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扬“永远进击”的彻底革命精神——《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试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姿[1](2013)在《“文化革命主将”的鲁迅形象在国民信仰中的影响与误读》文中研究指明鲁迅逝世之后,即被谓之以"民族魂"称号,为民族解放斗争的革命家形象在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内进一步扩大,"革命"的能指与所指界限日渐模糊,被统统纳入到人民内部斗争、阶级革命的范畴之中。文章通过20世纪50年代教材的选编案例、60年代兴修新墓事件、《鲁迅传》创作以及70年代《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轶文的发现,分析和揭示主流意识形态对鲁迅信仰的规定和解读,社会各界对鲁迅信仰的共识和接受。一方面,梳理出鲁迅成为国民信仰的心理机制与历史策略;另一方面,发掘出鲁迅成为国民信仰所承担的价值准绳与精神导向。在种种合力的辨识中,指出鲁迅形象构建的本质和对国民信仰造成的影响。
山东师院中文系现代文学组[2](1976)在《《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注释和试析》文中研究指明 在广州,我觉得纪念和庆祝的盛典似乎特别多.这是当革命的进行和胜利中,一定要有的现象.沪宁的克复,在看见电报的那天,我已经一个人私自高兴过两回了.这"别人出力我高兴"的报应之一,是搜索枯肠,硬做文章的苦差使.其实,我于做这等学,是不大合宜的,因为动起笔来,总是离题有千里之远.即如现在,何尝不想写得切题一些呢,然而还是胡思乱想,象样点的好意思总象断线风筝似的收不回来.忽然想到昨天在黄埔看见的几个来投学生军的青年,才知道在前线上拼命的原来是这样的人;自己在讲堂上胡说了几句
任远,梅鑫楠[3](1977)在《发扬“永远进击”的彻底革命精神——《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试析》文中认为《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写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日,最初发表于同年五月五日广州《国民新闻》副刊《新出路》第十一号。鲁迅生前虽然间接提及过这篇文章,但不知道已在报纸上发表,还以为
丁耀良[4](1978)在《《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注析》文中研究说明 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日.最初发表于同年五月五日广州《国民新闻》付刊《新出路》第十一号,但从未被收集在鲁迅文集中.一九七五年被中山大学图书馆发现后,重新发表在《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七五年第三期上.一九二六年七月,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工农群众的积极支持,北伐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十月,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攻克了武汉.年底至二七年初,又先后占领了九江、南昌、安庆等地.具有光
北京汽车制造厂工人理论研究所鲁迅研究小组[5](1976)在《长期作战 永远进击——读《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今天,我们重读鲁迅的《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倍感亲切,深受教育。它激励我们奋发革命精神,向走资派“永远进击”,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革命进行到底。
陈安湖[6](1980)在《论鲁迅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 近年来,对于鲁迅是怎样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共产主义者,其转变的完成时间等问题,大家的意见非常分歧,有认为一九二九年完成的,有认为一九二八年完成的,有认为一九二七年完成的,也有认为一九二六、二五、甚至五四前后完成的。一九七
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7](1977)在《鲁迅在广州的战斗业绩永放光芒——纪念鲁迅来广州五十周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九二七年一月中旬,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从厦门来到广州,同年九月底离开广州去上海,在广州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战斗生活。这一年是中国革命史上极重要的一年。由中国共产党人起主导作用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迅猛地向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推进;但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党内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使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革命由高潮转入低潮。但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征服,周恩来,朱德等同志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
纪思[8](1976)在《鲁迅年谱(续前)》文中指出 在五四运动中,鲁迅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精神,成为新文化革命运动的英勇旗手。五四运动后,在新文化队伍的大分化、大改组中,他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力量一边,继续战斗,冲锋陷阵,为保卫和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革命成果,同各种复辟、倒退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
柳迟[9](1975)在《学习鲁迅“永远进击”的精神——读《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杂感二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庆祝和革命”今年本刊第三期发表的鲁迅佚文《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是运用马列主义分析中国革命现实问题的光辉范例。“沪宁的克复”,“庆祝的盛典”,不少革命者给胜利冲昏了头脑。鲁迅却从列宁的一段话中得到深刻的启示。这段话的现在译文是:“第一件事就是不要陶醉于胜利,不要骄傲;第二件事就是要巩固自己的胜利;第三件事就是要彻底消灭敌人,因为敌人只是被打败了,但是还远没有被彻底消灭。”鲁迅以这些论点作武器,总结我国民主革命以来的阶级斗争经验,提醒人们:“庆祝和革命没有什么相干,至多不过是一种点缀。”庆祝、讴歌,“这样的人们一多,革命的精神反而会从浮滑,稀薄,以至于消亡,再下去是复旧”。一针见血,刺中要害。果然,过不了几天,蒋介石挥舞起屠刀,千百万人头落地。毛主席后来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
高金鹏[10](2016)在《《人民日报》中的鲁迅(1949-1976)》文中研究指明陈独秀在《我对于鲁迅之认识》中提到,“世之毁誉过当者,莫如对于鲁迅先生。”1推崇、误读或曲解一直是鲁迅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我把这类现象称为“不同的鲁迅”。当我们把鲁迅放在1949—1976年的《人民日报》中来探讨时,首先面对的就是这一时段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文化对于鲁迅的绝对尊崇的事实。而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人民日报》中相关文章的梳理和统计分析,探讨“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如何被建构和阐释的过程。萧军认为:“(鲁迅和毛泽东)他们底关系是宽与深,灵魂与肉体一致的、相成的,一句话——一个新中国的两面表现”2,这不仅肯定了鲁迅思想对新中国文艺的重要影响,同时也证实了毛泽东对鲁迅的认识及其对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在这一时期,“鲁迅形象”和“鲁迅精神”是作为一种“符号”出现的。主流意识形态对鲁迅世界进行了选择性解读,借助“鲁迅”建立和强化适应当下政治需要的“无产阶级文化”思想体系。在越来越极端化的文化思想环境下,对于鲁迅的解读由简化走向神化,由专门化阐释走向大众化阐释。而这种解读表现出两种重大的意义:第一,通过对于鲁迅作品与言论的选择性和夸大性解读,借用“鲁迅”来批判当下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敌人”,例如对于胡适、周扬、孔子、张春桥等人及其思想的批判。第二,通过对于“鲁迅精神”的限定性解读,逐渐地演化为一种时代思想上的指引,即以简化和神化后的鲁迅为思想符号,对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进行再教育。在传统媒体时代,党的最主要、最权威的媒介《人民日报》作为对“鲁迅”及“鲁迅精神”解读的“原点”,在相当的程度上成为了左右当下中国文学思想乃至精神状态的“影响之源”。因此,梳理和研究这一期间《人民日报》中的“鲁迅”,对于鲁迅研究史的补充和当代“鲁迅”的建构过程的理解,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对1949—1976年《人民日报》中以鲁迅为主题的249篇文章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和分类,并对其作者群体做了基本的分析。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学术史和新闻史的整理,而是一种社会思想史的分析。因此,本文通过具体的数据,结合不同时期文艺思想的重大变化和论争,抓住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学现象和思潮的流变,兼顾《人民日报》的传播机制,分析《人民日报》中“鲁迅”的构建过程和文本阐释,探讨被简化和神化的“鲁迅”与鲁迅本体思想的错位与变化。学界一般认为,“十七年”中的“鲁迅”与“文革”中的“鲁迅”是具有本质性差异的,但是通过我们的梳理和分析,两个时段中的“鲁迅”是一个朝着某种既定的思想路标不断被建构的过程,二者虽然有较大差异但却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相似性。本文依据大量的报纸材料,对1949—1976年《人民日报》中的鲁迅整体形象进行认识,尝试描述一个随社会政治、文艺思潮发展不断延伸发展,层次鲜明的“鲁迅精神”阐释谱系,并进一步展示时事政治、鲁迅周边、知识分子以及一般读者在《人民日报》这一特殊平台共同建构和强化的“鲁迅”形象及其影响。
二、发扬“永远进击”的彻底革命精神——《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试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扬“永远进击”的彻底革命精神——《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试析(论文提纲范文)
(6)论鲁迅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10)《人民日报》中的鲁迅(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时代背景——鲁迅形象塑造的历史必然 |
一、社会主义文艺目的的确定 |
二、无产阶级话语体系的诉求 |
三、知识分子改造的必经之路 |
第二章“十七年”时期“鲁迅”精神的继承 |
一、“鲁迅”精神的建构目的 |
(一) 补充无产阶级文学话语体系 |
(二) 促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
(三) 以解读鲁迅作品突破阶级话语的努力 |
二、“鲁迅”精神的“百家争鸣” |
(一) 丰富的形式 |
(二) 多元的作者 |
三、“鲁迅”精神的选择继承 |
(一)“歌颂光明”与“暴露黑暗”的界限 |
(二) 作家与作品的判断标准 |
(三) 注重实用的创作解读 |
(四) 战士性格与“韧”的精神 |
第三章 文革时期“鲁迅”精神的极化 |
一、“鲁迅”精神与“革命新文艺”趋势 |
二、“鲁迅”精神的同质表达 |
(一) 政治的高度契合 |
(二)“新旧”交替的作者 |
三、“又红又专”的“鲁迅”精神 |
(一) 工农兵文艺还是全民文艺 |
(二) 实践在思想改造中的重要作用 |
(三) 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革命斗争 |
(四) 批判落后势力的“武器” |
第四章 无奈的“鲁迅”建构——政治统摄下的文化选择 |
一、“鲁迅”的建构结果 |
(一) 错位的“鲁迅”呈现 |
(二) 文学界内部的历史纷争 |
(三) 知识分子的意识蜕变 |
(四) 集体思维的困局 |
二、宣传、神化“鲁迅”的影响 |
(一)“鲁迅精神”的真理化和符号化 |
(二)“鲁迅研究”的消极性和功利化 |
(三) 为“远离”和“还原”鲁迅留下可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发扬“永远进击”的彻底革命精神——《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试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革命主将”的鲁迅形象在国民信仰中的影响与误读[J]. 杨姿.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
- [2]《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注释和试析[J]. 山东师院中文系现代文学组. 山东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6(03)
- [3]发扬“永远进击”的彻底革命精神——《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试析[J]. 任远,梅鑫楠. 安徽教育, 1977(11)
- [4]《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注析[J]. 丁耀良. 语文教学通讯, 1978(02)
- [5]长期作战 永远进击——读《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J]. 北京汽车制造厂工人理论研究所鲁迅研究小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6(04)
- [6]论鲁迅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发展[J]. 陈安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0(01)
- [7]鲁迅在广州的战斗业绩永放光芒——纪念鲁迅来广州五十周年[J]. 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 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01)
- [8]鲁迅年谱(续前)[J]. 纪思. 天津师院学报, 1976(06)
- [9]学习鲁迅“永远进击”的精神——读《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杂感二题[J]. 柳迟. 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05)
- [10]《人民日报》中的鲁迅(1949-1976)[D]. 高金鹏. 吉林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