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纸浆性能评估

机械纸浆性能评估

一、机械浆特性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冷连勇[1](1982)在《机械浆特性的评价》文中提出本研究工作(本文为这项研究工作所发表的各篇论文的综合摘要)曾在日本制浆造纸技术协会1980年年会上获奖。绪言在决定机械浆质量的基本特性中,一般认为纤维

王忠,张大同,徐权,彭永贵[2](1994)在《马尾松、尾叶桉制浆配抄牛皮箱纸板和牛皮卡纸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对马尾松、尾叶桉硫酸盐法(KP)及尾叶桉中性亚硫酸盐半化学法(NSSC)的制浆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分别用马尾松KP浆与尾叶桉NSSC浆配抄挂面牛皮箱纸板,以及与尾叶桉KP浆配抄牛皮卡纸,各项物理指标均达到了国家A级标准。试验结果还表明了用尾叶桉NSSC浆取代其KP浆抄造牛皮卡纸是可行的。

黄运基[3](1997)在《轻量涂布纸的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国际上涂布纸的分类,国外轻量涂布纸的用途、价值,制造质量要求及发展趋势。我国轻量涂布纸的现状,建设项目的经济规模,以及到2000年我国轻量涂布纸的市场需求。

黄显南[4](1994)在《马尾松机械浆的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马尾松的纤维长、粗、壁厚、密度大(约48kg/m ̄3)、树脂含量高,用这种原料生产出的磨石磨木浆(SGP)呈现出强度低、白度差的特性。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用这种原料生产的预热法木片磨木浆(TMP),化学机械浆(CMP)和预热法木片化学磨木浆(CTMP),用于新闻纸生产的技术可行性。基于这个目的,在挪威工学院制浆造纸研究室,使用我国南方马尾松为原料,进行了TMP、CMP和CTMP的试验,对这些浆的特性分析研究,其结果将在下面讨论。

刘婧怡[5](2012)在《强渗透性木聚糖复合酶桑枝生物高得率制浆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桑枝是重要的农业废弃生物质物,其化学成分和纤维品质良好、结构疏松,皮杆容易分离,其充分利用可缓解我国木材资源短缺的问题。对自制强渗透性木聚糖复合酶预处理桑枝开展了细致的研究,通过分析预处理前后原料的化学成分以及组织形态的变化,定量评价了预处理的效果,并且通过桑枝Bio-MP、Bio-APMP与APMP的对比,以及桑枝APMP与杨木APMP的对比,揭示了桑枝制备机械浆的特性,为桑枝的高得率制浆和生物炼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工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桑枝原料具有较好的化学浆性能。140℃升温至170℃至保温0.5h期间,为蒸煮过程的大量脱木素阶段;去皮桑枝Soda-AQ法蒸煮较好的蒸煮工艺条件为:用碱量19%(Na2O计)、AQ用量0.05%、液比1:6、空转时间0.5h、升温时间2h、保温时间为0.5h,AQ在蒸煮过程中,起到了加快脱木素及保护碳水化合物的作用。2、自制的木聚糖复合酶具有耐温耐碱的优良特性,含少量果胶酶和微量纤维素酶,在温度40-60℃、pH7.0-9.0的范围内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效果。3、酶处理前后组织、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经过酶处理后,细胞得到较充分润胀,纤维表面变粗糙,增加了组织的多孔性和细胞的比表面积,将提高桑枝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转化过程化学药品渗透和反应性,有利于提高生物炼制的效率。4、碱性木聚糖复合酶桑枝预处理适合的条件为:酶用量2IU/g、温度50℃、pH8.0。5、去皮桑枝合适的APMP工艺条件为:第一段H2O2用量为2.0%,NaOH用量3.0%,浸渍时间30min;第二段H2O2用量为4.5%,NaOH用量3.0%;浸渍时间75min。6、桑枝制备的APMP浆与杨木APMP相比有较好的制浆性能。磨浆能耗比杨木降低31.6%、松厚度提高3%,在打浆过程中白度稳定性较好,并且具有较高的成纸物理强度。7、桑枝Bio-MP、Bio-APMP与APMP的比较表明,木聚糖复合酶预处理可节省一定的化学药品消耗量,Bio-MP与APMP相比,白度提高10%,松厚度提高10%,并且Bio-APMP与Bio-MP相比,能降低17%的磨浆能耗,体现了桑枝在制备生物机械浆方面的优势。

王旭[6](2021)在《漆酶预处理对杨木CMP碱浸渍废水厌氧处理效果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变化、木材供需矛盾的突出,采伐剩余物的高效高值利用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课题。在宏观形态上,采伐剩余物与木材具有很大区别,但在微观形态上即纤维水平上与木材差别不大,利用其制浆造纸是十分有效的利用途径。制浆造纸工业属于能耗大且污染严重的产业,制浆造纸废水的有效处理一直是业内的重要课题。制浆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有效降低废水有机污染物含量、提高其可生化性,对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杨木采伐剩余物CMP碱浸渍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漆酶预处理的方法,探讨杨木CMP碱浸渍废水厌氧处理效果,为采伐剩余物制浆废水的有效处理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首先对杨木采伐剩余物CMP碱浸渍废水污染特性进行分析,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气象色谱-质谱联用现代化分析手段定性定量分析废水的污染成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木质素和糖类物质的含量,并利用国标法对BOD5、COD、碳、氮、磷等主要污染物指标进行定量测定和分析。另外,为探究漆酶与杨木采伐剩余物CMP碱浸渍废水的最佳作用条件,以废水的木质素去除率和B/C(BOD5/COD)为评价指标进行实验设计与分析。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得到每个因素的最佳取值范围,设置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优化实验,建立回归方程模型,得到最佳作用条件组合,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和优化结果验证。最后,对两种杨木采伐剩余物CMP碱浸渍废水在厌氧反应器(UASB)中的厌氧处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对COD去除效果、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厌氧颗粒污泥粒径和沉降速度进行对比与分析,以判断两种废水的厌氧处理效果,验证漆酶预处理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物种类有烷烃、酚或醇、芳香族化合物、糖、醚类、酚类物质、羧酸类物质等;废水中糖类物质浓度为4.728×103 mg/L,BOD5/COD值为0.664,C:N:P为100.15:4.62:1,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废水中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抑制厌氧处理过程的污染物含量未达到抑制浓度。废水中木质素浓度较高,对废水若进行厌氧处理需采用漆酶去除其中的木质素。(2)漆酶预处理的最佳作用条件为:漆酶投加量为157 U/L,反应温度为37.1782℃,反应时间为4.56 h,通过验证试验,与预测值最大偏差不超过1.45%,优化结果可信;各因素对木质素去除率和B/C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漆酶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3)经漆酶预处理的废水与原废水相比,进出水COD均降低,COD去除率提高约40%;挥发性脂肪酸未发生积累,出水VFA浓度升高到1.75 g/L,反应器能够正常运行;产气量升高;其驯化的颗粒污泥凝聚现象明显,平均粒径与密度都有显著提高,微生物活性和状态良好;漆酶预处理对提高杨木采伐剩余物CMP碱浸渍废水的常规厌氧处理效果具有明显作用,降低了废水的毒性和厌氧处理难度,提高了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效能,对出水水质的提高以及产气量的增加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杰[7](2014)在《微纤维玻璃棉及其制备隔热纸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液化天然气的快速发展以及未来对该清洁能源的巨大需求,促进了LNG(Liquefied Natural Gas)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LNG运输过程中需要大量的LNG储罐,这种储罐采用高真空多层绝热的方式进行低温隔热,多层绝热结构中的微纤维玻璃棉隔热纸对整体绝热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研究分析微纤维玻璃棉的性质,微纤维玻璃棉成纸性能以及制备的隔热纸的导热系数,比较选择最优的微纤维玻璃棉,制备隔热性能更好的隔热纸。利用Morfi纤维质量分析仪对微纤维玻璃棉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不同微纤维玻璃棉纤维的算数平均长度介于0.426mm0.459mm之间,平均长度加权长度介于0.58mm0.65mm之间,平均宽度介于8.6μm13.0μm,平均粗度为0.5091mg/100m0.8539mg/100m,纤维扭结角在133°138°之间。另外,扭结纤维所占比例为11.5%18.7%,卷曲纤维比例为16.1%18%,与其它纤维相比,BM-3微纤维玻璃棉扭结程度较小,卷曲程度较大,成纸后纤维之间交织更加紧密,能够更好的阻止热量的传递,隔热效果更好。对微纤维玻璃棉进行疏解研究得出,疏解转数增加,打浆度先增大后趋于平稳,5000r为转折点,主要是因为疏解过程中对纤维的切断造成了短纤维数量的增加,进而引起打浆度的变化。通过湿法造纸工艺进行抄纸研究得出,疏解转数增加对隔热纸定量影响不大,厚度有所下降。透气度和抗张强度的测定主要针对定量较高的微纤维玻璃棉纸,疏解转数增加,手抄片透气度不断减小,抗张强度先增大后变小,7000r左右时最大。不同微纤维玻璃棉纸的抗张强度基本大小为:BM-6>BM-5>BM-3>BM-4>BM-1>BM-2,低温处理后微纤维玻璃棉纸的抗张强度整体上有所下降。利用IMDRY3001-VII型双平板导热系数测定仪对微纤维玻璃棉隔热纸进行导热系数的比较研究,分析得出导热系数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低温环境下,BM-3制备的微纤维玻璃棉纸导热系数最小,疏解转数增加, BM-1和BM-3两种隔热纸的导热系数先增大,在10000r以后趋于平稳,另外四种隔热纸的导热系数变化不大;不同温度下,温度升高,BM-1和BM-3隔热纸的导热系数增幅较小,其导热系数在0.029W·(m·K)-10.031W·(m·K)-1之间,另外四种隔热纸的导热系数变化显著,增幅近36%。因此,最佳的微纤维玻璃棉纸生产原料为BM-3纤维。通过对不同多孔性填料的添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得出,与sz-1相比,yzz-1的堆积密度和导热系数都小。填料的添加均能造成微纤维玻璃棉纸的导热系数下降,yzz-1效果更好,原因是填料的多孔性结构使得热量传递的路线变长,能够起到阻热的作用;随着不同填料添加比例的增加,不同隔热纸的导热系数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在添加比例为30%时,微纤维玻璃棉隔热纸的导热系数最小。

马静[8](2017)在《杨木CTMP制浆前自水解预处理对乙酸生成量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制浆前对木质纤维原料进行自水解预处理,能够实现生物质资源的充分和高效利用。在自水解过程中会有甲酸、乙酸等有机酸生成,自水解液的pH值随之降低,反应体系的酸性得到了提高。其中,乙酸的生成量对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和纤维细胞结构的改变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自水解预处理条件与乙酸生成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以明确半纤维素预提取的调控机制。本文以杨木片为原料,在Box-Behnken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法分别建立了自水解条件关于水解木片得率、水解液pH值和乙酸生成量的响应面方程,考察了自水解预处理时的保温时间、水解温度、液固比对自水解预抽提效果的影响;研究了水解液中乙酸含量与体系pH值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 水解液中乙酸的生成量对原料中木糖、葡萄糖的溶出和降解的影响,从而优化杨木自水解工艺条件,获得最佳实验参数;使用FT-IR、XRD、1HNMR、SEM等手段对所得物料进行了分析,从而表征了自水解预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自水解预处理过程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水解温度、保温时间、液固比。随着预处理条件的增强,水解木片得率从98.99%降低到84.41%,甲酸和乙酸的溶出量均增加,自水解液的pH值从5.68降低至3.33。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水解液中乙酸的含量远高于甲酸的含量,自水解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乙酸是引起体系酸度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响应曲面法对杨木自水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建立响应值与三个因素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得出优化的自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163℃、保温时间39 min、液固比4:1。在此条件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得到优化后的响应值分别为:水解木片得率90.19%、pH3.49、乙酸生成量0.841 %。此外,通过对水解液中糖类物质的检测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木糖、葡萄糖的溶出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木糖的溶出量较大。水解液经过4%H2S04水解后可以测得其中低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水解液中低聚糖含量远远高于直接测出的单糖含量。随着自水解预处理条件的增强,水解木片中的各组分被逐渐抽提出来,其各组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从SEM图中发现,随着预处理条件增强,木片表面变得粗糙,结构变得松散并伴有不规则的破碎状,越来越多的木素迁移至纤维表面。用XRD测定水解后试样的结晶度,发现自水解后的原料纤维构型并未发生很大变化,而衍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这表明随着预处理条件的增强,游离乙酰基的含量增加,破坏了纤维素分子之间连接的氢键,从而使一些结构相对松散的半纤维结构以及无定型结构发生变化。

徐家祥[9](2012)在《化机浆废水循环增浓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针对化机浆废水送碱回收时固形物浓度较低,0.8-2%,导致蒸发浓缩时消耗能量过多这一问题,研究了一种新的P-RC APMP制浆新流程:通过在传统的P-RC APMP制浆流程漂白塔后添加四台串联的双螺旋挤压机,通过高浓、逆流方式提取漂白废水,废水一部分送碱回收处理,另一部分循环回用在高浓混合器中用作配制漂白药液,该方法也适用于现有的BCTMP流程,最后检测了废水固形物的燃烧值、有机物含量。结果如下:1.挤压出第二段浸渍漂白反应后废水,而后将废水当做清水配制漂白药液就近循环回用在第二段预浸渍中。随着废水循环次数的增加,废水的固含量与COD变化趋势相似,刚开始呈现增加趋势,之后趋于稳定;废水中残余过氧化氢量刚开始时缓慢增加,之后趋于稳定,pH的变化不明显;成纸白度、强度有波动,但是变化不明显;将废水固含量由4.36%浓缩至6.70%,COD有较大的提高,pH、残余过氧化氢、白度、强度影响不大。2.改造前P-RC APMP流程中,由于漂白废水浓度在消潜、多盘洗浆机处得以稀释,废水总提取率在95%时,提取时吨浆耗水量大,为7930.4kg/t浆,稀释因子为4.43,提取的废水固形物浓度0.08%;改进后P-RC APMP流程中,每台双螺旋挤压机的进口浓度为20%左右,出口浓度为40%左右,通过高浓、逆流的方式提取漂白废水,提取率在95%时,吨浆提取用水量相对较低,为1910.84kg/t浆,稀释因子为0.81,提取的废水固形物浓度高,为5%;碱回收蒸发浓缩得到1t固含量为50%的废水,固含量为5%废水比0.8%废水蒸汽消耗降低85.3%。3.改进后BCTMP流程中,每台双螺旋挤压机的进口浓度在20%左右,出口浓度在40%左右,通过高浓、逆流的方式提取漂白废水,在废水总提取率在95%的情况下,提取的废水固形物浓度为4%,提取过程中稀释因子是0.78,吨浆提取用水量为1866.87kg/t浆;碱回收蒸发浓缩得到1t固含量为50%的废水,固含量为4%废水比0.8%废水蒸汽消耗降低81.3%。4.测定废水中固形物燃烧值与有机物含量的测定,废水中固形物的燃烧值为12027kJ/kg,一般碳水化合物燃烧值为12600kJ/kg,表明化机浆废水固形物的燃烧值和碳水化合物的燃烧值相接近;有机物中以酸类居多,如壬二酸、苯甲酸含量占到接近有机物总量的50%,烯类物质占到接近有机物总量的30%,烷类物质占到接近有机物总量的15%,有机物中碳原子数集中分布在C7、C9、C10、C11、C21,而C12、C15、C16、C18相对含量较少。

齐书田[10](2014)在《化机浆选择性磨浆工艺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磨浆工艺的不断发展,高得率浆的品质及磨浆能耗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是为了适应高得率浆制备的纸张在质量和消耗上迫切的提升,我们对高得率浆的质量要求及能耗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并且在质量要求的较高的纸产品中用高得率浆替代更多的昂贵化学浆也成为高得率浆发展的进一步要求。除此之外,工业上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也要求高得率浆生产过程低污染物排放、低能耗。因此,目前很多高得率浆研究的方向为高品质、低能耗浆料。化机浆典型的生产工艺为两段磨浆,一段磨浆后直接进入二段磨浆。但是由于木片经过第一段高浓磨后,已经有相当部分的木片已经变成了纤维,这部分纤维如果再进行第二段磨浆,首先将增加磨浆的能耗;其次,第二段磨浆会改变这部分纤维的形态,不利于其成纸松厚度增加;第三,这部分已经分离完成的纤维与纤维束混合,不利于第二段磨浆对纤维束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同样会导致磨浆能耗的增加。本课题中的选择性磨浆是将传统磨浆方式的一段磨浆料全部进入二段磨的模式进行改进,将一段磨所获得的浆料经过纤维束筛,只把渣浆部分送入二段磨,如此一来进入二段磨的浆料量就会减少,这可以对能耗的降低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一段磨后增加的平板筛所筛出来的良浆不再进入二段磨,这样就保证了一段磨后纤维的挺硬粗大,这段浆料与二段磨浆料配抄时,会提高所得到的新品质浆中的粗大挺硬纤维含量,且这部分粗大挺硬纤维较原磨浆工艺中粗大挺硬纤维更利于纸页松厚度的提高。首先利用PFI实施化机浆选择性磨浆,针对筛出来的纤维束磨浆,当磨浆转数为19000r时,在实现选择性磨浆所制备的化机浆与对比浆基本一致的游离度(即滤水性能)一致,但相对于对比浆,能耗降低了11.8%,使用选择性磨浆实施化机浆磨浆过程的节能降耗后,与对比浆在烘干情况下的成纸性能相比,选择性磨浆所制备的化机浆成纸松厚度提高2.2%,但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内结合强度分别降低了9.3%、5.5%、6.7%;与对比浆在风干情况下的成纸性能相比,选择性磨浆所制备的化机浆成纸松厚度增加了10.5%,但成纸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内结合强度分别降低了10.5%、6.1%、6.8%,成纸粗糙度提高1.8%。其次利用盘磨实施化机浆选择性磨浆,针对筛出来的纤维束磨浆,一段高浓磨出浆游离度对实施化机浆的选择性磨浆具有明显影响。出浆游离度较高时,有利于磨浆能耗的降低,并且可制备高松厚度纸张,但是成纸强度性能有所下降;当一段高浓磨出浆游离度较低时,磨浆能耗反而升高,但是可以在松厚度略有损失的情况下,制备强度性能较好的纸张。利用盘磨实施化机浆选择性磨浆,当一段高浓磨出浆游离度为710mL,浆S1的游离度为170mL,选择性磨浆所制备的化机浆相对于对比浆能耗降低了13.1%,在实现与对比浆基本一致的游离度(即滤水性能)时,与对比浆在烘干情况下的成纸性能相比,选择性磨浆所制备的化机浆成纸松厚度提高1.2%,成纸撕裂强度基本保持一致,但抗张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分别降低了15.8%和4.7%;与对比浆在风干情况下的成纸性能相比,选择性磨浆所制备的化机浆成纸松厚度增加了11.6%,成纸撕裂指数增加了1.7%,但抗张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分别降低了10.5%和16.8%,粗糙度增加了6.5%。最后利用盘磨实施化机浆选择性磨浆优化工艺,当浆S游离度为260mL时,所得浆P游离度与对比浆游离度基本一致,但相对于对比浆来说,能耗升高了15.7%,在实现与对比浆基本一致的游离度(即滤水性能)时,与对比浆在烘干情况下的成纸性能相比,选择性磨浆所制备的化机浆成纸松厚度下降了1.1%,但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内结合强度分别升高了4.5%、2.9%、12.8%;与对比浆在风干情况下的成纸性能相比,选择性磨浆所制备的化机浆成纸松厚度下降了4.7%,但成纸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内结合强度分别上升了6.9%、6.7%、2.3%,成纸粗糙度下降了1.5%。

二、机械浆特性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浆特性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5)强渗透性木聚糖复合酶桑枝生物高得率制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立题依据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目的和意义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桑枝资源的利用进展
        2.1.1 我国桑枝资源的概况
        2.1.2 桑枝用于制浆造纸的研究进展
        2.1.2.1 桑树资源用于造纸行业的优势
        2.1.2.2 桑枝制浆的性能研究
        2.1.2.3 开发桑枝制浆的前景
    2.2 高得率浆的发展与应用
        2.2.1 高得率浆的发展
        2.2.1.1 传统机械浆的发展
        2.2.1.2 APMP的发展
        2.2.1.3 P-RC APMP的发展
        2.2.2 高得率浆的优点和应用
    2.3 高得率制浆中的预处理技术
        2.3.1 物理预处理
        2.3.1.1 挤压预处理
        2.3.1.2 蒸汽和真空预处理
        2.3.1.3 微波处理
        2.3.2 化学预处理
        2.3.2.1 稀酸预处理
        2.3.2.2 碱预处理
        2.3.2.3 氧化预处理
        2.3.3 生物预处理
        2.3.3.1 木聚糖酶预处理
        2.3.3.2 纤维素酶预处理
        2.3.3.3 果胶酶预处理
        2.3.3.4 漆酶预处理
        2.3.3.5 白腐菌预处理
    2.4 生物高得率浆
        2.4.1 生物高得率浆的研究进展
        2.4.2 基于脱木素的白腐菌预处理生物高得率浆
        2.4.2.1 降解木素的真菌
        2.4.2.2 木素的变化
        2.4.2.3 白腐菌在预处理中的应用
        2.4.3 基于增强渗透性的木聚糖酶预处理生物高得率浆
        2.4.3.1 木聚糖酶的来源结构
        2.4.3.2 木聚糖酶的分类
        2.4.3.3 木聚糖酶的作用机理
        2.4.3.4 木聚糖酶在预处理中的应用
        2.4.4 木聚糖酶生物高得率浆的发展前景
第三章 原料与方法
    3.1 原料
    3.2 SODA-AQ蒸煮
    3.3 木聚糖复合酶预处理工艺条件的优化
        3.3.1 碱性木聚糖复合酶预处理的工艺流程
        3.3.2 试剂的配制
        3.3.3 碱性木聚糖复合酶的提取
        3.3.4 木聚糖复合酶活力的测定
        3.3.5 热预处理
        3.3.6 木聚糖复合酶预处理
    3.4 APMP工艺条件的优化
        3.4.1 热预处理
        3.4.2 两段H_2O_2预处理
    3.5 高得率浆的制备
        3.5.1 技术路线
        3.5.2 Bio-MP、Bio-APMP以及APMP的制备
        3.5.2.1 Bio-MP的制备
        3.5.2.2 Bio-APMP的制备
        3.5.2.3 APMP的制备
        3.5.3 磨浆
        3.5.4 打浆
        3.5.5 消潜
        3.5.6 抄纸
    3.6 分析与检测
        3.6.1 纤维形态分析
        3.6.2 化学浆蒸煮性能分析
        3.6.3 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
        3.6.4 扫描电镜分析
        3.6.4.1 纤维表面
        3.6.4.2 纤维横断面
        3.6.4.3 测试方法
        3.6.5 结晶度分析
        3.6.6 浆料性能分析
        3.6.7 纸性分析
    3.7 主要仪器设备及型号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桑枝原料特性
        4.1.1 原料纤维形态
        4.1.2 原料化学成分
    4.2 桑枝SODA-AQ蒸煮动态特性
        4.2.1 浆料得率、碱耗及脱木素规律
        4.2.2 得率的变化
        4.2.3 木素含量的变化
        4.2.4 残碱含量的变化
        4.2.5 小结
    4.3 碱性木聚糖复合酶预处理对桑枝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
        4.3.1 碱性木聚糖复合酶的酶学特性
        4.3.2 酶用量对预处理特性的影响
        4.3.2.1 得率
        4.3.2.2 灰分
        4.3.2.3 苯醇抽提物
        4.3.2.4 热水抽提物
        4.3.2.5 1%NaOH抽提物
        4.3.2.6 综纤维素
        4.3.2.7 木质素
        4.3.3 温度对预处理特性的影响
        4.3.3.1 得率
        4.3.3.2 灰分
        4.3.3.3 苯醇抽提物
        4.3.3.4 热水抽提物
        4.3.3.5 1%NaOH抽提物
        4.3.3.6 综纤维素
        4.3.3.7 木质素
        4.3.4 pH对预处理特性的影响
        4.3.4.1 得率
        4.3.4.2 灰分
        4.3.4.3 苯醇抽提物
        4.3.4.4 热水抽提物
        4.3.4.5 1%NaOH抽提物
        4.3.4.6 综纤维素
        4.3.4.7 木质素
        4.3.5 组织形态
        4.3.6 结晶度
        4.3.7 小结
    4.4 APMP工艺条件的优化
        4.4.1 第一段H_2O_2用量优化
        4.4.2 第二段H_2O_2用量优化
        4.4.3 第二段预处理时间优化
        4.4.4 小结
    4.5 桑枝原料制备高得率浆的优势
        4.5.1 桑枝APMP与杨木APMP的比较
        4.5.1.1 制浆性能
        4.5.1.2 能耗
        4.5.1.3 手抄片性能
        4.5.2 桑枝Bio-MP、Bio-APMP以及APMP的比较
        4.5.2.1 制浆性能
        4.5.2.2 能耗
        4.5.2.3 手抄片性能
        4.5.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中文详细摘要
英文详细摘要

(6)漆酶预处理对杨木CMP碱浸渍废水厌氧处理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制浆造纸废水污染现状
        1.2.1 杨木化学机械法制浆的应用现状
        1.2.2 制浆造纸废水水质特征
        1.2.3 化学机械浆废水的污染特性研究现状
    1.3 漆酶在制浆造纸与制浆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4 制浆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1.4.1 混凝吸附
        1.4.2 生化处理技术
    1.5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2 废水污染物成分和可生化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原料及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废水污染物成分的定性定量测试
        2.2.2 废水中木质素和糖类物质的定量分析
        2.2.3 废水主要污染物指标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漆酶与废水作用条件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原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单因素对木质素去除率和B/C的影响
        3.2.2 响应曲面回归方程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3.2.3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三因素交互性分析
        3.2.4 参数优化及验证
    3.3 本章小结
4 漆酶预处理对废水厌氧处理效果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用水和颗粒污泥
        4.1.2 实验仪器和反应装置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UASB运行两种废水的COD浓度、VFA和产气量的变化
        4.2.2 UASB运行过程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变化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7)微纤维玻璃棉及其制备隔热纸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LNG 简介及 LNG 产业发展现状
    1.2 LNG 低温运输储罐
    1.3 高真空多层绝热
    1.4 玻璃纤维及微纤维玻璃棉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 微纤维玻璃棉的纤维质量分析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微纤维玻璃棉纤维质量分析
        2.3.2 微纤维玻璃棉纤维形态分析
        2.3.3 微纤维玻璃棉各指标的区间分布
        2.3.4 疏解转数对微纤维玻璃棉打浆度的影响
        2.3.5 不同转数下微纤维玻璃棉微观状态的变化
    2.4 小结
3 微纤维玻璃棉成纸性能研究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转数对低定量微纤维纸抄造性能的影响
        3.3.2 转数对高定量微纤维玻璃棉纸抄造性能的影响
        3.3.3 隔热纸抗张强度的研究
        3.3.4 微纤维玻璃棉纸 SEM 观察
    3.4 小结
4 微纤维玻璃棉纸隔热性能研究
    4.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2 导热系数测定仪
    4.3 实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低温环境下不同种类微纤维玻璃棉纸导热系数的研究
        4.4.2 不同温度对微纤维玻璃棉导热系数的影响
    4.5 小结
5 填料对微纤维玻璃棉纸隔热性能的影响
    5.1 实验原料及仪器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填料基本性能参数研究
        5.3.2 填料的添加对微纤维玻璃棉纸的影响
    5.4 小结
6 结论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6.3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杨木CTMP制浆前自水解预处理对乙酸生成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生物质资源的分布及利用现状
        1.1.1 生物质资源的分类
        1.1.2 生物质资源的利用现状
    1.2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1.3 化学热磨机械浆
        1.3.1 CTMP流程
        1.3.2 CTMP的特性
    1.4 生物质原料预处理技术
        1.4.1 机械法
        1.4.2 酸法
        1.4.3 碱法
        1.4.4 生物法
    1.5 自水解预处理技术
        1.5.1 自水解过程中乙酸的生成
        1.5.2 乙酸对碳水化合物降解的影响
        1.5.3 乙酸对木素降解的影响
        1.5.4 自水解对后续制浆和漂白的影响
    1.6 多因子实验设计的数学方法
        1.6.1 Plackett-Burman设计法
        1.6.2 随机平衡法
        1.6.3 部分因子实验设计
        1.6.4 均匀设计法
        1.6.5 改进单纯形优化法
        1.6.6 响应曲面优化
    1.7 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流程
    2.3 实验方法
        2.3.1 Box-Behnken实验方案设计
        2.3.2 自水解预处理
        2.3.3 水解液中组分的测定
        2.3.4 水解木片中组分的测定
        2.3.5 碳水化合物及有机酸的测定
        2.3.6 半纤维素的分离
        2.3.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3.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3.9 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
        2.3.10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11 热重(TGA)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水解温度对自水解预处理的影响
        3.1.1 水解温度对乙酸生成量的影响
        3.1.2 水解温度对自水解过程中碳水化合物降解的影响
        3.1.3 水解温度范围的确立
    3.2 保温时间对自水解的影响
        3.2.1 保温时间对乙酸生成量的影响
        3.2.2 保温时间对自水解过程中碳水化合物降解的影响
        3.2.3 水解温度范围的确立
    3.3 液固比对乙酸生成量的影响
    3.4 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杨木自水解预处理条件
        3.4.1 多因子实验设计
        3.4.2 基于响应曲面法研究自水解条件对木片得率的影响
        3.4.3 基于响应曲面法研究自水解条件对体系pH值的影响
        3.4.4 基于响应曲面法研究自水解条件对乙酸生成量的影响
        3.4.5 自水解条件对甲酸生成量的影响
        3.4.6 杨木自水解条件的优化
    3.5 水解木片得率与乙酸生成量之间的关系
        3.5.1 不同水解温度下水解木片得率与乙酸生成量之间的关系
        3.5.2 不同保温时间下水解木片得率与乙酸生成量之间的关系
    3.6 杨木自水解液pH值与乙酸生成量之间的关系
        3.6.1 不同保温时间下自水解液pH值与乙酸生成量之间的关系
        3.6.2 不同水解温度下自水解液pH值与乙酸生成量之间的关系
        3.6.3 体系pH值与有机酸含量之间的关系
    3.7 自水解后木片化学组分与乙酸生成量之间的关系
    3.8 自水解对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3.9 水解木片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3.10 半纤维素的核磁共振谱图(NMR)分析
    3.11 自水解后木片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3.12 自水解后木片的热重分析
4 结论
    4.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4.2 本论文创新点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9)化机浆废水循环增浓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造纸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1.1.1 我国造纸工业的生产和消费状况
        1.1.2 我国造纸工业存在的问题
        1.1.3 我国造纸工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1.2 化机浆及发展简况
        1.2.1 化机浆的特点
        1.2.2 化机浆在中国的发展简况
        1.2.3 三种典型的化机浆制浆流程
        1.2.3.1 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BCTMP)
        1.2.3.2 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
        1.2.3.3 化学预处理加盘磨化学处理、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P-RC APMP)
    1.3 化机浆废水特性及处理
        1.3.1 化机浆废水来源及特性
        1.3.2 化机浆废水处理方法
        1.3.2.1 膜分离技术
        1.3.2.2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1.3.2.3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1.3.2.4 厌氧-好氧联合生物处理技术
        1.3.2.5 特定微生物处理技术
        1.3.2.6 电化学处理技术
        1.3.3 化机浆废水的零排放
    1.4 研究设想、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设想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第二章 新型 P-RC APMP 流程分析及实验室模拟研究
    2.1 现有 P-RC APMP 流程分析与改进
        2.1.1 废水固形物浓度偏低分析
        2.1.2 现有流程的不足
        2.1.3 现有流程的改进
    2.2 废液循环实验室模拟研究
        2.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1 原料的准备
        2.2.1.2 制浆流程的选择
        2.2.1.3 制浆工艺条件的选择
        2.2.1.4 废水指标的检测
        2.2.1.4.1 水样
        2.2.1.4.2 各项指标的测定
        2.2.1.5 成纸强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测定
        2.2.1.5.1 手抄片的制备
        2.2.1.5.2 手抄片物理性能的检测
        2.2.1.6 试验方法
        2.2.2 循环对于废水、成纸特性的影响
        2.2.2.1 循环对于废水固含量和 COD 的影响
        2.2.2.2 循环对于废水残余过氧化氢和 pH 的影响
        2.2.2.3 循环对于成纸白度和强度的影响
    2.3 废水中固形物燃烧值与有机物的测定
        2.3.1 废水固形物燃烧值测定
        2.3.1.1 样品测定前的预处理
        2.3.1.2 样品的测试
        2.3.2 废水的 GC-MS 测定
        2.3.2.1 废水预处理及检测条件
        2.3.2.2 GC-MS 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新型 P-RC APMP 流程工业可行性分析
    3.1 现有 P-RC APMP 流程废水提取计算
        3.1.1 现有 P-RC APMP 流程简图
        3.1.2 现有 P-RC APMP 生产工艺参数
        3.1.3 废水提取计算及浆水平衡计算
    3.2 新型 P-RC APMP 流程废水提取计算
        3.2.1 新型 P-RC APMP 流程简图
        3.2.2 新型 P-RC APMP 生产工艺参数
        3.2.3 废水提取计算及浆水平衡计算
    3.3 新旧流程废水提取结果比较
        3.3.1 两种流程废水提取结果
        3.3.2 两种流程的水平衡图比较
    3.4 新旧流程碱回收经济效益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 BCTMP 流程工业可行性分析
    4.1 新型 BCTMP 流程简图
    4.2 流程的生产工艺参数
    4.3 提取废水计算及浆水平衡计算
    4.4 废水提取计算的结果
    4.5 新流程碱回收经济效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参考文献

(10)化机浆选择性磨浆工艺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化机浆简介
        1.1.1 概述
        1.1.2 化机浆的发展
        1.1.3 化机浆的应用
        1.1.4 化机浆品质研究
    1.2 PRC-APMP 简介
        1.2.1 概述
        1.2.2 PRC-APMP 工艺流程
        1.2.3 PRC-APMP 的应用
    1.3 国内外制浆造纸能耗简介
        1.3.1 概述
        1.3.2 化机浆能耗
    1.4 课题依据
    1.5 课题来源及目的和意义
    1.6 课题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6.1 技术路线
        1.6.2 研究内容
2 PFI 实施化机浆选择性磨浆的能耗与成纸性能关系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和药品
        2.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2.2.3 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纤维束磨后浆形态分析
        2.3.2 纤维束磨后浆形态参数的变化
        2.3.3 对比浆的选择与确定
        2.3.4 纤维束磨浆能耗分析
        2.3.5 纤维束磨后浆中的纤维束去除率
        2.3.6 选择性磨浆烘干方式下浆 P 与对比浆成纸性能研究
        2.3.7 选择性磨浆风干方式下浆 P 与对比浆成纸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盘磨实施化机浆选择性磨浆的能耗与成纸性能关系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和药品
        3.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3.2.3 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纤维束磨后浆形态分析
        3.3.2 纤维束磨后浆形态参数的变化
        3.3.3 纤维束磨浆能耗分析
        3.3.4 纤维束磨浆能耗对浆 P 能耗的影响
        3.3.5 对比浆的选择与确定
        3.3.6 选择性磨浆烘干方式下浆 P 与对比浆成纸性能研究
        3.3.7 选择性磨浆风干方式下浆 P 与对比浆成纸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选择性磨浆工艺的优化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和药品
        4.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4.2.3 实验内容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选择性磨浆优化条件下纤维束磨浆能耗
        4.3.2 选择性磨浆优化条件下纤维束磨浆能耗对浆 P 能耗的影响
        4.3.3 选择性磨浆优化工艺下对比浆的选择
        4.3.4 选择性磨浆优化工艺烘干方式下浆 P 与对比浆成纸性能研究
        4.3.5 选择性磨浆优化工艺风干方式下浆 P 与对比浆成纸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建议及创新点
    5.1 结论
    5.2 建议
    5.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机械浆特性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械浆特性的评价[J]. 冷连勇. 国际造纸, 1982(12)
  • [2]马尾松、尾叶桉制浆配抄牛皮箱纸板和牛皮卡纸的探讨[J]. 王忠,张大同,徐权,彭永贵. 中国造纸, 1994(03)
  • [3]轻量涂布纸的发展趋势[J]. 黄运基. 中国造纸, 1997(05)
  • [4]马尾松机械浆的特性研究[J]. 黄显南. 广西轻工业, 1994(02)
  • [5]强渗透性木聚糖复合酶桑枝生物高得率制浆性能研究[D]. 刘婧怡.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6]漆酶预处理对杨木CMP碱浸渍废水厌氧处理效果的影响[D]. 王旭.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7]微纤维玻璃棉及其制备隔热纸性能的研究[D]. 李杰. 陕西科技大学, 2014(11)
  • [8]杨木CTMP制浆前自水解预处理对乙酸生成量影响的研究[D]. 马静.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3)
  • [9]化机浆废水循环增浓技术[D]. 徐家祥.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10]化机浆选择性磨浆工艺技术的研究[D]. 齐书田. 陕西科技大学, 2014(11)

标签:;  ;  ;  

机械纸浆性能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