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届全国知识工程研讨会圆满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高雅楠[1](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丰富的理论来源和艰辛的形成过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军。同时,全球进入了大调整、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世界日益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共同体,实现全面而充分的人权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逐步形成。以“立君为民”“君权民授”“民贵君轻”和“限君为民”等思想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西学东渐”时期引进的先后受“天赋人权”论、新自由主义影响的西方人权思想,以人权的历史观、阶级观、辩证观和相对观为基本架构的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权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理论来源。以此为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在经历了1949年至1977年权利理论的兴起与遮蔽、1978年至1990年人权思想的萌芽与反思、1991年至200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旗帜重树以及2002年至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重大发展阶段后,开始进入2012年至2017年的正式形成阶段。2017年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该思想的正式形成,并由此进入了深化发展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主体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而且人权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二是“以辩证统一为原则”的人权逻辑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应当实现人权与主权、权利与义务、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集体人权与个人人权的辩证统一。三是“以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人权客体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应当把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来看待,同时应当坚持公民和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生态权利等各项权利全面协调发展。四是“以法治保障为核心”的人权保障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以法治与人权的关系发展为主线,要求充分重视法治对人权的保障价值,并通过立法“定”人权、执法“保”人权、司法“救”人权以及守法“护”人权来充分实现人权的法治保障。五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依托”的人权全球治理思想。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习近平多次在国际场合阐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内涵,并使该思想逐步走向成熟,有力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发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必须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安全共同体、文明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的有机统一。西方主要人权思想经过了自然主义人权思想、功利主义人权思想、新自由主义人权思想、能力正义人权思想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多种思想并存的局面,每一种思想都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性和现实局限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与西方人权思想之间在价值取向、权利侧重以及现实导向等方面存在重要差异。首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以和谐为价值导向,要求在民族国家的整体文明进程中谈论个人价值与个人人权,而西方人权思想始终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导向。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侧重积极权利,即既重视公民、政治权利,又重视经济、社会、文化和其他各项权利;西方人权思想侧重消极权利,即强调公民、政治权利,忽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最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既承认人权的普遍性,又重视人权的特殊性,倡导人权模式的多元化;西方人权思想混淆人权的普遍性和“普世价值”,倡导人权模式的唯一化。与西方人权思想相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在理论、道路、制度以及文化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为使这些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应当夯实人权思想对外表达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克服人权思想对外表达的现实困境,同时确立新时代中国人权话语体系的战略意义,并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和传好中国声音两种路径来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优势转变为话语优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应依靠法治、政策和教育三种路径进行贯彻。新时代法治保障人权经历了人权立法期、人权司法期和人权法治期三个发展时期。新时代法治保障人权具有主体的普遍性、范围的广泛性、人权享有的公平性、体系的开放性、视野的国际性等突出特点,其基本面向是坚持党对人权法治保障工作的全面领导和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人权法治建设。新时代政策保障人权的主要形式不仅表现为制定和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还表现为发布指导意见、规定、办法和通知,同时表现为开展专项行动。新时代政策保障人权具有针对性强、及时高效、灵活易调等优势,但也存在保障主体难以平等、保障水平难以均衡、各项政策难以协调以及难以保持保障的稳定性等局限。基于此,新时代政策保障人权的发展,不但要求加强联结整合,提高人权保护的有效性,而且需要重视学习研究,增强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同时需要扩大社会参与,提升政策实施的影响力,还需要加强监督评估,确保政策评价的科学性。新时代加强人权宣传教育,是增强青年学生“四个自信”、澄清西方国家恶意诋毁和中国承担国际人权保障义务的需要,应当从教育载体、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三方面进行体系架构。新时代中国人权教育经历了萌芽、起步和初步发展三个阶段,且目前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公职教育等方面均面临诸多困境,应当通过在国家层面加大人权教育保障力度、在学校层面推进人权教育专业化发展以及在社会层面实现人权教育全民普及等路径进行优化。
刘永强[2](2021)在《中国精品年鉴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到2020年"两全目标"基本完成,全国地方志工作"修志编鉴"两项主业转变为一段时间里只有"编鉴"一项主业,年鉴事业发展迎来了一个宝贵的重要窗口机遇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的战略部署,为年鉴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进一步深入实施中国年鉴精品工程指明了方向。笔者全面梳理近年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引领的中国精品年鉴建设的实践创造,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坚持精品理念、探索打造模式、完善质量机制、发挥专家作用、深化学术研讨、做好宣传推广等建议,为科学谋划好下一步的中国精品年鉴建设、引领推动年鉴事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有益参考。
王文君[3](2021)在《抗战时期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知识青年从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艳林[4](2021)在《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文中认为
王秀芳[5](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韩旭[6](2020)在《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我国工程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中国制造业整体落后于欧美日等传统工业强国仍是不争的事实。对发达国家长期的跟随模仿,使得我国工程科技人员整体缺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要突破发达国家愈发严密的技术封锁,推动国内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高质量工程师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工程人才更应具备创造性地解决重大工程科技难题的能力,对工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需求愈发明确而紧迫。为了应对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高等工程教育理应更加重视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培养。然而,工程创造力培养仍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有力的实践探索。具体表现为:第一,工程创造力的内涵仍不清晰;第二,工程创造力的测评仍脱离工程实践;第三,工程创造力的提升机理仍不明确。有关工程创造力研究和实践的匮乏,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工程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针对上述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本文围绕“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这一核心话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界定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并开发相应的测评方法;第二,剖析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内在机理;第三,提出面向我国工科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为了回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借助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详细梳理已有创造力文献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创造力内涵及测评研究;进而,基于C-K理论的视角,开展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并主动设计和实施实验,对机理研究的结论加以验证;此外,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提炼其实践举措的亮点,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开展以上一系列研究,形成如下四项结论:第一,通过深入分析工程活动的特征,本研究指出,工程创造力是在满足特定功能要求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产生多种新颖且有用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其内涵具体分为创造维度(包括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三个子维度)和工程维度(包括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三个子维度),并针对六个子维度开发了工程创造力的定量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识别了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整理国内外现有的工程创造力培养中的主要方法,提炼不同方法之间的共性要素。最后,揭示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克服障碍的四条机理(包括摆脱固着效应、促进发散思维、跨越知识壁垒、重构约束思维)。第三,设计并实施“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作为实验研究的载体,最终共收集工科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项目报告167份。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参加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后,学生的工程创造力测评的六个维度(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提升,从而验证了本文机理研究的结论。第四,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中国清华大学),总结提炼其实践举措中的亮点,深入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在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在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培养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在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在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新型工科教师队伍。本研究的理论及现实贡献包括:第一,明确了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开发了新的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揭示了工程创造力培养过程的机理,填补了理论研究空白;第三,针对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高等工程教育变革提供实践启示。
李倩,郭倩倩[7](2020)在《基于用户类型划分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外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实施阅读推广活动时多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推广效果差强人意。用户类型划分可提升阅读推广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文章通过分析和获得基本信息、阅读环境、阅读行为、阅读兴趣、阅读评价反馈5个维度的特征标签,将同一维度下的标签进行交叉结合,得到较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多个用户类型。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典型用户类型,选择和设置相应的阅读推广实施策略,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精准化的阅读推广提供参考。
谢文文[8](2020)在《当代江苏高校学生读书社团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读书社团所开展的活动是高校阅读推广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目前中国内地高校读书社团的发展并不完善,组织的活动多单一且浮于形式。校园阅读推广离不开校读书社团的力量,其不仅仅是高校学生的知识扩展空间,也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依托,因此读书社团有责任配合并服务于高校阅读推广的发展。论文以江苏省77所本科院校读书社团为中心,引入分校阅读推广理念,探析江苏省高校学生读书社团现状,从而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首先,论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高校读书社团及活动现状进行概述,指出已有研究多将“读书会”等同于“读书社团”来开展研究,造成概念混淆,缺乏严谨性。其次,论文借助各搜索引擎、数据库、社交媒体搜集江苏省77所本科院校学生读书社团的信息,予以筛选,在问卷调查分析了江苏省本科院校学生读书社团及活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分校阅读推广的理念,通过访谈法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读书社团负责人进行访谈,总结出江苏省高校读书社团与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之间的关系及所存在的问题,认为现阶段江苏省高校读书社团与校图书馆领导主体界限模糊导致高校阅读推广进程受阻。第三,论文在江苏省77所本科院校中挑选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医学类院校以及艺术类院校各一所,详细介绍各校读书社团举办阅读推广活动的方法和途径,评析各案例的优势,总结这些优秀案例应用分校阅读推广理念的启示与思考。最后,论文针对高校学生读书社团现状,兼顾读书社团、图书馆、分校阅读推广三个视角,从五方面提出全面具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推进校园阅读推广,分别为厘清运行机制,确定图书馆的顶层领导地位;图书馆帮助读书社团开展活动;读书社团参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以分校阅读理念助力高校阅读推广活动;建立高校读书社团联盟。
周红[9](2020)在《文化生态视角下秭归龙舟文化嬗变与优化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长河中,龙舟文化作为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承载了广大人民深印入骨的民族记忆、精神传承,历两千年而经久不衰,其独特印记,刻满了华夏九州、全国各地。滔滔江水,奔流向前,见证了秭归龙舟文化的生成流变。历经各个时期的发展和变迁,诞生、兴起于屈原故里的秭归龙舟文化在历史演进中蕴涵着深沉的文化内涵。2009年,以秭归龙舟文化为核心元素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世界各地文化融合、交流不断深入,秭归龙舟文化的生存土壤、表现形式、精神内涵也随之变化,其面临的传承、生存危机也日益加剧。因此,探索全球化进程中秭归龙舟文化面临的内部和外部诸多挑战,以及在适应现代环境的需求下推动龙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实现和谐共生是本文更深远的意义。本论文采用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秭归龙舟文化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文化生态视角下秭归龙舟文化因嬗变引发的危机以及应对策略,并得出如下结论:1.秭归龙舟文化与其存在的生态环境的密不可分。秭归龙舟文化在不断优化自身发展下,以多种形式并存共生历,并在历史演进中蕴涵着深沉的文化内涵。其文化的生成、存在与完善离不开得天独厚的生存土壤和别具一格的人文背景,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龙舟文化遗产,从而渊源流传至今。2.秭归龙舟文化有其成熟的生态架构,特色鲜明。通过实地考察,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制度环境3个方面对其存在环境进行阐述,物质、制度、行为、精神4个层面对秭归龙舟文化生存状态两个向度进行深入解析,从而客观分析出秭归龙舟文化在当前背景下的发展现状。3.现代环境下秭归龙舟文化因嬗变引发新的危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秭归龙舟文化的生存土壤发生了变迁,资源破坏,体系断裂,文化生态出现失衡,导致传统的秭归龙舟文化在形式、内容上发生了变异,传统物象改变,行为特质弱化,加之现代环境的侵蚀、同类运动的竞争,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传承与发展难以为继。4.运用文化生态理论探寻现代环境下秭归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途径。将文化生态理论运用到秭归龙舟文化危机现象的实质性研究中,将民俗文化、休闲体育、器械制作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合力推进秭归龙舟文化可持续发展与活态传承的优化路径。在具体策略上,主要通过强化政策引导,优化龙舟文化生态;挖掘历史底蕴,丰富龙舟文化业态;制定保护规划,推进龙舟文化活态;拓展多元渠道,增强龙舟文化常态。推动秭归龙舟文化与存在环境和谐发展、共融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昊原[10](2020)在《《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边疆地区侵略的加深,国内有识之士在全国创办了大量研究边疆、民族问题的社会团体和学术机构,撰写并出版了大量论着,创办了众多报刊。抗日战争爆发后,《新西康》杂志于1938年4月1日创刊。本论文以民国中后期大后方《新西康》杂志为研究对象,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附录等四大部分。“绪论”回顾了相关研究学术史,给予了评述;同时,阐释了本研究的学术价值。首先,概述了本文所指“新西康”的含义及其西康建省概况;说明研究对象主要是创办于川康地区的《新西康》杂志,而不是创办于南京的《新西康月刊》。结合期刊史特点,阐述了本文研究意义以及综合性研究方法。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学界对于《新西康》杂志的研究与应用,大致分为五类:一是史料存目,二是文中提及,三是引用文本,四是简要点评,五是相关研究。第一章“《新西康》创刊的时代背景”,主要从国际国内背景、边地开发、时代需要等方面,分析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抗日战争、川康地区形势对创办这一刊物的影响,把《新西康》的创办与发展置于更为广阔的时代形势下加以观照,分析《新西康》杂志顺应全民抗日、建设大后方的大背景而应运而生,发挥着传播新思想、凝聚新民力、建设新西康的特殊作用。第二章“《新西康》杂志办刊历程及发展阶段性”,主要归纳《新西康》杂志从1938年4月1日出版第1卷第1期,到1947年5月第5卷第3期终刊这九年期间的发展历程,并根据这一刊物的历程,划分为初创、兴盛、结束三个阶段,阐述了各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终刊的综合性原因,而不仅仅是办刊经费问题。本章力图厘清《新西康》杂志的来龙去脉和主要成就及其演变过程,从史学角度还原一个长期被人们忽略了的真实的具有独特传播价值的《新西康》。第三章“《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这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章分析了《新西康》主要作者情况,从中可以透见当时西康乃至全国知识分子投身新西康开发建设的热心和传布抗日启蒙先进思想的热情。《新西康》刊发的文章,主要反映西康地区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防务工作、教育发展和边地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观点,包括了建设思想、形势分析、对策思考、事例研判、考察纪实、文学创作等,其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新西康》重点宣传当时西康省的治政理念、推行建省方略、注重民众启蒙、加强文化教育、观察并记录民族风情等。这些文章和边地纪录,展现了丰富的康藏民族历史文化,真实反映了西康民众的爱国情怀和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第四章“《新西康》刘文辉署名文章分析”,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二。作为西康地区执政者刘文辉,是《新西康》杂志的主要支持者和撰稿人。他以自己的时局观启发国人认清时代形势,把握时代之变,鼓励西康及国内有志青年“为着民族国家该撒最后的一滴血”;他强调在国难关头,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告诫人们要清廉、团结、读书,为国家服务,发挥大后方的支撑作用;他高度重视汉藏民族团结,呼吁“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要把“康族”和汉族凝结成绳结一般,以树立西康的光荣和奠定国防的根基;他积极推进西康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鼓励发挥“整朴勤劳”“亲爱乐群”“有礼守法”“好学力行”的新学风、新精神,通过发展教育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刘文辉通过《新西康》杂志,不断宣传他的治政观点和思想,以期团结上下人心,形成加快建设新西康的共识和力量,力争把西康建成抗战大后方的重要基地。第五章“《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一方面分析《新西康》杂志传播的思想观念、治边策略、建设成果等,对当时西康地区和国内读者产生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探讨《新西康》所刊发文章具有的学术价值,以及当今的研究者们不断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阐述《新西康》杂志对当下康藏地区民族团结和期刊平台建设等,仍然具有的现实借鉴作用。“结语”认为,作为民国中后期的《新西康》杂志,在刘文辉主政康区期间发挥了引进现代社会思想观念、输入先进生产技术、实施现代教育、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的舆论支持和团结奋进作用。在共赴国难、夯实边地、稳定康区的抗战时期,《新西康》无疑成为西康省各族民众思想的重要引领阵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报刊发展史、民族地区报刊发展史上,《新西康》杂志及其支持者刘文辉应占有一席之地。进一步研究《新西康》杂志,既是对抗战时期西康建省的重新检讨,对西康时期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西康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归纳、记取和挖掘,更是对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和民族团结传统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与进步,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第三届全国知识工程研讨会圆满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届全国知识工程研讨会圆满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历史形成 |
2.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形成背景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理论来源 |
2.2.1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
2.2.2 “西学东渐”与人权思想的引进 |
2.2.3 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 |
2.2.4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形成过程 |
2.3.1 权利理论的兴起与遮蔽(1949-1977 年) |
2.3.2 人权思想的解放与反思(1978-1990 年) |
2.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旗帜重树(1991-2001 年) |
2.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重大发展(2002-2011 年) |
2.3.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正式形成(2012-2017 年) |
2.3.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深化发展(2018-现在)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基本内容 |
3.1 “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主体思想 |
3.1.1 根本目的:发展为了人民 |
3.1.2 动力来源:发展依靠人民 |
3.1.3 根本价值: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
3.2 “以辩证统一为原则”的人权逻辑思想 |
3.2.1 人权与主权的辩证统一 |
3.2.2 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 |
3.2.3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
3.2.4 集体人权与个人人权的辩证统一 |
3.3 “以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人权客体思想 |
3.3.1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 |
3.3.2 坚持各项权利全面协调发展 |
3.4 “以法治保障为核心”的人权保障思想 |
3.4.1 依靠法治保障人权的价值基础 |
3.4.2 依靠法治保障人权的历史考察 |
3.4.3 依靠法治保障人权的主要内容 |
3.5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依托”的人权全球治理思想 |
3.5.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考察 |
3.5.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比较优势 |
4.1 西方主要人权思想的流变 |
4.1.1 自然主义人权思想 |
4.1.2 功利主义人权思想 |
4.1.3 新自由主义人权思想 |
4.1.4 能力正义人权思想 |
4.2 中西人权思想的主要差异 |
4.2.1 价值取向不同 |
4.2.2 权利侧重不同 |
4.2.3 现实导向不同 |
4.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优势体现 |
4.3.1 理论优势 |
4.3.2 道路优势 |
4.3.3 制度优势 |
4.3.4 文化优势 |
4.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优势表达 |
4.4.1 新时代中国人权思想对外表达的国际背景 |
4.4.2 新时代中国人权思想对外表达的现实基础 |
4.4.3 建构新时代中国人权话语体系的战略意义 |
4.4.4 人权思想优势转变为话语优势的中国进路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贯彻路径 |
5.1 依靠法治贯彻 |
5.1.1 新时代法治保障人权的历史考察 |
5.1.2 新时代法治保障人权的突出特点 |
5.1.3 新时代法治保障人权的基本面向 |
5.2 依靠政策贯彻 |
5.2.1 新时代政策保障人权的主要形式 |
5.2.2 新时代政策保障人权的客观评价 |
5.2.3 新时代政策保障人权的基本面向 |
5.3 依靠教育贯彻 |
5.3.1 新时代人权宣传教育的重大意义 |
5.3.2 新时代中国人权教育的体系架构 |
5.3.3 新时代中国人权教育的发展历程 |
5.3.4 新时代中国人权教育的现实困境 |
5.3.5 新时代中国人权教育的优化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中国精品年鉴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进入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推动中国精品年鉴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 |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 |
(三)推进全国地方志事业第二次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 |
二、近年来的实践探索 |
(一)第一阶段:试点探索(2015年12月—2017年5月) |
(二)第二阶段:规范引领(2017年5月至今)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精品意识培育任重道远 |
(二)试点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
(三)申报环节质量把关不严 |
(四)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
四、若干思考 |
(一)坚持精品理念谋划新局 |
(二)探索全流程精品打造模式 |
(三)完善精品质量控制机制 |
(四)充分发挥专家指导作用 |
(五)深化精品年鉴学术研讨 |
(六)积极做好精品宣传推广 |
五、结 语 |
(5)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迫切需要工程创造力培养 |
1.1.2 高等工程教育应更加重视创造力培养 |
1.1.3 创造力培养在我国工程教育实践中仍缺乏探索 |
1.2 理论背景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章节安排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创造与创新的区别 |
2.2 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
2.2.1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2.2 创造力的测评 |
2.2.3 创造力的领域特异性 |
2.3 工程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
2.3.1 工程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3.2 科学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3.3 工程创造力与科学创造力的辨析 |
2.3.4 工程创造力的测评 |
2.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分析框架 |
2.5 C-K理论基本内涵 |
2.5.1 两个空间及四个算子 |
2.5.2 C-K理论解构工程问题解决过程 |
2.6 文献述评 |
3 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及测评研究 |
3.1 工程活动的基本特征 |
3.2 工程创造力的“创造”维度 |
3.2.1 “流畅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2.2 “丰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2.3 “原创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 工程创造力的“工程”维度 |
3.3.1 “可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2 “经济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3 “可靠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4 小结 |
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 |
4.1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障碍 |
4.1.1 固着效应 |
4.1.2 收敛思维 |
4.1.3 知识壁垒 |
4.1.4 约束思维 |
4.2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
4.3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 |
4.3.1 摆脱“固着效应”的机理 |
4.3.2 促进“发散思维”的机理 |
4.3.3 跨越“知识壁垒”的机理 |
4.3.4 重构“约束思维”的机理 |
4.4 小结 |
5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
5.1 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5.1.1 培养目标 |
5.1.2 培养过程 |
5.1.3 评价指标 |
5.1.4 支撑条件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假设提出 |
5.2.2 实验对象选取 |
5.2.3 实验流程介绍 |
5.3 实验数据收集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信度分析 |
5.3.3 配对样本T检验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
6.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6.2 斯坦福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2.1 培养目标 |
6.2.2 培养过程 |
6.2.3 评价指标 |
6.2.4 支撑条件 |
6.3 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3.1 培养目标 |
6.3.2 培养过程 |
6.3.3 评价指标 |
6.3.4 支撑条件 |
6.4 奥尔堡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4.1 培养目标 |
6.4.2 培养过程 |
6.4.3 评价指标 |
6.4.4 支撑条件 |
6.5 清华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5.1 培养目标 |
6.5.2 培养过程 |
6.5.3 评价指标 |
6.5.4 支撑条件 |
6.6 案例分析结论及延伸思考 |
6.6.1 四个案例横向比较分析 |
6.6.2 延伸思考一: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工程教育中的适用性 |
6.6.3 延伸思考二: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 |
7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
7.1 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 |
7.2 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 |
7.3 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 |
7.4 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师资队伍 |
7.5 小结 |
8 总结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本研究不足与局限 |
8.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工程创造力前测文件 |
附录 B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基于用户类型划分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2.1 国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2.2 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 用户类型划分:阅读推广实施策略选择的依据 |
3.1 阅读推广实施前明确用户类型的必要性 |
3.2 阅读推广实施策略选择过程分析 |
3.2.1 用户类型划分结果集获取的步骤 |
3.2.2 差异化实施策略选择的步骤 |
4 五个维度下的用户信息标签析取与类型划分 |
4.1 用户基本信息维度分析 |
4.2 用户阅读环境维度分析 |
4.3 用户阅读行为维度分析 |
4.4 用户阅读兴趣维度分析 |
4.5 用户阅读评价反馈维度分析 |
5 针对不同类型划分结果集的阅读推广实施策略选择分析 |
5.1 用户基本信息维度对应策略选择 |
5.2 用户阅读环境维度对应策略选择 |
5.3 用户阅读行为维度对应策略选择 |
5.4 用户阅读兴趣维度对应策略选择 |
5.5 用户阅读评价反馈维度对应策略选择 |
6 结语 |
(8)当代江苏高校学生读书社团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江苏省高校学生读书社团活动概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江苏省本科院校 |
2.1.2 高校学生社团 |
2.1.3 高校学生读书社团 |
2.1.4 高校阅读推广 |
2.1.5 分校阅读推广 |
2.2 高校学生读书社团发展历程 |
2.2.1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 |
2.2.2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改革开放初期 |
2.2.3 1976年改革开放初期至2012年党十八大 |
2.2.4 2012年党十八大至今 |
2.3 读书社团对高校阅读推广的积极意义 |
2.3.1 有利于校图书馆馆藏利用率的提高 |
2.3.2 有利于加强学生读者与校图书馆之间的联系 |
2.3.3 有利于高校阅读推广活动影响力的扩大 |
2.3.4 有利于高校阅读推广精准化 |
2.3.5 有利于促进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 |
2.4 目前高校读书社团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存在的问题 |
2.4.1 缺乏明确的组织领导方 |
2.4.2 阅读推广对象的定位模糊 |
2.4.3 阅读推广人才稀缺 |
2.4.4 阅读推广形式亟待创新 |
2.4.5 阅读推广评价标准针对性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江苏省本科院校读书社团现状 |
3.1 社团数量分布 |
3.2 成立时间分布 |
3.3 社团类型分布 |
3.4 活动内容及形式分布 |
3.5 社团规模分布 |
3.6 学校类型分布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学生读书社团活动案例评析 |
4.1 分众阅读理念下的分校阅读推广 |
4.1.1 针对性 |
4.1.2 精细化 |
4.1.3 双向性 |
4.1.4 创新性 |
4.2 综合性大学——东南大学善渊读书会 |
4.2.1 建设概况 |
4.2.2 部门分工 |
4.2.3 特色活动 |
4.2.4 特点 |
4.3 理工类院校——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学生阅读推广联合会 |
4.3.1 建设概况 |
4.3.2 部门分工 |
4.3.3 特色活动 |
4.3.4 特点 |
4.4 师范类院校——南京晓庄学院大学生读者协会 |
4.4.1 建设概况 |
4.4.2 特色活动 |
4.4.3 特点 |
4.5 医学类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青囊读书会 |
4.5.1 建设概况 |
4.5.2 特色活动 |
4.5.3 特点 |
4.6 艺术类院校——南京艺术学院逸品阅读协会 |
4.6.1 建设概况 |
4.6.2 部门分工 |
4.6.3 特色活动 |
4.6.4 特点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学生读书社团可持续发展策略 |
5.1 厘清运行机制,确立图书馆领导地位 |
5.2 借助图书馆力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
5.2.1 加强正向扶植领导,把控负面制约因素 |
5.2.2 培育阅读推广人才,研究读者阅读行为 |
5.2.3 提供经费支持,配合资源服务 |
5.2.4 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社团积极性 |
5.3 提升读书社团参与高校阅读推广的能力 |
5.3.1 完善社团内部组织建设 |
5.3.2 发挥社团成员主人翁意识 |
5.3.3 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建设 |
5.3.4 收集读者信息,挖掘读者需求 |
5.4 以分校阅读推广理念助力读书社团阅读推广活动 |
5.4.1 区分活动对象,推出针对性活动 |
5.4.2 提供读物选择,丰富文献类型 |
5.4.3 创新活动方式,打造活动品牌 |
5.4.4 评估活动效果,建立评价标准 |
5.5 组建高校读书社团联盟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调查问卷 |
附录B:访谈提纲 |
致谢 |
(9)文化生态视角下秭归龙舟文化嬗变与优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依据 |
1.3 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5 研究对象和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资料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田野调查法 |
1.6.4 专家访谈法 |
1.6.5 逻辑分析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文化生态理论 |
2.2.2 文化结构理论 |
2.3 文化生态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
3 秭归龙舟文化生态结构解析与现状 |
3.1 秭归龙舟文化生态结构剖析 |
3.1.1 “外生态”的理论基础:文化生态理论 |
3.1.2 “内生态”的理论基础:文化结构理论 |
3.1.3 文化“内生态”与“外生态”的关系分析 |
3.2 外生态:秭归龙舟文化生态环境 |
3.2.1 自然环境 |
3.2.2 社会经济环境 |
3.2.3 社会制度环境 |
3.3 内生态:秭归龙舟文化生存状态 |
3.3.1 物质层面——秭归龙舟本体的建造技艺 |
3.3.2 制度层面——秭归龙舟组织的主要形式 |
3.3.3 行为层面——秭归龙舟仪式的民俗特质 |
3.3.4 精神层面——秭归龙舟蕴涵的人文价值 |
4 秭归龙舟文化的嬗变与面临困境分析 |
4.1 基于问卷数据反映嬗变的影响因素 |
4.2 现代环境下秭归龙舟文化嬗变分析 |
4.2.1 生存土壤的变迁:原生态阶段——三峡移民文化 |
4.2.2 物质载体的转换:龙舟器物木制——玻璃钢材质 |
4.2.3 文化形式的演进:民俗体育文化——竞技体育转型阶段 |
4.2.4 行为特质的弱化:文化记忆——表演娱乐 |
4.3 现代环境下秭归龙舟文化的生存困境 |
4.3.1 现代环境的侵蚀 |
4.3.2 文化内蕴的流失 |
4.3.3 同类运动的竞争 |
4.3.4 龙舟传承的缺乏 |
5 基于文化生态理念的秭归龙舟文化发展优化路径 |
5.1 秭归原生态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
5.2 秭归龙舟文化发展优化路径探讨 |
5.2.1 秭归龙舟文化与“民俗文化”共发展路径 |
5.2.2 秭归龙舟文化与“休闲体育”共发展路径 |
5.2.3 秭归龙舟文化与“传统制造工艺”共发展路径 |
5.3 秭归龙舟文化发展的策略 |
5.3.1 强化政策引导,优化龙舟文化生态 |
5.3.2 挖掘历史底蕴,丰富龙舟文化业态 |
5.3.3 制定保护规划,推进龙舟文化活态 |
5.3.4 拓展多元渠道,增强龙舟文化常态 |
6.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1 |
附2 |
附3 |
附4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西康”与西康省成立 |
二、本文研究范围及选题意义 |
三、本文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 |
1 抗战后方建设背景下的《新西康》创刊 |
1.1 抗日战争对中国及其四川的影响 |
1.1.1 保家卫国支援抗战 |
1.1.2 激励抗战巩固后方 |
1.2 加快西康建设夯实抗战大后方基础 |
1.2.1 西康建省策应大局 |
1.2.2 边地建设快速推进 |
1.3 时代需要传播新思想凝聚广大民力 |
1.3.1 舆论先行的时代趋势 |
1.3.2 西康报刊的迅速发展 |
2 《新西康》杂志的发展历程 |
2.1 《新西康》创刊初期 |
2.1.1 办刊人员与刊物宗旨 |
2.1.2 主旨文章与激情号召 |
2.1.3 读者定位与海外发行 |
2.2 《新西康》鼎盛时期 |
2.2.1 时局催生刊物发展 |
2.2.2 名家荟萃支撑刊物 |
2.2.3 刊物内容丰富厚实 |
2.3 《新西康》衰落终刊 |
2.3.1 形势严峻波及刊物 |
2.3.2 天灾人祸扼杀刊物 |
3 《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 |
3.1 《新西康》部分作者介绍 |
3.2 《新西康》主要文章分析 |
3.2.1 杂志内容概况 |
3.2.2 重点文章分析 |
4 《新西康》署名刘文辉文章分析 |
4.1 刘文辉生平及政治倾向 |
4.1.1 刘文辉生平简介 |
4.1.2 “二刘之战”与走到人民阵营 |
4.2 刘文辉文章研究 |
4.2.1 为着民族国家“应该撒最后的一滴血” |
4.2.2 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 |
4.2.3 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 |
4.2.4 兴办教育以奠定思想和人力基础 |
5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 |
5.1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 |
5.2 《新西康》的学术价值 |
5.2.1 所刊文章的学术含量 |
5.2.2 后续研究的学术成果 |
结语 |
附1:《新西康》杂志大事记 |
附2:《新西康》杂志《编后记》汇编 |
附3:《新西康》部分目录汇总表 |
附4:刘文辉《二十七年元旦讲演词》全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第三届全国知识工程研讨会圆满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研究[D]. 高雅楠. 河北大学, 2021
- [2]中国精品年鉴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刘永强. 中国年鉴研究, 2021(03)
- [3]抗战时期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知识青年从军研究[D]. 王文君.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D]. 张艳林.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5]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6]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D]. 韩旭. 浙江大学, 2020(01)
- [7]基于用户类型划分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选择研究[J]. 李倩,郭倩倩. 图书馆, 2020(06)
- [8]当代江苏高校学生读书社团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 谢文文. 南京大学, 2020(02)
- [9]文化生态视角下秭归龙舟文化嬗变与优化路径[D]. 周红.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10]《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D]. 李昊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