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中间状态中隐含的重要变化

注意中间状态中隐含的重要变化

一、要注意中间状态里隐含的重要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06)在《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句法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现代汉语的非现实范畴,即汉语如何从句法的角度来表达非现实这个问题。本文认为非现实范畴是一种跨语言的普遍范畴,是一种概括性更强、更高层次的范畴。它在世界语言中都有体现,表现出很强的共性。当然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异性,但是作为一种语义-句法范畴这种差异是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内的。正是基于这一基本理念,本文详细研究了非现实范畴在现代汉语中的体现。首先分析它的语义类型,区分出各种典型度不一样的非现实类型,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它的形式。本文还集中讨论了各种将来时在非现实范畴中的地位。最后指出以后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非现实范畴的定义、语言范畴化的特点、非现实范畴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背景。语言的范畴在不同的语言中有其统一性,但是也有歧异性,但是这都不成为抹杀范畴存在的理由。非现实范畴在语言中的表现也体现了范畴的这个特点。以往我们在概括句法规律的时候对非现实范畴的影响重视不够,加入了非现实范畴这个因素以后就需要重新审视我们对以往句法规律的概括。这是非现实范畴的研究意义。非现实范畴作为一种语义-句法范畴,使我们研究时采取了从意义到形式再到意义的方法。而在研究中,类型学的视野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是贯穿始终的。 第二章探讨了非现实范畴的类型学地位以及它和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非现实范畴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现有些差异,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否定其类型学地位的理由。非现实的研究和情态的研究有很紧密的联系。非现实研究的很多概念就直接来自情态研究的理论。严格地说,非现实的范围比情态研究的范围大。如果从语义上理解,将非现实范畴看成是一种情态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非现实范畴的研究对象更为明确,成员更为清楚。非现实和虚拟语气也有差别,但是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句法上。非现实范畴作为一种语义-句法范畴,可以看成是比虚拟范畴更大的范畴。本章还介绍了汉语学界对汉语是否有反事实范畴的讨论。最后本章介绍了非现实范畴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二者的研究对象有重合的地方,但是并不是完全一样。 第三章针对非现实范畴在世界语言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性进行研究,证明这样的歧异性是可以理解的,非现实范畴在语言中还是表现出了很强的统一性。本章首先说明了非现实范畴是一个更有解释力的范畴,能够解释像时态这样的范畴所难以回答的问题。在非现实范畴的范畴化中,认知距离起到了很大的作

苏俊波[2](2007)在《丹江方言语法研究》文中提出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的鄂豫两省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丹江方言的复杂性。本文对丹江方言较有特色的语法现象进行了考察和整理。全文共分七章。前言,主要介绍了丹江口市的地理历史概况,语言使用状况;确认了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采用的“两个三角”动态分析方法;简要描述了丹江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并对本文写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说明。第一章:丹江方言的构词。丹江方言的构词手段丰富多样,包括形态手段、句法手段两种类型。本章主要对附加式、屈折式构词,以及分音、合音构词现象进行了讨论。第二章:丹江方言的重叠。丹江方言的重叠现象比较复杂,本章根据基式的性质,结合重叠式的性质,讨论了丹江方言重叠的形式、意义和功能。从语形、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丹江方言中一种特殊的重叠形式“X得Y得Y”进行了分析,并说明其历史来源。第三章:丹江方言的小称。丹江方言中的小称,与周边其他方言相比,不仅兼收并蓄了周边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且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特殊用法,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本章详细描述了丹江方言的小称表达方式与音变情况,总结出其具有的特点,并对小称的“小儿”来源进行了方言类型考察。第四章:丹江方言的时体。丹江方言的时体范畴分为完成、持续、起始、经历、继续、已然、将然、尝试、短时、反复等十个方面,本章分别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其中,最具有独特特点的是持续体表达。本章着重揭示了多种持续体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分别所处的不同历史层次,对丹江方言持续体标记产生发展的历程进行了还原。另外,详细考察了丹江方言轻声[ti0]具有的几种不同的时体意义。第五章:丹江方言的助词。“得”和“给(它)”是丹江方言中非常有特色的助词。“得”不仅用法丰富繁多,而且具有较强的对称性,而于对称中又呈现出不对称。本章从几组对称、不对称关系中,对“得”的用法进行了全方位考察与梳理。另外,分析了“VP”前“给它”、“给”的用法,并对之进行了历时和方言类型考察。第六章:丹江方言的处置句、被动句。丹江方言用“叫”字句来兼表处置、被动关系,与中原官话南鲁片保持一致。另外,丹江方言中“看(叫)NPV/A的看”句式,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特殊表达形式。第七章:结语。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丹江方言属西南官话的鄂北片。通过对丹江方言语法特征的揭示,结合其语音、词汇特点,与相邻方言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丹江方言的属性并不单纯。由于处于南北交汇的地理位置,加上频繁的移民,造成丹江方言的混杂性和多样性。“民多秦语,俗好楚歌。”真实地反映出夹在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之间,丹江方言自古就受到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的交叉影响,同时具有南北两种方言的特点。通过本文的写作,我们进一步强调,汉语方言研究要重视对方言事实进行发掘和整理,这不仅包括方言区点核心区域的调查研究,而且特别要加强不同方言区点间的过渡地带的调查研究。

张有光[3](1990)在《要注意中间状态里隐含的重要变化》文中指出 对于有些物理问题,通常只比较开始和终了的状态,不问中间过程细节用守恒定律求解。这个思想方法正体现物理学中的守恒定律的优点,应让学生掌握。但如果形成思维定势,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例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

张鸿[4](2014)在《《宇宙与意象》研究及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文中提出本论文以研究《宇宙与意象》的若干问题为起点,比较中西诗学中的宇宙论。《宇宙与意象》旨在研究文艺复兴后宇宙论科学哲学对诗人想象的作用。作者提出三类意象:宇宙体系、空间和生命。赫拉克利特派哲学和巴门尼德派哲学此消彼长贯穿所有意象。从封闭到开放是宇宙体系的中心意象。空间的中心意象是以太和太空之游。宇宙生命意象包括万有引力、种子、树、蛇、星云、分解、天体的死亡、火、轮回等。封闭宇宙哲学传统压制想象力,导致文艺复兴以后美学的反叛。以无限为美并非诗人独有:神学家认为无限创造才配得上神的威力,天文学家认为无限宇宙才能容纳众多世界,生物学家欣赏多样的生命形式。无限为浪漫主义者所追求,浪漫主义者认为有限和墨守成规意味着枯竭,浪漫主义的美学是无限包容。诗人的心理与宇宙科学哲学有所联系却不能完全平行。龙萨的球形宇宙并不说明他是纯粹巴门尼德派诗人,他崇尚无限时间和变化,赞美导致生命更新的死亡。雨果是纯粹的赫拉克利特派诗人,雨果的宇宙想象是“无限”美学的胜利。克洛岱尔承认无限时间之流,却用封闭房屋比喻有限空间,明确批判无限空间。龙萨和克洛岱尔共同的矛盾在于让有限空间容纳无限时间和变化。中国古人善于超越可见世界,想象不可见世界。中国古代有无限宇宙论传统,总结如下:天地有限,有起始,宇宙无限,无起始。无限有极大和极小两个向度。中心和边缘相对,两者均可取消。无限空间有众多天地。变化是自然之理,变化不息,带来更新和生命。时空和变化不可分割。崇尚无限的哲学化为欣赏无限的美学。中国古代文论家以刘勰、司空图、王夫之和叶燮为代表,其主张在于:人为天地之心,以诗人之心囊括时空;宇宙以变为美、因变生美;以尚变的天道作为根据来说明文学发展史的本质;宇宙存在的模式是诗歌创作和诗学的终极标准;因为人文和天文可以比德,所以主体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这与古希腊缺乏主体自主性的狂兴说形成对比。中国古代诗人以屈原、李白、杜甫、苏轼为代表,其宇宙论可总结为:质疑有限宇宙模式;强调人生有限和宇宙永恒之间的反差;以变化为宇宙的本质,注重变化的方式和规律;宇宙本体论或虚空或实有,宇宙发生论以气为核心;继承老庄以静观动的宇宙认识论;游于无垠,胸怀天地,超越有限,向往无限;秉承儒家“忠恕”思想,认定人与物同心同性、宇宙生命生生不息。西方无限宇宙论是对传统的反动,超越有限是暴力斗争,从一定程度上远离了人间,以宗教或征服宇宙为目的。无限宇宙还与上帝有关,西方人对无限表现得比较狂热。中国的无限宇宙论是对传统的继承,无限是自然之理,没有宗教色彩,具有平民气息。秉持无限宇宙论的中国诗人不能称为浪漫主义诗人。无限宇宙哲学并未引发中国人对外层空间进行西方人那样的浪漫主义想象。中西宇宙生命论的对比在于精神性和物质性、伦理性和生物性、实践性和无用性、教化和庸俗、整体和谐和个人或群体猎奇。中国古人的宇宙之游是为了个人修养或政治目的,人间是宇宙之游的落脚点。西方人抛弃地球,征服宇宙。西方诗人的心理经历了从有限宇宙到无限宇宙的审美趣味的变化。有限和无限两种宇宙模式的强烈对比导致了文艺复兴后诗人思想的自由奔放。中国古代有无限宇宙论传统。哲学家、文论家和诗人以无限宇宙为美,一贯崇尚无穷时空和变化。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没有针对有限宇宙模式的革命,面对无限宇宙中国古人始终温和超然。

朱娟[5](2007)在《“反而”与“却”的异同考察》文中研究说明语气副词“反而”、“却”的用法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这些区别和相似之处是什么?迄今尚未发现有专文对此作过深入研究。本文针对本体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留学生使用两者所出现的偏误,将“反而”与“却”放在一起进行对照研究,从语义分析出发,找出其语义上的对立点,在此基础上探讨由其语义决定了的句法、语用和篇章方面的异同。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本部分介绍本文选题缘由、研究价值、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等。第二部分为“‘反而’与‘却’的语义分析”部分。本部分首先回顾并剖析前人对于“反而”和“却”意义的研究,然后分别从“反而”与“却”转折前后项的语义关系、语境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出两者在语义上的差别为:第一,“反而”侧重于反,即反常理;而“却”更侧重于转,重在强调情况变异。第二,“反而”具有预示功能,“却”不具备此种功能。第三,“反而”带有的主观性比“却”相对较强。第三部分为“‘反而’与‘却’语用、篇章分析”部分。本部分联系“反而”和“却”的语义异同,分别探讨两者在句中表达语气、与其他词语的搭配、篇章功能及衔接方式等四个方面。认为在语气表达上,由于它们都表转折语气,但“反而”比“却”所表的转折语气更强;在与其他词语的搭配上也不尽相同;在篇章功能上,两者都具有篇章连接功能,但“反而”有表示矛盾性转折、反递性转折两种功能,“却”有表逆转、递进两种篇章功能;在篇章衔接方式上,“反而”在语篇中位序比较灵活,有句中和句首两种,“却”在语篇中的典型衔接方式为句中,既可以位于主语后,谓语前,还可以连接句中两个结构成分。第四部分为留学生“反而”、“却”语句的偏误分析部分。本部分运用前面的研究结论分析留学生的一些相关偏误。

甘莅豪[6](2008)在《空间动因作用下的对举结构》文中指出句子有“合法”的和“不合法”(亦即“非法”)的,这是一个惯常的认识。但今天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不仅已经意识到句子的“合法”与“不合法”是相对的,它们之间是个连续统,是个程度问题,也就是“合语法度”的问题,并且还可以看到,许多不合语法的句子的“合语法度”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能立刻发生变化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对举”。但是,哪些类型的“非法句”的“合法度”能够在对举中获得改变?对举结构可以改变句子的“合语度”的根本动因是什么,它与其他改变句子“合法度”的动因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等等,学界尚未给予有效的说明,而这正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要研究“非法句”何以“对举”后能够“合法化”,首先就必须研究“对举结构”的根本特性是什么。由此,本文第二章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对举结构”的最大特性就在于其构建了一个特殊的“对举空间”。语言和空间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的重要命题,但这一命题我们以为其实包含了两个不同的视角,一是关注“语言叙述的空间”,一是关注“语言存在的空间”。所谓“语言叙述的空间”是指人怎样通过语言认知空间;所谓“语言存在的空间”是指人怎样在空间中组织语言。迄今为止,语言学界研究基本是“语言叙述的空间”,但由于语言形式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语言各项活动必须在一定空间中展开,受语言符号所处空间的影响和作用,语言符号的呈现方式、结构关系也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的研究则成为“语言存在的空间”的重要课题。“对举结构”就是“语言存在的空间”研究课题之一。从语言形式上看,对举结构具有一个很典型的特征,就是在语言线性流中,两个或者多个字数、结构、词汇等形式相近的单位对举,由此不但在语流中被凸显出来,人们很容易把它们和其他语言单位单独区分开,并且还形成相对闭合的空间——对举空间。对举空间的格局会营造出一个“微语境”。在此“微语境”中,人们通过一系列“空间组织规则”来构建和组织语言符号的关联性。这些“空间组织规则”包括:相似规则、完形规则、简化规则、隐退规则、凸显规则、交流规则、稳定规则。而针对语言符号的关联性,索绪尔提出:“不必触动意义或者声音,一个要素的价值可以只因为另一个相邻的要素发生了变化而改变”,问题是在“空间组织规则”的作用下,彼此相邻的语言符号在心理上并非等距离,部分语言符号在对举空间中容易优先互相影响,这种影响又作用于句法,进而有效地转化“非法句”的合法度。当然,“非法句”合法化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很多学者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讨论,但这些讨论还并不能有效说明“对举结构”是如何转化句子的“合语法度”问题。本文第三章在讨论“时间”“界限”“韵律”“焦点”动因之外,讨论了“空间动因”是如何改变“非法句”的合法度的,由此,我们具体讨论了由“对举结构”造成的“空间动因”促使了哪些类型的“非法句”合法化,其中包括:非逻辑句的合法化、非自足句的合法化、非常规搭配的合法化,非常规语序的合法化,非韵律结构的合法化,不成词语素的可成词化。自然,“空间动因”也有局限,它并不能促使所有“非法句”对举后都合法化。我们发现,当对举结构是互依性对举,即对举的两个单位皆是“非法句”,如果它们单独存在,通过添加某些句法成分能合格,则此两个单位对举后,空间动因非常可能起作用,促使不合格的单位合法化。如果这两个单位单独存在时,不能通过添加句法成分而合格,则空间动因不太可能起作用(部分语序倒装的对举结构除外)。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于空间动因中的隐退规则发挥了作用。当对举结构是偏依性对举,即其中一个对举的单位是肯定式,另外一个对举的单位是否定式,或者对举的两个单位是正反对举的时候,非法的单位会和合法的单位发生信息交流,形成对比构式义而合法化。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于空间动因中的交流规则发挥了作用。“空间动因”还能促使“对举结构”具有其他结构所不具备的语义特征。本文第四章探讨了对举结构在“空间动因”作用下的信息交流类型。我们发现对举结构的信息交流类型繁多,有偏依性对举结构的语法推理,也有“等训”的语义推理,还有互文的语义渗透、语义的典型归纳、语义的偏义一方、音节自由度的彼此影响。信息交流类型中的很多类型,多见于古代汉语,这表明古代汉语比现代汉语更加注重汉语空间位置上的对应和语义上的补齐。第五章细致分析了在“空间动因”作用下对举结构的构式义,必要时还讨论了构式义的形成过程,以及它和词汇组合义如何相互作用,彼此牵制。最后,本文第六章对各章内容进行小结,并对本课题的前景进行展望。

渠默熙[7](2018)在《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伴随范畴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它既是客观时间在语言上的反映,也是人类认知选择在语言上的体现。本文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综合采用句法、语义、认知多角度验证的方法,考察汉语伴随范畴的性质、类别、表现,描写伴随范畴的句法分布及语义特点,探讨伴随范畴的形成过程、机制和动因,对比汉西两种语言有关伴随范畴的句法差异。全文共9章。第1章为绪论。对伴随范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肯定伴随范畴的研究价值,提出本文研究思路和视角。第2章界定伴随范畴的内涵与外延。为伴随范畴下定义,总结伴随范畴的性质和特点,将伴随范畴分类并简要描述其句法表现,与相近语言现象进行联系和区分。在此基础上,肯定事件及事件词研究对于描写伴随范畴的重要性,明确事件定义,区分事件语义类型,结合汉语词类分布规律为事件词定性。第3章讨论伴随范畴在词层面的表现——以伴随义“X随”类动词为例。对“伴随”、“跟随”、“追随”三个伴随义动词进行句法上的描写和语义上的分析。从认知角度对三个动词进行解释,将其相似和相异之处归结于动词本身主观性的高低,所跟体词生命度和意志性的高低,以及二者之间的双向选择关系。第4章考察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表现。为小句下定义,明确小句范围,根据小句的句法地位为其分类。对句内层面标示伴随关系的小句分别进行句法语义上的描写和分析,总结其特点,分析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形成机制:小句降级和使用伴随标记。明确小句降级的概念、参照物及降级特点,依据上述标准总结伴随范畴中的小句降级现象。提出经过“降级”这一句法操作的小句往往代表伴随事件。句内层面所使用伴随标记主要包括伴随介词、伴随动词、伴随框架结构、结构赋义的伴随标记等。第5章考察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表现。含有伴随关系的语篇以观众视角为主,起到丰富伴随事件表达内容的作用。语篇中伴随关系的判断也需要依赖叙述视角的选择。另外,叙述视角的切换与小句话题的转换紧密相关,故需明确小句话题和话题链的内涵与外延。对表达单个体、多个体伴随的话题导入和选取方式分别进行考察,总结标示伴随关系的小句话题特点。伴随范畴和语篇修辞结构存在对应关系,语篇中的阐述关系、并列关系及背景关系是表达伴随关系的典型修辞结构。分析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形成机制:小句降级、伴随标记、语序调节。小句降级主要包括零形主语小句和次话题小句。句际层面的伴随标记同时包括事件和事物伴随标记,二者存在交叉重合现象。经考察发现,传统复句中的递进关系和并列关系是表达伴随关系的典型逻辑语义关系。语序调节方面,伴随关系表达可选用“伴随事件在前,主干事件在后”这种常规语序,或“伴随事件在后,主干事件在前”这种非常规语序。第6章讨论伴随范畴的规约化过程。明确规约化的含义,分别描写和总结事物伴随关系以及事件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认为二者均经历了从章法到句法,从句法到词法的演变轨迹,并表现出一系列的句法语义特征。动因为语序的稳固性及高频使用,以及独立性象似动因和复杂性象似动因的综合作用。规约化的机制为重新分析和类推。第7章为汉语和西班牙语伴随范畴对比研究。从汉语伴随范畴表达角度,总结西班牙语表达事物伴随关系和事件伴随关系的句法手段,并将其和汉语进行对比,发现两种语言均综合使用语序调节、小句降级、伴随标记等方法表达伴随关系,但西班牙语对于语序及小句降级的使用更加灵活、多变。第8章为伴随范畴形成机制的语言学解释。伴随范畴的三种形成机制为:小句降级,伴随标记,语序调节。小句降级可以起到衔接上下文使篇章连贯的目的,小句降级过程即为概念合成的过程。伴随标记主要分布在伴随事件的两侧,位于伴随事件左侧的标记除基本标记功能外,还可以表达伴随事件,其概念合成类型为简单型框架;位于伴随事件右侧的标记仅有标记功能,其概念合成类型为双域型框架。在语序调节方面,常规语序主要为了遵守BFP原则,BFP原则也是导致补语小句可以进入到内嵌小句中,以及体标记排列规律性的原因。常规语序主要是出于对顺序象似性的遵守,而非常规语序则是对标记象似性的临摹。第9章为结语。总结前文研究内容,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南哲镇[8](2004)在《唐代讽谕文研究》文中指出讽谕是以比喻的方法对某种现实问题传达作家讽刺教导意义的修辞格。一般来说,讽谕需要具有一定情节的故事或陈述类似事例。这一点便是讽谕这个修辞格能扩大为文章或文体的立足点。如果一篇文章全篇以讽谕为主的话,那篇文章就可以说是讽谕文。再者,凡是主要以比喻的手段,借用寓言﹑故事或陈述类似的事情来对现实问题传达作家讽刺教导意义的文章就是讽谕文。古代讽谕文数量丰富,文学艺术价值也很高。且因讽谕文具有它独特的特点而能与其他文学作品区别。所以,它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其成就相对其他文体也是毫不逊色的。讽谕文根据喻体和本意的结构关系可分为寓言﹑寓言式杂文﹑一般杂文型三类,它们都具有“讽谕”这个讽谕文的本质特征,而其具体写法和传意方法则各有特点,大不相同。中国讽谕文的历史悠久。到了唐代,因文学本身的发展以及政治社会的环境﹑功利的文学观﹑佛教文学等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独立成篇的讽谕文佳作。这是前代所罕见的。不过这个讽谕文的繁盛时期并不出现在唐王朝的全盛时期,而出现在它的衰败时期。这是因为讽谕文本身是对人间社会的各种问题传达作家讽刺教导意义的文章,所以政治文化的繁荣时期,它的社会意义不大,也就不容易兴盛了。安史之乱以后到文宗时期,是整个唐代改革思想最充分的时候。这时期文人主要采用便于阐发道理和提示教训的寓言或寓言式杂文,积极地提出他们对当时社会政治各方面的意见,这便导致了唐代讽谕文的第一个兴盛期。安史之乱以后的各种改革接连失败,而唐朝完全走上了无可奈何的绝望之路。尤其在甘露之变以后,文人丧失了积极的改革意志和功利的思想,讽谕文之创作也随之衰退了。而黄巢起义前后出现一批不平之士,他们多采用便于谴责与批评的一般杂文形式来大量写作以辛辣讽刺和谴责为主的新风格的讽谕文,从而出现了唐代讽谕文的第二次高潮。讽谕文是运用比喻的手段,通过借用寓言﹑故事或记述类似的事件来传达对某一个问题的思想见解的文章。因此,讽谕文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比喻性”﹑“叙事性”﹑“议论性”。根据讽谕文的这三大特征,唐代讽谕文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可概括为“以浅喻深”﹑“以事明理”﹑“借古讽今”三种。除此以外,唐代讽谕文采用的主要手法还有“托代陈述”与“韵散结合”。这五种手法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从而有助于把作家的本意更有效﹑更明确地传达给读者。 I<WP=7>唐代文人创作了大量讽谕文,因而导致了传统文体的改革并促进了新文体的产生。唐代讽谕文的最重要的主题与政治社会的教化有关。唐代主要讽谕文作家都是古文家,讽谕文的繁荣与古文运动的兴起是大致同步的。由此看来,唐代讽谕文的创作与古文运动以及文体改革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唐代讽谕文虽然以揭露现实矛盾并提示作家的见解为主要目的,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学性。这一点是唐代讽谕文的一大特点。从这种意义上说,唐代讽谕文创作的贡献在于提升了中国古代散文的艺术价值。本论文先确定讽谕文的概念及其类型,据此,从唐文之中选取一定数量的讽谕文,进而对其作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唐代讽谕文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阐发。

孙斌艺[9](2004)在《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的中间交易形式,在垂直关系领域,垂直约束就是在垂直生产和分销链条中,除了垂直一体化和分散化的市场交易形式外的重要中间交易形式。垂直约束指处于垂直关系不同环节的厂商之间,通过签订复杂的、长期的契约安排协调彼此间的交易关系,契约中明确了价格、数量、区域、服务、行为方式以及其他一些限制性条款。由于这些交易形式隐藏在中间产品市场或分销渠道中,再加上不同企业处于垂直生产和分销环节的不同层次,其行为特征较少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从跨国公司层次来看,各个不同的中间生产和分销环节又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文化迥异、制度差异明显的多个国家和地区,从而进一步使这些中间交易形式模糊起来。对这些中间交易形式及参与者行为的准确理解,一方面对企业选择何种垂直关系的具体形式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政府尤其是东道国政府选择适宜的政策。 本文以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对象,从垂直关系的基本形式即垂直一体化、垂直约束和纯粹市场交易出发,分析了三种垂直关系基本形式间的关系,对企业选择垂直约束这种中间形式的原因和形式进行了一般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分析延伸到跨国公司领域,具体分析了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的特性、利益和障碍,同时运用基于跨国公司特性的垂直约束模型分析和说明了采取不同垂直约束契约的有效性条件,最后总结得出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理论分析的管理和政策意蕴。 本文运用经济学尤其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原理研究跨国公司的垂直关系问题,除垂直关系和垂直约束的一般理论外,着重对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的利益和障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剖析,回答了跨国公司选择垂直关系某种具体形式的条件,以及选择垂直约束具体契约形式的有效性条件。本文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导论“垂直约束、垂直一体化还是市场交易?”说明了本研究的概况,旨在引出本文要研究的主题,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说明了文献检索的总体情况,并简要总结了本文对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研究的一些创新以及今后拓展研究的几个方向。 第一章“垂直约束和垂直关系:概念和关系”,将垂直约束放在厂商垂直关系选择的框架中予以说明,分别探讨了垂直一体化、市场交易和垂直约束这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理论研究几种垂直关系形式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垂直约束与垂直一体化和市场交易的关系,研究了决定垂直关系形式的特征性因素,并在不同因素组合条件下初步说明了环境条件对垂直关系形式选择的影响。 第二章“有关垂直关系和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的文献综述”,主要从两方面对文献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和分析,一是从经济理论,主要是微观经济理论,对关于垂直约束的原因、动机、有效性、三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垂直约束的竞争效应等角度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垂直约束一般形式进行研究的主要成果。二是对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由于与本文论题直接相关的文献较为匾乏,根据相关文献的现状,分别从“关于东道国进入模式中的非股权安排和垂直关系”和“关于跨国公司情形下具体垂直约束类型及其运用”两个角度进行了一些归纳。 第三章“垂直约束:原因、形式和基本分析”,深入分析了厂商在构建垂直生产和分销链条时实施垂直约束的基本原因、主要形式及其运用,指出由于存在“双重加成”、“下游厂商竞争效应”、“上游厂商竞争效应”、“搭便车效应”、“分销的规模经济效应”及“产品和服务的信誉效应”等原因,交易一方 (制造商或分销商)通过对另一交易方施加垂直约束,能够解决双重加成问题,将上下游厂商竞争破坏性效应内部化,消除上游或下游厂商的搭便车效应,强化分销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在整体上提高上下游厂商的信誉。解释了垂直约束达到这些效果的基本运作机制。 第四章“跨国公司的垂直约束:特性、利益和障碍”,这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之一,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合起来,探讨跨国公司在实施垂直约束过程中可能获取的利益及主要障碍因素。本章在对跨国公司的垂直一体化、市场交易和垂直约束进行一般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的基本特性,主要从跨国公司垂直约束具体形式、文化距离、地域和国家因素以及内在和外在制度等四个维度,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于跨国公司垂直约束可能获取之利益方面,着重研究了跨国管理成本、政治风险、东道国限制、东道国政府千预、东道国反托拉斯法审查、技术转让和转移限制以及资产专用性“锁定”等问题。而对跨国公司实施垂直约束面临的障碍,则主要分析了东道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及其与跨国公司的差异度,东道国可能存在的制度障碍,反托拉斯法或竞争法的限制,东道国政府对直接投资的激励政策以及跨国公司垂直约束上下游厂商间的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摘要 第五章“基于跨国公司特性的垂直约束模型”,这是在前面章节基础上的深化,主要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对跨国公司采取某些具体垂直约束的有效性进行理论研究,本章将跨国公司垂直约束选择视为?

黄思华[10](2017)在《论装饰的意向性与审美表现》文中研究指明在设计活动中,探讨装饰的意向性问题,主要是为了解决当下设计的技术化倾向,让设计语言成为一种简明深刻的言说方式,进而生成一种独特的设计美感,并给予观赏者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与传统的归纳演绎法相区分的是,主要采取了艺术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并以装饰的意向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在描述装饰的生成过程中,不借助任何前提来分析现象,进而探讨装饰与语境的关联,回到根本性存在的人,最终在祛蔽中才得以将装饰隐蔽的一面揭露出来。意向性的表征问题体现为装饰的剥夺与放弃,根源处的问题在于设计活动的技术化倾向,剥夺、放弃与泛技术化三者则构成了装饰的意向性问题。为了解决技术化的根源问题,进而探讨装饰元素的意向性构成,其中材质层次体现为设计与消费行为中对材质潜移默化的意识活动,在应用层次则提及了装饰意向化的提取,在提取、编码与解码的过程中生成了意向装饰,具有一种独特的设计美感。在语言层次,装饰的意指构成了能指与所指的中介点,这样才构成意向装饰的完整。意向装饰作为可感要素,则表现为有与无的装饰游戏。有感要素包含着材质、线条与色彩,为直观的视觉感受。无感要素体现为对白的感觉,这种被遮蔽的感觉包含了留白、飞白与空白,这种被经验的感受才构成了意向装饰的完整。游戏的最终是回归到装饰的无,无即为一种若有若无的审美感受,体现为陌生化。装饰意向化离不开具体的文本与语境。文本作为一种思想的建筑,必须是以元素的契合、意向的对应作为前提,文本与元素的契合即为兼顾,缓和了文本间的冲突,文本与意向的对应则是处于内部的认同。设计理念作为思想,基于文本的建筑正是处于审美经验之中。在语境中就涉及到了场域性、阶层性与民族间性,生活世界由此成为一种设计场,成为了人、设计物与设计理念的三元合一。意向装饰的审美特质为自然无为、恰如其分与大道至简。这种设计美感的生成之所以具备一种张力,是由于装饰在边缘之上。在祛装饰的过程中,生成了实与虚的装饰与设计的动与静,由此让装饰回到了装饰,设计成为了设计。设计的审美超越体现为时间与空间的超越,归于人生境界的超越。设计美感的生成终究关涉社会文化,呈现出传统文化的当下感,在日常设计中体现了人文关怀以及潜在的审美教育。而设计作为一种艺术,也只有在思想的凝聚中,才得以通达大道。

二、要注意中间状态里隐含的重要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注意中间状态里隐含的重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句法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内容提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语言的范畴化及其统一性
    1.2 非现实(Irrealis)范畴研究的重要意义
    1.3 从意义到形式再到意义的研究方法
    1.4 类型学视野和认知主义的语言观
二、非现实范畴的确立
    2.0 非现实范畴问题的来由及定义
    2.1 非现实范畴的体系和类型学地位
        2.1.1 非现实范畴的体系
        2.1.2 关于现实和非现实范畴的类型学地位
    2.2 情态范畴(modality)与非现实
        2.2.1 情态研究与非现实范畴的渊源与联系
        2.2.2 情态与非现实
    2.3 虚拟语气与非现实范畴
        2.3.1 虚拟语气和情态
        2.3.2 虚拟语气与非现实范畴的关系
        2.3.3 有关汉语有没有反事实范畴的大讨论
    2.4 非现实范畴与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 Theory)
    2.5 小结
三、非现实范畴的差异性和统一性
    3.1 问题的提出
    3.2 时态概念所不能解决的难题
    3.3 现实和非现实的认知图式
        3.3.1 认知语言观
        3.3.2 非现实的认知图式
        3.3.3 认知距离对将来时态的影响
        3.3.4 认知距离对其他成分的影响
    3.4 非现实范畴的原型特点
        3.4.1 从现实到非现实
        3.4.2 认识情态的原型范畴特点
    3.5 非现实范畴的差异表现及其原因
        3.5.1 范畴化差异
        3.5.2 中间状态
        3.5.3 标记辖域差别
        3.5.4 部分与整体
        3.5.5 社会接受因素
    3.6 小结
四 非现实范畴的语义系统
    4.1 汉语学界对汉语非现实范畴的认识
    4.2 非现实范畴在语言中的多层次性
        4.2.1 多样性
        4.2.2 多层次性
    4.3 非现实句的判断标准
        4.3.1 判断方法
        4.3.2 典型特征及与其的相似度
        4.3.3 判断方法的完善及相关区分
        4.3.4 真值及主观性
        4.3.5 将来时间
    4.4 各种情态的非现实地位
        4.4.1 情态的种类
        4.4.2 认识情态
        4.4.3 义务情态
        4.4.4 动力情态
        4.4.5 传信情态
        4.4.6 潜势情态
        4.4.7 习惯体
        4.4.8 从现实到非现实的连续统
    4.5 余论和小结
        4.5.1 关于非现实范畴的争论
        4.5.2 关于情态
        4.5.3 关于主观性和客观性
        4.5.4 关于句类的再认识
五 非现实范畴的形式表现
    5.0 引言
    5.1 非现实范畴形式表现的多样性
    5.2 情态动词范围的确定及其和情态副词的区分
        5.2.1 英语学界对英语情态动词的讨论
        5.2.2 汉语学界对情态动词的鉴定方法和范围的论述
        5.2.3 对鉴别方法的质疑
        5.2.4 依靠一个核心意义来确定情态动词的范围
    5.3 情态动词
        5.3.1 单义情态动词
        5.3.2 类多义情态动词
        5.3.3 多义情态动词
        5.3.4 情态动词的典型度分析
    5.4 情态副词
        5.4.1 情态副词的范围
        5.4.2 情态副词的句法特点
        5.4.3 情态副词的类别
        5.4.4 关于情态词的连续统
    5.5 其他手段
        5.5.1 时态副词“将”
        5.5.2 虚指语
        5.5.3 带从句的动词
        5.5.4 复句结构
    5.6 小结
        5.6.1 各个层次
        5.6.2 适当控制情态副词的范围
        5.6.3 关于复合语义
        5.6.4 非现实范畴是更高层次的范畴
六 非现实与“将来时间”
    6.1 将来时的特点
        6.1.1 将来时是不是一个不同于过去时现在时的独立范畴?
        6.1.2 将来时作为一种范畴的特殊性
    6.2 汉语的将来时的各种表现及其非现实地位
        6.2.1 汉语有没有时态范畴?
        6.2.2 汉语的将来时态分类及标记
        6.2.3 各种将来时的非现实性地位
    6.3 说话人对现实非现实状态的认识及与之带来的句法选择
        6.3.1 英语对现实性的选择
        6.3.2 汉语对现实性的选择
    6.4 作为非现实范畴时间否定标记的“不”
        6.4.1 前人对否定标记的认识
        6.4.2 “不”的时间特性
        6.4.3 非现实范畴和半非现实范畴的否定
        6.4.4 现实范畴的否定
        6.4.5 “不”的进一步语法化
    6.5 小结
七 结论和余论
    7.1 结论
    7.2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2)丹江方言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1 丹江及其语言使用状况
        1.1 丹江简介
        1.2 语言使用状况
    2 研究的对象、理论与方法
    3 丹江方言的声韵调
    4 几点说明
        4.1 方言调查合作人
        4.2 常用的方言词语
        4.3 行文体例
第一章 丹江方言的构词
    第一节 附加式构词
        1 儿化
        2 语缀"子[ts(?)~0]"
        3 语缀"的[ti~0]"
        4 语缀"头[t‘ou~0]"
        5 语缀"圪[k(?)~0]"
        6 语缀"气[t(?)‘i~0]"
        7 语缀"活[xuo~0]"
        8 语缀"佬[lau~(55)]"
        9 语缀"精[t(?)in~(35)]"
        10 语缀"娃儿[uar~(35)]"、"娃子[ua~(53)ts(?)~0]"
        11 语缀"里[li~0]"
    第二节 屈折式构词
    第三节 分音与合音词
        1 分音词
        2 合音词
第二章 丹江方言的重叠
    第一节 丹江方言的重叠现象
        1 重叠概述
        2 名词重叠
        3 动词重叠
        4 形容词重叠
        5 量词与数量结构重叠
        6 代词重叠
        7 副词重叠
        8 象声词重叠
        9 重叠的功能
    第二节 "X得Y得Y"重叠式
        1 重叠式的语形特点
        2 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及语义搭配关系
        3 重叠式的语用条件
        4 历史来源
第三章 丹江方言的小称
    1 小称的基本涵义
    2 丹江方言的小称形式
    3 小称音变
    4 丹江方言小称的特点
    5 小称的类型性
第四章 丹江方言的时体
    第一节 丹江方言的时体
        1 引言
        2 完成体
        3 持续体
        4 经历体
        5 起始体
        6 继续体
        7 已然体
        8 将然体
        9 尝试体
        10 短时体
        11 反复体
        12 小结
    第二节 丹江方言持续体标记的历史层次
        1 持续体表达形式的句法、语义功能
        2 语法化机制
        3 语法化来源与过程
        4 语法化程度与历史层次
    第三节 丹江方言轻声[ti~0]的时体意义
        1 的_1
        2 的_2
        3 的_3
        4 的_4
        5 历史来源
第五章 丹江方言的助词
    第一节 丹江方言"得"的对称与不对称
        1 能性"得"与非能性"得"的对称与不对称
        2 动词前与动词后能性"得"的对称与不对称
        3 "V+得+趋向补语"表可能和表趋向的对称与不对称
        4 "V得C"表可能和表状态的对称与不对称
        5 "有得"、"没得"的对称与不对称
    第二节 丹江方言"VP"前"给它"、"给"
        1 给它
        2 给
        3 历时考察
        4 方言类型比较
第六章 丹江方言的处置句、被动句
    第一节 丹江方言的"叫"字句
        1 "叫"的基本用法
        2 "叫"字处置句
        3 "叫"字被动句
        4 方言分布
    第二节 丹江方言"看(叫)NPV/A的看"句式
        1 相关句式的基本用法
        2 句式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3 "看"的语法化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宇宙与意象》研究及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语
第一部分 《宇宙与意象》研究
    第一章 《宇宙与意象》的主要意象
        第一节 关于宇宙体系的意象:赫拉克利特派与巴门尼德派的对立
        一、 由赫拉克利特哲学产生的宇宙意象:火、变、水流、多样性
        二、 由巴门尼德哲学产生的宇宙意象:圆形或球形、静止、有限、封闭
        三、 巴门尼德主义和赫拉克利特主义的斗争: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宇宙模式对布鲁诺和笛卡尔宇宙模式
        第二节 关于宇宙空间的意象
        一、 明亮柔软的以太对诗人的意义
        二、 黑暗坚硬的以太对诗人的意义
        第三节 关于宇宙生命的意象
        一、 文艺复兴的前奏——古代到中世纪的宇宙生命思想略述
        二、 生命形态的意象——文艺复兴及稍后时代的活力宇宙
        三、 生命的力量——“万有引力”引发的意象
        四、 种子——18 世纪宇宙生机论的一个意象
        五、 宇宙生命的三个象征:树、蛇、星云
        六、 天体的死亡方式
        七、 宇宙生命的循环——“火”意象始末
    第二章 《宇宙与意象》论浪漫主义
        一、 蒂泽对浪漫主义的论断
        二、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比:从对比中把握浪漫主义的特征
        三、 近代天文学对于浪漫主义的意义
        (一) 近代无限宇宙论简述
        (二) 库萨的尼古拉:宇宙无限论的首创者
        (三) 布鲁诺:关于“多“的美学
        (四) 亨利 莫尔:无限的美学和不能满足的诗人
        四、 生物学和生物学家的浪漫主义美学
        (一) 16 至 18 世纪生物学的总体趋势及其哲学、美学意义
        (二) 生物学家的浪漫主义幻想
    第三章 法国诗人的宇宙
        第一节 皮埃尔 德 龙萨的宇宙论
        一、 蒂泽所论之龙萨
        二、 再论龙萨的宇宙论
        (一) 宇宙的结构:九重天、天穹的运动、四元素、有限空间、宇宙两界
        (二) 宇宙的起源
        (三) 龙萨论鬼
        (四) 龙萨论变化和死亡的价值
        (五) 龙萨论人的地位
        第二节 《宇宙与意象》论雨果的宇宙
        一、 飞逝的星球
        二、 星际影响
        三、 宇宙的套嵌模式
        四、 面对黑暗的焦虑
        五、 宇宙征服和对地球的眷恋
        六、 宇宙生命
        七、 螺旋形的宇宙
        第三节 保罗 克洛岱尔的宇宙观
        一、 克洛岱尔在《宇宙与意象》中的位置以及蒂泽对克洛岱尔的陈述
        二、 克洛岱尔宇宙论的基本内容
        (一) 宇宙的中心
        (二) 宇宙的封闭和有限
        (三) 克洛岱尔关于时间、运动和宇宙整体性的观点
        三、 帕特莫尔和华莱士对克洛岱尔宇宙论的意义
第二部分 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以及中西宇宙模式在哲学和文学领域的初步比较
    第四章 中国古代无限宇宙论简述以及中西宇宙模式在哲学中的初步比较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无限宇宙论
        一、 孔子和《周易》论时间和变化
        二、 道家的无限论
        三、 《墨子》之相对与绝对
        四、 《管子》之“宙合有橐天地”
        五、 《子华子》之“万物相禅”和存在物的差别论
        六、 《尸子》之不分割时空的宇宙定义
        第二节 无限宇宙论的发展:从汉到明清之际
        一、 从汉到明清之际的无限空间观念
        (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六种天地模式及天文学和哲学宇宙论的关系
        (二) 从汉到明清之际的无限空间论
        二、 从汉到明清之际的无限时间观念
        三、 从汉到明清之际关于变化无止息的观念
        第三节 中西宇宙模式的比较
        一、 关于巴门尼德与赫拉克利特时空和变化思想的简述
        二、 中西对待有限和无限宇宙模式的两种态度:布鲁诺和杨泉、柳宗元、邓牧、《琅嬛记》的比较
        三、 中国古代与古希腊传统时间观念的比较
        四、 中西对待变化的心理的比较
    第五章 中国古代文论家的宇宙观
        第一节 刘勰文论的宇宙意识
        一、 刘勰论“文”
        二、 刘勰论“神思”
        三、 刘勰论心物相感
        四、 主体性的得失:刘勰论人的主体性和古希腊“狂兴”思想的比较
        第二节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宇宙论诗
        一、 《诗品》以时空论诗
        (一) 对空间与时间的态度或认识
        (二) 宇宙存在的三种方式
        (三) 追求无限时空的三种态度
        二、 《诗品》以变化论诗
        (一) 丰富的物象
        (二) 生机
        (三) 流动
        第三节 王夫之和叶燮诗学的变化论
        一、 诗文摹写天地之至美、大文
        (一) 天地固美、变化生美、以变为美
        (二) 诗文摹写天地之美:天化与人心的遇合
        二、 以变为核心的文学史观
    第六章 中国古代诗人的宇宙以及中西宇宙模式在诗歌创作中的比较
        第一节 屈原的宇宙模式以及屈原和但丁太空之游的比较
        一、 《天问》宇宙论与战国时北方文化的关系以及对有限宇宙模式的质疑
        二、 《离骚》太空之游的巫觋色彩以及屈原与蒂泽所论但丁太空之游的比较
        (一) 《离骚》太空之游的巫觋色彩
        (二) 屈原与但丁太空之游的比较
        第二节 李白的宇宙三论
        一、 无限、虚空的宇宙本体论
        二、 气一元论:李白的宇宙发生论
        三、 静观:李白的宇宙认识论
        第三节 杜甫的儒学宇宙以及宇宙生命论的中西比较
        一、 杜甫宗儒的证据
        二、 杜甫观物五论
        三、 杜甫以“忠恕”达“仁”
        四、 儒学生命观对杜甫的指导
        五、 杜甫宇宙生命论和《宇宙与意象》所述西方宇宙生命论的比较
        第四节 苏轼的宇宙论以及中西太空之游、时间和变化观念的进一步比较
        一、 苏轼的宇宙胸怀和空间之游
        (一) 高怀远度
        (二) 天游
        (三) 《庄子》、苏轼的“天游”与《人和宇宙空间》太空之游的比较
        二、 对有限时间的焦虑和对无穷时间的追求
        (一) 苏轼对待有限和无限时间的态度
        (二) 雪莱《时间》诗的思想与苏轼时间观念的比较
        三、 以“变”或“动”为核心的哲学以及文艺鉴赏和创作
        (一) 关于“变化”的哲学
        (二) 以“动态美”评论文艺作品
        (三) 苏轼诗作的动态美
        (四) 雪莱“变化”主题和苏轼变化论的比较
        四、 苏轼与浪漫主义
结论
    一、 关于《宇宙与意象》所述意象以及三位法国诗人宇宙论的总结
    二、 关于中国古代无限宇宙论传统的总结
    三、 中国古代文论家和诗人宇宙观的总结及其所反映的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注
    四、 西方浪漫主义崇尚的无限包容性美学:西方美学发展史的巨大转向
    五、 中西哲学对宇宙模式的伦理价值判断和双方对待宇宙模式的态度比较
    六、 中西宇宙生命论以及宇宙之游主题的比较及其折射的中西文化特色
    七、 文学与宇宙学学科会通所体现的人类思维的某些特点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5)“反而”与“却”的异同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4 语料来源
第一章 “反而”与“却”的语义分析
    1.1 “反而”和“却”语义研究回顾
    1.2 “反而”与“却”所具有的相容性的语义特征
    1.3 “反而”和“却”转折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1.4 “反而”和“却”的语境分析
第二章 “反而”、“却”语用篇章分析
    第一节“反而”、“却”语句的语气分析
        2.1.1 “反而”、“却”有表示转折语气
        2.1.2 “反而”、“却”表语气时所起的作用
        2.1.3 “反而”、“却”表示语气的差异
    第二节“反而”和“却”在语篇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2.2.1 “反而”、“却”跟“相反、反之、反过来”的搭配
        2.2.2 “反而”、“却”与动词“是”的搭配
        2.2.3 “反而”和“却”与其它副词的配合
        2.2.4 二者的相同点
        2.2.5 二者的不同点
        2.2.6 制约因素
    第三节“反而”、“却”的篇章功能分析
        2.3.1 “反而”的篇章连接功能
        2.3.2 “却”的篇章连接功能
    第四节“反而”和“却”篇章连接中的衔接方式对比
        2.4.1 “反而”的篇章衔接方式
        2.4.2 “却”的篇章衔接方式
        2.4.3 “反而”与“却”篇章衔接方式的异同
第三章 留学生“反而”、“却”语句的偏误分析
     3.1 位序不当
    3.2 转折前后项语义不协调
    3.3 “反而”与其它表示转折的词语误用
    3.4 “反而”与其它连词误用
    3.5“反而”、“却”的混用
    3.6 呼应成分误用
    3.7 遗漏
    3.8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6)空间动因作用下的对举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非法句”与对举结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背景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二章 对举结构的空间性
    2.1 语言叙述的空间和语言存在的空间
    2.2 对举结构与语言存在的空间
    2.3 对举空间与空间组织规则
        2.3.1 对举空间与相似性规则
        2.3.2 对举空间与完形规则
        2.3.3 对举空间与简化规则
        2.3.4 对举空间与隐退规则
        2.3.5 对举空间与凸显规则
        2.3.6 对举空间与交流规则
        2.3.7 对举空间与对称稳定规则
    2.4 结论
第三章 对举空间与“非法句”的合法化
    3.1 “非法句”合法化的动因
        3.1.1 时间动因与对举结构
        3.1.2 界限动因与对举结构
        3.1.3 韵律动因和对举结构
        3.1.4 焦点动因与对举结构
        3.1.5 空间动因与对举结构
    3.2 对举空间与“非法句”合法化
        3.2.1 对举空间与非逻辑结构合法化
        3.2.2 对举空间与非自足句合法化
        3.2.3 对举空间与非常规搭配合法化
        3.2.4 对举空间与非常规语序合法化
        3.2.5 对举空间与非韵律结构合法化
        3.2.6 对举空间与不成词语素可成词化
        3.2.7 其他“非法句”合法化
    3.3 对举空间的局限
    3.4 结论
第四章 对举空间与信息交流
    4.1 交流规则与信息交流
    4.2 相似规则与信息交流
    4.3 凸显规则与信息交流
    4.4 完形规则与信息交流
    4.5 结论
第五章 对举空间与构式义
    5.1 对举结构的对比构式义
    5.2 对举结构的典型归纳构式义
    5.3 固定对举格式的构式义
        5.3.1 “不A不B”的构式义及其消极倾向
        5.3.2 “A不A,B不B”格式的强消极义
        5.3.3 “A的A,B的B”的典型归纳义和消极倾向
        5.3.4 “A是A,B是B”的构式义
        5.3.5 “A一量,B一量”的构式义
        5.3.6 “不是A就是B”的构式义
    5.4 构式义形成的空间动因
第六章 结论和余论
    6.1 结论
    6.2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语言学界有关“伴随”的研究
        1.2.2 国外语言学界有关“伴随”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技术、语料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理念
        1.4.3 研究方法
        1.4.4 语料来源
第2章 伴随范畴的内涵与外延
    2.1 “伴随”及伴随范畴的定义
    2.2 伴随范畴的性质与特点
    2.3 建立伴随范畴的哲学基础及其必要性
    2.4 伴随关系的认定
        2.4.1 事件的定义与范围
        2.4.2 事件词与事件表达
        2.4.3 事件分类
    2.5 伴随范畴的分类及其句法表现
    2.6 伴随范畴与相关语言现象的辨别与区分
        2.6.1 伴随范畴与连词、介词
        2.6.2 伴随范畴与交互动词
        2.6.3 伴随范畴与凭事范畴、空间范畴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伴随范畴在词层面的表现——以伴随义“X随”类动词为例
    3.1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句法语义考察
        3.1.1 “X随”类动词的分布范围
        3.1.2 “X随”类动词的共现成分
        3.1.3 “X随”类动词的语义分析
    3.2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历时考察
        3.2.1 “伴随”的词汇化
        3.2.2 “跟随”的词汇化
        3.2.3 “追随”的词汇化
    3.3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认知理据分析
        3.3.1 生命度和竞争关系
        3.3.2 主观性和意志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表现
    4.1 小句的概念与辨析
    4.2 小句的分类与时间表征方式
    4.3 表达伴随关系的小句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4.3.1 关系小句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4.3.2 状语小句和系列动词结构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4.3.3 补语小句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4.4 表达伴随关系的小句特点
    4.5 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形成机制
        4.5.1 标记理论与句内伴随标记
        4.5.2 小句降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表现
    5.1 伴随范畴与语篇叙述视角
        5.1.1 叙述视角的分类
        5.1.2 叙述视角对伴随范畴的影响
        5.1.3 叙述视角的时间定位选择与时间参考选择
    5.2 伴随范畴与小句话题
        5.2.1 话题的定义与分类
        5.2.2 话题链的定义
        5.2.3 表达伴随关系时的视角切换与话题选择
        5.2.4 事件伴随关系的个体导入方式
        5.2.5 事件伴随关系的个体选取方式
    5.3 伴随范畴与语篇修辞结构
        5.3.1 修辞结构理论
        5.3.2 修辞结构在叙述语篇中的分布趋势
        5.3.3 修辞结构与伴随范畴的对应关系
    5.4 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形成机制
        5.4.1 句际伴随标记
        5.4.2 小句降级
        5.4.3 常规语序与非常规语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伴随范畴的规约化过程
    6.1 规约化的定义
    6.2 事物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
    6.3 事件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
        6.3.1 单个体伴随的规约化路径
        6.3.2 多个体伴随的规约化路径
    6.4 伴随范畴的规约化特点、动因与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汉语和西班牙语伴随范畴对比研究
    7.1 西班牙语事物伴随关系表达
        7.1.1 西班牙语的一般事物伴随标记
        7.1.2 西班牙语的典型事物伴随标记
        7.1.3 汉语和西班牙语事物伴随关系比较
    7.2 西班牙语事件伴随关系表达
        7.2.1 名词及名词词组
        7.2.2 形容词及形容词词组
        7.2.3 动词的非人称形式
        7.2.4 并列复合句
        7.2.5 主从复合句
        7.2.6 比较句
        7.2.7 汉语和西班牙语事件伴随关系比较
    7.3 西班牙语伴随关系在语篇中的表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伴随范畴形成机制的语言学解释
    8.1 伴随标记的语言学解释
        8.1.1 伴随标记的分布
        8.1.2 伴随标记分布的认知动因
    8.2 小句降级的语言学解释
        8.2.1 语篇的连贯与衔接
        8.2.2 小句降级的前提
        8.2.3 小句降级的认知动因与目的
        8.2.4 小句降级的性质与作用
        8.2.5 小句降级的倾向性
    8.3 语序调节的语言学解释
        8.3.1 前后景的定义
        8.3.2 BFP原则与常规语序
        8.3.3 瞬间性事件与权重降低
        8.3.4 BFP原则与体标记设置
        8.3.5 语序调节的认知动因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唐代讽谕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 言
    研究动机及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讽谕文体的设立
    第一节 讽谕文的概念
    第二节 古代散文文体分类与讽谕文
    第三节 讽谕文的三种类型
        1 寓言
        2 寓言式杂文
        3 一般杂文型
第二章 唐代讽谕文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唐代政治与社会
    第二节 唐代功利的文学观
    第三节 佛教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 唐代不同时期讽谕文的主题分析
    第一节 讽谕文的试作时期(唐初至天宝末)
        1 表露怀才不遇之情怀
        2 批评浅薄世态
        3 讥讽政治矛盾
        4 其他
    第二节 寓言和寓言式杂文的发展时期(安史之乱后至文宗)
        1 讲述治国道理
        2 指责任用制度的矛盾与人才排斥
        3 讥刺邪恶政治集团
        4 揭露藩镇割据和无能朝廷
        5 谴责不良社会风气
        6 提示人生教训
        7 寄托个人不满及愿望
    第三节 一般杂文型讽谕文的发展时期(文宗至唐末)
        1 对皇帝的警告、劝告以及谴责
        2 对官吏的谴责与劝告以及指责官场弊端
        3 反映末世的人情世态与不治现象
        4 其他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唐代讽谕文的艺术手法
    第一节 以浅喻深
    第二节 以事明理
    第三节 借古讽今
    第四节 托代陈述
    第五节 韵散结合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唐代讽谕文的意义及其价值
    第一节 文体改革上的意义
    第二节 文学艺术的价值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垂直约束、垂直一体化还是市场交易?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 文献检索
    四、 逻辑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五、 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垂直约束和垂直关系:概念和关系
    第一节 垂直关系的一般解释
        一、 垂直一体化
        二、 市场交易
        三、 垂直约束
    第二节 垂直约束与垂直一体化和市场交易的关系
        一、 决定垂直关系形式的特征性因素
        二、 技术与其他因素的组合
        三、 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及其他因素的组合
        四、 交易成本和交易持续性及其他因素的组合
        五、 环境状态、信息状态和风险态度及其与其他因素的组合
        六、 小结
第二章 有关垂直关系和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有关垂直约束的文献综述
        一、 关于垂直约束原因和动机的相关文献
        二、 关于垂直约束有效性的相关文献
        三、 关于垂直关系三种形式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
        四、 关于垂直约束的竞争效应的相关文献
    第二节 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的相关文献
        一、 关于东道国进入模式中的非股权安排和垂直关系的文献
        二、 关于跨国公司情形下具体垂直约束类型及其运用的文献
第三章 垂直约束:原因、形式和基本分析
    第一节 实施垂直约束的原因
        一、 双重加成
        二、 下游厂商竞争效应
        三、 上游厂商竞争效应
        四、 搭便车效应
        五、 分销的规模经济效应
        六、 产品和服务的信誉效应
        七、 小结
    第二节 垂直约束的基本形式和运用
        一、 垂直约束基本形式概述
        二、 解决双重加成问题的垂直约束分析
        三、 内部化上下游厂商竞争破坏性效应的垂直约束分析
        四、 消除搭便车效应的垂直约束分析
        五、 强化分销规模经济效应的垂直约束分析
        六、 提高上下游整体信誉的垂直约束分析
第四章 跨国公司的垂直约束:特性、利益和障碍
    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垂直关系概述
        一、 跨国公司的垂直一体化
        二、 跨国公司垂直关系中的市场交易
        三、 跨国公司的垂直约束
    第二节 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的基本特性
        一、 跨国公司垂直约束形式方面的特性
        二、 文化距离与垂直约束
        三、 地域、国家和垂直约束
        四、 内在制度、外在制度和垂直约束
    第三节 跨国公司垂直约束可能获取之利益
        一、 降低跨国管理成本
        二、 在政治风险较大的国家避免“锁定”
        三、 绕过东道国某些行业的行业准入、所有权和经营限制
        四、 减少东道国政府干预
        五、 避开东道国反托拉斯法审查
        六、 避免或减弱技术转让和转移的限制
        七、 避免资产专用性的“锁定”
    第四节 跨国公司实施垂直约束面临的障碍
        一、 东道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及其与跨国公司的差异度
        二、 东道国可能存在跨国公司无法绕过的制度障碍
        三、 反托拉斯法或竞争法对垂直约束的限制
        四、 东道国政府政策鼓励垂直一体化方式
        五、 跨国公司垂直约束上下游厂商间的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
第五章 基于跨国公司特性的垂直约束模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的基本假定及相关说明
        一、 消费者假定
        二、 厂商假定
    第三节 跨国公司垂直关系选择模型(TNC—VRC模型)
        一、 下游产业厂商均衡
        二、 MT模式
        三、 IVI模式
        四、 EVI模式
        五、 IVR模式
        六、 EVR模式
        七、 跨国公司垂直关系选择
    第四节 跨国公司垂直约束模型(TNC—VR模型)
        一、 模型的扩展说明
        二、 MT模式下下游产品市场均衡
        三、 不同条件下各种垂直约束形式的有效性分析
    第五节 模型结论及扩展说明
        一、 模型的主要结论
        二、 模型的扩展说明
第六章 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理论分析的管理和政策意蕴
    第一节 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的管理意蕴
    第二节 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的政策意蕴
参考文献
后记

(10)论装饰的意向性与审美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装饰的意向性问题
    1.1 装饰的剥夺
        1.1.1 多的极端
        1.1.2 风格的齐一
        1.1.3 媚俗或恶俗
    1.2 装饰的放弃
        1.2.1 少的极端
        1.2.2 艺术的谎言
        1.2.3 精神的缺失
    1.3 技术化倾向
        1.3.1 技术
        1.3.2 技术性
        1.3.3 技术美
2 元素与符号的意向性构成
    2.1 材质层次
        2.1.1 有意或无意
        2.1.2 使用与认知
        2.1.3 磨损或抛离
    2.2 应用层次
        2.2.1 意向装饰的提取
        2.2.2 意向装饰的编码
        2.2.3 意向装饰的解码
    2.3 语言层次
        2.3.1 装饰的能指
        2.3.2 装饰的意指
        2.3.3 装饰的所指
3 意向性的表现与分析
    3.1 有感要素
        3.1.1 材质的意向性表现
        3.1.2 线条的意向性表现
        3.1.3 色彩的意向性表现
    3.2 无感要素
        3.2.1 留白的意向性表现
        3.2.2 飞白的意向性表现
        3.2.3 空白的意向性表现
    3.3 有与无的装饰游戏
        3.3.1 无中生有
        3.3.2 从有到无
        3.3.3 无的意境
4 装饰意向化的文本与语境
    4.1 文本
        4.1.1 文本与元素的契合
        4.1.2 文本与意向的对应
        4.1.3 文本之为建筑
    4.2 语境
        4.2.1 装饰与场域性
        4.2.2 装饰与阶层性
        4.2.3 装饰与民族间性
    4.3 装饰何为
        4.3.1 自然而为
        4.3.2 恰如其分
        4.3.3 大道至简
5 游于边缘的审美与文化张力
    5.1 在边缘之上
        5.1.1 祛装饰
        5.1.2 实与虚的装饰
        5.1.3 设计的动与静
    5.2 设计的审美超越
        5.2.1 时间的超越
        5.2.2 空间的超越
        5.2.3 自我的超越
    5.3 装饰社会化的人文建构
        5.3.1 传统文化的当下感
        5.3.2 日常设计的切身化
        5.3.3 从技艺通达大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要注意中间状态里隐含的重要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句法实现[D]. 李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3)
  • [2]丹江方言语法研究[D]. 苏俊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4)
  • [3]要注意中间状态里隐含的重要变化[J]. 张有光. 物理教师, 1990(01)
  • [4]《宇宙与意象》研究及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D]. 张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5]“反而”与“却”的异同考察[D]. 朱娟. 广西师范大学, 2007(05)
  • [6]空间动因作用下的对举结构[D]. 甘莅豪. 华东师范大学, 2008(08)
  • [7]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D]. 渠默熙.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唐代讽谕文研究[D]. 南哲镇. 复旦大学, 2004(01)
  • [9]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理论研究[D]. 孙斌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10]论装饰的意向性与审美表现[D]. 黄思华. 武汉纺织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注意中间状态中隐含的重要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