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井设计多目标优化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鑫磊[1](2020)在《采煤工作面煤质核心指标估算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煤炭行业,加强煤炭生产过程中对煤质的管理与把控是提高煤炭企业效益的关键所在,也是煤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障。论文基于煤炭企业煤质管理工作实际需求,以克里金插值法为理论基础,引入差分进化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探寻煤矿采煤工作面煤质核心指标估算的理论与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差分进化算法进行分析研究,重新设计差分进化算法中的缩放因子,使其变异过程可以动态修正进化方向,规避“早熟”现象的发生,同时解决进化后期收敛速度减缓的问题。通过进行函数最优参数求解的仿真实验,验证了可修改变异方向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UMDE)在参数优化上的优势。2.利用UMDE算法优化求解变差函数中的三个模型参数(块金值,偏基台值,变程),构建优化克里金插值模型,将其应用到煤质核心指标估算中。通过对实际煤质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参数优化方案构建的克里金插值模型,该模型中的变差函数更能准确地描述当前地质空间特征,其煤质核心指标估算精度更高。3.选取滑距、落差、距断层距离及所处断层位置等四个地质构造特征作为误差修正模型的输入特征,利用UMDE算法优化求解支持向量回归参数对(不敏感损失系数,惩罚系数,核函数的宽度系数),将优化支持向量回归应用到地质构造变化区域下的误差修正模型构建中。以实际煤质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回归方法,基于优化支持向量回归的误差修正模型能够有效降低煤质核心指标估算模型在地质构造变化区域的误差。论文研究地质统计学中的克里金方法优化方案,构建最优煤质估算模型,提升采煤工作面煤质核心指标估算的精确度与自动化程度。并在地质构造变化区域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解决因地质构造变化而导致的估算精度下降问题。为煤炭企业实现“智能开采、分质开采、工作面透明开采”提供技术支撑。
田鑫元[2](2020)在《震动波CT反演的主动源参数优化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主动源震动波CT反演存在的成本高和生产影响大以及被动源震动波CT反演存在的反演周期和目标区域反演准确性不可控等问题,通过将主动源和被动源相结合,构建了主动源-被动源震动波一体化反演技术,从而实现了低成本、低生产干扰、反演周期和准确性可控的震动波CT反演。在构建主动源-被动源震动波一体化反演技术时,需要在已有被动源基础上增加主动源,实现震动波射线对目标区域的有效覆盖。理论上,震动波射线对目标区域的有效覆盖受主动源数量和位置两个参数的控制。所以,需要提出一种优化方法,确定一体化反演时最优的主动源数量和位置参数。本文根据震动波CT反演理论,提出了一种主动源数量和位置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两个评价指标:准确性指标和稳定性指标。其中,准确性指标越低,反演结果准确性越高;稳定性指标越小,反演结果越稳定。由于准确性指标和稳定性指标不能同时取得最小值,所以构建了一种多目标数学模型来求解二者的最优解。在求解过程中,通过采用遗传算法降低求解复杂度的方式解决了解空间巨大的问题,使求解快速收敛。采用Matlab编写了模块化的优化程序,并进行了不同方案的数值模拟验证。验证得到:(1)射线覆盖密度与反演的准确性无关;(2)优化后,目标区域的准确性指标和稳定性指标大幅降低,反演波速值逼近理论值,反演波速方差明显降低;(3)多区域同时优化时,各区域优化效果与其权重大小正相关。采用具有主动超声测试功能的声发射监测系统和电液伺服压力机系统进行了主动源参数优化实验研究。在试验过程中,采集大尺度试样在局部受载过程中的超声测试数据和声发射数据,分阶段进行了主动源参数优化。研究发现,优化后的反演结果更符合应力传递和应力分布规律,断裂带或者弱化带的低波速区连通性增强。该论文有图58幅,表18个,参考文献70篇。
王延锋[3](2020)在《径向式导叶多级泵内部流动机理及水力性能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70%以上的矿山资源开采以地下开采为主,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地下矿井含水层以及不确定水源诱发的矿井涌水严重影响着矿井的安全建设与矿山资源的安全开采。《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15)明确规定,针对大水矿井的建设必须配备工作、备用和检修三套水泵排水系统,以加强矿井排水能力。径向式导叶多级泵具有高扬程和大流量的特点,在矿井水的排放与处理过程中,逐渐成为了单机运转时间最长、耗电量最大的矿井排水装备。径向式导叶多级泵的主要过流部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离心泵过流部件通过串联的方式连接而成,流道结构复杂,且泵内流体经历径向-轴向-径向交替变化的过程。与单级离心泵相比,其运行效率偏低,与国外离心泵运行效率相比低10%左右。因此针对径向式导叶多级泵运行时的低效率与高能耗现象,开展径向式导叶多级泵水力性能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经济效益。本文以径向式导叶多级泵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对径向式导叶多级泵不同流量工况下的定常流动与非定常流动计算,探索了泵内不稳定流动现象的流动结构、产生机理与流动规律,基于熵产理论研究了不同流量工况下泵内熵产值与流动损失大小,通过性能试验和非定常压力脉动试验,获得了泵内非定常压力脉动的原始试验数据并对其进行了时域与频域分析,验证定常计算和非定常计算数值模拟求解策略的正确性与科学性,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径向式导叶多级泵水力性能优化模型,探索了过流部件关键几何参数的最优组合方式,实现了径向式导叶多级泵的节能改造与水力性能改善,为同类型或相似泵产品的优化设计与节能改造提供了有益借鉴,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径向式导叶多级泵内定常流动特性研究根据径向式导叶多级泵过流部件的结构特征,在分析泵内部流体流动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 MD500-57×3型径向式导叶多级泵的流体计算域与内部流体流动控制方程,进一步确定了数值模拟求解理论、网格划分与优化以及数值模拟求解策略,为深入研究径向式导叶多级泵内部流动结构与流动机理奠定了基础;运用ANSYS FLUENT软件分别采用流场定常计算对不同流量工况条件下泵内部流场流动特性进行分析,探索了泵内流场流动特性与流动规律。研究表明:①通过对不同流量下各级叶轮与径向式导叶外特性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首级叶轮运行效率最低,各级径向式导叶内流动损失均较大。②通过对不同流量工况下各级叶轮和径向式导叶内流场的静压分布、速度场分布以及叶轮和导叶交界面处速度矢量分布的相关研究,表明二次流、叶轮进出口回流、漩涡、射流-尾迹以及动静部件干涉等不稳定流动现象是导致泵内流动损失,影响整泵效率偏低的关键原因,同时对泵内不稳定流动现象发生的区域进行了预测。(2)径向式导叶多级泵内非定常压力脉动特性研究以定常计算结果作为非定常计算的初始值,对不同流量工况下MD500-57×3型径向式导叶多级泵内流场的非定常压力脉动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各个过流部件内流体压力脉动的时域与频域特性分析,揭示了不同流量工况下各级过流部件内部流场的非定常特性,为后续径向式导叶多级泵内部流动损失的研究奠定基础。研究表明:①通过各级叶轮和导叶内压力脉动时域特性分析,表明不同流量下各级叶轮内压力脉动周期与各级叶轮叶片数相同,且各级叶轮从叶轮进口到叶轮出口,压力脉动系数幅值逐渐增大且呈现非对称性分布,随流量的增大,压力脉动系数非对称分布越明显且压力脉动系数幅值越大;而各级导叶内部监测点的压力脉动主要受到本级叶轮旋转的影响。②通过各级叶轮和导叶内压力脉动频域特性分析,表明各级叶轮内各监测点压力脉动系数主频分别为各级叶轮的叶频,从首级叶轮进口到出口处,低频信号逐渐减小直至消失,高频信号不断增强,而次级和末级叶轮内压力脉动系数频率增加了一些低频信号,随泵级数的增加,低频信号逐渐增强;而各级导叶内部监测点的压力脉动主要受到本级叶轮旋转的影响。③通过不同流量下各级叶轮进出口处压力脉动频域特性分析,首级叶轮进口处的压力脉动源以首级叶轮旋转作用为主,次级和末级叶轮进口处受多个压力脉动源共同作用;各级叶轮出口处压力脉动源主要是动静部件干涉作用,几乎不受其它压力脉动源的影响。④通过各级叶轮流道内分离涡现象与流体压力脉动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揭示了不稳定流动涡所引起的宽频脉动具体分布频率段,表明由该不稳定涡引起的宽频脉动通常小于叶频。(3)径向式导叶多级泵的熵产分析与流动损失研究根据MD500-57×3型径向式导叶多级泵定常与非定常的计算结果,采用熵产理论分别对不同流量工况条件下径向式导叶多级泵各级过流部件内各类熵产与总熵产的位置与大小进行分析,结合相应位置处泵内流场的静压分布、速度分布以及流线分布等特征,探索了泵内熵产的产生机理与变化规律,获得泵内全流道的水力损失大小。研究结果表明:①在设计工况下整泵机组内总熵产最小,且首级叶轮、次级叶轮和末级叶轮内熵产值几乎相等,三者总和约占整泵机组总熵产的77.04%。②随流量的增大由黏性耗散所引起的黏性熵产逐渐减小,而由湍流耗散所引起的湍流熵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③随流量的增大由黏性耗散所引起的黏性熵产逐渐增加,由湍流耗散所引起的湍流熵产也逐渐增大。(4)水力性能试验及非定常压力脉动试验研究。①通过径向式导叶多级泵的水力性能试验,获得了流量-扬程和流量-效率等外特性曲线,表明当泵流量小于360m3/h(即设计工况的0.72倍)时,泵效率曲线出现明显下降趋势,通过定常计算结果与水力性能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定常计算数值模拟求解策略的科学性以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②通过不同流量下首级叶轮出口处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时域与频域特性对比分析,表明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一致,验证了非定常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与科学性。③通过扬程脉动特性时域分析,发现试验泵在不同流量下扬程随各级叶轮的旋转无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但在小流量下试验泵的扬程脉动量较大(最大脉动量为2.1m),而首级叶轮扬程脉动极大值在时域上随泵流量的增大逐渐滞后,而极小值在时域上随泵流量的增大逐渐超前。④通过各级叶轮出口处静态压力分布分析,发现各级叶轮出口静压分布的不均匀程度随着流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额定流量工况附近静压分布的不均匀程度最低,小流量和大流量工况的静压不均匀性都明显增强。⑤通过各级叶轮出口处压力脉动的时域分析,表明各级叶轮出口的压力脉动情况主要由叶轮的旋转以及叶轮叶片数决定;通过各级叶轮出口处压力脉动的频域分析,表明不同流量下各级叶轮出口处压力脉动的幅值最大处均出现在轴频处,且压力脉动的高频幅值衰减极快。(5)构建基于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水力性能优化设计体系根据速度系数法和工程实践经验,对过流部件关键几何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了研究确定,以过流部件关键几何参数为输入层,以研究对象的扬程、效率与泵内总熵产值为输出层,构建了输入层为13个神经元、隐含层为10个神经元、输出层为3个神经元的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将神经网络的误差值作为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值,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的水力性能预测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构建试验参数的正交试验方案,运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正交试验方案进行求解,获得试验参数的训练样本,并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与测试;针对过流部件关键几何参数的取值范围,对径向式导叶多级泵的水力性能指标进行全局优化,获得过流部件关键几何参数的最优组合方案,通过试验表明设计工况下扬程增加了 2.4m,效率提高了 3.34%,且高效区范围变宽,同时也表明本文提出的水力性能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许雪洁[4](2018)在《六西格玛方法在XH矿业公司煤质管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煤炭行业面临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落后产能淘汰、煤炭消费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升煤质管理水平成为煤炭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更好应对当前煤炭经济发展形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借助科学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制定企业煤质管理的目标,对煤质管理工作进行合理有效地计划、组织和改善,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顾客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六西格玛方法引入到XH矿业公司煤质管理工作中,运用DMAIC改进模式,详细论述了六西格玛方法在XH矿业公司煤质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首先,界定出铁器问题、毛煤含矸率和精煤灰分问题三项关键煤质问题;其次,在使用测量系统分析确定测量系统有效性和精确性的前提下,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对精煤生产过程进行了过程能力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问题;然后,运用因果图、因果矩阵、FMEA等方法,识别出煤质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改善阶段则针对识别出的关键影响因素,制定设备升级、管理办法完善、试验设计优化参数等优化措施,并结合精益管理中的TPM、标准化作业等方法进行改善;最后,为了保证改善措施能够持续发挥作用,确定了针对过程或结果的关键控制点,并制定了后续的控制计划。煤质管理六西格玛项目的开展过程体现了六西格玛方法对解决煤炭企业煤质问题方面系统的指导性,使煤质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为煤炭企业煤质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可以参考的思路,同时也从理念上影响了煤炭企业的管理方式。
郝建峰[5](2016)在《单一煤层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煤与瓦斯共采技术领先于其理论,针对高瓦斯矿井生产过程中煤炭和瓦斯难以科学实现协同共采的实际问题,开展基于时空协同机制的煤与瓦斯协同共采参数的合理时序研究,对建立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运用采矿学、矿山安全理论、瓦斯流动理论及运筹优化理论,将煤与瓦斯共采分为煤炭开采和瓦斯抽采两个子系统,研究煤炭开采和瓦斯抽采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安全高效生产时煤炭开采和瓦斯抽采所满足的相关约束限定,建立煤炭开采和瓦斯抽采两方面的约束条件,进一步将瓦斯抽采分为采前预抽、边采边抽和采空区抽采三个阶段分别建立约束条件。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建立以经济效益和资源回收率最大化为煤与瓦斯达到协同共采的评判标准,以煤炭开采量和瓦斯抽采量为时序变量的单一煤层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模型。同时,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思想提出煤与瓦斯共采产品成本核算的新方法。通过求解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模型,理论上获得了工作面开采时最优的煤炭开采量和瓦斯抽采量,并确定了合理的采煤工作面日产量、巷道掘进速度、瓦斯预抽时间、瓦斯预抽量、边采边抽瓦斯量、采空区瓦斯抽采量等协同共采参数。论文以潞安环能公司漳村煤矿230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建立工作面协同共采优化模型,对其协同共采参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该工作面总利润增加了 2993036元,工作面回采率由优化前的93.5%提高到94.47%,瓦斯抽采率由优化前的32%提高到33.76%,煤炭开采和瓦斯抽采两个子系统的协调性得到了提高。
赵奎勇[6](2015)在《资源型城市中心城区周边煤炭资源合理开发规模研究》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因资源开发而兴起,但过去不平衡、不协调的粗放增长模式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性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型发展,改善经济发展结构,合理有序开发资源。济宁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带来土地塌陷、环境污染、煤炭开发与城镇化发展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促进济宁市转型发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合理协调中心城区周边煤炭资源的开发规模,妥善解决城镇化建设与煤炭资源开发的矛盾已成为焦点问题之一。本研究以济宁市中心城区与周边煤矿的合集区域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经济学理论、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系统动力学、情景模拟和多目标规划为主要方法,系统研究确定中心城区周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规模。首先,根据区域当前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区域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据此建立SD模型,对区域煤炭资源开发规模进行系统分析;然后,按照不同的区域发展模式,对区域煤炭资源开发规模进行情景模拟分析,得到相关指标的阈值范围;通过SD模型灵敏度分析,识别敏感因素,并作为决策变量;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进行优化决策分析,得到中心城区周边煤炭资源合理开发规模;最后将优化结果再输入SD模型,进行优化前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依据各煤矿的设计生产能力配置预测的煤炭资源合理开发规模,为合理开发中心城区周边煤炭资源提供决策支持。在区域煤炭资源合理开发规模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增强资源型城市经济活力;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提高环保投入与监管力度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能为资源型城市合理开发中心城区周边煤炭资源提供政策支持,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王金凤,翟雪琪,冯立杰[7](2014)在《面向安全硬约束的煤矿生产物流效率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保证安全生产前提下实现效率最大化是煤炭生产企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的复杂性特征,首先从人员素质、机械装备、环境改善、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等方面确定了煤矿生产物流的安全投入指标,运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了安全指标与安全水平间的作用关系,确定了煤矿生产物流安全硬约束条件;然后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安全目标和资源投入为约束条件,构建了煤矿生产物流效率优化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适用性,为安全生产前提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煤矿生产物流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志强[8](2014)在《基于界面的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体系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是利用界面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煤矿井下工程(主要包括开拓、掘进、安装、回采、回撤五大核心工程)的综合协同管理问题。依据界面管理、协同管理和项目管理等理论,首先,构建基于界面的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体系;然后,分别对其目标、过程、组织子体系的协同管理体系、界面管理方法、建模和测量评价方法等进行研究;其次,构建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信息系统;最后,建立煤矿井下工程全面协同度测量模型和指标体系,选择开滦集团煤业公司下属A煤矿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A煤矿的煤矿井下工程系统的协同度逐年提高,协同管理方法的应用给A煤矿井下工程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煤矿科学管理的内容,对实现煤矿井下工程管理全过程的优化与协调,提高煤矿管理效益和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沈敬敬[9](2013)在《面向安全与效率目标的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煤炭需求增长加快,并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煤炭生产事’故的频发、绝对死亡人数的持续居高却时刻表明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的不稳定。因此,在我国煤炭安全生产的高压线约束下,煤矿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安全’目标不断地加大相关资源的投入量,但由资源的高投入而提升的煤矿生产安全水平却有限,从而造成了煤矿生产物流系统中资源的投入与企业的安全收益严重失衡,增加了煤炭企业的负担。如何在资源有限的约束前提下达到安全目标和最大化生产效率的共同目标,成为煤炭行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具有强非线性作用关系等特征的煤矿生产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兼顾安全目标和效率目标的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及实现方法。文章首先通过利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影响安全、效率的关键资源进行筛选;其次利用支持向量机分别对资源与安全、效率的作用机理模型进行建模;然后采用多目标优化理论协调安全目标与生产效率二者之间的矛盾,将资源总量界定为约束条件,以安全目标和最大化生产效率作为目标函数,并利用遗传算法实现资源配置的全局性寻优;最后通过案例研究验证模型的适用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针对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各类资源对安全或效率影响的重要性程度不一致性,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初始资源进行识别及筛选,并将筛选出的关键资源分为三个部分,即对只安全有影响作用的资源、只对效率有影响作用的资源、对安全与效率有共同影响作用的资源,较为明确阐明了资源与安全和效率之间的影响模式。(2)根据煤矿生产物流系统数据采集成本高、建模样本量相对较小的客观实际,采用统计学习理论及支持向量机方法,分别拟合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资源与安全、资源与效率的作用关系模型,从而使模型能够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得到较好的拟合性能,.为煤矿生产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目标函数模型;其次,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中的理想点法协调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资源与安全、资源与效率作用机理模型二者之间的矛盾;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寻找模型的近似最优解;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拓展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
陈建河[10](2012)在《矿井提升系统动态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矿井提升机是矿山大型复杂设备之一,承担着提升矿物和输送人员的任务。在提升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影响矿井的生产量,而且往往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十分有必要对其进行动力学研究。目前,国内外的一些学者针对提升过程中的运动参数对系统振动方面的影响,做出了一定的研究,但是本文研究发现,提升过程中的提升货载质量、天轮质量、主轴装置特性以及弹性元件钢丝绳的质量和刚度等力学参数往往对提升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分析单绳缠绕式单容器提升系统实际工作情况,运用机械振动理论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了提升系统振动模型。综合考虑运动参数和质量参数对整个系统振动的影响,总结出在具体工况下,选择适当的天轮与提升重物的质量比可有效地减小振动,提高系统稳定性。考虑主轴装置对提升系统振动的影响,建立了三自由度系统振动模型。通过分析得出,当主轴装置刚度变化时只影响主轴处振动情况,对系统其它处振动可忽略不计。针对某矿山的实际提升情况,在满足其年生产量的前提下,对提升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不仅使提升过程中最大振幅减小,而且节约了生产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优化过程中,本文运用线性回归的原理进行曲线拟合,估算出箕斗自重与箕斗名义载重的关系,为优化分析提供参数依据。论文工作为提升机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可提高矿山安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矿井设计多目标优化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井设计多目标优化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采煤工作面煤质核心指标估算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2 煤质估算及误差修正相关理论 |
2.1 地质统计学基础 |
2.1.1 地质统计学相关概念 |
2.1.2 克里金插值法 |
2.2 地质构造基本概述 |
2.2.1 常见的地质构造变化 |
2.2.2 地质构造变化的影响 |
2.3 小样本回归模型 |
2.3.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2.3.2 遗传算法模型 |
2.3.3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 |
2.4 小样本误差修正模型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差分进化算法对变差函数参数的优化 |
3.1 差分进化算法概述 |
3.1.1 差分进化算法基本原理 |
3.1.2 差分进化算法特点 |
3.2 可修改变异方向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及函数测试 |
3.2.1 可修改变异方向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 |
3.2.2 函数测试 |
3.3 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优化变差函数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4 优化克里金插值法在煤质估算中的应用 |
4.1 克里金插值步骤 |
4.2 模型分析与设计 |
4.2.1 模型建立流程 |
4.2.2 模型评价指标与方法 |
4.3 模型应用与结果分析 |
4.3.1 数据来源与校验 |
4.3.2 变差函数优化求解 |
4.3.3 全水分估算及结果分析 |
4.3.4 灰分估算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差分进化算法对支持向量回归参数的优化 |
5.1 支持向量机 |
5.1.1 最优划分超平面 |
5.1.2 核函数 |
5.2 支持向量回归 |
5.2.1 线性支持向量回归 |
5.2.2 非线性支持向量回归 |
5.3 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参数 |
5.3.1 参数优化步骤 |
5.3.2 仿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优化支持向量回归在煤质估算结果误差修正中的应用 |
6.1 特征选取 |
6.2 数据预处理 |
6.3 误差修正模型 |
6.3.1 模型建立流程 |
6.3.2 修正效果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震动波CT反演的主动源参数优化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主动源参数优化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震动波CT反演基本理论 |
2.3 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II)的主动源参数优化理论 |
2.4 主动源优化模型参数化 |
2.5 本章小结 |
3 主动源参数优化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单个研究区域主动源优化 |
3.3 多研究区域主动源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主动源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岩石声发射监测系统 |
4.3 实验过程 |
4.4 实验结果综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主动源参数优化的工业应用 |
5.1 工作面概况及监测系统简介 |
5.2 工作面掘进情况和监测台网布置 |
5.3 主动与被动监测方案 |
5.4 震动波CT反演 |
5.5 震动波 CT 反演 |
5.6 本章小结(Summary) |
6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径向式导叶多级泵内部流动机理及水力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离心泵内部流场不稳定流动现象 |
1.3.2 离心泵内部流场不稳定流动机理研究现状 |
1.3.3 离心泵内流体压力脉动研究现状 |
1.3.4 离心泵水力性能优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径向式导叶多级泵内部流动数值模拟求解策略 |
2.1 数值模拟求解理论 |
2.1.1 流动控制方程 |
2.1.2 湍流模型 |
2.2 径向式导叶多级泵流体域三维建模 |
2.3 网格划分与无关性检验 |
2.3.1 非结构网格划分 |
2.3.2 网格无关性检验 |
2.4 数值模拟求解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3 径向式导叶多级泵定常流动机理研究 |
3.1 定常计算的外特性分析 |
3.1.1 设计工况下各级过流组件扬程与效率特性分析 |
3.1.2 非设计工况下各级过流组件扬程与效率特性分析 |
3.2 定常计算的内流场分析 |
3.2.1 静压分布 |
3.2.2 速度场分布 |
3.2.3 叶轮与导叶交界面的速度矢量分布 |
3.3 本章小结 |
4 径向式导叶多级泵非定常压力脉动研究 |
4.1 非定常流动的数值计算方法与压力脉动测点布置 |
4.1.1 非定常流动的数值模拟设置方法 |
4.1.2 压力脉动测点布置 |
4.2 压力脉动系数的定义 |
4.3 各级叶轮与径向式导叶内压力脉动的时域特性对比分析 |
4.3.1 各级叶轮内压力脉动时域分析 |
4.3.2 各级径向式导叶内压力脉动时域分析 |
4.4 各级叶轮与径向式导叶内压力脉动的频域特性分析 |
4.4.1 各级叶轮内压力脉动频域分析 |
4.4.2 各级径向式导叶内压力脉动频域分析 |
4.5 不稳定流动下的压力脉动频域特性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熵产理论的径向式导叶多级泵流动损失研究 |
5.1 熵产理论计算 |
5.2 径向式导叶多级泵内流场熵产分析 |
5.2.1 整泵机组内流熵产分析 |
5.2.2 不同流量工况下各级叶轮熵产分析 |
5.2.3 不同流量工况下各级导叶熵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径向式导叶多级泵水力性能与非定常压力脉动试验研究 |
6.1 径向式导叶多级泵水力性能试验研究 |
6.1.1 试验目的 |
6.1.2 试验平台搭建与试验测量参数 |
6.1.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6.1.4 水力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6.2 定常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 |
6.3 径向式导叶多级泵非定常压力脉动试验研究 |
6.3.1 试验目的 |
6.3.2 非定常压力脉动测点布置 |
6.3.3 非定常压力脉动特性测试装置与采集系统 |
6.3.4 试验内容与试验步骤 |
6.4 非定常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 |
6.5 非定常压力脉动试验结果分析 |
6.5.1 扬程脉动特性时域分析 |
6.5.2 静态压力分布分析 |
6.5.3 非定常压力脉动时域特性分析 |
6.5.4 非定常压力脉动频域特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径向式导叶多级泵水力性能优化研究 |
7.1 确立过流部件关键几何参数取值范围 |
7.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径向式导叶多级泵水力性能预测模型 |
7.2.1 BP神经网络的构建 |
7.2.2 基于正交试验的样本设计 |
7.3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径向式导叶多级泵水力性能预测模型 |
7.3.1 构建性能预测模型 |
7.3.2 网络训练 |
7.3.3 预测结果验证 |
7.4 基于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的径向式导叶多级泵水力性能优化 |
7.4.1 优化前后结果对比 |
7.4.2 优化前后试验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六西格玛方法在XH矿业公司煤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煤炭企业煤质管理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六西格玛管理及其过程方法 |
2.1 六西格玛的概况及发展 |
2.2 六西格玛过程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XH矿业公司煤质管理项目界定与测量 |
3.1 煤质管理项目界定阶段 |
3.2 煤质管理项目测量阶段 |
3.3 本章小结 |
4 XH矿业公司煤质管理项目分析与改善 |
4.1 煤质管理项目分析阶段 |
4.2 煤质管理项目改善阶段 |
4.3 本章小结 |
5 XH矿业公司煤质管理项目措施固化与效果评价 |
5.1 改善结果验证 |
5.2 煤质管理项目控制阶段 |
5.3 改善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单一煤层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与瓦斯共采理论研究现状 |
1.2.2 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单一煤层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模型 |
2.1 单一煤层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模型的提出 |
2.1.1 煤炭开采和瓦斯抽采的协同关系 |
2.1.2 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方法 |
2.2 单一煤层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模型的构建 |
2.2.1 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目标函数 |
2.2.2 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变量 |
2.2.3 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约束条件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煤与瓦斯共采成本核算 |
3.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 |
3.2 煤与瓦斯共采成本核算方法 |
3.2.1 归集共采消耗的生产资源 |
3.2.2 划分共采作业中心 |
3.2.3 确认共采作业成本库 |
3.2.4 选择成本动因 |
3.2.5 计算成本动因费率和间接费用 |
3.2.6 核算共采产品成本 |
3.3 本章小结 |
4 实例分析 |
4.1 井田概况 |
4.1.1 交通位置 |
4.1.2 地形、地貌及水系 |
4.1.3 煤层及煤质 |
4.1.4 矿井生产情况 |
4.1.5 矿井通风及瓦斯 |
4.1.6 2306工作面基本情况 |
4.2 漳村矿2306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成本核算 |
4.3 漳村矿2306工作面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模型 |
4.3.1 2306工作面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目标函数 |
4.3.2 2306工作面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约束条件 |
4.3.3 MATLAB求解程序 |
4.4 漳村矿2306工作面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资源型城市中心城区周边煤炭资源合理开发规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基本概念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3 主要研究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炭资源开发与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影响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3.2 煤炭资源开发对区域资源环境的影响 |
3.3 煤炭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 |
3.4 区域环境承载力对煤炭资源开发的制约 |
3.5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煤炭资源开发的依赖和制约 |
3.6 本章小结 |
4 区域煤炭资源开发规模系统模拟 |
4.1 区域煤炭资源开发规模系统分析 |
4.2 区域煤炭资源开发规模SD模型构建 |
4.3 SD模型方程建立与参数估计 |
4.4 SD模型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煤炭资源开发规模优化与决策 |
5.1 区域煤炭资源开发规模情景模拟分析 |
5.2 区域煤炭资源开发规模系统敏感因素识别 |
5.3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煤炭资源开发规模优化 |
5.4 优化结果仿真对比分析与区域煤炭资源合理开发规模配置 |
5.5 本章小结 |
6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建议 |
6.1 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2 推动产业转型,增强区域经济活力 |
6.3 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提高环保投入与监管力度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创新 |
7.2 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面向安全硬约束的煤矿生产物流效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煤矿生产物流安全硬约束分析 |
2.1 煤矿生产物流安全指标确定 |
2.2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安全硬约束分析 |
(1)响应曲面法基本原理 |
(2)煤矿生产物流安全硬约束分析 |
3 面向安全硬约束的煤矿生产物流效率优化模型构建 |
3.1 模型假设与决策变量确定 |
3.2 效率优化模型构建 |
(1)目标函数 |
(2)约束条件 |
(3)模型构建及求解 |
4 实证研究 |
4.1 数据来源 |
4.2 结果分析 |
5 结语 |
(8)基于界面的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体系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研究综述 |
1.2.2 工程项目界面管理研究综述 |
1.2.3 煤矿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边界 |
1.3.1 煤矿井下工程定义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协同学基本理论 |
2.1.1 协同学理论 |
2.1.2 协同学的发展 |
2.2 协同管理基本理论 |
2.2.1 协同管理理论 |
2.2.2 协同管理的应用 |
2.3 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理论 |
2.3.1 项目管理理论 |
2.3.2 项目管理的应用 |
2.4 工程项目界面管理基本理论 |
2.4.1 界面理论 |
2.4.2 工程项目界面管理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矿井下工程系统分析及其界面协同管理体系 |
3.1 煤矿井下工程系统构建 |
3.1.1 煤矿井下工程特点 |
3.1.2 煤矿井下工程系统分析及框架 |
3.1.3 煤矿井下工程系统协同适应性分析 |
3.2 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及其机制 |
3.2.1 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概念 |
3.2.2 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理念 |
3.2.3 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机制 |
3.3 煤矿井下工程系统界面识别及管理 |
3.3.1 煤矿井下工程界面管理过程 |
3.3.2 煤矿井下工程界面识别 |
3.3.3 煤矿井下工程界面管理 |
3.4 基于界面的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体系 |
3.4.1 煤矿井下工程界面协同管理体系 |
3.4.2 煤矿井下工程界面协同管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矿井下工程目标协同及其协同优化模型 |
4.1 工程项目目标协同概述 |
4.2 煤矿井下工程目标体系及其协同分析 |
4.2.1 煤矿井下工程目标体系 |
4.2.2 煤矿井下工程目标协同分析 |
4.3 基于界面的煤矿井下工程目标协同管理体系构建 |
4.4 煤矿井下工程目标界面体系及其识别与管理 |
4.4.1 目标界面体系 |
4.4.2 多目标界面识别与管理 |
4.4.3 子目标界面识别与管理 |
4.5 煤矿井下工程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 |
4.5.1 多目标优化原理 |
4.5.2 煤矿井下工程多目标方程 |
4.5.3 煤矿井下工程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 |
4.5.4 煤矿井下工程多目标协同优化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5 煤矿井下工程全生命周期过程协同及其过程建模 |
5.1 工程项目过程协同概述 |
5.2 煤矿井下工程全生命周期过程体系及其协同分析 |
5.2.1 煤矿井下工程全生命周期 |
5.2.2 煤矿井下工程范围管理 |
5.2.3 煤矿井下工程过程体系 |
5.2.4 煤矿井下工程过程协同分析 |
5.3 基于界面的煤矿井下工程全生命周期过程协同管理体系构建 |
5.3.1 单项工程协同体系 |
5.3.2 单工作面工程协同体系 |
5.3.3 多工作面工程协同体系 |
5.3.4 各体系协同机制比较 |
5.3.5 煤矿井下工程全生命周期过程协同有序度 |
5.4 煤矿井下工程过程界面体系及其识别与管理 |
5.4.1 过程界面体系 |
5.4.2 工程界面识别与管理 |
5.4.3 阶段界面识别与管理 |
5.4.4 环节界面识别与管理 |
5.4.5 工序界面识别与管理 |
5.5 基于 Petri 网的煤矿井下工程全生命周期过程建模 |
5.5.1 过程建模及其工具 |
5.5.2 Petri 网概述及其适用性分析 |
5.5.3 基于 Petri 网的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全生命周期过程建模 |
5.6 本章小结 |
6 煤矿井下工程组织协同及其有序度测量 |
6.1 工程项目组织协同概述 |
6.2 煤矿井下工程组织体系及其协同分析 |
6.2.1 煤矿井下工程组织结构 |
6.2.2 煤矿井下工程组织体系 |
6.2.3 煤矿井下工程组织协同分析 |
6.3 基于界面的煤矿井下工程组织协同管理体系构建 |
6.4 煤矿井下工程组织界面体系及其识别与管理 |
6.4.1 组织界面体系 |
6.4.2 单位界面识别与管理 |
6.4.3 岗位界面识别与管理 |
6.4.4 人员界面识别与管理 |
6.5 煤矿井下工程项目型组织结构设计 |
6.5.1 煤矿传统组织结构概述 |
6.5.2 组织结构设计程序 |
6.5.3 煤矿井下工程项目型组织结构设计 |
6.6 基于信息熵的煤矿井下工程组织协同有序度测量 |
6.6.1 信息熵概述 |
6.6.2 组织结构协同有序度的信息熵适应性分析 |
6.6.3 煤矿井下工程组织结构的信息熵评价模型 |
6.6.4 职能型组织结构协同有序度测量 |
6.6.5 项目型组织结构协同有序度测量 |
6.6.6 协同有序度对比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
7.1 工程项目信息协同概述 |
7.2 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背景 |
7.3 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信息系统内涵及特征 |
7.3.1 内涵 |
7.3.2 特征 |
7.4 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7.4.1 设计思想 |
7.4.2 设计原则 |
7.4.3 系统基本结构 |
7.4.4 系统逻辑架构 |
7.5 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
7.5.1 煤矿井下工程生产经营协同管理信息系统 |
7.5.2 煤矿井下工程生产安全协同管理信息系统 |
7.6 本章小结 |
8 煤矿井下工程管理全面协同度测量及实证研究 |
8.1 协同度测量研究概述 |
8.1.1 系统协同度测量研究概述 |
8.1.2 系统协同的协同学分析 |
8.2 煤矿井下工程系统全面协同度测量模型构建 |
8.3 煤矿井下工程系统全面协同度测量指标体系设计及数据处理 |
8.3.1 指标选择 |
8.3.2 指标体系构建 |
8.3.3 指标释义及计算依据和方法 |
8.3.4 数据处理 |
8.4 煤矿井下工程系统全面协同度测量实证研究 |
8.4.1 开滦集团煤矿协同化管理概述 |
8.4.2 开滦集团 A 煤矿井下工程系统全面协同度测量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附录A 回采按规范设计考核评分标准表 |
附录B 回采按设计施工考核评分标准表 |
附录C 回采按标准验收考核评分标准表 |
(9)面向安全与效率目标的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的安全与效率优化 |
1.2.2 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的资源优化配置 |
1.2.3 资源配置优化相关算法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 |
2 理论简介 |
2.1 支持向量机 |
2.1.1 基本原理 |
2.1.2 支持向量机的实现 |
2.2 多目标优化 |
2.2.1 基本概念 |
2.2.2 求解过程 |
2.2.3 目标函数及约束方程的构建 |
2.2.4 遗传优化算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安全与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3.1.1 人员因素 |
3.1.2 机器因素 |
3.1.3 环境因素 |
3.1.4 管理因素 |
3.1.5 安全影响因素体系的建立 |
3.2 煤矿生产物流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时间因素 |
3.2.2 质量因素 |
3.2.3 成本因素 |
3.2.4 效率影响因素体系的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4 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资源配置优化 |
4.1 基本原理 |
4.2 资源与安全、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筛选 |
4.2.1 资源与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筛选 |
4.2.2 资源与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筛选 |
4.2.3 资源与安全、效率的共同关键影响因素筛选 |
4.3 资源与安全、效率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
4.3.1 资源与安全的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
4.3.2 资源与效率的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
4.4 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背景描述 |
5.2 优化结果及分析 |
5.2.1 决策变量的确定 |
5.2.2 约束条件的确定 |
5.2.3 目标函数的确定 |
5.2.4 模型的求解及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
(10)矿井提升系统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概论 |
1.2 提升设备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 |
1.2.2 提升机在国外的发展与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提升系统振动理论基础 |
2.1 机械振动理论基础 |
2.2 机械振动系统简介 |
2.2.1 振动系统的分类 |
2.2.2 振动系统的物理参数及特性 |
2.2.3 研究振动系统的基本方法 |
2.3 机械振动微分方程的 Matlab 解法 |
2.3.1 Matlab简介 |
2.3.2 基于Matlab /Simulink的机械振动系统仿真 |
2.3.3 Matlab微分方程(ODEs)解算器 |
2.3.4 微分方程转换为一阶显示微分方程组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绳缠绕式单容器二自由度提升系统 |
3.1 建立提升系统二自由度模型 |
3.2 提升系统动态仿真与分析 |
3.2.1 确定基本参数范围 |
3.2.2 提升高度H=400m和天轮质量m1=1133Kg时设置基本参数及仿真分析 |
3.2.3 提升高度H=400m和天轮质量m1=1300Kg时设置基本参数及仿真分析 |
3.2.4 提升高度H=700m和天轮质量m1=1133Kg时设置基本参数及仿真分析 |
3.2.5 提升高度H=700m和天轮质量m1=1300Kg时设置基本参数及仿真分析 |
3.3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单绳缠绕式单容器三自由度提升系统 |
4.1 考虑提升系统主轴的振动模型 |
4.2 主轴装置刚度的处理 |
4.3 提升系统动态仿真与分析 |
4.3.1 确定提升系统基本参数 |
4.3.2 系统提升最大速度改变对系统振动的影响 |
4.3.3 系统提升加速度改变对系统振动的影响 |
4.3.4 系统提升主轴刚度改变对系统振动的影响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矿井提升系统动力学优化 |
5.1 机械优化设计概念 |
5.1.1 机械优化设计的概念 |
5.1.2 机械优化设计的一般步骤 |
5.1.3 建立机械系统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5.2 Matlab优化工具箱 |
5.2.1 Matlab优化工具箱简介 |
5.2.2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求解 |
5.2.3 求解有约束优化问题 |
5.3 矿井提升系统动力学优化设计 |
5.3.1 矿井提升系统动力学优化意义 |
5.3.2 确定设计变量 |
5.3.3 选取目标函数 |
5.3.4 约束条件 |
5.3.5 箕斗自重与载重之间的关系 |
5.4 矿井提升系统动力学优化设计过程和结果 |
5.4.1 矿井提升系统动力学优化设计过程 |
5.4.2 实例计算与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矿井设计多目标优化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煤工作面煤质核心指标估算模型研究[D]. 杨鑫磊.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震动波CT反演的主动源参数优化理论与实验研究[D]. 田鑫元.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径向式导叶多级泵内部流动机理及水力性能优化研究[D]. 王延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4]六西格玛方法在XH矿业公司煤质管理中的应用[D]. 许雪洁.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5]单一煤层煤与瓦斯协同共采优化研究[D]. 郝建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3)
- [6]资源型城市中心城区周边煤炭资源合理开发规模研究[D]. 赵奎勇.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7]面向安全硬约束的煤矿生产物流效率优化研究[J]. 王金凤,翟雪琪,冯立杰. 中国管理科学, 2014(07)
- [8]基于界面的煤矿井下工程协同管理体系与方法研究[D]. 张志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12)
- [9]面向安全与效率目标的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沈敬敬. 郑州大学, 2013(S2)
- [10]矿井提升系统动态特性研究[D]. 陈建河. 太原科技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