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速中西医结合步伐 我区举办中西医结合院长、科主任、护理学习班(论文文献综述)
李全平[1](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研究表明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李宁[2](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研究指明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吴康荣[3](2020)在《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完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专科联盟作为我国2017年提出并重点推行的四大主要医联体模式之一,是一种较新的尝试,主要遵循“群众需求、自愿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结合各地优势专科资源,以专科协作为纽带,以技术力量为支撑,通过“传帮带”开展多方位合作,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泸州市坚持以国家和四川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以及群众口腔健康需求为导向,为解决泸州市口腔医疗服务体系供需不足的矛盾,优化口腔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各级医疗机构口腔专科服务能力与医疗质量,更好地满足群众口腔健康需求,增进全民健康覆盖,开展了区域范围内口腔专科联盟建设。本文针对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服务体系效能不足,未能有效满足群众口腔健康需求的现实问题,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而提出了研究设计;在此基础上,首先通过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调查了解口腔专科联盟的发展概况,以及联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另外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在共建口腔专科联盟工作中的认知和意愿等情况,以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全民健康覆盖目标,运用整合式医疗理论和善治理论对造成联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在借鉴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光华口腔专科联盟、美国凯撒医疗集团等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完善联盟发展的对策建议。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建设起步晚,发展时间不长,联盟的运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帮助了基层口腔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了口腔医疗质量管理、带动了学科发展和基层技术服务能力提升。然而,联盟目前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全市口腔医疗资源紧缺且分布失衡、基层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联盟组织松散及人员积极性不够、信息化参差不齐信息共享受限、看病难看病贵群众获得感不强等。而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分别为:人才培养不足及统筹规划不够、质控管理不够与基础设施落后、认知度不高及绩效机制待完善、信息化投入不足且标准不统一、医保无补偿及预防治疗未结合。因此,探索完善联盟建设发展的对策势在必行,建议:完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政府主导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质控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业务能力建设;加大政策宣传培训力度、加强联盟内部文化建设、完善利益保障激励机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及标准;拓宽医院信息化经费来源、建设联盟统一信息化平台、推进居民电子健康卡应用、提高远程诊疗系统利用率;推行医保补偿,减轻群众疾病负担、推进防治结合,改善群众健康水平、发挥社区作用等,守护群众口腔健康。
曾雪兰[4](2018)在《乡村赤脚医生群体研究(1965~1985) ——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赤脚医生群体兴起于1960年代,活跃于“文革”时期,于改革开放中退出历史舞台。他们的兴衰演变与时代变迁相吻合,其人生轨迹折射出强烈的时代特色。这一群体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话题。本文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依据大量的档案和文献,结合回忆录和口述访谈史料,以历史学方法为主,辅以社会学方法,采取“自下而上”的视角,考察这一群体的兴起背景和历史演变,重点梳理这个群体的构成,医疗技术和医疗实践,业务关系、政治和社会网络,职业流动、待遇及社会地位等问题,讨论赤脚医生的角色特征及其地位和作用。透过这个话题的梳理和讨论,也可以呈现农村医疗制度的变迁以及农村的日常医疗活动。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考察民国时期和共和国前期的乡村医疗卫生状况。民国时期乡村医疗仍以传统方式为主,现代公共医疗体系远未建立,公共医疗设施残缺不全。共和国成立后,新政权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对原有乡村传统医疗方式实施改造,开始建立乡村现代公共医疗体系,为赤脚医生群体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大规模培养半农半医、不脱产的卫生员和新法接生员,构成了赤脚医生队伍的组织基础。赤脚医生群体的历史演变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紧密相关。伴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起、繁荣和崩解,赤脚医生群体经历了走向兴盛和逐渐衰落的过程。第二章叙述和分析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结构。主要从文化程度、年龄、性别比例、政治面貌、家庭出身等方面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另外采用比较分析法,将北京市赤脚医生的发展概况与全国的情况作比较,以及从人数和结构两方面将京郊赤脚医生群体与其他省、市的赤脚医生群体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与分析,得出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结构特征。第三章介绍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医疗技术状况。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京郊赤脚医生的诊疗方式,另一方面是京郊赤脚医生医疗技术提升的方式。京郊赤脚医生的诊疗方式有中医疗法、西医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各地基本一致。京郊赤脚医生医疗技术提升的方式主要有培训、考核和轮换交流制度。提升方式上,京郊独具特色。尤其是培训工作,与首都具备丰富的医疗资源优势和特殊的政治地位有一定关系。第四章考察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医疗实践活动。他们参与的医疗实践主要有防病治病;参加以防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参与采、种、制、用中草药运动;做好计划生育和妇幼卫生工作;参与重大灾害与突发中毒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对医疗实践活动的考察,有助于我们对赤脚医生群体的职业状况获得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五章探析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业务关系、政治和社会网络。主要从赤脚医生的行政、业务管理机构对赤脚医生的管理以及赤脚医生与村庄中各类人员的关系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另外还对京郊赤脚医生参与的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作了介绍。第六章考察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职业流动、待遇及社会地位。主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探析。从毛泽东时代到改革年代,赤脚医生群体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变动。职业流动则贯穿于两个时期,但在不同时期,赤脚医生职业流动的方式也有差异。改革年代,赤脚医生群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动,队伍人数迅速减少。这一时期赤脚医生的职业流动有着不同于毛泽东时代的新特征,职业范围更为广泛,流动也更为频繁。
杨晨[5](2018)在《佛山市南海区“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攀升,人类社会逐渐向老龄化迈进,近些年来,社会平均寿命在不断增加,大众面临着要如何安度晚年、如何让社会资源更好地适应老龄人群的需求等一系列问题。纵观老龄人口对社会资源的众多需求,其中最迫切的需求莫过于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这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家庭规模呈现集中化发展态势,家庭结构逐渐变化,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老年人对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逐渐呈现专业化趋势,如何高质量地养老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由此,医养结合的观念应运而生,这也是下一步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本文主要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建设为例,总结南海区“医养结合”品牌建设情况及其主要做法,提炼“南海模式”的优势特色及其值得推广之处,对南海区基于医院、社区和居家三级医疗养老服务网络进行分析,细致探讨品牌的发展前景、瓶颈及应对措施。另一方面,本文还充分论述了开展医疗与养老融合工作、构建“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的时代意义,充分比对国内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细致综述“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的优缺点、要素构成和运行机制,同时客观分析了青岛、上海、武汉三地“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一一比对各地工作开展的特色与经验,通过借鉴全国各地先进案例进行比对分析,提出“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下一步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
张勤[6](2018)在《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梳理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历史发展概况,挖掘在中医药对外交流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及其贡献的领域;总结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为当前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借鉴。进一步对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更好的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更好的服务于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方法1.文献分析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与中医药国际化、国际化人才及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关的文献。浏览和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官网、中国一带一路官网、世界针灸协会联合会官网、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以及各大高等中医药院校官网等。着重浏览和学习与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及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关的政府报告、政策文件、法律法规、统计数据等,筛选出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数据资料。2.历史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期刊杂志、数据库及统计年鉴等,分析归纳出各不同时期对中医药对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及其贡献,总结不同时期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当前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借鉴。3.实地研究法通过实地调研、面谈、电话访问等途径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国际教育的有关领导和老师进行咨询,并通过对网上数据资料的调查以了解高校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情况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情况。4.分析归纳法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已经收集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提炼总结出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观点,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总体规模小。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通过加强对中医药的国际宣传及加强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国际教育的投资,以扩大来华中医药留学生教育规模;借鉴国外先进的医学教育模式及完善对来华中医药留学生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2.缺乏国内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应探索国内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应出台与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关的文件政策,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和鼓励;进一步明确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和培养目标,探索当前社会所需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类型,并结合中医药自身特点,不断研究和总结国内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3.国际中医药教育市场参差不齐,加快国际中医药教育标准化建设。积极参与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掌握标准制定的主动权;开展中医药相关专业认证;制定国际通用的中医药教材;打造国际中医药教育标准化平台,加快海外中医孔子学院的建立;参照国际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根据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推进国际中医药教育标准的制定。4.国际中医药教育政府间合作项目开展不足。应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加强政府的引导,巩固和拓展与外国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建立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项基金,加快推进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名大学合作办学。5.中医药国际化师资队伍不足。应加强中医药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国内培养、国外引进、国内外联合培养等途径以及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等方式培养一批高水平中医药国际化师资队伍。结论通过对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发展概况进行分析,总结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对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优势方面,中医药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在世界上影响深远;劣势方面,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总体规模小,缺乏国内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机遇方面,国际形势良好和国家政策支持,有利于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威胁方面,国际中医药教育市场参差不齐,国际中医药教育政府间合作项目开展不足,中医药国际化师资队伍不足。应当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国内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国际中医药教育标准化建设;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加强中医药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更好的促进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周群[7](2018)在《医改背景下的医联体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缓解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匀、资源不平等不合理现象,国家各级政府一直在积极地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纲要对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肯定了其对分级诊疗模式的推动作用。在贯彻落实深化医疗改革新要求背景下,为了改变传统的相对松散或刻板的合作模式,探索新型纵向型医联体管理模式至关重要。医联体的建设应该基于“平等互利、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自主自愿”的原则,方便各级医疗机构间进行平等对话,并逐步实现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全覆盖,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本文利用管理学的Plan-Do-Check-Act(PDCA)循环理论分析当下医联体合作模式中普通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国际国内成功经验和实证研究的案例,本文还提出一些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建议。在对医联体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部分试点省份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重点研究了江苏省部分地市的医联体建设情况。通过实证研究“中大医院模式”的探索,明确了新型医联体合作模式的发展方向。在原有医疗资源无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医联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分配和利用医疗资源,从而有效提高医疗水平,显着提升患者和社会的满意度,完善双向转诊,促进分级诊疗新格局的呈现。
吴宽裕,陈进春,赵钟文[8](2014)在《福建省中医风湿病学科发展报告》文中提出该文介绍了福建省中医风湿病学科发展历程、近代研究、主要相关成果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重点分析了阻碍福建省中医风湿病学科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施亚利[9](2013)在《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年)》文中研究说明血吸虫病最早在日本发现。中国从1905年起,陆续从病原学证实有血吸虫病流行。中国古代尽管没有使用“血吸虫病”这个病名,但是,传统医典中有大量的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血吸虫病在江苏流行历史悠久,流行范围广泛,造成的危害性大。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江苏省卫生处在吴县木渎镇建立了苏南地方病防治所,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由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防治工作未超出草创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血吸虫病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华东当局首先发现血吸虫病在江南一带流行严重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治。在华东局的领导下,南京市、苏南区、苏北区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初步展开,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953-1955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发现血吸虫病在我国长江流域造成的极大危害。1955年,毛泽东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在毛泽东的提议下,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九人小组宣告成立,长江流域十二个省市建立了血防工作的领导机构。中共中央制定了防治血吸虫病的方针和措施,召集有关高等院校及科学研究单位的专家、教授开会,解决了防治的技术问题和工作方法问题。中共中央对防治工作的正确领导,使全国大规模的防治血吸虫病运动逐步开展起来。江苏建省后,贯彻执行了华东局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不仅制定了防治工作的规划,提出了 1956-1958年的防治工作计划,而且对血防科学研究和经费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在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的领导下,江苏省的群防群治工作随即展开,防治工作在全国率先取得突破性的成果。1958年,我国工农业生产开始了大跃进。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要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以更快的速度来进行,为生产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中央血防九人小组发出“鼓足革命干劲,全面跃进,加速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提出了血防“大跃进”的目标,鼓励各地打破常规,树立“血防跃进”典型,发动了“血防大跃进”。江苏省委积极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江苏省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随即出现了大跃进运动。整个运动可以分为“空前跃进”、“继续跃进”和“持续进行”三个阶段。血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跃进后却留下了不少的问题,如:机构裁撤,人员裁减,血防工作处于半停顿或停顿状态;螺情、病情大幅度回升,急性感染非常严重;建国初年血防工作中形成的科学工作方法和踏实作风多被破坏;三年经济困难使政府主要应对浮肿病或其他疾病,血吸虫病疫情雪上加霜。大跃进过后,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各省市,由于粮食紧张,浮肿、消瘦等疾病突出,群众都忙搞生产,防治浮肿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逐渐放松。血吸虫病疫情的快速回升和急性感染的不断发生严重地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当地的农业生产。这些现象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对大跃进后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方针作出调整。中央血防九人小组从1961年初陆续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制订了“血防工作调整”方针,并且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调整。江苏省党政当局随即贯彻执行,调整了血防工作的总目标。1961-1965年,江苏省的“血防工作调整”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的调整(1961、1-1962、5)、重点阶段的调整(1962、5-1963、12)和后期阶段的调整(1963、12-1965)。各地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成功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由于受到中共中央“左”的路线的影响,1964-1965年,江苏省在血防工作中贯彻“阶级观点”。“血防工作调整”作为国民经济调整的一部分,是在“三面红旗”的前提下进行的。随着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的推行,它逐渐偏离了调整的轨道。1966-1967年,江苏省按照中央血防九人小组制定的工作计划,对各项防治工作进行部署。1967年,“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血防战线,江苏省的血防工作陷入停滞。1970年,由于疫情再度严重,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血吸虫病防治的专门文件。从1970到1973年,江苏省的防治工作再度重启。1976年10月,江苏省在防治工作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宣布全省实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
许三春[10](2012)在《清以来的乡村医疗制度 ——从草泽铃医到赤脚医生》文中认为乡村医者及乡村医疗制度的变迁较少受到学界的关注,本研究即从医疗社会文化史的视角来对中国乡村医疗自清代以来的变迁展开探讨。乡村疾病和医疗话语的建构与消解,乡村医者及其医疗行为的组织化与制度化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这种变迁大致是从清代开始的,本文即从草泽铃医到赤脚医生来考察清代以来的乡村医疗制度的曲折发展及其背后的深层因素——变动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清代前期,乡村存在一个自在的、多元化的医疗体系,充斥着以草泽铃医为代表的形形色色的、弥散的医疗资源来满足乡民的日常医疗需求。若非发生重大疫病,国家很少对地方的医疗事务进行干预,地方精英基本上承担了乡村的疫病救治。清后期,西方公共卫生观念的传入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卫生观念,卫生防疫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港口检疫的实施与晚清卫生行政改革是卫生制度化的开端。大量医学传教士的涌入也对乡村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与传统医者形成了竞争关系。民国时期,在缺乏强大的统一政权的背景下,卫生制度化也取得了曲折发展。乡村出现了由社会力量、地方政府和国家举办的卫生实验区,保健员与合作医疗制度。与草泽铃医不同的是,保健员是制度化的卫生工作者,在使用西医治疗简单疾病的同时,还承担了卫生防疫的任务。但这种变革仅限于较小的范围内,多数的乡村仍然有赖传统的医者提供医疗服务。1949年新政权的建立进一步改变了这一状况。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来改变农村社会疾病流行的落后现状,构建新医学。传统中医药人员被整合进联合诊所,宗教医者与草泽医被禁止从事医疗工作。城市下乡的流动医疗队积极为农村治病防病,培训不脱产的农民卫生保健员、新法接生员。人民公社化后,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三级管理模式为卫生制度化提供了组织保证,公社卫生院、大队卫生室、生产队卫生员制度随之普遍建立。在卫生工作大跃进时,吃药不要钱的合作医疗制度也曾实施过一段时间,终因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而半途而废。1965年“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促进了农村保健员的培养,而上海江镇公社赤脚医生和湖北乐园合作医疗榜样的塑造则促成了两者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推广。赤脚医生的产生与发展既是农村医疗的功能性需求,也是医学政治化的一种表现。作为农村卫生革命的实施者,其本身也是文化革命的组成部分。这种革命性的需求甚至超越了对医疗效果的追求。当国家的目标从文化革命转移到实现现代化,并对农村的组织化控制有所放松时,以革命为动力的、走群众路线的、运动式发展的赤脚医生与合作医疗也就难以为继了。这种乡村医疗制度的建构以政治化的方式重塑了医者与医疗对象,因此,决不能无限夸大其对乡村医疗与卫生改善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它是掩盖了农村医疗的困境,而虚构了一个能体现制度优越性的医疗神话和卫生奇迹。当尘埃落定,乡村医疗仍是无从破解的的难题。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起不再依赖乡村医生,且又增加了国家的投入,但是其问题丛生仍体现出了乡村医疗制度创新的缺乏与对传统的路径依赖。清代以来乡村医疗变迁表明,国家日渐承担了为民众提供医疗救助的职责,这是卫生现代性的体现。但是,国家在这个角色的扮演中总是出现偏差与谬误,要么以卫生为工具赢得统治的合法性与加强对乡村的控制,要么只为民众提供微不足道的医疗服务。如何在实现国家职能、发挥地方社会自主性与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之间取得平衡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加速中西医结合步伐 我区举办中西医结合院长、科主任、护理学习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速中西医结合步伐 我区举办中西医结合院长、科主任、护理学习班(论文提纲范文)
(1)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
第一节 南迁福州 |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
第二节 北归济南 |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
小结 |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
四、争取“国立”运动 |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
第一节 教育改革 |
一、招生改革 |
二、教学改革 |
第二节 公卫服务 |
一、参与医疗救灾 |
二、疫病防治服务 |
三、公共卫生教育 |
第三节 支援战争 |
一、踊跃参军参干 |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
小结 |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
一、“三自”革新运动 |
二、医院经费改革 |
三、“三反”“五反”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
一、宗教色彩浓厚 |
二、亲美思想严重 |
三、政治意识淡漠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
一、常规思政教育 |
二、爱国爱党教育 |
三、亲苏学苏教育 |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完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2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医疗联合体 |
2.1.2 专科联盟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理论 |
2.2.2 善治理论 |
3 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发展现状 |
3.1 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健康服务事业概况 |
3.2 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发展概况 |
3.2.1 组织管理现状与初步成效 |
3.2.2 口腔医疗卫生资源现状 |
3.2.3 医疗质量与服务能力现状 |
3.2.4 基础设施与信息化现状 |
3.2.5 疾病经济风险分担现状 |
3.2.6 医务人员认知及意愿等情况调查 |
4 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口腔医疗资源紧缺且分布失衡 |
4.1.2 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4.1.3 联盟组织松散人员积极性不够 |
4.1.4 信息化参差不齐信息共享受限 |
4.1.5 看病难看病贵群众获得感不强 |
4.2 问题成因分析 |
4.2.1 人才培养不足且统筹规划不够 |
4.2.2 质控管理不够与基础设施落后 |
4.2.3 认知度不高及绩效机制待完善 |
4.2.4 信息化投入不足且标准不统一 |
4.2.5 医保无补偿及预防治疗未结合 |
5 国内外专科联盟建设经验启示 |
5.1 北京儿童医院集团 |
5.2 光华口腔专科联盟 |
5.3 美国凯撒医疗集团 |
5.4 三种模式带来的启示 |
6 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完善对策 |
6.1 加强政府主导与统筹规划 |
6.1.1 完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
6.1.2 政府主导优化资源配置 |
6.2 重视医疗质量与能力提升 |
6.2.1 强化质控监督管理工作 |
6.2.2 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 |
6.2.3 加强基层业务能力建设 |
6.3 健全管理制度与协作机制 |
6.3.1 加大政策宣传培训力度 |
6.3.2 加强联盟内部文化建设 |
6.3.3 完善利益保障激励机制 |
6.3.4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6.3.5 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及标准 |
6.4 加强信息化技术支撑作用 |
6.4.1 拓宽医院信息化经费来源 |
6.4.2 建设联盟统一信息化平台 |
6.4.3 推进居民电子健康卡应用 |
6.4.4 提高远程诊疗系统利用率 |
6.5 探索医保改革与防治结合 |
6.5.1 推行医保补偿,减轻群众疾病负担 |
6.5.2 推进防治结合,改善群众健康水平 |
6.5.3 发挥社区作用,守护群众口腔健康 |
7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机构调查表)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4)乡村赤脚医生群体研究(1965~1985) ——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论文设计 |
1.概念和时空界定 |
2.讨论的话题 |
3.文献史料说明 |
4.写作路径和框架 |
第一章 赤脚医生的兴起背景和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和共和国前期的乡村医疗建设 |
一、民国时期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
二、共和国前期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
第二节 赤脚医生的前身 |
一、培养乡村医务人员任务的提出 |
二、半农半医和不脱产卫生员 |
三、新法接生员 |
第三节 赤脚医生的成长和式微 |
一、群体构成 |
二、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的发展 |
三、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的衰落 |
第二章 赤脚医生群体的结构 |
第一节 群体概况 |
一、农村不脱产卫生人员概况 |
二、京郊赤脚医生概况 |
第二节 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结构演变特征 |
一、文化程度、年龄和性别比例 |
二、政治面貌和家庭出身 |
第三节 京郊赤脚医生群体与其他地方的比较 |
一、人数的比较 |
二、结构的比较 |
第三章 赤脚医生的医疗技术 |
第一节 京郊赤脚医生医疗技术的提升 |
一、培训制度 |
二、考核制度 |
三、轮换交流制度 |
第二节 京郊赤脚医生的医疗方式 |
一、传统中医疗法 |
二、西医疗法 |
三、中西医结合疗法 |
第四章 赤脚医生的医疗实践 |
第一节 防病治病与公共卫生工作 |
一、防病治病 |
二、公共卫生工作 |
第二节 采、种、制、用中草药 |
一、采、种、制、用中草药运动的开展 |
二、采、种、制、用中草药 |
三、发挥的作用与评价 |
第三节 计划生育和妇幼卫生 |
第四节 重大灾害与突发中毒事件的医疗救治 |
第五章 赤脚医生的业务关系、政治和社会网络 |
第一节 政治关系网络 |
一、公社和大队的行政管理 |
二、与大队干部的关系 |
第二节 业务关系网络 |
一、公社卫生院的业务管理 |
二、同行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基层社会网络 |
一、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
二、与社员的关系 |
第四节 政治活动与社会活动 |
第六章 赤脚医生的职业流动、待遇及社会地位 |
第一节 京郊赤脚医生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
一、报酬的构成 |
二、报酬的变动 |
三、社会地位的变化 |
第二节 京郊赤脚医生的职业流动 |
一、改革前赤脚医生的流动 |
二、改革时期赤脚医生的流动 |
结论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佛山市南海区“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研究的一般理论 |
2.1 “医养结合”康复养老 |
2.1.1 “医养结合”康复养老的概念 |
2.1.2 “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方式的优势 |
2.2 “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 |
2.2.1 “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的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 |
2.2.2 “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的运行机制 |
2.3 “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发展的政策依据 |
2.3.1 中央层面的政策依据 |
2.3.2 地方层面的政策依据 |
2.4 相关理论分析 |
2.4.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4.2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
2.4.3 积极老年化理论 |
第3章 南海区“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的现状 |
3.1 南海区“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的运行和成效 |
3.1.1 南海区“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的运行 |
3.1.2 南海区“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运行已经取得的相关成效 |
3.2 南海区“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政策支持不足 |
3.2.2 医疗和养老资源分布不均匀 |
3.2.3 责任边界不明晰 |
3.2.4 社会力量融入不够活跃 |
3.2.5 医养结合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不足 |
3.2.6 “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推广困难 |
3.3 南海区“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区一级政府职能局限 |
3.3.2 各镇(街道)经济发展不均衡 |
3.3.3 各部门分工不明确 |
3.3.4 民营养老医疗机构发展空间不足 |
3.3.5 国内医疗养老服务人才资源短缺 |
3.3.6 老年居民固有居家养老观念影响项目推广 |
第4章 其他地区“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的运行经验借鉴 |
4.1 青岛市的“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经验分析 |
4.1.1 青岛市“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经验 |
4.1.2 对南海区推进“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的启示 |
4.2 上海市的“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经验分析 |
4.2.1 上海市“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经验 |
4.2.2 对南海区推进“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的启示 |
4.3 武汉市的“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经验分析 |
4.3.1 武汉市“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经验 |
4.3.2 对南海区推进“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的启示 |
第5章 完善南海区“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 |
5.1 从区级层面统筹医疗及养老服务发展 |
5.2 完善服务方式平衡地域差异 |
5.3 理顺政府统筹引导机制 |
5.4 鼓励发展健康服务新兴业态 |
5.5 加强人才培养 |
5.6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
5.7 大数据推动服务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
1.2 国家出台的多项政策为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政策保障 |
1.3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急需中医药国际化人才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概念 |
4.1 人才 |
4.2 国际化人才 |
4.3 中医药国际化人才 |
第二部分 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的历史概况 |
1. 秦汉时期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概况 |
2. 隋唐时期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概况 |
3. 宋元时期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概况 |
4. 明清时期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概况 |
5. 近代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概况 |
6.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之前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概况 |
7. 改革开放之后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概况 |
8. 小结 |
第三部分 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
1. 来华中医药留学生培养的现状分析 |
1.1 来华中医药留学生招生分布及毕(结)业情况 |
1.2 来华中医药留学生专业设置及学历层次情况 |
1.3 来华中医药留学生规模发展情况 |
2. 国内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2.1 国内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2.2 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2.3 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开展情况 |
3. 国外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3.1 国外主要中医药教育机构分布情况 |
3.2 国外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教育层次及专业设置分布情况 |
3.3 海外中医孔子学院发展情况 |
第四部分 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
1. 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SWOT分析 |
1.1 内部优势分析(Strengths Analysis) |
1.1.1 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
1.1.2 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深远 |
1.2 内部劣势分析(Weakness Analysis ) |
1.2.1 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总体规模小 |
1.2.2 缺乏国内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
1.3 外部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Analysis) |
1.3.1 国际形势良好 |
1.3.2 国家政策支持 |
1.4 外部威胁分析(Threats Analysis) |
1.4.1 国际中医药教育市场参差不齐 |
1.4.2 国际中医药教育政府间合作项目开展不足 |
1.4.3 中医药国际化师资队伍不足 |
2. 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
2.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 |
2.2 探索国内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
2.3 加快国际中医药教育标准化建设 |
2.4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外合作办学 |
2.5 加强中医药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课题和发表论文情况 |
(7)医改背景下的医联体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主要创新与研究难点 |
(一) 创新点 |
(二) 研究难点 |
五. 组织结构 |
第一章 医联体的核心概念与合作模式 |
一. 核心概念 |
(一)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二) 医疗联合体 |
(三) 分级诊疗 |
(四) 多点执业 |
二. 医联体合作模式 |
三.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医联体的建设现状 |
一. 部分试点省份医联体建设现状 |
(一) 四川省 |
(二) 陕西省 |
(三) 浙江省 |
(四) 安徽省 |
(五) 上海市 |
(六) 青海省 |
(七) 江苏省 |
二.江苏省部分地市医联体建设情况 |
(一) 南京市 |
(二) 泰州市 |
(三) 常州市 |
(四) 扬州市 |
(五) 镇江市 |
(六) 徐州市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联体的优势和运行中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
一. 医联体的优势 |
(一) 缓解看病难问题 |
(二) 促进资源合理分配 |
(三) 加强医疗机构间合作 |
(四) 促成分级诊疗新格局 |
二.医联体运行中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
(一)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促进政策 |
(二) 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 |
1. 医保政策的限制 |
2. 医联体的考核标准仍未成型 |
(三) 双向转诊普及度不高 |
1. 双向转诊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
2. 双向转诊缺乏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 |
(四) 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不足 |
1. 基层优质医疗资源紧缺 |
2. 社区首诊制刚性不足 |
(五) 合作缺乏协同性 |
1. 合作流于表面 |
2. 医院文化冲突 |
(六) 医联体信息化建设滞后 |
第四章 推进医联体建设的改进建议和对策分析 |
一.提升政府对医联体建设的关注度 |
二.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医保统筹 |
三.确保医生多点执业的有效开展 |
四.打破区域限制加速融合 |
五.促进医联体内部的文化建设 |
六.运用互联网+理念促进医联体信息化 |
第五章 实证研究案例—医联体“中大医院模式”探索 |
一.中大医院医联体模式主要特点 |
(一) 突破区域性医联体的地域限制 |
(二) 完善三级医疗网络的中间环节 |
(三) 专人专管无缝对接的转诊通道 |
(四) 形式多样以点带面的人才培养 |
(五) 以临床科室为重点的复合模式 |
(六) 医联体内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
二. 中大医院医联体成效 |
(一) 信息化建设 |
(二) 医疗技术帮扶 |
(三) 人才培养 |
(四) 科教支持 |
(五) 双向转诊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 总结 |
二.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江苏省公立医院医疗联合体调查问卷 |
(8)福建省中医风湿病学科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福建省中医风湿病学科发展现状 |
2.1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2.1.1 中医风湿病临床研究基地 |
2.1.2 中医风湿病学科人才及培养 |
2.2 福建省中医风湿病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 |
2.3 近年来福建省中医风湿病实验室基础研究情况 |
2.3.1 类风湿关节炎 |
2.3.2 系统性红斑狼疮 |
2.3.3 骨关节炎 |
2.3.4 其他研究 |
2.4 福建省中医风湿病临床研究 |
2.4.1 类风湿性关节炎 |
2.4.2 系统性红斑狼疮 |
2.4.3 骨关节炎 |
2.5 福建省中医风湿病学科发展研究成果 |
2.6 开展科研项目 |
2.6.1 闽产雷公藤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
2.6.1. 1 已完成项目 |
2.6.1. 2 目前正承担的研究任务 |
2.6.2 风湿病证素研究 |
2.7 出版着作 |
2.8 学术交流和知识普及 |
3 风湿病专科及学术组织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4 展望 |
4.1 加强继承, 发挥特色, 勤于临床, 培养合格型人才 |
4.2 防治结合, 普及推广, 加强合作, 提高国际化程度 |
4.3 内外结合, 综合治疗, 科学规范, 加强有效性研究 |
4.4 科学防治, 突出优势, 减毒增效, 发挥中医药特色 |
4.5 建立基地, 完善队伍, 培养人才, 健全专科化平台 |
4.6 发挥优势, 医药结合, 加大力度, 研发抗风湿新药 |
(9)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问题说明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目的与路径选择 |
五、资料的使用 |
第一章 1949年以前血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
第一节 血吸虫病的流行史 |
一、医学界发现和证明血吸虫病的经过 |
二、病原与病症 |
三、传统医典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江苏省的防治情况 |
一、江苏境内的流行状况 |
二、江苏当局的血防活动 |
第二章 1953年建省之前的血防工作(1949-1953)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医疗卫生事业的国家目标 |
一、疫病的流行与防治 |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国家目标 |
第二节 华东当局发现疫情的过程与措施 |
一、发现的过程 |
二、采取的措施 |
第三节 江苏三地防治工作的启动 |
一、南京市血防工作的开展 |
二、苏南区血防工作的开展 |
三、苏北区血防工作的开展 |
第三章 中共中央开展血防工作的决策与部署 |
一、中央核心层发现疫情严重的过程 |
二、建立血防工作的领导机制 |
三、制定防治工作方针和计划 |
四、开展对血吸虫病的研究 |
五、解决防治的技术问题 |
六、典型经验的推广 |
第四章 “一五”时期江苏省的群防群治(1953-1957) |
第一节 省当局对中央方针的执行 |
一、江苏建省的过程 |
二、对华东局血防工作指示的执行 |
三、制订1956-1958年的工作计划 |
第二节 科研工作的部署与开展 |
一、科研机构的成立与工作部署 |
二、科研工作的开展 |
第三节 血防经费的管理 |
一、血防经费的管理规定 |
二、经费执行情况的调查 |
三、经费管理办法的调整 |
四、医疗欠费问题的解决 |
第四节 群防群治的展开 |
一、治疗 |
二、灭螺 |
三、管理粪便 |
四、水源管理 |
第五章 中共中央发动“血防大跃进 |
一、提出血防“大跃进”的目标 |
二、对各地党委的要求 |
三、鼓励各地打破常规 |
四、树立“血防跃进”典型 |
第六章 江苏省的“血防大跃进”(1958-1960) |
第一节 省“血防跃进”的目标 |
一、“纲要”颁布后的江苏计划 |
二、中央目标提出后的江苏规划 |
第二节 推动“血防大跃进”的举措 |
一、宣传血防大跃进的必要性 |
二、明确各级党委的责任 |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
四、树立医疗跃进典型 |
五、推广快速疗法 |
六、放宽治疗对象与修改经费管理 |
第三节 “血防大跃进”的三个阶段 |
一、“空前跃进”阶段 |
二、“继续跃进”阶段 |
三、“持续进行”阶段 |
第四节 成绩分析与遗留问题 |
一、成绩分析 |
二、遗留问题 |
第七章 中共中央的“血防工作调整”方针 |
一、血防工作调整的原因 |
二、血防工作调整方针的内容 |
三、为贯彻调整方针采取的措施 |
第八章 江苏省的“血防工作调整”(1961-1965) |
第一节 总目标的调整 |
第二节 初期阶段的调整 |
一、制订1961年的工作计划 |
二、开展灭螺工作的试点 |
三、积极治疗 |
四、重抓粪便管理 |
第三节 重点阶段的调整 |
一、制订1962-1963年工作计划 |
二、充实防治队伍 |
三、进行防病再教育 |
四、组织查螺 |
五、把责任落实到生产队 |
六、合理解决报酬问题 |
七、抓好预防工作 |
第四节 后期阶段的调整 |
一、1964-1965年的工作计划 |
二、充实领导班子 |
三、树立血防战线上的样板 |
第五节 血防研究的进展 |
一、科研工作的部署 |
二、治疗及预防药物 |
三、查螺灭螺方法研究 |
四、急性感染研究 |
第九章 尾声:“文革”期间的江苏血防工作(1966-1976) |
第一节 前期防治工作(1966-1967) |
第二节 后期血防工作的重启(1970-1976) |
结语 |
一、中央政府的决策作用 |
二、不同时期社会动员的效益 |
三、不同阶段医疗福利制度的功能 |
四、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清以来的乡村医疗制度 ——从草泽铃医到赤脚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第三节 研究回顾 |
一、 草泽铃医及乡村医疗制度的相关研究 |
二、 关于赤脚医生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 |
一、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二、 研究资料 |
第五节 论文架构 |
第二章 清代的乡村医疗及其近代变革 |
第一节 清前期的乡村医疗资源 |
第二节 晚清卫生行政改革 |
小结 |
第三章 保健员与民国时期乡村医疗建设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乡村卫生机制 |
第二节 保健员与乡村医疗建设 |
一、 培训保健员与合作医疗的起源 |
二、 农村卫生实验区的卫生建设 |
三、 边区政府的医药合作社及其医疗活动 |
小结 |
第四章 1949 年后的农村医疗变革 |
第一节 四项卫生方针与爱国卫生运动 |
一、 反细菌战 |
二、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节 1949 年后农村医疗市场结构的变化 |
第三节 联合诊所、农业社保健站与合作医疗的发展 |
一、 从医药合作社到联合诊所 |
二、 从联合诊所到保健站 |
三、 集体保健医疗或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
第四节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
第五节 乐园公社合作医疗的典型 |
小结 |
第五章 赤脚医生政策的实施及影响 |
第一节 赤脚医生的兴起 |
第二节 赤脚医生的选拔 |
一、 赤脚医生的前身:从卫生保健员到“小医生”的选拔与培训 |
二、 赤脚医生的选拔 |
第三节 赤脚医生的培训 |
一、 培训方法 |
二、 培训内容 |
三、 培训效果 |
第四节 赤脚医生薪酬 |
一、 赤脚医生报酬的构成与分配 |
二、 赤脚医生报酬的变动 |
第五节 赤脚医生的职责 |
第六节 赤脚医生的医疗方式 |
一、 “团结中西医”的卫生方针 |
二、 充分发挥“一根针、一把草”的作用 |
三、 “三土上马”、“四自创业” |
四、 西医疗法与新医疗法 |
五、 后合作医疗时期赤脚医生医疗方式的转变 |
第七节 赤脚医生时期的医病关系 |
一、 传统医病关系向现代医病关系的转变 |
二、 赤脚医生时期医病关系 |
小结 |
第六章 合作医疗:赤脚医生的主要任务 |
第一节 合作医疗的目标及任务 |
一、 1949 年至 1956 年过渡时期的卫生目标——消灭烈性传染病 |
二、 1957 年至 1965 年的卫生目标:“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 |
三、 1965 年至 1976 年的卫生目标——实现卫生革命 |
第二节 合作医疗的筹资 |
一、 早期合作医疗的经费筹集 |
二、 1969 年以后的合作医疗筹资 |
第三节 合作医疗的管理 |
第四节 合作医疗的发展 |
一、 山东省合作医疗的发展概况 |
二、 山东省合作医疗快速发展的个案分析 |
三、 1977 年到 1985 年合作医疗的衰落 |
四、 合作医疗制度化失败的原因 |
小结 |
第七章 赤脚医生与合作医疗制度的成效探析 |
第一节 两种传统观点:瑕不掩瑜与微不足道 |
第二节 赤脚医生与合作医疗的实际效果 |
一、 实际医疗效果 |
二、 卫生成就与合作医疗的关系 |
第三节 社会政治效应 |
一、 从“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到“合作医疗好” |
二、 合作医疗所蕴含的价值和目标 |
小结 |
第八章 赤脚医生制度的尾声与合作医疗的再兴起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赤脚医生与合作医疗的逆转 |
第二节 合作医疗的再兴起 |
结语 政治化、制度化、廉价化的医疗资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加速中西医结合步伐 我区举办中西医结合院长、科主任、护理学习班(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2]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3]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完善对策研究[D]. 吴康荣.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 [4]乡村赤脚医生群体研究(1965~1985) ——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D]. 曾雪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佛山市南海区“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研究[D]. 杨晨. 湖南大学, 2018(01)
- [6]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D]. 张勤.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8(02)
- [7]医改背景下的医联体管理模式研究[D]. 周群. 东南大学, 2018(01)
- [8]福建省中医风湿病学科发展报告[J]. 吴宽裕,陈进春,赵钟文. 海峡科学, 2014(01)
- [9]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年)[D]. 施亚利. 南京大学, 2013(05)
- [10]清以来的乡村医疗制度 ——从草泽铃医到赤脚医生[D]. 许三春. 南开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