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回顾

《1996—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回顾

一、《1996—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张成利[1](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文中提出回顾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人类逐渐战胜自然的历史过程。就中国而言,短短几十年就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进程,成就斐然的背后实则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不断涌现。可以说,在获得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自然代价。面对国际整体生态形势不佳、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基本现状,基于对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反思以及进一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如何从理论上构建指引生态实践的思想认识是党和国家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要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回答,以期从思想意识层面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提供引领。本文旨在借鉴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人类发展史上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为背景,以党的十八、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以及如何运用它指导生态实践进行整体性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作出理论应答。全文主要分导论、主体、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是对研究的对象和意义进行简要论述;其次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对选题的研究现状;另外介绍了论文所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最后着重阐述了生态、生态文明等多组概念的基本内涵。论文的前两章主要是从理论来源和历史演进两个角度进行梳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构建与确立提供理论准备和实践支撑。第一章主要论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开发利用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等思想认识,肯定这些思想至今仍在延用。其次,就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尊重生命”思想进行论述。最后,分别讨论生态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三种理论,为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供理论准备。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本章从动态角度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经历了萌芽、孕育、发展、丰富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涉及到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这些认识皆以相关生态文明理念表现出来。为了体现逻辑上的连贯和结构上的衔接,每个发展阶段基本从历史背景和具体理论认识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持之以恒的探求。论文的中间部分也是主干部分,主要从理论主张、基本特征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认识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第三章具体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理论主张。本章以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历史考察为基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指向,概括和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为和谐发展、生态公平、绿色发展、生态安全,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旨在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说清楚、说透彻。论文后面所阐释的对于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实路径分析正是基于本章内容。可以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理论主张的概括与论述是整篇博士论文的关键和核心。第四章简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在上一章提炼和分析了理论主张之后,进一步归纳总结这个概念的基本特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并将其与传统文明观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走出传统文明观的误区,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简言之,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是其最基本的四大特征。论文的后三章都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理论主张的确定展开的,包括用生态文明观衡量现阶段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状,肯定成就,发现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实践的具体现实路径。第五章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的生态建设实践。本章主要从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和依然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来评价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一方面,就成就而言,经过党和国家多年的努力,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建设工作持续顺利推进,国内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而言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成绩显着的同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依然较多,包括在新的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国内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思想观念上生态文明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存在、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仍有待健全等多个方面。第六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本章旨在从学理依据与现实基础两个维度论证和阐释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生态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解决现实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即,一是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三是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四是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文章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得出了一定的研究结论。如,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增强其理论自信、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来推动国内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等。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未来研究可能拓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如,可以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可以探讨具体措施以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的树立以及如何积极提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影响力等方面。

李魁[2](2010)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 ——兼论中国人口红利》文中指出不同年龄段人口的经济行为具有“异质性”。老年人口、少儿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生产行为、储蓄行为、消费行为、投资行为等存在显着差异。那么,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必然通过影响一系列中介变量最终传递到经济增长上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既包括经济方面的影响,也包括社会方面的影响;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储蓄、消费、投资、经常项目差额等的影响,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家庭结构变化、子女抚养、老年赡养等的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属于“幼年型”、“成年型”还是“老年型”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存在密切关系。但是,关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全面系统研究,在国内仍然相对缺乏和薄弱。深入探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所引起的经济效应以及系统研究其传导机理对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明显以及即将发生重大转折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政策含义。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过程中,劳动力抚养负担减轻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极为重要的“结构性红利”——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21世纪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探讨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如何充分地获取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所带来的这种结构性优势,对于中长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启示。如何利用人口红利积累的社会经济基础来应对未来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债也是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着力探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以及因之带来的人口红利的宏观经济效应。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构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储蓄(投资)机制、居民消费机制以及净出口(经常项目差额)机制。第二,建立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宏观分析框架。一方面从国际视角分析“东亚奇迹”中人口转变的作用;另一方面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其“外溢效应”。第三,提出利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和对策,主要围绕“后人口红利利用和挖掘战略”和“人口红利消减的替代与转换战略”两部分展开。具体而言,全文共分为9章。首先是导论。这章提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探讨的问题,阐述了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框架设计,总结论文的创新之处,并指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1章是理论支撑和文献综述。首先对人口转变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人口变动与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人口年龄结构作用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经验研究、最新进展以及研究评介等四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为后文的深入分析提供基础和支撑。第2章是研究基础。这章对人口年龄结构及人口红利的概念进行讨论和界定,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以及这种变动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做出初步探讨,提出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三条子传导机制”。第3章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储蓄率的影响。这章在引入人口年龄结构变量的生命周期储蓄函数基础上,采用二步系统GMM方法,通过工具变量解决变量的内生性影响,进而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储蓄率的影响。经验研究发现,生命周期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的高储蓄率。少儿抚养负担对储蓄率具有显着影响,并且在10%的水平上显着为负;老年赡养负担对储蓄率的影响为正,但并不显着;总抚养负担减轻带来的储蓄率提高主要是由于快速下降的少儿抚养负担引致。未来应密切关注抚养负担变化尤其是老年赡养负担变化如何影响居民储蓄以及因之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社会变化。第4章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这章在提出“三个假说”基础上,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0-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动态GMM估计。少儿抚养负担对消费率存在显着影响,但老年赡养负担对消费率的影响并不显着。少儿抚养负担的减轻显着降低了东部和中部的消费率,但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着。少儿抚养负担在全国水平上以及东、中部地区的快速下降是1990年以来居民消费率持续向低振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随着少儿抚养负担下降空间的缩小,它对消费率的影响将逐渐趋弱,而老年赡养负担的变化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第5章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净出口贡献率的影响。这章首先提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作用经常项目差额的“三阶段说”和传导机理,进而从国际面板数据和中国时序数据两个维度出发,采用混合估计、静态面板估计以及动态面板估计对人口年龄结构的这一影响进行实证。经验研究表明:抚养负担变化对经常项目变动具有显着的反向冲击,发达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主要通过老年赡养负担进行,而发展中国家(地区)和亚洲国家(地区)主要通过少儿抚养负担进行。长期而言,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带来的劳动力负担减轻促使经常项目盈余。充分利用现有的经常项目盈余(贸易余额)或者说充裕的资本进行跨国投资,增加资本利得,是应对未来年龄结构老化的关键之举。第6章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东亚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通过构建人口转变指数刻画了东亚国家和地区人口转变的“不同步性”——三个梯队。在此基础上,引入空间矩阵w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1969-1996年东亚经济起飞的历史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结果发现:人口转变显着地促使东亚经济起飞,而东亚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为利用人口转变创造了条件;少儿抚养负担和老年赡养负担变化均对东亚经济增长产生负作用,但在相同的变化幅度下,前者的影响小于后者。东亚经验对中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第7章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和人口红利进行全面评价。本章评价了人口红利的动态性,并对区域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人口红利及抚养负担进行比较和预测,最后对人口红利的获取背景、经验以及不足等进行了探讨。第8章对中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基于1990-2007年30个省域单元的空间动态面板计量模型,本章分析了人口红利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人口红利的“外溢效应”。结果发现:人口红利的显着增加促进了省域经济增长;东部存在显着的人口红利外溢,但中、西部的外溢效应不显着;从区际来看,东、中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其他区域之间均不显着。人口红利的出现显着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但人口红利的“溢出”并未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应创造人口红利的吸收条件,促进人口红利充分流动,适时选择延续人口红利。第9章提出利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对策。一方面,应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战略、劳动力“全流通”战略与充分参与战略、老年市场参与战略、退休年龄延长战略、集中型抚养和赡养战略、人口红利应对人口负债战略,充分利用和挖掘“后人口红利”。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口红利终将消失,应推进实施劳动力质量优势转变战略、“第二次人口红利”获取战略、人口红利消逝与退休年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相协调战略。

迟明[3](2015)在《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生育政策一直备受关注。与以往研究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视角不同,本文从法经济学制度设计及安排的角度,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中国当前人口生育政策调整进行经济学的分析。试图证明中国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生育政策有利于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关于人口问题的经济学研究,虽然理论观点各异,但这些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人口的增长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的,从而得出适度的人口增长、严格管控的人口增长、无限制的人口增长结论。本文根据这些结论,将经济学中的人口理论大致归纳为三类,即温和的人口理论、悲观主义人口理论、乐观主义人口理论。温和的人口理论认为,人口增长存在着正负两个方面的效用,在某一限度内呈现正效应,超越这一限度将转为负效应;悲观主义人口理论突出强调人口增长的负效应;而乐观主义人口理论则突出强调人口增长的正效应。本文通过对经济学中人口理论的归纳和总结,认为人口生育政策应是动态的,其应当随客观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国外学者对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国内学者对中国人口生育政策争论的主要焦点放在了是否应该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并分成了赞成中国进一步放开人口生育政策和反对中国进一步放开人口生育政策两大阵营。目前,大多数国内学者赞同中国进一步放开人口生育政策,并且认为当前中国全面放开二孩人口生育政策刻不容缓。通过梳理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发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没有非常明确的人口生育政策。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的下降以及平均寿命的延长,使得中国人口处于无限制的快速增长状态。随着人口过多负面效应的凸显,1982年中国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计划生育政策,并将计划生育政策确立为基本国策。这一基本国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表现为:提高了人口质量;降低了总和生育率;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缓和了供需矛盾;提高了中国家庭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女性地位。但同时,这一政策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具体如下:第一,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远低于更替水平。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为1.4,远低于更替水平,与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已经非常接近。第二,人口老龄化严重。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4.9%,并且这种人口老龄化的态势会越来越严重,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高达近30%。第三,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目前中国每年劳动年龄人口维持在10亿人左右,但是预计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降至8亿人,缩减比例达20%。第四,经济增长减速。第五,生育意愿存在差距。第六,出生性别比失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水平为102-107,2010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8。第七,人口素质逆淘汰,即在中国形成了“素质较高的人群出生率较低,素质较低的人群出生率较高”的现象。第八,失独家庭问题。中国现在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增加7.6万个失独家庭,而且这个数量在慢慢上升。第九,干群关系紧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应立即调整人口生育政策。本文在对当前中国家庭生育行为所进行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中,测度了当前中国家庭生育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并提出了当前中国家庭生育成本决定家庭生育行为,家庭生育收益决定家庭生育意愿的理论观点。同时指出,中国目前所实行的“单独二孩”政策错误地把生育意愿等同于生育行为,没有依据生育行为的成本制定政策。在当前中国家庭生育行为成本巨大的情况下,再美好的意愿也往往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生育行为。这必将导致该政策所预期的中国家庭实际生育二孩行为的发生不可能像政策制定者所设想的那样实现,从而导致中国的生育率不可能像政策所预想的那样实现。并且这种“单独二孩”的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还限制了中国生育率的提高。所以本文认为,中国目前应当立即实行全面的二孩生育政策,并且政策应当明确规定承担的中国家庭二孩生育行为成本。本文对当前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进行了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本文立足于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三个宏观经济变量,力证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由“单独二孩”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中利用索洛模型、内生增长模型,论证了当前中国全面放开二孩人口生育政策,有利于未来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利用总供给-总需求曲线,论证了当前中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有利于未来中国经济规避高通胀的危险;利用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论证了当前中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有利于未来中国经济在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之间实现最优替换。总之本文认为,中国当前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有利于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方面的影响:第一,丰富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第二,增加资本存量;第三,刺激技术进步;第四,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甚微。社会方面的影响:第一,有利于社会保障系统健康发展;第二,有利于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优化;第三,并不一定导致失业率上升;第四,并不会降低中国家庭现有的生活质量。文中最后对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后的数据进行了预测,并借鉴了国外人口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在明确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若干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发现,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获得的经济社会收益完全可以弥补其带来的损失,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完全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并且,本文之所以提出要立即调整中国现行人口生育政策,是因为人口生育政策与其他政策不同,它的效果反应期较长,一般需要二三十年,一旦贻误了最佳调整时机,将会导致无法弥补的后果。因此,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口生育政策调整问题,人口生育政策不能是永恒不变的,应该是动态的,应根据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地做出调整。就目前而言,中国应当立即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口安全的需要。就未来而言,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方向是,让生育政策与生育意愿最大程度的接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提高人口质量,促进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

吕书正[4](2000)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文中指出本文从现代化发展的视角,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内容是:一、考察了传统文化典籍和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的内涵和演变,分析了 “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概念的提出及其新的时代内涵,阐 述了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其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本文首先探讨了传统文化典籍和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思想内涵及演变,认为,在当代中国,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是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遗产,使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些政治和理论概念更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个范例。它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的设计,它的提出,是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相联系的。 从1975年全面整顿时起,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面对长期以来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所导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尤其是新的“左”倾冒进所造成的动荡和损失,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客观实际,面对中国与世界发达水平的巨大差距,邓小平冷静思索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循此思路,在1979年12月,把中国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第一次定位于小康社会。 邓小平不仅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而且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本文分析指出:第一,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思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时代内涵的新概念;第二,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深刻反思建国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教训,立足中国现实国情而提出的描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阶段性发展目标的新概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具有丰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内涵;第三,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放眼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结合中国具体特点而提出的富有时代性、开放性的新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第四、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构想的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第五,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将民族复兴梦想和民生幸福追求融为一体而提出的展现中华民族雄心壮志的新概念。 从“小康”概念的提出到小康社会思想的系统形成,经历一个酝酿和发展过程,是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反复思索的产物。这一过程中,他所描绘的小康社会n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座社会的发展蓝图,所确立的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基本原则、方针政策,所阐述的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伟大意义,构成了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指出:从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看,小康社会思想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和体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看,小康社会思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了;从社会主义本质论来看,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人思考的一个成果,是分阶段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的一个的具体体现。二、M颁的历蛐角,W4了建目50年来的的是波革砒以来,申同经沸 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翟;重协90邻奔小糜进程进行了量化评估和理佑 抑,作出了到2000 t中目可以完成第二步战咯目标,初步遇入JdD幽会 总体判断,提出了进入小糜社会时玉特解决的遗口问兄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时起到 1978年,中国一直处于贫困状态,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1978年,我们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坚实步伐,制定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飞跃前进的历史时期。到1990年,撕1]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基本解决贫困问题,步入了温饱社会,这就使我们进而向小康社会迈进,获得了更为坚实的基石。 进入90年代,党中央及时作出奔小康的战略决策,要求用十年时间实现从温饱社会到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为此,党和国家还就奔小康作出了全方位的战略部署,椎动当代中国向小康社会历史阶段迅速推进。 本文在对小康标准研究成果评介的基础上,主要基于国家统计局的小康生活指标体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选择主要指标,依据有关统计数据,对叨年代奔小康的实践进程进行量化评估。研究表明,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己实现了小康,农村居民己接近小康;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加速,若干指标可以达到小康标准。预计到2000年底,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平均水平将初步达到小康社会的起始水准,从而跨入小康社会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在量化评估的基础上,本文还对奔小康进程中的难点进行了理论?

陈成忠[5](2008)在《生态足迹模型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10年来,生态足迹模型作为一种衡量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物物理定量评价方法,得到有关国际机构、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成为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焦点和前沿。但由于存在着静态性、缺乏预测性和结论单一性等许多令人遗憾的不足之处,在学术界引起较大争议,甚至遭到一些研究者批评。本文为克服生态足迹模型过于静态性、缺乏预测性和结论单一性的缺陷,以中国为例,基于可变均衡因子、世界不变平均单产法计算生态足迹,可变均衡因子、国家不变产量因子法计算生物承载力;将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动力学建模方法应用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综合或单项指标多尺度分析和多情景预测研究;基于熵值法提出生态足迹构成指数和生物承载力构成指数两个新概念,评价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完善生态足迹理论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models,ARIMA)建模原理进行模拟及预测;将EMD多尺度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或因子分析相结合,应用于生态足迹不同组分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运用能值法、投入产出法,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的进出口贸易足迹进行计算改进。具体方法和结论如下:(1)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全球生态可持续性时空分析发现,1961-2003年全球生态足迹指数在波动中急剧下降,1987年转入不可持续状态。1996、1999、2001、2003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态足迹指数差别很大。从生态足迹指数1996、1999、2001、2003年四年的空间分布格局看,全球的不可持续和严重不可持续发展地区基本在人口比较集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发达的中纬度地区,中国也在其中。利用EMD方法提取1961-2003年全球人均生态足迹变化的波动周期,建立具周期性波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拟模型,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多情景数值模拟表明,只要人类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消除生态超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完全可能的。从整体上看,全球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形势有逐步恶化趋势,中国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形势亦不容乐观。(2)1949-2006年,中国生态足迹指数在波动中急剧下降,生态足迹效率20世纪80年代以前变化非常缓慢,自80年代末大幅提高。EMD多尺度分析发现,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存在明显的4.4年和13.1年两个波动周期,生物承载力具有明显的4.5年和6.4年两个波动周期。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变化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发现,人口数量及构成、交通运输、三大产业产值及进出口贸易总额等是驱动其周期性变化和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适当加快小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优化产业机构,制定合理的贸易策略是中国减少生态足迹、降低人类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EMD多情景动力学预测表明,若一切照旧,中国将朝向远离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若采取有效措施,即依据缓慢变化或快速减少情景发展,中国不仅自身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将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3)基于熵值法提出能够衡量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构成多样性的生态足迹构成指数和生物承载力构成指数两个新概念,计算并构建了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构成指数和生物承载力构成指数较为理想的ARIMA预测模型分别为ARIMA(2,1,1)、ARIMA(1,1,1)。预测结果表明,2006-2010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构成指数将在波动中有所下降,生物承载力构成指数持续下降,未来4年可持续发展潜力在波动中也将有所降低。若采取有效措施,可持续发展形势将有较大好转。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构成指数与10个驱动因素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发现,正相关因素依次为城镇人口、第一产业产值、总人口、进出口贸易总额、第三产业产值,负相关因素依次为政府消费、农业人口、居民消费、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4)运用统计-动力学建模方法,构建了生态足迹模型各组分构成比例变化的普适预测模型。以中国人均能源足迹、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构成为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10年,原煤足迹比例逐渐下降,原油足迹、天然气足迹、水电足迹比例逐步上升;耕地足迹、林地足迹比例不断下降,草地足迹、水域足迹、能源足迹将逐渐上升,建设足迹比例将在下降一段时间后缓慢回升;耕地承载力、林地承载力、草地承载力比例不断增加,水域承载力和建设承载力比例均呈下降趋势。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开发、保护耕地、提高技术、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能源足迹的部门分解发现,工业、交通运输通讯业、生活消费、非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生态足迹的产业分解发现,第一产业土地占用比例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平均分别为56.72%、32.85%、10.43%,今后应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污染小、生态资源占用少的第三产业。(5)EMD多尺度分析发现,1953-2006年中国人均能源足迹存在5年、10.4年、15.8年三个波动周期,中国人均能源足迹年增长率存在4.2年、8.7年、14.9年和26.0年四个波动周期。对与中国人均能源足迹增长率高度相关的37个影响因子在前三个主要时间尺度下的因子分析发现,人均GDP、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资本形成总额、建筑业产值、交通运输仓储通信等是共同的主要影响因子。基于EMD的中国人均能源足迹多情景预测表明,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人均能源足迹,一切照旧发展,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形势非常严峻;采取有力措施实施循环经济、倡导节约型社会,未来43年中国能够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人均能源足迹;若迅速采取有效的能源措施和能源战略,不仅能够迅速解决国内生态足迹不断加大的不利形势,而且能够对缓解全球日益紧张的能源形势发挥巨大作用。(6)基于投入产出方法、能值方法计算了中国1995-2005年进出口贸易中的生态足迹,并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能值方法由于计算项目最多计算结果最大。中国进出口贸易足迹变化的动力学预测表明,未来1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足迹不断增加,且以进口为主,进出口贸易能够消除部分生态赤字;进口足迹将明显加大,出口足迹增长较小;考虑进出口贸易足迹后的生态足迹指数表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格局将逐步趋向合理。本文基于EMD方法的多尺度分析、动力学建模的多情景预测、基于熵值法提出的两个新概念及其ARIMA预测,EMD多尺度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相结合进行驱动因素研究等是重要的科学创新。这些指标的提出和方法的运用,不仅发展完善了生态足迹模型的理论指标体系,为生态足迹模型的预测性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而且,对国家资源管理和环境战略决策,对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预测、预警和相关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决策咨询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对科学地协调人地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佟贺丰,杨阳,王静宜,封颖[6](2015)在《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展望——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情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绿色经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本研究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型,选择农业、森林、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城市生活垃圾、城市交通、水泥产业7个行业从绿色经济的角度进行界定和模拟,通过情景仿真分析,分析发展绿色经济对中国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潜在影响。模拟结果显示,走绿色发展道路,中国可以实现更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同时,需要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从整体层面制定绿色经济相关规划。

郑欢[7](2014)在《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是一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加速以及相应的重工业化,对能源的需求也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能源开始供不应求,此后能源供应的缺口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能源区域分布不均衡、能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也加剧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势,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着动力不足的压力。我国的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等,而煤炭作为我国长期依赖的第一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左右,尽管近年来,随着天然气、风能等相对绿色清洁能源日趋广泛的使用,煤炭生产和消费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是截至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依然高达68.5%。能源资源禀赋的限制决定了在短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格局无法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可耗竭性。随着经济增长对煤炭资源的不断消耗,煤炭也将由原先丰富的资源逐渐转变成短缺的资源。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储量的丰富并不意味着就能实现资源的有效供给,我国的煤炭资源供给还受到一系列相关制约因素的影响,如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生态环境以及运输条件的约束等,正是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我国煤炭产量可能将面临一个所谓的“产量峰值”。若这一问题存在的话,既会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从煤炭产需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对我国煤炭产量峰值以及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综述当前国内外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煤炭需求预测以及煤炭可持续利用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并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本章分别对增长极限理论、化石能源峰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以及生态足迹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扩展性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中国能源与煤炭供需形势研究。本章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能源以及煤炭资源的生产和消费状况,并深入分析了中国能源和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现状与特征。首先对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特点、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能源供求形势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状况;其次,对中国的煤炭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总量、煤炭供求形势、煤炭进出口状况、煤炭运输状况以及煤炭价格状况。第四章:中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并通过Johasen协整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全社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接着分析了中国煤炭消费弹性系数、煤炭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全社会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煤炭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五章:中国煤炭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本章首先建立了煤炭消费的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煤炭消费的生态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接着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煤炭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均有显着影响,其中煤炭消费强度因素具有最为明显的碳减排作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倒N型”曲线关系,说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助于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第六章: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需求中长期预测研究。本章采用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对中国煤炭需求进行了中长期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煤炭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明显,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第七章: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本章首先对煤炭产量峰值理论进行了阐述,接着同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与Logistic曲线模型对中国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线性回归模型由于存在的固有缺陷,会导致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是不准确的,因此主要采用Logistic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即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中国煤炭产量将在2018年左右达到峰值,峰值产量为49.66亿吨,之后产量将逐渐下降。第八章:中国煤炭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本章认为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建立煤炭供求平衡的长效调控机制。这一调控机制包括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和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包括鼓励进口,充分利用国外煤炭资源和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合理开发国外煤炭资源两个方面。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主要是从煤炭消费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来实现,从煤炭消费端实现对煤炭需求的总量控制,可以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直接调控是根据直接确定合理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控制煤炭需求总量,而间接调控主要就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入手,减少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从煤炭供给端实现对煤炭产量的总量控制,通过加大对煤炭生产的宏观调控,提前布局总量控制的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后国内煤炭的有效供给以及满足经济发展合理的煤炭需求。第九章:结论及展望。对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论文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本文主要创新点:创新点1:关于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目前在我国国内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经济学研究体系。而作为本论文研究对象的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双重作用。一方面,本论文肯定了煤炭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本论文又从生态足迹原理研究了我国煤炭资源生态可持续利用问题,结果发现在1988年到2011年间我国煤炭资源使用的生态承载力明显小于生态足迹,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创新点2: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引入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关系的研究领域,并参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原理,建立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的非线性面板数据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同时将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两个重要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进行综合考虑,并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中长期煤炭需求进行了预测,得到结论我国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采用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原理来研究煤炭问题,目前在我国国内还很少。创新点3: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问题研究。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的分析国外研究的较多,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论文通过Logistic曲线增长模型对中国以及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个地区的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研究。以中国为例,到2018年,如果依然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消耗煤炭的话,随着我国煤炭储量消耗殆尽,我国将面临着完全依赖煤炭进口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的境地,这一方面对我国的自身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将对国际煤炭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大意义。

杜芳雨[8](2020)在《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国内外养老保险缴费通常是以就业人数为基点,按人均工资或工资总额比例缴费。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与技术替代劳动力趋势日益显现,养老保险供需两侧矛盾逐步凸显。如何拓展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实现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并保证经济的运行效率成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从国际经验看,应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的办法通常是增加养老保险缴费率(税率)、延迟退休和降低养老金调整指数,然而,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鉴于此,本文转变思路,从全生产要素共担养老保险缴费视角出发,研究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以期为拓展养老保险资金来源、促进养老保险资金供需结构优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视角、新思路。论文坚持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均衡度等展开研究。首先,在罗默经济增长模型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涵盖知识生产、产品生产和家庭的三部门动态均衡模型,并开展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理论推导,回答了“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为什么要由现行缴费模式向产出缴费模式转变”的问题,其次,构建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适度水平及均衡度模型,回答了“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程度如何衡量”的问题;最后,基于模拟实证与计量实证,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在供需优化和社会经济效应上的优势,回答了“相较于现行缴费模式,产出缴费模式存有何种优越性”的问题。全文共包括十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并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出本文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养老保险基本理论和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为后续章节的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是现状及动因分析,梳理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路径、缴费给付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初步从定性层面重点讨论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的动因。第四章是“产出”缴费与给付模型构建及总均衡分析,本部分以罗默模型为理论框架,将知识与技术进步因素纳入模型中,最终推导出“在工资缴费模式下,技术进步造成劳动力需求边际递减从而不利于实现养老保险供需均衡;在产出缴费模式下,技术进步造成总产出边际递增有利于实现养老保险供需均衡”的结论,由此提出“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度模型,并对“产出”缴费模式下缴费给付的总均衡展开分析;第五至七章在总均衡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和模拟预测,进一步从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的城乡间均衡、地区间均衡、行业间均衡三个维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八章用计量方法整体检验了“产出”缴费模式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城乡就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技术创新联动效应和人口老龄化脱钩效应,并对两种模式在时间序列上的稳定性做出比较;第九至十章在前文基础上提出对应的调整路径、实现机制和对策建议。论文的核心结论包括:第一,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缴费率与缴费适度水平相适应,与企业及个人缴费能力相契合;第二,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第三,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养老保险缴费的城乡间共担;第四,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缴费额均衡度均有所提升,同时也证明了养老缴费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之间的共担。第五,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更有利于缩减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的地区差距。在“产出”缴费模式下基础养老保险缴费金额的集中度、极值系数、缴费金额—经济不平衡指数等指标在2010-2015年间均有所降低;第六,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产出”缴费模式有着更强的产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城乡就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技术创新联动效应和人口老龄化脱钩效应,因此更能适应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并且上述效应均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论文的核心创新点包括:第一,基于现实数据,对基础养老保险按“产出”缴费模式下的总均衡和结构均衡做了更加系统的测算预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模拟实证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下的总均衡度、城乡均衡度、行业均衡度与地区均衡度等;第二,借助理论推导,更加深入地夯实了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论文在罗默模型分析框架下进行基础理论推导,在劳动力技术替代人口老龄化双重趋势下,从用人单位层面推导并丰富了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较好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展养老保险按产出缴费”的问题;第三,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在城乡维度、行业维度和地区维度内拓展了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在“劳动力要素转移流动”背景下的适用性;第四,基于计量方法和现实数据,较为系统地实证检验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的社会经济效应。

林承园[9](2019)在《《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文中研究表明空间视角是学术研究的新视角和热点。《资本论》是马克思生前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着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论述地租时首次提出“空间”的概念,指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此外,在《资本论》中还隐含了许多马克思的空间思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开始用空间视角重读马克思主义,以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三人为主要代表人物开创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但是,通过学术回顾发现,部分国内学者在运用时容易混淆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和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因此,从理论上探索《资本论》中蕴含的空间理论不仅可以通过空间维度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同时也便于我们厘清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发展与变化,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实践层面上,通过《资本论》空间理论的研究,以期对经济的空间布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提供一点思路,为指导社会主义空间实践给予些许指导。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都可以归纳为空间不平衡,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考察空间不平衡,从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这个“根”出发来解决不平衡的矛盾,才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空间均衡。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个方面是理论部分,把《资本论》空间理论当作是对“空间一般”原理的阐述。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抽象出空间理论,即指用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满足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以及促进生产和流通的顺利进行而抽象出来的空间条件。按照《资本论》的逻辑,分为影响资本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对象化的劳动和非对象化的劳动,简称为“生产空间”。影响资本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交通运输工具、地理位置天然差异、信用制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简称为“流通空间”。由于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空间限制条件有其特殊性,比如生产阶段的中断、农产品不易保存、保质期短等,故用“土地空间”表述。从《资本论》中还可归纳出三条原理,即时空转化原理,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然后概括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先是回顾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来源并简单指出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空间经济学的分歧,然后具体比较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三剑客”(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与《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不同,并由此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理论的理论创新诉求。第二方面是从现实出发,通过空间规划实践对“空间特殊”概念的延伸。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空间规划为主要工具或手段通过作用在空间地理的调整来缓解资本主义危机,但空间规划的结果并没有实现空间均衡的目的。比如在资本主义制度和分权统治下,空间规划中的多中心的策略并不能有效解决区域不平衡。再比如,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中用于改善交通、通讯、国别地理限制、信用制度等,都是为了将流通中节省的时间换回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为资本主义赢得持续发展的时间。又如,资本主义国家城镇化和资本扩张造成了不同阶级的空间隔离和社会分化,空间规划中“平衡的大都市”“去城市化”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因为诸如美国等国家的空间隔离、贫富隔离已经完全超出了合理、可控的范围,不同于马克思认为的普遍的异质性以及不同阶段造成的在合理范围内的空间不平衡状态。通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实施背后蕴含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体现了空间“非中性”的现实呈现,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反映的仍是占少数统治阶级的意识。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空间规划的尝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空间规划的效果不同,关键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不同,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建设,“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四个方面。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正式开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具体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主线,以“三线”作为底线,以“三生”空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目标是实现“一张蓝图”,生产上“拓展发展新空间”,流通上实现深层次互联互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从实践层面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一,除生产、生活之外,增加了“生态空间”的概念,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最突出的特点。第二,拓展了《资本论》空间理论中影响生产和流通的上限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发展的上限是以较高发展程度的资本为限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中还认为生产受生态规律的影响,以大自然生态恢复能力为上限,主动明确底线也是延续人类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和空间。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资本论》中探寻空间理论,并概括出《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三条原理,即时空转化原理,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二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总结。

李增[10](2019)在《环京津城市能源碳排放与水资源纽带关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承载体,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互动的重要领域,对周围环境产生深刻影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资源开采利用急速增多,随后污染物也大量排放到生态系统中,严重超过原有生态系统的最大极限“新陈代谢”,这些快速的剧变过程将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气候变化,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因此,准确描述城市“新陈代谢”和揭示城市“新陈代谢”机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其中,在与城市相关的各种环境问题中,能源和水资源的安全以及CO2排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城市尺度能源碳排放和水资源用量分布不均匀,同时为了协同能源-水资源-碳排放的关联关系,实现节能减排节水目标,探究城市能源-水资源-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其相应驱动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依据相关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准确有效地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综合运用地理学、能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低碳理念等理论,融合空间信息技术探究了河北各市分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和水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规律,发现碳排放量和水资源用量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基于各市的碳排放和水资源用量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扩展的STIRPAT碳排放和水资源面板驱动模型,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剖析空间效应和溢出效应,深入探讨碳排放和水资源消费的关键驱动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探究影响能源-水资源-碳排放的共同关键驱动因素。为深化研究工作,以唐山市为实证案例,构建了 LEAP-Tangshan模型,围绕唐山市能源消费影响下的碳排放和水资源消费趋势预测以及如何实现唐山市低碳与节水发展目标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探究了各市分产业分部门的能源-水资源-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能源消费量、水资源用量和碳排放量的标准差椭圆都呈现东北-西南斜线方向,各市能源消费量2005-2010年呈现增长趋势,2010-2105年部分城市开始缓慢下降,碳排放量的趋势基本与能源消费量相吻合。河北各市的水资源是非常匮乏的,都处于严重缺水状态。(2)在能源-水资源-碳排放驱动力因素中,技术进步是能源-水资源和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原因;产业及经济结构对行业资源利用作用有正也有负。GDP、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是能源-水资源-碳排放增加的主要促进因素。一般来讲,对于能源消费,工业一直是各行业部门消费的最大用户,同时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相关制造业用能也较多;对于水资源消费,农业是用水大户,除此之外,工业及建筑业等用水较多,其中能源行业是能-水密集型产业。(3)完成了唐山市能源消费与碳排放趋势预测研究,通过REF、ISO、TOS和LCD四个情景的对比发现,随着能源强度的降低,清洁能源的使用逐步提升,碳排放总量减少效果愈发明显,并且在综合政策和技术情景下,LCD情景可以完成二氧化碳在2030年达到峰值的目标。(4)完成了唐山市水资源生产和供应业的能源消费需求和碳排放趋势、能源生产和转化过程中的水资源需求分析。LCD情景中能源用水量相较其它情景大幅减少,能源取水量和耗水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取水量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耗水量持续保持增长,无拐点出现。能源消费量的有效控制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对水资源的消耗也能起到抑制作用(5)提出了唐山市低碳、节水双重约束下的能源发展路径,深化科技发展,提高终端设备用能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更多部门引进碳捕捉技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案,维持稳定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发展,使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得到大幅提升发展。能源供给和消费方面,从源头改变能源供给结构,从中间调整优化能源终端消费结构、优化技术等实现低碳与节水发展战略。

二、《1996—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6—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解析
        (一)生态
        (二)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明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考
        二、列宁的生态认识
    第二节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
        二、“尊重生命”的生态理念
        三、“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第三节 理论借鉴:西方社会的几种生态理论
        一、生态主义
        二、生态社会主义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萌芽阶段(1949-197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萌芽的历史缘由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三、对生态与发展关系的关注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孕育阶段(1978-2002)
        一、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现实挑战
        二、环境保护思想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阶段(2002-2012)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要求
        二、科学发展理念
        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丰富阶段(2012-至今)
        一、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背景
        二、绿色发展理念
        三、生态文明新理念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
    第一节 和谐发展
        一、和谐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应然状态
        二、追求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三、构建社会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第二节 生态公平
        一、公平是一切人类行为应遵循的准则
        二、公平为解决当前生态危机提供条件
        三、公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
    第三节 绿色发展
        一、绿色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标志
        二、绿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三、绿色是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基本观念
    第四节 生态安全
        一、安全是人类文明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生态安全是对国家安全理念的丰富发展
        三、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历史性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观的历史承接
        二、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对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生态智慧的深化
    第二节 民族性
        一、保障中国人民的环境利益
        二、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三、促进世界各民族协同发展
    第三节 时代性
        一、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
        二、回应时代最基本问题的拷问
        三、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举措
    第四节 实践性
        一、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二、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三、在实践中实现进一步丰富发展
第五章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生态建设实践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初见成效
        一、生态文明意识初步形成
        二、生态建设事业顺利推进
        三、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形势相当严峻
        一、国内的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二、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尚待全面提高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
        四、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未根本改变
        五、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一、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
        二、切实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
        三、积极培养与生态文明相契合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
        一、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实现源头防控
        二、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监管
        三、构建相关追责损赔制度确保责任落实
    第三节 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
        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二、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三、大力发展和应用绿色生态技术
    第四节 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
        一、努力推进全球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
        二、不断增强国际生态合作的思想认识
        三、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合作的实践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 ——兼论中国人口红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论文的内容安排与基本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三节 论文创新点及未来研究展望
        一、论文创新之处
        二、论文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一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评介
    第一节 相关基础理论
        一、人口转变理论
        二、生命周期理论
        三、人口变动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 理论研究综述
        一、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储蓄、投资
        二、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常项目差额、资本流动
        三、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市场参与和人力资本积累
        四、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公共支出的规模及方向
    第三节 经验研究综述
        一、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
        二、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带来人口红利与东亚奇迹
        三、人口红利、人口负债与中国经济增长
        四、国内经验研究进展
    第四节 研究新进展及总体评介
        一、最新研究进展
        二、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基础
    第一节 人口年龄结构的概念界定
        一、人口年龄结构概念
        二、人口年龄结构指标与刻画
        三、人口年龄结构变动
    第二节 人口年龄结构作用经济增长的机制构架
        一、人口年龄结构作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二、传导机制构架
    第三节 人口红利的相关概念和特征
        一、人口红利"六大争论"及概念界定
        二、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与抚养负担变化
        三、名义抚养负担(理论抚养负担)与实际抚养负担
        四、少儿抚养负担、老年赡养负担与总抚养负担
        五、劳动力抚养负担与劳动力经济负担
        六、"第一人口红利"与"第二人口红利"
        七、人口红利与劳动力比较优势
        八、人口红利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储蓄率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第二节 模型、方法与变量
        一、模型
        二、方法
        三、数据来源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实证分析
        二、结论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居民消费率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说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假说
    第二节 实证分析基础
        一、变量处理与实证方法
        二、样本期与数据
    第三节 估计结果
        一、结果分析
        二、结论与政策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净出口贡献率
    第一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作用经常项目差额的传导机制
        一、传导机制的"三阶段说"
        二、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作用经常项目差额的机理
    第三节 人口年龄结构与经常项目差额变动的多国证据
        一、方法、变量与数据
        二、Panel单位根检验
        三、总体分析
        四、子样本估计结果分析
        五、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节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中国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
        一、变量、数据及平稳性检验
        二、VAR检验与协整方程
        三、基于VECM的Granger因果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
        四、结论及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东亚考察
    第一节 "东亚奇迹"概述
        一、研究背景
        二、"东亚奇迹"中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
    第二节 基本模型与实证分析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基础
        三、空间面板模型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中国人口红利评价
    第一节 人口红利的评价和比较
        一、总体评价
        二、区域比较
        三、省际比较
    第二节 人口红利的变化趋势及人口负债
        一、人口红利的变化趋势
        二、人口红利过渡到人口负债
    第三节 中国人口红利的获取
        一、中国人口红利获取的背景
        二、中国利用人口红利的政策制度基础
        三、中国获取人口红利的成功经验
        四、中国人口红利利用不足与挑战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人口红利、空间外溢与省域经济增长
    第一节 引言与文献回顾
        一、引言
        二、相关文献回顾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基本模型
        二、实证模型
    第三节 模型回归结果
        一、全样本估计
        二、三大区域的子样本估计
        三、三大区域之间的溢出效应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利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安排
    第一节 "后人口红利"的利用与挖掘战略
        一、人口红利优势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协调
        二、劳动力"全流通"战略与充分参与战略
        三、提高老年市场参与战略
        四、延长退休年龄战略
        五、集中型抚养和赡养战略
        六、利用人口红利应对人口负债战略
    第二节 年龄结构优势消减的替代与转换战略
        一、劳动力质量优势转变战略
        二、"第二次人口红利"的获取战略
        三、人口红利消逝、退休年龄延长与生育政策调整的协调战略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获奖荣誉
资助说明
后记

(3)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内容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
        1.3.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1.3.2 比较分析方法
        1.3.3 系统分析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人口理论述评
        2.1.1 温和的人口理论
        2.1.2 悲观主义人口理论
        2.1.3 乐观主义人口理论
        2.1.4 其他人口理论
    2.2 人口生育政策内涵界定
    2.3 关于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争议
        2.3.1 国外学者观点
        2.3.2 国内学者观点
第3章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3.1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
        3.1.1 新中国成立至 70 年代
        3.1.2 70 年代至今
    3.2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历史贡献
        3.2.1 提高了人口质量
        3.2.2 降低了总和生育率
        3.2.3 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
        3.2.4 缓和了供需矛盾
        3.2.5 提高了中国家庭的生活水平
        3.2.6 提升了女性地位
    3.3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负面影响
        3.3.1 总和生育率远低于更替水平
        3.3.2 人口老龄化严重
        3.3.3 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
        3.3.4 经济增长减速
        3.3.5 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存在差距
        3.3.6 出生性别比失衡
        3.3.7 人口素质逆淘汰
        3.3.8 失独家庭问题
        3.3.9 干群关系紧张
第4章 当前中国家庭生育行为及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微观分析
    4.1 中国家庭生育行为的成本测度
        4.1.1 中国家庭生育行为的直接成本
        4.1.2 中国家庭生育行为的机会成本
    4.2 中国家庭生育行为的收益测度
        4.2.1 中国家庭生育行为的货币性收益
        4.2.2 中国家庭生育行为的非货币性收益
    4.3 基于成本收益的中国家庭生育行为决策
    4.4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决策的影响
第5章 当前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宏观分析
    5.1 索洛模型分析
        5.1.1 没有技术进步假设下的索洛模型分析
        5.1.2 技术进步假设下的索洛模型分析
    5.2 内生增长模型分析
    5.3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分析
        5.3.1 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影响
        5.3.2 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对供给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影响
    5.4 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分析
第6章 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6.1 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6.1.1 丰富了劳动力资源
        6.1.2 增加了资本存量
        6.1.3 刺激了技术进步
        6.1.4 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甚微
    6.2 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6.2.1 有利于社会保障系统健康发展
        6.2.2 有利于人口结构优化
        6.2.3 并不一定导致失业率上升
        6.2.4 并不会降低中国家庭的生活质量
第7章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数据预测及建议
    7.1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数据预测
        7.1.1 历史人口的年龄分布
        7.1.2 出生率预测
        7.1.3 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7.2 借鉴境外人口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
        7.2.1 亚洲人口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
        7.2.2 欧洲人口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
    7.3 调整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基本原则
        7.3.1 人口安全原则
        7.3.2 以人为本原则
        7.3.3 公平原则
        7.3.4 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原则
        7.3.5 人口结构优化原则
        7.3.6 前瞻性原则
    7.4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建议
        7.4.1 适时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
        7.4.2 适时取消社会抚养费
        7.4.3 及早应对“低生育水平陷阱”
        7.4.4 加强政策调整的制度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小康社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的源流及演变
        一、 “小康”思想溯源
        二、 古代“小康”内涵的演变
        三、 近代“小康”思想的发展
        四、 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的内涵
    第二节、 小康社会在当代中国的新内涵
        一、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设计
        二、 邓小平赋予“小康社会”以马古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第三节、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一、 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二、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章 从贫困落后到小康社会——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第一节、 跨越贫困:第一步战略目标
        一、 艰难的历史行程
        二、 伟大的历史成就
    第二节、 奔向小康:第二步战略目标
        一、 党和国家关于奔小康的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
        二、 90年代奔小康进程的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
    第三节、 初步进入小康社会时亟待解决的遗留问题
        一、 大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二、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三、 重点解决由下岗所引起城市新的贫困问题
第三章 建设小康社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工程
    第一节、 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一、 全面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二、 逐步实现生产力比较发达基础上的共同富裕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
        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五、 形成比较成熟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二节、 建设小康社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
        一、 第一个十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二、 第二个十年:建成宽裕型小康社会
        三、 再一个三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三节、 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二、 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不利因素
    第四节、 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
        一、 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五、 建立动态制衡机制,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
        六、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第四章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国际比较的方法和内容
        一、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国际比较的方法考察
        二、 对小康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国际比较的思路和内容
    第二节、 进入小康社会前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水平的国际比较
        二、 改革开放起步时中国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三、 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时中国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 中国小康社会在世界的位置
        一、 小康社会起点水平的国际比较
        二、 小康社会中期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三、 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第四节、 正确认识21世纪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一、 关于21世纪中国发展前景的观点评析
        二、 小康社会发展与中国的崛起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导师修改稿样
后记

(5)生态足迹模型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
        1.2.1 理论背景
        1.2.2 基本假设和基本概念
        1.2.3 计算方法
        1.2.4 实证应用研究
        1.2.5 主要争论
        1.2.6 发展改进
    1.3 研究思路、结构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结构和内容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
    2.1 研究方法
        2.1.1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2.1.2 动力建模方法
        2.1.3 熵值法
        2.1.4 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2.1.5 单因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2.2 数据资料来源与计算
        2.2.1 来源
        2.2.2 计算
第三章 全球生态可持续性时空分析及多情景模拟
    3.1 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全球生态可持续性时空分析
        3.1.1 生态可持续程度划分
        3.1.2 1961-2003年全球EFI动态变化
        3.1.3 全球生态可持续性空间分析
    3.2 全球人均生态足迹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3.3 全球人均生态足迹变化的多情景模拟
        3.3.1 模型建立
        3.3.2 拟合检验与调试
        3.3.3 多情景动力学模拟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的多尺度分析及多情景预测
    4.1 基于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足迹效率的中国生态可持续性分析
        4.1.1 1949-2006年中国EFI动态变化
        4.1.2 1949-2006年中国EFE动态变化
    4.2 中国人均EF和BC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4.2.1 中国人均EF和BC变化的基本态势
        4.2.2 多尺度分析
    4.3 中国人均EF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4.3.1 指标选取
        4.3.2 各指标EMD分解
        4.3.3 准4.4年时间尺度
        4.3.4 准13.1年时间尺度
        4.3.5 趋势项尺度
        4.3.6 政策建议
    4.4 中国人均EF和BC变化的多情景预测
        4.4.1 模型建立
        4.4.2 拟合检验及调试
        4.4.3 多情景动力学预测
        4.4.4 未来43年中国生态可持续性预测
        4.4.5 转型为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选择
    4.5 小结
第五章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构成指数研究
    5.1 生态足迹构成指数和生物承载力构成指数概念及计算公式
    5.2 中国1949-2006年EFCI和BCCI变化的基本态势
    5.3 中国EFCI和BCCI序列的ARIMA模型预测
        5.3.1 数据平稳性检验
        5.3.2 模型定阶及参数估计
        5.3.3 模型检验
        5.3.4 中国2006-2010年EFCI和BCCI预测
    5.4 中国EFCI驱动因素分析
        5.4.1 指标选取
        5.4.2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5.4.3 政策建议
    5.5 小结
第六章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构成的动力学研究
    6.1 普适模型建立
        6.1.1 年变化趋势项预测模型
        6.1.2 年变化随机项预测模型
        6.1.3 构成比例预测模型
    6.2 中国人均能源足迹构成比例的模拟及预测
        6.2.1 中国人均能源足迹构成比例年变化趋势项动力模型
        6.2.2 模型调试与检验
        6.2.3 2007-2015年构成比例预测
    6.3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构成比例的模拟及预测
        6.3.1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比例年变化趋势项动力模型
        6.3.2 模型调试与检验
        6.3.3 2007-2015年构成比例预测
    6.4 中国人均生物承载力构成比例的模拟及预测
        6.4.1 中国人均生物承载力比例年变化趋势项动力模型
        6.4.2 模型调试与检验
        6.4.3 2007-2015年构成比例预测
    6.5 能源足迹的部门分解和生态足迹的产业分解
        6.5.1 能源足迹的部门分解
        6.5.2 生态足迹的产业分解
    6.6 政策建议
    6.7 小结
第七章 中国人均能源足迹变化的多尺度分析及多情景预测
    7.1 中国人均能源足迹增长率的多尺度分析及预测
        7.1.1 中国人均能源足迹增长的基本态势
        7.1.2 多尺度分析
        7.1.3 多尺度预测
    7.2 能源足迹增长率的主要时间尺度因子分析
        7.2.1 指标选取
        7.2.2 各指标EMD分解
        7.2.3 准4.2年尺度因子分析
        7.2.4 准8.7年尺度因子分析
        7.2.5 准14.9年尺度因子分析
        7.2.6 政策建议
    7.3 中国人均能源足迹变化的多情景预测
        7.3.1 1953-2006年能源足迹EMD分析
        7.3.2 模型建立
        7.3.3 拟合检验及调试
        7.3.4 多情景动力学预测
    7.4 万元GDP能源足迹
    7.5 小结
第八章 中国进出口贸易足迹的动态分析及预测
    8.1 1995-200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足迹
        8.1.1 基于能值方法的计算
        8.1.2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计算
        8.1.3 三种方法比较分析
    8.2 中国2006-2013年人均贸易足迹动力学预测
    8.3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生态可持续性的影响
        8.3.1 中国1992-2003年进出口贸易对EFI的影响
        8.3.2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2007-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和EFI的影响
    8.4 贸易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8.4.1 指标选取
        8.4.2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8.4.3 政策建议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展望——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情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绿色经济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二、系统思考视角下的绿色经济
三、模型的构建与情景设置
    (一)建模目的
    (二)模型中对绿色经济的主要假设
    (三)模型结构
    (四)参数设置与选择原则
    (五)情景设置
四、模拟结果分析
    (一)基准情景分析
        1. 人口
        2. 经济
        3. 能源
        4. CO2排放
        5. 绿色投资和就业
    (二)三种情景的对比分析
    (三)与其他研究的对比分析
        1. 人口
        2. 经济
        3. 能源与排放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走绿色发展道路,中国可以实现更有质量的经济增长
    (二)传统产业通过改造可以完成绿色转型
    (三)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面政策措施的协同促进
    (四)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公众绿色消费

(7)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煤炭产量峰值问题研究
        1.3.2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3.3 煤炭需求预测研究
        1.3.4 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与文章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增长极限理论
        2.1.1 增长极限理论提出的背景
        2.1.2 增长极限理论的主要内容
        2.1.3 围绕“增长极限论”的争论
    2.2 化石能源峰值理论
        2.2.1 化石能源峰值论概述
        2.2.2 主要化石能源峰值论
    2.3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3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2.4 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4.1 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4.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5 生态足迹理论
        2.5.1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假设
        2.5.2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计算公式
        2.5.3 生态足迹的理论基础
    2.6 本章小结
3. 中国能源与煤炭供需形势研究
    3.1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分析
        3.1.1 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及特点
        3.1.2 中国能源生产情况
        3.1.3 中国能源消费情况
        3.1.4 中国能源供求形势
        3.1.5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
    3.2 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分析
        3.2.1 中国煤炭生产情况
        3.2.2 中国煤炭消费情况
        3.2.3 中国煤炭供求形势
        3.2.4 中国煤炭进出口状况
        3.2.5 中国煤炭运输状况
        3.2.6 中国煤炭价格状况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4.1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4.1.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4.1.2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4.2 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4.2.1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4.2.2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煤炭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
    5.1 中国煤炭资源消费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5.1.1 煤炭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5.1.2 中国煤炭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5.2 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5.2.1 煤炭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5.2.2 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EKC理论的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需求中长期预测研究
    6.1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人均煤炭消费的实证分析
        6.1.1 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构建
        6.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6.1.3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煤炭需求预测
    6.2 煤炭需求量增长极限的讨论
        6.2.1 交通运输的制约
        6.2.2 水资源的制约
        6.2.3 大气环境的制约
        6.2.4 地质灾害的制约
    6.3 本章小结
7. 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
    7.1 煤炭产量峰值概念
    7.2 煤炭峰值预测模型
        7.2.1 线性回归模型
        7.2.2 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
    7.3 煤炭峰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煤炭资源储量因素
        7.3.2 相关政策因素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
    8.1 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
        8.1.1 利用国际煤炭资源调节国内煤炭供求的可能性
        8.1.2 加强国际煤炭市场调控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8.2 对国内煤炭产需总量的调控
        8.2.1 从消费端对煤炭需求实行总量控制
        8.2.2 从供给端对煤炭产量实行总量控制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8)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现行基础养老保险缴费模式
        2.1.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
        2.1.3 均衡
    2.2 基本理论
        2.2.1 养老保险代际交叠理论
        2.2.2 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
        2.2.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适度水平理论
        2.2.4 养老保险基金供需平衡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现状及按“产出”缴费动因
    3.1 现行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现状
        3.1.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
        3.1.2 现行养老保险缴费现状
        3.1.3 现行养老保险给付现状
    3.2 现行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存在的问题
        3.2.1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非均衡
        3.2.2 养老保险缴费差距较大
        3.2.3 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水平非均衡
    3.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动因
        3.3.1 科学技术进步形成的劳动力技术替代
        3.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降费需求
        3.3.3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双重压力叠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模型构建及资金供需总均衡分析
    4.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经济学推导
        4.1.1 研发与中间品部门的研发行为分析
        4.1.2 最终品部门利润最大化分析
        4.1.3 家庭内效用最大化分析
        4.1.4 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4.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原理阐述
    4.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模型构建
        4.3.1 指标选取
        4.3.2 模型建立
    4.4 基础养老保险基金需求测算
        4.4.1 人口结构预测
        4.4.2 基础养老保险总需求测算
    4.5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缴费率测算
        4.5.1 基础养老保险动态均衡缴费率测算
        4.5.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长期均衡缴费率测算
    4.6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均衡缴费率合理性检验
        4.6.1 缴费适度性检验
        4.6.2 缴费能力契合关系检验
    4.7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资金供需总均衡实证分析
        4.7.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办法设计
        4.7.2 近期和远期全国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适度性检验
        4.7.3 全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5.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城乡间均衡理论推导
        5.1.1 工资总额缴费模式下城乡间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分析
        5.1.2 “产出”缴费模式下城乡间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分析
        5.1.3 理论推导总结
    5.2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5.2.1 城镇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5.2.2 农村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5.2.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城乡间均衡分析
    5.3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5.3.1 城镇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5.3.2 农村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5.3.3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适度性检验
    5.4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实证分析
        5.4.1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模型构建
        5.4.2 城镇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5.4.3 农村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行业间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6.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行业间均衡理论推导
        6.1.1 工资缴费模式下不同行业基础养老保险均衡情况分析
        6.1.2 “产出”缴费模式下不同行业基础养老保险均衡情况分析
        6.1.3 不同缴费模式下不同行业企业利润情况
    6.2 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6.2.1 劳动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金额测算与分析
        6.2.2 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金额测算与分析
        6.2.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行业间均衡分析
    6.3 不同类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金额测算与分析
        6.3.1 劳动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金额测算
        6.3.2 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金额测算
        6.3.3 不同类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适度性检验
    6.4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行业间均衡实证分析
        6.4.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行业间均衡系数模型构建
        6.4.2 劳动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6.4.3 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区间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7.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地区间均衡理论推导
        7.1.1 工资缴费模式下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理论分析
        7.1.2 “产出”缴费模式下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理论分析
        7.1.3 理论推导总结
    7.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地区间均衡指标体系构建
    7.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省际均衡实证分析
        7.3.1 各省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7.3.2 各省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7.3.3 各省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7.4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地区均衡实证分析
        7.4.1 各地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7.4.2 各地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7.4.3 各地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分析
    8.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实证计量模型构建
    8.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8.2.1 变量说明
        8.2.2 数据来源
    8.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变量检验
        8.3.1 单位根检验
        8.3.2 协整检验
    8.4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回归分析
        8.4.1 OLS回归结果
        8.4.2 系统GMM回归
    8.5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8.5.1 基于地区分组的稳健性检验
        8.5.2 基于指标替换的稳健性检验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调整路径及实现机制
    9.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调整路径
        9.1.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段划分依据
        9.1.2 基础养老保“产出”缴费与给付调整阶段设计
    9.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实现机制分析
        9.2.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
        9.2.2 基础养老保险给付与低保补贴联动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1.1 “产出”缴费模式缴费率与缴费适度水平相契合
        10.1.2 “产出”缴费模式缴费率与缴费能力相适应
        10.1.3 “产出”缴费模式能够促进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结构均衡发展
        10.1.4 “产出”缴费模式有利于实现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
        10.1.5 “产出”缴费模式更能适应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转变的大环境
    10.2 政策建议
        10.2.1 实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综合配套改革
        10.2.2 构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利益均衡发展机制
        10.2.3 建立基础养老保险给付与低保补贴联动机制
        10.2.4 稳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和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含义和内容
    第一节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含义
    第二节 《资本论》空间要素理论
        一、生产空间——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对象化的劳动和非对象化的劳动
        二、流通空间——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交通运输工具;地理位置天然差异;信用制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三、土地空间——农业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
    第三节 《资本论》空间要素中物质生产背后的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矛盾
        一、生产空间:“空间的集中”和“相对过剩人口”
        二、流通空间:“一种新的寄生虫”
        三、土地空间:资本主义现代社会新骨架——产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雇佣工人
    第四节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三条原理
        一、时空转化原理
        二、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
        三、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
第二章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
    第一节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概要和理论溯源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空间转向的理论渊源
        二、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三个代表人物
    第二节 列斐伏尔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学科的开创
        一、关于空间的定义
        二、关于城市的定位
        三、关于空间生产者的指向
    第三节 大卫·哈维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拓展
        一、大卫·哈维的空间逻辑
        二、哈维的时空观与马克思的“时间消灭空间”
        三、哈维倡导“城市权利”与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
    第四节 卡斯特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一、卡斯特空间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卡斯特空间理论中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三、对卡斯特空间理论的评析
    第五节 小结
        一、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二、启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理论
第三章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实践与空间的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历史沿革
        一、“美国2050”空间战略规划
        二、欧盟空间发展前景(ESDP)
        三、德国空间规划的演变
        四、荷兰的空间发展规划
        五、日本国土规划的调整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主要议题
        一、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
        二、对环境质量的控制
        三、规划法的出台
        四、加强国内区域合作乃至本国与邻国的合作
        五、规划制定过程中重视公众参与
        六、突出城市的功能性
    第三节 从《资本论》空间理论看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政治经济学
        一、多中心与不平衡空间发展
        二、城市群、区域合作与空间流通原理
        三、城镇化、资本扩张、空间隔离与社会分化
    第四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对中国的启示
        一、实践上筹划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二、辩证地看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
        三、理论上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历史逻辑
        一、对资本主义空间的反思和对社会主义空间的设想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的构想
        三、十八大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构想的几个原则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从中国城乡投入和劳动力流动来看城乡的不平衡
        二、从中国城市规模变化上来看城市间的不平衡
        三、从地方人口迁移的数据来看空间倾向的不平衡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实践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发展历程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中的“中国特色”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主要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环京津城市能源碳排放与水资源纽带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有关能源消费问题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有关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有关能源与水纽带关系问题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能源-水资源-碳排放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能源-经济-环境理论
    2.3 低碳理念
    2.4 水资源需求理论
        2.4.1 水资源的战略性地位
        2.4.2 工业需水与节水的机理分析
    2.5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2.6 研究方法
        2.6.1 空间计量模型
        2.6.2 能流图系统模型
        2.6.3 情景分析
        2.6.4 LEAP模型概述
    2.7 能源碳排放核算方法
    2.8 能源生产用水预测
3 河北各市能源-水资源-碳排放利用时空演化特征
    3.1 京津冀资源概况
        3.1.1 京津冀能源消费量
        3.1.2 能源碳排放量
        3.1.3 水资源资源用量
    3.2 河北各地级市能源消费时空演变特征
        3.2.1 研究方法和城市边界
        3.2.2 各市人口分布
        3.2.3 各市GDP分布
        3.2.4 各市城镇化分布
        3.2.5 各市人均GDP
        3.2.6 各市工业产值占比
        3.2.7 各市服务业产值占比
    3.3 各市能源消费量
    3.4 各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空间分布
    3.5 各市水资源用水总量
    3.6 各市能源-水资源-碳排放关联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河北各市碳排放与水资源消费多变量驱动影响因素研究
    4.1 基于面板数据的STIRPAT模型构建
        4.1.1 STIRPAT模型简介
        4.1.2 变量数据说明
    4.2 空间面板模型及其相关检验
        4.2.1 基于全局Moran's I指数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4.2.2 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
    4.3 空间面板模型
    4.4 空间矩阵的创建
    4.5 空间面板模型的选择
    4.6 水资源用量驱动因素分析
        4.6.1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4.6.2 空间面板模型的建立
        4.6.3 水资源空间面板模型的选择
    4.7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唐山市能源消费量及碳排放量预测分析
    5.1 唐山概况
    5.2 基于能流系统模型的唐山市能供给需求关系研究
        5.2.1 数据需求和来源
        5.2.2 唐山市能源消耗与能源效率分析
    5.3 LEAP-Tangshan模型的构建
        5.3.1 LEAP-Tangshan模型架构
        5.3.2 LEAP-Tangshan驱动因子分析
        5.3.3 LEAP-Tangshan能耗与碳排放系统边界
    5.4 情景设置
        5.4.1 关键参数的率定
        5.4.2 基准情景
        5.4.3 产业结构优化情景
        5.4.4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情景
        5.4.5 低碳发展情景
    5.5 唐山市终端能源消耗量预测分析
        5.5.1 基准情景能源消费分析
        5.5.2 产业结构优化情景能源消费分析
        5.5.3 能源结构优化情景能源消费分析
        5.5.4 低碳发展情景能源消费分析
    5.6 唐山市能源加工转换部门的能源消耗量
    5.7 唐山市能源总消费量
    5.8 唐山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预测
        5.8.1 基准情景碳排放量
        5.8.2 产业结构优化情景碳排放量
        5.8.3 能源结构优化情景碳排放量
        5.8.4 低碳发展情景碳排放量
    5.9 本章小结
6 唐山市能源生产水资源需求分析
    6.1 水资源概况
    6.2 能源产业用水分析
    6.3 唐山市能源生产量预测
    6.4 唐山市能源取水和耗水量预测分析
        6.4.1 基准情景下耗水分析
        6.4.2 产业结构优化情景耗水分析
        6.4.3 能源结构优化情景耗水分析
        6.4.4 低碳发展情景耗水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能源发展低碳与节水发展路径分析
    7.1 宏观政策建议
    7.2 控制能源供给和消费,共同优化能-水资源利用结构
        7.2.1 能源供给低碳与节水
        7.2.2 能源消费低碳与节水
    7.3 科技创新低碳与节水
        7.3.1 科技创新低碳
        7.3.2 科技创新节水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1996—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D]. 张成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 ——兼论中国人口红利[D]. 李魁. 武汉大学, 2010(11)
  • [3]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学研究[D]. 迟明. 吉林大学, 2015(08)
  • [4]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D]. 吕书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00(01)
  • [5]生态足迹模型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研究[D]. 陈成忠. 南京师范大学, 2008(11)
  • [6]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展望——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情景分析[J]. 佟贺丰,杨阳,王静宜,封颖. 中国软科学, 2015(06)
  • [7]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 郑欢.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8]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研究[D]. 杜芳雨. 辽宁大学, 2020(01)
  • [9]《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D]. 林承园.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环京津城市能源碳排放与水资源纽带关系分析[D]. 李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标签:;  ;  ;  ;  ;  

《1996—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