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电信网络的演进(论文文献综述)
林叙辰[1](2019)在《基础电信业技术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指出基础电信业面临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问题。然而,尽管存在着“双失灵”的问题,作为各国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世界基础电信业近几十年来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和巨大的变革。产业高速变迁的背后是电信经济理论的短缺。无论是经典的自由竞争理论,还是已有的电信规制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和指导该产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理论上的短缺导致了实践中电信规制目标的混乱,为未来基础电信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探究基础电信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进而明确今后电信规制改革的方向是当前电信理论界和各国规制机构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探究基础电信业演化规律的重点在于把握“技术”这一核心要素。回顾整个电信产业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基础电信业的发展演进关键在于新技术的驱动,技术的进步不仅会改变整个电信体系的产业面貌和市场格局,而且影响和决定了整个电信规制制度变革的方向。那么技术这一关键要素与市场以及政府之间具体存在着怎样的交互关系和作用机理?这是本文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由此,本文将技术引入电信经济理论体系中,尝试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以技术为核心要素的电信分析框架,以期为中国电信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电信规制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历史案例分析、理论研究和实证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技术在基础电信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探究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一般规律,进而揭示基础电信产业演化发展的理论机理和实践路径,并据此提出未来中国电信规制改革的具体思路。具体来说,首先,通过对现代电信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对基础电信业特有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分析、对电信产业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理论探讨和典型案例分析,指出技术因素是推动并协调基础电信业发展的“第三只手”,并基于实证数据,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生产率变动指数法进一步验证了技术在中国电信产业发展中的核心驱动作用。接着,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研究了基础电信业的“第三只手”技术与“无形的手”市场及“有形的手”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采用成本收益分析、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方法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市场结构、政府行为规制、国有产权制度以及规制机构独立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影响,并通过基于广义矩估计(GMM)的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加以验证,同时采用模型构建和典型案例分析论述了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演变和政府规制变迁的反向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两两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将技术和政府要素引入传统SCP(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分析范式,将其拓展成一个新的产业分析框架TGM(SCP),即技术Technology—政府Government—市场Market(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并在此基础上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提出螺旋式协同演化模型。该模型描绘了基础电信业技术创新、政府规制和市场要素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和动态演化规律。最后,依据研究成果提出构建一个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目标的电信激励规制体系,给出中国电信产业规制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构想。纵观全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有:(1)相对于“无形的手”市场和“有形的手”政府,技术是基础电信业的“第三只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是电信产业高速发展的本质驱动力和根本原因;第二,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的内容和形式都受到技术因素的制约,即电信技术创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构造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激励,也改变了政府干预电信市场的方式和内容。只有把握好这技术、市场和政府这三只手之间的关系,才能持续、高效地推动电信产业的繁荣发展。(2)在基础电信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程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市场中企业数量较少时,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程度呈正相关,而当企业数量超过一定阈值后,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程度呈负相关。该阈值水平即为电信市场竞争和垄断的可能性边界,由当前技术供给状况动态决定。因此,具有合意、适当集中度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最有利于电信技术创新的发展。(3)关于技术创新与政府规制体系之间的关系:第一,产权结构本身对电信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着,即单纯地对运营商进行私有化改革对市场效率并没有显着的直接影响,电信运营商的产权结构改革需要配以有效的规制体制改革才能达到良好效果。第二,行业规制机构的独立性有利于促进电信技术创新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实施私有化改革的市场环境而言。第三,网络中立规制不允许电信运营商反向差异化收费,打击了运营商投资新技术的积极性,阻碍了电信技术创新的发展。(4)从动态演化的视角来看,在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三者之间是一种以技术为主导的螺旋式协同演化关系。其协同演化机理为:在基础电信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发挥着主导的驱动作用,技术创新通过改变产业的成本结构特征影响了产业的固有属性,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和需求,并推动政府规制体制改革,而改善的市场绩效和成功的规制体制改革又反过来促进了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整体发展过程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协同演化态势。(5)应建立以促进技术创新为主导目标的电信规制体系。发挥好“第三只手”技术的驱动和调控作用,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更多地采用技术性手段来促进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和调控电信产业的发展问题。政府规制是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政府必须发挥自身在促进电信技术创新和技术标准化上的重要作用,勇于消除阻碍技术创新的制度性因素并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激励规制体系,以促进电信产业持续、高效的发展。
史炜,马聪卉,王建梅[2](2010)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融合类业务发展及业务模式探讨“两化融合”的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化融合"是个大课题,自从提出以来,各界都十分关注。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史炜、马聪卉、王建梅就此课题,作了多年的调查研究,并写出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融合类业务发展及业务模式探讨"两化融合"的发展对策》。文章从全局出发,以独到的视角,诠释了"两化融合"的深刻含义、作用、要求,以及发展的途径和阶段;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指出当前"两化融合"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加速"两化融合"的一些中肯建议,等等。本刊以较大篇幅全文刊登此文,并开设"两化融合"专栏,目的是引起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关心这一重大课题,建言献策,共商国是。欢迎来稿发表观点,展开讨论。
张耀寰[3](2006)在《通信技术演进中的市场模式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三、四十年以来(尤其是近二十年),通信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数字技术的兴起,使我们很容易地把多种类型的业务整合到一套系统中进行交换与传输;光通信技术使传输容量和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宽带接入的普及,进一步突破了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则为我们提供了灵活的接入方式;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技术。 近10多年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互联网的服务模式扩大了传统电信服务的内涵。传统的电信运营主要向用户提供点对点的通信(话音业务占绝对的支配地位),此时电信运营的核心资源是通信网络,通信网络的优劣包括网络规模、网络质量、在网用户数等要素。互联网使电信产业从点对点的通信升级为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与此同时,基于IP技术的各种新型通信业务(如VoIP、即时通信等)正深刻地颠覆着传统电信市场模式,基于互联网的通信使传统的通信距离失去意义,使传统的通信成本(及资费)不再具有市场导向性,虚拟运营商大量涌现使过去只有大企业才能从事电信运营的神话成为历史。传统电信运营商在近些年遇到的变局是自电信业诞生一百多年来所没有过的。受技术的强力推动,电信业及其相关产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电信经营模式的危机、网络融合、产业链的延伸、产业系统的重组,这些因素将使未来的通信市场模式发生历史性的变革。 在微观层面,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新业务呈爆炸式增长,基于不同技术的各种业务在市场上相互替代,是技术大发展时期的主要特征。 在宏观层面,技术的进步将使未来信息通信市场发生以下重大变化: 第一,传统的电信服务在市场份额上正逐步萎缩,最终有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第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电信、广电以及其它产业的界限日趋模糊,最终融为一个更大范围的产业。在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竞争的深入使过去制约产业发展的网络资源不再稀缺: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使以创意、加工、生产制作信息内容为特征的内容产业蓬勃兴起,最终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此时,内容产业成为产业体系中最活跃的因素,内容产业的规模决定信息产业的规模,内容产业成为信息产业链中的主导者。 第三,信息通信技术的多样化带来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以话音为主导的共性市场模式将逐步向以提供应用为核心的个性化解决方案转变。在未来,电信运营的重心将从价值含量较低的通信网络提供逐步转向价值体系中的高价值环节——应用。
于峰[4](2019)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文中认为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英国工程师毕晓普就将磁石式对讲电话带入上海租界。此后的六十多年,上海租界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磁石制、共电制和自动电话制三种制式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从许可证经营发展到特许专营,电话经营公司主体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转换。本文在全球电话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技术史和跨国史的视角,依托有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和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一手史料、同时期电信专业人士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以及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档案、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北华捷报等核心史料,探讨并重构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的历程,分析每一次技术升级和重大改造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其得失。研究发现,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明专利、设备制造商、跨国公司以及租界当局行业监管等内外因素对其最终技术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研究中,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1930年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的竞争中,以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跨国企业,依靠共电式电话向旋转式电话升级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的垄断以及跨国资源整合优势,在租界“自治”行业规制下,通过干预本地工部局董事会选举和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政治,巧妙规避了英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胜了遵从于传统投资型的英国企业,最终获得上海租界四十年电话特许经营权。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的海外飞地,无疑为这场东-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冲击与回应提供了一个竞技场,脱胎于朝贡体系的国民政府,沦为多元利益诉求中的一个“棋子”,无力改变租界自治下的政治走向与结局。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线——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来考证上海租界电话史,进而探讨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租界发展的历史遗存及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文献分布情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确本论文的目标及其研究方法。以中西交通史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次西学东进的过程,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下的一块“飞地”,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碰撞中无疑充当着“桥头堡”,发挥了示范效应。正因如此,租界电话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史”,而应当将电话技术放在东西文明交汇的文化透镜下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第1章中,笔者用有限篇幅,简单介绍了上海租界形成与治理模式,探讨了上海租界与宗主国之间内在制度沿革与文化脉络,为后文探讨行业规制的发端、发展与演进提供了一个语境。其中,兰宁的遗着《上海史》让我们直接触碰到上海公共租界那段“隐蔽”的历史时空。作为上海租界电话史研究,论文将对电话技术的研究限定在1877-1943这66年时间跨度内,对其技术和行业规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和考证。但从历史沿革来看,电话技术脱胎于电报,早期的电话线路即为电报线路,监管制度同样脱胎于电报的管理方式,这使得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电话技术本身,而应将研究领域延展到电报,尤其是工部局电报公务网向电话网整体升级改造这一历史事件。在租界早期有关电话的报道中,电报工程师毕晓普是一个活跃人物,已有的研究对此着墨不多。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引入、试验、应用推广及商业化运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重点介绍了上海租界在电话早期与电报共生时期的发展状况,考证了上海租界磁石式电话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两种技术形态——“简式”磁石式与“复式”磁石式。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第3章探究的是上海租界电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租界电话经历了从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种制式技术的演进。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成为了本章的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从磁石式向共电式演进中,华洋公司选择了一种由爱立信公司生产的“改进型”磁石与共电混合模式作为过渡。这一发现,颠覆了早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话技术演进形态的认知。同时,对变局中自动式电话技术的梳理,使得华洋公司电话技术演进的脉络以及每一次路径选择变得更为清晰。尽管海外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并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内在运作机制,但在中国租界史的研究中,跨国公司这条“巨鳄”却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鲜有学者关注。第4章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两大跨国公司,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与爱立信公司的海外对决,及其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自动式升级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做了探讨。《爱立信公司大事记》、《I.T.T.:The Management of Opportunity》等西方史料和外文专着,为本章的跨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材料。第5章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将整个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笔者从工部局董事会会议纪要一手史料出发,考证了不同时期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特点与得失。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依托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详细分析并再现了1930年租界电话特许权之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跨国公司的利益角逐以及工部局自治等多元利益的博弈,从制度上掀开了披在西方政治文明身上的神秘外衣。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海外贸易,仍然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由于租界自治的出现,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利益的博弈已经形成,最终资本的力量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规制演进的历史研究,给出对租界电话发展史的总体评价。
王勇[5](2008)在《电信网络和谐演进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信网络演进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进化过程,是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涌现”的结果。研究电信网络和谐演进机理,意在揭示影响电信网络演进主要因素之间的作用规律,探索实现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途径。本文基于二象理论建立了电信网络二象模型,提出了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概念,分析了物理网络演进轨迹特征和价值网络演进特点;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建立了电信网络和谐演进耗散结构模型,分析了形成电信网络耗散结构的条件;基于五行理论建立了电信网络和谐演进五行生克模型,基于协同学理论建立了电信网络和谐演进序参量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实证了东北地区电信网络有效话务量分布的无标度性,从而探讨了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动力机制;基于CAS理论研究了电信网络和谐演进内部机制,主要分析了电信网络Agent生成机制、聚集与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关系、同类/异类聚集路径及电信运营“大商场”模式,建立了电信网络和谐演进层次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实际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
冯立超[6](2018)在《电信产业链纵向竞合关系与协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信产业作为信息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和谐发展不仅有利于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我国国民信息素质与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步,电信产业的内涵不断丰富,参与主体越来越多,相应的带来了产业链结构和主体间关系的复杂化。与此同时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总体上来说表现为产业链最大程度的价值创造不理想,且价值分配也并不均衡。具体来说表现在:(1)电信产业链中的主体增多,主体的边界与定位不清晰;(2)电信产业链纵向主体间的关系具有非线性与动态性,竞争与合作并存,且竞合关系多元化;(3)电信产业链各主体的发展地位改变,运营商的主导性减弱,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动摇;(4)组织间冲突增强,主体间协同发展受到制约。加强电信产业链各纵向主体间合作并引导适度竞争,能够促进产业链协同效应的实现,使不同主体实现共同繁荣,为加速电信产业和谐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要件。对电信产业链纵向主体间的竞合关系与协同机制进行研究,可以为电信产业链纵向主体及整个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有助于实现电信产业和谐健康发展。由于电信产业链中主体众多且结构复杂,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根据产业链提供业务所需具备的条件,将电信产业链系统划分为三个子系统:网络设施子系统、业务服务子系统、终端子系统;三个子系统通过电信运营商联系在一起,电信运营商成为连接整条产业链的核心和枢纽。电信产业链的稳定运行及价值实现要求各个子系统自身内部稳定运行及子系统之间紧密协作。基于此,本文以电信产业链纵向主体间的竞合关系和协同机制为研究主题,首先对电信产业的特征及电信产业链演进的过程、动因及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下文确定出研究思路,辨析电信产业链的结构与纵向主体间的竞合关系特征;然后,运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分别对网络设施子系统和业务服务子系统中主体间的竞合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对电信产业链整体系统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进行研究。具体来说,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电信产业链纵向主体界定与纵向主体间竞合关系特征。电信产业链在用户需求、技术进步、政策环境等多重驱动下不断发展演化,虽然电信产业链已发展成为产业网络,但产业链依然是价值创造的主线。产业链的纵向主体主要包括电信运营商、网络集成商、设备供应商、服务提供商和终端设备商,它们在资源、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来为用户提供最终产品或服务,同时在分配市场份额或利益时形成竞争。合作行为主要表现为市场交易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竞争关系主要表现在纵向主体进行业务扩张时形成的业务竞争。(2)网络设施子系统内电信运营商与网络集成商之间的竞合关系。电信网络设施在产业链的整体发展着起着重要的作用,承载着电信业务的运行。在我国,电信网络设施由电信运营商进行实际控制,为降低交易成本,电信运营商将电信网络设施建设过程从自身价值链剥离,由此形成了网络集成商。利用演化博弈论对电信运营商与网络集成商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分析可知,两主体合作的可能性会随着合作成本降低、合作收益增加、或背叛收益减小而增大;存在最优收益分配比例使两主体合作的可能性最大,且主体双方为实现合作所支付的成本和合作产生超额收益分配与背叛收益的差值成正相关关系时,双方合作的可能性才会增加。(3)网络设施子系统内设备供应商与网络集成商之间的竞合关系。由于电信网络设施的技术复杂性,电信运营商对网络设施建设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和服务分开进行招标,由具有资质的设备供应商和网络集成商合作进行建设。但是两者间也存在着业务冲突,结合生态位理论对设备供应商与网络集成商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现象与竞合程度进行分析。通过Lotka-Volterra建模和仿真分析两主体在不同作用关系下实现的发展情况,发现当两者处于互利共生关系时,两者的发展优于自然状态下的发展程度;当两者处于抑制竞争关系时,两者的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程度限制。(4)电信业务子系统内电信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的竞合关系。消费者对电信业务服务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语音通信,还倾向于追求体验式消费,这就要求电信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开展合作来提供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电信业务和服务。由于电信网络设施是电信业务服务的载体,这就使电信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表现出三种合作模式:花园围墙模式、管道模式和双渠道模式。实质上花园围墙模式和管道模式是双渠道模式的两种极端情况。通过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别对电信运营商不提供和提供替代业务时,电信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的定价策略与收益函数进行分析,并考虑了替代效应的作用。(5)基于多主体的电信产业链整体系统的协同机制研究。电信产业链各纵向主体通过竞争—合作—协同组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多主体共生系统。它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系统内部各主体间具有非线性互动与反馈关系。引入系统动力学对系统内部的动态变化进行有效分析,解释了各主体如何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竞合关系并最终趋于协同。通过协同作用,电信产业链实现协同价值创造,而协同价值实质上是各主体基于互补与整合形成的“增值”价值。从理论层面上进行分析发现,电信产业链的协同机制主要体现在战略协同、组织协同、技术协同、资源协同、利益协同、制度协同六个方面,这六方面是是六位一体、辩证统一的,互为条件并相互促进。最后,在实践层面上从各主体及产业相关管理部门的角度提出实现产业链纵向协同的相关建议。
范云翠[7](2009)在《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的合作竞争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信产业价值链是以电信运营商为核心,由各种动态关联、协同进化的主体构成的旨在为最终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创造服务价值的电信产业系统。研究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的合作竞争机制,目的在于处理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之间复杂的作用关系,探索电信产业价值链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针对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发展不均衡、主体之间协调存在矛盾以及主体发展与外部环境不适应等问题,以经济学、管理学与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从系统科学角度定义电信产业价值链和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合作竞争机制的概念,分析电信产品的二维属性以及电信产业价值链的自组织特征;应用协同学理论分析了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进化的动因;应用超循环进化原理建立电信产业价值链超循环结构,用以揭示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之间的作用机理;应用演化博弈思想描绘电信运营商与SP长期合作竞争的演化轨迹,应用Stackelberg模型与收入共享合同分别建立电信运营商与SP的竞争与合作模型;分析了运营商终端定制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双边道德风险问题,按照不同的业务定制模式建立了运营商与终端厂商的委托代理模型与双边激励模型;应用中国移动与腾讯合作竞争的案例及中国移动与韩国SKT终端定制的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给出了运营商、SP与终端厂商各自发展的策略以及政府对运营商的管制策略。
徐珊珊[8](2014)在《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通信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影响,电信新业务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信息消费,对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新业务的开展和新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通信产业也有了新的特征,一方面,通信行业作为国家垄断的传统行业,一直存在着管制与放松管制、引入竞争的不同看法,另一方面,如何围绕通信行业的创新技术和业务,促使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通信行业正面临4G宽带技术发展与产业链上下游竞争合作的时代,研究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的的基本脉络和关键因素,对政策制定和以后的产业演进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梳理出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通信产业的整体环境和现状,并研究在新的技术和产业环境下,通信产业健康发展需要作哪些政策上的调整。本文从我国的电信行业演进历程出发,归纳总结我国电信行业的特点和电信管制的内容,电信行业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性,并且具有公共性和普遍服务的要求,进而得出电信行业是需要政府规制的结论。接下来分析了通信产业演进的关键因素,指出全球技术进步是通信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进而指出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是通信技术进步的先导力量,并指出政府规制与管控是从调节生产关系的角度引领通信产业发展。验证了通信产业的发展取决于政府规制和技术演进。政府规制主要通过调整市场结构,鼓励竞争,使得市场主体充分参与技术选择,从而促进产业发展。而技术演进通过国外技术示范、运营商技术选择,技术提供商的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的发展。接下来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我国通信产业的现状,得出通信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并对产业发展的趋势作了描述和预测。最后对我国通信市场的规制和管控作了政策上的建议。
毕燕茹[9](2010)在《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国际化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通过贸易、投资等国际经济活动,不仅拓展了一国产业活动的地域空间,而且改变了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一国产业结构演进日益受到国际分工和他国产业结构演进的深刻影响,国家间产业结构演进形成客观互动关系,即产业结构的国际化演进趋势。在经济区域化主流发展态势下,产业结构国际化更多表现为国际区域化特征。随着国家间产业结构互动程度的深入,国与国之间形成紧密的产业分工关系,最终形成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整体演进,在实践中通常表现为区域经济合作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演进。中国是开放的大国,中国产业结构的国际化是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在产业结构国际化演进背景下,应突破以往以民族国家为立场的“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思维定势,立足中国产业结构国际化演进的视角,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地缘经济战略联系在一起,扩大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范围。在实践中表现为中国积极参与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东向的东盟、亚太经济组织等,西向的上海合作组织。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就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大框架下进行的,除土库曼斯坦外中亚国家都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如地理相邻,经济结构强烈的互补,双方开展合作的良好意愿等,但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深层次的产业合作尚未展开。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产品结构失衡问题,即中国长期向中亚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从中亚国家进口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这种贸易失衡已经引起中亚国家心理失衡;二是中国新疆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新疆的综合竞争力并不占优势,尤其是产业竞争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经验证明,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将带动产业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促使区域内产业重新整合,各国(地区)都必将以不同方式和比较优势参与这一进程,谁掌握了产业整合的先机,谁就将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显然中国应该力争掌握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产业整合的主导权。本文正是基于产业结构演进国际化互动的大背景下,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进行研究,通过加强双边的产业联系,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对产业合作定义、合作机制、内容进行了界定。产业合作是三次产业的全面合作,产业合作需借助贸易、投资、金融等产业合作互动机制实现。本文主体内容部分主要阐述了以下内容:第一通过对中亚国家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的定量、定性分析,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具有梯度差异和强烈互补性,具备开展产业合作的动力和物质基础;第二,通过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贸易、投资以及金融合作的研究分析,得出各种机制在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贸易合作是我国与中亚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产业合作形式;第三从三次产业层次,梳理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已有产业合作的实践,并对其进行评价。中国与中亚国家三次产业合作都已经起步,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合作的深度、合作领域亟待拓展。最后本文在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实践和互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目前深化产业合作思路:宏观上要畅通产业合作互动机制,即贸易自由化、投资扩大化;中观上梳理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契合点,以拓宽双边产业合作的领域;微观上提出企业参与产业合作的思路。在分析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特点基础上,提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推进路径:以哈萨克斯坦为产业合作突破口,将中国新疆作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重要落脚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构筑中国东部——中国西部——中亚国家的产业转移雁行模式。最终通过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使中国的专业化生产在中亚国家区域内若干层次上展开,形成良性互动中的产业结构整体性演进,提高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现区域产业合作的互利共赢。
严奇春[10](2012)在《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三网融合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化发展和产业融合的国际背景下,推进我国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对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国家产业战略和促进信息产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从知识创新的视角,在探讨了三网融合的产业融合规律和电信、广电的产业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三网融合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辨析了我国现有的三网融合模式,提出了融合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三网融合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比较分析了知识创新机制的理论,认为知识创新是包括知识本身、创新主体、来源、环境等因素在内的一系列复杂活动。知识创新特别是知识交叉创新推进产业在不同层面的融合。(2)作为产业融合的一种,三网融合具有产业融合的共同规律。从静态层次角度看,三网融合是网络、业务、终端、市场和管制的多层面融合;从动态过程来看,三网融合是一个经过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多个阶段的周期性过程。(3)针对目前认为三网融合只是监管、技术或市场单一因素影响的观点,提出了三网融合是技术、市场和政府管制多因素协同推进的结果。作为知识创新活动之一的技术创新,推进了产业在网络、业务、终端等多层面的融合,同时也影响了市场、管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推进企业之间或产业之间的博弈,实现产业重组和产业间的企业重组,特别是产业间的横向并购重组;建立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体系、合作与交互的业务创新体系。由于电信、广电产业具有网络经济性、双边市场等特征,以及我国意识形态管制的要求,所以对于三网必须进行产业管制,但是要完善产业监管政策,厘清政府的边界,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把市场的交给市场。(4)比较分析了国外三网融合的成功经验,以及评价了国内三网融合发展较好城市的做法,提出了我国三网融合的演进路线图。认为各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地,借鉴成功融合模式的经验,在放松管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推进三网在网络、终端、市场与业务的逐步融合。
二、现代电信网络的演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电信网络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1)基础电信业技术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电信产业的高速发展与电信经济理论的滞后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关键概念说明 |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2 关键概念的说明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技术路线 |
1.4.2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
1.4.3 基本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技术创新理论 |
2.1.2 电信规制理论 |
2.1.3 产业组织理论 |
2.1.4 协同演化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电信产业演化动力机制的相关研究 |
2.2.2 电信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3 电信业技术、市场与政府规制分析框架的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是基础电信业的“第三只手” |
3.1 现代电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
3.2 对电信业自然垄断属性的分析 |
3.2.1 自然垄断性的技术定义 |
3.2.2 电信业自然垄断性的经济表现 |
3.2.3 电信业自然垄断性的本质成因及其可变性 |
3.3 电信业“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干预 |
3.3.1 电信业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 |
3.3.2 电信业市场失灵的案例分析 |
3.4 电信业“政府失灵”的存在与技术“第三只手”思想的提出 |
3.4.1 电信业政府失灵的理论分析 |
3.4.2 电信业政府失灵的案例分析 |
3.4.3 技术“第三只手”思想的提出 |
3.5 技术创新在中国电信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实证研究 |
3.5.1 实证技术与方法 |
3.5.2 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
3.5.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础电信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关系的理论研究 |
4.1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交互作用 |
4.1.1 市场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影响 |
4.1.2 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演进的动态影响 |
4.1.3 技术创新决定电信市场竞争和垄断的可能性边界 |
4.2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政府规制体系的交互作用 |
4.2.1 行为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4.2.2 国有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4.2.3 独立规制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4.2.4 技术创新对政府规制体系变革的推动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础电信业市场竞争和政府规制体系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据描述和变量说明 |
5.3 实证技术与方法 |
5.3.1 实证基准模型构建 |
5.3.2 计量经济学方法 |
5.4 实证结果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的协同演化机理研究 |
6.1 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
6.1.1 技术创新与市场演进 |
6.1.2 技术因素与政府规制体系 |
6.1.3 政府规制政策与市场演进发展 |
6.2 基础电信业的螺旋式协同演化模型 |
6.2.1 经典产业组织分析范式——SCP |
6.2.2 传统SCP分析范式的扩展——TGM(SCP) |
6.2.3 基础电信业螺旋式协同演化模型的构建 |
6.2.4 对模型思想的进一步说明 |
6.3 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协同演化关系的数理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激励体系与规制制度框架的构建 |
7.1 中国ICT产业技术创新激励体系 |
7.1.1 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动力要素 |
7.1.2 技术创新组织内部动力要素 |
7.1.3 技术创新组织间动力要素 |
7.2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基点与指导思想 |
7.2.1 规制基点:正确认识基础电信业的演化规律和基本性质 |
7.2.2 规制指导思想 |
7.3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政策构想 |
7.3.1 建立以促进技术创新为主导目标的激励性规制体系 |
7.3.2 坚持并把握适度的市场准入规制 |
7.3.3 建立面向产业融合的独立规制体制 |
7.3.4 推进国有电信企业产权改革和治理结构改革 |
7.3.5 加快出台全面、符合国情的电信法律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未尽之处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通信技术演进中的市场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网络经济的前沿理论 |
1.2.2 网络经济的基本定律 |
1.2.3 网络经济的市场法则 |
1.2.4 关于市场与模式 |
1.2.5 国外对未来通信市场模式的研究现状 |
1.2.6 国内对未来通信市场模式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引发传统电信市场变革的关键技术 |
2.1 光纤通信技术 |
2.1.1 光纤通信的优点 |
2.1.2 光纤通信系统 |
2.1.3 光纤通信展望 |
2.2 Internet技术 |
2.2.1 Internet中的重要技术 |
2.2.2 Internet技术对传统通信产业的深远影响 |
2.3 宽带网络及宽带接入技术 |
2.3.1 网络从窄带到宽带的演进途径 |
2.3.2 HFC接入网 |
2.3.3 宽带网络的特点 |
2.3.4 无线接入 |
2.3.5 3G关键技术 |
2.4 下一代网络(NGN) |
2.4.1 构建 NGN意义 |
2.4.2 NGN的基本特征 |
2.4.3 NGN网络架构 |
2.4.4 NGN的主要业务 |
2.4.5 NGN业务提供模式的变化 |
2.4.6 世界重要运营商的NGN发展现状 |
2.5 小结 |
2.5.1 产业融合与重组 |
2.5.2 市场模式的变化 |
第三章 电信业务的市场替代 |
3.1 电信市场的业务替代 |
3.2 实例分析—VoIP对传统长途业务的替代 |
3.3 电信新业务的Logistic模型 |
3.4 业务替代的内在机理—价值工程模型 |
3.4.1 价值工程的思想 |
3.4.2 功能驱动型替代 |
3.4.3 资费驱动型替代 |
3.5 电信业务替代的二种形式 |
3.5.1 用户替代 |
3.5.2 业务量替代 |
3.5.3 业务收入的替代 |
3.6 小结 |
第四章 电信新业务的市场评价 |
4.1 电信新业务市场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型 |
4.2 目标用户的总体消费量 |
4.3 价值链的完善度系数 |
4.4 新业务的差异度—业务创新系数 |
4.5 小结 |
第五章 技术转型初期的两种典型市场模式 |
5.1 通信市场的驱动模型 |
5.2 “配电盘”市场模式 |
5.2.1 “配电盘”市场模式形成的基础 |
5.2.2 “配电盘”市场模式在国内市场的运作形式 |
5.2.3 “配电盘”市场模式的特点 |
5.2.4 “配电盘”模式的局限性 |
5.3 i-mode-一种封闭的价值循环市场模式 |
5.3.1 i-mode模式 |
5.3.2 i-mode典型业务 |
5.3.3 i-mode模式发展的阶段模型 |
5.3.4 i-mode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 |
5.3.5 i-mode模式的局限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内容驱动的市场模式 |
6.1 产业融合 |
6.1.1 传统电信业的市场模式 |
6.1.2 传统的广电市场模式 |
6.1.3 融合趋势下的信息产业 |
6.1.4 融合网络下的市场 |
6.2 内容驱动的市场模式的内涵 |
6.3 以内容驱动的市场模式形成的必然性 |
6.3.1 传统网络的稀缺性 |
6.3.2 网络由稀缺转向过剩 |
6.4 内容产业的形成 |
6.5 全球内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6.6 内容产品的特征 |
6.6.1 内容产品生产的成本结构 |
6.6.2 内容产品的市场结构 |
6.6.3 内容产品的商品特性 |
6.6.4 内容产品的价值与价格 |
6.6.5 内容产品技术特点 |
6.7 基于用户差异性的内容服务模式 |
6.7.1 用户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6.7.2 个性化内容服务 |
6.7.3 服务策略 |
6.8 小结 |
第七章 应用驱动的市场模式 |
7.1 全球电信业的困局 |
7.2 国内外传统电信运营商市场模式转型的实证分析 |
7.2.1 英国电信 |
7.2.2 法国电信 |
7.2.3 中国电信 |
7.2.4 中国网通 |
7.2.5 国内外电信转型方向的分析 |
7.3 信息通信市场的价值结构分析 |
7.4 经济学原理 |
7.4.1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7.4.2 信息技术的经济特性 |
7.5 应用驱动的市场模式内涵 |
7.6 电信运营业向应用驱动市场模式发展的必然性 |
7.6.1 信息技术对传统通信技术的冲击日益加剧 |
7.6.2 技术的演进已经使用户需求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
7.6.3 信息技术使通信的内涵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
7.6.4 环境的变化促使电信运营商聚焦价值链中的高价值环节 |
7.6.5 行业应用的驱动力 |
7.7 行业应用的需求规划—以金融行业为例 |
7.8 电信运营商向行业应用转型的战略建议 |
7.8.1 与价值链上下游建立战略联盟 |
7.8.2 品牌战略 |
7.8.3 运营组织结构重组 |
7.8.4 外包与托管 |
7.8.5 企业信息化管理咨询 |
7.8.6 企业通信应用系统平台的模式 |
7.8.7 行业应用网络的一般架构 |
7.9 小结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本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8.2 论文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由来 |
0.2 学界研究现状 |
0.2.1 晚清到民国电话史研究 |
0.2.2 当代中国电话史研究 |
0.2.3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
0.3 文献分布与订正 |
0.3.1 核心史料来源及文献出处 |
0.3.2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的订正 |
0.3.3 《上海邮电志》的订正 |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0.4.1 拟实现的目标 |
0.4.2 方法与路径 |
第1章 租界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
1.1 租界的设立与扩张 |
1.1.1 租界的形成 |
1.1.2 租界的扩张 |
1.2 上海租界的治理模式 |
1.2.1 英美公共租界 |
1.2.2 法租界 |
小结 |
第2章 毕晓普主导下的电话引入(1877-1900) |
2.1 电话发明与海外扩张 |
2.1.1 阶段性特征 |
2.1.2 欧美电话发展情况 |
2.2 毕晓普,上海租界电话第一人 |
2.2.1 租界早期报道 |
2.2.2 电报工程师 |
2.2.3 三次电话试验 |
2.3 两雄相争到东洋专营 |
2.3.1 单线简式磁石 |
2.3.2 单线复式磁石 |
2.3.3 一场有争议的招标 |
小结 |
第3章 欧洲势力扩张下的路径依赖(1900-1930) |
3.1 共电制交换技术 |
3.1.1 汉口路14号 |
3.1.2 远东最先进电话系统 |
3.1.3 多局制 |
3.2 变局中的自动交换技术 |
3.2.1 自动电话概况 |
3.2.2 上海第一个自动台 |
3.2.3 按次计费 |
3.2.4 升级五位号码 |
3.3 安森报告 |
3.3.1 上海电话的悲剧 |
3.3.2 十字路口 |
3.3.3 出售华洋公司 |
小结 |
第4章 美国力量成就技术终极变革(1930-1943) |
4.1 跨国公司的海外对决 |
4.1.1 贝恩与I.T.T. |
4.1.2 海外对决 |
4.2 美商旋转制一统天下 |
4.2.1 旋转制 |
4.2.2 改造工程 |
4.2.3 一市两制 |
4.3 技术演进的终极定格 |
4.3.1 跨国公司组织架构 |
4.3.2 寓管理于会计 |
4.3.3 全球一体化 |
小结 |
第5章 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 |
5.1 1877 -1883,混业竞争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1.1 电报管理模式 |
5.1.2 工部局的抉择 |
5.2 1883 -1908,自然垄断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2.1 改造公务电报网 |
5.2.2 取消电话许可费 |
5.2.3 引入最高限价规制 |
5.2.4 东洋公司最后的抉择 |
5.2.5 特许专营规制的诞生 |
5.3 1908 -1943,契约规制框架下的特许专营管理 |
5.3.1 行业规范 |
5.3.2 调整收费 |
5.3.3 规制中的重大决策 |
5.4 1930 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之争 |
5.4.1 迟到的改革 |
5.4.2 贝恩的警告 |
5.4.3 海外的博弈 |
5.4.4 最后的较量 |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附录1 :上海租界电话大事年表 |
附录2 :上海租界电话人物传略 |
附录3 :上海租界电话用户发展情况表 |
附录4 :上海租界电话公司历史沿革示意图 |
附录5 :中、英译名对照表 |
附录6 :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大事记(英文) |
附录7 :柯尔(P.H.Cole)报告(英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5)电信网络和谐演进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电信网络演进研究现状 |
1.2.2 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信网络概念与演进轨迹 |
2.1 电信网络概念 |
2.1.1 电信网络价值的经济学特性 |
2.1.2 传统的电信网络和电信业务概念 |
2.1.3 电信网络二象模型 |
2.1.4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概念 |
2.2 物理网络演进轨迹 |
2.2.1 物理网络组成的界定 |
2.2.2 传送网的演进 |
2.2.3 交换网的演进 |
2.2.4 接入网的演进 |
2.2.5 移动网的演进 |
2.2.6 智能网、软交换与IMS |
2.3 价值网络演进轨迹 |
2.3.1 互联网接入业务由窄带向宽带化发展 |
2.3.2 话音业务需求由固定转向移动化 |
2.3.3 移动数据业务替代话音业务成为电信业务收益的显着增长点 |
2.3.4 融合业务将替代传统业务成为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关键引擎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耗散结构模型及条件 |
3.1 耗散结构理论基础 |
3.1.1 熵原理 |
3.1.2 耗散结构的基本思想及应用领域 |
3.1.3 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 |
3.2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耗散结构模型 |
3.3 电信网络演进的开放性 |
3.3.1 电信网络演进的外开放性 |
3.3.2 电信网络演进的内开放性 |
3.4 电信网络演进的远离平衡态 |
3.4.1 远离平衡态的意义 |
3.4.2 电信网络远离平衡态的特征 |
3.5 电信网络演进的非线性 |
3.5.1 线性与非线性 |
3.5.2 电信网络非线性作用 |
3.6 电信网络演进的涨落 |
3.6.1 涨落的涵义 |
3.6.2 电信网络涨落的影响因素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动力 |
4.1 协同学理论基础 |
4.1.1 不稳定性原理 |
4.1.2 支配原理 |
4.1.3 序参量原理 |
4.1.4 协同学的基本方法 |
4.2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序参量 |
4.2.1 五行理论概述 |
4.2.2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五行生克模型 |
4.2.3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序参量模型 |
4.3 电信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 |
4.3.1 电信网络的复杂性 |
4.3.2 复杂网络理论概述 |
4.3.3 有效话务量分布的无标度性 |
4.3.4 关于电信网络无标度性的思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内部机制 |
5.1 CAS 理论基础 |
5.1.1 CAS 理论的基本概念 |
5.1.2 CAS 理论的核心思想 |
5.1.3 Agent 基本模型的建立步骤 |
5.2 AGENT 生成机制 |
5.2.1 Agent 的设计 |
5.2.2 Agent 的类与继承 |
5.3 聚集与电信网络和谐演进的关系 |
5.4 电信网络的同类聚集路径 |
5.5 电信网络的异类聚集路径 |
5.5.1 异类聚集路径构建的两种方式 |
5.5.2 电信运营“大商场”模式 |
5.6 电信网络和谐演进层次模型 |
5.6.1 组合网络层 |
5.6.2 融合网络层 |
5.6.3 协同网络层 |
5.6.4 混沌网络层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东北地区“十一五”电信网络发展规划 |
6.1 电信网络演进条件 |
6.1.1 PHS 网络演进条件 |
6.1.2 固话网络演进条件 |
6.1.3 移动通信网络演进条件 |
6.1.4 数据网络演进条件 |
6.2 电信业务预测方法 |
6.2.1 固话业务预测方法 |
6.2.2 移动通信业务预测方法 |
6.2.3 数据业务预测方法 |
6.3 电信业务预测结果 |
6.3.1 固话业务预测结果 |
6.3.2 移动电话业务预测结果 |
6.3.3 数据业务预测结果 |
6.4 电信网络聚集路径 |
6.4.1 固话网络聚集路径 |
6.4.2 移动通信网络聚集路径 |
6.4.3 数据网络聚集路径 |
6.4.4 干线传送网络聚集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6)电信产业链纵向竞合关系与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结构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分工理论与产业链的形成 |
2.1.2 交易成本理论与组织间关系 |
2.1.3 复杂系统理论 |
2.2 电信产业链的研究综述 |
2.2.1 产业链的界定 |
2.2.2 电信产业链的概念和特点研究 |
2.2.3 电信产业链的结构研究 |
2.2.4 电信产业链中主体间的关系研究 |
2.2.5 研究述评 |
2.3 电信产业链协同机制的研究综述 |
2.3.1 协同的内涵研究 |
2.3.2 协同的关键要素研究 |
2.3.3 协同机制的理论模型的相关研究 |
2.3.4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电信产业链纵向竞合关系分析 |
3.1 我国的电信产业链的演进与问题分析 |
3.1.1 电信产业的特性 |
3.1.2 电信产业链的形成与演进历程 |
3.1.3 电信产业链演进的驱动力 |
3.1.4 电信产业链演进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 电信产业链的纵向结构模型及相关主体界定 |
3.2.1 电信产业链的纵向结构 |
3.2.2 电信产业链的系统划分 |
3.2.3 电信产业链的纵向主体界定 |
3.3 电信产业链纵向竞合关系特征 |
3.3.1 产业链纵向竞合的基本逻辑 |
3.3.2 电信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 |
3.3.3 电信产业链纵向竞争关系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网络设施子系统主体间的竞合关系模型及分析 |
4.1 关系模式 |
4.2 网络集成商与电信运营商间的关系分析 |
4.2.1 关系演化及竞合模式 |
4.2.2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模型构建及均衡 |
4.2.3 相关分析 |
4.3 设备供应商与网络集成商间的关系模型及分析 |
4.3.1 竞合模式与生态位 |
4.3.2 基于Lotka-Volterra的关系模型构建及均衡 |
4.3.3 模型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业务服务子系统主体间的竞合关系模型及分析 |
5.1 关系模式 |
5.2 电信运营商不提供替代业务下的关系模型及分析 |
5.2.1 基本假设 |
5.2.2 模型构建及均衡 |
5.2.3 相关分析 |
5.3 电信运营商提供替代业务下的关系模型及分析 |
5.3.1 基本假设 |
5.3.2 模型构建及均衡 |
5.3.3 相关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基于多主体的电信产业链纵向协同机制 |
6.1 电信产业链的CAS特征 |
6.1.1 电信产业链系统的自组织性 |
6.1.2 电信产业链系统的动态性 |
6.1.3 电信产业链系统的开放性 |
6.1.4 电信产业链各主体间作用关系非线性 |
6.1.5 电信产业链系统及各主体具有自适应性 |
6.1.6 电信产业链各纵向主体共同演化 |
6.2 电信产业链各纵向主体间的互动与反馈关系 |
6.2.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6.2.2 网络设施子系统主体互动反馈的因果关系图 |
6.2.3 业务服务子系统的主体互动反馈的因果关系图 |
6.2.4 终端子系统主体互动反馈的因果关系图 |
6.3 电信产业链纵向协同的理论分析 |
6.3.1 电信产业链纵向协同的内涵及动因 |
6.3.2 电信产业链纵向协同的理论框架 |
6.3.3 电信产业链纵向协同的作用机理 |
6.4 相关建议 |
6.4.1 电信产业链纵向主体的策略建议 |
6.4.2 电信产业管理部门的政策建议 |
6.5 本章小节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的合作竞争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相关问题界定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相关问题的界定 |
1.3 研究方法、论文基本构成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基本构成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自组织理论基础 |
2.1.1 协同学理论 |
2.1.2 超循环理论 |
2.2 博弈论基础 |
2.2.1 Stackelberg 模型 |
2.2.2 演化博弈思想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收入共享合同理论 |
2.4 电信产业价值链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2.4.1 产业链理论研究现状 |
2.4.2 电信产业价值链理论研究现状 |
2.4.3 电信产业价值链理论研究现状的评述 |
2.5 合作竞争机制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信产业价值链概述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
3.1 电信产业价值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价值、价值链与价值创造的含义 |
3.1.2 产业与产业链的含义 |
3.1.3 价值链、供应链与产业链的区别 |
3.1.4 电信产业价值链及主体合作竞争机制的含义 |
3.2 电信产业特性与电信业务体系 |
3.2.1 电信产业的特性分析 |
3.2.2 电信业务体系及其分类 |
3.3 电信产业价值链的构成与演进历程 |
3.3.1 电信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
3.3.2 电信产业价值链的演进历程 |
3.4 国内外电信产业价值链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
3.4.1 日本I-mode 价值链模式 |
3.4.2 韩国NATE 价值链模式 |
3.4.3 中国三种价值链模式 |
3.4.4 国内外价值链模式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的作用机理及合作竞争关系的选择 |
4.1 电信产业价值链的自组织特征 |
4.2 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进化的动因 |
4.2.1 电信产业价值链的不稳定性 |
4.2.2 电信产业价值链的序参量与控制参量 |
4.2.3 电信产业价值链的序参量演化方程 |
4.2.4 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进化的动因总结 |
4.3 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的超循环进化规律 |
4.3.1 电信产业价值链与生物体的类比 |
4.3.2 电信产业价值链的超循环结构 |
4.3.3 电信产业价值链超循环结构的影响因素 |
4.3.4 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的超循环进化分析 |
4.3.5 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的变异趋势 |
4.4 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合作竞争关系的选择 |
4.4.1 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的共生模式 |
4.4.2 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合作竞争关系的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信运营商与SP 的合作竞争博弈 |
5.1 电信运营商与SP 关系模型描述 |
5.1.1 SP 增值业务发展现状 |
5.1.2 运营商转型方向与原因分析 |
5.1.3 电信运营商与SP 合作竞争关系 |
5.2 电信运营商与SP 合作竞争的演化轨迹 |
5.2.1 模型描述及假设 |
5.2.2 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与演化轨迹 |
5.3 基于替代业务的电信运营商与SP 的竞争模型 |
5.3.1 基于替代业务的竞争模型描述及假设 |
5.3.2 竞争模型的均衡解及讨论 |
5.3.3 对竞争模型的总结 |
5.4 基于收入共享合同的电信运营商与SP 的合作模型 |
5.4.1 电信运营商与SP 合作的商业模式分析 |
5.4.2 电信运营商与SP 合作模型描述及假设 |
5.4.3 电信运营商与SP 合作的收入共享合同分析 |
5.4.4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信运营商与终端厂商合作竞争的委托代理机制 |
6.1 电信运营商与终端厂商关系的发展历程 |
6.1.1 电信运营商与终端厂商独立发展阶段 |
6.1.2 电信运营商终端定制阶段 |
6.2 电信运营商终端定制的委托代理问题 |
6.2.1 电信运营商与终端厂商的委托代理关系 |
6.2.2 终端定制中双边道德风险及其表现形式 |
6.2.3 终端定制中双边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 |
6.3 基于业务定制的电信运营商与终端厂商的委托代理模型 |
6.3.1 业务定制下的委托代理关系 |
6.3.2 模型基本假设与参数解释 |
6.3.3 模型建立与求解 |
6.3.4 最优激励合同特征分析 |
6.3.5 算例分析 |
6.4 基于合作研发与推广的电信运营商与终端厂商的双边激励模型 |
6.4.1 从委托代理到团队关系 |
6.4.2 模型基本假设与参数解释 |
6.4.3 模型建立与求解 |
6.4.4 最优分成比例β的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合作竞争的案例与策略 |
7.1 电信运营商与SP 合作竞争的案例 |
7.1.1 移动飞信与移动QQ 的竞争分析 |
7.1.2 中国移动与腾讯合作的飞信QQ 分析 |
7.2 电信运营商与终端厂商合作竞争的案例 |
7.2.1 中国移动的终端定制案例 |
7.2.2 韩国SKT 的终端定制案例 |
7.3 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的发展策略 |
7.3.1 电信运营商发展增值业务与终端定制策略 |
7.3.2 SP 创新发展策略 |
7.3.3 以业务为中心的终端产业发展模式 |
7.4 政府对电信运营商的管制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8)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
1.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我国通信行业演进历程与特点 |
2.1 传统通信发展的漫长历程 |
2.1.1 古代通信的产生 |
2.1.2 电报与电话时代 |
2.1.3 现代通信时代 |
2.2 国际通信产业演进历程 |
2.3 我国通信产业演进历程 |
2.3.1 第一阶段:政府经营电信业(建国后-1998年) |
2.3.2 第二阶段:走向竞争的电信业(1998年-2008年) |
2.3.3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的电信业(2008年-至今) |
2.4 电信行业特点和电信管制 |
2.4.1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性 |
2.4.2 普遍服务和公共性 |
2.4.3 政府规制和电信管制 |
3 我国通信产业演进发展因素分析 |
3.1 技术进步是通信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
3.1.1 电信网络的演进是通信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
3.1.2 技术进步促进电信网络的演进 |
3.1.3 上下游产业链的创新协同是通信技术进步的先导力量 |
3.2 政府规制与管控引领通信产业发展 |
3.2.1 市场结构与有序竞争 |
3.2.2 电信管制促进产业发展 |
3.3 技术进步、政府管制影响市场的机理分析 |
4 我国通信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
4.1 产业组织理论角度分析通信产业现状 |
4.1.1 产业规模 |
4.1.2 消费者福利 |
4.1.3 技术进步 |
4.2 通信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
4.2.1 通信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 |
4.2.2 通信产业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重要支撑 |
4.2.3 世界各国都将通信技术产业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 |
4.3 产业驱动模式从技术创新向业务创新转变 |
5 促进我国通信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
5.1 继续开放市场准入、促进互联互通 |
5.1.1 继续开放市场准入、根据不同的业务制定不同的开放策略 |
5.1.2 从市场结构上调整利益之争、促进互联互通 |
5.2 建立公平的电信市场竞争秩序 |
5.2.1 完善电信管制制度和相关法规制度 |
5.2.2 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5.3 继续发挥通信产业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作用 |
6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 后记(致谢)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10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成果 |
(9)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国际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有关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关于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外关于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要素禀赋互补性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产业结构互补性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具有良好外部条件 |
四、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及创新和难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研究创新和难点 |
(四)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区域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产业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 |
二、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互动机制 |
(一) 国际贸易 |
(二) 国际投资 |
(三) 国际金融 |
三、国际产业合作相关理论研究 第二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及互补性分析 |
第一节 中亚五国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哈萨克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哈萨克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二、吉尔吉斯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吉尔吉斯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吉尔吉斯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三、塔吉克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塔吉克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塔吉克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四、乌兹别克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乌兹别克斯坦产业发展 |
(三) 乌兹别克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五、土库曼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土库曼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土库曼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土库曼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六、中亚五国独立后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评价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互补性分析 |
一、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梯度差距 |
(一) 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产出结构比较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变动对比分析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互补性分析 |
三、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之一:贸易合作 |
一、中国与中亚国家整体贸易情况 |
二、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贸易情况 |
(一)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 |
(二)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 |
(三)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贸易 |
(四)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贸易 |
(五)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贸易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潜力实证分析 |
(一) 贸易结合度分析 |
(二) 显性比较优势分析 |
(三) 贸易互补性分析 |
(四) 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四、小结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之二:投资合作 |
一、中亚国家吸引外资特点 |
(一) 外资来源国 |
(二) 投资领域 |
二、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状况 |
(一) 中国在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 |
(二) 中国在中亚的间接投资 |
(三) 中亚国家对我国的投资 |
三、小结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之三:金融合作 |
一、中亚国家金融业发展概况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 |
(一) 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金融多边合作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双边合作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特点 |
四、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实践与评价 |
第一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第一产业合作 |
一、中亚五国农业概况 |
(一) 中亚五国农业概况 |
(二) 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二、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合作 |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概述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棉花贸易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技术与项目合作 |
四、小结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第二产业合作 |
一、中亚国家独立初与中国第二产业的合作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
(一)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 |
(二) 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能源合作 |
(三)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合作 |
三、小结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第三产业合作 |
一、我国与中亚国家电信业合作 |
(一) 中亚各国电信业发展概况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电信业合作现状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电信业合作评价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业合作 |
(一) 中亚国家交通运输业发展概况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的机制建设 |
(四)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水平评价 |
(五)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的前景 |
三、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战略思考 |
第一节 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因素分析 |
一、大国对中亚市场争夺 |
二、中亚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环境 |
(一) 中亚国家经济实力 |
(二) 中亚国家经济环境 |
三、中亚国家复杂心态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战略思考 |
一、中国与中亚产业合作推进路径 |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战略突破点——哈萨克斯坦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中战略承接地—中国新疆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思路 |
(一) 完善产业合作互动机制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契合点 |
(三) 企业参与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思路 |
三、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相似性 |
(二) 中国新疆工业产品出口能力分析 |
(三) 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产业竞争力比较 |
四、构筑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雁行模式 |
(一) 雁行模式的实现前提 |
(二) 雁行模式的构筑方式 后记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
(10)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三网融合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化正推动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 |
1.1.2 融合日益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1.1.3 国外三网融合的稳步推进 |
1.1.4 我国三网融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知识创新研究综述 |
2.1.1 知识与知识创新 |
2.1.2 知识交叉创新概述 |
2.1.3 知识创新机制研究综述 |
2.2 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
2.2.1 产业融合的概念 |
2.2.2 产业融合的分类 |
2.2.3 产业融合的过程 |
2.2.4 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 |
2.3 三网融合研究综述 |
2.4 现有研究的评述与启示 |
第三章 三网融合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
3.1 产业融合的层次分析与过程分析 |
3.1.1 产业融合的层次分析 |
3.1.2 产业融合的过程分析 |
3.1.3 基于层次与过程的组合分析 |
3.2 产业融合与知识创新 |
3.2.1 产业融合与知识创造 |
3.2.2 产业融合与知识扩散 |
3.3 三网的发展现状与产业特征 |
3.3.1 三网的发展现状 |
3.3.2 三网的融合发展状况 |
3.3.3 三网的产业特征 |
3.4 三网融合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第四章 三网融合与技术创新 |
4.1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
4.1.1 技术创新的概念 |
4.1.2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
4.2 技术创新对网络融合的作用 |
4.2.1 电信网的技术现状与演进趋势 |
4.2.2 广电网的技术现状与演进趋势 |
4.2.3 互联网的技术现状与演进趋势 |
4.2.4 三网网络技术平台的融合发展 |
4.3 技术创新对业务与终端融合的作用 |
4.3.1 技术创新推进业务的融合发展 |
4.3.2 技术创新推进终端的融合发展 |
第五章 三网融合与市场创新 |
5.1 三网的市场竞争结构与博弈分析 |
5.1.1 产业组织研究现状 |
5.1.2 三网的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
5.1.3 三网之间的市场博弈分析 |
5.2 构建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体系 |
5.2.1 产业生态研究 |
5.2.2 三网融合前的产业链分析 |
5.2.3 构建三网融合的产业生态体系 |
5.3 构建合作与交互的三网融合业务创新机制 |
5.3.1 业务创新研究 |
5.3.2 构建合作与交互的三网融合业务创新机制 |
第六章 三网融合与政府监管 |
6.1 政府监管与产业监管的理论依据 |
6.1.1 政府监管理论概述 |
6.1.2 三网的产业监管理论依据 |
6.2 国外三网融合监管经验与我国监管现状分析 |
6.2.1 国外三网融合的监管政策演进 |
6.2.2 我国三网融合的监管现状 |
6.3 我国三网融合监管路径探析 |
6.3.1 分业监管,相互准入 |
6.3.2 分段监管,明确分工 |
6.3.3 按功能划分的融合监管 |
第七章 我国三网融合的演进路径探析 |
7.1 国内三网融合模式解析 |
7.1.1 上海模式解析 |
7.1.2 云南模式解析 |
7.1.3 山西模式解析 |
7.1.4 河南模式解析 |
7.1.5 深圳模式解析 |
7.1.6 其他模式解析 |
7.1.7 小结 |
7.2 三网融合演进路径研究 |
7.2.1 三网融合演进路径探讨 |
7.2.2 我国三网融合演进模式探讨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现代电信网络的演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础电信业技术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协同演化研究[D]. 林叙辰.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2]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融合类业务发展及业务模式探讨“两化融合”的发展对策[J]. 史炜,马聪卉,王建梅. 数字通信世界, 2010(02)
- [3]通信技术演进中的市场模式变革研究[D]. 张耀寰. 北京邮电大学, 2006(11)
- [4]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D]. 于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电信网络和谐演进机理研究[D]. 王勇. 吉林大学, 2008(12)
- [6]电信产业链纵向竞合关系与协同机制研究[D]. 冯立超. 吉林大学, 2018(04)
- [7]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的合作竞争机制研究[D]. 范云翠. 吉林大学, 2009(08)
- [8]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研究[D]. 徐珊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09)
- [9]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国际化视角[D]. 毕燕茹. 新疆大学, 2010(11)
- [10]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三网融合影响机制研究[D]. 严奇春. 天津大学, 2012(05)