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抑菌剂土法生产白僵菌(论文文献综述)
许忠顺[1](2020)在《烟田表层土壤环境对环链棒束孢防控斜纹夜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链棒束孢Isaria cateniannulata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对螨类及鳞翅目等害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生物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危害烤烟生产的重要经济害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为靶标,通过8株棒束孢菌株的鉴定和室内生物测定,获得一株对斜纹夜蛾前蛹和2龄幼虫的高毒力环链棒束孢菌株GZUIFR04XS8,并进一步评价了该菌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病力;初步研究了环链棒束孢菌株GZUIFR04XS8在土壤中致死斜纹夜蛾蛹的条件,并以含Cu2+的选择性培养基为检测手段,检测了环链棒束孢菌株GZUIFR04XS8在不同土壤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以期为环链棒束孢防治烟草斜纹夜蛾提供思路及实践依据。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环链棒束孢菌株GZUIFR04XS8优效菌株评价通过对8株棒束孢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鉴定,用拌土法和浸渍法测试了各菌株对前蛹和2龄幼虫的致死率,检测高毒力菌株对2龄幼虫的最佳感染温度及对2~5龄幼虫的致病力,并在田间对低龄幼虫进行防效评价。结果显示:菌株GZUIFR08XS1、GZUIFR04XS8、GZUIFR08XS13为环链棒束孢I.cateinannulata,菌株GZUIFR08LYS4、GZUIFR04XS5、GZUIFR04XS7、GZUIFR08XS12、GZUIFR04XS16为粉棒束孢I.farinos;8株菌对斜纹夜蛾蛹和2龄幼虫均有致死效果,拌土法接种浓度2×108孢子/mL,GZUIFR08XS1、GZUIFR04XS8对前蛹的致死率均为100%。接种浓度为1×108孢子/m L,GZUIFR04XS8对2龄幼虫致死率为78.21%,较其他菌株差异显着(P<0.05)为优效菌株。接种相同浓度的GZUIFR04XS8对不同虫龄幼虫校正死亡率随虫龄的增加而降低,控制2龄幼虫效果最好;GZUIFR04XS8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死率随着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1×109孢子/mL接种浓度下,校正死亡率接近100%;2~5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9.64×105孢子/m L、3.61×106孢子/mL、1.20×107孢子/mL、6.47×108孢子/m L,菌株GZUIFR04XS8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最佳感染温度为23℃。在田间环境下GZUIFR04XS8(近饱和湿度、温度21.3~25.4℃)施菌量为5×1014孢子/hm2,环链棒束孢菌株GZUIFR04XS8对自然发生的斜纹夜蛾防效为69.74%,而对人工接放低龄幼虫的实验区具有80.40%的防效。(2)土壤中环链棒束孢菌株GZUIFR04XS8对斜纹夜蛾前蛹的防效评价拌土法、喷土表法、浸蛹法对前蛹的致死率。结果表明:拌土法接种2×107 spore/g,斜纹夜蛾羽化率最低、僵蛹率最高,分别为23.33%、70.00%;不同土壤环境条件和不同拌菌浓度下环链棒束孢菌株GZUIFR04XS8致死前蛹的测试中发现温度20℃时,对蛹的感染率最高,为88.33%;同一温度下,40%含水率的土壤环境下僵蛹率最高,为90%。104~108spore/g的土壤拌菌浓度范围,环链棒束孢菌株GZUIFR04XS8致死斜纹夜蛾蛹随土壤拌菌量的增加而增大,致死中浓度LC50为8.89×105 spore/g。温度为20℃、土壤含水率为40%时,在1×108 spore/g的土壤拌菌量下菌株GZUIFR04XS8对斜纹夜蛾前蛹的致死率为100%。(3)Cu2+选择性培养基发现及环链棒束孢菌株GZUIFR04XS8在土壤中的宿存动态发现1.0 g/L硫酸铜选择性培养基能较好地分离土壤中的环链棒束孢菌株GZUIFR04XS8,配方为葡萄糖40 g,蛋白胨10 g,硫酸链霉素0.1 g,青霉素钾0.1 g,硫酸铜1.0 g,水1000 mL。此培养基能够对细菌和4种常见污染真菌青霉、杂色曲霉、根霉、毛霉等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检出率为60.48~86.29%。环链棒束孢菌株GZUIFR04XS8在土壤中种群数量的变化受温度、含水率、土壤微生物、土壤质地和田间接菌量的影响较大,各条件下菌株GZUIFR04XS8在土壤中的种群数量基本呈现前期快速下降、后期下降变缓的趋势。高温环境不利于环链棒束孢宿存,而-5℃低温最有利于环链棒束孢的宿存,180天维持了最高菌群数量546830 cfu/g,是同时期4℃、15℃、25℃宿存量的2.80倍、4.59倍、14.32倍;土壤含水率15%时环链棒束孢的种群数量可维持在较高水平,180天宿存量为451434cfu/g,分别是同时期土壤含水率为10%、20%、25%、30%宿存量的4.97倍、2.65倍、12.40倍、16.15倍;沙壤土是环链棒束孢宿存的最佳土壤,180天时环链棒束孢在其中宿存量为129366 cfu/g,是同时期沙土菌群数量的1.79倍、黏土菌群数量的2.99倍;土壤微生物对环链棒束孢菌群数量前期表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后期则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各个宿存时期灭菌土壤的菌群数量均大于未灭菌土中的菌群数量,宿存180天,灭菌土的带菌量为391029cfu/g是未灭菌土的1.16倍;此外,野外环境下,环链棒束孢的菌群数量下降速度加快,初始施菌量越大,菌群数量损失越多,90天时,初始接菌量为1 g/kg时检测不到菌群数量,而初始接菌5 g/kg时在田间的宿存量最高,180天时环链棒束孢菌群数量为218775 cfu/g,分别是初始接菌10 g/kg、15 g/kg的1.23倍和1.76倍。
段玉林[2](2017)在《白僵菌NDBJJ-BFG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马铃薯甲虫的生防作用评价》文中指出从新疆本地感病的马铃薯甲虫分离到一株高毒力白僵菌,研究了其侵染过程及感染后的马铃薯甲虫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测定其与马铃薯田间常用农药的相容性,选择合适的混用农药进行了田间的防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新疆从新疆乌鲁木齐县中梁村、五一农场、吐鲁番亚尔果勒村等地分离获得4株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TLF-Me01与贵州绿僵菌(Metarhizium guizhouense)相似性达99%,菌株WY-Me01和BFG-Me01与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相似性均达99%,菌株NDBJJ-BFG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相似性达99%。2.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了4株致病菌菌株对马铃薯甲虫幼虫各龄期均表现出很强的致病能力。NDBJJ-BFG菌株的致病力最强,接种9 d后,马铃薯甲虫幼虫的累计死亡率达88.39%100%,蛹及成虫的累计死亡率达83.89%93.33%。在1.0×108孢子/mL浓度下对1-4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3.7 d、5.9 d、6.2 d和6.8 d。3.运用扫描电镜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研究了菌株感染马铃薯甲虫幼虫的过程。在接种24 h后分生孢子开始萌发并由芽或分生孢子产生的附着胞侵入表皮。48 h后,菌丝已经进入了血腔内;72 h时,体表芽管生长迅速,并形成菌丝在寄主体表蔓延;此时菌丝在体腔大量繁殖,使真皮层溶解消失,肌肉组织发生断裂,脂肪组织溶解,部分菌丝使肠壁肌肉破坏,肠壁细胞与中场细胞分离,气管变形;96 h后,大量菌丝在体表相互缠绕,菌丝上已开始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虫体内部组织结构被破坏;120 h时大量的菌丝穿透体壁,菌丝体上已密集地萌生出很多分生孢子梗;144h时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4.农药相容性测试结果表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对菌株影响较小;20%灭多威乳油、4.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在低浓度下才能考虑和菌株NDBJJ-BFG进行混用,而3.2%阿维菌素乳油、40%辛硫磷乳油、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菌株孢子萌发率及产孢量的抑制作用较强。41%草甘膦异丙胺盐对孢子萌发没有明显抑制,但其高浓度对菌落生长及产孢量均有抑制作用,不能够作为混用药剂。5.田间试验表明,药后12 d,孢子浓度为1×109孢子/mL、1×107孢子/mL和1×105孢子/mL对马铃薯甲虫幼虫最高防效为91%、80%和68%;药后9 d,对成虫的最高防效为58%、48%和42%;浓度为1×107孢子/mL+70%吡虫啉15000倍液和70%吡虫啉3000倍液,对马铃薯甲虫幼虫防效为92%和95%,对成虫防效为80%和85%。低浓度的吡虫啉增加了白僵菌NDBJJ-BFG感染能力,显示出白僵菌NDBJJ-BFG与低剂量吡虫啉混用防治马铃薯甲虫的良好应用前景。
王圆圆[3](2013)在《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田间生存潜能及与常用药剂的相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蔬菜在饮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防治蔬菜上的病虫害,经常大量使用化学药剂,易造成化学农药残留超标,阻碍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因此研究可以完全替代或与亚致死剂量化学药剂可以复配的微生物农药,以提高防效,降低害虫抗药性,对提高蔬菜品质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选取实验室保存的萌发率高、产孢量高、产酶量大、抗紫外能力强,并且杀虫谱广、防效持久的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BD-B015菌株,研究室内快速获得高孢粉的制备技术,测定分生孢子的田间生存潜能,同时筛选出对甘蓝蚜和小菜蛾的高效药剂并测定药剂与该菌株的相容性,以期为蔬菜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实验室内球孢白僵菌的研究和利用需要,本试验利用液固双相发酵技术对菌株进行繁育,明确了快速高效制备球孢白僵菌孢子粉的条件为:球孢白僵菌BD-B015在液体发酵液中培养24h后,以20%的接种量接于固体发酵料(麦麸:麦糠=5:1)中,采用塑料封口膜对培养容器封口,6d后对固体培养料进行干燥分离,即可制得含水量为5.63%、萌发率为97.22%、含孢量为2.05×1011/g的高孢粉。2.通过测定不同月份球孢白僵菌BD-B015孢子粉在室内避光处、田间阳光直射处和田间遮阳处的孢子萌发率,结果表明:室内避光处的孢子萌发率一直维持在90%以上;田间阳光直射处的球孢白僵菌BD-B015孢子萌发率在5月、6月、7月、9月分别降至14.25%、4.88%、7.84%、19.77%;田间遮阳处的孢子萌发率均在50%以上;同时球孢白僵菌孢子过夜后的萌发率比前一天全天照射后的萌发率有所提高,但不会达到前一天最初的萌发率水平。故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在田间具有一定的生存潜能,且不同月份田间生存能力差异显着,同时经阳光照射后受损的球孢白僵菌孢子在黑暗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3.为筛选防治甘蓝蚜和小菜蛾的高效药剂,测定了常用药剂分别对甘蓝蚜和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结果表明:40%氯虫·噻虫嗪WG对甘蓝蚜具有较强的毒力,LC50值为1.9355mg/L,对异色瓢虫2龄幼虫、异色瓢虫成虫和甘蓝蚜的选择性毒力比值分别为16.34和18.28,3~14d的田间防效一直维持在90%以上,速效性和持效性好;5%氯虫苯甲酰胺SC对小菜蛾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0.9774mg/L,田间防治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可作为防治小菜蛾的最佳药剂。4.通过测定9种蔬菜常用药剂对球孢白僵菌BD-B015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药剂对该菌株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5%氯虫苯甲酰胺SC和40%氯虫·噻虫嗪WG与球孢白僵菌BD-B015的相容性较好,10%吡虫啉WP和20%啶虫脒WP在1/10推荐浓度下与其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故这4种药剂可在一定浓度下与该菌剂进行复配使用,而2%阿维菌素EC与该菌剂的相容性较差,两者最好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剂合理轮换使用。
申光辉[4](2012)在《草莓连作根腐病发生机制与微生物及化学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连作障碍是限制世界草莓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本研究从根际微生态角度出发,通过连作草莓病健株根区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区系组成的比较研究,揭示了草莓连作根腐病害发生的土壤微生态机制,探索利用植物病健株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法快速筛选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生防微生物的可行性。同时采用盆栽与日光温室试验,探索了利用微生物菌剂及硅肥对草莓连作障碍的修复效应,并从抑病促生、促进养分吸收及土壤微生态修复等角度探讨了其作用机理,以期为草莓连作障碍的综合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草莓连作根腐病害发生的根域土壤微生态机制研究。本研究表明,草莓连作根腐病害的发生与根区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区系组成及其多样性变化密切相关。(1)连作草莓病株根区土壤水溶性盐分含量较健株提高了50.6%~156.5%,有机质,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较健株分别下降22.2%~27.5%,15.3%~17.6%及10.9%~37.9%。(2)病株根表土壤细菌与真菌数量比值B/F降低了2.9%~50.0%,微生物群落结构趋向“真菌型”发展,细菌、真菌多样性指数H及丰富度指数S呈降低趋势。病健株根区、根表优势真菌种类、数量及比例差异明显,其中健株以具较强拮抗性的2株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P. griseofulvum)及1株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为主,而病株则以枝孢霉(Cladosporium sp.)和大双孢柱孢(Cylindrocarpon macrodidyma)等有害病原菌为主。大双孢柱孢C. macrodidyma CF9对草莓根系具有强烈侵染致病作用。2.草莓根腐病原真菌分离及其拮抗真菌筛选本研究采用病健株根区及根表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法获得对草莓根系具有强烈侵染致病作用的根腐病原真菌大双孢柱孢C. macrodidyma CF9,同时筛选到2株广谱拮抗真菌灰黄青霉(P. griseofulvum CF3)和土曲霉(A. terreus CF7)。证明此法是快速锁定植物根腐病病原有害微生物及有益拮抗微生物可靠与可行的方法。3.硅酸钾对病原真菌抑菌作用及其机理研究硅酸钾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其抑菌机理是通过硅酸钾提高培养基pH实现的,该结果否定了现有研究提出的硅对病原真菌具有类似抗生素作用的观点。4.微生物及化学防治措施对连作草莓的修复效应研究。(1)微生物活菌制剂对连作草莓具有明显的防病促生作用。2株拮抗真菌CF3和CF7可使盆栽草莓根腐发病率分别降低52.4%和48.7%,根鲜重分别增加15.2%和19.6%,果实产量分别提高26.7%和31.3%;放线菌Act12活菌制剂可使日光温室草莓根鲜重增加135.5%,开花提前6d,果实产量提高47.5%,同时改善了果实品质,盛果期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分别增加了11.6%和11.3%。(2)硅酸钾和粉煤灰对连作草莓也有明显的防病促生作用。施用3.33mmol·kg-1硅酸钾对第3年盆栽草莓根腐病的防效为36.5%,开花提前5d,根鲜重和果实产量增加了31.3%和47.4%。日光温室每株施用60mg硅酸钾草莓开花提前6d,根鲜重和果实产量增加了118.0%和102.3%。盆栽施用100g·kg-1粉煤灰对第3年草莓根腐病的防效为36.2%,开花提前6d,根鲜重和果实产量增加了95.5%和50.5%。。(3)硅酸钾及粉煤灰与菌剂配施除具有三者单独施用的效果外,在部分处理中,硅肥与放线菌剂配施具有增效作用。硅酸钾与菌剂配施可使日光温室草莓植株死亡率降低至0%,开花提前10d,植株总鲜重,根鲜重及单株产量分别提高73.7%,71.3%及126.2%,同时盛果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21.7%,36.2%及27.0%。盆栽试验表明,3.33mmol·kg-1硅酸钾与菌剂配施对第3年草莓根腐病的防效为58.6%,开花提前8d,根鲜重及单株产量分别提高73.6%和76.6%;100g·kg-1粉煤灰与菌剂配施对第3年草莓根腐病的防效为56.2%,开花提前6d,根鲜重及单株产量分别提高105.0%和91.0%。5.微生物及化学修复措施对草莓连作障碍的修复机理研究。(1)抗生及溶菌作用。2株拮抗真菌及放线菌Act12均可产生抗菌活性产物,通过抗菌活性代谢产物抑制草莓连作土传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其中CF3对大双孢柱孢CF9菌丝具有重寄生和溶菌作用。(2)放线菌制剂能刺激草莓根系生长,促进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Act12菌剂单施或与2种硅肥配施均可促进连作草莓对氮、磷、钾元素吸收。(3)提高根系硅元素含量,增强根系抗病性。施用硅肥增加了土壤有效硅含量,促进草莓植株根系硅素的吸收积累,增加了根系含硅量,增强了草莓对根腐病的抗病性。(4)改善根系生理功能,增强植物的诱导抗性。Act12菌剂、硅酸钾及粉煤灰均可影响草莓根系生长发育,增强在根腐病原真菌胁迫下草莓的根系活力;诱导草莓产生抗病性,提高草莓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主要防御酶活性。(5)恢复草莓根区、根表土壤微生物区系平衡。Act12菌剂、硅酸钾及粉煤灰均可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减少土壤真菌数量,同时提高B/F和A/F值,提高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的多样性;硅肥与菌剂配施可有效提高Act12菌剂在草莓根区土壤的定殖数量。即本研究采用微生物与化学修复措施可促进草莓根区土壤微生态环境向健康协调性方向发展。
王云滨[5](2007)在《甜菜夜蛾白僵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在初筛获得的9株球孢白僵菌菌株的基础上,通过对毒力、产孢量、生长量、胞外蛋白酶活性、抗紫外能力,水浴活性等指标的测定,对它们在多种条件下的性状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毒力测定的结果,以球孢白僵菌为研究对象,进行多指标灰色评价,将最优化的菌株BD-B015作为标准菌株,以其毒力与各菌株相比较,得到各个菌株的毒力效价。筛选出两株对甜菜夜蛾具有高毒力且性状优良的菌株BD-B015、BD-B198。试验用筛选出的菌株BD-B015对常见蔬菜害虫做了初步的侵染试验,目的在于评价该菌株对常见害虫的兼控作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对蚜虫及常见鳞翅目害虫的杀虫效果比较,除黏虫外,甜菜夜蛾、棉铃虫、小菜蛾、菜青虫、蚜虫均能感病,其中以甜菜夜蛾最为敏感,LC50为2.05×106个孢子。试验就生产中常用的几种农药对白僵菌的影响及菌药混用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选用了10种常见化学农药既包括杀菌剂,又包括杀虫剂,还有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每种供试药剂进行了5个浓度的梯度处理,分别为1000 mg/L、500 mg/L、250 mg/L、125 mg/L、62.5 mg/L;杀菌剂对菌株BD-B015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存在显着的抑制作用,最高浓度下停止生长,最低浓度的抑制率也在75%以上;杀虫剂也对菌株BD-B015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产孢量和菌丝生物量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液体培养基对白僵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8种液体培养基中,H、F较为适宜液体培养,其中H培养基最为经济实用。F培养基最适合球孢白僵菌BD-B015的发酵培养,其组成为:葡萄糖4g、酵母粉1g、蛋白胨1g、K2HPO4 0.1g、MgSO4 0.1g、Kcl 0.1g。通过对发酵条件的研究确定了其主要的发酵条件,即温度25~30℃,100~200ml/500 mL装量,170 r/min振荡培养120~144h。试验表明,不同基质对白僵菌生物量影响显着,营养成份复杂的基质有利于白僵菌芽孢子的产生和总的生物量的提高,如本试验选出的培养基H。培养过程中二级液体培养液接种量以固体培养料的30%~40%最优,固体配方不同,最优接种量也不同,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先进行接种量的优化,以达到降低成本获得最优效果的目的。单纯的以麦麸为培养基质可以获得较高产孢量,在麦麸中加入麦糠或玉米秆粉碎物,可增大通气性,并且降低成本,扩大培养来源,为白僵菌的普及及推广应用打下基础;从试验结果看,麦麸和麦糠的混合物产孢量最高,产孢量为187.69×108个/g。麦麸浸提液的残渣的二次利用作为固体培养基质,其产孢量仍可达到110.85×108个/g,充分利用了各培养基质。
何学友[6](2007)在《金龟子绿僵菌松墨天牛优良菌株筛选及其林间宿存研究》文中认为松墨天牛是重大森林植物检疫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论文主要内容是筛选防治松墨天牛的金龟子绿僵菌优良菌株,并研究金龟子绿僵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宿存动态,为利用天敌微生物防治松墨天牛提供菌株资源和理论依据。从福建的40个县(市、区)、江西省井冈山和吉安2个市,共110个林分样区(其中松林88个样区)采集土壤样品330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土壤金龟子绿僵菌,结果21个样区(其中松林16个)的26份土样中分离到金龟子绿僵菌,占采集样区数的19.1%和样品数的7.9%,土壤成菌落数(CFU)500-72500 CFU·g-1,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在森林土壤中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对国内外20株分离自不同寄主的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产孢情况、孢子萌发率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幼虫(3~4龄)浸渍法(1×107孢子·mL-1)和成虫跗节接种法测定对松墨天牛的致病力。结果不同菌株间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存在显着差异,MaYTTR-04、MaYTTR-03、MaZPTR-01、MaJGSTR-01、JPMa1291、JPMa1349、JPMa2049等7个菌株表现较为优良;尤其是MaYTTR-04、MaYTTR-03、JPMa2049等3个菌株的综合性状最好,产孢量分别为(2.18±0.12)×108、(1.25±0.05)×108、(8.92±0.16)×107孢子·cm-2;对幼虫死亡的高峰期在15~18d,在接种后21d僵虫率分别为80.0%、76.0%和93.1%;3个菌株对成虫的死亡高峰期在12~15d,接种后21d校正死亡率分别达93.3%(1.2×106±2.0×105孢子/成虫)、86.7%(1.5×106±5.0×105孢子/成虫)和94.4%(3.4×106±3.24×105孢子/成虫),僵虫率分别达83.4%、88.9%和75.0%,其中Ⅱ级僵虫(孢子覆盖虫体50%以上)分别为66.7%、55.6%和53.1%。MaYTTR-04菌株在25±1℃恒温条件下,接种量为2.3×106±0.2×106孢子/成虫、2.3×105±0.2×105孢子/成虫的情况下时间效应指标值LT50分别为14.7d和18.5d;而室温条件下(25℃~32℃),这两个剂量相应的LT50分别为12.9d和17.9d,表明该菌在较高的变温环境下仍具有较强致病力。林间套笼21d成虫平均死亡率为60%,僵虫率为48.9%。将JPMa1349、JPMa2049金龟子绿僵菌孢子置于马尾松树干表皮不同方位;将JP1349、JP2049、MaZPTR-01菌株孢子与土粉混合后埋入马尾松纯林、马尾松与木荷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林窗等不同林分结构的土壤中;将MaYTTR-04菌株感染的松墨天牛成虫僵虫置于马尾松与木荷混交林土壤表面;研究金龟子绿僵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宿存动态。JPMa1349、JPMa2049菌株在树干上的孢子,至168d仍有70%以上的萌发率(拐点萌发率,2005年1月31日~7月18日);同一菌株在不同方位的萌发率存在一定差异,偏东方向保持拐点萌发率时间较长,JPMa1349、JPMa2049菌株分别为196d、168d;偏西方向则较短,分别为163d、147d。两个菌株70%以上萌发率平均拐点天数分别为166d和157d,差异不显着。试验前期萌发率较为整齐,标准差大多在10%以下,后期不同处理位点的萌发率差异较大。气温是影响孢子萌发的主要因子之一,树干表皮孢子萌发率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萌发率急速下降产生拐点的日期从5月开始,6~7月份下降最快,月平均温度28℃左右是孢子萌发率下降的一个明显拐点。绿僵菌和白僵菌在树干上宿存萌发率的趋势是一致的,同一时间段萌发率不存在显着差异。在试验地土表平均含孢量2.01×108孢子/成虫的松墨天牛成虫僵虫,经28d孢子量减少了2.14倍,至42d平均含孢量保持在7.01×107孢子/成虫,到84d后含孢量降低到5.02×106孢子/成虫水平,与成虫跗节粘取孢子量(接种量)是同一数量级。在林间126d内,各僵虫体上的孢子萌发率虽然存在显着差异,但平均萌发率均保持在90%以上;僵虫体上的孢子在接种浓度×106孢子·mL-1数量级情况下,接种松墨天牛幼虫后的校正死亡率仍有45.6%。研究了JPMa1349、MaZPTR-01菌株在不同林分土壤中的萌发率,结果表明参试的菌株都一直保持在70%以上的较高水平。孢子在土壤中经29d,数量分别下降到初始的27.8%和51.4%,在323d内保持在107孢子·g-1土壤以上水平,在211d内对松墨天牛幼虫致死率和僵虫率分别仍保持在55%和45%以上。昆虫病原菌自动携播器已获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5 2 0095343.7)。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昆虫病原菌自动携播装置,它是由上部的诱捕器和下部的携播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携播器内壁上半部放有病原菌的环带,当进入携播器的昆虫通过环带逃逸时,病原菌黏附于虫体上伴随昆虫而扩散,尤其是可随小蠹类等蛀干害虫将病原菌带入树干内,使松墨天牛等在树干内部为害的幼虫感染病原菌的机会大大提高。林间试验携播器悬挂点松墨天牛幼虫感染金龟子绿僵菌僵虫率比对照高32.1%。携播器可在农林害虫防治中推广应用。对绿僵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ISSR分析,结果7个ISSR引物在30个菌株中共扩增出81条带,其中76条为多态条带,多态性为93.8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1.6条带。通过POPGEN软件分析发现不同绿僵菌居群间和居群内均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根据个体间的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绿僵菌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同时也发现绿僵菌个体在DNA水平上具有比较显着的遗传变异,显示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对松墨天牛具有较强致病力,在林间的宿存能力强,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生物活性。MaYTTR-04、MaYTTR-03、JPMa2049菌株今后在防治松墨天牛方面具有较大开发应用价值。MaYTTR-04菌株目前可做为生产性菌株应用。
叶素丹[7](2006)在《防治杭白菊蚜虫的丝孢类生防真菌筛选、菌药互作评价及规模化产孢新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昆虫病原真菌中很多属于丝孢类生防真菌(Fungal biocontrol agents),其中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缩写Bb)和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缩写Pfr)在一些国家已被开发成为若干商品制剂,在农林害虫的防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此类生防真菌的研究及开发工作中针对不同的靶标害虫筛选高效杀虫菌种(株)始终是一个主题;由于真菌杀虫存在着潜伏期而作用较缓,克服这一缺点的主要途径是与生物学相容的化学杀虫剂适当配伍,使其优势互补,但菌药互作协同效应评价的技术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国内外的同行;作为真菌制剂有效成份的高纯度孢子粉生产工艺虽有多种可选择的方案,但缺乏适用的关键技术装备,延缓了产业化开发进程。针对这些问题,为了探索威胁浙江省重要经济植物杭白菊生产的蚜虫控制新技术对策,本研究测定了玫烟色拟青霉及球孢白僵菌各4个菌株对菊小长管蚜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的毒力,从中筛选出一株高效杀蚜的球孢白僵菌与常规化学杀虫剂吡虫啉亚致死剂量进行协同互作效应测定,确定了菌药互作的剂量范围;同时成功研制了一种适合丝孢类生防真菌高纯度孢子粉生产的新式固体发酵装置——立式多层产孢箱,并用筛选出的高效杀蚜菌株进行了四批次生产试验。通过这些研究,为利用生防真菌开展菊蚜微生物防治提供了科学技术依据,主要结果归纳如下。 玫烟色拟青霉与球孢白僵菌对菊小长管蚜的毒力比较 菊小长管蚜是严重威胁我省着名特产杭白菊的主要害虫。从国际着名菌种库选用4株玫烟色拟青霉(Pfr2175、Pfr116、Pfr612和Pfr153)和4株球孢白僵菌(Bb2880、Bb2860、Bb2861和Bb2879)对菊小长管蚜进行生物测定。每个菌株的生测设高、中、低3个剂量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为一片载有30~40头成蚜的菊叶,对照为0.02% Tween 80的无菌水。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喷塔法接种,接种后的菊蚜逐日观察8天,所获数据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分析。结果表明,4株拟青霉在21~902个孢子/mm2的接种剂量下引起的死亡率为17.4%~100.0%,4株白僵菌在10~646个孢子/mm2的接种剂量下引起的死亡率为37.3%~100.0%。根据模型模拟产生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参数可计算获得各菌株的致死中剂量LC50及其95%置信区间,在接种后第5天分别为,126(107~149)个孢子/mm2(Pfr116),442(329~596)个孢子/mm2(Pfr612),213(158~286)个孢子/mm2(Pfr153),234(168-328)个孢子/mm2(Pfr2175),155(129~186)个孢子/mm2(Bb2880),
张磊[8](2005)在《以真菌杀虫剂为主要手段,对花生蛴螬的无公害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索对蛴螬的无公害防治措施,开发利用昆虫病原真菌资源,本文通过生物测定研究了多种真菌对蛴螬的致病性,对真菌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了研究,对真菌生产中的粗培养料进行了筛选,进而进行了田间对蛴螬的防治效果试验,并对配制贮存一段时间后的复合制剂进行了检测,通过试验对提高田间防治效果提出了技术措施。1 杀虫真菌的生物学研究 将七种真菌的八个不同菌株接种于不同的培养基和不同的培养料中,设置了不同的温度,分别测定菌落形态、生长速率、产孢时间和产孢量,结果表明:①布氏白僵菌 Bbr 和金龟子绿僵菌 Ma1、Ma3 三种真菌在 15℃、25℃和 30℃的培养条件下均可生长,但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25℃;②布氏白僵菌 Bbr 在各种培养基和培养料上都能很好的生长,产孢也最多,因此,Bbr 更适于生产与应用;③三种真菌培养基中,各种真菌在 PPDA 培养基中生长较快,产孢量也最多,因此,PPDA 培养基最适宜真菌的生长;④在所设计的 5 种简便、易得的培养料中,除金龟子绿僵菌和莱氏野村菌外,其它几种真菌都能长满培养料,而在含有马铃薯(A、C、D)的配方中,绿僵菌的生长状况要优于其他几种配方的生长状况,其中以全部是马铃薯切片的 D 配方生长最好,产孢也最多;⑤通过对三种真菌在液体培养液中的培养所测的孢子萌发率比较,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绿僵菌的孢子萌发率要高于布氏白僵菌。2 实验室内无公害措施对蛴螬的毒力 为了筛选出具有高毒力的菌株,通过对蛴螬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①在恒温(25℃)条件下,真菌的致病力要比在较低的温度下高;②在偏低的温度下,尿素和金龟子绿僵菌仍然对蛴螬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尿素的校正累计死亡率达到81.35%,而金龟子绿僵菌 Ma1 和 Ma4 的校正累计死亡率也达到了 53.6%和 80.00%,说明它们的作用不受温度的影响;③在恒温(25℃)条件下,真菌类以布氏白僵菌Bbr 的致病力最高,其校正累计死亡率达到 86.67%,LT50 为 8.75 天,同其它几种真菌有显着差异;④在增效试验中,真菌类中的 Bbr 与茶籽饼以及同 Bt 混合施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但从致死中时 LT50 看,Bbr 同茶籽饼混合施用的 LT50 比单用Bbr 推迟了 10 天,说明 Bbr 同茶籽饼混合施用虽然有增效作用,但却减缓了 Bbr的致病速度,而 Bbr 与 Bt 混合施用除了校正累计死亡率有明显的提高外,也加快了其致病速度。
蔡国贵[9](1996)在《福建省白僵菌生产和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阐述了福建省白僵菌生产和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适合省情的对策。
李运帷,金得森,伊可儿,范弘达,刘利玲,陈仙景[10](1992)在《载体半固体砖式开放培养白僵菌纯孢子粉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载体半固体砖式开放培养白僵菌新工艺的主要特点为:采用塔板式发酵罐通气搅拌,不易污染,空气的分散性好,溶解氧较多,发酵效率高;采用R粒体做载体,疏松通气,培养面大,产孢量高;采用搅散转盘式旋风分离机集菌,不需粉碎,不损伤孢子,分离率高,效果好。纯孢子粉产品每克含量达2261.1亿—2422.2亿分生孢子,平均每平方米培养物可产纯孢子粉221.9g,活孢率为86.2—87%。采用本工艺成本下降26.6%。
二、利用抑菌剂土法生产白僵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抑菌剂土法生产白僵菌(论文提纲范文)
(1)烟田表层土壤环境对环链棒束孢防控斜纹夜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虫生真菌在土壤中的种群动态及影响因子 |
1.1.1 土壤中虫生真菌的生态功能 |
1.1.2 虫生真菌在土壤中存活的影响因子 |
1.1.3 虫生真菌在土壤中种群动态变化 |
1.2 选择培养基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环链棒束孢研究进展 |
1.3.1 环链棒束孢资源的分类及分布 |
1.3.2 环链棒束孢的生物学特性 |
1.3.3 环链棒束孢在生防上的应用 |
1.4 斜纹夜蛾的危害与防治 |
1.4.1 斜纹夜蛾危害特征与行为习性 |
1.4.2 斜纹夜蛾防治手段及生态调控现状 |
1.5 立题依据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环链棒束孢生防菌株的筛选与评价 |
2.1 材料及设备 |
2.1.1 供试菌株、虫源、烟草、田间试验时间及地点 |
2.1.2 主要培养基、试剂及设备 |
2.2 方法 |
2.2.1 菌株的形态观察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
2.2.2 对斜纹夜蛾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
2.2.3 环链棒束孢GZUIFR04XS8 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病力及致病条件 |
2.2.4 环链棒束孢GZUIFR04XS8 对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效评价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菌株形态描述 |
2.4.2 各菌株的分子系统学关系 |
2.4.3 菌株对斜纹夜蛾蛹的致死率 |
2.4.4 菌株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致死率 |
2.4.5 环链棒束孢GZUIFR04XS8 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病力 |
2.4.6 温度对环链棒束孢GZUIFR04XS8 感染2 龄幼虫的影响 |
2.4.7 幼虫被环链棒束孢菌株GZUIFR04XS8 感染的死亡过程 |
2.4.8 第一次田间防治效果 |
2.4.9 第二次田间防治效果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土壤环境中环链棒束孢致死斜纹夜蛾蛹的条件 |
3.1 材料 |
3.1.1 供试蛹、供试孢子粉、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3.1.2 主要设备、工具及器皿 |
3.2 方法 |
3.2.1 环链棒束孢分生孢子悬浮液配制及土壤处理 |
3.2.2 环链棒束孢对斜纹夜蛾蛹的致病条件及致病力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接种方式对蛹致病力的影响 |
3.4.2 土壤温度对蛹致病力的影响 |
3.4.3 土壤含水率对蛹致病力的影响 |
3.4.4 环链棒束孢GZUIFR04XS8 对蛹的致病力 |
3.4.5 斜纹夜蛾蛹被环链棒束孢菌株GZUIFR04XS8 感染的症状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环链棒束孢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宿存动态 |
4.1 材料 |
4.1.1 供试菌株、孢子粉生产及供试土壤 |
4.1.2 基础培养基及抑菌剂 |
4.1.3 主要仪器、工具及器皿 |
4.2 方法 |
4.2.1 定量分离土壤中环链棒束孢的选择性培养基 |
4.2.2 不同条件下土壤中环链棒束孢的种群动态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抑菌物质对环链棒束孢的检测效果 |
4.4.2 硫酸铜培养基对常见杂菌的抑制效果 |
4.4.3 硫酸铜培养基在不同带菌土壤稀释液下的分离效率 |
4.4.4 不同温度下的土壤中环链棒束孢的宿存动态 |
4.4.5 环链棒束孢在不同土壤含水率中的宿存动态 |
4.4.6 环链棒束孢在不同质地的土壤中的宿存动态 |
4.4.7 土壤微生物对环链棒束孢种群数量的影响 |
4.4.8 不同菌剂量在土壤中种群数量的变化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5.4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白僵菌NDBJJ-BFG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马铃薯甲虫的生防作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马铃薯甲虫的发生与分布及其生物学特性 |
1.2 马铃薯甲虫综合防控技术 |
1.3 虫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4 白僵菌防治马铃薯甲虫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马铃薯甲虫及白星花金龟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马铃薯甲虫及白星花金龟虫生真菌对马铃薯甲虫的致病力及毒力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白僵菌NDBJJ-BFG侵染马铃薯甲虫幼虫的扫描电镜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马铃薯田常用农药对白僵菌NDBJJ-BFG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第6章 白僵菌NDBJJ-BFG菌株及其与吡虫啉混用对马铃薯甲虫的防效评价 |
6.1 材料及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田间生存潜能及与常用药剂的相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白僵菌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
1.1 白僵菌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
1.2 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 |
2 白僵菌的侵染途径及作用方式 |
3 白僵菌田间防效的影响因素 |
3.1 温度对白僵菌田间防效的影响 |
3.2 湿度对白僵菌田间防效的影响 |
3.3 光照对白僵菌田间防效的影响 |
4 白僵菌的发酵工艺 |
4.1 白僵菌的液体发酵技术 |
4.2 白僵菌的固体发酵技术 |
4.3 白僵菌的液固双相发酵技术 |
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球孢白僵菌的快速制备方法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实验仪器 |
1.4 球孢白僵菌 BD-B015 菌株的复壮 |
1.5 球孢白僵菌 BD-B015 菌株的液体发酵 |
1.6 球孢白僵菌 BD-B015 菌株的固体发酵 |
1.7 球孢白僵菌 BD-B015 菌株液固双相发酵各项指标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封口材料对白僵菌固体发酵的影响 |
2.2 不同接菌量对白僵菌生长的影响 |
2.3 相同接菌量培养不同天数白僵菌孢子粉含孢量的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球孢白僵菌 BD-B015 分生孢子田间生存潜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球孢白僵菌 BD-B015 分生孢子在田间存活时间的测定 |
1.3 测定期间田间气象因素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制备的球孢白僵菌 BD-B015 孢子的指标 |
2.2 球孢白僵菌 BD-B015 分生孢子的田间生存情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甘蓝蚜、小菜蛾高效药剂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 |
1.2 试验对象 |
1.3 5 种药剂对甘蓝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
1.4 5 种药剂对异色瓢虫 2 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1.5 5 种药剂对龟纹瓢虫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1.6 5 种药剂对甘蓝蚜的田间药效试验 |
1.7 4 种药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
1.8 4 种药剂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5 种药剂对甘蓝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
2.2 5 种药剂对异色瓢虫 2 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2.3 5 种药剂对龟纹瓢虫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2.4 5 种药剂对甘蓝蚜和异色瓢虫幼虫、龟纹瓢虫成虫的选择性毒力比较 |
2.5 5 种药剂对甘蓝蚜的田间药效试验 |
2.6 4 种药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
2.7 4 种药剂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球孢白僵菌 BD-B015 与几种常用药剂的相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与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供试药剂对球孢白僵菌 BD-B015 孢子萌发率的影响测定 |
1.4 供试药剂对球孢白僵菌 BD-B015 菌丝生长的影响测定 |
1.5 供试药剂对球孢白僵菌 BD-B015 产孢量的影响测定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药剂对球孢白僵菌 BD-B015 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 供试药剂对球孢白僵菌 BD-B015 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 供试药剂对球孢白僵菌 BD-B015 产孢量的影响 |
2.4 供试药剂对球孢白僵菌 BD-B015 的相容性综合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草莓连作根腐病发生机制与微生物及化学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草莓连作障碍形成机制 |
1.2.1 土壤理化性状恶化 |
1.2.2 根部土传病害增加 |
1.2.3 自毒物质积累 |
1.2.4 根际微生物生态失衡 |
1.3 草莓连作障碍克服措施 |
1.3.1 培育抗性品种 |
1.3.2 化学防治 |
1.3.3 农业防治 |
1.3.4 微生物防治 |
1.4 硅与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
1.4.1 硅提高植物抗病性作用机理 |
1.4.2 硅对草莓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的影响 |
1.5 粉煤灰农业利用研究进展 |
1.5.1 利用粉煤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
1.5.2 粉煤灰对作物促生增产效应 |
1.5.3 粉煤灰防治植物病虫害研究 |
1.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连作草莓根腐病发生的土壤微生态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草莓健株、病株根区土壤化学性质 |
2.3.2 草莓健株、病株根域微生物数量 |
2.3.3 草莓健株、病株根域微生物组成与多样性 |
2.3.4 草莓健株、病株根域主要细菌与放线菌 |
2.3.5 草莓健株、病株根域优势细菌与真菌 |
2.3.6 草莓健株根域优势真菌对病株优势真菌拮抗作用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草莓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病原菌分离纯化 |
3.2.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3.2.3 病原菌鉴定 |
3.2.4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
3.2.5 结果计算与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病害症状 |
3.3.2 病原菌致病性 |
3.3.3 病原菌鉴定 |
3.3.4 生物学特性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草莓根腐病拮抗真菌筛选鉴定及其防病促生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2 株真菌无菌发酵滤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性 |
4.3.2 2 株真菌对大双孢柱孢菌丝形态的影响 |
4.3.3 2 株真菌无菌发酵滤液的化感活性 |
4.3.4 2 株拮抗真菌对盆栽草莓防病促生作用 |
4.3.5 2 株拮抗真菌在草莓根域的定殖及对大双孢柱孢数量的影响 |
4.3.6 2 株拮抗真菌对盆栽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4.3.7 菌种鉴定 |
4.4 讨论 |
4.4.1 植物土传病害生防真菌的分离筛选 |
4.4.2 2 株拮抗真菌对草莓的防病促生作用 |
4.5 结论 |
第五章 硅酸钾对草莓土传病原真菌的皿内抑制作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2.3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硅酸钾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5.3.2 硅酸根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5.3.3 pH 对硅酸钾抑菌效应的影响 |
5.3.4 钾离子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六章 硅酸钾与放线菌剂配施对日光温室连作草莓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65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硅酸钾与菌剂配施对连作草莓植株生长及死亡率的影响 |
6.3.2 硅酸钾与菌剂配施对连作 3 年草莓开花的影响 |
6.3.3 硅酸钾与菌剂配施对连作 3 年草莓产量的影响 |
6.3.4 硅酸钾与菌剂配施对连作 3 年草莓植株生长的影响 |
6.3.5 硅酸钾与菌剂配施对连作 3 年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
6.3.6 硅酸钾与菌剂配施对连作 3 年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PO 酶活的影响 |
6.3.7 硅酸钾与菌剂配施对连作 4 年草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结论 |
第七章 硅酸钾与放线菌剂配施对盆栽连作草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试验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硅酸钾与放线菌剂对连作 3 年盆栽草莓根腐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
7.3.2 硅酸钾与放线菌剂对连作 3 年盆栽草莓生物量的影响 |
7.3.3 硅酸钾与放线菌剂对连作 3 年盆栽草莓开花及果实产量的影响 |
7.4 讨论 |
7.5 结论 |
第八章 硅酸钾与放线菌剂配施对盆栽连作草莓植株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试验材料 |
8.2.2 试验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草莓植株全硅含量 |
8.3.2 草莓植株全氮含量 |
8.3.3 草莓植株全磷含量 |
8.3.4 草莓植株全钾含量 |
8.3.5 土壤养分含量 |
8.4 讨论 |
8.5 结论 |
第九章 粉煤灰与放线菌剂配施对盆栽连作草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9.1 引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2.1 试验材料 |
9.2.2 试验方法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粉煤灰与放线菌剂对连作 3 年盆栽草莓根腐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
9.3.2 粉煤灰与放线菌剂对连作 3 年盆栽草莓生物量的影响 |
9.3.3 粉煤灰与放线菌剂对连作 3 年盆栽草莓开花及果实产量的影响 |
9.4 讨论 |
9.5 结论 |
第十章 粉煤灰与放线菌剂配施对盆栽连作草莓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10.1 引言 |
10.2 材料与方法 |
10.2.1 试验材料 |
10.2.2 试验方法 |
10.3 结果与分析 |
10.3.1 草莓植株全硅含量 |
10.3.2 草莓植株全氮含量 |
10.3.3 草莓植株全磷含量 |
10.3.4 草莓植株全钾含量 |
10.3.5 土壤养分含量 |
10.4 讨论 |
10.5 结论 |
第十一章 硅肥和放线菌剂配施对盆栽连作草莓根系活力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11.1 引言 |
11.2 材料与方法 |
11.2.1 试验材料 |
11.2.2 试验方法 |
11.3 结果与分析 |
11.3.1 草莓根系活力 |
11.3.2 叶片抗氧化酶 SOD 和 POD 活性 |
11.3.3 叶片与酚类物质代谢相关酶 PPO 和 PAL 活性 |
11.4 讨论 |
11.5 结论 |
第十二章 硅肥与放线菌剂配施对盆栽连作草莓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12.1 引言 |
12.2 材料与方法 |
12.2.1 试验材料 |
12.2.2 试验方法 |
12.3 结果与分析 |
12.3.1 草莓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 |
12.3.2 草莓根区土壤微生物组成 |
12.3.3 草莓根区土壤主要细菌类群及数量 |
12.3.4 草莓根区土壤主要放线菌类群及数量 |
12.3.5 草莓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12.3.6 硅肥对草莓根区土壤拮抗放线菌 Act12 定殖数量的影响 |
12.4 讨论 |
12.5 结论 |
第十三章 结论与展望 |
13.1 研究结论 |
13.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3.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甜菜夜蛾白僵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白僵菌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
1.1 白僵菌的分类 |
1.2 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 |
2 白僵菌的侵染机制 |
3 白僵菌的筛选 |
4 发酵工艺 |
4.1 液体发酵 |
4.2 固体发酵 |
4.3 液固双相发酵 |
5.拟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甜菜夜蛾优良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灰色关联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室内生物测定 |
2.2 PDA培养基上供试菌株营养生长量,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率 |
2.3 PDA培养基上各菌株胞外蛋白酶产量、抗紫外线存活率、水浴活性 |
2.4 供试菌株的灰关联度及毒力效价 |
3 讨论 |
第三章 白僵菌BD-B015对十字花科害虫的兼控性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僵菌BD-B015菌株不同浓度对常见鳞翅目害虫的杀虫作用 |
2.2 白僵菌BD-B015菌株不同浓度对甘蓝蚜的杀虫作用 |
2.3 BD-B015菌株不同浓度对试虫的的毒力的线性分析 |
3.讨论 |
第四章 化学农药对菌株BD-B015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及菌株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化学农药对球孢白僵菌BD-B015菌丝生长量影响 |
2.2 化学农药对球孢白僵菌BD-B015孢子萌发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球孢白僵菌液体菌种制备条件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液体发酵配方 |
1.3 液体种子的制备 |
1.4 培养基的筛选 |
1.5 发酵条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培养基的筛选 |
2.2 发酵条件 |
3 讨论 |
第六章 球孢白僵菌BD-B015的固体发酵 |
1.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菌粉的室内及田间毒力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固体配方的接种量实验 |
2.2 固体配方筛选试验 |
2.3 田间毒力测定 |
3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 |
(6)金龟子绿僵菌松墨天牛优良菌株筛选及其林间宿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文献综述 |
1.1 绿僵菌属分类研究概况 |
1.1.1 绿僵菌属的系统分类 |
1.1.1.1 分类地位概述 |
1.1.1.2 形态学特征的分类 |
1.1.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类上的应用 |
1.1.2.1 等位酶图谱技术 |
1.1.2.2 血清学技术 |
1.1.2.3 RAPD和RFLP技术 |
1.1.2.4 rDNA序列测定技术在绿僵菌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
1.1.2.5 ISSR技术概述 |
1.1.2.6 分子生物学分类技术的分类结果 |
1.2 绿僵菌对昆虫致病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
1.2.1 附着与侵入阶段 |
1.2.1.1 附着 |
1.2.1.2 孢子萌发 |
1.2.1.3 附着胞的形成和穿透 |
1.2.1.4 酶的产生 |
1.2.2 发育与致死阶段 |
1.2.2.1 虫菌体的形成和毒素的产生 |
1.2.2.2 罹病昆虫组织的病理变化 |
1.2.3 增殖与传播阶段 |
1.3 生态学与流行病学 |
1.3.1 数量动态及宿存能力 |
1.3.2 环境因子 |
1.4 绿僵菌资源收集及其分离方法 |
1.4.1 选择性培养基法 |
1.4.2 饵虫法 |
1.4.3 僵虫分离法 |
1.4.4 荧光抗体法 |
1.5 优良菌株选育 |
1.5.1 菌株致病力测定(生物测定) |
1.5.1.1 点滴法 |
1.5.1.2 喷雾法 |
1.5.1.3 浸渍法 |
1.5.1.4 菌剂拌土法 |
1.5.1.5 直接接触法 |
1.5.1.6 跗节接种法 |
1.5.1.7 食物污染法 |
1.5.2 低温菌株的选育 |
1.5.3 准性生殖 |
1.5.4 诱变育种 |
1.5.5 基因工程 |
1.6 绿僵菌剂型的开发研究 |
1.6.1 主要剂型 |
1.6.2 无纺布菌条 |
1.6.3 产品应用成功范例 |
1.7 绿僵菌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
1.7.1 地下害虫的防治 |
1.7.2 食叶及刺吸类害虫的防治 |
1.7.3 蛀干害虫的防治 |
2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
2.1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 |
2.2 防治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 |
2.3 当前治理松墨天牛的主要技术措施 |
2.4 松墨天牛的主要病原真菌 |
2.5 利用白僵菌防治松墨天牛的研究现状 |
2.6 利用金龟子绿僵菌防治松墨天牛的研究现状 |
2.7 金龟子绿僵菌在松林森林中宿存动态的研究 |
2.8 本项研究的意义 |
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主要内容 |
3.1.1 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分离 |
3.1.2 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筛选 |
3.1.3 金龟子绿僵菌宿存动态的研究 |
3.1.4 昆虫病原菌自动携播器的开发与应用 |
3.1.5 金龟子绿僵菌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
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森林土壤金龟子绿僵菌的分离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土壤样品采集 |
1.2 土样分离 |
1.3 选择性培养基 |
1.4 样点土壤平均成菌落数(CFU)的计算 |
1.5 土壤pH值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分离机率 |
2.2 不同森林类型、采样时间的分离结果 |
2.3 土壤pH值对成菌落数的影响 |
2.4 成菌落数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金龟子绿僵菌松墨天牛优良菌株筛选 |
1 日本森林综合研究所保存菌株的筛选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菌株来源 |
1.1.2 培养基 |
1.1.3 不同菌株培养性状的观察 |
1.1.4 产孢量测定 |
1.1.5 萌发率测定 |
1.1.6 对松墨天牛致病力测定 |
1.1.7 数据处理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各菌株平板培养性状 |
1.2.2 不同接种量下各菌株产孢量 |
1.2.3 袍子萌发率 |
1.2.4 致病力测定 |
1.3 结论与讨论 |
2 采集分离自国内森林土壤菌株的筛选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供试菌株 |
2.1.2 试虫来源及饲料 |
2.1.3 菌株产孢量测定 |
2.1.4 不同菌株对松墨天牛致病力的测定 |
2.1.5 MaYTTR-04菌株对松墨天牛成虫致病力测定 |
2.1.6 林间套笼试验 |
2.1.7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菌株产孢量 |
2.2.2 不同菌株对松墨天牛幼虫致病力 |
2.2.3 不同菌株对松墨天牛成虫致病力 |
2.2.4 MaYTTR-04菌株对松墨天牛成虫的致病力测定 |
2.2.5 野外套笼感染结果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金龟子绿僵菌在林间的宿存动态 |
1 孢子在林间树干上萌发率的变化动态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地点 |
1.1.2 供试菌株 |
1.1.3 孢子设置方法 |
1.1.4 萌发率测定 |
1.1.5 数据处理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孢子萌发率的变化 |
1.2.2 不同菌株萌发率的差异 |
1.2.3 不同方位萌发率的差异 |
1.2.4 室内常温与林间树干上孢子萌发率的比较 |
1.2.5 气温对萌发率的影响 |
1.2.6 不同年度萌发率比较 |
1.3 结论与讨论 |
2 绿僵菌、白僵菌孢子在树干萌发率变化动态的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同一菌株不同处理(方位)萌发率的差异 |
2.2.2 不同菌株荫发率的差异 |
2.2.3 同一菌株荫发率的整齐度 |
2.2.4 孢子荫发率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
2.2.5 绿僵菌与白僵菌平均荫发率比较 |
2.3 结论与讨论 |
3 绿僵菌在松墨天牛僵虫体上的宿存动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松墨天牛 |
3.1.3 接种及僵虫产孢情况 |
3.1.4 接种量测定 |
3.1.5 孢子萌发率测定 |
3.1.6 林间僵虫孢子动态调查 |
3.1.7 僵虫体上孢子对松墨天牛幼虫致病力测定 |
3.1.8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松墨天牛成虫死亡率和产孢情况 |
3.2.2 林地僵虫体上孢子数量变化动态 |
3.2.3 僵虫体上孢子萌发率的变化动态 |
3.2.4 僵虫体上孢子对松墨天牛幼虫致病力 |
3.3 结论与讨论 |
4 绿僵菌在森林土壤中的宿存动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 |
4.1.2 供试菌株 |
4.1.3 孢子处理方法 |
4.1.4 荫发率及孢子量测定 |
4.1.5 土壤孢子对松墨天牛幼虫致病力测定 |
4.1.6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孢子萌发率 |
4.2.2 土壤中孢子宿存数量的变化 |
4.2.3 土壤中孢子对松墨天牛幼虫致病力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昆虫病原菌(虫生真菌)自动携播器的研制与应用 |
1 自动携播器的研制 |
1.1 技术原理 |
1.2 技术方案 |
1.2.1 携播器结构 |
1.2.2 携播病原菌过程 |
1.3 发明内容 |
1.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
1.5 本发明的最终结果 |
2 虫生真菌在自动携播器中的宿存动态及林间传播效果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携播器设置方法 |
2.1.2 携播器中无纺布菌条上孢子荫发动态 |
2.1.3 携播器中绿僵菌无纺布菌条上孢子数量的变化动态 |
2.1.4 昆虫通过无纺布菌条的携菌量 |
2.1.5 林间松墨天牛幼虫感染情况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携播器中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动态 |
2.2.2 孢子数量变化动态 |
2.2.3 昆虫从携播器中带入林间的孢子数(携播效果) |
2.2.4 林间感染松墨天牛幼虫效果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金龟子绿僵菌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
1.2 菌丝体制备 |
1.3 仪器及试剂 |
1.4 试剂配制 |
1.5 DNA提取 |
1.6 ISSR扩增反应及检测 |
1.6.1 引物筛选 |
1.6.2 ISSR—PCR反应条件及程序 |
1.7 数据统计方法 |
1.8 统计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绿僵菌基因组DNA琼脂糖检测 |
2.2 ISS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2.3 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变异 |
2.4 群体间遗传关系的UPGMA聚类分析 |
2.5 个体聚类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
1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件:昆虫病原菌携播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
致谢 |
(7)防治杭白菊蚜虫的丝孢类生防真菌筛选、菌药互作评价及规模化产孢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1 生防真菌研究应用现状及文献评述 |
1.1 丝孢类真菌侵染生物学研究基础 |
1.1.1 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的生物学特征 |
1.1.2 侵染生物学 |
1.2 丝孢类真菌孢子粉的发酵生产工艺 |
1.2.1 菌种筛选 |
1.2.2 菌株毒力测定及其标准化 |
1.2.3 球孢白僵菌孢子粉发酵生产 |
1.2.4 孢子粉收获和干燥 |
1.2.5 剂型类型及其技术特征 |
1.3 本研究内容与目的 |
2 玫烟色拟青霉与球孢白僵菌对菊小长管蚜的毒力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及孢子水悬液的制备 |
2.1.2 供试植物叶片及试虫准备 |
2.1.3 生物测定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菊小长管蚜死亡趋势 |
2.2.2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 |
2.2.3 致死中剂量及致死中时间 |
2.3 讨论 |
3 球孢白僵菌与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菊小长管蚜的协同作用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与孢子粉生产 |
3.1.2 试虫准备 |
3.1.3 生物测定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菊蚜死亡趋势 |
3.2.2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 |
3.2.3 致死剂量 |
3.2.4 相对效力 |
3.3 讨论 |
4 适于以低值稻米生产高纯度气生分生孢子粉的立式多层产孢箱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立式多层产孢箱 |
4.1.2 菌种准备 |
4.1.3 液体种子培养 |
4.1.4 稻米固体基质处理 |
4.1.5 固体米料接种 |
4.1.6 温湿度控制及其自动检测 |
4.1.7 干燥及孢子粉收获 |
4.1.8 孢子粉检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温湿度控制效果 |
4.2.2 发酵产孢 |
4.2.3 主要生产指标 |
4.3 结论与应用评价 |
5 问题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附件 |
(8)以真菌杀虫剂为主要手段,对花生蛴螬的无公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综述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几种真菌的生物学特征比较 |
1.1 供试菌种 |
1.2 真菌在培养基中的培养 |
1.3 真菌在培养料中的培养 |
1.4 观测内容 |
2 蛴螬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
2.1 供试真菌 |
2.2 供试细菌及其它药品 |
2.3 自然变温条件下不同无公害措施的防治试验 |
2.4 恒温条件下真菌致病力试验 |
2.5 布氏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对蛴螬的毒力测定 |
2.6 几种真菌致病力试验 |
2.7 真菌与细菌复合处理条件下致病力试验 |
2.8 接种方法 |
2.9 数据处理 |
3 田间真菌防治蛴螬试验 |
3.1 施用方法 |
3.2 调查方法及数据统计 |
4 细菌和真菌复合制剂的活性检测 |
4.1 复合乳剂的成分与配制 |
4.2 细菌培养基和真菌培养基 |
4.3 复合制剂理化性状的观测 |
4.4 复合制剂生物活性的测定 |
4.5 复合制剂对蛴螬的毒力测定 |
结果与分析 |
1 几种杀虫真菌生物学特征比较 |
1.1 固体培养基种的真菌生物学特征比较 |
1.2 真菌生产的简易培养料的筛选 |
2 蛴螬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
2.1 蛴螬感染真菌的感病症状表现 |
2.2 自然变温条件下不同的无公害措施防治试验 |
2.3 恒温(25℃)条件下真菌对蛴螬的致病力 |
2.4 布氏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对蛴螬的毒力测定 |
2.5 几种真菌对蛴螬的毒力测定结果 |
2.6 真菌与细菌复合处理条件下致病力试验 |
3 田间施菌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 |
4 对细菌和真菌复合制剂的活性检测 |
4.1 复合制剂的理化性状 |
4.2 复合制剂生物活性的检测 |
4.3 复合制剂对蛴螬的毒力测定 |
讨论 |
1 虫生真菌培养的适宜营养与温度 |
1.1 对营养的要求 |
1.2 不同温度下的培养性状 |
2 真菌对蛴螬的致病性的影响因素 |
3 真菌与细菌混合对蛴螬的控制效果 |
4 贮存一年后真菌与细菌复合制剂的检测 |
4.1 苏云金杆菌活芽孢浓度的测定 |
4.2 复合制剂中真菌活性的测定 |
4.3 复合制剂的稳定性评价 |
4.4 混合菌液对蛴螬的控制效果 |
结论 |
1 几种杀虫真菌生物学试验 |
2 实验室内对蛴螬的毒力测定结果 |
3 田间施菌对蛴螬的防治效果 |
4 贮存一年后的复合制剂的活性检测 |
5 对蛴螬防治的几点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载体半固体砖式开放培养白僵菌纯孢子粉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工艺流程 |
2生产工艺 |
2.1菌种制备 |
2.2原种的分离培养和母种制备 |
2.3一级菌种生产 |
2.4二级液体菌种的生产 |
2.5罐内菌浆的培养 |
2.6载体半固体三级开放培养 |
2.7集菌 |
3.孢子粉的干燥、检验、贮藏及产品毒力测定 |
3.1孢子粉的干燥 |
3.2孢子粉检验 |
3.3孢子粉贮藏 |
3.4产品毒力测定 |
4经济效益分析 |
5小结与讨论 |
四、利用抑菌剂土法生产白僵菌(论文参考文献)
- [1]烟田表层土壤环境对环链棒束孢防控斜纹夜蛾的影响[D]. 许忠顺. 贵州大学, 2020(01)
- [2]白僵菌NDBJJ-BFG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马铃薯甲虫的生防作用评价[D]. 段玉林.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3]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田间生存潜能及与常用药剂的相容性研究[D]. 王圆圆.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 [4]草莓连作根腐病发生机制与微生物及化学修复研究[D]. 申光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5]甜菜夜蛾白僵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技术的研究[D]. 王云滨.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6]金龟子绿僵菌松墨天牛优良菌株筛选及其林间宿存研究[D]. 何学友. 福建农林大学, 2007(06)
- [7]防治杭白菊蚜虫的丝孢类生防真菌筛选、菌药互作评价及规模化产孢新技术研究[D]. 叶素丹. 浙江大学, 2006(10)
- [8]以真菌杀虫剂为主要手段,对花生蛴螬的无公害防治研究[D]. 张磊. 安徽农业大学, 2005(05)
- [9]福建省白僵菌生产和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蔡国贵. 福建林业科技, 1996(02)
- [10]载体半固体砖式开放培养白僵菌纯孢子粉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J]. 李运帷,金得森,伊可儿,范弘达,刘利玲,陈仙景. 福建林业科技, 19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