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硕士教育问题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孙建辉[1](2021)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知识生产模式成为工科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人才培养层面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增长及对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日益关注。如何真正提升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对国内外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我国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依据“四螺旋”理论(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PDCA”(Plan、Do、Check、Act)理论与系统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外部协作与支撑条件、评价与监督四个维度出发,对国内外5所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以E大学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为具体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实证调研,发现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案例研究和实证调研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比较发现,国内外高校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外部协作与支撑条件和评价监督四个维度都明确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各高校在不同维度都拥有值得借鉴的优势,如模块化的实践课程设置、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以高校带动区域协同创新、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第二,通过实证调研发现,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整体满意度较好,但还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双导师制职责不清、实践基地利用率不高、考核与专业实践相关性不大、忽视社会组织的功能等不足;第三,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政府应当明确工程硕士的法律地位、完善学位质量评价监督机制、鼓励组织多层面的交流活动;其次,高校应当完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提高课程实践性与跨学科性、打造“双师同堂”授课模式、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带教”制度提升同伴学习效果;再次,企业应加强实践效果的评价信度、为高校模块化课程提供支持、构建网络化的专业实践教学和管理考核体系、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最后,社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的作用,完善问题评价与反馈机制。
卞嘉慧[2](2021)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E大学为例》文中提出为进一步满足因经济快速发展、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后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广泛需求,2009年我国开始设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进一步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11年来,虽然我国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方面的培养已初见成效,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与世界一流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因而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日渐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核心话题,已有研究虽对培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和对策进行了探讨,但多聚焦于问题本身而未对影响因素影响程度进行深入探究,对问题的因果分析还缺乏深入研究。有鉴于此,在调查分析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围绕“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这一主题展开研究,聚焦于两个核心问题:(1)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质量现状;(2)探讨各影响因素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程度。围绕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进行影响因素的提取,进而设计了相关问卷,并以E大学为例,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及人才质量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分析其中所凸显的相关问题。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偏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构建回归方程,探析影响因素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程度;再次,以实证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研判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的问题,尝试为高校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才寻求可行性对策。实证调研结果显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整体质量均值为“3.95”,整体水平较高,但高质量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数量较少;综合学生对自我所需提升的能力素质的认知,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专门知识水平、工程应用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方面亟需进一步的提升。经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课程设置趋同、“双导师”制功能失衡、校企合作动力不足,学位论文质量标准趋同等因素。因而高校欲改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核心问题,须在激发学生自驱力、完善导师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校企共建机制、探索学位论文新标准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进一步增强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工程师队伍提供更可靠更深厚的预备人才。
李琨[3](2020)在《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从2009年起,我国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工程硕士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种类别。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主要培养工程领域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人才,其生源主要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长期在校学习,缺乏职业工作经历,因此,加强实践教育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以系统理论和工作场所学习理论为指导,主要选取了华南地区某研究型大学的18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和13位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内导师,深度访谈其对实践教育体系建设情况的认知与体验,从中发现实践教育体系建设遇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和完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育体系的内涵分析。通过对实践教育的理论和文献研究,以系统理论和工作场所学习理论为指导,借鉴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与管理的有关政策,构建研究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育体系的分析框架。第二,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证分析。根据构建的分析框架,从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组织管理、保障条件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和思考实践教育体系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收集和梳理学生的期望与需求;同时,对导师进行访谈,重点了解教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育的目标及如何组织实施实践教育活动的看法和主张。第三,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学生和导师指出的问题、所持有的需求和主张,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育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
王薇[4](2020)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世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领头雁,代表了国际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在美国本土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学科种类较为单一,结构体系尚不完善,质量建设仍有待提升。如以追本溯源的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对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源头、发展和变革作深刻的历史剖析和经验规律的探究,深入分析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全面考察其制度建构及理论演进的基本规律,为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应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及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呈现特点作为历史分期的主要依据,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梳理并分析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用主义哲学提倡的实用主义人才教育观铺垫了其成长的思想基础;《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直接催生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早期专业协会推动了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无法规避的局限性,使得创办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化肇始阶段为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此开启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1910年《弗莱克斯纳报告》的发布开启了专业认证活动,此后各专业协会陆续制定各专业认证标准并展开专业认证活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范化推进阶段为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该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数量增长与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尤为重视对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复合化发展阶段为19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特点,不仅出现了大量新兴应用性学科专业硕士,还出现了联合学位和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专业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全国性认证机构许可组织和社会评估媒介,评估指标呈现出学生结果导向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跃升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强势的数量优势压倒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和完善。最后在归纳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总结出其对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启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特点,在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且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紧密衔接,始终体现着职业导向;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学院实施教学,实现了理论性与应用性的高度统一,且通过专业认证和专业资格认定来引导和保障其培养方向和教育质量;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灵活多样的学位类型、学制年限、课程种类和教学方法,高度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为此,我国在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倡导探索灵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陈法源[5](2020)在《能力本位视角下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E大学工程硕士为例》文中指出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与推动者,工程专业人才无疑将在其中承担重要的责任和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工程专业人才尤为迫切。本研究将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作为研究主题,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SPSS和Python等数据分析软件,以E大学六大类工程硕士作为主要调查对象,结合企业导师的调查访谈,剖析目前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遇到的困境。从能力本位教育视角切入进行调查访谈研究,构建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工程硕士的校内外导师进行评价指标体系重要程度的问卷调查,得出关于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权重。首先,基于能力本位视角梳理了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从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应包括专业核心能力和社会基本能力出发,综述了中外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我国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状况。其次,以E大学工程硕士和企业导师为调查对象,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毕业设计和能力提升五个方面总结了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现状。最后,结合中外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现状、E大学工程硕士和企业导师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反馈的调查研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并以E大学工程硕士的校内外导师为调查对象,利用SPSS和Python软件计算得到评价体系的权重分配。研究结果发现,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侧重于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实践成果、能力提升和毕业设计6大维度提出改进建议:提高工程硕士课程体系案例教学的质量、增强企业导师的教学热情、加强工程硕士实践环节的制度管理、科学评价工程硕士的实践成果、加强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学校、企业和政府应更加注重对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投入,三方通力合作才能提高工程硕士的认可度与社会竞争力。
王辉[6](2020)在《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自设立已来,发展迅速,研究生培养规模和培养单位均保持较快增长,为国家发展进步、民族复兴繁荣,培养了大批工程人才。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对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契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懂技术的高级工程师,而且是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质,具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格局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法治意识、工程伦理意识和生态意识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大国工匠,因此开展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研究,完善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十分必要,这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又对深化当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有一定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的相关概念、理论与思想进行了综述。(1)相关概念方面,如能力的概念与构成、素质的含义与特征;(2)理论基础方面,大工程观包括基本概述及其理论构成(大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和工程伦理),胜任力理论涉及胜任力的定义、胜任力结构模型(胜任力基本模型、模型的构建方法);(3)工程教育思想方面,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工程教育思想。第二,对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1)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改革举措方面,发展历程包括工程硕士教育摸索期、起步期、稳定发展期、繁荣期等四个阶段,改革举措包括成立全国工程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新增工程领域准入制度、制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等;(2)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与特征方面,分析了国务院、教育部等颁布的相关工程教育的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等政策文本,总结出培养目标强调应用性、课程设置强调基础性、实施双导师制、培养方式注重产学结合等四个特征;(3)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方面,概括出“培养定位矮化,价值认同不足,工程硕士的教育属性、目标缺乏理念支撑”、“课程设置雷同,双导师制虚设,工程硕士的理论、实践质量缺乏机制保障”、“技能实践匮乏,研发参与不足,工程硕士的职业胜任能力缺乏应有配套”等问题。第三,设计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1)大工程观下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方面,包括大类工程领域的四大划分依据(行业分类、职业分类、专业分类、学科分类)、七大类工程领域及三方面培养目标;(2)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方面,包括确立依据(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胜任特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人才标准等),能力素质结构(两大知识要求、三大素质要求、五大能力要求)。第四,开展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的实证分析。(1)针对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研究方面,包括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探索(探索性因子分析、能力素质结构测量),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验证性因子分析及路径分析、观测变量与潜变量关系分析、外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Ordinal回归分析(平行线检验和模型拟合结果、Ordinal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2)对专家的深度访谈分析方面,含有访谈对象确立、访谈提纲设计和访谈结果分析等内容。最后,提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建议,以及本文研究总结。改革建议主要包括“注重工程伦理教育,强化现代工匠培育,提高工程职业素养”、“加强知识技能供给,完善双师指导机制,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对标职业胜任需求,鼓励开展研发应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等三大方面;研究总结包括研究局限及展望等。
王雪[7](2019)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培养至今已将近十年,其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问题成为各培养单位关注的焦点。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基于一定的职业认知、情感、能力,独立做出与该阶段职业发展任务相适应的职业决策的准备程度,它是评估个体职业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提升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并促进其发展成为工程硕士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研究在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职业成熟度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意义,即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自信、促进大学生的职业自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一般特征主要包括职业目标多样化、职业价值多元化、职业参照聚焦化;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影响因素,即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同时,本研究采用修订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对策问卷》,以某―双一流‖建设大学为例,开展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成熟度现状调查,并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及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不高,处于中等水平。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成熟度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城乡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成熟度发展状态并不存在显着差异。有过兼职经历的学生的职业自信、职业自主维度得分显着高于无兼职经历的学生。参加过专业实践的学生的职业目标、职业自主、职业参照三个维度以及职业成熟度总分显着高于其他学生。同时发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发展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不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尚未形成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自信明显不足;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显着;学校对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指导工作不到位。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的结果,针对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现状,应当发挥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追求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培养单位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强化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职业属性,以此提升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促进其职业生涯良好发展。
张宇华[8](2019)在《基于能力导向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作为高水平人才的重要输出地,其教育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供给的质量。学习成果因其“直面学生的学习产出,强调学校的人才培养增值”而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人才供给质量评价的重中之重。而全日制工程硕士作为工程行业重要的人才资源,其输出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人才质量。因此,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的评价也是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评价。本文以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为研究对象,应用能力导向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和相关专家的访谈与调研,对美国学习成果评估委员会成熟的学习成果评价量表进行了本土化演进和修正;接着,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广东省代表性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展开对比分析;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梳理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的提升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不仅要满足学位培养能力,还要满足岗位预期能力。本文认为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是指全日制工程硕士通过在学校一系列的学习与实践,在认知、态度和技能等领域取得了显着的提升,并足以匹配工程行业岗位能力的预期;(2)能力导向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由专业知识、应用与合作学习、跨学科知识整合和公民责任四大类和专业基础知识、学科胜任能力、工程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九项要素构成;(3)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培养理念不完善,要素投入不均衡,学科互动不紧密,差异培养并不充分;(4)要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培养所面临的问题,需从转变培养理念、突出能力导向,强化要素投入、拓展实践平台,加强学科互动、树立典型标杆,注重群体差异、实施针对培养等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习成果,切实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输出成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可为相关主管部门及高校提供参考借鉴。
李梅月[9](2019)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从2009年开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扩大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硕士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作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研究生结构调整的产物,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专业培养也因此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培养类型不断丰富的同时,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逐渐成为重点任务,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将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工作而言,实践能力将成为其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部分,对其整体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合文本分析法,从第三届全国工程教指委“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学位获得者”的参评者中,选取了118名获奖者的参评材料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研究软件Nvivo11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以及选择性编码,进行质性研究,发现了影响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显示,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导师指导、学生学习态度、课程学习、学校环境以及实践机会这五个方面,其中导师指导、课程学习和实践机会是关键影响因素。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对影响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五个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工程硕士个人、学校以及企业的角度给出了建议。
朱梦应[10](2019)在《我国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形式与标准研究》文中认为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整个研究生培养阶段,学位论文作为一种总结性的部分而存在,是研究生学业水平的反映,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和学业成就。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是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写的毕业论文,它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是对研究生读研期间学习成果的检验。与学术硕士学位论文的不同之处在于,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不但具备传统学位论文的特性,更体现出专业硕士职业性与应用性等方面的特征。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分类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不同的标准会形成不同的分类形式。本研究利用内容分析法来对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分类标准来进行研究。现存的主要分类标准包括:从研究性质来进行分类、从研究对象来进行分类、从研究方法来进行分类、从研究结果来进行分类、以及其他分类标准等。在这些分类中,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理论研究三类比例最高。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具体标准有待完善。基于学理分析,对我国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的理想模式进行研究。并对工程硕士、翻译硕士、教育硕士三个专业的论文形式选择进行了案例分析,对其标准进行了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工程硕士的具体标准较为完善,以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五种形式为基石进行了细化,翻译硕士有翻译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研究论文四种形式,教育硕士有专题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四种形式,但翻译硕士与教育硕士的标准实操性均不强。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形式和标准,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以下几点:相对于理想层面的指称性,论文的形式还较传统;相对于学理层面的体系化,具体类别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较为粗糙;相对于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与之区分度并不明晰。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形式与标准认识还较为传统;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形式与标准建设还相对滞后;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形式与标准落实还缺少保障。因此,根据专业硕士学位创立的初衷,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形式和标准体系建设。在宏观调控层面,强化文件标准执行与落实;在制度建设层面,完善论文指导的质量保障;在论文形式和标准层面,促进标准化与精细化共生;在具体实施层面,改革学位论文的评价机制。
二、工程硕士教育问题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程硕士教育问题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 |
(二) 关于工程实践能力概念的研究 |
(三) 关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
(四) 文献述评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工程硕士 |
(二) 工程实践能力 |
四、 理论基础 |
(一) 系统理论 |
(二) “四螺旋”理论 |
(三) “PDCA”理论 |
(四) 对本文的借鉴 |
五、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内外高校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比较分析 |
一、案例选取 |
二、 案例介绍 |
(一) 麻省理工学院——突出工程实践的培养模式 |
(二) 苏黎世理工学院——基于学校主导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
(三) 东京工业大学——本研一体化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 |
(四) 北京化工大学——依托大化工行业背景的产学合作 |
(五) 华南理工大学——“量身定做”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
三、 国内外案例高校对比分析 |
(一) 培养目标比较分析 |
(二) 培养过程比较分析 |
(三) 外部协作与支撑条件比较分析 |
(四) 评价与监督比较分析 |
四、总结与经验借鉴 |
(一) 共同点 |
(二) 经验借鉴 |
第三章 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现状问卷调查 |
一、调查概况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目的 |
(三) 调查形式与范围 |
(四) 问卷调查基本信息 |
(五) 数据分析处理 |
二、描述性数据分析 |
(一) 培养目标层面数据分析 |
(二) 培养过程层面数据分析 |
(三) 支撑与协作层面数据分析 |
(四) 评价及监督机制层面数据分析 |
(五) 整体评价数据分析 |
三、相关分析 |
四、回归分析 |
(一) 变量的选取 |
(二) 总体满意度回归分析 |
五、存在问题分析 |
(一) 计划阶段——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未能突出重点 |
(二) 执行阶段——培养过程与学术硕士无区分度 |
(三) 检查和修正阶段——评价标准过于学术化、忽视社会组织的功能 |
第四章 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层面 |
(一) 明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法律地位 |
(二) 完善工程专业学位质量评价监督机制 |
(三) 鼓励组织多层面的交流活动 |
二、高校层面 |
(一) 完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明确复合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 |
(二) 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跨学科性,开设实践先修课程 |
(三) 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打造“双师同堂”授课模式 |
(四) 规整实践教学设计,提高实践基地利用率 |
(五) 开发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
(六) 建立“带教”制度,提升同伴学习效果 |
三、企业层面 |
(一) 提升实践评价可信度,设计专业实践考核评价表 |
(二) 为高校模块化课程设计提供企业支持 |
(三) 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 |
(四) 构建网络化的实践管理体系,人工智能协助实践考勤监测 |
四、社会组织层面 |
(一)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的作用 |
(二) 完善行业组织与评价机构的问题反馈机制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E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四) 技术路线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工程硕士研究生 |
(二)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
(三)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影响因素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关于研究生人才质量观的研究 |
(二) 关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 |
(三) 关于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构成要素的研究 |
(四) 关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理论基础 |
(一) 职业胜任力理论 |
(二)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二章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 |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 |
(一) 培养目标 |
(二) 培养方式 |
(三) “双导师制”导师指导 |
(四) 课程设置 |
(五) 实践教学 |
(六) 学位论文 |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特点 |
(一) 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职业取向 |
(二) 厚理论基础、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 |
三、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
(一) 学生的学习 |
(二) 导师指导作用 |
(三) 课程与教学 |
(四) 企业工程实践 |
(五) 学位论文选题与撰写 |
第三章 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问题的实证研究 |
一、实证研究设计 |
(一) 调查的目的 |
(二) 调查问卷设计 |
(三) 调查问卷的实施与回收 |
(四)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
(一) 学生学习情况 |
(二) 导师师资及指导情况 |
(三) 课程与教学情况 |
(四) 工程实践情况 |
(五)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撰写 |
第四章 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分析 |
一、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
(一) 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总体质量情况 |
(二) 不同年级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差异性分析 |
(三) 不同培养阶段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差异性分析 |
二、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果分析 |
(一)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影响因素主成分提取 |
(二)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综合质量回归分析 |
(三) 各质量维度的偏相关分析 |
三、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
(一)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专业认同感欠缺 |
(二) 课程设置难以摆脱“学科规训”,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趋同 |
(三) “双导师”制功能失衡,致使人才培养质量难提升 |
(四) 校企合作动力不足,人才培养质量受限 |
(五) 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趋同,工程硕士培养特色不明显 |
第五章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对策 |
一、激发学生学习自驱力,调动学习主动性 |
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双导师”指导引领作用 |
(一) 抓好导师遴选机制,保障师资队伍质量 |
(二) 构建导师多元选拔式培养机制,为师资队伍持续赋能 |
三、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
(一) 以科学的工程领域调整机制为基础,突破“学科规训” |
(二) 优化课程内容,突出课程工程实践性 |
四、建立并完善校企共建机制,强化校企合力 |
(一) 校企共商培养计划,凸显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特色 |
(二) 明确企业地位和作用,增强校企育人协同性 |
五、探索学位论文新标准,增强工程硕士培养多样性 |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各影响因素主成分提取及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
附录二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3)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五、主要概念 |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 |
(二)实践教育 |
六、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
第二章 理论借鉴与分析框架 |
一、理论借鉴 |
(一)系统论 |
(二)工作场所学习理论 |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育体系分析框架 |
(一)目标定位 |
(二)人才培养 |
(三)组织管理 |
(四)保障条件 |
第三章 学生对实践教育的体验和期望 |
一、目标定位 |
(一)教育过程中目标定位的落实 |
(二)学生对目标定位的理解和期望 |
二、人才培养 |
(一)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性 |
(二)学生对课程与教学的期望 |
(三)导师对专业实践的态度 |
(四)学生对专业实践的获得感 |
(五)学生对专业实践的期望 |
(六)与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差异 |
三、组织管理 |
(一)课程教学管理 |
(二)专业实践管理 |
(三)学位论文管理 |
四、保障条件 |
(一)教师队伍建设 |
(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导师关于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的观点 |
一、实践教育的目标 |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 |
(一)关于实践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
(二)关于课程建设的主要原则 |
三、专业实践的组织 |
(一)关于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的问题 |
(二)关于实践基地建设 |
四、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的衔接 |
五、讨论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的策略 |
一、明确目标定位 |
二、人才培养策略 |
(一)改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二)妥善开展专业实践 |
(三)强调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的衔接 |
三、组织管理策略 |
(一)加强课程教学的管理 |
(二)落实专业实践的全过程管理 |
(三)重视学位论文的管理 |
四、保障条件策略 |
(一)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
(二)优化专业实践联合培养基地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结论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对象 |
附录2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访谈提纲 |
附录3 :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内导师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学位 |
(二)专业硕士学位 |
(三)第一职业学位 |
(四)专业认证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一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动因 |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
第二节 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 |
第三节 《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 |
第四节 早期专业协会对专业教育的推动 |
第五节 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化肇始(20世纪初~二战结束) |
第一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论的倡导 |
一、艾略特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张 |
二、全美大学联合会对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确立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初创 |
一、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专业硕士 |
二、密歇根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陆续出现 |
第三节 专业认证活动的出现 |
一、《弗莱克斯纳报告》开启专业认证活动 |
二、专业协会成为专业认证主体 |
三、各专业认证标准陆续出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推进(二战后~1970 年代末) |
第一节 战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需求 |
一、新型产业结构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 |
二、联邦政府对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大力资助 |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专业硕士教育的推动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系列标准的出台 |
一、全美大学联合会建立专业硕士教育标准 |
二、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规范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标准 |
第三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规范化发展 |
一、哈佛大学教学文硕士课程的规范 |
二、康奈尔大学工程硕士计划及其标准化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扩张及规范 |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确立 |
一、建立全国性专业协会许可制度 |
二、制定统一的专业协会认证标准 |
三、规范专业认证的程序和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复合化发展(1980 年代至今) |
第一节 世纪之交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变革的需求 |
一、高技术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
二、联邦政府对跨学科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
三、学科高度融合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革新政策的颁布 |
一、《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推动跨学科发展 |
二、《美国竞争法》之“专业科学硕士课程计划” |
第三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复合化发展 |
一、凯克研究所开设“生物加商学”交叉学科学位 |
二、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与工程硕士联合学位计划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多样发展 |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成熟 |
一、设立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 |
二、出现社会评估媒介 |
三、强化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指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始终体现鲜明的职业导向 |
二、依托专业学院与专业协会 |
三、灵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 |
第二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 |
二、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
三、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 |
四、倡导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
五、建立健全专业硕士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美国部分专业学位发展史概览 |
附录2 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类型一览表 |
附录3 美国专业认证机构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能力本位视角下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E大学工程硕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能力本位视角下高校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一、欧美工程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 |
(一) 法国工程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 |
(二) 美国工程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 |
(三) 德国工程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 |
(四) 欧美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案例研究——以3所高校为例 |
二、国内高校工程硕士培养的发展历程 |
(一) 国内高校工程硕士培养的历史沿革 |
(二) 国内高校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案例研究——以6所全国示范培养高校为例 |
(三) 国内高校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总结 |
三、能力本位视角下国内外高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比较 |
(一) 国内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比较 |
(二) 国内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影响环节的比较 |
四、小结 |
第三章 能力本位视角下学生对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调查反馈研究 |
一、调查和数据分析 |
(一) 问卷访谈设计 |
(二)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能力本位视角下学生对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反馈 |
(一) 学生认为自己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改进的能力 |
(二) 学生认为自己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改进的能力 |
三、能力本位视角下学生对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影响环节调查反馈 |
(一) 课程设置环节 |
(二) 师资队伍环节 |
(三) 实践基地环节 |
(四) 毕业设计环节 |
(五) 实践能力培养影响环节全过程分析 |
四、小结 |
第四章 能力本位视角下企业导师对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反馈调查研究 |
一、调查和数据分析 |
(一) 问卷访谈设计 |
(二)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能力本位视角下企业导师对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调查反馈 |
(一) 能力本位视角下企业导师对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总体评价 |
(二) 能力本位视角下企业导师对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反馈 |
三、能力本位视角下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对比分析 |
(一) 能力本位视角下E大学工程硕士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的对比 |
(二) 能力本位视角下企业导师对E大学校企合作现状的问卷调查反馈 |
(三) 能力本位视角下企业导师对E大学校企合作现状的访谈调查反馈 |
四、小结 |
第五章 能力本位视角下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构建 |
一、构建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思路 |
二、能力本位视角下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 能力本位视角下构建评价体系初始指标 |
(二)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三) 量表题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
三、能力本位视角下熵值法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
(一) 多选题权重分配 |
(二) 量表题熵值法权重分配 |
(三) 多选题与量表题权重综合分配 |
四、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6)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能力的概念与构成 |
2.1.2 素质的含义与特征 |
2.1.3 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大工程观理论 |
2.2.2 胜任力理论 |
2.3 工程教育思想 |
2.3.1 美国工程教育思想 |
2.3.2 欧洲工程教育思想 |
2.3.3 日本工程教育思想 |
第3章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现状 |
3.1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改革举措 |
3.1.1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 |
3.1.2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举措 |
3.2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与特征 |
3.2.1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 |
3.2.2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特征 |
3.3 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培养定位矮化,价值认同不足,工程硕士的教育属性、目标缺乏理念支撑 |
3.3.2 课程设置雷同,双导师制虚设,工程硕士的理论、实践质量缺乏机制保障 |
3.3.3 技能实践匮乏,研发参与不足,工程硕士的职业胜任能力缺乏应有配套 |
第4章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设计 |
4.1 大工程观下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 |
4.1.1 大类工程领域的划分依据 |
4.1.2 大类工程领域及培养目标 |
4.2 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 |
4.2.1 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的确立依据 |
4.2.2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的构建 |
第5章 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实证分析 |
5.1 研究生问卷调查研究 |
5.1.1 能力素质结构探索 |
5.1.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5.1.3 Ordinal回归分析 |
5.2 专家深度访谈分析 |
5.2.1 访谈对象确立 |
5.2.2 访谈提纲设计 |
5.2.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6章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建议 |
6.1 注重工程伦理教育,强化现代工匠培育,提高工程职业素养 |
6.2 加强知识技能供给,完善双师指导机制,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
6.3 对标职业胜任需求,鼓励开展研发应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
第7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成熟度 |
1.2.2 职业成熟度 |
1.2.3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学生发展理论 |
1.4.2 职业选择理论 |
1.4.3 职业成熟度理论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概述 |
2.1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意义 |
2.1.1 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自信 |
2.1.2 促进大学生的职业自主 |
2.1.3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
2.2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一般特征 |
2.2.1 职业目标具体化 |
2.2.2 职业价值多元化 |
2.2.3 职业参照聚焦化 |
2.3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1 个人因素 |
2.3.2 家庭因素 |
2.3.3 学校因素 |
2.3.4 社会因素 |
3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现状调查 |
3.1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现状预调查 |
3.1.1 调查工具 |
3.1.2 调查过程与样本情况 |
3.1.3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3.2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现状正式调查 |
3.2.1 调查问卷的构成 |
3.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3 正式调查信效度分析 |
3.3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差异分析 |
3.3.1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基本状况 |
3.3.2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分析 |
3.3.3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级差异分析 |
3.3.4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成熟度的城乡差异分析 |
3.3.5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成熟度的社会实践经历差异分析 |
3.3.6 不同专业满意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成熟度差异分析 |
4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不高 |
4.2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尚未形成明确的职业价值观 |
4.3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自信明显不足 |
4.4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 |
4.5 学校对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指导工作不到位 |
5 促进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对策 |
5.1 发挥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追求的主观能动性 |
5.1.1 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
5.1.2 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
5.1.3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
5.2 建立健全培养单位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
5.2.1 建立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
5.2.2 完善专兼职的就业指导服务队伍 |
5.2.3 设置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
5.3 强化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职业属性 |
5.3.1 提高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5.3.2 实行三段式校企协同培养 |
5.3.3 培养教育以工程能力为导向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基于能力导向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能力导向下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标准选择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能力导向评价理论 |
2.1.2 学习成果分类理论 |
2.2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的内涵界定 |
2.2.1 全日制工程硕士 |
2.2.2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特征 |
2.2.3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 |
2.3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评价要素探析 |
2.3.1 美国学习成果评估委员会评估要素 |
2.3.2 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标准 |
2.3.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 |
2.3.4 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工程硕士专业认证通用标准 |
2.3.5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评价框架建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评价模型构建 |
3.1 量表设计 |
3.2 调查对象与样本信息 |
3.3 数据有效性检验 |
3.3.1 数据信度检验 |
3.3.2 数据效度检验 |
3.4 模型修正 |
3.4.1 因子分析 |
3.4.2 信度检验 |
3.5 模型评分 |
3.5.1 模型评分标准及方法 |
3.5.2 模型评分细则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评价案例研究 |
4.1 样本统计与描述 |
4.2 不同要素样本分析 |
4.3 不同学校样本分析 |
4.4 不同学科样本分析 |
4.5 不同年级样本分析 |
4.5.1 学习成果总体层得分对比 |
4.5.2 学习成果系统层均值对比 |
4.5.3 学习成果状态层均值对比 |
4.6 不同性别样本分析 |
4.6.1 学习成果总体层得分对比 |
4.6.2 学习成果系统层均值对比 |
4.6.3 学习成果状态层均值对比 |
4.7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的问题分析 |
4.7.1 培养理念不完善 |
4.7.2 要素投入不均衡 |
4.7.3 学科互动不紧密 |
4.7.4 差异培养不充分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提升对策 |
5.1 转变培养理念,突出能力导向 |
5.2 强化要素投入,拓展实践平台 |
5.3 加强学科互动,树立典型标杆 |
5.4 注重群体差异,实施针对培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1)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要素遴选调查问卷 |
(2)能力导向理论下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调查问卷 |
附录3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评价指标二元对比评分表 |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设计专家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外文献综述 |
1.3.1 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
1.3.2 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
1.4 国内文献综述 |
1.4.1 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
1.4.2 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分析角度研究 |
1.4.3 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
1.5 对已有文献的评价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实践能力 |
2.1.2 全日制工程硕士 |
2.2 研究对象与取样 |
2.3 研究目的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研究法 |
2.4.2 文本分析法 |
2.5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3章 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 Nvivo软件介绍 |
3.2 三级编码研究过程及结果 |
3.2.1 开放性编码 |
3.2.2 主轴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3 导师 |
3.3.1 导师指导 |
3.3.2 导师精神引导 |
3.4 学校环境 |
3.5 实践机会 |
3.5.1 突破关键技术 |
3.5.2 直接参与研发实践 |
3.5.3 主持参与研发项目 |
3.5.4 撰写学位论文 |
3.6 学生学习态度 |
3.7 课程学习 |
3.7.1 统称理论课程学习 |
3.7.2 实验课程学习 |
3.7.3 专业课程学习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研究结论 |
4.2 建议 |
4.2.1 对工程硕士生个人的建议 |
4.2.2 对学校的建议 |
4.2.3 对企业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形式与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概念与功能 |
第一节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概念 |
第二节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功能 |
小结 |
第二章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一般形式——应然与实然比较 |
第一节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应然形式 |
第二节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实然形式 |
小结 |
第三章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具体标准——应然与实然比较 |
第一节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准的学理分析 |
第二节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准的文本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形式与标准的问题剖析 |
第一节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形式与标准现存的问题 |
第二节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形式与标准的问题成因 |
小结 |
第五章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形式与标准的改进对策 |
第一节 丰富论文形式,促进标准化与精细化共生 |
第二节 优化宏观调控,强化文件标准执行与落实 |
第三节 注重区分培养,改革学位论文的评价机制 |
第四节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论文指导的质量保障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四、工程硕士教育问题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D]. 孙建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E大学为例[D]. 卞嘉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李琨.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王薇. 河北大学, 2020(08)
- [5]能力本位视角下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E大学工程硕士为例[D]. 陈法源.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6]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D]. 王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7)
- [7]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研究[D]. 王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基于能力导向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评价研究[D]. 张宇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9]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 李梅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我国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形式与标准研究[D]. 朱梦应. 三峡大学, 2019(06)
标签: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研究生论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 非全日制研究生论文; 项目管理工程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