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计算农村缝纫业产值的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蔺世奇[1](2020)在《五原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解决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重要抓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明确提出三产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产业之间多重要素优化、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的重大举措,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五原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全国领先的目标,同年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本文以内蒙古五原县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访谈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方法,对五原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进行研究,力争助推五原县实现三产融合全国领先的目标。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五原县虽然入选了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但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相关人才相对匮乏、规模经济效应优势不足、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产业融合主体权责不清,利益共享机制不健全;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明晰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五原县必须通过加大教育投入,优化人才政策;以创新为核心,驱动三产融合;明确分工协作,健全机制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协调发展等途径来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吕崧毓[2](2016)在《基于DEA模型评价的新农村住区使用效率研究 ——以四川省邻水县地区为例》文中提出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印发并付诸实施,给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更好的契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关注。随着对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视,很多地方开展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试点工作,与原有的农村相比,新农村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基础设施逐步完备,居住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并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土地。但新农村住宅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1)没有很好遵从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忽略了农村产业生产模式对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新农村住宅使用效率。(2)新农村住宅户型模式比较单一,忽视了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家庭结构及现代农村生活模式影响下的多元化状态。表面上改善了农村居住条件,实际上难以满足农村生产生活模式的需求。因此,提出与农村产业模式相匹配的新农村住宅设计的策略,进而提高新农村住区的使用效率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本文以四川省邻水县地区10个示范新村为例,运用多投入—多产出的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通过实地调研获得具体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值,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四川省邻水县地区新农村住区使用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以现实客观的数据对其进行量化评价。此外,本文以邻水县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作为切入点,用半结构式访谈分析法,在实地调研和问卷统计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农村产业结构模式下当地村民对新农村住宅的设计需求,总结该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新农村住宅要素之间的矛盾,分析了决策单元DEA有效和DEA无效的原因,从而归纳总结四川省邻水县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策略及建设模式,为该地区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通过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DEA模型适用于多输出—多输入的有效性综合评价问题,本身具有客观可量化的特点,是新农村住宅使用效率评价分析的有效方法。第二,本文运用DEA模型对邻水县地区的10个示范新村的住宅使用效率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分析,得到3个DEA有效的新村和7个DEA无效的新村。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表明7个新村DEA无效的原因主要是其住宅的规划设计与当地的农村产业模式不匹配。第三,基于DEA无效的原因,本文提出了针对不同农村产业模式下四川省邻水县地区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策略和建议,规划设计出与之相匹配的新农村住宅,也是该地区提高新农村住宅使用效率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DEA模型对新农村住宅使用效率的研究,是对新农村住宅评价方法研究领域的补充和拓展。此次研究也是创新性的将DEA评价方法运用于建筑学专业领域,以更为广阔的视角进行新农村住宅的研究,本次研究是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以期为新农村住宅建设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段禄峰[3](2010)在《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空间在历史发展中产生,并随着历史的演变而重新结合和转化。空间结构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经济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产、自然条件、工程技术和建筑空间的综合反映。大都市区是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地区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镇化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中国的大都市地区迅速生成,并且成为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载体。国外城市发展表明,大都市区是城镇化在集聚、扩散、再集聚的循环反复过程中,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推进城镇化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区是实现城镇化的最高空间形态,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最佳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进程,我国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一些非常重要的根本性变化。关注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急剧演变进程,研究其内在作用机制和发展趋势,成为时下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议题。世界各国的发展都经历过城乡对立、城市剥削农村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基本上采取的是城乡分治政策。制定政策往往是先工业后农业、先城市后农村、先市民后农民,由此造成了城市的繁荣和农村的落后,“三农问题”日益严峻,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城镇与乡村作为非均质的地域经济空间和大都市区空间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活动和发展的地域实体,两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总体经济最优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从本质上讲,城乡空间一体化的过程,也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过程。西安大都市区既有高度发达的大都市,又有中小城市以及贫困的农村地区,具有典型的中国经济、社会和地理特征,被一些研究城乡问题的着名专家视为“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缩影”。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有力地推动了大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广大的农村人口因转移无门而大量滞留在有限的农业空间,农业的规模经济难以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迟缓,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有效需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有效需求长期不足,并且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隐患。另外,西安大都市区空间布局混乱,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一系列过度“城镇化”问题,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断下降。虽然西安与其他市县经济联系在加强,但远未形成以西安为核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存的都市区经济一体化格局。本文在对国内外大量研究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对都市区空间结构研究的主流视野,从管理学、地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等多维视角对都市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在充分了解该领域研究动态的前提下,建立处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我国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研究框架,并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国(西安)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进行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空间发展策略,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大都市区是统筹城乡、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二是城乡空间一体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三是主体功能区划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四是政府是推动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的主导因素;五是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城乡空间融合的三维动力。本研究对于促进西安、咸阳、杨凌经济社会一体化,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国际化大都市,以及打破大西安城乡二元结构、开拓农村市场、发展新型产业、节约建设用地、优化空间组织、提升发展潜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也使大西安与西南地区的成都、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遥向呼应,使大西安成为西北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典型地区,从而带动西北地区城乡和谐发展。
刘汝良[4](2008)在《江西人口结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量预测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三农问题由来已久,这一问题背后隐藏的矛盾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二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这两大矛盾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两种途径:向城市迁移和从事本地非农业生产活动。前面一种是属于地域流动的范围,即“离乡”;后面一种是属于职业流动的范围,即“离土”。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了城市化远落后于工业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人口生活水平的局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的人均纯收入虽然在逐年增长,但与城镇人口的差距却是越来越大。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以缓和或者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江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省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江西的工业不发达,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目前的农村劳动力都以外出打工为主,这些特征决定了江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以人口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系统的观点为纽带,建立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反馈基模;以江西作为研究对象,对江西的人口结构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建立了多个模型,对江西人口结构和人口迁移的未来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本文第一章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背景,第二章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包括劳动力转移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第三章对国内外劳动力转移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美国、日本、英国、韩国和拉美国家的劳动力转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四条经验:第一、劳动力素质的优化是农村劳动力持续大规模转移的基础;第二、符合国情的土地制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前提;第三、发达的工业和第三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条件;第四、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是后期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并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征,为本文进行深入定性定量研究打下了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系统动力学反馈仿真分析。建立了五个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长上限基模,根据消除增长上限原理,及发达国家的经验,针对就业环境、农村教育及相关制度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五条管理对策。建立了由六棵流率基本入树构成的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量仿真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六棵树作嵌运算,得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网络流图,对该流图进行了反馈环分析和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各变量建立了方程,对管理对策的实施进行了定量仿真分析。2.以宋健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江西省的人口结构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一方面,江西的老龄化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江西还有二十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时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二十年左右的时间,积极发展江西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江西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3.求出了人口迁移模型的理论解。各种参考资料上只是介绍了人口迁移模型,作者并没有查到求解的文献。本文利用数学方法对迁移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求解,从而有利于对相关模型的研究。4.建立了江西省基于人口迁移模型Keyfitz模型、Rogers模型和联合国模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联合国模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例,进行了江西农村、城市人口变化曲线分析,解决了迁移模型定量解方程的难点。5.建立了人口迁移改进模型。由于Keyfitz模型、Rogers模型和联合国模型的系数都是常数,这就使相关变量只能向同一方向变化,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实不符。本文对人口迁移模型进行了改进,把常系数改成了变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江西省的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江西农村可供转移的人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江西省的农村人口将从2000年的3000万人减少到2050年的627万人,农村人口的战略大转移将有望成功实现。6.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江西经济的影响。江西农村劳动力目前以省外转移为主,但近几年省内务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2004年首次出现在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现在也蔓延到了江西。江西农村劳动力过多地向省外转移,将减少本省的人力资本,影响江西经济的发展。而根据预测结果,江西的农村劳动力可供转移的数量将呈递减的趋势。由此决定江西就业思路的转变,应该由过去注重向沿海输出农村劳动力向省内省外就业并重的方针上来,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务工和创业,促进江西经济的全面发展。
刘翠娥[5](2007)在《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古语有云:“郡县治,天下安”。事实已经证明产业集群正在县域及以下地方形成,并且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并为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河北省的产业集群一方面还不成熟,并没有形成集群效应,另一方面大都是停留在低端生产,追求的是逐底的利润,“制造力”是非常脆弱的。在这种情况下,探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现状及其升级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法、企业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图示法、理论与案例结合法对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梳理了产业集群的理论评价体系,为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始终贯穿于河北省产业集群分析的全过程;抽象出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分析了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产业集群的升级对策;以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升级方案;最后,构建了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县域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主要创新点:(1)建立了突出县域产业集群动态性与系统性的三维概念体系。县域产业集群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大系统,包括主体维、客体维和时间维,主体在客体的支撑下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2)丰富了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内涵。增加并强调了农民在县域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中的重要性,构建了产业集群识别系统(ICIS),以促进集群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与良性竞争。(3)构建了县域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维度,共22个指标。运用网络层次法(ANP)能够全面考虑各维度及其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出该指标体系的权重,将ANP的评价结果与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相结合,用于指导县域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和升级。
马忠伟[6](2007)在《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重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促进机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在城乡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出发,首先引证国内外劳动力转移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并分析了制度创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性。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和事实,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重点对影响重庆市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因素进行实证论证以及对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有利于重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制度创新进行探讨。最后针对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总论。我们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现实背景、理论意义,以及在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第二章、理论借鉴及概念框架。本章主要引用了国内外一些主要的劳动力转移理论,像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拉尼斯—费景的“三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型”、乔根森的“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决定因素”、托达罗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预期收益理论”、最新的劳动力流动的“推—拉”理论;还介绍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城乡统筹的内涵、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概念进行了界定;与时同时还阐述了农村劳动力有序与城乡统筹的关系,为本论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回顾。纵观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大至可以分为六个不同时期,它们分别是良性转移时期、起伏转移时期、凝固转移时期、快速转移时期、停滞转移时期、高速转移时期,这些时期由于所处的内外条件不同,出现不同的特点。第四章、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本章首先对重庆农村劳动力剩余数量进行预测,其次对劳动力的现状及剩余进行分析,同时对劳动力转移模式进行探讨,最后总结出重庆农村劳动力出现的新特点,表现在自发转移为主、转移就业非农化、文化中青年占主体、转移稳定性增强及出现“智力回流”等特点。第五章、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该章节是本论文分析的重要内容,首先概括地介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本章节总结出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即:政府调控的欠缺、劳资双方权利的失衡、制度的缺失等。第六章、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分析。机理分析主要包括诱因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前者认为市场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较高的预期收益是形成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重要内容;后者讨论的主要有:城乡收入差距、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农户家庭拥有的农业资源禀赋、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状况。通过论证,我们得出影响重庆农村劳动力因素的排序。第七章、重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制度创新。本章主要从制度方面对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进行了讨论,内容包括:就业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农村社保制度改革以及土地制度改革四个方面。第八章、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通过以上一至七章的系统的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建设性地提出在城乡统筹的大环境下,促进重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建议。2.主要研究成果①对一些的重要概念,如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城乡统筹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意义、作用以及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②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及实地调查获得的资料信息,进一步明确了目前重庆市农村劳动力状况以及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和特点。提出了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③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论证了影响重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决定因素。综合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对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进行分析。④提出了在城乡统筹的大环境下,促进重庆市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制度创新和对策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李秀红[7](2007)在《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以及如何扩大内需、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问题,成为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阶层广泛关注的焦点。收入差距过大突出地体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从地区间来看,东西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最大,而这种差距在农村表现得又远较城镇强烈得多。从城乡间来看,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而相对于全国而言,西部城乡收入差距更为悬殊,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悬殊并不是因为城市居民收入太高而是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太低才形成的。从不同群体间来看,我国最高与最低收入群体之间的贫富分化不断加剧,而最低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显而易见,上述三类差距的焦点都集中到了西部农村居民收入过低这一问题上。由于收入是决定消费的关键因素,收入增长的快慢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需求增长的快慢。因此,要扩大国内需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扩大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消费,而西部地区农民由于长期以来增收缓慢,导致消费水平很低。如果潜力巨大的西部农村市场不能及时顺利启动,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无法真正实现。正是基于以上现实,本文就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问题展开了研究。本论文共分六章:论文的第一章,阐述了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问题研究的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论文的研究框架等基本问题。论文的第二章,在对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的演变历程及阶段性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的现状,通过与东、中部地区的比较以及城乡之间的对比,明确了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收入与消费结构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层次或阶段,同时,对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计量分析。论文的第三章,指出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增长缓慢会引起诸多负效应;详尽地剖析了影响西部农民增收的因素,一般影响因素是什么,特殊影响因素是什么,来自于农业本身的因素有哪些,来自与非农业的因素有哪些,还有其他哪些因素影响了西部农民增收;探寻了收入是从哪几方面影响消费的,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西部特有的情况制约了农民消费。论文的第四章,分析了未来几年西部农民增收与消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十一五”时期的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前景进行了预测。论文的第五章,介绍了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收入支持政策、模式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论文的最后一章,从收入系统的角度探索了如何构建西部农民收入增长机制与促进农民消费。在影响收入的生产环节,要通过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整优化农村就业结构、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体制环境以及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等,来促进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能力的生成;在影响收入的形成环节,要通过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来催化西部农民收入的形成;在影响收入的分配环节,要通过减轻农民负担和缩小包括地区、城乡及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来调节收入分配和释放西部农民的消费潜能;在影响收入的消费环节,要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造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等,来提高西部农民的消费欲望。
贾彦利[8](2006)在《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影响研究》文中指出1978年以后,为了打破国内区域间低水平均衡发展格局,我国政府开始实行非均衡区域发展政策,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出现迅速发展。1990年,中央政府提出通过上海带动整个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战略,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东中西区域间差距在整体、结构和效率等方面都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效率与公平的协调迫在眉睫,为此,区域政策根据区域差距的变化也发生了一系列调整。1999年,中央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区域发展战略;2003年,中央政府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发展战略;2005年,中央政府提出“东中西区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整体区域发展战略。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的影响目标区域已经从局部扩大到整体,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的影响战略也从非均衡发展转变为非均衡协调发展。然而,国内外理论界还没有系统、动态地分析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区域差距的发展态势,所以,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我国政府全面、动态地认识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区域差距的发展趋势,及早地制定区域政策来进行引导和利用区域差距,从而在有效利用政策资源的条件下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本文的研究不仅为相关研究构建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而且也为构建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影响的一般性理论分析体系提供了参照基础。本文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历史演变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等方法从总量、结构和效率三个层面分析我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
刘衍民[9](2006)在《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逐年减少,黑龙江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普遍的现象。同时由于黑龙江省存在显着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逐年拉大的趋势,城乡收入比从1990年的1.59:1增加到2004年的2.49:1。因此,选择适合黑龙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无论从促进二元经济结构向发达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变,还是从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论文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定量分析中,为了克服建立回归模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虚假回归、造成对经济现象歪曲解释情况的发生,运用了计量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协整理论,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影响黑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定性分析中采用归纳与比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地区成功转移模式进行研究,得出经验借鉴。在上述分析基础上选择了适合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侯丽薇[10](2005)在《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的效应问题,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项研究从产业经济分析入手,以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分析基础,构建系列数学模型,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探索性研究: 1.运用产业结构分析方法,建立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效应分析框架。这个框架由农业结构调整的效益性和农业部门结构调整效应、投入要素贡献、需求结构变动的结构效应共同构成。它是以结构效应为核心内容的产业结构分析框架,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的农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 2.通过对发达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结构效应分析比较,以及中国不同发展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绩效分析,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效益表明,如果以结构调整效益为基本原则,结构调整的方向有时可能会出现逆转趋势。 3.系统地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效益性,提出了四项主要分析指标,即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绝对和相对波动系数、部门的弹性系数、农民收入增长分析。前两个指标是从劳动力结构和产值结构的关系作静态分析,中间两个指标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农业结构的效益性。应用这些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于国民收入所起的作用。 4.系统地分析了农业部门结构调整、农业要素投入和需求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通过系列数学模型分析和实证分析,分阶段分层次剖析了农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分析表明,需求结构的变动,改变了生产部门结构,改变了投入要素构成,这就是农业结构的增长效应。所以,从更深层次上分析农业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机构效应得以实现的作用机理和条件。 综上所述,研究提出的农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框架、效益性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以及部门结构调整、投入要素和需求结构变动影响的效应分析,为农业结构战调整的实际应用和战略性决策以及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支持。
二、对计算农村缝纫业产值的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计算农村缝纫业产值的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五原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技术路线图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技术路线图 |
(五)论文主要框架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论文的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产业融合 |
2.农村产业兴旺 |
3.农村产业融合 |
(二)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分工协作理论 |
2.马克思主义合作社理论 |
3.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理论 |
二、五原县农村产业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一)五原县农村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
1.农村产业融合是由五原县产业发展状况决定的 |
2.农村产业融合是五原县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
3.农村产业融合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
(二)五原县农村产业融合的可能性 |
1.农业产业基础较好 |
2.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序发展奠定了产业融合的基础 |
3.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
4.政策导向有利于产业融合发展 |
三、五原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
(一)五原县农村产业融合的方式 |
1.以园区示范为引领,为产业融合发展搭建框架 |
2.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激发产业融合活力 |
(二)五原县农村产业融合的效果 |
1.各产业生产总值稳步增加 |
2.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
3.财政收入缓慢增加 |
四、五原县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一)相关人才相对匮乏 |
(二)规模经济效应优势不足 |
(三)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
(四)产业融合主体权责不清,利益共享机制不健全 |
(五)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明晰 |
五、五原县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教育投入,优化人才政策 |
1.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农民素质 |
2.优化人才政策,强化人才支撑 |
(二)以创新为核心,驱动三产融合 |
1.以观念创新激发三产融合内在动力 |
2.以科技创新形成三产融合外在活力 |
(三)明确分工协作,健全机制体制 |
1.明确分工协作,构建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 |
2.加强内外联动,优化三产融合的融资机制 |
(四)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协调发展 |
1.转变政府角色,建设服务型政府 |
2.加强规划管理,推动协调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基于DEA模型评价的新农村住区使用效率研究 ——以四川省邻水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 |
1.1.2 农村住宅建设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新农村住宅使用效率研究目的 |
1.3.2 新农村住宅使用效率研究目的 |
1.4 研究对象及界定 |
1.4.1 新型城镇化 |
1.4.2 农村住宅 |
1.4.3 使用效率 |
1.4.4 农村产业结构 |
1.5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框架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 |
2.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基本概念 |
2.2 DEA方法的相关研究概述 |
2.2.1 DEA方法模型 |
2.2.2 DEA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
2.3 DEA方法于本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2.4 DEA模型的评价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农村产业模式的四川省邻水县地区新农村住区使用现状调查 |
3.1 邻水县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概况 |
3.2 决策单元(DMU)的选择 |
3.3 指标体系的选取 |
3.3.1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
3.3.2 具体指标体分析 |
3.4 决策单元住宅使用现状调查 |
3.4.1 决策单元 1(DMU1)—八耳镇新业寺新村 |
3.4.2 决策单元 2(DMU2)—城北镇罗解新村 |
3.4.3 决策单元 3(DMU3)—丰禾柏垭头镇上甲新村 |
3.4.4 决策单元 4(DMU4)—柳塘乡杨家坝新村 |
3.4.5 决策单元 5(DMU5)—柳塘乡大河坝新村 |
3.4.6 决策单元 6(DMU6)—石滓乡刘家庄新村 |
3.4.7 决策单元 7(DMU7)—九龙镇七星上甲新村 |
3.4.8 决策单元 8(DMU8)—复盛乡龙门桥新村 |
3.4.9 决策单元 9(DMU9)—袁市镇礼堂新村 |
3.4.10 决策单元 10(DMU10)—石滓乡熊家坝新村 |
3.5 基于农村产业模式的邻水县地区新农村住宅调研情况 |
3.5.1 基于农村产业结构模式调研背景 |
3.5.2 调研目的 |
3.5.3 调研方法与内容 |
3.5.4 数据采集 |
3.6 本章小结 |
4 四川省邻水县地区新农村住区使用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 |
4.1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1 DEA模型的选择及分析 |
4.1.2 模型的数学表达及经济含义 |
4.2 评价结果及分析 |
4.2.1 DEA有效分析 |
4.2.2 DEA无效分析 |
4.3 DEA有效与无效的原因 |
4.3.1 DEA有效的原因 |
4.3.2 DEA无效的原因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农村产业模式的邻水县地区新农村住区设计策略及建议 |
5.1 DEA有效案例与无效案例的对比研究 |
5.2 不同农村产业模式下的邻水县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策略及建议 |
5.2.1“传统农业+劳动力外流”模式 |
5.2.2“非传统农业+有机农业”模式 |
5.2.3“农产品加工+乡村工业”模式 |
5.2.4“商贸休闲+观光旅游”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新农村住宅生产生活满意度调查表 |
(3)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都市发展的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方向 |
1.1.2 都市空间发展的未来展望 |
1.1.3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大都市区的快速发展与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西安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2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主要理论基础 |
2.1 区域空间演进的一般规律 |
2.1.1 空间演进的阶段划分 |
2.1.2 空间演进的三维模型 |
2.2 区域空间演进的经典理论 |
2.2.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2.2 经济结构转换理论 |
2.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3 现代空间理念的优化整合 |
2.3.1 大都市区空间治理理念 |
2.3.2 精明增长理念 |
2.3.3 可持续发展理念 |
2.3.4 主体功能区划理念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现状解析 |
3.1 区域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资源文化 |
3.1.3 交通设施 |
3.1.4 技术条件 |
3.2 空间格局 |
3.2.1 空间发展沿革 |
3.2.2 人口城镇分布 |
3.2.3 发展阶段特征 |
3.2.4 空间发展障碍 |
3.3 产业发展 |
3.3.1 产业结构诊断 |
3.3.2 产业集群态势 |
3.3.3 产业空间布局 |
3.3.4 产业发展问题 |
3.4 社会现状 |
3.4.1 城乡二元结构 |
3.4.2 收入消费就业 |
3.4.3 公共服务事业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大都市区城乡空间发展的典型经验及启示 |
4.1 国外 |
4.1.1 伦敦 |
4.1.2 巴黎 |
4.1.3 纽约 |
4.1.4 东京 |
4.2 国内 |
4.2.1 北京 |
4.2.2 上海 |
4.2.3 成都 |
4.3 实践经验借鉴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绩效评估 |
5.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5.1.1 相关指标体系评介 |
5.1.2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5.1.3 指标体系内容描述 |
5.2 权重计算及成果合成方法 |
5.2.1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
5.2.2 评价成果合成方法 |
5.3 系统评价分析 |
5.3.1 指标权重计算及评价 |
5.3.2 城乡空间一体化系统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导向 |
6.1 机遇挑战分析 |
6.1.1 机遇 |
6.1.2 挑战 |
6.2 动力机制研判 |
6.2.1 经济发展 |
6.2.2 制度创新 |
6.2.3 技术创新 |
6.2.4 城乡规划 |
6.2.5 三化动力 |
6.3 发展路径指引 |
6.3.1 生态管制 |
6.3.2 产业聚集 |
6.3.3 空间优化 |
6.3.4 政府主导 |
6.4 典型模式借鉴 |
6.4.1 城市—工业导向模式 |
6.4.2 小城镇发展模式 |
6.4.3 地域空间单元模式 |
6.4.4 农村综合发展模式 |
6.4.5 佩—布模式的城乡联系通道 |
6.5 PRED目标导向 |
6.5.1 PRED协调发展 |
(1)人口 |
(2)资源 |
(3)环境 |
(4)发展 |
6.5.2 空间战略目标 |
6.6 本章小结 |
7 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规划策略 |
7.1 主体功能区划管制 |
7.1.1 空间规划管治 |
7.1.2 空间功能分区 |
7.1.3 空间拓展方向 |
7.2 城乡空间协调规划 |
7.2.1 城乡体系规划 |
7.2.2 城乡交通规划 |
7.2.3 生态网络规划 |
7.3 城乡产业组织优化 |
7.3.1 产业组织协调 |
7.3.2 产业布局规划 |
7.3.3 产业结构调整 |
7.3.4 产业发展重点 |
7.3.5 产业集群发展 |
7.4 三化发展动力提速 |
7.4.1 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 |
7.4.2 农村三化动力有效整合 |
7.5 本章小节 |
8 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 |
8.1 主体功能区划导引 |
8.2 城乡公共物品供给 |
8.2.1 公共物品内涵 |
8.2.2 财政转移支付 |
8.2.3 城乡工程性基础设施建设 |
8.2.4 城乡服务型基础设施建设 |
8.3 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
8.3.1 行政管理制度 |
8.3.2 户籍制度 |
8.3.3 土地制度 |
8.4 软质文化传承植入 |
8.4.1 地域特色保护 |
8.4.2 社会网络进化 |
8.4.3 发展环境改善 |
8.5 本章小结 |
9 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典型实践探索 |
9.1 城乡空间融合——以西安灞桥区城乡结合部发展为例 |
9.1.1 研究对象界定 |
9.1.2 优势障碍分析 |
9.1.3 发展思路 |
9.1.4 发展规划 |
9.1.5 关键措施 |
9.2 城城空间融合——以西咸新区建设规划为例 |
9.2.1 规划范围界定 |
9.2.2 战略定位 |
9.2.3 功能划分和产业发展 |
9.3 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以曲江新区建设规划为例 |
9.3.1 研究对象 |
9.3.2 优势障碍 |
9.3.3 产业定位 |
9.3.4 发展规划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4)江西人口结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江西情况简介 |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现状 |
1.2.1 剩余劳动力数量研究 |
1.2.2 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研究 |
1.2.3 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和农业的影响研究 |
1.2.4 农村劳动力的兼业化研究 |
1.2.5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研究目的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
2.1.1 结构主义方法模型 |
2.1.2 以托达罗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劳动力流动理论 |
2.1.3 移民网络理论 |
2.1.4 推拉理论 |
2.1.5 人口迁移理论对我国的影响 |
2.2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1 系统科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
2.2.2 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 |
2.2.3 基于系统入树模型的反馈基模生成集法 |
2.2.4 枝向量行列式反馈环计算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及现状分析 |
3.1 美国等主要国家的劳动力转移状况分析 |
3.1.1 美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和现状 |
3.1.2 日本的劳动力转移历史和现状 |
3.1.3 英国的劳动力转移历史和现状 |
3.1.4 韩国的劳动力转移特点 |
3.1.5 拉美国家的劳动力转移 |
3.2 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借鉴 |
3.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征分析 |
3.3.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阶段分析 |
3.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
3.3.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 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
4.1.1 国内就业环境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4.1.2 教育在劳动力转移问题中的地位 |
4.1.3 制度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4.2 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系统的基模分析 |
4.2.1 问题直接基模生成法 |
4.2.2 影响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基模分析 |
4.3 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仿真分析 |
4.3.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反馈复杂性分析 |
4.3.2 模型方程的建立 |
4.3.3 系统模型的仿真模拟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西人口结构的定量预测 |
5.1 江西人口结构现状 |
5.2 江西人口结构预测模型 |
5.2.1 宋健模型简介 |
5.2.2 基于宋健模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5.3 江西人口结构预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量预测 |
6.1 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6.1.1 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概况 |
6.1.2 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近几年的数据分析 |
6.2 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和条件的系统分析 |
6.2.1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分析 |
6.2.2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条件分析 |
6.3 江西省基于人口迁移模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6.3.1 人口迁移模型及其求解 |
6.3.2 人口迁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6.4 江西省农村人口迁移的定量预测 |
6.4.1 人口迁移模型的改进及系统动力学仿真 |
6.4.2 Logistic模型及其修正 |
6.4.3 各种转移方式的数量分析 |
6.5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江西经济的影响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集群概念研究综述 |
1.2.2 产业集群形成研究综述 |
1.2.3 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基本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 |
2.1.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研究现状 |
2.1.2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概念 |
2.1.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 |
2.2 社会网络、嵌入性和社会资本 |
2.2.1 社会网络 |
2.2.2 社会资本 |
2.2.3 嵌入性 |
2.2.4 产业集群视角下的社会网络、社会资本和嵌入性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1 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界定 |
2.3.2 交换权利论 |
2.3.3 产业集群环境下的利益相关者 |
2.4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4.1 价值链 |
2.4.2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 |
2.4.3 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 |
2.4.4 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 |
2.5 创新理论 |
2.5.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5.2 创新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
2.5.3 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与产业集群发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 |
3.1 县域产业集群的界定 |
3.1.1 县域产业集群的内涵 |
3.1.2 几点说明 |
3.2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 |
3.2.1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时代背景 |
3.2.2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条件 |
3.2.3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人力基础 |
3.2.4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资金条件 |
3.2.5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社会资本 |
3.3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区位特征 |
3.3.2 资源特征 |
3.3.3 地域商业文化 |
3.3.4 政府的作用 |
3.4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3.4.1 模仿─网络效应模型 |
3.4.2 历史、预期与循环累积理论 |
3.4.3 基于典型案例的理论分析 |
3.4.4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
4.1 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特征 |
4.1.1 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 |
4.1.2 以中小企业为工业主体 |
4.1.3 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支撑工业 |
4.2 河北省产业集群现状 |
4.2.1 河北省产业集群总体状况 |
4.2.2 河北省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
4.2.3 河北省产业集群的产业分布 |
4.3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主要类型 |
4.4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贡献 |
4.4.1 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 |
4.4.2 产业集群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
4.4.3 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4.4.4 加快城镇化进程 |
4.5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
4.5.1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等级体系 |
4.5.2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内部利益相关者关系 |
4.5.3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成长能力 |
4.5.4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创新危机 |
4.5.5 当地社会资本在产业集群的嵌入性悖论 |
4.6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 |
4.6.1 清河羊绒产业集群 |
4.6.2 安国药业产业集群 |
4.6.3 白沟箱包产业集群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升级 |
5.1 利益相关者和谐:产业集群升级的基础 |
5.1.1 集群内利益相关者不和谐的原因 |
5.1.2 产业集群内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让渡 |
5.1.3 促进集群利益相关者和谐的具体措施 |
5.2 创新:产业集群升级的生命线 |
5.2.1 技术创新 |
5.2.2 管理创新 |
5.2.3 制度创新 |
5.3 社会资本嵌入性均衡: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保证 |
5.3.1 社会资本的嵌入性强度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
5.3.2 河北省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嵌入性均衡 |
5.4 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升级的生态保障 |
5.4.1 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
5.4.2 发展循环经济是河北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 |
5.5 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升级: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 |
5.5.1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必要性 |
5.5.2 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升级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河北省典型县域产业集群分析——肃宁县 |
6.1 皮毛产业集群调研 |
6.1.1 案例选择意义 |
6.1.2 调研设计 |
6.1.3 调研对象概况 |
6.1.4 调研情况总结 |
6.2 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历史溯源 |
6.2.1 肃宁县区位特征 |
6.2.2 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发展阶段 |
6.3 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 |
6.3.1 皮毛购销有传统 |
6.3.2 龙头企业带动 |
6.3.3 国际产业转移与市场需求空间扩张 |
6.3.4 当地社会资本 |
6.3.5 有一批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农民企业家 |
6.3.6 交通条件得天独厚 |
6.3.7 肃宁县政府务实创新、富有远见 |
6.4 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的特点 |
6.4.1 起步较晚,发展迅速 |
6.4.2 民营企业为主,多为中小企业 |
6.4.3 产业集群依托专业市场 |
6.4.4 产业技术涉及多个环节 |
6.5 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的作用 |
6.5.1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
6.5.2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
6.5.3 保障农民的交换权利,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
6.6 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6.6.1 产业集群功能还不完善 |
6.6.2 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附加值环节 |
6.6.3 集群内企业人才不足 |
6.6.4 技术创新和储备不足 |
6.6.5 有效融资渠道窄 |
6.6.6 同行竞争者威胁强 |
6.6.7 环保、制度压力大 |
6.7 肃宁县皮毛产业集群的升级 |
6.7.1 加快行业协会建设,完善集群功能 |
6.7.2 促进集群分工合作,提高集群实力 |
6.7.3 加强集群内共性技术开发研制,提高集群技术水平 |
6.7.4 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业集群知名度和美誉度 |
6.7.5 依托区域优势和各种机遇,促进产业集群升级 |
6.7.6 转变政府职能,为集群升级提供服务支持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县域产业集群评价 |
7.1 网络层次分析法 |
7.1.1 层次分析法(AHP) |
7.1.2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
7.1.3 ANP模型的基本步骤 |
7.2 基于ANP的县域产业集群评价 |
7.2.1 指标的选取 |
7.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 分析问题,构造出 ANP 结构模型 |
(2) 因素分析及影响网络 |
(3) 计算 |
7.3 实践意义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6)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重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促进机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总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与数据 |
第二章 理论借鉴及概念框架 |
2.1 理论借鉴 |
2.1.1 劳动力转移理论 |
2.1.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2.2 概念框架 |
2.2.1 城乡统筹 |
2.2.2 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
2.2.3 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与城乡统筹的互动关系 |
第三章 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回顾 |
3.1 良性转移时期(1949~1957) |
3.2 起伏转移时期(1958~1963) |
3.3 凝固转移时期(1962~1978) |
3.4 快速转移时期(1979~1988) |
3.5 停滞转移时期(1988~1991) |
3.6 高速转移时期(1992至今) |
第四章 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征 |
4.1 重庆农村劳动力剩余数量预测 |
4.1.1 预测方法 |
4.1.2 预测结果 |
4.2 重庆农村劳动力现状与特征 |
4.2.1 农村劳动力剩余数量多 |
4.2.2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
4.2.3 农村劳动力分布不平衡 |
4.3 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
4.3.1 转移方式分析 |
4.3.2 转移途径分析 |
4.3.3 转移途径和流动方式的数量估计与分析 |
4.4 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4.1 自发转移为主 |
4.4.2 转移就业非农化 |
4.4.3 文化中青年占主体 |
4.4.4 转移稳定性增强 |
4.4.5 出现“智力回流” |
第五章 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5.1 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城市压力加重 |
5.1.2 劳动力供求失衡 |
5.1.3 计划生育和卫生防疫执行困难 |
5.1.4 社会治安不稳 |
5.1.5 农业生产后劲不足 |
5.2 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基本原因 |
5.2.1 政府调控的欠缺 |
5.2.2 劳资双方权利的失衡 |
5.2.3 制度的缺失 |
第六章 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理分析 |
6.1 重庆劳动力转移的诱因分析 |
6.1.1 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 |
6.1.2 农村社会经济内在矛盾的作用 |
6.1.3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6.1.4 城市较高的预期收益 |
6.2 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指标选择的说明 |
6.2.2 数据与弹性分析结果 |
6.2.3 小结 |
第七章 重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制度创新 |
7.1 深化就业制度改革 |
7.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7.3 深化社保制度改革 |
7.4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
(7)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范畴的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 |
六、论文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二章 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现状考察 |
一、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演变状况 |
二、西部农村居民收入现状考察 |
三、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考察 |
四、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章 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一、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增长缓慢的不利影响 |
二、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三、西部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四章 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增长面临的机遇、挑战及趋势预测 |
一、“十五”期间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呈现的主要特点 |
二、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增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三、“十一五”时期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增长趋势预测 |
第五章 国外农民收入支持政策、模式及其启示 |
一、美国农民收入支持政策 |
二、欧盟农民收入支持政策 |
三、日本农民收入支持模式 |
四、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模式 |
五、一般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支持模式 |
六、国外农民收入支持政策、模式的启示 |
第六章 构建西部农民收入增长机制与促进农民消费的系统分析 |
一、构建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影响收入的生产环节 |
二、构建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影响收入的形成环节 |
三、构建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影响收入的分配环节 |
四、构建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影响收入的消费环节 |
结语及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篇目 |
致谢 |
(8)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定位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国外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影响研究 |
2.1 国外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影响的理论研究 |
2.2 国外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整体影响研究 |
3.1 中国区域政策随区域差距演变整体分析 |
3.2 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整体影响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最终需求差距影响研究 |
4.1 中国区域政策作用下区域最终需求研究 |
4.2 中国区域政策对消费差距影响研究 |
4.3 中国区域政策对投资差距影响研究 |
4.4 中国区域政策对净出口差距影响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外向经济差距影响研究 |
5.1 中国区域政策对利用外资差距影响研究 |
5.2 中国区域政策对对外贸易差距影响研究 |
5.3 中国区域利用外资与对外贸易相关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产业发展差距影响研究 |
6.1 中国区域政策作用下区域产业发展研究 |
6.2 中国区域政策对第一次产业差距影响研究 |
6.3 中国区域政策对第二次产业差距影响研究 |
6.4 中国区域政策对东中部产业转移影响研究 |
6.5 中国区域政策对第三次产业差距影响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发展潜力差距影响研究 |
7.1 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企业发展差距影响分析 |
7.2 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人力资本差距影响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近期区域差距发展预测及区域政策建议 |
8.1 中国近期区域差距发展预测 |
8.2 区域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 |
第二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础理论 |
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内涵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如何认定农村剩余劳动力彻底转移 |
2.1.3 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判别标准 |
2.2 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分类 |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 |
2.3.1 农村劳动力的理性选择 |
2.3.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学成因 |
2.3.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 |
第三章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
3.1.1 黑龙江农村劳动力规模及结构 |
3.1.2 黑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判别标准及其数量测算 |
3.1.3 黑龙江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 |
3.2 黑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
第四章 黑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协整分析 |
4.1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
4.1.1 指标选取 |
4.1.2 数据来源 |
4.2 模型建立 |
4.2.1 模型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的选择 |
4.2.2 数据平稳性检验 |
4.2.3 向量自回归模型系统分析 |
4.2.4 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建立 |
4.3 分析结论 |
第五章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选择 |
5.1 国内外成功经验借鉴 |
5.1.1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借鉴(以英国为例) |
5.1.2 国内典型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借鉴 |
5.2 黑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选择 |
5.2.1 自然地理角度 |
5.2.2 区域形状角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说明与界定 |
第二章 农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框架 |
2.1 理论借鉴 |
2.2 结构分析 |
2.3 结构效应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结构调整效益的国际比较 |
3.1 发达国家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结构效益分析 |
3.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不同阶段的绩效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效益性分析 |
4.1 农业结构调整的协调性:结构偏离度分析 |
4.2 农业结构调整的效率: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
4.3 农业结构调整的稳定性:绝对波动系数和相对波动系数 |
4.4 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部门弹性系数分析 |
4.5 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农民收入增长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农业生产部门调整的结构效应 |
5.1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
5.2 农业产业部门调整的结构效应分析 |
5.3 种植业调整对种植业增长的结构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结构调整的资源配置效应分析 |
6.1 投入要素生产率的指标分析 |
6.2 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效应的需求分析 |
7.1 理论依据与相关概念 |
7.2 我国农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化 |
7.3 需求与农业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
7.4 需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协调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对计算农村缝纫业产值的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五原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蔺世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基于DEA模型评价的新农村住区使用效率研究 ——以四川省邻水县地区为例[D]. 吕崧毓. 重庆大学, 2016(03)
- [3]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D]. 段禄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09)
- [4]江西人口结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量预测研究[D]. 刘汝良. 南昌大学, 2008(04)
- [5]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 刘翠娥. 天津大学, 2007(04)
- [6]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重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促进机制与对策研究[D]. 马忠伟. 西南大学, 2007(06)
- [7]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问题研究[D]. 李秀红. 兰州大学, 2007(04)
- [8]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影响研究[D]. 贾彦利. 上海财经大学, 2006(02)
- [9]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D]. 刘衍民.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6(09)
- [10]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效应研究[D]. 侯丽薇.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