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血压病中医分型治疗(55例总结)

论高血压病中医分型治疗(55例总结)

一、高血压病中医分型治疗的探讨(附55例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王燕[1](2011)在《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分析新疆地区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的罹患关系;2)分析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病情、证情与西北燥证主兼证的相关性;3)分析新疆地区心系疾病患者与西北燥证罹患者素体状态的异同,从而揭示西北燥证对新疆地区心系疾病患者病证状态的影响。方法:运用文献学分析方法及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共收集1314份调查问卷,其中病例组486例,对照组828例,对2组西北燥证罹患率、西北燥证证情、气血阴阳及五脏虚证罹患率进行比较。对病例组中燥证组非燥证组病情、临床证候证情、西北燥证证情、虚证证情进行比较。资料全部收回后采取EPIDATA3.0录入,然后导出数据。由SPSS16.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进行人口学资料均衡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方差不齐者采用t’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计数资料多组间两两比较时,检验水准α’ = 2α/k(k-1)。结果:1)心系疾病病例组西北燥证罹患率为37.86%,对照组为18.47%,病例组高于对照组(χ2=60.329,P<0.01)。各病种病例组西北燥证罹患率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各病种西北燥证罹患率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神经衰弱(62.65%)、皮肤瘙痒症(49.35%)、冠心病(31.48%)、高血压(31.37%)、痤疮(24.13%);2)心系疾病组西北燥证总积分高于对照组(P<0.01)。各证候除肺心脾风火燥证两组无差异外,其余主兼证西北燥证积分二者均有显着差异,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各证候均数差值以心肾阴虚证及肺卫孔窍皮肤燥证最高;3)除高血压外,各病种病例组外燥证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尤以皮肤瘙痒症、痤疮明显。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三病种内燥证均高于外燥证(均有P<0.05)。皮肤瘙痒症、痤疮内燥证与外燥证积分比较未显示出差异(P>0.05);4)高血压与神经衰弱燥证组病情积分均高于非燥证组(均见P<0.01)。皮肤瘙痒症与痤疮燥证组与非燥证组病情积分未显示出差异(P>0.05);5)高血压阴阳两虚证与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864,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高血压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与自变量组脾胃蕴湿证、肝肾精血不足证相关性最强。神经衰弱气郁化火证与西北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692,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神经衰弱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肝阴亏虚证、气郁化火证与自变量组肝肾精血不足证、心肾阴虚证相关性最强。皮肤瘙痒症血虚风燥证与西北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517,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皮肤瘙痒症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血虚风燥证、湿热壅盛证与自变量组肺心脾风火燥证、脾胃阴虚证相关性最强。痤疮湿热证与西北燥证总证情相关性最强(r=0.391,P<0.01);典型相关分析提示,西北燥证主兼证与痤疮各证有很强关联性,其中因变量组湿热证、风热证与自变量组肺心脾风火燥证、肺卫孔窍皮肤燥证相关性最强;6)高血压病情与西北燥证证情有较强关联度(fi=0.51)。类证中与肝肾精血不足证(fi=0.49)、肺心脾风燥证(fi=0.38)、心肾阴虚证(fi=0.38)关联度也较强(P<0.01)。神经衰弱病情与西北燥证证情病证切合指数=0.31(P<0.01),提示神经衰弱病情与西北燥证证情有较强关联度。与各类兼证病证切合指数均有P<0.01,尤以肝肾精血不足证病证切合指数(fi=0.40)最大,其次是脾胃蕴湿证(fi=0.37)、心肾阴虚证(fi=0.32)、脾胃阴虚证(fi=0.32),与肺心脾风火燥证关联度最小(fi=0.29)。皮肤瘙痒症病情除与肺心脾风火燥证(fi=0.30,P<0.01)有较强关联度外,其余各证fi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痤疮病情积分与西北燥证病证切合指数经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心系疾病病例组气虚证、阳虚证、心虚证、肝虚证罹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虚证罹患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组阳虚证、心虚证、肺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1)。高血压组心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衰弱组气虚证、心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虚证罹患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皮肤瘙痒症组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罹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尤以气虚证、阳虚证明显(P<0.01)。痤疮组各类虚证罹患情况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8)冠心病燥证组气血阴阳虚证及五脏罹患率均高于非燥证组(P<0.01)。高血压燥证组气血阴阳及五脏虚证罹患率均高于非燥证组(P<0.01)。神经衰弱燥证组气虚证、阴虚证、心虚证、肺虚证、肝虚证罹患率高于非燥证组(P<0.01)。血虚证、阳虚证、脾虚证、肾虚证罹患率2组无差异(P>0.05)。皮肤瘙痒症燥证组阴虚证、阳虚证、心虚证、肝虚证、肾虚证罹患率高于非燥证组(P<0.05)。气虚证、血虚证、肺虚证、脾虚证、胃虚证罹患率2组无差异(P>0.05)。痤疮燥证组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肝虚证高于非燥证组(P<0.05)。其他虚证罹患率2组无差异(P>0.05);9)病证组、唯病组、唯证组、非病证组4组虚证比较:既罹患心系疾病又罹患西北燥证的人群体质最差,各类虚证均较明显。其次为西北燥证罹患者,再次为仅患有心系疾病者,而以既无疾病又无西北燥证罹患的人群体质状态最佳。结论:1)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的危险因素。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的共同临床伴随证候,并以心肾阴虚证为突出表现;2)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病情和证情与西北燥证主兼各证均有较强相关性,随各病种特点,与西北燥证主兼证相关性亲疏不等;3)新疆地区心系疾病组虚证证情较对照组严重,突出表现为气虚、阳虚、心虚和肝虚证重而且多;4)冠心病组以阳虚为主,其次为气虚。五脏虚证中以心虚、肺虚、肝虚较为突出。其中肺虚证是新疆地区冠心病患者特殊素体状态。高血压组以心虚、肝虚为主,亦有气虚表现。这是新疆地区高血压患者有别于内地的体质特点。神经衰弱组气虚、心虚、肝虚较为突出。皮肤瘙痒症组气虚、阴虚、阳虚较为突出。痤疮组因年龄较轻,整体体质状况较好,但亦有肾虚表现。肾虚可能是新疆地区痤疮患者的潜在病理状态;5)西北燥证加重新疆地区心系疾病虚证证情。西北燥证是新疆民众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防治西北燥证有助于提高新疆地区民众的健康水平。

山西省中医研究所资料室[2](1974)在《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文中研究表明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据近年来的统计,本病发病率约在4%~10%左右。例如,上海市高血压防治协作组1973年6月报导,普查上海市153,418人,患病率为8.33%;陕西省中医学院调查咸阳地区纺织工人10,682人,患病率9.69%;晋江县医科所普查8,917人,发病率3.89%;我省晋东南地区人民医院近年来

崔付超[3](2012)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降压治疗疗效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探讨中医证型与高血压降压药物及方案疗效之间关系,为辨证选用降压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201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的病人的中医辨证分型、服用降压药物种类以及1周后血压下降情况,分别比较各证型之间以及各降压方案之间治疗前后血压下降的差异。结果:1.本课题所观察的患者中,痰湿中阻证共418例,约占55%;其次为肝阳上亢证,共271例,约占36%。男女性别中医证型构成比及在血压分型中的构成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肾气不足证组患者平均年龄最高,约53%的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年龄与年龄段与高血压分级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2.本课题观察患者中合并冠心病患者有142例,约占20%;合并糖尿病的有199例,约占27%;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有93例,约占13%;合并血脂异常者有286例约占40%。心脑血管合并症为33%。3.在痰湿中阻证中使用利尿剂舒张压下降较明显(P=0.010,P=0.006);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联合方案收缩压下降更佳,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4);在三种药物联合使用时,钙离子拮抗剂+ACEI+利尿剂方案舒张压下降值及下降比均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3);在四种降压方案联合使用时,在采用钙离子拮抗剂+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两种方案均优于肝阳上亢证(P=0.030,P=0.020)。4.在肝阳上亢证中钙离子拮抗剂、ACEI、ARB血压下降较其他两组明显,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种药物联合时,钙离子拮抗齐(?)+ACEI联合方案收缩压下降更明显(P=0.037);在三药联合方案中,钙离子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舒张压下降明显(P=0.032)。5.肾气不足证各方案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药物及方案对不同中医证型的作用不同,因此中医辨证分型可作为临床医生选用降压药物及方案的依据,以增加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钟立达[4](2014)在《2688例急诊留观患者临床特征及证候分布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通过对急诊留观患者住院病例的横断面调查分析,明确急诊留观收治病例的临床特征,为急诊科常见疾病的知识储备提供依据。2.探讨急诊留观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了解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机规律,为中医急诊学理论的发展、充实奠定基础。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留观病例的相关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入观日期、西医诊断、中医病名及证候诊断、中医四诊等信息。将临床资料及时汇总,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后导入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疾病发病、中医证候等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率表示,年龄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同时,基于性别、年龄等进行分层分析,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急诊留观患者临床特征及证候分布之间有无差异。研究结果:1.急诊留观患者临床特征(1)共收集病例资料2688份,其中男性1312人,女性1376人,男女之比为:1:1.05;急诊留观就诊年龄集中在75-89岁,共1267例,占总留观人数的47.14%;就诊患者年龄最大109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70.28±16.52岁。(2)以ICD-10疾病第一诊断作为疾病归类标准。所有2688份病例资料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第一诊断者最高,占32.78%;其次为消化系统(18.49%)、循环系统(14.03%)、神经系统(9.67%)。对不同系统疾病中性别分布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呼吸系统疾病以男性发病居多,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均以女性患者为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急诊留观患者排列前25位的诊断或主诉占全部病例的77.84%。其中,前6位的诊断或主诉占48.96%,依次为肺部感染(482例,占17.93%)、心力衰竭(217例,占8.07%)、脑血管疾病(189例,占7.03%)、消化道出血(158例,占5.88%)、慢性阻塞性肺病(151例,占5.62%)及不明原因发热(119例,占4.43%)。(4)对所有病例患者发病时间进行分析,发现急诊留观就诊人数夏冬季节较多,以多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为主。前四大病种中,1、6、7月留观人数最多,11月份最少,呼吸系统疾病发病高峰期在1、6、7、8月份;消化系统疾病主要集中在6、7月份;循环系统疾病主要集中在1、12月份,而神经系统疾尚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各系统疾病发病时间各不一致,原因可能是与气候改变等因素有关。2.急诊留观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规律(1)对急诊留观患者进行26个基本证候的分类总结,发现主要集中在气虚、痰浊、瘀血、阴虚、气滞、湿邪、热邪、血虚、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风热等12个基本证候,其中瘀血证最多,共1684例(占62.65%),其次为痰浊(1359例,50.56%),气虚(1330例,占49.48%)。在证候与性别相关性分析中,热邪、阴虚及肺气虚证候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以热邪、肺气虚证候为主,女性以阴虚证候为主。(2)留观患者各基本证候按发病时间分布各有其特点。12个主要基本证候中,气虚、肺气虚主要集中于6、7月份;脾肾气虚、气滞主要集中于1、12月份;湿邪主要集中于3-5月份;痰浊、瘀血主要集中于1、6、7月份;热邪、风热证主要集中于6-9月份;血虚、阴虚证主要集中于秋季。这提示在中医药治疗疾病过程中,春季宜注意祛湿,夏季宜注意益气扶正、清热活血化瘀,秋季宜注意养血生津,冬季宜注意补气助阳。(3)留观患者12个主要基本证候按年龄分布情况中,风热证候主要集中在青年组(≤44岁)及老年组(75-89岁),血虚证候主要集中在中年组(45-59岁)及老年组(75-89岁),其余10个基本证候主要集中在年轻老年组(60-74岁)及老年组(75-89岁);而青年组(≤44岁)中以气虚、瘀血、热邪证候为主,其余四组以气虚、瘀血、痰浊证候为主。(4)对不同系统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呼吸系统疾病以痰浊、瘀血、热邪、肺肾气虚、风热等证候为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疾病多以瘀血证候为主;消化系统疾病多以气滞、湿邪、脾气虚、血虚等证候为主;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以阴虚证候为主;血液系统疾病证候以阴虚、血虚证候为主;泌尿系统疾病证候以湿邪、热邪、肾气虚等证候为主;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以瘀血、气滞证候为主;妇科疾病及其他类疾病以气滞证候为主;皮肤科疾病以湿邪、热邪证候为主;因诊断不明确者患者多以发热查因为主,证候多以湿邪、风热证候为主。说明各系统疾病证候分布各有其特点,我们应辨证论治,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研究结论:1.与当前国内急诊留观人群特点相似,我院急诊留观以老年患者为主,故应提倡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健康老龄化”。另外,急诊留观患者疾病分布亦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患者患呼吸系统疾病风险大,女性患者患循环系统、骨骼肌肉及血液系统疾病风险较大,临床应注意关注。2.急诊留观疾病谱因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不同各有其相应特点。我院留观患者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排在第一位,其次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其发病时间也具有其内在规律性,如夏季应重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冬季应重视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3.中医证候方面,急诊留观患者证候分布主要集中在气虚、痰浊、瘀血、阴虚、气滞、湿邪、热邪、血虚、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风热等12个基本证候,各系统疾病证候分布各有特点,如:循环系统疾病多以瘀血为基本的证候改变,治疗上应重视活血化瘀;以此为基础可为急诊留观患者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4.随着医改的持续推进,急诊患者的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危重患者需在急诊过渡,因此,应不断进行急诊留观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紧密结合其流行病学特点,合理安排急诊医疗资源,有助于新形势下急诊科的可持续发展。

汤尔群[5](2007)在《三草降压汤降压作用及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分为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三部分。1.文献综述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概况,并对近十几年来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2.理论研究结合历代医家的论述和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从肝火论治高血压病。3.实验研究3.1目的研究三草降压汤(SC)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观察其时效、量效关系,并初步探讨其降压的具体作用机理,探讨SC降压作用与内皮素、一氧化氮、心钠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之间的关系。3.2方法采用SHR、RHR两种高血压大鼠模型,观察SC单次给药的降压作用,研究其时效、量效关系。观察SC长期给药的降压作用以及对心率、体重、一般行为的影响。采用放免法观察SC对血浆内皮素、心钠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观察SC对血浆NO的影响,从而明SC的降压作用机理。3.3结果3.3.1三草降压汤单次给药时效及量效关系研究SHR、RHR两种模型大鼠灌服不同剂量三草降压汤(SC)后,有明显的抗高血压作用,给药后2h即有降压效应,至4小时达到峰值,至6小时血压降低仍较明显,8h后血压逐渐恢复接近治疗前的水平。SHR模型大鼠SC小剂量组的降压作用不明显,SC中剂量、大剂量组的降压作用更为明显,呈现较明显的量效关系。而RHR模型大鼠给予小剂量时降压作用明显,给予中剂量时达到最大降压效果,大剂量时降压效果反而下降。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3.3.2三草降压汤长期给药对SHR及RHR血压、心率的影响及对一般行为的影响SC连续给药可明显缓解SHR、RHR两种高血压模型大鼠在高血压早期血压的增长的趋势,抑制高血压病程的进一步发展。与模型组同期相比降压幅度达15mmHg以上,说明SC有很好的降压作用。SC能使SHR大鼠易激惹程度下降、打架减少、小便转清、大便不干,使RHR大鼠精神转好、食欲转好、活动增加,另外毛色不泽与遗尿现象亦有改善。SC对SHR大鼠体重无明显影响,但能够在降低血压的同时缓解RHR大鼠体重的下降趋势。3.3.3三草降压汤对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心钠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SC能明显降低SHR、RHR两种高血压大鼠模型血浆ET浓度、升高血浆NO浓度、调整二者的平衡,这可能是其发挥降压作用的重要机制。SC连续给药后ANP水平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说明SC的降压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SHR大鼠血浆ANP水平相关。RHR模型组与中药组的血浆ANP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中药组相对模型组来说无显着差异(P>0.05)。SHR大鼠正常组、模型组与SC组在PRA含量上并无显着差异。SC组与模型组AngⅡ含量无明显差异,提示SC对SHR大鼠的降压作用并非是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达到的。SC可明显降低RHR大鼠血浆PRA、AngII含量,提示SC对RHR大鼠的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抑制,从而达到降血压的目的。3.4结论3.4.1 SC单次给药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该方的降压作用存在较明显的时效、量效关系。3.4.2 SC连续给药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明显缓解SHR、RHR两种高血压模型大鼠在高血压早期血压的增长趋势,抑制高血压病程的进一步发展。3.4.3 SC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亦对所出现的症状加以改善,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调节的特点。3.4.4 SC在降压同时能明显降低SHR、RHR两种高血压大鼠模型血浆ET浓度、升高血浆NO浓度、调整二者的平衡,这可能是其发挥降压作用的重要机制。3.4.5 SC能升高SHR大鼠血浆ANP浓度,提示SC的降压作用机制与升高SHR大鼠血浆ANP水平相关,而SC对RHR大鼠血浆ANP浓度的调节并不明显。3.4.6 SHR大鼠SC组与模型组PRA、AngⅡ含量无明显差异,提示SC的降压作用机制并非源自对SHR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3.4.7 RHR大鼠SC组血浆PRA、AngII含量较模型组显着降低,提示SC的降压作用机制与抑制RHR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关。3.4.8 SC的降压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SC的降压作用是通过多靶点来完成的,针对不同的模型是有选择性的。

陈亨奇[6](2006)在《台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证候及其症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原发性高血压病(EH)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是造成急性脑血管病以及心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已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目前我国的高血压病患病率已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加强对高血压的认识和控制已显得十分必要。中医学对于本病的认识由来已久,在理论和治疗上都有其许多特点,针对于证型的辨证论治也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由于不同疾病中的同一证型都带有各自疾病的显着特点,不同疾病的一系列证候之间又分别有着各自的时空演变规律,因此病证结合的证候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运用依据文献分析得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证候特征所制定的调查用表进行临床调查,主要为了解台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中医证候类型的分布情况,探讨证候的流行病学规律,并同时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及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等进行了适当研究,以弥补台北地区尚无此类报道的现状,为临床更好地对本病辨证论治奠定一定基础。方法:首先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筛选出合适文献,进行原发性高血压常见中医证候的现代文献分析,结合文献分析的结果制定证候研究用调查表的初表。将初表交专家讨论后修改进行多中心的预调查,再根据预调查反馈的问题再次修改调查表,以形成正式调查用表。之后运用制定的调查表进行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在北部地区选取中医诊所及中医医院等三家,分别由一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资格的执业医师进行询问填写。将合格的调查表转化为计算机数据库,由两名录入人员分别建立Epidate数据库,再经核对后转化为Spss数据库,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的218例患者,其中属于高血压Ⅰ级91人、Ⅱ级99人、Ⅲ级28人;其中属于高血压Ⅰ期68人、Ⅱ期85人、Ⅲ期65人。共有男性124例,女性94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65岁,并以50至59岁的患者为最多。民族分布以汉族最多。文化程度以国中最多。个人月收入以30000~45000台币者居多。在所调查的危险因素中,以家族高血压病史、高度精神紧张的职业、经常高蛋白饮食、经常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因素所出现的频率为最多。本次调查中,常见的一般症状按出现频率由大至小的顺序依次为:眩晕87.16(症状,百分比频次;下同)、口干61.47、耳鸣57.34、腰酸56.42、头重脚轻52.75、失眠41.28、小便黄40.83、手足心热38.53、目涩35.78、烦躁33.49、头痛30.28、口苦27.52、乏力27.52、心悸22.94、神疲18.35、盗汗17.43、气短16.51、目赤14.68、口腻14.68、唇甲紫暗14.68、头如裹12.39、胸闷10.55、懒言10.55、身重10.55、夜尿频10.55、便秘10.09、大便溏10.09、小便清长9.17、低热7.8、畏寒肢冷7.8、小便短少5.5、唇甲色淡3.67、呕吐痰涎2.75。可见眩晕、口干、耳鸣、腰酸、头重脚轻等症状出现较多,而低热、畏寒肢冷、小便短少、唇甲色淡、呕吐痰涎症状则相对出现较少。舌色中以色红舌、红绛舌、淡白舌、淡红舌出现较多;苔色以黄苔、黄白相间、淡黄色苔出现较多。脉象以弦、细、数、沉等脉象出现频次较多。从证候分布类型来看,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

48医院内科[7](1976)在《高血压病中医分型治疗的探讨(附55例小结)》文中研究指明 一、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根据祖国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其病因是情志过极,内伤虚损,生活失节。其病机是由于机体在内外因素结合的作用下,发生了阴阳失调,首先导致肝气受损,肝阳上亢,最后形成阴阳具伤的严重情况。本病表现在脏腑,发展经过则多由实转虚,以"阴虚"为

曾子芸[8](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刘娟[9](2012)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临床血栓形成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与凝血指标及血脂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化、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者206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脂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高血压不同证候与凝血指标及血脂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之间凝血数值没有差异(p>0.05),痰湿壅盛证TG、HDL-C与其它证型有明显差异(p<0.01),阴阳两虚型LDL-C与其它证型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TG、HDL-C和LDL-C可作为痰湿壅盛证与阴阳两虚证的辨证依据。

张芝兰[10](2006)在《高血压病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高血压病为现代医学病名,它的诊断以血压测值为标准,以动脉血管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常伴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导致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发现高血压病的防治不再是单纯降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在高血压病发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这些方面,中医药疗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中医文献中虽无高血压的病证名。但对于本病最为常见的症状——眩晕、头痛的认识却极为丰富,并且从古代眩晕、头痛的文献及与水肿合并出现等的记载分析,也可看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高血压病所引起。因此系统整理了古代文献中关于眩晕、头痛的认识,将有助于现代中医临床对于高血压病的辨证治疗。祖国医学对眩晕、头痛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古代有关眩晕、头痛和现代关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治疗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了历代医家诊治高血压及其相关证候的经验,为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分为古代文献研究和现代文献研究两大部分。古代部分主要分析总结了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眩晕与头痛的中医文献,在全面汇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断代史的方法,对先秦至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代以及清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在中医学术发展史的背景下,分析总结了不同历史时期对于高血压病相关证候的认识特点和治疗经验。现代部分则较为全面地汇集了现代医家对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预防调护等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在全面综合诸家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临床辨证的三类十一个证型,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在综合分析古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治疗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讨。①提出了肝火上炎型高血压与肝阳上亢型在辨证治疗上的区别,指出了对于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应用苦寒泻火时应注意的问题,并结合古代医家的治疗经验,提出亦当注意通腑泻热,使腑气通、胃气降,则一身之气火皆降;②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对于利水降压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③在现代病理学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弦脉产生的机理,提示在辨证时当四诊合参,不可局限于脉象所示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④在临床观察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临床治疗的思路,不应以单纯降压为目标,更重要的是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指出要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在高血压病发病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治疗,综合调节的特点,准确辨证,在维持合理

二、高血压病中医分型治疗的探讨(附55例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血压病中医分型治疗的探讨(附55例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病机关联性分析
1. 心系疾病的概念与疾病谱系
    1.1 心系疾病的概念
    1.2 心系疾病与他系疾病疾病谱的划分
2.西北燥证病因病机及证候分析
    2.1 西北燥证病因病机及证候文献学分析
    2.2 西北燥证病因病机及证候流行病学分析
3. 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病机关联性
    3.1 新疆多发病中的心系疾病
    3.2 新疆心系疾病的病机分析
    3.3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病机关联性分析
4. 小结 第二部分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罹患关系及病情证情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心系疾病组与对照组西北燥证罹患率比较
    2.2 心系疾病组与对照组西北燥证证情比较
    2.3 心系疾病组与对照组内燥证、外燥证积分比较
    2.4 心系疾病组病情分析
    2.5 心系疾病组中医证候分析
    2.6 心系疾病中医证情与与西北燥证关联度分析
    2.7 心系疾病病情与西北燥证关联度分析
    2.8 心系疾病和肺系疾病、脾系疾病西北燥证罹患率比较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心系疾病与西北燥证罹患者素体状态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心系疾病组虚证罹患情况分析
    2.2 心系疾病组虚证积分情况分析
    2.3 心系疾病燥证组与非燥证组虚证罹患情况比较
    2.4 心系疾病燥证组与非燥证组虚证积分比较
    2.5 心系疾病病证组、唯病组、唯证组、非病证组虚证积分比较
    2.6 心系疾病组中医证候与西北燥证主兼证及虚证聚类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一 中医心系疾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燥证的病因病机及治则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3)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降压治疗疗效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关于高血压病的认识
        1.1.1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
        1.1.2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证型的研究
        1.1.3 治则治法
    2.1 现代医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1 西医学发病机制
        2.1.2 西医治疗现状
    3.1 中西医结合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评述
        3.1.1 中医证型与高血压危险分层的关系
        3.1.2 中医证型与西医病因病机的关系
        3.1.3 中医证型与西药类型相关性研究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1 研究来源
    2.1 病例选择
        2.1.1 西医诊断标准
        2.1.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3.1 实验方法
        3.1.1 观察项目
        3.1.2 观察方法
    4.1 统计分析
结果
    1.1 高血压患者总体证型、分级及合并症
        1.1.1 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总体分布情况
        1.1.2 高血压患者总体分级情况
        1.1.3 高血压病患者总体合并症情况
        1.1.4 高血压病多种合并症情况
        1.1.5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分级
    2.1 性别与中医证型及分级
        2.1.1 性别与中医证型
        2.1.2 性别与高血压病分级
        2.1.3 性别与总体合并症
        2.1.4 性别与多种合并症
    3.1 年龄与中医症候及分级
        3.1.1 年龄与总体中医症候
        3.1.2 年龄分段与中医症候
        3.1.3 年龄与高血压分级
        3.1.4 年龄分段与高血压分级
        3.1.5 年龄与多种合并症
        3.1.6 年龄分段与高血压病合并症
    4.1 降压药物使用
        4.1.1 5类不同降压药物使用情况
        4.1.2 5种降压方案联合使用
        4.1.3 高血压各证型选用降压方案情况
    5.1 各证型与降压方案之间疗效比较
        5.1.1 证型与降压方案之间收缩压下降值比较
        5.1.2 证型与降压方案之间收缩压下降比的比较
        5.1.3 证型与降压方案之间舒张压下降值的比较
        5.1.5 证型与降压方案之间舒张压下降百分比的比较
    6.1 证型与不同单种药物之间疗效比较
        6.1.1 证型与单种降压药物之间治疗前后平均血压值
        6.1.2 证型与单种药物之间治疗前后血压的比较
    7.1 证型与不同两种联合方案之间疗效比较
        7.1.1 证型与两种联合降压方案之间治疗前后平均血压值
        7.1.2 证型与两种联合降压方案之间治疗前后血压的比较
    8.1 证型与不同三种联合方案之间疗效比较
        8.1.1 证型与三种联合降压方案之间治疗前后平均血压值
        8.1.2 证型与三种联合降压方案之间治疗前后血压的比较
    9.1 证型与不同四种联合方案之间疗效比较
        9.1.1 证型与四种联合降压方案之间治疗前后平均血压值
        9.1.2 证型与四种联合降压方案之间治疗前后血压的比较
讨论
    1.1 一般资料分析
    2.1 关于中医证型的分布
    3.1 关于合并症症
    4.1 关于痰湿中阻证与不同降压方案之间的疗效对比
    5.1 关于肝阳上亢证与不同降压方案之间的疗效对比
    6.1 关于肾气不足证与不同降压方案之间的疗效对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2688例急诊留观患者临床特征及证候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医院急诊留观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一、急诊疾病谱的现状
        二、总结
    第二节 急诊留观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证候特点分布
        一、急诊留观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证候特点分布
        二、总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临床资料及结果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留观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
结语
    一、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三草降压汤降压作用及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上篇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高血压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1. 基础理论的研究
        2. 病因、病机的认识
        3. 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4. 中医药治疗及降压机制研究
        5. 实验研究与动物模型
        6. 存在的问题
        7. 中医研究思路设想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研究进展
        1. 高血压病证型与流行病学
        2. 高血压病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3. 辨证分型与其它
        4. 评述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篇 理论探讨
    高血压病肝火论治初探
        1. 古代医家认识举隅
        2. 肝火形成的病理基础
        3. 肝火上炎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4. 清肝泻火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分析
        5. 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下篇 实验研究
    实验一 三草降压汤单次给药时效及量效关系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三草降压汤长期给药对SHR、RHR大鼠血压、心率及一般行为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实验三 三草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台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证候及其症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现代研究进展
    综述二 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证候的现代文献分析
第二部分 台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证候流行病学调查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2.1.1 攻逐瘀血法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2.1.1.2 抵当汤证
        2.1.1.3 抵当丸证
        2.1.2 泻热逐水法
        2.1.2.1 大陷胸丸证
        2.1.2.2 大陷胸汤证
        2.1.3 三物白散证
        2.1.4 十枣汤证
        2.1.5 苦寒泻下法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2.1.5.2 小承气汤证
        2.1.5.3 大承气汤证
        2.1.6 麻子仁丸证
        2.1.7 蜜煎导证
        2.1.8 变治法
        2.1.8.1 大柴胡汤证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2.1.9 急下存阴法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2.2.1 攻下泻热法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2.2.1.4 谷疸证证治
        2.2.1.5 酒疸证证治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2.2.2 攻下行气法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2.2.3 峻下去积法
        2.2.4 攻下逐饮法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2.2.4.2 悬饮证证治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2.2.5 攻下逐瘀法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2.2.7 缓下润燥法
        2.2.8 温里攻下法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1.1 原文
        1.2 主证
        1.3 药物组成
        1.4 煎服法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1.5.2 蒸蒸发热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2 小承气汤论述
        2.1 条文
        2.2 主证
        2.3 药物组成
        2.4 煎服法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2.5.1 脉滑而疾
        2.5.2 腹大满不通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3 大承气汤论述
        3.1 原文
        3.2 主证
        3.3 药物组成
        3.4 煎服法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3.5.1.1.3 不能食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3.5.2.2 发热汗多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4 三承气汤总结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1 新加黄龙汤证
        2 宣白承气汤证
        3 导赤承气汤证
        4 牛黄承气汤证
        5 增液承气汤证
        6 护胃承气汤证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8 桃仁承气汤证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前言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4 结论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1 系统评价概述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1.3 Meta分析
        1.4 文献综述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2.1 系统评价方法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3 Meta分析概述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3.2 Meta分析的目的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4.1 确立研究课题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4.2.1 文献检索方法
        4.2.1.1 检索词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4.2.1.3 检索范围
        4.2.2 文献检索步骤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4.3.4 结果测量指标
        4.3.5 重复发表文献
        4.3.6 信息完整性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4.4.1 随机对照研究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4.4.2 观察性研究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确立题目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3.2.1 检索词
        3.2.2 检索数据库
        3.2.3 手工检索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3.3.1 排除标准
        3.3.2 纳入标准
        3.3.2.1 随机分组
        3.3.2.2 隐蔽分组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3.3.2.7 其他偏倚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3.4.1 统计软体采用
        3.4.2 计数资料采用
        3.4.2.1 二分类变量
        3.4.2.2 连续性变量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3.4.3.3 统计学意义
        3.4.4 统计分析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6 典型医案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确立题目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3.2.1 检索词
        3.2.2 检索数据库
        3.2.3 手工检索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3.3.1 排除标准
        3.3.2 纳入标准
        3.3.2.1 随机分组
        3.3.2.2 隐蔽分组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3.3.2.7 其他偏倚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3.4.1 统计软体采用
        3.4.2 计数资料采用
        3.4.2.1 二分类变量
        3.4.2.2 连续性变量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3.4.3.3 统计学意义
        3.4.4 统计分析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确立题目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3.2.1 检索词
        3.2.2 检索数据库
        3.2.3 手工检索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3.3.1 排除标准
        3.3.2 纳入标准
        3.3.2.1 随机分组
        3.3.2.2 隐蔽分组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3.3.2.7 其他偏倚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3.4.1 统计软体采用
        3.4.2 计数资料采用
        3.4.2.1 二分类变量
        3.4.2.2 连续性变量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3.4.3.3 统计学意义
        3.4.4 统计分析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5 典型医案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4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附篇
致谢
个人简介

(9)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临床血栓形成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研究对象
    二、 纳入病例选择标准
        (一) 西医诊断标准
        (二) 中医证型分类标准
        (三)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三、 研究方法
        (一) 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
        (二) 检测指标的测定
        (三) 统计方法
    四、 临床资料分析
        (一) 一般资料
        (二) 高血压病患者中医各证型凝血四项与血脂相关指标的数值分析
讨论
    一、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 高血压病的证候
    三、 高血压病中医治疗的优势
    四、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现代发展及展望
    五、 本研究结果分析
        (一) 高血压病一般资料的分析
        (二) 高血压病患者中医各证型与凝血四项和血脂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10)高血压病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中医古代文献中与高血压病相关病证的记载
    1.1 先秦至三国时期对眩晕、头痛的认识
        1.1.1 《黄帝内经》
        1.1.2 《神农本草经》
        1.1.3 《伤寒杂病论》
    1.2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对眩晕、头痛的认识
        1.2.1 《脉经》
        1.2.2 《诸病源候论》
        1.2.3 《千金方》
    1.3 宋金元时期对眩晕、头痛的认识
        1.3.1 《太平圣惠方》
        1.3.2 《全生指迷方》
        1.3.3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3.4 《济生方》
        1.3.5 《素问玄机原病式》
        1.3.6 《儒门事亲》
        1.3.7 李东垣及其着作
        1.3.8 朱丹溪及其着作
    1.4 明代对眩晕、头痛的认识
        1.4.1 《玉机微义》
        1.4.2 《慎斋遗书》
        1.4.3 《证治准绳》
        1.4.4 《简明医彀》
        1.4.5 《景岳全书》
        1.4.6 《医宗必读》
    1.5 清代对眩晕、头痛的认识
        1.5.1 陈士铎及其着作
        1.5.2 《证治百问》
        1.5.3 《张氏医通》
        1.5.4 《冯氏锦囊秘录》
        1.5.5 《临证指南医案》
        1.5.6 《医碥》
        1.5.7 《杂症会心录》
        1.5.8 《杂病源流犀烛》
        1.5.9 《古今医彻》
        1.5.10 《医林改错》
        1.5.11 《类证治裁》
        1.5.12 《验方新编》
        1.5.13 陈念祖及其着作
        1.5.14 《血证论》
    1.6 小结
2 高血压病的现代中医文献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2.1.1 高血压病定义、发病机制、常用降压剂
        2.1.1.1 定义
        2.1.1.2 发病机制
        2.1.1.3 常用降压剂
    2.2 与高血压病相关的人体生理
        2.2.1 肝与其它脏腑的功能关系
        2.2.2 肾与其它脏腑的功能关系
        2.2.3 脾与其它脏腑的功能关系
    2.3 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
        2.3.1 情志失调
        2.3.2 饮食不节
        2.3.3 久病过劳
        2.3.4 先天禀赋异常
    2.4 现代对高血压病病因病机认识
    2.5 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研究
        2.5.1 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
        2.5.2 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与治疗
        2.5.2.1 标实的证型
        2.5.2.1.1 肝火上炎型
        2.5.2.1.2 瘀血内阻型
        2.5.2.1.3 痰湿中阻型
        2.5.2.2 以本虚标实并见的证型
        2.5.2.2.1 肝阳上亢型
        2.5.2.2.2 阴虚阳亢型
        2.5.2.2.3 肝风内动型
        2.5.2.3 本虚的证型
        2.5.2.3.1 肝肾阴虚型
        2.5.2.3.2 阴阳两虚型
        2.5.2.3.3 气阴两虚型
        2.5.2.3.4 脾肾阳虚型
        2.5.2.3.5 心肾不交型
    2.6 现代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举例
        2.6.1 中医辨证分型
        2.6.2 病证结合专方专药
    2.7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
        2.7.1 石海澄
        2.7.2 丁书文
        2.7.3 孟景春
        2.7.4 盛国荣
        2.7.5 刘渡舟
        2.7.6 周仲瑛
        2.7.7 卢尚岭
        2.7.8 饶胜利
        2.7.9 何凡夫
    2.8 高血压病的单味药用药经验
        2.8.1 黄芪
        2.8.2 决明子
        2.8.3 莱菔子
        2.8.4 芹菜
        2.8.4.1 芹菜根
        2.8.4.2 芹菜籽
        2.8.5 猪毛菜
        2.8.6 山绿茶
        2.8.7 罗布麻
    2.9 高血压病的古方及中西药混合剂治疗
        2.9.1 高血压病的古方治疗
        2.9.1.1 天麻钩藤饮
        2.9.1.2 龙胆泻肝汤
        2.9.1.3 镇肝熄风汤
        2.9.1.4 逍遥散
        2.9.1.5 一贯煎
        2.9.1.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2.9.1.7 泽泻汤
        2.9.1.8 温胆汤
        2.9.1.9 柴胡疏肝汤
        2.9.1.10 六味地黄丸
        2.9.1.11 血府逐瘀汤
        2.9.1.12 旋复代赭汤
        2.9.1.13 真武汤
    2.10 中西医混合剂治疗
        2.10.1 中药治疗高血压病同时,适当配伍西药,常能取得更佳疗效
        2.10.2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思路的探讨
        2.10.2.1 西药降压,中药消除症状
        2.10.2.2 西药降压,中药保护靶器官
        2.10.2.3 西药降压,中药减少其不良反应
    2.11 高血压病的中医其它疗法
        2.11.1 中药注射液的应用
        2.11.1.1 葛根素注射液
        2.11.1.2 丹参注射液
        2.11.2 高血压的针灸治疗和气功
        2.11.2.1 毫针治疗
        2.11.2.2 穴位埋线治疗
        2.11.2.3 灸法治疗
        2.11.2.4 耳穴治疗
        2.11.2.4.1 耳针治疗
        2.11.2.4.2 耳压治疗
        2.11.2.5 气功
        2.11.3 高血压危象的针刺救治
    2.12 高血压病的外用药治疗
        2.12.1 药物外敷法
        2.12.2 中药煎汤浸泡法
        2.12.3 吸入给药法
    2.13 高血压病的调理
        2.13.1 生活调理
        2.13.1.1 起居有常
        2.13.1.2 劳形有度
        2.13.1.3 调节饮食
        2.13.2 精神调理
        2.13.3 饮食调理
    2.14 小结
3 有关高血压病若干问题的探讨
    3.1 关于高血压病辨证分型
    3.2 关于肝火上炎与苦寒泻火、通腑泻热
    3.3 关于利水降压
    3.4 关于弦脉与肝病
    3.5 对中医治疗思路的思考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高血压病中医分型治疗的探讨(附55例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关联性研究[D]. 王燕.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6)
  • [2]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J]. 山西省中医研究所资料室. 山西医药杂志, 1974(11)
  • [3]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降压治疗疗效关系的研究[D]. 崔付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4]2688例急诊留观患者临床特征及证候分布规律[D]. 钟立达.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5]三草降压汤降压作用及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 汤尔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6]台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证候及其症状的调查研究[D]. 陈亨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 [7]高血压病中医分型治疗的探讨(附55例小结)[J]. 48医院内科. 人民军医, 1976(01)
  • [8]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9]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临床血栓形成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D]. 刘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3)
  • [10]高血压病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张芝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论高血压病中医分型治疗(55例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