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准项目 熟化成果 结合企业资本──加快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指出宁政办发[2021]58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9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2021年9月9日(此件公开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五年,也是我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2021)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宁政发[2021]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2021年2月26日(此件公开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陈锐锋[3](2019)在《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山西省委、省政府受“硅谷”发展的启示,着眼全省“三农”长远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提出在太谷县全域内建设山西“农谷”。科技创新是山西“农谷”建设的底色和核心。本文以山西“农谷”科技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以SWOT为战略分析工具,对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条件作了系统分析,并将山西“农谷”的农业科技创新看成一个由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科技中介、农民等相关主体构成的一个互动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以系统论、三螺旋模型理论、科技创新理论为理论工具,分析了五大主体在这个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作用发挥,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山西“农谷”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协同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发展保障机制等制约和影响着山西“农谷”科技创新的相关机制因素。最后,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山西“农谷”科技创新机制提出了进一步理顺山西“农谷”的组织管理体制、发挥市场机制对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整合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强化山西“农谷”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等相关政策建议。
马锋[4](2019)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成果转化是决定科学技术成果能否转化成为经济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以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重要途径。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活动的义务之一,而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群体,更加需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国立科研机构作为国有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必然伴随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而国有资产管理的对象很多又与科技成果转化内容是交叉的。研究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必然要解决其中的资产管理问题,所以,本文围绕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对全院105家研究院所进行问卷调查,而且,三年内分两个阶段先后对分布于东北、西北、京畿、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闽南等地区的中科院系统具有代表性的60多家研究院所、高校和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展开调研,并结合自身长期工作实践,对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做了详细研究。首先,深入了解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探寻制约成果转化和资产管理的问题,分析新时期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引述科研院所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结合中科院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分析借鉴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经验。其次,探讨中科院院属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其对应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通过梳理当前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模式,构建一套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以期对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进行科学评估。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做好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解决相应的监管和激励问题。因此,接下来进一步概括总结中科院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通过研究中科院院属科研院所在激励分配方面的成功经验,详细分析各种不同激励方案,对激励与分配问题展开研究,力求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同时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现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总结分析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最终对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国有资产管理这一对当前热门的研究问题,并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相关研究文献,而且研究结论对国立科研机构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将更具指导价值。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案例研究与实证调研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且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与以往学者采用的方法相比,增加了定量研究和案例研究的相关内容,使研究结论更全面、更具实践性。
蔡宏伟[5](2019)在《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黑龙江省已经同世界上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经贸往来关系,其中与俄罗斯之间的友好合作在黑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以及科技合作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鉴于俄罗斯技术在多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对俄技术合作更是黑龙江省整个对外经贸合作的重中之重。与俄罗斯的技术合作对于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赶超东南部沿海等发达省市和地区,更好地参与21世纪东北亚的区域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黑龙江省开展对俄技术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本文通过大量数据说明,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基础条件优越,俄罗斯整体科技实力雄厚,未来科技潜力巨大,而且双方具有很强的技术互补性。因此,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技术合作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本文首先对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描述,分析了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政府宏观政策和企业自身管理两个层面探讨了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影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将其归纳为促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有利因素与阻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不利因素两类。最后结合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强调应培育和发展措施保障系统。
刘婕[6](2019)在《湖北省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兴技术科学,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博弈等,人工智能将深刻变革传统生产和生活模式,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将其视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以期占据未来战略制高点。中国从2015年开始先后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政策规划等,全国各地方的政府层面也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人工智能发展,推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迈入新时代。近年来,湖北省认识到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性,紧抓机遇,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成效的政策措施,但已有政策供给不能满足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需求,政府正在发挥职能、政策措施制定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湖北省各级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对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的研究,完善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为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基于公共政策相关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实例分析、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问题和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总结了国内外人工智能重点领域发展情况和发展政策研究现状,介绍了全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对国外代表型国家、中国国家级和省级政府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作了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为研究提出推进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了经验借鉴。第四部分,分析了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优势条件和产业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对湖北省人工智能发展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采取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摸清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总结了企业、政府、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不同层面的政策需求和发展建议,梳理现阶段湖北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政策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出制定完善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撑。第六部分,以公共政策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自身的问题以及政府在发挥职能、政策制定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完善和推进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经过分析研究,本文认为湖北省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具有良好基础和优势条件,湖北省应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王文彦[7](2018)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贫困多发且高发,部分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总量多,整体贫困率相对较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民族地区既是短板,又是重点和难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在此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的发展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时代话题,同时也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物质资料生产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共同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直接动因。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因此,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都要依靠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来解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以及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是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理论依据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实践的推动密切相关,因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的实践需要发展科学技术。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来源于实践,新的发展实践催生理论新的发展,理论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民族地区的展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和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科技发展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动力来源。作为一个系统开放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指导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资源、环境、文化等各种要素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武器。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理论中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独立自主与学习借鉴相结合发展科学技术等科技思想,是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推动了民族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指南和政策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呈现出与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民族地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的发展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动力价值、生态环保价值、科技人才价值和人的解放价值等多维价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维度、精神维度、价值维度和创新维度。在新时代,民族地区应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指导下,依据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全面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构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新体系。通过加快民族地区特色科技资源开发、加强民族地区科研经费保障力度,加速民族地区传统科技产业改造升级等措施,推动民族地区通过现代科技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立民族地区现代生态农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科学发展道路,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建成“美丽中国”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最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从发展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发展,通过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应用与发展,为更好指导民族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张风丽[8](2016)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新疆的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跃进的目标。然而在新疆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之际,资源环境制约的“瓶颈效应”越来越突出。现阶段,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不高,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方式给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能源效率低、环境承载力有限等资源环境矛盾较为突出,加之新疆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其生态环境系统具有独特的脆弱性,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在节能减排已成全球趋势,低碳生活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产业转型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环境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新疆已被确定为我国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国内外一些大企业正是看好了新疆巨大的发展潜力,纷纷向新疆转移相关产业,为此需要准备好承接转移的条件。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内部挑战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外部环境,同时又迎来了对口援疆政策和“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机遇,加快新疆产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和迫在眉睫。产业转型是解决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也已成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其转型成败的关键是其路径的设计与选择,这是决定新疆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新疆传统的资源型、污染型产业发展已不合时宜,不利于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在面临资源环境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的形势下,选择出适合产业转型路径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资源配置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对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进行系统研究,由此提出转型路径。文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一是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作用机理。一方面,资源环境约束引致产业转型,另一方面,产业转型有助于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二是新疆产业转型状况及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在分析了新疆资源环境状况与新疆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及其演变态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新疆产业转型总体状况与区域状况两方面入手,分析新疆产业转型的演变态势及特点、转型路径现状;最后分析了新疆产业转型面临的水资源、能源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约束。三是新疆产业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测度。从三方面进行研究,(1)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新疆生态足迹的总量与各产业足迹比较分析;然后对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测度;(2)测算新疆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水平的分析;(3)通过DEA模型测度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四是根据前述新疆产业转型状况的分析,对当前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的缺陷进行剖析并找出影响产业转型的障碍因素。五是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生态预警。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对新疆产业转型的警度进行测度,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分析预警,最后发布景兆指示,进行警素调控。六是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选择。根据新疆产业特点及对产业转型的战略定位和转型思路探讨,构建适合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探索式提出了基于不同产业类型、基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和基于不同区域的产业转型路径。七是新疆资源环境约束的产业转型具体保障措施。从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环保监督机制、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宣传及援疆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为产业转型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新疆特有的资源禀赋,形成了资源型产业发展道路。新疆拥有丰富的农牧业、能源和矿产资源,围绕这些优势资源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以资源开发为基础、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工业“重化”态势明显。第二,新疆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产业转型压力大。新疆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为主导逐渐向以资源依赖的工业为主导转型,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且利用效率较低,产业结构效益低下,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导致新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断削弱,生态环境所受的压力进一步增强。第三,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较低,且与资源环境的约束效应大于协调效应。新疆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不够,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生态。由于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转型虽对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旧不能解决因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环保工作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一时难以解决,生态保护任务艰巨,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性较差。第四,新疆产业转型路径“唯资源拉动型”突出,发展方式依旧粗放。新疆产业依旧依赖于规模扩张的速度型发展,呈现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低效率、产业链短的特点,产业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型的速度滞缓。新疆的资源消耗效应从时序变化特征来看,产业发展模式依旧是高碳型粗放式,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能源消耗加大、用水量递增是新疆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且“三废”的排放及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化导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第五,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度较低,建立预警系统对产业发展进行预警。目前新疆产业生态安全度处于巨警状态,未来五年内产业生态安全度有所缓解,但依旧处于巨警状态,也就是说目前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干扰与影响,随着新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对资源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日渐凸显,为此根据预警系统找出警源、分析警情基础上发布警兆,以此对未来产业转型提出警示,确定产业转型的方向和目标,合理部署产业规划战略。第六,新疆区域差异大,产业间发展不均衡,产业转型选择不同的路径。根据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原则和目标,坚持资源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抓住产业援疆、环保援疆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机遇,从不同的产业类型、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区域差异进行转型路径的选择,从而促使新疆产业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转变,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刘文华[9](2015)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我国农业科技政策法规实施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缺乏一套健全、完善、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来规范和引导转化机制良性运行。而当前理论界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界定、主体模式、障碍性因素分析和问题导向性的对策建议等微观方面,而从政策体系构建的宏观层面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和系统。因此,本论文拟从政策法规存在的主要障碍层面对保障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运行的法律法规作系统性研究。本研究沿寻“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理论支撑—政策梳理—重点问题—制度完善—具体对策”的逻辑思路,深入剖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梳理当前相关法规政策的要点和缺陷,强调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研究认为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是资金投入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本研究运用经济法学“主体—宏观调控—市场规制—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框架,设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框架;结合转化难的主要问题(即资金投入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重点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对于实施转化活动的重要性,通过增强转化主体多元协同和良性互动来系统性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针对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中长期规划进行指导的客观现实,草拟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在借鉴美、日典型国家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的具体思路、政策法规框架以及运行保障机制和提升对策,以期破除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障碍,最终实现以农业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的现实目标。其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研究,结合经济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分析框架,提出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健全具体法律制度,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治化运行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理论依据。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层面的系统梳理,借鉴典型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的具体建议,并提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运行的具体对策,力图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增强我国农业的发展后劲,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康永兴[10](2014)在《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科技投入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性指标。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不同领域的相对投入水平上都存在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作为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对主导农业科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确立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对于建立科学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效率,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农业科技发展及资源配置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综述、历史分析、比较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在深入剖析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立足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基本职能和原则,通过构建农业科技投入风险与效益模型,对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层次划分进行了经济合理性分析;设计了一系列指标体系,分别对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进行了识别和筛选,对重点领域主要研究方向的政府投入优先序进行了分析和确定;并以农业部系统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通径分析模型,确定了政府对农业科技重点领域的主要投入方式。本文的创新性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而:是构建了农业科技投入风险与效益模型。在揭示农业科研层次关系与演化流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科技投入风险’与效益模型,该模型立足政府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本职能,利用经济学分析,确立了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层次划分,即:基础研究、开发性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一个层次,提出了该类层次阶段内相关农业科研领域的技术识别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依此对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进行了筛选。是采用四象限分析法确立了政府对农业科技重点领域主要研究方向的投入优先序。在确立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的基础上,结合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战略导向,采用定性分析将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划分为四个象限,分别为政府全面支持领域、政府优先支持领域、政府与企业合作支持领域以及政府政策引导领域,对每个象限农业科技领域的特征和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政府投入优先序指标体系,依此进行了排序分析。三是依据全要素分析模型,确立了政府对农业科技重点领域投入的主要方式。通过建立通径模型对农业科研单位各项投入要素与科研成果产出之间的直接关系及投入要素内部之间的间接关系进行了全而分析,提出政府加强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投入,是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增强农业基础科研能力,推进农业科技重点领域研究开展的主要支持方向,并以农业部部属科研单位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有关研究结论,对于未来一段时期调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整体思路,明确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主要方向,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触发效应,降低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的挤山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选准项目 熟化成果 结合企业资本──加快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准项目 熟化成果 结合企业资本──加快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3)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山西“农谷”建设的提出 |
1.1.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山西转型综改发展战略的提出 |
1.1.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引领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研究 |
1.3.2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研究 |
1.3.3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过程的研究 |
1.3.4 关于大学科技园区运行机制与模式的研究 |
1.3.5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图 |
1.4.3 研究方法 |
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科技创新 |
2.1.2 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
2.1.3 农业(大学)科技园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三螺旋模型理论 |
2.2.2 系统论 |
2.2.3 科技创新理论 |
3.基于SWOT视角的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性条件分析 |
3.1 优势分析 |
3.1.1 科教资源富集 |
3.1.2 区位优势明显 |
3.1.3 产业基础扎实 |
3.1.4 农业禀赋优越 |
3.2 劣势分析 |
3.2.1 农业科技研发力量未能有效整合 |
3.2.2 科技人才聚集不足 |
3.2.3 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不强 |
3.2.4 管理体制不太顺畅 |
3.3 机遇分析 |
3.3.1 国家级战略省级战略叠加推进 |
3.3.2 支持山西“农谷”建设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 |
3.3.3 山西“农谷”主导特色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3.4 威胁分析 |
3.4.1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争夺趋于激烈 |
3.4.2 研发资金投入不足 |
4.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相关主体及互动机制分析 |
4.1 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相关主体分析 |
4.1.1 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分析 |
4.1.2 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分析 |
4.1.3 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分析 |
4.1.4 科技中介、农户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分析 |
4.2 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
4.2.1 动力机制分析 |
4.2.2 协同机制分析 |
4.2.3 激励机制分析 |
4.2.4 成果转化机制分析 |
4.2.5 保障机制分析 |
4.3 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系统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4.3.1 农业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4.3.2 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集聚效应不明显 |
4.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困难 |
4.3.4 统筹推进山西“农谷”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
4.3.5 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度不高 |
4.3.6 服务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
5.硅谷科技创新对山西“农谷”科技创新机制的经验借鉴 |
5.1 硅谷开展科技创新的基本情况 |
5.1.1 影响硅谷的大事件 |
5.1.2 硅谷的产业转型升级 |
5.2 硅谷科技创新的各组成要素及其互动机制分析 |
5.2.1 影响硅谷开展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 |
5.2.2 核心要素间的互动机制 |
5.3 硅谷的文化及其崇尚的价值理念的思考 |
5.3.1 鼓励冒险,宽容失败 |
5.3.2 多元文化,世界情怀 |
5.3.3 对叛逆的宽容 |
5.3.4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硅谷的公司文化 |
5.4 硅谷科技创新对山西“农谷”的借鉴意义 |
6.优化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理顺山西“农谷”的组织管理体制 |
6.2 整合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资源 |
6.3 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6.4 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 |
6.5 强化山西“农谷”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
6.6 培育独特的“农谷”文化 |
7.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4)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问题文献综述 |
2.1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进展 |
2.1.1 科技成果转化的经典模式 |
2.1.2 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2.2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进展 |
2.2.1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 |
2.2.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 |
2.3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
2.3.1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方式 |
2.3.2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2.3.3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激励分配问题 |
2.4 相关理论综述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公共产品理论 |
2.5 小结 |
第3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情况的调研与分析 |
3.1 中科院科技成果管理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2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情况调查的调查与分析 |
3.3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方式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典型案例研究 |
4.1 苏州纳米技术产业平台驱动案例分析 |
4.1.1 成果转化方式 |
4.1.2 资产管理方式 |
4.2 西安光机所自创基金案例分析 |
4.2.1 成果转化方式 |
4.2.2 资产管理方式 |
4.3 盱眙凹土中心科技引领特色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
4.3.1 成果转化方式 |
4.3.2 资产管理方式 |
4.4 合肥物质院自创园区案例分析 |
4.4.1 成果转化方式 |
4.4.2 资产管理方式 |
4.5 中科大借助资本市场促进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
4.5.1 成果转化方式 |
4.5.2 资产管理方式 |
4.6 大连化物所知识产权运营案例分析 |
4.6.1 成果转化方式 |
4.6.2 资产管理方式 |
4.7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孵化共赢案例分析 |
4.7.1 成果转化方式 |
4.7.2 资产管理方式 |
4.8 泰州-河南中心对接案例分析 |
4.8.1 泰州中心对接方式 |
4.8.2 河南中心对接方式 |
4.9 嘉兴-常州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案例分析 |
4.9.1 嘉兴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方式 |
4.9.2 常州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方式 |
4.10 小结 |
第5章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
5.1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参与主体 |
5.1.1 财政部门 |
5.1.2 中国科学院 |
5.1.3 社会公众 |
5.1.4 第三方独立主体 |
5.2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5.2.1 评价原则 |
5.2.2 评价思路 |
5.3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设计 |
5.3.2 评价指标内涵及说明 |
5.3.3 评价指标赋值和权重确定 |
5.4 小结 |
第6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研究 |
6.1 孵化器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1.1 孵化器转化模式 |
6.1.2 孵化器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1.3 孵化器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2 链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2.1 链式转化模式 |
6.2.2 链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2.3 链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3 再生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3.1 再生式转化模式 |
6.3.2 再生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3.3 再生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4 融合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4.1 融合式转化模式 |
6.4.2 融合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4.3 融合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5 渗透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5.1 渗透式转化模式 |
6.5.2 渗透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5.3 渗透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6 引领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6.1 引领式转化模式 |
6.6.2 引领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6.3 引领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7 小结 |
第7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的激励分配问题研究 |
7.1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及法律依据沿革 |
7.2 中科院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政策简述 |
7.3 院属研究所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情况调查 |
7.3.1 调研范围及典型性分析 |
7.3.2 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总体情况 |
7.3.3 院属研究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主要类型 |
7.3.4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政策差异原因简析 |
7.3.5 典型案例 |
7.4 小结 |
第8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 |
8.1 制度、政策层面的问题 |
8.1.1 政策冲突增加国有资产管理难度 |
8.1.2 政策模糊迟缓工作进展 |
8.1.3 政策缺乏操作性 |
8.2 人才层面问题 |
8.2.1 人员不稳定性提高 |
8.2.2 成果转化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
8.2.3 专业人才不足问题 |
8.2.4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政策规定和体制限制偏离度较大 |
8.3 工作流程问题 |
8.3.1 资产评估备案审批程序繁琐、耗时长 |
8.3.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依赖技术团队自身而非中介机构 |
8.4 利益分配问题 |
8.4.1 非在职人员奖励问题 |
8.4.2 成果发明人与转化人员利益分配问题 |
8.4.3 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协调问题 |
8.4.4 我国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分配范围 |
8.5 融资与技术成果估价问题 |
8.5.1 科技成果转化“第一公里”资本金缺失 |
8.5.2 科技人员在与企业合作谈判时往往高估技术成果价值的问题 |
8.5.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阶段融资渠道相比发达国家要窄 |
8.6 风险问题 |
8.6.1 党员领导干部持股等问题 |
8.6.2 无形资产在评估后折价入股时存在风险问题 |
第9章 加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
9.1 政府层面 |
9.1.1 简政放权,精简手续 |
9.1.2 减税降负,提升动力 |
9.1.3 设立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资本金 |
9.2 中科院层面 |
9.2.1 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相关细则 |
9.2.2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人员专业技术系列岗位 |
9.2.3 完善领导、干部股权激励分配方法和约束机制 |
9.2.4 多措并举,保证研究所集体利益 |
9.3 研究院(所)层面 |
9.3.1 加强科技成果质量管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
9.3.2 优化对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人员的激励 |
9.3.3 完善非在职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 |
9.3.4 激励分配额度宜采用累计递减模式 |
9.3.5 探索建立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纪人工作机制 |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总结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章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现状 |
2.1.1 基本状况 |
2.1.2 特点 |
2.2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2.3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3.1 宏观政策原因 |
2.3.2 企业自身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影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有利因素 |
3.1.1 政策促进 |
3.1.2 技术互补 |
3.1.3 人才优势 |
3.1.4 地缘因素 |
3.1.5 历史渊源 |
3.2 影响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不利因素 |
3.2.1 双方因素 |
3.2.2 中方因素 |
3.2.3 俄方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对策 |
4.1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政策建议 |
4.1.1 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战略升级 |
4.1.2 完善政府服务功能营造对俄技术合作良好环境 |
4.1.3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
4.1.4 推进对俄人力资源输出与合作战略 |
4.1.5 构建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优势产业集群 |
4.2 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的措施保障系统 |
4.2.1 培育和做强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主体分系统 |
4.2.2 拓展和做大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市场开拓分系统 |
4.2.3 疏通和加强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大通道建设分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6)湖北省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人工智能重点领域发展情况和发展政策研究现状 |
1.2.1 人工智能重点领域发展情况 |
1.2.2 发展政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人工智能产业 |
2.1.2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
2.1.3 公共政策 |
2.1.4 政策组合包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业发展理论 |
2.2.2 公共政策理论 |
2.2.3 政策科学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经验借鉴 |
3.1 国外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和政策措施 |
3.1.1 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主要政策措施 |
3.1.2 企业发展情况 |
3.1.3 投融资情况 |
3.2 我国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和政策措施 |
3.2.1 国家层面主要政策措施 |
3.2.2 各地方主要政策措施 |
3.2.3 企业发展情况 |
3.2.4 投融资情况 |
3.3 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经验借鉴 |
3.3.1 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3.3.2 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发展 |
3.3.3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
3.3.4 明确人才培养管理机制 |
第四章 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1 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4.2 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优势条件 |
4.2.1 区位优势 |
4.2.2 人才优势 |
4.2.3 产业优势 |
4.2.4 政策优势 |
4.3 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产业生态不完善,企业各自为战效率低下 |
4.3.2 应用市场难开拓,业务缺乏方向落地困难 |
4.3.3 行业龙头交缺乏,产业上下游带动不明显 |
4.3.4 专业人才不充足,产业前进乏力成长受限 |
4.3.5 技术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产业化能力待提高 |
4.3.6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数据计算能力有待加强 |
第五章 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
5.1 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
5.1.1 调研目的 |
5.1.2 调研过程 |
5.2 调研结果和分析 |
5.2.1 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政策需求建议 |
5.2.2 政府推进情况和政策需求建议 |
5.2.3 行业组织发展情况和政策需求建议 |
5.3 湖北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5.3.1 产业指导性政策 |
5.3.2 人才培育引进政策 |
5.3.3 引导产业聚集政策 |
5.3.4 其他区域性政策 |
5.4 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的问题分析 |
5.4.1 缺乏顶层设计和规划 |
5.4.2 工作统筹协调不到位 |
5.4.3 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
5.4.4 数据整合和开放程度不足 |
5.4.5 政策推动产业培育作用较薄弱 |
5.4.6 人才优惠政策缺乏方向和力度 |
第六章 完善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的建议 |
6.1 加强顶层设计 |
6.1.1 构建科学的产业战略规划 |
6.1.2 完善对接国家的配套政策 |
6.2 加强组织领导 |
6.2.1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
6.2.2 成立人工智能领导小组 |
6.3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
6.3.1 建立省市专项引导基金 |
6.3.2 完善相应配套支持政策 |
6.3.3 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
6.3.4 资金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化 |
6.4 推动数据共享开放 |
6.4.1 研究制定数据共享条例 |
6.4.2 推动重点领域数据开放 |
6.5 完善产业培育政策 |
6.5.1 加大政府引导支持力度 |
6.5.2 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
6.5.3 支持建设一批创新平台 |
6.5.4 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应用 |
6.5.5 营造蓬勃开放发展氛围 |
6.5.6 培育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
6.5.7 精准施策助推产业发展 |
6.6 强化人才体系建设 |
6.6.1 加强高校学科建设 |
6.6.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
6.6.3 重视复合人才培养 |
6.6.4 推动国内外交流合作 |
6.6.5 建立专业人才数据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现状思考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阐释与说明 |
(一)科学 |
(二)技术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 |
(四)民族地区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 |
(一)推动科技发展是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 |
(二)发展科技是优化民族工作的重要途径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 |
(一)科技发展是良好民族关系构建的基础 |
(二)发展科技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含发展科技的内容 |
(二)科技发展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 |
(一)科技人才培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 |
(二)科技人才任用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 |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 |
(一)科技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自身发展 |
(二)发展科技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 |
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实践 |
(一)科技扶贫的落实:通过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 |
(二)科技扶贫的推进:通过科技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三)科技扶贫的深入:通过科技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 |
二、民族地区推进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实践 |
(一)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发展民族地区科技 |
(二)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加快民族地区各类科技人才培养 |
(三)科技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加速推进民族地区科技产业升级 |
三、民族地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 |
(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目的:推动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 |
(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标志:实现民族地区科技全面创新 |
(三)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构筑民族地区特色科技创新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
一、指导民族地区通过科技发展生产力 |
(一)通过科技发展改善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条件 |
(二)通过科技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 |
(三)通过科技发展变革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方式 |
二、指导民族地区依靠科技协调经济发展 |
(一)依靠科技协调民族地区经济与环境发展 |
(二)依靠科技调整优化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结构 |
(三)依靠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指导民族地区开展和推进科技工作 |
(一)引导民族地区坚持自力更生发展科技 |
(二)引导民族地区通过交流合作发展科技 |
(三)引导民族地区落实各种战略发展科技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特征、价值、维度 |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 |
(二)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 |
(三)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 |
(四)与“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 |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价值 |
(一)社会动力价值 |
(二)生态环保价值 |
(三)科技人才价值 |
(四)人的解放价值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四重维度 |
(一)实践维度 |
(二)精神维度 |
(三)价值维度 |
(四)创新维度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思考 |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况 |
(一)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概况 |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概况 |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整体水平较低 |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和研发经费短缺 |
(三)民族地区科技人才储备不足 |
(四)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五)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因素复杂 |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整体思路 |
(一)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重点 |
(二)树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能力目标 |
(三)加快民族地区科技人才资源开发 |
(四)加强民族地区科研发展经费保障 |
四、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路径 |
(一)加快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科技创新 |
(二)加速民族地区民生科技的发展 |
(三)推进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
(四)构建民族地区环境生态科技体系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8)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有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的研究 |
1.2.2 有关产业转型问题的研究 |
1.2.3 有关资源环境约束与产业转型问题的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资源环境约束 |
2.1.2 产业转型 |
2.1.3 生态承载力 |
2.1.4 生态预警 |
2.1.5 转型路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配置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产业发展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协调发展理论 |
2.2.6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三章 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作用机理 |
3.1 资源环境约束引致产业转型 |
3.1.1 资源禀赋与环境状况是决定产业转型的基础 |
3.1.2 资源结构影响着产业结构布局 |
3.1.3 资源与环境压力是产业转型的内在推力 |
3.2 产业转型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
3.2.1 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转型并对资源环境产生影响 |
3.2.2 产业转型促使资源配置结构良性循环 |
3.2.3 产业转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3.2.4 产业转型推动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环境质量改善 |
3.3 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耦合机制 |
第四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状况 |
4.1 新疆资源与环境基础 |
4.1.1 自然资源禀赋 |
4.1.2 生态环境状况 |
4.1.3 新疆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
4.2 新疆产业发展状况 |
4.2.1 新疆产业结构总体状况 |
4.2.2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变化 |
4.2.3 新疆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分析 |
4.2.4 新疆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
4.2.5 新疆产业结构的资源配置效应分析 |
4.3 新疆产业转型现状 |
4.3.1 新疆产业转型总体状况 |
4.3.2 新疆产业转型的区域差异 |
4.3.3 新疆产业转型状况测度 |
4.3.4 新疆产业转型存在的问题 |
4.4 新疆产业转型的路径分析 |
4.4.1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的演进 |
4.4.2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现状 |
4.4.3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特点 |
4.5 新疆产业转型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 |
4.5.1 水资源约束状况 |
4.5.2 土地资源约束状况 |
4.5.3 能源资源约束状况 |
4.5.4 生态环境约束状况 |
第五章 新疆产业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测度 |
5.1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5.1.1 生态足迹模型及效应分解模型 |
5.1.2 新疆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 |
5.1.3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分解 |
5.2 新疆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评价 |
5.2.1 协调度计算模型 |
5.2.2 新疆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评价 |
5.3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测度 |
5.3.1 DEA模型评述与分类 |
5.3.2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
5.3.3 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测度 |
第六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路径缺陷及障碍因素 |
6.1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的缺陷 |
6.2 新疆产业转型的障碍因素 |
6.2.1 路径依赖使得产业锁定效应凸显 |
6.2.2 产业转型法律环境不畅,相关制度法规供给不足 |
6.2.3 产业基础较弱 |
6.2.4 资源保障能力有限 |
6.2.5 科技创新能力低,自主创新缺乏吸引力 |
第七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 |
7.1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 |
7.1.1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
7.1.2 权重的确定——熵权修正层次分析权法 |
7.1.3 生态安全预警警度的测算——综合指数模型 |
7.2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模型及精度检验 |
7.2.1 预警模型 |
7.2.2 生态安全系统预警精度检验 |
7.3 新疆生态安全系统指数预警与分析 |
7.4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警素调控 |
第八章 国内外成功经验及对新疆的借鉴 |
8.1 国外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
8.1.1 美国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
8.1.2 德国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
8.1.3 日本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
8.1.4 韩国和新加坡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
8.1.5 以色列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
8.2 国内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
8.2.1 台湾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
8.2.2 内蒙古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
8.2.3 山东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
8.2.4 辽宁阜新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
8.3 国内外产业转型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
8.3.1 高科技推动产业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
8.3.2 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
8.3.3 注重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创造低碳经济转型的基础 |
8.3.4 采取灵活多样的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支持转型 |
8.3.5 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转型需求 |
第九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
9.1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原则 |
9.2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思路 |
9.3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目标 |
9.3.1 维持经济的高效且可持续发展 |
9.3.2 维持资源环境系统平衡的可持续性 |
9.4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选择 |
9.4.1 基于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转型路径 |
9.4.2 基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产业转型路径 |
9.4.3 基于不同区域差异的产业转型路径 |
第十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实现的保障措施 |
10.1 积极推进新疆产业转型的支撑体系建设 |
10.1.1 加强制度政策支撑体系建设 |
10.1.2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支撑体系 |
10.1.3 健全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
10.1.4 人力资源支撑体系 |
10.2 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 |
10.2.1 完善环保相关法规和政策 |
10.2.2 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统一监管的协调机制 |
10.2.3 实施环境功能区划和区域环保战略,构建环境保护新格局 |
10.3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
10.3.1 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提高环保工作透明度 |
10.3.2 加强绿色环保宣传教育,提高节能降耗环保意识 |
10.4 充分发挥援疆工作机制作用,积极推动环保援疆工作 |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1.1 研究结论 |
11.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2.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现有研究的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点、难点及突破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及突破 |
第二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研究 |
2.1 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界定 |
2.2 经济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管理学理论:“四螺旋”理论 |
2.4 经济法学理论 |
2.4.1 宏观调控理论 |
2.4.2 市场规制理论 |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考量及相关政策法规梳理评价 |
3.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关键问题 |
3.1.1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特点 |
3.1.2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法规梳理与评价 |
3.2.1 调整一般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梳理 |
3.2.2 针对性调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梳理 |
3.2.3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的总体状况评价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针对性体系化立法阙如,效力较低 |
4.2 政府职责定位不明晰,转化欠缺组织协同性 |
4.3 缺乏长期产业战略规划,对转化应用导向不明 |
4.4 税收优惠偏离转化重点,不适应转化需求 |
4.5 金融信贷支持和风险投资严重缺乏法治保障 |
4.6 可持续发展保障和内生性激励法律措施匮乏 |
第五章 典型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考察分析及启示 |
5.1 国外典型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的现实考察 |
5.1.1 美国:“多元主体参与+分类扶持引导”的政策法规体系 |
5.1.2 日本:政府调控+资金投入+风险分担三位一体的政策法规体系 |
5.2 典型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5.2.1 重点扶持涉农中小企业,增强成果产出和转化需求的内生性 |
5.2.2 政府引导,扶持非营利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 |
5.2.3 市场驱动,市民社会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完善 |
5.2.4 系统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保障科技成果供给和转化 |
第六章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的思路、框架和具体内容 |
6.1 优化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的基本思路 |
6.1.1 满足成果供给:创新观念,统筹资源优化配置 |
6.1.2 满足市场需求:突破重点,科技融合现代要素 |
6.1.3 促进整体优化:立足本土,区域共享多方互动 |
6.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框架设计 |
6.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法律制度 |
6.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
6.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规制法律制度 |
6.2.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 |
6.3 当前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的具体内容 |
6.3.1 以应用转化为导向,制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长期战略规划 |
6.3.2 明确政府职责,完善组织协调法律制度 |
6.3.3 依据成果转化需求,优化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制度 |
6.3.4 针对市场缺陷强化金融信贷支持和风险投资制度 |
6.3.5 完善成果转化可持续发展保障和内生性激励制度 |
第七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运行保障和提升对策 |
7.1 基于分类转化思想,优化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
7.2 完善产学研一体的区域协同和组织联动机制 |
7.3 完善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的内生长效激励机制 |
7.4 构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估审核机制 |
7.5 构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实施监督问责机制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8.3《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建议稿草案 |
8.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认证管理办法》建议草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公开发表情况 |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10)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科技 |
2.1.2 农业科技投入 |
2.1.3 农业科技投入强度 |
2.1.4 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
2.1.5 农业科技投入主体 |
2.1.6 农业科技投入领域 |
2.2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内涵 |
2.2.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方式及作用 |
2.2.2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影响因素 |
2.2.3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管理体制 |
2.2.4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特征与原则 |
2.3 理论基础 |
2.3.1 李嘉图的古典农业增长动态理论 |
2.3.2 速水佑次郎和拉坦的诱导技术变革与资源替代论 |
2.3.3 梅勒的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
2.3.4 舒尔茨的高收益投入理论 |
2.3.5 外部性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现状与问题 |
3.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与强度分析 |
3.1.1 全社会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与强度分析 |
3.1.2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与强度分析 |
3.2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分析 |
3.2.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行业结构分析 |
3.2.2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功能结构分析 |
3.2.3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部门结构分析 |
3.3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水平分析 |
3.3.1 基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统计口径 |
3.3.2 基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统计口径 |
3.4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面临的主要问题 |
3.4.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 |
3.4.2 政府科技投入政策非农偏好的负面影响 |
3.4.3 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政策上的职能越位与缺位 |
3.4.4 缺乏行之有效的农业科技投入运行机制 |
3.4.5 农业科技投入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3.5 小结 |
第四章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筛选 |
4.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层次划分 |
4.1.1 农业科技研发层次与演化流程 |
4.1.2 农业科技投入风险与效益模型构建 |
4.1.3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层次划分及经济合理性分析 |
4.2 不同层次结构下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的识别分析 |
4.2.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领域的组成 |
4.2.2 本文对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划分的角度 |
4.2.3 不同层次结构下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的识别标准 |
4.2.4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识别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领域中重点领域的筛选 |
4.3.1 农业装备科技领域 |
4.3.2 现代种业科技领域 |
4.3.3 农产品加工贮藏科技领域 |
4.3.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科技领域 |
4.3.5 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技领域 |
4.3.6 重大疫病防控科技领域 |
4.3.7 农业生物技术科技领域 |
4.3.8 农业信息科技领域 |
4.4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科技重点领域主要研究方向的政府投入优先序 |
5.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战略分析 |
5.1.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战略环境 |
5.1.2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战略需求 |
5.1.3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战略目标 |
5.2 重点领域主要研究方向的政府投入优先序方案设计 |
5.2.1 指导思想 |
5.2.2 总体思路 |
5.2.3 基本原则 |
5.2.4 优先序象限划分 |
5.3 重点领域主要研究方向的政府投入优先序确定 |
5.3.1 农业装备科技领域 |
5.3.2 现代种业科技领域 |
5.3.3 农产品加工贮藏科技领域 |
5.3.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科技领域 |
5.3.5 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技领域 |
5.3.6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科技领域 |
5.3.7 农业生物科技领域 |
5.3.8 农业信息科技领域 |
5.4 小结 |
第六章 政府对农业科技重点领域投入方式的实证分析 |
6.1 政府农业科研投入产出评价模型 |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1.2 评价模型的选择 |
6.1.3 模型数据选择与无量纲化处理 |
6.1.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6.2 基于农业部科研单位的需求分析 |
6.2.1 投入水平分析 |
6.2.2 投入需求分析 |
6.2.3 对策与措施 |
6.3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明确了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范围为基础和共性技术研究领域 |
7.1.2 提出了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识别的指标体系和筛选机制 |
7.1.3 确立了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和优先序 |
7.1.4 分析了政府对农业科技重点领域的投入方式 |
7.2 对策建议 |
7.2.1 完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 |
7.2.2 科学布局农业科技创新力量 |
7.2.3 建立政府稳定支持与灵活退出机制 |
7.2.4 创新政府对农业科技的间接投入方式 |
7.2.5 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的多种投入方式并举 |
7.2.6 强化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选准项目 熟化成果 结合企业资本──加快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21)
- [2]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5)
- [3]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研究[D]. 陈锐锋.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6)
- [4]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D]. 马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5]黑龙江省对俄技术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蔡宏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湖北省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研究[D]. 刘婕.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D]. 王文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8]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研究[D]. 张风丽.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研究[D]. 刘文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2)
- [10]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研究[D]. 康永兴.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