ΔlogR技术在烃源岩识别中的应用与分析

ΔlogR技术在烃源岩识别中的应用与分析

一、ΔlogR技术在烃源岩识别中的应用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赖锦,王贵文,庞小娇,韩宗晏,李栋,赵仪迪,王松,江程舟,李红斌,黎雨航[1](2021)在《测井地质学前世、今生与未来——写在《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之时》文中指出测井地质学以地质学和测井学的方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测井信息,来解决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的地质问题。经过数十年发展,测井地质学在油气勘探开发各个环节得到广泛应用。非常规油气的兴起使得测井地质学正面临多重挑战和全新探索,亟需建立针对非常规油气的测井地质学综合方法理论体系。本文以《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为契机,系统归纳了测井地质学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流程。然后总结了测井资料与地震、地质信息的匹配性,并分析了不同探测特性测井方法纵向分辨率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评述了测井地质学在井旁构造解析、沉积学特征研究、层序地层划分、地应力方向判别及大小计算、井壁裂缝识别与评价、烃源岩评价以及非常规油气"七性关系"综合评价当中的应用。但由于测井资料的负载能力有限性、测井与地质信息属性不对应性以及测井资料本身的多解性,使得测井地质学在测井—地质转换、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及其与人工智能融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强基础岩石物理研究,挖掘测井曲线中包含的地质信息,并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将拓展测井地质学研究的精度和广度,从而使其未来可更好地应用至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等实践工作中。

王祥,马劲风,王德英,王震亮,张新涛,王飞龙[2](2020)在《渤中凹陷西南部烃源岩TOC含量预测》文中研究说明烃源岩总有机碳(TOC)含量是评价有机质丰度的主要指标。地球化学方法的岩心测试仅能获得离散的TOC含量数据,难以实现烃源岩的三维定量评价。结合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和地震叠前反演方法,针对渤中凹陷西南部陆相深层烃源岩,通过岩石物理交会分析优选对TOC含量敏感的弹性参数,建立TOC含量与纵波速度、密度的地震反演模型;使用拓展ΔlogR方法和地震叠前反演方法分层计算渤中凹陷西南部东营组和沙河街组烃源岩TOC含量,获得TOC含量曲线和TOC含量三维反演体,进而计算东二下段、东三段、沙一二段、沙三段烃源岩TOC含量地震预测平面图。结果表明预测误差较小,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研究区烃源岩非均质性较强,总体呈现"层系多、分布广"的特征。东营组烃源岩北部优于南部,且东三段TOC含量值总体高于东二下段;沙河街组TOC含量值整体较高,为研究区的主力烃源岩层,TOC含量呈现自沉积中心向外逐渐降低的趋势,尤以沙一二段A、B、C、E井区及其附近区域、沙三段A、C井区及其西部、南部部分地区TOC含量值最高,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

卢鹏羽,毛小平,张飞,宿宇驰,毛珂[3](2021)在《基于神经网络法预测伦坡拉盆地有机碳含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有机碳含量(TOC)作为评价烃源岩的重要参数.对于一些勘探开发难度较大的区块,合理预测TOC含量对区块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预测TOC含量的方法以ΔlogR法为主,但是ΔlogR法对于异常点处理并没有系统的标准,人为主观性较强,同时在伦坡拉地区ΔlogR法预测效果一般.因此本文采取BP神经网络法进行TOC含量的预测.为了确定敏感性测井曲线的选择,将标准归一化后的测井参数与TOC含量进行相关系数分析,选取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声波时差(AC)、体积密度(DEN)及深度作为输入层,以TOC含量为输出层建立一个5×2×1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均超过0.8,模型拟合效果良好.TOC含量预测结果表明在纵向上伦坡拉盆地中牛三段下亚段、牛二段上亚段及牛二段中亚段均发育有较好烃源岩,应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在平面分布上,蒋日阿错凹陷的中部和东部发育最有潜力的烃源岩.

王祥,马劲风,张新涛,王震亮,王飞龙,王浩璠,李琳[4](2020)在《一种考虑密度因素的广义ΔlogR法预测总有机碳含量——以渤中凹陷西南部陆相深层烃源岩为例》文中提出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TOC)的预测是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的重要一环.为解决传统ΔlogR方法应用于陆相深层烃源岩误差较大的问题.本文以ΔlogR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考虑密度因素的广义ΔlogR法预测TOC.传统ΔlogR方法是一种基于测井曲线(声波、电阻率等)和成熟度参数(LOM)的预测TOC的方法,可以获得纵向上连续的有机碳分布,并且在国内外多个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研究表明,由于陆相深层烃源岩受到压实作用等影响,传统ΔlogR方法预测的结果不理想.干酪根有机质的密度远低于烃源岩基质密度,将考虑密度因素的广义ΔlogR法预测TOC的方法应用于渤中凹陷西南部东营组和沙河街组烃源岩,对其TOC进行分段预测,并与传统ΔlogR法、敏感测井多元回归方法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使用该方法的效果要优于其他两种方法.该方法拓展了传统ΔlogR法的适用范围,为烃源岩TOC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何羽飞,万金彬,黄科,李忠百,白松涛,张丽娜,姜亚南[5](2019)在《基于测井信息的“煤层气系统三品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当今对新能源需求的增加,煤层气清洁能源的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测井技术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准确识别和评价煤储层是煤层气效益开发的前提。针对煤储层含气性差异大、煤体结构、煤层与顶底板配置关系复杂等问题,本文综合考虑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三品质"控制因素包括烃源岩品质、储层品质和工程品质进行测井评价。在测井与煤心资料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煤层气三品质"中各个主控因素的测井定量评价方法,采用有机融合各主控因素,建立了"煤层气三品质"重构测井评价参数体系,形成了一套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储层测井分类评价配套技术,为煤层气储层关键参数评价以及射孔层位优选提供技术保障,支撑了煤层气的高效勘探开发。

姚冰[6](2019)在《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TOC测井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测井评价页岩有机碳质量分数TOC具有低成本以及连续的特点,相关评价方法一直是地质和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首先,基于电阻率串并联模型、固体填充Gassmann方程和K-T方程,分别建立了烃源岩的电阻率、声波时差模型,并用模型表征了不同状态下的烃源岩电阻率、声波时差值。根据ΔlogR方法的原理,结合烃源岩声、电模型,求取不同地层、不同含油状态下的叠合系数k,修正ΔlogR方法。其次,本文基于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吉木萨尔工区的实例研究了以声、电方程结合的改进的ΔlogR方法的应用效果,发现:原ΔlogR方法在油层TOC的识别能力易受烃类的影响,k值固定为0.02时评价准确率偏低。进一步通过岩性和饱和度确定系数k后,ΔlogR方法评价的TOC含量由于排除了干扰因素,与岩心实测含量更接近。理论上,修正后的ΔlogR方法考虑了更多因素,精度更高。实际应用中,改进后实测TOC和计算TOC对应较好,各井评价误差平均减小15%。

刘招君,孟庆涛,贾建亮[7](2019)在《油页岩成矿作用研究中的关键方法和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油页岩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油页岩成矿作用研究中的关键方法和技术实现油页岩的综合识别与评价极其重要。油页岩识别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基于岩石学的地质识别、精确的地球化学指标识别、测井技术的垂向高分辨率快速识别和地震技术的三维空间定量刻画。先进的测试技术、创新的理论方法以及高品质地球物理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将不断提升油页岩从定性到定量预测识别的精度。油页岩成矿作用研究的关键方法是从古构造条件、古气候条件、古地理条件以及古湖泊环境等地质因素入手,探讨其综合作用下有机质来源、保存条件及成岩作用的变化,由定性向半定量—定量地精细刻画油页岩中有机质聚集过程,从而有效地预测油页岩的展布及其富集规律。由于文中材料以中国陆相含油页岩盆地的研究成果为主,而陆相成因油页岩的识别特征及成因机制可能与海相等成因存在差异,因此,仍需油页岩地质学家不断深入研究与总结。希望此文对页岩油、页岩气及烃源岩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秦建强,付德亮,钱亚芳,杨甫,田涛[8](2018)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预测的地球物理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为了认识不同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适用条件及限制因素,探索未来发展趋势,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之上,总结了ΔlogR法、地层体积密度测井法、自然伽马测井法、多元线性回归法以及地震多属性反演法等方法的优缺点,深入分析了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技术现状,并得出以下认识:(1)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已形成以地球化学实测控点、以单井地球物理测井评价控线、以多井或三维地震控面的逐步深入的评价步骤和模式,该模式的建立为油气地质勘探开发提供了极具经济性的基础评价方法;(2)我国地质情况复杂,目前尚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地质条件,故应在同一研究区内根据实际地质背景优选适用方法并横向对比拟合结果,从而确定最优方法;(3)未来在开展区域性地质资料对比研究时,同时针对性地建立特定岩性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地球物理评价方法,是提高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工作效率和准确度的关键;(4)仍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地球物理参数与有机质特征的相关性机理。

陈浩,刘洛夫,窦文超,肖遥,刘晓翔,陈怡婷,王梦尧,王曦蒙[9](2019)在《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烃源岩TOC测井预测方法优选及应用》文中认为由于钻井取心成本以及样品来源等原因的限制,利用测井资料来预测烃源岩中的有机碳含量(TOC)成为一种常用手段.本文剖析了前人提出的关于烃源岩TOC测井预测方法,包括自然伽马法、ΔLogR法及多元回归法,结合居延海坳陷的地质特征以及有关测井参数,对不同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对比分析,优选认为多元回归法能够较好的应用于研究区烃源岩TOC含量预测,并提出了适用于本研究区的以ΔLogR、深侧向电阻率和自然伽马为基本参数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研究区额探1井和额探2井的烃源岩TOC含量预测,在白垩系和二叠系识别出了多段厚度大于10 m的优质烃源岩,平均TOC含量都大于1.5%.由此表明优选出的预测模型对于居延海坳陷烃源岩TOC含量的预测具备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赵子斌,侯读杰,程熊,代峰,董立成,徐长贵[10](2018)在《边缘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曲面预测法——以渤海湾盆地莱州湾东北洼为例》文中指出沉积盆地边缘凹陷具有地层变化快和非均质性相对较强的特点,导致利用传统测井和地震属性方法预测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TOC)的可靠性低。为此,结合电阻率、声波时差和密度等测井曲线与实测TOC值,采用三元二次最小二乘法进行曲面拟合预测烃源岩TOC值,在渤海湾盆地莱州湾东北洼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具有两个优点:首先,采用原始测试数据直接进行拟合,消除了基线拾取和热变指数取值时产生的人为误差;其次,将密度这种反映岩石组分的综合指标纳入预测控制因素的范畴,更好地控制了有机质对各测井数据的响应。预测结果表明:在沉积早期,TOC值的一个高值带分布于洼陷沉积中心,到后期受构造迁移和抬升作用影响,TOC值高值带向四周扩散、高值降低、直至闭合状高值带消失;TOC值的空间分布表现为由老到新有机质丰度逐渐降低的特点,因此沙三段为主要烃源岩。

二、ΔlogR技术在烃源岩识别中的应用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ΔlogR技术在烃源岩识别中的应用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测井地质学前世、今生与未来——写在《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之时(论文提纲范文)

1 测井地质学起源及发展历程
2 测井地质学内涵和外延
    2.1 测井地质学研究内容
        (1)测井资料处理与综合解释:
        (2)测井层序地层分析:
        (3)测井沉积学研究:
        (4)测井井旁构造解析:
        (5)测井地应力分析:
        (6)裂缝储层的测井评价:
        (7)烃源岩测井识别与评价:
        (8)非常规油气资源测井识别与评价:
    2.2 测井地质学研究方法流程
        (1)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2)钻井岩芯和野外露头的观察与实验。
        (3)测井资料的预处理。
        (4)“地质刻度测井”。
        (5)测井资料处理。
        (6)测井资料的综合地质解释。
        (7)测井地质目标评价。
3 不同测井方法探测特性及纵向分辨率
4 测井地质学主要应用及启示
    4.1 测井井旁构造解析
    4.2 测井沉积学研究
    4.3 测井层序地层学分析
    4.4 测井地应力分析
    4.5 裂缝测井识别
    4.6 烃源岩测井评价
    4.7 非常规油气测井“七性关系”评价
5 当测井地质学遇见人工智能
    (1)测井曲线预测。
    (2)岩性与孔洞缝的识别。
    (3)自动地层对比。
    (4)储层参数的自动预测。
    (5)测井知识库建立及沉积微相、岩相等自动判别技术。
    (6)水力压裂等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支持。
6 测井地质学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6.1 测井资料“一孔之见”与负载能力有限性
    6.2 测井资料多解性
    6.3 测井信息与地质信息属性与尺度不对应性
    6.4 问题与对策
    6.5 创新未来
7 结束语

(2)渤中凹陷西南部烃源岩TOC含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地质背景
2 研究区烃源岩TOC含量预测方法
    2.1 岩石物性交会分析
    2.2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
        2.2.1 拓展ΔlogR方法
        2.2.2 多元回归法
    2.3 地震叠前反演方法
3 应用实例
    3.1 测井预测TOC含量
    3.2 地震预测TOC含量
    3.3 井震预测结果对比
    3.4 沉积相验证
        3.4.1 东二下段(E3d2L)
        3.4.2 东三段(E3d3)
        3.4.3 沙一二段(E2s1+2)
        3.4.4 沙三段(E2s3)
4 结论

(3)基于神经网络法预测伦坡拉盆地有机碳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TOC含量的测井响应特征
3 方法原理及应用
    3.1 BP神经网络原理
    3.2 TOC含量的预测
        3.2.1 取样点地化参数分析
        3.2.2 ΔlogR法与神经网路法拟合结果比较
4 TOC平面分布预测
5 结 论

(4)一种考虑密度因素的广义ΔlogR法预测总有机碳含量——以渤中凹陷西南部陆相深层烃源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烃源岩测井评价方法
    1.1 烃源岩测井响应特征
    1.2 传统ΔlogR方法
    1.3 修改后的广义ΔlogR方法
    1.4 敏感测井多元回归
2 实例应用
    2.1 研究区烃源岩地质特征
    2.2 传统ΔlogR方法预测TOC
    2.3 修改的广义ΔlogR方法预测TOC
    2.4 敏感测井多元回归法预测TOC
3 方法的对比和优选
4 结 论

(6)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TOC测井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TOC测井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烃源岩岩石物理体积模型研究现状
        1.2.2 TOC测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3 ΔlogR方法改进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烃源岩地质及测井响应特征
    2.1 烃源岩岩石特征
        2.1.1 有机质在沉积岩中的分布
        2.1.2 新的烃源岩岩石物理体积模型
    2.2 烃源岩有机质发育特征
        2.2.1 干酪根类型
        2.2.2 有机质丰度
        2.2.3 有机质成熟度
    2.3 烃源岩测井响应特征
        2.3.1 放射性测井的响应特征
        2.3.2 电阻率测井的响应特征
        2.3.3 孔隙度测井的响应特征
第三章 基于ΔlogR方法的TOC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3.1 烃源岩电阻率计算方法研究
        3.1.1 电阻率串并联模型
        3.1.2 电阻率串并联模型分析
    3.2 烃源岩声速计算方法研究
        3.2.1 基于固体Gassmann方程、K-T方程的声速计算方法
        3.2.2 基于固体Gassmann方程、K-T方程的声速计算方法分析
    3.3 叠合系数k的确定
    3.4 小结
第四章 吉木萨尔凹陷TOC测井评价方法应用
    4.1 区块概况及资料预处理
        4.1.1 吉木萨尔凹陷地质概况
        4.1.2 测井资料预处理
    4.2 改进ΔlogR方法的应用
        4.2.1 烃源岩发育特征
        4.2.2 烃源岩TOC评价
    4.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油页岩成矿作用研究中的关键方法和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油页岩识别的关键技术
    1.1 油页岩综合地质与地球化学识别技术
        1.1.1 油页岩的地质识别特征
        1.1.2 油页岩的地球化学识别特征
    1.2 油页岩综合地球物理识别技术
        1.2.1 油页岩岩石物理建模及地球物理响应
        1.2.2 油页岩的测井识别技术
        1.2.3 油页岩的地震识别技术
2 油页岩成矿作用研究的关键方法
    2.1 古地理条件的研究方法
    2.2 湖泊环境的研究方法
        2.2.1 古湖泊生产力
        2.2.2 古湖泊水体性质
    2.3 古气候条件的研究方法
3 结论

(8)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预测的地球物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理论基础
2 预测方法
    2.1 声波时差-电阻率重叠法 (ΔlogR法)
    2.2 地层体积密度测井法
    2.3 自然伽马测井法
    2.4 多元线性回归法
    2.5 地震多属性反演法
3 讨论与展望
    3.1 存在问题
    3.2 未来展望
4 结论和建议

(9)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烃源岩TOC测井预测方法优选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地质概况
2 利用测井资料定性识别烃源岩
3 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预测方法
    3.1 自然伽马法
    3.2 ΔLogR法
    3.3 多元回归法
4 预测方法对比优选及应用
5 结 论

(10)边缘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曲面预测法——以渤海湾盆地莱州湾东北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有机碳预测概述
3 基于测井数据的三元二次曲面拟合预测
4 实例分析
    4.1 参数特征
    4.2 拟合结果
5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
6 有机碳平面分布特征
    6.1 沙三段烃源岩TOC值分布特征
    6.2 沙二段烃源岩TOC值分布特征
    6.3 沙一段烃源岩TOC值分布特征
    6.4 东三段烃源岩TOC值分布特征
7 结束语

四、ΔlogR技术在烃源岩识别中的应用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测井地质学前世、今生与未来——写在《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之时[J]. 赖锦,王贵文,庞小娇,韩宗晏,李栋,赵仪迪,王松,江程舟,李红斌,黎雨航. 地质论评, 2021(06)
  • [2]渤中凹陷西南部烃源岩TOC含量预测[J]. 王祥,马劲风,王德英,王震亮,张新涛,王飞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06)
  • [3]基于神经网络法预测伦坡拉盆地有机碳含量[J]. 卢鹏羽,毛小平,张飞,宿宇驰,毛珂.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1(01)
  • [4]一种考虑密度因素的广义ΔlogR法预测总有机碳含量——以渤中凹陷西南部陆相深层烃源岩为例[J]. 王祥,马劲风,张新涛,王震亮,王飞龙,王浩璠,李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0(04)
  • [5]基于测井信息的“煤层气系统三品质”评价研究[A]. 何羽飞,万金彬,黄科,李忠百,白松涛,张丽娜,姜亚南. 2019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论文集, 2019
  • [6]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TOC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 姚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油页岩成矿作用研究中的关键方法和技术[J]. 刘招君,孟庆涛,贾建亮. 古地理学报, 2019(01)
  • [8]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预测的地球物理研究进展[J]. 秦建强,付德亮,钱亚芳,杨甫,田涛. 石油物探, 2018(06)
  • [9]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烃源岩TOC测井预测方法优选及应用[J]. 陈浩,刘洛夫,窦文超,肖遥,刘晓翔,陈怡婷,王梦尧,王曦蒙.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3)
  • [10]边缘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曲面预测法——以渤海湾盆地莱州湾东北洼为例[J]. 赵子斌,侯读杰,程熊,代峰,董立成,徐长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02)

标签:;  ;  ;  ;  ;  

ΔlogR技术在烃源岩识别中的应用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