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理起动换档器、轴

如何修理起动换档器、轴

一、怎样修复起动变速杆、轴(论文文献综述)

李叶林[1](2017)在《插秧机插秧计数装置与转向、速度自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稻试验小区是选育良种、改进栽培技术、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的基地,在农业小区内进行水稻育种、良种繁殖、栽培及土壤肥料等试验时,都有在特定单位小区面积内完成定量样本插植的要求。针对当前在农业小区进行定量秧苗样本插植时,存在作业精度差和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完成了基于霍尔传感器的低成本精确插秧计数装置的设计和对插秧机转向与速度的自动控制。本论文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完成了精确插秧计数装置的设计。通过调查分析确定设计目标,对比分析不同计数方案优缺点与小区插秧工作环境特点,提出了基于霍尔传感器的低成本计数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完成了插秧计数传感器的定型,并完成了插秧计数装置在井关PZ-60D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平台上的安装,实现了驾驶员对插植秧苗数的外部设定、插秧计数结果的实时显示与“自停插秧”的控制。2.确定了霍尔传感器的可安装范围。理论分析了推秧点位置、计数脉冲信号与秧爪起停点位置之间存在不同的相位关系时,“边界计数”情况。设计测试装置,在进行零度角定义后,测定了推秧点位于12度的位置,“自停”模式下,秧爪的停止位置位于143度至202度范围之间,“手停”模式下秧爪的停止位置比较随机。根据测定结果,分析得出了“自停”模式下,霍尔传感器在插秧机上可安装范围位于0143度与202360度之间,而“手停”模式下霍尔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和推秧点位置重合,即为12度。3.完成了插秧机自动转向驾驶与行驶速度控制。以约翰迪尔Auto Trac自主导航系统为平台,设计了“V形槽”及内花键衬套连接装置,将ATU自动转向方向盘与插秧机转向轴进行连接并固定。同时,设计StarFire GPS接收器安装底座,对GPS接收器进行安装固定,从而实现了插秧机自动转向控制。在保留了插秧机变速系统原有结构与功能前提下,针对其静液压无级变速方式,设计电动推杆式三连杆机构,通过控制电动推杆的伸缩,控制HST变速杆的前进与后退,从而实现插秧机加、减速行驶。4.完成了插秧机插秧计数与自动转向试验。利用进行改装后的井关PZ-60D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平台,分别进行插秧计数与自动转向控制试验。在插秧机怠速状态下,对霍尔传感器可安装角度与不同安装角度,分别进行验证,“自停”与“手停”模式下分别出现无误差与1行误差;田间工作状态下,由于存在“漏插”,“自停”与“手停”模式下,最大误差达到了4行;而田间自动转向行驶试验表明,插秧机作业时横向偏差平均值为2.95cm,达到了预期控制效果。

胡楠[2](2014)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开发》文中认为自动变速器具有操作方便、运转平稳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能以及乘坐舒适性,成为现代车辆传动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自动变速器本身结构复杂、制造精度高、拆装难度大,导致自动变速器各类故障的发生。自动变速器的各类故障不仅降低了其本身的使用性能,还有可能会影响车辆的动力性与行驶安全性,而目前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难以满足对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高效率、智能化的要求。因此针对自动变速器研究更为有效的故障诊断方法,不仅有利于降低自动变速器的维修成本,更可以提升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延长自动变速器乃至整车的使用寿命,为个人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本文研究并开发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虚拟仪器技术是一种利用软件来实现人机交互和大部分仪器测试功能的计算机仪器系统。凭借其诸多方面的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学等领域。汽车自动变速器诊断平台利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进行编程以及相关的硬件设备进行试验平台的搭建,目的在于通过进行试验的方法实现对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性能参数测试与故障诊断。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自动变速器内部元件失效分析与诊断方法研究自动变速器集机械、电子和液压系统于一身,其本身结构复杂,不同元件不同的失效方式会导致自动变速器不同故障现象的产生;同样,对自动变速器不同类型故障的分析与判断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诊断方法。因此,本文将从机械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以及电子控制系统三方面对自动变速器内部关键元件进行失效分析,并研究相应的故障检测方法。2.运用动力流理论对存在故障的换挡执行元件进行定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包含大量的换挡执行元件,仅依靠传统的自动变速器性能试验检测的方法无法对故障元件进行准确定位。针对这一不足,本文以辛普森式四挡自动变速器为例,利用动力流理论对存在故障的换挡执行元件的定位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利用动力流理论进行故障诊断的一般方法。3.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的搭建诊断平台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方面,诊断平台选用PXI系统和CAN总线接口卡等硬件设备,实现对车辆自动变速器的实时数据进行采集以及模拟行驶路面的目的;软件方面,诊断平台利用LabVIEW2011构造诊断系统的软件平台,并通过系统中不同的模块实现对自动变速器的性能参数测试与故障诊断的目的。4.利用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进行故障诊断本文选用装配有A341E型自动变速器的试验车辆进行实车试验并获取车辆在正常状态与故障状态下的试验数据,进而验证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对车辆自动变速器性能参数测试与故障诊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王培先,王小战[3](2011)在《长安悦翔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原理与维修》文中提出长安悦翔SC7151B(三厢)和SC7156B(两厢)为自动档车型,其所搭载的自动变速器80-40LE是从日本爱信公司(Aisin AWCO.Japan)整机进口,由长安自主进行机车匹配设计和标定。该款变速器为四速电液控制自动变速器,技术成熟、品质可靠、故障率低、性能优越而且保养方便。它通过TCM(变速器控制模块)实时监控车速以及发动机转速,控制换档变速的时机,实现自动换档功能,具有换档平顺、轻量化、小型化、可靠度高的特点。

张锡德,李武君,陈伟,朱思鲁[4](2016)在《棘轮盘车器在大化肥汽轮机上的运用及故障排除》文中研究表明阐述了大化肥引风机、鼓风机、空气压缩机及锅炉给水泵汽轮机使用棘轮盘车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调试方法以及其开、停操作程序,总结了该盘车器在使用中出现的一系列故障,如盘车器插销打滑、液压缸活塞推力不足、活塞杆密封圈损坏、盘车电动机发热、盘车电磁阀失电、速关阀位置触点未接触及棘轮碰擦损坏等,就操作、控制及设备等多方面查找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故障,确保了盘车器安全、可靠运行。

黄映明[5](2012)在《教练车安全辅助系统设计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进入百姓家庭,汽车驾驶员的培训任务越来越重,驾校越来越多,教练车也随之增多,教练车发生交通事故也越来越频繁,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已成为交通事故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研究教练车安全辅助控制系统,可以减少教练车事故,提高教练车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教练车事故进行调研和分析,得出了教练车发生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教练车的安全性能,采用电子控制技术,研究设计了教练车安全辅助控制系统,包括起动控制系统、副制动优先控制系统和最高车速自动控制系统,旨在减少教练车事故的发生。通过分析车辆结构、学员驾驶操作动作以及车辆常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等,研究了起动控制系统、副制动优先控制系统和最高车速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并提出了油门离合器的概念,设计了油门离合器装置作为副制动优先控制系统和最高车速自动控制系统的执行器。选取了MC9S08DZ60作为微控制器芯片,设计了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输入信号采集电路和执行器驱动电路。分析了电控单元系统的干扰源及其传输途径,采取了硬件抗干扰措施,完成了电控单元的硬件研制;根据提出的控制实施方案,采用软件模块化编程方法,编写了电控单元的软件程序,并且采用了相应的软件抗干扰措施。采用半物理仿真试验,对电控单元的硬件和软件进了调试,验证了各系统的控制功能。为了验证系统的实际性能和控制效果,在BJ2020VJ教练车上进行了实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各控制功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强。教练车安全辅助控制系统适用于目前大部分教练车车型,加装该系统后教练车安全系统将更加完善,可以有效提高教练车的主动安全性能,给学员和教练员增加了一道安全保障。

杭州市邮政局摩托车修理组[6](1976)在《怎样修复起动变速杆、轴》文中认为 摩托车起动变速杆和起动变速轴联接部位的内、外花键磨损率很高,磨损严重的花键在起动发动机时,容易滑出打脚。如果更换新件,必须成对更换,而杆与轴的其它接触部位

李智[7](2020)在《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电动汽车后市场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通过职业院校承担起电动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这一艰巨任务,从而推动电动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依据“以真实工作过程驱动教学”的思想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维修服务相关课程内容,是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实施课程改革的有力保障。本研究以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理论为研究基础,以中职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内容开发为研究内容,以电动汽车底盘与传统内燃机汽车底盘的差异为切入点,通过将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开发理念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相结合,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式相结合,考虑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学情特点,研究了课程内容开发的系统化过程,并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方案。本研究主要通过实施以下步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首先通过走访电动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企业,了解企业对技术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通过走访相关中职院校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院校对汽修专业课程内容的意见与要求,并撰写调研报告。然后,研究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案例,提炼出适用于课程教学的典型工作项目。从而以典型工作项目为课程内容主体初步构建本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组织电动汽车底盘维修企业技术专家与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骨干教师进行联合教研,对每一项典型工作项目中的工作过程进行具体化、标准化、流程化编制,从而完成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化与细化。最后,选取本课程部分内容(包括几个典型工作项目)在中职院校进行教学应用试验,组织相关专家评估课程内容的实施效果,并由教师、学生提供反馈意见,从而检验其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经改进后完成课程完整内容的开发。本研究为解决当前中职院校电动汽车相关课程开发所面临的困境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方案,为促进中等职业院校汽修专业课程改革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崔荣华[8](2008)在《应用于汽车排放检测和耐久实验的自动驾驶机器人的研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内汽车数量有着大幅增长,这对国家带来了强健的发展动力,尤其体现在经济方面。经济发展了,能否保持这种发展成为了国家领导者所必须考虑和面对的问题,这也是全人类的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汽车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随之相关的汽车的各方面的检测也严格有序起来。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和针对污染控制装置的耐久实验是汽车相关检测的重要内容,也是跟环保相关的内容。对拥有汽车数量巨大的中国而言,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和耐久实验是比较巨大的工程。而且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和耐久实验在对汽车的驾驶程序上操作重复率高,实验时间长,因此推动了应用于汽车排放检测和耐久实验的自动驾驶机器人的发展。本论文主要内容就是按照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和针对污染控制装置的耐久实验要求,设计一个相对通用的自动驾驶机器人。该驾驶机器人系统包括三个方面:驾驶机器人机构、控制系统硬件部分、软件。本文首先对机器人做了相关介绍。概述了国内外汽车业相关情况、国内外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标准、一般常用的检测方法和针对污染控制装置的耐久实验等。以此为依据提出研制应用于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和针对污染控制装置的耐久实验的自动驾驶机器人的实际意义。并对国内外此类自动驾驶机器人的研制和应用情况做简要的介绍。机构部分的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换档机械手、二是驾驶机器人基座、三是油门、刹车和离合器等机械腿。机构部分设计以UG作平台。文中先对驾驶机器人所涉及到的齿轮进行详细的UG建模。后面直接给出驾驶机器人的各部分UG模型和整体装配图。对各个模型的功能,它们之间的配合,以及重要的设计思路进行详细的说明。驾驶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PCL-839+步进电机控制卡、PCI-1784编码器和计数器卡、步进电机、编码器等。文中对构成控制系统的硬件分别做了介绍,对各个硬件的原理、功能和接线要求等都进行了比较具体的阐述。具体给出步进电机控制卡、编码器和计数器卡各轴与各机械手和机械腿上步进电机和编码器的对应关系,给出驾驶机器人硬件系统的具体联接。驾驶机器人软件主要有三个部分:参数的输入部分、参数的浏览部分、驾驶汽车的执行部分。其中参数的输入部分为汽车变速杆、油门、刹车、离合器等位置参数示教和运行时间和速度的参数输入。本文对软件界面、软件中比较重要的函数做了具体介绍,对一些重要的部分和相对复杂部分进行必要的说明。

李金学,杨峰[9](2001)在《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文中研究说明

李敬福[10](2009)在《齿轮式有级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检修》文中提出本文研究分析了变速器常见故障,如变速器跳挡、乱挡、挂挡困难、异响、漏油等故障的原因,提出了上述故障的检查诊断方法及变速器主要零件的检修方法。

二、怎样修复起动变速杆、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修复起动变速杆、轴(论文提纲范文)

(1)插秧机插秧计数装置与转向、速度自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区作业机械发展分析
        1.2.2 计数方法及其在农业领域内应用
        1.2.3 插秧机自动化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简介
    2.1 插植系统主要结构及工作过程简介
    2.2“自停”与“手停”插秧模式的定义
    2.3 Auto Trac自主导航系统简介
    2.4 静液压无极变速系统简介
    2.5 霍尔传感器及绝对值编码器简介
        2.5.1 霍尔传感器简介
        2.5.2 绝对值编码器简介
    2.6 本章小结
3 总体设计方案
    3.1 设计目标的确定
    3.2 使用功能的设计
    3.3 驱动装置的选择分析
    3.4 传感器类型的选择分析
    3.5 安装位置的选择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插秧计数装置的设计
    4.1 计数方法的选择
    4.2 计数装置主要结构设计
    4.3 传感器与计数器选型
    4.4 霍尔传感器与计数继电器的安装固定及连接接线
    4.5“边界条件”简析
    4.6 测试装置的设计
        4.6.1 测试装置机械部分
        4.6.2 测试装置电路部分
        4.6.3 格雷码数据解码即编码器转角计算
    4.7 转轴参考零度转角的定义
    4.8 推秧点及秧爪停止位置的确定
        4.8.1 推秧点位置的确定
        4.8.2 秧爪停止位置探究
    4.9 霍尔传感器安装角度的确定
        4.9.1“自停”模式下霍尔传感器安装角度的确定
        4.9.2“手停”模式下霍尔传感器安装角度的确定
        4.9.3“手、自停”模式切换下霍尔传感器安装角度的确定
    4.10 霍尔传感器安装位置调整
    4.11 本章小结
5 插秧机转向、速度自动控制
    5.1 插秧机自动转向控制
        5.1.1 ATU方向盘的连接固定
        5.1.2 StarFire GPS接收器的安装固定
    5.2 HST变速杆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5.2.1 电动推杆式三连杆装置的设计
        5.2.2 控制系统设计
    5.3 本章小结
6 插秧机插秧计数与自动化控制验证试验
    6.1 插秧计数试验
        6.1.1 怠速状态下插秧计数试验
        6.1.2 田间工作状态下插秧计数试验
    6.2 插秧机自动转向控制试验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格雷码信号的十进制解码及图形绘制MATLAB程序
附录B:Auto Trac自主导航系统数据处理MATLAB程序(部分摘录)
附录C:科研成果

(2)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
        1.2.1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1.2.3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液力自动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
    2.1 液力自动变速器结构分析
        2.1.1 液力变矩器
        2.1.2 行星齿轮机构
        2.1.3 换挡执行机构
        2.1.4 液压控制系统
        2.1.5 电子控制系统
    2.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动变速器部件常见故障分析与诊断方法研究
    3.1 自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分类
    3.2 机械系统元件失效分析
    3.3 电子控制系统传感器失效分析与故障诊断
        3.3.1 位置传感器故障分析
        3.3.2 转速传感器故障分析
        3.3.3 挡位开关传感器故障分析
        3.3.4 油温传感器故障分析
        3.3.5 油压传感器故障分析
    3.4 液压控制系统元件失效分析
        3.4.1 换挡电磁阀故障分析
        3.4.2 换挡执行元件故障分析
    3.5 基于自动变速器性能试验方法的故障诊断研究
        3.5.1 基础检验
        3.5.2 时滞试验
        3.5.3 失速试验
        3.5.4 油压试验
        3.5.5 道路试验
    3.6 OBD II 诊断系统
        3.6.1 OBD II 诊断系统的发展过程
        3.6.2 OBD II 诊断座引脚与故障码
        3.6.3 与自动变速器相关的 OBD II 故障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动力流理论的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4.1 自动变速器诊断原则
    4.2 基于动力流理论的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方案研究
        4.2.1 动力流理论概述
        4.2.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动力流理论分析原理
        4.2.3 自动变速器动力流分析
        4.2.4 动力流分析结果与诊断方案的研究
        4.2.5 利用动力流理论进行故障诊断的一般方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虚拟仪器的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设计与开发
    5.1 虚拟仪器技术简介
    5.2 基于虚拟仪器的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系统的总体设计
    5.3 诊断系统硬件设计
        5.3.1 CAN 总线接口卡
        5.3.2 PXI 平台
    5.4 故障诊断平台的软件设计
        5.4.1 系统主界面
        5.4.2 自动变速器性能参数测试模块
        5.4.3 传感器状态监测模块
        5.4.4 换挡执行元件故障诊断模块
    5.5 自动变速器诊断系统实验验证
        5.5.1 车辆性能参数测试试验
        5.5.2 换挡执行元件故障诊断
        5.5.3 故障示例
        5.5.4 换挡执行元件故障诊断示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长安悦翔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原理与维修(论文提纲范文)

1 内部结构简介
2 长安悦翔80-40LE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
    2.1 变速器控制模块 (TCM)
        2.1.1 变速器控制模块的工作原理
        2.1.2 TCM的主要控制功能
        2.1.2. 1 换档控制
        2.1.2. 2 倒档抑制控制
        2.1.2. 3 变矩器离合器 (TCC) 锁止控制
        2.1.2. 4 油压控制与管路压力学习控制
        1) 升档
        2) 4档换3档
        3) 3档换4档
        2.1.2. 5 N档→D档平稳控制
        2.1.2. 6 入档/换档控制
        2.1.2. 7 低温4档控制
        2.1.2. 8 紧急模式
        2.1.2. 9 CAN (控制器局域网) 通信线
        2.1.2. 1 0 故障自诊断
    2.2 档位选择开关 (NSW)
    2.3 转速传感器 (TSS)
    2.4 蜗杆式输出转速传感器 (VSS)
    2.5 液压控制系统及阀体
    2.6 (主) 压力控制电磁阀 (SLT)
    2.7 变矩器离合器锁止电磁阀 (TCC)
    2.8 换档电磁阀 (S1、S2)
    2.9 变速器油液温度传感器 (TFT)
    2.1 0 正时电磁阀 (ST)
    2.11 3档位置开关
    2.1 2 雪地模式开关
3 80-40LE型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流程与故障代码
    3.1 80-40LE型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流程
    3.2 80-40LE型自动变速器故障码 (DTC)
4 80-40LE型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
    4.1 检查自动变速器油
    4.2 时滞检测
    4.3 路试
    4.4 失速试验
    4.5 油压测试
    4.6 驻车/空档开关 (NSW) 的检查与调整
    4.7 变矩器安装位置的检查
    4.8 变速杆的释放

(4)棘轮盘车器在大化肥汽轮机上的运用及故障排除(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棘轮盘车器
    1. 盘车器的功能
    2. 棘轮盘车器参数
    3. 结构及组成
    4. 盘车器工作原理
    5. 盘车器调试
    6. 操作程序
三、棘轮盘车器故障排除
    1. 故障情况
    2. 分析原因及排除故障
四、结语

(5)教练车安全辅助系统设计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教练车安全性分析
    2.1 人与教练车安全性
        2.1.1 学员与教练车安全性
        2.1.2 教练员与教练车安全性
    2.2 教练车技术状况与其安全性
        2.2.1 教练车使用标准及其现状
        2.2.2 教练车安全技术及其影响
    2.3 驾驶培训环境与教练车安全性
        2.3.1 培训方式存在的问题
        2.3.2 教学设施设备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练车安全辅助系统控制原理研究
    3.1 发动机起动控制
        3.1.1 发动机起动操作步骤及其安全性分析
        3.1.2 发动机起动操作动作及其影响
        3.1.3 发动机起动控制原理
    3.2 副制动优先控制
        3.2.1 副制动优先原理
        3.2.2 油门离合器设计
        3.2.3 副制动优先控制原理
    3.3 最高车速自动控制
        3.3.1 最高车速自动控制的主要方法
        3.3.2 最高车速自动控制原理
    3.4 显示报警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练车安全辅助系统硬件设计
    4.1 教练车安全辅助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4.2 微控制器的选型
        4.2.1 微控制器功能分析
        4.2.2 MC9S08DZ60 芯片的特性
        4.2.3 MC9S08DZ60 芯片的结构
    4.3 主要电路设计
        4.3.1 微控制器最小系统设计
        4.3.2 电源电路设计
        4.3.3 起动控制电路设计
        4.3.4 车速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4.3.5 继电器驱动电路设计
        4.3.6 显示和报警电路设计
    4.4 硬件抗干扰设计
        4.4.1 教练车安全辅助控制系统的干扰分析
        4.4.2 硬件抗干扰措施
    4.5 电控单元硬件研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练车安全辅助系统软件设计
    5.1 功能分析
    5.2 软件开发环境
    5.3 软件设计
        5.3.1 主程序
        5.3.2 起动判定程序
        5.3.3 蓄电池电压监测程序
        5.3.4 副制动优先及车速控制程序
        5.3.5 显示报警程序
    5.4 软件抗干扰措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教练车安全辅助系统的试验验证
    6.1 控制系统的半物理仿真试验
    6.2 实车综合试验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1.1.2 我国电动汽车后市场概况
        1.1.3 职业教育课程的问题与反思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步骤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步骤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工作过程
        2.1.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2.1.3 电动汽车
    2.2 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2.2.1 职业教育的内涵
        2.2.2 职业教育的特点
    2.3 职业教育课程的研究现状
        2.3.1 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现状
        2.3.2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研究现状
    2.4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2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2.4.3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前期调研
    3.1 电动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企业调研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对象
        3.1.3 调研方法
        3.1.4 调研结果与分析
    3.2 中职院校电动汽车底盘检修课程调研
        3.2.1 调研目的
        3.2.2 调研对象
        3.2.3 调研方法
        3.2.4 调研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4.1 课程开发关键问题解析
        4.1.1 电动汽车底盘关键技术与检修特点
        4.1.2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课程内容开发流程设计
    4.2 典型工作项目提炼
        4.2.1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研讨会议实施方案
        4.2.2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的确定
    4.3 课程内容框架的构建
        4.3.1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的描述
        4.3.2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的分析
        4.3.3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工作过程编制
        4.3.4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4.3.5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课程内容转化与构建
    4.4 课程方案的设计
        4.4.1 中职汽车专业学情分析
        4.4.2 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
        4.4.3 课程内容标准的制定
        4.4.4 教学实施流程的设计
        4.4.5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定
        4.4.6 教学评价的设计
    4.5 课程资源开发
        4.5.1 基础性课程资源开发
        4.5.2 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试验
    5.1 课程教学试验的意义
    5.2 课程教学试验的开展
        5.2.1 课程教学试验基地的确定
        5.2.2 课程教学试验的组织与开展
    5.3 课程教学试验的评价
        5.3.1 课程教学试验综合评价标准的制定
        5.3.2 课程教学试验的评价与反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应用于汽车排放检测和耐久实验的自动驾驶机器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机器人概述
        1.1.1 “机器人”来源和定义
        1.1.2 机器人的发展
    1.2 汽车尾气排放现状及国内外法律法规和标准
        1.2.1 中国汽车现状及所造成的污染状况
        1.2.2 国内外对汽车的污染的控制及相关法律标准
        1.2.3 汽车尾气检测的几种方法和针对污染控制装置的耐久性试验
    1.3 应用于汽车排放检测和耐久实验的驾驶机器人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驾驶机器人机构设计
    2.1 总体设计结构及三维建模软件UG简介
        2.1.1 自动驾驶机器人结构构成
        2.1.2 三维建模软件UG简介
    2.2 齿轮和齿条的设计和建模
        2.2.1 齿轮机构
        2.2.2 渐开线齿轮的UG建模
        2.2.3 齿条的UG建模
    2.3 驾驶机器人驱动机构分析及选择
    2.4 换档机械手的设计
        2.4.1 换档机械手的设计要求
        2.4.2 换档机械手的设计和UG模型
    2.5 驾驶机器人固定基座的设计
        2.5.1 固定基座的设计要求
        2.5.2 固定基座的设计和UG模型
    2.6 驾驶机器人机械腿的设计
        2.6.1 驾驶机器人机械腿的设计要求
        2.6.2 驾驶机器人机械腿的设计和UG模型
    2.7 驾驶机器人整体装配图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驾驶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3.1 驾驶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简介
    3.2 控制系统组成和电路设计
        3.2.1 工业控制计算机
        3.2.2 PCL-839+步进电机控制卡
        3.2.3 三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
        3.2.4 步进电机驱动器
        3.2.5 PCI-1784四轴编码器和计数器卡
        3.2.6 光电编码器
        3.2.7 驾驶机器人硬件组成和应用分配
    3.3 步进电机控制和编码器数据采集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动驾驶机器人运行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平台VC++6.0简介
    4.2 驾驶机器人运行软件总体设计
        4.2.1 驾驶机器人运行软件运行框图
        4.2.2 驾驶机器人运行软件界面设计
        4.2.3 驾驶机器人程序的几个类
    4.3 驾驶机器人软件主界面程序设计
        4.3.1 主程序流程图及几个参数的定义
        4.3.2 档位及油门、刹车和离合器位置示教按钮函数
        4.3.3 时间和速度设置按钮函数
        4.3.4 设置浏览按钮函数
    4.4 时间和速度设置程序设计
        4.4.1 时间和速度设置程序的几个参数的定义
        4.4.2 时间区间号输入函数
        4.4.3 时间和速度的输入函数
        4.4.4 列表框选中内容删除函数
    4.5 执行驾驶程序设计
        4.5.1 On Timer函数和CAndM函数
        4.5.2 StartDrive函数
        4.5.3 SetAcceleroGraph函数
        4.5.4 SetLevel函数
        4.5.5 SetClutch函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怎样修复起动变速杆、轴(论文参考文献)

  • [1]插秧机插秧计数装置与转向、速度自动控制研究[D]. 李叶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2]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开发[D]. 胡楠. 吉林大学, 2014(10)
  • [3]长安悦翔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原理与维修[J]. 王培先,王小战. 汽车电器, 2011(11)
  • [4]棘轮盘车器在大化肥汽轮机上的运用及故障排除[J]. 张锡德,李武君,陈伟,朱思鲁. 通用机械, 2016(04)
  • [5]教练车安全辅助系统设计与控制研究[D]. 黄映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02)
  • [6]怎样修复起动变速杆、轴[J]. 杭州市邮政局摩托车修理组. 中国邮政, 1976(01)
  • [7]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研究[D]. 李智.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7)
  • [8]应用于汽车排放检测和耐久实验的自动驾驶机器人的研制[D]. 崔荣华.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 [9]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J]. 李金学,杨峰. 汽车研究与开发, 2001(06)
  • [10]齿轮式有级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检修[J]. 李敬福.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9(02)

标签:;  ;  ;  ;  ;  

如何修理起动换档器、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