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老年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一、老年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分析和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官晓晖,韦惠平,李传,黄涛[1](2021)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特征及MRI影像表现》文中提出目的探讨18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8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364只颞颌关节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MRI影像表现等。结果 18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364只关节,关节盘可复性前移162只关节,不可复性前移114只关节,侧方移位27只关节,关节盘损伤变性60只,关节盘穿孔32只,髁状突变形、破坏47例,关节囊、韧带损伤31例。患者临床特征复杂多变,但多数患者普遍表现为关节疼痛、弹响、张口受限、下颌偏斜等症状。MRI图像可见清晰的关节盘位置、形态、厚度变化和关节积液。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特征多样,可通过MRI精确反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进展中关节盘位置、形态及厚度变化情况,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吴敏[2](2021)在《针刺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功能障碍及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针刺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功能障碍及焦虑抑郁状态疗效的影响,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究。方法:本课题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TMD病例共63例,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健康教育+物理因子治疗+三步康复手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均隔日1次,3次/周,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以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作为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TMD功能障碍和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估,并在治疗1个疗程后以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TMD功能障碍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疗效,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状态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疗效,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VAS评分: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Fricton指数:两组治疗后,DI、PI、CMI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DI评分中的下颌运动(MM)、关节杂音(JN)、关节压诊(JP),两组治疗后均较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MM、JP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而JN的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SAS、SDS评分:两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SAS、SDS评分中的情绪体验、运动性不安、功能下降、精神运动症状、躯体症状等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方面,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相关性:两组治疗后,SAS、SDS评分降低程度与CMI降低程度有直线相关关系,呈正相关(r>0,P<0.05)。结论:(1)针刺及常规治疗均能改善TMD下颌运动、关节肌肉疼痛等功能障碍,针刺加常规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但在改善其关节弹响和杂音方面,针刺无明显优势。(2)针刺及常规治疗均能改善TMD患者伴发的情绪体验、运动性不安、躯体症状等焦虑抑郁状态,针刺加常规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但在改善其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方面,针刺无明显疗效。(3)TMD患者的功能障碍与焦虑抑郁状态存在相关性,焦虑抑郁等相关症状可随着TMD功能障碍的改善而减轻。

张重阳[3](2021)在《下关穴扬刺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下关穴扬刺为主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治疗前后慢性疼痛等级量表(GSPS)、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下颌功能受限量表(JFLS)、健康问卷-9(PHQ-9)和广泛性焦虑症量表(GAD-7)的变化,评价下关穴扬刺为主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思路。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30例,予下关穴扬刺为主治疗。选取患侧下关、颊车、颧髎、翳风,神庭、百会,双侧合谷穴。针刺患侧下关穴,提插捻转得气后,在下关穴周围行扬刺法,即在其上、下、左、右四个方位斜刺4针,针尖方向均朝向下关穴。其余穴位颧髎、颊车、翳风,神庭、百会,双侧合谷穴,予常规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治疗期间留针20min,隔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GSPS、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JFLS、PHQ-9和GAD-7的测评。运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下关穴扬刺为主治疗TMD的有效性。结果:本研究入组30例TMD患者,患者依从性良好,治疗期间无脱落病例,共有30例纳入统计分析。1.GSPS评分:治疗后GSPS中特征疼痛强度(CPI)评分和干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治疗后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中下颌运动(MM)评分、关节杂音(JN)评分、关节压诊(JP)评分、肌肉压痛(MP)评分、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和颞下颌指数(CMI)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JFLS评分:治疗后JFL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PHQ-9评分:治疗后PHQ-9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GAD-7评分:治疗后GAD-7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下关穴扬刺为主可以有效缓解TMD患者的面部疼痛,降低其疼痛评分,以及缓解因疼痛导致的日常活动、社会活动和工作能力的下降。2.下关穴扬刺为主可以降低TMD患者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有效改善下颌运动、关节杂音、关节压诊、肌肉压痛以及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肌肉压痛指数和颞下颌指数。3.下关穴扬刺为主可以改善TMD患者咀嚼肌功能的受限程度。4.下关穴扬刺为主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5.下关穴扬刺为主有良好的安全性。

贾梦莹[4](2021)在《NLRP3/Caspase-1焦亡经典途径在异常咬合导致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影响口颌功能的颌面部高发病,髁突软骨缺损难以自愈,其退变分子机制不明。力学刺激直接作用软骨,炎症反应广泛参与髁突软骨破坏。细胞焦亡以释放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8为主要特征,参与慢性炎症,而细胞焦亡在TMJOA软骨细胞中的研究甚少。为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异常力学刺激下NLRP3/Caspase-1焦亡经典途径在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为TMJOA的靶向治疗提供线索。方法:第一部分:(1)临床研究,收集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颞下颌关节滑液,根据CBCT或MRI检查分为伴髁突骨质破坏的TMJOA患者组与不伴髁突骨质破坏的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internal derangement,TMJID)组,分析临床基线资料。(2)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焦亡相关炎性介质IL-1β,IL-18,Caspase-1,NLRP3在两组的表达差异。第二部分:(1)组织水平,通过SD大鼠单侧前牙反牙合(Unilateral anterior crossbite,UAC)干预4周,8周,12周,建立TMJOA模型,通过体式显微镜观察软骨形态结构,Micro-CT扫描软骨下骨,Mimics 20.0系统分析骨体积分数BV/TV,骨表面积与骨体积比BS/TV,骨小梁厚度Tb.Th及骨小梁个数Tb.N,评价软骨下骨改建情况,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评分系统评价软骨病损特征。(2)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焦亡经典途径关键分子IL-1β,IL-18,NLRP3,ASC,Caspase-1,GSDMD在正常组与UAC诱导组颞下颌关节组织的表达及分布,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以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焦亡关键基因及蛋白在UAC诱导组与对照组的表达情况。第三部分:(1)分子水平,分离培养SD大鼠软骨细胞,分别采用0 dyn/cm2,4 dyn/cm2,12dyn/cm2,16 dyn/cm2的流体剪切力(Fluid Flow Shear Stress,FFSS)干预软骨细胞1h;采用12 dyn/cm2的FFSS干预软骨细胞1h,2h,4h,通过ELISA技术比较软骨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IL-18,IL-1β的表达差异。(2)通过AO-EB染色比较细胞破膜死亡在各组的表达情况。(3)通过WB技术比较焦亡关键蛋白IL-1β,IL-18,NLRP3,ASC,Caspase-1,GSDMD在各组的表达差异。结果:第一部分:(1)伴髁突骨质破坏的TMJOA患者与不伴有髁突骨质破坏的TMJID患者好于发中青年女性,均有颞下颌关节疼痛及功能紊乱症状,TMJOA组功能紊乱人数占比较大。(2)颞下颌关节滑液焦亡相关炎性介质IL-1β,IL-18,Caspase-1,NLRP3的表达比较分析,证明了伴髁突骨质破坏的TMJOA患者IL-1β,IL-18,Caspase-1,NLRP3的浓度较高(P<0.05)。第二部分:(1)UAC可诱导TMJOA样表现,体式显微镜可见软骨形变,随UAC作用时间延长,较同时间正常对照组病损加重,Micro-CT显示BV/TV较同时间正常对照组降低,软骨下骨丧失明显,UAC诱导4周出现BS/BV增高(P<0.05),短期骨改建,UAC诱导8周及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Th在UAC诱导12周减小,Tb.N在UAC诱导4周,8周减小(P<0.05)。UAC诱导组较同时间正常对照组组织病理学评分增加。(2)免疫组化显示UAC组焦亡关键蛋白IL-1β,IL-18,NLRP3,ASC,Caspase-1,GSDMD高表达于软骨层,RT-PCR及WB亦检测到UAC诱导组较同时间正常对照组表达高水平的焦亡相关基因及蛋白(P<0.05)。第三部分:(1)ELISA结果表明软骨均接受1h FFSS干预时,4 dyn/cm2,12 dyn/cm2,16 dyn/cm2FFSS干预组较0 dyn/cm2FFSS对照组比较,培养基上清炎性因子IL-1β,IL-18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在12dyn/cm2FFSS作用下,随FFSS干预时间延长,软骨细胞焦亡关键分子表达增高(P<0.05)。(2)AO-EB染色表明随FFSS载荷的增加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破膜死亡细胞数增多。(3)WB显示软骨细胞焦亡关键蛋白IL-1β,IL-18,NLRP3,ASC,Caspase-1,GSDMD的表达也随FFSS载荷增加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调(P<0.05)。结论:(1)TMJOA患者滑液中可表达高浓度的焦亡相关炎性介质。(2)单侧前牙反牙合可诱导TMJOA病损,焦亡关键蛋白可表达于髁突软骨层,随OA病损程度加重,焦亡关键分子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增加。(3)软骨细胞存在细胞焦亡,随FFSS作用软骨细胞强度及时间的增加,软骨细胞焦亡现象加重。

龚子画[5](2021)在《对两种修复方式修复前、后颞下颌关节CBCT影像及临床症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选取牙列缺损(缺失)伴颞下颌关节症状的患者采用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和可摘义齿两种修复方式进行咬合重建治疗,通过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CBCT影像中双侧颞下颌关节间隙的线性测量,分析两种咬合重建修复方式对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探讨在咬合重建治疗中恢复髁突正确位置的重要性;比较两种修复方式的临床颞下颌关节症状及咀嚼效率的改变,研究修复方式的不同对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影响。方法1、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牙列缺损(缺失)须进行咬合重建治疗的患者,以修复方式不同区分为两组,A组为15例种植体支持式固定种植义齿修复,B组为15例可摘义齿修复。C组选择8例正常关系成年人作为对照组。2、在修复治疗前及治疗后三个月,对受试者两侧颞下颌关节进行CBCT扫描,利用Kamelchuk法与Madsen法、张震康法三种线性定量方式分别测量A、B组颞下颌关节前、上、后间隙距离;3、通过计算线性百分率,记录患者治疗前、后髁突位置的改变;利用统计学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4、使用吸光光度法和分筛称重法测定咀嚼效果。5、临床观察并记录A、B两组患者修复前、后的颞下颌关节症状改变,观察指标包括双侧关节区压痛、肌压痛、开闭口弹响。6、咀嚼肌肌电图检查:主要检测患者在下颌姿势位时双侧颞肌前束(TA)与咬肌(MM)均值电位及牙尖交错位时最大时平均峰值电位。7、A、B两组修复后1年,利用USA公共健康协会发布的牙列缺损(缺失)修正标准对两组修复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1、与修复治疗前比较,A、B两组在修复治疗后3个月,颞下颌关节肌压痛、肌压痛、开闭口弹响症状阳性检出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修复前、后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咬合重建治疗前相比,利用Kamelchuk法与Madsen法、张震康法三种线性测量法皆表明,修复3个月后A、B两组关节前间隙减小,上间隙、后间隙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咬合重建治疗后关节盘与髁突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与C组相比,三种线性测量法皆测得咬合重建前A、B两组前间隙大于C组,上间隙、后间隙均小于C组,张震康法测得A、B组上、前、下间隙较C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melchuk法与Madsen法测得A、B组前间隙与后间隙数据与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间隙无统计学意义(P>0.05);咬合重建后,三种线性测量法皆表明A、B两组上、中、后间隙与C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修复前、后关节上、中、后间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Kamelchuk法与Madsen法、张震康法测量的髁突位置统计学结果相同:咬合重建治疗后A、B两组患者髁突后位占比数均较咬合重建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髁突位置比较,修复前A、C组间与B、C组间髁突中位与后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A、C组间与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咬合重建治疗可以改善髁突后位情况。A、B组间修复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利用分筛称重法和分光光度法测量皆可得出修复前A、B组咀嚼效率较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A、B组咀嚼效率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咬合重建后A、B组咀嚼效率较修复前显着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下颌姿势位肌电变化:修复前、后相比,A、B两种咬合重建修复方式的MM肌电幅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A、B组的TA肌电幅值在修复前、后各时期有显着变化(P<0.05);肌电图变化曲线呈先逐渐增高而后逐渐降低的形态,经较长时间修复后,TA肌电幅值与修复前接近(P>0.05)。牙尖交错紧咬时肌电变化:永久修复三个月以上,A、B两组MM、TA肌电幅值较其他时期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6、修复1年后观察疗效,A组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2例。B组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7例。对比治疗总有效率,A组为86.7%,明显高于B组53.3%(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咬合重建治疗可以通过口腔修复方式恢复牙列缺失(缺损)患者的正确颌位关系,缓解TMD症状。利用线性测量法,对咬合重建前、后CBCT影像中TMJ间隙和髁突位置进行对比分析,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可摘义齿两种咬合重建治疗方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诱导髁突回归至关节窝正中位,并有效提高患者的咀嚼能力。一年后修复效果评定,种植支持式义齿优于可摘义齿。

盛广[6](2021)在《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髁突骨密度的差异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使用锥形束电脑体层摄影影像学方法测量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髁突骨皮质及骨松质骨密度,并以此总结并分析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髁突骨皮质及骨松质变化,并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指导。方法:收集2018-2019年期间就诊于本院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专家门诊的所有的患有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其中随机挑选24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样收集2018-2019年期间就住于我院颌面外科病房的所有病人,罹患颞下颌关节病的患者除外,随机挑选出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都拍摄锥形束电脑体层摄影,并收集患者的既往史及现病史、一般资料,获得的锥形束电脑体层摄影资料后使用Mimics软件进行双侧髁突三维模型重组,通过重组的双侧髁突三维立体模型,病例组测量患侧髁突及关节结节的骨松质和骨皮骨密度;对照组测量双侧髁突及关节结节骨松质和骨皮质密度值。对照组的髁突及关节结节骨密度为左右侧髁突的平均值,然后两组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病例组髁突骨松质骨密度值(588.05±110.84Hu)大于对照组(428.96±90.68Hu)(P<0.05);骨皮质骨密度值(610.21±77.75Hu)与对照组(633.95±57.39Hu)无明显差异(P>0.05);2.病例组中的女性患者的髁突松质骨骨密度值与对照组女性松质骨骨密度值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的女性患者的髁突皮质骨骨密度值与对照组女性皮质骨骨密度值没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病例组中的男性患者的髁突松质骨骨密度值与对照组中男性松质骨骨密度值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患者中的男性患者的髁突皮质骨骨密度值与对照组中男性皮质骨骨密度值没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病例组关节结节骨松质骨密度值(567.49±61.07Hu)大于对照组(409.55±78.14Hu)(P>0.05);骨皮质骨密度值(645.50±29.61Hu)与对照组(699.18±90.28Hu)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患侧髁突松质骨骨密度较正常人升高,髁突皮质骨骨密度较正常人没有明显变化;且这种差异性表现与性别没有相关性,即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髁突骨松质和骨皮质的变化都和前面的结论相同;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的关节结节的骨密度和正常人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马欣雨[7](2020)在《头皮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意在探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应用头皮针治疗的临床疗效,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口腔科门诊就诊的以及部分招募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7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头皮针针刺治疗组以及常规针刺治疗组,每组均为3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VAS症状评分、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评分等进行评估调查以及组间比较,并根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症状评分作比较,P>0.05,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对比头皮针针刺治疗组、常规针刺治疗组治疗前后的VAS症状评分差值,结果显示头皮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P值小于0.01,说明在两组治疗后,对于疼痛等症状的改善方面头皮针针刺组相较常规针刺组更突出。相比于治疗前,头皮针针刺治疗组、常规针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在DI、PI、CMI多项指数上的评估分值均显着降低,而头皮针针刺治疗组以上DI、CMI指数差值的明显大于常规针刺治疗组,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针刺治疗可使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得到更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头皮针针刺治疗本病无副作用,安全性、经济性佳,效果好,易于临床推广

郑枭[8](2020)在《关节灌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关节灌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9年6月,同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及中国、美国、国际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ChiCTR、US-clinical trials、WHO-ICTRP)。检索得到的文献通过使用EndNote8.0软件进行文献管理,由两名评价者通过已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严格筛选后得到最终关节灌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其进行详细评价,其结果通过RevMan5.3(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选择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nal,Cl)和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合并效应量,对结局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异质性因素进行亚组分析,采用GRADEprofiler3.6软件对证据质量进行评级,对于不能进行Meta分析的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通过制定的检索式从各个数据库中共检索出文献1364篇,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16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最终被纳入。1.运用RevMan5.3软件对关节灌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进行Meta分析其结果显示:(1)疼痛[SMD=-1.18,95%CI(-2.03,-0.32),P=0.007]有统计学意义,GRADE评级证据质量极低;(2)张口度[SMD=0.42,95%CI(-0.19,1.03),P=0.18]没有统计学意义,GRADE评级证据质量极低;(3)侧向移动距离[SMD=2.12,95%CI(0.29,3.94),P=0.02],有统计学意义,GRADE评级证据质量极低;(4)弹响[SMD=0.43,95%CI(-0.01,0.88),P=0.06],没有统计学意义,GRADE评级证据质量极低;(5)肿瘤坏死因子-α[SMD=-4.36,95%CI(-6.66,-2.05),P=0.0002],有统计学意义,GRADE评级证据质量极低;(6)白介素-6[SMD=-1.55,95%CI(-2.71,-0.40),P=0.008],有统计学意义,GRADE评级证据质量极低。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1)关节灌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对比关节灌洗术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疗效上[SMD=-1.83,95%CI(-3.04,-0.61),P=0.003],有统计学意义;(2)双通道关节灌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改善疼痛疗效上[SMD=-1.34,95%CI(-2.38,-0.30),P=0.01],有统计学意义;(3)关节灌洗术联合注射1.5ml透明质酸钠1次/周共4次,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改善张口度、疼痛疗效上[SMD=2.18,95%CI(1.56,2.81),P<0.00001]、[SMD=-7.68,95%CI(-10.78,-4.58),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4)关节灌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术后12个月,改善张口度疗效上[SMD=0.79,95%CI(0.23,1.34),P=0.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灌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在缓解关节区疼痛,增加下颌侧向移动距离,减少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含量有一定疗效,创伤小且容易操作,是一种可以推荐的临床治疗方法。

刘知音[9](2020)在《认知—行为干预在门诊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在门诊颞下颌关节紊乱(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延续性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疾病疗效及满意度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完成。(1)问卷调查阶段: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的形式于2017年12月-2018年6月随机抽取贵州省3家三甲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就诊的10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焦虑自评量表(SAS)、成人心理压力量表(APSS)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一般情况及心理状况;(2)认知-行为干预阶段:于2018年6月-2018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予常规门诊宣教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微信互动平台、护士门诊延续性护理、电话随访、健康讲座等多种方式对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的延续性护理。在干预后2、4、6个月再次运用SCSQ问卷、SAS量表、APSS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运用门诊复诊、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疗效及满意度调查;(3)运用Epidata3.0统计软件双人双录入数据,对数据进行核查、整理后,运用SPSS22.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疾病疗效、满意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Excel 2007制作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SCSQ问卷、SAS量表、APSS量表得分的条形图。年龄、病程、SCSQ问卷、SAS量表、APSS量表得分经正态性检验满足正态性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和c2检验,对不符合c2检验条件的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重复测量设计的定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疾病疗效、满意度为多分类变量的重复测量设计资料运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延续性护理2、4、6个月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TMD患者的SCSQ应对倾向得分、SAS得分、APSS得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与组内因素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患者疾病疗效及满意度,结果显示,不同组别、不同时点两组患者的疾病疗效、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疾病疗效(β=0.753,95%CI:0.099-1.406)、满意度(β=0.551,95%CI:0.015-1.118)评分更高;以干预后6个月疾病疗效、满意度评分为基础,随着干预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疾病疗效、满意度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1.认知-行为干预对门诊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2、4、6个月有助于改善患者应对倾向,提高患者积极应对方式,降低患者焦虑、心理压力;2.认知-行为干预对门诊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2、4、6个月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疗效;3.认知-行为干预对门诊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2、4、6个月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

薛钟骋[10](2020)在《针刺双侧下关穴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针刺双侧下关穴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TMD病例共64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针刺下关组33例与手法组31例,分别予以针刺双侧下关穴+手法治疗、手法治疗。1次/隔日,3次/周,4周1个疗程,1个疗程后以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为观察指标。结果:①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均有疗效,针刺下关组总有效率高于手法组(P<0.05)。②VAS评分: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且针刺下关组VAS评分的降低程度优于手法组(P<0.05)。③Fricton指数:两组治疗后DI(下颌运动MM、关节杂音JN、关节压诊JP)、PI(肌肉压诊MP)、CMI(DI+PI)均较前降低(P<0.05),且针刺下关组DI、PI、CMI的降低程度均优于手法组(P<0.05)。两组治疗后DI中下颌运动MM、JN、JP均较前降低,其中针刺下关组MM、JP的降低程度均优于手法组(P<0.05),JN的降低程度与手法组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针刺双侧下关穴对TM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针刺双侧下关穴能降低TMD患者VAS评分,改善疼痛;(3)针刺双侧下关穴能降低TMD患者的DI、PI、CMI水平,通过改善下颌运动(MM)、减少肌肉关节压痛(JP、MP)从而恢复颞颌关节的整体功能情况,但在改善关节杂音(JN)方面不具优势。

二、老年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分析和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分析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特征及MRI影像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临床特征
    2.2 MRI影像表现
        2.2.1 正常患者关节盘形态变化
        2.2.2 可复性与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MRI表现
3 讨论

(2)针刺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功能障碍及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样本量估算
        1.2 病例来源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不良事件的处理方案
    3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比较
    3 治疗结果
        3.1 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占比
        3.2 临床疗效比较
        3.3 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比较
        3.4 治疗前后两组Fricton指数评分比较
        3.5 治疗前后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3.6 两组SAS、SDS差值与CMI差值相关性比较
分析与讨论
    1 祖国医学对TMD及其焦虑抑郁状态的认识
        1.1 中医诊断及病因病机
        1.2 祖国医学对TMD的治疗
        1.3 祖国医学对焦虑抑郁状态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TMD及其焦虑抑郁状态的认识
        2.1 TMD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
        2.2 现代医学对TMD的治疗
        2.3 现代医学对TMD及其焦虑抑郁状态的治疗
    3 治疗依据
        3.1 针刺的选择依据
        3.2 穴位的选择依据
        3.3 TM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观察
        3.4 量表的选择依据
    4 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4.1 焦虑抑郁状态程度分析
        4.2 针刺对TMD疼痛(VAS)的影响
        4.3 针刺对Fricton指数(DI、PI、CMI)的影响
        4.4 针刺对TMD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4.5 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程度与TMD改善程度相关性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针灸推拿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下关穴扬刺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中西医治疗研究现状
        1. 流行病学
        2. 病因病机
        3. 西医治疗
        4. 中医治疗
        5. 讨论
    扬刺法源流和临床应用
        1. 扬刺法源流
        2. 临床应用
        3.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安全性分析
        2.5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入选病例基线特征
        3.2 主要结局指标
        3.3 次要结局指标
        3.4 安全性评价
    4. 结论
    5. 讨论
        5.1 治疗方法选取依据
        5.2 选用扬刺法的理论依据
        5.3 选穴依据
        5.4 量表选取依据
        5.5 研究结果分析
        5.6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NLRP3/Caspase-1焦亡经典途径在异常咬合导致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TMJOA患者与TMJID患者颞下颌关节滑液焦亡相关炎性介质的表达研究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NLRP3/Caspase-1焦亡经典途径在大鼠TMJOA组织的表达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材料
        1.2 研究内容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流体剪切力干预对软骨细胞焦亡的作用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靶向NLRP3炎性小体治疗炎症疾病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5)对两种修复方式修复前、后颞下颌关节CBCT影像及临床症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 影像学检查在颞下颌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二、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三、致谢
    四、个人简介

(6)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髁突骨密度的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资料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分组
        1.2.2 扫描方法及体位
        1.2.3 扫描机器
        1.2.4 测量方法
        1.2.5 质量控制
        1.2.6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及可复性患者健患侧髁突骨密度的差异性分析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7)头皮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认识概况
        一、病理机制
        二、临床特点
    第二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处理
        一、临床治疗
        二、预防措施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脱落、剔除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病例纳入
        二、治疗方案
        三、意外情况处理
        四、疗效观察及评价
        五、质量控制
        六、统计学处理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线特征比较
        二、治疗前病况特征比较
        三、疗效评价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选择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原因
        二、选择头皮针治疗的原因
        三、选穴依据
    第二节 理论分析
    第三节 结果分析
    第四节 安全性评估
    第五节 不足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8)关节灌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病例报告

(9)认知—行为干预在门诊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研究背景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之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针刺双侧下关穴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样本量估算
        1.2 病例来源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不良事件的处理方案
    3 统计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 基线资料比较
    2 治疗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Fricton指数变化比较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1 祖国医学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认识
        1.1 中医诊断及病因病机
        1.2 中医治疗方法
    2 现代医学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研究
        2.1 概念与命名
        2.2 现代医学对 TMD 发病机制的研究
        2.3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3 选题依据
        3.1 针刺治疗依据
        3.2 下关穴选穴依据
        3.3 双侧取穴依据
        3.4 观察指标应用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临床疗效分析
        4.2 VAS评分分析
        4.3 Fricton指数分析
        4.4 讨论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老年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分析和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特征及MRI影像表现[J]. 官晓晖,韦惠平,李传,黄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06)
  • [2]针刺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功能障碍及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观察[D]. 吴敏.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下关穴扬刺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D]. 张重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NLRP3/Caspase-1焦亡经典途径在异常咬合导致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中的作用[D]. 贾梦莹.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5]对两种修复方式修复前、后颞下颌关节CBCT影像及临床症状的比较研究[D]. 龚子画. 锦州医科大学, 2021(01)
  • [6]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髁突骨密度的差异性分析[D]. 盛广.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7]头皮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马欣雨.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关节灌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系统评价[D]. 郑枭.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9]认知—行为干预在门诊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 刘知音.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10]针刺双侧下关穴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薛钟骋.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老年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