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注释辨正(论文文献综述)
曾绍皇[1](2010)在《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于杜甫的研究,学界一直多着力于杜诗着作(已刊或未刊)的整理和研究,而对依附于杜诗文本的评点关注较少,对杜诗未刊评点更是缺乏系统性的整理与研究。本文以杜诗未刊评点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其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杜诗未刊评点在历代公私书目中的着录状况、发展脉络,以及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文献、杜诗学、诗学理论等相关重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杜诗未刊评本作典型个案剖析。通过对杜诗未刊评点的全面整理、考释与辨析,以求还原其历史面貌、肯定其文献价值、发掘其理论意义。全文除绪论、馀论之外,共分六章。主要观点如下:绪论部分从杜诗学的视阈审视杜诗评点本的历史定位,突破了传统杜诗研究不将杜诗评点纳入杜诗学着作范畴的偏颇,指出杜诗评点是杜诗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那些未经整理刻印的杜诗评点本还具有与稿本同等重要的文献价值,进而挖掘出杜诗未刊评点所具备的杜诗学意义和所承担的文学批评功能。第一章主要从历代公私目录对杜诗评点文献的着录入手,简略梳理目录学史上杜诗评点着作的收录情况。分别就唐代以来史志目录对杜诗评点的着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对杜诗评点的定位、历代私家书目对杜诗评点的有意采撷和当代善本书目着录杜诗未刊评点的概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它的历史流变及其观念嬗变,并简略回顾了杜诗评点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杜诗未刊评点的研究前景。第二章着眼于明清杜诗未刊评点的整体观照,厘清了它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了评点作者群体的构成情况和基本特点,归纳了明清时期杜诗未刊评点的几种主要批评范式。宋元时代是杜诗评点的发轫期。杜诗未刊评点则在明代异峰突起,经过明末清初的转型突破,至清代达到顶峰,进入集大成时期,而近代政治体制和社会思潮的风云变幻,导致了杜诗未刊评点在内容与语言上的新变。杜诗未刊评点作者群体的构成特点包括:他们具有读者与作者双重角色的基本特质、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与私人藏书家关系的复杂性等。杜诗未刊评点的批评范式则大致可归纳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蜻蜓点水”与“连篇累牍”、“崇本息末”与“寻章摘句”、“论诗及事”与“立象尽意”、“推源溯流”与“切己体认”等几种基本类型。第三章从杜集文献层面对杜诗未刊评点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以屈复《杜工部诗评》与申涵光《说杜》为例论证了杜诗未刊评点对杜集着作辑佚的巨大贡献;接着又从钱陆灿、吴农祥两人批杜的具体实例中考辨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已刊评点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以潘德舆批《读杜心解》、徐松批《杜工部诗集》、潘贵生批《赵子常选杜律五言注》、顾大文批《杜工部诗集》、何绍基批《杜工部集》、蒋光焴批《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等为例,对杜诗未刊评点中存在的伪托、抄袭和存疑之作进行了辨析;此外还对杜集书目中着录的杜诗未刊评点进行了辑补、指瑕与辨正。第四章主要探讨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的相关问题。一方面以桐城方氏望族、海宁陈氏家族的杜诗家学传承为例,阐述了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家族传承的具体关系;另一方面从人际传播角度,剖析了杜诗未刊评点人际传播的三种主要形态及其现实功能。另外,还从杜诗学发展演变的视角,探讨了杜诗未刊评点的特殊演进轨迹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随意性、家族性、民间性和非主流性等基本特征。第五章主要解析杜诗未刊评点中的诗学理论。从杜诗未刊评点与诗学术语、杜诗未刊评点与诗话、杜诗未刊评点序跋与诗学理论以及杜诗未刊评点与文学批评史学等四个维度具体分析了其中的诗学问题。既首次发掘和阐释了方拱乾以“绪”批杜、李以峙以“响”为用字之境的批评原则,也详尽论述了诸家评点对刘溶《杜诗集评》、钱谦益《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浦起龙《读杜心解》、郭正域《杜子美七言律》等杜诗批评着作的批评。第六章选取杜诗未刊评点中颇具代表性的评本进行个案解读。以徐渭、奚禄诒、商盘、严复等人批杜情况为例,逐一介绍评点者生平与诗学趋向、批本评点的形式特征、评点内容的实际价值、批评标准与理论意义,从点的横截面阐述杜诗未刊评点的存在价值与理论意义。馀论部分主要针对杜诗未刊评点的实际情况,评议其是非功过,既肯定其独特的文献辑佚功能、灵动的文学色彩和深刻的理论价值,也不避讳因批点随意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科学的态度对杜诗未刊评点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客观定位。正文之外,列有《杜诗评点编年简目》、《杜诗未刊评点版本提要》、《杜诗未刊评点汇评选录》等三个附录,这是论文得以顺利写作的文献基础与资料来源。
牛庆国[2](2015)在《晚唐作家卢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走向近代化以来,传统的作家个案研究素为隋唐五代文学研究的主流之一,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后对作家生平的考证,形成了空前的热潮。然不容否认的是,学者对作家的研究多集中于大作家,对中、小作家的研究仍然不够充分,而晚唐江西作家卢肇即为众多中、小作家之一。卢肇,武宗会昌三年(843)状元。自幼好学,颖拔不群,宜春令卢萼见而奇之,言其异日当有闻。肇门第衰薄,然不改青云志,终登第。有文学,工文翰,于歙州刺史任时进《海潮赋》,武宗李瀍敕批:“卢肇文学优瞻,时辈所推。穷测海潮,出于独见。征引有据,图像正明,足成一家之言,以袪千载之惑,其赋宜宣付史馆。”然而,如此颇具奇才、文学优瞻的作家,并不见于正史记载,传世文献中与卢肇相关的记载相对零散且并不充分,诸书记载多是陈陈相因,未经考证;而为数不多的记述中,本应详实具体的内容,如仕宦经历、时间及任所等,未免稍显概括。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笔者以卢肇小说集《逸史》为研究对象,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卢肇〈逸史〉研究》,由于硕士论文是单以《逸史》为对象的专书研究,笔者虽曾设单章对卢肇其人其书加以研究,然而研究浅尝辄止。故在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再以卢肇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其作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探究。本论文主要包含五部分:一是绪论;二是人物生平的梳理与考证,包括第一章与第二章;三是对卢肇生平着述的文献学考察,即第三章;第四部分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卢肇文学创作展开研究,即第五章;第五部分即本论文附录部分,兹将各部分所含各章简介如下:绪论:在介绍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回顾前人对卢肇研究的成果,挖掘该选题可延伸的研究方向。第一章《卢肇家世与生平考》:第一节是对卢肇世系的梳理以及家室的考证,本节立论的依据是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互补互证,陈岳为卢肇继配夫人孙氏撰写的墓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卢肇世系与家室记载的不足。第二节是对前人研究中未能达成共识的卢肇行迹及仕历的梳理及考辨,本节分阶段地梳理卢肇从儿时到成人,从应试到入仕,从地方到京都,再到地方的人生历程,指陈诸书记载及前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重新考证并得到了诸多与前人研究相异的结论。第三节是提纲挈领式地对卢肇交游及着述状况予以介绍,并分别以表格形式呈现,这样的处理方式保证了论文行文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为以下分设专章考述卢肇交游情况及存佚着述状况奠定基础。第二章《卢肇交游考》:人物个案的研究,交游是不可或缺的考察内容。考察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不应仅仅停留在彼此之间表面上的交往事实的梳理,而是应该看到来往背后的人性与社会。通过钩沉卢肇与师友、同僚、族亲、同年等群体的往来史实,考察其成长、活动的环境与范围,,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实,对于把握卢肇的成长过程及心路历程有重要价值,而这也为深入分析其作品创作本事及内涵奠定基础。第三章《卢肇着述考》:从传世文献的记载中考察其生平着述及流传情况,能让我们更直观地认识作为“为文者”的卢肇。第一节从历代公私目录对卢肇着述的着录入手,考察其着述数量及作品存佚状况。第二节对五种全佚着述加以考察,力图推断诸书亡佚时间,对两种误题作者为卢肇的作品予以辨正,并对缺佚着述《逸史》的版本情况予以补充论述。第三节主要考察卢肇存世诗文的辑考及注评情况,首先对历代总集收录卢肇诗文情况予以考察,将总集与总集之间、总集与《文标集》诸本之间所录同一篇章进行比对,通过文字的异同来发现诸本之间或可存在的传承关系,这也是我们梳理《文标集》版本源流的重要依据。对于卢肇诗文,今人多有辑考与注评,其中辑考工作实际上只是今人对《全唐诗》、《全唐文》辑考成果的一小部分。综合诸总集所录及今人辑考成果,去其重复者,卢肇存世之诗三十四首,残诗(句)四,存世之文凡十二篇、句一。第四章《卢肇〈文标集〉研究》:第一节对《文标集》结集及刊刻背景从两方面加以介绍,是集之所以于卢肇殁后二百年才得以结集刊布,一方面在于卢肇生活在战乱频仍的时代;另一方面,与晚唐、五代至两宋各时期的刻书业发展水平相关。第二节中对《文标集》诸版本分别予以详细考述,直接见于文献记载或流传至今的版本凡十二种,民国以前八种,民国以后四种,诸版本之间的传承关系相对清晰。第三节举例介绍笔者在厘清《文标集》版本源流,并对诸本优劣加以分析的基础上,重新选定底本与参校本,而进行的详细校勘与注释工作。第五章《卢肇散文创作研究》:卢肇的散文创作诸体兼涉,有辞赋、碑志、杂记、奏议、上书等,而尤工于辞赋。第一节分析卢肇在科举制度樊篱下的律赋创作,分为“文题正大,雅典丽泽的律赋”与“破科举制度正大命题的律赋”两部分。第二节与第三节分别对卢肇的《海潮赋》与《上王仆射书》进行个案研究,前文从创作背景及旨趣、卢肇潮论及后世批评、骋辞问对的文学特色等三方面展开,后文则分析其创作缘由,并对内容加以解读。附录:分别为《文标集》校补、《卢肇继配夫人孙氏墓志》、《晚唐宰相王铎行年稽考》,其中《〈文标集〉校补》为笔者对《文标集》的部分整理成果,其余附录可视为论文的部分参考资料及有益的补充。
张海波[3](2015)在《银雀山汉简兵书类文献校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以银雀山汉简中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以及《尉缭子》、《守法守令等十三篇》、《佚书丛残》中的论兵部分为主要研究对象。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银雀山汉简的出土地点以及竹简的基本情况和整理出版情况,然后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最后对本文涉及的兵书颊文献的研究概况进行简单的综述。正文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是文本校读部分。此部分只对整篇有传世文献可以对读的《孙子兵法》、《尉缭子》以及《王兵》、《兵令》、《将过》三篇进行文本校读,校读主要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表格下有校记。部分可以和传世文献对读的篇章,直接在中篇“简注”里说明。中篇是简注,这是本文的主体,主要有“解题”、“编联”、“释文”、“简注”四部分。每一篇简文都有“释文”、“简注”两部分,“解题”、“编联”有无视具体情况而定。“解题”主要介绍简文的一些基本情况;“编联”主要是对学术界已有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利用现代笔迹学原理,结合竹简形制及文义,参考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编联有疑问的部分篇章的竹简顺序进行调整;然后是根据竹简图版,并结合诸家研究成果,严格隶定的“释文”;最后是“简注”,此部分只采用相关研究论着中正确的、重要的观点,那些重复的、可有可无的、错误的观点不再收录。下篇是附录与参考文献。本文附录有八,其中附录一是研究相关问题的五篇小文章。然后是简称表;《孙子兵法》图版着录重见表;《银壹》、《银壹(1975)》、银简《孙子》着录情况对照表;《银壹》、《银贰》与《银壹(1975)》简号对照表;银雀山汉简各篇存篇题情况表。最后将“阴阳时令、占候之类”中除《天地八风五行客主五音之居》外其他篇涉及军事的简文,尚未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筒[叁]》中涉及军事的简文放在附录七、八中。
张俊之[4](2013)在《二王杂帖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王杂帖为东晋王义之、王献之父子的书帖,是研究中古汉语的宝贵材料。本文在全面整理现存书迹和释文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习用词、同义词进行了系统的描写与研究,考释新词、抉发新义,并对一些错误的训释作了辨正。为使词集研究有可靠的文本基础,本文首先对二王杂帖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参考《宋拓淳化阁帖》和《宝晋斋法帖》等书迹,运用传统的校勘、考据方法和现代词汇学理论,并结合中古时期书札的语言特点,发现了唐代张彦远、宋代刘次庄、明代顾从义及清代王澍等诸家释文均错误者三十六处;参考《法书要录》、《墨池编》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等历代着作中的二王杂帖,纠正了《全晋文》录文错误七十余处。在研究二王杂帖词集的过程中,按照词汇系统与疑难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思路进行。根据文本内容和语言特色,词汇系统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书信的文体要求和(?)丧问疾、伤别问候的内容性质决定了二王杂帖的用语特色。本文将其习用词分为书信、婉辞、聚散、健康和疾病五大类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其形成与流燮。(二)二王杂帖中的同义祠异常丰富。在探讨同义词的形成与认定方法基础上,以构词能力为经、以情感类型为纬,分忧愁、挂念、悲伤和安慰四类研究其中的“情感类”同义词。二王杂帖诂屈难懂的主要原因是词义问题,所以个案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疑难词训释。首先对其中的近七十个新词进行了考释,其次对二十多个常见词语、但在二王杂帖中反映出并不常见的意义进行了抉发,另有近二十个词语虽然辞书有载或前人研究已经涉及,但释义或有不确,以二王杂帖为突破口加以辨正。这些研究为辞书补收条目和义项、修正释义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毛娜[5](2013)在《《徐陵集》典故的语言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古语言研究中对用典这种语言现象的研究比较薄弱。以往对用典的研究大致集中在用典的种类、用典的功用、如何恰到好处地用典这几方面,仍处于对用典现象的描述和分类阶段。对典故的诠释过程中,则以广征博引为最重要的笺注方式,也就是根据用典语句的字面去寻章摘句,以此考求典故的来源出处,而对揭示诗文中用典的微言大义和弦外之音则用力不够。用典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在中古的文学创作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历代笺注家对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也是尽其所能地加以阐释。因此,对用典这种语言现象的内部认知机制进行研究、对典故注释的适用方法进行探讨是中古语言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工作。中古文学语言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追求精致、含蓄、典雅,在诗文中大量地使用典故。南朝梁陈时期徐陵的文章,工巧华美自不待言,所作又多庙堂之文,并且其文学作品也以用典隶事贴切而着称,可算是用典作品的典型。《徐陵集》的整理研究虽然是文献学方面的工作,但古文献的整理离不开以古汉语研究为基础和支撑。《徐陵集》的整理中出现了很多有待语言学研究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校勘方面出现的异文取舍的问题,笺注方面出现的词语释义、典故诠释的问题,这些都说明了从语言学角度对它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徐陵文集经过历代丧乱散失殆尽,现在流传的《徐陵集》是明人辑佚汇编所得,集中所存诗文共127篇①,其中诗歌42首,骈文85篇,用典不少于1490个。《徐陵集》是用典作品的一个典型,因而其中最主要的阅读障碍,便首推那些远采先秦典籍,中取魏晋,近用宋、齐文章的典故。有鉴于此,清代学者吴兆宜在《徐孝穆集笺注》中,就把笺注的重心放在注释典故上,为此后三百多年来的读者扫除了很大部分的阅读障碍。但吴注毕竟是草创之作,其中误注和漏注的典故仍不在少数。另外,由于时代的原因,吴注采用同注互见法时所云见前某篇者往往简称,而且不指明是篇中哪一句之注,这就使得不熟悉徐陵集中文章以及相关典故变化形式的读者难以找到与该典故相对应的注释;并且吴注对典故的诠释重在交代典源,点出典源后很少联系用典诗文阐释典故的喻义,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种现象,即所交代的典源有时只是一些毫不相干的或者说并不典型的例子。近年问世的《徐陵集校笺》,虽然总体上比旧注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但在典故注释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很小。《校笺》除了补充吴注中引用文献的内容、交代吴注引用文献的来源外,对吴注中原来存在的误注和漏注之处的补正并不多,不但没能吸收利用前人已有的一些对吴注笺注典故误漏之处的商榷成果,而且还出现了不少吴注中没有的新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校笺》在注释典故时所采用的方法与吴注中的方法相比几乎没有优势。《校笺》以繁琐而详尽的征引为主要的手段和目的,既没有注意到将典故与用典诗文相结合以点明典故在文中的喻义,又因为引文的冗长而使笺注重点淹没,因此,《校笺》在笺注典故时给人的印象有这么一点,就是常常会忘记了某个典故是用在这篇文章里的,从而使典故训释变成了为炫耀博学而开列展品式的行为,以致读者越看越糊涂。针对吴注和《校笺》在典故注释上的难点和盲点,以及旧式的典故注释方法带来的弊端,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探讨用典的认知基础,并且从典故与现实诗文两个领域间的关联点入手,强调对典故喻义的分析和解释,为具体的典故注释工作探寻更合理的方法,指出“典故因素义”和“典故与现实诗文间的关联点”是典故诠释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着眼点。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本文从用典的辨认与判定、典故溯源、典故释义三大方面着手,致力于对已有的《徐陵集》笺注本中典故诠释方面仍然存在的难点和盲点进行解决。本文在充实古汉语中用典现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都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一、首次全面地讨论了与“用典”有关的若干概念间的关系。1鉴于以往的修辞学研究中讨论用典时,一般只会简略交代古代的文学批评着作习称“用典”为“用事”,而并不分析古代“用事”与现在“用典”两者间的区别与联系,本文首次详细地讨论了“用典”与“用事”的关系。本文首次勾勒出“用典”逐渐代替“用事”的演变过程,并且分析了其间的演变理据。其后,本文讨论了“用事”与“用典”的范围差异,主要以《文心雕龙》与《颜氏家训》中所涉及的“用事”的例子为分析和比较对象。(详见第一章第一节)2针对以往的研究中对用典、典故、典故词语三个概念界限不清的问题,本文对用典、典故、典故词语三个不同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辨析,指出了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典故与成语、典故词语与成语之间的区别作了区分,指出典故是非语言单位的,成语是语言层面的,典故与成语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典故词语与成语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各自命名的词类,典故词语强调包含典故在内,采用何种语言单位则不作特别要求,因此典故词语可以是结构稳定的词,也可以是能变换结构的词组或短语,成语强调其长期习用、结构定型与意义完整,而是否包含特定的典故则不是判断的必要条件。(详见第一章第二节)3本文对典故词语中语典词的概念和研究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概括。语典词是近七八年内才开始被关注的一类特殊的词。语典词专指语典词语中以固定的词的形式出现的那部分词。语典词曾经也叫雅言词或典故词。从构词方式上来讲,语典词的构成方式不属于“连绵字”、“词根加词头、词尾”和“仂语的凝固化”三类中的任何一种,它是通过割裂、提取经典文献中的语句而形成的词语,是由于文人使用语典而产生的一类特殊词汇,因此从构词途径着眼,可称之为“典故词”。跟共时的通俗易懂的“俗语词”相比,它显得典雅含蓄,因此也曾被称为“雅言词”。(详见第一章第三节)二、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指出用典是一种语言现象,它的认知基础分为隐喻和转喻两类。在此基础上将用典分为隐喻式用典和转喻式用典两类。以往从认知角度对用典进行的研究多数将用典直接定义为一种认知和思维机制,这种作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这实际上是误将用典的认知机制等同于用典本身,也就是将用典行为直接等同于隐喻的认知活动。本文指出用典本质上是一种修辞方式,一种语言现象,而不是一种认知方式,它有普遍而合理的认知基础,即隐喻和转喻。隐喻是基于事物间相似性的对比类推,转喻指基于事物间邻近性的借指替代。按照用典的两种认知基础,本文将用典分为隐喻式用典和转喻式用典两类。相比于传统的将用典分为用事典、用语典两类,或者分为明引、暗用两类,这样的分类方式更有利于揭示文中所用典故的表达意图或言外之意。因为它是建立在典故与现实诗文间的语义关联点上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相似性的关联点和通转性的关联点着手,以《徐陵集》中具体例证分析隐喻式用典和转喻式用典两种不同的用典方式下如何对所用典故的表达意图或言外之意进行揭示。(详见第二章)三、首次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和转喻理论为具体的典故注释工作寻找出切实可行的适用方法,指出“典故因素义”和“典故与现实诗文间的关联点”是典故诠释中最关键的两个着手点。本文在总结和继承传统的典故训释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用典涉及典故和现实诗文两个领域并产生语义关联的理论,总结出典故诠释过程的三个重要环节中可采用的方法。在用典的辨认与判定环节中,以典故与现实诗文间的语义关联为判断标准,可避免出现“典作非典”和“非典作典”的现象;在典故溯源环节中,从典故因素义和典故与现实诗文两个领域间的关联点入手,可帮助挖掘出语句中所用之典,判断所溯出的典源是否正确;在典故释义环节中,利用对诗文中所用典故进行释义的关键在于寻找并阐明其中的语义关联的特点,从典故与现实诗文两个领域间的关联点入手,对典故喻义进行分析和解释,揭示文中所用典故的表达意图。(详见第三章)四、从实践的角度致力于对已有的《徐陵集》笺注本中典故诠释方面仍然存在的难点和盲点进行解决,共计解决八十六处。本文对吴注中原来存在的误注和漏注之处,以及《校笺》中新出现的典故诠释上的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分判断用典与否失误、典故溯源失误、典故释义失误三部分,对其中的失误之处逐一进行补正,共计解决典故诠释方面的难点和盲点八十六处。这些实践的成果对典故辞典的编纂、《徐陵集》的整理研究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贡献。(详见第四章)
孙玮[6](2015)在《岭南舌诊学术源流—基于胃脘痛文献医案的岭南舌象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澄清岭南舌诊发展源流与贡献,通过病案分析呈现岭南舌象分布特点,从理论与临床两个角度共同体现岭南舌诊与舌象的规律。探求岭南地区舌诊的发展源流,以历史先后为线索总结各个时期岭南医家对舌诊法作出的贡献,并从岭南医家的认识过程及他们的着述中总结提炼出岭南舌诊法的侧重点与特征;系统总结具有代表性的岭南医家关于舌诊的学术观点,包括梁玉瑜、何梦瑶、陈复正、程康圃、杨鹤龄、陈任枚等,着重总结岭南舌诊专着《舌鉴辨正》的学术观点,横向比较突出梁玉瑜对于舌诊的独到见解,从而提炼其临症诊疗思维特征;通过医案数理统计分析挖掘岭南舌象分布规律,收集与舌象关系密切、能够敏感影响舌象表现的脾胃病文献病案,以胃脘痛医案为载体,通过客观统计分析挖掘岭南胃脘痛舌象分布规律,发现岭南病理性舌象的分布偏向,以此分析岭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对舌象变化的影响。方法:文献研究部分主要利用大学图书馆、网络数据库及各种图书、网络资源来收集有关岭南医学发展史及与岭南舌诊相关的文献资料,使用关键词如“岭南医学”、“岭南舌诊”、“舌诊”等进行主题词搜索,并以以往舌诊发展历史为线索,探讨同时期岭南医学发展的程度及对舌病与舌诊法的相关认识,并按历史时间或学术承袭的逻辑关系进行整理,最后形成两条主要思维脉路,一是岭南舌诊的发展源流及各时期医家对舌诊的贡献,二是岭南代表性医家的舌诊论述,重点在舌诊专着《舌鉴辨正》的临床特点及意义。舌象分布规律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文献病案为研究对象,选取近现代广东名老中医医案,患者群为岭南地区常驻民,以《岭南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为主要线索,按照图书中的医家名单收集胃脘痛医案,病案来源分三个途径,一是书载医案;二是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医家的姓名为关键词搜索其相关文献,收集其中的胃脘痛医案;第三利用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图书馆及中医珍稀文献网站等,以医家姓名为关键词搜索其相关着作,从中选取符合条件的医案。另外,利用网络资源以广东各地医疗机构为线索,搜索各地区中医院或西医院中医科的脾胃病专家名录,以此名录再进行上述三种医案的收集。依据1994年国家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其中的胃脘痛诊断标准进行病案的纳入,并结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确定出154例研究对象。对每一则纳入的病案,记录其病案的来源、患者姓名、籍贯、年龄、性别、中医诊断、舌象、脉象、辨证分型、方药等信息。将文字信息进行分类编号,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信息,最终编制成Excel表格,导入并建立spss 19.0软件数据库。患者一般情况及舌象分布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列联表分析采用pearson X2或校正X2检验;舌质与舌苔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舌象数据核心信息的提取采用因子分析;四诊资料的分型采用样本聚类分析;证型分布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通过医案数理分析结果,结合临床分析影响舌象分布的主要因素,总结岭南病理性舌象的分布偏向,分析岭南地区长期的自然气候环境对舌象变化的影响。结果:1一般情况分析154则病案中,男性85人,所占比例55.2%;女性69人,所占比例44.8%,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0岁以下患者3人,占1.9%;20-40岁的患者61人,占39.6%;40~60岁的患者69人,占44.8%;60~80岁的患者20人,占13%;80岁以上的患者有1人,占0.6%;分布在20-40岁、40~60岁两个年龄段的病例最多。男性最短病程0.019年,最长30年,平均4.341年;女性最短病程0.003年,最长40年,平均4.639年;总体病程平均值为4.474年。其中,病程≤1年的有64人,占41.56%;1<病程≤2年的有17人,占11.04%;2<病程≤5年的有36人,占23.38%;病程>5年的有37人,占24.03%。2舌象分布分析舌神为荣的81例,占52.6%;黯的有73例,占47.4%。淡白舌最多,占44.2%;红舌次之,占39%;淡红舌占17.5%;绛舌最少,占1.3%。具有胖大舌表现的最多,占31.2%;正常舌形占22.1%。病理舌形中嫩舌次之,占总体19.5%;齿痕舌占17.5%;瘀斑点舌占16.2%;老舌占14.9%;瘦舌有占11.7%;舌下络脉怒张占7.8%;白苔最多,占54.5%;黄苔次之,占39%;黄白苔最少,占6.5%;薄苔所占比例最大,为42.9%;腻苔次之,为38.3%;接下来为厚苔15.6%、少苔10.4%;剥苔、腐苔、干苔、滑苔、润苔、燥苔均占较小比例。3舌象与性别、年龄、病程关系的分析不同的舌形及不同舌色在男女性别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提示舌形及舌色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没有不同。厚苔及少苔对于男女性别有显着性差异,厚苔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少苔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而其他不同苔色及苔质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没有不同。各舌质及舌苔变量在不同年龄段分布中无显着性差异,提示各舌质及舌苔变量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中无差异。舌形中正常舌形在不同病程中有显着差异,提示正常舌形在不同病程中分布不同,在1-2年时间段中比例最高。其余各舌质及舌苔变量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中无差异。4舌象规律分析4.1舌质与舌苔关系淡白舌中43.1%出现舌形胖大,32.3%出现舌形嫩,26.2%出现舌形齿痕,其所占比例均较高;淡红舌中48.1%出现正常舌形,胖大舌25.9%,齿痕舌18.5%;红舌中25%出现舌形老,23.3%舌形瘦,舌胖大及正常舌形次之;绛舌中100%出现舌下络脉怒张及瘀斑点舌形,舌形胖大次之;舌形胖大在各舌色中出现比例均较高,舌形老、舌形瘦则主要出现在红舌色中,舌形齿痕主要出现在淡白舌、淡红舌中,正常舌形主要出现在淡红舌及红舌中。淡白舌72.3%出现白苔,苔质中腻苔最多,薄苔次之;淡红舌中55.6%出现白苔,苔质中薄苔最多,腻苔次之;红舌中55%出现黄苔,苔质中薄苔48.3%最高,腻苔次之;腻苔、薄苔在各舌色中均有较大比例的分布。4.2舌质、舌苔Logistic回归分析淡白舌与舌形嫩、舌形胖大相关,提示岭南胃脘痛脾胃气虚、湿邪内盛的潜在病机;红舌与瘦舌、黄苔相关,提示岭南胃脘痛实热雍盛、阴虚内热、气阴两虚的潜在病机。总之,岭南胃脘痛舌象蕴含的病机包括脾胃气虚、湿邪内盛、实热雍盛、阴虚内热、气阴两虚的因素,提示其舌象信息多反映气虚、湿盛、阴虚、内热的成分。4.3舌象因子分析共提出7个公因子,公因子1提示病机为虚、为寒,虚为气血两虚,寒可以是实寒证,也可以是虚寒证。该公因子解释原数据信息的16.067%,故可知脾胃气虚、中焦虚寒是岭南胃脘痛的主要病机。公因子2提示病机为热,其中包括了实热证和虚热证。该公因子解释原数据信息的12.758%,中焦热盛是岭南胃脘痛的主要病机。公因子3提示病机为瘀血,该公因子解释原数据信息的10.542%,故血瘀是岭南胃脘痛的一个主要病机。公因子4提示病机为湿。公因子5提示病机为虚,这里多指气阳两虚,脾气虚;公因子6提示病机为阴虚。公因子7提示病机为气阴两虚。综上所述,从舌象信息中抽象出的公因子提示,岭南胃脘痛的基本病机为脾胃气虚、热邪雍盛、气虚血瘀、寒湿内蕴、阳虚湿盛、阴液亏虚及气阴两虚。岭南胃脘痛舌象突出显示气虚、热、瘀、痰湿、阳虚、阴虚的信息。4.4四诊资料聚类分析以《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GB/T16751-1997)中的描述为标准,总结出的证型名称也以标准中的证型为准,最后归纳出9个证型分别为气阴两虚型、肝气犯胃型、湿热内蕴型、肝旺脾虚型、气滞湿阻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阳虚型、脾虚湿热型、胃热壅盛型。4.5证型分布比较分析经秩和检验,聚类分析与专家判断的证型分布结果没有显着性差异,检验结果Z=-0.070,P=0.944,P>0.05无统计学意义,故得出结论聚类分析与专家判断的证型分布结果无差别。可知专家判断结果的客观程度可靠,与聚类分析判断出的证型分布结果基本一致。4.6岭南证型特征分析岭南胃脘痛证型中,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比,突出强调了湿热内蕴、气阴两虚、脾虚湿热三个证型;而标准与岭南证型相比,突出了寒邪犯胃一证。可知岭南胃脘痛更加突出湿热、气阴两虚、脾虚夹有湿热的成分,而对于外来寒邪犯胃所导致的胃脘痛则相对不常见。结论:1文献研究1.1岭南舌诊源流及特点岭南舌诊初见于晋唐,继承于宋元,发展于明清;岭南医家继承先贤之舌诊经验,强调舌脉互参,必要时可舍脉从舌;察舌以舌质舌苔分论其主病,注重舌象鉴别诊断,思路清晰;重视舌的脏腑分部,强调舌诊对内伤病的意义;对温病、温疫舌诊的重视很大程度上受特殊自然环境的影响,注重舌象的动态变化;察舌察咽并重,擅于舌的辅助诊断;对儿科舌诊法的重视受温病学派的影响,同时体现着疾病的地域性特征;强调临床实践,少着书立作,多口传心授、务实求真。1.2代表医家舌诊应用概况葛洪对病理舌象并无病机阐释,多用仲景舌下给药法;承袭《内经》将舌下络脉作为治疗点的做法并发挥了舌与脏腑相关的理论。陈昭遇等在《太平圣惠方》对脏腑病舌象描述细致,列出相应舌象表现;充分认识到舌与心脾的关系;亦据舌象判断预后。刘昉丰富儿科望诊法并保留大量的宋前医籍,儿科舌诊多为汇编宋前经验。何梦瑶注重舌象的基础理论探讨及热病动态变化;补充舌觉诊断,对温热病舌象阐述细致,详述诸舌病的病理,其舌诊论述是又一次总结,对领南舌诊发展有代表性意义。黄炜元有鼠疫“辨舌”专论,可根据舌象判断预后,这是岭南多发瘟疫的经验总结,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陈复正以舌色判断预后,以颜色判别热之微甚虚实,指出舌病多为心脾二脏之病,并详论重舌、木舌、弄舌的病机及证治,记载舌病简易方数首。程康圃提出儿科各色舌主病,在看舌死症四十候片中陈述诸脏绝症的舌象。杨鹤龄论述正常小儿舌象,论白苔、黄苔、黑苔、无苔各主病,提出鹅口的舌象表现及病理,多以舌、脉、指纹互参。陈任枚强调舌脉并重,尤其强调舌诊。陈氏认为温病望舌实为最精之法。以舌质、舌苔参形色而分论之;舌质分六对形态视之;舌色分红、紫、蓝、灰、黑;苔质以九形辨之;苔色分白、黄、灰、黑、酱。1.3岭南舌诊专着特征总结梁玉瑜的《舌鉴辨正》,是岭南舌诊的专着,故对岭南舌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梁氏四诊首重舌诊,论着开篇首载全舌分经图;对舌诊的重视,受影响于火热论的南传、温病学派的兴起以及岭南地方的学术争鸣;对正常舌象有较深入认识,强调舌诊对内伤病的意义;承袭家传经验,对苔色取舍、舌象的解析等有独到见解;重视白舌的辨证及黑舌的鉴别,并擅用辅助舌诊法;破除传统、不拘泥于旧说,临症以舌象为准则;辨证精准擅用寒凉,多以舌象拟定治则。2舌象分布规律研究结合对舌质、舌苔的分析,岭南胃脘痛多里虚、湿盛、热盛的病机,符合当地气候致病特征;对舌象的单纯及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岭南胃脘痛舌象蕴含的病机包括脾胃气虚、湿邪内盛、实热雍盛、阴虚内热、气阴两虚的因素,提示其舌象信息多反映气虚、湿盛、阴虚、内热的成分;因子分析提示舌象核心特征代表着气虚、热、瘀、痰湿、阳虚、阴虚,其与聚类分析均可在彼此结果中找到对应;岭南医家辨证准确,强调湿热内蕴、气阴两虚及脾虚湿热三种病机,其分别代表的舌象信息与之前分析的舌象实质病机相符。最后可推知岭南舌象以多湿热、多气阴两虚、多本虚标实为特征。3总结通过文献研究,对岭南舌诊的历史发展脉络已经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岭南医家对舌诊的理论认识及贡献集中体现于明清以后,当地医家临症时对舌诊法的应用经验及对舌象理解的认识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地方特殊自然环境的影响。岭南常年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湿性、热性疾病、湿热俱重的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等在此地较为多见,故相应的岭南舌诊的发展受到温病学说兴起的影响,结合地方地理特征,对温病、瘟疫类舌诊的经验颇丰,又如舌咽并重、擅用寒凉药物、对某种特殊舌象的鉴别诊断等,无不体现着地方性自然环境对舌诊理论的影响,所以,可以说岭南医家对舌诊法的贡献,可以较明显地呈现出地域性背景对理论应用的支撑因素。同时,对医案的数理统计结果,抽象出了岭南舌象表现的共性,从临床角度再次凸显了地域性对舌象表现的影响。总之,无论是理论总结还是临床研究,可以证明地域性环境对舌象及舌诊法存在深刻的影响,岭南舌诊法及舌象表现有着共性中的个性因素。创新点①首次从中医诊断学角度对岭南医学进行研究,系统的总结了岭南舌诊发展源流及岭南医家对舌诊法的贡献,将岭南舌诊专着与以往舌诊专着做多方面对比,提炼出岭南舌诊理论的特点。②首次对岭南胃脘痛的文献病案做系统收集,并通过统计学分析抽象出岭南胃脘痛舌象分布特征,分析出岭南病理性舌象偏向,从而从临床的角度加深了对岭南舌象特征的认识。③首次将国内外舌诊研究进行对比,对国内外舌诊研究倾向做出分析。
王鑫悦[7](2019)在《中学文言文“三字”注释辨正》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极为重要。其中"三字"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三字"即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中学语文教材中针对"三字"的注释存在混注、错注现象。以此为重点,找出问题,纠正错误,规范"三字"注释体例,以提升语文教学实效。
杨芬[8](2010)在《出土秦汉书信汇校集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迄今公布的出土秦汉文献中,共有九批简帛资料包含有书信,它们是睡虎地秦牍、天长西汉简、敦煌汉简(帛)、悬泉帛书、居延汉简(帛)、居延新简、额济纳汉简、东牌楼东汉简及张家界古人堤东汉简。出土秦汉书信是研究秦汉时期书信形制、格式的珍贵资料,对於秦汉史、秦汉语言文字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出土秦汉书信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文本整理十分必要。本文是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上述十批出土秦汉书信造行的全面整理与集注。论文分前言、正文、结语、附录四部份。正文分三章,第一、二两章参照各批出土秦汉资料的时代早晚,分别对相对完整书信、残书信汇校集注,(?)在简牍编联、文句释读等方面提出一些新见。第三章是对出土秦汉书信的体式进行系统论述,包括书牍形制、封检题署、傅递方式、书写版式、结耩与惯用语、称谓方式等。第一、二两章的工作,为这部分的写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使得我们的论述较以往更为完善。
王刚[9](2014)在《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文中提出本论文通过对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会通中一些重要原着的考察与梳理,通过对利玛窦及中士一些重要人物的科学实践活动的追踪和考察,认为,东传科学通过三条主要途径对儒家天道观产生了影响,这三条途径是:(1)利玛窦通过宗教哲学对儒家天道观的调适和改造,尽管很难用具体数据来揭示这种调适和改造对儒家天道观的影响程度,但是,从中士的对之回应来说,其影响范围和力度亦可见一斑;虽然,利玛窦对宋明理学的“理”展开了批驳与改造,但是,他从学理上对于儒学的调适方法中,已经承认了“格物穷理”的合法性,并试图以“格物穷理”的名义引进西学,其目的是为了西学传播的合法身份,并博得中士的亲近与好感,不过,就实际效果而言,他已经率先以其对儒学理解的前结构,改变了程朱格物穷理的一些主要原则及方法,从而引发了徐光启在中西科学会通的实践过程中,对格物穷理的界定与程朱之格物穷理有了本质性的变化。(2)西方科学对儒家天道知识内容的更新和转型,促使中国传统数学中以“通神明”为主的内算,让位于以“类万物”为主的外算,也引发了中国传统天文学向前近代天文学的转向;用数学、实验等科学方法认识天道,考察天道的方式中已经排除了儒家体悟和默会的方式;这既使中国传统天算的儒家文化功能发生了变化,又使儒家对天道的格物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从而,既增加了儒家天道中宇宙普遍规律性的内涵,淡化了儒家天道观中天道与人事吉凶的联系,也淡化了儒家知识论与道德论之间的联系;(3)有些儒士试图利用西学来重新构建儒家天道观,其构建的天道观中理性程度明显加强,而性命文化中的神秘性也有所弱化。这些都表明儒家天道观已经呈现出嬗变的特征。
冯敏[10](2014)在《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代前期政治、经济、文化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文化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无论在哲学、宗教方面,还是在文学、史学、艺术方面,都曾出现过一些着名学者,产出过一些重要的学术成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有助于唐代学术史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博大精深的唐代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二十世纪以来,海内外有不少学者对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进行过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却很少有人对唐代前期学术文化进行系统探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拓进取,着重论述了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发展背景、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主要成就、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的时空特征,以及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发展不是无本之木,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力,而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唐代以前,中国的学术文化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治学成果和治学经验。唐代前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大阐文教”政策的实施,学术文化事业走上正轨。在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和武则天等人当政时期,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学术文化研究,经、史、子、集均有创获,为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优越的社会环境、文化政策和人文风尚也为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打开唐代前期的文化宝库,儒、释、道“三教”学术格外醒目。唐代前期帝王们对儒、释、道“三教”并尊,形成多元文化并存的开放的思想文化政策。特别是唐玄宗御注三经(即《孝经》、《道德经》和《金刚经》)对三教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学研究者致力于对“九经”的阐释。佛学研究者或译注佛经,或探讨佛理,着书立说。道学研究者则注重对道藏的整理、对《老子》研究及其他道教着作的梳理。尽管他们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研究的领域也有一定差异,但总的来说成果都是比较突出的。唐代前期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史学的社会功能,故史家辈出,成果丰硕。着名史学家刘知几在史学理论研究方面异军突起,所撰《史通》成为不朽的史学名着。前代史研究全面推进,不仅编纂了着名的“唐八史”,而且对前代史书进行了全面探讨,产生了一批流传至今的优秀成果。在当代史研究方面,系统地编写了日历、实录、国史,吴兢的《贞观政要》、李林甫的《唐六典》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这些历史学家和他们的着作,可以看出唐代前期史学发展的水平。在文学领域,唐代前期有很大的创获。唐代统治者重视文学,有时候甚至“以文取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唐代前期有许多文人学者从事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名家辈出,群星灿烂,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优美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学者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和诗歌格律研究,写出了一些与文学有关的学术着作。唐代前期的艺术博大精妙,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均有高水平的发展和创作,形成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各领域均出现过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如书法领域有初唐四大家、颜真卿、张旭等;绘画方面,有伟大的吴道子、王维等;音乐方面,唐玄宗、李龟年等;舞蹈方面,有杨贵妃、公孙大娘等;同时也出现过一些致力于艺术研究的学者,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着书立说,为我们了解唐代前期的艺术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唐代前期的科学技术可圈可点,天文、历法、算学、医学等均有建树。值得注意的是,天文历法方面有李淳风、僧一行等人的突出贡献;算学方面对“十部算经”的系统整理和校订;医学领域有医学家孙思邈及其《千金方》,官方编修的大型《唐新本革》等。总观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它的特点:学术文化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异的。从时间上看,高祖时期是制度草创阶段,太宗时期大煽文教,奠定了学术文化发展的良好基础。高宗武后时期有一点波折,但仍保持了发展的态势,玄宗时期拨乱反正,进入到全面繁荣的时期。从空间上看,本文以“贞观十道”为基础,全面考察了各道的学术文化成果及其学术特色。关内道、河北道、江南道、河东道都是学术文化发达的地区。就城市来讲,长安和洛阳无疑是学术文化的中心所在。如果我们将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成就与前后历史时期相比较,就不难看出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深远影响。从经学来讲,对五经等典籍的统一与整理,具有延续经学发展的重要地位;史学方面也是一样,纪传体正史的官方修撰及史馆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传统史学发展的方向;近体诗的创立和完善,是此期文学的重要成就;科学与艺术方面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从历史的角度,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二是对唐代前期主要学科领域的学者及其学术成就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三是首次揭示了唐代前期学术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区域特征,分析了影响唐代前期学术文化时空特征的因素。本文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是受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未能对某些学者的学术成就展开论述。对影响学者成就的因素也未进行深入探讨。对于这些问题,当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解决。
二、“不能”注释辨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能”注释辨正(论文提纲范文)
(1)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杜诗学视阈中的杜诗未刊评点 |
第一章:杜诗评点的文献着录及其研究现状 |
第一节:历代公、私目录与杜诗评点文献 |
1、唐代以来史书艺文志对杜诗评点的着录 |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对杜诗评点的定位 |
3、历代私家目录对杜诗评点的有意采撷 |
4、当代善本书目着录杜诗未刊评点概观 |
第二节:杜诗评点的历史流变及观念嬗变 |
第三节:杜诗评点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
第二章:杜诗未刊评点的整体观照 |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历史发展简述 |
1、宋元:杜诗评点的发凡起例 |
2、明代:杜诗未刊评点的异峰突起 |
3、明末清初:杜诗未刊评点的转型突破 |
4、清代:杜诗未刊评点的集大成 |
5、近代:杜诗未刊评点的承继新变 |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作者群体构成 |
1、杜诗未刊评点作者身分构成的二重性 |
2、杜诗未刊评点作者群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 |
3、杜诗未刊评点作者与私人藏书家关系论考 |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的主要批评范式 |
1、"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
2、"蜻蜓点水"与"连篇累牍" |
3、"崇本息末"与"寻章摘句" |
4、"论诗及事"与"立象尽意" |
5、"推源溯流"与"切己体认" |
第三章: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文献 |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辑佚 |
1、屈复《杜工部诗评》十八卷辑佚 |
2、申涵光《说杜》一卷辑补 |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已刊评点关系考辩 |
(一) 总体关系 |
1、过录型手批本 |
2、删改型手批本 |
3、移花接木型手批本 |
(二) 具体实例 |
1、钱陆灿批点 |
2、吴农祥批点 |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辨伪 |
1、潘德舆批校《读杜心解》质疑 |
2、徐松、潘贵生批点杜诗抄袭俞场评点考 |
3、顾大文批点《杜工部诗集》选录《读杜心解》考 |
4、何绍基批点《杜工部集》存疑 |
5、《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评本非蒋光焴批点旁证二则 |
第四节:杜集书目对杜诗未刊评点的漏收辑补与指瑕辨正 |
1、《杜集书录》"辑评考订类二·批点汇评之属"辑补 |
2、诸家杜集书目所录杜诗未刊评点指瑕 |
第四章: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 |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的家族传承 |
1、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家族传承的具体表征 |
2、桐城方氏望族与杜诗家学 |
3、海宁陈氏家族与杜诗家学 |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的人际传播 |
1、人际传播是杜诗未刊评点传播的唯一方式 |
2、杜诗未刊评点人际传播的主要形态 |
3、杜诗未刊评点人际传播的现实功能 |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的特殊演进 |
1、未刊评点相对于已刊评点的特殊演进 |
2、佚名未刊评点相对于署名未刊评点的特殊演进 |
3、杜诗学特殊演进的基本特质 |
第五章:杜诗未刊评点与诗学理论 |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与诗学术语 |
1、方拱乾批《杜诗论文》以"绪"论诗 |
2、李以峙批《杜诗详注》以"响"为用字之妙境 |
3、俞场批杜"不笺故实,专论法律" |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与诗话 |
1、诗话与评点外在形式与内在特质的相似性 |
2、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诗话的具体关系 |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序跋与诗学理论 |
1、序跋涵义及杜诗未刊评点中序跋的特殊性 |
2、杜诗未刊评点序跋概观 |
3、杜诗未刊评点序跋涉及的诗学理论 |
4、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其他功能 |
第四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文学批评史学 |
1、吴广霈对刘溶《杜诗集评》之批评 |
2、对钱谦益《杜工部集》的辨正 |
3、对仇兆鳌《杜诗详注》的驳议 |
4、对浦起龙《读杜心解》的补正 |
5、杨静盒批郭正域《杜子美七言律》 |
第六章:明清杜诗未刊评点举隅 |
第一节:徐渭批点《杜工部集》 |
第二节:奚禄诒批点《杜诗详注》 |
第三节:商盘批点《杜工部集》 |
第四节:严复批点《杜工部集》 |
馀论:杜诗未刊评点功过平议 |
一、杜诗未刊评点的独特贡献 |
二、杜诗未刊评点的客观缺陷 |
附录 |
附录一:杜诗评点编年简目 |
附录二:杜诗未刊评点版本提要 |
附录三:杜诗未刊评点汇评选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晚唐作家卢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及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卢肇家世与生平考 |
第一节 世系及家室考订 |
一、卢肇世系考 |
二、卢肇家室考 |
三、肇孙卢绛考 |
第二节 行迹及仕历考辨 |
一、山乡苦读,两试皆黜 |
二、金榜题名,四历幕府 |
三、短暂京官,四州刺史 |
第三节 交游及着述概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卢肇交游考 |
第一节 师友 |
一、李德裕:卢肇以文见知于卫公 |
二、牛僧孺:肇经襄阳戏题真珠诗 |
三、王 起:及第前后上书与和诗 |
第二节 同僚 |
一、裴 休:肇先入其幕后撰碑铭 |
二、卢简求:初识于襄阳后入其幕 |
三、王 铎:肇刺歙途中以诗寄之 |
第三节 族亲 |
一、卢 萼:卢肇儿时为族叔激赏 |
二、卢 钧:卢肇诗咏族祖治水功 |
第四节 贤士 |
一、雍 陶:及第归袁州雍氏赠诗 |
二、李群玉:卢肇赋诗送群玉南归 |
三、杨 收:肇作诗贺杨收加承旨 |
四、陈 岳:撰卢肇继配夫人墓志 |
第五节 同年及其他 |
一、成应元:为人轻视肇夺锦标归 |
二、姚岩杰:卢肇礼待岩杰之傲睨 |
三、潘 图:卢肇赋诗送其归宜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卢肇着述考 |
第一节 历代目录着录 |
一、两宋元明以单篇作品为主的着录 |
二、清以降以《文标集》为主的着录 |
第二节 亡佚着述叙录及考辨 |
一、全佚着述《通屈赋》等七种考辨 |
二、缺佚着述《逸史》版本流传补论 |
第三节 存世诗文辑存及考释 |
一、《文苑英华》等历代总集收录考 |
二、当代陈尚君等学者的辑考与注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卢肇《文标集》研究 |
第一节 结集及刊刻述略 |
一、背景:晚唐五代社会及后世刻书业 |
二、始末:北宋结集及后世散佚与辑补 |
第二节 版本考论及优劣 |
一、北宋许衷辑本至清袁玉麟刻本等八种 |
二、民国以来胡氏《豫章丛书》本等四种 |
第三节 新校注说明及举隅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卢肇散文创作研究 |
第一节 科举制度樊篱下的律赋创作 |
一、文题正大,雅丽典则的律赋 |
二、破科举制度正大命题的律赋 |
第二节 骋辞问对,宣付史馆的《海潮赋》 |
一、创作背景及旨趣 |
二、卢肇潮论及后世批评 |
三、骋辞问对的文学特色 |
第三节 议论与抒情并举的《上王仆射书》 |
一、创作缘由:以书知己 |
二、内容解读:亦情亦理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文标集》校补 |
校补说明及凡例* |
相关诸序及例言 |
《文标集》卷上 |
《文标集》卷中 |
《文标集》卷下 |
《文标集》补遗 |
附录 2:卢肇继配夫人孙氏墓志*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银雀山汉简兵书类文献校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上篇 |
壹、《孙子兵法》文本校读 |
一、计 |
二、作戟 |
三、谋攻 |
四、形 |
五、势 |
六、实虚 |
七、军争 |
八、九变 |
九、行军 |
十、九地 |
十一、火攻 |
十二、用间 |
贰、《尉缭子》中兵书部分文本校读 |
一 |
二 |
三 |
叁、其他篇章文本校读 |
一、王兵 |
二、兵令 |
三、将过 |
中篇 |
壹、《孙子兵法》简注 |
一、计 |
二、作戟 |
三、谋攻 |
四、形 |
五、势 |
六、寅虚 |
七、军争 |
八、九变 |
九、行罩 |
十、地形 |
十一、九地 |
十二、火攻 |
十三、用间 |
十四、吴问 |
十五、四变 |
十六、黄帝伐赤帝 |
十七、地形二 |
十八、见吴王 |
附:《孙子兵法》篇题木牍 |
贰、《孙膑兵法》简注 |
一、擒庞涓 |
二、见威王 |
三、威王问 |
四、陈忌问(?) |
五、篡卒 |
六、月戟 |
七、八阵 |
八、地葆 |
九、执借 |
十、兵情 |
十一、行篡 |
十二、杀士 |
十三、延气 |
十四、官一 |
十五、五教法 |
十六、强兵 |
叁、《尉缭子》中兵书部分简注 |
一 |
二 |
三 |
肆、《守法守令等十三篇》中兵书部分简注 |
一、守法 |
二、守令 |
三、库法 |
四、王兵 |
五、兵令 |
伍、《佚书丛残》中兵书部分简注 |
一、将败 |
二、将失 |
三、兵之恒失 |
四、地典 |
五、客主人分 |
六、善者 |
七、五名五共 |
八、起师 |
九、奇正 |
十、将义 |
十一、观法 |
十二、程兵 |
十三、将德 |
十四、将过 |
十五、曲将之法 |
十六、雄牝城 |
十七、五度九(?) |
十八、稹疏 |
十九、遥卒 |
二十、十阵 |
二十一、十问 |
二十二、略甲 |
二十三、天地八风五行客主五音之居 |
附:图版仅见於《银雀山汉墓竹简[壹](1975)》的竹简 |
下篇 |
附录一:相关问题研究 |
附录二:简称表 |
附录三:《孙子兵法》图版着录重见表 |
附录四:《银壹》、《银壹(1975)》、银简《孙子》着录情况对照表 |
附录五:《银壹》、《银贰》与《银壹(1975)》简虢对照表 |
附录六:银雀山汉简各篇存篇题情况表 |
附录七:“阴阳时令、占候之类”中除《天地八风五行客主五音之居》外其他篇涉及军事的简文 |
附录八:尚未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叁]》中涉及军事的简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4)二王杂帖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说明 |
绪论 |
第一节 二王杂帖的流传舆辑录 |
第二节 二王杂帖的文本现状与整理 |
第三节 二王杂帖词汇研究概说 |
第一章 二王杂帖习用词研究 |
第一节 二王杂帖习用词分类 |
第二节 二王杂帖习用词的形成与流燮 |
第二章 二王杂帖情感类同义词研究 |
第一节 二王杂帖同义词概述 |
第二节 二王杂帖情感类同义词 |
第三章 二王杂帖新词新义研究 |
第一节 二王杂帖新词考释 |
第二节 二王杂帖词语新义抉发 |
第四章 二王杂帖词语释义辨正 |
第一节 释义的正确性考察 |
第二节 释义的准确性考察 |
余论 |
一 不少词语尚待研究 |
二 关於日本新见《大报帖》 |
附录 |
附录一:二王杂帖订误总表 |
附录二:二王杂帖考异总表 |
附录三:二王杂帖异文总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徐陵集》典故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起 |
1.1 中古语言研究中对用典与典故的研究有待加强 #I |
1.2 《徐陵集》的整理研究离不开以语言学研究为基础 |
1.3 《徐陵集》的文学成就与语言特色 |
2 研究意义 |
3 前人研究综述 |
3.1 用典及典故研究概况 |
3.2 《徐陵集》整理研究概况 |
4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与用典相关的概念辨析 |
第一节 “用典”与“用事” |
第二节 典故与典故词语 |
第三节 语典词概念的提出 |
第二章 用典的认知性研究 |
第一节 用典的认知基础 |
第二节 隐喻与转喻理论 |
第三节 认知角度下的两种用典方式 |
第三章 典故注释研究 |
第一节 传统的典故训释在理论研究上的成果 |
第二节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典故训释方法 |
1 用典的辨认与判定 |
2 典故溯源 |
3 典故释义 |
4 典故诠释中的两个重要参考标准 |
第四章 《徐陵集》典故注释补正 |
第一节 对判断失误而造成的缺注或误注现象的补正 |
1 典作非典 |
2 非典作典 |
第二节 对溯源失误而造成的缺注或误注现象的补正 |
1 无源溯源 |
2 有源辨源 |
第三节 对释义失误而造成的缺注或误注现象的补正 |
1 缺少释义 |
2 释义错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6)岭南舌诊学术源流—基于胃脘痛文献医案的岭南舌象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对舌及舌诊的基本认识 |
1.1.1 舌的生理结构 |
1.1.2 舌诊的内容 |
1.1.3 舌诊的现代研究 |
1.1.4 舌诊文献研究 |
1.1.5 国外舌诊研究 |
1.2 岭南舌诊研究概况 |
1.2.1 岭南舌诊研究现状 |
1.2.2 发展源流及代表医家贡献 |
1.3 岭南舌诊专着研究 |
1.3.1 着者生平及着作 |
1.3.2 四诊中独重舌诊 |
1.3.3 开篇首载全舌分经图 |
1.3.4 重视舌诊对内伤杂病的意义 |
1.3.5 常人舌象的独到认识 |
1.3.6 承袭家传经验 |
1.3.7 详辨白舌与黑舌 |
1.3.8 临症破旧纠偏 |
1.3.9 擅用辅助验舌法 |
1.3.10 善寒凉活人无数 |
1.3.11 以舌为则处方用药 |
1.4 小结 |
第二章 舌象分布规律研究 |
2.1 病案研究的目的 |
2.2 研究疾病的选择 |
2.2.1 选取胃脘痛病案的目的 |
2.2.2 选取胃脘痛病案的意义 |
2.3 研究对象 |
2.3.1 病案来源 |
2.3.2 病案选择标准 |
2.3.3 研究方法 |
2.3.4 统计学方法 |
2.4 统计结果 |
2.4.1 一般情况统计学分析 |
2.4.2 舌象分布统计学分析 |
2.4.3 舌象与性别、年龄、病程关系的统计学分析 |
2.4.4 舌象规律统计学分析 |
2.4.5 舌象分析与证型分析的总结 |
2.5 分析与讨论 |
2.5.1 病案一般情况分析 |
2.5.2 舌象分布规律分析 |
2.5.3 舌象与性别、年龄、病程关系的统计学分析 |
2.5.4 舌象潜在规律分析 |
2.5.5 比较分析讨论 |
2.5.6 岭南证候特征分析 |
2.5.7 湿热病机之于胃脘痛的讨论 |
2.5.8 地域性之于岭南舌象共性的讨论 |
2.6 小结 |
结语 |
3.1 文献研究 |
3.1.1 岭南舌诊源流及特点 |
3.1.2 代表医家舌诊应用概况 |
3.1.3 舌诊专着经验总结 |
3.2 舌象分布规律研究 |
3.3 总结 |
3.4 创新点 |
3.5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学文言文“三字”注释辨正(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学文言文古今字注释辨正 |
(一)中学文言文中古今字理据及界定 |
(二)中学文言文中古今字错注为通假字 |
(三)中学文言文中古今字错注为异体字 |
(四)中学文言文中古今字的精准标注方法 |
二、中学文言文异体字注释辨正 |
(一)中学文言文中异体字理据及界定 |
(二)中学文言文中异体字错注为通假字 |
(三)中学文言文中异体字错注为古今字 |
(四)中学文言文中异体字的精准标注方法 |
三、中学文言文通假字注释辨正 |
(一)中学文言文中通假字理据及界定 |
(二)中学文言文中通假字错注现象 |
(三)中学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精准标注方法 |
四、中学文言文中同字混注分析 |
(一)中学文言文中的混注现象 |
(二)中学文言文混注原因及对策 |
五、结语 |
(8)出土秦汉书信汇校集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出土秦汉书信的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本文结耩 |
第一章 出土秦汉完整书信汇校集注 |
第一节 睡虎地秦书信 |
第二节 天长西汉书信 |
第三节 敦煌汉代书信 |
第四节 居延汉代书信 |
第五节 东牌楼东汉书信 |
第二章 出土汉代残书信汇校集注 |
第一节 敦煌汉代书信 |
第二节 居延汉代书信 |
第三节 东牌楼东汉书信 |
第四节 张家界古人堤东汉书信 |
第三章 秦汉书信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形制、封缄题署及传递 |
第二节 版面格式 |
第三节 结耩与惯用语 |
第四节 称谓习惯 |
附录 疑似书信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後记 |
(9)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利玛窦对儒家天道观理解的前见 |
第一节 利玛窦来华前的精神与境 |
1. 基督教人文中理性与信仰的张力 |
2. 利玛窦时代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
第二节 耶稣会简介 |
第三节 利玛窦教育背景中的知识框架 |
1. 童年和少年的知识经历 |
2. 加入耶稣会前后的知识经历 |
3. 利玛窦的记忆法及在华的应用 |
4. 丁先生对利玛窦的科学塑造 |
5. 动身来华途中的知识经历 |
6. 利玛窦来华前的知识积累总结 |
第二章 利玛窦来华后知识结构的体现与应用的一个案例 |
第一节 《山海舆地全图》之前 |
1. 范礼安钦点利玛窦来华传教 |
2. 利玛窦对中国文化的初次印象 |
第二节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风采 |
1. 利玛窦第一版世界地图的绘制缘起 |
2.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版本及影响 |
第三节 由浑天说的比喻而引发的问题 |
第四节 浑天说思想的形成及其儒家文化元素 |
1. 浑天说思想的初期形成要素 |
2. 张衡浑天说的要点及思想 |
第五节 浑天说与儒家经典中天道观的融合与协调 |
1. 陆绩对浑天说论证中的儒经模式 |
2. 葛洪对浑天说论证中的儒家文化元素 |
3. 朱熹新浑天说中的理学注入 |
第六节 利玛窦世界地图中的地球观及天文内容详解 |
1. 利玛窦的地球观 |
2. 世界地图的作图原则及地球经纬度的标示 |
3. 两种测量地理纬度的方法 |
4. 直观演示天球和地球的关系的《天地仪图》 |
5. 亚里士多德的固体同心球的宇宙体系的介绍 |
6. 介绍四元行及气之三际说 |
7. 日食、月食图及其说明 |
8. 《范天图》及绘制节气线的方法 |
第三章 《天主实义》中利玛窦对儒家天道观的理解与调适(Ⅰ) |
第一节 《天主实义》成书背景及其对儒学的整体理解 |
1. 《天主实义》成书背景 |
2. 利玛窦对儒学的定位及综合理解 |
3. 《天主实义》成书时间考 |
第二节 利玛窦对儒家天道观调适的原则 |
第三节 天主的移植及其文化意义 |
1. 天主是天地万物的主宰 |
2. 天主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 |
3. 天主唯一性的论证 |
4. 利玛窦对天主论证的文化意义 |
第四节 利玛窦对宋明儒学天道观的批评与改造 |
1. 对佛家、道家本体论的批评 |
2. 对宋儒“太极”说的界定和批评 |
第五节 天主的嫁接:“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 |
第四章 利玛窦对儒家天道的理解与调适(Ⅱ) |
第一节 利玛窦对“性”的规定与调适 |
1. 对“性”及“人性”的规定 |
2. 对天主赋性论的解释与论证 |
3. 对儒家复性说的质疑与拒斥 |
4. “良善”与“习善”的区分对儒学思想的意义 |
第二节 利玛窦论“为己之学” |
1. 论学及认识事物的机制与过程 |
2. 对儒家仁学的补充与改造 |
第三节 对儒家“万物一体”命题的分析与拒斥 |
1. 儒家“万物一体”命题的内涵 |
2. 对“万物一体”的误读及拒斥 |
第五章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 |
第一节 观象授时之儒家文化功能的延伸 |
1. 沟通天人及体察天道 |
2. 《论语》案例:“历数”与为政及知命的关联 |
第二节 礼与政皆以天道为根本 |
第三节 孔子以历书考察礼的案例分析 |
第四节 儒家天算观念中改正朔的文化意义 |
第五节 司马迁儒家天道观念中对律历的看法 |
第六节 司马迁之后诸名士对天文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素描 |
第七节 周易象数与历法的关联性案例:《大衍历》历议解析 |
第八节 欧阳修、程颐对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理解 |
1. 欧阳修对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理解 |
2. 程颐对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理解 |
第六章 关于程朱格物穷理的几点解析 |
第一节 二程从穷理知天道到穷致物理 |
第二节 对自然的格物穷理在二程理学思想中的位置 |
第三节 二程体察天道的两种方式 |
第四节 朱子的“格物致知”补传及其说明 |
1. 朱子的“格物致知”补传 |
2. 朱子“格物致知”补传的说明 |
第五节 朱子格物学说中的知识主义取向及问题 |
1. 朱子格物学说中的知识主义取向 |
2. 知识与道德:儒学框架内的一种相互协调 |
3. 与徐光台先生商榷:自然知识在朱子格物穷理中的地位问题 |
第六节 儒家传统中知识论元素的两点说明 |
1. 早期儒经中的天算知识 |
2. 朱子对孔子“游于艺”观念的解析 |
第七节 朱子格物致知实践中的天文历法研究 |
1. 朱子对历法的研究 |
2. 朱子的天文思想 |
第七章 《几何原本》与格物穷理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数学的儒家文化源头及功能 |
第二节 《几何原本》的翻译过程和目的 |
1. 《几何原本》的翻译过程 |
2. 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目的 |
第三节 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艺用”定位 |
第四节 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形式思维方法的定位 |
第五节 徐光启之格物穷理之学中的儒家传统象数观的变迁 |
1. 儒家传统象数的含义 |
2. 中国古代数学的象数学传统 |
3. 徐光启所领悟的东传科学的象数观 |
第八章 从《几何原本》至《崇祯历书》的中西天算会通 |
第一节 《几何原本》之后的数学会通 |
1. 徐光启的数学会通工作 |
2. 李之藻的数学会通工作 |
第二节 《崇祯历书》之前的东传天文学会通 |
1. 利玛窦的《乾坤体义》 |
2. 阳玛诺的《天问略》 |
3. 熊三拨、徐光启合着的《简平仪说》 |
4. 熊三拔、周子愚合着的《表度说》 |
第三节 《崇祯历书》编修过程中的几个文化因素 |
1. 西法改历先声中的中西科学比较 |
2. 徐光启改历筹划中的有关文化方针 |
3. 改历过程中的中西历法斗争及其文化因素 |
第九章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研究及其儒家天道观 |
第一节 薛凤祚正弦法原和《崇祯历书·大测》的关系 |
1. 邓玉函之《大测》中的正弦法原 |
2. 薛凤祚之《历学会通》中的正弦法原 |
3. 薛凤祚正弦法原和《大测》的基因相似性与变异性 |
4. 薛凤祚对《大测》的会通特征 |
第二节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选要和重构 |
1.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选要基调定位及选要文本的来源 |
2.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日躔历指》的选要和重构 |
3.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月离历指》的选要和重构 |
4. 本节结语 |
第三节 明末清初东传科学与薛凤祚的天道观 |
1. 天道有定数之双层含义 |
2. 自然的客观性和性命观的神秘性之比重问题 |
3. 性命观的神秘性对自然的客观性之制约作用 |
4. 自然的客观性对性命观的神秘性的制约作用 |
5. 本节结语 |
第十章 游艺对儒家天道观的诠释和构建过程 |
第一节 《前集》内容简介及卷一吸收西学的考证 |
第二节 游艺天道观中西方天文学和儒家天文的互释与评析 |
1. 中西天文学的关联与互释 |
2. 西方天文学对儒家天文概念的界定和评析 |
第三节 游艺天道观中的儒家文化意蕴 |
1. 游艺天道观中的两重治历思想 |
2. 游艺天道观中的儒家星象政治学之双层意蕴 |
3. 游艺天道观中对西学解释的儒学前提 |
4. 西方科学知识为儒家性命文化服务的一个案例 |
第四节 游艺对儒家天道观的多维诠释和构建 |
1. 中学与西学的探讨和交流 |
2. 自然现象的物理解释 |
第五节 游艺对“科学”和“伪科学”的划界 |
1. 对天文观测和吉凶占候的划界 |
2. 对地理观察和风水堪舆的划界 |
3. 对“科学”之“数”和吉凶祸福之“数”的划界 |
4. 对“科学”和“伪科学”划界的不彻底性 |
5. 划界的思想基础和目的 |
6. 本节结语 |
论文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言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一 “学术文化”的概念 |
二 研究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
一 研究现状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唐代前期学术发展的背景 |
第一节 唐代以前的学术积淀 |
一 哲学 |
二 宗教 |
三 文史 |
四 其他成果 |
第二节 唐代前期的学术氛围 |
一 社会环境 |
二 文化政策 |
三 人文风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儒释道“三教”研究 |
第一节 儒学研究 |
一 综合研究 |
二 专书研究 |
三 其他着述 |
第二节 佛学研究 |
一 佛经翻译 |
二 宗派的发展 |
三 佛学着述 |
第三节 道教研究 |
一 道藏整理 |
二 道经研究 |
三 其他论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史学研究 |
第一节 史学理论 |
第二节 前代史研究 |
一 前代史的编订 |
二 前代史的注疏 |
第三节 当代史编撰 |
一 实录与国史 |
二 政书类着作 |
三 刑法类着作 |
四 姓谱类着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学研究 |
第一节 文学理论 |
第二节 诗歌 |
一 诗歌创作 |
二 诗格 |
第三节 散文 |
一 散文创作 |
二 《文选》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艺术研究 |
第一节 书画 |
一 书法 |
二 绘画 |
第二节 乐舞 |
一 音乐 |
二 舞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学研究 |
第一节 天文历算 |
一 天文 |
二 历法 |
三 算学 |
第二节 医学 |
一 医学教育 |
二 医药学成就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特征 |
第一节 时代特征 |
一 过渡期 |
二 转型期 |
三 兴盛期 |
第二节 区域特征 |
一 北方地区 |
二 南方地区 |
第三节 文化交流 |
一 内部交流 |
二 中外交流 |
本章小结 |
余论 |
第一节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地位 |
一 在唐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地位 |
二 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影响 |
附表:唐代前期学者本贯分布与学术成果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不能”注释辨正(论文参考文献)
- [1]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D]. 曾绍皇. 复旦大学, 2010(05)
- [2]晚唐作家卢肇研究[D]. 牛庆国.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2)
- [3]银雀山汉简兵书类文献校释[D]. 张海波. 吉林大学, 2015(08)
- [4]二王杂帖词汇研究[D]. 张俊之.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4)
- [5]《徐陵集》典故的语言学研究[D]. 毛娜. 复旦大学, 2013(02)
- [6]岭南舌诊学术源流—基于胃脘痛文献医案的岭南舌象分布规律研究[D]. 孙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1)
- [7]中学文言文“三字”注释辨正[J]. 王鑫悦.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
- [8]出土秦汉书信汇校集注[D]. 杨芬. 武汉大学, 2010(05)
- [9]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D]. 王刚. 山东大学, 2014(04)
- [10]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D]. 冯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