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水泡病对牛和绵羊传递感染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郑威[1](2014)在《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2C影响宿主先天性免疫的机理》文中提出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是国际兽疫局(OIE)动物传染性疾病名录上排名第一位的,影响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最重要的疾病。FMD病原是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主要的感染对象为偶蹄类动物,并且传染性非常高。只要发生FMD疫情,必将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和惨痛的经济损失。FMDV能够在被感染的动物内迅速复制,其主要通过接触易感动物和气溶胶传播。FMD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确认了七个血清型:A, O, C, Asia-1, SAT1, SAT2,和SAT3型,每个血清型还有很多亚型,各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力,动物感染一型FMD后,仍然无法影响另外一型FMDV的入侵而病发,所以防控难度特别大。FMDV2C,是由318个氨基酸组成非结构蛋白,是病毒RNA复制复合体最大的膜结合蛋白。2C主要定位于胞浆,具有多个独立的功能性结构域,可以发挥多种不同功能。FMDV2C能够非特异性结合ssRNA并具有ATPase活性,而且能够在感染过程中与多个宿主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2C预测性研究显示,FMDV感染早期2C有能力结合细胞内细胞器膜,形成囊泡为病毒复制提供内环境,逃逸宿主先天性免疫应答。然而FMDV2C在病毒感染整个过程的功能,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本实验室之前的工作,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FMDV的非结构蛋白2C为“诱饵”蛋白,以PK15细胞的cDNA文库为“猎物”,得到与FMDV2C相互作用的细胞靶蛋白。经过NCBI序列比对,发现与2C互作蛋白为N-Myc and STAT interactor (Nmi)蛋白。利用BHK-21,PK15和HEK293T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内源性Nmi pull-down方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明FMDV非结构蛋白2C和Nmi相互作用。FMDV非结构蛋白2C是一种膜结合蛋白,在细胞内成颗粒状分布,定位在内质网和线粒体等细胞器膜上。外源性过表达或者细胞内源性Nmi蛋白均是均匀分布在胞浆内,可是与FMDV非结构蛋白2C结合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Nmi的分布发生改变,成颗粒状分布在胞浆内,或许这正展示出2C蛋白的功能特点,即引起细胞内膜系统重排,对FMDV RNA复制时形成复制复合体具有重要的意义。IFP35是IFP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分子量为35千道尔顿,与Nmi蛋白相互作用的细胞蛋白,可以抑制病毒基因的表达。过表达IFP35能够使Nmi蛋白由均匀分布在胞浆内改变为颗粒状分布。我们证明2C与IFP35不直接发生相互作用,而是2C与Nmi互作,Nmi招募IFP35。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实验、Real-time PCR和蚀斑实验(plaque formation assay)分别在上游启动子水平,中游mRNA水平和下游蛋白水平,我们得到一致结果:2C和Nmi诱导IFN-α/p和NF-κB的表达,IFP35为Nmi下游蛋白,2C和Nmi诱导IFN-α/p和NF-κB表达,是借助IFP35实现的。本次研究为今后深入探寻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2C对宿主细胞的作用和分子机理,为更加深入了解FMDV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以及FMDV造成宿主持续感染和免疫抑制机理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参考。
闫振宇[2](2012)在《基于风险沟通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完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禽流感、口蹄疫、甲型H1N1、猪链球菌等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这些突发公共事件罪魁祸首的重大动物疫病,具有致病性强、易感性烈、传播迅速、人畜共患等特点;并随着经济发展及公众消费结构的转变,正通过食物链将更多的人暴露在动物疫情风险之下,引起了更广泛人群的关注和反应。其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已远远超过其对人类健康或环境造成的直接危害,极易引发大规模公共卫生危机,形成社会恐慌和政府的信任危机。对于“稳定压倒一切”为发展前提的中国,重大动物疫情的频发对我国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由于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是一个社会性突发事件管理问题,公众的有效参与和协同应对必不可少。综观前人研究成果,大量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证明,有效的风险沟通,能够激发公众理性、降低公众恐慌程度、促使公众对突发事件风险形成准确的认知,并进行理性行为决策,平缓疫情的社会影响。因此,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顺利实施及其有效性,取决于利益相关群体理性风险认知及风险应对行为的形成,而风险沟通为此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那么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领域,风险沟通的作用机理如何?如何通过风险沟通合理调整利益相关群体的风险认知和决策行为,协同理性应对重大动物疫情风险?如何从风险沟通的角度,提升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效能,完善我国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管理?是极具实际研究意义的问题。本论文以风险认知理论、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前景理论等为基础,从理论和经验角度分析了风险沟通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机理和完善途径。并以养殖农户及消费者的问卷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案例分析、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以及多元有序选择模型等方法,以养殖农户和消费者为重点研究对象,基于重大动物疫情突发情景中疫情相关信息对养殖农户及消费者风险认知与决策行为的影响机理及路径的实证分析,对我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过程中政府-养殖农户和政府-消费者风险沟通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从风险沟通角度对我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的完善提出意见和政策建议,期望借助贯穿应急管理始终的风险沟通机制来解决政府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分为七章,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前景理论分别构建了重大动物疫情下个体行为决策模型和群体行为空间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风险沟通在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风险沟通可调节个体决策者对风险内容和风险发生概率的感知以及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来优化其决策价值函数,降低个体对动物疫情突发事件的过度敏感性,促使公众采取积极的风险应对行为。风险沟通过程中,增加疫病风险内容信息、疫病发生概率信息和政府控制措施信息三类信息的密度,可有效缩小重大动物疫病突发事件下的公众群体行为空间,降低政府应急管理难度。(2)通过我国禽流感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以及英国疯牛病事件的案例分析,从实践角度论证了风险沟通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养殖农户和消费者两个群体在重大动物疫情突发事件中的角色以及政府对其采取的沟通措施及应急效果。分析表明,风险沟通是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的有效手段,合理的风险沟通可以起到有效疫情控制作用,反之,将扩大动物疫情的负面影响。养殖农户对动物疫情风险的认知及其应对行为直接影响政府疫情控制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而消费者对突发动物疫情下的安全风险感知及应对行为又决定了动物疫情突发事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养殖农户和消费者是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风险沟通的重点对象,在应急管理中要注重把握养殖农户及消费者的风险认知状况,采取合适的风险沟通策略。(3)通过疫病风险信息对养殖农户风险认知及行为决策的影响机理及路径的实证研究,分析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中政府-养殖农户的风险沟通策略。结果表明,疫病内容信息、疫病概率信息和政府控制措施信息以风险认知为中介变量,对农户决策行为具有显着影响,是动物疫情风险沟通重点传递的信息内容。政府在与养殖农户进行风险信息交流时,应偏重使用视频、音频、图示,以及人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培训。同时,区分信息的实时性差异并选择合适的信息沟通渠道,对于大部分疫病内容信息可以主要通过书籍、报刊、资料等形式发放给养殖农户,多用图示讲解的形式宣传疫情信息风险内容。对于疫病发生概率信息和政府控制措施信息,更多要求实时性传达给养殖农户,这类信息的沟通渠道以电视为主,沟通过程中要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渠道。(4)通过疫病风险信息对消费者风险认知及行为决策的影响机理及路径的实证研究,分析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中政府-消费者的风险沟通策略。结果表明,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时,消费者的风险认知主要有健康损失、社会损失、心理损失和金钱损失四个维度,其中身体健康损失是最重要的维度。降低消费者动物疫情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认知的信息渠道按显着性降序排序依次为:政府、报纸、电视、专家,其中政府渠道的影响最为显着;消费者的文化程度、疫情时期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以及非疫情时期市场上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评价对其自身积极消费行为存在显着影响。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过程中,政府和消费者的风险沟通重点应放在降低消费者健康损失不确定性上。政府应主动、及时公开疫情相关信息,满足消费者的疫病信息需求,同时加强日常食品安全的监测和保障水平,维护政府权威及消费者对政府机构的信任。本论文有别于一般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研究,以风险沟通为研究视角,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法,理论和实证研究了风险沟通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机理,探讨了重大动物疫情下政府-养殖农户以及政府-消费者之间风险沟通策略。提出了基于风险沟通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的完善意见及政策建议。研究过程理论联系实践,研究结论更具现实参考意义。
田宏[3](2006)在《猪水疱病和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文中认为猪水疱病和猪瘟均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入A类动物疫病。猪水疱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与口蹄疫及其它水疱性疾病相似,难以区分,从而妨碍了猪及猪产品的流通和国际贸易;猪瘟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致病力强,危害严重。猪瘟弱毒疫苗对于控制猪瘟大流行虽然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使用弱毒疫苗后,难以区分疫苗免疫和野毒感染动物,不利于鉴别病猪。目前,国际上还没有预防猪水疱病的疫苗。研制安全高效并具有潜在标记的基因工程疫苗,将为控制猪水疱病和猪瘟探索新的技术方法。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了猪水疱病和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研究其免疫效果,为猪水疱病和猪瘟新型疫苗的研究探索一条可供参考之路。1.构建了猪水疱病结构蛋白P1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 puro-P1),并与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pVSV-G共转染GP2-293包装细胞,获得了包装完整的假病毒,测定滴度。假病毒经polybrene(8μg/mL)的介导使该假病毒感染靶细胞PK-15,嘌呤霉素筛选阳性细胞克隆。间接免疫荧光显示PK-15细胞表达的P1衣壳前体蛋白能被猪水疱病病毒(SVDV)阳性血清所识别,表明所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PCR可从不同代次(分别选取第1,8,16代和30代)的阳性细胞中扩增到SVDV的P1基因,证明靶细胞可稳定的携带目的基因传代。2.大量收获阳性细胞培养物,用弗氏佐剂乳化并免疫豚鼠。通过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阻断ELISA和细胞中和试验,对制备的疫苗效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豚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增殖;阻断ELISA结果表明,免疫组4号豚鼠从首免后的第3周开始出现特异性SVDV抗体,而其他的免疫组豚鼠也从免疫后的第4周开始的全面出现SVDV抗体;应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对免疫接种后第4周、第6周及第8周采集的豚鼠血清中和抗体的滴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免疫接种4周时,免疫接种组2号豚鼠的中和抗体为1∶8,其余均小于1∶8;免疫接种组从第6周开始,中和抗体滴度均达到1∶8,甚至超过1∶8,而空白对照组血清中和抗体始终全部小于1∶4。3.采用与猪水疱病类似的方法建立了表达猪瘟病毒(CSFV)E2蛋白的细胞株。免疫荧光和ELISA显示,PK-15细胞表达的E2蛋白能被CSFV阳性血清所识别,表明所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PCR可扩增到不同代次(本次试验分别选取第1,10,20代和30代)阳性细胞基因中的E2基因,证明靶细胞可稳定的携带目的基因传代。4.大量收获表达产物,乳化并免疫家兔。通过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阻断ELISA
R.Burrows,周方林[4](1977)在《猪水泡病对牛和绵羊传递感染的尝试》文中认为牛和绵羊同感染后的病猪同居了11天。从牛的咽、奶以及直肠拭子中断断续续地分离出少量的病毒,但是没有发现亚临床感染的证据。已获得病毒在羊体内增殖的一些迹象,即同居后4至7天从咽区分离出大量的病毒,而且8只羊中有6只显现出重要的中和抗体滴度,这种中和抗体在4只羊内至少保持了6个星期。
孙晓智[5](2007)在《口蹄疫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由于FMDV是单股RNA病毒,有很高的变异能力,其抗原性的变异非常频繁,故给口蹄疫的防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快速准确地诊断FMD对于及时控制扑灭疫情极其重要,因此,FMDV快速检测方法一直都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口蹄疫病毒的检测方法很多,如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这些检测方法虽然为口蹄疫的诊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一些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还在应运而生,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就是新型的口蹄疫病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之一。本试验从Genebank中获得口蹄疫病毒亚洲Ⅰ型3D区的基因序列,应用MegAlign软件分析其基因序列,根据LAMP引物设计原则,用PrimerExplorer在这些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内、外和环三对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口蹄疫病毒的LAMP检测方法,并进行了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确定;与此同时还对口蹄疫病毒包含上述目标序列的一段基因克隆后插入T载体,以便为所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提供阳性物质,并对此阳性物质进行了LAMP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快速检测口蹄疫病毒的LAMP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敏感性与荧光PCR检测方法一致,能够满足口蹄疫快速检测的需要。
蒋韬[6](2012)在《免疫层析技术在口蹄疫POCT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是指接近病患进行的一种快速检测分析技术,它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判定快速,标本用量少、试剂稳定且便于保存和携带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检测。口蹄疫是全球最重要的动物疫病之一,其大规模流行给畜牧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准确的检测是防制口蹄疫的重要环节。口蹄疫的检测技术中病毒分离、ELISA和RT-PCR等方法要求有熟练的试验操作人员、特定的试验室和专用仪器设备,因而检测费用高。发展新型的POCT技术作为口蹄疫诊断方法的有益补充,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必将是未来诊断技术发展的方向。在现有的POCT技术中,以免疫层析技术为依托的快速诊断试纸条是最为快速简便、被大家认可和接受的方法。纳米技术和传统技术如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融合后,试纸条在POCT领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本研究利用胶体金、胶乳微球等标记物,分别开展针对口蹄疫病原、抗体、核酸诊断的新型免疫层析技术研究,开发相应的快速诊断试纸条的产品,对未来口蹄疫诊断在POCT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1.建立口蹄疫病毒O、A、Asia1型定型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关于口蹄疫病原诊断的报道,大部分集中在口蹄疫与其临床症状相似的病原的鉴别诊断,对其血清型分型检测非常少。本研究利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口蹄疫标准毒株O/AV99(L)、A/AV88(L)、Asia1/YN/BSh/58/B及流行株O/China99,A/AF72和Asia1/China05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分别作为胶体金标记捕获抗体和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抗体,分别喷涂于玻璃纤维与硝酸纤维素膜,制备形成O、A、Asia1三种型别试纸条,三种试纸条组合形成定型诊断试剂盒。结果显示:试剂盒可检测到7.8×104LD50(1:128倍稀释乳鼠毒)的病毒量;对与口蹄疫临床症状相似疫病的病原,如猪水泡病(SVD)、水泡性口炎(VS)、猪水泡疹(VES)等抗原无交叉反应;对已知O、A、Asia1型和阴性样本的符合率分别为92.45%、91.66%、92.75%、100%定型准确率94.58%。这是国外及国内首个可同时鉴别口蹄疫三种血清型的试纸条,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建立口蹄疫病毒口蹄疫O、Asia1分型彩色胶乳免疫层析方法建立为满足有限样品在一个反应中实现多重分析的要求,利用彩色胶乳微球做为标记物,结合免疫层析技术平台,研制口蹄疫O、Asia1分型彩色胶乳检测试纸条。选择两种不同颜色的单分散胶乳,用纯化的Asia1/XJ/AKT/03流行毒株兔抗体制备蓝色免疫胶乳;将纯化的O/GD/NX/92流行毒株兔抗体制备红色免疫胶乳。将两种免疫胶乳分别喷涂于不同玻璃纤维上,晾干叠加制成彩色胶乳反应垫。再分别将纯化的Asia1/YN/BSh和AV(99)L标准毒株的豚鼠抗体固定于同一硝酸纤维素膜的不同区域上作为两条检测带。最后组装成口蹄疫O、Asia1分型彩色胶乳试纸条。通过对阳性质控样品的检测,显示试纸条可检测到3.9×104LD50病毒含量;在检测与口蹄疫临床症状相似病原时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不同批次间、同一批次内的试纸条,在检测阴、阳性参考样品时,结果完全一致;试纸条对检测已知血清型的74份田间样品的符合性实验中,O型、Asia1型样品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5.24%,96.30%,阴性样品符合率为100%。本试验研发的口蹄疫O、Asia1型分型彩色胶乳试纸条具有很好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符合性,而且可以通过不同颜色进行定型检测,适合国内流行的口蹄疫病原型别的分型检测。3.建立口蹄疫O型抗体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国内已报道的O型免疫抗体的试纸条,仅能进行猪血清中O型抗体免疫合格水平的定性检测,无法对牛、羊等其它免疫动物进行检测。本实验分别选用牛源和猪源两种O型疫苗株的146s抗原,利用双抗原夹心法原理结合免疫层析技术应用于胶体金垫和硝酸纤维膜上,可检测猪、牛、羊血清中的O型免疫抗体。同时研究通过试纸条显色强度建立了比色卡,可根据显色的强弱对应LPB-ELISA抗体效价,使试纸条对血清抗体水平评价从定性提高到半定量。敏感性试验中O型抗体试纸条对O型阳性血清检出率为95.3%;特异性试验中对于Asia1、A型阳性血清及阴性血清的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91.4%、93.3%和100%。通过与保护力试验的比较,待检血清在1:8稀释度时,试纸条显示阳性性结果,说明血清O型口蹄疫抗体达到免疫保护;出现阴性结果,说明该O型口蹄疫抗体未达免疫保护水平。该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并进入复审。4.建立适用于PCR产物检测的核酸免疫层析方法。在POCT检测中,核酸检测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其可以直观反映疾病感染状况及病原感染的严重程度,该试验的开展为胶体金快速试纸条应用于一个全新的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试验利用PCR方法获得口蹄疫病毒3D核苷酸片段,在引物上标记了生物素和地高辛核酸探针,因此使扩增产物结合了生物素和地高辛。胶体金标记链霉亲和素可与PCR产物中的生物素结合。硝酸纤维素膜上端标记生物素化羊抗兔抗体作为质控条带,下端标记地高辛抗体以捕获PCR产物中的地高辛。组装形成试纸条后进行系列评价试验显示其可以准确检测口蹄疫病料样品为模板的PCR产物,可检测到0.4-1pg/mL DNA含量的模板,8.28μg/mL的PCR产物,敏感性高于核酸电泳,有较好的特异性,与其它病原扩增产物无交叉反应,对48份临床样品的符合率试验表明,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是90%和100%。
徐卫平[7](2010)在《染疫动物生物安全静态堆肥法的建立与评价》文中指出近十几年来,疯牛病、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传染性疫病肆虐全球,给全世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敲响了警钟。染疫动物肉尸及其相关副产物的无害化处理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掩埋、焚烧、炼油等染疫动物尸体的处理方法,都不能达到安全、环保和可循环利用的目的。生物安全静态堆肥法作为一种安全、环保、经济实用的新兴染疫动物处理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目前还很少采用该方法处理染疫动物尸体。因此,本课题以大型染疫动物牛尸为研究对象,考察生物安全静态堆肥法处理染疫动物尸体的效果;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灭活规律和动物肉尸的降解规律;同时建立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为无害化处理染疫动物尸体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染疫动物生物安全静态堆肥的建立:2006年建造了第一个染疫动物生物安全静态堆肥(堆肥2006),建造过程是先用草垛围成长25m、宽5m、高2.4m、厚1.2 m的长方‘体形发酵仓,在整个发酵仓内铺放青贮饲料用塑料布以防止病原菌的扩散,接着铺放40cm厚的干草。干草上放置16头牛尸(平均重量为343kg),再覆盖160cm厚的牛粪,最后用塑料布覆盖封闭,静置发酵147天。期间通过热电偶检测堆肥80cm和160cm深度处的温度,并定期采集这两个深度处的堆肥样品,进行含水率的检测。结果表明,80cm深度处的温度升高较快,8天即可达到55℃以上,并保持在55~63℃的范围,持续时间长达35天以上;而160cm深度处的温度较低,但可保持40℃以上,持续4个月。检测堆中含水率结果可知,160cm深度的含水率显着高于80cm深度,147天时两个深度的含水率分别为74%和47%。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是建造堆肥时使用的牛粪的含水率过高(68%),二是放置牛尸的位置太深(160cm)。牛粪中水的不断下沉和牛尸分解过程中释放的水分,都使160cm深度处的含水率增加,结果孔隙率降低,阻碍了空气的流通,进而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力,最终导致堆温的低下。因此,2007年建造了第二个生物安全静态堆肥系统(堆肥2007)。该堆肥是在2006年建造的基础上进行了两方面的改进:(1)降低牛粪的含水率,使用60%含水率的牛粪;(2)升高牛尸位置,在牛尸底部填入60cm厚的牛粪,使牛尸位于100cm深度,静置发酵230天。实验结果显示,这次(2007年)建造的生物安全静态堆肥在40cm,100cm和160cm深度处的温度,7天后均可达到55℃,而且持续70天以上。牛尸所处的100cm深度处的含水率在54~67%之间发生变化,适宜于微生物生长代谢的需求。因此,建造堆肥时牛粪中的含水率要控制在60%左右,牛尸要放在中间层深度,这样才能使堆温快速均衡的升高和长久保持。病原微生物的灭活规律:以大肠杆菌O157:H7 (Escherichia coli 0157:H7)、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和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作为模式病原微生物,分别以109CFU/g,108CFU/g,106EID50/g的浓度接种于牛粪中考察其在堆肥80cm和160cm深度处的灭活规律。检测结果表明,大肠杆菌0157:H7和新城疫病毒第7天就被全部灭活,而空肠弯曲菌仍有活性。其主要原因是空肠弯曲菌为嗜热菌,具有耐热性。另外,将大肠杆菌O157:H7以109CFU/g的浓度分别接种于密封的无菌牛粪中和新鲜牛粪内,密封的无菌牛粪中病原菌仅受到堆肥热压力的作用,于28天才被全部灭活,而新鲜牛粪中的病原菌受到温度、pH和微生物的抑生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于7天内全部灭活,说明堆肥发酵产生的高温是杀死病害微生物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较高的pH值(9左右)与优势微生物的抑菌作用也有一定的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在生物封闭堆制结束时(堆肥2006第147天;堆肥2007第230天),上、中、下三层深度的大肠菌数量都小于1.0 log10 CFU/g dry wt,达到了较理想的灭菌状态,完全符合美国USEPA(2003)和加拿大CCME(2005)制定的大肠菌数量小于3.0 log10 CFU/g dry wt的目标要求。建立检测牛源DNA方法:选用Real-time PCR的SYBR Green法对牛源DNA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牛线粒体DNA序列为靶点,设计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一对引物,扩增171bp的牛线粒体DNA片段(Mt171)。堆肥样品首先经过冷冻干燥后粉碎成粒径小于0.25μgm的粉末,再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总DNA,然后通过Real-time PCR进行检测和分析。由于DNA提取液中含有腐植酸等杂质可抑制PCR反应,因此通过优化确立了PCR体系中添加牛血清白蛋白的反应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牛血清白蛋白不仅可提高Real-time PCR效率,还可以减化DNA的纯化步骤。分析检测牛源DNA.运用优化的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牛线粒体DNA的结果表明,堆肥2006中牛源Mt171基因片段在80cm深度的降解速度明显快于160cm深度。80cm深度处的牛源Mt171片段含量自第7天开始逐渐减少,147天时的含量比第0天减少了79%;而160cm深度处的Mtl71片段的含量虽然也在减少,但147天时比第0天只减少了20%。而堆肥2007的100cm深度处Mt171片段含量的降解速度大幅提高,与第0天相比第112天的牛源Mt171片段含量减少了75%,第230天减少了86%。说明堆肥2007牛源Mt171片段的降解效率明显高于堆肥2006。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牛源特异DNA片段的含量来衡量堆肥的发酵效率。牛尸组织的降解规律:堆肥中牛尸组织器官的降解速度依次为牛脑>牛蹄>牛骨。牛脑在堆制7天后的干重减少量>90%,牛蹄堆制56天后的干重减少量>80%,而牛骨在堆制147天后的干重减少量只有15%。检测牛脑中牛源DNA片段Mt760(牛线粒体基因片段长度为760bp)和Mtl71(牛线粒体基因片段长度为171bp)的降解速度结果显示,7天时Mt760和Mt171片段的减少量分别达到91%和84%;230天时的减少量分别达100%和99%。而检测牛脑附近牛粪中的Mt760和Mt171片段的数量在第7-28天显着增加,第28~230天缓慢下降,第230天时比第0天分别减少了94%和75%。说明牛尸组织器官的降解是牛尸体内牛源细胞被不断降解,并逐渐释放到牛体外,再通过周围环境(牛粪)中微生物的作用进一步降解的过程。本研究所建生物安全静态动物堆肥系统,7天后上、中、下三个深度的温度均可达到55℃以上,且可持续70天之久,适于处理感染了由温度敏感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染疫动物尸体。所建生物安全静态动物堆肥法不仅满足美国USEPA(2003)和加拿大CCME(2005)关于静态堆肥规定的温度要达到55℃、持续3天以上的要求,而且高温分布的均匀性和持续性也都超出了已报到的相关动物堆肥系统。生物安全静态堆肥法,作为一种安全、环保、高效、可循环利用的方法,将为处理染疫动物尸体提供新的手段,也为相关行业标准的确立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张伯澄[8](1979)在《口蹄疫》文中研究表明 口蹄疫是由于口蹄疫病毒侵入动物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疫病,它遍及全世界,经常造成大流行。口蹄疫感染偶蹄兽,特别是牛、猪,也感染绵羊、山羊、骆驼等,但是不感染肉食兽、单蹄兽。鹿等野生反刍动物也发生口蹄疫,人的病例只偶尔发生。 近十几年来,由于病毒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飞跃发展,目前,有关口蹄疫病毒生物化学分析,遗传重组图的绘制,超微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等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简单地介绍有关口蹄疫的基本知识。
刘芳[9](2012)在《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建立我国动物疫病净化的长效机制,采用实地调研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研究法、描述研究法、措施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首先从阐述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的角度,表明净化动物疫病的难度加大;从阐述动物疫病净化概念的角度,明确动物疫病净化的实质;从阐述国内外净化动物疫病的成功经验,分析和讨论完善我国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必要性和创新点。从而提出建立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可行性途径是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其次是我国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的技术措施和保障措施研究,拟结合我国目前的无疫区建设成就,借鉴美国、哥伦比亚等国家的经验,分析和讨论无疫区的建设可促进我国动物疫病净化基础的建设,从而提出我国实施区域化管理是净化动物疫病的先行步骤,可为净化动物疫病的成功提供保障。此外,本研究还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查询的方式归纳总结国内外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包括销毁和复育法(如区域化全进全出制和空栏期法)、种群封闭法(如生物安全管理法、清洁和消毒法、SPF管理技术)、检测和清除法(也称监测淘汰法)、药物治疗法、营养补充法、疫苗免疫法、直接病毒暴露法、后代隔离法。最后是根据动物疫病根除方案、区域化管理措施以及种畜禽管理措施等,总结得出垂直净化和水平净化的创新思路,指出垂直净化是重要技术手段,水平净化是行政手段。建议我国积极开展SPF化繁殖体系建设,并首选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内建设,通过SPF化垂直引种机制,从源头净化动物疫病。在区域垂直净化的基础上停止免疫,再结合水平净化的区域化管理模式,在非免疫无疫区周围进行扩展延伸,做到集中连片,最终实现由点到面的全国范围内的动物疫病净化无疫的目标。
张天亮[10](2018)在《p53对口蹄疫病毒复制及致病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利用shRNA技术敲低p53、利用CRISPR/cas技术敲除Tp53,并利用外源过表达质粒上调p53等方法,通过构建Tp53基因敲除(Tp53-/-)细胞系、培育Tp53基因敲除C57BL/6小鼠,旨在揭示p53在FMDV复制及对小鼠致病性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1)用FMDV处理PK-15细胞(porcine kidney 15 cell line)1h,用RNA-seq方法分析并用RT-q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验证以揭示宿主为对抗FMDV感染的早期反应表达谱;(2)以BHK-21与PK-15细胞为材料,用MG132与MDM2抑制剂等药物对细胞进行预处理,再用RT-qPCR与WB(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FMDV感染与未感染细胞中p5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确定FMDV对BHK-21与PK-15细胞中p53的影响及相应通路;(3)利用shRNA(short hairpin RNA)技术敲低BHK-21细胞中Tp53基因的表达,然后用FMDV对细胞进行处理,研究p53表达下调对FMDV复制的影响;(4)将构建并测序鉴定的Tp53基因过表达质粒HA-Tp53与Flag-Tp53转入BHK-21细胞中,WB方法确定p53表达上调后用FMDV进行处理,检测外源p53过表达质粒对FMDV复制的影响;(5)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Tp53-/-的BHK-21和PK-15细胞系并用WB与测序方法进行鉴定,然后,利用敲除成功的细胞系研究p53对FMDV在BHK-21和PK-15细胞中复制的影响;(6)利用购买并繁育的Tp53-/-的C57BL/6小鼠,研究FMDV对WT(wild type)与Tp53-/-小鼠致死性;(7)利用生理盐水、轻揉震荡法分离WT与Tp53-/-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t peritoneal macrophages,RPMφ),培养贴壁后进行FMDV进行处理,用RT-qPCR方法检测各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8)1月龄WT与Tp53-/-小鼠分别用FMDV(100LD50)处理72h,然后取心脏、脾脏和肌肉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然后用HE染色方法分析Tp53基因敲除对FMDV致病性的影响。【结果】(1)经RNA-seq分析及RT-qPCR验证,PK-15细胞经FMDV处理1h时上调TNF、CXCL2、CCL20、CCL4和IL6等细胞因子以刺激炎症反应来对抗FMDV感染;(2)MG132实验表明FMDV感染1h内通过泛素化通路抑制细胞p53在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再经MDM2抑制剂处理后发现,FMDV在感染早期是通过非MDM2依赖的泛素化途径抑制BHK-21中p53的表达;(3)shRNA敲低Tp53基因的表达能够抑制FMDV在BHK-21细胞中的复制;(4)外源HA-Tp53与Flag-Tp53过表达质粒上调p53表达后不能显着影响FMDV在BHK-21细胞中的复制情况;(5)利用CRISPR/cas9系统成功获得Tp53-/-的BHK-21与PK-15细胞系,且发现在Tp53-/-细胞系中FMDV复制受到抑制。此外,MDA5、RIG-I、TLR3在Tp53-/-细胞系中被上调;(6)相比于WT型C57BL/6小鼠,Tp53敲除小鼠在FMDV感染时存活率更高;(7)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用FMDV感染,结果表明Tp53基因的敲除使IFNB-1、TNF、IL-6等发挥主要抗病毒功能的细胞因子表达被上调;(8)HE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Tp53-/-小鼠相比,FMDV对WT小鼠的病理损伤更严重。【结论】在感染早期,FMDV经非MDM2特异性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抑制p53的表达,而宿主主要以炎症反应抵抗感染;长期感染中,p53的敲除使IFNB-1、IRF-3、ISRE、TNF、IL6、RIG-I、MDA-5等的表达上调从而抑制FMDV的复制及其对小鼠的致病性。
二、猪水泡病对牛和绵羊传递感染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水泡病对牛和绵羊传递感染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2C影响宿主先天性免疫的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单词缩写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基因组 |
1.2 病毒的生活周期 |
1.2.1 吸附、渗透和脱壳 |
1.2.2 生物合成 |
1.2.3 病毒组装与释放 |
1.3 致病机理 |
1.4 宿主应答 |
1.5 FMD的防控 |
1.5.1 疫病诊断 |
1.5.2 疫苗接种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验证FMDV 2C与IFP35的相互关系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配制 |
2.1.2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免疫共沉淀(Co-IP)质粒鉴定表达 |
2.2.2 免疫共沉淀(Co-IP)检测FMDV 2C蛋白与IFP35蛋白相互作用关系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FMDV 2C蛋白诱导Ⅰ型干扰素表达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及试剂配制 |
3.1.2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人源蛋白重组质粒pEGFP-N1-Nmi的构建 |
3.2.2 蛋白重组质粒鉴定表达 |
3.2.3 FMDV-2C、细胞蛋白Nmi及细胞蛋白IFP35对细胞因子转录的影响 |
3.2.4 Real-time PCR检测2C和Nmi对Ⅰ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沉默细胞内源性IFP35基因分析FMDV 2C和Nmi对先天性免疫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及试剂配制 |
4.1.2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干扰细胞内源性IFP35的表达 |
4.2.2 点突变重组质粒pEGFP-N1-IFP35的构建 |
4.2.3 干扰细胞内源性IFP35表达后FMDV-2C与细胞蛋白Nmi对细胞因子转录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FMDV 2C蛋白诱导Ⅰ型干扰素对VSV复制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及试剂配制 |
5.1.2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FMDV-2C蛋白和细胞蛋白Nmi对VSV病毒复制的影响 |
5.2.2 抗Ⅰ型干扰素的抗体可以消除FMDV 2C蛋白对VSV复制的抑制作用 |
5.2.3 干扰内源性IFP35表达通过抑制Ⅰ型干扰素从而促进VSV的增殖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本论文的讨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6.1 发现了FMDV 2C与细胞蛋白Nmi诱导Ⅰ型干扰素表达 |
6.2 证实了IFP35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2)基于风险沟通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风险沟通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突发事件中风险沟通应用研究综述 |
1.2.4 文献简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对象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主要的不足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重大动物疫情 |
2.1.2 风险 |
2.1.3 公共风险 |
2.1.4 风险沟通 |
2.1.5 风险认知 |
2.1.6 应急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风险认知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现状及问题 |
3.1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流行情况 |
3.1.1 我国主要动物疫病 |
3.1.2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情况 |
3.2 我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
3.2.1 重大动物疫情的公共风险特征 |
3.2.2 发达国家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经验 |
3.2.3 我国现有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 |
3.2.4 我国现有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 风险沟通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机理 |
4.1 引言 |
4.2 风险沟通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中作用机理:理论分析 |
4.2.1 动物疫情突发时个体行为决策模型-基于前景理论 |
4.2.2 动物疫情突发时群体行为与政府疫情应急管理中的风险沟通策略 |
4.3 风险沟通在政府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机理:案例分析 |
4.3.1 2004年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事件 |
4.3.2 2005年四川资阳猪链球菌事件 |
4.3.3 英国疯牛病事件 |
4.4 本章小结 |
5 重大动物疫情中养殖农户风险认知、应对行为及风险沟通策略 |
5.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
5.3 养殖农户对动物疫情的风险认知特征 |
5.3.1 养殖农户对“动物疫病”的联想 |
5.3.2 养殖农户疫病风险认知的特征 |
5.3.3 动物疫病信息对养殖农户动物疫病风险评估的影响 |
5.4 养殖农户风险应对行为特征 |
5.5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中风险沟通、风险认知与风险应对行为的实证分析 |
5.5.1 因子分析与量表观察变量项目筛选 |
5.5.2 模型参数估计和模式测试 |
5.5.3 模型修正和拟合 |
5.5.4 结果分析 |
5.6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中政府与养殖农户的风险沟通 |
5.6.1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中政府-养殖农户风险沟通的重点内容 |
5.6.2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中政府-养殖农户风险沟通的主要方式 |
5.7 本章小结 |
6 重大动物疫情中的消费者风险认知、决策行为及其风险沟通策略 |
6.1 文献回顾 |
6.2 数据来源及样本基本特征 |
6.3 消费者猪肉安全风险认知及规避行为特征 |
6.3.1 消费者猪肉安全风险认知特征 |
6.3.2 消费者猪肉安全风险规避行为 |
6.3.3 消费者猪肉安全风险规避行为特征 |
6.4 动物疫病风险信息、风险认知与风险规避行为的实证分析 |
6.4.1 重大动物疫情中猪肉质量安全风险信息与风险认知的关系研究 |
6.4.2 重大动物疫情中个人特征、风险认知和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 |
6.5 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管理中的政府与消费者的风险沟通策略 |
6.5.1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中政府-消费者风险沟通的重点内容 |
6.5.2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中政府-消费者风险沟通的主要方式 |
6.6 本章小结 |
7 基于风险沟通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完善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基于风险沟通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完善 |
7.2.1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减缓阶段 |
7.2.2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准备阶段 |
7.2.3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响应阶段 |
7.2.4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恢复阶段 |
7.3 政策建议 |
7.3.1 转变政府应急管理理念,树立风险沟通意识 |
7.3.2 整合应急信息系统,建立透明高效的疫病信息管理机制 |
7.3.3 完善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风险沟通环境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动物疫情风险认知及应对行为调查 |
附录2 研究生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猪水疱病和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猪水疱病及猪水疱病病毒研究进展 |
1.1 猪水疱病研究进展 |
1.1.1 病原学 |
1.1.2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 |
1.1.3 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和发病机理 |
1.1.4 诊断 |
1.1.5 猪水疱病的防控策略 |
1.2 猪水疱病病毒研究进展 |
1.2.1 猪水疱病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 |
1.2.2 SVDV 基因组结构 |
1.2.3 SVDV 编码的蛋白及其功能 |
1.2.3.1 结构蛋白 |
1.2.3.2 非结构蛋白 |
1.3 猪水疱病疫苗研究进展 |
1.3.1 弱毒疫苗 |
1.3.2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
1.3.3 基因工程疫苗 |
1.3.3.1 基因缺失毒力致弱疫苗 |
1.3.3.2 亚单位疫苗 |
1.3.3.3 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 |
1.3.4 合成肽疫苗 |
1.4 小结 |
第二章 猪瘟及猪瘟病毒研究进展 |
2.1 概述 |
2.2 CSFV 的病原学及生物学特性 |
2.2.1 CSFV 的病原学 |
2.2.1.1 CSFV 病毒粒子结构 |
2.2.1.2 CSFV 的理化特性 |
2.2.2 CSFV 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2.2.2.1 抗原性 |
2.2.2.2 病原性及病理特性 |
2.2.2.3 遗传特性 |
2.3 CSFV 致病机制的研究 |
2.3.1 CSFV 的免疫病理学 |
2.3.2 CSFV 在体内的复制过程 |
2.3.3 猪瘟病毒对体外培养细胞的影响 |
2.4 CSFV 的分子免疫学 |
2.5 猪瘟防制策略与防制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
2.6 结束语 |
第三章 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的研究 |
3.1 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 |
3.1.1 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
3.1.1.1 辅助病毒互补的逆转录病毒质粒载体 |
3.1.1.2 不需要辅助病毒互补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
3.1.1.3 广寄主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
3.1.1.4 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
3.1.2 包装细胞系 |
3.1.3 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 |
3.2 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基本原理 |
3.3 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与应用 |
3.4 影响逆转录病毒载体表达效率的影响因素 |
3.5 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在基因治疗及表达研究中的应用 |
3.5.1 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3.5.2 逆转录病毒载体在基因表达反面的应用 |
3.6 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的缺陷 |
3.7 小结 |
试验研究 |
第四章 猪水疱病亚单位标记疫苗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质粒载体、工程菌及主要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1.3 细胞及种毒 |
4.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4.1.5 目的基因的获取 |
4.1.6 重组质粒的构建、克隆及鉴定 |
4.1.6.1 构建策略 |
4.1.6.2 重组质粒的构建即克隆方法 |
4.1.6.2.1 大肠杆菌JM109 感受态的制备 |
4.1.6.2.2 PCR 产物及载体质粒的酶切、回收及连接 |
4.1.6.2.3 连接产物的转化 |
4.1.6.2.4 重组质粒的制备 |
4.1.6.2.5 重组质粒的鉴定 |
4.1.6.3 重组SCDV HK/70 P1 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
4.1.6.4 重组质粒的测序 |
4.1.7 体外转染质粒的制备 |
4.1.8 转染包装细胞GP2-293 |
4.1.9 重组假型病毒的收获 |
4.1.10 病毒滴度的检测 |
4.1.11 假型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PK15 细胞 |
4.1.12 P1 基因体外表达的检测 |
4.1.12.1 P1 基因的PCR 整合鉴定 |
4.1.12.2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P1 基因的表达 |
4.1.12.3 P1 基因在PK15 细胞中的稳定性鉴定 |
4.2 结果 |
4.2.1 SVDV HK/70 P1 基因的PCR 扩增结果 |
4.2.2 重组质粒pBABE puro-P1 的鉴定结果 |
4.2.3 假型病毒感染PK15 细胞后PCR 鉴定P1 基因的整合结果 |
4.2.4 免疫荧光检测PK15 细胞中P1 基因的表达 |
4.2.5 P1 基因的稳定性整合鉴定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猪水疱病亚单位疫苗的豚鼠免疫实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免疫原与实验动物 |
5.1.2 主要试剂 |
5.1.3 免疫用抗原的制备 |
5.1.4 重组抗原对豚鼠的免疫程序 |
5.1.5 T 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
5.1.5.1 各种溶液的配制 |
5.1.5.2 淋巴细胞的分离方法 |
5.1.5.3 淋巴细胞的增殖实验 |
5.1.6 双夹心ELISA 检测免疫豚鼠的SVDV 特异性抗体 |
5.1.7 SVDV HK/70 的复壮及半数细胞感染剂量(TCID50)的测定 |
5.1.8 细胞中和实验测定豚鼠血清SVDV 抗体效价 |
5.2 结果 |
5.2.1 T 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
5.2.2 免疫豚鼠SVDV 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 |
5.2.3 SVDV 半数感染剂量的测定结果 |
5.2.4 细胞中和实验测定豚鼠中和抗体 |
5.3 讨论 |
第六章 猪瘟亚单位疫苗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质粒载体、工程菌及主要试剂 |
6.1.2 主要仪器 |
6.1.3 细胞 |
6.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6.1.5 目的基因的获取 |
6.1.6 重组质粒的构建、克隆及鉴定 |
6.1.6.1 构建策略 |
6.1.6.2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克隆的基本方法 |
6.1.6.2.1 大肠杆菌JM109 感受态的制备 |
6.1.6.2.2 PCR 产物及载体质粒的酶切、回收及连接 |
6.1.6.2.3 连接产物的转化 |
6.1.6.2.4 重组质粒的制备 |
6.1.6.2.5 重组质粒的鉴定 |
6.1.6.3 重组CSFV Shimen E2 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
6.1.6.4 重组质粒的测序 |
6.1.7 体外转染质粒的制备 |
6.1.8 转染包装细胞GP2-293 |
6.1.9 重组假型病毒的收获 |
6.1.10 病毒滴度的检测 |
6.1.11 假型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PK15 细胞 |
6.1.12 E2 基因体外表达的检测 |
6.1.12.1 E2 基因的PCR 整合鉴定 |
6.1.12.2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E2 基因的表达 |
6.1.12.3 夹心 ELISA 检测 E2 蛋白的活性 |
6.1.12.4 E2 基因在PK15 细胞中的稳定性整合鉴定 |
6.2 结果 |
6.2.1 CSFV Shimen E2 基因的PCR 扩增结果 |
6.2.2 重组质粒pBABE puro-E2 的鉴定结果 |
6.2.3 假型病毒感染PK15 细胞后PCR 鉴定E2 基因的整合结果 |
6.2.4 E2 基因的稳定性整合鉴定结果 |
6.2.5 免疫荧光检测PK15 细胞中E2 基因的表达 |
6.2.6 ELISA 检测细胞培养物中E2 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
6.3 讨论 |
第七章 猪瘟亚单位疫苗的兔免疫保护实验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主要试剂 |
7.1.2 免疫用的抗原的制备 |
7.1.3 重组抗原对家兔的免疫实验 |
7.1.4 T 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
7.1.4.1 各种溶液的配制 |
7.1.4.2 淋巴细胞的分离方法 |
7.1.4.3 T 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
7.1.5 阻断ELISA 检测免疫家兔的CSFV 特异性抗体 |
7.1.6 实验兔子的病毒攻击保护实验 |
7.2 结果 |
7.2.1 T 淋巴细胞增殖情况 |
7.2.2 免疫兔子CSFV 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 |
7.2.3 攻毒兔子的免疫保护实验结果 |
7.2.3.1 兔子体温变化 |
7.2.3.2 攻毒兔子脾脏变化 |
7.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口蹄疫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口蹄疫 |
1.1 口蹄疫概述 |
1.2 口蹄疫病毒特性 |
1.2.1 病毒基因组组成 |
1.2.2 病毒结构 |
1.2.3 病毒感染周期 |
1.3 病毒致病机理 |
1.3.1 毒力因子 |
1.3.2 免疫应答 |
1.3.3 持续感染 |
1.4 口蹄疫流行与爆发 |
1.4.1 世界口蹄疫流行情况 |
1.4.2 发达国家和地区口蹄疫重新爆发 |
1.4.3 2001 年英国口蹄疫爆发与影响 |
1.4.4 2006 年世界口蹄疫流行动态 |
1.5 口蹄疫预防控制 |
1.5.1 现行口蹄疫疫苗 |
1.5.2 新型口蹄疫疫苗 |
1.6 口蹄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1.6.1 病原学检测鉴定 |
1.6.2 血清学试验 |
1.6.3 分子生物学试验 |
2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
2.1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概述 |
2.1.1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的特点 |
2.1.2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的原理 |
2.1.3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的应用 |
3 本论文研究概述 |
3.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3.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 |
试验一 口蹄疫病毒阳性模板基因的克隆及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样品来源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及耗材 |
1.1.4 培养基的制备 |
1.2 方法 |
1.2.1 总 RNA 的提取 |
1.2.2 引物的设计 |
1.2.3 cDNA 的合成 |
1.2.4 cDNA PCR 扩增及目的基因的纯化 |
1.2.5 确定目的 DNA 与载体的连接比例 |
1.2.6 目的DNA与载体的连接 |
1.2.7 大肠杆菌的转化 |
1.2.8 重组质粒的提取(碱裂解法) |
1.2.9 质粒的PCR鉴定 |
1.2.10 重组质粒测序 |
1.2.11 LAMP 方法检测阳性模板反应条件的建立及优化 |
1.2.12 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后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
1.2.13 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检测 |
1.2.14 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的检测 |
1.2.15 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 |
2 结果 |
2.1 cDNA PCR 扩增产物电泳结果 |
2.2 质粒 PCR 鉴定结果 |
2.3 重组质粒序列鉴定结果 |
2.4 LAMP 方法检测阳性模板反应条件的建立及优化结果 |
2.4.1 LAMP 方法检测阳性模板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 |
2.4.2 LAMP 方法检测阳性模板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 |
2.4.3 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后建立的 LAMP 检测方法 |
2.4.4 LAMP方法灵敏度检测结果 |
2.4.5 LAMP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 |
2.4.6 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 |
3 讨论 |
试验二 RT-LAMP 检测口蹄疫病毒 RNA 方法的建立及条件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灭活) |
1.1.2 主要试剂 |
1.1.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
1.2 方法 |
1.2.1 RNA 的提取 |
1.2.2 RT-LAMP检测口蹄疫病毒方法的建立 |
1.2.3 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后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
1.2.4 RT-LAMP方法检测口蹄疫病毒特异性试验 |
1.2.5 RT-LAMP 方法检测口蹄疫病毒灵敏度试验 |
1.2.6 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 |
2 结果 |
2.1 RT-LAMP 检测方法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 |
2.1.1 MgSO_2浓度的优化结果 |
2.1.2 Betaine(甜菜碱)浓度的优化结果 |
2.1.3 Bst DNA Polymerase 酶浓度的优化结果 |
2.1.4 dNTP 浓度的优化结果 |
2.1.5 ThermoScript~(TM) Reverse Transcriptase 酶浓度的优化结果 |
2.1.6 引物浓度的优化结果 |
2.2 RT-LAMP 检测方法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 |
2.3 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后建立的RT-LAMP检测方法 |
2.4 RT-LAMP方法灵敏度检测结果 |
2.5 RT-LAMP 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 |
2.6 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 |
3 讨论 |
试验三 LAMP 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 敏感性的比较及其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和耗材 |
1.2 方法 |
1.2.1 引物的设计 |
1.2.2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检测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敏感性试验 |
2 结果 |
2.1 实时荧光 PCR 反应灵敏度的检测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免疫层析技术在口蹄疫POCT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口蹄疫病原检测——口蹄疫病毒定型诊断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血清与样品 |
1.2 试剂与材料 |
1.3 仪器 |
1.4 口蹄疫多抗血清的纯化 |
1.5 胶体金的制备 |
1.6 免疫胶体金的制备 |
1.7 标记物工作浓度的确定(以 O 型为例) |
1.8 试剂盒的制备 |
1.9 使用方法与结果判定 |
1.10 评价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定提纯抗体纯度、蛋白含量及效价 |
2.2 胶体金鉴定 |
2.3 胶体金标记 IgG 浓度检定 |
2.4 FMDV O、A、Asia 1 型抗体最适 pH 确定 |
2.5 标记物工作浓度的确定(以 O 型为例) |
2.6 敏感性试验 |
2.7 特异性试验 |
2.8 重复性试验 |
2.9 保存期间实验 |
2.10 符合率试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口蹄疫病原检测-口蹄疫分型彩色胶乳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毒种、病毒样品 |
1.2 试纸条 |
1.3 试剂 |
1.4 仪器 |
1.5 146S 抗原的制备 |
1.6 高免血清的制备 |
1.7 高免血清的纯化 |
1.8 免疫彩色胶乳的制备 |
1.9 免疫彩色胶乳反应垫的制备 |
1.10 NC 膜的制备 |
1.11 彩色胶乳试纸条的的组装 |
1.12 使用方法与结果判定 |
2 结果 |
2.1 146S 含量的测定 |
2.2 抗体纯度及蛋白含量的测定 |
2.3 彩色胶乳的检定 |
2.4 确定抗体标记最适浓度 |
2.5 0.1MPBS 洗涤次数对非特异反应(特异性)的影响 |
2.6 免疫彩色胶乳最适浓度的搭配 |
2.7 确定 O、Asia 1 型标准毒株抗体检测带的最适浓度 |
2.8 敏感性试验 |
2.9 特异性试验 |
2.10 重复性试验 |
2.11 符合性试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口蹄疫抗体检测-O 型口蹄疫抗体金标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 |
1.1 毒种猪 O 型疫苗株,牛 O 型疫苗株 |
1.2 血清样品 |
1.3 试剂与材料 |
1.4 主要材料和仪器 |
2 方法 |
2.1 抗原 |
2.2 兔抗 O 型口蹄疫抗体 |
2.3 胶体金的制备 |
2.4 免疫胶体金的制备 |
2.5 NC 膜的制备 |
2.6 O 型抗体试纸条的制备 |
2.7 O 型口蹄疫抗体金标检测试纸比色卡的建立 |
2.8 使用方法和结果判定 |
2.9 评价试验 |
3 结果 |
3.1 纯化抗原含量的测定 |
3.2 纯化抗体 |
3.3 胶体金浓度的测定 |
3.4 O 型口蹄疫抗原最适标记量及最佳 pH 值的选择 |
3.5 NC 膜标记的检测线和质控线的最佳标记量 |
3.6 O 型口蹄疫抗体试纸比色卡建立的结果 |
3.7 敏感性试验 |
3.8 特异性试验 |
3.9 保存期试验 |
3.10 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 |
3.11 符合率试验 |
3.12 保护力试验 |
4 讨论 |
第五章 口蹄疫核酸检测-口蹄疫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PCR 产物鉴定 |
2.2 敏感性检测 |
4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染疫动物生物安全静态堆肥法的建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染疫动物的处理方法与现状 |
1.1.1 掩埋法 |
1.1.2 焚烧法 |
1.1.3 炼油法 |
1.1.4 堆肥法 |
1.1.5 国内外染疫动物处理现状 |
1.2 染疫动物堆肥的建造与评价 |
1.2.1 堆肥的种类与建造方法 |
1.2.2 堆肥的理化性质 |
1.2.3 堆肥中病原微生物的灭活 |
1.2.4 堆肥中动物组织的降解 |
1.3 无害化处理国家标准 |
1.3.1 我国病害肉尸处理的法规与条例 |
1.3.2 我国病害肉尸无害化处理的标准 |
1.3.3 国内外堆肥行业标准 |
1.3.4 我国病死动物尸体的处理现状 |
1.4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2 堆肥的建造、理化性质变化与病原微生物的灭活规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堆肥牛尸与原料 |
2.2.2 堆肥建造的辅助器材 |
2.2.3 堆肥建造的农业机械设备 |
2.2.4 温度与理化性质的测定 |
2.2.5 微生物的接种与检测 |
2.3 实验方法 |
2.3.1 堆肥2006的建造 |
2.3.2 堆肥2007的建造 |
2.3.3 取样时间与方法 |
2.3.4 温度与理化性质的检测 |
2.3.5 E.coli O157:H7的接种与检测 |
2.3.6 总大肠菌、总异养细菌和真菌的检测 |
2.3.7 统计分析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温度的变化 |
2.4.2 化性质的变化 |
2.4.3 堆肥物料总重变化、牛尸的降解与渗出液的收集 |
2.4.4 病原微生物的灭活与异养微生物的生长 |
2.5 讨论 |
2.5.1 堆肥原料性质与建造方法 |
2.5.2 堆肥内病原微生物的灭活 |
2.6 小结 |
3 牛源和植物源DNA的降解规律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样品的采集 |
3.2.2 总DNA的提取与定量 |
3.2.3 Real-time PCR的检测与分析 |
3.2.4 普通PCR的检测与分析 |
3.3 实验方法 |
3.3.1 堆肥样品的采集 |
3.3.2 总DNA的提取与定量 |
3.3.3 Real-time PCR的检测方法 |
3.3.4 普通PCR的检测方法 |
3.3.5 统计分析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堆肥2006特异DNA的降解规律 |
3.4.2 堆肥2007特异DNA的降解规律 |
3.4.3 堆肥2006与堆肥2007特异DNA降解规律的比较 |
3.5 讨论 |
3.5.1 DNA对堆肥生物发酵过程的指示作用 |
3.5.2 堆肥样品的DNA定性与定量方法 |
3.6 小结 |
4 动物组织的降解效率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干重与有机物含量检测 |
4.2.2 微生物菌落计数 |
4.2.3 牛源DNA、微生物DNA的检测 |
4.2.4 牛脑与牛蹄组织的电镜观察 |
4.3 实验方法 |
4.3.1 牛尸组织干重变化与微生物的生长 |
4.3.2 牛脑组织的牛源DNA降解规律的检测 |
4.3.3 牛脑组织的微生物DNA变化规律检测 |
4.3.4 牛蹄组织的干重与微生物DNA变化规律的检测 |
4.3.5 牛脑与牛蹄组织的电镜观察 |
4.3.6 统计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牛尸组织干重变化与微生物的生长 |
4.4.2 牛脑组织的牛源DNA降解规律 |
4.4.3 牛脑组织内微生物的生长变化规律 |
4.4.4 牛蹄组织的干重减少与微生物总DNA的变化 |
4.4.5 牛蹄组织的细菌和真菌特异DNA变化与电镜观察 |
4.5 讨论 |
4.6 小结 |
5 二期堆肥的理化性质变化与DNA降解规律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翻堆农机 |
5.2.2 温度与理化性质测量 |
5.2.3 分子生物学检测 |
5.3 实验方法 |
5.3.1 温度的检测 |
5.3.2 理化性质的检测 |
5.3.3 分子生物学检测 |
5.3.4 统计分析方法 |
5.4 实验结果 |
5.4.1 二期堆肥的外观变化与牛尸的降解程度 |
5.4.2 二期堆肥温度的变化 |
5.4.3 二期堆肥理化性质的变化 |
5.4.4 二期堆肥DNA的降解规律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有名词缩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动物疫病净化现状 |
1.2.1 动物疫病净化的概念 |
1.2.2 我国的动物疫病净化现状 |
1.2.3 国外的动物疫病净化现状 |
1.2.4 我国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与国外差别 |
1.3 我国完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必要前提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
1.6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7 论文结构与内容 |
2 我国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
2.1 规模化养禽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简介 |
2.1.2 公司种鸡场疫病净化措施 |
2.1.3 种鸡场疫病净化措施总结 |
2.2 规模化养猪业和养牛业的疫病净化措施 |
2.2.1 种猪场的疫病净化措施 |
2.2.2 养牛业的疫病净化措施现状 |
2.3 我国无疫区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
2.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3.2 海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成果 |
2.3.3 广东省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措施 |
2.3.4 我国疫病净化保障体系的研究 |
2.3.5 我国无疫区建设对保障体系的促进作用 |
3 国外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
3.1 养殖业的疫病净化措施的研究 |
3.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2 禽病净化措施 |
3.1.3 猪病净化措施 |
3.1.4 牛病净化措施 |
3.2 国外无疫区的动物疫病净化措施 |
3.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2.2 美国无疫区的动物疫病净化根除措施 |
3.2.3 西班牙猪伪狂犬病根除方案 |
3.2.4 荷兰猪伪狂犬病根除方案 |
3.2.5 澳大利亚牛布鲁氏菌病根除方案 |
3.2.6 德国非免疫无疫区的疫病净化措施 |
3.2.7 南非免疫无疫区的疫病净化措施 |
3.2.8 巴西口蹄疫的区域化净化措施 |
3.2.9 哥伦比亚口蹄疫的区域化净化措施 |
4 我国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可行性研究 |
4.1 研究方法和内容 |
4.2 区域化管理模式和相关概念 |
4.3 我国的区域化政策 |
4.4 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的意义 |
4.4.1 有利于制定疫病净化方案 |
4.4.2 有利于净化长效机制的形成 |
4.4.3 有利于净化基础的形成 |
4.5 动物疫病净化结合区域化管理可行性研究 |
5 讨论 |
5.1 首先侧重我国动物疫病净化基础的完善 |
5.1.1 净化相关法规、规章的完善 |
5.1.2 净化长效机制的确立 |
5.1.3 我国兽医组织机构体系的完善 |
5.1.4 制定动物疫病净化工作规划 |
5.2 我国动物疫病净化措施的创新性研究 |
5.2.1 垂直净化思路的研究 |
5.2.2 水平净化思路的研究 |
5.3 我国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思路 |
5.4 展望 |
6 结论 |
6.1 建立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步骤 |
6.2 动物疫病净化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p53对口蹄疫病毒复制及致病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口蹄疫(FMD)与口蹄疫病毒(FMDV) |
1.1 口蹄疫 |
1.1.1 概述 |
1.1.2 口蹄疫的传播 |
1.1.3 口蹄疫的发病机理 |
1.1.4 口蹄疫的诊断技术 |
1.1.5 口蹄疫的治疗与防控 |
1.2 口蹄疫病毒(FMDV) |
1.2.1 概述 |
1.2.2 FMDV致病的分子基础 |
1.2.3 FMDV受体结合域(配体)与FMDV感染 |
2 P53 |
2.1 P53 概述 |
2.2 P53 的修饰方式 |
2.2.1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对P53 的调节 |
2.2.2 P53 的磷酸化修饰 |
2.2.3 P53 的乙酰化调节 |
2.2.4 甲基化对P53 活性的调节 |
2.3 P53 家族 |
2.4 P53 与病毒 |
2.4.1 概述 |
2.4.2 P53与DNA病毒 |
2.4.3 P53与RNA病毒 |
3 基因编辑与细胞工程技术 |
3.1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AND SHORT HAIRPIN RNA(SHRNA) |
3.2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 |
3.3 基因过表达技术(GENE OVEREXPRESSION) |
3.4 细胞转染技术 |
3.5 常用的稳定细胞系筛选方法及其优缺点 |
4 小结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6.1 体外细胞对FMDV感染的早期应答机制探究 |
6.2 FMDV对体外细胞中P53 表达的影响 |
6.3 P53对FMDV在体外细胞中复制的影响 |
6.4 P53对FMDV致病性的影响 |
第二章 PK-15 细胞对FMDV感染早期反应的表达谱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细胞与病毒 |
1.1.2 引物与其他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细胞处理和RNA提取 |
1.2.2 样品准备与质量控制(QC) |
1.2.3 数据库构建与测序 |
1.2.4 测序数据的分析 |
1.2.5 DEGS的功能注释与分析 |
1.2.6 DEGS的 RT-QPCR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质检结果 |
2.2 测序数据的质量控制与组装 |
2.3 转录组组装 |
2.4 样品重复性和差异表达分析 |
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6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 |
2.7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8 RT-QPCR验证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FMDV对 BHK-21与PK-15 细胞中p53 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细胞与病毒 |
1.1.2 抗体与化学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FMDV不同剂量与不同时间对P53 表达的影响 |
1.2.2 MG132 处理筛选及其对FMDV复制的影响 |
1.2.3 MDM2 抑制剂处理条件筛选 |
1.2.4 MDM2 抑制剂处理对FMDV复制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MDV处理各时间点对P53 的表达 |
2.2 MG132 处理条件筛选结果 |
2.3 MG132 处理对FMDV复制的影响 |
2.4 MDM2 抑制剂处理条件筛选结果 |
2.5 MDM2 抑制剂处理对FMDV复制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FMDV在 BHK-21与PK-15 细胞中复制过程中p53 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细胞与病毒 |
1.1.2 抗体、质粒和其他化学药品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SHRNA-P53 最佳感染浓度与最佳感染时间筛选 |
1.2.2 使用SHRNA敲低P53对FMDV的影响 |
1.2.3 TP53 基因过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FMDV复制的影响 |
1.2.4 TP53 基因敲除BHK-21与PK-15 细胞系的构建与鉴定 |
1.2.5 TP53 基因敲除对FMDV复制的影响 |
1.2.6 LUCIFERASE实验检测P53对IFNB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HRNA-P53 转染条件的筛选及其对FMDV复制的影响 |
2.2 TP53 基因过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FMDV复制的影响 |
2.3 TP53 基因敲除BHK-21与PK-15 细胞系的筛选与鉴定结果 |
2.4 TP53 基因敲除对FMDV复制的影响 |
2.5 P53 抑制IFNB-1 相关细胞因子及识别受体的表达 |
3 讨论 |
第五章 p53对FMDV致病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细胞与病毒 |
1.1.2 C57BL/6 小鼠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FMDV最佳动物攻毒剂量与攻毒时间的确定 |
1.2.2 TP53 基因敲除C57BL/6 小鼠的繁殖与鉴定 |
1.2.3 WT与 TP53 基因敲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1.2.4 巨噬细胞中TP53 基因的敲除对FMDV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1.2.5 SURVIVAL试验 |
1.2.6 WT与 TP53 基因敲除小鼠各脏器中FMDV表达量 |
1.2.7 HE病理切片法分析TP53 基因敲除对FMDV致病性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TP53 基因敲除C57BL/6 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
2.2 P53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参与FMDV复制的IFNB-1 等细胞因子的影响 |
2.3 TP53 基因敲除小鼠中FMDV复制被抑制 |
2.4 FMDV在 TP53 基因敲除小鼠中造成的病理损伤程度更轻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吴润 |
导师简介-张永光 |
导师简介-孙跃峰 |
作者简介 |
四、猪水泡病对牛和绵羊传递感染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2C影响宿主先天性免疫的机理[D]. 郑威.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1)
- [2]基于风险沟通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完善研究[D]. 闫振宇.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2)
- [3]猪水疱病和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D]. 田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4]猪水泡病对牛和绵羊传递感染的尝试[J]. R.Burrows,周方林. 兽医科技资料, 1977(S2)
- [5]口蹄疫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D]. 孙晓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03)
- [6]免疫层析技术在口蹄疫POCT中的应用研究[D]. 蒋韬. 甘肃农业大学, 2012(11)
- [7]染疫动物生物安全静态堆肥法的建立与评价[D]. 徐卫平.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9)
- [8]口蹄疫[J]. 张伯澄. 兽医科技资料, 1979(02)
- [9]我国动物疫病净化长效机制的研究[D]. 刘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10]p53对口蹄疫病毒复制及致病性的影响[D]. 张天亮. 甘肃农业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