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的国际山地协会

新成立的国际山地协会

一、新近建立的国际山地学会(论文文献综述)

谈明轩[1](2019)在《坳陷湖盆多河型地震地貌学定量研究 ——以渤海湾沙垒田地区明化镇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新近纪中晚期以来,受到印度板块北北东向的俯冲作用,渤海湾盆地整体沉降形成大型坳陷盆地,以河流相、滨浅湖相盆地充填作为其主要特征。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渤海沙垒田地区发育了多种河流相类型,具有横向上河型相变及垂向上河型转化的特征,从而制约了浅层河流相有效储层的勘探开发研究。本文以沙垒田地区新近系中新统明化镇组下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区域地质资料、3000km2三维地震资料、50口探井,在精细河流相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进行河流相发育类型、平面分布及垂向演化规律分析;以沙垒田地震工区为例,在岩电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河型的地震地貌学定量研究,并探讨影响河流转化的主控因素。在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地震层序、钻测井层序综合研究表明,沙垒田地区新近系明下段整体上对应于1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并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即SQm1、SQm2、SQm3和SQm4层序),每个四级层序可由低可容空间体系域(LAST)、高可容空间体系域(HAST)构成。总体而言,明下段自下而上河流基准面上升速率逐渐减缓,层序内含砂率逐步提高。整个研究区垂向上层序厚度趋势相对一致,以沙垒田东区凸起部位地层厚度相对较薄,并向东西两侧地层逐渐增厚。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及岩心相、钻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成果,大致明确了研究区曲流河和辫状河主体沉积特征。在地震反射特征、地震属性特征及钻井岩性的联合标定表明,上中新统明下段沉积时期,沙垒田地区过路河流的古流向整体上由南南西向转变为南东向。晚中新世发育阶段,该河流体系可能主要源自冀北坝缘山地和丘陵地区的古滦河、古青龙河水系。SQm1和SQm2层序整体上以曲流河相沉积为主,SQm3和SQm4层序则在低可容空间体系域中具有辫状河与曲流河共存的现象。在地震沉积学相关理论技术的指导下,在渤海沙垒田地区明下段进一步识别出中-低弯度曲流河、顺直河和辫状河三种河型,并展开河流泛滥平原背景下的多河型地貌单元精细解释和定量地震地貌学分析。研究表明,SQm1和SQm2层序以中-低弯度曲流河、顺直河地貌为主,河道宽深比一般小于25,存在多条支流汇入干流的地貌特征。SQm3和SQm4层序在低可容空间体系域存在辫状河干流与中-低弯度曲流河支流共存的地貌特征,辫状河河道带宽度最大可达2.5km,单个辫状河道的满岸深度达4m~8m;高可容空间体系域则以中-低弯度曲流河地貌为主,河道宽深比一般小于15。沙垒田重点区典型切片中的曲流河弯曲度为1.18~1.83,以混合载荷为主要搬运方式,其中高可容空间体系域曲流河的整体弯曲度高于低可容空间体系域曲流河的整体弯曲度。曲流河的蛇曲高度与蛇曲宽度、蛇曲波长与蛇曲宽度均表现为正相关的比例关系,并且蛇曲宽度与蛇曲高度的比值通常介于1~4。切片中的辫状河心滩长度为0.33km~3.22km,宽度为0.12km~3.61km,其宽度与长度间呈较好的幂指数关系。地貌-水力学研究表明,区域沉积古坡降差异和满岸古流量变化是影响沙垒田地区明下段河型转化的重要因素。晚中新世以来(12Ma~5.3Ma)渤海湾盆地的多期幕式快速沉降是馆陶组辫状河沉积向明下段曲流河沉积转化的重要原因,晚中新世快速沉降幕中晚期新增可容空间速率的降低是辫状河发育有利条件。单井孢粉组合的古气候定量研究表明,在晚中新世全球变冷的趋势下,东亚夏季风的适度增强是明下段SQm3和SQm4层序低可容空间体系域辫状河发育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河岸植物群落分布差异也会对曲流河、辫状河垂向演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骆畅[2](2018)在《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的过程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绿地提供的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因此,对城市绿地生态服务系统进行价值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有利于人们进一步客观认识城市绿地的价值,同时还能为城市管理者进行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城市绿地的规划方法和管理措施。山地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其更综合更复杂的空间和环境特征。而近年来,山地城市的外延式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地质灾害的频发,缺乏相应的生态规划和严格监管。目前,对于山地城市的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相对匮乏。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具有其不同于平原城市的独有特征,因此,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研究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分类,山地城市绿地的时空演化,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以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策略。首先,研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概念、分类和评估方法进行整理总结。同时,研究总结了山地城市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征,总结出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和评估方法。并系统地总结和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其次,研究以重庆主城区城市绿地作为研究案例,以重庆市主城区范围内的绿地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多源数据资料为基础,对重庆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进行价值评估。本文选取了 12项具体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估。并通过利用2009年和2015年两期城市绿地数据,对比分析了两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的动态变化情况。最后,研究通过对重庆市这一典型山地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总结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提升和优化的策略。分别从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价值提升、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优化、和绿地规划的调控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和建议。研究从重庆市主城区绿地的绿地价值的应用出发,讨论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的框架和方法;同时,提出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优化的策略,以及绿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最后,针对山地城市绿地的调控与管理提出优化方法。总的来说,在山地城市中,自然山水生态环境是山地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也是山地城市的重要资产,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一方面,山水格局构成了限制山地城市发展的自然屏障,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山水环境改善和维护了山地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山地城市中,山脉、丘陵、河流、溪沟等城市绿地区域通常具有更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值得获得更高的关注。因此,可以说城市绿地规划的重点不在于绿地覆盖率和绿地面积有多少,而在于绿地在空间上如何分布,应用生态的观点探讨山地地区的城市绿地规划问题才是尊重自然演进过程的可持续绿地规划方式。

何付兵[3](2019)在《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与地裂缝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口-孙河断裂是北西向张家口-蓬莱地震构造带(又称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中一条重要隐伏发震断层,对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长期以来,限于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资料及其精度的原因,该断裂南东段研究极为薄弱,与地裂缝灾害关系也未有开展深入研究。开展南口-孙河断裂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研究,探讨该断裂第四纪以来对大兴凸起沉积控制作用,分析其与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关系,不仅为断裂的发震危险性判断提供基础资料,进而为城市防灾减灾服务,还可深化理解北西向断层对大兴凸起、北京凹陷解体的控制作用,为区域新构造运动研究提供地质基础。本文以南口-孙河断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该断裂南东段所在的大兴凸起区为重点研究区,利用针对此断裂开展的二维地震、高精度重力、可控源音频电磁大地测深等综合物探和钻探资料,并结合区域重力、关键构造部位的三维地震勘探等成果,系统分析了南口-孙河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建立了该断裂的几何结构模型。从地球物理证据和断裂活动制约证据证实了南口-孙河断裂对北东向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前门-良乡断裂切割关系,提出其还切割北东向南苑-通县断裂新的认识。利用二维地震勘探剖面和断裂两盘深浅联合钻探成果,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和古地磁、沉积物色度、碳十四等测试结果,重点研究了南口-孙河断裂南东段第四纪以来的垂向运动学特征,探讨了南口-孙河断裂在大兴凸起上的沉积控制作用,恢复了大兴凸起新生代演化过程。另外,将通州地区发育的地裂缝按照历史地裂缝和现代地裂缝分类开展研究,重点分析了地裂缝发育的地质要素,建立了通州两类地裂缝成因概念模型,探讨了地裂缝发育与南口-孙河断裂之间的关系。南口-孙河断裂在空间上分为北西段、中段和南东段三段落,呈NW向右阶斜列展布,形成两个阶区。三段落垂向断距差异较大,北西段最大,南东段最小,且单段内断距和倾角也有所差异,表现出中部断距、倾角大两端断距、倾角小的空间分布特征。南口-孙河断裂南东段早更新世时期断裂活动总体较弱,断裂活动速率在0mm/a0.202mm/a,平均活动速率为0.075mm/a。中更新世时期断裂活动总体较强,断裂活动速率在0mm/a0.789mm/a,平均活动速率0.74mm/a。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再次转弱,平均活动速率为0.069mm/a。第四纪以来断裂活动表现出明显震荡活动特性,共计发育4次相对较强的构造运动幕,分别发生于约2.5Ma±、1.35Ma±、0.79Ma0.55 Ma和0.15Ma0.25 Ma,其可同北西段构造运动幕次一一对比。南口-孙河断裂三段最新活动年代略有所差异,北西段最新活动年代为全新世,中段最新活动年代为晚更新世中期-晚期,南东段最新活动年代为晚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南口-孙河断裂对北东向断裂活动强度和最新活动时代具有明显制约作用,其北东盘发育断裂第四纪活动强度大、活动年代新,南西盘则反之。统计基岩深度(新生代)南口-孙河断裂切割北东向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前门-良乡断裂、南苑-通县断裂的水平位移量表明,南口-孙河断裂左旋走滑运动中段最大,向北西和南东两端急骤减小,左旋走滑量0.97km3.1km,平均为1.61km,其位移量远高于其垂向位移量0.1km0.5km。断裂运动学特征揭示南口-孙河断裂可能以左旋走滑为主或其在前新生代就发育一定左旋走滑量。南口-孙河断裂与北东向南苑-通县断裂一起对大兴凸起的沉积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新近纪-早更新世,南口-孙河断裂的“活化”解体了北京平原区“两隆两凹”构造格局,断裂南西盘大兴凸起区主体仍发育为凸起剥蚀区,并为其北东盘新发育形成沉积区提供部分沉积物源。中更新世,南口-孙河断裂强烈活动并制约控制北东向断裂活动,使得南口-孙河断裂两盘沉积厚度差异明显。晚更新世以来,南口-孙河断裂活动强度转弱,对大兴凸起沉积控制影响转弱,但其微弱的活动仍影响了河流水系发育演化,沿南口-孙河断裂下降盘发育为低洼地形,成为重要的“汇水方向”和“过水通道”。通州地区广泛发育历史地裂缝和现代地裂缝。历史地裂缝广泛同震动液化有关,现今绝大多数已经愈合。现代地裂缝为复合成因地裂缝,又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以庙上地裂缝为代表,其先期是在现今地应力场作用下,沿断裂面形成应力集中或沿断裂周边地区形成近南北向的张应力或北东、北西两组剪切应力集中,在地震发生时形成具有定向特征的液化型地裂缝愈合后,在后期降水或灌溉淋滤作用下再次复活发育形成的复合成因地裂缝。由于该类地裂缝是地震力作用下的地表破裂,不是隐伏断裂直接活动所致。因此,复活后的地裂缝由于其先期产生地表破裂有限,地裂缝破坏性并不强,只是作为一种地质不连续面对人类工程活动产生影响,地表表现为线性特征小幅度地面塌陷。另一类以双埠头地裂缝为代表,是在当前NNW向拉张应力作用下,南苑-通县断裂长期持续蠕滑引起沿断裂带附近土层应力、应变持续积累,在地下水超采诱发下造成土层破裂形成的以拉张为主复合成因地裂缝。该类地裂缝记录了南苑-通县断裂蠕滑活动量。因此,地裂缝发育规模大,危害也强。南苑-通县断裂同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前门-良乡断裂相比,其产状较缓、上断点埋深较深,使得沿线地裂缝发育宽度比黄庄-高丽营断裂和顺义-前门-良乡断裂沿线大。南口-孙河断裂对现今北京平原区地裂缝重要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现今河流沉积控制影响和对活动地块控制影响两个方面。南口-孙河断裂北东盘相对较强的活动地块,尤其是沿此断裂发育的低洼河道地区是现代地裂缝发育的主要地区。

黄永杰[4](2020)在《长江中下游中新世古环境的木化石记录 ——以南京和武汉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南京和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区内地层发育完整,发育有从前寒武系至第四系的海相和陆相地层。新生代地层中含丰富的腹足类、介形类、轮藻和孢粉、果实、叶片、有孔虫、鱼类、哺乳动物等化石,适宜该地区新生代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研究。然而,与叶子、果实等其他植物大化石相比,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生代地层中木化石的报道和研究相对较少。20世纪80年代,武汉阳逻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木化石标本,是中国重要的新生代被子植物木化石群,为武汉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古植被、古气候等重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化石材料支持。近些年来,在南京地区发现的木化石产自中新统雨花台组,木化石解剖构造保存良好,因此本论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对南京六合和武汉阳逻地区中新世木化石开展古植物学的研究,系统描述并鉴定12属14种,包括1个相似种和6个未定种,主要结果如下:被子植物包括玉蕊科(cf.Careyoxylon sp.)、大戟科(Bischofia sp.、Bridelia wuhanensis Yang、Bischofia polycarpa Airy-Shaw)、樟科(Laurinoxylon wuhanensis Yang、Laurinoxylon sp.)、豆科(Ormosia pinnata Merr.)和苏木科(Acrocarpus fraxinifolius Arn ex Wight),裸子植物木化石则包括南洋杉科(Agathoxylon sp.)、柏科(Chamaecyparioxylon sp.、Juniperoxylon sp.、Cupressus hubeiensis Yang)、杉科(Cunninghamia sp.)和松科(Keteleeria sp.)。结合木化石植物群以及周围地区叶片、茎干、果实、种子等植物化石资料可知,以武汉和南京为代表,长江中下游地区中新世时期发育阔叶树和针叶树混生的森林植被,此时气候略微湿润温暖。选取南京和武汉地区中新统雨花台组和新近纪阳逻砾石层中2个年轮保存较好的木化石标本进行年轮定量分析工作,分别计算年轮的年敏感度、平均敏感度以及早晚材比率。同时,根据具有气候指示意义的假轮、年轮扭曲和创伤树脂道,推测该地区气候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性,并且在整体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存在如大风、低温等环境突变事件。

刘文红[5](2016)在《黄土高原滑坡发育背景与成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具有特殊的构造、地貌、地层结构等特征,是我国地质灾害比较发育的地区之一。本文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以该区的滑坡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发育背景、诱发因素及成灾模式。通过对黄土高原滑坡发育类型、分布特点与地质条件、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总结了黄土高原滑坡的形成条件、控制因素及诱发因素,确定了8种滑坡典型成灾模式,对每一种成灾模式选取典型滑坡案例做了机理分析和运动学模拟。黄土高原位于华北地台和青藏褶皱隆起带的复合部位,现代构造活动受东部太平洋板块、西南印度板块推挤及北部西伯利亚板块的阻挡,使黄土高原不同区域出现差异性升降、拉张与挤压共存的构造格局。六盘山、子午岭、黄龙山是黄土高原内部隆升较强烈的区域;汾渭地堑属于现代断陷区;陇中、天水、陇东及陕北大部分地区新近系为沉降盆地,第四纪为平稳抬升区。这些构造作用的趋势控制着黄土地貌及滑坡灾害的类型。黄土高原的地貌类型可划分为基岩山地、黄土塬、黄土台塬、黄土梁、黄土峁、河谷平原、盆地、沙漠及戈壁等。不同地貌类型上的滑坡类型及发育强度均有差异,地貌是滑坡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对该区构造和地貌的详细解析,从历史和成因的角度为滑坡灾害的研究奠定基础。黄土高原的斜坡结构,按其岩性组合划分为土质斜坡、岩质斜坡及岩土复合斜坡三大类。斜坡的结构类型控制着滑坡的类型。据此将滑坡分为黄土层内滑坡、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和黄土-基岩滑坡三种类型。诱发滑坡灾害的动力因素有地表水及地下水作用、河流侵蚀、人类工程活动、冻融及风化作用、新构造运动及地震。其中地表水与地下水作用包括降雨入渗、农业灌溉和水库浸没等;人类工程活动包括堆载及开挖、矿山开采及抽取地下水。各种动因产生的滑坡类型也具有各自的特点。根据滑坡地层结构和运动学特点,将黄土高原滑坡分为“8种模式”,即高速远程滑坡模式(东风滑坡)、高速滑坡-沟谷泥流模式(高楼村滑坡)、高速滑坡-坡面泥流模式(焦家滑坡)、快速错落式滑坡(三亩台滑坡)、深层蠕动型滑坡模式(延炼滑坡)、浅层蠕动型滑坡模式(罗玉沟滑坡)、泥岩切层高速远程滑坡模式(洒勒山滑坡)、泥岩切层高速滑坡-泥石流模式(大沟滑坡泥石流),控制各类模式的因素为地层、斜坡结构类型及触发因素,对8种模式分别选取典型滑坡案例,进行机理分析和运动学模拟。

徐秋平[6](2019)在《中国彝族和日本大和族祖先崇拜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祖先崇拜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民族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学术地位。早期研究主要关注祖先崇拜的起源。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发展,祖先崇拜研究也呈现出跨文化特征,出现了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祖先崇拜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由于历史与地理的原因,日本学者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保持着持续关注。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界掀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在这一热潮中出现诸多将日本与中国彝族进行比较的研究,随后,国内学者也有相关比较研究的交流,以上研究为本文的比较尝试提供了可行性基础。本文尝试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围绕祖先崇拜进行比较,尝试分析其功能以及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祖先崇拜是一种弥散性宗教。祖先崇拜体现出社会结构变迁中的相对稳定因素,反映着人们散落于文化中的世界观与道德取向。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许多围绕着祖先进行的丰富的节日与活动,是彝族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主体是大和族,虽然受神佛观念的影响,多重信仰者众多,但是祖先崇拜至今依然是信仰生活的主体,亦被称为家的宗教。论文主要章节如下:第一章:祖先崇拜概述,主要围绕世界范围的祖先崇拜、以及彝族和大和族祖先崇拜相关的节日展开。第二章祖先崇拜与神话。神话为两者祖先崇拜提供合理性依据。大和族的神与祖先性质相同;彝族祖先接近神但不是神。第三章:神、鬼、祖先与子孙。大和族对神鬼祖先的界限模糊;彝族分类明确并强调责任与义务。第四章:家与祖先崇拜。家既是祖先崇拜的基础,也是祖先崇拜的目的。大和族优先考虑家业经济利益,彝族重视共同血缘基础上的家族发展。第五章祖先崇拜与社会控制。控制通过洁净与污秽的观念体现。持久供奉维持祖灵洁净,最终送祖灵回归祖界是彝族子孙后代的责任与义务。祖灵洁净与否与子孙德行密切相关。大和族注重子孙对祖先的供奉。结语部分对两者祖先崇拜观念、行为、意义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得知两者对于祖先观念认知存在差异,祭祖的节日和行为相似,祖先崇拜发挥的功能相似。在世俗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祖先崇拜依然发挥着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促进家族的发展、加强族群的凝聚力的作用,这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两者在祖先性质的观念上存在差异,但是在祖先崇拜行为,两者存在诸多相似。两者有相似季节性节日祭祖,祛污秽仪式。在祖先崇拜的观念上两者存在差异。大和族祖先的“神”性,彝族祖先崇尚“德”,祖先就带有明确道德取向。大和族关注与祖先情感联系,希望祖先在近旁。彝族祖先观念中贯穿着道德理性,强调着祖先与后代各自的义务与责任。此外,祖先崇拜对于彝族和大和族发挥着相同功能:一:祖先崇拜的灵魂不灭的观念满足了个体摆脱死亡恐惧和追求无限的心理;二:重视家、家族、子孙,在三者互动中,祖先的自然生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永生;三:通过祖先的崇拜的实践,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加强,家族观念的到强化;四:共同的远祖神话、共同的祖先起源地,提供了族群共同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加强了凝聚力。不同民族的祖先观念或许存在差异性,但是祖先崇拜所发挥的作用是相同的。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祖先崇拜对人类心理的需求、对个体的形塑、家族的稳定发展以及族群凝聚力依然发挥重要功能,这种功能对于彝族文化发展所具有的现实的意义是笔者想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李强[7](2005)在《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和中国西部边疆危机 ——对1757-1895年中、英在喜马拉雅山区、喀喇昆仑山区和帕米尔地区争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757年,普拉西之役后,东印度公司北部政策的重点是与中国的西藏及西部内陆省份建立某种商业、外交关系。自拿破仑时代起,法、俄相继对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构成威胁,致使英国沿次大陆自然分水岭构建起西北边防线。本文以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的发展、变化为线索,论述并分析了1757—1895年中、英、俄在喜马拉雅山区、喀喇昆仑山区和帕米尔地区矛盾、斗争的表现及其深层原因。 论文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论及18世纪中、英两国的边疆政策对喜马拉雅地区政治、贸易的影响。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19世纪上半叶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作出重大调整的背景和过程。 第三部分,帕米尔地区的三角关系,重点分析中、英、俄之间就帕米尔达成的协议及影响。 第四部分,综述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的特点,及对中国西部边疆的影响。

钱程[8](2011)在《山西榆社盆地新近纪沉积演化及古环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变迁与气候变化研究力度的加大,古近纪和新近纪的沉积演化及其环境研究也引起国内外地学界关注。榆社盆地位于华北地区中部的晋东榆社地区,盆内新近纪河湖相沉积发育,古生物化石丰富,是研究本区乃至华北地区新近纪沉积环境和构造演化的最佳选择。本论文以榆社盆地新近纪河湖相沉积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前人材料,以沉积环境演化为研究主线,进行了沉积地层、古气候变化、地层年代、物质来源、构造地貌、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等研究,理清了河湖相地层的沉积序列,恢复了榆社盆地新近纪的古环境、古气候,分析了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并探讨榆社古湖的演化及其构造意义。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榆社盆地为NE-NNE向碟形展布的围椅状盆地。盆内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地势平坦,地表坡度较缓;呈现一核三环带的高程分布特征;河谷宽大平坦,沟壑纵横发育。盆内广泛分布浊漳河上游水系,处于老年期的初期阶段。大地构造上,榆社盆地位于山西地块中部裂陷带以东的隆起地区,属于沁水向斜沾尚-武乡-阳城北北东向褶皱带的中-东北部,基底地层主要为三叠系。盆地为新生代形成的山间同生断陷盆地,受控于东侧太行山大断裂和西侧汾渭裂陷系东侧的张性断裂带。榆社盆地新近系分布广泛,与盆地的展布形态一致,地层呈叠瓦式叠覆展布。这套沉积可划分3个组、3个段、10个岩性段、66层,总厚度为476m。形成时间上,马会组为13.01~5.25Ma,属新近纪中新世晚期;高庄组为5.25~3.08Ma,属新近纪上新世早期,其中桃阳段、南庄沟段和醋柳沟段分别为:5.25~4.50Ma、4.50~3.89Ma和3.89~3.08Ma;麻则沟组为3.08~2.43Ma,属新近纪上新世晚期。榆社盆地新近系的物质来源以母岩风化的陆源物质为主体,兼有少量生物物质,陆源区为盆地四周的山体,物质主要为基底的二叠系和三叠系。中新世晚期,形成马会组,源区水系和滨湖沉积环境,气候较为湿润,森林草原环境。上新世早期,形成高庄组,滨湖、浅湖和半深湖交替变化的沉积环境,气候以湿热为主,存在多次干旱性事件,呈现森林、灌丛、草原交混的植被。上新世晚期,形成麻则沟组,浅湖和滨浅湖三角洲沉积环境,气候逐渐变干变冷,植被为以针叶林为主的草原针阔混交林。榆社古湖存在湖泊形成期、湖泊发展期和湖泊消亡期三个湖泊演化阶段。榆社古湖形成期为中新世晚期,由源区的水系发育到汇水成湖,盆地演化进入初始断陷阶段。榆社古湖发展期为上新世早期,水体演化呈现了3次稳定增加-波动性增加的周期性变化,大致对应盆地加速断陷阶段、断陷止息阶段和二次加速断陷阶段3个盆地演化阶段。榆社古湖的消亡期为上新世晚期,水体稍有减少,盆地演化进入末次断陷阶段,末期,盆地断陷作用停止,相对抬升,湖泊外流作用增强,水体迅速减少,古湖消亡。

马振华[9](2020)在《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文中认为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印度板块向北的持续楔入作用对整个亚洲大陆的地貌、水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起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以夷平面、河流阶地为代表的层状地貌面,这些层状地貌面不仅记录了丰富的区域地貌演化信息(是重建地貌发育、演化过程的良好载体),而且层状地貌面具有分布面积广、高度相对稳定等特点,能为确定高原的隆升时间和幅度提供证据。同时河流系统是层状地貌面形成的主要外营力,且河流系统是对构造-气候变化响应非常敏感的地貌单元,因此水系演化研究是地表过程-构造-气候之间的耦合研究的理想切入点。祁连山作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是高原隆升扩展研究的关键区域,祁连山东段夷平面、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面序列完整、分布广泛、保存较好,是重建区域地貌演化与隆升历史、探讨水系演化与构造-气候耦合的理想材料。尽管该区域的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富,但是缺乏对完整层状地貌序列的年代学约束,对于水系格局演化过程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文选择祁连山东段达坂山夷平面及区域内大通河和湟水阶地为研究对象,在详尽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对达坂山夷平面上覆新生代沉积物两个平行钻探岩芯的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以及区域内大通河和湟水阶地序列、年代学及物源等综合分析,建立了祁连山东段多级层状地貌面的年代框架,重建了区内大通河、湟水的物源变化,探讨了祁连山东段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地貌-水系演化过程以及水系演化对构造-气候的耦合响应。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和成果:(1)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夷平面厚层风化壳上覆沉积物于8.1–7.5 Ma开始接受河流环境沉积,6.7–6.4 Ma开始堆积风成红粘土,表明8 Ma以前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构造相对稳定的夷平时期,达坂山夷平面于8 Ma停止发育,6.5 Ma加速隆升。根据由夷平面、河流阶地构成的完整层状地貌面序列的高程及年代框架,重建了6.5 Ma以来的区域下切速率历史,揭示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经历了阶段性加速隆升过程。而祁连山东端隆起时间晚于祁连山西段及中段,指示新近纪祁连山构造活动存在向东扩展过程。(2)大通河在下游八宝川盆地河桥段发育有8级阶地,其中最高阶地形成年代为1081 ka;大通河在中游门源盆地发育有5级阶地,其形成年代分别为424 ka(T5)、243 ka(T4)、130 ka(T3)、14 ka(T2),T1形成于全新世;湟水在民和段发育有10级阶地,其形成年代分别为1405 ka(T10)、1081 ka(T9)、866 ka(T8)、621 ka(T7)、424 ka(T6)、337 ka(T5)、243 ka(T4)、130 ka(T3)、14 ka(T2),T1形成于全新世。大通河河桥段阶地序列物源在T6与T5以及T3与T2之间发生了两次显著变化,指示1100 ka大通河主要流经下游白垩系及新生代红层区域,此后大通河不断溯源侵蚀,于620–420 ka贯通门源盆地,并在130–60 ka袭夺现今门源盆地以上流域。大通河流域数字地貌形态分析显示黑河与大通河分水岭一直向大通河一侧迁移,具有未来黑河袭夺大通河上游流域的趋势。湟水民和段T10以来阶地物源未发生明显变化,指示1400 ka之前湟水已切穿老鸦峡、溯源至湟水中上游地区,使古湟水东流。(3)湟水、大通河阶地的形成是构造-气候耦合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决定了河流阶地的形成时间,而构造隆升为河流的长期下切提供了驱动力与空间,合适的地表隆升速率是阶地形成的必要条件。大通河及祁连山内其他河流的演化过程证明,更新世以来祁连山的不断隆升控制了大通河1100 ka以来纵向河不断发育的过程,当山体隆升速率大于横向河侵蚀速率时,将迫使河流偏转,纵向河发育;随着山体进一步隆升,由于与周边地形高差不断增大,增强了横向河的侵蚀能力,使得横向河切穿山体,袭夺纵向河。而气候变化决定了水系重组发生的时间,在暖湿的间冰期,降水的增多和大量冰雪融水加大了河流的侵蚀能力,促进了水系重组。

马丽娜[10](2020)在《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文中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因此设计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能够提供给一线教师作为参考,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GIS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技术,目前广泛地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成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有利工具,能够丰富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探讨将GIS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进行教学的问题。本文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期刊文章、地理信息技术学术专著、教育学、心理学专著、乡土地理文献和课标及宪章等五类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从研究成果数量和内容两方面梳理了近几年GIS辅助乡土地理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通辽市乡土地理进行了考察,遴选出适宜运用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通过案例分析法对遴选出的18个教学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从中总结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设计了5个运用GIS作为辅助手段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案例;将笔者设计的1个教学案例进行实施并进行了反思。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笔者依据课程标准、乡土地理、GIS功能等,遴选出两大类16个通辽市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又从中选择出适宜GIS辅助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教学主题:七大类20个;第二,设计了五个基于BOPPPS教学案例,分别包含教案和学案,主题分别为通辽市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通辽市自然地理环境、通辽市人口、通辽市交通运输业、通辽市种植业,同时选择其中一个案例进行实施;第三,通过分析他人案例、设计案例和实施案例,总结提炼出了七条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包括:立足初中地理课标选择乡土地理案例主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案例教学目标;运用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学习乡土地理课程;优化组合多种GIS软件创设教学情境;发挥GIS优势呈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策划课外探究活动;巧用GIS制图功能布置多层次课后作业。

二、新近建立的国际山地学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近建立的国际山地学会(论文提纲范文)

(1)坳陷湖盆多河型地震地貌学定量研究 ——以渤海湾沙垒田地区明化镇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项目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河流相类型研究现状
        1.2.3 地震地貌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构造特征
        2.2.1 构造演化特征
        2.2.2 走滑断裂特征
    2.3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河流相层序地层格架
    3.1 河流相关键界面的识别
        3.1.1 河流相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3.1.2 主要层序界面特征
        3.1.3 体系域发育特征
    3.2 明下段河流相层序地层格架
        3.2.1 单井河流相层序地层特征
        3.2.2 连井河流相层序地层特征
        3.2.3 河流相层序地层平面展布特征
        3.2.4 河流相层序发育模式
第4章 河流沉积体系发育特征
    4.1 河流相沉积类型及特征
        4.1.1 曲流河相
        4.1.2 辫状河相
    4.2 多井沉积相展布特征
    4.3 沉积体系分布和演化
        4.3.1 区域古水系及古湖泊发育特征
        4.3.2 河流沉积体系演化特征
第5章 河流地震地貌学研究
    5.1 地震岩电特征及关键技术
        5.1.1 地震资料基本特征
        5.1.2 岩电物理特征
        5.1.3 地震相位特征及相位转换
        5.1.4 地层切片及分频融合技术
    5.2 河流地震地貌发育及演化
        5.2.1 河流地貌参数的表述与求取
        5.2.2 河流地震地貌学特征概述
        5.2.3 重点切片地貌学解释
    5.3 河道地貌形态定量分析
        5.3.1 曲流河地貌学关系特征
        5.3.2 辫状河地貌学关系特征
第6章 影响河型演化的控制因素
    6.1 坡降与流量的影响
        6.1.1 河流坡降发育特征
        6.1.2 古流量恢复
    6.2 基准面变化的影响
    6.3 气候变化的影响
        6.3.1 孢粉发育特征
        6.3.2 气候变化特征
        6.3.3 古植被覆盖特征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渤海沙垒田地区CFD11-2-1井新近系明下段孢粉图谱
附录B 渤海湾盆地沙垒田地区晚中新世17个种子植物群在我国分布区内气候参数范围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的挑战
        1.1.2. 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1.3.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与问题
        1.1.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支持
        1.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3. 山地城市绿地系统有效经营管理的需要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
        1.4.2. 案例研究
        1.4.3. 综合统计分析
    1.5. 论文创新点
        1.5.1. 重构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观
        1.5.2. 基于多源大数据改进了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1.5.3 凝练了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
        1.5.4. 系统构建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
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与分类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述
        2.1.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2.1.2.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
        2.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意义
        2.2.1. 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必要性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
        2.3.1.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方法
        2.3.2.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比较
        2.3.3.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2.4.1. 功能价值法
        2.4.2. 当量因子法
        2.4.3. 模型评估法
    2.5. 小结
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1. 山地城市绿地的概念与发展
        3.1.1. 相关概念辨析
        3.1.2. 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
    3.2. 山地城市生态环境特征
        3.2.1.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3.2.2. 山地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3.2.3. 山地城市文化结构特征
    3.3. 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
        3.3.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3.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基本特征
        3.3.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主要内容
    3.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3.4.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
        3.4.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计量方法
    3.5.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
        3.5.1. 国外研究进展
        3.5.2. 国内研究进展
    3.6. 小结
4. 研究区域概况
    4.1. 研究背景
        4.1.1. 基本概况
        4.1.2. 区域位置
    4.2. 社会经济与人口
        4.2.1. 经济发展
        4.2.2. 人口状况
        4.2.3. 行政区划
    4.3. 自然地理
        4.3.1. 气候特征
        4.3.2. 地形地貌
    4.4. 环境资源特征
        4.4.1. 自然资源
        4.4.2. 植被条件
    4.5. 生态系统特征
        4.5.1.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4.5.2. 山地城市景观结构特征
    4.6. 研究范围
    4.7.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7.1. 数据来源
        4.7.2. 数据初步处理
    4.8. 城市绿地类型分类
        4.8.1. 遥感影像的分类
        4.8.2. 城市绿地类型分布
5.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的时空演化
    5.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现状分析
        5.1.1. 城市绿地地形地貌
        5.1.2.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现状
        5.1.3. 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特征
        5.1.4. 城市绿地景观生态指数
    5.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变化情况
        5.2.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类型变化
        5.2.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变迁
    5.3. 小结
6.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6.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化
        6.1.1. 绿地的供给服务价值
        6.1.2. 绿地的调节与支持服务价值
        6.1.3. 绿地的文化服务价值
    6.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分析
        6.2.1. 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分析
        6.2.2. 各类型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2.3. 主城各区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2.4. 单位面积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3.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
        6.3.1. 不同类型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6.3.2. 不同区域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6.3.3. 绿地面积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关系
    6.4. 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策略
    7.1. 山地城市城市绿地问题分析
        7.1.1. 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7.1.2. 绿地景观格局尚待完善
        7.1.3. 城市绿地价值缺乏准确体现
        7.1.4. 绿地景观特征欠缺有效保护
    7.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价值的提升
        7.2.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
        7.2.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分析
        7.2.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应用
    7.3. 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的优化
        7.3.1. 构建城市整体山水格局
        7.3.2. 完善山地城市系统绿化
        7.3.3. 整合开放空间体系
    7.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
        7.4.1. 合理利用山地地形地貌
        7.4.2. 营造适宜城市小气候
        7.4.3. 提高雨洪调节能力
        7.4.4. 体现历史文化价值
    7.5. 山地城市绿地的调控与管理
        7.5.1. 山地城市绿地发展的调控机制
        7.5.2. 山地城市绿地综合生态价值的提升
        7.5.3. 山地城市绿地规划实施与管理策略
    7.6.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与地裂缝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主要完成研究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2 区域地质与深部构造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发育概况
    2.3 新构造活动基本特征
    2.4 区域构造演化
    2.5 地球物理场特征
    2.6 深部构造构造特征
    2.7 小结
3 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结构特征
    3.1 研究方法
    3.2 剖面几何学特征
    3.3 平面形态与几何结构模型
    3.4 小结
4 与北东向断裂交切关系—地球物理与活动时代约束
    4.1 地球物理证据
    4.2 断裂活动制约证据
    4.3 南口-孙河断裂对NE向断裂活动制约作用
    4.4 小结
5 南口-孙河断裂南东段运动学特征
    5.1 研究方法
    5.2 层序地层研究
    5.3 地层时代划分
    5.4 南东段第四纪活动特征
    5.5 讨论
    5.6 小结
6 通州地裂缝及其成因机制研究
    6.1 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分布特征
    6.2 通州典型地裂缝特征
    6.3 现代地裂缝成因分析
    6.4 南口-孙河断裂对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分布制约作用
    6.5 小结
7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与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长江中下游中新世古环境的木化石记录 ——以南京和武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木化石系统学研究
        1.2.2 木材特征与气候关系研究
        1.2.3 生长轮研究
        1.2.4 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工作量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工作量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武汉地区
        2.1.2 南京地区
    2.2 地层概况
        2.2.1 湖北省地层划分
        2.2.2 江苏省地层划分
    2.3 木化石产出层位
        2.3.1 武汉阳逻化石木群层位
        2.3.2 南京化石木层位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制片方法
        3.2.2 室内显微观察法
    3.3 古气候分析方法
    3.4 年轮分析方法
    3.5 化学风化指数
第4章 木化石系统学研究
    4.1 贝壳杉型木属未定种Agathoxylon sp
        4.1.1 系统位置
        4.1.2 特征描述
        4.1.3 亲缘关系讨论
    4.2 湖北柏木Cupressus hubeiensis Yang
        4.2.1 系统位置
        4.2.2 材料描述
        4.2.3 亲缘关系讨论
    4.3 扁柏型木属未定种Chamaecyparioxylon sp
        4.3.1 系统位置
        4.3.2 材料描述
        4.3.3 亲缘关系讨论
    4.4 桧柏型木属未定种Juniperoxylon sp
        4.4.1 系统位置
        4.4.2 材料描述
        4.4.3 亲缘关系讨论
    4.5 油杉属未定种Keteleeria sp
        4.5.1 系统位置
        4.5.2 材料描述
        4.5.3 亲缘关系讨论
    4.6 杉木属未定种Cunninghamia sp
        4.6.1 系统位置
        4.6.2 材料描述
        4.6.3 亲缘关系讨论
    4.7 武汉土密树Bridelia wuhanensis Yang
        4.7.1 系统位置
        4.7.2 材料描述
        4.7.3 亲缘关系讨论
    4.8 秋枫未定种Bischofia sp
        4.8.1 系统位置
        4.8.2 材料描述
        4.8.3 亲缘关系讨论
    4.9 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 Airy-Shaw
        4.9.1 系统位置
        4.9.2 材料描述
        4.9.3 亲缘关系讨论
    4.10 玉蕊相似种cf.Careyoxylon sp
        4.10.1 系统位置
        4.10.2 材料描述
        4.10.3 亲缘关系讨论
    4.11 武汉樟型木Laurinoxylon wuhanensis Yang
        4.11.1 系统位置
        4.11.2 材料描述
        4.11.3 亲缘关系与讨论
    4.12 樟型木属未定种Laurinoxylon sp
        4.12.1 系统位置
        4.12.2 材料描述
        4.12.3 亲缘关系讨论
    4.13 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 Arn ex Wight
        4.13.1 系统位置
        4.13.2 材料描述
        4.13.3 亲缘关系讨论
    4.14 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 Merr
        4.14.1 系统位置
        4.14.2 材料描述
        4.14.3 亲缘关系讨论
第5章 年轮、地球化学特征和气候意义
    5.1 年轮和气候意义
        5.1.1 树木年轮学
        5.1.2 解剖构造
        5.1.3 现生亲缘种揭示古气候
    5.2 地球化学特征和气候意义
第6章 中新世长江中下游地区古气候、古环境讨论
    6.1 古环境分析
        6.1.1 植物多样性
        6.1.2 与国外第三纪其他木化石植物群的比较和联系
    6.2 长江中下游地区中新世古气候特征
        6.2.1 古气候特征
        6.2.2 东亚季风的形成与演化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黄土高原滑坡发育背景与成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对象、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黄土成因
    2.2 黄土地貌
    2.3 黄土地层
    2.4 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2.5 黄土地质灾害
第三章 黄土高原构造与地貌演化
    3.1 黄土高原新构造运动
        3.1.1 新构造分区
        3.1.2 第四纪构造旋回
        3.1.3 新构造运动的幅度
    3.2 地震活动性
        3.2.1 区域地震活动带
        3.2.2 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3.2.3 地震时间序列特征
        3.2.4 历史上8级以上破坏性大地震及其效应
    3.3 地貌与水系演化
        3.3.1 典型古湖盆沉积特点
        3.3.2 黄土高原现代地貌演变
第四章 黄土高原滑坡发育的地质环境
    4.1 气象水文
        4.1.1 气候特征
        4.1.2 水文特征
    4.2 地形、地貌
        4.2.1 地势特点
        4.2.2 地貌类型
    4.3 沉积环境与沉积地层
        4.3.1 黄土的沉积环境
        4.3.2 黄土地层
        4.3.3 地层岩性
    4.4 黄土高原斜坡结构类型
        4.4.1 斜坡结构类型
        4.4.2 斜坡结构类型特征及其分布区域
    4.5 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4.5.1 物质组成
        4.5.2 黄土的物理性质
第五章 黄土高原滑坡类型及诱发因素
    5.1 滑坡类型及特征
        5.1.1 黄土层内滑坡
        5.1.2 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
        5.1.3 黄土-基岩滑坡
    5.2 滑坡分布规律
        5.2.1 滑坡分布概况
        5.2.2 地貌与滑坡分布的关系
    5.3 滑坡诱发因素
        5.3.1 水的作用
        5.3.2 河流侵蚀
        5.3.3 人类工程活动
        5.3.4 冻融作用
        5.3.5 新构造活动与地震
    5.4 黄土滑坡的成灾模式
第六章 黄土层内滑坡成灾模式
    6.1 高速远程滑坡模式——泾阳东风滑坡
        6.1.1 形成条件及机理
        6.1.2 东风滑坡概况
        6.1.3 东风滑坡机理分析
        6.1.4 东风滑坡运动过程模拟
    6.2 高速滑坡-沟谷泥流模式——华县高楼村滑坡
        6.2.1 形成条件及机理
        6.2.2 高楼村滑坡概况
        6.2.3 高楼村滑坡机理分析
        6.2.4 高楼村滑坡运动模拟
    6.3 高速滑坡-坡面泥流模式——黑方台焦家滑坡
        6.3.1 形成条件及机理
        6.3.2 焦家滑坡概况
        6.3.3 焦家滑坡触发机理
        6.3.4 焦家滑坡运动模拟
    6.4 快速错落式滑坡模式——富县三亩台滑坡
        6.4.1 形成条件及机理
        6.4.2 三亩台滑坡概况
        6.4.3 三亩台滑坡变形破坏的机理
        6.4.4 三亩台滑坡的运动过程模拟
第七章 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成灾模式
    7.1 深层蠕动型滑坡模式——陕西延炼滑坡
        7.1.1 形成条件及机理
        7.1.2 延炼滑坡概况
        7.1.3 延炼滑坡形成机理
        7.1.4 延炼滑坡的运动模拟
    7.2 浅层蠕动型滑坡模式——天水罗玉沟滑坡
        7.2.1 形成条件及机理
        7.2.2 罗玉沟滑坡概况
        7.2.3 罗玉沟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形成机理
        7.2.4 罗玉沟滑坡的运动过程模拟
第八章 黄土—基岩滑坡成灾模式
    8.1 泥岩切层高速远程滑坡模式——甘肃洒勒山滑坡
        8.1.1 洒勒山滑坡概况
        8.1.2 洒勒山形成条件
        8.1.3 洒勒山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8.1.4 洒勒山滑坡的运动模拟
    8.2 泥岩切层高速滑坡-泥石流模式——天水大沟滑坡
        8.2.1 形成条件及机理
        8.2.2 大沟滑坡概况
        8.2.3 大沟滑坡形成机理
        8.2.4 大沟滑坡的运动学模拟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彝族和日本大和族祖先崇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全球化与文化寻根
        二、祖先崇拜的持续存在
        三、祖先崇拜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祖先崇拜的研究
        二、日本关于彝族文化的研究
        三、国内外关于宗教比较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祖先崇拜概述
    第一节 世界范围内的祖先崇拜
        一、世界范围祖先崇拜
        二、祖先崇拜形成基础
    第二节 彝族节日与祖先崇拜
        一、彝族新年
        二、彝族火把节
    第三节 大和族的节日与祖先崇拜
        一、大和族的彼岸会
        二、大和族的盂兰盆
    小结:祖先崇拜与生活方式
第二章 祖先与神话
    第一节 彝族与大和族的远祖崇拜
        一、大和族《古事记》神话
        二、彝族《勒俄特依》神话
    第二节 彝族和大和族的近祖崇拜
        一、彝族与大和族灵魂观
        二、肉体死亡与灵魂永生
        三、生死调和与秩序重建
    第三节 祭祖范式的建构与文化认同
        一、神话突出祖先祭祀的合理性
        二、彝族和大和族神话中的祖先
    小结:神话提供祭祖合理性
第三章 神?鬼?祖先?子孙
    第一节 彝族与大和族灵魂观
        一、彝族与大和族关于神的理解
        二、彝族与大和族关于鬼的认知
        三、彝族与大和族关于神鬼与祖先关系的认知
    第二节 彝族与大和族的生死观
        一、大和族生死如一
        二、彝族的生死隔离
    第三节 彝族与大和族他界观
        一、大和族与现世接壤的他界
        二、彝族现世与他界平行
    第四节 彝族与大和族的祖先与子孙互动
        一、大和族祈愿祖先在近旁
        二、彝族送祖归祖界的责任
    小结: 祖先崇拜反映生存策略
第四章 家与祖先崇拜
    第一节 家与家族的认知
        一、彝族与大和族关于家的认知
        二、彝族与大和族关于祖灵的认知
    第二节 彝族与大和族的家族
        一、大和族以经济利益优先
        二、彝族以血缘关系优先
    第三节 彝族与大和族祖先崇拜的功能
        一、家族利益与联结纽带
        二、家业优先与血缘优先
    小结:祖先崇拜促进家族发展
第五章 祖先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污秽的危险
        一、大和族关于污秽与危险的认知
        二、彝族关于污秽与危险的认知
    第二节 祖灵的洁净
        一、彝族和大和族的日常祓仪
        二、彝族与大和族的季节性祓仪
        三、彝族与大和族祛除污秽的媒介
    第三节 彝族与大和族维持祖先洁净的特征
        一、大和族强调祖先供奉与时限
        二、彝族强调祭祖与子孙言行规范
    小结: 祖先的洁净与神圣权威
结语
    一、关于祖先性质的认知差异
    二、祖先崇拜对生死矛盾的调和功能相同
    三、祖先崇拜促进族群凝聚力的功能相同
附录
参考文献
谢辞

(7)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和中国西部边疆危机 ——对1757-1895年中、英在喜马拉雅山区、喀喇昆仑山区和帕米尔地区争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1 18世纪中后期孟加拉和西藏之间的贸易路线
图2 19世纪西藏西部及邻近地区
图3 19世纪俄国征服中亚
图4 1865年约翰逊和田之旅
图5 帕米尔
图6 19世纪中后期英属印度北部边疆
图7 阿德线和马嘎尔尼线
导论
    第一节 学术史概况
    第二节 论文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18世纪中期—19世纪初中国和东印度公司对喜马拉雅地区的影响
    第一节 18世纪清政府对喜马拉雅地区贸易的影响
        一、17世纪西藏对外贸易
        二、清代统一西部对喜马拉雅地区政治的影响
        三、1759年以后跨喜马拉雅地区的贸易路线
        四、清代西部边疆政策折射出的问题
    第二节 18世纪东印度公司开辟中国内陆市场的计划
        一、大英帝国和东印度公司
        二、东印度公司与中国的贸易
        三、近代入藏的西方人
        四、东印度公司北部边疆政策
    第三节 中廓战争前后的中、廓、英关系
        一、银币和食盐引发的战争
        二、东印度公司在中廓战争中的均势政策
        三、马嘎尔尼使华
第二章 英属印度西北边防政策
    第一节 穆尔克罗夫特对英属印度西北边疆的第一次探察
        一、穆尔克罗夫特的圣湖之旅
        二、穆尔克罗夫特第一次探察的目的
        三、穆尔克罗夫特对英俄大角逐的谶语
    第二节 中国对英廓战争的影响
        一、清政府限制贸易的政策
        二、东印度公司的商业扩张计划
        三、中国对英廓战争的调停
        四、英廓战争的影响
    第三节 穆尔克罗夫特对英属印度西北边疆的第二次探察
        一、穆尔克罗夫特列城奇遇
        二、锡克、中国对穆尔克罗夫特第二次探察的关注
        三、穆尔克罗夫特第二次探察的影响
    第四节 英国对锡克政策
        一、锡克的崛起
        二、锡克军队的近代化改革
        三、古拉伯·辛格与东印度公司的关系
    第五节 中锡战争
        一、喜马拉雅西部的羊绒贸易
        二、古拉伯·辛格征服拉达克
        三、森巴战争
第三章 中、英、俄在兴都库什山区和帕米尔地区的争端
    第一节 英国驻扎官进驻克什米尔
        一、克什米尔自由邦
        二、英国对克什米尔外松内紧的政策
        三、克什米尔成为西北边防的堡垒
    第二节 19世纪英、俄对帕米尔的争夺
        一、19世纪前期英国在帕米尔的考察、渗透
        二、1873年协议
        三、1873年协议带来的问题
        四、1887年协议
        五、中英两属坎巨提
    第三节 十九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对帕米尔的政策
        一、清政府对帕米尔的管辖范围和方式
        二、清政府恢复在帕米尔的管辖
        三、清政府对帕米尔政策的失误
第四章 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
    第一节 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的两个特点
        一、开辟跨喜马拉雅商路
        二、法国威胁论
        三、克什米尔披肩
        四、克里米亚战争后的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
        五、英属印度西北边防线的建立
    第二节 19世纪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对中国西部边疆的影响
        一、东印度公司重商主义的北部政策
        二、清政府拒绝在喜马拉雅地区建立反英联盟
        三、中英关于拉达克划界的交涉
        四、约翰逊线的由来
        五、英俄对新疆的争夺
        六、马嘎尔尼线
参考书目
后记

(8)山西榆社盆地新近纪沉积演化及古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三、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五、完成工作量情况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 区域构造地貌特征
    第三节 区域地质概况
    第四节 区域地质演化简史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榆社盆地地质特征
    第一节 盆地基底地层
    第二节 盆地构造特征
    第三节 盆地形成演化史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榆社盆地新近纪地层
    第一节 地层特征及分布概况
    第二节 典型剖面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第三节 地层形成时代讨论
    第四节 层序地层及体系域划分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榆社盆地新近纪气候环境特征及物源分析
    第一节 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和碳酸盐含量分析
    第二节 微量元素分析
    第三节 古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第四节 砾岩层砾组分析
    第五节 沉积物重矿物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榆社盆地新近纪沉积环境变迁及其构造意义
    第一节 榆社古湖泊的沉积环境演化
    第二节 榆社古湖演化所揭示的构造意义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1
附表 2
个人简历

(9)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层状地貌面成因
        1.2.1.1 夷平面
        1.2.1.2 河流阶地
        1.2.2 层状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1.2.3 水系格局演化研究方法
        1.2.3.1 地质地貌学方法
        1.2.3.2 物源示踪方法
        1.2.3.3 历史记录与现代观测
        1.2.3.4 数字地貌参数与模拟研究
        1.2.4 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与水系演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1.4.1 论文工作量
        1.4.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构造
        2.1.2 研究区地层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貌特征
        2.2.2 气候植被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分析
    3.1 层状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3.1.1 磁性地层学
        3.1.1.1 基本原理
        3.1.1.2 样品采集与测试
        3.1.2 生物地层学
        3.1.3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
    3.2 环境代用指标研究方法
        3.2.1 粒度
        3.2.2 元素地球化学
    3.3 水系演化研究方法
        3.3.1 物源分析方法
        3.3.2 数字地貌参数
第四章 达坂山夷平面与年代学研究
    4.1 达坂山夷平面特征
    4.2 夷平面上沉积物特征与沉积演化
        4.2.1 岩性特征
        4.2.2 沉积演化阶段划分
    4.3 生物地层学
    4.4 磁性地层学
        4.4.1 岩石磁学测试结果与分析
        4.4.2 古地磁测试结果与分析
        4.4.3 磁性地层划分与地层年代
第五章 大通河、湟水阶地序列与年代学研究
    5.1 大通河八宝川盆地阶地序列与年代
        5.1.1 阶地序列与阶地分布
        5.1.2 最高级阶地(T8)年代
        5.1.2.1 古地磁样品采样与测试
        5.1.2.2 磁性地层年代与T8阶地年代
        5.1.3 东岸T3阶地年代
    5.2 大通河门源盆地阶地序列与年代
        5.2.1 阶地序列与阶地分布
        5.2.2 阶地年代学研究
    5.3 湟水民和段阶地序列与年代
        5.3.1 阶地序列
        5.3.2 阶地年代学研究
第六章 大通河、湟水水系演化
    6.1 大通河、湟水流域概况
    6.2 大通河水系演化历史重建
        6.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6.2.1.1 潜在源区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6.2.1.2 河桥阶地序列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6.2.2 重矿物组合
        6.2.3 砾石岩性成分
        6.2.4 现代大通河水系演化历史
    6.3 大通河水系未来演化趋势分析
    6.4 湟水水系演化
第七章 讨论
    7.1 晚新生代祁连山东段地貌演化
    7.2 晚新生代祁连山东段的隆升
        7.2.1 祁连山的向东扩展
        7.2.2 祁连山东段的加速隆升
    7.3 祁连山东段河流演化对构造-气候的耦合响应
        7.3.1 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构造-气候的耦合
        7.3.2 造山带水系演化与构造-气候的耦合
        7.3.2.1 构造对水系演化趋势的控制
        7.3.2.2 气候变化对水系重组时间的控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索引
附录二 表索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四)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地理教学论
二、适宜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一)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二)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内容选择依据
    (三)适宜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三、GIS辅助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组成说明
    (二)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启示
四、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一)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依据
    (二)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三)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
五、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实施
    (一)案例实施过程
    (二)案例实施启示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乡土地理考察与访谈记录表
附录二: 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附录三: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57 个案例一览表
附录四: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五: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汇总表
附录六: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附录七: 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致谢

四、新近建立的国际山地学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坳陷湖盆多河型地震地貌学定量研究 ——以渤海湾沙垒田地区明化镇组为例[D]. 谈明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2]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 骆畅.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3]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与地裂缝关系研究[D]. 何付兵.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4]长江中下游中新世古环境的木化石记录 ——以南京和武汉为例[D]. 黄永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黄土高原滑坡发育背景与成灾模式研究[D]. 刘文红. 长安大学, 2016(02)
  • [6]中国彝族和日本大和族祖先崇拜比较研究[D]. 徐秋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和中国西部边疆危机 ——对1757-1895年中、英在喜马拉雅山区、喀喇昆仑山区和帕米尔地区争端的研究[D]. 李强. 暨南大学, 2005(01)
  • [8]山西榆社盆地新近纪沉积演化及古环境分析[D]. 钱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1(12)
  • [9]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D]. 马振华. 兰州大学, 2020(01)
  • [10]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D]. 马丽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新成立的国际山地协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