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湾战争与帝国主义的本质(论文文献综述)
杨玉龙[1](2019)在《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研究:起源、嬗变和现实》文中认为民族是现代人类社会最为稳定的人群共同体之一,民族政治对于当代世界有着重要影响,民族问题关涉相关国家政治稳定与族际和谐,与地区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密切的内在关联。中东地区自古至今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民族共同体,其中较为特殊的是非国家主体民族的库尔德人,库尔德民族对于寻求其民族权利平等化与库尔德自治等政治诉求构成了中东库尔德问题的重要内涵。自奥斯曼帝国晚期以降,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的雏形诞生于帝国中心城市和库尔德斯坦部落社会,自此出现的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发展进程对现当代中东国际政治和相关国家政治稳定等产生了多层面影响。因此,对于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运动历史与现实进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其考察和研究立足于历史问题,并且要关照当代库尔德政党的政治演进。本文以中东库尔德民族政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现代中东库尔德民族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作为研究起点,分述中东四国库尔德民族运动发展与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剖析其内部发展动力和对外关系,分析中东国家库尔德政党间的内在政治关联和相互影响。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在以历史学为基础研究方法的同时,审慎地借鉴政治学、民族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为本文的论述和阐述创造更加客观和中立的立论基础和研究视角。本文由八部分组成,绪论和结论主要论述研究缘起和研究观点。正文由六章组成,主要论述了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运动的三个主要问题:早期库尔德民族主义与库尔德民族运动产生、现代库尔德政党创立与政治演变、当代库尔德政党的政治转型及其政治理念。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奥斯曼帝国晚期及其解体前后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在帝国内部的孕育与产生。本章认为,奥斯曼帝国中心城市的库尔德民族主义知识分子、部落贵族家庭和库尔德政治活动家是第一代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想与运动的创始者和传播者,为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奠定了历史基础。第二章分阶段论述了土耳其建国初期的库尔德民族运动,以及库尔德民族运动在共和国政治中的复兴进程,重点论述了土耳其库工党的建立、意识形态及其游击战争,以及土耳其政府应对库工党问题采取的多重策略。本章认为,土耳其建国后凯末尔政府制定的“一族一国”国家建构模式及其实行的土耳其化政策是引起库尔德民族运动抗争和复兴进程的根本原因,土耳其库工党的建立及其激进政策和行为手段是对土耳其政府民族同化政策的激烈反抗。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土耳其库工党政治转型以及库尔德和平进程产生、发展及其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章认为,厄贾兰被捕宣告了库工党游击战争和军事政策的失败,库工党进入政治转型期,并形成了扁平化和伞状化的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组织,实现了库工党政治体系、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整体转型。同时,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执政后在政治和法律层面承认了部分库尔德民族权利,2009年后打开了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大门。但是,库尔德和平倡议并未形成实质性政治共识,双方的关键性政治分歧以及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的地区形势变化导致库尔德和平进程暂时搁浅。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现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的起源,以及伊拉克库尔德政党运动演变进程的早期阶段。本章认为,20世纪40年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进入政党化时期,巴尔扎尼家族的部落主义权威与现代库尔德知识分子群体的政治结合生成了伊拉克库民党。50至80年代期间,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主要存在两个主要矛盾,其一是库尔德政党与伊拉克政府之间民族和解进程的失败及其军事冲突;其二是伊拉克库民党和库爱联党之间的民族政治分裂与相互内耗,这些因素导致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陷入低潮期。第五章主要论述了1991年以来伊拉克库区自治与政治体系建构,以及当代伊拉克库区政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章认为,1991年海湾战争为伊拉克库区自治创造了历史性条件,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的新伊拉克联邦制建构为伊拉克库区政治体系合法化和一体化提供了基本条件和全面支持,由此,伊拉克库区历史性地产生了高度自治的政治体系。第六章主要论述了叙利亚和伊朗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和现状问题,其中侧重于研究和阐释当代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政治格局,以及目前西库尔德斯坦自治相关问题。本章认为,叙利亚危机的全面爆发和发展进程是叙利亚库民联党政治方面崛起的主要因素,厄贾兰的民主邦联主义思想和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的政治指导是叙利亚库民联党的主要政治理念和实施其罗贾瓦自治的政治和思想基础,目前北叙利亚联邦的政治前景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伊朗库尔德民族运动在上世纪40年代曾一度成为中东库尔德民族运动中心,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传统伊朗库尔德政党走向衰败化和分裂化,新兴政党政治影响力有限。总之,本文以中东库尔德政党政治发展进程为中心,以纵向历史演变脉络和横向案例分析论述了一系列关于现当代中东库尔德民族运动和库尔德政党运动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
杨震[2](2012)在《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文中提出间发展。战争的变化同样也对海权的范围产生了影响:冷战后世界海军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战争集中在沿海地区;一体化联合作战对海军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具备为联合部队提供战略海运、海上防御和对陆纵深打击能力。军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进行引领的导弹技术的进步使海军对陆地纵深目标进行远程精确常规战略性打击成为可能。上述影响使海权的范围开始从远洋公海扩展至沿海地区并直抵大陆纵深。后冷战时代海权在规模范围的变化不但完成了理论探索,也进行了战争实践。从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变化来看,则是受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双重影响的。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海权的轴心地带由从前的大西洋转向太平洋。随着国家实力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与美国一起成为世界海权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在中国发展海权的三个关键战略区域:台湾、南海和印度洋进行“岛链”封锁,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因素。中国的海权观念在冷战结束后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海权观、战略海权观、复合海权观、合作海权观和海洋国土观构成了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的主体。冷战的结束使海权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还在深化与发展。
程睿[3](2021)在《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指出19世纪70年代后,为获取更多利润、实现资本增殖,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资本输出不断地提高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迁,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此历史背景下,西方理论界开启了对于帝国主义特征与实质的理论研究。伴随帝国主义理论的出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宣告诞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概念与内涵由帝国主义理论析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基础概念、合理内核与最终目的。广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是帝国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涵盖自帝国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全部帝国主义理论中经济范畴的阐释,包括20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包括中国对于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狭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则包含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后出现的西方帝国主义理论中对于不同时期帝国主义经济控制方式的理论批判,即“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全球霸权的手段。在经济帝国主义理论视域中,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均作为助推经济帝国主义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从属于经济帝国主义而非与经济帝国主义并列。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在全球化中体现地愈加明显。20世纪是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萌芽时期,由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共同组成。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提供思想来源,是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列宁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在对前列宁时期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的利用与帝国主义寄生性的补充中,对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的基本继承中,对卢森堡积累规律论的批判性借鉴中,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批判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提出了列宁帝国主义论。列宁用案例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特征论与阶段论的视角对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经济特征进行梳理、提炼、概括。其中,特征论是阶段论的基础内核,阶段论是特征论的合理命题。列宁揭示出帝国主义的政治与社会特征是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过渡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给帝国主义作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的定义,揭示出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得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前夜的结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新路径,开创了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范式。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提出也标志着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正式确立。二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及研究帝国主义的理论有了新的大发展,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旧殖民地纷纷走向独立,然而政治上的独立却没能使得新兴民族国家在经济上获得良好的发展,多数民族国家的经济仍然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与之相反的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与经济腾飞。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的命运与未来,重点针对落后国家为何落后、落后国家如何摆脱落后等问题展开探讨,生成了以“依附论”、“世界体系论”为代表的“二战后帝国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由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向更新的帝国主义理论的理论转变。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宣告进入了“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新时期,以保罗·巴兰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萨米尔·阿明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为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奠基性、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变化,以“经济剩余”为切入点展开对于垄断资本控制下落后国家经济结构形态的分析,以案例分析和历史性回顾的方式对于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进行理论透视,揭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早期侵略和殖民统治是落后国家的“欠发达”根源,致使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基础被破坏、发展道路被扭曲、经济剩余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单向流动。提出落后国家想要突破“欠发达”根源,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可能、最好出路是社会主义革命。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奠基理论。“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相关学说的基础上,以巴兰“经济剩余”和资本积累的观点为出发点,在对当代帝国主义理论部分学者研究成果批判性借鉴的基础上,以经济过程为论证核心,对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的资本主义形态、经济结构、南北不平等交换的具体形式及原因、垄断资本剥夺下生成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进行剖析。揭示出处于“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处于“外围”的落后国家由于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积累模式的不同造成了垄断资本控制下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结构与分配格局。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代表性与综合性的理论成果。进入21世纪,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契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苏联解体、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促使西方左翼理论家将研究的重点重新聚焦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21世纪“新帝国主义理论”应运而生,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实现了同步发展。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资本积累、生产方式、民族国家地位等的变革展开讨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大卫·哈维关于资本积累逻辑的批判理论、迈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的生产方式变革理论、埃伦·梅克辛斯·伍德的民族国家理论。资本积累逻辑批判理论,力图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创造出一个以资本积累逻辑批判、资本积累空间修复批判、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批判为基础的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框架,展开对于新经济帝国主义形成、发展、演变的全新阐释,开创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批判范式的新维度。其中,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是理论分析的主线,空间修复是资本积累新的转移方式也是分析空间地理的工具,剥夺性积累是资本积累的主导形式与驱动力。生产方式变革理论,以帝国为核心概念对帝国的本质、帝国的统治形式、帝国的生产方式展开论述。生产方式变革理论揭示帝国的本质是资本帝国、帝国的统治形式是生命政治统治、帝国的生产方式是生命政治劳动,指出反抗帝国的主体在生命政治劳动中产生,探讨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形态及存在的可能。民族国家理论,以资本帝国主义作为对新经济帝国主义的表述方式,在将资本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战后帝国主义形态的比较中,概括出资本帝国主义的特殊性,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与资本帝国主义的关系。指出经济与政治的剥离是资本帝国主义与以往帝国主义的根本区别、全球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扩张与帝国霸权、全球化中资本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是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霸权统治、民族国家是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与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能量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结构、生产方式、资本逻辑、资本积累、对抗主体等内容,可知经济帝国主义在全球化中依然不会停止其向更深层次演进的脚步,全球化中经济帝国主义的诉求依然是构筑资本的帝国。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中心与外围的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经济帝国主义也在演进中不断地生发出新的生产、积累、扩张、修复形式。研究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是找寻跳脱经济帝国主义资本逻辑的路径,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平等发展。民族国家在全球化中的持续在场使之成为反抗经济帝国主义的重要主体,民族国家的领土逻辑与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辅助全球化中与经济帝国主义交锋的关键要素,新的反抗主体指向民族国家、新的发展路径指向社会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已经开启了全球化中的新一轮权力布展,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下的发展道路与实践经验为世界经济治理、世界各国的政治与文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与参考方案。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以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反思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中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应对策略,生发出关于历史的总结与未来的展望,能够为促进实现反经济帝国主义扩张提供新的论据支撑。
蒋旭栋[4](2017)在《冷战后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外援助是实现日本政治大国化的重要工具,也是日本外交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对中东国家的援助从一开始就极具战略性,其原因有三。一、中东地区是日本最重要的能源进口来源地。二、中东地区独有的“两洋三洲五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扼守着日本与欧洲之间的商道,其和平与稳定对日本的海外贸易极其重要。三、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变化对日本政治大国化起着间接地推动作用,屡次成为日本自卫队“走出去”的契机与借口。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决定了日本对中东援助的重视程度。同时,中东地区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日本援助手段的多样性。对中国而言,日本开展中东援助较早,各种机制较为成熟,其优势值得借鉴,其走过的弯路亦是前车之鉴。同时,日本在援助中的许多创新点与“东方特色”可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援助规划上提供新的思路。其次,日本与中国在东亚的竞争性关系是否会延伸至中东地区亦是值得注意的重点。听其言,观其行。援助是日本外交的具体表现,可通过日本援助的具体实践来确认日本中东战略的真实意图,研判是否有利于我“一带一路”之建设。本文旨在探讨冷战结束后,日本对中东国家的援助与日本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在后冷战时代,日本对中东国家的援助演进始终遵循着明暗两条主线。第一条是明线,即日本对中东援助的转型,在援助手段上的军事化、援助理念上的意识形态化。把中东当作突破口,实现日本的政治大国化。第二条是暗线,即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体制转型,通过重构国内的权力体系,来应对冷战后的国际剧变及新一轮全球化对日本的冲击。与此同时,对外援助的立案、立法与决策过程也发生了变化。本文首先通过上述的明暗两条主线,梳理日本对中东援助的历史演进,从中找出日本在援助实践中的固定模式及其背后的成因。其次,本文着重阐释日本对中东援助所体现出的三个特点。一是硬实力的软运用,即在对外援助中使用日本自卫队;二是“看得见的援助”,即注重与当地的人文交流与技术合作;三是积极提供公共产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主导地区国际机制与议题的设定。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来辨析上述三种特点在具体实践中的得失。案例研究可分为两个不同的议题,即日本如何参与中东和平进程,如何参与反恐战争,具体包括四个案例:(1)对巴勒斯坦的援助;(2)参与联合国在戈兰高地的维和行动;(3)介入对阿富汗的重建工作;(4)日本自卫队在伊拉克的重建中发挥的作用。其后,针对“阿拉伯之春”后的日本中东援助的新趋势做进一步剖析。
田文峰[5](2012)在《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常简称为“帝国主义论”)这一历史巨着,是列宁研究帝国主义理论的思想结晶和科学总结。该书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它所提出和创立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列宁在这本书中以及随后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1916年10月)一文中,对帝国主义作了全面系统的科学分析,全面而深刻地分析和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发展规律,做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重要论断,并彻底批判了考茨基等人在帝国主义问题上所散布的种种谬论。正是列宁站在历史的高点上,在以帝国主义理论为核心的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才形成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之蓬勃开展;不仅成功地领导俄国人民群众完成了伟大的十月革命,翻转了历史乾坤,而且还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各国共产党人,成为他们的坚定信念和行动指南。列宁有关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论断和科学断言,都得到了世界范围内革命实践的验证,经过百年历史风云的洗礼,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充分体现了其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时代性、先进性和实践性。至今我们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关于帝国主义、经济危机乃至战争与和平等种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得回归列宁,请教列宁!我们在充分肯定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正确性及其现实指导意义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距20世纪初列宁发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已近百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又进入一个新的繁荣阶段,在这个“黄金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新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准,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此时,特别是在苏东国家社会变型之后,代表帝国主义利益的学者、国际上的“修正主义者”也包括中国的右翼“知识精英”也成了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新帝国主义思潮的俘虏,他们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掩饰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矛盾和弊端,大肆赞颂和吹捧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社会政治制度的完美。他们中的有一些人认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已经过时了,甚至是错误的,至少不适用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苏联解体以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更是受到了不公正的评价。然而,当“马克思列宁主义”简而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之后,“列宁主义”逐渐成为鲜为人知,少有提及的语词之时,直至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爆发之际,人们才幡然醒悟?再回首,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如同“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虽然产生于20世纪初,但它对于我们理解21世纪的资本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它提供了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指导。的确,列宁有关帝国主义的相关理论都是列宁在一个世纪前针对当时的情况提出来的。与百年前相比,当今世界无疑发生了重大变化,列宁当年的论述是否符合当今,是否已经过时?我们应当如何结合当今的实践来理解和解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其现代价值?毫无疑文,这正是本文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第一章,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结合列宁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和经济背景,系统地论述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形态、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科学理论。作者认为,列宁对帝国主义作了全面系统的科学分析,剖析了帝国主义的实质、特征和基本矛盾,全面而深刻地分析和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发展规律,列宁创造性地解决了资本主义新阶段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的新课题,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在当代的蓬勃开展和顺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本文第二章阐释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历史贡献和现代价值。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历史贡献不仅在于它创造了一套关于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表现为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性的飞跃与升华,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发展阶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纪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的飞跃,而列宁所创立的帝国主义伟大科学理论则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给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斗争提供了指导方针。作者力求坚持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试图在当代的现实背景下,充分发挥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和预见性,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适应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新发展;作者进而认为,列宁创立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列宁主义的基石和核心,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正因如此,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具有以下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1)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伟大认识成果;(2)她具有应因时代性的当下性,当前发生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证明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前瞻性、时代性、正确性和真理性,也因此它是我们反思和战胜全球金融危机的思想利器和实践工具;(3)更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锐利思想武器;(4)列宁的帝国主义思想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不仅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反而是更加凸显重要性和指导性。也因此,它为我们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方法论;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用客观的、历史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理解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本文第三章试图以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全球社会历史经济政治的新变化,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方法,分别从垄断、瓜分领土、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夸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趋势、帝国主义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等视角,论述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并最终主张:以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眼光和创新的视野来——致力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创新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本文第四章尝试对列宁“帝国主义论”进行了新阐释:主张“照着”列宁讲,也“接着”列宁讲,“接着讲”就是要以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为思想武器,对当代帝国主义进行新的批判,揭示当代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展现当代帝国主义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在新的情境下,尤其是在当前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势,以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为指导,进一步深化认识当代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新的表现形式(如金融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军事帝国主义等当代“新帝国主义”的新表象,着力把握当代帝国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形态,透过实证分析和理论反思,系统地提出和阐释出一套论述当代帝国主义的理论标准和概念架构。本文对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帝国主义时代的形成与终结、当代帝国主义的定义、形成及其经济基础的演变(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和发展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态势做了较为系统而又深入地论述和梳理,从而使得我们在全球化时代能够认清当代帝国主义的本性(本质与特征)并没有变化,尤其是日美帝国主义在二战之后达成新的同盟,形成新帝国主义;我们不能无视新帝国主义的存在;只有正视它,直面新帝国主义,我们才能战胜他(一切帝国主义主义都是纸老虎——毛泽东)。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必须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本文的第五章认为,研究列宁帝国主义的当代价值在于,我们可以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为思想武器,更好地指导我国积极有效应对“新帝国主义”的挑战,从而为中国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建设提供新战略、新策略和新措施。我们对“新帝国主义”的研究之最终目的还是在于维护国家利益,并告诫国人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新环境中,应该怎样内保生存和发展权益,外争必要的话语权。为此,本文首先理顺了中国四代领导人在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方面的创新与实践,主要内容有——毛泽东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理论、第三世界理论和独立自主的理论;邓小平提出的防止帝国主义和平演变图谋的理论;江泽民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但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存在,世界局势依然面临严峻挑战的理论,为此胡锦涛还进一步地提出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思想与构建和谐世界的构想。这些思想体系一脉相承,内容丰富,对于我们分析帝国主义相关理论与指导我们在新时代如何应对帝国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治、军事、经济、金融、文化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当今中国如何应对新帝国主义的有效策略。帝国主义在当代的渗透已经与旧帝国主义有所区别,他们在政治、军事、经济、金融、文化等等方面进行新形式的渗透与剥削。对此,我们要引起足够重视,既要针对帝国主义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又要明确防范与反对帝国主义的最终目的。我们并不是要拿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大旗与帝国主义国家势不两立,最终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而是要努力在新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大趋势下既学会有效防范帝国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渗透与颠覆,又要学会如何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与当代帝国主义打交道,在斗争、博弈和合作中谋求发展,并最终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千秋伟业。
管勇[6](2012)在《再现的权力—萨义德文化政治批评研究》文中指出爱德华·萨义德对于当下学界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萨义德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及其为世人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直至今天依然是人们争相话说却又人言人殊的论题。尤其是其知识视野所涉之广、介入社会政治之深以及学术批评影响之大,使其成为一个颇具开放性和现实性的研究课题。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在萨义德批评实践中潜伏着一根贯穿始终并且横牵纵连的主线,即对文化再现的权力问题的执着关注和纵深垦拓。这根主线不仅将萨义德批评实践中看似天马行空的诸领域勾连起来,更是萨义德以批评为武器积极介入现实社会政治的重要抓手,而这也是我们准确把握和理解萨义德批评实践的内核和关键之所在。因此,本文将萨义德的批评实践置于文化政治学的视域中进行考察,并尝试建构萨义德独特的文化政治批评体系:以再现的权力为核心议题,以文本、话语、实践和身份等相互紧密关联且在逻辑上层层深入的不同维度构成萨义德文化政治批评的四个主要面向,并以此为基础重估萨义德的学术定位和理论价值,努力为我们重新认识萨义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主体部分共为四章:第一章,再现与文本:回归现世。本章主要讨论文化再现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态即文本及文本的“现世性”,并视之为萨义德文化政治批评的逻辑基点。在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深远影响之下,文学理论领域的研究一度耽溺于文本性的泥淖,将文本与文本得以产生的世界之间断然割裂开来,主张文本是一个以自我指涉性为基础的自足世界,这就使得文学研究脱离了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成为象牙塔内纯粹技术化的文本操演。这一理论主张和研究方法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再到解构主义呈现出愈来愈盛的状态。作为美国批评界最早接触和引介欧陆理论的批评家之一,萨义德并没有一味地为之鼓与呼,而是采取了怀疑的态度并加以理性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文本的“现世性”概念,以此来纠正文本主义的理论偏颇。他从文本存在的在世性、文本释义的情境性和文本生产的权力性三个方面阐述了文本“现世性”的内涵,恢复了文本与世界之间的关联,这就从根基上把文本从再现自身重又拉回到了人类现实世界之中。但萨义德也同时对再现意味着文本对世界的被动式反映这一还原论进行了否定,并将再现与世界之间定位为一种“构成性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认为,以文本的现世性为起点,强调再现与世界之间的构成性作用,是其所有批评实践的逻辑基点和指导思想。第二章,再现与话语:东方主义。本章主要以东方主义话语为主要问题展开论述,集中探讨萨义德对东方主义话语的批判,即西方关于东方的再现是如何体制化为话语系统并成为以知识生产为名义的权力修辞。这一批判的对象虽为“东方学”,但萨义德并非专注于它的学科意义,而是在于它是由无数的东方学文本所组成的体制化的文化“文本档案”。在此,萨义德借鉴了福柯的“话语”概念将东方学“文本档案”视作一种东方主义话语系统,并从话语层面上指出东方学中的“东方”只是东方学所再现的东方形象,而不是事实上的东方存住。而这一话语建构的过程正是西方通过“想象地理学”和文本图示化的处置方式之间互为前提式的循环流动加以不断的巩固和强化。因此,萨义德东方主义话语批判主要不是去以萨义德的方式再现所谓真实的东方为何,而是剑指东方主义话语在西方的社会历史和现实中如何得以建构以及何以实现建构。更为重要的是,萨义德通过逆向解构东方主义话语系统的建构路径,将批评焦点聚焦于东方主文话语中再现东方时的权力义涵,并从体制性、关系性和功用性三个维度对权力结构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解析。第三章,再现与实践:对位互动。从话语层而转向实践层面,萨义德跳出西方文化视域,将批评视野从西方扩展置西方之外的整个世界。所谓实践,包含着帝国主义殖民实践以及殖民地人民的反殖民实践两个向度。而在萨义德看来,再现与实践之间的“对位互动”关系是殖民与反殖民实践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对于帝国主义殖民者来说,文化再现充当着共谋者的角色,萨义德分别以十九世纪的传统文化形态即小说和二十世纪的当代通俗文化形态即大众传媒为对象文本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在威廉斯“感觉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语境化,发明了作为文化再现与帝国殖民实践之间接合纽带的“态度与指涉结构”概念。另一方面,萨义德以“对位阅读”为方法论指导,以对位的角度发掘出文化再现在殖民地人民进行反殖民实践中所起的特殊作用。赋予领土和民族以历史和意义的文化抵抗是殖民地人民反殖民实践的首要任务,而文化抵抗唯有诉诸于对民族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的再现和改写,才能构建起民族独立的文化主体和根基。萨义德提炼出以反述帝国历史、重写民族历史和解构中心话语等三种再现模式为殖民地人民进行文化抵抗的主要形式。第四章,再现与身份:文化间性。无论是帝国主义时期,还是帝国体系在形式上已经解体的后帝国主义时期,在种种对立和对抗的背后发挥支撑作用的是被萨义德认为至少从帝国主义时期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文化硬核即身份认同。这一对抗性的身份认同始终由“我们”/“他们”的本质主义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所主宰,以东方主义身份认同和民族主义身份认同为典型的两种形态。在萨义德看来,身份认同是由对自我和他者的文化再现所建构而成,东方主义身份认同其要害在于总是通过对东方这一文化他者的否定式再现来获得自我身份认同,而第三世界殖民地民族主义身份认同往往将民族文化、历史和传统再现为一个纯粹的、封闭的、排他的本质化实体,以此来寻求集体身份认同并形成抵抗帝国殖民实践的共有意识形态基础。本质主义身份认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无谓的对立和对抗正是迈向解放之途的绊脚石。因此,萨义德提出以文化问性为理论基石的流动性身份作为破解本质主义身份认同的解决之道。这一构想主来自于萨义德自身流亡的生存经验、文化混杂性的认知以及法农解放哲学的启示,而关键就是要将“我们”与“他们”的经验和历史再现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共同经验的一部分,并且在共存中共同构成人类世界整体,以此来取代分离的、对抗的、等级化的本质主义。萨义德的良苦用心在于,力图通过对再现的权力进行批判和抵抗,号召世人坚持以世界主义的胸怀共同形塑人类文化社群,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形成,使全世界各民族和国家的人们能够自由、平等和共存,最终实现共同解放。
程恩富,鲁保林,俞使超[7](2019)在《论新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和特性——以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文中研究指明新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在当代经济全球化、金融化条件下的特殊历史发展阶段,其特征和性质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生产和流通的新垄断:生产和流通的国际化和资本集中的强化,形成富可敌国的巨型跨国垄断公司。二是金融资本的新垄断:金融垄断资本在全球经济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形成畸形发展的经济金融化。三是美元和知识产权的垄断: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和两极分化的全球经济和财富分配。四是国际寡头同盟的新垄断:"一霸数强"结成的国际资本主义寡头垄断同盟,形成全球垄断剥削和压迫的金钱政治、庸俗文化和军事威胁的经济基础。五是经济本质和大趋势:全球化资本主义矛盾和各种危机时常激化,形成当代资本主义垄断性和掠夺性、腐朽性和寄生性、过渡性和垂危性的新态势。
朱同银[8](2016)在《国际战争合法性研究 ——基于国际政治社会学视角》文中提出人类社会是一部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战争频仍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诞生以来,一方面,国家使得战争目的性更强,力量更集中,规模和领域空前扩展;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社会交往日益加深,特别是全球化日益演进,国际共享价值与国际组织、制度和法规不断孕育繁衍,战争变得越来越“驯化”和依法循规。冲破一切义绳律索、恣意妄为的战争,在国际社会已逐渐失去空间。战争合法性与合法性战争的脉搏日显清晰、强劲,这是国际政治文明在理念价值、国际规制和社会赞同等维度发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每一种养育和平的重大因素也能养育战争。和平条件下研究战争合法性与合法性战争,是因为和平如宁静的夜空,值得守望,但随时会被子弹呼啸的尖叫所划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非合法性战争还存在多久,合法性战争佑护人类的路途就有多远。过于乐观的和平思想,其实是一支自制自用的麻醉剂。即使是一场胜负决绝、奠定世界格局的战争也不可能有永久的影响,因为胜利总是一项容易损耗的资产,和平的变迁将使一切面目全非。因此,本文以国际政治社会学为视角,按“国际战争合法性是什么——源泉基础在哪里——如何考量评判——怎样指导现实实践”这样一个逻辑链条,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对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案例的检验分析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探讨后认为,国际战争合法性具有区别于国内政治合法性的鲜明特点,对战争胜利、国家软实力增强和国际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战争合法性的源泉主要在于战争所基于的理念价值、国际规制和协商赞同,以理念价值为基础的战争,往往依据“适当性逻辑”,注重对国际共有价值或国际规制内在意识形态的遵循和维护,具有价值合法性,而以国际规制、协商赞同为基础的战争,往往依据“预期结果逻辑”,出于降低战争成本、增大收益目的来决策,故更趋于工具合法性,价值合法性与工具合法性既会相融切合,也会龃龉难调,从而形成程度不同的合法性状况;合法性丧失、合法性缺乏、合法性欠足、合法性充足是依据战争合法性基础权力特性表现,创造式地提出的合法性考量评判等级,它与前面的合法性“三个基础”论述共同构成战争合法性“三基四级”理论;正义战争、依法战争、多边战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合法性,但它们之间存在的“合法性梯度”“合法性冲突”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认识或克服;软实力是硬实力的社会化效应,合法性战争和多边军事行动富含软实力因素,当国家面对合法性战争机遇逼迫时,应以战争合法性理论为指导,辩证把握合法性战争机遇。总之,在全球化涌动的今天,战争的形式虽趋多样化——传统的与非传统的、公开的与隐性的并存,规模巨大的与零星碎微的、暴烈彻底的与低度干预的同在——但是,战争并未寿终命绝,本质亦尚未根本改变。因此,对战争合法性的思考仍不能停止,对合法性战争的需要有时也无法替补,因为正义与法律的力量,从来不会向邪恶低下高贵的头颅。
温丽娟[9](2011)在《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文中认为“帝国主义”一词由来已久。一百年前,帝国主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者们与反马克思主义及各种机会主义、改良主义、修正主义者激烈争论的焦点。帝国主义相关理论从20世纪初至今,探讨不断,内容不断更新。帝国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并且与国际形势有着紧密联系,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着述在当时错综复杂的世界形势下应运而生。他们针对帝国主义列强发动战争的原因、帝国主义的特征、帝国主义的实质等世界各国特别是无产阶级关注的问题进行阐述,他们在研究、分析、吸收和批判下完成了这些着作,为无产阶级指明了方向。如今,在世界纷繁复杂的21世纪,“新帝国主义”仍是东西方国家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尤其在西方学术界,更是左翼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理论进行梳理,对帝国主义产生、发展、现状的内在基本规律进行了再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阐发的左翼学者对新帝国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及其表现形态、意识形态进行全面系统的阐释,并通过对传统帝国主义与新帝国主义之间的差异与本质比较分析,从深层次上剖析了经济帝国主义、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新帝国主义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对以新帝国主义的典型代表——美国帝国主义从其产生、特点及兴衰与终结进行批判分析,揭示了新帝国主义的发展趋势及必将衰落的原因。论文指出,新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相比,新帝国主义更具垄断性、排他性、侵略性与扩张性,但帝国主义终究是要走向衰落的。在此基础上,对异质性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体系、异质性的外交战略进行归纳提炼后,提出了中国应对新帝国主义挑战的现实选择。中国在复杂的国际格局变动下,要继续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要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应对威胁和挑战的能力;要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民族发展进步。保持大国的心态,要有大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以及政治、外交影响力。这样,中国才能获得真正的国际地位,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真正发挥重大作用,中国的和平发展才能真正有保证,中华民族追求的真正的公平、公正、和平的美好生活才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本文共有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论。主要是对考茨基、列宁、布哈林、卢森堡关于帝国主义论的研究分析和解读,对帝国主义的含义、帝国主义本质、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帝国主义未来的预测等问题的解读。梳理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论,为研究新帝国主义理论提供科学的指导。第三章,论述了西方新帝国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本章对霍布森与希法亭为代表的古典帝国主义论进行分析,对21世纪以大卫·哈维、艾伦·伍德、迈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奈格里为代表的新帝国主义理论的解析,以此,对新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从涵义、特点、实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章,现代帝国主义表现形态及其实质之分析。本章对经济帝国主义、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四种新帝国主义的表现形态进行详细分析。论文论述了经济帝国主义在虚拟经济领域及实体经济领域的表现。军事帝国主义表现在军事同盟与军事联合、军事实力的扩张以及发动的战争。政治帝国主义则是新帝国主义国家进行的政治输出及谋求霸权,谋求建立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所谓国际“新”秩序。文化帝国主义表现在文化输出,包括理论与大众文化,“软实力”的侵略。第五章,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帝国主义典型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批判。政治文化支配着人类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的核心就是意识形态。西方国家为了论证自己在政治、经济、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合法性,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与辩护,为帝国主义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理论上的论证和说明,本章对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霸权稳定论、普世价值论、人权无国界论等西方典型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分析与批判,并揭露其实质所在。第六章,作为典型帝国主义的美国帝国主义进行分析。一部分国内外学者认为所谓的新帝国主义就是指美国,本文把美国为作为新帝国主义的典型代表来对待,而不是全部。论文对美帝国主义的产生、特点以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必将衰落的原因进行阐释分析。第七章,新帝国主义与中国的战略抉择。中国的外交理念与新帝国主义国家有许多差异,中国遵循与时俱进、独立自主,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在新帝国主义的制约下,要增强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保持大国心态。
穆春唤[10](2020)在《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在美国的国际战略中一直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也是美国建立和维持全球统治地位必然要涉足的重点区域。美国自冷战时起,就试图通过和中东地区各种类型政治行为体之间的联系来参与这个地区的事务,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与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之间的关系。多年来,美国始终关注中东地区不同国家的库尔德武装组织,并根据自己与这些库尔德武装组织所在国家的关系或局势,来制定针对这些库尔德武装组织的不同政策。本文主要是从威胁认知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美国在规避威胁、遏制威胁以及消灭威胁等动机的驱使下,对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作为一种客观现实,美国对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是多元的。既有正向关系的支持、合作以及接触,也有反向关系的打压与制裁。在此基础上,政策实施的深度和广度也存在差异。而这些政策的形成与差异的产生,都和美国的威胁认知具有重要的内在联系。首先,威胁认知是导致美国对不同国家库尔德武装组织开展合作、支持和接触,或是打压、打击和制裁等基本政策的主要原因。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积极支持与合作政策,主要源于美国对冷战时期苏联共产主义势力对伊拉克的影响,还有伊拉克极权主义政权在海湾地区的扩张以及穆斯林什叶派势力在伊拉克的增长等一系列威胁认知。同样,美国积极支持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是感受到了叙利亚内战中“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崛起在中东地区对美国构成的巨大威胁。小布什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将伊朗视为中东地区的主要安全威胁,而与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进行了接触。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对伊朗的威胁评估显着下降,同时对库尔德武装组织自由生活党的威胁认知相对上升,因此,将该组织列入了恐怖主义组织名单进行制裁。对于土耳其库尔德武装组织,美国主要是考虑到与土耳其的同盟关系,因而支持土耳其政府镇压库尔德工人党,并将该组织列入恐怖主义名单予以制裁。其次,威胁认知对美国的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具有限制作用。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所追求的违反国家主权原则的民族分离主义目标,影响着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威胁认知,因此,美国在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采取支持与合作政策时,谨慎把握对这些组织的支持限度,尽量降低库尔德民族主义对地区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威胁。最后,威胁认知也影响到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性质。就美国与伊拉克和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合作而言,考虑到伊拉克的地缘重要性和伊拉克什叶派威胁的长期存在,因而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合作政策更具有战略性;而由于“伊斯兰国”组织威胁的短期性和非关键性,因此美国基于反恐战争与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形成的合作关系则侧重于战术性。本文通过威胁认知理论对美国针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所做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美国作为国家行为体对于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所代表的非国家行为体制定政策时的威胁认知考量。并从中认识到美国对于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之所以存在如此巨大差异,根本原因就是美国对待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并非是为了支持库尔德民族的自治与独立,而是从威胁认知出发来更加有效地维护美国自身在中东地区的霸权。从论文研究的创新来说,这种研究的视角和研究结果,不仅是一种学术上的探讨,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海湾战争与帝国主义的本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湾战争与帝国主义的本质(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研究:起源、嬗变和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库尔德研究学术史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评述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与现代库尔德民族运动 |
第一节 晚期奥斯曼帝国时期库尔德民族主义的起源 |
一、谢赫乌拜杜拉动乱及其性质辨析 |
二、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想的文化起源 |
三、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组织的孕育和出现 |
四、早期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的特征及局限性 |
第二节 自治或建国:库尔德斯坦独立进程的历史机遇及其失败 |
一、奥斯曼帝国解体与库尔德斯坦地位问题的产生 |
二、库尔德斯坦高度自治或独立建国失败的原因 |
第二章 土耳其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的兴起 |
第一节 现代土耳其库尔德民族运动的产生与演变 |
一、土耳其建国与谢赫赛义德动乱 |
二、亚拉拉特动乱与德西姆事件 |
三、土耳其库尔德民族运动复兴的背景 |
四、土耳其国家政治发展与库尔德民族复兴运动进程 |
第二节 土耳其库工党的建立与早期政治发展进程 |
一、土耳其库尔德斯坦工人党的建立 |
二、土耳其库工党游击战的历史兴衰 |
三、土耳其库工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目标的历史演进 |
四、土耳其库工党与伊拉克库尔德政党的复杂性关系 |
五、20 世纪90 年代土耳其政府应对库工党问题的政策与举措 |
第三章 土耳其库工党的政治转型和库尔德和平倡议进程 |
第一节 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与库工党的政治转型 |
一、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的社会政治理念及其建立 |
二、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的内部组织结构 |
第二节 正发党对库工党问题的政策 |
一、正发党对于库工党问题政策的提出 |
二、正发党政府提出库尔德和平倡议的动机及其举措 |
第三节 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产生、演变和失败 |
一、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启动 |
二、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第二阶段 |
三、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第三阶段 |
第四节 叙利亚危机对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影响 |
一、叙利亚危机对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影响 |
二、科巴尼战役的国际政治影响 |
三、叙利亚危机以来正发党对库尔德和平倡议政策的变化 |
第四章 现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运动进程 |
第一节 谢赫马赫穆德运动与南库尔德斯坦地位问题论争 |
一、南库尔德斯坦地位问题的产生与论争 |
二、谢赫马赫穆德的政治野心及其动乱的失败 |
第二节 现代伊拉克国家的形成与库尔德民族运动的兴起 |
一、现代伊拉克国家形成与库尔德民族运动的发展 |
二、早期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发展的局限性 |
三、巴尔扎尼家族与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民主党的建立 |
第三节 伊拉克库尔德政党的政治发展与武装斗争 |
一、伊拉克中央政府与库民党的政治冲突与内战的爆发 |
二、伊拉克库民党的分裂与库尔德政党格局的二元化特征 |
第五章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自治及其政治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伊拉克库尔德自治与库区政治体系的建构 |
一、伊拉克库区政治体系建构与政党政党格局的变化 |
二、伊拉克库区自治政治体系的运行 |
第二节 伊拉克联邦制构建与库尔德自治政治体系的合法化 |
一、伊拉克联邦制的确立与库尔德地区政府的统一进程 |
二、近年来伊拉克库尔德政党政治格局的变化 |
三、库尔德执政党对于伊拉克库区的治理与建设 |
四、伊拉克库区政府的准外交政策及其总体外交形势 |
第三节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独立公投”政治与当代库尔德民族分离主义 |
二、伊拉克库尔德政党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部落因素及其影响 |
三、伊拉克库区军事安全部门派别化的历史、现状及其影响 |
第六章 叙利亚和伊朗的库尔德政党运动进程 |
第一节 叙利亚库尔德民族运动的萌生与库尔德政党运动演进 |
一、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与叙利亚库尔德政治运动的萌生 |
二、叙利亚库尔德地区自治运动的背景、演进和失败 |
三、库尔德人与叙利亚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四、叙利亚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 |
第二节 当代叙利亚库尔德政党格局与罗贾瓦自治 |
一、当前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政治格局 |
二、罗贾瓦地方自治的形成 |
三、叙利亚库民联党罗贾瓦自治的意识形态 |
四、叙利亚库民联党与美国的合作:共同利益的不稳定同盟 |
五、土耳其对于叙利亚库民联党的强硬政策 |
第三节 伊朗库尔德民族运动的产生 |
一、希穆科动乱的兴起及其性质辨析 |
二、马哈巴德共和国的建立与伊朗库尔德民主党的兴起 |
三、马哈巴德共和国衰亡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伊朗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与发展现状 |
一、伊朗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 |
二、加塞姆卢的民主思想与伊朗库民党的政治意识形态 |
三、1991 年海湾战争后伊朗库尔德政党的政治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一、研究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必要性 |
二、海权的概念解析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面临的战略转型 |
四、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战略构架 |
五、后冷战时代海权之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的回顾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
注释 |
第一章 海权论的诞生与发展及其反思 |
第一节 马汉海权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
一、马汉海权论的产生 |
二、马汉海权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马汉海权论的评述 |
第二节 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
一、海洋战略论的产生 |
二、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评述 |
第三节 戈尔什科夫国家海上威力论及其评述 |
一、国家海上威力论的产生 |
二、国家海上威力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国家海上威力论的评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海权在后冷战时代发展演进的背景 |
一、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
二、经济全球化 |
三、新军事变革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要素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构成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观念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国际观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军事观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海洋观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技术形态 |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及战争形态演进 |
一、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演进 |
二、人类战争的技术形态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理论探索 |
一、战法思想 |
二、军事技术 |
三、编制体制 |
四、途径目标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战争实践 |
一、指挥、控制与通信 |
二、海上打击 |
三、后勤保障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范围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的战争 |
一、后冷时代战争的主要形式 |
二、后冷时代战争的作战模式 |
三、后冷时代战争的战场空间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 |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对海权规模的影响 |
二、对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理论探索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战争实践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范围 |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及军事形势对海权范围的影响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理论探索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战争实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对中国海权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 |
一、后冷战时代地缘政治的轴心 |
二、中国实力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的海权辩论 |
一、无足轻重的海权 |
二、辅助性海权 |
三、主导性海权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 |
一、台湾问题 |
二、南海问题 |
三、印度洋问题 |
第四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
一、经济海权观 |
二、战略海权观 |
三、复合海权观 |
四、合作海权观 |
五、海洋国土观 |
六、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与航空母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进化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范围的拓展 |
四、地缘政治背景的变迁及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进一步讨论 |
一、海洋法的演进 |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 |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
四、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
第三节 政策含义 |
一、培育海权意识 |
二、制定海洋战略 |
三、推进海军转型 |
四、发展海洋经济 |
五、继续加强海洋法研究与建设 |
六、增强海洋科技实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内涵与相关概述 |
2.1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界定 |
2.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广义概念 |
2.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狭义概念 |
2.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内容涵盖 |
2.2.1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
2.2.2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
2.2.3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
2.3 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 |
2.3.1 用经济帝国主义手段实现全球霸权 |
2.3.2 用政治文化手段助推经济扩张 |
第3章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 |
3.1 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萌芽 |
3.1.1 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 |
3.1.2 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 |
3.1.3 卢森堡资本积累论 |
3.1.4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 |
3.2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理论奠基 |
3.2.1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时代背景 |
3.2.2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核心观点 |
3.2.3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当代价值 |
第4章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成果 |
4.1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 |
4.1.1 落后国家的经济结构形态的理论分析 |
4.1.2 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的理论透视 |
4.2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 |
4.2.1 垄断资本构建的“中心”与“外围”的世界经济结构 |
4.2.2 垄断资本掌控下的南北不平等交换形式 |
4.2.3 垄断资本剥夺下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 |
第5章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拓展 |
5.1 全球化中资本积累逻辑的理论批判 |
5.1.1 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 |
5.1.2 资本积累的空间修复理论批判 |
5.1.3 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理论批判 |
5.2 全球化中生产方式变革的理论创新 |
5.2.1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统治 |
5.2.2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劳动 |
5.3 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理论及其新视野 |
5.3.1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帝国主义 |
5.3.2 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
第6章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评析与启示 |
6.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综合评述 |
6.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探索成就 |
6.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偏颇之处 |
6.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内容启示 |
6.2.1 资本逻辑跳脱与发展路径选择 |
6.2.2 民族国家在场与民族意识觉醒 |
6.3 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的中国发展之反思 |
6.3.1 全球化中国际经济新秩序重构 |
6.3.2 全球化中政治文化实践空间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冷战后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研究议题与研究现状 |
第二节: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理论假设与章节设置 |
第一章:日本对中东国家的援助概况 |
第一节:日本对中东ODA的起源 |
第二节:日本对中东ODA的发展与冷战后的转型 |
第三节:21 世纪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的转型深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和平构筑”—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的理论创新 |
第一节:“和平构筑”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和平构筑”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三节:理解“和平构筑”的三个维度 |
第四节:日本“和平构筑”战略的实施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的核心利益 |
第一节:能源是日本在中东的重要目标 |
第二节:日美同盟在中东的存在 |
第三节:日本的中东利益与美国霸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的动员体制 |
第一节:政治体制的右倾化 |
第二节:外交决策体制的一元化 |
第三节:ODA体制的集中化 |
第四节:军事体制的动态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日本在参与中东和平进程中的援助研究 |
第一节:日本对巴勒斯坦的援助 |
第二节:日本参与戈兰高地UNDOF行动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日本参与反恐战争及其援助研究 |
第一节:“和平构筑”:日本对阿富汗的重建援助研究 |
第二节:“车之两轮”日本自卫队参与伊拉克重建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阿拉伯之春”后日本的中东援助新趋势 |
第一节:日本援助理念的新变化 |
第二节:日本对中东援助政策的新发展 |
第三节:日本对中东援助手段的新变化 |
本章小结 |
总结 |
第一节: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的特点 |
第二节:日本对中东援助所面临的困境 |
第三节: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的影响 |
第四节: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的前景 |
第五节:日本援助对中国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5)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选题的理论意义 |
(三) 选题的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历史唯物论的方法 |
(二)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三) 实证研究方法 |
(四) 抽象与具体统一的方法 |
(五)文献研究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一) 创新点之一:做出新的定位,阐释了新的价值 |
(二) 创新点之二:揭示了历史局限性,致力于创新与发展 |
(三) 创新点之三:在实践中运用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探索怎样在中国情景下应对新帝国主义 |
第一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及主要内容 |
一、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 |
(一)时代背景 |
(二) 理论来源 |
(三) 形成发展 |
二、帝国主义的特征与本质 |
(一) 帝国主义的特征 |
(二) 帝国主义的本质 |
第二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历史贡献与现代价值 |
一、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 |
(一) 历史地位 |
(二) 历史贡献 |
二、现代价值和现代意义 |
(一) 伟大的认识成果和科学的认识结晶 |
(二) 深远的洞察力和科学的预见性 |
(三)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前瞻者 |
(四) 锐利的思想武器和实践的行动指南 |
(五) 强烈的当下性和应因性 |
第三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历史局限性及所面临的挑战 |
一、当代帝国主义的新变化 |
(一) 经济特征的变化 |
(二) 政治特征的变化 |
(三) 军事特征的变化 |
(四) 文化特征的变化 |
二、历史局限性 |
(一) 关于垄断 |
(二) 关于瓜分领土 |
(三) 关于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
(四)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趋势 |
(五) 关于帝国主义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
(六) 关于帝国主义时代 |
第四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现代阐释 |
一、新帝国主义的产生 |
(一) 产生背景 |
(二) 主要形态 |
(三) 本质特征 |
二、金融帝国主义 |
(一) 列宁的论述 |
(二) 表象及其特征 |
(三) 本质特征 |
三、文化帝国主义 |
(一) 文化帝国主义的产生与形成 |
(二) 表象与形态 |
(三) 本性 |
四、军事帝国主义 |
(一) 产生背景 |
(二) 形成与演变 |
(三) 本质与特征 |
第五章 中国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对 |
一、中国领导人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
(一) 毛泽东关于反对帝国主义的理论 |
(二) 邓小平关于防止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理论 |
(三) 江泽民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论述 |
(四) 胡锦涛关于独立自主与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 |
二、当代中国怎样应对新帝国主义 |
(一) 政治应对 |
(二) 军事应对 |
(三) 经济应对 |
(四) 金融应对 |
主要参考文献 |
(6)再现的权力—萨义德文化政治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再现与文化政治:批评视域 |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综述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再现与文本:回归现世 |
第一节 语言学转向与再现的危机 |
一、语言学转向 |
二、再现的危机 |
第二节 文本主义与“文本性”批判 |
一、文本主义: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
二、对“文本性”的批判 |
第三节 文本与“现世性” |
一、存在的在世性 |
二、释义的情境性 |
三、生产的权力性 |
第四节 再现·文本·现世性 |
第二章 再现与话语:东方主义 |
第一节 何谓“Orientalism” |
一、从“Orientalism”的中译说起 |
二、从分化走向合一:以话语为视角 |
第二节 再现东方 |
一、再现:话语的单元 |
二、东方化东方:再现的行动 |
三、东方不是东方:权力的焦点 |
第三节 权力结构 |
一、体制性权力 |
二、关系性权力 |
三、功用性权力 |
第三章 再现与实践:对位互动 |
第一节 文化与帝国:概念与关系 |
一、文化与帝国主义的概念 |
二、文化与帝国主义的关系 |
第二节 共谋与抵抗 |
一、再现与共谋 |
(一) 小说作为传统文化形态 |
(二) 传媒作为当代文化形态 |
(三) “态度与指涉结构”:共谋关系的接合纽带 |
二、再现与抵抗 |
(一) 对位阅读法 |
(二) 文化抵抗的三种再现模式 |
第四章 再现与身份:文化间性 |
第一节 身份认同简述 |
第二节 本质主义身份认同与批判 |
一、东方主义身份认同 |
二、民族主义身份认同 |
第三节 文化间性:超越本质主义的流动身份 |
一、本质主义之思 |
二、流动的身份:文化间性 |
(一) 流亡的体验 |
(二) 文化的混杂 |
(三) 法农的启示 |
结语 知识分子的再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论新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和特性——以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产和流通的新垄断 |
1.跨国公司数量猛增, 生产和流通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更高 |
2.跨国垄断资本积累的规模更庞大, 形成了跨国公司帝国 |
3.跨国公司在各自行业中居于垄断地位, 控制和经营国际生产网络 |
二、金融资本的新垄断 |
1.为数不多的跨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控制着全球经济大动脉 |
2.金融垄断资本在全球金融市场纵横驰骋 |
3.生产逻辑让位于投机逻辑, 经济金融化畸形发展 |
三、美元和知识产权的垄断 |
1.在“资本—劳动”关系上, 垄断资本的空间扩展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产业链, 实现“全球劳工套利” |
2.在“资本—资本”关系上, 跨国垄断资本支配了全球合作伙伴, 金融垄断资本凌驾于产业资本之上 |
3.在“国家—资本”关系上, 新帝国主义国家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 极力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 |
4. 在“国家—国家”关系上, 新帝国主义的霸主美国依靠美元霸权和知识产权, 攫取全球财富 |
四、国际寡头同盟的新垄断 |
1.以七国集团为主体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同盟 |
2.以北约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军事和政治同盟 |
3.以西方普世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霸权 |
五、经济本质和大趋势 |
1.新帝国主义是垄断和掠夺的新型资本主义 |
第一, 金融掠夺。 |
第二, 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的私有化。 |
第三, 强化“中心—外围”格局。 |
2.新帝国主义是寄生和腐朽的新型资本主义 |
3.新帝国主义是过渡和垂危的新型资本主义 |
(8)国际战争合法性研究 ——基于国际政治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国际社会中的战争问题始终是国际关系研究核心问题之一 |
1.1.2 战争合法性问题是国际社会发展特别是全球治理下必须关注的问题 |
1.1.3 战争合法性审视是与坚持和平发展并不矛盾且为其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
1.3.1 研究的视角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与创新点 |
1.4.1 论文的结构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际战争合法性的概念、特点与作用 |
2.1 国际战争合法性的概念 |
2.1.1 合法性的内涵 |
2.1.2 国际战争合法性的定义 |
2.2 国际战争合法性的特点:与国内合法性的比较 |
2.2.1 行为主体在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去优势化” |
2.2.2 处于无政府环境,自助逻辑难以超越 |
2.2.3 拥有的共同理念价值相对稀薄 |
2.2.4 国际规制不够丰满,且大多不具强制性 |
2.2.5 对有效性的迷恋会造成价值的迷失 |
2.2.6 几点简要启示 |
2.3 国际战争合法性的作用 |
2.3.1 具有合法性可以促使战争赢得支持,成本低效能高 |
2.3.2 具有合法性可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
2.3.3 具有合法性可以推动国际社会发展,促进和平稳定 |
第三章 国际战争合法性的源泉基础 |
3.1 理念价值基础 |
3.1.1 理念价值的坚守:合法性理论的核心 |
3.1.2 理念价值的变迁:以1648-1989 年战争争议问题为例 |
3.1.3 理念价值的现实:基于全球治理视角 |
3.2 国际规制基础 |
3.2.1 国际规制的概念 |
3.2.2 国际规制是战争合法性的基础 |
3.2.3 国际规制促进战争合法性的内在逻辑 |
3.3 协商赞同基础 |
3.3.1 内在的意义:多重理论的分析 |
3.3.2 实践的范式:以战争的多边主义转向为重点 |
3.3.3 现实的面对:基于全球治理的视角 |
3.4 战争合法性基础的“三圈模型” |
第四章 国际战争合法性的程度考量 |
4.1 合法性程度考量的程序 |
4.2 合法性程度考量的权重 |
4.3 合法性程度考量的等级 |
4.3.1 合法性充足 |
4.3.2 合法性欠足 |
4.3.3 合法性缺乏 |
4.3.4 合法性丧失 |
4.4 战争合法性等级的“三圈模型” |
第五章 国际战争合法性的案例考核 |
5.1 合法性充足:以海湾战争为例 |
5.2 合法性欠足:以阿富汗战争为例 |
5.3 合法性缺乏:以伊拉克战争为例 |
5.4 合法性丧失: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为例 |
5.5 几点结论 |
第六章 国际战争或武力使用类型的合法性分析 |
6.1 传统与基本类型的合法性分析 |
6.1.1 价值维度的偏重:正义战争 |
6.1.2 规制维度的偏重:依法战争 |
6.1.3 赞同维度的偏重:多边战争 |
6.2 新兴但争议类型的合法性分析 |
6.2.1 人道主义干涉:“人权”取代“主权”? |
6.2.2 预防性战争:“自卫”还是“侵犯”? |
6.3 五种类型的合法性比较 |
第七章 国际战争合法性与国家软实力 |
7.1 软实力是硬实力的社会化效应 |
7.1.1 软实力区别于但离不开硬实力,具有较强依赖性 |
7.1.2 软实力拥有丰富的社会化内涵,具有相对独立性 |
7.1.3 软实力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具有独特功能性 |
7.2 战争合法性是软实力增强的重要因素 |
7.2.1 依据或推新国际社会共享理念价值,必然对国际社会产生价值认同力 |
7.2.2 尊重、依据甚至重塑国际规制,必然对国际社会产生示范感召力 |
7.2.3 注重平等协商、争取国际赞同,必然对国际社会产生民主亲和力 |
7.3 几点启示 |
第八章 结语 |
8.1 简要的结论 |
8.2 粗浅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被收录的论文或完成的课题 |
(9)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特色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帝国主义论 |
2.1 考茨基的帝国主义论 |
2.1.1 何为“帝国主义” |
2.1.2 考茨基帝国主义的本质论 |
2.1.3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理论 |
2.1.4 布哈林对“超帝国主义”的批判 |
2.1.5 列宁对“超帝国主义”的批判 |
2.2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
2.2.1 列宁的帝国主义本质论 |
2.2.2 列宁的帝国主义特征论 |
2.2.3 帝国主义与战争 |
2.2.4 关于帝国主义未来之判断 |
2.3 布哈林的帝国主义论 |
2.3.1 “政策”论帝国主义理论 |
2.3.2 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理论 |
2.3.3 国家政权与帝国主义 |
2.3.4 帝国主义生成的必然性 |
2.3.5 帝国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 |
2.4 卢森堡的帝国主义论 |
2.4.1 关于“第三”市场理论 |
2.4.2 关于帝国主义阐述 |
2.4.3 关于帝国主义未来之判断 |
第3章 西方新帝国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3.1 古典帝国主义论 |
3.1.1 霍布森:“消费不足”与帝国主义 |
3.1.2 希法亭:金融资本“帝国主义”理论 |
3.2 21 世纪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探索 |
3.2.1 大卫?哈维的资本帝国主义理论 |
3.2.2 埃伦·M.伍德的资本帝国主义理论 |
3.2.3 麦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的资本帝国主义理论 |
3.3 新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之比较分析 |
3.3.1 新帝国主义的涵义 |
3.3.2 新、旧帝国主义的差异 |
3.3.3 新、旧帝国主义的共同实质 |
第4章 当代帝国主义表现形态及其实质 |
4.1 经济帝国主义 |
4.1.1 经济帝国主义在虚拟经济领域的表现形态 |
4.1.2 经济帝国主义在实体经济领域的表现形态 |
4.2 军事帝国主义 |
4.2.1 军事同盟与军事联合 |
4.2.2 军事硬实力的强化 |
4.2.3 战争——军事帝国主义的极端表现 |
4.3 政治帝国主义 |
4.3.1 新帝国主义的政治输出与谋求霸权 |
4.3.2 新帝国主义与国际政治旧秩序 |
4.4 文化帝国主义 |
4.4.1 文化帝国主义的含义 |
4.4.2 文化帝国主义的表现及实质 |
4.4.3 冷战前后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嬗变 |
第5章 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帝国主义典型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批判 |
5.1 历史终结论 |
5.1.1 历史终结论的提出 |
5.1.2 历史终结论的理论来源及其实质 |
5.1.3 西方学者对历史终结论的批判 |
5.2 民主和平论 |
5.2.1 民主和平论主要观点 |
5.2.2 民主和平论的理论渊源及产生背景 |
5.2.3 民主和平论的实质 |
5.3 霸权稳定论 |
5.3.1 霸权稳定论的概念及其背景 |
5.3.2 霸权稳定论的主要观点 |
5.3.3 对霸权稳定论的批判 |
5.3.4 霸权稳定论的实质 |
5.4 普世价值论 |
5.4.1 普世价值的内涵 |
5.4.2 普世价值论的工具——民主 |
5.4.3 新帝国主义普世价值论的实质 |
5.5 人权无国界论 |
5.5.1 “人权”与“国界”的涵义 |
5.5.2 人权无国界论的干涉主义实质 |
第6章 典型帝国主义——美国帝国主义批判 |
6.1 美国帝国主义的产生 |
6.1.1 美国帝国主义产生的背景 |
6.1.2 美国帝国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 |
6.2 美国帝国主义的特点 |
6.2.1 冷战前美国帝国主义特点 |
6.2.2 冷战期间美国帝国主义特点 |
6.2.3 冷战后美帝国主义特点 |
6.3 美国帝国主义的兴衰与终结 |
6.3.1 战后美国帝国主义的国际实践 |
6.3.2 美国帝国主义面临的问题 |
6.3.3 美国帝国主义发展趋势 |
第7章 新帝国主义国际背景下的中国发展战略抉择 |
7.1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视阈中的新帝国主义 |
7.1.1 异质性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体系 |
7.1.2 异质性的外交战略 |
7.2 中国应对新帝国主义的实践选择 |
7.2.1 新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展的遏制战略 |
7.2.2 中国的国际战略转型 |
7.2.3 中国应对帝国主义演变战略的总体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 |
六、结构内容 |
第一章 研究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威胁认知理论与国家行为体对非国家行为体的政策 |
一、对外政策研究的认知方法 |
二、威胁、威胁认知的内涵 |
三、影响威胁认知的一般因素 |
四、影响威胁认知变化的因素 |
五、应对威胁的三种策略:规避威胁、制衡威胁和消灭威胁 |
六、国家行为体对非国家行为体的政策 |
第二节、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的非国家行为体性质 |
一、非国家行为体的内涵 |
二、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组织性 |
三、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意识形态 |
四、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治目标 |
五、库尔德武装组织的跨国影响 |
第三节、影响美国威胁认知的因素 |
一、宗教价值观 |
二、民主思想 |
三、人权价值观 |
四、主流意识形态 |
五、国际法观念 |
六、盟友因素 |
七、历史因素 |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战略合作政策 |
第一节、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秘密援助 |
一、美国对伊拉克的威胁认知 |
二、库尔德武装组织暴力革命在伊拉克的兴起 |
三、遏制威胁与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秘密援助 |
第二节、海湾战争后美国与库尔德武装组织合作关系的初步建立 |
一、美国对萨达姆政权的威胁认知 |
二、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在海湾战争前的发展 |
三、美国与库尔德武装组织战略合作关系的初步建立 |
第三节、美国与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战略性合作关系的确立 |
一、“9·11事件”与小布什政府对伊拉克的威胁认知 |
二、库尔德武装组织在伊拉克战争前的发展 |
三、美国与库尔德武装组织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合作 |
四、伊拉克战后格局与美国和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战略合作 |
第四节、美国与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关系的限度 |
一、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威胁认知 |
二、规避威胁与美国七十年代对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有限支持政策 |
三、美国反对库尔德自治区独立公投 |
第五节、威胁特点与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性质 |
一、伊拉克的地缘重要性 |
二、伊拉克战后形势与美国和库尔德武装组织建立战略性合作的必要性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美国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战术性合作政策 |
第一节、叙利亚内战前库尔德运动组织的发展 |
一、内战前叙利亚库尔德人的生存状况 |
二、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建立与演变 |
三、新世纪以来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发展 |
四、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库尔德政党格局的变化 |
第二节、反恐战争与美国和库尔德民主联盟党的军事合作 |
一、美国对“伊斯兰国”组织威胁认知的形成 |
二、美国在叙利亚反恐战争中的盟友困境 |
三、内战前美国与叙利亚库尔德人的关系 |
四、美国与库民联党在反恐战争中的军事合作 |
第三节、美国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支持政策的限度 |
一、美国对库尔德民主联盟党的威胁认知 |
二、规避威胁与美国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支持政策的限度 |
第四节、“伊斯兰国”威胁特点与美国和库民联党的战术性合作 |
一、“伊斯兰国”威胁的短期性与美国对库民联党的战术性支持 |
二、美国的叙北撤军计划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美国对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接触与制裁政策 |
第一节、影响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因素 |
一、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历史因素 |
二、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文化因素 |
三、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政治因素 |
第二节、伊朗对美国威胁的构成 |
一、伊朗的地缘地位 |
二、伊朗支持政治伊斯兰运动 |
三、构建和扩张什叶派势力范围 |
四、发展核技术 |
第三节、美国对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变化 |
一、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威胁认知的构成 |
二、美国对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双重政策 |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美国对土耳其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打压政策 |
第一节、美国与土耳其的关系 |
一、土耳其的地缘重要性 |
二、冷战时期美土同盟关系的建立 |
三、冷战后美土关系的曲折发展 |
四、中东剧变以来美国与土耳其的紧张关系趋势及其根源 |
第二节、库尔德工人党运动对土耳其的影响 |
一、土耳其早期的库尔德问题与政策 |
二、库尔德工人党在土耳其的崛起及其运动发展 |
三、库工党问题对土耳其内政外交的影响 |
第三节、美国对土耳其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基本政策 |
一、美国对库工党的威胁认知 |
二、美国支持土耳其打击库工党 |
三、美国协助土耳其抓捕奥贾兰 |
四、美国制裁打压库工党 |
本章小节 |
结论 |
一、研究总结 |
二、美国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在美国中东政策中的作用与影响 |
三、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对库尔德运动发展的影响 |
四、库尔德运动对中东政治与社会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四、海湾战争与帝国主义的本质(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研究:起源、嬗变和现实[D]. 杨玉龙. 西北大学, 2019(04)
- [2]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 杨震. 复旦大学, 2012(02)
- [3]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D]. 程睿. 吉林大学, 2021(01)
- [4]冷战后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研究[D]. 蒋旭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5]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田文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5)
- [6]再现的权力—萨义德文化政治批评研究[D]. 管勇. 扬州大学, 2012(07)
- [7]论新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和特性——以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J]. 程恩富,鲁保林,俞使超.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05)
- [8]国际战争合法性研究 ——基于国际政治社会学视角[D]. 朱同银.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4)
- [9]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D]. 温丽娟. 吉林大学, 2011(08)
- [10]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研究[D]. 穆春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