具有显着的抗氧化作用,以减轻动物机体自由基损伤,保护动物机体,增强免疫功能。试验Ⅵ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建立环磷酰胺(CTX)小鼠免疫抑制模型,测定EHPStc和EHPStp-1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小鼠随机分为5组(n=10)。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对照组(MC)、EHPStc组、EHPStp-1组、阳性对照组(PC组)。NC组小鼠,每天灌胃给予生理盐水,2个多糖组小鼠每天灌胃150 mg/kg EHPStc和EHPStp-1,PC组小鼠给予左旋咪唑(100 mg/kg)。实验持续24 d。第15、16、17 d腹腔注射100 mg Cy/kg bw,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造模。NC组和MC组灌胃0.1 m L/10g生理盐水。结果显示,EHPStc和EHPStp-1在大多时间点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促进淋巴细胞进入S期和G2/M期,提高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水平,提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及脾脏抗氧化指标。说明,EHPStc和EHPStp-1能够有效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能力。综合评价EHPStp-1免疫增强活性最强。本研究首先通过对地锦多糖提取脱色纯化后,获得总多糖和各分级多糖,利用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免疫抑制小鼠检测了多糖的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巨噬细胞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及其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发现地锦多糖具有显着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为地锦草等中药多糖在防治动物疾病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卫博文[7](2021)在《雷公藤甲素对ConA诱导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从中药雷公藤中预测具有治疗肝炎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初步验证;以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A,ConA)诱导的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模型为研究对象,探究雷公藤甲素对小鼠AIH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为雷公藤的临床应用及深度开发提供更多研究资料。研究方法网络药理学:基于TCMSP数据库检索并筛选雷公藤活性成分及靶点,GeneCards、PubMed和OMIM数据库中搜索疾病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提交至jvenn网站筛选二者共有靶点,经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 network),应用R软件绘制Degree值直方图。将共有靶点信息上传至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做可视化处理,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模型。选取雷公藤活性成分-靶点网络中Degree前5名的化合物和 PPI 网络中 Degree≥60 的靶点分子,用 PYMOL、AutoDockTools 和 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处理。动物实验:以雄性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建立AIH小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A模型组、雷公藤甲素治疗组(0.4mg/kg),每组10只,注射ConA 12h后,摘眼球取血检测并摘取肝脏,应用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肝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Real-Time PCR和液相芯片技术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网络药理学:(1)雷公藤和肝炎共有靶点网络构建结果:发现了雷公藤中5个高连接区化合物,依次为山柰酚、雷公藤甲素、β-谷甾醇、诺比列汀、豆甾醇;PPI网络中Degree≥60 的节点包括:AKT1、TNF、TP53、VEGFA、JUN、CXCL8、STAT3、PTGS2。(2)共有靶点富集分析结果:经KEGG富集分析,前20个关键信号通路涉及代谢、凋亡、炎症等相关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TNF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和 Toll 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等。(3)分子对接结果:雷公藤中5种主要活性成分与肝炎关键靶点蛋白之间可以形成多种共价键,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动物实验:(1)雷公藤甲素可显着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AIH。(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nA模型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增加;经雷公藤甲素治疗后,ALT和AST较ConA模型组均降低,但较正常对照组高。(3)肝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小鼠肝组织着色均匀、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索排列整齐、肝细胞形态完好,未见明显异常变化;ConA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着色深,肝细胞排列紊乱、界限模糊,肝血窦充血,以肝细胞肿胀和少量坏死为主,局部区域出现炎性细胞浸润;雷公藤甲素治疗组小鼠肝细胞排列整齐、界限清晰,肝细胞肿胀和坏死程度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4)肝组织CD4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有少量细胞呈棕黄色阳性反应;ConA模型组则出现大量阳性反应细胞,多位于中央静脉周围和肝损伤区,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雷公藤甲素治疗后阳性反应细胞明显减少(P<0.05)。(5)肝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检测: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小鼠肝组织中与炎性反应、CD4+T细胞分化相关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nA模型组Th1,Th2和Th17型炎症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上调,雷公藤甲素治疗后炎症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下调(P<0.05)。(6)液相芯片技术在蛋白水平检测了小鼠肝组织和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nA模型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着增高(P<0.05),雷公藤甲素治疗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显着降低(P<0.05)。研究结论1.雷公藤对肝炎有潜在治疗作用,主要活性成分为山柰酚、雷公藤甲素、β-谷甾醇、诺比列汀、豆甾醇,可能的机制与AKT1、CXCL8和PTGS2等靶点及PI3K-Akt、TNF、Toll等信号通路有关;2.雷公藤甲素对ConA诱导的小鼠AIH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3.雷公藤甲素发挥对AIH的治疗作用,其初步药理机制与抑制CD4+T细胞向肝脏募集,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王文平[8](2021)在《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评价及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机制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药源性肝损伤是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调查统计,我国药源性肝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重楼是一种临床常用中药,因其抗肿瘤活性日益受到重视。重楼皂苷Ⅰ、Ⅱ、Ⅶ是重楼中3种重要的皂苷类成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报道显示其对多种肿瘤细胞均具有杀伤作用。但重楼在抗肿瘤作用的同时毒副作用研究较少,尤其是其单体类成分。本研究围绕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潜在毒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期为中药重楼的临床合理应用以及基于重楼皂苷单体的药物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1)从细胞、模式生物-斑马鱼、动物3个层面进行了重楼皂苷单体的毒性评价。首先选择了 9种细胞考察了重楼皂苷Ⅰ、Ⅱ、Ⅶ的细胞毒性情况,包括3种肝细胞(HepaRG、HL-7702和WRL-68细胞),3种肾细胞(HK-2、HKC和293T细胞)和3种心脏细胞(H9c2、HUVEC和HCMEC细胞);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模型考察不同浓度重楼皂苷Ⅰ、Ⅱ、Ⅶ对斑马鱼生存率的影响,确定了 LC50、LC10与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体视荧光显微镜观察重楼皂苷Ⅰ、Ⅱ、Ⅶ给药前后肝脏、肾脏和心脏的形态,统计斑马鱼的肾脏水肿率、心率和心包水肿率。利用Image-Pro Plus 5.1.0软件统计给予重楼皂苷Ⅰ、Ⅱ、Ⅶ前后斑马鱼肝脏面积和荧光强度、肾脏面积和荧光强度、心脏SV-BA距离,评价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潜在肝、肾、心毒性;通过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斑马鱼给药前后肝组织病理情况及肝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得出LC50值。然后进行小鼠血清生化检测和组织病理切片分析。各个层面数据相互支持,补充验证,使研究基础更加全面可靠,结论更加合理。(2)选用HepaRG细胞研究重楼皂苷Ⅰ的肝细胞毒性机制。利用酶标仪、流式细胞仪、倒置荧光显微镜等对HepaRG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DAPI染色、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等进行测定,利用Western blot对凋亡相关蛋白进行检测;选用HUVEC细胞研究重楼皂苷Ⅰ的心血管毒性机制。从抑制新血管生成和促进心血管细胞凋亡两个方面评价了重楼皂苷Ⅰ的血管毒性机制。进行了LDH释放、细胞迁移、细胞凋亡、DAPI染色、细胞周期以及体外血管生成等研究,测定了近30个相关蛋白的表达。(3)利用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肝脏组织中的差异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GO及Pathway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11.0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IPA软件进一步筛选出与表型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利用Q300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血清样本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情况。采用PCA、OPLS-DA等分析小鼠内源性代谢物的轮廓变化。比较给药前后小鼠血清样本代谢谱的差异,寻找与重楼皂苷Ⅰ致肝毒性相关的代谢差异物及代谢调控网络。使用Cytoscape对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做关联分析。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肝毒性机制中的关键蛋白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研究结果:(1)重楼皂苷Ⅰ、Ⅱ、Ⅶ毒性实验结果:重楼皂苷Ⅰ、Ⅱ、Ⅶ均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能显着的促进H9c2细胞外其余8种细胞的凋亡,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对于H9c2细胞,3种皂苷均呈现出低剂量促进增殖,高剂量抑制增殖的作用;斑马鱼实验结果:重楼皂苷Ⅰ、Ⅱ、Ⅶ对斑马鱼的LC50分别为121、213、570 ng/mL,LC10分别为109、178、456ng/mL,MNLC分别为99、146、357ng/mL;毒性器官评价方面,重楼皂苷Ⅰ、Ⅱ、Ⅶ对斑马鱼具有显着的肝脏毒性,能明显降低斑马鱼肝脏面积和荧光强度;重楼皂苷Ⅰ能显着影响斑马鱼的心率,提示其具有心血管毒性;重楼皂苷Ⅰ和Ⅶ能降低斑马鱼肾脏面积和荧光强度,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但3种皂苷均未造成肾水肿;斑马鱼病理切片显示重楼皂苷Ⅰ给药组的肝组织出现空泡和严重的肝细胞坏死;TUNEL染色结果显示重楼皂苷Ⅰ给药组出现了肝细胞凋亡;动物实验结果:小鼠体内实验发现,重楼皂苷Ⅰ具有体内毒性,其LC50为24.5 mg/kg;给药组血清中ALT、AST显着升高,SOD降低;给药组病理切片显示出显着的肝细胞损伤和脂肪样变性以及一定的心脏毒性。(2)重楼皂苷Ⅰ肝细胞毒性机制:重楼皂苷Ⅰ显着升高了 HepaRG细胞中ROS水平,引起MMP下降,Cyt c从线粒体向胞浆中释放,早期及晚期凋亡细胞增多,LDH的释放量升高。改变了周期蛋白P21、cyclinA、cyclinE和CDK2的表达,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并且明显激活了凋亡通路蛋白Fas、P53、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重楼皂苷Ⅰ血管毒性机制:重楼皂苷Ⅰ显着促进了心血管细胞LDH的释放,抑制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改变周期分布,诱导细胞凋亡。给药后的细胞中VEGFR2、p-VEGFR2、Src、p-Src、PI3K、Src、P38、PLCy 等近 30 种蛋白的表达均发生了改变。(3)蛋白组学结果:共筛选出302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蛋白182个,下调蛋白120个。差异蛋白具有氧化还原酶活性、催化活性等分子功能,参与了脂肪酸代谢、有机酸的代谢、药物代谢、氧化还原过程等生物过程。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内膜结合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等;Pathway结果显示,差异蛋白在细胞色素P450酶对药物的代谢、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物质的代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途径上富集程度较高;PPI网络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主要聚集在三个功能区域,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脂质代谢过程、氧化还原过程;IPA商业数据库筛选出9个与肝毒性相关的差异蛋白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代谢组学结果:给药组代谢物轮廓明显偏离对照组;通过多维和单维的差异代谢物的交集,筛选并初步鉴定出97种差异代谢物,25条代谢通路。结果归纳显示重楼皂苷Ⅰ造成了体内5个方面的代谢异常,包括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其中D-谷氨酰胺与D-谷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氨酰tRNA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影响值相对较高;代表性差异代谢物为花生四烯酸、焦谷氨酸、乙醇酸、酰基肉碱等。对全文中研究的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并推测了重楼皂苷Ⅰ造成肝毒性的机制。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验证了关键蛋白Bax、CYP1A2、P53、Fas的表达,对推测的肝损伤机制进行了初步验证。研究结论:(1)细胞实验研究发现重楼皂苷Ⅰ、Ⅱ、Ⅶ均具有肝脏、肾脏、心血管细胞毒性;斑马鱼实验研究确定了 3种皂苷中毒性最强的为重楼皂苷Ⅰ,毒性最明确的毒性靶部位是肝脏和心血管;斑马鱼肝脏病理切片、TUNEL染色,小鼠生化指标、病理切片检测进一步验证了重楼皂苷Ⅰ的肝脏和心脏毒性;(2)重楼皂苷Ⅰ肝细胞毒性机制为ROS应激通路和死亡受体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心血管毒性主要作用通路为VEGFR2激活的下游PI3K/AKT/mTOR、Src/eNOS、PLCy/ERK/MEK、P38信号通路,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和Bcl-2家族介导的凋亡通路,从诱导心血管细胞凋亡和抑制新生血管两方面产生心血管毒性。(3)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实验结果结合全文数据推测重楼皂苷Ⅰ诱导的肝毒性机制可能为CYP450酶和脂质代谢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为主体的肝细胞损伤。药物影响了:①多种CYP450酶。主要包括Ⅰ相代谢酶CYP1A1、CYP1A2和Ⅱ相代谢酶GSTA3和UGT1A1表达紊乱,呈现下调趋势。药物在体内的水解、代谢过程被减慢,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药物毒性反应增加。未被代谢的药物作用可能作用于线粒体,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也很有可能是Ⅱ相药物代谢酶下调,产生的毒性代谢中间产物作用于线粒体,进一步产生了肝脏毒性;②脂质代谢。线粒体损伤后β-氧化的功能受到影响,体内的游离脂肪酸不能被氧化而转化成甘油三脂,导致了体内脂质的蓄积。同时ATP合成减少,供能障碍。脂质蓄积还能产生脂毒性进一步影响线粒体功能,产生过量ROS;③线粒体氧化应激。过量的ROS生成诱导线粒体氧化应激,释放Cyt c,升高Bax,降低Bcl-2,进而激活caspase家族导致肝细胞凋亡。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药物代谢酶CYP1A2显着下调以及凋亡关键蛋白Bax表达上调。qPCR结果显示凋亡相关基因P53、Bax以及Fas的表达均显着上调,验证实验佐证了机制推论的合理性。
周晓琼[9](2021)在《雷公藤茎的二萜类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雷公藤作为传统中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红斑狼疮等疾病已有几百年历史,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雷公藤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雷公藤以根入药,有关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集中在其根部。本研究以雷公藤茎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正相硅胶柱色谱、MPLC、Sephadex LH-20及HPLC等)和波谱鉴定技术(1D NMR、2D NMR、HR-ESI-MS和UV等)从中共分离鉴定了42个二萜类和6个三萜类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8个(1-8),分别命名为:wilkaunoids A-D(1-4)、wiltriptobenzene(5)和wilabinoids A-C(6-8)。化合物1和2为一对稀有的含有19,20-epoxy-19,20-dimethoxy-kaurane片段的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C-19差向异构体;化合物3为一个稀有的含有天然的1,3-二恶烷环的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6和8为首次从雷公藤属植物发现的含有异戊酰氧基取代的松香烷型二萜。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iregelin F(9),triptohairic acid(10),triregelin H(11),triptobenzene R(12),雷酚萜(13),triptonediol(14),triptobenzene A(15),wilforol F(16),hinokione(17),雷酚内酯(18),雷酚新内酯(19),abietatrien-3β-ol(20),triptobenzene B(21),triptobenzene L(22),triptobenzene S(23),hypoglicin B(24),hypoglicin H(25),triptoquinone A(26),triptoquinonide(27),triptoquinone B(28),雷藤二萜醌H(29),triregelin E(30),triptoquinondiol(31),hypoglicin I(32),ent-16β,19-dihydroxykaurane(33),fischericin D(34),tripterifordin(35),16α-hydroxy-19,20-epoxy-19R*-ethoxy-kaurane(36),16α-hydroxy-19,20-epoxy-19R*-methoxy-kaurane(37),16α-hydroxy-19,20-epoxy-20-methoxy-kaurane(38),16α-hydroxy-19,20-epoxy-20R*-ethoxy-kaurane(39),ent-pimara-8(14),15-diene-19-ol(40),13-epi-19-nor-manoyloxide-18-oic acid(41),manoyl oxide acid(42),regelin(43),triptocalline A(44),3-oxofriedelan-28-oic acid(45),tripterfrielanon A(46),黑蔓酮酯丁(47)和齐敦果酮酸(48)。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炎、抗肿瘤和抗胶质瘤干细胞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5-6,25-32和40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一氧化氮的产生(NO)有显着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4.12、7.33、4.43、4.59、1.89、1.70、2.01、10.09、7.94、3.46和1.77μmol/L,5-6和25-32为一系列C环具有对醌结构的松香烷型二萜,C环的对醌结构可能是该系列松香烷型二萜抗炎的关键活性基团。化合物23具有微弱的抗肿瘤活性(IC50=18.41μmol/L)。化合物27和31-32具有一定的抗胶质瘤干细胞GSC-3#EGFP的活性,IC50值分别为7.99、10.76和14.2μg/mL。本研究丰富了雷公藤茎的化学成分研究内容,对雷公藤抗炎活性物质基础的认识提供了新的线索,为雷公藤茎在治疗炎症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方面的应用开发提供了基础依据。
刘佳[10](2021)在《女贞子免疫增强活性成分分离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女贞子Ligustri Lucidi Fructus系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明目;主治阴虚内热,腰肢无力,肾虚滑精,视力减退等。研究表明,女贞子主要含有齐墩果酸、熊果酸、特女贞苷、女贞子苷等化学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保肝、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已有文献证明女贞子可以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然而目前的研究未能阐释女贞子发挥免疫增强活性的化学成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更是少见。本研究进行了女贞子免疫增强活性部位筛选、活性成分分离鉴定、活性成分增强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女贞子免疫增强活性部位的筛选通过乙醇提取法和液-液萃取法制备女贞子五个极性部位,通过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五部位萃取物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女贞子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萃取物得率分别为1.64%、1.28%、1.13%、11.15%和26.96%;女贞子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萃取物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且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的增强效果较好;女贞子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萃取物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其中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物的促增殖效果较好。说明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部位为女贞子的主要免疫增强活性部位。(2)女贞子免疫增强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通过大孔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及制备薄层色谱法,对女贞子正丁醇部位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1H-NMR、13C-NMR和HR-ESI-MS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大孔树脂乙醇洗脱段和单体化合物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女贞子正丁醇部位萃取物的大孔树脂水洗脱段、30%、50%、70%和90%乙醇洗脱段得率分别为8.54%、25.62%、58.34%、1.42%和1.07%,其中30%乙醇洗脱段的免疫活性较强;对30%乙醇洗脱段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为:橄榄苦苷酸(oleuropeinic acid)、女贞子苷(nuezhenide)、异女贞子苷(isonuezhenide)、红景天苷(salidroside)、异女贞苷酸(isoligustrosidic acid)、ligulucidumoside A、8(E)-女贞子苷(8(E)-nuezhenide)、羟基酪醇(hydroxytyrosol)、橄榄苦苷(oleuropein)和p-hydroxyphenethyl 7-β-D-glucosideelenolic acid eater,其中橄榄苦苷酸、红景天苷、羟基酪醇、橄榄苦苷和p-hydroxyphenethyl7-β-D-glucosideelenolic acid eater有不同程度增强免疫细胞活性的作用,且羟基酪醇的作用最强。说明羟基酪醇等是女贞子的主要免疫增强活性成分。(3)女贞子活性成分羟基酪醇增强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作用及机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羟基酪醇作用于RAW264.7巨噬细胞后细胞抗原摄取能力,ELISA检测细胞因子分泌,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释放,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产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和共激活分子的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F-κB和TLR4信号通路相关靶点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羟基酪醇能显着增强巨噬细胞对FITC-OVA的摄取能力,提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分泌,促进NO释放和ROS产生,并显着上调细胞表面分子MHC-Ⅱ和共激活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进一步研究表明,羟基酪醇可以显着上调细胞核NF-κB p65表达,下调细胞浆IκB-α表达,同时还能显着上调TLR4,My D88,TRIF和IKKβ的表达,说明羟基酪醇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活化可以通过TLR4/My D88(TRIF)/IKKβ介导的信号反应激活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实现。(4)女贞子活性成分羟基酪醇增强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作用及机制通过ELISA检测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分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亚群比例,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Ca2+浓度,微板法检测细胞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活力,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NFAT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靶点蛋白表达。结果表明,羟基酪醇可显着增加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和TNF-α分泌,提高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CD8+比例;进一步研究表明,羟基酪醇可以显着增加细胞内Ca2+浓度,提高Calcineurin活力,并且显着上调细胞核NFAT和NF-κB p65表达,同时下调细胞浆NFAT和IκB-α表达,说明羟基酪醇可以通过促进Ca2+/Calcineurin/NFAT和NF-κB信号通路的级联反应,激活脾淋巴细胞。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女贞子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为其主要免疫增强活性部位,并分离和筛选得到多个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单体化合物,其中羟基酪醇活性最好;进一步研究阐释了羟基酪醇可以通过影响细胞信号通路的传递,引起NF-κB p65和NFAT的入核来增强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本论文研究结果为今后将女贞子开发为免疫增强剂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发展可以替代抗生素的中兽药饲料添加剂提供思路。
二、雷公藤氯内酯醇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公藤氯内酯醇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雷公藤多甙作用机理及皮肤科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作用机理 |
1.1 抗炎作用 |
1.2 免疫调节作用 |
1.3 调节信号通路 |
1.4 抗氧化应激 |
2 雷公藤多苷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
2.1 银屑病 |
2.1.1 纠正患者的免疫失衡状态 |
2.1.2 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
2.1.3 其他 |
2.2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
2.3 红斑狼疮 |
2.4 皮肌炎 |
2.5 系统性硬皮病 |
2.6 治疗白塞病 |
2.6.1 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2.6.2 激发抗炎因子分泌及生成和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
2.7 血管炎 |
2.8 天疱疮 |
2.9 大疱性类天疱疮 |
2.10 治疗麻风反应 |
2.11 治疗慢性荨麻疹 |
3 小结 |
(2)参附注射液调节NOS/NO信号通路保护LPS损伤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的实验试剂 |
2.1.2 主要的实验设备 |
2.1.3 主要的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原代HUVEC的培养及鉴定 |
2.2.2 MTT法检测筛选LPS诱导HUVEC细胞损伤的合适剂量 |
2.2.3 不同浓度SFI对 LPS损伤HUVEC生长的影响 |
2.2.4 Griess法检测HUVEC上清液中NO含量检测 |
2.2.5 Q-PCR检测SFI对 LPS诱导的 HUVEC中 e NOS、iNOS的 mRNA表达的影响 |
2.2.6 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凋亡 |
2.2.7 罗丹明123(RH-123)染色法测定HUVEC的线粒体膜电位 |
2.2.8 二氢乙锭(DHE)染色检测HUVEC细胞活性氧水平 |
2.2.9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原代培养HUVEC细胞形态学情况 |
3.2 LPS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生存率的影响 |
3.3 SFI对 LPS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生存率的影响 |
3.4 SFI对 LPS诱导的HUVEC上清液中NO含量的影响 |
3.5 SFI对 LPS诱导的 HUVECs中 eNOS的 m RNA表达的影响 |
3.6 SFI对 LPS诱导的 HUVECs中 iNOS的 m RNA表达的影响 |
3.7 流式细胞仪检测SFI对 LPS诱导的HUVEC细胞凋亡的影响 |
3.8 RH-123 染色法检测SFI对 LPS诱导损伤的HUVEC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3.9 DHE染色评价SFI对 LPS诱导损伤的HUVEC细胞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一 中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相关因子的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一氧化氮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 |
参考文献 |
(3)小剂量雷公藤多苷对人上皮性耐药卵巢癌A2780/DDP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1部分 GTW对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A2780/DDP细胞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2 结果 |
2.1 不同浓度GTW对A2780/DDP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 不同浓度DDP对A2780/DDP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2.3 小剂量GTW对 A2780/DDP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
2.3.1 Transwell迁移实验 |
2.3.2 Transwell 侵袭实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2部分 GTW通过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抑制人上皮性卵巢癌耐顺铂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 结果 |
2.1 转染si RNA-Slug沉默Slug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 |
2.2 转染si RNA-ILK沉默ILK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 |
2.3 应用AKT抑制剂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 |
2.4 应用GSK3β抑制剂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3部分 GTW抑制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裸鼠体内成瘤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 结果 |
2.1 GTW、DDP及两者联用治疗对荷瘤裸鼠生长情况以及肿瘤大小重量的影响 |
2.2 GTW、DDP及两者联用治疗对荷瘤裸鼠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HE4 水平的影响 |
2.3 GTW、DDP及两者联用后,肿瘤组织中IL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上皮性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 铂耐药上皮性卵巢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哈尔滨周边猪场镉污染调查及镉中毒对猪回肠损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镉简介 |
1.2 镉的吸收与代谢 |
1.3 镉污染的来源与途径 |
1.4 镉的危害 |
1.5 镉对肠道的损伤作用 |
1.6 镉与氧化应激 |
1.7 镉与钙稳态 |
1.7.1 Ca~(2+)的生物学作用 |
1.7.2 内质网钙信号转导相关通路 |
1.8 镉与内质网应激 |
1.9 镉与程序性坏死 |
1.10 镉与炎症反应 |
1.11 镉与热休克蛋白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方法 |
2.1 试验动物与IPEC-J2细胞系 |
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3 氯化镉的配制 |
2.4 猪粪便、血液样品的采集 |
2.5 猪粪便及血液的镉含量检测 |
2.6 猪镉中毒试验的总体设计 |
2.6.1 猪镉中毒试验技术路线图 |
2.6.2 猪的分组与处理 |
2.6.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7 检测项目与方法 |
2.7.1 试验猪临床症状观察 |
2.7.2 回肠组织显微结构观察 |
2.7.3 回肠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
2.7.4 回肠组织氧化应激标志物的测定 |
2.7.5 猪回肠总RNA的提取及目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 |
2.7.6 猪回肠组织蛋白表达的检测 |
2.8 细胞试验的总体设计 |
2.8.1 IPEC-J2细胞试验技术路线图 |
2.8.2 IPEC-J2细胞培养 |
2.8.3 镉对IPEC-J2细胞活力的影响及半数抑制浓度(IC_(50))测定 |
2.8.4 IPEC-J2细胞分组与处理 |
2.9 检测项目与方法 |
2.9.1 IPEC-J2细胞形态观察 |
2.9.2 IPEC-J2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
2.9.3 IPEC-J2细胞AO/EB测定 |
2.9.4 IPEC-J2细胞氧化应激的测定 |
2.9.5 IPEC-J2细胞钙浓度检测 |
2.9.6 IPEC-J2细胞中相关指标mRNA表达的检测 |
2.9.7 IPEC-J2细胞Western Bolt分析 |
2.10 试验应用网站网址 |
2.11 数据分析与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猪粪便及血液中镉含量测定 |
3.2 猪镉中毒试验结果 |
3.2.1 镉对猪精神状态的影响 |
3.2.2 镉对仔猪体重的影响 |
3.2.3 猪回肠显微结构 |
3.2.4 猪回肠超微结构观察 |
3.2.5 镉对猪回肠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
3.2.6 镉处理的富集通路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影响相关基因的预测 |
3.2.7 镉处理对猪回肠钙稳态的影响 |
3.2.8 镉对猪回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
3.2.9 镉处理猪回肠中钙与内质网应激的相关性分析 |
3.2.10 镉对猪回肠中程序性坏死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11 镉对猪回肠中炎症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12 镉对猪回肠热休克蛋白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IPEC-J2细胞镉中毒的试验结果 |
3.3.1 镉处理对IPEC-J2活力的影响 |
3.3.2 镉对IPEC-J2细胞IC_(50)的测定结果 |
3.3.3 镉处理对IPEC-J2细胞形态的影响 |
3.3.4 IPEC-J2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观察 |
3.3.5 镉对IPEC-J2细胞的氧化与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
3.3.6 镉处理对IPEC-J2细胞内钙稳态的影响 |
3.3.7 镉处理对IPEC-J2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8 GSK1016790A对镉诱导IPEC-J2细胞的钙稳态失衡和内质网应激的调控作用 |
3.3.9 镉处理对IPEC-J2细胞程序性坏死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10 镉处理对IPEC-J2细胞炎症因子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11 镉处理对IPEC-J2细胞热休克蛋白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哈尔滨市周边猪场粪便镉污染调查情况 |
4.2 试验处理条件的确定 |
4.2.1 仔猪镉暴露处理条件的确定 |
4.2.2 IPEC-J2细胞氯化镉暴露处理条件的确定 |
4.3 镉对猪回肠和IPEC-J2细胞的损伤作用 |
4.4 镉对猪回肠和IPEC-J2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
4.5 镉对猪回肠和IPEC-J2细胞钙稳态的影响 |
4.6 镉对猪回肠和IPEC-J2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
4.7 镉对猪回肠和IPEC-J2细胞程序性坏死的影响 |
4.8 镉对猪回肠和IPEC-J2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雷公藤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药证对应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病例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采集病史 |
2.2 观察指标 |
2.3 资料整理及建立数据库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一般资料 |
3.2 尿蛋白下降程度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 |
3.3 有效患者的中医证型及证候特点 |
3.4 对使用雷公藤多苷片的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
1 雷公藤多苷治疗原发性肾脏病 |
2 雷公藤多苷治疗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地锦多糖的制备及对小鼠免疫增强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地锦草的研究进展 |
1.1.1 地锦草的化学成分 |
1.1.2 地锦草的药理作用 |
1.1.3 地锦草的临床应用 |
1.2 多糖的研究进展 |
1.2.1 多糖的生物活性 |
1.2.2 多糖结构的研究 |
1.2.3 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
1.2.4 多糖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地锦多糖的提取与脱色纯化 |
2.1 材料 |
2.1.1 药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地锦样品的前处理 |
2.2.2 地锦多糖的提取 |
2.2.3 地锦多糖的含量测定 |
2.2.4 地锦多糖中蛋白含量测定 |
2.2.5 地锦多糖双氧水脱色的最佳条件的优化 |
2.2.6 地锦多糖的纯化 |
2.3 结果 |
2.3.1 地锦多糖的提取结果 |
2.3.2 地锦多糖的纯化结果 |
2.3.3 地锦多糖双氧水脱色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2.3.4 地锦多糖双氧水脱色的正交试验结果 |
2.3.5 地锦多糖双氧水脱色的验证试验结果 |
2.4 讨论 |
2.4.1 地锦多糖的提取方法 |
2.4.2 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
2.4.3 地锦多糖的双氧水脱色 |
2.5 小结 |
第三章 地锦多糖的结构鉴定 |
3.1 材料 |
3.1.1 地锦多糖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地锦多糖的紫外光谱分析 |
3.2.2 地锦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3 地锦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3.2.4 地锦多糖的分子量检测 |
3.2.5 地锦多糖的糖醛酸含量测定 |
3.2.6 地锦多糖的刚果红试验 |
3.2.7 地锦多糖的核磁共振波谱测定 |
3.3 结果 |
3.3.1 地锦多糖的紫外光谱分析结果 |
3.3.2 地锦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3.3.3 地锦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 |
3.3.4 地锦多糖的分子量结果 |
3.3.5 地锦多糖的糖醛酸含量结果 |
3.3.6 地锦多糖的刚果红试验结果 |
3.3.7 地锦多糖的核磁试验结果 |
3.4 讨论 |
3.4.1 多糖的光谱分析 |
3.4.2 多糖的分子量及及糖醛酸分析 |
3.4.3 多糖的核磁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地锦多糖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 |
4.1.1 地锦多糖 |
4.1.2 试验动物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4.2.2 地锦多糖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最大安全浓度的测定 |
4.2.3 地锦多糖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4.2.4 地锦多糖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 |
4.2.5 地锦多糖对小鼠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4.2.6 地锦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IgA、IgG的影响 |
4.2.7 地锦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4.2.8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地锦多糖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最大安全浓度的测定 |
4.3.2 地锦多糖单独刺激时各组淋巴细胞增殖的结果 |
4.3.3 地锦多糖协同PHA刺激时淋巴细胞增殖的结果 |
4.3.4 地锦多糖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
4.3.5 地锦多糖对CD4~+、CD8~+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 |
4.3.6 地锦多糖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IgA、IgG的影响结果 |
4.3.7 地锦多糖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 |
4.4 讨论 |
4.4.1 地锦多糖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4.4.2 地锦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4.4.3 地锦多糖对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 |
4.4.4 地锦多糖对CD4~+、CD8~+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4.4.5 地锦多糖对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
5.1 材料 |
5.1.1 地锦多糖 |
5.1.2 试验动物 |
5.1.3 主要试剂 |
5.1.4 主要仪器 |
5.2 方法 |
5.2.1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5.2.2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最大安全浓度的测定 |
5.2.3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 |
5.2.4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5.2.5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和iNOS生成的影响 |
5.2.6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的影响 |
5.2.7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D14和MHC-II表达 |
5.2.8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最大安全浓度的测定 |
5.3.2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
5.3.3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 |
5.3.4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和iNOS生成的影响结果 |
5.3.5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 |
5.3.6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D14和MHC-II表达的影响结果 |
5.4 讨论 |
5.4.1 地锦多糖对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 |
5.4.2 地锦多糖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5.4.3 地锦多糖对巨噬细胞分泌NO和iNOS生成的影响 |
5.4.4 地锦多糖对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的影响 |
5.4.5 地锦多糖对巨噬细胞CD14和MHC-II表达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
6.1 材料 |
6.1.1 地锦多糖 |
6.1.2 试验动物 |
6.1.3 主要仪器 |
6.1.4 主要试剂 |
6.2 方法 |
6.2.1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6.2.2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形态学观察 |
6.2.3 地锦多糖对H_2O_2诱导的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细胞存活率影响 |
6.2.4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氧化作用的测定 |
6.2.5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形态的影响 |
6.3.2 地锦多糖对H_2O_2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细胞存活率影响 |
6.3.3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SOD酶活力的影响 |
6.3.4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GSH-PX酶活力的影响 |
6.3.5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DA含量的影响 |
6.3.6 地锦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PO酶活力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地锦多糖对巨噬细胞SOD酶活力的影响 |
6.4.2 地锦多糖对巨噬细胞GSH-PX酶活力的影响 |
6.4.3 地锦多糖对巨噬细胞MDA含量的影响 |
6.4.4 地锦多糖对巨噬细胞MPO酶活力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
7.1 材料 |
7.1.1 地锦多糖 |
7.1.2 试验动物 |
7.1.3 主要仪器 |
7.1.4 主要试剂 |
7.2 方法 |
7.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
7.2.2 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分析 |
7.2.3 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细胞增殖和腹腔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 |
7.2.4 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 |
7.2.5 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CD4~+、CD8~+T亚群的影响 |
7.2.6 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7.2.7 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7.2.8 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抗氧化作用指标的测定 |
7.2.9 数据分析 |
7.3 结果 |
7.3.1 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分析 |
7.3.2 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细胞增殖和腹腔巨噬细胞增殖的结果 |
7.3.3 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
7.3.4 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CD4~+、CD8~+T亚群的影响结果 |
7.3.5 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IgA、IgG的影响结果 |
7.3.6 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 |
7.3.7 地锦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 |
7.4 讨论 |
7.4.1 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周期和CD4+、CD8+的影响 |
7.4.2 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7.5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雷公藤甲素对ConA诱导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ABBREVIATION)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ConA肝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
1 ConA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特点 |
2 ConA肝损伤模型的应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综述二 中西医结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 |
4 诊断 |
5 现代医学对AIH的治疗 |
6 中医对AIH的认识及治疗 |
7 小结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雷公藤治疗肝炎的作用机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实验二 雷公藤甲素对ConA诱导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评价及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重楼的药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研究现状 |
1 药效成分 |
2 药理作用 |
3 不良反应研究现状 |
4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药源性肝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
1 CYP代谢 |
2 线粒体稳态 |
3 氧化损伤 |
4 细胞凋亡 |
5 胆汁淤积 |
6 Ca~(2+)浓度平衡破坏 |
7 免疫激活介导的炎症因子释放 |
8 特异反应 |
9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体内外毒性评价 |
第一节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细胞毒性实验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模式生物-斑马鱼评价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重楼皂苷Ⅰ的小鼠毒性实验研究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1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细胞毒性实验 |
2 模式生物-斑马鱼评价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 |
3 重楼皂苷Ⅰ的小鼠毒性实验研究 |
本章总结与讨论 |
第二章 重楼皂苷Ⅰ的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
第一节 肝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心血管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1 肝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
2 心血管毒性机制研究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基于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探索重楼皂苷Ⅰ的体内肝毒性机制 |
第一节 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生物信息分析 |
6 机制分析 |
7 PPI网络 |
8 潜在生物标志物 |
第二节 Q300靶向代谢组学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通路富集 |
6 通路分析 |
7 潜在生物标志物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1 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
2 Q300靶向代谢组学 |
3 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关联分析 |
第四节 重楼皂苷Ⅰ肝毒性机制验证 |
1 动物组织Western blot验证 |
2 斑马鱼qPCR实验验证 |
3 小结与讨论 |
结语 |
1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体内外毒性评价 |
2 重楼皂苷Ⅰ的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
3 重楼卓苷Ⅰ的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 |
4 重楼皂苷Ⅰ肝毒性机制推测与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雷公藤茎的二萜类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雷公藤茎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新化合物) |
缩略语说明 |
第一章 雷公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
1.1 引言 |
1.2 植物形态 |
1.3 雷公藤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3.1 二萜类化合物 |
1.3.2 三萜类化合物 |
1.3.3 倍半萜类化合物 |
1.3.4 其它类型化合物 |
1.4 雷公藤的药理研究进展 |
1.4.1 抗肿瘤活性 |
1.4.2 抗炎和免疫抑制活性 |
1.4.3 杀虫活性 |
1.4.4 毒副作用 |
1.5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雷公藤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2 植物来源 |
2.2.3 提取与分离 |
2.2.4 抗炎活性评价 |
2.2.5 抗肿瘤活性 |
2.2.6 抗胶质瘤干细胞活性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3.2 理化数据 |
2.3.3 生物活性评价结果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
(10)女贞子免疫增强活性成分分离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药增强免疫研究进展 |
1.1.1 中药促进免疫器官发育 |
1.1.2 中药增强免疫细胞功能 |
1.1.3 中药调节免疫分子生成 |
1.1.4 中药影响信号通路传递 |
1.2 女贞子研究进展 |
1.2.1 女贞子化学成分 |
1.2.2 女贞子药理作用 |
1.2.3 女贞子兽医临床应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女贞子免疫增强活性部位的筛选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药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方法 |
2.2 结果 |
2.2.1 女贞子五部位萃取物得率 |
2.2.2 女贞子不同部位萃取物对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
2.2.3 女贞子不同部位萃取物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2.2.4 女贞子不同部位萃取物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女贞子五部位萃取物的制备 |
2.3.2 女贞子免疫增强活性部位的筛选 |
2.4 小结 |
第三章 女贞子免疫增强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药物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方法 |
3.2 结果 |
3.2.1 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女贞子正丁醇部位萃取物试验结果 |
3.2.2 不同乙醇洗脱段的免疫活性检测结果 |
3.2.3 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结果 |
3.2.4 单体化合物的免疫活性检测结果 |
3.3 讨论 |
3.3.1 女贞子正丁醇部位萃取物的分离纯化 |
3.3.2 女贞子免疫增强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
3.4 小结 |
第四章 女贞子活性成分羟基酪醇增强巨噬细胞免疫的作用机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药物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1.4 方法 |
4.2 结果 |
4.2.1 羟基酪醇对巨噬细胞摄取FITC-OVA的影响 |
4.2.2 羟基酪醇对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分泌的影响 |
4.2.3 羟基酪醇对NO释放的影响 |
4.2.4 羟基酪醇对ROS产生的影响 |
4.2.5 羟基酪醇对细胞表面分子MHC-Ⅱ及共激活分子CD80、CD86表达的影响 |
4.2.6 羟基酪醇对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 |
4.2.7 羟基酪醇对TLR4/MyD88(TRIF)/IKKβ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
4.2.8 信号阻断试验 |
4.3 讨论 |
4.3.1 羟基酪醇增强巨噬细胞免疫活性 |
4.3.2 羟基酪醇活化巨噬细胞的分子机制 |
4.4 小结 |
第五章 女贞子活性成分羟基酪醇增强淋巴细胞免疫的作用机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药物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仪器 |
5.1.4 方法 |
5.2 结果 |
5.2.1 羟基酪醇对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分泌的影响 |
5.2.2 羟基酪醇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5.2.3 羟基酪醇对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
5.2.4 羟基酪醇对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影响 |
5.2.5 羟基酪醇对核转录因子NFAT和NF-κB转运的影响 |
5.2.6 信号阻断试验 |
5.3 讨论 |
5.3.1 羟基酪醇增强淋巴细胞免疫活性 |
5.3.2 羟基酪醇激活淋巴细胞的分子机制 |
5.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雷公藤氯内酯醇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雷公藤多甙作用机理及皮肤科应用[J]. 白彦萍,刘文静,杨皓瑜,张维明. 皮肤科学通报, 2021(04)
- [2]参附注射液调节NOS/NO信号通路保护LPS损伤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机制[D]. 万函. 南昌大学, 2021(01)
- [3]小剂量雷公藤多苷对人上皮性耐药卵巢癌A2780/DDP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 丰颖. 南昌大学, 2021(01)
- [4]哈尔滨周边猪场镉污染调查及镉中毒对猪回肠损伤作用[D]. 张帆.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5]雷公藤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药证对应临床研究[D]. 黄秀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地锦多糖的制备及对小鼠免疫增强活性研究[D]. 孙文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7]雷公藤甲素对ConA诱导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作用及机制[D]. 卫博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8]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评价及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机制探究[D]. 王文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9]雷公藤茎的二萜类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D]. 周晓琼.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10]女贞子免疫增强活性成分分离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D]. 刘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