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农业银行总量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辩证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侯胜东[1](2019)在《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文中提出自近代以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夙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划定了时间表,也就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认识到,现代化的道路并不是只有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一条,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更不应该仅仅依照西方的产业结构现代化模式来推行。制度创新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经典假设,将制度性因素纳入了一般经济分析的范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制度性因素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仅有制度而没有制度创新只会导致更大的问题。根据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如果要保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绩效,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创新作支撑。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制度创新的来源和形成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影响需做进一步的讨论。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证明和阐释聚合型的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机理;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聚合型的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现代化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产业结构理论重视技术的量化研究,而轻视理论的质性分析。在本论文的前三章中,就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概念、基本内涵做了界定。其中,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依据、研究进展、可能的边际贡献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框架。在第四章,就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做了具体阐释。在第五章中,选取了聚合型制度的具体指标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作用做了实证分析。在第六章中,对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演进历程、动因以及内源型制度对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正负影响作了具体研究。在第七章中,选取了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国家聚合型制度创新对其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影响。另外,选取了以印度、前苏联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国家的聚合型制度创新在其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第八章中,本文以实证分析和质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基础,谈论了在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怎样通过聚合型的制度创新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措施。在第九章中,就本文的结论和研究局限作了说明。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聚合型的制度创新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聚合型制度决定了不同经济体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内源型的制度创新可以在产业结构现代化提供新的增量激励,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帕累托改进。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必须要通过聚合型的制度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综合历史上不同国家的产业发展实践可以发现,产业结构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必须依据本国的切实国情,因地制宜的选择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式。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现代化而言,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认为应该更加注重发挥不同主体的内源型制度功能,应该发挥市场、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性作用,以进取的民族精神、悠久的文化底蕴、科学的理论导向、广大的阶层基础以及新发展理念为内源型动力,以聚合型制度创新网络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既要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整体现代化演进,又要实现三大产业结构内部的现代化。
阳斌[2](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党、国家和社会的共识,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微观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持共性。乡村治理在治理价值上强调多元、合作、参与、法治、规范等多维追求,在治理目标上追求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行政主导的一元式权威治理模式进行变革,主张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协商、合作、互补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包含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等核心公共权威组织,也包含事实上参与乡村治理过程的内生或外来的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民间权威及广大人民群众等主体与力量,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更具包容性的乡村建设合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则主要强调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按照法治、透明、回应、责任、有效、廉洁、公正等价值追求进行改造与重塑,建立更为宽松的乡村治理外部环境,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乡村治理的民主性建设任务,以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完成。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乡村治理纳入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视野中考察。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肩负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重任,“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双重建设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对此,中国共产党围绕“耕者有其田”进行了漫长的革命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社合一”的国家整合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农村以整体的力量支持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但“人民公社”的管控模式使农村发展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序幕,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并以农村为突破点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于1982至1986连续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农村农业发展,在农村经济领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长久束缚于土地的各种乡村资源逐渐激活,农村社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在农村政治领域进行“乡政村治”治理探索,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向前发展,使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形成了一系列乡村治理思想。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更是连续16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必须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新时期全党的工作重点,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乡村治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0余年的改革开放促使农村各方面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治理成效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治理困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农村不可逆转的走向了现代化道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动速度加快,农民参与分享城市收益的路径越来越广阔,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外主体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之中,使得乡村治理的主体、客体及环境等方面开始发生变化,农村原有的利益格局开始处于变化与流动之中,全国绝大多数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败,农村基层治理出现诸多治理困境。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主体乏力,难以产生乡村治理合力;乡村治理资源消减,难以有效提供乡村治理的基础平台;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治理手段策略化选择,难以回应乡村公共需求;乡村治理绩效徘徊不前,老百姓获得感不强;乡村利益格局持续分化,农村非均衡发展严重等。乡村治理困境的产生与“大国家、小社会”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从国家建构的现实运作逻辑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公共权威是推动乡村治理向前发展的动力引擎,但乡村社会内生活力的激发方式与程度明显不够,乡村社会的自治空间相对比较狭窄,而且,基层公共权威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面临人、财、物缺失的现实难题,严重影响其治理水平,在诸多自上而下的考评体制中,基层公共组织的理性选择方式则是“策略化选择”与“非正式运转”,这势必导致基层治理过程中民主化程度偏低,进而影响基层公共组织的治理能力提升。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群体分化已经产生,精英群体与普众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行为表现及价值追求开始差异化呈现,乡村精英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普通大众对土地更加眷恋。务工群体与务农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态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务工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社会事务的默然冷对,留守务农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坚守。同时,中国农村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严重影响乡村治理的整体推进,城郊农村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惯性的碰撞中滋生出诸多新问题需要智慧回应,远郊农村的特色农业发展需要走“一村一品”之路。因此,乡村转型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复杂性,探寻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产生的缘由需要从宏观的视角对其加以综合认识。新时代乡村治理需要以马恩经典理论为指导,加快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从马恩经典理论中汲取营养,又要解决探索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依其自身规定性的逻辑展开过程,又是一个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社会运动过程。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对于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转型的科学道路,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等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本文在考察马恩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思想,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基础地位、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思想的基础之上,积极建构未来乡村治理的复合框架结构,力促乡村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正处于“民主国家”建构进程中,民主化建设已成为构建现代国家的必经环节。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基层公共权威主体的规范性建设,通过厘清基层公共组织的角色与定位,实现权责对应,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破除基层治理传统行政模式的单维弊端,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构建“政党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联动机制,形成乡村治理合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治理过程的民主性建设目标。
王永龙[3](2004)在《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农业金融是以信用手段动员、配置和管理涉农金融资本运行的活动,是农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核心。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导向的农业转型发展,要求广泛而有效率的信用活动和金融运行,以保障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毫无疑问的是,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仍具有显着“产融弱质性”,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这必然形成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农业金融支持对改善农业弱质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成为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途径。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合理因素,从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基础、产融互动和农业金融效率等三个角度,运用逻辑演绎与归纳推理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以及制度分析方法,论述了我国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和现实依据,提出了农业金融支持体系建构的原则、机理与对象选择,着重探讨了三类不同农业金融支持机制的运行原理及其支持效应,并以金融支持效应为核心,论述了我国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供给及其效率。最后指出:我国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完全市场机制的不完全适应性,农业金融支持不仅仅具有经济职能,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政策取向。充分发挥农业金融支持效应,必须从完善农业金融体系与结构、改进农业金融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并协调农业金融政策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化。
黄小晶[4](2002)在《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文中认为本课题是在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和产业经济学科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从农业产业政策的实践出发,从大农业产业结构、组织、技术、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布局、国内外关联等角度,以农业产业政策与农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初步形成和发展了政策理论。全文共分9章,主要运用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比较等理论,实证、规范经济学研究等方法进行探讨,对农业产业政策实施绩效、农村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和布局、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国际化等命题以及对策建议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评析。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观点:①初步搭建了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理论框架,设计了政策和结构体系图;②延伸了“农业”概念外延,提出了“大农业”的构想;③提出了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再造和创新的公司化发展方向,设置了农业产业化、公司化发展模式图和产业化公司模型图;设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图和农业资金投入效益模型图;④提出了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内外贸一体制的观点;⑤建立了农业保障体系参照图,建议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乡镇、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⑥剖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布局、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体系;⑦提出了加大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整体思路;⑧提出了农业支撑体系新观念及扩大政府支农范围、重构农业保险体系、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建议。
宣迅[5](2005)在《城乡统筹论》文中研究指明一、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 本文包括两个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为文献综述和基本理论部分,后五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及解决途径。 从第一部分,即前三章: 第一章是导论,第一节主要论述整篇文章的研究背景﹑选题原因﹑研究方法﹑思路﹑不足及创新之处。第二节文献综述,对城乡差距,从现代经济学创始人斯密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家,从劳动的社会分工和农业与工业等其它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分析了城乡产生差距的必然性。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主要根据他们生活的时代分析了城乡产生差距的原因,并进一步认为,城乡差距将产生工农的对立。国内着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对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工业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作了深入的论述,以了解工业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第三节,我国城乡差距的历史与现实,城乡差距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城乡差距表现在城市居民和农民在收入、教育、医疗、福利等方面享受不同的待遇。城乡二元结构被视为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国没有统筹城乡发展,而是实施了重城轻乡、重工抑农的分割式发展战略,对“农业剩余”或农民的生产成果和农村的生产要素进行过多的强制性剥夺和转移,强化和固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因此,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同于发达国家在自由竞争基础上形成的梯度差距,而是人为的城乡关系的制度安排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农村的经济攫取。始于建国之初的工业化拉开了我国城乡差距的演变的曲折历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但自 80 年代中期改革中心转向城市以来,特别是 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之间不仅差距在扩大,而且相对差距也在快速扩大,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制约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第四节,城乡统筹2的必要性与意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中的首位。足见统筹城乡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城乡的不协调,它已变为一个全局性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是如果城乡发展失衡,不仅影响的是农村经济,而且是包括城市在内的全局性的经济发展。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城乡分割,因此,统筹城乡发展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国民经济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党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具有普遍意义,这是城市与乡村由一体到分离,再由分离到融合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所决定。第二章是国外城乡统筹的实践与理论背景,城市与乡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城市从乡村中孕育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城市表现为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两种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观点,从历史演进的角度阐明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马恩认为:城市是基本生产条件的空间集结体、劳动力集中和流动的市场,是特定区域内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聚集体。近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文化(宗教)中心,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等经济活动还居于从属和次要地位。产业革命使城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工厂的大量出现与集中,使城市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市政、金融、商业和交通等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经济地位,而农村则日益处于从属地位。第一节,发达国家城乡关系演变的实践,主要讲述了英国近代城乡关系的变化和产业革命后西方主要国家城乡关系演变的主要特征。第二节,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实践,发展中国家城乡分割的现实是由城市化程度低所致,而城市化程度低意味着工业化的滞后,特别是农村工业化的滞后。这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城乡分离的根本原因。第三节,西方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西方国家的社会学者根据西方社会城乡演变的历史,提出了三种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城乡二分法、城乡连续体说和城乡共同体理论。这三种理论实质上体3现了城乡关系中的城乡对立和城乡结合的观点。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与乡村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将导致城乡的分割。这由许多国家,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实践所验证。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之所以注重城市的发展,而忽视农村的发展,有其理论上的根源。第三章,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本文对城乡统筹的研究基于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二元结构明显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具有的一个特征。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过度的过程中,一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集中发展工业,并把工业分布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从而造成城市相对发达而农村贫困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经济二元结构的基础上,社会、文化、道德等都存在着二元结构。第一节,二元经济理论的传统与演进,二元经济思想始于斯密。前苏联着名经济学家普瑞拉仁斯基(Preobrazhensky,1
李翠兰[6](2018)在《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快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以年平均约9.63%的速度增长,在全球经济体中居世界第二的水平。在社会生活方面,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总体上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与提升。在2017年“十九大”的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一方面肯定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则说明当前在我国存在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区域、城乡)的现状,使得人们在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本质上就是旺盛的需求与供给的不足和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居民的消费能力总体在提升,消费结构随之升级,但与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相匹配的供给却不足;特别是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不均衡使居民无法得到满足。如何化解这一供需矛盾成为我国当前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财政的基本职能决定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和重要的支柱作用。在“促增长,保民生”的发展思路引导下,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调整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与行业的发展,引导技术创新以提升产品的质量,从而弥补当前产品供给的不足,满足当前居民消费的需求;可以通过采用倾斜性财政支出政策增加社会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来弥补城乡间与区域间的不均衡现状,提高农村及落后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可以通过扩大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的投入来减少居民预期不确定性支出;可以通过政府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共同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得以满足,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以满足和实现。多年来,我国主要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所扩大内需作为基本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启动4万亿的投资驱动,主要包括增加民生建设支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环境保护建设投资等,通过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来拉动国内居民消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2015年后,我国改变经济改革思路是在需求管理的基础上,从供给方面(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入手,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通过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最终达到全方位地促进居民消费的目的。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二十年间,财政支出政策的执行效果如何,是否促进居民消费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从理论层面分析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一直存在(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两种不同流派的争论,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抑或挤入效应之争没有统一的结论。同时在实务界财政支出的扩大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际效果没有一致的定论。因此在我国“新常态”时期的背景下,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当下,本文基于当前居民消费的现状,结合我国多年来财政支出的发展与现状,从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角度考察和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途径和效果,为更好地促进居民消费提出财政支出的建议与对策。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主要理论,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入手,从理论上说明了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然后介绍了我国居民消费与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再次,通过多年来财政支出规模及其结构对居民消费实际影响情况进行实证研究,验证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及其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冲击程度和动态及空间影响大小,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消费的经验,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优化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介绍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理论和理论杠架,分析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现状的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居民消费现状与财政支出的现状。前者主要从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城乡居民与不同区域间居民消费的差异,最后归纳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在对我国财政支出现状分析时,分别将近三十年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发展变化进行描述与分析。在实证分析部分,立足于我国居民消费的整体水平与城乡、区域差异,从财政支出规模和财政支出结构分别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来分析。在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中,首先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方法检验了 1978-2015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与影响程度;接着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1998-2015年的地方财政支出与东、中、西部居民和城乡居民消费进行空间动态影响实证分析。在研究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时,选用1978-2006年的数据,采用VAR方法实证检验了全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再运用动态和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 2007-2015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东、中、西部居民消费的影响。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结论。第一,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影响结果来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以下几组关系: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是互为格兰杰原因,他们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关系。财政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口和利率都会产生影响,证明乘数效应、利率效应在我国是有效的。居民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也存在着双向格兰杰因果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与影响。第二,从脉冲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的结果看出,居民消费对自身产生了最大的正向冲击影响,消费习惯和上期收入对居民消费起重要影响。第三,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来看,我国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从总体上来看是产生了挤入效应,但存在城乡差异,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居民产生了挤入作用,农村居民消费受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不显着。第四,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效应还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居民受财政支出规模影响作用为显着的正向作用,财政支出有利于东部居民消费的提升,财政支出以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对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还产生了负向作用。第五,从空间计量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着明显的外溢作用,财政支出不仅作用于本地区居民消费,同时还会影响邻近地区居民消费;从作用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来看,直接效应作用还是更为明显,效果更好。第七,无论是从动态面板模型还是空间模型分析出的结果得出居民消费水平决定于当期居民收入和前期居民消费,这两个作用效果特别的明显。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研究结论。第一、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冲击影响的结果是,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都是居民消费的格兰杰原因。社会性支出与居民消费是呈负相关,维持性支出和经济性支出与居民消费呈正相关关系。第二,从脉冲函数和方差分解中看出,仅居民消费和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正向的冲击,经济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并不明显,社会性支出则有负向的冲击作用。各类财政支出对居民的消费都存在滞后影响,同时消费习惯是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影响是最大的因素,维持性支出的影响程度也较大,贡献率最小的是经济性支出。第三,从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的结果看,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抑制着居民消费,而经济性支出与社会性支出都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具有促进作用。从其他控制变量可以看出,居民收入,税负,抚养比和预期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都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居民收入的影响作用最大。第四,从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来看,维持性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都产生了挤出作用,而社会性支出则对城乡居民都产生了挤入作用。经济性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用有所不同,它对城镇居民消费作用为负,且不显着,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则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五,从区域差异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的维持性支出都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社会性支出对各地区的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有所不同的是,经济性支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作用为负,仅对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第四,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维持性支出与社会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但是经济性支出更多有益于本地区居民消费的增加。基于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对比的基础上,借鉴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消费的经验,带给我国的启示包括如下几点:加大对社会性支出的投入,增强居民消费的信心;控制经济性支出规模,这类支出的效果作用时间短,不具备可持续性;注重对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引导,使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相匹配;注重地区间与城乡间的平衡发展,采用倾斜发展模型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最后一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提出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建议,主要从政策建议与优化途径两个方面提出。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立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之间)和当前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提出财政支出政策的优化应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分别做好需求的提振与供给的调整,由此共同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在具体的优化途径方面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合理的安排适度的财政支出规模,优化维持性支出的结构,调整经济性支出结构和增加对社会性支出投入,以期达到促进居民消费的目的。
刘登攀[7](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付寿康[8](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张丽娜[9](2015)在《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指出畜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涉及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发展。畜牧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力量,也是农民提高收入的主要渠道。畜牧业可以说是一个产业链条较长的产业,向前可以关联种植业,中间紧密联系加工业,向后离不开流通业与服务业的支持。所以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产业结构,维护消费者健康,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吉林省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生产方式逐渐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可以说吉林省畜牧业正处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金融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金融资源向畜牧业发展领域投入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如何解决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困境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个案分析法、统计分析法、计量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吉林省金融业、农村金融和畜牧业经济为研究对象,具体探讨了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客观评判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金融支持的总体情况。以分析我国和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所处阶段、发展环境为重要背景,通过畜牧业所占比重、增长速度等指标具体研究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性。全面分析吉林省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情况以及金融创新手段,并以农村金融体系为视角,客观评价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畜牧业的支持水平;二是从微观层面分析吉林省畜牧业金融供求情况。通过对部分金融机构、畜牧业企业和养殖户的实际调查,结合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资金供给与需求情况;并以部分市县的具体情况作为个案进行分析,以养殖户为分析对象建立Logistic模型研究影响金融需求的因素;三是实证检验吉林省畜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以吉林省畜牧业增加值和金融信贷额度为数量经济指标,通过建立VAR计量模型,对吉林省金融发展与畜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找出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生猪产业为例,利用生猪产业规模比重、金融信贷、财政补贴等指标,进一步建立灰色关联模型,检验金融的发展是否对产业发展规模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四是深入探讨吉林省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吉林省农村金融市场、畜牧业自身发展等一些主客观因素,阻碍了金融向畜牧业倾斜的渠道。二者之间存在障碍的成因既有需求型抑制问题,也有供给抑制原因,此外政策性因素也是一定的客观存在;五是详细解读国内外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与经验模式。通过分析国内外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归纳总结各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模式,以期为吉林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六是提出金融支持促进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全面分析和客观研判,找出问题所在,最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是吉林省畜牧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从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及特征看,吉林省畜牧业发展水平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进程较快。现状特点表现出吉林省畜牧业已经进入到了由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化、标准化为表征的现代化方向转变的特殊时期;二是吉林省畜牧业增长与金融支持具有正向相关关系。本文对吉林省金融支持与畜牧业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吉林省金融的发展对畜牧业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用强度有限,今后应该进一步推动吉林省农村金融的发展。进一步考察金融支持对产业规模影响时发现,畜牧业财政补贴和信贷投入对产业规模都有正向影响,且畜牧业信贷投入的作用要略强于财政补贴,但二者的作用在目前阶段表现较弱。三是吉林省畜牧业的金融支持有发展但仍存在一定困境。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困境主要是金融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这其中既有金融供给抑制方面的因素,也有需求抑制方面的问题。二者共同存在导致了畜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难以满足。探求原因发现,吉林省金融服务业发展滞后是其根本原因;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给能力有限是其直接原因;畜牧业发展的一些特性是其内在原因,而政府政策性缺位是其制度性原因。四是金融支持对促进畜牧业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金融对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支持效应,必须从完善金融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健全农业金融体系与功能、重塑畜牧业发展主体、制定畜牧业金融政策以及创新畜牧业金融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地改革和系统地深化。畜牧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金融支持是其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本论文以此为研究内容,利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计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宏观数据和微观样本开展研究,并且在实证结论和国内外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张延曼[10](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二、对农业银行总量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辩证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农业银行总量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辩证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进展 |
(一)国内研究进展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 |
(二)比较研究和历史分析 |
(三)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 |
五、可能的边际贡献 |
第二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基础理论 |
一、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产生 |
(二)中国的现代化理论 |
(三)西方的现代化理论 |
二、产业结构理论 |
(一)西方主流产业结构理论 |
(二)马克思的产业结构思想 |
(三)中国特色产业结构理论 |
三、交易成本理论 |
四、国家发展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发展理论 |
(二)新李斯特国家发展理论 |
(三)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五、小结 |
第三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和聚合型制度的研究界定 |
一、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界定 |
(一)基本内涵 |
(二)影响因素 |
(三)阶段划分 |
(四)主体分析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界定 |
(一)制度与聚合型制度创新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内涵 |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构成 |
(四)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功能 |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关系 |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必要性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一产业 |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二产业 |
(四)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三产业 |
四、小结 |
第四章 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机理分析 |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四个维度 |
(一)国土空间开发维度 |
(二)市场体系建设维度 |
(三)企业能力培育维度 |
(四)社会全面发展维度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动力机制 |
三、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创新的质量 |
四、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路径依赖 |
(一)制度路径依赖的一般解释 |
(二)制度路径依赖的反馈机制 |
(三)制度路径依赖的演化修正 |
五、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析 |
一、指标的选择及其解释 |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指标的基本原则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指标体系构建 |
二、结构方程研究设计与模型建构 |
(一)研究设计 |
(二)模型构建 |
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聚合型制度创新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分析 |
(二)结构方程模型 |
(三)研究结论 |
四、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发展的历程、聚合型制度创新及制度约束 |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的总体特征 |
二、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
(一)第一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1949~1978) |
(二)第二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1978~2013) |
(三)第三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2013~) |
三、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一)第一阶段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二)第二阶段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四、新时代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一)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成就 |
(二)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内容 |
(三)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特征 |
五、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约束 |
六、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聚合型制度的比较分析 |
一、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现代化与聚合型制度创新 |
(一)美国模式的产业结构 |
(二)德国模式的产业结构 |
(三)日本模式的产业结构 |
二、转型国家的制度演进与产业结构 |
(一)苏联模式的产业结构 |
(二)印度模式的产业结构 |
(三)阿根廷模式的产业结构 |
三、小结 |
第八章 推动聚合型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完善市场体系制度建设,优化整体营商环境 |
(一)完善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构建 |
(二)加强产权体系建设,优化市场主体结构 |
(三)进一步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
二、加强聚合型动力支持,形成强化多主体创新 |
(一)妥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二)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
(三)发挥非正式制度作用,以优秀文化聚合制度创新 |
三、助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
(一)推进信息化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 |
(二)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精准化 |
(三)推进现代化产业组织政策的变革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写在后面的话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外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治理 |
1.4.2 乡村治理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治理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1.1 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思想 |
2.1.2 关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 |
2.1.3 关于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1.4 关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 列宁、斯大林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2.1 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 |
2.2.2 关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想 |
2.2.3 关于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2.4 关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的探索发展 |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
3.1.1 以“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乡村探索思想 |
3.1.2 “政社合一”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整合思想 |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 |
3.2.1 邓小平农村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思想 |
3.2.2 “三个代表”引领下的农村建设思想 |
3.2.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相关思想 |
3.2.4 习近平乡村振兴相关思想 |
3.3 中国共产党加强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 |
3.3.1 乡村治理领导地位得以巩固 |
3.3.2 乡村治理依靠力量得以凝聚 |
3.3.3 乡村治理物质基础得以夯实 |
3.3.4 乡村治理外部条件得以保障 |
3.3.5 乡村治理建设热情得以激发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分析 |
4.1 乡村治理主体的乏力共生 |
4.1.1 村内外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困境 |
4.1.2 村干部亲“政务”疏“村务”的身份冲突 |
4.1.3 基层政权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错位 |
4.2 乡村治理资源的张力运转 |
4.2.1 乡村治理财力整体匮乏 |
4.2.2 乡村治理项目非专项运行 |
4.2.3 乡村土地资源非集约利用 |
4.3 乡村治理手段的策略化选择 |
4.3.1 乡镇掌控基层民主意图时有突显 |
4.3.2 乡村治理文牍主义偶有蔓延 |
4.3.3 乡村干部维稳追求单维可控 |
4.4 乡村治理绩效的离散趋向 |
4.4.1 乡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低效 |
4.4.2 乡村公共文化原子化呈现 |
4.4.3 乡村共同体凝聚力下降 |
4.5 乡村利益格局的持续分化 |
4.5.1 村民利益分配非均衡发展 |
4.5.2 乡村利益主体持续动态博弈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之缘由阐释 |
5.1 现代国家建构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张力缘由 |
5.1.1 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下的整合与释放 |
5.1.2 冲突与博弈:乡村治理的国家建构张力 |
5.1.3 缺失与紧张:基层政权的“非正式运转”逻辑 |
5.2 社会分化视阈下的乡村治理群体分层影响 |
5.2.1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群体的非充分发展 |
5.2.2 精英与能人: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理性小农 |
5.2.3 普众与老弱: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边缘群体 |
5.3 社会化小农视阈下的乡村治理态度影响维度 |
5.3.1 社会交互进程中的小农货币约束 |
5.3.2 进城与务工:乡村公共事务无暇关注 |
5.3.3 留守与务农:乡村振兴的中坚守望 |
5.4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场域影响维度 |
5.4.1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历程 |
5.4.2 近郊农村:城市冲击与乡村惯性的张力场域 |
5.4.3 远郊农村:传统种植与特色农业的本色使命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路径 |
6.1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框架建构 |
6.1.1 确立乡村治理的振兴愿景 |
6.1.2 探索乡村治理的自治路径 |
6.1.3 健全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 |
6.1.4 挖掘乡村治理的德治内核 |
6.2 基层党组织统领乡村治理的地位强化 |
6.2.1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引领者 |
6.2.2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政治发展的推动者 |
6.2.3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和谐社会的护航者 |
6.2.4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
6.2.5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者 |
6.3 基层政府主导乡村治理的职能完善 |
6.3.1 基层政府职能的时代型塑 |
6.3.2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高效提升 |
6.3.3 “乡政”与“村治”指导关系的理顺 |
6.4 市场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资源延伸 |
6.4.1 农村资源要素的市场蝶变 |
6.4.2 市场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搭建 |
6.4.3 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
6.5 民间社会组织协同乡村治理的活力释放 |
6.5.1 民间社会组织与基层权威系统的双维均衡 |
6.5.2 民间社会规范与正统制度体系的治理包容 |
6.5.3 民间社会组织促进乡村治理的空间延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3)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本文选题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体系结构与主题阐述 |
第一章 农业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金融发展理论 |
第四节 农业金融支持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农业转型发展过程描述与初始条件 |
第一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界定与过程描述 |
第二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初始条件 |
第三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模式选择 |
第三章 农业资本形成与农业投资效率 |
第一节 农业资本形成是农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 |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农业资本形成面临的新问题 |
第三节 提高农业资本形成率是农业金融支持的内在要求 |
第四节 我国农业投资的“供-求抑制”分析 |
第四章 农业金融动员与金融资源配置 |
第一节 金融剩余及金融剩余动员 |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资源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分析 |
第五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理与建构 |
第一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机理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建构 |
第四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的激励兼容 |
第六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Ⅰ):合作金融支持 |
第一节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支持的经济社会基础 |
第二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分析与治理改进 |
第三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体制缺陷及其改革 |
第四节 合作金融小额信贷机制与支持效应分析 |
第七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Ⅱ):政策性金融支持 |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经济基础与定位 |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转型 |
第四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效应案例分析 |
第八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Ⅲ):商业性金融支持 |
第一节 农业商业性金融支持的主体建构 |
第二节 农业银行商业化及其金融支持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增强农行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与对策 |
第九章 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与效率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模式 |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的结构描述 |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效率分析 |
第四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效率的案例分析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与致谢 |
(4)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文详细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产业发展趋势 |
1.1 “农业”与“大农业”范畴的比较 |
1.2 建立现代“大农业”体系 |
1.3 农业产业地位、产业经济理论 |
1.4 产业政策创造了发达国家经济奇迹 |
1.5 自古以来广泛存在的中国农业政策 |
1.6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政策绩效评析 |
1.7 农业产业政策问题在我国的提出 |
1.8 农业发展趋势 |
1.8.1 世界各国农业份额下降的规律 |
1.8.2 周期性结构失衡和产业的波动运行 |
1.8.3 中国农业份额下降非常态变动成因 |
1.8.4 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
1.9 小结 |
第二章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1 产业结构理论溯源 |
2.2 农业产业结构、结构政策定义及构成 |
2.3 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
2.4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部门结构政策 |
2.4.1 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2.4.2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沿革 |
2.5 农业产业结构宽化、优化、合理化及高度化问题 |
2.5.1 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5.2 私营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5.3 “三资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6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7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效应评析 |
2.8 小结 |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
3.1 产业组织政策理论溯源 |
3.1.1 SCP框架主要内容及三者间关系 |
3.1.2 对SCP框架的评析及框架理论的发展 |
3.1.3 寡头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行为与经济绩效 |
3.1.4 SCP框架理论研究的借鉴意义 |
3.2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
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 |
3.3.1 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3.3.2 中国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3.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相关政策回顾 |
3.3.4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政策性障碍 |
3.4 小结: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体问题 |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区域政策 |
4.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及实践 |
4.1.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 |
4.1.2 区域产业经济政策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
4.1.3 中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现状及变化趋势 |
4.1.4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异成因分析 |
4.1.5 基地建设和主导产业带形成的几个阶段 |
4.2 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研究 |
4.2.1 古代农业产业生产及政策变迁的启示 |
4.2.2 广东省的产业布局划分 |
4.2.3 现代广东农业产业地区政策 |
4.3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3.1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3.2 境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4 国际上若干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
4.4.1 主要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
4.4.2 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
4.5 小结 |
4.5.1 中国农业产业区域政策评析 |
4.5.2 比较与启示 |
第五章 农业投入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
5.1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 |
5.1.1 资金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
5.1.2 农业产业资金类型、特征及形式 |
5.1.3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体系 |
5.1.4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回溯 |
5.1.5 外国政府农业资金投入情况 |
5.1.6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 |
5.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 |
5.2.1 土地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
5.2.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回溯 |
5.2.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评析 |
5.2.4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评析 |
5.2.5 土地流转政策评析 |
5.3 农业产业人力投入政策 |
5.3.1 人力资源政策理论溯源 |
5.3.2 劳动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
5.3.3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政策基本要求及特点 |
5.3.4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投入现状 |
5.3.5 中国城镇就业结构政策 |
5.3.6 中国农村就业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
5.4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政策 |
5.4.1 农业产业技术政策理论溯源及政策回溯 |
5.4.2 技术、农业产业技术与高新技术 |
5.4.3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的重要性 |
5.4.4 中华民族的创新力及国家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 |
5.5 农业产业投入与产出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国际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
6.1 农业市场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
6.1.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
6.1.2 市场的历史成因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 |
6.1.3 以价格改革为主线的改革历程 |
6.1.4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因素 |
6.2 农业国际化、区域产业国际化的内涵 |
6.3 中国及国外主要农业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及政策支持 |
6.3.1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框架及农业保护政策 |
6.3.2 农业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
6.4 各国农业产业政策的借鉴意义 |
6.5 农业国际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利弊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农业产业关联政策 |
7.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
7.1.1 区域产业关联的内涵 |
7.1.2 产业关联政策理论 |
7.2 在“经济相对过剩”背景下的需求结构 |
7.3 增收减负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3.1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 |
7.3.2 农民负担其实又是农民收入问题 |
7.3.3 农民增收主要碍障是结构问题 |
7.4 扶贫问题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4.1 扶贫政策理论溯源 |
7.4.2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沿革 |
7.4.3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制约因素 |
7.5 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5.1 城镇化推进政策沿革 |
7.5.2 国家政策推动城镇化进程动因分析 |
7.5.3 城镇化推进的政策性障碍 |
7.6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6.1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回溯 |
7.6.2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障碍 |
7.7 小结 |
第八章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 |
8.1 农业产业政策执行绩效及对农业产业结构框架的构想 |
8.2 新形势下中国农业产业政策调整依据 |
8.3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取向 |
8.4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方法和途径 |
8.4.1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方法 |
8.4.2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思路 |
8.5 农村产业结构政策调整选择 |
8.5.1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部门结构 |
8.5.2 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 |
8.5.3 合理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
8.6 加快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政策选择 |
8.6.1 做好“现代物流”“枢纽”文章 |
8.6.2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
8.6.3 建立生产、加工、流通中介服务组织 |
8.6.4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
8.6.5 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 |
8.7 建立农业支撑体系政策选择 |
8.7.1 转变政府职能 |
8.7.2 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 |
8.7.3 以引进人才为重大工程 |
8.7.4 建设农业保险体系 |
8.7.5 加快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8.7.6 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力度 |
8.7.7 增收减负和扶贫 |
8.7.8 增强动员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能力 |
8.8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
8.8.1 改革农村户籍制度 |
8.8.2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 |
8.8.3 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
8.8.4 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8.8.5 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8.9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选择 |
8.10 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取向 |
第九章 总结与思考(附理论创新及论文要点分布表) |
附表1 国家产业结构政策 |
附表2 国家产业组织政策 |
附表3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
附表4 国家产业区域政策 |
附表5 国家产业关联政策 |
附表6 广东各类型产业政策 |
(5)城乡统筹论(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述评 |
1.2.1 斯密对农业与工商业之间的关系及城乡对立的论述 |
1.2.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差距及对立的论述 |
1.2.3 列宁关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城乡对立的加深和尖锐化的论述 |
1.2.4 李嘉图关于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差距的论述 |
1.2.5 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对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差距的认识 |
1.2.6 国内发展经济学家关于工业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论述 |
1.3 我国城乡差距的历史与现实 |
1.3.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
1.3.2 城乡居民财富差距的变化 |
1.3.3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变化 |
1.3.4 城乡居民社会福利的差异 |
1.4 城乡统筹的必要性与意义 |
1.4.1 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
1.4.2 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意义 |
1.4.3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
第二章 国外城乡统筹的实践与理论背景 |
2.1 发达国家城乡关系演变的实践 |
2.1.1 英国近代城乡关系的变化 |
2.1.2 产业革命后,西方主要国家城乡关系演变的主要特征 |
2.2 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实践 |
2.3 西方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
2.3.1 田园城市理论 |
2.3.2 城市分散配置理论 |
2.3.3 城乡结合理论 |
2.3.4 农村内部差距的缩小和均衡 |
2.3.5 欧盟的空间整备政策 |
2.4 发展中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3.1 二元经济理论的传统与演进 |
3.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其发展 |
3.3 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转换的理论模型 |
3.3.1 二元经济的表现形式 |
3.3.2 二元经济结构的变革 |
3.3.3 现代一元发达经济的特征 |
3.3.4 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的转换 |
3.3.5 转折点后的经济发展 |
3.3.6 中国二元经济转换的特征 |
3.4 二元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的联系 |
3.4.1 城乡联系模式 |
3.4.2 城乡联系途径 |
3.5 本文研究目标、方法和基本框架 |
3.5.1 本文研究目标与方法 |
3.5.2 研究框架 |
第四章 造成我国城乡分割的原因 |
4.1 2003 年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概览 |
4.1.1 2003 年我国农村经济运行的基本走势 |
4.1.2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及收效 |
4.1.3 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与主要问题 |
4.2 造成我国城乡分割的原因分析 |
4.2.1 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式 |
4.2.2 造成我国城乡分割,形成“三农”问题的制度原因 |
第五章 城乡统筹思想的科学内涵 |
5.1 城乡统筹思想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地位 |
5.1.1 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 |
5.1.2 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5.1.3 城乡统筹是新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 |
5.2 城乡统筹思想的内涵 |
5.2.1 正确理解城乡统筹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的几个方面 |
5.2.2 城乡统筹思想的科学内涵 |
5.2.3 努力克服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的错误理解 |
5.3 中国已经进入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 |
第六章 我国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与阻力分析 |
6.1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良好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基础 |
6.2 制约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
6.2.1 要素的不平等流动 |
6.2.2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
6.2.3 中国乡村的弱势地位 |
第七章 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具备的几个先决条件 |
7.1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 |
7.1.1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含义 |
7.1.2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
7.1.3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是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7.1.4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有一个可持续化的发展 |
7.2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
7.2.1 西方国家的支农理论 |
7.2.2 中国农业的发展有赖于国家农业投入力度的增大 |
7.3 多渠道保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
7.3.1 农村公共物品的含义及范围 |
7.3.2 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内在矛盾 |
7.3.3 多渠道保障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增强城乡统筹的基础. |
7.4 城乡间要素互动 |
7.4.1 我国城乡要素流动不平衡的状况 |
7.4.2 城乡要素资源不平衡流动的原因 |
7.4.3 要素流动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关系 |
7.4.4 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措施 |
7.5 建立城乡平等的社会保障体系 |
7.5.1 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能为农民提供充分的保障吗? |
7.5.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
7.5.3 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
第八章 统筹城乡发展政策建议 |
8.1 城乡发展理论 |
8.2 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8.3 城乡协调发展基本原则 |
8.4 城乡经济的相互作用 |
8.4.1 城乡经济的互补性 |
8.4.2 城乡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 |
8.5 城乡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
8.5.1 城市经济发展对策 |
8.5.2 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
8.5.3 城乡协调发展对策 |
8.6 欠发达地区及其统筹城乡发展政策建议 |
8.6.1 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差距的相关性 |
8.6.2 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转化的基础 |
8.6.3 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面 |
8.7 结束语 |
附录 |
第九章 四川省城乡差别及城乡统筹战略规划研究 |
9.1 城乡差别扩大是影响四川省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 |
9.2 城乡差别扩大的原因与城乡要素资源的流动 |
9.3 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给四川省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
9.4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战略转型 |
9.5 加快四川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6)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概念范畴的界定 |
一、财政支出的相关概念界定 |
二、居民消费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依据 |
一、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基础理论 |
二、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框架 |
第三节 财政支出作用于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分析 |
一、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
二、经济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
三、社会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
第二章 居民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居民消费水平总体特征 |
一、居民消费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
二、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低于投资对经济的贡献 |
三、居民消费水平增长速度低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
四、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相差明显 |
五、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均低于东部地区 |
第二节 居民消费的结构特征 |
一、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 |
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显着 |
三、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缓慢 |
第三节 形成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成因分析 |
一、收入水平 |
二、预期的不确定性 |
三、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水平 |
四、城乡间、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 |
五、消费环境 |
第三章 财政支出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现状分析 |
一、财政规模总量的衡量指标 |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规模持续增加 |
三、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量呈U型变化 |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分析 |
一、维持性支出变动波动大 |
二、经济性支出随经济变化而波动 |
三、社会性支出逐渐增多 |
第四章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分析 |
一、财政支出规模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
二、模型的选择与介绍 |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空间动态分析 |
一、理论模型 |
二、模型介绍与设定 |
三、变量选择与说明 |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分析 |
一、模型选择与设定 |
二、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
三、实证结果与证明 |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空间动态影响 |
一、模型设定 |
二、模型的变量设定与数据处理 |
三、实证分析与基本结论 |
第六章 财政支出对促进居民消费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第一节 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国际比较 |
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占比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其他国家差异明显 |
三、我国居民消费率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
四、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处于较低层次 |
第二节 对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的国际借鉴 |
一、美国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及成效 |
二、德国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及成效 |
三、日本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及成效 |
第三节 国外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经验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 |
二、给我国的启示 |
第七章 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总体结论 |
二、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结论 |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 |
一、增加居民消费的能力与意愿 |
二、提高产品的有效供给 |
第三节 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优化途径 |
一、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有效促进居民消费 |
二、优化维持性支出结构,奠定居民消费的良好基础 |
三、调整经济性支出结构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
四、加大社会性支出投入以减少居民预期支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述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
二、“一带一路”倡议 |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六、人民币国际化 |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碳贫困 |
(三)碳交易 |
(四)绿色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两山”理论 |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
(四)可行能力理论 |
(五)“两个共同”理论 |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
六、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致谢 |
(9)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及范围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状况 |
3.1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阶段划分 |
3.2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
3.3 吉林省畜牧业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
3.4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供给与需求 |
4.1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供给主体及作用 |
4.2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需求主体及需求现状 |
4.3 吉林省畜牧业金融供求的案例调查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金融支持对畜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
5.2 基于VAR模型的吉林省金融支持与畜牧业发展互动关系分析 |
5.3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金融支持对畜牧业规模养殖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支持吉林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成因 |
6.1 吉林省畜牧业金融支持面临的主要困境 |
6.2 吉林省畜牧业发展金融支持困境成因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内外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7.1 国外金融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措施及做法 |
7.2 国内金融支持畜牧业的政策措施 |
7.3 经验借鉴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乡关系 |
2.1.2 城乡二元结构 |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
3.4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四、对农业银行总量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辩证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D]. 侯胜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D]. 阳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3]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王永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 [4]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D]. 黄小晶. 暨南大学, 2002(02)
- [5]城乡统筹论[D]. 宣迅. 西南财经大学, 2005(04)
- [6]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D]. 李翠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7]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9]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张丽娜. 吉林农业大学, 2015(04)
- [10]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